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的基本特性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6: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资源的基本特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资源的基本特性

篇1

【关键词】农业资源与环境遥感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16-02

一、引言

遥感技术是环境、城市、农业、林业、海洋、地质、气象、军事等探测研究的新手段,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许多高校相关专业学习中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高光谱遥感、微波遥感、高分辨率影像,以及3S集成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得到更加深入、全面的应用和发展。遥感课程是新疆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遥感技术的基本理论、技术体系、原理方法,以及图像分析处理和解译的知识,并且能利用遥感技术解决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遥感课程的开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开设遥感课程的必要性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本科生主要学习农业资源的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农业生态、资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要求具备农业资源调查与规划、环境监测与评价、气象观测、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具有对农业资源和环境进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毕业后能在农业、国土、环保、农资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资源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农业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的科研、管理等工作。因此,要求该专业学生掌握基本的土地规划与制图、资源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这些都要求学生能有效的利用遥感技术方法,掌握遥感的基本技能,这也使得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开设遥感课程非常必要。

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遥感课程存在的问题及特点

(一)课程部分内容抽象难懂,学生专业知识储备不足

遥感课程中遥感原理章节要求学生掌握遥感的物理基础,包括地物的电磁波特性、电磁辐射与地物波谱的基本概念与性质、遥感成像原理等,涉及许多抽象的理论知识及相关定理、概念。一般要求在学习遥感课程前,具备测量学、地图学、计算机技术和相关的专业知识,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对许多遥感课程涉及的重要知识内容仅限于高中的地理、物理知识水平上,对计算机的掌握能力也仅限于一般的应用,这就使得在理论教学上,需要重新制定适合其能力水平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多样的教学手段

现在许多高校开设的遥感课程,仍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接收,参与度不高。这就需要改革教学手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组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更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另一方面,高校本科生很少参加老师的项目,科研工作仍以研究生为主,调动本科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可以促进其快速的了解遥感在专业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重视度不够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在培养模式上,往往更注重农业资源的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对配套的相应技术方法的掌握不重视;同时与本专业教师对遥感技术的掌握及重视程度也密切相关。在实习环节不设计相应的实习,要想单一的从一门遥感课程的学习中获取所需的本领面临很大困难。

四、课程简介

该课程理论课30个学时,实验上机10个学时,共计40学时。教学目标要求掌握遥感的概念、遥感的原理与方法、遥感的技术系统;熟悉遥感数据的特征和应用、不同卫星遥感数据及其影像信息提取的方法;了解遥感信息的应用以及3S(GIS,RS,GPS)技术的集成应用。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并辅以实验课上机操作。考核方法为平时出勤、课堂表现、实验成绩、作业、参加讨论次数占30%;期末考试70%,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五、教学内容、方法及考核形式的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

一般农业院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开设的遥感课程,在内容上主要包括电磁辐射及物体的波谱特性、彩色基本原理、遥感技术系统、摄影成像、扫描成像、卫星遥感及其影像、遥感图像的分析解译、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技术的应用、高光谱遥感与微波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与3S技术等内容。部分章节内容较深奥,对于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来说,缺乏前期的专业知识储备,理解掌握困难,而且在实际中的应用性较小。因此,本人在实际教学中将该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弱化了彩色基本原理、摄影成像、扫描成像等部分内容的学习,主要突出遥感应用部分的知识讲解,尤其是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应用方面,更是增加了许多相应的实例,以案例的形式进行深入的讲解,加深学生对遥感在本专业应用的理解。把3S技术集成应用章节也做为重点,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具有前沿性。另外在实验上机环节,将重点放在遥感技术的应用方面,以求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与方式改革

在理论教学环节将传统的板书与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教学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相关概念、公式的理解,同时也提高学生兴趣,增加互动。在实验上机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利用有限的上机时间,将重点放在遥感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上。提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遥感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在课堂上不把遥感软件的基本操作作为重点讲述内容。其次,要多采用引导、启发的方式,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互动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气氛。

(三)考核方式改革

在考核方式上,考核方法为平时出勤、课堂表现、实验成绩、作业、参加讨论次数等平时成绩占30%,期末闭卷笔试占70%。平时成绩主要根据课堂上参加小组讨论做汇报的情况,实验上机部分的课程作业为主。在实验课的学习中,要求以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的某一方面的应用为内容,完成一份详实的实验报告。期末考试在考试内容上作出调整,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深奥的概念,不设计相关复杂的计算题目,引导学生以理解为主,根据专业背景增加学生对遥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的掌握。

六、总结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本科生在培养过程中要求掌握农业资源调查与规划、环境监测与评价、气象观测、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能力,要具有对农业资源和环境进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要求其必须掌握遥感的基本技能,在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利用遥感技术开展土地规划与制图、资源信息管理等方面工作。因此,培养单位要重视遥感课程的教学,使其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具备一定的遥感专业技能,更好的服务于农业资源与与环境专业领域的各项研究和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潘竟虎,赵军.高师遥感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8,01:118-120. 

[2]奚秀梅,贺凌云.遥感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设计[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03:110-111. 

[3]马丹.农业院校遥感课程的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3,09:59-61. 

篇2

因此,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设施农业工程机械化技术、草原改良与人工草场建设工程技术、生物灾害综合防治技术和农业航空技术等将是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

一、农业机械化是先进农业生产力的代表。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指标和重要内容,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直接体现。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时期,现代农业机械根据农村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繁荣了农村经济。

二、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农业,使农业稳产、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尤其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不光只是稳产、高产,更要注重于高效。环保型农业、都市农业应运而生。要满足这一点,仅靠传统的人工作业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助于农业机械的帮助,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必由之路。

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

农业机械化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能把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繁重体力劳动中释放出来,加快农村劳动转移的步伐。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促进全面实现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趋势,同时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机械化,既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又能延长产业链,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小城镇建设。农机化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四、农业机械化可提高农产品质量。

农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涉及到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强弱,特别是在大力倡导绿色农业,无污染农业的今天,此矛盾尤为突出。在目前,大部分地区农业机械配备不足,基本是沿用传统的作业方式,它不仅作业速度慢,也大大降低了其产品的市场价值。采用农业机械操作,由于其速度快、效率高、手段先进,不仅可以减少浪费,更主要的是提高了产品质量,也提升了市场价值。水稻用联合收割机收割,一次完成收割、脱粒、清选等工序,再配上烘干设备进行烘干,杂质率较低,土粒、石粒基本没有,配用插秧机插秧保住季节,减少人力投入,效果更佳。

五、农业机械化可使农业增产。

农业机械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农田作业机具,以它独有的特性,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威力。其一,它使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例如排涝、抗旱,防虫治病等;其二,它可以使农业生产不误农时,保住季节,为稳产、高效打下基础;其三,利用农业机械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可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综合利用率;其四,农业机械有助于改变现有的种植模式,工厂化育苗生产反季节产品等。其主要宗旨就是利用现有的土地及条件,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丰富市场,受惠于市民。

六、农业机械化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篇3

关键词:两型农业;农民培养;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8-0052-02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定义于农业,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论,产业链延伸理念在农业中的综合运用。两型农业要求在农业资源的利用,农业生态环境,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生产率等方面中都充分考虑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思想。然而在小农经济模式的影响下,中国农业生产水平总体来说还不是很高,农业发展条件还有待大力改进,农民从思想意识到实际生产活动都与两型农业的要求相去甚远。在城乡二元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业成为后发展部门,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无疑是两型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却成为饱受歧视的群体。农民要摆脱受歧视的处境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两型农业这一科学的思维与理论指导自身实际行动,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率,加快追赶现代部门经济发展的步伐。

