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形势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6: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气候变化形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气候变化形势

篇1

>> 国际气候变化适应政策发展动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欧盟气候变化政策的演变 欧盟的气候变化政策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政策评价 欧盟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进展及影响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适应气候变化的分析框架及政策涵义 适应气候变化的认知与政策评价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政策现状、问题和建议 欧盟与气候变化作战 欧盟气候变化多层治理机制 欧盟气候变化政策的能源安全利益驱动 应对气候变化,宁夏在行动 面对气候变化,宁夏在行动 适应气候变化空间的挑战 论气候变化的适应 《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公布 “后视镜”中的气候变化政策 气候变化移民:极端气候事件与适应 应对气候变化的林业行动及其对就业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013-04-16[2013-04-20].

[2] 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 Climate change, impacts and vulnerability in Europe[EB/OL]., 2012-11-13[2013-04-20].

[9] European Commission. A new EU Floods Directive [EB/OL]. http://ec.europa.eu/environment/water/flo

od_risk/index.htm, 2012-09-21[2013-04-20].

[10] European Commission.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 of water scarcity and droughts in the European Union [EB/OL]. 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COM:2007:0414:FIN:EN:PDF, 20

07-07-18[2013-04-20].

[11] European Commission. A blueprint of safeguard Europe’s water resources[EB/OL]. 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CELEX:52012DC0673:EN:NOT, 2012-11-14[2013-04-20].

[12] European Commission. An integrated maritime policy for the European Union [EB/OL]. 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COM:2007:0575:FIN:EN:PDF, 2007-10-10[2013-04-26].

[13] European Commission. The common fisheries policy[EB/OL]. http://ec.europa.eu/fisheries/cfp/, 2012-06-09[2013-04-26].

[14] European Commission. Integrated Coastal Management[EB/OL]. http://ec.europa.eu/environment/iczm/

home.htm, 2013-03-12[2013-04-26].

[15] European Commission. Maritime spatial planning [EB/OL]. http://ec.europa.eu/maritimeaffairs/polic

y/maritime_spatial_planning/index_en.htm, 2013-03-18[2013-04-26].

[16] European Commission. Proposal for a Directive establishing a framework for maritime spatial planning and integrated coastal management [EB/OL]. http://ec.europa.eu/environment/iczm/pdf/Prop

osal_en.pdf, 2013-03-12[2013-04-26].

[17] European Commission. Directive 2008/56/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7 June 2008 establishing a framework for community action in the field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policy (Marine Strategy Framework Directive) [EB/OL]. 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

erv.do?uri=CELEX:32008L0056:EN:NOT, 2008-06-17[2013-04-26].

[18] 韩喜平,李罡.从价格支持到农村发展——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演变与启示[J].理论探讨,2007(2):69-72.

[19] European Commission. Legal proposals for the CAP after 2013 [EB/OL]. http://ec.europa.eu/agriculture/cap-post-2013/legal-proposals/index_en.htm, 2013-04-19[2013-04-26].

[20] European Commission. Communication from the Commission to the Council and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on a forestry strategy for the European Union [EB/OL]. http://ec.europa.eu/agriculture/fore/publi/

1998_649_en.pdf, 1998-11-03[2013-04-26].

[21] European Commission. Communication from the Commission to the Council and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on an EU forest action plan [EB/OL]. http://ec.europa.eu/agriculture/fore/action_plan/com_en.pdf, 2006-06-15[2013-04-26].

[22] European Commission. Green paper on forest protection and information in the EU: Preparing forests for climate change [EB/OL]. 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COM:2010:0066:FIN:EN:PDF, 2010-03-01[2013-04-26].

[23] European Commission. Natura 2000 network [EB/OL]. http://ec.europa.eu/environment/nature/natura20

00/, 2013-04-19[2013-04-26].

[24] European Commission. Towards a strategy on climate change, ecosystem services and biodiversity [EB/OL]. http://ec.europa.eu/environment/nature/pdf/discussion_paper_climate_change.pdf, 2009-06-

24[2013-04-26].

[25] European Commission. EU biodiversity strategy to 2020-Towards implementation [EB/OL]. http://ec.europa.eu/environment/nature/biodiversity/comm2006/2020.htm, 2013-04-24 [2013-04-26].

[26] European Climate Adaptation Platform. Financial [EB/OL]. http://climate-adapt.eea.europa.eu/web/guest/financial, 2013-04-24 [2013-04-26].

[27] European Commission. A new EU Floods Directive [EB/OL]. http://ec.europa.eu/environment/water/flo

od_risk/index.htm, 2012-09-21[2013-04-20].

[28] European Commission. Risk assessment and mapping guidelines for disaster management [EB/OL]. http://ec.europa.eu/echo/civil_protection/civil/pdfdocs/prevention/COMM_PDF_SEC_2010_1626_F_staff

_working_document_en.pdf, 2010-12-21[2013-04-20].

[29] European Commission. Proposal for a Decision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n serious cross-border threats to health [EB/OL]. http://ec.europa.eu/health/preparedness_response/

docs/hsi_proposal_en.pdf, 2011-12-08[2013-04-20].

[3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Protecting health in an environment challenged by climate change: European Regional Framework for Action [EB/OL]. http://euro.who.int/__data/assets/pdf_file/0005/95882/Parma_EH_Conf_edoc06rev1.pdf, 2010-02-19[2013-05-13].

[3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Overview of the results of “Climate, Environment and Health Action Plan and Information System” (CEHAPIS) [EB/OL]. http://euro.who.int/en/what-we-do/health-topics/environment-and-health/Climate-change/policy/overview-of-the-

results-of-climate,-environment-and-health-action-plan-and-information-system-cehapis2,[2013-05-13].

[32] European Centre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limate change [EB/OL]. http://ecdc.europa.eu/en/healthtopics/climate_change/Pages/index.aspx, 2013-5-13.

[33] 冯相昭.应对气候挑战,加快适应气候变化主流化进程[J].环境经济,2012(1):42-46.

[34] 张包生,赵秀梅,张喆,等.适应气候变化是当务之急[J].北方环境,2011,23(5):1,20.

EU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Policy Actions

and Its Implications

ZENG Jing-jing, QU Jian-sheng

(Lanzhou Branch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Library / Scientific Information Center fo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Lanzhou 730000, China)

篇2

关键词:新火电标准;CALPUFF模型;济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X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1-0001-04

1 引言

目前,中国能源结构仍然以煤为主,中国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由燃煤造成的,属于能源结构性的煤烟型污染,由此带来的酸性气体排放量增加,使我国许多城市和地区面临严峻的SO2及酸雨污染。为了减少SO2和酸雨的影响,许多学者开展了SO2及酸沉降的传输模拟研究。例如清华大学郝吉明等利用ISC模型评价了能源消耗对未来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1],同时利用CALPUFF模型预测了2000年和2008年北京市电厂对空气质量的影响[2];北京大学张远航等[3]利用CALPUFF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和对排放源现状分析,揭示了珠三角城市间大气污染物的相互影响;中国环科院柴发合等采用ISC模型对北京某电厂的现状及脱硫后的SO2和NOx排放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模拟[4,5];上海环科院陈长虹等[6]利用RAINS-ASIA模型预测了“十一五”前后长三角地区的酸沉降变化。由上可以看出CALPUFF模型对污染物的排放具有很好的模拟效果,但是利用CALPUFF应用于济南地区的空气质量模拟研究并不多。

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市区火电厂分布较多,能源消耗以燃煤为主。2010年,全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SO2年均浓度达标率为93.8%,济南市为达标城市之一,列第20位[7]。虽然达标率较高,但SO2仍有很大的消减空间,根据济南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6-2010)的数据,2010年市区火电厂排放的SO2、NOX分别占整个济南市工业SO2、NOX排放量的18.8%和26.6%。

为了解济南市市区燃煤发电锅炉执行新的火电标准后对该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效果,本研究利用美国CALPUFF空气质量模型,根据新火电标准实施前后的源清单和气象场,模拟计算了SO2和NOx的年均浓度变化情况。

