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阅读教学策略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6: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单元阅读教学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单元阅读教学策略

篇1

弹子学校 莫顺刚

【摘要】群文教学是统编语文教材渗透的重要教学理念,也是当前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热点话题。小群文阅读,以其主题具体集中、组文篇幅短小、阅读量适度、阅读周期较短等特征,成为群文阅读教学中的“轻骑兵”。统编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有利于教师提炼合适的内容话题和学习主题。因此,在单元教学中实施小群文阅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笔者将在本文中,以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对小群文阅读在单元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群文阅读;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迅速成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关注的热点话题。与此同时,有关小群文阅读的研究也悄然兴起。所谓小群文阅读,是“主题具体集中、组文篇幅比较短小、阅读量适度控制、阅读周期相对较短的一种群文阅读。”[1]

统编语文教材“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结构,非常符合小群文阅读的要求。以该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山川之美”,语文要素除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外,还有感受山川风物的特征(灵秀),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笔者在教学本单元后,便设计了一次小群文阅读活动,以探索小群文阅读在单元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我设计的教学步骤如下:

(一)摘抄句子

摘抄《三峡》、《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中描写山水的句子。

(二)师生比对

老师出示本单元描写山水的句子,学生将摘抄的句子与之进行比对。通过比对,多数学生发现忽略了描写山中景物的句子,以及“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等侧面描写山水的句子。

(三)分组讨论

学生以景物特征、描写顺序、描写角度、描法、修辞手法等为主题分成小组,对上述句子进行讨论,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四)交流总结

经过交流,师生共同梳理出以下结论:

1. 景物特征方面:

(1)写山,三篇文章中都突出了山的高大。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高峰入云”、“夹岸高山······千百成峰”等句子。而《三峡》中的山是绵长幽深的,《答谢中书书》中的山又是生机勃勃的,《与朱元思书》中的山则更具幽静的特征。

(2)写水,《三峡》中分别写了夏水的湍急迅猛,春冬之水的清澈多姿,秋水的寒冷凄清;《与朱元思书》中则写出了水的清澈和湍急两种状态。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描写景物,既要写出共性的特征,更要写出该景物的个性特征,最好能描写出该景物的不同状态。

2. 描写顺序方面:

《三峡》中先写山,再写水,而写水又是按照夏、春冬、秋的顺序;《答谢中书书》中既有空间顺序,又有时间顺序;《与朱元思书》中则先写水,再写山。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写景有序,而无定序。至于选择什么顺序,可能与表现景物特征有关。

3. 描写角度方面:

(1)三篇文章都描述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受,以描写视觉感受为主。而在《答谢中书书》中,更是从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角度来描写视觉感受。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描写三峡山的高峻陡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侧面表现富春江水的清澈。

4. 描法方面:

我和同学们主要讨论了“烘托”的手法。如《三峡》写“高猿长啸,哀转久绝”,烘托出秋天三峡肃杀凄清的气氛;《答谢中书书》写“猿鸟乱鸣”、“沉鳞竟跃”烘托生机勃勃的气氛;而《与朱元思书》中更是以动写静,以声衬静,以人物的感受衬托山的幽静。

5. 修辞手法方面:

通过对上述语句的分析,我们发现:比喻、夸张、拟人是描写景物常用的修辞手法。而对偶的使用,可以让文章更加整齐、典雅、朗朗上口。

(五)由景及情

老师指出,古人写文章讲究情景交融,这几篇文章都是情景交融的典范。同学们找出抒感的句子,分析研究后,发现描写景物时抒情的几种方式:

1. 直抒胸臆。如《答谢中书书》中的“实是欲界之仙都”直接抒发对山水的赞美之情。

2. 含蓄地表达情感。如《答谢中书书》中“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便含蓄地表达了与古今知音共享山水的得意之感。又如《与朱元思书》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也含蓄地表现出作者鄙薄世俗名利,一心寄情山水的高洁情操。

3. 寓情于景。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样的例子在本单元中不胜枚举。

(六)巩固运用

根据以上结论,总结出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完成本单元的写作任务——“学习描写景物”。

通过本堂课,我初步总结了一下小群文阅读在单元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首先,系统研究单元教学内容,既要研读阅读文本,又要结合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板块,据此确定小群文阅读主题。如本堂课便以“如何写景”为主题。又如本册第五单元,也可以设计一堂以“如何说明事物特征”为主题的小群文阅读课。

接着,围绕阅读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建群”。如本课这样的写景类文章,可以从景物特征、描写顺序、描写角度、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等角度“建群”。

然后,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组进群讨论。

最后,交流总结,得出结论。在总结时,既要总结出群文中各方面的相同之处,又要关注文本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在发现一般性的规律的同时,也注重个性化的表达。

为达到群文阅读“1+1>2”的效果,我们还可以将阅读活动辐射到单元之外,将阅读成果运用到实践之中。比如我们本次小群文阅读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对教学成果的强化。

由于各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都各不相同,因此进行小群文阅读的策略也不尽相同。我们一定能因文而异,研究出更多更全面的小群文阅读策略。

