微生物研究报告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6: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生物研究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检验;体系;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逐渐为政府和民众所重视。在食品安全中,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仍是世界食品安全中最突出的问题。加工食品过程中,病菌常常会随原料的生产、成品的加工、包装与制品贮运进入食品中,造成食品污染,影响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因此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对评价食品卫生质量,保证消费者饮食卫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且研究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强、简便快捷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方法,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微生物检测技术和体系迫在眉睫。
一、食品微生物检验的特点
对食品中微生物的检验需要专门的仪器和技术设施,并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工作人员负责操作进行,正是特殊的工作环境,形成了食品微生物检验自身的特征。
(一)涉及微生物范围广、要求高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范围相当广泛,一般包括:第一,引起人畜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及其毒素,如沙门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黄曲霉菌、副溶血性弧菌、等十几种之多的病菌;第二是经食物传播的病原微生物,是人类疾病病原微生物、畜禽疫病的病原微生物、共患传染病病原微生物。这几类微生物的种类更多,一般情况下就可达数百种之多;第三是食品工业微生物,如酿造、发酵工业用霉菌酵母等曲种。
除了微生物检验的范围广泛,并且在食品微生物检验过程中,采集样品也极为重要。在采样时应对食品的原料来源、加工方法、运输、保藏条件及销售中的各个环节等在调查的基础上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采样过程,需追求无菌操作,采样数量及方法与检验目的相适应,采样现场的温度、湿度及卫生状况同时监控。
(二)受检细菌数量少,干扰性大
食品微生物检验过程中的受检菌株,主要是生产加工、贮存运输、销售等过程中因操作不规范而感染的,大量存在的是非致病性微生物,而致病性微生物数量却相对较少,两者之间比例悬殊。此外有些致病菌在热加工、冷加工过程中受到损伤,也会使受检菌株不易检出,从而给检验工作带来许多麻烦,影响检验结果的正确得出。
(三)食品微生物检验需要准确、及时
食品在生产完成后,为了保持新鲜的程度,一般都是尽快地进人市场,转到消费者手中,这就要求检验工作尽快获得结果,保证食品的食用安全。另一方面,工厂化大规模生产的食品,每一批次数量较大,采样数量,采样方法和检验方法都直接影响到检验正确性,如果检验的结果不准确,将会造成严重的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
二、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体系主要是由生产加工企业自检和政府部门监督抽检组成。在各种食品生产加工单位里,一般均设有化验室,开展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食品质量监测部门为了监督监测食品生产销售单位的食品卫生质量,也设有专门的微生物检验室,对食品微生物污染进行抽样检验检测。由于企业自身原因,不可能担负主要职责,社会中介机构的检验能力比较较弱,政府部门检验检测机构的角色显得凸出,由此引起了一些问题。
(一)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机构职能重叠
检验检测机构的重复设置必然造成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交叉重叠,政出多门。各级各地各部门均投人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用于检验检测机构的建设,由于的检验检测机构设置没有统一规划,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质监、工商、卫生、农业、检验检疫等部门都有自己的检验检测机构,针对一个工厂生产的食品都进行微生物检验检测,得出几种不同的结论,是消费者不知道该相信那个部门的检验检测报告,混淆了消费者的正常消费视听,同时,这种检验检测是一般检测,这也给假劣食品以可乘之机。
(二)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标准不健全
目前,虽然我国食品工业国家标准和食品工业行业标准各有近千项之多,但是这些标准绝大多数都是2000年以前制定的,其中最早的制定于20世纪80年代。落后陈旧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已经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需求,我国在2010年6月实施新的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办法,修改大部分标准,但是这仅仅是一小部分的修改,并且大部分只是对标准名称、标准的检验方法的选择和个别食品微生物检验进行了修改,仍有很多食品微生物标准未进行必要改进。
各类食品安全标准的规格较低。我国很大部分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是行业标准而非国家标准,这就有悖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食品管理先进的国家食品标准一般都是由国家专门的立法机构审议并制定的,并且一种产品只有一个标准,有利于标准的贯彻执行。针对标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在2010年,全国食品标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针对关于卫生部的《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等乳品检测标准开展资质认定变更与扩项,对现行食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认证和资质进行彻底整顿,同时大幅度采用国际标准,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标准规格低,标准落后问题将会得到解决。
(三)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落后
由于我国的技术手段相对落后,造成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技术水平不高,近期出现的“毒奶粉”事件就暴露了我国在一些前瞻领域和关键技术方面已远远落后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食品检测技术还急待提高,如检测方法不多,多残留检测方法还较少,快速筛选的检测技术不够成熟,缺乏超痕量分析等高技术检测手段,样品前处理技术过于传统等。
三、完善我国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体系的对策
经过近些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国基本形成了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体系框架。但从总体上看,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仍存在体系不够健全、检测机构数量不足、社会中介机构力量分散、检测能力不强、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等问题。新世纪新时代,为此,应尽快完善我国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体系。
(一)加快政府检验机构改革,整合检验检测资源
由于我国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众多,如卫生、质量技术监督、工商、环境保护、各级行政机构具有执法权,就会造成政出多门,政令不一的局面,不利于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的正常开展。我国政府应及时出台政策法律,授予职能部门对食品进行检验检测,每个环节只能由一个部门负责,减少重复检验检测,保证检验检测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重在健全检验检测网络,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执法监督检验、社会中介检验检测机构和与生产经销企业紧密联结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照“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统筹协调各级检验检测部门工作。通过严格的资质审核,建立和完善食品检验检测市场的进入和退出制度,整合政府和社会中检测机构资源,推动市场经济下诚信检测机制,并形成开放且竞争有序的检验市场。
(二)严格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和行为监管
针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机构资质,应由国家认证认可的监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资质认定,明确准入条件、法则等。除法律明文规定外,不再将检验检测机构的资产性质、部门隶属关系等作为检验检测市场准入的前提条件,已获得国家级资质认定的实验室可以向认证认可的监管部门提交相应的标准变更申请。提升国家级的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管理制度,开展食品检验检测能力验证活动。国家应加紧构建国务院各部门检测信息沟通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联互通。整合当前各部门的检测信息和资源数据库,形成国家统一的、全面的食品检测信息和资源共享平台,并通过对信息的电子化、网络化加工,实现检测活动的电子监管,再辅以科学合理的信息机制,可保证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和共享。
(三)加强社会中介检验检测机构监督力度
我国的食品微生物检验体系一般是由政府和企业检验组成,社会中介力量不足,我们可以采用政府部门监管、行业自律以及社会中介力量三种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力度。放宽微生物检验检测进入门槛,只要具有一定的资金、场地和技术及人员条件,均可以申请经营微生物检验检测。
参考文献:
[1] 田惠光:《食品安全控制关键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盛东:《食品微生物检验的特点》,[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年第2期.
