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6: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质量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加深,建筑工程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在不断上升,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所以,我国建筑工程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就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建筑施工质量,而建筑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种,在实际施工中要根据工程的实际状况进行施工质量的控制。那么,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施工质量管理措施都有哪些呢?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简介
在建筑工程行业开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的总体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管理质量,这样就能够推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那么,具体而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意义有以下几点。第一,推动施工工艺的发展与进步。在开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必然会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进行检查,这样就能够保证施工中所应用的技术都比较合理,同时,要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工艺的发展与进步也是必然的。第二,降低施工成本投入。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会对“工程质量目标、项目班子配备、过程质量控制、管理人员责任、各种材料等”内容加强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不但会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且还会通过质量管理实现成本管理控制的目的,因此说,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建筑工程成本投入的降低,是一种多项收益的举措。第三,完善了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虽然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视度在不断提升,但实际上的质量控制行为却缺少必要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很多情况下,质量管理行为都流于形式,而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督促了质量管理行为的切实执行,对质量管理要求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才能够通过质量保证体系的检查,为建筑施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质量上的保证。
二、建筑施工质量影响因素浅析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建筑施工企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那么,在建筑施工中对建筑施工质量存在影响的因素都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分析。
1.施工人员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是工程开展的基础,同时,施工人员的观念素质对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施工人员的影响因素指的就是“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服务人员的质量观念。”如果在工程施工中领导者的素质较高,其做做出的决策、规划、管理目标、技术指导以及施工检查等内容的质量都会相对较高,同时,相关的管理制度也会随着管理者的观念提升而有所提升,建筑施工质量自然会有所提高。对于施工操作人员来说,其施工技术水平以及施工态度等都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方法,具体而言,其是指“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和施工组织设计等。”在实际施工中,所遇到的施工方法问题是比较多的,就比如,在施工过程中无视原有的施工方案设计,施工流程随意性过大,施工过程中方法的质量管理力度不足等等,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3.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是组成建筑物体的基础,因此,其质量的高低就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如果施工材料的质量存在问题,施工技术再高,建筑物体的质量也无从保证。很多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总是为了个人利益而降低建筑材料的质量品质,在采购过程中对材料质量控制力度严重不足,使用过程中对材料的检查也不到位,导致很多质量不合格的产品都应用在了建筑施工中,给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埋下了重大隐患。
4.施工环境
建筑工程施工是存在于各种环境中的,这些环境因素对施工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具体而言,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存在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工程现场的地质、水文、气象等”,这是对建筑施工技术提出高要求的环境,所以称之为“工程技术环境”,除此之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环境对施工质量也存在着重要的影响,管理环境主要是指“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质量标准”等,还有人文环境、劳动环境等因素的变化都会严重影响建筑施工质量。
三、建筑施工管理的质量管理措施
建筑质量管理工作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就会提高建筑施工管理的质量,而在当前情况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应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提高施工参与者的综合素质
如果想真正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就需要建立一支完善的管理队伍,从而确保施工管理工作的高质量执行。因此,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来说,最基础的就是要提高管理者的素质,这样就会形成高质量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方式,提高治理管理实效性,对于建筑工施工人员来说,要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提高其质量意识,保证施工行为与相关标准相符合。
2.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实际效果,因此,在管理方式日新月异的情况下,质量管理体系的水平也要不断提升。同时,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之后还要保证管理体系的执行效果,要实现质量管理的全面化,也就是说在“调研建筑工程、承接工程、准备施工、施工材料的选购、工程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都要开展严格的质量管理与控制行为。
3.加强工程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行为与工序都是以工程的设计方案为基础的,因此,如果工程设计质量存在问题,那么,其施工质量也会存在问题。因此,在施工之前,要对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在保证设计创新性的同时还要保证施工设计同工程的实际状况相符合,施工方案的设计单位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对设计质量的全面管理。
4.加强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要对施工单位所应用的技术进行质量检查与管理,并与合同中的规定进行对比,如果发现其所使用的技术与合同不相符或者是技术质量标准达不到要求,要及时要求其更正。在施工之前,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要针对施工技术进行一次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把建设单位的要求表明,施工单位要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与交底。
5.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管理
对于施工材料质量管理来说,要从两个阶段进行,首先,采购阶段。在采购之前对材料市场上的基本状况也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并从中挑选出几家材料质量好、企业信誉好的,之后从价格上进行最后的比对,从而实现了优化选择。其次,施工阶段。在施工之前,要对所应用的材料进行最后的质量抽检,严格杜绝质量不合格材料应用到工程的施工中影响施工质量。
6.房屋建筑中对施工资料的管理
质量管理资料是施工进度及施工结果验收的重要依据,要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做好每一步的资料收集工作,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档,要分批分项的做好每一份工程在施工前,施工中,竣工后的各项检验资料和质量验收记录,对工程中那个使用的主要材料,零配件,大型设备和基础设施要做好抽检送检的工作,材料验收单要认真填写。同时工程施工单位进场所做的实验,抽查等都要做好核查记录,做好收集实验报告,只有认真完整的按照工程施工进度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档,才能使整个工程的资料完善,从而方便工程竣工后使用单位的修葺和维护,同时有利于不易察觉的隐蔽工程的进展,验收。因此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所有材料都要认真核对,做好登记,务必使资料真实完整,同时要分项目汇总成册,长期存档。
结束语:
现在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有利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安全发展。如何使质量管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了一个很大的课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但是我国大众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建筑施工单位和工程建设单位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方向,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具体而言措施有以下几点,即提高施工参与者的综合素质;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工程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加强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 胡飞.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 科技传播. 2011(16)
[2] 赵尧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过程的管理与控制[J]. 科技资讯. 2011(01)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质量管理问题
目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建筑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管理重视不够。如管理职责不落实,资源配置不充分。大部分质量管理上的不合格项和实物质量不合格的出现都与职责不落实密切相关。在在我国建筑行业的体制改变后,各建筑企业都实行的项目制,工程质量的管理的自检工作完全依靠项目部来完成。由于有的项目部的管理人员质量责任意识不到位,管理工作中,没有将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没有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质量责任重大,于是就出现了质量管理体系不落实、不健全,而且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只写在纸上并没有真正贯穿于整个施工当中。