篇2

【中图分类号】 G63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4―0053―01

初中语文教学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部分,其中阅读教学又糅合了语言的积累、理解、运用和情感的熏陶,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教学中,教师要紧扣字词句段篇,切近学生的兴趣和生活需要,基于文本,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一、基于文本的认知性阅读教学策略

1. 字词语境理解教学策略。字词的理解离不开所在的句子和语言环境,结合语境理解字词意思又有利于深入理解文本。如,在教学《老王》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刻了解老王的性格,从而进一步理解文章主题,对于“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的理解,就应抓住关键字“攥”,结合语言环境分析――老王在当时的处境下还能给杨绛一家送东西,杨绛反而给钱,“善良”误解了“善良”,致使几年过去以后,渐渐有了“愧怍”之情。

2. 字词溯源理解教学策略。对于有些篇目的阅读教学而言,追溯字词的本义,有利于获得独特的阅读感悟和体验。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课,在引导学生理解“闲人”的含义时,不妨对“闲”字溯源。当学生了解“闲”字的意义后,再结合苏轼的生平处境,让学生理解此文主题就会更容易。

3. 诵写强化教学策略。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一定要建立在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背诵有规范语言、积累语言材料、积累篇章、积淀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等多方面的意义,加强背诵是语文学习走向成功的基本条件。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从多读多背入手,对那些要读要背的文章,要诵写结合,这样才能形成夯实的语文基础,真正解决语文教学的积弊。

二、基于文本的理解性阅读教学策略

文本意义的理解是阅读的核心,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对文本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领悟作品的内涵。因此,基于文本的理解性阅读教学策略有:

1. 深钻教材,精研文本。教师对教材编排的理解和对文本意义的把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课前教师务必深钻教材,精研文本。如,《斑羚飞渡》虽然入选到动物单元,并且编者也在诱导师生树立人与动物共存的意识,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但从《斑羚飞渡》文本本身出发审视文章的主题,应该达不到编者的这些意图,或者要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深钻教材,精研文本。

2. 依文究理,生为主体,师为主导。基于文本的理解性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依托文本,真正找回自己的主体地位。这其中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要在阅读中理解,在引导中理解,在朴实的教学中理解,不超越文本理解。例如,在教学《范进中举》时,关于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对于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时,可以把范进中举后发疯的丑态,和《儒林外史》第六回《乡绅发病闹船家,寡妇含冤控大伯》中刻画严监生不肯咽下最后一口气的场景进行比较阅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品析人物在特定场景中的语言、动作和外形,充分依托文本语言增强教学效果。

三、基于文本的创造性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应提倡对文本的创造性理解,重视有创意的阅读。对文本的创造性阅读就是要创新文本,即创设新意境,创建新材料,创写新语言。

1. 模仿迁移策略。学生语言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模仿,因此,阅读教学应充分利用文本资源,让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模仿。如,在教学《理想》一诗时,让学生模仿续写诗歌,收效甚好。

2. 共因迁移策略。基于文本的阅读教学,会让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知识经验、技能,而这种知识经验和技能又会迁移到对其他文本的解读中。所以只要能寻找到已有知识经验、技能和受迁移文本间的共因成分,就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3. 情境迁移策略。在基于文本的阅读教学中,创设适合文本意义场的情境,进行创造性的阅读,才能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才能使创新文本不偏离符合事物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轨道。例如,学习余光中的《乡愁》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抒写愁思,学生感受自会独特新颖。

篇3

关键词: 小学英语 阅读教学 教学策略

在小学英语学习过程中,阅读可以说是学习的一大方法。阅读作为一个学习手段,可以帮助小学生扩大词汇量并习得英语语言结构;如果阅读能力能够从小得到很好的培养,对日后学生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培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阅读区别于老师的言传身教,能够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是一种文化的习得,通过英语阅读,学生能够涉猎许多国外的风土人情,从而扩宽学生的眼界,为未来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但如此重要的小学英语阅读的现状却不是很乐观。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重心失衡

阅读的本质是欣赏文学作品,通过阅读来理解作品表达的内容含义。但是现在的小学课堂由于个别教师的教学策略出现问题,课堂上的知识是枯燥的,极大减少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机会,使得英语阅读的重心偏离。还有就是学生除去课堂读本没有更多的额外读物,而教材内容不利于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这是当前英语阅读重心失衡的原因之一。

2.阅读资源遗乏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的。阅读量不仅仅是指阅读材料的多少,还涉及阅读面的大小,即不同类型的阅读刊物。小学生的阅读教材本来就不多,英语方面的几乎除了教材别无他物,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阅读资源,资源匮乏导致学生提不起英语阅读兴趣。

3.阅读方法缺失

阅读有好多种方法,无论是默读还是速读,都有相应的阅读意义。由于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传承,课堂似乎就是用来让老师带领学生掌握新单词的地方。相比于语法和词汇,阅读方法向来是被忽视的。阅读方法的缺失,导致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很难得到提高。