[3] 迟玉聚:《食品安全监督理论应用新进展》,[J].《食品与药品》,2005年第3期.
篇2
英文名称:Journal of Microbiology
主管单位:辽宁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辽宁省微生物学会;辽宁省微生物学会;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辽宁省朝阳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5-7021
国内刊号:21-1186/Q
邮发代号:8-14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8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篇3
这一见解绝非危言耸听。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把爱清洁、讲卫生作为文明的标志。有关宣传也不断告诫说,人的手上有多少多少细菌,细菌又将带来多少多少疾病。某些广告更允诺他们的洗洁产品能把一切细菌统统消灭光。当然,为了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清洁卫生,这无疑是正确的。尤其当科学知识还不普及,人们普遍习惯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如“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时候,强调清洁卫生等文明习惯更有其必要性。然而物极必反,如果过度强调清洁,强调无菌环境,势必会走向反面。
前不久,美国的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专家的研究报告。他们调查了一些结肠炎患者的日常生活,发现童年时期过度讲究清洁卫生的,成年后的发病率要大一些。比如,幼时单独拥有卫生间的成年人,其传染性肠炎发病率比一般人高2倍;幼时一天数次洗热水澡的成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比一般人高4倍。专家们还认为,近50年来溃疡性结肠炎与传染性肠炎呈直线上升趋势,其原因主要与卫生环境的不断改善有关。德国的研究人员也发现,在中产阶级家庭里,儿童从小就被限制在“没有尘土”的家里玩,不许参加户外活动。与不那么“严格”的普通人相比,他们接触灰尘、病菌、过敏原(如花粉)的机会要少得多,而他们罹患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疾病的概率就相应高得多。
出现这种情形是容易理解的。众所周知,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无菌的空间里,环境“不洁”是个客观事实。所幸,人的机体里还存在一个能够与之抗衡的免疫系统。一旦病菌、过敏性物质(如花粉)进入人体,免疫系统便会产生出具有特异的免疫球蛋白(又叫抗体),专门来对付这种抗原。依靠这支免疫大军,机体就可以随时对付“入侵之敌”,保证自身的安全。
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是被动的。一个人有机会经常接触适量的微生物,并非绝对是坏事。这样可以让免疫系统“经受锻炼”,制造出相应的抗体。以后即使遇到大量同类的异物,这支“训练有素”的免疫大军也能迅速出击,并且战而胜之。相反,如果人们经常生活在过度清洁的环境中,便难以接触到微生物,以致免疫大军“斗志懈怠”。一旦外敌真正来犯,势必措手不及,应对乏术,最终感染上各种疾病就不足为怪了。
篇4
抗生素是现代医学上不可或缺的,也是治疗某些传染病的唯一救星。自青霉素问世以来,已发明了近150种抗生素,70多年来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可是,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近年来耐药病菌有增无减,成为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最大困难。
耐药性是指某些微生物,特别是病菌在与抗生素接触之后,还能够继续生存,并对药物有抵抗力。能对多种抗生素有抵抗力的病菌被称为超级病菌。超级病菌的存在,现已成为现代医学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耐药病菌缘于基因变异
细菌发生突变主要是因为自然或者是外界刺激引起的。病菌的耐药基因或者是由别的病菌平行转移而来,或者是基因转让、转型或配对而来。病菌身体内有一种质粒可以带着基因互相转换。目前,新的耐药病菌都是针对用在人或者动物身上的抗生素而产生的。
抗生素的使用会对某些病菌增加“物竞天择”的压力,只有耐药性的病菌才能生存,否则就会死亡。这些产生耐药基因的病菌,并不需要很多,即使百万分之一,一旦残存下来1个,立刻可以迅速繁殖,无数个带有耐药基因的病菌来到世间。
因为耐药病菌越来越多,而新型抗生素的研发相对滞后,新药寥寥可数,耐药病菌的出现造成了严重的健康问题。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道,2013年美国有2.3万人因耐药病菌感染而不治。目前这些耐药病菌非常广泛,包括肺结核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肺炎链球菌、淋球菌、大肠杆菌、沙门菌、流感杆菌等。
主要原困是抗生素滥用
根据国际微生物学会的研究报告,自然环境中细菌自发的耐药性也很普遍。这些基因可以由非致病细菌带到病菌身上。美国威斯康辛州立医学院1952年就已经证明大自然中存在对青霉素耐药的病菌。1962年还发现有些植物根部病菌对青霉素抗药。后来又发现,某些重金属及一些污染物可以让大自然中存在的病菌有抗药能力。2012年一项对环境与耐药病菌关系的研究报告说,耐药病菌的基因会因人体、动物排出的秽物,以及药厂、化工厂、农药厂排出的污水和化学物,而使病菌产生基因突变,把耐药菌种散布到大自然的环境中。
若是医学上大量使用抗生素,即使是小小感冒也服用抗生素,这不但不能治好感冒,反而会使身体中的其他病菌产生抗药性。另一个原因是,许多病人服用抗生素时,没有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服药,吃了一两天后就自己停用。结果病菌没有完全被杀死,那些受到抗生素刺激的病菌会因基因突变而成为更顽强的耐药病菌。
过去三四十年中,畜牧业也大量使用抗生素。因为并非用在入身上,对它们就没有特别管制,结果这些抗生素可以直接从饲料店低价购入,大量使用。过去,各国食品药品管制部门对饲料滥用抗生素的担心,主要是肉类、鸡蛋和牛奶中含有抗生素会危害到人体。但未注意到,正是这些抗生素的大量使用,造成现今耐药病菌的大量蔓延。
美国农业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研究报告认为,许多病人感染的病菌,本身就已经是耐药性的。而且那些耐药病菌,大部分从食物、饮水中得来。
提高警惕预防为主
如何预防和制止新的耐药病菌产生?对一般民众来说,要只服用医生所开的抗生素,按照医嘱服药,不可以随意停止至关重要。不要与他人共用抗生素,或者是服用以前剩下没吃完的抗生素。
对医护人员及药剂师来说,尽量在病人需要的时候,才对症下药给予抗生素治疗。
政府的卫生组织机构应该对耐药病菌严加监测追踪,并且制定法规限制抗生素的滥用。药厂以及研究机构尽量开展新药的研究与制造,随时研究成果以及最新的消息。
篇5
研究人员分析了美国青少年健康研究资料中的3300余名青少年和成年人的相关数据,这些数据源自1994至2009年追踪记录的美国青少年处于青春期开始、大学阶段和成年早期的行为研究。研究人员比较了这些人的就寝时间和他们的身体质量指数,结果显示,青少年如果平均每晚少睡1小时,他们的BMI指数就会在5年间增长2.1,而且体育锻炼和使用各种移动设备的时间等因素都无助于抑制BMI指数的增长。
