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6: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在人们生活着已成为不可替代的角色,网站对于一个企业具有重要的作用,优秀的网站设计能够帮助企业宣传自身形象,提高与顾客的沟通交流,更好的根据顾客的需求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将多媒体技术融入网站设计中,能够根据企业产品自身特色设计相应的主题,提高对顾客的吸引力,增加产品价值。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多媒体技术在网站设计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多媒体技术对于网站设计的意义,最后探索多媒体技术对于网站设计的作用,对于企业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网站具有十分积极的参考价值。
2多媒体技术在网站设计中应用面临的问题
2.1多媒体技术
视频、图像、文字、声音、超文本是多媒体的几种表现形式,增加观众对网站的认知度是多媒体存在的目的,当前多媒体技术广泛的以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多媒体具有很强的观念性与虚拟性,它可以通过技术来构造虚拟事物,传达现实事物难以表现出来的东西,另外通过多媒体技术,各类表演艺术家能够通过多媒体让观众欣赏到他们的表演,传达思想感情,提高知名度;多媒体技术同时具有很强的流行性与时效性,大多当今流行时尚元素是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传播的。互联网通过多媒体进行交流传播,无处不存在交互性。
2.2国内网站设计的现状
我国互联网技术发展时间相比发达国家较为落后,因此网站技术发展较为缓慢,当前我国网页设计中忽视了顾客的需求,许多网站设计主题不鲜明,内容不够丰富完整,无法让观众获取更多的信息,完全是敷衍了事,企业对于互联网设计并不了解,在设计过程中脱离了设计师的初衷,即使有些网站在设计上做到了美观的效果,但缺乏创新,顾客欣赏久了也会觉得无趣。另外在我国网站设计中,用色成为最重要的问题,国外网站在用色与搭配方面较之我们差距十分大,国内网站设计用色搭配混乱,为追求色彩夺目使用过多颜色种类,导致网页整体颜色杂乱不堪,因此应注重用色的协调性。
3多媒体技术对网站设计的意义
网站设计的作用再用将人的主观作用于客观再通过客观的形式表达出来,以传达设计师主观构思的过程,网站设计是主客观二者的结合,是在自由与不自由之间进行的,设计者不能超越自己认知与当前拥有技术的限制,因此优秀设计者是在当前拥有的多媒体技术上最大程度上完成自己理想中的构思,主观构思表现在艺术创意上,而客观因素则体现在多媒体技术上,在网站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受到自己主观构思与多媒体技术发展的两种因素的影响,多媒体技术包括视频、声音、文字等方面的数字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对于网站设计的意义在于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网站能够提高网站对客户的吸引力,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设计不同的主题,利用视频音频等元素丰富网站内容,提高网站的知名度,增加浏览数量;二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早已突破原有的模式,多媒体技术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网站设计的不同需求,朝向人性化发展,如下图所展示的网站设计,就很好的应用了多媒体技术。
4多媒体技术在网站建设与教学上的应用
4.1多媒体技术在网站建设上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交流,多媒体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网络通信的应用,网络信息的传播不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用户可以通过网站在忽略时间空间的限制接收信息。这一特点促进了远程视频、远程教学等服务的发展,网页设计者应网页设计者应该积极主动地掌握现有的各种网络技术规律,注重技术和艺术紧密结合,这样才能穷尽技术之长,实现艺术想象,满足浏览者对网页信息的高质量需求。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实现了信息的价值,而且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网络中的虚拟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虚拟世界的诞生,为全球的用户带来全新的网络生活,用户在多媒体平台上能够享受虚拟世界带来的音乐享受、资讯冲击、教学实践等全方位、多元化服务。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浏览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给其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提升网站的知名度和价值。这不仅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信息的价值,而且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国际化交流的平台。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平台为我们提供了展示自我、彰显个性的条件和机会,也提供了国际化的交流平台。在国际互联网上,通过信息交互,依靠多媒体的多种技术可以向全世界展示自己,使自身的特点及优势得到更广泛的认知。因此我国应注重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注重培养网站设计方面的人才,设计者应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发展多媒体技术推动互联网信息的沟通与传播。
4.2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
为更好的协调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交互应用,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的需要,将各种教学媒体进行优化组合,相互补充,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通过计算机软件及多媒体技术的强大人机交互功能,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随时都能获得教学反馈,得知学生的学习效果。多媒体技术拥有生动直观的影响与丰富多彩的画面,其多种类的媒体表现形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集声音、影像、文字动态显示,达到了微观概念宏观化、抽象概念具体化的良好效果,更容易消化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力。
5结语
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带来,多媒体技术已与网站设计融合在一起,二者相互作用,人们在浏览网站,欣赏互联网带来的丰富信息时,都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多媒体技术将网站建设提升到更好的层次,在未来发展中,多媒体技术将会为我们带来更广阔、丰富的网络平台,因此研发探索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发展,对于网站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豪彪 单位: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陈平,刘明,杨秀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J].学园:教育科研,2013(03):184-185.
