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信息安全管理实践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6: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征信信息安全管理实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金融行业通过在互联网开展业务、提高管理效能、创新金融服务、开拓金融市场来扩大自身影响力,对防范和抵御来自互联网的信息安全威胁十分重视,而对来自内部的信息安全威胁却防范不足。尤其缺乏对内部人员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方面存在不足。调查显示,超过75%的信息系统泄密和恶意攻击事件都是由于内部人员疏忽和无意识泄密造成的,这是安全威胁不断升级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在利益驱动下,个别内部人员铤而走险,利用管理的疏漏主动发起的信息安全威胁更难防范。同时,信息安全不能只靠一些信息安全产品实现,安全产品和技术只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里的一小部分。只有在良好的信息安全管理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所以“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是保障信息安全的基本原则。
(二)建立信息安全事件调查规范
怀疑发生信息安全事件后,要及时启动调查程序,而每个调查程序必须有一套基本的规范加以指导。通常从调查人员构成、调查时间紧迫程度、调查方案、保密范围以及需要采取的后续措施等方面逐一规定。在调查组成员的选配上,需要业务部门、技术部门、监督检查部门以至外聘专家共同组成;在时间要求上,第一时间开展调查能够防止重要信息被删除、篡改,争取得到第一手资料;在调查方案上,信息安全事件调查需要从业务操作、内部管理、技术原因等各方面开展调查;在保密要求上,需要对被检查单位和人员保密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防止出现相关证据信息被人为隐瞒、销毁的情况;在调查评估上,信息安全事件发生后引起的严重影响,是否需要启动司法程序等作出规定。因此,建立一整套信息安全事件调查程序至关重要,主要是为了确保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1.信息安全异常现象可以被检测出来并得到有效处理,尤其是确定是否需要将异常现象归类为信息安全事件。2.对已确定的信息安全事件进行评估,并以最恰当和最有效的方式作出响应。3.作为事件响应的一部分,通过恰当的防护措施,将信息安全事件对组织及其业务运行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4.及时总结信息安全事件及其管理的经验教训,有效预防将来信息安全事件发生的频率,改进信息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和使用,同时全面改进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方案。
(三)提高信息安全人员素质
除了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外,高素质的信息安全人员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智力支撑。从IT行业越来越细的专业划分和日益复杂严重的信息安全威胁来看,信息安全管理俨然成为需要有更高专业素养的领域。信息安全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结构包括信息安全保障基础知识、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工程以及信息安全标准法规等。在技术领域需要掌握操作系统安全、防火墙、防病毒、入侵检测、密码技术和应用等安全技术知识;在管理方面要掌握信息安全管理和治理,并要具有开展风险评估、灾难恢复、应急响应所需相关知识和实践能力;在工程领域要有开展信息安全工程管理、咨询和监理的实践经验;在标准和法律法规领域,需要掌握国家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内外信息安全相关的标准和实践经验。此外,一个合格的信息安全员不但要有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自律能力。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安全员队伍,是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保障。
(四)建立金融机构间协同调查机制
在广域网环境中,服务器、网络设备、安全监控系统在地理上是分散的,可能部署在不同层次的网络节点并分属不同的管理机构。由于网络的互通性,黑客经常会使用远程攻击或利用被侵入的主机作为跳板隐藏自身地址,入侵和攻击事件表面上发生在A地,但发起攻击的源头很可能在B地。如果要追踪攻击的源头,就需要收集所有关键服务器、网络节点的日志信息等,并将它们按一定的规律关联起来。例如这次事件的调查虽然不属于黑客攻击,但如果要找到登录终端,就需要调取商业银行、人民银行各级网络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设备的配置文件、日志文件,甚至是系统临时文件等。由于商业银行和人民银行之间没有建立相应的协同工作机制,调查组无法及时获取这些资料,所以也就无法通过IP地址找到登录终端,并通过登录终端找到查询人员。随着人民银行与金融机构间网络的互联互通,提供的服务项目增多,加上微小金融机构大量接入金融服务平台,出现此类信息安全事件的概率也会上升,需要各金融机构间共享关键信息并协助开展调查的事件也会越来越多,所以建立金融机构间信息安全事件协同调查机制至关重要。
(五)重视Web应用系统安全设计
篇2
关键词:征信体系;问题;对策
一、商业银行征信系统建设现状
近十年来,我国银行的征信体系从无到有,已经有了长远发展。围绕人民银行积极推进征信市场建设的指导思想,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银行都完成了各自征信系统的开发、建设,并且目前均已经与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实现联网使用。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笔者将对目前商业银行征信体系建设现状加以分析。
(一)发展时间短,政策成形较晚
上世纪90年代初,因为社会经济的影响,企业逃废债的情况增加,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制约了金融系统的服务功能的发挥。在这种情况下,人民银行于2006年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按照一定规则合法采集企I和个人的金融信贷信息。信息安全共享帮助商业银行加强了信贷风险管理,有效防范了信贷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国务院在2013 年3月15日了《征信业管理条例》,这也标示着我国征信业进入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新的政策制度的出台,有助于引导征信业健康发展。但是在条例的落实及执行上,还需要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征信机构及金融机构各级征信人员不断探索。
(二)信用评级不完善
就目前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在征信体系建设中各大商业还存在企业客户信用评级各自制定及标准不一等问题。首要问题便是信用评级缺乏一致及统一性。目前,银行进行放贷前对该企业的信用评级是按照银行自行开发的评级系统进行评级,系统的模型按照以往企业在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及银行自身对市场、行业等各项指标的判断。因此,对客户的评级各家评级机构及商业银行也会出现一定差异。另外,由于涉农中小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他们对于固定资产和生产设施的配备也不很完善,所以往往在银行中的信用等级很低导致贷款困难的问题出现,致使许多涉农中小企业只能依赖担保贷款,导致涉农中小企业在市场融资中一直处于弱势。因此,为促进信贷企业的实际需求,主管部门及监管部门应对信用评级的各项标准及导向进行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二、征信数据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各股份制银行按照人民银行的数据标准都已经建立了的各自的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系统。征信系统做为后台管理分析类系统,原则上并不能对客户信息数据进行修改,系统数据质量的好坏完全依靠核心系统,即前端的业务交易系统。但目前各大商业银行面对如此海量客户数据及众多交易系统,存在很多客观原因,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数据的采集、传输、加工等多个环节的纠错数据的处理。因此,各银行等金融机构都需要较大工作量保证数据真实。亦应在制度上制定相应完备的业务流程进行采集前端的核心系统的数据,保证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才是征信系统数据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
三、促进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有效对策
(一)对企业信用评级进行改良
