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6: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源共享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资源共享的含义

篇1

1开展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许多时候被作为同义词使用,此处所讲的开发,不仅包括原有意义上的档案查阅、编研、开放、公布档案等含义,而且更加强调深度挖掘档案信息资源的效益,使之可以与非档案信息资源共同发挥应用潜力和价值,从而产生叠加效益。在档案信息化建设日益深化的背景下,更多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形式成为可能。第一是传统形式的开发,即常规的一般性的档案查阅利用活动。第二是科研形式的开发,即通过综合比较研究档案信息资源,形成科研成果。第三是经济形式的开发,即挖掘档案信息资源的潜力,形成经济效益。第四是市场形式的开发,即通过市场运作方式,形成档案信息产品乃至产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主体不仅包括档案工作人员,更重要地是要体现开放性,吸纳和吸引更广泛的人员和组织参与其中,根据不同档案的属性开展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活动,发挥最大效益。

2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利用

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是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的重要内容,重点在于通过档案信息化建设拓宽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渠道。第一是能够查得到。在关键字检索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模糊查询系统和搜索引擎。这就要求在档案数字化环节不仅应有图形格式文件,还应有相关联的文档格式文件,以便查找。第二是能够查得全。不仅要保证单一档案信息查得全,还应有相关辅助信息。需要建立信息甄别机制和智能化查询系统,建立、健全和完善分类指标体系,防止因为海量信息造成信息排序紊乱和信息湮没。第三是能够查得准。既要求数字化的档案与档案原件无论在形式上还是信息内容上都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又能够保证档案信息的准确度,包括模糊查找所获档案信息的准确度。第四是查得容易。就是充分借助多种媒体,在传统媒体基础上,通过档案信息资源网、移动手机网络、有线电视网络等,均可查阅。第五是查以致用。即通过数字认证等技术手段,能够使多媒体查阅的档案达到法律效力要求。同时,用于非法律用途时,档案信息的格式应有大众化的服务途径,能够方便利用者编辑使用。

3保障档案信息资源安全

篇2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效率

1.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内涵

在探讨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之前,我们应首先明确网络信息资源的含义。目前关于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含义还没有统一的论述,纵览近年来国内有关网络信息资源的研究论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狭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就是指文献资源或者数据资源,或者各种媒介信息的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库等,这些都是限于信息本身属性的讨论;二是广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和。这既包含信息本身属性,也包含了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金等各种资源。

作为信息经济时代的产物,网络信息资源也称虚拟信息资源,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的著名学者刘嘉把它定义为: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黄纯元则提出:网络信息资源是通过因特网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吉林大学资深教授毕强则认为:网络信息资源是指以数字化形式记录的,以多媒体形式表达的,存储在网络计算机磁介质、光介质以及各类通信介质上的,并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方式进行传递的信息内容的集合。不难看出,对于网络信息资源,从字面可以理解为“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从目的上看是“为了提高信息系统效率从而实现资源共享而采用计算机网络整理、传递、获取的各种信息”;在范围上不仅包括因特网上的各种资源,也包括各种局域网、地域网和广域网上的信息资源。笔者认为,网络信息资源是指通过通信网络、计算机或其他电子终端设备再现出来的,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光、磁等介质上的所有信息。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信息资源共享逐渐成为国内信息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信息资源共享也随之成为一个业内外广泛流行的专业术语。对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主要集中“共建、共知、共享”三个重要方面。以当前对信息资源共享研究较为深入的图书情报领域为例,其内涵为:在自愿、平等、互惠基础上,通过建立信息服务机构之间的各种合作、协作、协调关系,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方法和途径,共同建设、揭示和利用信息资源,依靠集团的力量共同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全部信息交流活动。

最初的信息资源共享模式—语言交流,始于人类利用肢体动作、原始刻画、结绳记事及简单言语等信息符号进行的相互间的信息交流。其形式是把自己知道的事告诉别人,或从别人那了解自己想知道的事;其本质是实现了信息的双向无障碍流动也即信息最大化共享。鉴于此,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应是,最大程度地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通过建立通畅的信息交流环境,保证任何人、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可以用任何方式获得自己需要的任何信息,最终实现信息的无障碍自然流动。

网络信息资源作为一种特殊信息资源,具有很多自身的独特性,而且在整个信息资源中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是指,以信息资源生产者、加工者、服务者的主观意愿为基础,以成熟的网络存储、平台技术为支撑,以信息资源的内容属性为流动动力,实现跨时空的最大范围内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不仅是一种信息资源生产者、加工者、服务者与用户之间的单向共享,而是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多向、多样的互动共享模式。

2.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效率

2.1 信息资源共享效率

因为信息资源具有稀缺性,所以在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就会出现对信息资源利用效果的不同,而最终导致了信息资源共享效率的产生。在实践中,信息资源共享效率如何,通常是根据信息资源的配置效率来衡量的。

有效率的信息资源配置自然会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效果即信息资源共享效率。那么何为有效率的信息资源配置呢?具体说来,就是使信息资源共享达到了帕累托最优,也即在现有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无论对信息资源配置格局做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处境变好,除非至少使另一个人的处境变好。或者说,当信息资源配置已经达到有效率状态时,在不损害某个人利益是任何另一个人的处境变坏。或者说,当信息资源配置已经达到有效率状态时在不损害任何一个人满足程度的情况下已无法使任何一个人的满足感增加。在这个时候,从整个社会角度来看,社会经济福利不再因某种努力而增长,信息资源共享处于有效率状态。

2.2 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效率影响

Internet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用户最多、影响最广的网络互联系统,它的出现引发了新的信息革命,它向社会方方面面的渗透,使得科学研究、教育、金融、贸易、娱乐等的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渠道正在发生变化,显示出巨大的影响。网络信息资源是指以数字化的形式记录的,以多媒体形式表达的,存贮在网络计算机磁介质、光介质以及各类通讯介质上,并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方式传递的信息内容的集合。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在Internet上贮存着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例如,世界著名千余个数据库加入了Internet,报刊网络版已达万余种,国内也有万余种期刊上网,国际学术网有全球几千多个图书馆的书目信息、信息中心的文献资源;网络信息传递取用快捷,可通过下载、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迅速方便地获取网络信息,打破了地理空间的限制。因此,网络资源具有了更为广泛的共享性,对于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全球用户可随时随地访问,使得网络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网络信息资源作为一种正在崛起的新资源,同传统的信息资源相比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基于此,对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效率的研究,必须在传统信息共享效率分析的基础之上,注意网络信息资源特殊性对共享效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的无序性。网络信息资源种类多,内容丰富,个人、企业、学校以及团体都可以在网络上信息,因此,可以说网络上信息不计其数,基本上涵盖了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人类创造的大量知识成果分布在不同的语种、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出版物类型和不同的载体中。信息的类型也多种多样,既有数据库、软件资源,也有丰富的电子出版物及动态信息。所有这些都显示了网络信息资源的分散性和无序性,使信息用户对眼花缭乱的信息无所适从,增大了网络信息资源合理选择的难度,使信息资源共享打了折扣。

(2)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开放性与信息资源质量差异性。信息的网络化使知识信息在更高的程度上实现了全社会的共享,但由于每个信息服务的网络信息中心和知识中心无统一管理,网络信息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和随意性,任何团体和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在互联网上信息,使得网络信息的质量难以控制,其可靠性、权威性和利用价值受到质疑,信息的重复和污染严重,这都加重了分析、筛选网络信息资源的负担和难度。

(3)网络信息资源数量大和资源稳定性差。网络信息资源极不稳定,时时处于不断更新和变换之中,没有规律可循。各个网站的出现、改名与消失随时都有发生,即使是长期存在的网站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新内容和软件,这种网站及其内容的动态性导致了信息资源的不稳定性,不利于信息资源的长期保存,这更给网络信息资源的分析和管理增加了难度。

(4)网络信息资源受计算机网络载体影响大。一方面是网络硬件建设的影响。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必须依靠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资源共享的前提建立在共享网络建设的基础之上。但是,通讯费、信息费、入网费、设备费等众多的费用,使各地区、各用户在网络硬件的配置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容易造成计算机信息网络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路窄、人多、入口少,而出现的通路不畅或不能进入的现象。目前,有些网络的节点拥有较多的拨号上网用户,拥挤的结果造成用户难以及时上网获取所需信息。这就降低了信息传递速度、减少了单位时间的信息获取量,从而提高了信息成本、降低了信息的使用价值,客观上对网上信息的共享形成障碍。另一方面是信息软件工具的影响,表现在系统是否兼容、信息浏览软件版本的高低、信息交互平台的建设等等,经常会遇到交互界面不友好,链接不可达,信息下载后无法使用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共享的效率。

(5)信息用户影响共享效率。①心理和观念障碍。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崭新的网络信息世界,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影响,但由于网络信息的分散性和无序性,信息的质量难以控制,信息的可靠性、权威性和利用价值受到质疑,甚至使一些人对网络产生了恐惧心理。另外,一些行业如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方式在人们的头脑里依然根深蒂固,相当一部分人还存在着依赖别人为自己服务的惰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②信息用户能力障碍。网上信息用户由于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的差异,信息能力尚不理想。一些年龄偏大的用户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差,人机对话困难,获取网上信息受阻;而一些有一定技术能力的年轻用户,信息选择能力也比较有限且易受庞杂信息的干扰,难以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③自然语言和文化环境障碍。语言障碍是世界各国在信息交流过程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网络环境下,英语作为地理分布最广、传播范围最大的世界性媒体语言和科学技术先导语言的地位日益明确,尤其在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科学系统中,英语的主导地位尤为突出。对大多数非英语母语且英语水平又差的人来说,自然语言已成为共享网络信息资源的严重障碍。网络文化环境虽然对传统的文化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但绝对不能脱离传统的文化环境而存在,所以,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必然受到价值观念、生活习惯、文化氛围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等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

(6)其他影响。还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知识产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网络信息的充分利用,但可以通过一定的法律手续,或是征得知识产权所有人同意,或是交纳一定的费用来求得解决。此外,还有政治因素,比如有些国家为了保密,或是由于政治、外交、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对网络信息交流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王健.信息经济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1).

[2]赵锦棻,吕先竞,李勇.四川省高校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与实践[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11).