(2)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竣工验收把关不严。有些工程违反法定建设程序,未办理相应手续就盲目开工建设;有些工程层层转包,企业资质审查不严;有些工程施工图纸未经审查即开始施工,边施工边设计,盲目追求施工进度,留下很多质量隐患。
(3)建筑市场秩序不规范。目前,虽然国家出台有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方面的相关规定,但有的建设单位不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不按建设程序办事。比如,有相当一部分工程主承包商中标后仍将主要工程分包给不具有资质的包工头,而这些包工头接到工程后,有些质量意识不强,对技术规范、安全规范知之甚少;有些唯利是图,偷工减料,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4)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随着建筑企业改制和用工制度的改革,目前建筑施工队伍主要是由农民工组成的一线劳务队伍,其缺乏培训,质量意识淡薄,技术能力、整体素质水平不高,而职业技能的培训又远远不够,很多都是经验施工,没有有效的质量管理办法。并且对施工中被用于规范的“操作规程”不予重视,施工操作方法仅凭师傅口头传教,全无“操作规程”作指南或约束,施工操作不规范,这些因素均有可能造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隐患。
1.2安全管理的问题、
(1)脱节的管理模式。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相当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实际丧失了自和控制权,被动地依附项目承建人,仅收取管理费,从而被迫违心听从和放任于项目承建人,项目承建人又把工程进行层层转包或分包,从而造成部分建筑施工现场,未能很好贯彻落实有关建筑施工安全文件,造成政令不通和建筑施工现场失控的被动局面。
(2)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近几年来,《安全生产法》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规相继出台,基本形成了安全管理和法律法规的基本管理框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配套的制度建设和各专门法之间的衔接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施工安全监理不到位。加强建筑施工过程的监理,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作业的关键,但是部分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对安全监理认识模糊、态度消极,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4)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设施、设备、用品、用具等配备不到位。安全经费和安全设施的投入,是进行安全生产,抓好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2、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2.1提高管理、施工人员自身素质
管理和施工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工程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首先,建筑施工企业要保证承担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就必须拥有高素质的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其次,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必须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坚决杜绝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而导致出现的质量问题。
2.2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企业在开工前要根据具体工程问题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做好充足的施工准备工作和预防控制工作, 将质量事故控制在有效解决范围内。首先,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必须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并形成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报告、表格等,明确质量管理体系人员,各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责任明确,层层把关。主要项目或重点部位要进行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2.3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
施工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的负责人员要将材料设备质量控制在符合要求内,对会影响工程质量的材料,要严格把关,工程的建材和设备应通过正规的渠道进行采购,选购有产品合格证,有社会信誉的产品,从而有效的控制材料的质量,以保证工程质量。
2.4加强施工质量验收
施工单位应在公司、项目经理部建立安全质量保证体系,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在作业班组中设兼职质检员。要加强企业各级的质量监督检查。要坚持工程质量的“三检制”、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的“旁站制”,在施工全过程实施严格的工程质量、安全设施的检查验收。
3、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3.1健全安全管理体制
落实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重点是要明确责任。确定安全生产目标,对参与安全管理的各方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从公司总经理到全体职工层层分解落实,并和经济利益挂钩。实行单位领导对整个施工现场负责,专职安全员对部位负责,班组长和施工技术员对各自的施工区域负责,操作者对自己的工作范围负责的“四负责”制度。对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善,责任不明确的施工企业,要求限期落实整改,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
3.2提高人员素质和安全意识
首先要提高管理人员素质,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对安全施工起决定性作用,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百年大计,安全第一”的思想,狠抓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其次要加强现场施工人员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克服建筑施工队伍人员胆大、蛮干、冒险的心理特点,坚持持证上岗,杜绝违章操作,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应制定安全施工方案,实行分级审批。
3.3注重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制定适当的安全施工方案,在方案中列出所有指导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要求。在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就要根据建筑工程的规模和结构等特点,对施工过程进行彻底的分析,并且与对原有的调查资料进行对比,编制安全管理工作的一整套方案。最终设计出符合实际、科学有效的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组织,另外,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操作程序和施工项目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出一份专项安全施工管理方案,并且明确技术负责人和主要责任人。
3.4改善施工环境条件
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确保建筑材料的安全性能;对进场的施工设备加强安全检测,强化日常维护保养,消除安全隐患;在硬件建设方面,要加大安全管理投入,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更新安全设施。
4、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作为施工管理的关键和核心,不仅关系到项目投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管理过程。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生产组织、工艺方法、材料等等都与工程质量与安全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就要做到企业领导重视施工质量,建立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加强政策引导,认真做好建筑工程一线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按规范和规程施工;加强施工环境的管理等,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易华强.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措施分析[J].才智,2009
篇3
关键词:施工;质量控制;工序;竣工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is the construction of life, also the focus of society. In order to ensure the project quality,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must be strict quality management of the project,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whole process, to promote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optimize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his paper firstl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whole construction proces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control.
Key words: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process; completion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前言: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建设中,建筑工程施工就是生产和检验、材料、零部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阶段。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企业中最经常、最大量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实现质量目标的基本保证。
一、构建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促进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开展的重点