一、两型农业建设对农民素质的新要求

(一)传统农业中农民的经验积累是建设两型农业的宝贵财富

1.精耕细作。在《做革命的促进派》中说:“我们靠精耕细作吃饭,人多一点,还是有饭吃。”中国人口众多,但耕地稀少,人均耕地为1.4亩,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3,这就注定了中国农业发展难以依靠经济学上的扩大规模来满足人们群众对粮食的需求,但人口众多既是劣势,又是优势,要解决吃饭问题就需要发挥人口优势,依靠精耕细作来提高农作物的单位产量。

2.把握季节特征。农业季节性特征自农业生产诞生之时便已然存在,中国的24节气则是通过长期的积累,逐步归纳总结出来的,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3.选种经验与病虫害防治。选种和病虫害防治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收成。传统农业条件下,科技在种子选育和病虫害防治方面的贡献率低,只能依靠传统的选种经验来保证农作物的收成。

4.农机具改进。农机具的动力经过了人力、畜力和机械力的变迁,而农具则也经过木制、石制到铜制、铁制的改进,农民生产方式的改进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5.水利建设。传统农业遗留下来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和农田灌溉工具(如,翻车、筒车、水车)到现在还在造福现代农民。

6.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是农民智慧的集中体现,包括对土壤土质、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的把握。

(二)较之传统农业,两型农业对农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两型农业的发展需要思想道德素质做指导,一方面按照党的基本路线和农村政策的要求,学习唯物论和无神论;另一方面努力繁荣农村文化,自觉摒弃传统观念和习俗,逐步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

2.科学文化素质。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与农业生产率和农民收入是正向相关关系。两型农业中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都需要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作为支撑。

3.经营管理素质。两型农业生产实质上是循环农业生产。循环农业经济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为标志性特征,强调通过“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来实现农业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的最小化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最大化。因此,两型农业对农民素质的要求实质上是提高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其具体表现为农民的市场意识、品牌意识、信息接受与反馈能力、熟悉市场经济规律和运行特点,能够参与市场竞争,自主创业等。

4.生产技能素质。循环农业生产是把相关的农业资源结合起来进行生产的。因此传统的农民掌握的单一化的生产技能远不能达到两型循环农业生产的要求,而需要农民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的掌握相关的农业生产技能。此外,农民还需要在发展循环农业生产的实践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农业资源的结合。

5.民主法治素质。两型农业中的产业链延伸必然涉及到民主与法治问题,亦即农民需要更深层次的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护农民的基本利益。

二、适应两型农业建设要求的农民培养的主要内容

(一)农业资源节约方面的主要内容

1.自然资源的节约:农业生产中必然所要考虑的自然资源是“光、热、水、气、土”,其中,光、热、气在生产活动中是很难人为控制的,而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利用很大程度上受到农业生产的影响。在农业自然资源方面,适应自然资源节约要求的农民培养内容是要保持耕地的面积、肥力,节约农业用水,合理规划区域农业用水。

2.人力资源的节约:农业精耕细作的特性造就了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农业人口众多,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与农业产值占GDP比例不协调也有部分原因在此。农民从事农业生产除了考虑到人力资源的稀缺性特点还需要考虑到机会成本。因此而衍生出农民培养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利用现代的生产方法和生产工具减少农业劳动力的投入;二是农民工非农业技能培训,这是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相对于其他产业的报酬率要低,农民通过非农业技能培训从事非农产业的工作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3.提高农业生产要素利用率:中国农药、肥料和农业机械的利用率相对于发达国家普遍偏低,由此而产生的损失巨大。农业生产要素的利用率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率能够为农民节约生产成本,这是符合节约型农业要求的,也是农民培养的重要内容。

4.废弃物的资源再利用:农业废弃物主要是秸秆和畜禽粪便。传统的处理方法焚烧不仅没有考虑到把秸秆和畜禽粪便作为资源再利用,而且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这不符合两型农业的发展要求。农民应该改变传统的处理方式,把农业废弃物作为资源再利用实现节约增值。

5.能源利用的节约:薪柴是农村的主要能源,直接燃烧造成森林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保持农村生态环境。因此,在能源利用方面,适应两型农业建设要求农民培养的内容是合理开发农村当地各种能量资源,积极发展清洁能源。

(二)农业生态环境友好方面的主要内容

1.降低农药、化肥使用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农药利用是现代农业防虫治害的主要方法。虽然大自然和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对农药残留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但是大自然的净化功能有限,农产品终究有相当部分是用于直接消费的,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的难以估量的影响。化肥的使用能够提高农业产出,但是过度的使用不仅不能提高农业的产出――过度刺激苗稼,错过结实期,从而产量减少,而且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农村饮用水源水质、土质和养殖业的发展。从两型农业环境友好方面考虑,农民培养的主要内容不仅是培训农药和化肥使用方法,还需要兼顾到农药、化肥的特性以及使用可能带来的影响。

2.转变农业废弃物处理方式:农业废弃物中的直接污染物畜禽粪便一方面影响农村村容整洁,另一方面影响空气质量;而间接污染物秸秆的焚烧烟雾对周围居民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同时也造成大气污染。因此,要教会农民先进的农业废弃物处理方式。

3.保护和提高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是生态环境的重要评价指标,对水土流失面积率、侵蚀模数、沟壑密度和土壤三化(沙化、盐渍、沙漠化)面积率等农业生态污染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还是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一环。从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两个方面同时考虑,合理砍伐与栽培才是最优选择。因此,森林砍伐时期,地点的统筹规划,经济林的资源再利用,水土保持都是两型农业要求下农民培养的重要内容。

三、打造符合两型农业建设要求的农民知识培养体系

(一)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农村基础教育需要培育出具有创造力的学生,而不是解题高手,也不是以培育选拔能够进入大学教育的学生。符合两型农业建设要求的农民素质真正需要的是具有创造力的农民,而不是被书本知识束缚的农民。农民思想道德教育最重要的方面是培养农民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没有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指导去要求农民以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来进行农业生产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发展两型农业本身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哲学思维的体现。因此,完善农民的知识体系需要发挥哲学的指导作用。

(二)扩展农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项目的范围

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通过引入农业资源与生产经济学,从而把两型农业这一模式与农业发展的目的结合起来,这构成了两型农业的要求下农民的知识体系主要框架。生态农业具有符合两型农业发展要求的特点,一方面要求在生产中只能因势利导,合理开发资源,而不可只顾一时,竭泽而渔;另一方面,还应控制环境污染,由于大量有毒废物进入环境,超越了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降解和自净能力,因而造成毒物积累,损害了人类与其他生物的生活环境。因此需要把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范围扩展到生态农业。中国农业之所以成为落后的生产部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业产业链不够完善。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国农业已经进入产业链竞争的时代,注重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增加农产品的附件价值代表着农业发展的未来。在农民知识扩展中,注重农业产业发展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三)注重实践,创新农民素质培养方式

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做到工作措施到村、上下联动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确保农民知识培养的质量及实用性。另外,现阶段除集中教育之外还可以利用入户指导,资料发放,手机短信,远程教育等渠道提高农民素质培养的可达性。

参考文献:

[1]粘永昌.沼气在建设“两型”农业中的作用:第16卷[J].现代农业科学,2009,(5):258-259.

[2]刘欣.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设“两型农业”研究:第6卷[J].时代经贸,2008,(118):84-85.

[3]郜金海.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安徽农学通报,2009,(13):23-151.

[4]张时碧.论和谐视角下新型农民素质培养及对策[J].管理视野,2009,(2):28-29.