篇3

一、电算化会计信息资源共享的概念

所谓会计信息资源共享,是指同一会计信息资源可以被不同的使用者用于各自不同的目的。而电算化后的会计信息资源共享,其主要的问题,是怎样使同一信息资源的数据形式能够被各需求方无障碍地解读和利用。

对于具体的会计主体,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有两层含义:分享他人的信息资源和我方的资源与他人分享。

以具体的信息处理系统为参照,可将共享的信息资源分为三类:原始资料、中间结果和终极信息产品。

从信息需求者所涉及的范围看,电算化会计信息资源共享又可以分为以下几层次:信息系统内各功能模块间的原始资料共用和中间结果交换;会计主体内各职能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与利用;主体与上下级间的财务数据上报与下发;范围内的财务状况披露与经济情报搜集。

二、电算化会计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

基于以上概念,反观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十余年,在孤立系统的普及和上发展迅猛,已基本满足了代替手工进行会计核算的需要;而在电算化会计信息共享方面的发展却非常欠缺。会计信息在部门间、在上下级单位间、在社会各相关权益人间的交流,甚至比手工会计时期更艰难!必须在系统间对同一数字化信息再通过人工解读、转换、重新录入的事例不胜枚举。如工资核算系统无法直接利用人事劳资管理系统数据、上级部门的报表汇总系统与本单位的报表生成系统脱节等等,不一而足。

对同一数据源的重复录入,不仅仅是对人力和设备资源的浪费,更严重的是它增大了数据的差错率,降低了会计信息利用的时效性,其要比表面上深远得多。

三、问题的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机技术水平方面的原因:我国计算机平均应用水平低,技术发展相对滞后,通讯基础设施薄弱等。但除此之外,更有人的认识和行为模式上的原因,即与此相关的各阶层,普遍缺乏会计信息社会化意识,对会计电算化进程中的信息共享问题认识不足,产生盲点,进而在本位工作中忽略了会计电算化信息共享的特殊要求。

首先是制定会计制度和规范会计电算化行为的权力部门和权威机构,在注重制度的行业适用性和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合法性、安全性的同时,相对忽略了电算化会计信息交流所要求的信息规范性和一致性。其次是各财务软件开发商,较重视系统核算功能方面的完善,而较少顾及信息交流与通讯功能的开发及与其他系统兼容性的。再次是财会人员本身,只局限于本职核算工作的要求设计原始资料的录入和加工结果的输出,对怎样利用他人的数据为自己服务和怎样以自己的信息产品服务于他人都认识不足。

应当指出,在电算化信息资源共享上,普遍存在着一种误解,认为信息共享必须以机为充分必要条件,有了这一基础,信息共享会而然得以实现,没有这一条件,就无信息共享可言。

笔者认为,情况恰好与此相反,事实上,网络设施仅仅是为信息共享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人的因素,才是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大量的、基础的、关键性的工作是与网络技术无关的,是只关乎人们的认知和行为的,是应当在技术实现之前就要作好的。这方面的工作做的好,即使在无网络环境的情况下,也能较好地实现会计信息的便捷交流;这方面的工作做不好,则无论网络设施如何发达,前述电子会计信息交流上的尴尬都会依然存在。

这些先行性的工作——正如前文所述——涉及到与电算化会计有关的至少三个层面:

首先是制订会计政策物规范的机构或社团,肩负着规范和引导会计人员和系统研制开发人员的责任,在会计人员对信息共享的认识不足、开发商缺少必要的利益驱动的情况下,政府和权威机构为其创造条件,进行必要的引导与干预是非常重要的。为此,首先在制度制订伊始,就应当考虑电算化会计信息在社会范围内交流的需要,力求制度中的名词、代码、元素、表式做到精确、规范、统一,以利于社会范围内的信息交换。如各行业同一性质的科目名力求一致,同一科目名的科目代码力求一致,同一报表元素在在表中、帐中和表间含义力求一致等等。另一方面,在对会计软件提出安全、合法、可用性要求的同时,对其数据的输入、输出提出必要规范,如规定必须提供标准格式的、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光磁介质对外会计信息,主要会计报表必须能够被几种通用的办公软件准确识加别,孤立系统必须留有用户级的输入输出接口等。

在软件开发商方面应注意保持软件产品的前瞻性,摒弃狭隘的市场观和短视行为,公开部分文件结构与数据标准,积极将产品从自闭型软件向兼容型、开放型软件过渡,从核算软件向管理型软件、决策支持型软件过渡。首先是产品定位,应将会计信息作为经济管理诸系统的核心与基础,而不是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来开发。在产品定位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其他系统的有机联系,建立信息的放射与回归机制,尽量减少系统间用户端的数据重录与迂回。其次是功能设计上,尽量考虑软件的开放性、兼容性和扩展性,设计中应包括必要的按用户要求格式导入数据的功能、网络共享和远程通讯功能、二次开发和可与第三方产品作兼容性组合等功能,以利于数据收发和交流。其三,应积极开展行业内联合与交流,形成一套系统间信息交换标准和内部数据格式约定,使系统间的数据共享更易于实现。所有这些,对于增强软件可用性、降低业内成本、促进行业、扩大用户市场也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篇4

[关键词]电子政务 协同学 协同模型

[分类号]G253

2008年12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杭州召开的“深化地方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工作座谈会”,表明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向深度发展的实践趋势。作为电子政务核心任务和终极目标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的协同在实践上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本文试从协同学的角度,构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子系统与业务子系统的协同模型,将两者协同纳入到电子政务建设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的运行机制中,旨在抛砖引玉,希望对协同有更深入的探讨和认识。

协同学的基本理论是协同系统在外参量的驱动下和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下,以自组织的方式在宏观尺度上形成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条件、特点及其演化规律。电子政务系统中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子系统的协同符合协同学的协同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因而符合协同学的基本规律。

1 电子政务系统的性质

电子政务这个大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处于非平衡态的系统。所谓开放性,是指系统能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属性。电子政务系统的环境是一切与之有关联的其他因素的集合,电子政务系统必须从环境中获取从事所必需的信息和物质资源。作为非平衡系统,电子政务处于不断地与环境进行资源交流的常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是隶属于电子政务系统的子系统,两者的协同作用将使电子政务系统发生非平衡相变,在序参量、涨落等的共同作用下,达到自组织状态。

2 电子政务所遵循的协同学基本概念

2.1 序参量

子系统总是存在自发的无规则的独立运动,同时又存在子系统之间关联而形成的协同运动。在临界点前,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弱到不能束缚子系统独立运动的程度,系统呈现无序状态。随着控制参量的不断变化,当系统靠近临界点时,子系统之间所形成的关联便逐渐增强,同时子系统无规则的独立运动相对变弱;当控制参量达到“阈值”时,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和子系统的独立运动从均势转变到关联起主导地位,出现由关联所决定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运动。序参量便是系统相变前后所发生的质的飞跃的最突出的标志。序参量来源于子系统间的协同合作,同时又起支配子系统行为的作用。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合作产生宏观的有序结构,这是“协同”的第一层含义。有时在临界点处系统中有几个序参量同时存在,每个序参量都企图独立主宰系统,但由于天时地利的条件差不多,彼此处于均势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序参量之间便自动形成妥协,合作起来协同一致地控制系统,共同决定系统的宏观结构。此时,序参量之间的协同合作决定系统的有序结构,这是“协同”的第二层含义。

电子政务系统中信息资源共享子系统和业务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合作产生序参量,同时又受序参量的影响,这是两者协同的第一个层次。电子政务初始建设的无序化使公共服务变得苍白无力,无序化建设的原因就是信息孤岛的丛生,这也是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的原因所在。因此,找出序参量,推动电子政务建设的有序化,就成为关键。笔者从电子政务建设的影响因素出发寻找序参量。

电子政务的发展主要受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其中外部因素包括政府改革、经济和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和法律法规,内部因素包括领导力、业务需求、技术能力、标准、管理手段和信息安全。按照哈肯的理论:环境条件的稍微变化可以引起完全新的序参量或序参量系统,其前提条件是先有一个新种类的序参量。外部因素都是环境条件,不是序参量,但对序参量有影响,是推动电子政务过程涨落的外部力量。

内部因素是否全部是序参量呢?笔者认为内部因素中的领导力、技术能力、标准、信息安全和管理手段是序参量,而业务需求只属于系统中的能量输入。电子政务系统依赖于业务流的输入和输出。作为能量输入,业务需求是推动业务流中的信息资源不断被应用,从而实现输出的一个流程,是信息资源进行不停交换的动力。这个交换过程,需要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子系统与业务子系统在领导力、技术能力、标准、信息安全和管理手段一系列因素上协同合作,构成支配电子政务系统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序参量。这是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的第二个层次,即序参量之间的协同。

2.2 涨落

子系统的独立运动以及各种可能产生的局部耦合,加上环境条件的随机波动等,都反映在系统的宏观量的瞬时位经常会偏离它的平均值而出现的起伏上,这种偏离平均值的起伏现象就叫涨落。每个涨落都包含着一种宏观结构的“胚芽状态”。只有得到大多数子系统很快响应的涨落,由局部波及系统,得到了放大,成为推动系统进入新的有序状态的巨涨落,这种涨落的内容就是序参量。

我国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大致经历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两个阶段,目前已在发展第三阶段,即信息资源整合阶段。该阶段的核心是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表现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的建设上,是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重要基础。

2006年,国务院“全国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研讨会”的召开,促进了我国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热潮;国家标准局的《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两个标准也应需而出,表明国家对各地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高度重视,并为之提供理论及技术上的指导框架。电子政务发展较快的地区如北京、杭州、深圳等地纷纷开始政务资源共享体系的建设,并配套颁布“信息资源共享条例”等制度。

2.3 自组织

自组织结构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由系统内部自身组织起来的,并通过各种形式的信息反馈来控制和强化这种组织的结果。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自组织结构的实现需要环境提供能量流和物质流作保证。当系统处在同一种结构上时是一种有序性,那么怎样维持和发展序参量,就是如何稳定模式的中心问题了。一方面,序参量是通过自组织状态来维持的;另一方面,序参量支配子系统、有序结构和自组织的规律。要建立一个描述各种系统中出现的自组织原理,就不得不借助于信息、控制这种普遍的概念和方法。系统的信息作用体现在序参量的变化上,当序参量变化时它会通过信息反馈来控制子系统的行为,序参量是通过正的信息反馈才使系统维持在这种结构上的。

电子政务系统中,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子系统与业务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所维持的序参量需要业务信息的不断输入以及对业务信息的不断需求,使序参量

得以强化。而事实上,各地政务资源共享体系建设无一例外地存在以下情况:开发建设容易,实施应用很难;设计规划美好,建后成效不大。其原因在于没有得到正的信息反馈,具体表现如下:①信息提供不积极、不全面。由于种种原因,各参与部门各有各的业务,各有各的分管上级,负责建设的信息化主管部门难以对他们进行实质上的约束,各部门提供信息时不主动积极,大多“缺斤少两”,也不会有人检查它是否规范。②信息更新不及时。同上原因,信息更新因没有监督,共享信息与部门内部业务信息很难做到同步。业务信息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更新共享信息,导致共享信息不准确。③使用不通畅。使用共享信息时,通常是通过应用系统接口进行,这就需要共享系统提供较易使用的信息共享服务。如果此类服务没有规范标准约束,很难为各种各类的应用提供信息共享服务;同时对信息使用的用途也无法跟踪。

分析上述原因,可知序参量没有得到正的信息反馈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信息领导力不够强,不能制约各参与部门积极提供属于各部门业务的信息。另外,还存在管理体系、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缺乏监管以及信息寻租利益的存在,都有待于得到规范,从而为序参量的发展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