4.阅读习惯错误

阅读习惯的养成对英语阅读来说至关重要。很多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不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将精力全放在传授知识上。由于没有科学的指导,小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时没有掌握通读全文然后理解文章大意的阅读方法,他们经常会碰到不懂的词汇,在某一段停滞很长时间。这样时间久了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一问题需要英语教师引起重视并对学生加以引导,培养他们好的阅读习惯。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发掘生活素材

由于我国母语不是英语,因此学生在日常的生活环境中学习英语的条件很少。单单依靠学校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是不足以让学生提起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学生的英语能力无法得到进一步发展。要解决这一难题,需要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课堂上融入更多的社会生活中的元素,激发学生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兴趣。

课堂中可以有很多与生活有关的例子,现在很多小学生都配有自己的手机,在幻灯片上放映国外手机的品牌并用英文介绍手机功能。现在的许多文具上也有“Made in china”的字样,教师可以借此向学生引申“Made in”的用法,以实现阅读教学中对短语知识的拓展并加深学生的印象。这样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在实际生活中也注意英语的不断学习,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大大提升。其实只要教师肯寻找,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如果教师将这些英语资源很好地利用起来,对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有很好的效果。

2.提供阅读材料

合适的阅读材料对英语课堂的影响很大。一则好的阅读材料能够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吸收并加强巩固,每一单元都会有相应的预习和总结部分供学生合理使用。在学生学习完一单元后,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做相应Unit模块的习题。如果一些文章中有不少的语法知识点和生词,给学生的阅读造成一定困难,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学习课前单词和背景,相对减少阅读难度。学生通过阅读合适的材料,再加上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创造高效的英语教学课堂。

3.渗透阅读技巧

在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都是以自身的讲解为主进行教学活动,总是带领大家朗读课文和单词,随后就开始讲解本课语法,并不注重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渗透阅读技巧来帮助学生学习和阅读,有一种适合小学生英语阅读的是略读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加快阅读速度,忽略掉文章中的细节部分,大概阅读读懂大意。推荐这种阅读方法的原因是小学生阅读能力不强,英语阅读中经常会遇到许多陌生单词和句型,略读法可以跳过模棱两可的部分,帮助学生迅速读懂文章大意。

教师要让学生先忽略新课文中出现的生词部分,继续阅读下文,学生在通读全文后可以根据上下文的信息推断出生词的大概含义,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词汇印象。略读法是适合于小学阶段的一种阅读技巧,教师掌握了这种新的教学阅读策略,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从而提高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兴趣。

4.预测文章词义

预测词义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速度,也能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堂学习任务量并不大,需要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多。因此,英语教师应该趁这个时候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预测文章词义的方法进行阅读,避免学生遇到生僻词一带而过不求甚解,要求他们独立思考预测词义。

词汇教学是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点,教师除了要给学生讲解新单词的词义外,还要通过多媒体工具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问题引出新的词语和词组,教师要灵活运用课堂上的教具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最终理解全篇文章的寓意。

总之,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比较弱,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要运用更多的阅读材料来指导学生掌握适合他们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学习是一生的事情,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对学生的未来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陈霞.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J].教育评论,2005(6):63-65.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322-01

创新性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教师创造出良好的阅读教学环境,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教学活动的兴趣和多读多思,多悟多写的阅读习惯。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教学目标、导入形式和评价方式这三个方面来实现阅读教学策略的创新与提高。

一、明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

要想充分发挥出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功能,语文教师在准备教学课件的时候就一定要考虑到小学生特殊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征,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里的教学目标,制定出符合小学生学习心理的思维逻辑,并且明确体现了语文阅读教学基本目标的教学课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应该符合素质教育语文课程的编排要求,适合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状况,是学生通过一定努力可以达到和实现的现实目标。

例如,在课堂上教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匆匆》的时候,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反复读写练习来帮助学生正确掌握生词的含义和用法,对重点句子进行讲解,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和修辞手法。”其中,“帮助”、“讲解”和“启发”这样的描述表示教师完全是按照自己的行为模式来制定教学目标的,既没有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也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特殊的心理、思维以及对语文阅读的实际学习情况。如果综合参考了这些问题的话,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目标就应该是“通过反复读写练习来认识掌握生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研究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深入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和修辞手法。”这样的阅读教学目标,不仅将教学的中心任务清晰地梳理了出来,也凸显出了教师对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的尊重和关注。

二、丰富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导入形式

年龄尚小,生理和心理都还处于萌芽阶段和发展阶段的小学生们对世界上的森罗万象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语文教师只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就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丰富阅读课程教学内容的导入形式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要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首先应该结合小学生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从课程导入的方式方法上进行综合性的考虑。然后有目的、有选择地搜集大量和阅读课程教学内容有关且丰富有趣的教学资源,从中精挑细选出具有兼具文学性和趣味性的阅读资料并将其巧妙地安排在阅读教学课件的开头。在小学语文实际上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在课程开始之初就利用这些有趣的阅读资料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阅读学习的内容上,让学生自发性地、全身心地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来。

