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别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6: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别

篇1

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也有很多不同。中国人排座位时“尚左尊东”,以“面朝大门为尊”。若是圆桌,主客则正对大门,左右两边越靠近主客越尊,如果距离相同则左侧尊于右侧。最常见、最正规的西餐桌是长桌,以长桌排位时,一般主陪在面对门的位置,副主陪在主陪的对面,1号客人在主陪的右手,2号客人在主陪的左手,3号客人在副主陪的右手,4号客人在副主陪的左手,其他客人随意安排。中西方饮酒礼仪差别也很大。中国人敬酒时通常以职位高低、宾主身份、年龄大小等为序,敬酒前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主次分明。中国人饮酒时往往会劝酒,想方设法让别人多喝几杯,客人往往都是碍于情面,不得不喝。西方宴会上常常也饮酒,但西方人一般不劝酒,喝不喝、喝多少通常由自己决定,饮酒时忌中国式的干杯,闹酒在西方人看来是不文明的行为。

2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内在原因

2.1农业结构

气候资源是自然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为人们提供光、热、空气、水等能量和物质。中西方气候资源的不同导致农业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季风气候发达,四季分明,因此,种植业在农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林业和渔业的比例很小。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等,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广泛种植水稻,因此,中国人的主食是米饭和面食。这种农业结构培养了中国人以素食为主的饮食习惯。美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暖湿气流给美国23的土地带来了丰富的降水,适合牧草生长,耕地面积小于草原面积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其畜牧业发达,畜牧业在农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欧洲西部受西风带控制,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阴雨天气,热量和光照等自然条件不太适合发展种植业,而优质牧草广布,因此,一般以畜牧业、花卉种植业等农业类型为主。欧洲东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距离海洋较远,水汽难以到达,农作物以耐旱的小麦为主。这样的农业结构决定了西方人的饮食以肉食与面食为主。

2.2

的不同也是导致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一个原因。在中国,佛教和道教十分盛行,特别是佛教,信仰的人非常多。佛教初入中国时,对于佛教徒的食品没有严格的规定。南朝时,梁武帝大力提倡素食,并禁止僧侣食肉,他认为食肉是杀生,至此改变了僧侣的饮食习惯。信仰之人每天都要吃斋念佛,禁止宰杀动物,因此,他们的饮食只能是素食。道教从“养生之道”的角度来看待素食,亦主张教众食素。素食成为僧、道、儒三家共同的选择,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既有上的功能,亦有保健养生的作用,深受国人喜爱。欧美人一般都信仰基督教。基督教在历史上是个纯素食的宗教,但是现在对于荤素没有过多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没有什么禁忌,饮食和普通人没有很大区别,然而吃血仍然是基督教信徒的禁忌,因此,西方人通常不吃动物内脏。

2.3价值观念

在跨文化交际中,价值观念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中西方国家在发展中产生各自的价值观,这些差异在饮食等诸多方面都有充分的体现。中华民族自古就注重和谐,在人际关系上以和为贵,因此,中国是典型的家庭社会,崇尚集体主义。以合餐的方式共享食物被视为集体主义的象征,标志着友谊与亲情。这种合餐式分享如原始仪式一样能够制造亲密无间的氛围和荣辱与共的决心。中国形成了以圆桌为基本特色的就餐方式,圆桌前按主次、尊卑围坐在一起,表现了一种传统的规矩和文化。西方主流的价值观是为自我价值实现而奋斗的精神。西方人个性张扬,注重维护个体利益,强调个体权利。分餐制恰恰是在文艺复兴运动后为保护个体性和公共领域而兴起的。既要自由地获得食物,又要尊重他人,人们设计出了公共餐具和相应的分餐制,这不仅仅是出于卫生学层面的考虑,更是为了推广内蕴于其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尊重个体等现代精神。

3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中国与欧美等西方国家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汉朝的张骞出使西域以及元朝时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游历等,拉开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序幕,中国人开始接触西方饮食。清代中后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由于的失败,清朝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推行,主动向西方学习,国家门户逐步开放,促使西方饮食文化进一步传入中国。清政府推行为,委派官员考察欧美国家,1872年清政府选派詹天佑等一批幼童留学美国,这些留洋华人把中餐介绍给世界,同时也把西餐带到了中国。而西方人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开设了租界,扩大了活动范围,租界的设立增加了中国人接触西方饮食的机会。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殖民者从中国获取大量廉价劳动力,劳工输出成为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式,很多华人被送到美国从事矿物开采与铁路建设,并逐渐转向其他服务行业,在这种情况下,海外中式餐饮业开始兴起。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大量的商务往来、旅游与文化交流促进了中西饮食的进一步交融,西方国家出现了大量的中餐馆,华侨聚居的唐人街里林立的中国餐馆是中国饮食文化海外传播的主要平台。在美国,中餐甚至慢慢融入进了主流餐饮。改革开放使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开始追求新奇的东西,西餐消费群体开始出现。1987年,肯德基第1家餐厅落户北京,随后,麦当劳和肯德基开始在沿海开放城市大量出现。中国加入WTO后,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融程度更大,我国的西餐呈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包括法餐意餐等西式正餐、以汉堡和比萨为代表的西式快餐、以星巴克为代表咖啡馆等。西餐发展迅速,遍及全国各地,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4结束语

篇2

餐饮礼仪 饮食方式 中西方文化 差异

教育部制定了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新标准将英语学习分为三个阶段,九个级别,在不同阶段的课程目标总体描述中,都特别强调了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的培养。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学习过程,应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特别是在各国密切往来的今天,通晓中西餐饮文化上的差异在现实中的应用更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餐饮礼仪在教材中的应用

1.餐桌座次的不同

牛津版Starter Unit 12 A birthday party中,小主人Millie要邀请她的朋友们一起为她庆祝生日。由于所邀请朋友的国籍不同,因此在餐桌的礼仪就特别讲究。首先是餐桌座次的不同。《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可见,中国人特别讲究礼。如果邀请的是中国人,则坐在哪里非常重要.主座一定是买单的人.主座是指距离门口最远的正中央位置。通过分配座位,中国人暗示谁对自己最重要。但在西方,传统的习惯都是圆桌式的就餐方式,所以基本没有座次的差别。就座时,身体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与餐桌的距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佳。餐台上已摆好的餐具不要随意摆弄。

2.进餐时的礼仪

在7B unit2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Grammar中,Millie和Daniel正在准备为交流学生举办一场欢迎晚会,他们开展了以下的对话:

Daniel:How many forks, plates and cups do we need?

Millie:I think thirty of each will be enough.

Daniel:How much beef and ham shall we buy?

Millie:I think three kilos of each.

Daniel:What else do you want to buy?

Millie:We need some eggs and tomatoes.

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Daniel和Millie这两个来自中国的孩子,还是充分考虑到中外饮食习惯的差异的。这里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餐具的选择上:中国人使用筷子。中国人自古以来大部分以农耕为主,所谓“面朝黄土背朝天”正是这一文化现象的真实写照。中国人强调以“和”为贵,反对侵略和攻击。中国人使用筷子时温文尔雅,很少出现戳、扎等不雅动作,在餐桌上对待食物的态度是亲和的、温柔的。日常生活当中对筷子的使用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

英国人则使用刀叉进餐,这是因为西方很多国家其祖先为狩猎民族,饮食以肉类为主,为了能在残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必须善于捕猎,富于进攻性。在使用刀叉过程中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东西的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执刀将其切成小块,然后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时,刀刃不可向外。进餐中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在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还要继续吃。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拢放在盘中。不用刀时,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千万不可手执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只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只手拿叉取菜。要记住任何时候,都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二、饮食观念不同在教材中的应用

饮食观念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营养价值和味道上的差别。台湾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一书的序言中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此一文化特征,亦体现于中西饮食文化之中。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即或是家常菜,一般也是荤素搭配来调和烹制的,如韭黄炒肉丝、肉片炒蒜苗、腐竹焖肉、芹菜炒豆腐干等。这“和合”观念在教材的Unit4 Food Main task中也得到了体现。比如,Millie说“I sometimes have rice with fish and an apple for lunch.”翻译即为“我有时候中午吃鱼拌饭和一个苹果”。可见,中国的饮食习惯还是以和为主,强调味道。所以中国有很多关于味道的描述,如甜、酸、辣、香、咸、臭、苦、浓、淡等,但同时却又忽视了营养。

西方人对于饮食强调科学与营养,故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牛排的味道从纽约到旧金山毫无二致,牛排的配菜也只是番茄、土豆、生菜有限的几种。再者,规范化的烹调要求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1995年第一期《海外文摘》刊载的《吃在荷兰》一文中,描述了“荷兰人家的厨房备有天平、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调料架上排着整齐大小划一的几十种调味料瓶,就像个化学试验室。”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注意加强中学英语教学中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中国文化与使用英语国家文化的比较,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逐步培养起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餐饮礼仪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和国际交往活动中,表示尊重、亲善和友好。按照礼仪的要求去做,就会使人获得尊重的满足,从而获得愉悦,由此达到人与人间的和谐。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社交礼教有利于强化学生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赵连友.中国饮食文化.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

篇3

摘要: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也正是这些礼仪困扰着我们很多人,餐桌礼仪文化是最重要的非语言文化,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经验。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要采用一个客观、宽容、尊重的心态对待异国文化,以便能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恰当地、得体地进行交际。

关键词:中西方;餐桌礼仪;比较;差异

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文化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餐桌礼仪文化又是构成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角色。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的人民都在饮食中自觉不自觉地透露着自身深刻的文化背景。当我们进入21世纪,就要不可避免的参与跨国文化交际,饮食文化正是国际文化交流中非语言交流的重要部分。世界之大,各地文化风俗、人文地理都不相同,而我们通过分析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能提高外语学习者对西方文化、语言的了解,以便交际。

1、餐桌礼仪方面的差异

座位安排、餐具、进餐方式等都直接反映了当地人的社会生产模式与文化取向。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也是一种社交经验。而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的要求也有许多差别,同时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能有效避免失礼于人。

1.1就餐气氛的差异

西方人的饮食讲究是一人一份的分餐制。西方人一上餐桌就会静静的享受自己的盘中餐,即使要分享食物,也会用小盘分好,各自食用。进餐时与客人交谈的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即可。咀嚼食物时不要说话,即使有人与你讲话也要等咽下食物之后再回答。而中国人则相反,一坐上餐桌,往往会滔滔不绝,互相夹菜,互相劝酒,以显出彼此的热情与关心。这种闹从某种程度上反应了人们内心的愉悦,温馨和睦,一团和气。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就从根本上反映出了其文化的差异。

1.2座位排序的差异

中西方人在正式宴会上都讲究座位的安排。在中餐餐桌上常用圆桌,一般情况下,坐北朝南或者正对门厅的座位为上座,两边为偏座。通常是让年长者、位高权重者或主宾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与上座相对,其余客人则按重要程度做偏座。在中国,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是儒家文化与思想,所以长幼有序,男尊女卑作为了排座的标准。总之,在中国,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而在西方正相反,右为尊,左为次。西方餐桌常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别坐两端,客人位于两旁。以男女主人的右手为上,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在安排上将尊重女性、女士优先作为排座标准。