篇2
关键词:小学音乐 多媒体技术 兴趣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音乐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传统教学模式为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而且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方法,使学生萌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变以往的”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们在玩中学、乐中学、动中学、学中乐,从而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要。
一、运用多媒体激活教材
如何激活音乐教材内容,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把多媒体技术融人音乐课堂教学,配合多种教学方法,是音乐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儿童对有色彩的、有声音的、会变化的刺激物最感兴趣,也最能集中注意力。而传统的教育技术不具备形声性、再玩性、灵活性和高效性等特点,引不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产生不了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学生渐渐感到音乐课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多媒体技术具有变静为动的特点,这也正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课堂中使用欢乐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图像,生动形象的动画来传递知识素材,给音乐课注入了充分的兴趣和活力,使抽象的音乐理论形象化,虚幻的音乐形象具体化,复杂的音乐知识简单化,枯燥的音乐知识趣味化。从而激活了教材内容,能有效地促使学生愉快主动地学习,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中发挥出它具有的独特魅力。
二、运用多媒体让学习更有趣
“兴趣”源于需要,多媒体渗透课堂是时代的需要,作为新世纪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需要是非常“渴求”的。作为教师就要让学生能很好的认识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所存在的价值,让学生有“兴趣”。多媒体渗透音乐课堂,使学生能对知识有更高的需求。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就要想方设法把教学媒体利用到实处,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要做到音乐认识的实效性。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产生需求感,在获得知识时,学生就会很容易满足。学生对媒体非常的感兴趣,教师就要抓住学生的“爱好”这一点,让学生在媒体辅助下的学习更有成就感,使学生能感受到学习的“成功感”。
媒体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事物”,在聆听了一位老师的讲课后,我深有体会:由于学生对各个国家的音乐特色不是很了解,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对各国的音乐特点有较深刻的认识,包老师运用信息技术视频的优势,播放各种具有典型的音乐表演以及教师的点拨,使学生在认识音乐特点以及典型节奏上有深刻的认识,再加上由于视频的感染和学生自身的表演,学生很快对亚洲各国的音乐特点有了深刻的记忆与理解,教师在结合学生的认识让学生展示,效果非常不错。这样,学生的心理也就有了一种成功的喜悦,会越学越有兴趣。同时,更好地唤起学生学习音乐欲望。
三、运用多媒体设置音乐情境
欣赏美是审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审美活动都是从对于美的形态的直接感受开始的。因而,只有能够感受美和欣赏美,才能理解美,进而发展想象美与创造美。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十分重视美育。他要求学生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著名的法国文学家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因此,启迪与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美的能力,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更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有关知识、作曲家的世界观、作品的历史背景、思想内涵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动机等,以求更加准确、完整、深层地认识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将音乐、图画、情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为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是通过音响塑造音乐形象,而多媒体教学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点。它能给音乐课创造听觉形象与视觉形象的联合体,塑造一种美的氛围,使音乐形象在学生的心灵中产生巨大的影响。
四、运用多媒体拓展思维
近几年,音乐教材随着课改理念的转变,有好多内容适宜于学生开展模拟性实践,进行发散性思维。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充分挖掘教材所隐藏与涵盖的内容。发现教材中许多都以发挥学生的思维与自创、自编,共同深究来完成任务教学,不再是单一学会歌曲那么简单,而多媒体技术具有变静为动,使单一的变成能动能唱的,能够大大激活学生的思维创造,引导学生发挥想像与探究的创造能力。
篇3
关键词: 声乐教学 多媒体技术 实际效用
一、“技术”凌驾于“人”,还是“人”凌驾于“技术”
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高等生物,所有的“技术”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可否认技术的创新,能带来前所未有的飞跃,但是最根本的主导因素还是人。所谓的多媒体技术无非是将诸如电脑及专业软件、数字MIDI设备、采编播设备等一系列高科技产品参与到声乐教学过程中。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声乐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能动摇的。
另外需要表明的是,在多媒体技术和声乐教学经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我们唯一的选择是后者。如果有了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就可以解决声乐教学中的问题,那还要声乐教师干什么?大家都去学计算机就可以了。
不可否认,高科技的运用会带来教学效率的提高,但是这种运用应该是在一定尺度下进行的。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多媒体设备的运用是广大教师的必修课,但是这种学习和运用的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决不是什么“高科技决定论”。
二、高科技是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
辩证、客观的认识多媒体技术的效用是正确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前提。主观、不负责任的夸大任何一种技术的作用往往适得其反。
在一些文章中,一些作者将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当成了解决声乐教学难题的良药,称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创造出无法想象的效率机会”、“不仅能较好地解决声乐教与学问题,提高声乐教学效率,而且对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那么在现实中,多媒体技术是否可以达到有些学者所谓的上述这些“惊人”的效果?是不是可以解决声乐教学中的难点?——众所周知,声乐教学中对于气息的运用、通道的打开、发音的位置以及咬字吐字等是具有普遍性的难点。上述文章中,将录音和声谱波形分析技术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灵丹妙药。简单的说,声谱波形分析就是将声波以图像的形式反映出来。那么问题出来了,反映成图像形式的“声音”是否可以被学生明确的认识并有效的帮助学生对发音问题的修正?虽然“内耳听觉”和“外耳听觉”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还是可以感知到二者之间的差异。并据此作为调节发音问题的手段。将此类问题反映成图像形式,学生在判断发音问题的时候以此为本,是否能给学生调节发音机能的实践带来决定性的指导?
