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管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6: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资源管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资源管理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以建立良好的水资源秩序、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通过依法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各项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和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全面规范水资源管理秩序,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二)主要目标。全面整顿和规范水资源管理秩序,切实做到取水必须经过许可,用水必须严格计量,必须依法缴纳水资源费,违法取水必须依法处罚,水源地污染必须依法整治,为在全市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二、专项整治的重点内容

重点整治非法打井、无证取水、不安装取水计量设施、不服从水资源调度指令、不依法缴纳水资源费、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从事污染水源活动等水事违法行为。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取水用水管理方面

1、无取水许可证而向城市供水管网、乡镇驻地、工业园区和企业供水的;

2、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水资源论证的;

3、城市主要供水水源管理单位执行水资源调度指令不到位的;

4、未经取水许可擅自凿井或者违法建设取水工程设施的;

5、未办理取水许可证,违法取水的;

6、未安装取水计量设施取水,以及取水计量设施不合格或者运行不正常的;

7、供水、需水单位私下达成书面或口头协议,违规计量、违规收取水费,扰乱供需水市场秩序的。

(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方面

1、拒缴、拖缴、欠缴水资源费,或者虚报瞒报、不按实际取水量足额缴纳的;

2、应征未征或者未足额征收的;

3、不按标准征收、擅自提高或降低征收标准的;

4、水资源费征收未使用专用票据的;

5、其它违反取水许可和水资源征收管理规定的。

(三)水资源保护方面

1、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的;

2、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从事工业、养殖、建筑等影响水源水质活动的;

3、未经许可在河道、水库新建、改建或扩大排污口的。

三、时间安排和方法步骤

专项整治行动自年8月份开始,至年11月25日结束。整治行动分五个阶段进行:

(一)制定方案和宣传发动阶段(8月10日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单位、企业根据实际,认真制定整治行动实施方案。通过召开会议、下发文件、印发材料等形式,部署整治行动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分工,并将整治内容和自查自纠要求落实到每一个取用水单位。要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水资源管理法规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设立并公开举报电话,鼓励广大群众举报违法取水行为,全面启动水资源管理专项整治行动。

(二)自查自纠阶段(8月10日至8月31日)。根据方案要求,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单位、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并将本辖区内违法取水、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违法排污、违法设置入河排污口等违法企业情况,于8月31日前报送市水资源管理专项整治行动联席会议办公室。各取用水单位要按照整治内容认真查找取用水是否办理许可证、是否按审批要求取水和退水、是否超计划用水、是否改变取水水源及用途、是否安装计量设施及运行正常、是否依法及时并按标准和实际用水量缴纳水资源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存在问题主动整改的可以减轻处罚或不予处罚;对符合取水条件需补办手续或补缴水资源费的,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在规定时限内办结。

(三)全面排查和集中整治阶段(9月1日至10月10日)。采取进厂到户的方式,在对每一个取用水户、每一个取水口、每一个自备井进行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对发现的违法取用水等行为逐个依法立案查处。在整治行动中,对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污染水源案件、屡查屡犯的典型违法取水案件,要进行挂牌督办,组织联合执法,加大处罚力度。对拒不接受处罚的单位或个人,依法提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四)巩固提高阶段(10月11日至11月10日)。对整治行动中查出的水资源违法行为登记备案并严肃处理,对查处的大案、要案尤其是“挂牌督办”案件进行落实,坚决依法办理。

(五)总结阶段(11月11日至11月25日)。各责任单位对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汇总,并将工作总结上报联席会议办公室,由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全面总结,经批准后上报。

四、责任分工

(一)市水利局负责整治行动的日常工作协调和组织实施,组织对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取证和立案查处与督办,并对整治行动进行总结。

(二)市人民法院负责对整治行动中遇到的拒不接受处罚的单位或个人依法进行强制执行。

(三)市监察局负责对行政机关及其他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监察,对违反水法律法规,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四)市发改局负责专项整治行动中对取用水建设项目立项进行把关审核;负责做好水资源费、水费征计标准的监督及超计划加价水费标准的核定工作。

(五)市公安局负责对整治行动中遇到的暴力抗法或拒绝、阻碍执行公务的行为进行制止,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和构成犯罪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和追究。

(六)市财政局负责按照有关要求继续加强水资源费征收和使用的监督管理,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水资源费的专项整治工作。

(七)市城建局负责对城市节水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协助做好节水“三同时”制度的落实,监督城市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采用节水型工艺或设备。

(八)市城管执法局负责协助对建成区内违法取水工程的相关违章建筑进行拆除。

(九)市审计局负责做好水资源费缴纳或征收的审计检查监督工作。

(十)市广电局负责利用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十一)市工商局负责提供专项整治行动中涉及的经营单位的名称、法人、地址等有关资料。

(十二)市环保局负责协助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负责做好全市水环境状况监督检查,对水污染事件进行查处。

(十三)市政公用事业总公司负责提供入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的供水单位和个人的名称、法人、地址及其他有关情况;负责对城市节水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开展水资源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是加强全市水资源管理,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依法治水的重要举措。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总召集人的市水资源管理专项整治行动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名单附后),负责全市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领导,协调解决整治行动中遇到的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具体负责专项整治行动的指导、协调和开展情况的汇总上报工作。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单位、企业要建立相应的专项整治行动领导机构,周密部署,明确分工,强化责任,务求实效。

(二)部门联动,严格执法。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强化联动,齐抓共管,合力打击违法行为。要成立联合执法组,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对抗拒执法、拒不履行处罚决定的,要依法严惩。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并建立执法联动机制和信息通报、情况报告等制度,确保政令畅通。对在整治行动中消极应付、瞒案不报、有案不查、干扰办案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单位负责人及有关人员的责任。