1.3餐具的差异

西方人用餐习惯使用刀叉,中国人用筷子。这两种不同的餐具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还影响了东西方人的生活观念。西方国家由于受狩猎文化的影响,喜欢争强好胜,乐于冒险。在他们看来,食物是人们暴力之下的产物,金属的刀叉代表着一种进攻,一种强硬。同时,西方的分吃折射出西方人的独立,强调个性的尊重与平等。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用餐时只有把两根筷子一起配合,才能运用自如,准确无误,这体现了中国文化和谐统一的精神。筷子带来的合餐制,也突出了中国人牢固的家庭观念。在使用餐具时中西都有不同的规范。比如中餐进餐时不能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更不能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西餐中使用刀叉时要左手拿叉右手拿刀,进餐中需要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置在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己,表示还要继续用餐。用餐结束后,将叉子背面向上,刀刃与叉子并拢,平行放置于餐盘中。

1.4进餐礼仪的差异

西餐进餐礼仪传达的是一种对‘美’的精神追求,不但要求食物的味美,而且更要享受进餐的过程。不但要衣着整齐,坐姿端正,还应轻言细语,耳边通常还伴随着柔美的音乐。在进餐过程中,人们不允许在喝汤时发出声响,不允许吸烟和劝酒。不能用自己的餐具替他人取菜,不要将盘子里的食物全部切好后再用,不能将骨头或者不吃的食物放在台布上,应该放在盘子的一角。中餐的进餐礼仪体现一个‘让’的精神,入席后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餐时,才开始动筷子,而主人一般要先给主宾夹菜,请其先用。新菜上来的时候,客人们也会相互夹菜,以示关心。

1.5餐桌上离席的礼仪

西方人用餐的时候基本上都不会开手机,除非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手机铃声都会很小声,有电话来你要先跟大家说“对不起”然后起身离席出去听电话。用餐结束时,人们首先将腿上的餐巾拿起,随意叠好,再放回餐桌的左侧,然后起身离座。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客人才能离开,告别时还要向主人致谢,更为正式的,回家后还可再以电话或致谢卡致谢。吃中餐时,接听电话虽然也是不礼貌的表现,但是中国人对此细节并不太在意,手机响了直接出去接或者就在座位上接。用餐结束后会等主人来宣布结束,感谢宾客们前来用餐。在主人和主宾离开座位后,其它客人才慢慢离开。

2、结论

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的不同是中西民族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流的加快,中西餐桌礼仪文化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在融合中相互补充。我们只有多了解中西方文化,深入去探索文化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机的融合,才能真正适应我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以及消除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障碍而产生的误解,这对我国文化的传播、文明的发展已经国际地位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玛格丽特·维萨.餐桌礼仪:文明举止的起源、发展与含义[M].刘晓媛,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篇4

关键词:武汉饮食文化 翻译问题 研究与策略

一.前言

1.1研究背景

武汉,位于华夏中部,非南非北。武汉饮食文化,包罗万象,融汇南北。人人都说,武汉饮食:杂而有味。确实,武汉人,什么都尝,什么都学着做。但是做出来又总带着一股子武汉味。因此,武汉饮食文化也成了中国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且独具特色的一部分。然而,武汉饮食文化的翻译却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以下是几类较突出的问题。

二.武汉饮食文化的翻译问题

1.1小吃名菜的翻译问题

1.1.1翻译版本多样化,缺少统一性

有的武汉食物有很多种不同的翻译,有的翻译甚至相差甚远。直到现在都还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翻译。以武汉热干面为例,热干面有将近9种翻译。如:

Wuhan Noodles(武汉面条);Han-Coo Noodle(汉口面条);Chinese style dry mix face(中国风格的混合面);Hankou Style Noodle(意思是汉口风味面),是武汉大汉口食品公司生产的方便装热干面出口欧美包装上的英文翻译;WuHan HotNoodles with Sesame Paste(意思是加芝麻酱的武汉热面),这是上海世博会对热干面的官方翻译;Hot Dry Noodles(热-干-面),是日常生活中用的翻译;So Cool Noodle(非常酷的面条);Hot-Cool Noodle(谐音“好酷面条”);以及Regan Mian(热干面的汉语拼音)。

为了促销进口,所以采用了Hankou Style Noodle(意思是汉口风味面)这种意译,这种翻译表明了热干面的所属地,但忽略了热干面的原材料,人们只能想到是一种面,具体如何,则无法得知。因此,出现了WuHan HotNoodles with Sesame Paste(意思是加芝麻酱的武汉热面)这种译出了热干面的主料以及调料的翻译,此种译法则是为了介绍热干面而服务的;而作为一个武汉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般是采用Hot Dry Noodles(热-干-面)这种字对字的直译,这种翻译使用起来更为简洁方便,但外国人看见此译后可能会误解为一种辣的干的面。而So Cool Noodle(非常酷的面条)和Hot-Cool Noodle(谐音“好酷面条”)这种翻译则和热干面相差较远,而且此译很容易误认为又热又凉的面条。而最新提出的由台湾东吴大学的曾泰源教授提出的Regan Mian(热干面的汉语拼音)这种翻译又重新掀起了热干面翻译的争议。曾教授主张为了将热干面推广出去,热干面的翻译应采用音译法,并专有名词化。

再以豆皮的翻译为例。豆皮有Three fresh bean skin、Three delicacies wrapped in tofu skin、Tri-delicacy doupi(Changjiang Weekly上的翻译)、Seafood tofu(舌尖上的中国的翻译)、Fresh bean curd、Fried tofu skin、Bean curd sandwish、Bean curd

sheets等多种翻译。

豆皮是由面皮和熟糯米两部分组成一种食物。表层是脱皮绿豆和大米磨成的糊做成的金黄色的脆皮,底层则放置夹有豆干,肉干,脆笋块等食物的熟糯米。Three fresh bean skin这种翻译是字对字的翻译,虽不见的能表明豆皮的特征,但好在简洁。Three delicacies wrapped in tofu skin这种翻译主要是通过形容豆皮的外形来翻译豆皮,但tofu skin对应的食物应该是豆腐皮,而不是豆皮。Curd是指牛奶凝结后的胶状物,虽然可以形容豆皮表皮那种嫩嫩软软的口感,但是完全忽略了豆皮底层的熟糯米。Sandwich虽然和豆皮有点像,都是一层叠一层,但是原料不同,借用起来有些勉强。

以上种种翻译都各有其特点,每种翻译的产生都是有其使用价值的。但是,大部分翻译未经过深思熟虑,简单套用,往往忽视了原物的特征,原材料等重要因素。另外这种翻译不统一的现象会带来多方面的问题。国际上,这种不统一的翻译,不利于武汉饮食的宣传和推广。国内,这种现象会使本就尚未成熟的翻译市场愈加混乱。

1.1.2中翻英忽略地方性,套用不当

有些食物可能存在于全国各地,因选材、制作、外表等的差异而形成了地方特色。这种称呼相同,但实际上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东西最容易引起错误套用。如:武汉烧麦就和北方烧麦以及广式烧麦不同,虽同叫烧麦,但北方烧麦和广式烧麦重肉馅,北方烧麦多以牛肉、羊肉为馅,加以大葱,萝卜等东西,而广式烧麦多以鲜虾为主,武汉人却喜欢以糯米为主,掺以肉丁的重油烧麦。但是烧麦的翻译多以以下形式出现: steamed open dumplings、steamed pork dumplings、steamed crab dumplings、shelled shrimps ravioli、steamed dumpling with the dough gathered at the top等形式出现,可以发现,以上翻译多对应北方烧麦或广式烧麦,并不适应于武汉烧麦的翻译。

武汉豆皮和恩施、孝感的豆皮就有所不同,虽然各地日常都称其为豆皮。恩施和孝感的豆皮是用米粉和淀粉经过烙制出的一种粉,成品色泽乳白,有淡淡香味。因此上文所说的Fresh bean curd、Bean curd sheets更多的可能是指的恩施或孝感的豆皮,而非武汉豆皮。但是,当你在网上搜索豆皮翻译时,多会出现这类翻译,大家也图方便,未经考究就使用此种翻译,最终使用错误,贻笑大方。

还有同是糍粑、年糕一类的“糯食”,苏州糕团就习惯重油厚味,武汉却使用少量的糖和油,在淡淡的甜味中引出本味来。糍粑的翻译多以以下形式出现:cí bā,cooked glutinous rice pounded into paste、glutinous rice cake,年糕的翻译多以以下形式为主:Chinese New Year's cake、rice cake。很显然这种翻译只翻译出了事物的原材料却无法翻译出糍粑和年糕作为一道菜时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吃法上。

1.1.3没有可靠翻译,文化领域有较大空白

总所周知,武汉人把吃早饭叫做“过早”,将早饭的食物称作“早点”。武汉早点种类丰富,多以米食为主;过早的地方一般是分布在街边小巷的早点摊。清晨,你可以看见,武汉人穿行于各街各巷,或随手买一些饼子边走边吃,或坐在街边小摊上吃早点。因此,过早也成了武汉的一大饮食文化特色。“过早”一词在百度百科上的翻译时have breakfast,这种翻译虽然能让大家知道过早的主要意思,但是完全丢失了武汉“过早”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甚至,在查找“过早”的翻译时,找到了大部分单词是对应过早(即提前)的意思。

“煨汤待客”是武汉的又种特色饮食文化,是指吃饭之前,先给客人盛一大碗汤。武汉人讲究煨排骨汤待客。如果贵客来了没有排骨汤,那是很失礼的,好像降低了待客的规格,对客人不够热诚,大方。作客的也会觉得没有受到盛情的招待。因此,每逢客人将至,武汉人都会用沙吊子煨一大罐汤招待客人。但是这种本应人人知晓的武汉饮食文化却难以找到稍好的英文翻译。只是在百度等翻译软件上查到一些机器翻译:Simmer soup hospitality。

2.烹饪方法的翻译问题

烹饪方法的翻译存在随意应用的现象,缺少可辨性。有的翻译直接借用了非英语的外来词汇,如“熘”有sautéed这种翻译,很显然sautéed是一个非英语词汇,它可能对应该语言中的“熘”的单词,但不一定和中文中“熘”的烹饪方法完全对应。有的英文翻译还是比较完善的,但是专业的网站,书籍或者字典等其他媒体的宣传,普及度不够,人们很难简单的接触或寻找到这类翻译。如煎:fry、炒:stir-fry、 爆:quick-fry、炸:deep-fry、扒:fry and simmer的英文译文都以”fry”(本意是To be cooked in a pan over direct heat in hot oil or fa)这个单词为基础,然后配以一定的单词,从而来区分这些烹饪方法的不同。再比如说最具武汉特色的“煨”这种烹饪方法,英文解释为simmer:to be cooked gently or remain just at or below the boling point.中文解释煨:用温火烧熟或加热。两者释义非常贴近,着实是一个很贴切的翻译。但是,煲、炖、焖、煮的英文翻译也是simmer,那外国读者应该怎样区分这几种烹饪方法呢?而且你看见simmer时能首先联想到武汉烹饪方法“煨”吗?因此,这种翻译缺少可辨性,也不能体现武汉特色,缺少地方性。