2.4 协同模型构建

起初,各部门、各行业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是各自孤立的,呈无序状态;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政府改革)条件下,在一定的业务需求推动下,电子政务领导力的逐渐增强和融合、技术的成熟、标准的应用、管理手段等的提高等,推动跨部门、跨行业的电子政务系统的发展,从而由上述序参量协同作用形成新的有序状态的巨涨落。序参量通过业务需求信息的不断输入及业务应用信息的不断输出,不断地通过正反馈维持自组织的现行结构,并会通过新的涨落来获得发展。电子政务系统信息资源共享子系统与业务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模型见图1。

3 基于协同模型的协同实现

3.1 服务型政府是协同实现的前提之一

服务型政府是在国际上电子政府建设大潮出现之后才成为公共行政管理的理论热点和实践重心的。正是由于电子政府建设,政府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整合政府资源,形成跨部门的“一站式”服务。在我国,党的十七大做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战略部署,将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并贯穿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个历史进程。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将继续促进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3.2 加强技术的自主开发,鼓励国产技术的选择

缺乏自主研发的电子政务技术一向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软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的20年间,使用的软硬件技术大多是国外公司提供的,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向纵深层次的发展,遇到深层次业务需求时,国外提供的软硬件技术就无法真正予以满足,一旦国外软件公司的产品全面升级,则又面临着是跟着升级还是报废的两难境地。因此,加强电子政务技术的自主研发,鼓励选择国产化电子政务技术,建立适合国情的软硬件环境,是推动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向深层次发展的另一重要前提。

3.3 强化CIO的领导权和决策权,尤其强化统一的领导权和决策权

在我国由技术驱动转变为业务驱动,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电子政务业务协同的背景下,必须重新审视CIO们的能力,即如何将IT与政府业务流程结合起来的领导能力。

我国传统的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是“信息中心”的模式。这种模式下的CIO没有领导权和决策权,更别说统一的领导权和决策权。因此,尽管我国的电子政务既不缺乏技术也不缺乏理念,更不缺乏决心和资金,也不乏沟通和合作,但由于人员变动和部门利益的关系,很少成功。强化CIO的领导权和决策权及其统一将有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从而加快电子政务建设速度,提高电子政务建设水平。

3.4 完善政府业务流程标准化和规范化

电子政务实现与信息资源共享基于标准的协同的关键点在于电子政务业务系统与信息系统的协同。信息系统的完善依赖于电子政务业务流程的日益清晰及业务流程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不断完善。

回顾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史,我国在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中已取得不少成绩,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目前已经构建的电子政务系统基本上是异构的。这种现象就是由电子政务业务系统不统一所引起的,表现为业务系统缺乏标准,信息资源结构格式混乱不堪。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首先梳理业务流程,确定业务流程的标准化格式,在此前提基础上,将通过业务流的信息流加以标准化,形成通畅的业务流程。当然,业务流程的确立是建立在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的。在标准化的协同方面,以业务需求为前提,完善业务系统,在发展中寻求以绩效为前提的标准的统一。

3.5 建立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和应急体系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了信息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和引进了一批重要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信息化总体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所存在的巨大差距,包括关键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落后于实际需求,信息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改革有待继续深化,信息化法制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快等。对信息安全所存在的风险进行管理并建立风险应急体系,成为解决信息安全的关键。

3.6 严格遵循各项管理标准是协同实现的保障

我国在技术标准、信息安全管理标准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近期又出台了《中国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运维管理规范》等,表明信息资源建设与电子政务运维都能找到工作依据,关键是在信息资源共享与电子政务建设中,各部门以及各参与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各项规范,以使规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

篇5

1 引言

为了将分散的优秀教学资源经过整合实现充分共享,发挥出优质教学资料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设计了此在线教学资源共享交流平台解决方案。此方案由媒体资源和知识单元资源两大资源模块组成,媒体资源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传播教学信息的教学基本资源单元;知识单元资源主要包括名词概念、实验、研究成果、试题、习题、案例、答疑资料、课件、名师公开示范课等以教学为目的的资源。以期为教学提供丰富优质资源支持,同时为教师构建具有自己教学特色的个性化教学方案提供参考和交流方便。校园资源共享交流平台重在教学实际应用,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教学改革相结合的服务支持平台。

2 在线教学资源共享交流平台的组成

在线教学资源共享交流平台是在先进的计算机硬件和高速的网络系统平台基础上,着重于软件开发和资源共享,由多媒体网络课程模块、多媒体课件模块、各种考试试题库模块、多媒体课件制作资料库模块、优质公开课视频共享开放平台模块、学生选课分组模块、作业提交批改模块、网上考试模块、在线Q&A(question and answering,问与答)模块和教学信息模块组成。在线教学资源共享交流平台总体上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整体结构为层次树形拓扑结构。各模块按其内容、功能特点和要求,分门别类系统地设计制作成相应的功能子平台,以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来进行平台软件开发。

3 在线教学资源共享交流平台功能设计

建立在线教学资源共享交流平台,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开放。

3.1 教学资源功能设计

主要课前导学案、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多媒体课件、相关网络课程、优质公开教学视频、实验指导、优秀学生作品和课后习题等。学生可通过计算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地浏览平台网站中相关的资源模块,复习课堂教学内容或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进度自主地选择有关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

3.2 问与答功能设计

为了实现方便有效的师生在线提问、解答,结合本校实际的网络教学环境,来开发适当的师生在线交流平台,所有师生都有和自己对应的登录账号,此账号用于在线教学资源共享交流平台所有模块的登录验证。互动功能设计主要实现在线Q&A。学生遇到疑难问题,可通过建立在线教学资源共享交流平台的在线Q&A页面与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从而获得问题的解答。同时任课教师也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做出相应的调整与完善,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在线Q&A模块实现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主要方式。①音频方式:学生和教师可同时使用全双工语音交流进行发言交流,并通过使用混音的功能,使参与答疑的每个学生都可以听到所有的发言。②白板涂鸦方式:提问题的学生可在白板上任意涂鸦,其他学生都可看到白板上的内容,教师可以创建,清除白版,涂鸦等,也可通过截屏分发的方式来演示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或图形图像等。③文字方式: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使用文字功能进行留言交流。

2)在线Q&A模块实现教师与学生实时交流的教学形式。①讨论模式:所有参加者包括教师和学生权限相同,可以自由发言,轮流使用语音和白板功能。②主持模式:教师为主持者,学生为参加者,教师拥有所有的权限,并控制学生的发言,学生只有通过教师的授权才能进行发言和使用白板。③下载学习模式:教师和学生可使用录制功能,对本节课教学过程进行同步录像,生成视频文件,使错过实时答疑的学生通过网络下载方式,下载相关的课程教学录像进行观看。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在线答疑模块完全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体现教学交互性,实时性的特点。总之,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其教学模式的构建涉及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等内容,赋予了教学新的含义。我们在大力发展计算机网络教学,发挥计算机网络教学优势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师生交流在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块构建中的重要地位,使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师生交流得以多方位的实现,才能发挥计算机网络教学优势,真正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效果。

3.3 作业提交和批阅功能设计

学生通过在线教学资源共享交流平台查看本节课作业并完成作业的提交,教师在网络平台上就可以对作业进行批改,之后以站内消息的形式把作业批改评价发送到每个学生的收件箱内。

3.4 题库及网上考试功能设计

全国各学校经典题型、历年高考题、本校模块测试题都录入题库平台之中,方便随机抽题,进行无纸化考试、自动试卷批阅、成绩统计和成绩分析。

3.5 动态信息功能设计

动态信息是平台的一个重要特色功能。师生都可以在平台上查看最近通知公告,有效快速的实现消息广播。

3.6 关键字搜索功能设计

随着在线教学资源共享交流平台中的资源不断增加,需要有准确、高效的搜索功能设计来为师生根据关键词来查找相关资源和历史记录,达到重复利用优质资源的目的。

4 在线教学资源共享交流平台设计原则

在线教学资源共享交流平台的设计原则上要满足实用的要求,软件系统要符合软件工程技术规范,且有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性能稳定、可靠、便捷。

4.1 统一性原则

开发在线教学资源共享交流平台首先做好总体规划工作,从全局和长远考虑进行系统需求分析,详细设计数据库结构、程序结构等,从而保障系统整体上的统一。

4.2 资源内容充实原则

在线教学资源共享交流平台应围绕教学这一主题使其内容丰富,具备大量的各种学科资源,以满足不同年纪学生的需要以及个别化学习的需要。这样,学习者访问本平台可以有足够的内容供其选择,有利于学习者专心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平台的内容要有针对性,重点突出,特色鲜明。

4.3 服务教学原则

在线教学资源共享交流平台的功能主要是为教学服务,在介绍学科知识体系,提供教学参考资料,相关习题集和相关链接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有重点地突出本学科的特色资源主题。

4.4 操作便捷原则

在线教学资源共享交流平台设计开发时,一是版面结构简洁明了,平台导航清晰;二是操作方便,提示信息要详细、准确和恰当。同时要有帮助和问题列表。

4.5 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原则

严格遵循J2EE技术规范开发在线教学资源共享交流平台,同时预留有未来发展空间,使平台具有高度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能够随实际需要而不断丰富完善。

4.6 可靠性和安全性

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设计为平台提供可靠、稳定的运行保障,并保障平台数据和信息安全。

5 在线教学资源共享交流平台

评价

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和开放性。利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完善和配合课堂教学;各门课程之间、校际间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推动观念更新,实现“教”与“学”关系的根本变革。由单向的“教”与“学”变为多向的“教”与“学”,“教”与“学”都得到扩展;由传统的受局限的师生交流变为随时随地的多元化的师生、学生之间的合作研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思维的多样性和能力的培养;支持开发形式多样的网上教学资源,提供集文本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辅导资源为一体的教学资源库,是集实时多媒体交互式教学、多媒体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资源服务于一体的新型网上教学资源系统。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7-8.

[2]徐丽琴.基于Web多媒体资源库设计与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5):3-4.

[3]杨玲丽.网格环境中基础教育资源共享模型研究[J].微计算机应用,2008(8):5.