篇2

为了加强本市水资源的管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用水,防治水害,根据《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和《*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利用水工程或者机械提水设施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水。

本市一切取水的单位和个人,除本细则第三条规定的情形外,都应当按照《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和本细则的规定申请取水许水许可证,并按照规定取水。

第三条(免予申请范围)

下列取水免予申请取水许可证:

(一)为家庭生活、畜禽饮用取水和其他非生产、经营性取水,且日取水量在10立米以下的;

(二)在本市灌区外为零星农田灌溉取水;

(三)《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规定免予或者不需要申请取水许可证的其他取水。

第四条(管理部门)

*市水利局(以下简称市水利局)负责本市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的协调和监督管理,以及地表水取水许可的管理工作。其所属的水资源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水资源办)具体负责本市地表水取水许可制度的组织实施。

*市公用事业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公用局)负责本市地下水取水许可的管理工作。其所属的给水管理处(以下简称市给水处)具体负责本市地下水取水许可制度的组织实施。

*市地质矿产局(以下简称市地矿局)负责协同对本市地下水取水许可的监督管理。

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表水取水许可制度的组织实施。

第五条(审批权限)

下列取水许可申请,由市水利局负责审批,发放取水许可证:

(一)由市级主管部门审批立项的大中型建设项目的地表水取水许可申请;

(二)日取水量在2万立方米以上的地表水取水许可申请。

除前款规定以外的地表水取水许可申请,由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发放取水许可证。

下列取水许可申请,必须经市地矿局审核同意并签署意见后,由市公用局负责审批,发放取水许可证:

(一)由市级主管部门审批立项的大中型建设项目的地下水取水许可申请;

(二)供水水源地的地下水取水许可申请。

除前款规定以外的地下水取水许可申请,由市公用局负责审批,发放取水许可证。

第六条(审批原则)

本市取水许可的审批,应当按照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年度可取总量计划实施,并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农业、工业用水和航运、环境保护需要。

第七条(年度取水总量计划的制定)

本市地表水的年度可取总量计划,由市水利局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经批准的本市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综合规划、水长期供求计划和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或者协议制定。

本市地下水的年度可取总量计划、井点总体布局和取水层位,由市水利局会同市建设委员会、市公用局、市地矿局,按照本市地下水可开采总量、地面沉降的控制和监测状况以及经批准的本市水长期供求计划制定,并与本市地下水的年度回灌计划相协调。

第八条(地下水开采限制)

在地下水超采区域,应当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不得扩大取水。禁止在没有回灌措施的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域开采地下水。

属下列情况之一,申请取用地下水的,不予批准:

(一)禁止开采地下水的区域;

(二)易造成地下水污染的区域;

(三)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保护区域;

(四)可用自来水替代地下水使用的情形;

(五)按照城市规划管理规定不许可取用地下水的其他情形。

第九条(预申请及其审核程序)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需要申请取水许可的,申请人应当在报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前,按照本细则规定的审批权限向市水利局、市公用局或者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统称审批部门)提出取水许可预申请,并按照规定的要求提交取水可行性研究报告。

审批部门应当在收到取水许可预申请之日起30日内提出书面审核意见;对急需取水的,应当在15日内提出书面审核意见。

申请人在报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当附上审批部门的书面审核意见。

不列入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管理的建设项目,申请人可按照本细则第十条的规定,直接向审批部门提出取水许可申请。

第十条(申请程序)

需要申请取水许可的建设项目经批准后,申请人应当持下列文件和资料向审批部门提出取水许可申请:

(一)取水许可申请书;

(二)取水许可预申请审核同意的文件;

(三)建设项目批准文件;

(四)取水许可申请与第三人有利害关系时,须提供与第三人已达成的协议原件;

(五)审批部门认为应当提供的其他有关文件和资料。

不列入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管理的建设项目,申请人应当持前款第(一)、(四)、(五)项所列的文件和资料向审批部门提出取水许可申请。

第十一条(申请书内容)

取水许可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申请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地址;

(二)取水水源、地点;

(三)取水方式、日取水量;

(四)取水目的、起始时间和期限;

(五)退水地点、退水中所含的主要污染物以及污水处理措施;

(六)节水措施;

(七)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

第十二条(审批程序)

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取水许可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对急需取水的,应当在3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

需要经市地矿局签署意见的,市地矿局应当自收到取水许可申请之日起30日内签署意见;对急需取水的,应当在15日内签署意见。

第十三条(取水许可证的发放)

经审核批准取水的,由审批部门在取水工程竣工并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验收合格后,发给取水许可证。

发放取水许可证,只准收取工本费。

第十四条(取水许可公告)

审批部门应当将发放取水许可证的情况载入取水许可登记簿,并定期公告。

第十五条(日常管理的要求)

取水许可证持有人(以下简称持证人)应当按照取水许可证的规定取水,并达到下列要求:

(一)在规定期限内装置计量设施;

(二)定期填报取水报表;

(三)按时向原审批部门报送年度取水计划和取水总结;取用地下水的,应当同时报送市地矿局。

持证人在市水资源办、市给水处或者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其取水情况进行检查时,应当如实提供取水量的测定数据等资料,并接受有关的计量核定。

第十六条(取水量核减或者限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审批部门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对待证人的取水量予以核减或者限制;

(一)因自然原因,水资源情况发生较大变化的;

(二)影响本市正常供水的;

(三)地下水严重超采或者因地下水开采引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

(四)《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规定的其他特殊情形。

第十七条(取水许可证管理)

取水许可证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作。

取水许可证不得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

第十八条(取水许可证变更)