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次以济南市为研究对象,包括历下、历城、槐荫、天桥、市中、长清6个区和平阴、商河、济阳3个县及章丘市,研究范围为一矩形。左下角北纬36°01′、东经116°11′为原点,右上角北纬37°32′、东经117°44′。研究区划分为1km×1km的网格,共有网格180×160个。地理数据中的土地类型和海拔高度取自于美国地质调查局地球资源数据中心的EROS的全球30s数据库。模拟区域地形呈东南高、西北低,研究范围及地形图见图1。

2.1 燃煤锅炉SO2排放量

本文新火电标准实施前采用2010年排放数据,济南市区2010年火电厂(包括热电厂)的SO2、NOx排放量通过统计调查获得,新标准实施后的SO2、NOx排放量按新的火电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的标准限值计算得到。

2.2 气象数据

所需高空气象资料来自WRF中尺度气象模型的模拟结果,模拟所用数据包括初始猜测场的全球各点分析数据和同化用的观测数据,观测数据主要为DS083.2、DS351.0和DS361.0,均由NCEP提供;地面气象资料来自中国气候中心统计资料。

2.3 模型选用与计算

选用的空气质量模型为美国EPA推荐的CALPUFF模型,CALPUFF模型是多层、多种非定常烟团扩散模型,可用于复杂地形下的大气质量评价和预测数值模拟,能够很好地模拟在时空变化的气象条件下对污染物输送、转化和清除的影响,这是一个长距离中尺度模型,适用于几十至几百公里范围的模拟,适合于城市和区域尺度,已被国内外广泛采用,包括美国的伊利诺斯州[8]、土耳其的伊滋密尔[9]、希腊的雅典[10]等。

本次CALPUFF模型的参数选用经调整过的已经用于济南地区模拟的参数,模拟基准年和目标年燃煤锅炉排放造成的SO2年均浓度,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烟气脱硫所取得的环境效果。

3 结果与讨论

3.1 新标准实施火电厂SO2排放量的变化

在新标准的规定下,济南市发电锅炉SO2和NOx的排放标准限值将由原来的400mg/m3、650mg/m3降低到50mg/m3、100mg/m3,新火电标准实施前后济南市区热电及发电厂燃煤锅炉分布SO2、NOx的排放量见表1。新标准实施后,济南市区燃煤锅炉总体的SO2的排放从实施前的13219.71t/年降至实施后的6762.12t/年,NOx的排放量则由实施前的15467.13t/年下降至实施后的7490.59t/年。在新标准的实施下,SO2的排放量将减少6457.59t/年,NOx的排放量将减少7976.54t/年,消减幅度分别高达48%和52%。SO2和NOx排放量削减最大的企业均为黄台发电厂。济南市区火电厂空间分布见图2。

2.2 新火电标准实施前后火电厂污染物年均浓度的变化

表2列出了济南市区热电及发电厂的燃煤锅炉新火电标准实施前后SO2年均浓度变化。由表2可见,燃煤锅炉导致的SO2区域年均最大浓度从脱硫前的5.28μg/m3下降到4.96μg/m3,下降比例达到6.1%;济南市区的浓度值从脱硫前的1.94μg/m3下降到1.62μg/m3,下降比例达到16.5%;区域内高浓度网格的数量将有一定程度的减少,浓度降低,污染严重的区域减少。整个济南市的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为3.22%。

表3列出了济南市区热电及发电厂的燃煤锅炉新火电标准实施前后NOx年均浓度变化。由表3可见,燃煤锅炉导致的NOx区域年均最大浓度从脱硝前的5.57μg/m3下降到4.65μg/m3,下降比例达到16.52%;济南市区的浓度值从脱硝前的1.18μg/m3下降到0.87μg/m3,下降比例达到26.27%;区域内高浓度网格的数量将有一定程度的减少,浓度降低,污染严重的区域减少。整个济南市的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为12.90%。

图3和图4列出了新火电标准实施前后SO2和NOX年均浓度分布图,由图3、图4可见,污染较严重的区域集中在污染源分布比较密集的天桥区、历下区、历城区、槐荫区、市中区的交界地带,该区域的污染源SO2的排放量占整个排放的96.7%,NOX的排放占到了95.6%,污染物排放量大并且分布在南部山地和北部平原的交汇地带。新标准实施后虽然这些区域的污染物排放所占比重仍然较大在90%左右,但区域高浓度的面积下降明显,浓度值也有所下降,可见新标准的实施对这些区域的SO2和NOX浓度下降起到了显著作用。

4 结语

(1)按照新火电标准的要求,计算了新标准实施后发电锅炉的SO2的排放量为6762.12t/a,比实施前减少排放6457.59t/年,消减幅度高达48%;NOx的排放量为7490.59t/年,比实施前减少排放7976.54t/年,消减幅度高52%。

(2)模拟结果表明,新火电标准实施后,SO2热电及发电厂排放在济南市区造成的SO2年均浓度将比2010年降低16.5%、NOx的年均浓度降低26.27%,济南市区环境改善效果明显。

(3)尽管SO2、NOx的排放量分别消减了48%和52%,但是火电厂SO2、NOx的消减全部来自于发电锅炉的消减,火电厂的供热锅炉仍有很大的消减空间。如何继续改进济南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热电及发电厂之外的污染源排放控制,尤其是大型工业污染源的排放削减与控制,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更加显著地降低济南空气中SO2和NOx的污染。

参考文献:

[1] 李 林,郝吉明.北京市能源利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和预测[J].中国环境科学,2005,25(6):746~750.

[2] Jiming Hao,Litao Wang,Minjia Shen,et al.Air quality impacts of power plant emissions in Beijing[J].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07,147 (2):401~408.

[3] 王淑兰,张远航.珠江三角洲城市间空气污染的相互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05,25(2):133~137.

[4] 薛志钢,柴发合,段 宁,等.运用ISC3 模型模拟电厂脱硫后的大气环境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03,16(5):62~64.

[5] 施建华,段 宁,柴发合,等.中国“十一五”燃煤电厂排放造成的硫沉降预测分析[J].华东电力,2007,35(4):5~8.

[6] 彭 玲,陈长虹,黄 成,等.“十一五”脱硫计划实施前后长三角地区的硫沉降变化[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29(10):793~797.

[7] 济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济南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6~2010)[R].济南:济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11.

[8] Jonathan I Levy,John D Spengler,Dennis Hlinka,et al.Using CALPUFF to evaluate the impacts of power plant emissions in Illino is:model sensitivity and implications [J].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2,36(6):1063~1075.

篇3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左心房;左心室;结构

心房颤动(即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曾经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传统药物治疗对于本病的效果并不理想,对AF尤其是阵发性AF治疗成功率较高,且在转复窦律之后能够维持。有研究表明,AF患者左心房、左心室均发生率一定程度的重构,而射频消融术治疗后是否也会有左心房或左心室的重构,或对左心室、左心房是否会导致不可逆损伤,目前尚无较为明确的意见。回顾分析35例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慢性AF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心内科于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慢性AF患者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9.9±18.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2006年ACC/AHA/ESC关于AF的诊疗指南中的分类,其中阵发性AF患者27例,持续性AF患者8例。AF病程4个月~11年,且均符合以下标准[5]:①心电图检查可见到≥2次AF发作,并于发作后7d内自行转复窦性心律;②≥1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差或因导致其他心律失常不耐受;③左心房无明显扩大,食管超声除外左心耳血栓形成。除外扩张型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严重左心功能不全等器质性心脏病,同时除外酒精、甲状腺疾病等导致的继发性AF。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并行12导联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及胸部X线片等检查。射频消融术前均给予常规华法林抗凝治疗至INR达2.0~3.0并维持4w,术前3~5d将华法林改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0.4ml/12h;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术前停用≥5个半衰期),高血压患者口服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ARB)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药物降血压降至

1.2.2射频消融术 本组35例患者均采用复合递进式射频消融治疗策略,通过Carto三维重建,并以X线监视下行环肺静脉前庭消融+电隔离为基础,逐步对左右环肺静脉前庭消融环连接的左心房顶部线、左心耳与心房连接部线、冠状窦内膜面的线性消融,以及左心房复杂碎裂电位消融术,最终对二尖瓣环及三尖瓣环峡部根据消融术前、术中是否有典型房补发作而进行消融。射频消融术中停止放电指征:①术中阻抗变化幅度>10Ω;②患者术中出现剧烈咳嗽、剧烈疼痛;③患者出现严重心动过缓。术后仍未能转律者,给予200J同步电复律,失败者可给予300J再次复律,电复律次数≤3次。