篇4

关键词 植物营养学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综合性实验是实验内容涉及一门课程的综合知识或多门课程知识的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性实验是结合课程教学或独立于课程教学,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而进行的一种探索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自主实验的能力。与传统的操作实验相比,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中,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自主性、探索性增强,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得到培养,并为科学研究储备科研人才。①②

植物营养学是高等农林院校中农业资源与利用、农学、植保、园林、草业等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规律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改良植物营养遗传特性和改善养分管理方式,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优化营养环境,从而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③④⑤该课程既讲解基本理论与原理,又授予实际应用技术,对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起促进作用。但是长期以来,新疆农业大学(以下称为“我校”)的植物营养学课程只有40学时的理论课,没有开设基本实验课,更不用说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习环节。再有,课程教学采用“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技术采用讲解的方式,没有实验实习过程,致使学生只能感性认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技术,其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较差,从而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致会影响学生将来的就业和深造。因此,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必须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体系。通过开设植物营养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来深化课程中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技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1 植物营养学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构建的基本思路

通过网络资源的共享和拜访国内知名高校中与植物营养专业相关的教师,并依据植物营养学课程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要求,初步构建植物营养学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基本思路:依托植物营养学学科建设项目和教师在研项目,结合植物营养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开展一系列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和重点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基本思路。

2 植物营养学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探索

2.1 实验课程安排

在我校植物营养学课程开设40学时理论课基础上,拟增加20学时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同时在周末开放实验室和培养室,方便学生利用周末完成实验实习环节。此课程依我校农业资源利用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通常安排在相应专业三年级第一学期。此时,学生已完成土壤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研究法等专业基础课学习,为参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奠定了一定基础。实验以班为单位,6~8个同学自愿组成实验小组,设组长和副组长各一名,组员分工合作,先优化设计实施方案,然后共同实施管理,最后获取相关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

2.2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主干或灵魂,要求具有全面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因此,设计时,教师依据学生兴趣和知识储备以及实验内容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个人先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由小组成员将各自设计方案进行交流讨论,最后在老师指导下优化确定实施方案。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教师多年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我们课程建设小组初步设计了两种培养方法(土培和水培方法)四个实验项目:作物缺素症观察(水培方法)、作物施肥参数研究(土培方法)、作物根系形态描述(水培方法)、作物氮素营养诊断无损测试技术应用(水培方法和土培方法)。

2.3 实验实施

此阶段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训练综合实践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阶段。各小组成员依据优化的设计方案布置实验,各组员之间分工合作,依据实验内容和作物生长特点,定期进行管理观测和取样,观察记载和取样要标准化和合理化,室内分析操作要规范化和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必须认真负责,准确及时,出现问题时,先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来解决问题,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4 实验分析

实验分析包括观察指标分析、生化和形态指标分析以及数据整理分析,此过程是加强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阶段。譬如做作物缺素症观察中的观察指标分析时,要分析比较各营养元素出现的时间、部位、程度等等,生化和形态指标分析时,首先要掌握这些生化指标和形态指标分析的标准方法,其次准备好这些指标测定的试剂和仪器,数据整理分析是试验成果表达的前提,首先仔细审查试验资料,发现错误设法更正,无法更正的予以剔除,其次通过运用学生掌握和理解的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已学专业理论知识总结规律,最后作出合理的结论。

2.5 实验报告撰写

实验报告是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总结和反思,撰写模版以规范科技论文为模版,包括题目、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以及讨论与结论等部分,题目和中文摘要主要锻炼学生综合概括能力,英文的撰写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一些专业英语及其表达,还有锻炼学生英语写作的意识,前言或引言主要锻炼学生网络信息、了解学科发展趋势和综合概括能力,撰写的重点主要在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和讨论与结论这三部分,材料与方法是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的详细记录,结果与分析和讨论与结论是实验报告的核心内容,也是深化学生专业基础理论、增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精神,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和独立思维研究能力的主要过程。

2.6 实验考核

考核是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监控的有效方法,对实验教学改革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⑥植物营养学课程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考核与理论教学考核相分离,单独计入成绩和学分,考核内容包括平时成绩、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平时成绩占30%,主要包括学生态度、实验效果、出勤、团队协作精神等;操作技能占20%,包括基本实验的操作规范能力、实验方法掌握程度以及分析仪器使用的熟练程度等;实验报告占50%,主要包括实验观测记载本详细程度、分析测定原始数据完整程度、实验报告规范程度、实验步骤描述完整程度、结果分析合理程度等。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跟踪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实习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阶段性地进行作业的批阅和反馈,使学生规范有序地进行实验实习,从而保障实验教学良性循环,达到预期目的。⑦

以上是我们在植物营养课程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些尝试,并在农业资源利用专业092班进行了示范,该班总共36人,分成4个小组,完成了油菜、菠菜、生菜和小白菜四种蔬菜的缺素症状观察和肥效实验(采用土培方式,盆栽土为新疆北部灰漠土,有机质16.8g/kg、速效氮磷钾分别为68mg/kg、13.8mg/kg、214mg/kg,估算出油菜、菠菜、生菜和小白菜四种蔬菜最佳N、P2O5、K2O的用量分别为26kg/亩、10kg/亩、3kg/亩,26kg/亩、6kg/亩、4kg/亩,25kg/亩、8kg/亩、2.5kg/亩,23kg/亩、7.5kg/亩、3.2kg/亩),撰写了4篇拟投稿文章,示范效果明显。通过教学改革的尝试与示范,笔者深刻体会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师的知识和科研背景,依据专业和学生特点,不断发展和拓展教学内容,以此培养出面向社会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促进教与学的共同提高。

新疆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农业资源与环境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土壤学自治区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注释

① 曹爱红,黄其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实施与设想[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4):81-83.

② 尹元萍,汤利,赵平,等.农科院校植物营养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探索与实践——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6(4):102-106.

③ 叶优良,王文亮,韩燕来,等.植物营养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咨询导报,2007(28):186,188.

④ 孙霞,盛建东,蒋平安,等.植物营养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2(15):146-147.

⑤ 郎漫,李平.《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2(16):47-48.

篇5

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根据农业生产的特性和规律,依靠农业科技的进步,通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资源的投入量和废物的排放量,实现农业生产、生态效益同步提高的一种新型生产方式。农业循环经济的本质是按照生态学原理,遵循农业生产和生态经济规律,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把农业活动组织成“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农业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从而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延长农产品变成废弃物的周期,尽可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形成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农业循环经济突破了传统农业经济的范畴,把农、林、牧、副、渔统筹起来综合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传统农业经济相比,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农业循环经济闭路循环性强,涉及范围广,它把农业资源投入、农产品生产加工、废弃物资源化等连在一起,使农业循环经济符合“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提高综合效益。农业循环经济有减量化生产、再利用运作、无害化处理和重组化操作四种模式,简称4R模式。

1.减量化生产模式(Reduce)

它是针对农业生产外部投入的一种模式,其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先进科学技术作导向,在能够增产增收的前提下,通过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尽可能减少农业资源的投入量。

2.再利用运作模式(Reuse)

它是针对农业内部运转方面的一种模式,其主要是指在运转过程中,利用资源或农产品的多用性,通过多层次地构建生物链,增加资源或产品的循环途径和使用率,实现增产增效的目的。

3.无害化处理模式(Recycle)

它是针对农业对外输出的一种模式,其主要是指把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水平,换言之就是将废弃物能源化、肥料化和饲料化。无害化原则力求把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有效地循环使用,尽可能地构建物质和能量的闭合循环,变废为宝,把新产生的物质和能量作为农业资源重新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实现废弃物的最小排放。

4.重组化操作模式(Reorganize)

它是针对整个农业系统的一种模式,该模式以农业系统最优化运行为目标,通过对农林牧副渔所有产业结构的重组与转型,达到系统的整体最优。它包括产业内重组和产业间重组两种模式。产业内重组是对同种生物群落进行生产结构的优化重组,使之物能相互交换,互惠互利。产业间重组是对不同生物群落按一定方式配置生产结构,达到共同增产,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一个完备、成熟、科学的农业循环经济应该是减量化、再利用、无害化和重组化四种模式的结合。宁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依托4R模式,结合本地的优势和特色,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循环模式。