持证人需要改变取水目的、取水地点或者增加日取水量的,应当向原审批部门提出申请,经核准后办理取水许可证的变更手续。

第十九条(取水许可证注销)

持证人连续停止取水满一年的,由原审批部门核查并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注销其取水许可证。但同级人民政府批准保留持证人取水许可证的除外。

第二十条(取水期限的延长)

取水期限届满,取水许可证自行失效。需要延长取水期限的,持证人应当在取水期限届满的90日前,向原审批部门提出申请。原审批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书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

第二十一条(行政处罚)

对违反《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和本细则的行为,由市水利局、市公用局或者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一)无取水许可证擅自取水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

(二)违反取水许可证的规定取水的,责令其限期改正;

(三)未在规定期限内装置计量设施的,责令其限期改正;

(四)拒绝提供取水量的测定数据等有关资料或者提供虚假资料的,责令其限期改正;

(五)拒不执行审批部门作出的取水量核减或者限制决定的,责令其限期改正;

(六)将按照取水许可证取得的水非法转售的,责令其限制改正。

对有前款第(二)、(三)、(四)、(五)、(六)项所列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由原审批部门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吊销其取水许可证。

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取水许可证的,由原审批部门没收其非法所得,吊销其取水许可证。

第二十二条(处罚程序)

市水利局、市公用局和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应当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收缴罚没款应当出具市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没财物收据。

罚没收入按规定上缴国库。

第二十三条(复议和诉讼)

当事人对取水许可申请不予批准的决定或者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按照《行政复议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不提讼,又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部门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四条(审批工作人员的责任)

市水利局、市公用局或者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的,由其所在的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取水登记)

篇3

Abstract: With the decreasing inflow and increasing demand of water in Zhanghe upstream, the supply and demand contradiction has become more severe. Carrying out the most strict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is an efficient way to ease the contradi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of management and measures of Zhanghe upstream.

关键词: 供需矛盾;严格管理制度;对策

Key words: supply and demand contradiction;strict management system;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317-02

0 引言

2012年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出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这标志着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上升为国家战略。漳河上游地区是全国用水最紧张的区域之一,近年来河道来水量锐减,多年平均河道基流由80年代的10m3/s左右降为5m3/s左右。但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需水量日益增加,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只有严格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才能有效缓解漳河上游水资源供需矛盾。

1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资源问题,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了2015、2020、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用水效率、重要河湖水功能区划达标水平的“三条红线”控制指标,要求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不超过7000亿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40m3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1]。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具有三大鲜明特点:

一是更精细的管理方式,明确提出了2015、2020和2030年管理目标,实行分阶段定量化考核;

二是更严厉的管理措施,多次用到“不予”、“禁止”、“一律”等字词;

三是更明确的管理主体,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此举彰显了国家对现阶段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高度重视,漳河上游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一直很突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助于缓解供需矛盾。

2 漳河上游概况及管理现状

2.1 漳河上游概况

漳河上游位于山西、河北与河南三省交界地区。漳河上游管理局管辖区段位于浊漳河侯壁水文站以下、清漳河匡门口水文站以下至漳河干流岳城水库以上河段,全长108.44km,区间流域面积1664km2,两岸分布着隶属于三省的49个自然村,约5.45万人,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83.4mm,年内分布很不均匀,有73%左右集中在汛期(6-9月),易形成洪水灾害,而冬春季节干旱少雨,恰逢每年灌溉高峰季节(3-6月、11月),导致沿河邻省之间极易因为争水引发冲突。

2.2 漳河上游管理现状

为解决漳河地区尖锐的水事纠纷,国务院以[1989]第42号文批转了水利部“关于漳河水量分配方案的请示”,并于1993年成立漳河上游管理局,负责该地区的水量分配工作。漳河上游局创造性落实漳河水量分配方案,在灌溉季节、汛期和非汛期不同季节、不同时段,根据来水的实际情况,采用正常输水、限量供水、联合调水、洪水资源分配等多种手段,对水资源进行了合理配置,取得了良好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外,漳河上游局还先后实施了治理漳河一、二、三、四期工程。一是拆除沿河的违章工程,规范工程建设秩序;二是建设了分水控制工程,为统一管理奠定了基础;三是建立健全了自动遥测计量系统,对各灌区用水实施24h动态监测计量,为分水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四是处理容易引发水事纠纷的边界工程,通过工程措施为消除纠纷隐患,预防水事纠纷的发生。漳河上游局还在跨省有偿调水和节水改造试点工程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社会效益。

3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策分析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漳河上游水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漳河上游局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

①修订《漳河流域取水许可管理实施细则》,目前,漳河上游局给河南省红旗渠和跃进渠发放的取水许可总量为3.44亿m3,给河北省大、小跃峰渠发放2.81亿m3的取水许可总量[2]。

②现有技术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流域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为完善并提升漳河上游地区水量实时监测、科学调度管理能力,目前正进行漳河上游水文站网的技术调整和功能强化[3]。

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需要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驾护航,目前漳河上游管理局委托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了《漳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立法研究,拟订了《漳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并上报待批[4]。

④跨省河流水量分配工作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目前海委已编制完成了《清漳河水资源配置方案(技术报告)》、《浊漳河水量分配方案(技术报告)》,明确了跨省河流水量分配方案编制的原则、范围和技术路线,为跨省河流水量分配方案的确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报告已上报水利部[5]。

4 结语

从以上对策可以看出,漳河上游在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方面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不过仍然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入展开。如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节水监督管理,推动用水效率的提高。

目前漳河流域的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6,与《意见》规定的2015年达到0.53、2020年达到0.55、2030年达到0.6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另外,在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流域水资源保护生态修复、入河排污口监测监督等方面也需要尽快强化落实。

参考文献:

[1]陈雷.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J].中国水利,2012,(10):1-6.