篇6

一、什么是“三通两平台”

2015年是第一阶段的最后一年,近期工作的重点任务是“三通两平台”建设。什么是“三通”?“三通”就是“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三通”实质性的含义是将物理空间、资源空间和社交空间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学习环境。在这个学习环境中,我们能够共享优质资源。

具体而言,在“宽带网络校校通”中,宽带连接要达到100兆。通过互联网与家庭、政府、其他学校、企业、图书馆、博物馆形成互联。目前全国已经有74%的学校连到网络上来。据最新的统计,我们已经达到了百名学生中有大概超过10台的终端设备和接入设备。

“优质资源班班通”就是让每一节课堂能够通过互联网连接到公共资源平台――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要为每一个班级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教师能够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开展常态化的教学活动,这个资源的连接是双向的,而不是仅仅把外面的资源连接到课堂上。我们还可以把课堂生成的资源推送到网络上,让大家共享。教育部开展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在仅仅四个月的时间就有166万名教师将生成的资源推送到网络上。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就是通过网络将学习活动中的各种角色(家庭、教师、管理者等)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互联,连接的媒介就是学习空间。目前已经有约3700万名学生建立了自己的实名制学习空间,当然,我们现在有2.3亿学生,离大家都建立学习空间还有一定的距离,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已经有360万名教师建立了自己的教学空间,当然与我们1500万的教师规模比,仅占1/5,今后我们还要继续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工作。

二、通过“学习空间人人通”

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今天我给大家汇报的重点内容,也是今后的重点工作内容,就是通过“学习空间人人通”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怎么来构建学习空间?我们要考虑到不同的用户,如学生、教师、管理者还有家庭,他们通过政府或者企业搭建的公共服务平台,根据自己的需要从学习要素中选择各自的资源、工具、服务、功能和教学活动去进行配置,构建自己的个性化学习空间。

这种构建是模块化、个性化、自动化,并且是自动生成的。那么如何运用这样的学习空间?我们将学习空间分为三类:第一,学生的学习空间;第二,教师的学习空间;第三,家长的空间。在学习中,学生空间与学生空间的互通,就是我们说的P2P―对等途径学习;教师与教师的互通,就形成我们所说的联合教研,教师可以共享他们的教学经验;家长与家长互通,形成家长社区共享信息。学生的学习空间跟教师的学习空间相联,就可以共享教师的资源,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就是我们说的教学。如果家长与教师相联,就是“家校通”。如果家长跟学生相联,就是亲子教育。不同的连接构成不同的学习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共同体。

怎样建设这样的学习空间?教育部提出了政府主导,制定标准和政策;企业搭平台;学校使用和购买服务的机制以此推动学习空间的应用。学习空间可以用于教学过程中,可以用于资源共享,也可以通过个性化学习空间来进行管理和服务。应用模式包括:在课堂方面,教师将课堂上生成的资源放在教学空间,学生就可以共享;学生将课堂笔记放到个人空间中,就可以在课外利用;我们还可以通过学习空间来写作业、分享假期旅游经历等。

最后讲一些成功的应用案例。

第一个是我们在K-12教育阶段已经构建了由政府主导,企业搭建的学习空间、公共资源平台,通过空间来进行资源共享。比如,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直接相连的就有9000多所学校、24万名家长、23万名教师,有123万名学生在上面建立了自己的空间进行资源的共享。

我再举一个例子,就是学习空间在湖南长沙职业教育中的应用,自2010年上线以来,以翻倍的速率,连接了3000多个学校和机构。实名制的学生和教师的空间数量已经达到了267万,家长的空间数量也达到了210万。

篇7

关键词 高职园区;课程资源;共享;符码理论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9-0008-05

高等职业教育园区(以下简称“高职园区”)近些年风起云涌,被认为是调整职业教育布局、提高职业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极佳选择。资源的集约化、集群化和共享化是建设高职园区的预设目标,而课程资源共享则是其中的核心。然而,课程资源如何有效共享仍处于探索之中,各地高职园区虽然积极尝试,但大多是经验层面的操作,缺乏理论引领与提升。英国教育社会学家伯恩斯坦(Basil Bernstein)提出的符码理论揭示了课程运行的深层机制,对于分析高职园区课程资源共享是一种恰切的理论框架。基于此,本文以符码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常州市殷村高职园为案例,深入剖析高职园区课程资源共享中的问题,揭示其内在原因,探究解决策略。

一、高职园区课程资源共享遭遇的挑战

高职园区是专门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或上岗教育、在岗培训的教育机构集中区域的总称。高职园区不仅仅是数所高职院校在空间上聚集在同一区域,其核心追求之一是整合、共享资源。在当前高职园区课程资源共享的实践中,虽然课程资源建设方面取得不少成效,但在课程资源共享中还存在如下明显的问题。

园区建设重资源、轻课程。我国许多高职园区对资源建设相当重视,十分强调资源共享,不仅注重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还提倡学校与产业之间的资源流动,从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放大高职园区的建设效应。但是,课程资源共享的实践探索很不充分,更未形成有效的模式。实际上,当前高职园区基本上是套用大学城教学资源共享的经验,如上海市西南片大学城教学资源共享的形式包括:互聘教师、互认学分、互用实验室、互借图书、互享高水平讲座、互相开放教学实践基地、互开第二专业(辅修)、共建信息平台[1]。这种简单模仿难以顾及职业教育的独特规律与要求,再者,如果不以课程为线索和载体对多元、多样化的资源进行整合、锻造,则资源就处于无序的原始状态,难以有效利用,也将成为高职园区建设未来的隐患。

资源建设重硬件、轻软件。在高职园区建设中,硬件资源被置于首位,资源共享也被局限于此;对于如何高效共用硬件资源,即“软件”建设,却鲜有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在课程资源的充分整合与利用方面,突破性进展尤其少。例如,常州高职园区整合各校的实训资源,集中建设13个实训中心,包括“数控技术”“家用电器测试与维修技术”“动漫技术”“艺术与服装技术”等。各校实训资源作股进入实训中心,不再重复建设。但是,由于课程未达到真正共享,各校学生能够共享的课程很少,致使各校负责的实训基地仍归其本校使用,实训教学资源共享的目标基本上没有实现。

素质拓展课程共享较多、专业课程共享很少。从已经或正在实施课程共享的状况看,共享课程多以素质拓展课程为主,真正的专业课程占比较低。常州市殷村职教园是整合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常州交通技师学院、常州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等四所职业院校的高职园区。为了促进资源共建共享,除各校原有的课程体系之外,在管委会的主持下,园区开设有第二专业课程、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课程、技能等级证书课程、素质拓展课程等四类共享课程,其中,第二专业课程和证书类课程属于专业课程,素质拓展课程是充分利用园区资源开发的各类旨在提高学生基本素养的课程。笔者就课程资源共享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从4所职业院校中分别随机抽样选择60名,共240名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在共享课程中素质拓展类课程比例最高,达到60%。在共享的专业课程中技能等级证书课程为25%,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为15%,第二专业课程为7%。可见,专业课程的共享程度比较低。专业课程是课程体系的重心,其共享程度低,表明课程资源的共享仍处于,远未触及核心层次。

二、高职园区课程资源疏离的原因

高职园区的课程资源为何难以整合、共享?本文以伯恩斯坦的符码理论为理论框架来探究其原因。伯恩斯坦聚焦于符码,以“分类”(classification)和“构架”(framing)为经纬,建构了宏大而又抽象的符码理论体系。符码的外在表现形式是语言,其本质则是深藏在语言背后的社会规则,主要是社会权力的分配与再制机制,还包括与之相对应的深层次意识形态。简言之,语言是社会关系再生产的工具和路径,是权力、利益、阶层、意识形态的表征形式、安置手段与传递通道。语言符码包括限制型符码(restricted code)和精致型符码(elaborated code)芍掷嘈停不同类型的符码具有不一样的特征,表征着不同阶级的权利、利益与意识形态。言说者选择简单且受限制的语法与语句,听者只有依靠特定的社会脉络才能理解,并且体现了团体主义的社会关系,这种符码就称为限制型符码。精致型符码包含复杂的语法和语句,独立于社会脉络之外,本身就具有完整含义,重视个人观点和意图的表达,语言形式使用明确且独特,体现了个人主义的社会关系[2]。中上层阶层的人习惯于使用精致型符码,而下层阶层、劳工阶层的人更多地使用限制型符码。换言之,不同类型的语言符码对应着不同的阶级。

学校课程是以语言文字为表达载体的,依据语言符码理论,课程中的知识或者说教育知识可被分为集合符码(integrate codes)和整合符码(collection codes)两种类型。教育知识的两种不同符码类型是如何产生的?伯恩斯坦提出“分类”概念和“构架”概念对之进行解释。分类指教育知识的组织方式与不同知识之间的基本结构,表明了教育内容之间的差异和不同内容之间界限的清晰程度。“分类,并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具体内容分类,而是指内容之间的关系。实际是一种原则,所调控的是内容或范畴之间的关系,有强弱之分。如果内容之间界限分明,则说明它们之间为强分类; 如果它们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则说明它们之间是弱分类。”[3]“构架”,指知识传递的方式与不同知识传递方式之间区别的清晰程度。“所谓构架,原来指知识的传递者或习得者在所要传递或习得的知识的选择、顺序和标准方面的控制权。实际也是一种规则,所调控的是一个特殊范畴或内容之内的关系。在教育中,可以特指教学实践沟通的规则。”[4]根据分类与构架的概念,强分类、强构架的知识属于集合符码,弱分类、弱构架的知识构成了整合符码。集合符码与整合符码的特征不同,如表1所示。

集合符码与整合符码实际上表征了不同的课程类型。由表1可知,按照集合符码和整合符码形成的课程内容专业性、开放性是不同的。集合符码课程内容专业性强、知识封闭、可选择性差;整合符码课程内容专业性弱、知识开放、可选择性强。

不同的符码类型不仅是不同课程类型的表征,而且规约了课程背后的权力关系。伯恩斯坦认为,“不同的社会阶级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模式,不同的语法、修辞,反映出不同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影响着语言的使用,而语言的使用又强化了社会关系。”[6]换言之,分类与架构这两个概念反映了社会权力分配和社会控制的原则,彰@了课程所蕴含的权力关系。在学校教育中,绝大部分课程属于集合符码课程,在课程由权威控制、内容明确预定、灌输盛行、教师占据优势主导地位,学生是被动的、被塑造的对象,课程不可避免地会复制现存的社会关系,反映占据优势地位的阶层的权力与利益,传递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课程维护的是中上阶层的权力和利益,不仅没有促进下层的、劳工阶层的提升与解放,相反却进一步固化了他们的弱势地位。

从高职园区课程资源共享的目标看,当下高职院校的课程形态不利于共享。职业教育紧盯企业、行业与就业,强调实际工作技能的养成,因此专业课程是课程体系的重心,而专业课程属于集合符码课程。以五年一贯制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为例,其人才培养方案由国家统一研制,入学要求、学制统一规定,职业能力和培养目标有统一规格,教学评价以考试为主。专业课程内容的教学安排严格遵循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要求,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该专业从第二学期计算机组装维修课开始,到第八学期的网络综合布线课结束,教学安排的先后顺序严格遵循该专业知识内容的专业性和系统性要求,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排列,体现出集合编码的科层性和刚性特点。

基于集合编码方式的专业课程内容独立性、封闭性强,开放性、选择性差,学生进入与保持难度大,不利于课程的充分共享。首先,专业课程内容的长学程不利于共享。完整地学习某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内容需要三年或五年的学习时间。其次,专业课程内容的高门槛不利于共享。专业课程专业性、系统性很强,对学习者的基础、能力、态度、意志品质的要求都比较高,其高门槛影响了学习者的可进入性,持续学习也会遭遇极大困难。再次,专业群的差异性影响专业课程内容的共享。内容相近或逻辑关系紧密的专业形成专业群,同一专业群之间的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共享性,而不同专业群课程内容之间差异性大,共享性差。以常州市殷村高职园区为例,不同院校之间开设的专业群差异较大,相近或部分重叠、易于共享的专业课程较少,共享性专业课程占全部专业课程的比例一般不足20%。这种差异会给专业课程资源的共享带来不利影响,也是造成跨校选修的第二专业课程、技能等级证书课程、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等比例较低的内在原因。