3.厨房用具的翻译问题

厨具的翻译存在忽略实物差异性,用词不贴切的问题。就拿最有武汉特色的沙吊子为例。沙吊子是武汉的方言称呼,在普通话中称为砂锅。砂锅有以下几种翻译:earthenware cooking pot、casserole、earthen pot、marmite、bellied stew pan。earthenware cooking pot这种翻译,译出了沙吊子的材料以及用途,但pot既可以指壶也可以指罐,一般是指那种口大较浅带盖子的罐子,而沙吊子属于那种容器肚子较两头粗,比较深的一种砂锅。因此此译仍需改进。casserole,指的是法式的砂锅,一般用陶瓷或者玻璃制成,可以放入烤炉的一种厨房用具;和中式的用石英、黏土等烧制而成的砂锅是完全不同的东西。Marmite比较符合沙吊子的形象,但有时这种砂锅是用金属做的,这又和砂锅的材料产生了矛盾。bellied stew pan,bellied带有肚大的意思,stew有炖肉的意思,但是pan则指的平底锅,和沙吊子较深的形象不符,另外,此译也无法表明砂锅的制作材料。煨汤时和砂锅搭配在一起的还有煤炉子,一般翻译为Coal furnace或Coal stove。第一种翻译中furnace指那种在内部加热的熔炉,和武汉这种外部加热的煤炉子不太相符。第二种翻译中stove:An apparatus in which electricity or a fuel is used to furnish heat, as for cooking or warmth.这个词搭配coal很简单的就表明了煤炉子的用法以及使用材料,而且stove一般是指在表层接触加热的炉子,这种翻译就要优于第一种翻译,但是中西方炉子外形有较大差异,西方一般是壁炉,或者是金属的长方体型的炉子,而武汉的煤炉子则是圆形的。因此,此译仍不完全准确。

三.武汉饮食文化翻译的研究与策略

针对以上武汉饮食文化翻译的几类问题,笔者通过借鉴一些饮食文化翻译研究者的方法,加以个人观点,总结出了如下三种较有针对性的翻译方法。

3.1巧用小吃名菜原材料,确定菜名中心词

任何翻译都讲究一个“信”。对于食物更是如此。为了更好地将食物介绍给译者,在翻译时借用食物的原材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一道食物,一般都由主料,配料和调料组成,因此,可以将主料作为中心词,将配料,调料以分词或形容词的形式放在中心词前后作定语,有时也可以将烹饪方法译入其中,如以上的热干面的翻译,写者个人就比较欣赏WuHan HotNoodles with Sesame Paste这种翻译。这种翻译以HotNoodles为中心词,以地名作为前置定语,再加上with连接的酱料作为后置定语,没有见过这种面条的读者也基本可以猜想到是怎样的一种食物。有人可能会说,热干面是一种碱面,和noodle大不相同,但是为了使翻译更加简洁,有时可以省去一切不太重要的成分,如果确实要翻译出来,也可以在 加上备注,注明该面条的成分,以示和noodle的区别。以后碰见这类食物的翻译,都可以借用“地名+中心词+调料”或其他搭配中心词的方法。

3.2小吃厨具重视地方性,与具体实物相对照

针对那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厨房用具或食物的翻译,我们要多方查找,求证实物,明确其外形,原材料等差别,不要因为在汉语中的称呼相同就直接借用。多找找其相同点,确定不同点,着力修改不同点。用英语的形似来替换汉语的音似。如上文中武汉烧麦的翻译,由于各地烧麦外形基本相同,都是顶部有一个花型开口的“包子”,但是使用馅料不同,并且是以重油为主。因此,我们可以在馅上做文章。试译武汉烧麦为steamed oiled sticky dumplings。以后碰见这类食物的翻译,是采用三步走模式:一去掉相同点、二确定不同点、三换掉不同点。

3.3关注风俗文化,试创其翻译

很多饮食相关的武汉文化现象都难以找到对应翻译,写者觉得对于情感性较弱的特色饮食文化,我们可以用汉语拼音翻译这些文化风俗,然后加以简短的备注。如过早可试译为:Guo Zao(the same meaning as eating breakfast in Wuhan dialect); 如“靠杯酒“这种武汉人之间相互表义气,增感情的文化现象可试译为:Kao Bei Jiu(an special Wuhan activity that good friends usually men gethered to drink shows friendship between them)。”煨汤待客”这种表现武汉人对待客人热情友好的文化现象,可以试译为:Wei Tang Dai Ke(a special Wuhan custom for showing hoster’s hospitality by treating guests some delicious soup)。而对于蕴含某种特定的情感因素的饮食文化,我们可以借用英语中一些对应的典故或单词,加以中心词的翻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此类饮食文化现象都能在英语找到对应的典故,因此这类翻译同样也可以使用汉语拼音加备注的方法,今后,这类翻译可以试采用:汉语拼音(备注)的方法;或者是接典的方法。

四.小结

一直以来,武汉特色饮食文化的佳译寥如星辰,本文参考借鉴各种文献资料以及《舌尖上的中国》等翻译,对武汉的饮食文化的翻译现状进行了宽泛的搜集和整理,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翻译案例,旨在简洁明了的指出武汉饮食文化翻译中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以望能引起广大翻译界人士的关注,并提出了一点个人观点,为促进武汉饮食文化翻译的规范化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刘晓航.老小吃、老味道.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熊正安.武汉饮食文化地域.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6(9).

【3】付巧玲.从武汉饮食观武汉文化.

【4】刘清波.中国菜名英译的技巧和原则.中国科技翻译.2003(11).

【5】李芳.热干面英译应统一为RenganMian.长江日报2014(3).

篇5

关键词:李安;电影;文化冲突;传统文化

李安作为著名的华人导演,其所导演的电影之中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因为李安在西方的生活经历,又让其极具中国传统味道的电影融合了西方文化的理念和思想。中西方文化在李安电影中得以交汇、融合,中西方文化的与众不同在李安电影中也予以充分展现,让人们看到了李安导演深邃的思想内涵,更让我们看到了通过电影所反映的中西方文化差别。也正是这种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和融合,才让李安导演的电影独具魅力,深深吸引我们跟随其脚步不断感知事件背后的深刻含义。

一、李安眼中的文化冲突和文化冲击

李安作品对于中西方文化进行了深入剖析,其在对西方文化价值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思考,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并对两种文化的融合给予了积极探索。由此可观,李安导演的作品从某一个方面来看已经成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传统文化优良传统进行展示和弘扬。李安电影是对文化价值的内涵所进行的探索,也是对儒家哲学及家庭道德的精髓的高度弘扬。这表明了李安在对文化的认识上具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其认为传统文化应当挖掘其深层次内涵,让其中的文化精髓不断予以发扬与传承。比如在《推手》作品中[1],其所表达的是家庭的深刻含义,通过妻子与父亲彼此之间的文化沟通和理解,达到了两代人关系的改善。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让一种全新的文化融入到生活之中,既说明了李安对传统文化的支持,又说明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比如在《饮食男女》中,从父女等角色中分析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母亲的去世,父亲双重角色的担当,以及父亲渴望了解女儿内心,女儿渴望与父亲心系沟通但是无法实现的纠结。父亲的欲言又止,女儿的心思抽离,梁母与锦荣的同桌异梦,都让整个家庭呈现出支离破碎的痕迹。但是李安所给出的欧亨利式的结尾,则更加让人意味深长,展现出了中国式节奏欲望压抑之后的爆发,从而达到一种平衡的追寻。

二、电影的文化属性

电影既是世俗的艺术作品,包含审美意识形态,也是商业利益空间的攫取平台。从这两点来看,健康的中国电影,应当包含了代表票房利润的商业性指标与代表文化精神的艺术指标两个方面内容。商业性与艺术性相互依存,没有商业性作为基石和保障,就无法完美体现其艺术性;没有艺术性的引领和升华,其商业性就无法得到保障。与此同时,电影蕴含两种力量,一种是表现为电影的产业形态,产生经济效益,叫做经济力量,是一种硬力量;另一种则表现为电影的文化身份,诸如文化属性、意识形态等内容都被囊括其中,并被称为重要的文化力量,相比较“硬实力”来说,其可以被称为“软力量”。当中国电影成为一种产业、变成一种经济力量时,要想坚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影体系范式,就必须在电影行业竞争中坚守文化艺术的身份,坚守自己的文化品牌[2]。当前,经济的全球化与文化的全球化,使得电影的语境不断冲破本土化的语境范围,民族电影的发展要想得到推动,一方面要坚持其电影的创作能够极大地吸引观众对文化价值、人性予以聚焦和反思,另一方面还要注重让本民族的电影文化身份得以保留。此外,文化的全球化为中国电影文化走出国界、融入世界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中国电影应当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异族文化中最大程度地吸取可利用因素,扩大与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通性,以整合世界范围内的不同文化,增加中国电影发展的可持续性。中国电影文化创作只有努力探索,充分利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碰撞来增加文化的流动与交换,从而走出一条文化自觉和文化先觉的特色之路,促进民族文化的认同与传播。

三、结合李安“家庭三部曲”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对比

1.社会背景文化的对比

李安往往将东西方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使用带有“文法符码”特征的行为来表现。其《家庭三部曲》中充满了太极拳、中国书法、中国饮食文化、婚宴民俗等典型的中国文化符号,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体现得非常深刻[3]。在《推手》的开篇场景中,以不懂英语的朱老气定神闲打太极来体现中国文化符码;以同一房间内,不懂中文的美国媳妇心浮气躁地打电脑来体现美国文化。通过这种语言不多、情节简单的生活场景的对比,使观众清晰而深刻地将中西方文化间的巨大差异印入脑海。在朱老儿子晓生的身上集中了《推手》矛盾的焦点和冲突的过程,他心中的矛盾同时也是中西方两种文化冲突交点的体现。影片将传统文化的特征赋予每个具体的人物载体,在同一个复杂多样、文化异样的环境中,这些载体之间必然产生冲突和矛盾。而晓生对妻子和父亲之间的矛盾似乎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调解,阳光中一对老人茫然孤寂的身影定格就成为《推手》最后的一幕。老人无法介入儿子晓生的世界,同时父辈们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无法延续到在西方文化环境中生活的儿孙一代身上。《饮食男女》中,[4]通过对郎雄内心深处悲苦的心理描述,一方面体现了其父女之情的压抑,即自己无法与三个女儿进行沟通;另一方面体现了其男女之情的压抑,即自己生命与情感的孤独。其通过三个女儿的心境展现了与父亲之间的隔阂。比如,在对大女儿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展现了其身上所肩负的孝道责任,同时也不断给予自己借口,进而逃避其所期望遇到的爱情。这样的一种情感纠结正是凸显了中国文化中隐忍和压抑的特点。而在最后周老师的出现,则成为家珍的最好救赎,尤其在欢乐颂音乐响起时候,家珍的愿望得以满足,其心结也逐渐打开,从而让整个文化的平衡寻找到归宿。这两部影片均是李安“家庭三部曲”电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人性被“压抑”过程中所产生的痛苦,渴望“释放”的内心情感。同时也向我们揭示了即使文化、伦理、地域、时代有所不同,但是人性内心的挣扎与渴望释放的情感则是一样的。