例如,在学习小学一年上册课文部分第九课的《影子》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大量收集一些与影子相关的童话故事、音乐歌曲、趣味游戏或是文学资料并将其巧妙地设计到阅读教学的课件内容中去。开始上课之后,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与影子相关的儿歌或是讲述一个跟影子有关的童话故事。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一种名为“踩影子”的比赛游戏,并且要求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细心观察影子的形态变化和方位变化。通过这些手段来提高学生对学习影子相关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导入阅读课文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应用多媒体工具来播放各种事物影子的幻灯片,激发出学生学习课文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改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方式

小学语文阅读课的评价主要分为对学生在课堂上具体表现的教学评价和对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的素质评价这两种类型。传统的评价方式就是由教师单方面地进行比较、评价和打分。这种评价方式既不能激发出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无法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语文教师应该转变这种刻板而陈旧的评价方式,采用适度且具有激励性的多元化评价方式来与学生沟通交流,在认真倾听学生阅读心得和学习心声的同时,给予学生公正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五年级下册《梦想的力量》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正确回答了“主人公的梦想是什么”之后,语文教师可以用“洞察力强”和“心思细腻”等词汇来评价该学生。而在学生对“梦想的力量为什么会如此巨大”这一见仁见智的问题提出不同观点时,可以避开直接的评价,转而向其它学生提问:“你们认为某某同学的观点怎么样?你们自己又是怎么想的呢?”这样就巧妙得把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这两种评价方式结合在了一起。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阅读教学活动的信心和兴趣,也培养了学生认真聆听他人发言的良好习惯。

要想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从教学策略这一方面来说,语文教师应该明确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丰富阅读课程的导入形式,同时改革阅读教学的评价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为小学生们营造出轻松愉快的阅读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性的阅读过程中熟练掌握语文阅读的知识技能。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自主阅读 教学策略

一、引言

阅读具有十分广泛的功能,如获取信息,丰富知识,积累语言,增长才智,陶冶情操,塑造品格,发展个性,等等。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它一直处于核心地位。伴随着新教材的推广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语文界探索阅读教学新模式的声音此起彼伏,各种阅读指导方法层出不穷,难免出现良莠不齐的境况。如何减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的迷茫和困惑,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对新课程标准下阅读理念和策略的研究。

二、阅读教学中的误区分析

阅读的本质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相互沟通、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否则阅读效果就无从谈起。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广大教师的努力下,课堂的教学效率对照新课改前有了很大提高,我们看到,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机会多了,向课外、向生活中学习拓展机会也多了……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始终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瓶颈,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受传统阅读理念的影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未得到高度重视。“阅读作为一种能力,它的养成不是教师教出来的,须经学生多读的实践逐步形成(李灵萍,2002)。”有很多教师将阅读课当作自己的“一言堂”,只是对语言知识进行详解、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机会很少,学生很少能进行独立思考,也没有机会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这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造成一大障碍。

2.阅读指导的内容只注重如何获取文本知识,片面地追求语文学科知识的完备,而缺少指导学生如何更新自身的认知结构、不断调整自身的阅读状况以形成语文能力。阅读教学中,总是要求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总是强调中心、结构、写法、语言。我们早己习惯于把这些看作阅读文章的当然方法,看作读懂文章的标准,看作阅读教学的任务,这是阅读教学中的一大误区。

3.过于强调阅读技能的训练,教师课堂上反复分解阅读技能,而学生最终难以将所学技能用于新的阅读情景。

三、对于阅读课教学法的探索

通过对阅读教学课的误区分析,我们认为在阅读教学领域,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首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学习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兴趣,把阅读的时间、过程,阅读的支配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静下心来认真地读课文,尽量依靠学生自己来感悟理解,鼓励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其次,教师要把阅读策略的教与学放到重要位置,采取灵活、科学系统的自主阅读教学策略。阅读策略就是读者用来理解各种文章的有意识的可灵活调整的认识活动计划。基于此认识,我们对新理念下的自主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一番探索:

1.培养多种阅读方法,增强阅读技巧。精读、略读和浏览是三种重要的阅读技能和阅读方法,这三种阅读方法的训练要贯穿在整个小学阶段。精读是精心细致地、逐字逐句逐段地钻研体味,并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从文章中提取信息的阅读方式;略读是粗略的、不做深究的阅读,是引导学生运用在精读中习得的方法,通过较快的阅读来粗知课文大意;浏览则是指一目十行地看,甚至要跳读,浏览除了用于平时的消遣娱乐阅读,还有一个功能是用最快的速度捕捉到自己所需信息。

2.选择性注意和推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筛选能力,以提高阅读效率。学习者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与学习有关的信息或重要信息上,并能根据所获信息对所读材料进行概括。信息推理,指读者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自己的原有知识以及文章提供的信息生成新的信息。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常通过推理去补足文章省略和隐含的内容,以此来深入理解文章。

3.采用开放的阅读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解读。自主阅读教学注重学生在阅读行为层面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因而要求教师开放教学过程,和学生分享对阅读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的决策权。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应避免盲目强调学生行为自主的个别化教学模式,而应谋求在班级和小组学习的框架内,给予学生个体在阅读内容和方式上最大程度的自主决策权。