三、微观权力对高职园区课程资源共享的影响

如前所述,伯恩斯坦认为,不同的符码类型反映了知识的权力结构,权力结构控制了教育知识的传播以及所传递知识的方式[7]。社会控制在集合符码中得到强调,在整合符码中弱化。权力结构不同,对高职园区共享课程管理的影响不同。学校内部的组织结构与编码方式相关联。强分类、强构架的集合符码有利于形成权威控制的垂直型组织结构,学校内部阶层明显、等级性强,不同阶层之间相对封闭。弱分类、弱构架的整合符码形成民主平等的水平型组织结构,学校内部阶层不明显、等级性不强,不同阶层之间相对开放[8]。

伯恩斯坦的理论是宏观的,对于高职园区课程资源的共享而言,则需要分析微观的权力结构与运作方式。高职园区的管理组织是典型的垂直型组织结构,上下级层级分明,不同层级之间交流甚少。在集合符码的课程中,教师掌握了教学过程的主导权力。最低一级的学生处于服从和被控制的地位,权力最小。这种权力结构的深层次成因是集合编码方式,在具体的管理运作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学年制课程管理制度限制了学生的选课自由权,对课程资源共享带来消极影响。学校的课程结构以必修课程为主,辅之部分限选课程和少量的任选课程。学年制以学年为期限,以明确而固定的学制为周期,安排固定的课程量、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标准,适合大批量、高效率地培养统一规格的学生。这种制度体现国家意志和学校权威的控制,赋予学生的选择性很小。除了少部分选修课程,绝大部分课程封闭性强,开放性和选择性差,给课程共享设置了严重障碍。

其次,优秀师资短缺是制约课程资源共享的重要因素。职业院校中优秀师资普遍不足,优秀的专业课程师资是高职院校最稀缺的资源。再者,在学校的管理中,教师处于被支配和控制的地位,优秀教师也不例外。越是优秀的教师,负担越重。优秀教师常年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既要承担满工作量或超工作量的教学,通常还要指导学生的技能大赛,作为教练在业余时间带集训队参加技能大赛。另外,他们常常还是学校科研工作的骨干。这种状况导致优秀的专业课程教师没有动力、也没有条件承担更多的教学工作,学校也往往不乐意把优秀专业教师的课程与其他学校共享。

最后,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是制约高职园区课程资源共享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高职园区中,管委会负责总体规划和园区的日常管理,以及校际协调,大量的教育组织与管理工作仍由各个院校负责,学校仍是独立的一级管理单位,是强大的权力中心和牢固的利益主体。学校在课程资源共享时必然会关注投入和产出的成本核算。目前,高职园区在课程资源共享的利益平衡机制方面还不完善,这是课程资源共享的严重制约因素。

四、提升高职园区课程资源共享度的策略

教育知识的符码类型及其背后所隐藏的权力结构对课程资源共享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要提升高职园区课程资源的共享度,就必须舍弃依靠行政方式生拉硬凑的变革方式,而转向改变符码类型及其权力结构的路径。具体的着力点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转换专业课程的知识符码类型,增强专业课程的开放性与共享性。专业课程以集合符码的方式呈现,共享难度很大。但专业课程是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共享不能回避专业课程。职业院校专业课程并非异常深奥,大部分具备共享的可能性。依据符码理论,可以恰当改变现有专业课程内容的集合符码方式,根据学生学习和学校的实际需求,使用整合符码对之进行二次开发,形成新的整合课程,便于共享。例如,在常州市殷村高职园区,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建筑物的结构,而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开设有“建筑艺术”专业,该校整合了有关专业课程的内容,精炼内容,降低难度,减少专业术语,以较为通俗易懂的整合符码的方式开发了一门“木屋结构”课程,深受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欢迎。这类整合课程满足了客户学校和学生的需求,整合符码的形式易于学习的进入和保持,大大方便了专业课程资源的共享。

二是开发、开放证书类专业课程。职业资格证书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各个职业院校均开设有针对性的课程,拥有丰富的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等证书类课程资源。这类课程不像专业课程那么严密,大多以整合符码形式进行开发。园区管委会应对这类课程进行梳理完善,特别是要促使各校之间相互开放,转变为重要的共享课程资源。例如,常州市殷村高职园常州交通技师学院的“汽车驾驶”课程能帮助学生考取驾照,不仅受到各校学生青睐,甚至也受到许多教师的欢迎。

三是努力采用整合符码形式开发素质拓展类课程。高职园区拥有比单个学校丰富得多的资源,把这些资源以整合符码形式开发成园区共同的素质拓展课程,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价值。由于采用了整合符码,素质拓展类课程管理柔性、层级结构扁平,开放性较强,更适合共享。这类课程的目标主要立足于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程比较短,教学方式灵活,以体验式教学为主;教学评价多元,一般不注重考试;课程内容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生活与社会实践。常州市殷村高职园立足园区的职业教育资源、产业资源和新农村资源,采用整合符码的形式,开发出50多门素质拓展课程,部分课程如表3所示。

四是建立学分互认和转换机制,促进课程共享。高职院校现有的学年制实际上已经进行了学分制改造,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虽然仍然不能实现弹性学制、完全自主选课,但是已为学分互认和转换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比如第二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公共基础课及相同专业课程无需重复学习,直接互认学分、实行转换;需要修完不同的专业课程,即可完成第二专业课程的学习。在此基础上,未来园区管委会可以适度扩大学分互认与转换的范围,进一步推动课程资源共享。

五是扩大、充实选修课,改革选修课的评价方式。扩大学生选课的自、自由权是课程资源共享必然的题中之义,为此就必须扩充选修课的范围。由专业课程经过二次开发而形成的课程,可以设置为限选课;而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类课程、素质拓展类课程等,则可设为任意选修课。这类课程所有学生都可以自主选修,在毕业之前完成一定学分即可。评价则可以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注重实际学习效果。

六是建立教师互聘、外聘和激励机制,缓解优秀师资紧缺问题。园区可通过园、企合作的途径,从园区产业区或更大范围内聘请企业中的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优秀管理者或经营者作为园区的兼职教师。通过合同或协议的方式聘请园区以外的优秀教师,包括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国外的优秀教师以及优秀的青年教师。每年推荐优秀的青年教师给各个学校,成为学校正式聘任的教师,以此作为激励机制之一。对于不同来源、不同水平、不同M意度的教师,给予不同的待遇,实行适度的、同工不同酬的薪酬与考核机制,拓展师资来源,吸引园区以外、更高水平的教师加入共享课程的教学队伍。

七是建立“小机构、大协作”的水平型管理组织,吸纳多方人员参与,以利于平衡学校利益关系。作为园区的管理机构,管委会人员要精干,应充分利用园区各校人员和机构,成立兼职的协助组,组织园区课程共享。在园区成立课程资源共享学术委员会的基础上,按照类别设立协助组,分门别类地负责各项课程资源共享工作。与较封闭的学校内部垂直型组织不同,这种“小机构、大协作”的水平型组织是一种民主、平等的跨校组织,有利于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利益平衡机制,有利于信息充分流通,这为解决校际利益博弈问题提供了管理上的便利。

参 考 文 献

[1]孟永红.大学城教学资源共享的机制构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36-37.

[2]谢小平.符码、分类与架构:符码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学术争辩[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149-154.

[3][4]刘丽玲.论巴兹尔・伯恩斯坦的教学话语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39-144.

[5]姬广凯.伯恩斯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14.

篇8

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提升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大众科学文化素质水平为重点的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目前已经有266门课程陆续上线(共享平台“爱课程网”)供公众共享,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而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量大面广的高校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工处理后的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不仅有课程全程教学录像,还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等教与学活动必需的基本资源,并构建了适合在校学生及社会学习者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的网络学习环境。

2013年6月26日,第一批120门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在“爱课程”网隆重推出,其中不乏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今后一段时间,还将有更多的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分批陆续推出。为了及时推介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建设成果,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充分共享,推动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本新开专栏将撷取已经上线的部分艺术设计类专业精品资源共享课加以重点推介,邀请课程主持人现身说法,分享建设体会、共谋教学改革。

叶波 高等教育出版社综合分社社长,副编审

[摘要] 作为首批开放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包装装潢设计与制作》的建设过程中会有一些经验。涉及对精品资源共享课升级的理解,进而阐述与原有的精品课程在服务对象和建设平台、评价体系方面的改变。从对精品资源共享课升级的体会,归纳出“四个一”工程,关切课程理念与内容、路径与方法、教学团队以及高质教材。通过具体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经验分享,相信会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 精品资源共享课、包装装潢设计与制作

2013年6月26日,首批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共计120门,参见爱课程网),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在目标受众和评审指标等方面,与2010年之前的精品课程建设有较大的差别,具体体现在:课程结合当下主流的国际开放教育形式,兼顾现代教育和我国传统教育的特点,力图深入探索涵盖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的全方位教育教学改革,倾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国在线教育品牌,并将不断在实践中发展完善。这使得各高校间开展的课程改革以另一种面貌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中,成为中国开放教育成果的一次大规模亮相。

使专业特点与评审指标相契合,在梳理应有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同时,突显岗位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共享课的积极作用。对于这些,随着《包装装潢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被批准上线,将建设过程中的切身理解和体会做一总结,相信会对正在建设或即将建设的课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升级”

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具体要求,“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基础上,开展转型升级及遴选准入方式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这次转型升级的课程建设方面表现出三个改变。

1. 服务对象与建设平台的改变

① 服务对象的改变

原有的精品课程是以服务高校教师作为主要的对象,而精品资源共享课则转变为以服务学生、高校教师和社会学习者并重的学习对象上来。由于受众群的扩大和改变,在课程资源的配置和设定上就需要考虑到其在学习中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的系统性、完整性及知识点和技能点传授形式的丰富性,以提高和方便学生,尤其是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效率。同时需要清晰地梳理出岗位职业能力所必须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以增强教学内容的适用和易用性。因此,服务对象的改变就更需要在建设中,注重学习全过程的完整性,包括必须的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教学日历、考核方式与标准、学习指南、教学设计,还需要有全程的教学录像、演示文稿、作业示范、文献资料等,可以说资源共享课是实实在在做出来的,而不仅靠教学文件的编写。

② 建设平台的改变

原有的精品课程是由高校和教师作为平台建设的承担者,除了搭建必须的课程内容等软件之外,还需要搭建相对应的硬件平台及进行日常的网络维护等,有时候由于网络或服务器的原因而打不开课程网页,在评审的时候就会一票否决,失去了参评的资格,因此各参评院校通常会有两三个端口供浏览者选择,课程负责人也常常需要关注网络畅通与否。现在的资源共享课平台则由国家统一搭建,教师只需要直接提交课程资源到共享平台上,就可以得到强大的平台支持,成为由国家、教师和高校共同承担优质资源共享和开放的一种新的模式。