2.家庭观念上的对比

李安的家庭三部曲,主要以“家”为故事背景,通过对家庭中各种错综复杂矛盾的描写,突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妥协与宽容,多角度地反应出现代文明对中国传统家庭模式,以及传统伦理观念所造成的极大冲击,以及在此冲击下所形成的人物性格,所面临的困难,可能做出的选择,以及人物的命运走向。中国社会极为注重家庭概念,家国同构可谓是其典型特征。中国更加重视家庭生活而缺少集体生活,在集体和个人之间有所选择时候,往往以集体理念为重,同构伦理来对社会进行相应组织,也正是因为此,我们国家被称为“伦理本位”社会。与此相反,西方社会则更加推崇个性发展,坚持以个人作为发展的根基,国家的形成则更加注重契约的作用。西方人比东方人更为注重集体生活,但是对于家庭的概念则相对淡薄,通过宗教来对个人形成威慑、凝聚社会,来确保个人的独立地位与自由权利,所以被称为“个人本位”社会。“家庭三部曲”主要对危机四伏、即将分裂的家进行了重点描述。传统中国家庭理念中,家庭一旦出现裂痕,甚至走向分裂,父亲的核心地位就会受到质疑。《推手》中,以太极大师朱老为主人公,通过“推手”的内涵来揭示其家庭权威代表观念中中西方之间的差别,让我们从全新的价值观、人格角度来审视“父亲”的角色。《喜宴》结局中以父亲无奈地举起双手,表明了父亲在家庭伦理观念出现冲突时候,父亲所作出的妥协。发展到《饮食男女》时,以父亲自己打破家庭结构,震惊最亲家人来表明父亲对传统家庭观念冲突的主动接受[5]。

3.个人情感上的对比

受社会传统观念制约、不能自由发展的爱情在李安作品的感情中占多数。例如,《饮食男女》主要表现的老少恋和《喜宴》中的同性恋。李安的电影离不开一个“情”字,通过家庭中“情”的美好情愫的演绎,来体现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东西方文化的冲突等,展现了李安完整的中国文化品格,也让更多的中西方观众沉入其中,让中西方观众都能够从影片中寻找到自己的心灵栖息地,达到了心理上共鸣,更加彰显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包容。在李安的《家庭三部曲》中,细致地描述和刻画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其作品从全球化的高度出发,通过对生活中各种矛盾的演绎,提出一个“我们应该如何去爱?”的问题,李安在情感方面更趋同于父辈。父母和儿女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生活,其矛盾的出现不可避免,这些问题被李安影片中的老人所逐渐理解,并日渐接受,最后形成了文化的融合与统一,达到了家庭的和谐构建。总之,李安的“家庭三部曲”影片所表现出的家庭情感、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受到中西方观众的喜爱与好评。

四、结语

中国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西方文化的发展也同样具有自己的魅力,当两种文化融合在电影之中,难免会产生诸多冲突,也正是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冲突才让李安的电影如此具有魅力,才让李安能够独具慧眼地将两种文化的精髓之处予以融合,让我们在进行电影观看的同时,不仅是在感受电影本身的独到之处,也是在感受中西方文化的与众不同。我们需要通过李安的电影感受李安的精神世界,感受李安对于中西方文化的认知和价值内涵,尤其需要深入到其影片之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让中华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之中不断寻求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时雨.评电影《推手》中西饮食文化中饮水的差异[J].北方文学(下旬),2017(04):262-263.

[2]郭子君.李安电影中西文化元素融合的主体思维构成[J].电影新作,2016(03):118-121.

[3]杨翥鹏,梁春竹.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论李安《家庭三部曲》的文化内涵[J].戏剧之家,2014(18):350.

[4]吴素青.李安电影《喜宴》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大众文艺,2014(02):203.

篇6

中西方餐桌文化因其形成历史、民族背景、宗教信仰、思想观念、政治属性和经济结构等不同而不同,同时,又随着两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而不可避免地彼此影响,相互吸收,以满足更大的需求。本文将以中餐和西餐的餐桌礼仪为例,对其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加以叙述。

一、中西方餐桌礼仪的相同点

想要掌握好餐桌礼仪,就必须要了解餐桌礼仪的基本准则。虽然中西方餐桌文化差别甚大,但是基本准则却大体相同。

首先诚信守礼。所谓守礼自律,就是诚实守信、守法循礼。每一位参与者都必须自觉遵守餐桌礼仪,不可违背。餐饮活动中,我们务必要待人以诚,表里如一,才能更好的被他人所理解和接受。《论语·颜渊》中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概括出了东西方餐桌文化最重要的守则。

其次要尊敬他人。在餐饮活动中,中西方的饮食礼仪都有敬人的原则。无论是落座、交谈还是接物,我们要维护他人的尊严,做到处处不可有失敬之处,更不可侮辱对方人格。谨记敬人本身就是敬自己。

第三要谦恭适度。餐桌虽是交流情感的好地方。但是如果不把握好尺度,做过了头或做不到位,都会让自己失了身份,所谓的“过犹不及”便是这个意思。所以,在运用餐桌礼仪时,我们要态度谦虚、不卑不亢,以自尊和尊人为准则,做到大大方方,谈吐适度。

第四要宽容豁达。餐桌之上,人与人之间由于生长环境、生活经历或修养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不可能消除。这就需要我们宽以待人。对于不同于己或不同于众的人要耐心包容,这不仅能够消除人际间的紧张关系,还有助于我们扩大交往空间。

第五要人乡随俗。因为国情、地域、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餐桌上完全可能存在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情况。这时,我们要本着入乡随俗的原则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正像英语中的那句“when inrome,do as the romans do”,只有这样,才有助于人际关系的融洽。

二、中西方餐桌礼仪的不同点

《礼记·曲礼》中的“入境而问禁,人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说明了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风俗习

转贴于

惯,而餐桌礼仪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的不同,不但可以使你在各样的餐饮活动中游刃有余,也能更好的展现个人风采。

首先是入座方式不同。中餐讲的是先长者、后女士的原则。坐下后姿势要端正,脚放在自己的座下,不可任意直伸。手肘不可靠在桌子边上。更不要将手放在邻桌椅背上。而西餐中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且本着“女士优先”的原则。男士要帮助女士拉开和推进椅子。用餐时,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

其次是餐具使用。中餐餐具一般有杯子、盘子、碗、碟子、筷子、勺子等几种。用餐时,不要伏碗吃饭。应该端碗。用匙饮汤,不举碗海喝。不用筷子在餐盘中乱翻。任何情况下不反扣餐具,无论是碗还是酒杯。不能用舌头舔舐餐具。上餐时,不可用筷子互相敲打,或拿筷子敲打餐具。西餐餐具包含刀、叉、匙、盘、杯等。使用刀叉的原则是左手拿叉,右手持刀或汤匙。刀叉的拿法是轻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汤匙的握法与握笔的方式相同。如果感觉不方便,可以换右手拿叉,尽量避免更换频繁。

第三是进餐礼仪不同。吃中餐时不要急于动筷,须等主人举杯示意开始,客人才可用餐。如果有长辈,应礼节性的让菜或斟酒。夹菜时,须用公共筷。西餐中,喝汤时应先用汤匙向后往前舀汤,以免弄到别人身上,另外,喝汤绝对不能出声音。吃面包时,要先将面包撕成小块,再由左手拿起来吃等等。

第四是酒水礼仪不同。殷勤劝酒历来被中国人视作表达情意的重要形式。敬酒态度要大方,应起立举杯并且目视对方。借敬酒之名行灌酒之意,甚至偷偷给别人的杯子倒酒都是有违礼仪的。喝酒的速度以不超过宴会主人的速度为好。饮酒也不宜过度,以控制本人酒量的三分之一为宜。按西餐传统,主菜若是肉类。则配以红酒,若是鱼类则配以白酒。无论哪种酒,都与中餐相反,切忌一饮而尽或是边喝边透过酒杯看别人。饮酒前要轻轻摇动酒杯让酒与空气接触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摇晃杯子。若杯上留有口红印,应用面巾纸擦拭,不能用手指擦拭。

第五是停餐方法不同。如果是席间暂时离开。中餐是把筷子并拢、纵向搁在碟子或者碗上。如果将筷子横向搁在碟子或碗上则表述酒足饭饱不需进食了。西餐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应把刀叉以八字形排在盘中。刀叉不应突到外面,切勿边说话边挥舞刀叉。用餐结束后。将刀叉并拢排在盘中即可。

篇7

【关键词】 饮食电影;视觉;观赏性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电影是生活的镜子、人性的窗口,人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念想以及遇到的各方面的困扰、体验几乎都能从电影艺术中管窥到。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交流,我们猛然发现,当今世界影坛上,以各国美食为主要表现对象的“饮食电影”层出不穷,成为一个热门的电影类型。柏林电影节更是新设立了一个“美食与电影”单元,集中展映来自世界各地的与食品有关的电影。[1]29从华语电影《喜宴》、《饮食男女》到日本的《海鸥食堂》、《南极料理人》,从脱胎于真实故事的《美食、祈祷、恋爱》、《朱莉与朱莉亚》到深邃隽永的《香料共和国》、《巴贝特盛宴》,一系列优秀的饮食电影,叫好又叫座,它们情调各异,共同点是饮食被当作电影中的主要符号、核心元素。作为现代电影一个重要场域,饮食呼应时代特质,进入电影叙事空间,带来了电影艺术的独特样貌。

何为“饮食电影”?沈宏非认为:“以做饭或吃饭为主题或卖点的电影,通常被称为美食电影。”[2]聂俊珍对饮食电影的归纳是:“以饮食为主题或借喻主题来展开剧情,或者以饮食为线索推动故事向前发展,饮食活动对主要角色的生活有重要影响或起着点明和深化主题的重要作用,这一类影片,称之为饮食电影。”[3]5

饮食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情感联系的重要载体。孟子说:“食色,性也。”相对于色,食物是人类可以公开表达的本能之欲。《饮食男女》的编剧王蕙玲宣称:“吃,饮食是台面上的东西。欲望、男女则是台下面的东西,台下面的东西永远不能拿到台上面来讨论,这也是主角荒谬行径的来源。”[4]8人与人生活理念的差别以及不同年代、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冲突,往往会在饮食上表现出来,而人们在饮食中显现的人生观、文化观和价值感都是具有电影表现意义的。这里笔者选取《饮食男女》、《海鸥食堂》和《巴贝特盛宴》三部电影来谈饮食电影的独有内涵和艺术风韵。

一、情理冲突中亲情的回归

当代饮食电影就整体而言,更着眼于普通人的情感而非那种高概念的艺术。在《饮食男女》中,早年丧妻的大厨父亲与亲手带大的三个女儿,不可避免地在食物的选择和调料的口味上冲突不断,归根结底这是代际冲突和情感冲突的集中反映。整部影片可以说是在五次家宴的串联中完成了主题的书写,即借“饮食”说“男女”,用可被感知的食物来说秘而不宣的人物内心世界。基本上每一次的家宴都伴随着一位家庭成员的脱离,日渐疏离和淡漠的人际关系在活色生香的食物面前显得愈加冰冷,形成巨大的反差。直到第五次家宴,父亲宣布与锦荣的爱情,实现了自我的解放和回归,也意味着以“饮食”为代表的旧的家庭秩序的解构和瓦解、新家庭模式的重建与确立。《海鸥食堂》继承了日本饮食电影的“治愈”系风格,远离日本的幸惠将迷你温暖的海鸥食堂开在芬兰静静的海边,坚持用“梅干、鲑鱼、鲣鱼”所制作的日式传统饭团作为餐厅的主菜单。小绿与正子的到来,为食堂带来了不一样的色泽,三个女人用对食物的热爱与淡然的坚持让这家小小的食堂征服了异域的味蕾,赢得了来自芬兰小镇人们的善意,这是一部从孤独中任性出走、寻找内心快乐的影片。而《巴贝特的盛宴》的主人公是一位丈夫与儿子丧生战争,而自己独自在丹麦村庄避难的巴黎名厨。她默默地伺候着一对将一生都奉献给了信仰的清教徒姐妹。这对姐妹几乎顿顿吃着清水煮鱼干和面包糊,拒绝了一切世俗的享乐。巴贝特用赢得的一万法郎精心准备的法式大餐融化了心存芥蒂的教徒们冰封已久的内心,她们互相体恤并真诚赞美。影片投射的是人性节制与生活情趣间的美妙平衡,令人唏嘘不已。