4.培养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能力。叶老认为,“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能力。”教学时,教师应根据课本学习的内容、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出每学期、每单元课外阅读的具体目的。有了明确的具体的阅读目的,才能使学生有意识地选择读本以获取自己所需知识。同时,面对众多鱼龙混杂的阅读材料,在选择阅读材料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选择内容进步、思想健康、艺术性高且能促进他们德育、智育、美育的协调发展文质兼美的文章。

5.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分层制定阅读目标。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要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施以合理的教育,制定不同的阅读目标。对于认知水平较低,识字较少的低年级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学习适合认知水平的课外读物,培养有感情地朗读短文的能力,养成背诵自己喜爱的文章的良好习惯,培养初步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而对认知水平与社会性心理水平相对较高的高年级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文学作品以及适合学生阅读的历史、地理、天文书籍和较有品味的科幻作品。在阅读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对文章的鉴赏、分析能力,并主动从中汲取营养,能背诵较多的

名家名篇或片段。

四、结束语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小学阅读作为阅读能力培养的基础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有利条件下,积极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探索,进行自主阅读策略研究,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教育和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朱永新.阅读经典与教育家对话[N].文汇报,2004-9.

[2]李灵萍.提高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篇6

新课改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思考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也在逐步的提高。但是,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难以实现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不断优化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下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

在新课程的标准下,语文老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往往过于追求营造课堂气氛,在语文课堂上对一些话题的铺垫和延伸过于繁多,因而出现了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主次不分、本末倒置的混乱现象,从而忽视了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优化和整合知识与技能目标。

2.阅读教学课前备课缺乏针对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前期备课缺乏针对性。前期的备课形式不够科学,一般是以语文老师的教学用书为参考依据写出教案,甚至是照抄现成的教学方案,没有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备课,因此教学方案缺乏可操作性、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

3.没有一套合适的有效阅读教学策略

受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的方法单一,教学手段陈旧,没办法满足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教学中没有制定和完善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堂阅读教学缺乏实效性,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偏离。

4.没有坚持“以生为本”原则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老师固然重要,但是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要载体。许多语文老师对“以生为本”的认识不够到位,在课堂教学中依然是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太少,没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对知识的接受学习程度来推进课程,以至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也比较低。

二、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1.优化阅读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环节

在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根据单元和课堂阅读教学内容,认真分析教材中的阅读内容,深入研究各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准内容的结合点,准确的把握课堂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阅读教学的目标,将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以及认知目标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等,让学生在阅读的体验中更好的掌握学习方法和提升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应该根据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规律,合理的利用语文教学资源进行科学的教学方式的创新设计,是新课程背景下实现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方式的创新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及兴趣爱好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阅读教学的难以程度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同时也要坚持语文老师的主导地位,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有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实施多样化阅读教学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需求。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不断的创新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模式。抓好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小学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一大特点,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要对小学生进行扎实的“双基”训练;并且从文章的段落大意、重点段的剖析、中心思想方面进行“精讲”,加强学生对阅读文章的整体感悟;此外,还要注意讲练结合,比如进行句子的仿写、词语的扩展、段的练习等,切实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根据多媒体教学的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直观、互动性强的特征,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老师可以根据小学语文教材大纲内容,适当地补充语文信息,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等方式,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或者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或布置任务,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实际表达能力。

3.开展自学交流合作,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在课前必须要做好精心的准备,设计整理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在阅读教学开展中,教师可以把阅读提纲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自学。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毕竟很有限,在“自学交流”这个环节,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说法,告诉他们应该自学什么内容,比如教材内容的背景、体裁以及着重要注意的问题等。教师还应该告知学生,自学交流与预习反馈是不同的,预习反馈是从教学目标上的泛读,自学交流则是将课本内容的了解更加具体化和细致化。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也可以有节制地和周围地同学进行交流,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多多走动,了解学生最不解的问题所在。通过自学交流,不仅能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更深地了解,课堂学习更轻松,而且能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教师也可以划定学习小组,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小组中巡回指导,尽量关注到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真正使每一位学生学到更多的内容,进而才能达到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篇7

听、说、读、写,在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中,“听”字首当其冲。特别是进入初中阶段以来,听力教学不再成为隐性的能力培养与训练活动,而是大方地进入学生英语考试范围。由此,如何激发学生的英语听力兴趣,发展学生的自主听力能力,成为教学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就尝试以问题串起听力文本,构成听力线索,带着问题去听,去思考,寻踪觅迹地找出材料的关键词,辨析材料的类型与主题,从而树立学生的听力信心,夯实学生的听力基础。教学牛津版初中英语7A七年级《Unit3Welcometoourschool》时,由于这个模块的主要教学任务围绕“talkingandlistening”展开,主张在听与说的训练中帮助学生感知新词汇,融入到学校生活的语言情境。因此,我在课堂导入环节,以学生们喜欢的科幻大片“HarryPotter”穿针引线,以“What’syourfavoritemovie”为逻辑主线,引导学生寻找线索,提高学生的听力辨析能力,然后让学生们在句型的变换中,引出“Whichofthesubjectdoyoulikebest?”这个重点句型。在这个听力辨析活动环节中,我主要以学生们感兴趣的听力材料入手,引发学生们对“What’syourfavorite…”这个句型的关注,循序渐进地导入关于“subject”的讨论。