二、宁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

农业生产要素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农业科学技术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动力,土地规模经营和市场化经营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手段,节约农业资源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目标。目前,宁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着农业生产要素短缺、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土地规模经营和市场化经营水平低以及农业资源浪费和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

1.农业生产要素短缺。一是耕地资源紧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空间有限。2004年全市现有耕地面积总量为316.57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57亩,大大低于联合国公布的0.8亩警戒线。尤其是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以及非农建设用地对优质农田大量占用,耕地面积仍将呈减小趋势。二是水资源对农业生产制约严重。水资源在时间上分布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梅汛期和台汛期,夏季高温时节常常农业用水供应不足,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而且在水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农业供水的比重却在逐年下降,从2002年到2004年三年间,农业供水的比重从51.2%下降到42.6%。三是农业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受历史和观念的影响,人们对农业有一种天然的“歧视”,普遍认为农业的收益比较差,因而导致对农业投入的不足。以财政支农支出为例,1988年至今,我市财政支农支出的绝对数虽有增加,但相对份额总体上呈下降趋势:1988年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12.1%,1990年下降到11.2%,到1995年下降到7.3%,1996年更是下降到了6.1%,2000年出现了可喜的回升,但也只有6.8%,“十五”期间,我市的财政支农投入基本上处于占财政总支出的6.8%的水平,仅为1988年投入比例的一半多。

2.农业科技含量不高。一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农业科技进步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农业科研资源力量比较分散,而且多数农业龙头企业缺乏自主开发能力,导致农业科研成果作用不够凸现。二是农业技术推广制度不健全,农业科技成果利用率比较低。目前农技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队伍不稳定,农技人员推广农技的主动性不强以及农技推广机构与科研单位联系合作少,农技推广项目与科研成果脱节都造成了许多科研成果没有转化为农业生产力。

3.土地规模经营和市场化经营水平低。由于农民易受利益的驱动以及现有土地制度的不完善,造成土地流转困难,难以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另外,农民的市场化意识淡薄,农产品生产与国内外市场没有有效连接,导致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近几年,宁波市种植的蔺草、柑橘、榨菜、竹笋等农产品经常出现产销大起大落的情况,这与不按市场需求盲目生产直接相关。

4.农业资源浪费和面源污染严重。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不合理,农业资源浪费和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市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其中以化肥和农药问题最为典型。据统计,我市不但单位耕地面积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大,而且化肥使用比例失衡和农药结构不合理。首先,单位耕地面积化肥用量从2001年的514.6公斤/公顷增加到2004年587.5公斤/公顷,年平均单位耕地面积化肥用量达到了555.5公斤/公顷,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产生污染而设置的225公斤/公顷安全上限的2.47倍;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2001年33.9公斤/公顷,2002年34.1公斤/公顷,2003年32.9公斤/公顷,2004年34.3公斤/公顷,年平均单位耕地面积农药用量为33.8公斤/公顷,分别是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和4.51倍。其次,化肥使用比例失衡,氮肥过高,磷肥不足,钾肥偏低,氮肥、磷肥、钾肥的平均比例为1∶0.33∶0.13,落后于氮磷钾的平均比例为1∶0.41∶0.096的全省水平和1∶0.46∶0.36的世界水平;农药产品结构不合理,易造成农作物残留量超标的杀虫剂占用药量的55.03%,高于28%的世界水平。

三、宁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宁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大户为主体,以农业循环技术为支撑,以安全农产品基地为载体,以4R模式为依托,通过生物链构建物质和能量循环,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资源和废弃物,努力做到农业污染最小化,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从而引导宁波农业由资源耗费型向资源循环利用型转化,实现农业生产“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逐步建立起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循环运作方式相结合的新农业综合体系,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1.强化农业循环经济的治污理念。一是加快建设一批品牌优秀、规模庞大、效益显著的安全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基地,将安全农产品基地建设与农业污染治理有效结合起来,使安全农产品基地成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有用载体。二是大力推广生态、科学、经济的农业循环经济的治污方式。如构建生物链,把部分面源污染物(如秸秆、粪便)通过再生闭路循环加以资源化利用,最终转化为有机肥料和清洁能源沼气,用有机肥料代替传统化肥来增加土壤的肥力,用清洁能源沼气代替传统农用能源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有效地解决化肥、秸秆、粪便引起的污染问题;通过优化调整农药产品结构,使各种农药的用药比例更趋合理,缓解农药给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使用人造温室和新型的沼气供热设备,解决传统农膜的“白色污染”问题。

2.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的制度安排。一是加强法规建设,建立绿色农产品生产机制和农业污染补偿制度,制订和完善农产品安全质量生产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二是完善土地经营制度。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在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稳步推行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促进土地使用权向农业龙头企业和大户集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规模经营水平,使农业龙头企业和大户成为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体。三是完善市场经营制度。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户和农产品市场化经营水平,避免许多农户在市场竞争中“孤军奋战”的局面,使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共同体成为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盈利主体。四是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投入。比如积极运用贴息、补助等财政杠杆,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多渠道地筹集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增加财政支农支出,加强农业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展农业循环经济奠定硬件基础;利用国家财政设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建立农业风险基金,有效规避农业风险,提高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运用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扩大农业贷款份额,支持农户和企业进行农业循环经济建设。

篇6

关键词:特色农业;综述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2

20世纪50年代,特色农业的研究在发达国家兴起,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加入到特色农业的研究中,特色农业是相对常规农业而言的,是农业的一个特例。

一、特色农业的概述

特色农业在我国迅速发展并得到政府的广泛重视,国内许多学者也在不断探索特色农业的发展问题,由此而形成的理论探讨及实践对于我国特色农业的良好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

孔祥智(2003)首先总结特色农业的概念和特征,然后分析西部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包括物种资源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接着探讨了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背景、机遇、现状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发展特色农业的总体思路,认为特色种植业、特色畜牧业、中药材开发、农产品加工业是西部应该重点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1]。

陈印军(2003)论述了特色农业的概念、特点及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资源环境优势,此外,还详细分析了影响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如粗放经营、品质退化、科技落后、生产趋同、信息网络建设落后与市场服务体系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大战略举措促进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2]。

杨祥禄(2003)针对四川特色农业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在分析其意义、条件、思路及目标的基础上,指出四川特色农业的主导方向应是特色茶叶产品、特色水果产品、“两高双低”优质油菜、特色中药材产品、特色蚕桑产品、特色蔬菜产品、特色名品杂粮等[3]。

陶性潜(2003)的分析是围绕贵州开展的,指出贵州特色农业的发展重点是中药材、野菜野果、杂粮杂豆、苦丁茶、辣椒等方面,还指出加强市场调查,实施名牌战略、加强资源调查,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搞好区域布局,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是当前贵州发展特色农业时需要关注的三个重要问题[4]。

张涛(2001)通过分析甘肃特色农业的发展优势,明确其发展格局,并强调在发展特色农业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六大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传统农业与特色农业的关系、特色农业与水资源的关系、特色农业与环境的关系、区际之间的关系及短期与长期的关系[5]。

吕火明(2002)对于特色农业的内涵、特征、类型、作用、原则、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和阐述,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6]。

李强、程科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分析特色农业发展与产业进入障碍之间的关系,在分析产业进入障碍类型及各自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不同产业进入障碍类型下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7]。

曹国华、张祯祥认为市场在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发展特色农业农民自主的经济行为,为避免市场盲目性,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培育市场体系,发展市场中介组织,促进生产和市场紧密衔接,建立风险防范和承担机制[8]。

刘晏良(2001)依据市场形势及发展机遇,以新疆为研究区域,通过综合分析特色农业发展现状、优势、必要性、总体思路、产业布局等方面,指出新疆应重点发展优质棉产业、特色林果园艺业、红色产业、中药材产业、特色经济小作物、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六大产业,并提出了促进新疆快速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9]。