研究人员指出,这一研究结果也表明,在青春期到成年期的过渡时期,体重管控的潜在目标应该是保证就寝时间,而不单单是睡眠总时间;习惯早睡的青少年在进入成年期后,其体重一般会处在比较健康的状态。(来源:参考消息网2015年10月6日)
日本推出“机器人”手机
夏普近日推出了一款“机器人”手机Robot Phone,这款手机由东京大学机器人设计师高桥智隆设计。它背面嵌有一块2英寸320×240的屏幕,采用高通Snapdragon 400 MSM8926 1.2GHz四核处理器,支持3G和LTE网络,机身高约19.5公分,重约390克。同时,扬声器、麦克风等一应俱全,摄像头被安置在机器人的头部,并且头部还配备一个微型的投影仪,用于展示拍摄的照片和视频。
这款手机可以称得上是有史以来最可爱的智能手机了,这个萌货可以跳舞、打电话、处理照片、显示地图等。最特别的是,它主要通过声控来操作,屏幕只是一个辅助用途。(来源:《英国太阳报》 2015年10月16日)
便便移植可抵御超级细菌感染
如果你在医院注射抗生素,最后可能会感染上别的菌种,如梭状芽孢杆菌(亦称作艰难梭菌)。抗生素会杀死肠道中的所有微生物,之后艰难梭菌便会在没有微生物的肠道中大肆繁殖。在美国,每年感染这种细菌的总人数超过300000,其中约14000人因此丧生。
但是有一种方法可以阻止它――粪便移植,来自健康人肠道中的一种微生物的混合物可以控制艰难梭菌的爆发。移植物中的一种有效成分是Clostridium scindens细菌,研究人员在给小鼠注射了抗生素后,又给它们喂食了肠道益生菌Clostridium scindens。事实证明,相比于使用其它微生物混合物和什么都不使用的个体,实验组确实能够抵御艰难梭菌的感染。Clostridium scindens通过分解胆汁存活,而且似乎是这一过程的副产物抑制了艰难梭菌,这一发现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来源:环球科学网2015年10月20日)
让声波帮你拿东西
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种“全息声波”技术,颇似科幻电影《星际迷航》中的牵引波束,该技术可使用声波捕获和控制半空中的物体。
研究人员使用微型超声波扬声器在空中建立一个“全息声波”,使他们建立各种外形的声波,便于以不同方式操控物体。全息声波技术聚焦于高强度声波捕获、举起和移动小型物体,其方式类似于人类的手,精确度相当于使用镊子。
篇6
第一条为加强对新资源食品的监督管理,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规定的新资源食品包括:
(一)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二)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分离的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食品原料;
(三)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新品种;
(四)因采用新工艺生产导致原有成分或者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原料。
第三条新资源食品应当符合《食品卫生法》及有关法规、规章、标准的规定,对人体不得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慢性或其他潜在性健康危害。
第四条国家鼓励对新资源食品的科学研究和开发。
第五条卫生部主管全国新资源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新资源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新资源食品的申请
第六条生产经营或者使用新资源食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在产品首次上市前应当报卫生部审核批准。
第七条申请新资源食品的,应当向卫生部提交下列材料:
(一)新资源食品卫生行政许可申请表;
(二)研制报告和安全性研究报告;
(三)生产工艺简述和流程图;
(四)产品质量标准;
(五)国内外的研究利用情况和相关的安全性资料;
(六)产品标签及说明书;
(七)有助于评审的其它资料。
另附未启封的产品样品1件或者原料30克。
申请进口新资源食品,还应当提交生产国(地区)相关部门或者机构出具的允许在本国(地区)生产(或者销售)的证明或者该食品在生产国(地区)的传统食用历史证明资料。
第三章安全性评价和审批
第八条卫生部建立新资源食品安全性评价制度。新资源食品安全性评价采用危险性评估、实质等同等原则。
卫生部制定和颁布新资源食品安全性评价规程、技术规范和标准。
第九条卫生部新资源食品专家评估委员会(以下简称评估委员会)负责新资源食品安全性评价工作。评估委员会由食品卫生、毒理、营养、微生物、工艺和化学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第十条评估委员会根据以下资料和数据进行安全性评价:新资源食品来源、传统食用历史、生产工艺、质量标准、主要成分及含量、估计摄入量、用途和使用范围、毒理学;微生物产品的菌株生物学特征、遗传稳定性、致病性或者毒力等资料及其它科学数据。
第十一条卫生部受理新资源食品申请后,在技术审查中需要补正有关资料的,申请人应当予以配合。
对需要进行验证试验的,评估委员会确定新资源食品安全性验证的检验项目、检验批次、检验方法和检验机构,以及是否进行现场审查和采样封样,并告知申请人。安全性验证检验一般在卫生部认定的检验机构进行。
需要进行现场审查和采样封样的,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卫生部根据评估委员会的技术审查结论、现场审查结果等进行行政审查,做出是否批准作为新资源食品的决定。
在评审过程中,如审核确定申报产品为普通食品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做出终止审批的决定。
第十三条新资源食品审批的具体程序按照《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和《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程序》等有关规定进行。
第十四条卫生部对批准的新资源食品以名单形式公告。根据不同新资源食品的特点,公告内容一般包括名称(包括拉丁名)、种属、来源、生物学特征、采用工艺、主要成分、食用部位、使用量、使用范围、食用人群、食用量和质量标准等内容;对微生物类,同时公告其菌株号。
第十五条根据新资源食品使用情况,卫生部适时公布新资源食品转为普通食品的名单。
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部可以组织评估委员会对已经批准的新资源食品进行再评价:
(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已批准的新资源食品在食用安全性和营养学认识上发生改变的;
(二)对新资源食品的食用安全性和营养学质量产生质疑的;
(三)新资源食品监督和监测工作需要。
经再评价审核不合格的,卫生部可以公告禁止其生产经营和使用。
第四章生产经营管理
第十七条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保证所生产经营和使用的新资源食品食用安全性。
符合本法第二条规定的,未经卫生部批准并公布作为新资源食品的,不得作为食品或者食品原料生产经营和使用。