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开展中,完善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对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为了实现企业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目标,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加强自身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针对企业质量管理架构、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以具有针对性、符合企业与工程实际情况的质量管理体系促进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做好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基础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从整体上对施工过程中的细节和内容进行计划和统筹,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于工程施工按照具体的计划进行以及最终达到所制定的建设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其详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设计图纸以及施工合同是工程施工的根本依据和出发点。工程的设计图纸是综合性的考察完工程的实地情况以后进行绘制的,期间既考虑了工程的科学合理性又考虑了实地的环境条件。了解设计者的真实意图有助于在合适的地段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合同是工程开发单位与施工单位就工程施工达成的协议,期间包含了工程施工的每一个方面。了解施工合同有助于施工单位根据工程建设的标准以及合同要求来具体的选择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方式。
2、合理的组织安排施工人员
施工人员是保障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性要素,其中既包括技术人员也包括管理人员。比如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连续性的作业,提前组织施工人员并实施明确的分工和划分质量责任有助于建筑工程的连续作业和按期交工。在关键性的工序上还应该安排技术素质过硬的施工技术人员并且行使严格的监管,这也能很好的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
3、编制好施工技术方案以及施工计划
在编制施工方案的时候,需要全面考虑,内容主要有质量检测、组织策略、工艺流程、施工的技术方案等等。工程施工方案有效性直接影响到了工程的施工质量,这对于工业建筑工程来讲是一个核心部分。因此,在编制施工方案的时候,必须把质量控制作为一个重点来进行设计,对于施工存在的经济效益以及难题等,要在施工方案设计的环节给予正确地控制,实施有效的技术、经济、管理、操作、工艺等措施,以保证工程符合质量要求。
质量管理计划是专门针对施工的过程进行的管理计划安排,具体的做法主要为对施工的环节进行细分,并安排具体的管理人员,科学合理的根据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工期进行质量上的监督与控制。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对于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水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做好施工计划也能切实的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水平。
三、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
1、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比如砌体工程中的拉结筋的检查,若采取砌体完成后开洞检查,不仅不易检查,还有查出问题也难以补救,但在现场巡查中及时予以解决,既能保证质量避免较大损失,也易得到承包商的合作,这也有力地解决了在上文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中提出的难题。
2、采取措施,加强施工技术方面的质量控制
施工方案的敲定必须实行分级审批制,待方案审完后,做出样板,反复对样板中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直到达到设计要求才能执行。同时还要对技术方面的进行准确控制,包括熟悉和审查工程项目的施工图纸、工程项目设计、工程项目质量的监督、工程重难点部位施工技术、编制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等。在工程施工中要建立严明的交接班制度,严格按照国家现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相应标准对部分项目及单位工程定期进行质量检验。对于那些质量容易出现问题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影响比较大的,工序检测手段或检测技术比较复杂的,一定要在交工前把好质量检验这一关。材料的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同时创造正常有序的施工条件,也是实现造价和进度控制的前提;要对供应商所提供材料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审核,同时,应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检查验收,确保材料、成品、构配件的质量达到相应标准。当该工程竣工以后后,技术负责人应按编制竣工资料的要求收集整理各种材料的实验检验资料、隐蔽工程记录、施工记录等质量记录。
3、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告知制度
“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因素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责任制,明确自己的责任。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个工程均要全面实施管理到位。在实施全过程管理中,首先要根据施工队伍自身情况和相应工程的特点,最终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再结合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具体的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该工程建设各方从建设工程一开始,就应享有知情权,了解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内容和手段,以便充分调动工程建设、监理和施工等受监单位自我约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规范施工质量,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4、严格按方案施工
对每个方案的实施都应通过方案提出、讨论一编制一审核一修改一定稿(审批)一交底一实施几个步骤进行。施工中有了完备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可行的施工方案,以及操作性强的技术交底.就能保证全部工程整体部署有条不紊,施工现场整洁规矩,机械配备合理,人员编制有序.施工流水不乱,分部工程方案科学合理。施工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极有力地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5、实行“三检制”和检查验收制度、执行过程质量执行程序
为了能够使“三检制”充分发挥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应坚持检查上道工序、保障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做好自检、互检、交接检,坚持上道工序不合格就不能转入下道工序的施Z原则, 这样一环扣一环,环环不放松,以工序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四、加大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完成后的质量监控工作
做好工序产品效果的评价以及产品质量隐患的全面检查,重点在于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洞。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在检查过程中推行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现对两个制度介绍如下:多级检查制度即操作班组自检、质检员检查、下道工序操作者的核检、监理工程师的验收检查。交叉检查制度是产品完成后各操作班组相互检查,各专业建筑工程师分别对于工序产品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多角度、多视点检查问题。实践证明了两类检查制度的推行基本上实现了对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的全面检查,有力的解决了上文建筑施工工程质量控制难点提出的难题。
篇4
一、房屋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现状
(一)施工管理力度不够。根据我国房屋建筑施工管理的现状来看,现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力度远不能满足房屋建筑质量的要求。由于我国的房屋建筑的施工监督主要由相关政府部门完成,而在政府部门对施工管理进行监督的过程中,出于对地方企业的保护或是对政府利益的保护,就会出现忽视施工质量监督的情况。这样就导致我国的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其中尤其是一些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没有明确的目标,施工质量管理方法也存在不足,并且施工质量管理的力度也不够。
(二)施工质量管理理念落后。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有专门的法律用于对房屋建筑施工质量进行约束,并且有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和技术标准。但是在实际的房屋建筑施工中,一些施工单位施工质量管理理念落后,并没有落实国家相关的质量标准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导致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其中尤其是一些施工单位为了优化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缩短建筑施工周期,导致房屋质量存在严重问题。
(三)施工质量管理的投入较小。根据我国的房屋建筑施工现状来看,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质量管理上的投入较少,导致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其中一些施工单位缺乏相关的技术人才,导致施工质量控制无法开展。而一些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对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视度不够,导致施工质量管理不能正常开展。
二、房屋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在开展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要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科学构建,能让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并且能够将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人员身上。通过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能够对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避免其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出现懈怠的情况,从而保证施工质量管理的顺利完成。
(二)提升质量管理意识
在开展房屋建筑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要对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进行不要的培训,强化其质量管理意识,并且要让其掌握正确的质量管理方法。在开展施工活动的过程中,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要对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进行强化,让施工人员切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从而保障施工的整体质量。另外,施工单位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培训,保证其能够完成质量控制任务,从根本上完成对施工质量的控制。
(三)加强对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的管理
在开展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质量管理人员首先要对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管理,随之注意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使用是否正确,避免因施工技术使用错误或是施工人员技术掌握不熟练而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同时,在开展施工活动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其中既要避免施工材料被偷盗,也要避免施工材料在保存的过程中出现损坏。而在使用施工材料的时候,还要先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从而确保施工的质量。