一般在国际上金融机构对于企业信用评级均是通过三个方面衡量的,第一是企业职工人员的数量,第二个使企业实际的固定以及流动的资产,第三个就是企业在一定时期的营业额,而我国金融机构对于企业的信用评判基本上是用企业职工人数与一定时期的营业额为根据来进行评判的,而这两个因素对于我国涉农中小企业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因为涉农中小企业生产主要是依靠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又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由于季节与环境的变化导致生产的变化方面,所以涉农企业有淡季和旺季之分而没有固定的营业额,所以在企业信用评级上涉农企业特别是涉农中小企业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为了涉农中小企业长期发展和融资问题的解决,应该因地制宜改良对涉农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比如在一定时期的营业额上应该给涉农中小企业一定的缓冲空间,可以针对涉农企业将一定期间营业额改成一定期间的生产值与固定时期的营业额,这样金融机构就可以从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上对涉农中小企业进行信用等级的评定,另一方面因为农业的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所以在对涉农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时应相应添加灾害保险赔偿、农业发展补助等相关选项,在受到大范围性自然灾害的时候农业生产一定不景气,而这个时候又要保证涉农企业的后续稳定发展,所以采取以上措施,这样避免因为暂时的自然灾害影响涉农企业的信用评级从而阻碍了涉农企业的未来发展。
(二)提高征信系统数据质量,保证数据信息安全
数据信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都是征信机构重要的商业资产。商业银行应制定相应数据安全标准和信息安全管理办法,保证数据在核心交易系统与系统的数据采集及传输中保证数据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导致数据信息不准确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包括信息提供者报送的信息不准确,也有征信机构对信息的处理过程中发生错误,还有信息主体自身信息变化带来的数据错误。因此,对商业银行来说,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保障对外提供信息的最新状态及准确性。商业银行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包括与信息提供者建立约束机制,严格检查原始系统的数据质量。通过技术手段增加核验程序,建立审核制度及加快信用信息的更新频率等,提高征信数据的准确性,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三)加强征信人员队伍建设和培训
征信业在我国是一个发展历史较短的行业。因此,各级征信业人员队伍的建设有待于逐步完善。首先,征信业是从信贷征信起步的,征信从业人员既需要有高度的保密意识,保守国家秘密及信息主体的秘密;又需要有一定的法律法规及信贷业务等基础知识。因此,加强各级机构征信人员的培训是当前征信业快速发展的关键。
(四)加强金融信用信息共享,促进征信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和个人与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往来激增。人民银行对各类征信机构的客户范围也将逐步扩大,从基础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到保险公司。央行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采集各类客户多个维度的金融业务数据,建立统一的金融业征信平台,实现征信大数据的有效共享。征信信息共享有助于提高信贷征信工作的服务效能,发挥信贷征信的警示和激励功能。同时有助于在统一征信平台集中提示当前征信系统对信息主体的行业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等风险水平,以及履约过程中重要信息变动(如五级分类)等。进而提高征信系统的公信力,促进征信业务的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征信体系构建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征信机构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些问题,银行业应当积极分析影响征信业发展的因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通过加强央行统筹管理、银行制度建设、提高征信数据质量、加强征信队伍人才建设等措施,为银行业征信业务健康、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伍矗于淑堂.我国中小企业征信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4,30:79-80.
[2]马文霄.我国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建设实践与改进建议[J].征信,2015,01:43-48.
篇3
【关键词】个人金融信息;规范;法律分析
一、规范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种类、数量不断丰富,公众的金融资产迅速扩张,社会成员参与金融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对我国加强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提出了现实的要求。同时,后危机时代深受危机冲击的各个国家着手加强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做法,也促使我国金融监管当局日益关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2006年实施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金融消费者的概念。而2011年颁布实施的《商业银行保险业务监管指引》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对金融保险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由于对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工作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消费者个人金融权益被侵犯的现象时有发生,事后救济途径也不够明朗,这就增加了金融发展与金融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和谐因素。一些个人金融信息被侵犯的案例还引发了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因此规范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工作已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域外模式
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在一些经济金融发展比较好的国家,普遍建立起符合本国国情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体制,较好地支持和维护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1.美国模式
第一,在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法制建设方面。美国通过了《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令》,成立了消费者金融保护局,致力于保护美国金融消费者不受非法金融活动对个人金融信息权益的侵害。第二,在个人金融信息公示方面,《2009信用卡法令》重点强调银行应提前20天以上将还款信息告知持卡人,对延迟公示信用信息的相关惩罚性措施也做出了有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规定,同时对营销过程中的信用欺诈行为做出了禁止性规定。第三,在《2009信用卡法令》综合性规定中,就小企业信贷过程中的信息安全保护、信贷产品主动营销行为、信用卡业务相关知识等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2.英国模式
第一,加强对客户借贷行为的保护。重点包括:一是对客户参与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及时披露信息。二是对利率等重要条款的变更要提前通知客户。三是非有正当充分理由,银行未经客户授权的交易无效。四是确保借贷免受欺诈。包括:客户提前还款时,免收任何费用和利息;客户还款可以选择先还欠款后付罚息。第二,加强消费者投诉处理情况的信息披露以及侵权行为的赔偿。第三,把是否有利于保护消费者个人金融信息保护作为重要的评估指标,将平等对待客户(TCF)计划融入整个监管框架,并纳入英国金管局的评级内容。第四,加大对侵害行为的惩戒力度。对那些侵害消费者个人金融信息证据确凿的案件,消费者有权直接向监管当局申诉追讨损失。对一些采取不正当销售策略、不能公平对待消费者的金融机构进行惩罚甚至关闭;对各类信息欺诈,加强金融消费者警示和案件查处力度。
3.其他模式
欧盟通过制定《欧盟个人信息保护法案》、《保护隐私及跨国交流个人信息法则》、《电子通讯数据保护法》等相关文件法规,强化对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而法国的《信息技术与自由指令》,规定了征信数据库必须公布其搜集资料的授权、目的和种类等。日本的《个人信用信息中心规则》规定了本人有权了解个人信用信息正确与否,可以提出消除有关错误金融信息。我国台湾地区在民法典债编第195条第1项将信用权确定为人格权,从而使得被害人就非财产上的损害也可以请求赔偿。
三、个人金融信息权益被侵犯的表现形式
1.侵害消费者知情权
金融消费者受到损失一般源于两种情形,一种为金融机构未全面真实的告知消费者相关信息,另一种是消费者获取金融信息的渠道有限。实践中,前一种情况更为普遍,具体表现为:一是银行不进行风险提示。如业务人员在宣传金融产品时,一味夸大产品的优势或尽可能多的介绍业务流程,而忽略或回避了相关风险和负面信息,从而导致消费者的经济损失或信用风险产生。二是偷换概念误导消费者。如部分金融机构将有一定风险的理财产品或者保险产品介绍为高息存款,误导一些老年客户进行了投资消费。三是告知义务履行不充分。如消费者在开立银行账户环节,业务人员未经其同意擅自开通网银功能或短信提示功能;再有,个别银行在系统升级时或者业务发生变更时不及时通知消费者,给客户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和被动。
2.侵犯消费者隐私权