显然,饮食电影中的各种戏剧冲突并非刻意张扬的一种噱头,而是随着不同饮食的把握自然而然彰显出来的,正因为如此,饮食电影的风格大多平和宁静,少了许多剑拔弩张的刻意和辛辣,深入生活的细节空间。女儿家倩的童年,有爸爸为她做的面手镯和戒指,还有糖浆做的钻石,这些“烟火气”十足的小物什诞生于父亲的厨房,是不爱言语的父亲对女儿的真情和疼爱。虽然成年后的女儿们各有天地,对鸡鸭鱼肉一应俱全的丰盛晚餐已司空见惯,二女儿说“鱼翅的火腿耗了”,小女儿则抱怨父亲做的菜忘了打虾浆。父亲依然每周不遗余力、精心烹制着这维系家庭成员间情感的纽带――周末家庭晚宴。《饮食男女》一片结束于二女儿为父亲准备的朴素日常的一餐,欣喜的是父亲丧失许久的味觉在新生活中再度恢复了,这多少让怅然若失的观众多了一丝美好的安慰。关于这点,李安是这样解释的:“父亲郎雄,在《饮食男女》中是位外强中干没用的父亲,面对女儿和乱糟糟的家,束手无策,当他离家出走、离开传统的定位后,方再度找回自我。”[4]85让饮食代替人物说话,用圆柔的方式去调和人物波澜壮阔的内心,让传统与现代言和,是李安饮食电影最打动人心的所在。

《海鸥食堂》没有对女主人公的家庭关系做太多诠释,观众直面感知的是人们内心孤独与快乐的争斗。细细品味,你会不难发现,这种孤独同样源于亲情的羁绊,快乐则来自于隐性的亲情表达。幸惠为何要坚持以很难被芬兰人接受的日式正统饭团为主菜单?因为每年远足和运动会的时候,并不擅长厨艺的父亲总是给她做这样的老式饭团,北欧的驯鹿和龙虾固然很高级,但她做的饭团永远不会有父亲的味道,她说:“有些东西虽然很朴素,但是很好吃。”这份简单而随意的坚持,让海鸥食堂始终洒满温情的阳光。小绿会唱gatchaman是由于小时候和弟弟一起看动画片。而正子则是在照顾多年的双亲相继过世后出走异国,没有计划、不定归期,卸下多年重担后的心灵空虚是有的,但更多的是亲情逝去的伤痛与茫然。这些含而不露的深层情感是在制作肉桂面包、咖啡和日本美食的过程中含蓄显露的,如一杯温茶在手,沁人心脾。

在《巴贝特盛宴》里,已迈入中年的两姐妹看到那船专门从法国运来的高级食材后噩梦连连、寝食难安。对于多年来秉信“舌头只能用来感恩赞美,而绝不可耽溺于口欲诱惑”的清教徒来说,法国红酒、鹌鹑海龟、奇珍异蔬是必须拒绝的红尘享乐。然而就是这餐耗费一万法郎的巴贝特盛宴却意外地让教徒们感受到生活的外化之美,鲜活的世俗世界以它自己的方式赐予了教徒们生活的恩典,人们敞开心扉,收获和谐的爱意与阳光。苦行并不是神的宗旨,食物告诉我们,通过一切美丽和正常的欲求,才能领悟光明的源头。在西方电影中,美食常被定义为对生命的尊重和信仰的彻悟,作为追求真情、解放性灵的助推力,它们与压制人性的教义、规约、陈俗和理性成为对立。然而,这顿奢华的“四步式”法国大餐又何尝不是主人公巴贝特对过往法兰西岁月的深情回望?

二、异质文化:细密的交集与融合

由于受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人的饮食会在食材、口味、烹调方法、饮食趣味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东西方习惯上的差异自然导致饮食文化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从一定角度又来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比如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而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中国的宴席,大家喜欢围坐在圆桌旁,闲话家常,重视情感的交流。西方的宴会多采用分餐制,重视的是对个性自由的尊重。中国人喜欢五谷杂粮,西方人喜欢面包黄油。跨文化研究专家罗伯特・科奥斯(RobertKohls)在他的《国外生存锦囊》(SurvivalKitforOverseasLiving)中专门讲到“文化冲击”,他说:当人们到一个与自己原来的文化迥异的地方时, 绝大多数人都会经历一种生理上的不舒服和心理上的迷惑,这就是文化冲击。[5]63另一方面,伴随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全球化日趋推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是必然的趋势。全球化语境下的电影艺术以人类最为熟悉的饮食作为触摸的“物质桥梁”,将隐晦的文化指涉融进具体的饮食元素中,用直观的美食来表达深层的文化语义,使伦理和文化因为人类共通的生命体验更便捷地被异域接受,赋予了影片鲜活的生命质地和存在感。

比如,看《饮食男女》,我们感受到根深蒂固的儒家传统与中餐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海鸥食堂》弥漫着东洋文化极度考究而不失质朴的气质,《巴贝特盛宴》则诉说着法国文化浪漫而又精致的格调。这种非同质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本族观众的共鸣和异域观众的猎奇。当一道道让人叹为观止的美食被异彩纷呈的端上银幕,本国观众看到的是自己熟悉的菜肴,心中涌现的则是动容的回想和记忆,随即领悟到食物背后所隐藏的情感与文化,心中产生深层次的认同和理解。异域观众看到的是魔术般的新鲜与好奇,继而想要更多地了解,这种丰富的观影感受使饮食电影能获得更多的关注与期待。本来,人类对于美和愉悦感的追求都是一致的,饮食在非同质的文化间实现了细腻而温和的沟通,就像海鸥食堂的日式饭团赢得了芬兰小镇的赞赏,而巴贝特的法国盛宴在遥远的丹麦小村庄熠熠生辉,就连传统固执的父亲老朱也与吃麦当劳的女儿握手言和。

美食可谓人生存的本能需求,也是情感表征和沟通桥梁。而电影则是当下最具全球性景观的一种消费,是展现个体品味和审美价值的重要场所。当代饮食电影是电影文化与饮食文化的结合,以极具“观赏性”的饮食作为直观文本,精准表达不同情感的冲突与回归以及异质文化的细腻对话与融合,凸显了与当下所流行的金钱文化相背离的价值观,当代电影由此弥漫着温情的烟火气和令人动容的生命气息。

三、视觉与心理的双重愉悦

当代美国最重要的社会批评学家之一丹尼尔・贝尔说:“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6]54“目前居‘统治’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帅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6]54作为一种大众艺术,电影在表达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的时候,对形式的通俗性要求更多。电影对于观众的吸引,无疑是以视觉图像为基础的。“民以食为天”,食物在我们的感官经验里,占有特殊地位,当代饮食电影由此将视觉性与美学性天衣无缝结合在一起,通过特技和光影的美感化包装,为观众呈现出视觉和心理味觉的双重盛宴,形成银幕一道独特的景观。

在我们重点考察的三部电影中,《饮食男女》开篇便连续运用了恣肆的特写镜头和大量蒙太奇镜头,将父亲精湛的厨艺通过杀、切、洗、烹、蒸、煮、炒等一连贯的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色泽诱人的鸡鸭鱼肉接连登台,“挂炉烤鸭”、“梅菜扣肉”、“冬瓜盅”成了画面的主角,完全吸引住了观众的视线。华夏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变幻被奇观化的呈现。一条鱼的烹饪就需要捉、杀、刮、片、挂糊、炸……一个完整的流程。当整桌菜全部制作完成,在镜头中冒着热气的时候,观众仿佛可以透过荧幕闻到诱人的香气。而美食如同音乐,是无需解释便可读懂的世界语言。如果把电影看作文学的某种延伸的话,电影的声画效果让那些酒肉饭菜在情节烘托下变得格外生动有趣,在这些有趣的串联背后又揭示出许多文学语言不曾表现或者未能充分表达的主题和面向。“叫花鸡”、“甩水”这些弥漫着温情的日常食物激发了父亲的情感,也在唤醒父亲细腻味觉的同时带领观众经历了一种共通的爱的情感体验。

《海鸥食堂》令人难以忘怀的是日本美益求精的色泽搭配和摆盘造型。那种小心翼翼近乎虔诚的态度让人相信三个可爱的日本女人对本土食物发自内心的热爱。没人能忘记三文鱼在小火上烘烤时发出的曜躺,从热油里捞起的肉排,一刀一刀下去所感受到的松脆感,肉桂卷和咖啡弥漫出的甜美香气,当然还有幸惠拿手的日式饭团的精美诱人。烹饪的器具、考究的碗碟,拼摆得法的日餐菜点宛如艺术佳作,还有人们在品尝食物时近乎夸张的幸福表情,均渗透着别具一格的东方情怀。观影者在接受视觉冲击的同时,味觉也自然被撩拨,可谓是垂涎欲滴。此外,影片导演还运用了清新温暖的电影色彩,空灵的蓝与充满幸福感的奶黄色穿插在芬兰小镇的洁净阳光里,使得海鸥食堂永远像明信片一般的纯净和美。这种特别的和煦的美感仿佛微风吹过林间,让人从心底里泛起微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巴贝特用了影片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带我们领略法式大餐的骄傲与奢华。这场盛宴从前期的采购到制作和分享以及不同的餐酒搭配,其繁复程度令观影者惊诧不已,感慨良多。海龟汤配雪利酒、比利尼饼配凯歌香槟、鹌鹑千层酥配红酒、各式奶酪、萨瓦兰蛋糕、佩里戈尔调味酱,眼花缭乱的时鲜水果……,在美酒与美食面前,教友们超越了严谨教义的束缚,冰释前嫌、友爱如初。一位法国的烹调大师曾说:“发现一道新菜要比发现一颗行星给人类造福更大。”[7]6可见饮食在法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巴贝特将精妙的烹饪技术与法式餐饮优雅的色彩、造型艺术结合,真正给观众奉献了一餐美的盛宴。

显然易见,饮食之于电影是好空间、好题材。饮食不仅是“果腹”的,以影像方式呈现更能让人产生视觉和心灵的双重愉悦,同时传达内心的。美食作为载体,在影像空间里将人类吃的本能和本能反复揉捏合为一体,观影者很容易通过意象的表征领悟电影创作者的叙事主题,这就是饮食电影的“好看”与“观赏性”。

参考文献:

[1]达达.第60届柏林电影节“美食与电影”单元[J].天下美食,2010(5).

[2]沈宏非.如何定义“美食电影”[N].东方早报,2010-3-7.

[3]聂俊珍.舌尖上的狂欢:中国饮食电影研究[D].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12.

[4]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5]杨志兰.通过《朱莉和朱莉亚》和《饮食男女》品味中西文化[J].电影文学,2010(17).