(四)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力度
对于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管理而言,要让施工现场管理力度得到加强,首先就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用制度来对相关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对于违反制度的人员要予以严肃处理。同时,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做好对施工的监督,加强对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人员的约束,避免因这些人员的个人原因而影响施工的整体质量。另外,施工单位还要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方案。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质量; 管理;
F253.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关系到建筑产品的安全和使用年限,需要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通过过程控制和工艺的提高不断进行质量的持续改进,其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也影响着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就是为了达到设计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施工质量管理,是国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1.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内容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施工单位为确保建筑质量,组织相关人员,执行国家有关建筑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新技术,组织实施全过程的全面质量自控,提供符合施工合同及设计文件所规定的质量标准的建设工程产品。施工质量是指建筑工程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和规范、建筑安装施工过程及检验规范和建筑工程安装质量检验评价标准的要求和规定。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作业过程所构成,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必须控制全部作业过程,即各工序的施工质量。工序质量是指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水平、使用的工具设备、投入的材料、操作工艺及环境等的综合性评定过程。工序质量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人员是建筑施工生产的主体,质量管理应以人为本。建筑施工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使他们掌握各自岗位的技能要求,同时强化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建筑材料是建筑的主体,材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项目质量水平,因而必须要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施工设备是建筑施工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建筑施工进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为此必须尽量选择新型的先进设备。工作质量是指建筑施工企业的组织技术、管理经营等水平。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执行建筑管理法规意识差
建筑工程施工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意识较差,同时施工企业的自我监督力度不够,执行不到位。在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建筑行业各相关单位企业尚未形成完善、科学合理的施工质量管理系统。国家建筑管理体制、建筑行业的施工、监理、设计等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接轨效果,这些现象都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不利因素。
2.2 建筑工程施工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建筑工程市场规范程度差,专业施工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目前我国有几千万建筑从业人员,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民工,这些从业人员一般操作技能较低,没有接受过规范的专业技能培训、文化水平较差,加之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不强等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质量。同时建筑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现场管理人员配备较少,管理不到位,很难达到施工质量要求。
2.3 建筑工程设计中各专业协调性差
建筑工程设计专业较多,各个专业在设计过程中往往不能达到默契配合,容易产生设计冲突,施工时会不断变更设计方案。建筑工程施工中参与行业较多,例如建筑、水暖、电气、设备、钢结构、建筑材料(钢筋、水泥、木材等)、装饰装修、消防等,各个相关产业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都会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新型材料不断出现,但由于这些新型材料使用时间较短,相关人员对其性能特征及用途范围了解较少,造成新型材料使用方法及使用技术不合理,从而影响建筑施工质量。而大多数设计人员缺少现场施工经验,考虑不到施工的合理性,不能及时完善设计图纸中的设计错误或缺陷,这些都会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2.4 建设单位标价低、工期短、资金无保证
施工企业受社会经济利益的影响,为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降低投标价格,缩短工期,为保证企业利润,导致施工方为降低成本、省略施工工序,同时受到合同工期的制约,使本来正常合理的建筑施工周期得不到应有的保证,抢工期、赶进度,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由于建筑单位工程款支付不及时,使得建筑施工进度的均衡性不良,出现前松后紧现象,这些现象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都产生不利影响。
2.5 建筑原料、设备质量管理不过关
建筑工程施工所用原料及设备较多,但目前建筑原料、设备市场较混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各个供应企业为了追求最大经济利益,往往不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而提供以次充好或质量根本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加之一些质量检查人员责任意识不到位,使建筑工程施工存在较大的质量隐患。因此,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严把材料关、设备质量关,从源头确保建筑施工质量。
3.建筑施工质量改善措施
3.1 加强建筑设计技术质量关、协调关
建筑施工工程的勘测及设计技术水平对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影响。通过施工工程的勘测设计,使施工工程的质量控制具体化,它对工程质量水平起着决定性的制约,每个环节都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主体的结构安全,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技术水平,为此必须提高建筑设计技术质量关,各专业设计协调一致,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3.2 加强建筑施工技术质量关
积极做好工程施工前期的各项技术准备工作,制定规范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法、施工工艺、施工方案和操作流程,提高管理层技术能力、知识水平、施工经验,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确定质量管理目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处置的 PDCA 循环原理实现预期目标。工程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全面的技术评价和总结。
3.3 完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首先要严格执行行业标准,建立完善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根据施工对象的具体要求,将施工质量目标分层次逐级实施,进行质量控制层层分解、落实,从建筑施工项目的每个环节严抓工程施工质量,以便达到质量管理的最高目标。此外,还要提高质量方针、调整质量目的、优化施工流程、建立健全监督激励制度等。
3.4 严把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关
建筑工程施工的验收工作要以设计变更、施工图纸等文件资料和工程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及签订的合同为标准。建筑工程施工的验收,要召集包含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相关质量安全检查行政部门等同时验收。验收过程中如发现施工质量不合格的,要由施工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维修,直至符合要求。
篇6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问题;对策
一、前言
施工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从施工准备开始到竣工验收等全过程的组织管理。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对于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建筑施工管理是一种具有特定目标、资源及时间限制和复杂的专业工程技术背景的一次性管理事业,是对工程项目全过程进行的高水平的、科学的、系统的管理活动。
二、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及责任制度,但还存在一些管理意识淡薄现象,这些问题共同导致施工实际质量与设计偏差教大。
1. 施工前准备阶段。
(1)人员因素。
①项目经理学历普遍不高,缺少系统培训,他们多单靠工作经验管理项目,管理粗放。
②项目经理的人选往往通过不正当渠道决定,而非其真才实学,出现了项目经理的工程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
③后勤人员安排混乱,分工无序,责任人不明确。
(2)材料因素。
①不按照工程施工的要求购买原材料,欺瞒业主或监理。
②进场的材料没有或未按规定检验,不合格材料被用于现场施工。
③储存材料时疏忽大意,使材料性能大大下降,致使材料质量远远低于要求。
④不按规定使用材料,或偷工减料,导致工程质量下降。
⑤材料堆放混乱,造成错用或滥用,导致工程实体实际性能与设计不符。
2. 施工阶段质量管理问题的影响因素。
(1)人员因素。
①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偏低,缺少建筑施工方面的基础知识,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淡薄。
②工程技术单一,并且缺乏技术熟练的工人。
③新机械、新技术、新材料的创新理念运用欠缺。
(2)机械因素。
①机械使用率不高,生产率低下。只有使施工机械处于高效率工作状态,才能产生最大效益。
②机械配置较差,联合运转效率不高。
③机械选用不对口,性能较差,新型机械的应用力度不够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工程质量。
(3)方法因素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括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正确的施工方法是保证工程按期保质完成的前提。例如,铝合金门窗安装中,门窗框与墙体接缝处按规范要求应嵌填矿棉等弹性材料,其最外面的5mm厚度中应注入密封胶,但现在很多房屋建筑工程却没有按规范要求去做,而仅在接缝处嵌填水泥砂浆。不按规范要求施工的做法必然会导致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下降。