周凌云[10](2005)总结了国际上著名的特色农业发展经验,如美国、新加坡等国的“观光农场”、德国有机食品、以色列的沙漠农业和节水农业、日本爱知县的“空中菜园”、“耕作社区”、“市民农园”等。

汤秀平认为,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处理好六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龙头带动与基地建设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积极开发与科学管理的关系;三是正确处理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户自主发展的关系;四是正确处理广度开发与深度开发的关系;五是正确处理常规农业与发展特色农业的关系;六是正确处理总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的关系[11]。

吴敬秋认为,发展特色农业应突出区域、科技、市场、生态、规模五大特色[12]。张金云等[13] 分析了特色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及存在问题。熊添祥的研究重点是贫困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14],杨祥绿、陈彦研究了四川的特色农业[3],陈印军、杨瑞珍对西部地区的特色农业进行了研究[2],而梁锦波等研究的是县域的特色农业[15]。

上述研究主要从宏观上对特色农业的内涵、优势、存在问题、发展思路等方面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探讨,为我国发展特色农业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为特色农业发展指明方向。但关于特色农业发展的微观研究则非常薄弱,基本没有实证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二、特色农业内涵

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以色列节水灌溉、美国生物农场等特色农业的成功,使全世界广泛接受特色农业。我国对特色农业的探索和实践起步较晚,目前,关于特色农业的内涵,国内学术界尚没有统一的界定,具有代表性的观点都是围绕着区域性、独特性、产业化、规模性、资源性、市场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来定义的,请见表1。

综合以上的观点,应从七个方面定义特色农业的内涵:

首先,特色农业必须立足在区域优势的基础上,一方面根据农业区划,不同区域自然资源的差异性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另一方面特色农业要求的生产、技术水平和自然等条件并非能够满足所有地方,因而特色农业的地域性特征就更为突出。区域性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必要前提。

其次,特色农业所生产的产品应该是独特的,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并要求其产品在营养、口感、外观、健康等方面应是优质的,否则就没有市场竞争力,特色农业无法健康发展。

第三,特色农业必须具有规模效应。在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特色农产品生产的产业化经营,从而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特色农业的报酬递增规模经济。若不具备一定规模,其产品则无法进入市场,因为它只能是样品或展品。

第四,特色农业一个系统的农业产业工程,是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特征的市场型农业。

第五,特色农业必须具有高效性,其投资回报率应高于常规农业,否则,生产者就不愿意进行创新而从常规农业生产转入特色农业开发。此外,特色农业又是以质量和效益为标准的高效农业,其最大的特点是高投资、高风险、高效益。

第六,特色农业的可持续性强调以特色占有市场,并强调区域自然、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和充分利用,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统一。

第七,特色农业必须与市场需要和社会需求相一致,因为社会需要和市场需要是衡量特色农业是否特色的重要标准。

总而言之,特色农业的内涵丰富,应从区域性、独特性、产业化、规模性、资源性、市场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等特征予以综合把握。

参考文献:

[1]孔祥智,关伏新.特色农业:西部农业的优势选择和发展对策[J].农业技术经济,2003,3:34-39.

[2]陈印军,杨瑞珍,等.西部地区特色农业优势、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3,1:21-24.

[3]杨祥禄,陈彦,等.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增强四川农产品市场竞争力[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3,1:11-15.

[4]陶性潜,许军.发展贵州特色农业大有可为[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3,1:8-10.

[5]张涛.甘肃省发展特色农业的几点思考[J].甘肃高师学报,2001.

[6]吕火明.论特色农业[J].社会科学研究,2002,3:27-30.

[7]李强,程科.产业进入障碍与发展特色农业[J].山西农经,2002(5):52-55.

[8]曹国华,张祯祥.发展特色农业中政府行为的若干问题[J].老区建设,1997(7):7-9.

[9]刘晏良.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对策[J].新疆农业科学,2001,38(3):111-116.

[10]周凌云.衡阳市特色农业的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2005,11.

[11]汤秀平.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处理好六个关系[J].农村发展论坛,1997(3):63-63.

[12]吴敬秋.发展特色农业应突出五个特色[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2,25(5):473-475.

[13]张金云,等.安徽省花卉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2,30(6):966-968.

[14]熊添祥.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业问题初探[J].农村改革与发展,2002(5):29-30.

[15]梁锦波.发展新兴县特色农业的思路[J].广东经济,2003(3).

[16]王建农,邓祖龙,周凌荣.特色农业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J].农业经济问题,1997(2).

[17].发展特色农业 促进山区经济增长[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Vol.17.No.1:24-25.

[18]陈东景,王晓峰,程国栋,薛玉琴.新疆特色农业发展初探——新疆农垦经济,2000(5).

[19]李金良,贺洪海.必须大力发展特色农业[J].经济师,2000(5).

[20]郝广华,孙晓强.跨越式发展特色农业.经济与管理,2001(6).

[21]刘贞富,贺志强.特色农业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2(19):52-54.

[22]贾万志.发展区域特色农业[J].发展论坛,1997(2):31-33.

[23]徐琪.欠发达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探讨——以苏北地区为例[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12):73-78.

[24]郭光荣.特色农业:人才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作物研究,2001,15(1):12-14.

[25]颜合洪.特色农业的内涵、形成条件和发展对策[J].作物研究,2001,15(1):9-11.

[26]邹冬生.特色农业理论初探[J].作物研究,2001.

[27]柯建中.浅谈发展特色农业的六大关系[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9:6-7.

[28]张达珍.发展特色农业的几项技术措施[J].安徽农业,1998.

[29]葛承群.发展“特色农业”的几个认识误区.农业经济问题,1998.

[30]郭世明.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大力开发特色农业[J].黑河学刊,1997.

[31]叶永青.论特色农业产业化[J].农村发展论坛,1996.

[32]程炯.闽东南区域特色农业的生态学研究——以漳州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

[33]蔡运龙,BarrySmit.持续农业及其中国态势[J].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集[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194-206.

[34]章家恩.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六大支持系统[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

篇7

关键词:粮食安全;技术层面;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16-1

1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

1.1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

土壤是生产粮食的基本条件,若是想保障粮食的高效生产,那么必须拥有肥沃的土壤。目前,基于我国有限的耕地面积,提高土壤质量是增收粮食的有效手段。现阶段,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土壤化肥利用率极低,主要原因是土壤水分流失快,保肥能力弱。提高与加强土壤肥力与土壤保护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前提,应把此类问题归于粮食增产研究性基础工作当中。

1.2改造中低产田

我国中低产田的主要成因:一是人为因素,如,农民经营管理土地的方式不适当,对土地只种植不养护,实行掠夺式利用,造成土地产量与土壤肥力下降,在土地投入上有机肥与重氮肥使用率较高,长此以往,造成土壤地力下降、养分失调等现象。应结合各个地区造成低产田的主要原因,进而实施具有侧重性与针对性的技术研究。要加强改造低产田的新方法与新技术,譬如说设施农业技术及精准农业技术等,提高改造我国中低产出土壤的水平与科技含量。二是自然条件的限制,例如土地贫瘠、土层较薄、气温偏低以及干旱缺水等问题。

1.3提高耕地防沙能力

我国目前土地沙化依旧处于整体恶化、局部治理的趋势。鉴于这种情况,应加强我国耕地防沙方面的技术研究,具体有以下两点:一是推广并研制防沙治沙的新技术与新品种,培育适合风沙地区生长的优良品种,研制土地沙化预警技术、评价技术和监测技术,提高我国防治风沙的基本能力;二是对已经研制出的防治风沙技术进行实施与推广。