1.2.3术后治疗 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48h心电监护,术后当晚给予华法林口服,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将INR控制在2.0~3.0。华法林口服3~6个月如无房性心律失常复发,则可停药。术后给予胺碘酮、普罗帕酮或索他洛尔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1.3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2008年中国专家关于经导管消融房颤的共识,将射频消融术后3个月后再次发生房颤或房扑或房速,持续时间≥30s定义为复发。

1.4随访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中,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准确测量左房前后、左右、上下三条径线及左房最大容积,并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以了解左房、左室结构及功能变化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分析,以P

2结果

2.1 35例患者治疗后,随访1年发现,复发12例,未复发23例,复发率为34.3%。

2.2复发患者治疗前后左房、左室结构变化 经术前及术后随访中超声心动图检查,12例复发患者左心房前后径、上下径、左右径及最大容积等方面在术前术后均无显著改变(P>0.05),同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末期内径以及左室射血分数等也无显著变化(P>0.05)。见表1。

2.3未复发患者治疗前后左房、左室结构变化 经术前及术后随访中超声心动图检查,笔者了解到,23例未复发患者左心房前后径、上下径、左右径及最大容积等方面术后均显著优于术前(P

3讨论

为探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左心房与左心室结构的改变,笔者对35例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A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12例射频消融术后1年内复发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前后径、上下径、左右径及最大容积等方面在术前术后均无显著改变(P>0.05),同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末期内径以及左室射血分数等也无显著变化(P>0.05);而另外术后未复发的23例患者超声心动图显示:左房的前后径、上下径、左右径及最大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末期内径在术后显著减小(P

综述,射频消融术对于AF的治疗效果可靠,成为治愈AF一种重要手段,术后未复发患者左房、左室将发生显著结构变化,而这种重构对于术后复发率的减低及患者窦性心律的维持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8月因NST两次无反应入住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待产的78例孕妇作为实验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NST有反应的86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所有孕妇均满足下列条件:初产妇,孕周为37~41+6周,宫内孕,单活胎,头位,胎儿估计体重<4000 g,无产科合并症,无内外科及其他疾病并发症,无传染病病史。实验组孕妇年龄为21~32岁,平均(26.31±3.37)岁,对照组孕妇年龄为22~30岁,平均(25.69±2.97)岁。两组孕妇上述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胎心监护方法 

入院时行NST,两组孕妇均采取侧卧位、坐位,应用电子胎心监护仪以3 cm/min速度走纸记录胎心变化,常规检查时间为20 min,如未出现满意加速则予振动刺激唤醒胎儿继续检查20 min,以最大程度减少假无反应型结果的出现,检查前48 h内均未应用任何药物。临产后宫口开3 cm时,行持续胎心监护。 

1.3 NST判断标准 

依据文献[7]对NST结果进行评判。NST有反应型:检查时间内出现加速>2次,且每次胎心加速在基线水平上≥15/min、持续时间≥15 s;NST无反应型:连续检查40 min仍未达到标准的胎心加速。胎心减速等异常图形的评判标准如下。变异减速:与宫缩无明显关系的胎心减速,恢复迅速;晚期减速:出现宫缩后胎心减速,减速幅度常>30/min,持续>2 min,恢复较慢;早期减速:与宫缩对称的胎心减速,减速幅度小。 

1.4 观察指标 

1.4.1 胎心 比较两组入院时NST与临产后持续胎心监护结果的变化趋势,观察两组孕妇临产后胎心异常图形的发生情况,包括早期减速、晚期减速、变异减速或其他异常图形。 

1.4.2 母婴结局 观察两组孕妇阴道分娩、剖宫产、脐带扭转、脐带缠绕、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等指标的差异。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 9.3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产后胎心异常情况的比较 

实验组临产后出现异常胎心图形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图1)。 

2.2 两组母儿结局的比较 

实验组的阴道分娩率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脐带异常率(包括脐带扭转、脐带缠绕)、羊水污染率、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3 讨论 

NST试验中,胎心加速是良好胎心监护图形的重要表现,NST图形上反应的胎心率变化并不是单纯地反映胎心功能,而是多系统、器官共同作用的结果[8]。胎儿对心率的调控,受到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等自主神经的共同作用,当胎动或受到刺激时,胎儿交感神经兴奋并调节心率加快,表现为NST图形加速;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导致胎心率减低,两类神经正常交换作用时则呈现出胎心的变异与加速。胎儿宫内缺氧时,自主神经功能受抑,胎心率神经调控受抑制,此时胎心搏动仅受窦房结的节律调控,胎心图形表现出现加速、变异减少或缺乏,仅出现规律的窦性心率,为胎心无反应型[9]。当临床胎儿缺氧进一步加重时,可使神经、心脏功能严重受抑制,出现各类异常减速[10-11]。然而NST无反应型还受到胎儿睡眠期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尽力排除相关因素,并且选择NST连续监测40 min两次无反应型作为研究对象,最大程度地排除了假性无反应型。本研究中,实验组的阴道分娩率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达到32.05%),且脐带缠绕、脐带扭转等脐带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由此可知,脐带缠绕特别是脐带紧绕可影响胎儿的血供,而压迫脐带会致使脐静脉压力明显上升,胎儿胎盘血液交换减少,最终可致胎儿缺氧,抑制胎儿植物神经功能,使胎心监护图形呈现无反应型。胎儿在羊膜腔内旋转活动时,脐带可随胎儿扭转,正常情况下胎儿活动可使脐带扭转6~11周,当扭转>30周时围生儿不良并发症显著上升[12],脐带过度扭转可影响胎儿脐血流通畅性,使血流变慢,在严重扭转处甚至出现短时断流的严重危象,同时也可使脐静脉压力明显上升,胎儿胎盘血液交换减少,并出现NST无反应型胎心图形,当临产后子宫规律收缩,宫缩时子宫内血液明显减少,此时使原本已减少的胎盘胎儿血液交换进一步减少,胎儿处于严重缺血缺氧的危险环境可使神经、心脏功能严重受抑,致使胎心出现变异减少、晚期减速等典型的胎儿窘迫图形。王丽珍等[13]分析了7例脐带扭转患者,其中1例死亡,2例有明显的后遗症,分析病因时提出产前NST反复无反应型是脐带扭转的重要特点,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姚金艳等[14]对23例脐带扭转病例进行分析,其中13例胎儿发生死亡,进一步分析病因时发现,死亡病例中脐带存在血栓形成、管腔闭塞等病理变化。脐带过度扭转是造成新生儿窒息、胎死宫内或死产的重要因素,因此胎心反复无反应型孕妇临产后出现典型胎心减速,应考虑胎儿存在脐带过度扭转情况,应及时终止妊娠以避免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产等情况出现。

胎心监护的普及与应用,提升了产科质量,增加了围生儿安全,但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剖宫产率[15]。本研究中,实验组有25例采用剖宫产终止妊娠,行剖宫产术指征中绝大多数为可疑胎儿窘迫,而对可疑胎儿窘迫的诊断依据,主要来源于对临产时监护中胎心减速图形的判断。本研究实验组出现规律宫缩后,有30例出现胎心异常图形,发生率最高的为变异减速。变异减速发生的主要机制与脐带受压有关,这与实验组脐带缠绕发生率最高相符合,而晚期减速、基线抬高等异常图形各4例,主要为脐带扭转所致,与脐带扭转的发生率也基本相符。实验组中出现新生儿轻度窒息6例,而无重度窒息出现,其原因估计是及时发现胎儿窘迫并及时行相关处理。 

综上所述,足月妊娠NST反复无反应型孕妇临产后可出现以变异减速为主的各类异常图形,其剖宫产率以及脐带扭转、脐带缠绕、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均高于NST有反应型孕妇科论文,临床上应足够重视该类孕妇,及时发现宫内不良环境因素并处理,以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篇5

作者简介:许光清,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气候变化管理。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11XNI017)。

(1.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北京 100872;2.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871)