这种共享平台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有着统一的阅读形式,这将更方便学习者的学习。原有的精品课程网页由各课程自主设计,除了界面有很大的差别外,进入的方式和栏目内容也有差别,学习者首先需要熟悉课程网站的结构,才能顺利地进行浏览和学习。

2. 评价体系的改变

从图1的精品课程与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对比中可以看出,在同为一百分的评分表中,最主要的改变是: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分为6项,其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3项是与课程的教学设计相关,相加为60分。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则分为5项,其中与课程教学设计相关的考评点只有1项,为课程设计15分,另外新增加了持续更新与共享、教学资源,两项相加为58分。持续更新与共享不仅强调学习内容的不断更新,以保证课程内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常学常新,还强调了新媒体和新的教学技术的应用,以增强课程内容的吸引力。这种评审指标体系的改变说明:从过去强调如何“教”,到如今注重如何“学”的转变,是从“他教”到“自学”的改变;注重学习内容的更新及自主学习环境的提供,强调自我学习的自主性。

3. 三个核心的体现

由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的5项考评点,可以看出这5项11个节点是一个线性的、互为关联的动态关系,它的起始点是“课程设计”,是对于该课程的总体规划,强调课程定位、建设方式的设定,以体现教学改革的理念和思路。以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来固化教学成果,展现教学资源和建设环境,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真实的教学过程的实录,并保证教学内容的持续更新与共享,及教学队伍的提高。因此,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三个核心就体现为:回归――用实录还原教学时态,尽量还原真实的课堂教学;创新――基本资源与拓展资源的展示,倡导资源的原创性;特色――完整的教学过程的课程设计,以此来体现出课程应有的特色。

二、对精品资源共享课“升级”的体会

在建设资源共享课的过程中有四个方面的体会,归纳的说是“四个一”工程:一套契合岗位需求的课程理念与内容;一条行之有效实现课程目标的路径与方法;一支结构合理、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一本与之配套的高质量教材。

1. 一套契合岗位需求的课程理念与内容

从行业发展趋势、岗位能力、核心就业能力等方面需求出发,经长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积累,并形成了“创意策略到设计制作,项目驱动到工作体验,以赛促学提升创新力”的课程设计理念。

① 深入的专业调研

表1:专业需求调研分析

序号 调研目的 调研对象 调研方法

1 行业发展趋势 包装行业现状及趋势、创意产业相关的政策、包装行业人才需求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广东创建文化大省解读、行业专家咨询

2 岗位能力需求 企业招聘需求、专家对岗位能力需求 1、 近年毕业生就业调查、岗位需求问卷调查

3 岗位能力的确定 企业兼职教师、校内专业教师 研讨会

4 核心就业能力 近3届毕业生 毕业生回校座谈、问卷调查

② 岗位工作过程分析

在对高职教育理论认真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企业专家、毕业生的座谈、研讨分析,明确了包装装潢设计岗位工作过程。

③ 课程内容的厘定

对包装装潢设计的流程理解能力、面向中小设计公司或创意机构的复合岗位适应能力、口头表达与文字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必须具有表2的专项能力:

表2:职业岗位任职要求

职业能力总括 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细化

策略思考与分析能力 正确且清晰地阐述创意理念

配合创作总监和文案指导完成创意的诠释

创意发想能力 根据客户的需要完成单项的创意设计任务

具有对画面整体规划、设计能力

具有良好的版面编排能力

平面视觉表达能力 熟悉画面制作的规则和流程

具备良好的形象表达能力和画面执行能力

熟悉印刷规格要求和印刷工艺

相关设计软件的应用能力 掌握常用的软件,熟悉多种电脑软件操作程序

熟悉正稿输出的流程和要求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与人沟通能力和技巧

团队协作精神

对设计公司包装装潢设计所涵盖的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以设计公司的基本作业流程为依据,以设计公司真实项目载体,确定本课程的内容,设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表3:课程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

(1)掌握包装设计的基本规律,并制定出项目的设计方向。

(2)进行与项目相符的市场分析、信息收集整理、比较归纳,并对包装设计做出准确的定位策略。

(3)运用手绘表现进行创意构思,并通过PPT的制作对设计创意做出清晰的表述,具备较好的专业作品提案能力。

(4)熟练完成项目中各任务(包括纸盒结构及包装装潢设计)的实际操作。

(5)掌握包装设计方法、程序和制作技巧。

(6)熟练运用电脑软件进行效果绘制与正稿制作。 (1)了解设计与消费、市场、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2)了解市场调查的方法与内容。

(3)了解策划、设计定位的知识。

(4)理解包装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历史发展。

(5)了解包装设计评价的标准。 (1)具有良好的品德素养,具备一定的法制观念和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2)具有较好的创新能力和吃苦耐劳、勤奋踏实的职业素养,并能够辩证看待商业与文化关系的能力。

(3)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表4:课程学习内容与学时安排

课程名称 训练项目 知识要求 技能素质 学时

包装装潢设计与制作 概念认知与项目解读 了解包装设计的概念,理解包装设计的附加价值的意义所在,绿色可持续设计理念真正的含义、设计师应有的社会责任。 描述实际商业情景;进行项目设计导向理解;具备问题理解与分析能力;掌握包装设计项目的作业流程。 4

市场营销与定位策略 了解市场营销、市场细分、市场定位等基本概念,能较好地理解产品定位与包装装潢设计的关系。 具备理解、领会产品市场定位策略的能力,初步掌握在包装设计中体现产品定位的常用策略。 12

思路讨论与构思设计 通过大量优秀案例的分析和学习,理解包装装潢设计构思的基本特点与要点,具备包装装潢设计的构图元素、构思手法等相关知识。 掌握不同品类商品、不同销售对象的包装特点、要点和构思侧重点,从而梳理符合项目要求的设计思路,具备展开设计构思的能力。 16

方案设计与表现形式 了解包装装潢设计与包装结构的关系及包装形式构思与草图设计的体现 通过大量草图训练,进一步提高手绘能力,掌握草图的视觉表现方法的综合运用及系列包装装潢设计的方法。 36

正稿输出与成品制作 了解基本的印刷机械和熟悉各种印刷工艺。 熟悉印前工作,掌握包装装潢的构图与视觉效果营造,正确掌握画稿制作、输出、喷画及印刷原理。 8

项目交流与成绩评定 了解包装装潢设计的一般评价标准。 掌握对包装设计进行综合评价的能力。学会总结所设计的项目,并能有条理地清晰阐述。 4

合计学时 80

2.一条行之有效实现课程目标的路径与方法

① 实现课程目标的路径

坚持探索项目制课程教学,在项目驱动的路径下以赛促学,提升职业能力。以专业教研室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适合于教学要求的项目,再由项目工作组、教师工作组、项目流程员、教学班级协同完成。

② 实现课程目标的方法

一是优化课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通过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环境中进行综合性的设计技能训练,在设计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是强化课外。引导学生在课外积极参加各大设计竞赛,让学生得到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训练,协助教师参加与企业合作项目等多种机会,通过以赛促学、产学结合促进专业水平的提升、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 一支结构合理、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构建一支理论素养高、实践经验丰富、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是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也是课程建设的前提和“灵魂”。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需要,我们采取了有效措施,大大提高了专任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兼职教师对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的认识和运用能力,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和课程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措施建设师资队伍:倡导“用手去思考”的理念,强化教师就是“教练”、“师傅”的意识,制度化的安排教师在创意工场和企业锻炼,丰富一线实战经验;聘请企业中高水平的设计名师等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及指导;积极参与国内外院校交流学习,对青年教师实施一对一“传、帮、带”的培养建设;加强教学团队的专业构成多元化建设,造就良好的专业生态群。优良的课程教学团队,为课程改革和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目前,本课程组现已形成了以国家名师、全国技术能手领头,博士、硕士为主体,教师与设计师相结合的具有核心优势国家级教学团队。

4.一本与之配套的高质量教材

在与现时社会需求和高职教育现状相结合,遵从“工学结合”、“项目驱动”、“行动导向”等高职教育特点,编写了与课程相配套的教材,并体现出以下鲜明特色。

首先,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结合的教材编写思路。依据设计公司等相关企业对平面设计方向类专业就业岗位能力所需要具有的策略思考与分析能力、创意发想能力、平面视觉表达能力、设计相关的造型及软件应用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五大能力模块作为教材的切入点,体现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结合。

其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材编写总体框架。从项目解读、市场策略、创意概念、设计表现、制作执行到效果评估6个工作阶段作为指导,将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入各项目的任务训练中,体现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

第三,突破以往学科型章、节、点的教材编写体例,注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材编写总体框架。从项目解读、市场策略、创意概念、设计表现、制作执行到效果评估六个工作阶段作为主线,将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入各项目的任务训练中,体现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

三、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具体做法

按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分为基本资源建设和拓展资源建设两个部分,并分别有对应的技术要求。

1. 基本资源建设

基本资源需要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分为课程概要、课程模块、教学单元三个层次。

课程概要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考核方式与标准、学习指南;课程模块包括教学要求、重点与难点、教学设计、评价考核、教材内容;教学单元包括教学录像、演示文稿、习题作业、教学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实验实训实习资源等。

2. 拓展资源建设

拓展资源是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例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

3.《包装装潢设计与制作》教学规划

在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时,严格遵循技术要求,对课程进行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的建设,尤其是对教学单元内容的规划,因为只有各教学单元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准确到位,才能完成岗位工作的任务,也才能体现出该课程的特色。

表5:《包装装潢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模块和单元

模块 单元

概念认知与项目解读 关于包装与包装设计

包装装潢设计项目分解

市场营销与定位策略 营销与定位概念梳理

市场调查

调查汇报

思路讨论与构思设计 构思特点与构图元素

构图元素设计调查

构思设计方案汇报

方案设计与表现形式 功能结构与设计表现

参观公司与专业讲座

草图展开与方案深入

正稿输出与成品制作 印前工作

印刷工艺

成品制作

篇9

关键词:电子政务 成熟度 维度

前 言

关于电子政务成熟度的研究,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很多思想和观点,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评价标准,还没有很好地解决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算实现了成熟的电子政务的问题。结合中国的实际,本文认为,业务重组、流程再造、资源共享、组织虚拟是评价电子政务成熟度的四个基本维度。

政府业务重组是一切工作的开始,因为只有明晰的业务界定、划分和配置,才能创造良好的政府业务环境,才能充分发挥政府组织的效能。流程再造是政府工作流程的重新设计,业务重组是流程再造的基础,没有业务重组,流程再造就很难成功,政府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也就难以实现。可见,业务重组和流程再造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各种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的前提条件。否则,电子政务的建设只会把不规范的业务和流程固化在软件程序中,使其更加难以改变。所以,业务重组和流程再造无疑是电子政务成熟度评价的基本维度。