[2]刘江侠,梁全民,樊建军.取水总量控制对漳河上游四大灌区引水调度的影响分析[J].海河水利,2009,(6):16-17.

[3]汤欣钢.漳河上游水文站网建设与发展[J].海河水利,2012,(3):48-49.

[4]王治.加快流域水资源管理立法,维护漳河水事秩序稳定[J].海河水利,2012,(2):8-10.

篇4

1.1 水资源规划管理的背景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联合国首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全球发展战略,并得到与会国的强烈赞同并顺利通过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文件与两个国际公约,对于各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标志性作用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针对我国未来小康社会与现代化社会全面建设的承载能力开展水资源相关研究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提出区域水资源的最大支撑能力的方法,探讨水资源管理、科学评价及规划方法使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环境实现协调发展。 

1.2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概念 

水资源的规划概念形成由来已久,是水利发展改革中通过防洪抗旱、开源供水等一系列的水利活动逐步形成的理论。目前关于水资源规划定义较多,在《中国工程师手册》中认为,以水之控制与利用为主要对象的活动,统称水资源事业,它包括水害防治、增加水源和用水。对这些内容的整体安排即是水资源规划。水资源规划是未来流域规划,用水调度的手段,对国家的水资源综合规划、配置,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水资源管理是水行政部门的重要工作,设计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合理分配、保护治理、优化调度,以及一切与水利工程布局协调、运行实施及统筹安排等工作。水资源管理是指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调度等方面的实施,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组织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 

2.协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治理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各地区、各部门间的用水矛盾; 

3.监督并限制各种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行为; 

4.制定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方案,处理好防洪利用的调度原则,提出并执行对供水系统及水源工程的优化调度方案; 

5.对来水量变化及水质情况进行监测与相应措施的管理 

2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现状 

2.1 水资源规划管理发展历程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产生了优化水资源的规划管理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五十年代后的发展,基于非线性规划、线性规划、模拟技术与动态规划方法的水资源系统分析发展迅速并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以模型形式开展水资源优化管理研究的雏形。 

近二十年来水资源合理规划研究得到不断完善,因水污染与水危机在此时期日益加剧逐渐集中于生态环境效益、水质约束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关研究对于联合优化水资源系统特征与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等问题考虑比较全面主要体现在优化模型目标函数不仅具有普适的经济目标在模型中产生水质、生态环境及社会目标且将更多地将某些随机因素纳入水资源模型中基于多目标规划的水量型—水质型—综合性发展态势得到重要表现。 

2.2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需求分析 

2.2.1水资源规划的需求分析 

水资源规划是需要结合国内发展水平和自身需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定期调整规划目标和内容,强化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用水、有效节约、全面保护等方面。主要涉及社会发展规模、调整经济结构与发展速度、水资源配置方案、水资源保护规划四个方面。 

(1)随着小康社会、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增强,对区域性集中型供水的要求更高,对社会规模发展到更高的水平有重要作用; 

(2)国家在十二五期间,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形态正在发生大规模调整,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必受到影响,水资源规划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自然需要我们对此作出相应的调整; 

(3)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方面用水需求空前膨胀,加上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用水加剧恶化,水资源配置方案自然需要根据生活水平和规模进行合理配置; 

(4)水资源保护规划,为了满足人类对生存环境质量提高的要求, 满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人水和谐的要求,新时期的水资源规划必须加强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视,强调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2.2 水资源管理的需求分析 

自持续发展观以来,国家提出人水和谐、水生态文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等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政策方针,从三条红线、四项制度出发解决水问题,以全新的理念满足新时期水资源管理需求。目前主要管理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有效的监督控制手段,三条红线作为水开发、水节约、水处理的要求作为三条警戒封锁线,越过红线将受到惩罚; 

(2)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日益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与政绩挂钩。在详细的工作中落实相关的节水政策,对不同区域的水资源进行合理规划,推进水利创新和节水创新工程; 

(3)随着用水需求的调整,水权的转化也需要新的局面,需要加大开发引进先进监测设备,加强农村用水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的水资源开发权制度,大力宣传以加强民众节约用水意识,多方面落实三条红线。 

3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意义 

(1)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我国正在社会经济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阶段,水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相应可持续发展观念。对目前仍然广泛存在的防洪安全、干旱缺水、水质恶化、水质污染等一系列水资源规划与管理问题,必须围绕人水和谐与水生态文明等一系列的理念开展工作,造福后代。 

(2)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发挥水资源最大效益的最佳手段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无论是以人水和谐为目标还是直接三条红线的要求,都是在要求高效用水,提升水资源规划管理效率,让水资源更好地运用于社会经济建设。通过供水调度、排水监控、污水处理等工程管理措施和方案选择等非工程方式全方位提高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3)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新时期水利工作的重要环节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新时期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应的水资源規划管理方式方法理应作出调整。从工程水利向资源工程的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观念向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观念。 

(4)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是水务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 

目前水务改革已经在国内不断深入,采用精简高效和一事一部的机构设置原则,也有利于对水资源的统一调配、统一管理,使用水节水、排污处理等工作有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臧超,左其亭.水利改革发展对水资源规划与管理需求分析[J].水科学工程技术,2013. 

[2]龚凡.水资源规划管理现状与进展论述[J].中国科技博览,2015. 

[3]热合曼·依米提.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4. 