简单来说就是:在声乐教学中,声音——图像——声音的感知和发音调节是否优于声音——声音的传统模式?人类对图像信息的认识是否优于对声音信息的认识?运用了声谱波形分析技术的声乐教学在教育投入和教育成果的比率是否优于传统声乐教学模式?
通过简单的分析我们可以自觉的判断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实际功效,当然笔者并不是对某种事物一味的反对,不可否认,高科技的运用对于声乐教学是具有促进作用的,转换成图像形式的“声音”也的确利于学生从多角度认识问题。但将某种技术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片面夸大其效用甚至将某种新技术作为“颠覆者”而盲目推祟却是要不得的。
三、高科技是否适用于声学教学的所有环节?原有模式是否有被全盘改变的必要
声乐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并具有良好的、独立的演唱能力。我们所有的技术、设备都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教学效率是以教学目的的完成情况为衡量标准的,而不是以是否使用了高科技手段或高科技手段使用情况为标准的。
笔者认为对于声乐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运用应该是“能用就用。不能用别乱用”。原有教学模式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是简单而行之有效的,对于这些被实践检验所证实的东西不能简单的用高科技替换完事,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现实中,我们早就开始运用这种技术了,但是其不可能普及到每天、每堂课的教学中。且不说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的配备的可行性,就拿其效果来说,在日常教学中这种技术在很大程度并不比一面镜子的效果好到那儿去。有许多问题我们拿镜子就可以解决,为什么要大费周章的用“采编播设备”?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合运用采编播设备是必要的,也的确是有效的,但需要用就用,没必要的时候还是用镜子好些。
类似的问题还有许多,多年声乐教学所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成果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客观的、辩证性的合理更新、替换其过时的、效率低下的部分,但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合理的发挥其中优秀的部分。不能简单的一棍子打死,用高科技来改写一切,这是不切实际且荒唐可笑的。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思考我们已经可以正确的评价高科技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实际效用了,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它是声乐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而不应该扮演“颠覆者”和“万能钥匙”的角色,辩证的对待原有教学模式和高科技多媒体技术才是我们正确的态度,简单的贬低或褒扬某种事物,甚至简单的主张用一种替代另外一种的思潮都是要不得的。
篇4
初中物理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实验教学部分在整个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传统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对于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且教学方法较为陈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兴趣。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不仅可以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还能有效扩大实验效果,轻松化解实验难点。基于此,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引言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能,并且彰显出以往常规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对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而言,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果。因此,加强对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1.运用多媒体,增强实验的可操作性
初中物理实验囊括演示实验、探究式实验、分组实验及课外小实验等多种形式,其中不乏危险性太大、实验效果不佳、实验时间过长的实验,这些实验操作性不强,不仅会耽误大量时间,甚至可能会发生危险。但若不进行实验教学,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又更加困难。而多媒体技术凭借声画并茂、动静结合的特点,可以对相关操作性不强的实验进行全方位、立体的展示,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增强实验的可操作性。例如,在演示220V电压下,短路和过载造成保险丝熔断现象时,由于实验危险性较大,此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家庭电路中的各种现象和故障,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不仅实验效果逼真,而且可以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变得容易起来,摆脱死记硬背“理解”实验的窘境。
2.运用多媒体,模拟宏微观世界规律
受空间和实验材料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很多实验是无法清晰、直观地模拟的。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以及学生的想象,是很难掌握相关知识点的。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进行直观、形象的实验模拟,这样远比口头讲述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以模拟宏微观世界规律。例如,在演示电压、电流相关实验时,由于电流、电压概念比较抽象,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因而学生在理解相关概念时存在一定阻碍。这时,教师可利用FLASH制作相应的课件,把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过程,电流强度的大小用不同的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运用类比法将电流和水流,电压和水压进行类比,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变得容易起来,开展相关实验也更加得心应手。
3.运用多媒体,提高物理实验清晰度