第十八条生产新资源食品的企业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要求。
新资源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卫生许可证,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生产。
第十九条食品生产企业在生产或者使用新资源食品前,应当与卫生部公告的内容进行核实,保证该产品为卫生部公告的新资源食品或者与卫生部公告的新资源食品具有实质等同性。
第二十条生产新资源食品的企业或者使用新资源食品生产其它食品的企业,应当建立新资源食品食用安全信息收集报告制度,每年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新资源食品食用安全信息。发现新资源食品存在食用安全问题,应当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第二十一条新资源食品以及食品产品中含有新资源食品的,其产品标签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标签标示的新资源食品名称应当与卫生部公告的内容一致。
第二十二条生产经营新资源食品,不得宣称或者暗示其具有疗效及特定保健功能。
第五章卫生监督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食品卫生法》及有关规定,对新资源食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抽查和日常卫生监督管理。
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新资源食品食用安全信息收集报告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辖区内新资源食品食用安全信息。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报告的食用安全信息进行调查、确认和处理后及时向卫生部报告。卫生部及时研究分析新资源食品食用安全信息,并向社会公布。
篇7
关键词:环保工程;污水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1、中国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
中国解决城市污水的净化问题始于二十世纪年代。一些城市利用郊区的坑塘洼地、废河道、沼泽地等稍加整修或围堤筑坝,建成稳定塘,对城市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国家适时调整政策,推动了一大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兴建。
国外污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被引进到我国,在传统活性污泥法应用的同时,AB、A/O、A2/O、SBR氧化沟、稳定塘、土地处理等技术也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中得到应用。由过去只具有去除有机物功能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发展为具有脱氮除磷多功能的工艺技术,国外一些先进的、高效的污水处理专用设备进入了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同时,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水处理技术及设备的开发和研究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政府对水污染严峻形式的重视程度和治污投资力度逐步加大,全国各大中型城市、县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步伐加快。但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形势依然严峻,县城和建制镇污水处理率依然较低,仅10%左右,甚至广大的农村就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未来中国小城镇建设会更加快速发展,污水倍增,且往往处于同一水系的大中城市上游。因此,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污水处理市场的建设、投资运营均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2、环保工程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2.1、缺氧池
缺氧池通常使用上流式污泥床反应器的模式,设计水力停留时间是2到4小时池底是污泥床污泥床厚度通常掌控在1到1.2m处,进水系统可以使用脉冲进水的阻力布水系统底部设置布水管,运行时污泥呈现出悬浮状。污泥床的平均浓度在30到359L/,污泥负荷是0.30到0.35kgBOD污水里的DO浓度不超过0.2μmol/L。
2.2、好氧池
(l)原理:好氧池是通过污水里的好氧微生物在含有游离氧的环境里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消化和降解冷其能够获得稳定和无害的处理设备。微生物的一部分通过生物膜的方式附着于填料表面,一部分就以絮状悬浮物处于水中所以它具备了生物滤池以及活性污泥的双重特征。接触氧化池里的微生物需要的氧气大多是通过人工曝气的方式进行提供。生物膜生长到一定程度后近填料壁的微生物会因为缺氧而执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和曝气构成的冲刷作用使得一些生物膜脱落加快了新生物膜的生长构成生物的新陈代谢。脱落后的生物膜随着出水流入后续的沉池里;
(2)接触氧化池的结构:接触氧化池通过池体、填料、布水设备以及曝气系统构成,而填料以及曝气系统属于接触氧化池的主要构成部分。填料需要具备比表面积大、空隙率大、强度大、水力阻力小、化学与生物稳定性良好、持久耐用的特征。生物污水里的污染物浓度过低注物膜薄弱为了将生物膜里的微生物数量有所增加可以选择有利于挂膜和比表面积稍大的软性纤维填料。通常状况下填料层的高度处在3.Om上下,填料层上水层的高度是0.5m填料层和池底高度在0.5到1.5m。
2.3、接触氧化池的运行管理
(l)控制进水pH值:对接触氧化池正常运行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水温、pH值、溶解氧以及营养物,而其中最直接的是pH值・面对环保工程污水而言通常状况下其pH值应当确保在6到9之间,一旦产生变化就要通过稀释、控制进水量等方式,防止微生物生长受到阻碍或者大量死亡;
(2)提高对生物相的观察:接触氧化池里的生物种类非常丰富包含了细菌、真菌、原生动物以及后生动物。在正常的运转下庄物相比较稳定细菌和原生动物之间存在束缚的关系。所以,透过对生物相进行观察能够较快发觉运行中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
(3)迅速排出多余的池底污泥:对于接触氧化池里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主要来自于脱落的老化生物膜和预处理时期未分离彻底的悬浮固体。相对小的絮体可以通过出水流进沉池。由于运行过程当中的不断累积池底污泥会使得接触氧化池对污水处理效果造成影响并且会造成曝气设施的堵塞。