一般而言,银行内部接触和使用个人金融信息的人员范围特别广泛,既包括柜员、客户经理、征信管理人员、信贷管理人员、风险管理人员,又包括运营管理人员、信息科技人员及国际金融业务相关人员。不同岗位工作人员都存在泄漏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条件和可能性。而银行开展的某些外包业务则极有可能演变为泄漏个人信息的“重灾区”,如在办理银行卡收单业务时,如不能严格审查和评估外包服务供应商的信用和服务能力,或者在收单外包服务协议中未明确个人金融信息保密条款,未采取定期巡检等措施对外包机构开展监督、检查,则个人金融信息被侵犯就会变得轻而易举。有的银行为了追回债务,直接在媒体上曝光欠债消费者的真实姓名,更是对金融消费者个人隐私权裸的侵犯。
3.网上银行漏洞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近年来,银行网络建设取得很大进展,开通网上银行的客户迅猛增长,在现实环境中,网上银行的确给消费者带来了方便快捷的服务,但网银系统还很脆弱,安全性不够高,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仍然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系统的安全防护机制。除部分金融机构运行了网络防病毒工具外,多数银行还未使用网络监测系统、防火墙、入侵防护、漏洞扫描等网络安全产品,网络安全管理机制还未实质形成。二是网络信息的管控能力薄弱,基础信息采集不全。IP地址按段分配,导致网管中心对IP地址等资源占用和客户信息了解有限。网络IP地址和计算机名乱用、冒用现象时有发生,信息中心缺乏有效的管控手段。三是对安全隐患的技术防范能力不强。金融机构即便依靠网络管理工具发现了窃取客户金融信息的行为,也不能快速、准确的反应、定位,不能及时有效的阻止并快速查出侵害主体;在网络侵害事件调查中,由于无相关日志记录,取证也会非常困难。上述网上银行系统漏洞致使金融机构的客户信息时刻面临被非法入侵、非法窃取或篡改的危险。
四、规范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几点建议
1.加强法制建设
(1)建立并逐步完善个人金融信息法律体系
我国立法层面的滞后和法律体系的不完备已经严重影响了金融消费者个人权益保护。因此,必须尽早将《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法》的制定提上日程,从法律层面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上升到人格权的高度来加以保护,重点明确个人金融信息的含义、范围、保护程序等,并对个人金融信息的收集、使用、加工、处理加以规范。同时,在基本法律的指引下,逐步完善涉及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部门规章,细化对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具体措施和方式。
(2)丰富个人金融信息法律保护的内容
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注意明确以下内容:第一,提升金融机构侵权的违法成本,强化金融机构的保密责任.明确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内容,规定金融机构不得要求消费者提供与业务无关紧要的信息,特别要加大对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惩戒力度。第二,引导金融机构与金融监管部门、政府执法机构建立良好的个人金融信息共享机制或合作制度。严厉打击超范围提供个人金融信息的违法行为;有权机构查询、冻结及扣划个人存款时,也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范或合作制度执行。第三,明确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范围。凡是涉及个人账户、个人理财、信用卡等业务收集个人金融信息的行为必须通过法律加以规范。
2.构建金融机构个人信息保护的风险防火墙
(1)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各金融机构应建立并完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管理办法、操作规范、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内控制度;制定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应急处置预案,规范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突发事件的处置方式。同时,还应与每位员工签署保密及竟业限制的条款,明确岗位职责和行为守则,并强化对接触个人金融信息的从业人员在离岗时的保密纪律。
(2)防范擅自对外提供信息的风险
金融机构在开展外包业务时,比如银行卡收单业务的外包过程中,需仔细审查和评估外包服务供应商保护个人金融信息的能力,收单外包服务协议中设定个人金融信息保密条款,明确其职责和保密义务,并采取定期巡检等措施进行监督、检查。发生境外储存、处理和分析境内个人金融信息的情况时,未经个人信息主体的明示同意,不得擅自对外提供。
(3)提高信息安全技术的防范水平
为减少个人信息的流转环节,各银行可关闭分支机构客户信息系统操作终端的USB接口和光驱刻录功能,限制信息的批量复制、保存功能;信息转移过程可由总行信息技术部门统一管理。同时,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及时更新和改进信息系统安全程序及个人金融信息系统数据库和相关存储制度,确保个人金融信息在收集、传输、加工、保存、使用、销毁等环节中不被泄露。
(4)妥善保管个人信息档案资料
金融机构的个人金融信息档案资料在业务发生后,涉及到前台业务的传票类档案应安排运营管理部门负责保管,涉及到信贷档案的应主要由信贷管理部负责保管,采取专人、专柜的保管方式;档案查阅要严格履行审批程序;超过留存期限的档案资料要及时集中销毁。
(5)多维度开展个人金融信息主题培训活动
对接触个人金融信息岗位的从业人员要定期开展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培训,培训内容应涉及征信管理、个人账户、贷款业务、理财业务、信用卡业务等多个方面。
参考文献:
[1]管斌.金融消费者保护散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0(1)
[2]马洪雨,康耀坤.危机背景下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研究[J],证劵市场导报,2010(2).3
篇4
当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在发展上依然处于进化阶段,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尚缺少严格准确的标准,一般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在这一金融模式下,能够实现新市场信息的对称,同时具有便捷的支付功能,资金的供需双方能够直接交易。在此背景下,券商、银行以及交易所等相关的金融中介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同时也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上,推动市场经济发展,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这一描述是互联网金融的理想状态,但是在实践中互联网金融依然不能够抛弃传统商业银行直接开展金融服务。同时,互联网金融还包含了保险、银行、券商等传统金融机构依靠互联网信息技术所开展的新型的金融经营管理模式。
互联网金融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包含了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网络P2P信贷、众筹模式等。
第三方支付主要是以支付宝为代表,当前我国已发放267张第三方支付牌照,除支付宝之外还有财付通、银联商务、快钱支付、易宝支付等较大规模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占据了近80%的市场规模。这些第三方支付平台主要是以网络交易为媒介,实现银行、消费者和销售者之间的信息关联。通过资金托管,依托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公正性,有效解决电子商务过程中出现的信用体系问题。第三方支付的出现主要是基于非金融机构支付的作用发展起来的。作为收款人和付款人的支付中介,进行银行卡收单、网络支付、预付卡等相关的支付服务。作为我国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在网络购物中承担了电子支付第三方担保、公共事业缴费、信用卡还款、余额理财等多项业务。它对传统的银行理财市场经营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同时也普及了理财观念。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产生,有效解决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买卖双方互不信任、互相欺诈的问题,通过支付宝第三方信用中介建设,有效推动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大发展。
大数据金融则是互联网金融跟大数据的结合,实现数据技术和思维的有机结合,依靠云计算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通过健全风险管理体制和信用体制,逐步实现金融服务的个性化。大数据金融的代表主要是蚂蚁金服,尽管成立时间较短,但是其征信系统大数据已经比较全面。通过对淘宝网、支付宝、阿里巴巴等一系列平台中销售商的信用数据进行整理,并依靠专门设计的信用测试对信息进行定量分析,进而对销售商进行评价和评级。在此基础上,完成对信用客户的评价、贷款发放和利息收回。
而网络P2P信贷则使陌生人之间进行信贷成为可能,它依托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信贷平台进行人对人的直接信贷对接,信息披露、交易合同、资金流转等交易环节都依托网络实现。我国的网络P2P信贷平台,依据我国国情进行本地化创新,在近些年来已经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途径。红岭创投这一P2P金融平台,围绕风险准备金计划、本金先行垫付保障等安全措施,提高P2P网络信贷的成功率。基于个人喜好、个人信用系统进行交易,并借助于银行流水、征信报告、还款能力证明等材料确保借款人还款保障。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P2P平台数量已达5881家。