初中物理试验中,很多的实验现象都是一瞬间发生,学生并不能对实验进行详细的观察,导致无法正确理解实验原理与步骤。此外,很多演示实验都是由教师在讲台上进行演示,学生观察极其不便,若安排学生轮流观察,则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同样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多媒体技术可以放大微小现象,放慢宏观情景,进而清晰、直观地展示出实验过程与实验现象,方便学生对实验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以提高物理实验清晰度。例如,在演示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分布情况时,不依靠多媒体技术,学生无法对演示效果进行有效观察。此时,教师可以把铁屑盒放在投影仪上,再将不同形状的磁体放在铁屑盒中,用手指轻轻地弹动铁屑盒,铁屑就会很听话地排列起来。利用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进而能够有效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又如,在皮球落地能量转化过程实验中,皮球与地面接触瞬间即分离,实验过程快,形变如何发生无法观察。此时,教师可以利用flas模拟整个过程,放慢皮球落地时的状态,让学生清晰观察到:皮球落地时越向下形变越大,达到最大后反弹恢复原状,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4.运用多媒体,增大实验教学的容量
掌握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物理实验。在传统物理实验教学前,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板书,这就导致实验时间被进一步压缩,教师无法对学生实验的开展情况进行有效观察与评价。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事先把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等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好制作成PPT进行展示,从而节约大量的时间,有效增大课堂的容量,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实验情况,学生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以增大实验教学的容量。例如,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前,教师可先将实验目的(定量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实验步骤等通过PPT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提前熟悉实验的相关内容,进而更好地理解实验,提升实验教学效果。
5.结语
多媒体所具备的多感临境性、构想性、交互性是其它教学手段难以比拟的优势,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不仅降低了教学难度,也使学生更易于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点。但是,在应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把握好课堂的节奏,不要让多媒体课件成为课堂的中心,否则就有可能喧宾夺主,失去应用多媒体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程慧.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4):133
篇5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音乐教学;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无味、内容单一、课堂气氛沉闷等局面,用一种全新的方式,通过给学生更为直观和生动的体验,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的感官,给予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一种美的享受。在感受音乐的美学中,获得丰富的音乐知识,开拓了音乐视野并对音乐有了更为细致的理解,使学生的身心得到熏陶。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的优势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充当的角色一般就和广播台放音乐一样。首先口述音乐背景,再介绍一下音乐人物的背景,然后就是播放乐曲。因此学生对于音乐课就像自习课一样,喜欢的就自己感受音乐带来的享受体验,不喜欢的就当是催眠曲或者像是耳朵自动开启了静音模式一样自顾自的开起了小差。自然而然,音乐课的开展便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对音乐教育的辅助,效果就截然不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更快地投入音乐课程的学习,还能够减轻一定的教师劳动量。
1.丰富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知识,并深入体会到音乐的魅力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课程内容去准备各种各样的资料,比如说图片、视频、文字材料之类的都可以使音乐理论等抽象的形象变得丰满和立体起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教师从不同的角度来突出教育的重点,拓宽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知识面,从内到外的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魅力。
2.激发学生的兴趣,由被动化为主动
传统的听教师演唱歌曲或者是听磁带录音的音乐学习难免会让人感到相当乏味,这样通常会让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处于一种被动的态度。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变得相当重要。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是属于一种被塑造的阶段,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予了学生被塑造的多样性。从不同的方面让学生逐步去了解,由被动化为主动。不仅达到了教学目的,还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
3.让音乐变为享受,教育潜移默化
大篇幅的音乐理论成年人看了都会觉得晦涩难懂,更不要说是小学生。而音乐教育又是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所以音乐课并不仅仅是学习音乐,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品格。而教师通过对多媒体软件的运用,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把教学目的浸润到准备好的资料中,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1.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好的学习环境是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创造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就可以增强学生音乐学习的效果,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深刻地了解并感知到音乐的魅力,进而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同时加大了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热情,为培养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音乐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好的教师对于学生而言最主要的应该是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自我强制灌输。因此多媒体技术对音乐教育中的辅助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对于增强学生的智慧具有良好的帮助,也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发学生对于音乐的想象,进而自己把握内心的音乐形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这一点是单一的靠教师阐述无法做到的。学生应该是在教师的正确的指导或者引导下对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