摘要 本文首先总结了气候变化意识的定义和内涵,认为气候变化意识包括对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等问题的认知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意愿两部分。其次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了企业管理人员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意愿的各项问题的得分率。在气候变化的认知方面,受访者对于气候变化的原因的认知水平比较低,对于气候变化的全球协议和中国政策的认知水平非常低,对于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的认知水平比较高,对于适应气候变化的各项措施的认知程度则有明显的差异;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意愿方面,大多数受访者愿意在日常生活中采取行动减缓气候变化,也有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企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利益相关方之一,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是强制性的标准和法令的执行以及经济激励政策的引导,中国企业已经采取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主要是节能减排取得了明显成效、淘汰了落后产能、开展了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等。

关键词 企业;气候变化意识;认知;行为意愿

中图分类号 P46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7-0062-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7.011

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工商业的重要议题,作为社会责任的履约者以及气候变化的利益相关者之一,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国内外学者开始意识到气候变化背景下企业受到的影响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邓梁春认为气候变化本身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国内行动都将对企业产生影响,气候变化还将使得企业的原材料投入、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的价格产生变化,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是企业实现生产运营方式和产品服务市场战略转型的重大机遇[1]。潘家华等认为企业界之所以越来越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有其内在原因。第一,企业已经或者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更为严格的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措施的限制,提前行动可以规避因气候变化以及监管措施变动所可能带来的风险;第二,越来越多的公众也开始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因此,采取积极态度有利于企业迎合社会舆论,体现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商业形象,增加无形资产;第三,关注气候问题有利于企业实现技术创新,保持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第四,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2]。

国内也有研究已经意识到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界在企业战略层面上的欠缺,如姜克隽等认为,中国企业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的认识起步较晚,大多数中国企业还没有从战略角度来思考低碳发展问题,也没有以全球视野来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3]。碳信息披露项目中国报告发现,从总体上看,中国企业多数还是将气候变化视为风险,尤其是将其视为政府的政策要求,被动应对,但也有部分行业的龙头企业采取了更积极主动的策略[4]。

近十几年来,国内外有关公众气候变化意识的调查非常多[5-12],但这类调查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公众的研究,而对于作为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主力军的企业,专门的调查研究非常少。

气候变化意识属于广义的环境意识的一部分,是伴随着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和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而产生的。气候变化意识也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涵义,其一是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水平,其二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自觉程度。企业管理人员的气候变化意识主要指企业管理人员做为企业决策、企业行为的主体时的气候变化意识,不完全等同于其做为普通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13]。

本文基于作者所做的一项针对企业管理人员气候变化意识的调查,认为气候变化意识包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意愿两部分,其中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包括对气候变化原因的认知、对气候变化全球协议和中国政策的认知、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的认知、对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的认知和对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的认知几个方面;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意愿主要包括愿意采取的减缓气候变化的个人行为、各利益相关方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责任分担、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推动力、企业已经采取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等。

1 被调查者的原始信息

本次调查采用访问调查的方式,时间从2010年1月至2010年8月,共发放问卷380份,收回366份,其中有效问卷358份;回收率为96%,有效回收率为94%。

1.1 性别比例、年龄及受教育程度

在所有的被调查者当中,有男性240人占67%,女性118人占33%。年龄在36岁到45岁之间的占到39%,26岁到35岁之间的占31%,46-55岁之间的占18%。本科及以下学历的占到了近八成,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占近两成,而博士及以上学历的占3%。

1.2 所在企业的基本情况

从被调查者所在企业来看,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居多,分别占到总体的50%和49%;第一产业仅占1%。国有企业占到被调查者的一半,其次是私营企业,占到27%。同时,来自大型企业的占34%,来自中型企业的占44%,来自小型企业的占22%。

1.3 所在工作部门

本次调查所涉及的企业管理人员所属的工作部门的分布如下:董事和监事占17%、技术占22%、销售占21%、人事和财务占29%、其他占11%。

2 企业管理人员有关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

2.1 气候变化的原因

表1列出了有关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受访者的正确答题率。总体来说,企业管理人员对于气候变化的原因的认知水平处于中等偏下的状况,平均正确率为44%。58%的受访者认识到全球平均温度上升有90%以上的可能性是人类活动造成的,36%的受访者认识到气候变化是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升高造成的,32%的受访者认识到温室气体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59%的受访者认识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绝大部分是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排放的,37%的受访者认识到人类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也造成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升高。

2.2 气候变化的全球协议和中国政策

表2列出了有关气候变化的全球协议和中国政策的基本问题以及受访者的正确答题率。总体来说,企业管理

表1 对气候变化原因相关知识的了解

Tab.1 Understanding of the causes and driving forces

of climate change

人员对于气候变化的全球协议和中国政策的认知水平相当低,平均正确率只有27%。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京都议定书》的三个灵活合作机制――排放贸易、联合履约和清洁发展机制,有35%的企业管理人员选出了正确答案。在被问及《京都议定书》定义的人类活动排放的六种温室气体时,正确率只有25%,大多数受访者将氮气排除在温室气体之外,但很少有人能将二氧化硫排除在温室气体之外。

受访企业管理人员对于欧盟提出的全球升温的安全幅度的答题正确率只有21%。2℃上限属于共同愿景的部分内容,是当前国际谈判的一项重要议题,共同愿景是《巴厘行动计划》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行动中列出的要素之一,是一个非常综合而复杂的问题,交织着科学、经济、政治、伦理等诸多因素,与减缓、适应、技术和资金等议题都有联系。无论是欧盟推崇的2℃上限,还是450 ppmv或550 ppmv危险浓度水平,以及3 W/m2或4.5 W/m2辐射强迫的稳定情景,都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表现形式[2]。由于该问题的难度和复杂性,受访企业管理人员的答题正确率偏低是可以理解的。

只有约1/4的受访者正确选出了中国2020年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目标。该40%到45%的目标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并且广泛宣传。受访者对该问题的答题正确率依然很低。由此可见,企业管理人员对于气候变化的全球协议和中国政策的知识有所欠缺,由于传统媒体、网络和看到或听到的环保宣传活动是企业管理人员了解气候变化问题的最主要的途径,企业

表2 对气候变化全球协议相关知识及中国政策的了解

Tab.2 Understanding of the climate-change related

global agreements and protocols and China’s policies

管理人员了解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被动的,自觉程度较低,其气候变化知识缺乏系统性和应有的深度。

2.3 气候变化的影响

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的认知上,受访者的平均正确率达到了60%,远远超出了对气候变化原因的认识和对气候变化全球协议及中国政策的了解。75%的受访者认识到极端气候事件出现的频率增加是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65%的受访者认识到局部地区的洪涝、干旱加剧也是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64%的受访者认识到海平面上升也是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63%的受访者认识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受影响也是由于气候变化,55%的受访者认识到气候变化还会影响人类健康。由于这些气候变化的影响比较直观,也由于近年来中国国内气象、自然灾害频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媒体报道的力度也比较大,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使得受访者对这部分气候变化影响的认知水平比较高。但是仅仅有35%的受访者认识到气候变化会使粮食产量受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受访的企业管理人员主要分布在第二、第三产业,缺乏对农业领域的直观认识。

2.4 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

在对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的认知上,受访者的平均正确率也达到了60%,75%的受访者认识到改变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可以减缓气候变化,73%的受访者认识到植树造林保护森林可以减缓气候变化,66%的受访者认识到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可以减缓气候变化,52%的受访者认识到提高能效可以减缓气候变化。这些减缓措施的认知程度比较高,主要因为受访的企业管理人员主要分布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对上述减缓措施有比较直观的认识,同时也得力于媒体的广泛宣传。但是,对减缓气候变化的具体技术,仅有约1/3(35%)的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到推广使用碳捕获与封存(CCS)技术可以减缓气候变化,主要由于该技术的成本过高,很难在现阶段大规模推广,导致其在企业管理人员中的认知偏低。但是该技术做为一项重要的在未来有巨大潜力的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在国际社会上已经得到众多政府官员、研究人员、企业界人士的认可,由此可见,国内受访的企业管理人员对具体的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措施还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2.5 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