篇5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GIS;应用

GIS是融计算机图形与数据库于一体,存储和处理空间信息的高新技术,它把地理位置和相关属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借助其独有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表达方式,提供各种辅助决策功能。水资源管理是一项复杂的水事行为,包括的管理内容十分广泛。特别是面向可持续发展,需要收集、处理越来越多的信息,在复杂的信息中又需要及时得到处理结果,提出合理的管理方案。满足这一要求,使用传统的方法难于济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GIS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高技术工具,它能支持与水资源管理有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以解决复杂的水资源管理和规划问题。

一、GIS应用于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提供了直观和理性的可视化工具

现在常用的CAD软件如AUTOCAD等,只是侧重于图形能力,而对属性数据的管理能力却很弱,因此,CAD软件一般只能用作绘图软件。而一些专业应用系统则往往过于专门化,缺乏一定的绘图能力,也具有应用上的局限性。地理信息系统由于其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弥补了其它工具纯图形、纯文字的缺陷,而使空间数据的图形表现和属性数据的空间分析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提供了一个直观和理性的可视化工具。将GIS应用于水资源管理中,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管理工作方法的改进,大大提高了对水资源问题发现的能力和解决的效率。

(二)提供了强大的存储与共享功能

现在是信息数据大爆炸的时代。这些空间的、非空间的信息数据,数量巨大,关系复杂。现代商业化GIS产品,以成熟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为支持技术,开发了利用大型数据库存储、管理空间地理信息的功能,可以存储管理海量数据,获得理想的数据查询处理能力,特别能够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实现高度共享。目前,ARC/INFO、MapInfo都支持超大型地理数据库。水资源管理牵涉到与地表地下水有关的所有经济生活活动,信息数据繁多巨大,必须利用现代GIS的海量数据处理能力。

(三)支持多种表现形式的空间数据

现代遥感分析等技术,加上传统的现场测量和社会调研等手段使得水资源管理的对象拥有了从图纸到图像、表格的多种形式的表现方法。GIS支持多种形式的空间数据方式,并可以通过数据的转换使之直接为管理服务。传统的现场测量数据一般是将测量结果绘制成纸质地图。在这种情况下,要经过扫描矢量化才能后将地图数据输入数据库,比较费时。而GPS和遥感的发展,使GPS获得的数据可以直接提供GIS使用,遥感的结果经过解译也可直接纳入GIS数据库。GIS对空间数据多种表现形式的支持使空间信息可以直接为水资源管理服务,并使管理工作得到全面和多层次的体现。

(四)良好的数据维护和更新能力

GIS提供了图幅变形矫正、接边、核对等空间数据维护技术,数据的增加、删除和更改在数据库中可以很快的得以实现。另外,通过网络分布式管理,可以使更新的数据迅速传递给相关的应用部门。GIS这种快速良好的数据维护和更新能力,从长远看,提高了水资源管理的时间效益。

(五)数据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是对分析空间数据有关技术的统称,是GIS系统的核心功能。根据作用的数据性质不同,可以分为:一是基于空间图形数据的分析运算;二是基于非空间属性的数据运算:三是空间和非空间数据的联合运算。空间分析赖以进行的基础是地理空间数据库,其运用的手段包括各种几何的逻辑运算、数理统计分析、代数运算等数学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解决人们所涉及到地理空间实际问题,提取和传输地理空间信息,特别是隐含信息,以辅助决策。

(六)提供了良好的辅助决策功能

GIS对水资源管理所可以起到良好的辅助决策作用,这体现在模拟、预测、规划方案的评估、选择、调水方案分析等方面。GIS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以往规划在系统控制和决策阶段定量分析的不足。同时,由于GIS数据更新的快捷性、空间分析的实时性,为水资源管理的动态调整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这种动态调整的管理模式对更好的指导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水资源管理中,借助GIS的作用,可以对各种管理、规划方案进行模拟,对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督和反馈,然后迅速地根据实施状况对其进行优选和调整,使决策处于一个通畅的良性循环中。

二、GIS在水资源管理应用分析

(一)GIS系统设计原则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既要符合信息系统的特点又要满足管理决策的要求,系统设计需遵循系统性、实用性、适应性、可维护性、安全性、开放性几大原则,其中实用性尤为重要。实用性要求采用可靠的软件环境、硬件设备进行系统开发,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兼容性、先进性,并考虑技术发展、系统功能扩展,使系统有充分的发展余地。

(二)GIS系统的应用功能

GIS系统主要包括基础数据、水资源评价、水质监测、水资源规划、需水预测等水资源管理内容。

1、基础数据子系统。为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有效性和完整性,把基础数据从系统中提取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子系统进行维护及管理。这样可以避免数据的重复录入和数据的无效性,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有利于更好的方便管理和灵活运用。

2、基础地理信息管理子系统是基于GIS的信息查询系统,在地理信息上提供一些基本元素、各种类型的水利工程、水文站、入河口和排污口等相关资料的查询工作,数据来源于其它子系统,从而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该子系统应具有地图放大、地图缩小、地图漫游、图元选择、图层控制、图元信息显示、地图打印、信息查询、导航等各项功能。

3、水资源公报子系统主要包括对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指标、来水情况、蓄水情况、用水情况、水质情况、重要水事等信息进行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分析,是一个年度性统计系统,按年度向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全社会公告该地区的来水、用水、水质的动态状况,反映国内重要水事活动、水供需矛盾及其有关水资源的最新科研成果,提高全民的节水、惜水意识,为管好、用好、保护好水资源创造必要的条件。

4、水资源监测子系统主要是对水质测站、水质监测断面、水质测站及断面一览表、水质测站监测情况说明表等站点资料信息和水质资料整理说明表、水质监测成果表等监测资料信息进行管理,在此基础上对水质特征值进行统计分析工作。其中站点资料是监测资料的必要条件,而监测资料又是统计分析工作的必要条件,三者之间相互关联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水资源监测是水资源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开展水资源工作的主要技术基础。