三、施工管理及控制措施
3.1 施工前准备
1).内业技术准备:认真阅读施工规范、审核施工图纸,编写审核报告;编写各种针对性的保证措施;结合工程特点,编写技术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备齐必要的参考资料,依据合同条款,技术规范的规定要求,完成各种临时设施符合性数据的采集,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使相关人员对工程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控制、资料整理有全面的了解。绘制关键工序流程图、网络图和试验操作规程等操作管理框图,并使图表上墙。
2).外业技术准备:进行现场详细调查,并根据需要进行地质补充勘探要补充调查工程沿线影响施工的因素,标注出平面位置图,并进行分析、论证,写出调查报告,作为修订施工方案、编制施工控制预算的依据。现场控制点交接与复测,施工人员进场后即与监理工程师取得联系,进行复测。绘制控制测量布置图,实施闭合导线控制测量;补设或根据施工需要增设控制点,并进行固桩、护桩、交桩,复测完成后进行施工测量。
3).要建立严谨、规范的内部约束、考核、激励机制,用制度管人,用规章管理工程。
4).根据施工合同协议和现场调研认真编制施工控制预算,作为控制支出、进行成本预测分析、经济核算以及统计工程进度的依据。
5).建立工地实验室,并申请临时资质。对施工中拟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取样试验,建立相关技术参数的数据库。
6).根据工期要求、技术标准、机械设备能力、材料供应、自然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佳施工方案,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2.2 施工中质量控制方面
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质量要求需要转化为可用定性或定量的规范表示的质量特性,以便质量控制的执行和检查。它贯穿于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各环节,要排除这些环节的技术、活动偏离有关规范的现象,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控制的目的。
施工阶段是将业主的意图和设计图纸转化成工程实体阶段,是形成工程产品质量和工程使用价值的重要阶段,因此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控制是整个建设项目的核心和重点。此过程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必须有科学合理的根据。
四、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建议
笔者通过对质量问题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我国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着严重问题,需要管理阶层和施工人员阶层共同行动,全面改善质量管理,形成科学且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此,笔者从以下方面提出了改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议。
1. 组建高素质的项目团队。
(1)项目团体所有成员共同组成了指挥整个工程的中枢系统,因此,提高项目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十分重要。
(2)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极大,对其进行实行奖罚分明地优胜劣汰,对于工作人员具有激励作用。
(3)严格开展项目经理的任命指派,选拔真正有能力的人担任项目经理,提高带头模范的作用力,促使工作人员的有序工作。
2. 培养技术工人队伍。
(1)建筑施工企业培养一批自己的技术熟练的工人队伍,特别是在技术性强的工种方面,可以巩固自身的技术基础。
(2)技术管理理念深入工人队伍内心,技术稳定发展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3. 严格审核施工材料的质量。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采购及现场质量检验,建立严格的材料管理制度,确保工程实体的质量。
4. 完善施工机械系统。
(1)杜绝使用不达标的破旧施工机械,否则会影响工程质量及施工效率。
(2)大力推广使用先进施工机械进行施工,实现工程的高效率、高进度、高质量。
(3)施工机械系统应与机械配套、施工方法和项目管理有机结合,以提高机械化施工效率。
(4)对机械配套、机械化作业方法、施工组织等做出周密系统的安排,确保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5. 规范施工控制方法。
(1)不同建筑施工项目的研究的地质和环境条件都不相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2)通过成熟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可以对质量管理提供规范性的指导,有效克服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
6 强化质量意识,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质量意识是保证房屋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搞好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的一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涉及到多个方面,是一个由多部分、多层次、多因素组合的整体,因此,必须从筹建协调到具体施工全过程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和措施,从而保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
五、结论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加强工程建设质量、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建筑业正常运行的重要渠道,但我国当前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现状并不乐观。因此,需要充分分析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加强施工质量的优化探究,提高质量管理意识,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就是为了达到设计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要认真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法规的强制性标准,正确配置施工生产要素,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实现工程项目预期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过关,就会增加后期的维护成本、缩短使用寿命,还会为使用者带来安全隐患,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损害。为此,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施工质量管理,是国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是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其是通过对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各因素进行控制与管理,达到保障施工质量的目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不仅是企业施工质量保障的基础、更是企业施工成本控制的关键、是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提高的关键。近年来由于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使得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出现质量问题后的治理工作将大大增加施工成本,影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寻求发展的根本。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认识到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与保障措施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执行建筑管理法规意识差 对建筑工程施工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意识较差,同时施工企业的自我监督力度不够,执行不到位。在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建筑行业各相关单位企业尚未形成完善、科学合理的施工质量管理系统。国家建筑管理体制、建筑行业的施工、监理、设计等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接轨效果,这些现象都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不利因素。
2.2建筑工程施工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建筑工程市场规范程度差,专业施工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目前我国有几千万建筑从业人员,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民工,这些从业人员一般操作技能较低,没有接受过规范的专业技能培训、文化水平较差,加之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不强等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同时建筑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现场管理人员配备较少,管理不到位,很难达到施工质量要求。
2.3建筑工程设计中各专业协调性差 建筑工程设计专业较多,各个专业在设计过程中往往不能达到默契配合,容易产生设计冲突,施工时会不断变更设计方案。建筑工程施工中参与行业较多,例如建筑、水暖、电气、设备、钢结构、建筑材料(钢筋、水泥、木材等)、装饰装修、消防等,各个相关产业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都会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新型材料不断出现,但由于这些新型材料使用时间较短,相关人员对其性能特征及用途范围了解较少,造成新型材料使用方法及使用技术不合理,从而影响建筑施工质量。而大多数设计人员缺少现场施工经验,考虑不到施工的合理性,不能及时完善设计图纸中的设计错误或缺陷,这些都会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2.4建设单位标价低、工期短、资金无保证 施工企业受社会经济利益的影响,为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降低投标价格,缩短工期,为保证企业利润,导致施工方为降低成本、省略施工工序,同时受到合同工期的制约,使本来正常合理的建筑施工周期得不到应有的保证,抢工期、赶进度,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由于建筑单位工程款支付不及时,使得建筑施工进度的均衡性不良,出现前松后紧现象,这些现象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都产生不利影响。
2.5建筑原料、设备质量管理不过关 建筑工程施工所用原料及设备较多,但目前建筑原料、设备市场较混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各个供应企业为了追求最大经济利益,往往不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而提供以次充好或质量根本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加之一些质量检查人员责任意识不到位,使建筑工程施工存在较大的质量隐患。因此,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严把材料关、设备质量关,从源头确保建筑施工质量。 3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3.1加强建筑设计技术质量关、协调关 建筑施工工程的勘测及设计技术水平对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影响。通过施工工程的勘测设计,使施工工程的质量控制具体化,它对工程质量水平起着决定性的制约,每个环节都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主体的结构安全和可靠,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技术水平,为此必须提高建筑设计技术质量关,各专业设计协调一致,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3.2加强建筑施工技术质量关 积极做好工程施工前期的各项技术准备工作,制定规范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法、施工工艺、施工方案和操作流程,提高管理层技术能力、知识水平、施工经验,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确定质量管理目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处置的PDCA循环原理实现预期目标。工程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全面的技术评价和总结。