在对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的认知上,受访的企业管理人员的平均正确率达到了46%,但是对各项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的认知程度有明显的差别,说明企业管理人员缺乏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系统知识,其知识呈现零散化的特点。强化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是受访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到的最主要的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有88%的受访者选择了这一项;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也是受访的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到的比较主要的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分别有58%和42%的受访者选择了这两项;仅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受访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到控制沿海地区地下水超采和保护红树林也是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分别有35%和27%的受访者选择了这两项,可见受访的企业管理人员普遍对海岸带环境与生态系统在气候变化中的脆弱性和我国海岸带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在农业领域,仅仅有23%的受访者认识到选育推广农业抗逆优良品种也是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这与前述仅有35%的受访者认识到气候变化会使粮食产量受影响相

呼应,再一次印证了受访的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农业领域受气候变化影响及如何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

3 企业管理人员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意愿

3.1 愿意采取的减缓气候变化的个人行为

企业管理人员也是社会公民的一分子,首先应当承担作为一个公民的环境责任和应尽的义务。表3显示了受访者作为公民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愿意采取的个人行动。总体上看,分别有86%、84%、77%受访的企业管理人员非常愿意采取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购买节能产品等行动来减缓气候变化,分别有61%和60%受访的企业管理人员愿意采取低碳办公和减少奢侈品的购买和使用等行动来减缓气候变化。然而,在购买当地当季水果和蔬菜、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量减少坐飞机的次数等减缓气候变化的个人行为上,选择肯定会这么做的企业管理人员比例明显下降,分别为40%、39%和28%,这可能与企业管理人员普遍生活节奏紧张、公务繁忙有关,可见当

表3 愿意采取的减缓气候变化的个人行为

Tab.3 Intended individual behavioral changes

in mitigating climate change%

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与工作效率发生矛盾时,大多数人的选择还是以工作效率为主。

3.2 各利益相关方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责任分担

表4是受访者选出的应对气候变化各利益相关方应当承担的责任,可见大部分企业管理人员认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利益相关方。

表4 应对气候变化各利益相关方应当承担的责任

Tab.4 Divided responsibilities of stakeholders

when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3.3 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推动力

图4是调查中关于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推动力的结果。从图中可知,69%的受访者选择了强制性的标准和法令的执行、61%的企业管理人员选择了经济激励政策的引导,这两项是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

同时,46%的企业管理人员选择了新商机和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驱动,有43%的企业管理人员选择了树立良好的企业和品牌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需要,有36%的企业管理人员选择了企业管理观念和意识的转变,由此可见,已有少部分的企业管理人员主动将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有机结合,并能意识到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机遇。

另外,仅有24%的企业管理人员认为应对气候变化是国际竞争和开辟国际市场的需要,这可能与此次调查的大多数的企业管理人员来自内向型企业有关,同时也说明大多数的企业管理人员无论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还是在企业发展问题上还没有全球视野;仅有23%的企业管理人员认为应对气候变化是由于受到了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这说明了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氛围还比较弱,同时也说明在我国,对企业行为来说,社会公众的影响力很小。

3.4 企业已经采取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图5是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已经采取的具体措施。从图中可知,57%的企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53%的企业已经提高了能效;有49%的企业已经采取了淘汰落

后产能,39%的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另有38%的企业利用了可再生能源。由此可见,中国企业已经采取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主要是节能减排取得了明显成效、提高了能效、淘汰了落后产能、开展了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利用了可再生能源。

仅有11%的企业申请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虽然CDM项目在我国发展迅速,截至2009年底,我国企业通过参与CDM项目,已获签发的减排量达2.2亿tCO2当量,但是,对大多数的企业来说,由于信息、能力等障碍,或者产业类型、主营业务的不同,并没有从CDM项目中受益,也没有通过CDM项目获得相关的气候变化知识,从而提升气候变化意识。

4 结论与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和总结,并综合多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的观点[14-17],本文提出以下的政策建议,以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气候变化意识,从而使我国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1)与媒体宣传相结合,对企业管理人员加强气候变化方面的培训,使企业管理人员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更加具体化、系统化。

(2)积极实行促进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经济激励政策,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鼓励企业进行低碳产品认证、自愿碳减排协议、碳交易、碳中和等尝试,使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气候变化意识进一步提高,使中国企业从被动迎接气候变化的挑战转变为从企业战略的高度上主动出击。

(3)与节能减排政策相结合,重视强制性的标准和法规的作用,进一步实行可再生能源强制入网、提高能效标准、循环经济立法和试点、淘汰落后产能、关停并转、上大压小等一系列命令控制型手段,促进企业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和行动。

(4)积极发挥学术团体和环保民间社团的作用,提高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创造全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氛围,充分发挥公众的作用,对企业行为加强监督,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气候变化意识。

(5)通过增加投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各种形式,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新技术行业,创设公平的竞争环境,加强企业创新能力,使企业有足够的能力和潜力主动应对气候变化。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邓梁春. 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低碳经济:企业的挑战与机遇[J]. 世界环境, 2008,(6):60-62. [Deng Liangchun. Climate Change and Low-carbon Economy: Business Risks and Opportunities[J].World Environment, 2008, (6):60-62.]

[2]潘家华,陈迎,庄贵阳,等. 2008-2009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分析与展望[M]// 王伟光,郑国光. 2009气候变化绿皮书.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38. [Pan Jiahua, Chen Ying, Zhuang Guiyang, et al. 2008-2009: The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in the World[M]//Wang Weiguang, Zheng Guoguang. Annual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 Actions:2009.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009: 1-38.]

[3]姜克隽,苗韧,郑平,等. 气候变化与中国企业[R/OL].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世界自然基金会, 2010 [2010-07-01]. 省略/wwfpress/publication/climate/ CCandCE.pdf. [Jiang Kejun, Miao Ren, Zheng Ping, et al. Climate Change and Chinese Enterprises [R/OL]. Beijing: China Entrepreneur Club, 2010 [2010-07-01]. 省略 /wwfpress/publication/climate/CCandCE.pdf.]

[4]商道纵横. 碳信息披露项目中国报告[R/OL]. 2010 [2010-12-01]. 省略 /new_theme4Detail.asp?ThemeID98&T4AR3&Page_ID13324. [SynTao-Sustainability Solutions. 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2010 China Report[R/OL]. 2010 [2010-12-01]. 省略 /new_theme4Detail.asp?ThemeID98&T4AR3&Page_ID13324.]

[5]Bord R J, Fisher A, O’Connor R E. Public Perceptions of Global Warming: United States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J]. Climate Research, 1998,11:75-84.

[6]Steven R B. Comparative Public Opinion and Knowledge on Global Climatic Change and the Kyoto Protocol: The U.S. Versus the Worl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Policy, 2003, 23(10):106-131.

[7]Lorenzoni I, Nick E P. Public Views on Climate Change: European and USA Perspectives[J]. Climate Change, 2006,77(1-2):73-95.

[8]Lorenzoni I, Nicholson-Cole S, Whitmarsh L. Barriers Perceived to Engaging with Climate Change Among the UK Public and Their Policy Implications[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7,17(1):445-459.

[9]Jan C S, David E H,et al. Public Perception of Climate Change[J].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008,35(5):479-487.

[10] Sampei Y, Aoyagi-Usui M. Mass-media Coverage, Its Influence on Public Awareness of Climate-change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for Japan’s National Campaign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9, 19 (2):203-212.

[11]潘葳楠,余潇潇,潘根兴,等.大学生气候变化意识的一次调查: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5(5): 304-307. [Pan Weinan. Yu Xiaoxiao. Pan Genxin,et al.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Global Climate Change Consciousness Am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s and Its Analysis: A Case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09, 5(5): 304-307.]

[12]Whitmarsh L, Seyfang G, O’Neill S. Public Engagement with Carbon and Climate Change: To What Extent Is the Public ‘Carbon Capable’?[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10,20(7):1-9.

[13]许光清,郭会珍,原阳阳,等.企业管理人员气候变化意识及影响因素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1, 7(1): 59-64.[Xu Guangqing. Guo Huizhen. Yuan Yangyang. Dong Zhiyong.Evaluation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Climate Change Awareness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Personnel[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11, 7(1): 59-64.]

[14]徐冠华. 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几个重要问题[J]. 中国软科学,2006,(10):1-14.[Xu Guanhua. The Important Issues on Development of an Innovative Nation[J]. Chinese Soft Science, 2006,(10):1-14.]