5、水资源规划子系统主要是对规划水平年设置、社会经济资料、水资源状况、供水工程情况、实际供水量统计、实际用水量统计、耗水量和回归水量统计、不同保证率规划可供水量、需水预测、耗水量和回归水量预测、供需分析成果、水质状况、农业灌溉情况、规划工程情况、工业分行业用水情况、用水水价情况调查情况、废污水排放量统计、月平均流量统计、过境水量统计等信息进行管理。

6、需水预测子系统主要由统计年份数据、指标预测、需水预测和综合分析四部分组成,统计年份数据部分包括现状年基础数据,社会经济指标、实际取用水量、耗水量和回归水量等数据,其中社会经济指标数据包括人口、经济、耕地及灌溉面积、牲畜等数据:指标预测部分包括人口预测、牲畜预测、耕地及灌溉面积预测、经济预测、牲畜取用水定额预测、生活取用水定额预测、农业取用水定额预测、工业取用水定额预测、耗水率预测等内容:需水预测部分包括城镇生活需水量预测结果、农业需水量预测结果、工业需水量预测结果及耗水量和回归水量预测结果等内容;综合分析部分包括总需水量、水量结构、水量增长率、人均指标等综合分析结果以及最后的综合结果等内容。需水预测是为分析未来经济发展与水的关系服务的,以现状为基础,预测未来需水情况,从而为水中长期供需平衡服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GIS系统在水资源管理中具有提供了直观和理性的可视化工具;提供了强大的存储与共享功能;支持多种表现形式的空间数据;良好的数据维护和更新能力;数据空间分析;提供了良好的辅助决策功能等特征,因此各地区水资源管理部门应根据GIS系统设计原则,设计完善的系统功能,保障GIS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全面、精准的数据信息。

参考文献:

[1]吴凌颖,郭旭宁,赵红莉,成建国,蒋云钟.地理信息系统在水资源监控与管理实践中的应用[J].水利信息化,2014,04:1-4+16.

[2]闫兴愿.GIS技术及其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陕西建筑,2010,10:70-73.

篇6

关键字:水资源;管理;措施Abstract: Water is one of human survival of the natural resources in today's society, and water resource waste phenomena have occurred,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water resources of long-term use, it shoul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Effectively solve the waste of water resources, pollution of water resources crisis of water resources should be reasonably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establish a set of effective measures. Through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the water resources can be utilized more efficiently, for the benefit of mankind.

Keywords: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水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及其重大,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之一,而当今社会水资源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长久利用,因此应该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影响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有效地解决水资源浪费、水资源污染等水资源危机就要合理地进行水资源的管理,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使水资源得到更有效地利用,为人类造福。

一、水资源管理的内容

水资源管理,是指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调度等方面的实施,包括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组织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协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处理各地区、各部门间的用水矛盾;监督并限制各种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和危害水源的行为;制定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方案,处理好防洪和兴利的调度原则,听出并执行对供水系统及水源工程的优化调度方案;对来水量变化及水质情况进行监测与相应措施的管理等。

对于水资源管理是由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带有一定行政职能的管理行为,它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水资源管理应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应坚持水是国家资源的原则;坚持依法治水的原则;坚持整体考虑和系统管理的原则;坚持用水价进行经济管理的原则。

与水资源规划工作相似,在开展水资源管理工作之前,也要首先确立管理的目标和方向,这是管理手段得以实施的依据和保障。如在对水库进行调度管理时,丰水期要以防洪和发电为主要目标,而枯水期则要以保障供水为主要目标。其次信息获取与传输是水资源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只有把握瞬息万变的社会信息情势,才能更有效的调度和管理水资源。通常需要获取的信息有水资源信息、经济社会信息等。总之,需要及时了解与水有关的信息,对未来水利用决策提供基础资料。最后要对选择的管理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可靠性进行分析。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以及人力、物力等外部条件的可行性;可靠性分型,是对管理方案在外部和内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进行实施的可靠度、保证率分析。

二、水资源管理的措施

2.1加强防洪抗旱工作

对于水资源的管理不得不提到的就是防洪抗旱的工作,每年都会有不同的地区出现洪涝灾害,对于水资源的管理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做好防洪抗灾的工作。要建立完善的政府抗洪救旱的机制,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洪水的关系,这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历史使命,我们应该一如既往地贯彻这一思想理念,确保江河的防洪工作安全顺利地进行;近年来北方经常出现干旱,使地区的居民用水都受到了威胁。因此为了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防洪救灾刻不容缓。

2.2注重饮用水的安全

广大人民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家灌注的重点,对与水资源的管理不得不提到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一定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问题,对水源附近的工厂的废弃物以及污水的排放都要实行严格的制度,使水源的水不受其影响,切实保证广大人民的健康问题。

2.3做好节水工作

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的挥霍浪费,水资源已出现了严重的短缺现象,因此为了更好地对水资源进行管理,要进行节水工作的实施, 这是解决缺水问题最有效的办法。这就要求调整生产关系和产业结构,进行制度建设,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要实施综合措施,重点是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利用经济手段促进节水。

2.4做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加强水资源调蓄和配置工程建设,提高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控能力。按计划建成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加强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在“十一五”末开工建设。继续实施并开工建设一些区域性调水和蓄水工程。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

2.5做好水利工作中的生态与环境保护工作

必须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在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制定并实施保护生态与环境的措施,在发挥好河流功能的同时,切实保护好河流生态系统。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水库移民工作。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2.6 做好污水处理的情况