信息资源共享是人类追求已久的美好理想。随着城市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政府组织创造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其它社会资源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政府信息资源具有边际效益递增效应,经济贡献难以度量;具有天生的共享特性和易传播性。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管理,政府信息资源的建设多采用多头采集、重复存放、分散管理、各自为政的管理机制,导致“信息垄断”和“信息孤岛”,为电子政务的发展造成直接障碍。因此,必须把资源共享作为评价电子政务成熟度的一个基本维度,反之,电子政务的决策支持、协同办公、“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都无法有效实现。组织虚拟是电子政务发展的最终表现形式,是电子政务高度成熟的直接体现。当然,电子政务建设只要做好了业务重组、流程再造、资源共享等关键点,那么组织虚拟也是水到渠成之事,不必刻意追求。

一、业务重组

目前,我国政府职能部门的权能存在着诸多交叉和重叠。这使得政府的某些职能部门管理权限划分不清晰,给电子政务的实施带来了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在我国政府中,不同的职能部门一般都会涉及到同一业务的管理,同一业务的办理需要几个部门的协同和配合才能完成。这种管理模式通常会导致政府的错位和缺位的发生: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相关的职能部门可能争着管;而很多需要政府来管好的事情,相关职能部门又相互推诿,谁都不愿意费力来管。比如,各级政府对电力管理就牵涉若干部门:用电的综合平衡和发电的基建投资,由政府计划委员会的能源物资处统管;日常用电的管理、节约和计划,由政府经济委员会的能源处统管;生产用电的调度,由经济委员会的生产调度处统管;用电分配和综合管理,由政府电力办公室统管;农村用电,由政府农电处负责……这就造成相互扯皮,谁也统管不了谁。以某地方政府业务职能配置为例,可以看出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普遍存在着交叉和关联(参见表1)。

表1 某地方政府业务职能配置表

这种职能的交叉和重叠是我国政府管理体制的深层问题,如果进行业务重组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业务重组就是对政府的所有职能部门进行重新梳理和划分,避免政府职能交叉和重叠。业务重组的本质是政府权能的重新配置和政府权能实现方式的转变。业务重组旨在按照政府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定位,对政府组织的权能重新配置,以便能更加科学、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可见,业务重组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电子政务成熟度评价的基本维度之一。

业务重组一般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①政府业务的重新梳理和界定。如果政府的职能范围边界不清楚,在实际运转中就会出现政府“缺位”或“错位”的现象。业务重组就是要清晰、准确地界定每项业务的具体内容,这有两层含义:首先要明确政府的业务范围,其次要明确界定每项业务的内涵。

②政府权能的重新配置。只界定每项业务的范围和内涵还不够,还必须将所有业务进行科学合理地组合,组建若干个必要的职能部门。政府权能的配置就是如何划分职能部门,如何让各个职能部门共同承担起政府的职能。首先,根据业务之间的关联程度、执行效率以及公众的便捷程度等因素组建职能部门;其次,依法为各职能部门赋予一定的行政权力和职责。

从范围上讲,业务重组包括不同级政府之间的业务重组问题,同级政府的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业务重组问题:

①不同级政府之间的业务重组问题。这是垂直业务重组问题,牵扯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如何划分权能的问题。这种业务重组是往往伴随着全国性的体制改革,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政府管理变革。

②同级政府的不同职能部门间的业务重组问题。这是横向或水平业务重组问题,影响范围仅仅限于某一级政府内部。这种业务重组的目标是进一步明晰职能部门间的分工,理顺职能部门间的业务关系,加强职能部门间的协作,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和公众服务质量。

业务重组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①全局性。业务重组往往是牵扯到政府组织的全部,是一种全面性的业务梳理和重新组合,将导致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

②革命性。业务重组的本质是政府权能的重新配置,能转变政府职能的实现方法,往往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

③艰难性。权利的重新分配是业务重组的外在表现形式,所以业务重组无疑会受到强烈的反对和阻碍,在实践中推动业务重组存在一定困难。

二、流程再造

再造,就是对整个体系进行重新设计。政府流程再造(Government Process Reengineering,GPR)是指: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下,对政务流程进行审视和再思考,通过对原有流程进行清理、简化和整合,以实现政务作业流程的科学化和高效化[1],也即通过流程优化设计,使政府能够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政府流程再造旨在重新设计传统的官僚制组织过程,理顺政府政务流程,为顾客提供便捷化、整合性的公共服务[2]。也有学者认为,政府流程再造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系统思想为基础,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服务需求为出发点,把与公众服务有关的各个方面,按一定的方式有机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流程的过程[3]。

政府流程再造是由企业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的概念发展而来。企业业务流程再造是指对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Fundamental)重新思考和彻底性的(Radical)再设计,从而使企业获得在衡量绩效的产品、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成本、工作效率等关键指标上的显著改善[4]。国内学术界关于政务流程再造的一般性提法为政府业务流程重组[5]或政府再造[6]等。实际上,政府和企业的流程再造有着本质的差别。对政府来说,业务重组和流程再造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只有进行了业务重组之后,流程再造才可能成功。可见,政务流程再造是对政府的办公和服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其目的是在管理效率、决策水平、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显著改善。

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能为政府流程再造提供基本方法和工具。政府流程再造无不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有力地推动着政府业务流程再造的进程。信息技术环境下,政府的决策过程、执行过程、监督过程、反馈过程都将发生深刻变革。

⒈基于信息技术的政府决策流程再造

决策活动是行政活动中的典型活动,行政执行是决策活动的继续,决策之前的调查研究、分析判断也是决策活动的组成部分[7]。可见,政府管理的过程就是决策制定的过程,因此政府决策流程再造是政府流程再造的基础环节。

基于信息技术的政府决策流程再造将彻底改变决策信息采集、决策信息加工、决策方案制定、决策方案选择的整个决策过程。

首先,信息技术能提升城市政府决策信息采集的模式、过程和品质。信息是政府决策的基础,科学决策要有信息质量的保证:①信息技术能提高信息保真率,从而改变政府现行信息传递模式与组织结构,社区或市民借助网络多渠道地将信息直接传至决策层,使信息传递渠道多元化;中间层级功能的消退,导致现代政府组织结构向中空化方向发展。两大变化的实质在于,中间层级信息传递功能的网络化替代,消除了信息与决策层之间的人为阻滞,使信息传递准确、及时,能避免信息传递失真。②信息技术能拓展政府的决策信息源,改善了决策者的有限理性。赫伯特・西蒙认为,在管理决策过程中,决策者进行理性判断和抉择的能力是有限的;在有限理性下,决策只能达到满意化而不可能做到最优化。有限理性阻碍了政府决策科学化的实现,而造成人类有限理性的原因主要是信息的缺失或信息量不足;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将各终端用户发展为潜在的决策信息源,他们的意愿、要求可随时在网络上发送。由于网络终端交互联系,其意愿表达会引发网上信息聚集,即某种意愿的表达可能带动其他用户就相关问题发表见解,表达意愿,从而把恰当的信息提供给政府的领导者,避免信息不完全产生的有限理性。

其次,信息技术能实现政府决策信息加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决策人拥有了大量决策信息之后,如何加工处理海量信息是决策者面临的最大困难,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决策者可借助各种信息系统和统计分析软件,从海量信息中提取和挖掘有价值的信息。

再次,各种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能依据基本的决策信息,自动为决策者生成若干可选的方案。一方面,可以避免决策者为寻求和制定决策方案耗费大量的时间,另一方面,可以弥补决策者在某些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这在政府应急决策中非常重要,政府决策者面对紧急情况,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可行的处置方案,既是对决策者的重大考验,也是对政府管理能力的巨大考验,信息技术将改变政府寻求和制定决策方案的整个流程。

⒉基于信息技术的政府执行流程再造

传统的金字塔式的政府管理模式是:下层众多的管理机构和人员隶属于上层少量的领导机构和人员的组织管理结构,管理信息由低层向上层传输,管理权力则由上向下贯彻。在管理机构和人数上,下层大上层小,形成金字塔;在管理权力上,上层大下层小,形成倒金字塔。这种结构模式是工业技术革命的产物,导致业务流程分散到庞杂的组织机构中,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和灵活性,执行效率也比较低下。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尤其在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信息系统的建设一般要进行业务需求分析和数据需求分析,通过构造政府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可以很好地梳理和优化政府的业务流程;在流程再造的基础上,让业务流程作为一种标准和规范固化在信息系统里,这样可以有效规制政府的行为,防止人为的“暗箱操作”。

⒊基于信息技术的政府监督反馈流程再造

信息技术将强化对行政决策执行的监督,降低决策执行变形的发生率。一方面,信息技术能简化监督信息反馈的传输渠道,政府门户网站直接与广大市民的网络终端相连,可避免反馈信息的失真,从而形成强大的监督网络,以规范政府行为;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以“秘密投票”的方式确保监督者尤其是民众敢于监督,网络监督反馈能避免泄密的隐患,更能有效地保障监督者合法权益,消除其顾虑。简言之,网络监督安全系数高,为监督活动提供了技术保障。

可见,政府流程再造是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完成了政府流程再造,电子政务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所以,流程再造是评价电子政务成熟度的基本指标之二。

三、资源共享

共享是在一定的政策体制、激励措施和安全保障的基础上,在一定范围内的所有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共同使用彼此资源的一种机制。所谓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就是在一定的政策体制、激励措施和安全保障的基础上,在政府内部、政府与政府之间,共同使用政府信息资源,以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的一种机制。

⒈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四个层次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从需求和内容上可划分为四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同级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资源共享,国家权力机关与政府之间的资源共享,政府与企业之间和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资源共享等。

①同级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是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部分,是其它层次资源共享实现的基础。其主要内容是:政府数据如何在各职能部门之间合理分布,避免重复采集、重复存放和重复加工;各职能部门如何方便地访问和获取公共数据以及其需要的其他职能部门的专有数据。其目的是:提高政府内部的效率,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通过整合各职能部门分散的数据库、信息系统、信息基础设施,开展协同式网上办公,为企业和公民提供“一体化”的政府信息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资源共享的主要内容是:下级政府如何方便地访问上级政府的信息,以及上级政府如何访问、获取和分析下级政府的信息。其目的是:加强上下级政府的沟通,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

③国家权力机关与政府之间的资源共享的主要内容是:国家权力机关如何实时地访问政府数据,并做相应的分析。其目的是:实现国家权力机关对政府的动态监督,变事后惩处的监督方式为事先预防,建设透明的“阳光”政府,有效地遏制腐败。

④政府与企业之间和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资源共享的主要内容是:政务公开,让企业和市民能方便地通过网络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政府信息。其目的是:为企业和市民提供优质、便捷的信息服务。

⒉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意义

资源共享是人类追求已久的美好理想,它在充分重视个体潜力展现的同时,特别强调合作,减少资源的浪费与冲突。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更具有特别的意义:

①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是职能部门之间开展协同办公的需要,能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

②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需要,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③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是为市民提供一体化电子服务的需要,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④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是政府正确决策、整体规划的需要,能有效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

可见,如果不把资源共享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目标的话,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和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等电子政务的建设目标和功能定位就无从谈起,所以,资源共享是评价电子政务成熟度的基本维度之三。