3.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做到音乐美学与德育相结合
音乐本身就是一门既包含思想又包含艺术的学科,这就要求音乐美学与德育的结合。不管是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地表达出音乐所描绘的内容,还是自然风光,抑或是艺术形式,又或者是传达热爱生命和热爱祖国的情感,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与音乐擦出火花,产生共鸣。对培养学生的美好心灵和对学生的性格都起到一个更好的塑造作用。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好的体现,是符合时展要求的。小学音乐教育也应该跟上时展的潮流,利用多媒体技术去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对音乐的欣赏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把美好的感受传达给学生。因此这也对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如何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得学生更快更好地接受音乐带给自己的美好。
作者:张丽 单位:明光市柳巷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篇6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方面的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对教育的要求也更上一层楼了,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学好课本中的知识,而是需要学生可以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有提到说:“语文教学除了要教会学生课本中的知识,还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道德修养的教导和审美意识的培养,使之渐渐形成良好且健全的人格,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均衡协调发展。更有甚者,在语文教程的总目标中我们不难发现,为了提高祖国下一代的素质修养,国家下足了功夫,它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此同时,较高的审美情趣也是必不可少的。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是教师必须执行的任务。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审美素质呢?我们不难发现,小朋友对于声音和图像等可感可观的形象比老师简单的课堂板书等有兴趣,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多媒体走进了课堂,并得到普及,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审美素质教育,这样会更加的形象、直观、方便,会取得显著的成效。
一、运用多媒体,发觉汉字的形体美。
我国的汉字就如同一个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般具有无与伦比的美,它是我国无可取代的一大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祖先们智慧的结晶,融合了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的精髓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写字认字,更要带领他们领会汉字无可匹敌的魅力。如在教“明”时,我们可以通过PPT来进行演示,使学生看到“明”是由一个太阳,一个月亮组成的,太阳给人们带来了光明,而月亮在夜晚的时候给夜行的人们指明了回家的路,所以我们不仅仅让学生学会写这个字,同时还让他们学会了这个字的含义,是光明,明亮的意思;还有我们北京的“京”,小朋友都应该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吧,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很有特色,让人们领略中国汉字的魅力,教师可以给学生看看会徽的图片,那个舞动的人就是一个“京”,相信所有的学生都会记住这个字的,而且会激起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其他的很多字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进行教学演示,比如山、水、吴、朱等。
二、运用多媒体,感受语言艺术美。
1、声音之美
小学生对于声音有着很大的兴趣,我们会发现小孩子小时候听见音乐就会情不自禁地跳舞,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我们也要好好地利用这一点,在教课文的时候,适时地插入一些配乐,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学习效果也会有很很大的改善。恰当的音乐可以渲染一种课文想要展示的气氛,思想,就如同在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播放这首音乐,渲染那种欢快,活泼的气氛,使学生的热情高涨,沉浸在这种美妙的情景,教师再加以适时的引导,学生的脑海中就自然而然的浮现出“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让学生体验到自然之美,让学生有美的享受,身心愉悦,这样学生对课文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情感也得到滋润。这对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有着重大的影响,同时也会激发出他们对于美的追求。
语文课本中很多的课文都是图文并茂的,文质兼美,教师要学会应运这些文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例如《浪花》,我们可以播放波涛拍岸的音乐,让学生想象出“浪花看见了,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悄悄地挠着我的小脚丫,笑得我眼泪都流出来了,她才哗哗哗笑着跑回家。”的情景。学生如果去看过大海的话,就更能体会那种欢快的感觉,没有去过的会对大海充满了向往之情。对进行这样的教育,学生对于美的追求会更进一步的,审美品位也会随之提升的。
2,画面之美