2大力发展现代节水粮食技术

针对我国目前水污染严重、水资源浪费、利用率低以及水资源短缺等情况,在不增加灌溉用水量的情况下,发展节水农业是确保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唯一途径。研制相关粮食节水的现代化科技技术,构建出适合我国国情和先进的现代化节水设备和技术。例如说,可以指定科学、合理的调配水计划,实现不同地区之间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结合地区的水土资源条件,制作生态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计划;大力开发喷灌或微灌等技术,改变以往收效甚微的灌溉方式,除此之外,还需选择培育一些抗涝抗旱的优良品种,加强精量控制技术、作物需水信息技术、生理调控技术与高效用水技术等。

3加强抗病、优质、高产新品种的选育

纵观我国国情与粮食生产发展趋势,发现优良品种的增产率高达33.8%,展望未来,粮食生产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如此更加突出优良品种自身的作用。所以要创新常规育种技术与种质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以及遗传技术等方式,主抓粮食作物高产新品种的更新换代与培育情况,将抗病、高产和优质当作培育新品种的终极目标。

4加强粮食作物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就目前来说,我国粮食生产技术增产的可能性极高。所以,要强调采用科学、合理的耕作方式,将减少病虫害与确保粮食优质高产为主要目标。一是提高品种的单产水平,为深入研究优质高效、高产的栽培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围绕地区秸秆还田、防沙治沙、保土保水等粮食种植技术及相关需求,针对不同作物与不同区域实施不同的技术手段;三是基于环保、高效与安全的角度来研究生物农药技术与病害虫防治等问题。

5认真开展粮食产后减损技术的研究

长久以来,因为我国不够重视农村储粮等问题,导致经济损失十分严重。据调查结果显示,鼠害、霉变与虫害等病害的存在,大力冲击了我国粮食增产的安全性,鉴于此,我国应开展农村防霉、防虫、防鼠等关键技术问题的分析与研究,降低霉、鼠以及虫害给我国储粮造成的一系列损失,鉴于此,我们可以看出,合理、科学的储粮,是提高农村储粮的质量及整体水平的最好方式。

6结语

要提高并稳定我国粮食生产的综合性能力,一要加强现代化科技的支撑作用。最好的方式就是构建农田水利设施,为开展科技化生产创造了基本的实施条件,由此可见,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是基于科技进步的基础之上;二是要提高农业技术设施的构建能力,努力提高粮食的抗灾能力及基本的生产设施条件。

参考文献

[1]苏小姗,祁春节,田建民.水资源胁迫下基于粮食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创新趋势及策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2,33(2):207-210.

[2]陈秀端.试论新技术革命与区域粮食安全———以陕西省为例[J].价值工程, 2012,31(5):1-2.

[3]李计初.强化农业用水管理保障粮食安全生产———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吴普特[J].中国水利,2012,(6):16-25.

[4]王晓光,贾玉山,格根图.畜产品与粮食安全及牧草型全混日粮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1,38(3): 42-47.

篇8

关键词:现代农业;研究进展;发展模式;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6-0115-04 收稿日期:2009-11-08

2007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这是继十六大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后,又一次从更高的高度进行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更是用整个第四部分来阐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因此,研究现代农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十六大以来,现代农业问题逐渐成为国内理论界、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现将国内关于中国现代农业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以期推动该问题研究的深入。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

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理解和把握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国内文献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强调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基础性作用,即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基础,重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和WTO规则,建立起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运用现代工业装备、推行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农业综合体系(卢良恕,2004)。

2 强调现代农业的全球性和先进性,认为它是全球化格局中的农业,是现代世界范围内处于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是生产效率达到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张晓山,2007),是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较高水平的农业生产能力和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

3 强调现代农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组织特征,即是按照现代产业的理念,以产业关联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现代产业组织为纽带的贸工农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周应恒等,2007)。

4 强调现代农业资源节约、环境零损害的绿色性,认为其担负着维护与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的使命,是保护生态平衡的绿色产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张文杰,2007)。

上述观点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点出了现代农业的一些基本特征,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现代农业建设涉及农学、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诸多学科和领域,国内相关学者囿于不同的学术背景或研究视角,往往重点强调现代农业某一方面的特性而忽略其他特点,不可避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并不等于盲目追求新技术,不等于滥用诸如转基因之类的新技术。同时,现代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农业的一些做法,如注重精耕细作、大量施用有机肥、兴修农田水利发展灌溉、实行轮作和复种、农牧结合等,在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基于国内文献和中国的实际,本文认为,现代农业是指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优势和精华的基础;上,以现展理念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支撑,强调科学化管理、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发展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因素包括基础设施、科技水平、生产手段、产业组织、经营管理方式、社会服务、发展理念、主体素质以及政府的政策管理水平等。

二、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对于中国为什么要发展现代农业,国内学者的研究颇多。现将代表性的观点归纳如下。

李炳坤(2008)认为,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既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工作的客观要求;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又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出路;既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途径,又是持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条件。

张文杰(2007)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认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建设我国农村产业的重要支撑,是造就高素质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粮食发展和农民增收目标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柯炳生(2007)则认为,建设现代农业,绝不仅仅是农业部门本身、农村内部和农民自己的事情,而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三农”问题中,如果把农民问题看作是微观尺度,把农村问题看作是宏观尺度,那么农业问题就是中观尺度,是联系微观和宏观的纽带,因此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要考虑农业自身发展的意义(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等),还必须与农民的增收和农村地区的发展(新农村建设)以及整个国家的稳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相结合。同时,基于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现实,必须从城乡统筹、城乡联动的视角认识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基于产业关联和产业互动的视角,必须把发展现代农业与工业化、城镇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相联系;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必须把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三、中国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

正是基于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十六大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农、强农、惠农的政策和规定。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在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结构优化、农民收入提高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现实的农业发展水平仍比较低,还存在很多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

周琳琅(2007)认为,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科技文化吸纳能力不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资源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在恶化;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仍然薄弱,成果推广应用缓慢。柯炳生(2007)同样强调了农业科技进步的速度不能够满足需要和农民素质较低对发展现代农业的影响,同时也分析了农户规模狭小、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负面作用。

李成贵(2007)把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市场风险有增无减、面临全球化的挑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恶化视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孙瑞玲(2008)则认为,资源和环境问题、现行土地制度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矛盾、城乡矛盾、小农户和大市场的矛盾、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矛盾、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农业投入严重不足是制约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瓶颈。

综上所述,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资源环境矛盾、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不足、制度制约、农民素质低、产业化水平不高等多个方面。国内文献基本都是基于全国视角的整体性、宏观性分析,但国内相关区域由于自然条件、资源察赋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会有较大差异。因而,在宏观和共性分析的基础上,还必须进行微观区域视角的深入分析,当然最后的落脚点是基于全国形势、立足区域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针对性的可行措施来应对和解决。

四、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主要有三种(项仁学,2008):一是资源节约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模式,适用于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如日本、荷兰、以色列等;二是规模型、机械化、高技术模式,适用于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三是土地、劳动力适中的生产集约加机械技术的复合型模式,典型同家是法国、德国、英国等。相比对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介绍,国内学者则更多地关注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启示,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一些。

1 中国不具备复制美国农业的现实条件,必须依据国情、国力、农情、农力,走自然资源节约、劳动和技术集约经营、精耕细作的传统技术和农业现代化技术相结合、高就业低成本的技术路线(郎秀云,2008)。

2 中国在借鉴国外经验时必须考虑历史现实条件来制定相关农业政策,实施制度建设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农业科研体系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蒋和平等,2008)。

3 中国应学习和借鉴欧盟发展现代农业的五点经验,即注重调整传统农业生产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应用信息技术、搞好社会化服务和加强对农业的补贴和保护(靳贞来,2003)。

4 基于中国国情,应采取以生物化学技术为主、机械技术为辅的农业技术方向,注重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重视农地产权制度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的创新,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发展思路上要摈弃把农业发展与国家工业化分割的惯性思维,必须把现代农业建设纳入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战略之中,实施有利于农业发展、特别是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战略(柳建平等,2007)。