3、当前环保工程污水处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3.1、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许多城市污水收集管网配套率不高,具体有以下两种情况:
(1)只重视排水管网主干道与污水处理工厂的建造规模,忽视结户支管与收集支管的建造,导致原有污水收集管网无法有效利用,不能充分发挥收集污水的作用。
(2)一些较老城区的排水管道有很多都是雨水与污水共用管道,在雨水管道中还包含着大部分的城市生活污水,致使污水管网结户支管改造后还不能与污水处理网相互配套,城市生活污水无法顺利接入主干道。
3.2、前期工作有待加强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建设水资源污染处理相关项目重要的前置要件之一。可行性研究报告涵盖了项目投资额度的大小,实施步骤的可操作性及建成后的营运效率等重要内容。其成果直接昭示着项目的未来发展和最终结果。但是,当前许多地区依然存在重视形象,重视政绩,忽视实际的问题。很多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做得不充足,缺乏考量实际状况就盲目开工。甚至某些项目为了能够尽快通过审查上马开工,使用虚假数据编制可行性报告,导致可行性研究失去本来的意义。许多规模庞大,投资巨大的污水处理项目自建成之日起就面临污染水资源缺乏的情况。
3.3、管网后期维护工作没有跟上
排水管网既承担着排放污水职责,也是收集城市污水的重要设施。使用过程中,管道发生破损,需及时修复以保障管网的正常使用。在实际工作中,管网维护工作做得很不够。远离市区或偏僻地方的管网,常常面临损坏而无人修理的局面,而市政设施建设导致管网破损,有时也得不到及时修理。
3.4、污水处理结果不能满足规范标准
部分污水处理设施由于地处郊区,没有收到应有重视,其排放水体的管道被其他设施占用,加上配套的污水网管缺乏,导致这些设施处理后所排放出来的污水质量远远达不到相关标准的要求。
4、环保工程的污水处理措施
4.1、合理布局污水处理厂
城市污水治理过程中,应针对污水处理厂进行统筹安排和优化布局,如为城市污水处理厂确定更加科学的厂址及建设方案,从而为城市污水治理工作奠定坚实而有力的基础。现阶段,我国城市污水治理效果之所以不明显,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技术不够先进,另一个是资金相对不足。为实现对城市污水的高效治理,一方面应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污水治理方面的相关作法,另一方面应结合我国城市的具体情况,重视并加大相关资源(资金、人才、技术等)的投入,建立高水准的、专业化的研究机构,为城市污水治理“出谋划策”,促进城市污水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应大力推广那些先进的、可行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并投身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技术及设备的研制和开发,从而促进污水处理效率的提高,改善城市水环境。
4.2、提高管理及设备保养水平
对污水处理工作岗位上的相关人员进行积极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从而促进污水处理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而促进城市污水处理设备使用率不断提高。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污水处理设备中相当一部分是由国外直接引进,该类设备运行一段时间之后便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磨损和老化,所以,作为设备维修和管理人员应特别重视设备的维修和养护问题,并积极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强化自身的操作技术,为设备故障的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奠定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还应重视并做好设备的更新换代,借助新型设备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4.3、统筹规划
变“大集中”为合理布局。过去在城市污水处理的规划布局上,一般都是把城市污水处理厂安排在城市的下游,靠管网拦截,重力自流,把城市污水输送到城市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到下游的自然水体中去。现在城市污水是一种资源了,必须重复利用。如果仍采取过去的规划布局,城市污水处理完,再利用就需要再重新铺设新的管道,采用分级提升的办法,输送到城区用户。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工程建设成本和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会形成极高的运行成本,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社会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因此,没有合理的污水处理厂的布局,就没有水资源保护目标的实现,也不可能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所以,必须改变过去“大集中,大排放”的规划布局,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就近处理,有利使用”的原则,重新审视和调整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布局,适当采取分散、小型、多级、循环的方法,合理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促进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
总之,加强环保工程污水处理是势在必行,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确保人们正常用水,为人们的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样娇.浅析环保工程的污水处理[J].江西建材,2014,19:246.
篇8
美国眼科学会日前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条件改善,美国人的寿命在逐渐延长,但同时患白内障的人数也相应提高。
报告说,这项涉及美国老年人的研究发现,寿命长短与患白内障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寿命越长,患白内障的可能性越高,对7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这一现象尤其明显。
报告指出,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有关方面应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掌握预防白内障的常识。