[15]李俊峰. 发展好新能源产业,政府应该做什么?[J]. 绿叶, 2010,(8):9-14.[Li Junfeng. What Should the Government Do in Developing the New Energy Industry?[J]. Greenery, 2010, (8):9-14.]

[16]唐丁丁. 开展低碳产品认证,引领可持续消费[J]. 环境保护,2010,(16):32-34.[Tang Dingding. Developing Low-carbon Products Certification to Guide Sustainable Consumption[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0, (16):32-34.]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Climate Change Awareness

of Enterprises’ Management Personnel

XU Guang-qing1 DONG Zhi-yong2 GUO Ying2

(1.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China)

篇6

我们可以相信,联合国这一结论不会是空穴来风,专家们肯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日本名古屋大学的多位科学家就曾对不丹北部海拔约5280米的一处无名冰川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冰川在过去26年里后退了约400米。

印度科学家的研究则更加系统和详细。根据印度国家地球物理学研究所的穆尼尔?艾哈迈德的观察,克什米尔地区一处喜马拉雅大冰川在2007年一年之内就缩短了近22米——这个速度比20年前快了近一倍,而附近其他几处小型冰川已经完全消失。

与此同时,对于恒河源头的喜马拉雅根戈德里冰川,印度苦行僧们描绘出这样的景象:曾经堆满山顶的积雪消失了,只留下光秃的山顶,积雪只有罕有的寒冷夜晚落下才能勉强停留几小时。天空中飞着鸽子和乌鸦,10年前在这种海拔听到它们的声音是不可能的。

印度科学家认为,悬浮在南亚上空的约3.2公里厚的污染云可能是导致冰川加速融化的成因之一:人们原先认为,因焚烧垃圾而形成的污染云能够遮挡阳光,从而降低地面温度。但直到最近科学家才了解到,云里的烟灰颗粒物其实会更多地吸收阳光,使地面吸收的热量增加近50%。

为何印度科学家如此关心喜马拉雅冰川?因为这与他们心中至高至圣的母亲河——恒河息息相关。由喜马拉雅冰川组成的“独特水库”,为终年流淌的印度河、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提供了不竭源泉,而这些河流正是南亚国家十几亿人口的主要饮用水源。如果冰川融化速度与印度科学家预测相符,在不久的将来,恒河就会变成季节性河流,严重的淡水危机将在此出现。

那么,喜马拉雅冰川真的会在2035年消失吗?对于联合国的这份报告,一位参与评估的联合国资深专家在两年后承认,当时的报告其实还缺乏严谨的科学依据,得出的结论只是基于对一位科学家的采访。如今,该专家表示,巨大的喜马拉雅山冰川在几十年内是不会融化的。

2007年,科学家对喜马拉雅冰川融化程度的评估,都是基于对地面上数百个观测站的数据进行推论分析的结果。海拔较低的冰川,科学家们更容易接近,但是这些冰川融化的可能性也更大。例如据以前的估计,在喜马拉雅山脉每年约有500亿吨冰川融化,但利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两颗卫星——“优雅号”收集的数据,发现这一数据仅为40亿吨。

2003年升空的两颗“优雅号”卫星一前一后地飞行在500公里的高空轨道,每天围绕地球运行16周,地球上的一切关于水的变化都逃不过它们的“法眼”,其中包括冰原、海洋和储存在土壤及地下蓄水层里的水,当然也包括那些人类很难到达的高海拔的冰川。

篇7

一、抓节能减排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局充分认识到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提高思想认识,养成良好习惯”为思路,结合实际,认真开展了节能减排工作。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成员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领导小组。严格落实责任,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头负责,明确了办公室牵头抓总,各股室积极配合,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

(二)狠抓部署,提高认识。认真组织学习《关于推进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的通知》精神,结合“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和反对“”要求,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结合“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点加强对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的教育,帮助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大局意识;通过学习班培训、印发学习材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大力开展节约能源资源宣传,在全局营造节能减排的浓厚氛围,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通过对干部的约束带动其养成好的家风家训,扩大节能减排观念的辐射范围。

(三)抓住重点,突出实效。我局在开展节约能源资源方面,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对职工餐厅管理,杜绝餐饮浪费。对外,严格控制公务接待标准,一般会议、培训等不安排就餐,如必须接待一律安排在县局职工食堂就餐。对内,倡导“光盘行动”行动,避免浪费。二是严格控制公车使用,按照公车使用标准,减少使用次数、里程。在出车安排时,尽量合并事宜,一程多办;并在全局推广“绿色出行”,鼓励干部以“自行车”和步行的方式代替乘车,减少对油电的浪费,减少尾气排放。三是缩减公务用房,局领导带头严格执行办公用房使用标准,严格按照正科级干部不超过18㎡,副科级干部不超过12㎡,科级以下9㎡的规定。按照“集中办公、因地制宜、勤俭节约”的原则,按股室职能进行合并办公。四是加强日常管理,要求干部职工在下班后及时关闭所使用的电脑、电灯;并安排保洁人员、保安定时巡查办公楼,及时关闭公共区域电源、水龙头,避免浪费水电。

篇8

关键词 天气预报;发展过程;分类;方法;误差来源

中图分类号 P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251-01

天气预报是根据气象观测或大气探测资料,应用一些原理和方法,对某区域或某地点未来一定时段的天气状况作出定性或定量的预测。通过对天气预报方法与技术课程的学习,掌握了天气预报的基本发展过程及研究方法。简单介绍了天气预报的发展过程、分类情况、预报过程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以及预报的误差讨论等。

1 天气预报的发展过程

天气预报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单站预报、天气图分析预报、数值天气预报。16世纪以前,人们只能通过肉眼观测天象、物象来判断天气及气候变化。一些有预示性的云天现象也可以作为气象变化的特征,并被编制成言语而流传,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东虹日出西虹雨”等。17世纪中叶,意大利人托里拆利发明了气压表,气象观测由此进入了应用仪器的阶段。随着气象站的建立和逐渐发展,出现了根据气象资料演变规律预测未来天气形势的单站预报方法,主要是采用气压表、温度表等气象仪器测量单站的气压、温度、风、云等气象要素特征的变化情况。19世纪初,国外开始采用探空气球探测高空气象要素的变化,同时以电报的形式,将天气报告及时地传递发送到各个地区。1851年,英国首先采用电报传送观测资料,并开始绘制地面天气图,采用天气图制作天气预报,由此产生了天气图预报。20世纪20年代,气团学说和极锋理论先后被应用于气象预报中;30年代,无线电探测仪成功发明,气象预报由地面发展转为高空探测预报。随着高空天气图的出现,天气演变过程从二维发展到了三维;40年代后期,天气雷达开始投入使用。20世纪50年代开始,动力气象学、气象学原理以及统计气象学等方法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由此产生了数值天气预报。数值天气预报主要是采用高速电子计算机求解简化的流体力学和热力学方程,及时作出天气预报。尤其是在60年射气象卫星之后,使天气预报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目前,我国的天气预报主要是采用地面观测资料结合卫星、雷达等观测资料,通过综合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预报天气变化形势。

2 天气预报的分类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天气预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按预报范围可大致划分为区域预报和站点预报等;按服务对象可划分为日常天气预报和专业天气预报(如航空天气预报等);天气预报按预报时效可划分为临近预报、短期天气预报、中期天气预报、长期天气预报(即短期气候预测)。人们接触最多的是临近预报与短期天气预报。

3 天气预报的方法

目前制作天气预报主要采用动力学预报方法、统计学预报方法、天气学预报方法,以及由这3种基本预报方法相互结合形成的天气-统计预报方法、动力-统计预报方法和天气-动力预报方法等[1]。统计预报方法主要用于制作中、长期预报和气象要素预报。数值预报方法(又称动力学预报方法)可用于制作短期预报,也可做中、长期预报。近几年还开始用来做气候预报。天气学预报方法(或称天气图方法)主要用于制作短期预报[2]。但这3种预报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如统计预报方法,在使用这种方法进行预报的同时就是默认未来的天气形势或天气过程与已发生的历史状况出现一致,但由于天气形势复杂多变,所以目前制作天气预报常常是将这3种方法配合起来使用[3]。近年来,人们主要关注数值预报的发展方面。但目前的数值预报能力不能完全解决天气预报业务中的各种需求,因此在现实的业务预报中强调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的同时,也提出要综合应用多种资料和多种技术方法的预报技术路线[4]。