小学生对图像的喜爱远远高于文字,我们可以再教学过程中,多插入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图片,有视觉冲突的图片会让人印象深刻。例如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学生看一些的用胸口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孔,壮烈牺牲的图片,画面形象和语言形象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心理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强烈的集体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这样,英雄的形象就会深入人心了,而小学生都有崇拜精神,善于学习,他们就学习的奉献精神,学生受到伟大崇高的灵魂美、奉献美的熏陶和感染,审美观自然会有所提升的。
运用多媒体,体验口语交际之美。
口语交际之美不仅要求我们发音正确,而且还要求我们说话文明,语言富有感染力。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1、听录音,纠正口音
刚上学的孩子,很多话发音都不正确,因为习惯的问题,很明显的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说话带着浓重的方言味道。课文的录音发音都是很标准的,我们可以让学生多听听,跟着多读读,练习练习,这样就可以渐渐改善学生读音方面存在的不足了。
2、看动画,学习文明用语。
篇7
1.运用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学教学,从概念到概念,教师单靠粉笔和黑板讲解,势必会影响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提高。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利用电子白板多媒体生动、形象、直观,动画、声音于一体的优势,为数学教学提供生动形象的感知材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准确快速的认识概念,发现规律,理解数量关系,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力
利用电子白板技术传导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承担教学过程中某些环节的任务,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减轻师生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能的目的。
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在这个双边活动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即使有满腹经伦、主导作用起不好,而学生一句也没听进去,一点也没发挥这个主体作用,照样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相当重要。怎样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呢?单凭老师的说服教育是无济于事的,特别是那些爱动、学习兴趣不浓的同学更是如此,如果使用电子白板技术教学作用就不同了。新颖独特、形象逼真的图片究竟是怎么回事、学生要想弄懂画面,不得不借助于书本上的内容去理解。这样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过程之中来,即节省了教师的组织教学,讲解的时间,又顺利达到了教学目的。
3.运用电子白板有效地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教学效果的好坏基本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动机是发动行为所期望达到目的的内部心理动力。兴趣则是人寻求知识、钻研问题的高效催化剂,要想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最佳配合,单凭教师的渊博知识是不够的,还得需要有学生渴望知识、追求知识的心理和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从哪里来呢?这就得靠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地利用电子白板技术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利用电教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
4.运用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创设氛围,塑造个性
要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培养他们勤奋、认真、努力向上的性格,以至爱学、会学。每周的数学兴趣活动课上,我给学生20分钟的时间看录像,放一些科学家的故事,名人故事,有教育意义的事迹等的小片断,让同学们在良好的氛围中塑造良好的性格,让良好性格真正体现到课堂学习中,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起到维持与调节的作用,可见,性格这一心理特征是在适应改造环境过程中得到塑造,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常规的教学中一定要做恰当的引导。
5.利用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准确生动地传递信息,激感
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将自然、社会现象进行某种提炼、放大、变形、组合,让学生摆脱时控限制而进行认知,并且在不自觉中去感受并发挥效力,它以其较强的形象性,感染力一改传统教学的模式性、呆板性,将教学中一些概念性、抽象性的内容直观地反映出来,使其烙印在学生的记忆中。
篇8
一、优势分析
1. 可提供大容量的语言材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停地说、讲、写、画,学生不停地记和写,从而不能专心地、很好地理解课堂内容,影响了课堂效率。如果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前就把所教内容制成各种课件,就可以在课堂上节省许多板书和讲解的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知识和练习的机会,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 可营造生动的语言学习情境。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卡片、挂图、简笔画等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技术不但能完全替代录音、卡片,还可以通过动画制作、影音裁剪等方法来营造一个集图像、文字、声音于一体的仿真环境,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内容,使教学者、学习者、教学成果真正达到三位一体。
3. 能有效的延伸教学空间。借助于网络资源,教师能够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延伸教学空间。根据教学任务和进度,除了在课堂上进行正常授课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下进行自学或探究。与同年级的学生展开网上交流与沟通,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空间,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学习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
1. 多媒体教室欠缺。往往一个镇只有中心学校或稍大一点的学校才有一个多媒体教室。有的学校用轮流排课的形式来避免这种现象,但却导致一个班轮到的次数很少,影响了教师运用多媒体的积极性。