报告提出了以下预防措施:①在40岁时进行眼底检查,因为这是白内障早期症状出现的年龄。②采取早发现、早医治措施。③在阳光强烈的日子外出时,应佩戴防紫外线的眼镜和宽边遮阳帽。④不要吸烟。⑤糖尿病患者应通过饮食调整、锻炼或服用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
白内障是因眼球水晶体浑浊,导致视力障碍的一种疾病,通常可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种,其中又以后天性的老年白内障为最常见。吸烟、糖尿病和眼睛受伤或发炎会增加患后天性白内障的风险。治疗白内障的常见方法是手术,而且手术成功率可达95%。
美国研制出人造血液
美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人造血液,将于5年内用于救治战场上的伤兵。
这种人造血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制成的,用机器模拟人体骨髓的造血过程,从脐带细胞中制造出大量血红细胞。一条脐带最终可以转换为大约20个单位的可用血液,而在战场上,平均每个伤兵在治疗中需要6个单位的血液。研究人员称,人造血与健康人体循环中的血红细胞完全相同。
美国五角大楼下属科研机构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于2008年开始这项名为“血液嫁接”的研发项目。负责这个项目的美国Arterioevte公司目前已经把第一批O型阴性人造血样本送到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进行鉴定。
科学家将于2013年以后对人造血进行人体试验,并在5年内将其用于战场。所有人造血血型均为O型阴性。可以用于治疗任何血型的病人。
Arteriocyte公司一位负责人称,由于来源苯足和运输时间过长,战场上一直面临血源稀缺和血液污染等问题,如果人造血被批准应用,它将为战地伤员救治带来革命。
细菌也有“懒汉”
英国诺丁汉大学日前发;表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发现细菌中存在_些“好吃懒做者”,它们的存在会减弱整个菌群的致病性。研究人员认为可以利用这些“懒汉”细菌帮助治疗疾病。
研究人员发现在致病性葡萄球菌中存在这样一些“懒汉”细菌。通常葡萄球菌会通过分泌毒素来造成感染,并从受感染的机体中获得营养物质,但有一些葡萄球菌发生变异后就不怎么出力分泌毒素,而是利用其他细菌的感染能力来获取食物,它们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有更多精力繁殖后代。
研究人员发现,由于不劳而获,“懒汉”细菌的数量很快就超过那些努力分泌毒素细菌的数量,结果整个菌群的感染能力下降。
参与研究的埃里克・波利特说,为验证这个想法,他们让这些细菌感染了一些虫子,结果发现“懒汉”细菌不仅逐渐在自己的菌群中数量占优,还会去“入侵”其他的菌群。这说明的确存在用“懒汉”细菌治病的可能性,并且这种疗法不依靠抗生素,将来可能是对付现在许多抗药性细菌的一种新选择。 波利特在英国普通微生物学会当天举行的学术会议上提出了这项发现。
保持口腔卫生或可减少患心脏病风险
每天都刷牙、用牙线剔牙可能让人感到厌烦,但是根据一项最新的研究,这样做可能会挽救你的性命。尽管长久以来,人们怀疑牙龈疾病是诱发心脏病的原因之一,但是科学家们并未搞清楚其中的原理。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人员称,口腔内一种微生物的自我防御机制可能是罪魁祸首。当细菌随着牙龈出血进入血液中时,这种微生物会调配一种蛋白质强迫血小板绑在一起,以血液凝块的形式阻挡细菌。
研究负责人霍华德・简金森说:“当血小板簇拥在一起时,他们将细菌完全包围。不但隔绝了免疫系统的作用,也使抗生素无济于事。更不幸的是。血小板的聚集能导致微小的血液凝块,并在心脏瓣膜处积累。而且,血管感染还能减少心脏和大脑的供血量。”
简金森教授表示,如果不通过规律性地刷牙、牙线剔牙将这些微生物剔除,那么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口腔卫生不好,牙龈容易出血。细菌很快入侵血管,诱使凝块的形成和心脏病的发生。”他说。
生存在口腔封闭区域的链球菌通常为生物膜,它们正是牙菌斑和牙龈疾病的主因,一旦这些细菌进入血液循环,潜在的健康威胁更大。
美研究显示中老年人餐前喝水有助减肥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化学学会最近举行的年会上发表报告称,中老年人餐前喝水可降低热量摄入量,从而达到减肥效果。
研究人员对两组55~75岁的身体肥胖的中老年人进行对比,他们一日三餐进食同样的低脂肪和低热量食品,但甲组人员每次进餐前不喝水,而乙组人员在每次进餐前喝两杯水,12周以后,甲组人员平均体重减少了约5千克,而乙组人员平均体重减少了约7千克。
为了查明该减肥方法是否长期有效,研究人员在12周后继续对被调查对象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那些能坚持在餐前喝水的人,在原来的减肥效果基础上平均又减轻了约0.7千克。
篇9
关键词:档案;有害生物;预防;治理;方法
对档案有危害的生物多以微生物为主,而且微生物是人肉眼看不到的有害生物,其中包含细菌、霉菌、藻类等等,其明显表现为档案异味、发霉、长毛等等,这类有害的生物对档案产生威胁性,因为其繁殖能力强、易产生变异等的特点,危害着档案室中保存的档案,尤其是我公司属于化工企业,档案中包含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报告,所以对于我公司来说,档案非常重要,因此文章将从有害生物对档案的危害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新时期背景下对档案有害生物的预防和治理方法。
1.有害生物对档案的危害
对档案来说其有害生物多以微生物居多,而且微生物生长的过程同样离不开营养,比如碳、氮、氧气、水分、温湿度等等都是有害微生物的营养,而档案中就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比方说铅笔记录的档案含有碳元素;档案的封皮含有氮;空气中产生的温湿度中含有水分,同时温度的变化也影响了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等等,这些都是有害生物存在的原因。另外,有害生物的存在间接对档案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其一有害生物会对档案制成的材料进行分解,因为档案的材质包含了木、淀粉、纤维等等物质,而有害生物分泌的酶是可以降解这些物质最有利的成分,造成纸张易碎,档案的粘合度降低等等;其二,有害生物通过长时间的积累繁衍,再加上有的档案长时间无人翻阅,导致形成霉斑,分泌各种各样的色素,以至于档案中的字迹被霉斑掩盖而污染,影响人们的阅读效果;其三,同样有很多的有害生物都拥有分泌有机酸的能力,而纸张的本身具备一定的酸碱度,如果长时间没有处理档案,就会造成档案纸张的酸度增加,容易损伤档案的纸张;另外,还有一些记录研究成果的照片、录像、录音留下来的特殊的档案,通过有害微生物的分解、危害等就会造成照片软化、录像失真、录音失声等情况产生,因此对于这种危害,提出以下预防和治理的方法。
2.新时期背景下对档案有害生物的预防
首先是对档案有害生物进行预防,因为我公司是属于化工企业,所以有害微生物的数量相对会比较多,但是对于现如今社会科技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对于档案有害生物的预防提出以下几点。