众筹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主要通过互联网方式筹款项目并募集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众筹通常分为四种模式,即公益众筹、股权众筹、债权众筹、奖励众筹等。相对于银行、PE 和VC等传统的融资方式,众筹更为开放,其资金小、数量大的特点为小型创新创业公司的融资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目前,我国各类众筹模式的平台总计427家。以众筹网为代表的众筹模式自正式上线以来,涵盖了科技、艺术、农业、设计、音乐、影视、公益、出版、动漫游戏等多个领域。
二、互联网金融的优劣势分析
互联网金融具有一系列优势。它一方面具有互联网精神,围绕客户为中心??现了平等分享和开放,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有助于消费者更便捷的获取信息,找到自身需求。坚持客户为中心,实现企业价值观念的转变,活力比较大。互联网金融在互联网精神指引下,有助于优化企业管理机制,激发员工创新能力和想象力,通过自由精神创新意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基础下的最大集约发展。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借助于新技术运用实现机器学习、云计算、智能交互、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重视客户的反馈意见和消费体验。通过应用数据库优化、阿里云计算、分布式访问等确保消费者能够获得良好的访问体验。
互联网金融的劣势在于行业年轻化,经验缺失。由于互联网金融是新兴产业,从业人员比较年轻,经验相对比较缺乏,风险控制能力和产品设计能力不够强。尤其面对互联网金融市场中层出不穷的金融欺诈等不法行为,风险比较大,这就需要互联网金融企业具有更高的风险管控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缺少经验和缺少资质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在这一环境下很容易产生管理风险并出现连带效应。互联网金融的另一劣势是对互联网技术过度依赖。由于互联网金融企业基于大数据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和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判断交易风险,但这种风险管理模式都是基于对个人的分析监管,缺少宏观层面的监控。在出现系统风险时,互联网金融企业往往难以抵御,很容易出现大规模交易挤兑现象,并影响到实体经济和传统金融。正是由于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基础上,因此其安全稳定性要求更高,假如出现网络缓慢、服务器响应时间过长,都会造成客户体验下降并出现客户流失的问题。除此之外,互联网中的黑客攻击、电信诈骗、病毒传播、木马攻击,也会对互联网技术的安全产生影响,这些都是互联网金融过度依赖互联网信息技术所产生的劣势。
三、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因素分析
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依旧不够成熟完善,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风险因素,制约着互联网金融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是法律风险。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这说明我国社会居民不断增长的金融理财需求、中小企业融资贷款需求和传统金融业务服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也是我国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基础。但是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我国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一些互联网金融业务依然处于灰色地段。从这个角度上讲,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强化法律制度建设,实现政策和法律上的风险防范。由于当前我国缺少完善的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一些互联网金融业务游走于监管红线内外,存在着很大的法律风险。同时一些虚假平台通过圈钱跑路进行集资诈骗,甚至有些互联网金融平台从传统商业银行进行融资,并对借款人进行高利贷资金发放,涉嫌高利转贷。而众筹平台则存在着诸多监管红线,对于擅自发行股票公司债券等也存在着极大的法律风险。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不成熟,信用卡诈骗、非法洗钱等诸多不法行为也经常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中产生,这些都是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法律风险。
二是交易和信用风险。对于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可能面对的交易和信用风险,一方面表现为对中间账户监督不力,很容易引发交易风险。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借款方无力偿还贷款,造成投资者损失的风险。当前互联网金融对资金的管理,主要存在托管和存管两种模式。存管模式下银行等第三方支付机构没有资金监督的义务,投资者也不需要在第三方机构或银行另立账户,而是通过支付接口直接将个人资金支付给网贷平台,不能够实现防火墙隔离带的作用,因此交易风险较大。除此之外,在我国现行金融管理体制下,贷款人无力归还贷款或恶意骗贷风险也比较大。尤其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信用风险也一样存在,存在借款人不按期还款或拒不还款的信用风险。这种风险是由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决定的,不管经营类型、风险管控机制的不同,都会存在这种风险。
三是互联网系统性风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信息技术,但互联网信息技术自身存在的巨大的系统性风险。互联网金融创新力度比较大,围绕互联网信息技术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飞速发展。同时信贷信托、民间融资等影子银行发展也呈现爆发式趋势,在缺少有效监管的情况下,互联网企业跟传统金融之间的联动效应很容易导致系统性风险增加。
四是安全管理风险。互联网金融离不开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于互联网的高度依赖往往会导致互联网金融出现比较大的管理风险。如互联网的开放性、木马黑客攻击、加密技术缺陷、系统漏洞等很容易导致互联网金融在具体业务过程中出现问题和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互联网金融的安全和投资者的经济利益。不仅如此,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一些核心技术和软件依然依赖于国外的技术,国产化程度不高。
四、加强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基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特点和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性,我国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依旧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在互联网金融监管上,一方面,应当进一步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围绕股权众筹、网络P2P信贷等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业态,进一步关注公众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对诈骗、非法集资等不法金融行为进行严加管控,通过持续跟踪和关注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发展,结合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和监管规则,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以此来进一步推动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业态的规范化发展。另一方面,围绕互联网金融监管确保适用规则的一致性。互联网金融本质上属于金融业务,因此在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时应当同样适用原先针对传统金融业务的相?P监管要求,对于传统金融业务监管要求,在实施过程中不适用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应当根据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特点和需要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除此之外,还应当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方面确保监管协作,实现部门之间机构之间相互协调,共同监控,以此来提高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效率和效益。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的金融业态,与传统的金融业务具有很大的区别,不再拘泥于原先单独的业务屏障。围绕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应当建立健全部门监管之间协调合作机制,提高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效率和质量,提升金融行业的自律管理,减少非法行为的产生,提高互联网金融管理业务的规范性,切实避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发生。