总之,世界范围内各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各具特色、各不相同,这主要由其地形地貌特征、资源禀赋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文传统习俗等因素决定。对于国外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和主要做法,我们不能生搬硬套、盲目跟随,但可以结合中国国情和各地实际,学习其有益经验。同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区域的经济基础、地理条件、资源禀赋等差别很大且发展极不平衡,不可能也不应该有统一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因此,中国的现代农业建设必须因地制宜、相互借鉴,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和区域特色的发展道路。比如,就大的区域而言,东北、内蒙古和河套地区,可立足其资源优势,发展规模化和集约化农业;东部发达农区和大城市的郊区,可以利用其区位、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和效益农业;中部农产品主产区,人多地少。可发挥其粮食生产的传统优势,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西部地区则要发挥其气候地质类型独特、特色农业资源丰富和草场面积广阔的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农业和草食畜牧业。

五、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与对策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这里主要从理念创新、政府作用和政策措施三个方面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一)理念创新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首先突破传统“就农业论农业”的思维定势,创新发展理念。

1 用现展理念引领和发展农业,就是要运用效益至上的理念发展效益农业;运用现代营销理念发展市场农业;运用科技兴农理念发展科技农业;运用社会分工与协作理念发展组织农业;运用标准化的理念发展标准农业;运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发展生态农业;运用流程再造的理念发展精准农业;运用资本运营理念发展资本农业(李小建等,2009)。

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必须树立和运用五大现念,即大资源理念,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大农业理念,挖掘农业的内涵,拓展农业的外延;大食物的理念,广辟食物来源,逐步提高绿色食物、有机食物的比重;大市场理念,充分利用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大生态理念,发展循环农业、集约农业,不断改善外部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李炳坤,2008)。

3 必须改变传统农业经营模式,运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要运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明确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质是又好又快发展;二是要运用工业化的理念来谋划农业、经营农业,积极探索和创新农业经营模式;三是要运用产业化的理念,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生产,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实施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四要运用市场化的理念,以市场观念指导农业,以市场导向发展农业,以市场需要拓宽农业(李文等,2008)。

(二)政府作用

基于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和公益性产业的性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现代农业,既要重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叉要重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西方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也证明,必须强化政府对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导作用。

陶武先(2004)认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政府作用主要表现在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体制创新、加强支持保护、构建服务体系、注重引导示范等五个方面。柯炳生(2007)则强调,政府职能的关键是切实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的各项投入,大力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全面提高政府的公益服务水平,加强农业支持和农业补贴力度。张红宇(2007)则提出,政府作用应从更多地强调管理向提供公共服务转变,主要从规划引导、试点示范、政策扶持、产业服务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总之,建设现代农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艰巨任务,既需要激发农民和相关组织等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需要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管理和公共

服务职能,以创造有利于农业经济、社会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空间。在现代农业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政府必须遵循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律。明确定位,在尊重农民意愿、保证农民利益的基础上,主要从提供制度保障(如农业立法、土地制度、农业组织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农业补贴制度等)、科技保障(如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等)、资金保障(如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构建多元化的农业投入体系、优化农业投资功效等)、服务保障(如市场体系建设、产品监管、劳动力培训与转移等)四个方面来发挥主导作用。

(三)政策措施

柯炳生(2007)提出从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对农产品的补贴制度、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方面的政策、加大政府公益服务方面的投入等六方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周琳琅(2007)则认为,必须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注重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积极拓展农业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走农业产业化、专业化、一体化道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经营;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培育大批现代新型农民;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服务体系。

篇9

关键词 茎瘤芥;榨菜;种质资源

中图分类号 S602.4;S63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3-0132-03

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 tumida Tsen et Lee)是双子叶植物,十字花科,芸苔属,芥菜种的变种。茎瘤芥(榨菜)作为我国特有的农业资源,既可做新鲜蔬菜食用,又可作为榨菜、腌菜和泡菜加工的原料,其加工产品“涪陵榨菜”蜚声海内外,与欧洲甜酸甘蓝、日本腌菜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随着茎瘤芥商品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现已形成以涪陵榨菜和浙江榨菜为主的榨菜产业,榨菜在当地人们生活和农业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据统计,2008年重庆市农民仅销售鲜菜头产值就达10亿元以上,预计带动相关产业收入80亿元以上。浙江省余姚市农民销售鲜菜头产值达2亿元,预计带动相关产业收入10亿元以上。榨菜产业的发展对茎瘤芥新品种的选育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亟需拓展茎瘤芥种质资源。因此,对茎瘤芥种质资源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茎瘤芥的起源

目前,尚无任何科学依据证实这种植物始于何时何地。关于茎瘤芥最早的记载是清乾隆51年,在《涪陵县续修涪州志》中有“青菜有苞有籉盐腌名五香榨菜”。说明18世纪中叶以前在四川.2盆地的长江流域地区已经分化出茎瘤芥。茎瘤芥也仅在中国栽培。1936年,毛宗良将茎瘤芥变种定名为B. juncea var.tsatsai。1942年,曾勉和李曙轩将茎瘤芥重新命名为B.juncea var. tumida Tsen et Lee。20世纪80年代前期,育种家杨以耕、陈材林等人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和鉴定,将榨菜原料的植物学名称定为茎瘤芥,仍沿用过去曾勉和李曙轩教授的拉丁文命名[1]。一般认为茎瘤芥最初由野生芥菜(Brassica juncea)进化而来,其进化次序是野生芥菜—大叶芥(Var. rugosa BaiLey)—笋子芥(Var. crassicau Lis chen et ang)—茎瘤芥[1]。陈材林等[2]从我国芥菜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考证了野生芥菜及原始亲本种的存在与分布,栽培芥菜的变异与分布等,对中国的芥菜起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是芥菜原生起源中心或起源中心之一,西北地区是中国的芥菜起源地,中国的栽培芥菜是由原生中国的野生芥菜进化而来,最早的出现年代在公元前6世纪以前,其中茎瘤芥最早发现于四川盆地。

2 茎瘤芥的分类及分布

20世纪30年代,已有按青菜头形状命名的草腰子、猪脑壳菜、香炉菜、菱角菜(或羊角菜)、笋子菜、包包菜(或奶奶菜)、指拇菜和犁头菜等茎瘤芥,有按菜叶形状命名的鸡啄菜、凤尾菜、蝴蝶菜和枇杷叶等茎瘤芥,还有按产区命名的河菜与山菜茎瘤芥。40年代又有三转子或三层楼、潞酒壶、鹅公包和白大叶等品种,至80年代,品种已达40多个。但以上均是习惯分类,未按一定的科学标准。80年代中期,农业科技工作者按茎瘤芥肉质茎和肉瘤的形状,将其分为4个基本类型:纺锤形、近圆球形、扁圆球形和羊角菜形[1]。刘义华等[3]运用生境敏感性评价方法,研究了6个茎瘤芥代表品种产量生境敏感性及其与主要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可将茎瘤芥品种分为生境敏感型品种、生境弱感型品种和生境钝感型品种。

茎瘤芥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18世纪至20世纪初期,茎瘤芥仅局限于四川省境内栽培。20世纪30年代引入浙江省,在浙江省经过不断的筛选,培育出适合浙江省自然条件的另一生态品种群。与此同时,在栽培技术、加工工艺方面,吸取四川省的传统经验,结合浙江省的具体条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使茎瘤芥在浙江省迅速发展起来,并由浙江省扩散到江苏省。继浙江省之后,陕西、湖北、湖南、贵州、云南、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广西、河南、山东、安徽、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等省的部分地区也先后引进涪陵的茎瘤芥进行栽培,但经济性状和商品质量均较差。