(1)物理预防方法①严格控制档案室温湿度,保持稳定的温湿度档案有害生物的生长是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的,一般情况下有害生物的适宜生活温度都在20摄氏度以上,30摄氏度以下,空气中相对的湿度也是在90%以上,才能够适合档案中有害生物的繁殖和生长,所以我公司的档案管理室的温度首先就需要控制在20摄氏度以下,这样才能很好的控制档案有害生物的生长,同时对于档案的管理需要将特殊档案和纸质档案进行分开管理,对于纸质档案的相对湿度控制在40%到50%之间,而特殊档案控制在30%到40%之间,减少有害生物对水分的需求,抑制生长。如果档案室的温度过低,室外温度高于室内温度的时候,可以进行通风以增加温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温度的变化,另外,如果发现室内的湿度过低的时候,需要用湿抹布进行清洁工作,湿度过高就需要用吸尘器进行灰尘清理,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时刻关注空气的温湿度情况,以做及时调整。②保持档案管理室中的卫生清洁对于卫生上的管理,需要我公司卫生管理人员定期的对档案室进行清洁,定时观察档案室的温湿度情况并且进行记录,保持档案室的卫生清洁,同时无论是清洁人员还是进行档案查找的工作人员,在进入档案室之前都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武装”,所谓“武装”就是戴好头套、衣服、鞋套、手套才能进入档案室,因为对于我公司人员来说,经常会接触化工物质,多多少少都会有细菌的产生,如果人员直接与档案接触就会造成细菌的逗留,导致档案有害生物的增加,所以进行“全副武装”可以有效的控制有害微生物的进入,降低档案被污染的情况发生。③定期进行检查最后预防的措施就是定期进行检查,比如设定每隔一季度进行一次检查,首先需要看,将同一时间的档案进行抽查,通过水平观看是否有霉斑的生成,然后是摸,对档案的纸张进行摸,因为众所周知当书本长时间没有经过翻动,并且长期都处于潮湿的环境就会摸上去潮潮的感觉,档案也是一样,若出现这种情况了,应当进行及时的处理;最后就是抖动,在翻档案的时候,手拿着装订的那一侧进行抖动,这样做的原因是怕档案内留有某些动物的排泄物,并且在操作的时候要远离整个档案区域,到宽阔的地方再行档案抖动,以防止出现二次污染。
(2)使用安全有效的防霉剂因为我公司是属于化工企业,所以在预防上,可以利用安全有效的化学药物对档案有害生物进行抑制,但是运用化学制作有效的防霉剂,要切记几点,其一不能使档案有害生物继续增加,影响档案材料的持久性;其二需要具备良好的防霉作用,防止霉斑的产生;其三是不能产生太严重的副作用。另外,在配比安全有效的防霉剂之前,应该请专业的人员对档案室内的各种成分进行测试,然后利用科学的方法,对档案室空气中各成分的比例进行有效的调和,比方说可以将特别重要的研究结果的档案,以封闭带的形式使其存在在绝氧的状况下,从根本上预防有害生物对档案的损害。
3.新时期背景下对档案有害生物的治理
如果一旦上文提到的被污染情况出现,需要我公司的档案管理员及时作出解决的办法,在这里提出两种解决办法,一种是物理解决方法,另一种是化学解决方法。
(1)物理治理方法所谓的物理方法,非常的简单,一是温度,曾经有美国人将图书放置在零下20度环境中长达24小时,进行灭菌杀虫,并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么,随着科技的进步,在新时期背景下,我公司也可以采取高科技的微波杀虫灭菌机进行处理,但是在处理的过程中,谨防将所有档案放在一处,需要分批进行治理。另外已经消过毒的档案应该及时规整,防止重复进行杀毒,同时在消毒过程中人员不可长时间的站在操作机旁边,当然可行的物理方法还有阳光高温杀毒、γ射线、真空处理法等等,都可以有效的对有害生物进行消除,但是这种物理的方法不适用于此类的档案,所以就需要运用到化学治理的方法。
(2)化学治理方法 对于我公司来说,也许最好的治理方法就是化学方法,其中多以擦拭法、喷雾法、熏蒸等方法进行处理,而其中最常用的就是熏蒸法,其中的化学成分主要包含甲醛、环氧乙烷、百里酚等等,而随着科技的进步,逐渐形成很多的熏蒸设备,包括经常会看到的小型消毒箱、熏蒸消毒室以及不常见的真空熏蒸机等等,其真理就是使化学毒剂完全渗透到有害生物体内,将有害生物直接的彻底消灭。其中甲醛的治理效果是将酶的细胞结构从内部进行破坏,使之不能继续繁殖,而环氧乙烷的作用使有害生物体内的酶的活性降低,破坏酶的基本代谢能力,但是在对档案进行消毒处理的时候,需要档案管理人员考虑有毒气体的处理方式,需要完全密闭的条件下进行,并且这种化学治理方法不太适用于羊皮和皮革类的档案,对于这种档案最好还是利用物理的治理方法进行处理。所以说,在现在社会科技这么发达的情况下,有很多的设备、机器、建设等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公司应该利用好这种新时期背景下的科技,发展更多对档案有害生物治理的方法。
(3)当代化工研究方法因为我公司是属于化工厂,所以对于档案的有害生物的治理方法也可以运用当代化工研究的方法,比方说研究计算档案管理室中细菌的大概数量,然后根据数量进行有效治理,因为细菌是人肉眼无法看得到的,但是却可以通过显微镜进行观看,所以可以在档案室的四个角落或者容易落灰的地方,放置可以收集微生物的平板采样盒,然后放置在空气中10分钟左右,将其从档案室取出,然后在适温的环境下进行培养,然后研究,定时统计在样板上有害物质的生长数量,根据计算公式进行对有害物质数量的计算,然后对其具有的有害物质进行实验,看哪种化学成分可以对每一种的有害物质都有效,然后将最有效的化学试剂进行喷洒治理。但是在化工研究的过程中,取样的时候一定要轻拿轻放,以防止有害物质跑出。另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纳米化学技术也不断的发展中,其中纳米氧化锌和纳米银就是两种具有很好杀菌效果的化学材料,在我国已经逐渐的被用于生产防霉抗菌等方面,而这两种抑菌纳米化学是否能够被应用到档案有害物质的治理中,经过一系列的化工研究,首先是对档案有害物质的损害情况进行登记;其次对档案中经常使用的抑菌化学试剂进行了比较实验;然后选取比较优良的与纳米化学进行比较;紧接着将良好的抑菌化学试剂和纳米化学都放置在相同的无菌水中进行比较;最后对于两种是否能够结合进行相关的化工研究,以当代化工研究的技术,进而调节出更高效的纳米化学抑菌剂。结束语总而言之,对于我公司来说,档案中有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所以对于档案有害生物的预防和治理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文章从有害生物对档案的危害,提出严格控制档案室温湿度、保持档案管理室中的卫生清洁、使用安全有效的防霉剂、定期进行检查等预防策略,同时也提出物理和化学常用的熏蒸两种治理方法,将两者合二为一可以对档案的有害生物进行更高效的治理。只要将设备完善、技术提高就可以有效的对档案加以保护,减少档案被有害生物的破坏,为我公司的档案管理做出极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记者张亚丹.我市大力开展市区重点绿化工程检疫检查[N].平顶山日报,2016-04-09002.
[2]李占文,骆有庆,王东菊,杨学荣,孙慧芳,李立国,杨红娟,孙耀武.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大环境绿化有害生物危害现状及防控对策[J].宁夏工程技术,2010,04:376-379.
[3]王建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初探[J].北京农业,2014,12:93.
[4]吕美臣.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具体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6,01:229.