3.3完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首先要严格执行行业标准,建立完善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根据施工对象的具体要求,将施工质量目标分层次逐级实施,进行质量控制层层分解、落实,从建筑施工项目的每个环节严抓工程施工质量,以便达到质量管理的最高目标。此外,还要提高整合质量方针、调整质量目的、优化施工流程、建立健全监督激励制度等。
3.4严把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关 建筑工程施工的验收工作要以设计变更、施工图纸等文件资料和工程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及签订的合同为标准。建筑工程施工的验收,要召集包含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相关质量安全检查行政部门等同时验收。验收过程中如发现施工质量不合格的,要由施工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维修,直至符合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需要企业以科学的管理体系为基础,针对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控制与管理,以此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文中所论述的几个方面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保障措施的重点,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在注重以上工作的控制与管理时,还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工程所在地气候条件对施工的影响等进行合理的安排,以对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控制为保障措施,开展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庆平.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
[2]盛飞猛,肖水华,苏光林.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保证与控制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
篇8
2012年是信阳华祥电建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复评换证审核的一年,同时也是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依据《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GB/T 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实施转换审核的一年。一、《规范》是什么?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 50430-2007)(以下简称《规范》)是2007 年10 月23 日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的针对我国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贯彻质量管理体系的国家标准。二、为什么要进行《规范》认证?建筑业企业通常进行的是《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 9001标准)认证,2010年6月1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认监委联合了《关于在建筑施工领域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应用〈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的公告》(2010年第21号)。《公告》要求自2010年11月1日起,在中国境内对建筑施工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时,应当依据《规范》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 9001标准)开展认证审核工作。换言之,也就是明确要求所有的建筑施工企业要按照《规范》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 9001标准)的要求建立和保持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按照“1+1”的模式来进行认证审核活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认监委首次在体系认证方面联合发文,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加强行业监管、促进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和能力。同时,《规范》的实施为提高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满足建筑施工领域质量管理工作专业化要求,增强企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三、《规范》的特点是什么?《规范》作为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第一个国家标准,也是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第一个管理型规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规范》的基本思想与ISO9000系列标准保持一致,在内容上全面涵盖了ISO9001标准的要求;2、《规范》在条文结构安排上充分体现了施工企业管理活动特点,突出了过程方法和PDCA思想;3、结合施工行业管理特点,《规范》在ISO9001标准基础上又提出了诸多进一步的要求;4、《规范》本土化、行业化特点突出,语言简洁明了,便于企业贯彻实施。5、《规范》与我国施工行业现行管理模式保持一致,施工企业在贯彻时不仅不会增加负担,反而减少了由于企业对ISO9000标准的误解产生的形式化操作,而减轻负担。四、《规范》有什么要求?1、《规范》中要求形成管理制度16个(1)质量目标管理制度;(2)文件管理制度;(3)记录管理制度;(4)人力资源管理制度;(5)员工绩效考核制度;(6)施工机具管理制度;(7)工程项目投标及工程承包合同管理制度;(8)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制度;(9)分包管理制度;(10)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11)施工质量检查制度;(12)试验、检测管理制度;(13)质量问题处理制度;(14)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15)质量管理自查与评价制度;(16)质量信息管理和质量管理改进制度。2、《规范》要求形成的文件(1)施工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和质量管理需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3.1.1)。(2)施工企业应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a.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质量管理体系的说明;c.质量管理制度;d.质量管理制度的支持性文件;e.质量管理的各项记录(3.3.3)。(3)施工企业应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配备相应质量管理人员,规定相应的职责和权限并形成文件(4.1.1)。(4)施工企业应规定各级专职质量管理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并传递到各管理层次(4.3.2)。
(5)施工企业应规定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和岗位的质量管理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并传递到各管理层次(4.3.3)。(6)施工企业应以文件的形式公布组织机构的变化和职责的调整,并对相关的文件进行更改(4.3.4)。(7)施工企业应以文件的形式确定与质量管理岗位相适应的任职条件,包括:专业技能;所接受的培训及所取得的岗位资格;能力;工作经历(5.2.1)。(8)施工企业应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形成文件并在实施前批准。策划的结果应按规定得到发包方或监理方的认可(10.2.4)。(9)施工企业应明确施工设计的依据,并对其内容进行评审。设计结果应形成必要的文件,经审批后方可使用(10.3.2)。(10)施工企业应按照要求配备检测设备。检测设备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4 对国家或地方没有校准标准的检测设备制定相应的校准标准(11.5.1)。(11)施工企业应收集工程建设有关方的的满意信息,并明确这些信息收集的职责、渠道、方式及利用这些信息的方法(12.2.6)。3、《规范》要求形成的记录(1) 施工企业应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并保存相应的记录。评价结果应用于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5.3.3) 。(2) 施工企业应明确施工机具供应方的评价方法,在采购或租赁前对其进行评价,并收集相应的证明资料和保存评价记录(6.2.2)。(3) 施工企业应对施工机具进行验收,并保存验收记录(6.2.4)。(4) 施工企业应通过评审在确认具备满足工程项目要求的能力后,依法进行投标及签约,并保存评审、投标和签约的相关记录(7.2.2)。(5) 施工企业应使相关部门及人员掌握合同的要求,并保存相关记录(7.3.1)。(6) 施工企业应及时对合同履行情况分析和记录,并用于质量改进(7.3.3)。(7) 对供应方的评价、选择和再评价的标准、方法和职责应符合管理制度的规定,并保存相应的记录(8.2.4)。(8) 施工企业应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验收。必要时,应到供应方的现场进行验证。验收的过程、记录和标识应符合有关规定。未经验收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用于工程施工(8.3.1)。(9) 施工企业应按照规定的职责、权限和方式对验收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处理,并记录处理结果(8.3.2)。(10) 施工企业应明确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发放要求,建立发放记录,并具有可追溯性(8.4.4)。(11) 施工企业对发包方提供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在验收、施工安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发包方报告,按照规定处理(8.5.2)。(12) 施工企业应按照管理制度中规定的标准和评价办法,根据所需分包内容的要求,经评价依法选择合适的分包方,并保存评价和选择分包方的记录(9.2.1)。(13) 施工企业应对分包方的履约情况进行评价并保存记录,作为重新评价、选择分包方和改进分包管理工作的依据(9.3.3)。(14) 施工企业应明确设计变更及其批准方式和要求,规定变更所需的评审、验证和确认程序;对变更可能造成的施工质量影响进行评审,并保存相关记录(10.3.3)。(15) 施工企业应按规定将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向项目经理部进行交底,并保存记录(10.4.3)。(16) 施工企业应建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记录。施工记录应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记录应包括:1施工日记和专项施工记录;2交底记录;3上岗培训和岗位资格证明;4施工机具和检验、测量及试验设备的管理记录;5图纸的接收和发放、设计变更的有关记录;6监督检查和整改、复查记录;7质量管理相关文件;8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结果中规定的其他记录(10.5.5)。