四、组织虚拟

组织虚拟 (Organization Virtual) 是一种规模较小、但能发挥主要职能,难于确定边界的、虚实结合的新型政府组织形式。组织虚拟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为用户提供主动、不间断、随时随地的服务的组织存在形态。虚拟是指用信息技术营造的网络世界和数字平台,它与现实世界和自然平台构成了我们当今的世界。虚拟作为一种独特的中介方式,必然成为人与人之间、人与各种社会组织之间、各种社会组织之间沟通的一种中介方式,也必然成为政府与社会、公众联系的手段与途径[8]。电子政务发展的目标就是让政府组织虚拟化,让政府管理从现实世界走向虚拟世界,从自然平台走向数字平台。

组织虚拟状态下的政府是这样一种政府:它的组织存在于组织间的网络以及互联互通的信息系统内,由许多覆盖在正式官僚机构之上的虚拟机构组成。组织虚拟具有如下特点:

①职能部门虚化,部门化程度很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电子政务将实现真正的组织虚拟,人们勿需关心实体政府的存在,只需在线获取政府提供的各种信息和服务。

②组织边界模糊或消失。组织虚拟状态下,人们勿需关心政府职能部门的存在,政府组织成为事实上的单一体,能为人们提供“无缝隙”的“一站式”服务。

③政府的部分功能流失。组织虚拟状态的政府将把社会性、公益性、自我服务性的事务从政府职能中剥离出来,交给第三方部门承担,将本属市场的生产、分配、交换的经济职能归还市场,政府的部分功能收缩或流失。组织虚拟状态下的政府与传统政府在各个方面的特征都有不同之处(参见表2)。

表2 组织虚拟状态下的政府与传统政府在各个方面的特征的比较分析

在组织虚拟状态下,政府就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有机系统。这个有机系统中储藏着政府用户需要的信息、知识和虚拟服务。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这些信息和服务,他们不会关心这些服务是由谁提供以及怎样提供的。也可以说,政府是一个透明的“黑箱”,“看似无物,其实有物”。一句话,在组织虚拟状态下,政府是一个信息和知识的储藏加工中心,是虚拟服务的生产和派送中心。

组织虚拟有四个方面的基本要素:①信息系统。组织虚拟依靠信息技术来组织信息,组织虚拟建立在信息系统之上,各种信息系统是组织虚拟实现的基础。②信息资源共享。组织虚拟以信息资源为依托,以信息资源在组织内部的充分共享为前提。③信息流。组织虚拟实现后,政府组织主要依靠信息流完成沟通,数字化公文的自动流转是组织内部沟通的主要方式。④工作流。组织虚拟实现后,政府组织内部依靠“工作流”自动实现管理的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过程。

组织虚拟是政府管理思想的变革,是政府管理的未来模式。组织虚拟的实现是以电子政务发展高度成熟、高度发达为前提的。虚拟政府主要依靠各种信息系统来实现组织虚拟,反过来,政府要真正实现组织虚拟,必须具备很高的信息化水平:政府信息资源充分共享,政府业务流程自动流转,在线服务可靠、完善、持续。同时,通过对政务业务流程中的无序知识进行系统化管理,实现知识管理和共享。可见,组织虚拟是电子政务发展的战略目标,是评价电子政务成熟度的基本维度之四。

参考文献:

[1]Linden R M.无缝隙政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M].汪大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胡德平.政府流程再造的理论探讨及其实践路径[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4)

[3]王树文,李青.政府改革与政府流程再造[J].理论学刊,2004(12):84-86

[4]Hammer M,Champy J.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 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M].NewYork:Harper Business,1993

[5]董新宇,苏俊.电子政务中政府流程重组的模式选择[J].理论与改革,2004(4):45-48

[6]王泽群,刘清.浅论西方“政府再造”运动的背景及其主要理念[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76-78

[7]Simon H A.管理行为[M].詹正茂,译.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齐明山.从现实政府走向虚拟政府的变革[J].新视野,2006(2):36-38

作者简介:

徐晓林,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院长;研究方向:政府管理创新,数字城市政府管理(电子政务)。

篇10

摘要:本文内容主要涉及当代高校图书馆网络的发展前景,以及云计算的概念,现代图书馆在结合SaaS技术和云存储技术的基础上,怎样更好地利用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云计算 Saas 云存储 资源共享

一、引言

“云”是个大家熟悉的名词,但当它与“计算”相结合,它的含义就演变的泛泛而且虚无缥缈。其实早在多年前微软提出的,net战略中已经包含了“云计算”的内容,只是当时翻译成“网格计算”而已。面对倡导建设现代化图书馆的改革大潮,高职院校的“云”概念越来越受到教辅部门的重视。作为学院信息资源中心,为全校提供数据平台,维护难度与日俱增。以下将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探讨如何确保服务器的可靠运行、最大限度降低服务器出错概率,从而以极低的成本投入获得极高的运算能力、通过CAILIS更大程度上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降低相关的维护费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二、云计算的含义及应用

现如今,很难用一句话来说清楚什么是“云计算”。但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它:“云计算”是随着多核处理器、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宽带互联网和自动化管理等技术的发展及信息化处理需求的增长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网络服务方式。

“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网格计算、网络存储和大型数据中心的一种体现。数据中心的软硬件设施(称作“云”),可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服务,用户根据需使用这些服务。包括软硬件服务、计算服务和存储服务等。

在平日里,我们把软件、数据存放在本地硬盘中,在本地执行程序、访问数据,或是通过网络来共享数据。而在“云计算”时代,我们不必把软件、数据放在本地中,而是把它放在“云”中,由数据中心来为用户提供软件和数据存储等服务。而对用户来说,可以订制“云”中的服务,通过合法登陆就可享用此服务。这样,有了可靠的网络和数据中心,本地计算机就可以不用安装某些软件、不用太大的存储设备就可以享受这种服务。就象我们家中只需一台数字电视机顶盒就可以获得视频信号服务一样。

当今,数据的安全性已经成为了“云计算”事业发展着力突破的问题,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因为对于企业或个人用户,把企业数据放在看不见摸不着的“云”中,不免让人感到不安。而对于图书馆这样资源共享为目的的部门,把共享数据放在“云”中是在适合不过了,而且无需为其安全性做太多的考虑。

三、云计算在现代化图书馆中的作用

云计算应用最广泛、最有前景的两个服务是SaaS和云存储。其中SaaS,即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是一种通过In-ternet提供软件的模式。而云存储,是指通过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让网络中各种存储设备协同工作,为用户提供透明的存储服务。

SaaS――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的应用是现代图书馆的标志。当代图书馆的计算机应用包括两部分,一个是对外呈现于读者面前的网页作为电子媒介和一个对内的图书馆管理系统(ILAS)作为后台数据库。网页中集成了图书馆的馆藏信息、书目和检索界面,也包括如新书、催还通知等图书馆动态信息。图书馆管理系统对图书馆的资料采购、编目、管理等业务实现自动化。这两种服务都基于网络。对于网页便捷性而言,无论是前台应用还是后台管理,能够实时与用户进行web2.0的动态交互和搜索引擎的功能是否完备都是极为重要的。因为Web2.0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不再仅仅是在互联网上冲浪,同时也成为波浪制造者;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从而更加人性化,这都是互联网上云计算应用的热点。对于行业管理软件ILAS而言,如今在发展上已经比较成熟,也已经具备了采用SaaS模式的基础。图书馆管理软件在技术的实现上并没有格外困难之处,所以具备采用SaaS模式的可能。

云存储――云存储对于那些数字资源数量大、增长快的组织具有重大意义。不论是建云还是用云,云存储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购置存储设备和维护开支的投入经费。当前传统高校图书馆资源分为电子图书馆藏、本校师生的课题著作、学士论文以及购买或租用的专业数据库。各高校的电子图书数量有限,本校论文更新数量也比较平稳,暂不会达到海量级别。而专业数据库多半采用包库购买,采用远程下载方式,由服务方进行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升级更新。不过,当今图书馆界,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将是主流趋势,届时不但书目数据会猛增,图书馆自己的馆藏数字化也将飞速发展。如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Library&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LIS),早已成为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高等教育“211工程”“九五”“十五”总体规划中三个公共服务体系之一,CALIS的宗旨是,把高校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加以整合,建设以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为核心,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CALIS的发展促进了各个大型数字资源和专业数据库运营商的发展,因此,云存储技术使得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技术是推动图书馆乃至各种知识集合的进步升级的动力。在云计算成为基础设施后,图书馆可以将自己的软硬件“外包”给某一片“云”,像用电一样,按时付费。一旦这种模式成立,它将给图书馆信息技术管理带来大的变化:不再需要购买各种服务器和大容量存储设备,可按需使用云计算,按使用付费:减少了技术维护人员的工作量,也省去很多与各种软件开发商的沟通或远程协助调试等工作。

四、云计算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的优势和应注意的问题

1、云计算的优势

(1)确保服务器的可靠运行,最大限度降低服务器出错概率。当今图书馆中数据都会集中在馆内服务器上,一旦服务器出现故障,轻则无法继续为读者提供服务,重则导致数据丢失,后果十分严重。运用云计算模式,因为“云”中有成百万台服务器,某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可以最短时间内利用克隆技术恢复数据,恢复过程中还可以不间断为凑者服务。同时,还可降低相关的维护费用,服务器的日常维护可由云服务提供商来提供,免去了馆员日常对服务器进行的维护和升级。

(2)以极低的成本投入获得极高的运算能力,克服服务器访问限制的瓶颈。由于普通服务器并发数优先,当出现过量用户同时访问的情况,就会造成系统崩溃停滞。而应用云计算技术,图书馆就可获得云模式中成百万台服务器提供的服务,且响应时间能达到毫秒以内。为此只需支付极为有限的费用,与更新高级别服务器的数万元费用相比,更为经济划算。

(3)更大程度上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云计算模式可以将多个国内乃至国外的图书馆在无需相关硬件情况下,用软件进行连接,实现各馆馆藏资源的共享。资源量得到飞速提升的同时,免去了文献传递的延迟,且极大的满足了读者的需求。

(4)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云计算模式提供了强大的无线接入功能,用户使用手机,PDA等设备也可以使用图书馆提供的电子资源服务。从而使图书馆资源共享怍用发挥到最大限度。2、运用云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1)不能将全部资源完全放到“云”中。为了安全和稳定,不能将现有的图书馆电子资源完全放到“云”平台上,一旦“云”服务中断或失效时,图书馆将无法完整提供完整的服务。应在本地保存一些常规的重要的数据,作为“云”数据的备份。所以,云计算模式并不能完全图书馆现有的数据部署模式,应先确定哪些数据必须在现有模式中予以保留,将“云”平台作为现有部署模式的有效补充。

(2)各图书馆管理平台不统一问题。由于各图书馆的服务器的配置和所使用的操作系统不统一。为了能更好地接入“云”中,图书馆目前统一操作平台,或开发适合本馆系统的接口插件。

(3)云安全网络技术。进入Web2.0时代,随着信息服务网站的使用率增加,网站设计的安全缺陷和用户认知不足为黑客提供了可乘之机。建议图书馆界在云安全网络技术基础上,构建图书馆内外主动检测网页安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