篇10
关键词:冷杀菌法;乳制品;杀菌技术;应用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全球数字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近年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国人的健康饮奶意识也逐渐升级完整。除了乳品生产企业的品牌、价格外,消费者在向企业要质量的同时,安全性才是首要考虑更多的因素。
1.乳制品杀菌技术的现状
乳制品的杀菌是一直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杀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保质期、风味及营养成分等许多方面。传统也是乳品加工厂普遍使用的杀菌技术有以下三种(三个不同温度的杀菌方法):
(1)低温长时间杀菌法,又叫巴氏杀菌(LTLT):即让牛奶在60℃下保持半小时左右,从而达到巴氏杀菌的目的。
(2)高温短时间巴氏杀菌法(HTST):用于液态奶的高温短时间杀菌工艺,是把牛奶加热到72℃~75℃,或者是82℃~85℃,之后保持15秒~20秒,然后再进行冷却。
(3)超高温瞬时灭菌(UHT):这是目前最先进的杀菌方法,是指将原料奶在连续流动的状态下通过热交换器迅速加热到135℃~140℃,保持3秒~4秒,从而达到商业无菌的杀菌方法。
有研究报告指出,目前中国常温液态乳和低温液态乳销售额之比为8:2,沿海大城市约为7:3,低温液态乳的瓶颈在于冷链运输和销售保存。而经过高温杀菌的液态乳既具有产品风味,且在常温下保存很长时间,不仅克服了生产地域的限制,还免除了运输过程中所需的冷链,非常有利于乳制品市场扩展。国内大型乳企伊利和蒙牛之所以能在多年来位居国内乳制品销量前茅,最大的功臣莫过于无菌包装的常温液态乳。现在常温液态乳的消费范围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小型城市和农村,产品层次低、中、高都有,包装型式包括无菌砖包、无菌枕包、百利包等。
2.冷杀菌法在乳品杀菌技术中的升级应用
传统的乳制品杀菌采用的加热法是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得到变化,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这种加热杀菌方法很安全,也十分成熟,不过也有不好的方面,如加热杀菌会造成乳制品风味的变化、维生素的流失等问题,在杀菌过程中对乳制品的芽孢需要很高的温度。
近几年来,一些新型的杀菌技术不断出现,并开始慢慢应用到乳制品生产中,使广大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这些技术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冷杀菌技术包括微滤、脉冲高压电场,脉冲强光,高压技术,辐射技术,高速离心技术,脉冲强磁场,超声波,高压二氧化碳,高压均质。第二种是热处理方法的改进新技术包含电阻加热,微波,电磁波,感应加热,红外线。第三种是化学技术,如乳酸链球菌素,抗菌酶,抗菌的蛋白质和肽及中金属离子聚合物。下面主要介绍下乳制品的几种冷杀菌技术:
(一)微滤技术。它同超滤一样都是用于乳制品的膜技术,国内研究较多。为保证杀菌过程中乳制品的品质,它需要在无菌冷藏的环境下进行。微滤杀菌是将牛奶通过一个小孔的膜从而去除其中的微生物。它是将牛奶进行脱脂处理,得到稀牛奶和脱脂乳,在将脱脂乳进行微滤,滤膜可以将细菌和体细胞及一部分的蛋白质截流,这样滤出的牛奶中的细菌数量就会逐步减少,再将稀奶油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后的稀牛奶和滤液混合,就会得到微滤牛奶,有时候也将混合液进行热处理,以来确保牛奶的卫生。微滤技术可以将牛奶产芽孢的细菌减少,因此为解决由这些细菌引起的质量问题提供了一个参考方法。牛奶使用微滤技术来生产的工艺是比较复杂的,有时固体还会减少,牛奶经过微滤技术处理过后使热处理的强度降低,可以延长了产品的保质期。微滤技术用到脱脂奶的生产中是杀菌技术的不二选择,用于生产干酪基本上是没有气孔的。微滤技术也有不好的一面,那就是它的膜,用的时间长、工艺掌握不好,膜就会引起污染,这样就会带来产品的质量问题,而陶瓷膜系统生产能解决大部分清洗消毒的问题[1],在乳品无菌包装技术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脉冲高压电场技术。它是将牛奶在高电压脉冲下连续几微妙,大约10-50的电压,牛奶中的微生物细胞膜被电击穿,这样就产生了不可弥补的损坏,使细胞的组织也得到了破坏,导致微生物失去活力。不同的微生物细胞都与不同的电场强度有关系,它们是相对应的,脉冲高压电场技术和微滤技术的用途是一样的,使牛奶中的营养元素大大减少,防止蛋白质变性,因此它们都是最大范围保持牛奶的原来风味和营养。脉冲高压电场技术杀菌的结果和高温瞬时杀菌的结果基本一样。为满足消费者对乳制品营养、原汁原味、不含防腐剂、天然安全的要求,高压脉冲电场技术将倍受瞩目。而它工业化应用仍需解决一些技术问题,包括需要加强大流量工业化化装置的研制,完善处理装置的温度监测及控制系统,以及多样化处理室的设计[2]。
(三)超高压冷杀菌技术。它是近年发明的一种新杀菌技术,已经被应用到了牛奶的杀菌中了,牛奶通过400-1000帕的高压处理20-30分钟后,微生物的细胞会受到不可修复的损坏,细胞会逐步死亡,微生物也会跟着死亡。高压技术可杀死大部分的非芽孢细菌,杀菌的强度随压力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加大。
(四)脉冲强光技术。该技术是一种冷杀菌新技术,利用瞬时、高强度的脉冲光能量杀灭食品和包装上的各类微生物,而对食品的营养成分以及口感影响很小。脉冲技术已经得到了美国FDA的批准,证明它是安全可靠的,在乳制品无菌包装中应用也是可行的。
(五)辐照技术。它是应用原子辐照来杀死微生物的。在无需对乳品加热,直接进行一段时间的辐照,直接或间接的在乳品中引起一系列的化学、生物学变化,达到乳品杀菌的效果。过程看似简单,但在乳制品无菌包装技术中的应用一直没有太大的进步,原因可能是辐照技术会给乳制品在生产中会造成化W反应,也可能是因为消费者对辐照技术的害怕。在越来越重视环保、能源控制、成本节约的经济发展环境下,辐照技术在乳制品的无菌包装生产技术肯定大有发展。
(六)高速离心技术。它始于60年代,其技术是原理是根据牛奶中的芽孢菌的相对密度比较大,使用离心作用就可以将其分离。牛奶通过离心作用后,其细菌数量大大降低了,牛奶中的非芽孢菌下降很少,因为它们的密度不大,可见高速离心技术同微滤技术及高压技术杀菌效果相比较是比较差的,所以牛奶经过高速离心处理后还必须杀菌,因此离心技术不能完全取代杀菌,经过高速离心技术处理过的牛奶,牛奶中大约百分之九十八的芽孢菌可除去,这样的效果是HTST很难达到的。
(七)脉冲强磁场技术是将乳制品放置为频率10-500赫兹的磁场中几微妙来杀死微生物,而不影响乳制品的风味及颜色。
(八)超声波技术就是这种高强度的超声波所产生的高压和剪切力能损坏乳制品中的微生物细胞,以此来达到杀菌的目的。
4.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乳制品加工中应用新技术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本文介绍的几种杀菌技术及其在生产乳制品中的应用,都能较好的保存牛奶的营养与天然风味,相信在以后市场中将会有风味品质都更好的乳制品出现。
参考文献:
- 上一篇:旅游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 下一篇:多媒体技术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