二、归类串联,逻辑线勾出单词识记新天地

单词就像构成英语的机体细胞,看似零零碎碎,却是支撑英语这栋高楼大厦的根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关注学生词汇的储备量,尤其关心学生单词的识记与运用能力的培养。我尝试以逻辑线的教学策略,通过头脑风暴法、首字母猜测、思维导图等方式,将机械学习变为意义学习,帮助学生对词汇进行有意义的归类串联,由此及彼,开拓出单词学习的新天地,使得反复枯燥的单词学习乐趣彭生。在教学牛津版初中英语9A《Unit5Films》时,我在教授完新单词后,设计了一个词类串联的探究性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任务:SaysomethingaboutAudreyHepburn’slifeaccordingtothetime.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并不忙着下指令,而是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出相应的图片提示,呈现出不同时期奥黛丽.赫本的职业及成就。引导学生们采用头脑风暴的记忆搜索方式,以“time”的逻辑线,寻找出记忆中未被激活的单词,并尝试应用表达。于是,水到渠成,actress,balletdancer,model,charm,theleadrole,markthebeginningof,thefinalappearance,passaway.这一连串的生词,词组都得以巩固,并达到灵活应用的程度。简单,易操作地为学生词汇学习降低难度,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们根据时间去尝试介绍我们熟识的影视明星,同时也为向语篇过渡做好铺垫。

三、辩词识意,逻辑线找出阅读理解好方法

如何将纯粹的英语阅读,尤其是对英语词汇、句子的表层认读转化为有意义的英语理解,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以为,认读是理解的前提,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首先要通过活泼的认读活动,抓出文本的关键词,同时,根据以关键词形成的逻辑主线,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通篇的理解,在把握大局的基础上,根据问题对细节进行深入的剖析,攻破文本,实现从阅读到理解的转变,使学生获得自主阅读的技巧,形成符合自身学习风格的策略。教授牛津版初中英语7B《Unit2Growingsmart,growingstrong》这个单元时,我考虑到“usedto”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主要教会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过去常做的事,过去的爱好以及过去与现在的变化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因此,教会学生使用“usedto”句型,掌握过去与现在变化的反差词汇,是打开本单元文本阅读教学的钥匙。故在文本阅读教学前,我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图片中主人公过去与现在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变化,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句型,如:Iusedtoeattoomuchmeat.Now,Ieatmorevegetablesandfruit./Iusedtosleepalot.Now,Iexercisemore.如此,让学生在逻辑变化中很顺利地掌握句型结构,教师则无需再加以赘述。

四、总结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将语言文化的独特魅力借助某种有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自主的感受、欣赏以至热爱上语言文化的魅力。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寻求一种既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成为我们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多方互动,激活资源

课堂阅读环境较为特殊,它既能进行个体的独立思考,又会受到群体的阅读制约。个性化阅读教学,师生都是探究者,都面对着新问题,对文章都能在已有知识的积淀之上,建构自己的新视点,赋予自我的新理解,这也就决定了要相互探讨,相互启迪,而最终达成相互提高。师生徜徉于文章思想智慧的海洋之中,进行着多元化的文化选择和多方位的文化品味,但群体的从众效应也影响着个体的独特视角,因此,阅读必须互动,文本与阅读主体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惟有互动课堂才是流动的、鲜活的、生机的课堂。个性化阅读结论的开放交流,畅所欲言,可充实完善自我结论,提升思考质量。

二、品读感悟,高效阅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章三者之间的交流,而作为主体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差异,其生理、心理、语言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表现为明显的不同,因此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既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又要遵循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据此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实施有效地教学,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中,特别是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时,学生的思维就难以控制在一个基准上,可能会导致课堂非常热闹,效果却不理想的尴尬境地。因此,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语文阅读要紧扣文章中心。凡是被选入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一些经典文章,立意深刻,中心明确。作者为了阐明观点,抒发感情,一定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精挑细选,并且结构严密;对文内的语言进行了修辞炼句,对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作出了独具匠心的安排,而这些都是为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的。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师生都应从作者的心理出发,揣摩作者的用意,最终体验作者的情感。例如:萧乾的《枣核》,此文以枣核为线索,采用以小见大、以物传情的手法,描写了一个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反映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民族。而同时被安排在课本另一单元都德的文章《最后一课》,通过最后一课的生动描述,反映了法国人民在遭到普鲁士侵略以后所表现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同样是两篇抒发爱国情怀的文章,写作手法与语言特色完全不同,各有魅力。