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治为辅,在工厂附近建立污水处理厂,及时地对水资源进行管理,政府可以鼓励当地的企业做出一定的投资,确保在水资源管理这块有足够的资金,以备设施的购买。要大力建设水利工程,在农村,完善庄稼的灌溉工具以及排涝的方式,提前做好预防;提高灌溉的效率,提高水的利用率,使水资源的利用最优化。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农村生态系统,逐步改善农村的面貌。

3做好宣传工作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之一,是人类自身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向人们宣传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由于严重的环境污染水资源已严重短缺的事实,让人们从心底里形成爱水、节水、护水的意识,充分认识到水资源对于自身安全的重要性,从而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并且要大力推行节水措施,通过先进的技术改造,创造更好的节水设施,为世界的节水工作作出一定的贡献。

三、水资源管理的意义

水资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代社会又在大力发展水利工程,而水自然在水利工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水资源的管理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现如今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对中国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意义。现有农村尚有不少的饮水由于当地的工厂废弃物的排放,严重影响了水的质量,对人们的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水资源的管理势在必行,不容忽视。全面而优化水资源的管理,对社会的经济民生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没有系统的水资源管理方案,就没有水利工作的顺利实施,没有水资源的管理,就没有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地对水资源进行管理,也会改善周围的环境,合理开发河流,种植植被,防风固沙,防止水土的流失。只有解决好水资源的管理问题,才能让其更好地造福人类,人们可以放心地引用水,对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结语: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生物都需要的资源,水与我们人类是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我们永远离不开水,水资源,可谓是人最重要的一种资源。研究水资源的管理是对整个社会有意义的事情。综上,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简要对水资源的管理作了阐述,希望给同行以借鉴。

参考文献:

[1]左其亭、王树谦、刘廷玺《水资源利用与管理》;

[2]唐曲、雷波《水资源管理学导论》;

[3]林洪孝《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

作者简介:

篇7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管理 教学 改革 调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2(a)-0125-02

《地下水资源管理》是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及水文水资源工程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教育课。它的授课任务是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地下水资源管理相关基础知识、初步掌握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在地下水优化管理等方面的应用,能够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

从课程的特点出发,结合笔者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经验体会,该文针对《地下水资源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力图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1 《地下水资源管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内容滞后

该门课程的主要参考书为陈爱光等主编的《地下水资源管理》[1],该书是1991年出版的原有五大地质类院校统编教材。该书内容难易适中,但是内容较老。在2000年之后,再无地下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教材出版。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逐渐增长,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同时,随着国家乃至国际上对地下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日益重视,也涌现出很多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规范。但教学上还是以传统的地下水资源管理理论与问题去讲授,而对于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新问题(防止海水入侵管理,人工回灌管理,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方案优选,地下水污染源的识别等)以及涌现出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替代模型法等)介绍很少,造成学生掌握的知识滞后于学科发展[2]。

1.2 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低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低,多数学生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而去学习[3]。学生只是去机械性的死记硬背一些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大多是灌输性的学习,而不是针对具体的地下水资源管理问题,去主动寻求解决方法。这就使得学生在考试之后就忘记了所学的内容,并且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

1.3 授课内容与实际结合不够高

《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授课过程中,大多是结合例题去讲授如何建立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如何进行求解,与实际有一定的结合。但是结合度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大多例题都是经过简化之后的小规模问题,运用解析法来进行求解。而实际的地下水资源管理问题经常是大规模的问题,不可能只是剖分成两三个网格。该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大四的本科生,面临着马上就业和进行实际工作的问题。如何针对一个实际的地下水资源管理问题,让同学们建模求解,是一个有待改善的问题。

2 《地下水资源管理》教学调整与改革

2.1 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改革

2.1.1 编写新教材、讲授新方法、新技术、关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针对现有教材内容陈旧、并且已不再版的问题,应结合近年来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涌现出的新方法、新技术出版新教材。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使学生积极关注地下水资源管理领域相关的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讲授地下水资源管理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

2.1.2 引入科研实例进行教学

将科研中实际的地下水资源管理问题引入教学中,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的应用预测模型、优化模型以及预测模型与优化模型的耦合集成技术完成实际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的构建,并求解,得到具体的管理决策方案,并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对决策方案进行评价。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使学生了解地下水资源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2.1.3 注重与其他课程的衔接,使大四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融会贯通各门课程

应该注重与本专业其它相关课程的衔接。《地下水资源管理》是在学习了《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专门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数值模拟》《环境地质学基础》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因此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学生对上述专业课程的理解,同时要考虑为后续将要进行的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奠定基础。

2.2 教学方法上的调整与改革

2.2.1 演绎式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先从基础开始,再深入到应用,逐步演绎推理,使学生充分掌握知识点的来龙去脉。

教学过程中,积极揣摩学生的思路,随时与学生沟通,解答他们的疑问,课堂上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思维。例如:从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污染严重以及导致的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地下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再通过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的建立步骤,使同学们能够运用运筹学等理论方法解决地下水资源管理问题。通过类似演绎式的教学方法,使同学们了解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意义、建模步骤及求解方法,了解整个来龙去脉。

2.2.2 增加实验教学的多样性

在实验教学环节,不仅讲授EXCEL规划求解方法来解决地下水资源管理问题。增加应用MATLAB求解来解决地下水资源管理问题。MATLAB(矩阵实验室)是一款由美国The MathWorks公司出品的一种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商业数学软件,对于矩阵运算等数学计算求解过程非常便捷。使同学能够运用多种现代化工具来求解地下水资源管理问题。

2.2.3 增加讨论互动,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提前设计一些话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先进行预习、并查阅相关文献。然后在课堂上分组进行讨论,每组派出代表进行讲解汇报,其他同学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问和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点评。通过这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4 教学手段多样化

计算机的迅猛发展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活力[3-4]。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对于一些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应用形象具体的动画、图片与文本组合来帮助同学们理解;对于一些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应用动画和图片的形式来加深同学们的直观印象。在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的求解过程中,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使同学们体会到计算机对于地下水资源管理求解问题的巨大帮助。

3 结语

笔者根据《地下水资源管理》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了《地下水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调整与改革方法。通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调整改革,提高《地下水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应用地下水资源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爱光,李慈君,曹剑锋.地下水资源管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

[2] 窦明,左其亭,李桂秋.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6):91-94.