4 天气预报的误差来源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感到天气预报不准确,探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观测误差。主要是观测数据的时空分辨率不够。其次是数据自身存在误差,观测仪器或观测员的读数误差。二是理论误差。影响大气运动的因素很多,除了各个守恒定律以外,还包括动力因素、热力因素和流体力学因素。这些因素的非线性与复杂性导致了大气科学理论存在一定的误差。三是预报方法误差。数值预报的误差来源于模式和计算方案中的简化以及初始误差随时间的累积等;统计预报的误差来源于统计方法或规则;天气学预报的误差来源于预报员的推理过程中的不完全不合理因素[5]。为降低天气预报的误差,在规范观测、提高理论的同时,气象工作者也提出了概率预报和集合预报的思路。20世纪60年代以来,数值天气预报与统计天气预报相结合,美国国家气象局最先把概率用于日常气象业务,我国是在80年代初开始制作概率预报产品的。按其制作方法可分为3种形式,即气候概率预报、主观概率预报和客观概率预报。天气预报由定性向概率化方向转变不是单纯形式上的变化,而是天气的可预报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6]。集合预报作为解决单一预报不确定性问题的途径,正越来越被重视。因此,应用集合预报发展灾害性天气的概率预报将是今后灾害天气预报的发展方向。总之,对于预报的不确定性问题要进行一定的科普宣传。同时,对于气象工作者和气象学家应该努力减少各种人为误差,努力提高预报的准确率。

5 结语

对于天气预报而言,最基础的工作是测报过程,测报的精准程度直接影响了预报的结果,因此在测报过程中,必须仔细认真、谨小慎微,同时对于气象观测仪器也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校准,以防止数据的不准确给预报带来误差。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的预报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主要是将得到的预报产品以一定的方式(电话、电视、广播、手机等)传送给社会公众,这是一种以防灾减灾、服务大众为目的的公益。随着气象观测及数值产品的不断进步发展,气象预报的服务对象开始多样化,可以为国家电力部门、交通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信息。比如,冬季雾灾容易产生交通堵塞或者引发交通事故,及早的预报有关部门不仅可以提醒社会公众做好预防工作,也为有关部门的工作起到了有效的帮助作用。另外,随着气象科技的发展,国家推行使用新能源,而太阳能将是以后的主要能源之一,对于太阳辐射的测量也与气象息息相关。我国气象部门目前正在建设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该系统主要是由地基、空基、天基观测系统,相应的数据处理、技术保障等系统组成,另外观测技术与装备研发,以及相应的人才培训对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综合气象现代化观测的完善发展,气象行业将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准、更快、更有效的气象信息服务[7]。

6 参考文献

[1] 贾伏生.概率及天气概率预报[J].山西气象,2000(4):14-16.

[2] 张小礼.集合预报简介[J].气象科技,1996(2):9-14.

[3] 矫梅燕,龚建东,周兵,等.天气预报的业务技术进展[J].应用气象学报,2006,17(5):594-601.

[4] 李兰英,张洁新,高英杰.天气预报误差分析及应用决策方法[J].科技传播,2010(10):49-59.

[5] 陈丽芳,陈永明.集合预报方法在不同类型天气中的预报性能评估[J].科学通报,2010,26(3):331-338.

篇9

石油是重要的一次性能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高速的发展,对国际石油的依赖也越来越大。石油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是石油价格乃至整个能源问题研究的重中之重。所以,在国际油价持续高位运行和我国石油消费增长迅速的情况下研究高油价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石油;价格;宏观经济

一、国际原油价格轨迹描述及油价高位运行现状原因

1.国际原油价格轨迹描述。在分析世界石油市场形势和国际油价变动趋势时,首先,有两个油价数据值得关注。即国际石油现货平均价(APSP,averagepetroleumspotprice)和欧佩克油价(OPECBasketPrice)。前者代表世界石油市场的主要原油交易。后者是欧佩克一揽子原油平均价。目前欧佩克的一揽子油价是指,代表各成员国的11种出口原油价格的加权平均数。该油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反映了并影响着市场当前和未来的主要原油供需,同时,也是欧佩克确定石油生产与供应额度的重要参照数据,是国际油价的风向标。自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大体经历了以下不同三个历史阶段:(1)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驱动油价持续暴涨。(2)1983——2003年初,20年油价一直徘徊在30美元之下。(3)第三次石油危机时期(2003——2008年)。

2.油价高位运行现状原因。进入21世纪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政治多极化形势,遍及全球地缘政治动荡和格局重组趋势,世界经济,是影响世界石油市场形势和国际油价形成及其变动趋势的外部条件和政治经济大背景。世界石油产业现状和石油经济发展,世界石油市场供应和需求状况及供需前景预测,仍旧是导致国际油价波动乃至持续上涨的基本因素。政治突发事件和地区政局紧张、严重的自然灾害袭击和气候变化影响、原油市场投机行为、甚至人们敏感的心理预期和恐慌等,成为近几年引发石油价格波动,特别是导致油价飙升的重要因素。如果说2000年出现的油价暴涨和2001年的油价回落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市场供需变化和调整,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合作,采取削减或扩大原油产量的手段,影响了国际油价。同时期货市场的投机炒作行为也开始引起人们的警觉。那么,2004年和2005年的国际油价波动及大幅上扬,在需求拉动的基本原因之外,则更要强调投机和气候等不确定因素的恶劣影响作用。所有上述因素,相互作用、交叉影响,对世界石油市场、油价形成和振荡,以及对世界能源领域的发展变化,构成一组综合性、多元影响元素。

二、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影的分析

1.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会抑制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目前,我国已进入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水平至少高出2到3倍,单位GDP的石油消耗比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要高,如美国和中国的GDP规模分别为8万亿和1万亿美元时,原油消耗分别是4.8亿吨和2.4亿吨,经济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高耗能产业所占比重较高,对石油的需求逐年攀升。但我国自产石油不足,石油进口已成为满足国内需求的重要手段。因此,国际油价的持续高位运行无疑会加大我国经济运行成本,从生产到消费,从成本到价格,从贸易到投资,都会受到石油价格上涨而带来不利影响,必然会影响经济增长速度。

2.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直接缩少我国贸易顺差。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我国进出口总量同时都会减少。从宏观层贸易增幅也会相应回落,进而冲击我国出口的外部环境,减少国外从我国的进口量。从微观层面看,由于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议价能力较低,石油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增加了出口企业成本,而出口企业却难以通过提高价格来转移成本,这将影响我国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减少出口量。

3.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加大国内通货膨胀压力。我国国内原油价格已经与国际市场接轨,国际油价决定着国内原油价格水平,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直接推动国内原油价格水平上升。我国成品油价格虽然依然受到国家调控,但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高涨必然会进一步推升国内的成品油价格。石油作为一种基础能源,同时作为众多产业的基础原材料,油价的持续上涨或维持在高位,无疑会带动煤炭、天然气等相关能源产品价格上扬,由此增加交通运输、石油化工等行业的经营成本,导致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升高,进而促进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增加通货膨胀压力。

4.国际石油价格上涨造成消费支出增加。政府消费支出具有较强的刚性,政府对油品的消耗不会因油价上涨而减少,从而造成政府支出的增加。另外,随着油价的上涨,造成居民实际收入减少,个人消费者成为高油价的承受者。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我国几次上调成品油价格,明显增加了消费者在成品油方面的支出,并导致部分消费紧张或消费转移行为的产生。而且,在我国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的局部供油紧张现象,高油价已经影响到了居民正常生活。

5.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加大企业生产成本。随着石油价格上涨,必然增加相关行业成本,与石油相关产品价格随之上涨,从而造成更大范围的企业成本增加。中国运输部门消费中,石油和天然气占69%。另外,原油作为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石化行业的重要原材料,其价格上升将直接带来石化行业成本上升。在国际市场上,我国虽然是世界的加工厂,但我国多数产品在世界贸易中没有议价能力。这种现状使得中国生产商只能独自承受石油价格上涨带来的几乎全部成本压力,而没有能力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世界各地的最终消费者,从而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而下降,全社会的经济活力也会因此而减弱。