(17) 施工企业对质量检查记录的管理应符合相关制度的规定(11.2.2)。(18) 施工企业应保存质量问题的处理和验收记录(11.4.4)。(19) 3按照规定的周期校准检测设备,标识其校准状态并保持清晰,确保其在有效检定周期内方可用于施工质量检测,校准记录应予以保存(11.5.1)。(20) 施工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监督检查和审核的记录,并将所发现的问题及整改的结果作为质量管理改进的重要信息(12.2.5)。(21) 施工企业应按规定保存质量管理改进与创新的记录(13.3.3)。4、《规范》要求的策划、规划(1) 施工企业应对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各项活动进行策划(3.1.2)。(2) 最高管理者应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策划的内容应包括:1质量管理活动、相互关系及活动顺序;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3质量管理制度;4质量管理所需的资源(3.3.1)。(3) 施工企业应根据质量管理长远目标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5.1.2)。(4) 施工企业应按照规定的职责实施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包括:1质量目标和要求;2质量管理组织和职责;3施工管理依据的文件;4人员、技术、施工机具等资源的需求和配置;5场地、道路、水电、消防、临时设施规划;6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其控制措施;7进度控制措施;8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及其控制措施;9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10对违规事件的报告和处理;11应收集的信息及其传递要求;12与工程建设有关方的沟通方式;13施工管理应形成的记录;14质量管理和技术措施;15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其他要求(10.2.3)。(5) 施工企业进行施工设计时,应明确职责,策划并实施施工设计的管理。施工企业应对其委托的施工设计活动进行控制(10.3.1)。(6) 项目经理部应对施工过程质量进行控制。包括:6根据有关要求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并进行相应的策划和控制(10.5.1)。(7) 施工企业应按规定的职责对工程项目的服务进行策划,并组织实施。服务应包括:1保修;2非保修范围内的维修;3合同约定的其他服务(10.6.2)。(8) 施工企业应对施工质量检查进行策划,包括质量检查的依据、内容、人员、时机、方法和记录。策划结果应按规定经批准后实施(11.2.1)。(9) 项目经理部应根据策划的安排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实施检查(11.2.3)。(10) 施工企业应按规定策划并实施施工质量验收(11.3.1)。(11) 施工企业应对工程资料的管理进行策划,并按规定加以实施。工程资料的形成应与工程进度同步。施工企业应按规定及时向有关方移交相应资料。归档的工程资料应符合档案管理的规定(11.3.3)。(12) 施工企业应策划质量管理活动监督检查和审核的实施。策划的依据包括:1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2质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3有关的意见和建议;4以往检查的结果(12.2.4)。5、《规范》要求制定的计划(1) 施工企业应识别培训需求,根据需要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对培训对象、内容、方式及时间作出安排(5.3.1)。(2) 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需要配备施工机具,配备计划应按规定经审批后实施(6.2.1)。(3) 根据规定施工机具需确定安装或拆卸方案时,该方案应经批准后实施(6.2.4)。(4) 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需要确定和配备项目所需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并应按照管理制度的规定审批各类采购计划。计划未经批准不得用于采购。采购计划中应明确所采购产品的种类、规格、型号、数量、交付期、质量要求以及采购验证的具体安排(8.2.1)。6、《规范》要求订立的合同(1) 施工企业应依法与施工机具供应方订立合同,明确对施工机具质量及服务的要求(6.2.3)。(2) 施工企业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更,应以书面形式签认,并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7.3.2)。(3) 施工企业应根据采购计划订立采购合同(8.2.5)。(4) 施工企业应按照总承包合同的约定,依法订立分包合同(9.2.2)。7、《规范》要求进行的交底(1) 施工企业应在分包项目实施前对从事分包的有关人员进行分包工程施工或服务要求的交底(9.3.1)。(2) 项目经理部应按规定接收设计文件,参加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并对结果进行确认(10.2.2)。(3) 施工企业应按规定将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向项目经理部进行交底,并保存记录。施工企业应根据项目管理需要确定交底的层次和阶段以及相应的职责、内容、方式(10.4.3)。8、《规范》要求进行的评价(1) 施工企业应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并保存相应的记录。评价结果应用于提高培训的有效性(5.3.3)。(2) 施工企业应明确施工机具供应方的评价方法,在采购或租赁前对其进行评价,并收集相应的证明资料和保存评价记录。评价的内容包括:1经营资格和信誉;2产品和服务的质量;3供货能力;险因素(6.2.2)。(3) 施工企业应对供应方进行评价,合理选择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供应方。对供应方的评价内容应包括:1经营资格和信誉;2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3供货能力;4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价格;5售后服务(8.2.2)。(4) 施工企业应在必要时对供应方进行再评价(8.2.3)。(5) 施工企业应按照管理制度中规定的标准和评价办法,根据所需分包内容的要求,经评价依法选择合适的分包方,并保存评价和选择分包方的记录。对分包方的评价内容应包括:1经营许可和资质证明;2专业能力;3人员结构和素质;4机具装备;5技术、质量、安全、施工管理的保证能力;6工程业绩和信誉(9.2.1)。(6) 施工企业应对分包方的履约情况进行评价并保存记录,作为重新评价、选择分包方和改进分包管理工作的依据(9.3.3)。(7) 施工企业应按照要求配备检测设备。检测设备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a)根据需要采购或租赁检测设备,并对检测设备供应方进行评价;b)在发现检测设备失准时评价已测结果的有效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11.5.1)。(8) 施工企业应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年度审核和评价。施工企业应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书面整改要求,并跟踪其整改结果。质量管理审核人员的资格应符合相应的要求(12.2.3)。(9) 施工企业各管理层次应按规定对质量信息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应包括:4与供应方、分包方合作的评价(13.2.3)。(10) 施工企业最高管理者应按照规定的周期,分析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状况,提出改进目标和要求。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包括:1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2施工和服务质量满足要求的程度;3工程质量、质量管理活动状况及发展趋势;4潜在问题的预测;5工程质量、质量管理水平改进和提高的机会;6资源需求及要求的程度(13.2.4)。9、规范中对人员资格的要求(1) 施工企业应按照岗位任职条件配置相应的人员。项目经理、施工质量检查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持证上岗(5.2.2)。(2) 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活动应由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实施。施工企业应按规定做好对分包工程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11.1.1)。(3) 5 对检测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完好状态。设备的使用、管理人员应经过培训(11.5.1)。(4) 施工企业应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年度审核和评价。施工企业应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书面整改要求,并跟踪其整改结果。质量管理审核人员的资格应符合相应的要求(12.2.3)。
五、如何贯彻实施《规范》首先,各层次管理人员、内审员及各个部门的推进人员要认真学习《规范》,并比对《规范》的要求,评审现有质量体系文件,针对不符合之处进行修改、完善。其次,各层次领导应组织员工学习新的标准和体系文件,根据新的标准和体系文件运行质量体系,并保持有关运行记录。最后,公司根据新的标准和体系文件要求组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持续改进体系运行中发现的问题。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对策
1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加大,从而使得我国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对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而言,其所涉范围较广,项目较为复杂,施工建设周期较长,再加之某些建筑管理、规划部门或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不严格,导致建筑倒塌、建筑材料使用不合格等建筑业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且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也常有发生,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应得到建筑行业的高度重视。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保障。通过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水平,不仅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的财产安全,还可以增加施工企业的信誉及经济效益。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几点对策。
2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因素
2.1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意识薄弱,管理水平较低。在一些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对国家明文规定的管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置之不理,甚至有时受利益驱使,对建筑工程进行违规操作,如不按设计要求和行业标准进行施工、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为建筑的日后使用埋下了安全隐患。
2.2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组织不够规范,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建筑施工企业人力构成,少部分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而大多数建筑施工人员为农民工人。农民工人文化水平不高,专业知识相对匮乏,且对于新型的建筑设计理念及安全问题,缺乏相应的重视。而对多数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来说,为节约施工时间和项目成本,缺乏对基层施工人员安全教育的培训,导致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形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2.3作业方法亟待改进,硬件设备急需更新。部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不能满足当前建筑施工的需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及流程、组织设计等亟待改进。建筑工程施工方法的正确性,对工程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建筑工程作业方法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型高科技机械设备可以大大地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效率,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硬件设备急需更新。