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的金融业态,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围绕互联网金融发展实践和监管要求,强化针对性的科学监管,创新金融监管手段,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和质量,在进一步规避和预防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基础上,提高对金融创新的支持力度,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制度支持和保障。
1.健全和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为互联网金融监管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撑。当前金融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基本上还都是围绕传统金融业务开展的,这一法律监管现实跟我国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的业态是不相适应的。由于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完善,因此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还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加以监管。面对不断涌现的法律纠纷,互联网金融在法律制定方面还显得比较薄弱。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不断发展壮大,手段不断创新,内容不断丰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不断增加,这就对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管理实践中,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在一些方面还处于空白阶段,不能够满足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法律监管要求。要围绕互联网金融发展,强化法律法规建设,进一步提高法律法规监管体系的完善性。通过明确法律地位和互联网金融性质等,规范监管检查、风险管理、违规处罚、准入资质、运行模式、必备要素等具体要求。
同时还应当围绕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各相关利益方权利和义务,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坚决杜绝互联网欺诈行为,确保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针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法律法规体制机制创新,还应当在制定过程中切实关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阶段,确保法律法规与时俱进,提高法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既要尽快出台金融互联网金融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则,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的作用,在股权众筹等相关的互联网金融具体问题上,要进一步明确相关的法律地位和监管规则,在保护投资者权益、减少非法投资以及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中寻求平衡点。另外还应当根据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实际要求,确保法律制度及时更新。要根据监管实际,消灭互联网监管方面的死角和空白,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实施动态化监管和完善,对不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陈旧条款进行废除,同时根据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及时出台新的法律法规,确保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性。鼓励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发展,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金融产业的繁荣提供有力的支撑。通过探索新的金融业务,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减少金融管理风险,活跃金融市场。
2.强化互联网金融安全监管,确保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互联网金融作为我国金融发展新的业态,在发展过程中依靠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数据的传递和共享,并在此过程中完成一系列互联网金融业务。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管理过程中相关的客户信息、风险管理信息、交易数据信息、客户服务信息都是在互联网中进行存储。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是得益于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力。从这个角度上讲,我国要进一步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就迫切要求提高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安全性,通过强化数字签名技术、防火墙技术、智能卡技术、加密技术等,逐步实现我国互联网金融技术的自主产权化,逐步降低进口软硬件的使用比例,切实管控好风险,维护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安全。一些网站后台被黑客攻破而导致信息泄露,甚至导致更严重的财产损失。如果P2P平台出现了系统安全问题,甚至是惨遭破解盗取,后果将极其严重。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将金融与科技进行了结合,大幅提升了金融的效率和用户体验,但同时也蕴藏了太多太复杂的风险,所有的P2P平台必须认真对待。
针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要建立健全相关的金融软件平台和硬件产品,通过提高安全系数、确保自主可控、拥有核心技术来逐步实现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安全,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预警机制,提高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的可靠性。对金融数据合法性、安全性、完整性的检查审核,增强宣传力度,提高互联网金融参与各方的安全防范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从互联网金融从业企业、金融监管机构以及金融从业人员等几个方面,来进一步推动互联网金融安全措施的实施,减少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第一,对于互联网金融从业企业要进一步加大金融业务软硬件方面投入。重点围绕硬件设备,提升金融服务器的自主可控性能,有效抵御木马、黑客、病毒的攻击,同时对于网站的访问,通过采用加密授权、身份验证、手机密码等方式确保其安全性,在限制非法登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合法用户稳定登陆可靠性。同时还应当针对互联网金融数据安全,对数据实行异地备份服务,通过进行数据热备份,进一步提高互联网金融数据的安全性。第二,还应当通过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对相应的互联网产业技术标准进行统一化和规范化,在此基础上有效实现互联网从业企业之间相互协调性,提高互联网金融行业整体风险防范能力。第三,要强化互联网金融从业企业信息安全,还要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重点强化管理知识、信息技术、金融理论和实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专业性人才建设,为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要进一步关注互联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控和风险预警机制,解决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强化规则意识和风险意识,通过对安全管理机制的完善和创新,对密钥管理、业务流程、信息安全等诸多方面进行机制化管理,提高风险管控水平。要围绕网络风险预警监控机制,实现监控业务的不间断运行,进而确保互联网金融运行环境的安全。主动通过与外部安全力量进行密切合作,开展漏洞奖励计划、安全众测以开放的方式开展安全工作,从而有效保证网络信息安全。
篇5
[关键词] 信用信息服务系统;信用档案;信用数据架构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3. 075
[中图分类号] TP39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3- 0174- 03
0 引 言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都高度重视社会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工作,将社会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我市积极探索社会公共信用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推进“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工作,就是要进一步明晰政府职能,更加准确地把握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及其角色定位,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的核心任务,着力完善体系框架,着力构建长效机制,着力推动改革创新,全面提升社会诚信水平和市场监管效能,增创新时期广州发展体制机制新优势。