3 茎瘤芥核型与花粉形态研究

童南奎[4]对芥菜的6个变种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结球芥为1A型;茎瘤芥和宽柄芥为2A型;大头芥、分蘖芥和薹芥均属2B型。从核型进化的趋势看,芥菜的核型有可能是由不对称性向对称性发展,其结果与Levitsky的核型进化趋势观点是不一致的。王建波等[5]对大头芥、茎瘤芥、大叶芥、花叶芥、宽柄芥、结球芥和薹芥7个变种的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核型水平上,芥菜各变种的外部形态差异与染色体的倍性和数目没有直接关系,而与染色体结构改变、随体数目变异和位置排列的不同有关,认为芥菜营养器官性状的变异与染色体结构和随体的变异有很大关系。孟秋峰等[6]对芥菜16个变种的代表品种的花粉材料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芥菜花粉形状呈近球形、长球形或超长球形,随品种而异。花粉大小虽在变种间具有明显差异,但不能作为准确的变种分类依据。变种间在花粉的萌发器官和外壁纹饰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其特征对芥菜进行分类。其结果支持传统的芥菜“种”以下水平的分类。

篇10

关键词:地学基础;课程改革;农业院校

地学基础是农业院校生态环境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地质学、地貌学基本原理及两者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由地质地貌因素而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涉及的基本理论知识范围较广,且与实际结合非常紧密。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对地学基础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1 地学基础课程的性质

地学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是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环境科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各专业的学生提供必备的知识,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如土壤学、土地资源学、区域土壤、土地利用规划学、城乡规划、水土保持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地学基础是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发生、发展的一门自然科学。该课程重点地介绍了地球基本特性、地壳的物质组成、矿物岩石的形成及特征,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各种外力地质作用过程及相应的沉积物和地貌、地质与地貌学和农业生产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创造了前所末有的生产力,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就要向地球作更多的索取,然而人类如稍有处置不当,就会招致大自然严厉的惩罚。只有当人类都认识地球了解地球,才能与地球和谐协调,从而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牢固掌握地学的基本知识,初步建立正确的时间、空间观念。为理解土壤性状与环境的关系,为今后学习专业课程,并顺利开展土壤、土地、规划等方面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进一步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务。

2 地学基础课程的特点

该课程实践性较强,学习过程中不易掌握。因此要求任课教师必须了解课程的特点,以便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和手段,达到教学目的和效果。

因此,通过理论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更它有利于拓宽和更新学生的知识面。因此本课程教学内容应是针对目前环境问题的热点,总结国内外此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实践性教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把更多知识传达给学生。

3 教学改革方法探讨

3.1 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教学改革本质是课程内容的改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地质科学的新理论、新发现不断涌现。因此,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不断地加以更新与调整。

(1)教学内容应与实践紧密结合

由于该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实践性强,故在理论教学内容上,更加注重将理论融于实践的模式,即:去培养学生的微观-宏观的思维上的转变,如室内讲解各种地貌时,可列举周边的实地地貌及利用状况,便于学生的理解与立体思维的培养。在理论教学内容上,尽量多讲述与专业有关的地质问题,把地质地貌与专业密切地联系起来,以引起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如讲到三大岩石的时候,除介绍其各自的结构、构造及成因外,结合实例分析其风化后形成不同土壤,可供相应的作物生长,同时还可以提出为提高农作物产量需要给土壤补充某些特定微量元素和岩石肥料而进行的土壤改良措施,从而在根本上提高耕地的质量。讲到地质构造内容时,可结合农业生态地质环境,就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农业区域合理布局、农村城镇建设布局等方面的实例融入到课堂中。

(2)教学内容及时更新

该课程教学中,相关内容随着专业课程的发展而进行调整。当今社会,信息与科技高速发展,作为专业基础课,相对于专业课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该课程的相关内容应该与专业的发展相适应。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要扩大自身的知识面,广泛捕捉新技术、新知识信息,加速知识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造就适应生态环境建设发展需要的人才。

(3)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相关科研项目

因本课程属于生态环境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应以服务于农业院校专业课作为自身的特色,结合我院农业资源利用学科发展的优势,将老师的与之相关纵、横项科研实例介绍给同学们,让他们感觉到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激发其学习的动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他们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3.2 改革教学方法

学习和思考是相互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一个过程。因此,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教学内容分为讲授内容(基本原理、概念、方法)和自学内容(描述性内容、有关假说),教师重点讲述必讲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学习自学内容。课堂上采用互动式教学,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引发其好奇心,然后激发其挑战欲。如在涉及到地质构造内容时,应结合到“风水”与旅游景点方面的事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以便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地学基础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立体思维,具体过程为:具体的思维方式是将复杂的地质现象(问题)简单化,将特殊的地质现象(问题)典型化,将一般的地质现象(问题)规律化等。同时,应引导学生课堂教学的思维从微观向宏观转变,而实习时则需从宏观向微观转变,提高其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我们将矿物、岩石实验与讲课同步进行,将一部分讲课内容转移到实习中,避免了不接触标本实物单纯讲课的枯燥,有利于学生掌握。一直坚持对矿物、岩石在实验课上单独测试,效果很好。这样既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杜绝死记硬背。

3.3 改革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它是师生互动的工具。合理地使用教学手段,不仅可以解决学时少的问题,而且能够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有利于知识的传递。

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本课程一直坚持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并与实物标本、模型、录像片和其他手段相配合的方法,对学生尽量做到直观形象,使其能够消化理解。

此外,还适当采用一些教学模具,如利用滑坡体的教学模具来讲解滑坡的基本要素,同时借助Flas模拟滑坡的滑动过程,使课堂教学更具直观性。上述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不仅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主动性,同时也可节省时间,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

3.4 强化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教学,加深认识和理解课堂内容,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室内实验,通过矿物的颜色、光泽、硬度、解理与断口来认识常见的造岩矿物,如:石英、长石、辉石、角闪石、方解石、石膏、云母、滑石等;通过矿物的认识进一步认识三大类岩石,如:泥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和大理岩等。为了便于学生对实体的进一步认识与理解,特将相关标本以陈列的方式,布设于实验室内,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行开放。

但室内实验还不能满足学生对地质地貌的认识,因此,增设了野外地质实习,在教学内容上,视实习区域为旅游景点,去品味地质地貌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立体思维。实习内容主要包括各类岩石的观测,流水地貌、崩塌及重力地貌,以及断层、褶皱、倾斜岩层地貌及逆地形、冰川地貌、新构造运动的轨迹等一般的地质现象等。通过野外地质实习加深理解生态环境类专业与地质的关系,熟悉相关专业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巩固了所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了感性认识。例如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结合上述观测内容,分析不同地质特征条件下,不同区域的在农田、居民点及各种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注意的问题;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则通过实习,分析不同地质特征条件下,农业资源的利用状况。在野外实习过程中,应多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思考相应问题。使学生逐渐明确观察目的后,鼓励学生自己观察周边的地质地貌现象,变被动思考为主动思考。野外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和耳勤。

3.5 优化考核制度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勤奋、严谨的学风和科学态度,适当对所学知识进行考核是非常必要的。考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达到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正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进行考试改革。我校地学基础课程考试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考勤、提问、课程小论文以及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虑到该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加大了实验成绩在课程考核总成绩中的比重,占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期末考试既检验了教师的教学成果又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考试避免死记硬背的知识,适当加大综合分析题比重,重点考查学生的灵活性及综合素质。

经过几年的教改探索和实践,该课程的教学应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要求的的教学理念,去不断地优化教学内容,更好地服务于后续课程的学习;课程教学以采用互动式教学,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也使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和理解上的偏差,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则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培养立体思维的基础。

总之,地学基础教学改革要紧紧围绕农业院校的特色和生态环境类专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世策.深入研究启发式教学科学地进行课程改革[J].观点与视点,2006.16-18

[2]夏玉成工科构造地质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6,(1):110-112,152

[3]梁仕华,李子生,刘勇健 工程地质学教学方式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S):56-57

[4]刘莹,王勐 工程地质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等教育版),2006,(12):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