第二,语文阅读要注意联系上下文、首尾呼应。在文章阅读的过程中,要特别留意文章中的过渡性语句与段落,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把握该句的意思,理解其在文中的重要作用。例如:朱自清先生的名作《背影》中四次提到了父亲的“背影”,而每次的环境都不一样,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第一次出现是在文章的开头,开门见山式点题“背影”。第二次是在火车站送别父亲的场景中,作者用细腻的笔法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具体的描绘,这是写作的重点。父亲步伐蹒跚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一幕深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那种深厚无私的爱,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便是作者的真情实感。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消失在茫茫人群中,离别之时,催人泪下。第四次便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阅读父亲的来信,在盈盈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此处与文章开头呼应,紧扣主题,升华了作者的感情。

第三,更新理念,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要立足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师不仅要活用教材,还要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区、本班学生丰富的课程资源,充分挖掘并利用语文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语文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种思维碰撞才会产生智慧的火花。根据与学生沟通所发现的实际情况,生成新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有的是教材上没有的,教师预先也没有想到的,这种动态生成的语文课程资源,体现了学生个体之间在知识结构、思维能力、直接经验、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往往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导他们走向社会大课堂,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和使用语文的习惯。只有使学生将文章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才会产生真正的思想共鸣,才会得到真正对自己有意义的知识。

参与文献:

篇9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材文本 阅读 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认为,注重培养学生英语自主阅读和主动探究能力,能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开阔知识视野和思维。回归文本的本位阅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篇整体理解感知和语言信息筛选运用能力,将自主阅读深化为学生内在语言综合技能发展运用,不仅能体现课程标准价值理念,更能够从英语教材文本阅读中帮助学生体味返璞归真和综合运用的快乐。

一、猜读文眼,紧扣核心主旨

教材阅读文本是基于一定表达题目基础上素材整合和优化。阅读教材文本,读懂文章题目是首要前提。通过对文章题目的猜想阅读,不仅能够为理解文章奠定基础,还能够让学生有明确的阅读学习方向和目标。

关注文章的题目,应在了解单元学习模块基础上,找准单元的主题,以便学生在文本阅读中发现更多的精彩。阅读文章题目,应在大胆揣摩的基础上,了解文章可能表达的主旨信息,让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更为集中;找出与文眼相似的素材,利用圈点做笔记形式来划出相关词汇短语,让学生有针对性与文章题目进行匹配;关注文章中理解有疑难的地方,鼓励学生能针对单元学习目标和文章表达要义来深入猜想,形成一定的认知感悟印象。猜读文眼,能够使得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构成有一定的感知印象。

学生在猜读文章题目过程中,可结合题目中的关键词汇和文章的核心短语来探寻彼此的共性之处。例如,在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Friends的“Reading A Best friends”阅读教学中,可结合文章题目,要求学生思考:What did the author want to tell us?同时,要求学生在整体阅读过程中找出“The characters about best friend”相关核心 词汇短语。按照文章表达题目来深入思考感知,能够让学生在深入揣摩文章表达信息的基础上就“What do we learn from our best friend?”来深入体味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精读要点,深化理解过程

针对阅读中出现的疑难需要仔细研读,方能有的放矢地予以解决。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可根据每个语段或者每一句中的价值信息线索来归纳整理阅读疑难。按照文章表达主题和思维逻辑的先后顺序来精读要点,更利于学生深入理解。

通过精读的方式来挑选出阅读难点,能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带着问题主动质疑和深入思考。按照文章表达的内容,结合前后语境表达来筛选有效的信息内容,能够使得学生在仔细阅读中有更为深刻的印象。在化解疑难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表达的前后语境表达信息有重点选出信息,通过揣摩、思考理解题目等方式来找出理解的途径;另一方面,多采用逆向倒推阅读形式,即按照由果溯因的方式来重新阅读学习素材,让学生能够在自我主动阅读中探寻理解的策略思维。

建立在细化研读阅读要点信息基础上的理解,能使得理解感知更具有准确性。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的Unit 7 Abilities的“Reading A brave young man”的阅读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围绕“brave”来找出与之相关的信息点,像:rushed into kitchen、ran to bathroom、in hospital for two weeks等,要求学生从中摘录出有效信息。同时,建议学生根据刘涛的事迹,就“What do we should learn from Liu Tao?”来尝试运用文本中的相关词汇短语进行表达,以此来加深理解感知印象。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能通过对表达主旨信息的筛选提炼,不仅能深化理解感知,还能够使得学生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增强学习的信心。

三、朗读素材,形成整体感知

学生英语学习语感形成离不开自我朗读。通过对口的出声表达,能够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与大脑同步思考,增强理解的深度。学生根据自己的朗读来主动发现和探究理解问题,使得阅读学习注意力更为集中。

按照文本表达的要求来突出自我朗读,就是要求学生在带着激情的前提下,能主动朗读,发现自己的阅读学习不足和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阅读理解不同,建议学生对文本中的精彩之处予以反复朗读,并通过划线的形式来找出理解的灵感点。教师可结合阅读理解难度,鼓励学生带着疑难来深入朗读,将探究问题和自我朗读 学习进行有效融合。为了保证朗读的效果,可通过变换朗读的形式,像同桌齐读、小组互读、教师领读等方式来要去学生主动思考感知,使得他们有足够的朗读时间。在此基础上,可建议学生通过口语交流、故事演讲等形式来鼓励学生升华阅读理解,提高朗读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注重文本阅读的回归,能在有效优化课程教学资源基础上,更好发挥文本导学功效,让学生在自我仔细阅读和强化理解过程中不断形成自主阅读良好习惯和主动探知的学习品质,不断提高自身英语阅读综合运用能力水平,满足他们的学科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7).