1 建设目标
我市学习借鉴国内外政府数据开放的成功案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依托于广州市政府信息共享平台、基于公共信用信息库,利用大数据思维和技术建立公共信用数据开放平台。通过数据开放向社会提供准确、丰富、可信的信用信息,满足全社会对公共信用信息的迫切需求,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激发社会对信用信息开发利用的热情。本文包括市级公共信用信息服务系统的“五层两翼”框架结构、信用档案结构、信用数据架构、系统部署及各应用子系统,整合了政府各个部门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公共信用信息查询平台,形成了政府和市场共同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体系机制。
2 总体设计
为响应国家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用经济、征信业管理、简政放权、企业监督等要求,建设行业信用信息平台,采集纳入所属行业分管下的所有企业/单位及其法人数据;通过依法依规有效采集、整合和应用个人、 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信用信息,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全面推行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我市大力推动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对失信行为的监督和约束作用,建设实现各行业信用信息采集、整合、挖掘、展示,对企业、法人进行公平、公正、客观、权威的信用评价系统。
广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总体结构按“五层两翼”的框架结构建设。“五层”即基础平台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系统层、应用服务系统层、用户窗口层;“两翼”即信用标准规范、信息安全保障,为系统长期持续运行的保障机制。
(1)用户渠道层:主要为广州信用用户提供服务窗口。例如:法人、自然人、机构/企业用户可在系统服务窗口进行信用办理与查询业务。
(2)应用服务层:根据用户渠道接入系统,应用服务层提供三大信用服务系统与用户渠道对接,包括公众用户服务、政府部门用户服务、专业机构用户服务等,提供信用档案查询与信用业务处理,并预留政府服务专项信用查询服务系统。
(3)应用支撑层:提供通用服务功能包括日志审计、安全管理、权限分配、报告生成等,支撑各服务对接的关联系统。利用信用档案工具实现信用档案自定义快速生成,达到个性化档案展示、信用报表等服务。同时,实现公众服务系统、政府服务系统、专业机构服务系统、专项业务服务系统用户身份认证,统一登录平台等功能。
(4)数据资源层:提供系统资源存储环境,保存业务服务系统的基础数据。满足系统大数据统一文件存储,上传FTP共享存储服务器。预留自贸区等个性化数据存储问题。
(5)基础平台层:系统需要服务器资源、基础软件、存储备份与安全防护等,目前系统资源都由电子政务中心云平台提供与管理。
3 信用档案结构
信用档案结构表示信用信息的数据来源、信用档案的形成步骤以及信用服务的提供方式。
(1)信用数据归集:从政府各部门归集信用相关数据,存储到归集数据库。对归集的原始数据按规则、权限进行抽取转换后,存储到全文检索库提供业务系统使用。包括个人信用信息库、政府信用信息库、企业信用信息库、事业单位信用信息库、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库和司法信用信息库。
(2)信用档案生成:从全文检索库中查询信用数据,通过信用档案生成工具,根据信用档案模板的配置,生成信用档案。
(3)信用档案展示:通过信用档案工具抽取信用信息服务库数据进行编排设计,并生成信用档案模板给信用档案展示窗口。利用信用档案工具可快速配置自定义档案模板进行个性化展示需求,但需要在通用支撑系统中统一配置展示权限,权限可由业务系统管理员进行配置管理。在信用广州网站、微信平台、市民网页等应用系统上,为用户提供信用档案。信用数据架构
信用数据架构表示信用数据的存储结构,包括信用原始数据、信用归集数据、信用应用数据。
(1)信用原始数据:从各部门共享数据库中提出的信用相关数据及人口、法人基础数据;包括原始信息数据库、归集规则库等。
(2)信用归集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梳理后,归集形成的信用信息归集数据。
(3)信用应用数据:信用业务系统产生的业务相关数据以及根据信用归集数据生成的信用档案数据。
4 系统部署
公共信用信息服务系统设计的物理架构由三部分组成:电子政务云平台区、系统测试环境区、数据备份与容灾区。
电子政务云平台:主要由电子政务中心云平台网络管理软件所需服务器,建立在电子政务云平台之上“专业机构服务系统”“公众服务系统”“政府服务系统”三大信用服务系统,分别为公众服务、政府服务、专业机构服务提供信用查询、申诉等信用业务服务。同时公众服务系统向“信用广州网”“信用广州微信网”“市民网页”提供信用业务服务接口,为关联子系统进行信用档案与信用信息查询服务。“信用通用支撑系统”为支撑信用服务系统提供通用业务服务,如:身份认证、日志审计等。
电子政务云平台区主要支撑三类业务系统“专业机构服务系统”“公众服务系统”“政府服务系统”等,为三类信用数据使用对象提供信用数据服务。为了高可靠性、可扩充性和抗灾难性,WEB应用服务与APP应用服务进行分离,并采用负载均衡集群。
5 应用子系统
公共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建立了信用广州微信号,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渠道向社会公众提供信用信息的公众服务,如图1所示。同时,建立“专业机构服务系统”“公众服务系统”“政府服务系统”为三类信用数据使用对象提供信用数据服务。建立各自的专项信用系统,深化政府部门信用服务;社会信用专业服务机构可通过专业机构服务系统提供的信用信息服务,向社会提供信用评估服务。同时“广州信用系统”与市民网页进行接口开发,完成通过市民网页查询公民个人信用信息的软件开发任务。
应用子系统主要分为三部分系统:
(1)业务服务系统(公众服务系统、政府服务系统、专业机构服务系统、统计分析系统、通用支撑系统)。
(2)前端展示系统(“信用广州网”包括还需要建设的五个子站、信用广州微信网)。
(3)外部服务系统(市民网页、社区网格化、电子政务中心)。
各系统间关系为:
(1)政府服务。政府各部门在管理服务工作中,虽然掌握了一部分信用信息,但由于缺乏对个人和企业信用状况和监管过程的全面了解,需要将政府各部门、公众服务机构等单位的相关信用信息和市场监管资源归集整合,实现共享,使政府各部门在实施行政审批、资质管理、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质量检验、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投标、授予荣誉称号以及对企业政策性扶持等管理服务工作中,能对个人和企业的身份及信用状况进行全面了解,以提高依法行政、科学管理的水平。
(2)公众服务。随着社会发展和行政体制改革,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强化公众服务。公众在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对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需要政府部T将管理服务过程中不断采集、归集的企业或个人的公共信用信息,通过授权有条件地开放给公众查询,以支撑经济活动的信用风险防范。
(3)专业机构服务。企业在与金融机构、其他企业、开展经济交易、投资、授信等过程中需要通过公正、权威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进行信用风险评估、担保,以防范信用风险;个人在就业、租赁、担保、申请授信等活动中也需要从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查询信用信息。因此,信用服务机构也很需要政府部门掌握的企业和个人的公共信用信息,作为其信用数据库的补充。
(4)信用信息公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体之间迫切需要了解各自的信用信息,希望政府能公开开放相关信息。这些信息的大部分由政府各部门掌握,一部分被公共服务机构、人民银行等单位所拥有。而信用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需要在法律法规框架和隐私保护的前提下统一管理,统一。因此,广州公共信用信息服务系统需要整合来自政府各部门的信用信息资源,建立全市统一的“广州信用系统”,依法向社会公开政府、个人、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违法、违章等不良信用信息。
(5)信用信息共享。为了在政府部门之间、公共服务机构和人民银行之间形成良好的信息共享协调机制,我们从全市的高度来完成各方信用信息资源的整合,建立健全信用信息的共享机制,有效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
(6)公共信用信息查询。为方便企业和市民更便捷地使用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成果,在确保信用信息不被非法使用、隐私保护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满足企业和市民对公共信用信息的查询使用需求,我们依托广州市电子政务大厅,为信用服务窗口提供软硬件支撑;为专业信用机构提供专业客户端;开发移动互联网应用,为企业、市民和政府用户提供基于移动终端的信用服务。
6 结 语
我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整合政府各个部门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公共信用信息查询平台,形成政府和市场共同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有利格局,有利于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求的重要落脚点,是创新和改进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对增强社会成员诚信意识,重塑商业道德伦理,促进社会和谐有序,营造优良信用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姚世坤.大数据背景下中小微企业信用平台系统探讨[J].金融科技时代,2017(3):72-74.