[6]罗勤.影像的狂欢:论电影“奇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篇8

一、高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

1.使学生加深对本土文化的了解

高中英语的教学内容里含有大量关于我国的历史文化知识以及风土人情的介绍。当学生在学习过这些英语教学内容后,会对原来具有的历史文化知识以及风土人情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还可以更加熟练地向外国友人介绍我国的历史文化知识以及风土人情,做到和外国友人相互促进、相互理解,使这种跨文化交流变得更加顺畅。通过熟悉这种中外文化存在的差别,使学生加强了对本土文化精髓的认识、理解,也让学生形成热爱祖国的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

2.可以利用多种语言知识实现交际

学生学习外国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用于交际。由于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国家制度以及文化历史和我国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这就会使学生在外国语言的观念、学习经验、口语以及词汇结构方面感到有些不适应。不同文化背景有不同的理解,使跨文化沟通交际变得困难。为此,高中生不但要把握英语的语言知识学习,还要把握住英语语言反映的文化,能够跨越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障碍,达到顺畅、得体地和外国友人进行英语交流。

3.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的提高

语言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文化制约。外国语言的教学过程离不开这种语言所承载文化的学习。高中生学习了外国语言承载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礼仪规范后,可以打开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具备跨文化的语言知识。

二、高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原则分析

作为承载文化的工具,高中英语语言教学需要紧密结合文化教学,使高中学生可以一边学习英语语言,一边加深高中生对语言所涉及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理解。应遵循以下三条培养

原则。

1.思想性原则

高中生的心理和生理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处在形成时期,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文化的介绍时,需要把握住思想性原则,介绍学习内容中的主流文化以及健康积极

的内容,对于不健康、不积极、颓废的文化内容,高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地认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化学习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世界的多样性,使学生能够树立起完整正确的世界

观、价值观、文化观。

2.梯度性原则

高中生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逐步发展,英语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这个学习规律,进行螺旋式、往复循环式的梯度训练,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根据英语教材不同内容的语言作用,从单一到多元,从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对学生进行渗透训练,然后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3.实用性原则

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和学生所学内容密切联系,特别是关于日常生活的内容,英语教师不要只对常识性语言文化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还需要设立出不同的语言交际场

景,让抽象的语言和丰富的文化结合起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从实践中感悟、体验。在教学那些和中国文化存在明显差异的言语习惯和交际规则方面,英语教师要严加对学生的训

练,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高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措施

1.提高教师自身文化素养,准确传授知识

英语教师对高中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工作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族语言和非本族语言间的有效交流,受到不同民族文化传统、历史文化、社会制度上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差异。这就要求英语教师有渊博的英语文化素养。英语教师博学多才,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够使学生了解到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中国汉语表达不同于英语表达,在动物、植物、色彩词、称谓语、数字等内容的表达上都不一样,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注意到中西方语言文化间的差异,让学生能够理

解到英语语言在这些内容的表达上不同于汉语的地方,让学生

准确掌握跨文化英语文化知识,使学生增强英语语言文化内涵。

要想和非本族的人流畅地进行语言交流,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理念上也需要进行改变,不要只注重英语语法训练和词汇的讲解,

也需要对英语语言附加的文化进行传授,要知道给学生一碗水,英语教师需要有一桶水,教师可以与时俱进,利用可以学习的各个渠道,培养自己在中西方文化方面的理解能力,提升自己不同文化间的语言素养,成为教学变革的主要力量。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英语教师只有扩大自己的文化知识范围,不断使自己的知识得到更新,具有双重文化的理解、创新、批评能力,不断深化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使自己的学生可以在英语教学中有充足的学习兴趣,让英语语言学习过程变成文化间的交流过程。

2.利用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渗透

高中生要想在英语学习中避免套用母语的语言规则,出现不合场所的语言表达现象,需要英语教师根据英语教材内容里隐含的信息,让学生在恰当的场合进行恰当的英语语言表达。例如,中国人在见面时经常说的话是:“你吃过了吗?”“你多大年龄了?”“你一个月挣多少钱?”等等,这些中国人日常闲聊的话题,在西方文化看来是不合时宜的,他们认为年龄、月收入、家庭情况、信仰、婚姻问题是个人的隐私,不愿意别人问及。西方人们在日常的交流时,经常讲天气方面的话题来展开彼此间的交流,例如:“What is the weather today?”西方文化里,注重自由、个性,注重个人主义,只有在言谈举止上没有影响到别人,就能由个人做主,为之负责。中国强调的是集体主义,注重个人和社会间的关系,在说话时需要参照别人,不能破坏集体关系。如果没有英语方面的文化背景,就会在交流时冒犯对方,影响交际的正常进行。英语教师在教材内容方面,需要向学生传递不同的文化信息、价值观念,大力挖掘英语教材中隐含的文化,从英语语言的教学方面提升到文化教学方面,多介绍一些中西方文化产生冲突的例子,让英语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3.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教师需要对各种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从各个渠道提升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尽可能使学生感到不同文化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满足学生跨文化能力

培养的需求。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英语教学方式:(1)开设英语报刊课,让学生阅读英文报纸以及英语素材,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内

涵。(2)英语教师在选取英语素材方面要和学生兴趣保持一致,也要满足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习的需求,使英语内容里的问题和训练能够融入实际的交流情境中,使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3)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把声、光、色、图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4)英语教学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后,教师可以事先把英语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存放于计算机的投影仪里。英语教学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展示出生动的画面,通过简单形象的文化解说,符合交流意境的音效,就会使英语教学内容变得图文并茂,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欣赏一些英语方面的视频,比如进行电影《加菲猫》的播放,这段视频描述的是:在美国生活的加菲猫来到英国后,由于英国和美国生活背景的不同,产生了一些笑料。这就会使学生了解到美式英语同英式英语之间的差别。

4.教师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鼓励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激励可使人产生强大的力量,是人们创造奇迹的催化剂。”根据教学资料表明,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加以鼓励,做到以人为本,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创新能力。高中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在心理方面、思想方面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们在学习跨文化交际语言时特别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的认可、鼓励而产生实现自我的感受。高中英语教师对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要进行及时的、以人为本的鼓

励,这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也能够接受,能使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变得更具有吸引力。高中教师要不断对学生进行鼓励,不断肯定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方面取得的成绩,避免对学生教条的说教以及严厉的批评。在课堂中当众表扬可以满足学生自我心理的需求,批评说教可以降低学生的自信心。高中教师要多肯定、鼓励学生,让学生发现自己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闪光点,增加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可通过不懈努力提高自己的跨文化

交际能力。

5.开展对话交流,模拟真实场景

为了使实际交际得体,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置英语对

话,让英语的文化形式和语言应用结合起来,注重学生更深层次的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立出西方文化真实的对话场景,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不同情景的交际训练。

例如,可以在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方面创设一个对话场景,西方人注重吃得简单、吃得好,在日常吃饭时准备一两个菜,请客时准备三四个菜;中国人在招待客人时会准备很多的菜肴,和西方饮食文化有很大差别。通过对话交流,使学生的个性变得张扬,思维获得解放。对英语教师来说,对话交流意味着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英语语法知识,而是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帮助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这种形式在学生提高学习知识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在英语教学中,高中生可以陈述出自己对交际对话改进的观点。学生通过课前以及课后的准备,在对话交流中准确把握英语的正确表达方式、表达表情,使学生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有效提高。高中教师在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要做到以下几点内

容:(1)英语教师要坚持德育为先、以人为本的育人导向。在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2)教学过程中,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3)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英语教师与学生之间做到平等,才能促使学生和学生间、学生和教师间的良好交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之,高中英语教学要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注重不同文化环境下进行恰当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来培养高中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宽学生不同的文化视野,使学生民族使命感、爱国感得到进一步增强,使学生具有完整的价值观和正确的学习态度,为以后的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亚真.浅谈高中英语教学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1(9).

[2]杨东焕.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的理论基础及落脚点[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1).

[3]倪啸.以教材为载体开展高中英语跨文化教学[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11(9).

[4]薛艳红.浅析跨文化交际与高中英语教学的关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S2).

[5]李波.如何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J].学苑教育,2011(18).

[6]韩亚文.跨文化交际中的误征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7]甄晓婕,贾留全.英语写作教学中英汉思维差异敏感性的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8]史为华.知识为本 交际为根 文化为源:在英语教学中要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石油教育,2008(5).

[9]吴英丽.试论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

篇9

关键词:《老残游记》;城市书写;城市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595(2017)02007805

刘鹗的《老残游记》被鲁迅先生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其内容丰富,意旨深邃,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内外影响很大。在近代小说界,它也一直备受关注,对刘鹗及《老残游记》的研究在近代小说研究中属于热点,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和研究程度的不断深入都使这一课题逐渐完善。从城市书写这一视角来看,《老残游记》尚有待挖掘的余地,本文权作“引玉之砖”,希望能对此有所裨益。

《老残游记》中对城市及城市文化的描写主要集中于山东五府――登州府、济南府、曹州府、东昌府、泰安府,其中对济南的城市描写应是最出色的。无论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还是对人文风俗的叙述,甚至涉及的近代城市中的舶来品,刘鹗总能以其独到的眼光、老到的文笔,借老残之耳目口舌述说对这些城市的深刻印象,不仅融入了自己的城市生活体验,也寄寓了深厚的城市文化群。本文便以山东五府为背景、以济南为中心,对《老残游记》中所涉及的城市书写进行梳理。

一、“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城市风景的书写

《老残游记》中对城市风景的书写首推济南,笔者便以济南为重点来看刘鹗笔下的晚清城市风景。

“羡煞济南山水好,几时真作卷中人”[1]370,“日日扁舟藕花里,有心常作济南人”[1]369,元好问的诗句道出了人们对济南的向往,也成为历代文人游历济南的集体印象。作为济南城市地标的大明湖、千佛山、趵突泉等名胜在《老残游记》中也成为作者重点描写的对象。

济南给老残的整体印象如何呢?《老残游记》第二回讲老残一到济南府,“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2]7。根据文本,我们基本可以理清老残游济南大明湖周边风景的路线。午后,步行至鹊华桥边,雇了小船朝北到历下亭,那句著名的“历下此亭古,济南名士多”[3]正是历下亭的一副对联。游完历下亭,复下船西行,不甚远,到铁公祠,在此老残欣赏到了“历下八景”之“佛山倒影”:

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却有一层芦苇,密密遮住。现在正是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实在奇绝。[2]7

这美景就在大明湖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楹联书写处,正是铁公享堂。从铁公祠向东过一个荷花池到古水仙祠,从此依旧上船,荡舟到历下亭后面,再返回鹊华桥畔。

在这部分的描写中,大明湖胜境(历下亭、铁公祠、明湖居等)和千佛山是其描写的重点。在刘鹗笔下,老残的游历路线明晰可辨,文中所记景观及地名大部分现在还可寻见。大明湖和千佛山作为济南的城市名片,在晚清刘鹗的笔下以“佛山倒影”的形式展示出它独特的魅力,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济南以泉水著称,七十二名泉胜景使它被冠以“泉城”的美名,泉水的描写在《老残游记》中也是俯拾即是。暂不说“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整体印象,单是对趵突泉、黑虎泉、金线泉等的描写,即让人心生向往。刘鹗这么写道: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4月第33卷第2期郭小转:城市书写:作为一种视角这趵突泉乃济南府七十二泉中的第一个泉,在大池之中,有四五亩地宽阔,两头均通溪河。池中流水,汩汩有声。池子正中间有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据土人云:当年冒起有五六尺高,后来修池,不知怎样就矮下去了。这三股水,均比吊桶还粗。池子北面是个吕祖殿,殿前搭着凉棚,摆设着四五张桌子、十几条板凳卖茶,以便游人歇息。[2]12