2.4市场问题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影响。当前建筑行业还存在着大量不规范的市场行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之间有许多不合法的竞争手段。部分建筑企业为争取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完全忽视工程施工质量。如:建筑工程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而在建材市场中建筑材料品种繁多,性能存在着显著的优劣之分,部分商家对消费者不负责任,使得未经国家质量认证的劣质建材流入市场,留下了安全隐患。同时,由于市场原因,当前建材价格上涨过快,建材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建筑工程成本增加,一方面给施工单位带来困难,使其效益减少,利润下降。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建材市场秩序的混乱,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受到影响。
2.5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制度不完善,相关监理人员对工程的理解程度不够,不能实行有效的监理。当前,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的整体水平是不够完善的。建筑工程市场中影响投资效果、使用寿命及经济效益的现象很多,比如地面、墙面开裂、门窗开启失效、关闭不严、房顶渗漏等。
2.6环境因素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影响。复杂多变的环境,如天气突变、恶劣的地质环境、以及上一道工序完成后出现的环境因素都会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在施工时,相关人员要对突发的环境因素提前做好思想准备,同时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有效控制环境因素带来的恶劣影响,减轻损失。
3 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
3.1 加强施工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建筑材料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和保证,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支撑点。首先,要强化建筑材料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其应具备较深厚的专业技术知识及较强的责任心,确保采购的原材料符合国家认定标准和质量要求。其次,在采购建筑材料时,要真正做到综合分析,认真比较,从根本上掌握原材料的质量信息。要认真审验供货方的信誉和资质,定期评审、考核材料供应商,确保采购的建筑材料具备证明、使用说明及相应的合格证。第三,现场工程施工人员要对进场的材料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材料符合标准要求后方准使用。对水泥、钢材、混凝土等材料要进行现场取样保存,确保材料符合施工标准要求。
3.2 要加强建筑施工监理工作。建筑施工监理是确保工程质量、进度的有效措施。在工程设计出现变更时,由于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工程管理人员或施工人员往往手足无措,而监理人员凭借在实际经验和专业技术上的优势,能及时、准确的提出解决办法。同时,监理人员作为第三方,能够有效地协调施工过程中各方关系,确保工程高效、有序地推进。在施工即将结束时,监理人员要督促工程收尾工作的尽快完成,并高度重视竣工的验收工作。在验收工程前,要提前为业主准备好相关的书面资料,在验收结束后,对业主和监理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要按照合同规定和工程施工设计要求,仔细、认真地处理。
3.3 要加强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当前,应当及时地改变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不重视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全教育的现状,对施工人员进行分级培训,让施工人员了解基础施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让施工人员掌握比较专业的施工安全知识、相应的安全法规以及处理安全风险的技能,提高他们抵御安全风险的能力。在施工过程中,也有必要全面提升施工人员整体的综合素质。首先,应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其次,应重点提升施工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3.4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要实现质量管理的目标,有效地开展质量管理活动,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对项目各环节进行质量评定,且质量评定的环节覆盖工程开工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则这个体系称之为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除明确各部门质量责任外,企业应建立合理的质量监督和检验部门,此部门重点负责质量把关的工作,从而使整个质量管理体系更加明确化,并真正发挥管理作用。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不能放松。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事关全局。只有深刻认识到当前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因素,加强施工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加强建筑施工监理工作,加强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才能有效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推进,才能有效地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任拥琼.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今日科苑,2010,(8):172.
[2] 卢焱.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对策探讨[J].中国建设信息,2010(4).
[3] 苏庆平.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6).
篇10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管理要点
建筑质量是建筑行业的生命,如果质量不过关,则会导致建筑行业很难得到长足的发展,针对具体管理要求,必须创新管理手段和途径,提升建筑质量,满足后续管理要求。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关注质量管理,但是在管理阶段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制约性明显,增加管理难度,因此需要根据管理要点和方式落实,按照管理体系要求实施。
一、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现状
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在施工处理阶段,干预性因素较多,会存在很多问题,以下将对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现状进行分析。
(一)建筑施工企业文件管理混乱
建筑施工企业的文件管理是对建筑企业过程监督和管理的重要依据,针对施工管理的具体要求可知,只有做好管理工作,才能满足管理要求。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文件记录缺失的现象,很难查询,导致控制难度比较大,因此要做好文件管理工作,按照管理和布控方式实施,满足文件管理要求,促进施工顺利进行。
(二)建筑施工企业责任不明确
明确管理责任是建筑施工管理的关键,在实施阶段需要对事故类型进行掌握,考虑到质量标准以及管理责任的具体要求,如果存在管理责任不明确的现象,势必增加后续管理难度。在行为落实阶段,责任不明确,则造就了过程中相互推诿的情况,发生事故后,工作人员相互推卸责任,无法及时查明事故的原因,直接影响建筑企业施工管理效率。
(三)安全管理不到位
设备安全是建筑企业施工管理的重点和关键,离开安全管理,则会导致相关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正常运行是关键所在,必须以安全管理为前提,但是在实施阶段存在安全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在一些建筑企业中,如果存在重视度低的现象,直接影响工期,施工设备无法进行维护,进而出现各种故障,直接影响施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1]。
二、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措施
针对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各N问题,在实践中需要根据管理要求实施,突出管理重点,满足质量管理的具体要求。以下将对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措施进行分析。
(一)做好文件管理工作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针对管理机制的具体要求,必须按照项目要求实施,保证其合理性。规范的文件管理能为施工奠定基础,考虑到文件整理和保管等方面要求,需要对施工行为和约束机制进行分析,以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作为基础,提前对各个环节分析,避免由于疏漏引起质量管理误差。实践阶段需要建立规范化的文件管理制度,对建筑施工过程和行为进行约束,此外做好日报、周报和月报等审核工作,对每天的施工内容、施工人员以及施工设备的应用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做好文件的记录工作,对数据进行备份处理,能避免出现误差,满足文件审核要求。定期对文件进行核对后,按照保证机制以及建筑规划要求实施,及时纠正错误,规范施工行为,进而保证施工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相关工作人员要掌握文件类型,以分类处理作为基础,提前制定管理约束机制,突出管理体系的优越性,实现其合理化管理[2]。
(二)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如何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是施工管理的重点和关键,在施工管理阶段,需要掌握权责要求,按照施工处理流程和要求进行。只有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的有效性,才能确定质量管理目标。以质量管理目标作为基础,要按照方案和要求做好方案调整工作,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根据施工行为进行约束和管理,进而保证施工目标的最终实现。必要时需要按照这个目标进行约束和管理,保证目标实现。实施阶段,建立明确的权责制度,以责任制度管理和落实作为基础,负责任要明确自己辖区建筑施工管理的要求,在建立明确的责任意识,以监督管理方针的落实为基础,突出管理的优越性,避免出现问题相互推诿。
(三)完善安全管理模式
安全管理是整体管理的关键所在,设备的正常运行对施工质量和安全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有效的管理,使其符合安全管理的要求。在实施阶段要提升施工人员的设备管理意识,使其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以施工安全管理为例,需要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以设备正常运转作为基础,为了避免出现工期调整不当或者其他现象,必须对设备和规范进行调整,为了避免受到故障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造成损失,只有建立完善的检修制度,才能保证设备安全运行。以安全管理作为基础,如果存在施工模式不符合建筑施工标准的现象,识别产生安全隐患。管理者要引起重视,以安全管理为例,提前对制度进行掌握,意识到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只有按照制度方针进行落实,才能提升质量管理的优越性。
三、结语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后续管理阶段,要突出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按照管理方式要求进行落实。在施工过程中要对质量管理引起重视,建立切实可行的文件,以质量管理体系和评价机制作为基础,从各个环节入手,实现质量控制和管理,进而保证施工效率的提升,促进建筑施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上一篇:空间造型设计
- 下一篇:流体力学基本概念总结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