[2]连镇殿,连昕.大数据背景下城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研究[J].呼和浩特经济,2016(3):40-44.
[3]陈志刚,李传胜.海南省政府信用信息系统建设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7):165-167.
[4]陈涵.省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时代,2016(4):99-102.
[5]王红刚,王征风,陈绥阳.云环境下企业信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7,27(1):200-204.
[6]沣.基于南京市六合区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设架构的探析[J].科技风,2016(24):180-181.
篇6
关键词:金融;自然灾害;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5-0158-03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2009年5月的《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指出,1990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倒塌房屋300多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900多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2 000多亿元人民币。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无论是在自然灾害救助还是灾后重建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金融应对自然灾害的长效机制,对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现有的金融应对自然灾害措施
1.1制定实施金融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多属突发性事件,对灾害的预测比较困难。为了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我国加强了金融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2005年6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实施了《国家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005年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实施了《金融机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试行)》;2009年7月7日,中国银行业协会正式对外《中国银行业营业网点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指引》和《中国银行业营业网点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示范文本》等。这些应急制度的安排,对于金融系统快速有序地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提高金融机构应急处理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2实施紧急财政救助
在自然灾害救助方面,特别是突发性特大灾害发生后,国家通过组织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紧急救助。目前,我国财政支出对自然灾害的救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抚恤和福利支出中的救灾支出进行专项资金救助;二是通过抚恤支出、农业支出、科技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以及政策性补贴支出的一部分进行救助;三是在遇到紧急特殊的自然灾害时,通过中央和地方专项储备基金进行补助。紧急财政救助的实施,对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1.3提供紧急金融服务,满足灾区最基本的金融需求
自然灾害发生后,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在救灾和灾后重建中起着重要作用,维护了灾后正常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人民银行采取紧急应对措施,保证支付清算系统的稳定运行,国库部门确保救灾款项安全有效划转,加强发行基金调拨,确保灾区现金供应。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建立向灾区捐助汇款的绿色通道,为所有向灾区捐款的单位和个人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切实保证向灾区的捐款业务随到随办。对于营业网点受损的地方,金融机构开通“帐篷银行”、“流动银行”等形式的便民银行,满足灾区群众最基本的存、取款需要。金融机构积极组织筹措资金,提高信贷审批效率,加快贷款投放速度,满足灾区信贷服务需求。在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各金融机构全力组织向灾区捐款捐物,支持灾区群众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1.4实施特殊的货币信贷政策,加大对灾区的政策倾斜
自然灾害发生后,国家通常会出台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灾区恢复重建的信贷投入,鼓励信贷资源向灾区适当倾斜,加大金融支持灾后重建工作力度。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人民银行紧急增加了灾区的支农再贷款限额,对灾区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实行倾斜的存款准备金率,允许灾区金融机构提前支取特种存款,取消了对灾区金融机构贷款规划的约束,以确保灾区金融机构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发放贷款的流动性需求。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汶川地震灾区农村居民住房重建指导意见,要求金融机构全面了解农房重建信贷需求,因地制宜创新信贷产品和贷款担保方式,完善适合灾区实际的商业信贷机制,大力支持灾区农村居民住房重建。
2.我国金融体系应对自然灾害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金融业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但由于起步较晚,在建立金融应对自然灾害长效机制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2.1救助资金来源单一,财政负担过重
现阶段,财政不仅承担发展工业、增加农业收入、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重任,而且还承担着国家行政、国防、社会福利等社会公共消费支出。在财政支出承担双重职能的背景下,主要依靠财政拨款进行自然灾害救助,给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另外,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造成的损失难以预测,灾害发生后资金需求比较紧迫,对财政支出的正常运行计划可能会产生巨大冲击,导致其他财政支出的压缩或财政债务的增加,容易引发经济波动。我国国家救灾款项占自然灾害损失的比重基本维持在2%-3%左右,相对于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财政救灾款项对损失的弥补只能是“杯水车薪”。以行政手段为主导的财政救助体制,难以发挥市场的作用,资金使用效果和效率受到很大的影响。
2.2银行灾难备份系统不健全
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银行数据集中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实施数据集中的银行必须建立相应的灾难备份中心;2006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实施数据集中的银行应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系统。2008年2月,颁布实施《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为金融业灾难备份提供了具体的行业标准。但我国金融机构灾难备份建设起步较晚,灾难备份系统不健全。从灾难备份系统的建立情况看,多数已建立灾难备份中心的银行尚未完全达到灾难恢复管理的要求,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基本上没有建立灾难备份系统。从备份数据来看,备份数据中心仅仅对存取、结算等核心业务系统进行备份,而对很多非核心业务系统没有进行备份。灾害备份系统无法全面覆盖的现状,导致了我国金融机构的抗灾和灾后数据恢复能力不足,难以应对各种自然的和人为的灾难。
2.3保险救助体制薄弱