趵突泉如今依然是济南的名胜,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与大明湖、千佛山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三股涌流不止的泉水给济南带来了无尽的灵气。以今天的景观印证当年刘鹗所描写的盛况,更觉得古人诚不欺我。接下来,随着老残的游走穿梭,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将济南城内四大名泉做了交代,“你道四大名泉是那个?就刚才说的趵突泉,此刻的金线泉,南门外的黑虎泉,抚台衙门里的珍珠泉:叫做‘四大名泉’”。[2]12除了对趵突泉的集中描写外,刘鹗对黑虎泉也有较为细致的描述:

老残果然望外一看,原来就在自己脚底下,有一个石头雕的老虎头,约有二尺余长,倒有尺五六的宽径。从那老虎口中喷出一股泉来,力量很大,从池子这边直冲到池子那面,然后转到两边,流入城河去了。[2]13

对四大名泉的描述中,作者通过老残与一个士子的交谈对金线泉的名字来源做了交代,对金线泉那游丝一般的金线的形成做了说明,展示了作者受近代文明影响的科学思维。1903年刘鹗自评《老残游记》:“第二卷前半,可当《大明湖记》读;此卷前半,可当《济南名泉记》读。”[4]166在此作者明确指出对书中的风景描写可做山水游记读,将游记引入小说的创作中,随着老残的游历,不同的人物、地点、事件、场景等都可以老残为枢纽连结成一个整体。老残是作者的艺术化身,是作者抒情写意的寄托。这些城市风景的书写也通过老残的观察和体验,成为认识城市的一个手段。作为济南城市地标的大明湖、千佛山、趵突泉等胜景,在老残的游历中被作者或浓或淡地勾勒描绘,像一幅幅中国画呈现在读者面前,成就了刘鹗对济南城市风景的书写。《老残游记》中还有对其他城市的风景描绘,如淮安城内的勺湖风景,虽也值得关注,毕竟在小说中不像济南府内的风景这么集中和典型,故在此不再详述。

王国维曾说:“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5]葛永海认为“城市书写”是指“以城市为背景,正面或侧面叙述城市的物质景观与精神生活的文本内容”,它的内涵,“不仅在于文学场景的城市属性和故事人物的城市属性,更在于带有反思或批判色彩的城市意识,这是城市文学的核心内涵”[6]。济南城与它所包含的城市文化也不例外,在解读了《老残游记》对济南城市自然景观的书写后,我们自然会将目光锁定在城市人文景观,特别是以城市意识为中心的城市文化的书写上。

二、“大珠小珠落玉盘”――城市文化的书写

济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远在九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便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是黄河下游的一座古城。[7]建城时间在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距今两千多年。[8]济南地理位置优越,东通大海,西接内陆,山水秀丽,有七十二名泉之胜景,号称“泉城”。秀美的山水吸引了众多的名士流连忘返,故而有“济南名士多”之誉。以泉水文化和名士文化为契机,济南的城市文化呈现出多样性。在《老残游记》中,对济南城市文化的描述也为我们了解晚清济南提供了方便。在刘鹗笔下,透过老残的耳目见闻,济南府内广告、说书、喝茶、泉水等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美国城市学家芒福德曾指出:“城市不只是建筑物的群集,它更是各种密切相关并经常相互影响的各种功能的复合体――它不单是权力的集中,更是文化的归极。”[9]91济南城里的文化气息在老残初到济南时便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在看^了湖光山色的大明湖、千佛山、趵突泉等自然景观后,老残便得知当地说书明星――白妞即将登台的消息,一下子便将读者带入了济南的“梨花大鼓”文化氛围中。

在白妞说书一段中,戏班子的广告颇为引人注目,作者写道:

一抬头,见那墙上贴了一张黄纸,有一尺长,七八寸宽的光景。居中写着“说鼓书”三个大字;旁边一行小字是“二十四日明湖居”。那纸还未十分干,心知是方才贴的,只不知道这是甚么事情,别处也没有见过这样招子。[2]8

这里的“招子”便是古代的广告,这已经接近现代商业宣传的广告文案了。老残在别处不曾见到,说明济南的商业文化和说书艺术在晚清城市中是走在前列的。接下来的描写是当时白妞的“明星效应”的写照:

只听得耳边有两个挑担子的说道:“明儿白妞说书,我们可以不必做生意,来听书罢。”又走到街上,听铺子里柜台上有人说道:“前次白妞说书是你告假的,明儿的书,应该我告假了。”一路行来,街谈巷议,大半都是这话,心里诧异道:“白妞是何许人?说的是何等样书?为甚一纸招贴,便举国若狂如此?”[2]8

卢梭曾说,“房屋只构成城镇,市民才构成城市”[9]100,在市民们翘首以待的这场演出中,真正值得期待的是白妞说书的艺术享受,而《老残游记》中这段对音乐的描写历来备受称赞,成为小说中的亮点。

白妞出场前,先由黑妞做了铺垫,而当她姗姗出场时,刘鹗给了她一个特写画面,只见她“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她向台下那么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白妞所演奏的是山东梨花大鼓,是一种个人说唱艺术,这样的容貌为表演的成功做好了铺垫。老残是由街头宣传的广告得知白妞说书的消息,再加上周围人的议论,明湖居说书在白妞上场之前已经做足了商业宣传,这种宣传效果不仅来自于白妞本身精湛的说书艺术,也得益于戏园子的宣传力度。有了这样神乎其神的宣传铺垫,当容貌清秀的王小玉一出场,便产生了奇妙的效果,“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跌在地下都听得见响!”。接下来的音乐描写堪称经典: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2]11

在对白妞说书的具体描写中,作者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打破了感觉的界限,视觉、味觉、听觉等的交替使用,使梨花大鼓的美妙艺术境界吸引了每一个读者。这段音乐描写不但成就了《老残游记》的文学价值,也成了珍贵的音乐历史资料,为后来研究王小玉及其山东大鼓艺术提供了参考。白妞说书的盛况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晚清济南城市文化中的曲坛盛况,听书俨然已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活动,即便是店铺的伙计或是引车买浆者也对此高度关注,说明说书文化已融进了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当年济南城中的一道风景。

作为文化空间的城市,融进了市民或多或少的城市意识。市民是城市日常生活的主体,丰富的日常生活使城市空间变得更加生动鲜活。晚清济南人对说书艺术的向往往往伴随着另一种文化悄然流行,即茶馆文化。《老残游记》中的茶与茶馆零星穿插于作者的叙事中,随着老残的脚步慢慢呈现于读者面前。济南被称为“泉城”,这里既然“家家泉水”,茶馆的盛行自然并不奇怪。在老残游历的路线中,趵突泉、黑虎泉等处都建有专供游人休息喝茶的茶馆,在白妞说书一节中,茶文化也暗含其中。无论是弹弦说书者,还是听书议论者,在弹唱、品乐之余都会有茶水相伴,大家边品香茗,边赏妙音,真是绝妙享受!而景区沿途各地所设的茶馆,不但为游人品茶赏泉提供了极大方便,也成为城市一景。

《老残游记》中对城市文化的书写,除了说书、茶馆因素外,泉水文化与饮食文化也是作者着意描写的地方。在城市风景的描写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很多有关泉水的景观,融于这美妙自然景观中的泉水文化已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灵气所在。小说中饮食文化的书写则体现了典型的齐鲁风格,小说的写作背景是鲁菜的发源地――山东,地域上的多样性与物产的丰富性都为它的饮食文化打好了基础。《老残游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代齐鲁两地不同阶层的饮食生活,有官僚缙绅,有平民百姓,也有独特的宗教饮食文化,其中重点反映的是官僚士绅的饮食。如第四回写到山东巡抚给老残送来一桌“燕菜鱼翅席”,第六回文案上委员申东造请老残吃涮火锅,第十二回同知黄人瑞请老残吃“一品锅”等内容,都展示了中上层饮食的特点:名贵、丰富、精细。而另外所描写的老残请店伙喝酒,在桃花山_姑招待申子平的饭食,许亮、吴二赌钱后在小金子、小银子家的饭食,以及轿夫只买大饼咸菜蹲着吃等的描写,则体现了晚清山东下层百姓的饮食特点:便宜、简单、粗糙。[10]小说中饮食文化的阶级等级分明,精粗有别。从饮食所体现出的市民生活的差别,也可以作为反观市民文化生活及内涵的一个视角。

三、“西学东渐”――近代文明的书写

《老残游记》书写的年代,正是中西文化猛烈撞击的年代,西方文化与近代文明对中国知识界的冲击无处不在。在小说中,当老残穿梭于山东的城市间,那些体现近代文明的报纸、外语、西药等新鲜事物也透过他的见闻崭露头角,显示了近代小说的特质。

城市往往是相对于乡村而言,城市空间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地理方位,如自然景观、地标性建筑等,更是一种文化存在,是一种摒弃了传统社会地缘、血缘纽带而形成的独特的、不同于农耕文明的生活方式。[11]作为晚清受到西方文明冲击的济南城,市民生活中不时会出现一些带有近代文明气息的新事物,这些新事物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西方文化的新奇,更多的是一种中西文明交流所产生的新思维。

《老残游记》第一回在记叙梦中大船时,便已经提到了指示方向的罗盘等西方仪器,还有天主教等新鲜事物。后面随着老残的游历,报纸也多次出现。报纸和期刊作为一种抽象的公共文化空间,承载着新闻传播、文学教化、大众娱乐等多重功能,最能体现晚清城市的近现代性。第九回申子平在桃花山_姑的住处看到墙上黄龙子的草书七绝诗,很感兴趣,看到书案上有现成的纸笔,“遂把几首诗抄下来,预备带回衙门去,当新闻纸看”,此处的“新闻纸”便是报纸的代称。第十二回中说到“太谷灯”,作者也发了感慨,“可惜出在中国,若是出在欧美各国,这第一个造灯的人,各报上定要替他扬名,国家就要给他专利的凭据了”。这里不但提到了报纸,还言及了发明专利,愈发带有近现代性。在《老残游记外编卷一》中已明确提到了天津的《日日新闻》,这更是说明了作者在小说中对报纸这一新鲜事物的关注。报纸作为新兴的、抽象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也凝聚了作者对正在转型中的晚清城市文化风貌的微观视角。

在第十一回中,作者借黄龙子之口说出了当时少见的外语学习情况,“其读书不成,无着子弟,就学两句爱皮西提衣或阿衣乌爱窝,便谈家庭革命”。这里的“爱皮西提衣”指英语,“阿衣乌爱窝”指日语,晚清时期的外语学习毕竟还是少见,以这种被批判的对象出现并不为怪,不管怎样,《老残游记》为我们介绍了一种学习外语的现象,如此记录城市进程中的转化已经意义重大。

此外,这一时期的舶来品出现在小说中的还有很多,如东洋烟火、洋灯、洋蜡、天主堂、福尔摩斯、中西大药房、化学名目、表、留学生等。这些对当时社会生活,特别是城市生活的真实描写,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小说的描写内容和作者的创作思维也都在发展变化。当这些事物出现在小说的城市书写中时,城市就不只是一个喧嚣的场景了,它确实成为一种新的文化,一种伴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走向近代、走向现代化的文化。