2. 不能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的好处在于它能够加快课堂节奏,减少教师板书时间,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优化教学过程。有些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一节课通用多媒体,忽略了必要的板书和对重点内容的讲解,没有把握好度。
3. 多媒体课件不能合理制作。多媒体的制作应突出教学内容,忌过于花哨或画蛇添足。农村学校教师难得使用多媒体,要用多媒体的时候常常是在比赛或公开课时,为了增加课堂的吸引力,有些教师把课件制作得很花哨,殊不知不但不能起到突出重点的作用,反而会喧宾夺主让学生只关注了它好看的外表。有时有些老师的多媒体课件不花哨,但却把重点放在了机械训练上,课件只是教学材料的简单堆砌和归纳。
4. 颠倒了教师和多媒体的地位。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学习的倡导者、课堂的组织者,在整堂课中占据着主动地位。而有些老师一节课下来,纯粹为了展示课件、用完课件而忙,变成了机器的演示者,忽略了学生的反应和教学效果。
5. 教师运用多媒体的能力有待提高。计算机和网络虽然越来越普及,但运用多媒体的技术并没有跟上它的发展。在农村,计算机技术人才缺乏,对教师不能进行很好的培训。大部分教师都是通过自学来认识多媒体的运用的,这就导致很多教师尤其是老教师限于精力和时间不去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而中青年教师只懂得一点皮毛,不能完全创作自己需要的课件,有时甚至只能从网上去搜索下载别人的东西来用。
三、应用建议
1. 逐渐加大对教育多媒体资源的投入,尽量增加多媒体教室。力争满足一人一机,为多媒体教学提供设备保障。在实施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学校领导要安排计算机专业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2. 学校要安排好多媒体教室的使用,分学科、分年级,有重点、下任务地安排老师使用,不准出现闲置现象。各科教师要认真研究本学科的特点,加强本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力度,特别是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
3. 积极地有计划地提高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可以分批分时间分学科地安排老师参加培训,甚至可用以一带一的形式来加快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掌握。
4. 学校可以布置一定的比赛任务来促进教师积极使用多媒体。通过比赛,教师之间既可以相互交流促进,也可进一步加强对多媒体教学优势的认识,为实现课堂高效教学奠定基础。
篇9
下面我就多媒体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讲几点体会。
一、多媒体教学应重视课前准备和研究
课前准备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只有课前准备充分,才能上出高质量的课,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辅助备课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在电脑上备课便于随时对教案修改和补充。现在很多地方要求老师实行无纸备课,即电子备课。如果想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要备好一节课是不容易的,有时需花三天甚至更多时间才能备好一节课。有些课还要制作课件,而且并不是每一个老师都会制作课件。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的资源共享,结合本校的实际加以修改。这样变成自己的课件,可大大加快备课速度和质量。
例如,在讲《氯化氢》这一节课时,我从网上下载了氯化氢溶于水的喷泉实验模拟动画、氯化氢分子结构模拟动画、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的实验模拟动画。然后把这些组件插到课件中,充实了我的课件,使课件既有内容又生动。大大缩短了备课的时间,充分发挥了资源共享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收集整理化学教学内容和信息,从中选择或借鉴对教学有用的东西来充实课堂,提高课前准备的质量。
二、多媒体教学应重视教学过程的优化
高中化学的新授课,毋庸置疑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许多化学现象、化学概念、化学反应、化学规律都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时有一个正确的第一印象,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造成认识上理解上的误区。在讲授新课时,教师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运用文字、声音、图像来刺激学生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以多种方式,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新授课的内容进行加工,生动、有趣地展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现象,化学反应及规律。这比一支粉笔三尺讲台的传统教学模式所达到的效果强多了;同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加大传输的信息量,提高信息传输的质量,实现课堂的优化组合。实践证明,正确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生动形象,学生普遍感兴趣,知识接受快,课堂效率高,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1.创设好的情境
好的情境是引人入胜的好途径。利用多媒体辅助技术,创设好的课堂情境,适时地呈现有趣的内容给学生多方位的刺激,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认识理解化学现象和本质。用生动、具体的化学现象揭示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变主观为客观,变枯燥为生动,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引起探索化学世界的好奇心,为积极主动地学好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中有关于光化学烟雾的讲解,有很多学生不知道光化学烟雾是怎么回事。我们在网上找到了“1934年发生在伦敦的光化学烟雾事件”的短片,画面形象生动,使学生很容易知道:是汽车大量排放的氮氧化物导致了光化学烟雾事件。这样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老师的教学质量,增强了教学效果,真是一举两得。再如水华、赤潮等许多新课教学都可以利用软件制作成相应的教学情境。
2.剖析化学反应机理及物质结构
有些化学反应机理及物质结构,光凭讲解很难表达到位,但运用多媒体技术就不同了。例如利用Flas将钠原子、氯原子的化合过程展示出来。起初的钠原子、氯原子自动相遇后在一定条件下,钠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转移到氯原子最外层电子层上,融入并绕氯原子核运转,同时显示出负电性。此时,钠原子最外电子层消失,使次外层变成了最外层,同时显示出正电性,在静电作用下,两离子相互作用形成NaCl。多媒体使许多通常看不见的反应过程变成了生动有趣的化学过程。如水的形成过程、苯的结构等。一般化学反应都进行得较快,无法控制,学生难以看清,难以理解,利用多媒体技术二维或三维动画软件,可模拟化学反应的过程,进行同步控制。多媒体信息量大而快,增大了知识的密度,加快了教学的节奏,提高了课堂效率。