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应对自然灾害的保险制度,保险在为受灾群众及救灾人员提供人身保障的同时,充分发挥经济补偿功能,为灾后安置和重建提供资金保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化风险损失承担机制。从以往我国保险在灾害中的赔付结果来看,保险赔付占灾害事件损失的比例仅为5%-8%,远低于发达国家30%-40%的赔付比例。我国目前保险赔付比例过低,使国家财政和银行系统承担了过大的经济压力,增加了我国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我国保险覆盖面小、救助体制薄弱,保险在管理自然灾害风险方面的作用远未发挥出来。
2.4针对自然灾害的金融产品单一,资本市场尚未发挥应有作用
我国资本市场层次单一,重视股票市场发展,轻视债券市场发展,造成了资本市场结构的严重失衡。从规模比例上看,在直接融资中发达国家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的比重是30:70,我国这一比重约为85:l5,债券市场的发展严重滞后于股票市场。产业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品、资产证券化等市场的发展更是相对滞后。信贷资金是当前灾后重建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金融支持灾后重建的主要手段。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农村信用社发放了大量灾后住房重建贷款,但这些贷款的潜在风险令人担忧。资本市场的单一和金融产品的匮乏,限制了市场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无法利用资本市场创新现代化的金融产品为救灾和灾后重建筹集资金,资本市场在应对自然灾害中的作用难以发挥。
2.5金融应对自然灾害制度安排尚待完善
从总体上看,我国尚未形成系统的、有效的、可持续的金融应对自然灾害的制度体系。一是大多数的救灾应对措施都是在自然灾害发生后临时制定的,应急性较强,缺乏重建性和预防性的制度安排。二是应急性措施往往偏重于短期效果,对灾区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有所忽略。由于缺乏金融应对自然灾害的制度安排,常规的金融工具无法针对自然灾害发挥作用,金融市场的功能没能有效地发挥。
3.建立金融应对自然灾害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通过建立金融应对自然灾害的长效机制,能够有效分散和化解金融机构的风险,及时为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促进灾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1完善应对自然灾害的相关法律法规
通过建立和完善应对自然灾害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据法律手段,对自然灾害产生的危机进行管理以及实施灾后重建工作,是防灾救灾工作的当务之急。在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制订一般性救灾法律,对自然灾害发生后政府部门向灾区群众提供紧急救助的具体措施、惩治违规使用救灾款项、灾后重建援助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为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提供保障。为了维护灾区正常的金融秩序和金融稳定,建议通过立法对灾区民众金融、征信信息恢复确认、财产损失补偿、房屋抵押贷款偿还以及坏账处理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保护灾区群众和金融机构的利益。
3.2建立自然灾害应急基金,稳定财政预算
财政资金的拨付具有公共性、时效性、基础性等特点,灾情发生后,通过巨大的财政投入,尽快解决灾区民众的衣食住行的问题,建立灾区群众基本生活秩序和企业正常生产秩序,满足个人和企业的基本生存条件,是政府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为避免财政资金变动而带来的经济波动,可以借鉴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由财政拨款设立“救灾重建基金”的做法,考虑专门划拨一部分财政资金设立常态型的自然灾害应急基金,完善基金的长期管理、资金补充、资金使用以及监督机制,在自然灾害发生后直接动用基金资金,为救灾提供长期的资金保障。 3.3健全银行灾备系统,提高金融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加强金融机构灾难备份系统建设工作,增强金融业抵御和抗击风险的能力。国家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和人民银行要建立和完善灾难备份审查制度和惩戒措施,定期对金融业灾难备份工作进行审查,督促金融机构严格按照规定加强灾难备份系统建设,确保系统建设的有效性;加大惩戒力度,对不按照规定进行灾难备份的金融机构,实施严厉的处罚措施。
3.4健全保险市场,发挥经济补偿功能
为了减轻灾后重建过程中财政资金的压力,提高保险在自然灾害中的承保能力和赔偿能力,必须尽快健全保险市场,特别要加快建立巨灾保险和巨灾保险的再保险制度,提升金融系统和国家抗击灾害的整体能力。针对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情况,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已刻不容缓,可由国家立法,政府主导,财政支持,保险公司来承办,通过国家再保险公司基金运作,全球分散风险。
3.5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灾后救助和重建中的作用
进一步完善债券市场、期货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场,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为金融产品创新提供有利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自然灾害中筹集资金、分散风险的作用。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适时推出巨灾债券、巨灾指数期货、巨灾期权等金融产品,减轻自然灾害产生的风险。巨灾债券将保险公司承担的巨灾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增强保险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巨灾指数期货通过对用以表达各种自然灾害的指数进行期货交易,进一步化解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降低经济损失。巨灾保险期权是由保险人支付期权费,当特定时期、特定区域内巨灾保险损失达到一定的区间时保险人获得正收益,有助于保险人和再保险人规避风险。通过金融产品的创新,为受灾的微观个体提供经济补偿,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3.6利用信托制度,建立救灾资金筹措和使用的长效机制
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短期内用于救灾和安置的政府财政拨款是救灾资金的首要来源,但从长远来看,灾后重建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所以在应急的资金筹措过后,除了政府财政资金的持续供给,需要更多的市场与社会手段来筹集灾后重建资金。通过建立公益信托机制,发挥信托机制的外部财务管理功能、长期信用功能和专业理财功能,使其在法律监管下保证委托人特定资金和资产的使用,满足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参与慈善捐助活动的需求,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同时,可以利用信托机制的功能,建立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定向资产支持信托基金、灾区住房重建信托基金等,保证救灾资金筹措和使用的持续性,推动灾区重建更好、更快、更有效率地开展。
3.7制定金融应对自然灾害的发展战略
为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证正常金融秩序,维护灾区金融稳定,应制订金融应对自然灾害的发展战略,该战略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兼顾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保证自然灾害发生后金融机构在自救的同时,为社会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一是提高金融机构自身的防灾能力,建立金融应对自然灾害的预警机制,加强灾前预防;二是将自然灾害对金融体系造成的影响减至最低程度,保障财产和员工人身安全;三是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利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四是通过金融市场合理配置资金,为灾后重建提供持续的资金保障,促进灾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巴曙松,丁波,任杰,张晓亮.中国应对自然灾害的金融体系构建与创新[J].金融与保险,2008,(10).
[2] 何孝星,邱杨茜,张宁,黄雪霞.关于尽快启动我国“灾害金融”问题研究的思考[J].经济学动态,2008,(08).
[3]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课题组.金融支持巨灾重建的国际经验与政策启示[J].福建金融,2008,(08).
[4]齐稚平.巨灾后金融体系建设及金融制度完善[J].经济学动态,2009,(01).
[5]穆怀朋,马贱阳.对建立巨灾应对和金融支持体系的几点认识[J].中国金融,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