篇10

俗语说:习惯决定命运,语文小说阅读的目标是建立学生良好的学习、阅读、思考和认知习惯,同时良好的习惯也是高质量、高效率语文小说阅读的基础,二者之间辩证的关系告诉我们,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必须将学生习惯的养成作为重要内容和根本策略。教师要通过语文小说阅读教学形成对学生的日常规范和行为指导,通过日积月累的长时间影响,建立起学生语文小说阅读的基本习惯和基本要求,将语文小说阅读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重要需要。同时,教师在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技巧和方法的传授与传播,通过技巧与方法的领悟和学习有效地提升学生语文小说阅读的品质和效率,改掉学生语文小说阅读中的“坏毛病”,形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小说阅读习惯定型。

2注重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过程性

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应该突出“文章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文中有哪些语言含义深刻?我是这样理解文章的;我理解的理由有这些”等等;开可以进行如“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意图是什么?写作意图是否很清楚?”等等;也可以提出如“为何把这篇课文安排在这一单元?为什么要涉及这道题?等问题,通过不断设问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意愿,将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主体还给学生,使学生带着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获得的感受和理解,和教师交流,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对课文已经准备好的理解和感受向学生反馈,把结果和思想直接讲给学生听,让学生通过过程评价实现对语文小说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

3优化语文小说阅读的方式和方法

方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语文小说阅读,提升语文小说阅读的效率,体现语文小说阅读的教学价值有着直接而关键的功能和作用。在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要建立高层次的教学策略,从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过程和细节入手,由浅入深地开展语文小说阅读教学,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通过先进方式和科学方法将语文小说阅读从感知推向感悟,从客体推向主体,从迁移推向内化,形成对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目标的系统性保障。在语文小说阅读方式和方法的优化过程中首先要具有符合学生语文学习规律的特点,符合学生认知的基本过程,全面而广泛地调动学生语文小说阅读的积极性,起到对语文小说阅读教学质量提升的支持。其次语文小说阅读方式和方法的创新过程中要强化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要依据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持续推进方式和方法的创新和变革,使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方式和方法更加贴近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科学地提升语文小说阅读的质量与效率。最后,要在语文小说阅读方式和方法优化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自主的发展,充分将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主体让渡给学生,通过路径、方法的不断优化,使学生实现主动、积极、连续地发展。

4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学的创新能力

?Z文小说阅读课程与教学是中学生知识体系构建、文学常识积累、社会认知迁移的重要过程和基本阶段,是学生形成个性差异和特有能力的重要方式和路径。在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必须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和发展列为教育战略和教学策略,通过合理地安排语文小说阅读内容,引用现代化手段丰富语文小说阅读资源,突出学生对语文小说的认知、感悟和自主评价,不断激发学生多元化思维,提升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迁移能力,将生活经验、文化沉积、思想意识等深层次元素做到全面开发,通过学生特有的方式加以表达,形成学生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创作能力的综合发展,既能发展学生灵活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出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勇于创新的思想,以全面的语文小说阅读指导激发学生高层次技能的全面发展。

5注重语文经典小说诵读

教师应该针对语文小说内容和语文教学体系进行阅读指导,特别对于经典小说、经典段落、经典内容更应该做好美词佳句的诵读和背诵活动,通过教学强化和反复考核使学生能够感悟到经典文学、经典段落的价值和意境,在积累学生文学知识的同时,品读和感悟经典的震撼性、唯美性与欣赏性,重构和丰富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资源空间,增加学生文学储备,做到对学生语文水平、文学修养、鉴赏能力、欣赏水平的全面促进和提升,使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更加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和方向,达到从基础上、从根本上、从系统上全面提升语文小说阅读课堂效果,发展学生语言和文学基础素质与能力的作用。

6扩展学生语文小说阅读能力

语文小说阅读教学要将创新和发展的目标向外、向高、向深的方向发展,制定出语文小说阅读的规划,建立学生自主进行语文小说阅读的机制和系统,拓展学生语文小说阅读能力。要千方百计提升学生小说阅读量和阅读时间,采用阅读比赛和小说知识竞赛等方式,发挥学校图书馆、学年图书室、班级图书角的作用和功能,为学生提供语文小说阅读的材料和书籍,为学生语文小说阅读能力的提升提供物质与资源前提。此外,要建立起学生间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语文小说阅读小组,通过小说阅读笔记评价、教师检查、组间评比等方式,激发学生小说阅读的意愿和热情,通过师生间、生生间协调、不懈的努力,全面提升和扩展学生语文小说阅读技能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