三、结语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对中国的GDP增长的波动有显著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则是同向的,二者同步性极强,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石油的价格的上涨只是降低了经济增长的速度,而没有使我国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目前我国石油价格潜在风险很大,随着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不断增加,和石油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不断增大,石油的价格风险会不断显现出来。本文以近期油价的高位运行为背景,在分析近期油价高位运行的原因基础上,利用宏微观经济学的原理就高油价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合理制定降低高油价风险的价格宏观调控政策。政府应当加强宏观调控,制定、完善具体的实施、监督等措施,以保障新机制的顺利实施,并应着力培育我国石油市场竞争体系,健全石油市场监管机制,坚决打击投机、掺假、哄抬油价的行为,进一步规范石油市场,保证国内成品油的稳定供应,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供给。

2.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我国政府应当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力度,对好的新能源开发项目的产业化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以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

3.制定鼓励开发节省石油资源的政策。面对不断攀升的国际油价对我国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的冲击,我国应加强宏观管理,建立健全有关节能的法律法规,提高人们的节能意识,提高节能技术和政策激励机制。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技术和措施,积极加快技术进步,节油降耗,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

4.建立我国石油期货市场。谋求国际油价定价权,我国应适时建立自己的石油期货市场,提高在国际石油定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努力谋求国际油价的定价权,以抵御国际油价波动带来的风险。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国际石油期货市场,利用期货交易规避价格风险。

参考文献:

[1]何帆覃东海,面向未来的中国能源政策,2005年(17).

[2]刘强,石油价格变化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模型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3).

篇10

关键词:苹果;产业发展;技术变化;趋势根据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调查分析,2012年我国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222.1万hm2和3 370万t,将继续稳坐中国水果产业第一把交椅。但同时随着生产技术进步、栽培制度变革、土地集约化和规模化利用、各地产业政策引导不同等诸多因素的变化,我国苹果产业传统生产格局正被逐渐打破,新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变化开始快速呈现。

1产业布局持续“西移北扩”,面积和产量稳步增长

1.1面积区域性持续增长

根据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的调查研究,1982-1989年期间和1991-1996年期间,我国苹果产区经历了2次大规模扩展,但自1992年后,受技术进步、区域优势变化、气候变化、信息及物流效率提高等因素变化影响,环渤海湾优势产区苹果面积以5.1%速度持续下降,而黄土高原优势区在1997-2002年种植面积减少后,从2003年至今保持年均4.53%的速度持续增长。

目前,从苹果区域布局来看,环渤海湾苹果产区种植面积保持动态平衡,逐步向本区域优势产区集中。黄土高原苹果产区种植面积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陕西、甘肃两省增长幅度较大,2012年新建果园面积分别为2.7万hm2和2.4万hm2,我国苹果产业布局持续向劳动力丰富、病虫害少、生产成本低的西北高海拔地区迁移扩展。

1.2产量持续增加

近年来,受苹果种植面积持续增加、技术进步、果农对果园投资与管理增加、经济效益良好、政策扶持力度加大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苹果产量呈持续增长趋势。2012年全国苹果产量3 370万t,比2011年增加6.7%,约占世界苹果产量的51.8%。伴随面积、产量的双重增长,苹果生产成本也呈阶段性上涨趋势,2012年,全国苹果生产总成本约5.3万元/hm2,较2011年上涨13.8%。

2栽培制度快速向“矮砧集约化”变革,逐步与国际接轨

目前,我国90%的果园是按照乔砧密植栽培模式建立的,技术的缺陷造成多数果园密闭、光照不良、果品质量差、产量低、机械化程度低、劳动量大等诸多问题,在我国各地工业化程度普遍提高、农村劳动力短缺的严峻形势下,推进苹果产业栽培模式变革已迫在眉睫。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在2007年成立之初就对这一形势作出了准确预判,及时研发和快速推出了“苹果矮砧集约栽培”这一与国际苹果栽培模式接轨的先进技术,并依托体系分布在全国14个省市区的25个综合试验站,进行了相关示范基地建设。2012年在全国建立高标准矮砧集约栽培示范园1.5万hm2,推广应用达2万余hm2。目前,苹果矮砧集约栽培已得到各级政府和果农的普遍认可,海升集团等一批知名涉农企业开始进军苹果矮砧集约栽培领域,我国苹果栽培制度正快速向矮砧集约化变革和推进。这对推动我国苹果栽培制度与国际接轨,节约集约使用土地,实现苹果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的战略性转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3“土、肥、水”综合应用技术日趋完善,地下管理重视程度增强

随着我国苹果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化肥价格持续上涨且利用率低、东部苹果园土壤酸化程度加大、西部盐碱化程度加大、果品质量普遍下降等诸多不利因素出现,加大以土、肥、水综合管理为主的要素投入,提高果园生态质量和果品质量已成为苹果种植户的共识。果园管理由以往重视地上转向地上、地下并重。“树体保健、全营养均衡施肥技术”、“土壤局部改良、肥水集中供应技术”、“起垄覆膜集雨保墒技术”、“根际注射简易肥水一体化技术”、“苹果园连作障碍克服技术”等一系列土壤新型管理技术日趋成熟完善,并在全国各苹果产区得到广泛和快速应用,这对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水利用效率、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产量与果实品质、高效利用土地等方面起到关键性科技支撑作用。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3(3)4新砧木、新品种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区域化布局日趋科学合理

近年来,我国相继引进和培育了T337、PAJAM1、PAJAM2、圆叶海棠、SH系列、中砧1号、辽砧系列、青砧系列、烟砧系列等优良砧木;玉华早富、红盖露、凯蜜欧、蜜脆、华硕、金世纪、望山红等鲜食品种,鲁加系列、红勋1号等加工专用品种,极大地丰富了国内苹果砧木和品种类型。同时,在砧木、品种应用布局上也更加科学合理,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在全国多家试验站进行了相关区域适应性试验和砧穗组合试验,对砧木、品种及砧穗组合在各主要产区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宜各生产区域的最佳品种和砧穗组合(表1),并进行了配套栽培技术的研发,改变了以往盲目引种、技术不配套、效益不高的做法,苹果砧木、品种的区域化布局日趋科学合理。

5植保技术向精准化、节约化发展,新型威胁性病害出现

目前,我国苹果园用药安全程度越来越高,但同时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性也逐步增强,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传统人工配制、防效较好的矿物源农药在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应用越来越少,致使果园植保投入成本也开始相应增加。因而降本增效、精准化、节约化进行病虫害防控成为当今苹果植保技术的必然发展趋势。为此,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对苹果生产中的腐烂病、轮纹病、早期落叶病等三大病害,苹果绵蚜、叶螨两大虫害进行了重点技术研发,一批新技术、新规程、新理念也相应而生,且成效显著,每年可减少果园用药2~3次,降低植保投入30%以上。其中腐烂病发病机理及防控技术出现了颠覆性变化,根据曹克强研究发现,苹果腐烂病病菌孢子在冬季可以正常释放和侵入危害,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浸染率最高,达到63%,造成80%的腐烂病发生在冬季的剪锯口部位,改变了以往病菌入侵时间的认知误区。因而,改传统的春季防治为冬季防治、延迟修剪时间,通过在修剪过程中预防腐烂病,成为防控腐烂病变被动为主动的关键技术。此外,腐烂病病菌可以由韧皮部向木质部扩散转移,解释了中后期腐烂病很难被治愈的原因所在;陈汉杰发明的药带防控绵蚜技术改变了毒死蜱一手遮天的垄断局面,大幅度降低了苹果园次生灾害的发生;国立耘对枝干干腐性腐烂病实为轮纹病的发现纠正了多年的认识误区;炭疽型叶枯病的出现又成为早期落叶病的一个新的重要威胁性病害,正以黄河故道产区为中心每年约200余km的速度向周围扩展,威胁范围逐步加大。各地植保部门应加大监测力度,一旦发现疑是病例,应及时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根据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研发的技术进行科学防控,把该病控制在最小区域内。“看天治病、看虫用药”的精准化、节约化果园植保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和得到广泛应用。

6加工出口增长放缓,产品多元化生产局面开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