“城市如同建筑,是一种空间的结构,只是尺度更巨大,需要用更长的时间过程去感知。”[12]在我们感知城市的过程中,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去书写对于城市的印象,城市意象中的诸多近现代因素在不觉间悄然进入我们的视野。当这些近代文明被化作文字出现在作品中时,我们对城市的印象或者说城市在我们眼中的印记便愈加深刻。

这里要提到小说的叙述方式,对于此,历来颇为研究者所重视。鲁迅先生曾指出“其书即借号老残者之游行,而历记其言论闻见,叙景状物,时有可观,作者信仰,并见于内”[13]。夏志清进一步说刘鹗“脱掉传统的小说家那件说故事的外衣,又把沿袭下来的说故事的所有元素,下隶于个人的识见之内,而为其所用”[14]。樽本照雄则更断言“作者的‘视点’基本固定在老残身上”[15]。三位所用术语虽不同,但都指向第三人称限制叙事,徐鹏绪更明言道:“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老残游记》是第一部比较自觉地在完全意义上运用了第三人称限制叙事方法的书。”[16]作者对于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在叙事学作品中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作者基本上将故事限定在视角人物――老残的身上,在老残缺席的场合,则由老残耳目的延伸――申子平等人去体验音乐的妙处,其他人只录其言行。“尽管偶尔跳出个别全知叙事的段落①,仍可明显看出作者是有意识把描写局限在视角人物的视野之内。”[4]74小说叙事模式有了不同以往的转变,作者借助老残这一人物的摇铃游历,一以贯之,并掺合中国笔记小说录见闻的方法,力图将整个故事纳入贯穿始终的主人公视野之内。这一转变使通过老残所见闻的城市书写更有真感,由第三人称的老残所描述的城市风景与城市文化等城市意象也更丰满形象。

《老残游记》中的城市书写,特别是对晚清济南的书写,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将晚清城市生活中的种种画面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小说中的这些文字塑造了济南城鲜明而又各具特色的城市意象,秀美旖旎的城市风景,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新奇时尚的近代文明,这些意象成为城市阅读群体共享的生活体验和文化想象。刘鹗和他的《老残游记》用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晚清城市书写中的一个范例,也为近代小说的城市书写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虽然不像《风月梦》《海上花列传》中对扬州、上海的书写那么典型,但至少为我们了解晚清济南以及济南的城市文化提供了资料参考和独特视角。

注:

①如第二回写王小玉出场:“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

参考文献:

[1] 元好问.元好问全集 (卷第十二)[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2] 刘鹗.老残游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 全唐诗(卷二百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0:2253.

[4]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M]//观堂集林 (卷10).北京:中华书局,1959:451.

[6] 葛永海.以城市书写为视角的明代奇书解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19128.

[7] 栾岭雪.《老残游记》与济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8] 于涛.《老残游记》中的晚清济南[J].春秋,1995(3):55.

[9]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0] 王慧.从《老残游记》看晚清齐鲁饮食文化[D].无锡:江南大学,2007.

[11] 施晔.晚清小说城市书写的现代新变――以《风月梦》《海上花列传》为中心[J].文艺研究,2009(4):4149.

[12]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

[13]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238.

[14] 夏志清.《老残游记》新论[M]//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477.

[15] 樽本照雄.试论《老残游记》[M]//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503.

[16] 徐鹏绪.论《老残游记》的艺术形式革新[J].东方论坛,1995(2):5258.

Abstract: The Travels of Laocan is the model for condemnation novel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ts writing about the c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especially Jinan cit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perspective. However, researches from this perspective are relatively rare, though researches on Liue and The Travels of Laocan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are rich. In the novel,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city scenery, the urban culture and modern civilization through Laocans eyes and ears when he walked through cities in Shandong. It unfolds the rich imagery of city life of that time before the readers eyes and opens a window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cities and urban cultur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篇10

南阳作为一个典型的中部城市,星级酒店也在此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获得了快速发展。截至2009年底,南阳市共有星级酒店38家。然而星级酒店餐饮的发展却举步维艰,不少酒店现在处于亏损经营状态。

1.1南阳市星级酒店餐饮发展的优势

当前社会餐饮的不断兴起给酒店餐饮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是南阳市酒店餐饮的内在优势是客观存在的。它表现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方面表现在南阳市星级酒店具有先进的设施和完备的配置,厨房、宴会设备设施等都比社会餐馆要好。例如,酒店餐饮拥有不同种类和风格的餐厅:宴会厅、中西餐厅、风味厅、自助餐厅等,可满足各类型客人的需要,也具备承办各种会议和大型宴会的能力。软件方面表现在南阳市星级酒店具有先进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方法,长期以来积累了良好的信誉,培养了一大批先进的管理人才和素质优秀的服务人员,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同。

1.2南阳市星级酒店餐饮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首先,南阳市星级酒店餐饮经营灵活度不够,管理层级多,信息传递速度慢,要推出一道新菜须经层层审批。等得到批准推出时,已经落后,变成“旧菜”了,结果总是被动地跟着市场走。且酒店餐饮部门在采购和后勤保障方面经历的环节多,耗时长,其成本优势无从谈起。其次,饭店餐饮食品菜肴不尽人意。其一,菜单设计无特色,更新不及时,常出现单上有名而厨中无物的现象;其二,中高低档菜肴数量配置比例不适宜;其三,人员的频繁流动使得菜肴质量不统一、不稳定。同时,由于饭店餐厅的菜肴过于讲究刀工和造型、装盘和点缀装饰,人们普遍认为其菜肴花架子多、实在东西少。

2南阳市星级酒店餐饮市场定位分析

2.1南阳市餐饮市场营销环境调查分析

对南阳市星级酒店进行市场营销环境分析,认识南阳市餐饮市场状况和市场竞争强度,从而使各星级酒店根据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与竞争者在目标市场选择、产品档次、价格、服务策略上有所差别,与竞争对手形成良好的互补经营结构。文中选取了南阳市金凯悦东方酒店、银都建国酒店、王府饭店、南阳宾馆、盛世开元酒店、丽都花园酒店、南都宾馆、银河宾馆8家星级酒店作为调查研究对象。

2.1.1客源市场分析

调查显示,南阳市星级酒店餐饮主要的客源市场是南阳市以及周边县市,河南省其他地区和省外的客人比例较小。南阳作为一个农业大市,虽然近几年经济得到快速健康发展,但是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仍然相对滞后,因此,星级酒店的用餐对象以本地消费者为主。

2.1.2产品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南阳市星级酒店菜肴主导产品以豫菜为主,同时兼有川菜和粤菜等菜品。各家星级酒店都有其特色菜品,如南都宾馆的瓦块鱼、瓦罐煲汤、药膳饺;银河宾馆的富贵团圆蟹、金鸡报晓等。

2.2南阳市星级酒店餐饮目标市场的选择

2.2.1星级酒店餐饮目标市场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如表1),这8家星级酒店餐饮经营多以团体会议型、公务接待型、商务散客型为主要的目标市场,而旅游团队和休闲娱乐类客人对酒店餐饮的影响力很小。在被调查的酒店中以公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私营业主为主要的消费对象。金凯悦东方酒店定位中高端客户群体,餐饮经营的目标市场范围较广。用餐客人包括南阳市范围内和部分省外客人,其中以北京、广州的客人居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地在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北京很多自驾游客,想亲眼看看未来他们的水源地状况,还有政府公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而广州客人主要与南阳市独山玉器生意有关,主要是为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的南阳独山玉而来。南阳宾馆作为南阳市政府接待酒店,主要为政府公务人员服务,在餐饮市场定位上以公务接待型和团体会议型为目标市场。因此,其客源比较稳定,所以受社会餐饮的冲击影响较小。王府饭店、南都宾馆和银河宾馆作为南阳市的地方企业,主要也以公务接待和公务会议为经营目标。但是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加深,这三家酒店开始逐渐调整经营目标,把商务散客列为酒店餐饮的重要目标市场来发展。银都建国酒店和盛世开元酒店市场定位比较单一、具体,都只是以商务散客为自己餐饮经营的目标市场。丽都花园酒店是南阳市唯一一家清真风味的主题酒店。目标市场定位在团体会议和商务散客上,在南阳餐饮市场竞争中较有优势。

2.2.2星级酒店餐饮目标市场再选择

①旅游团队市场。南阳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近几年来南阳旅游得到快速发展。但目前南阳旅游客源主要还是南阳本地人,旅游时来星级酒店用餐可能性小,所以,目前旅游团队不是星级酒店的主要目标市场。但随着南阳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2012年第7届全国农运会的召开,将推动南阳旅游向更高层次发展,旅游消费者结构也将发生质的变化,外地旅游团体的比例将会逐渐增加。因此,星级酒店在餐饮经营目标上也应把旅游团队纳入其中。

②商务散客市场。商务散客市场是十分成熟的餐饮目标市场,利润较高。而且随着近年南阳经济的快速发展,南阳与外界的经济联系将会更加紧密,商务活动也会更加频繁,所以这一市场所占的比例中还有继续增长的势头。因此星级酒店应该牢牢抓住商务散客这块市场,为商务客人提供与之需求相应的餐饮服务。

2.2.3南阳市星级酒店餐饮市场重新定位

星级酒店餐饮市场定位就是指星级酒店为自己的餐饮产品在市场上树立一个具有特色的、区别于竞争者产品的、符合目标市场需要的形象。要求星级酒店以餐饮产品为中介通过科学设计产品,在目标市场选择的基础上,确立星级酒店餐饮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星级酒店惟有认真地分析现状,洞悉市场环境,才能准确把握市场机遇。

3南阳市星级酒店餐饮市场竞争策略

3.1找准目标市场,明确经营主题

酒店应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特点,选择目标市场,根据市场定位调整产品结构,提供有特色的主导产品,这是酒店餐饮在竞争中取胜的不二法宝。如南阳丽都花园酒店,把自己定位一家以清真风味的特色酒店,严格遵守清真食品法规,确保清真食品的独到特点,深得广大穆斯林朋友的认可。

3.2走大众化经营道路,推动饮食文化潮流

多数的星级酒店餐饮经营应放下星级的架子,从本地实际出发,多开发一些适合大众消费的产品,特别是节假日消费的高峰期,大力推广婚宴、团队用餐,不能故步自封、自以为是,盲目提高自身酒店定位。星级酒店可利用自身优雅的就餐环境和独特的服务品牌,创建美食街、大众美食广场,顺应大众消费这一必然趋势。如金凯悦东方酒店中的稻香村美食街,为南阳市居民提供各种风味小吃,普通上班族都可以消费得起,在激烈的餐饮市场竞争中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酒店餐饮的销售额。

3.3增加餐饮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培育餐饮品牌

提高饮食文化品位,已成为餐饮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一种重要趋势。应注重酒店餐饮文化的建设和挖掘、追求深层次的文化韵味。酒店餐饮文化可通过多种途径表现出来,建立自己的餐饮文化和品牌。如南都宾馆结合其在命名上得天独厚的汉文化特质,在装修风格及内部陈设上引进汉文化元素,从门头上的汉画图案、随处可见的《南都行》《南都赋》书刻雕纹到餐桌上的(汉)瓦块鱼、瓦罐煲汤、药膳饺,处处彰显古汉遗风。浓厚的汉文化元素,使南都宾馆在南阳市餐饮市场中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