3.深化教学重点、解剖教学难点
氧化汞热分解成汞原子和氧原子,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这个内容是为了给学生建立原子的概念,单就书上内容、图示、讲解,让学生较好地理解原子概念确有一定的难度,把这个内容开发成课件,学生看见了形象逼真的动态演示,较好地理解了原子概念,使教学重难点很快解决,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4.优化化学实验
例如演示氨的喷泉实验,实际操作很难收到预期效果,但运用多媒体演示实验过程,让学生很容易理解喷泉实验的反应原理。实验效果明显得到增强。
5.演示整合新旧知识
每逢期中、期末我们都要对化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多媒体能很好地展示相异反应类型、相似反应过程等。例如:中学化学中制取气体的几种类型,如重做实验,既浪费时间,又无新鲜感,利用多媒体文字、声音、图像、表格、动态再现化学实验,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使知识有了结构和系统。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知道化学反应不是孤立的,化学知识不能分割开来学习。
三、多媒体辅助学结
复习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复习课一般应将该章知识的内在关系、外在异同和与其他章节的联系差别展示给学生。传统的复习课是老师一边讲一边将这些联系板书在黑板上,这样往往耽误了许多宝贵的课堂时间,而且会打断学生的思路,不能收到预期的复习效果。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将知识结构事先输入到计算机中,复习时一边讲,一边逐步把知识结构显示出来,及时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所学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框架、网络结构,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篇10
本人所在中学地处山区,长期以来,黑板、粉笔、圆规、三角板就是我们的全套教学用具.对于多媒体技术只是听说而已.所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该怎么用?怎么才能用好?对于不少教师来说这些都是新问题.在教学中一些教师把多媒体当做“小黑板”,把重要的概念定理或者习题挂在那里,一节课都不变;一些教师把板书直接搬上了多媒体,认为有了多媒体就不用写板书了;还有一些教师则认为动画效果越多越好,刻意追求课件的色彩,看起来热闹非凡.一节课上完,才发现似乎有了多媒体也没比以前好.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虽然有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却没有与之配套的教学思想.运用目的不明确,运用的效果自然就不好.本人根据自己在运用过程中的一些感悟,与大家探讨下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
一、在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数学兴趣方面的运用
本人所在地区采用的是北师大版数学用书.此版本有一些章节强调以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物体或现实情境进行教学,鼓励学生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数学”,体现出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探索生活的主旨.这类章节需要大量的图片和模型是传统教学难以满足的.
例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的教学.教学目标:(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他们的某些特征.(3)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之间的关系.这节课是学生来到初中的第一节数学课,教师不仅要完成章节的知识目标,更要完成章节的情感目标,尽可能地增加教学中的趣味性,促使学生更加乐意接近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以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此节课的教学需要大量的图片、模型、甚至有些知识点最好有动画演示,而这却是传统教学难以满足的条件.难怪有些教师说这节课,老师讲起来空洞无味,学生学起来枯燥难以理解.即使完成了讲解知识的目标,也很难完成情感目标.但如果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则效果完全不一样.教师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下载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图文,甚至可以自己动手利用数码相机把所在城市、所在学校的一些与课文有关的现实场景制作成图片用于教学,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演示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线动成体”的动画效果,让学生可以更直观、更快、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点.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旋转几何体,让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几何体.这样直观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增进学生对空间的理解,从而顺利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初步转变.
二、在数学作图方面的运用
要学好数学离不开数学作图.从简单的线段、角到三角形、四边形再到旋转、平移、拉伸、压缩直到数形结合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数学作图贯穿着整个初中.数学作图不仅是重点也是难点.作图教学需要教师演示,我们都知道在黑板作好图不容易,特别是像旋转、平移、拉伸、压缩、二次函数等图形,经常会因为误差造成所作的图不标准.教材中一些图形的变化过程在黑板是无法得到演示.
例如,“它们是怎样变化来的”中的例题1甲“树”通过怎样的操作与乙“树”重合.教材中仅有文字说明和完成后的图例,而图形的变化过程就要靠学生想象了.但是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作图标准,而且可以通过动画特效很好地演示图形演变的过程,让学生直观了解图形的变化情况,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三、在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方面的运用
由于数学课涉及的知识面广,所学知识需要练习量大,在教学中许多老师都觉得时间紧张.多媒体技术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可以节约时间,增大了课堂容量,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 上一篇:能源转型的价值和意义
- 下一篇: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