篇8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TV21 文献标识码:A

水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更关系到人类能否可持续的生存和发展。因而作为水资源管理人员必须加强水资源地管理,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实现生态发展的平衡,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做出以下几点探讨。

1 加强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

所谓水资源管理,就是利用行政、经济、法律以及教育和技术等方式方法,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多种社会力量进行水利开发和水害的防治工作,从而协调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这二者间的关联,用于处理地区和部门间用水产生的矛盾,并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对水资源的危害行为的监督与限制,从而制定系统和水库工程的优化调度方案,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项工作。

我国水资源短缺、淡水资源总量约每年26200亿m3,人均占有量每年约为2392m3,仅占全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由于各地区处于不同的水文带及受季风气候影响,水资源与土地、矿产资源分布和工业用水结构不相适应。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地区特别在一些沿海城市发生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水资源的本身不足和水源的污染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因此必须实行水资源的统一规划与管理,把用水问题,特别是将节水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建立与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认真贯彻开源节流并重方针,加强节水的科学管理,全面开展节水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开辟水源,加强污废水处理,搞好污废水回用,保护生态环境。由此可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存在的不足

为了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就必须加大水资源管理力度,而加大管理就必须具有针对性,要想具有针对性,就必须找出水资源管理的不足,以下笔者就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探讨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存在的不足。

2.1 水资源管理体系亟待完善

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麻烦就是水资源产权难以明确,这样水资源管理机制就难以协调,尤其是当前水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往往是谁开发谁收益的做法,严重的违反了当前我国有关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虽然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往往在管理过程中难以严格执行,从而在水资源方面的供需矛盾显得更加尖锐,这也就是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体系亟待完善的根源所在。

2.2 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统一、完善、合理的规划

人类生活用水主要是淡水资源,然而地球上绝大部分的水都是不能直接饮用的淡水资源。当前我们饮用的淡水资源主要靠地下水。但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分配极不均衡和工业的发达,导致大量的地表水被污染和浪费。加上在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缺乏统一、完善、合理的规划,尤其是对地下水无节制地开采,在地下水大量漏失的同时,还导致很多地方出现塌陷的安全隐患,极大地威胁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3 水资源配置缺乏合理性

当前,我国水资源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当前很多人缺乏节水意识,错误地认为水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因而在用水过程中就没有刻意地去节水,导致大量水资源的浪费,加上我国很多地方的水价十分低廉,并没有像电那样实行阶梯式价格。究其根源,就是我国水资源的配置缺乏合理性,从而导致大量水资源被浪费。

3 关于如何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几点浅显之见

作为现代水资源管理人员,在充分认识到加强水利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的同时,还应认识到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当前存在的不足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国水资源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以下关于如何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几点浅显之见。

3.1 不断完善当前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鉴于当前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亟待完善的现状,作为国家政府部门应加快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的完善,以不断完善当前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因而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严格要求水资源管理人员根据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开展水资源管理工作,确保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合理化和科学化,合理分配水资源,在解决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的同时,着力解决供需之间的矛盾。

3.2 统一管理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针对当前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混乱,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统一管理,切实履行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职责,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的开发分配计划,致力于自身监督职能的发挥,确保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3.3 不断完善现有的水资源价格体系

鉴于当前很多人的节水意识不强,不仅不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和爱护,还导致大量水资源的污染。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体现水的真正价值所在,因而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采用价格杆杠不断完善现有的水资源价格体系。例如,可以采用电力方面的阶梯式价格,试推行阶梯式水价,但应注重方式方法,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培养人们的节水意识,从根本上确保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4 科学规划管理水资源的利用

作为现代水资源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应充分考虑生活、工农业以及城市等多方面的用水需要,结合所在地区的地下水、地表水的储量,并掌握丰水期与枯水期的水资源状况,以更好地制定科学的分配和利用水资源的计划。因而应在此基础上,严格按照设计的方案开展水资源管理工作,确保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3.5 大力推广节水政策,呼吁全员节约用水

为更好地开展水资源管理工作,作为管理部门大力推广和提倡节水政策,呼吁全员参与到节约用水的行动当中。尤其是工农业作为用水大户,必须规范和整顿浪费水资源的行为,并推广节水方式。就农业方面来看,应尽可能地摒弃传统的灌溉技术,而采用现代化的灌溉技术,如滴灌、微灌、喷灌等技术。又如在工业方面,可以要求其通过工艺设备的改革、废水的回收和利用、高效换热技术、汽化冷却技术等节水技术,尽可能地减少水的浪费和用水量,从而提高节水效果。

4 结语

总之,就如何加强水资源管理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现代水资源管理人员,在充分认识到加强水利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的同时,还应认识到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当前存在的不足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国水资源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胡军.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几点认识[J].北京农业,2012(18).

[2] 刘书俊.水资源管理模式与方法研究[J].开发研究,2008(3).

篇9

水资源优化配置要求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为全灌区农业、二三产业、生活、生产、生态5个方面提供可靠的水源,以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即满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等多种效益目标,不是单纯地追求某一方面的效益最好[4],这些目标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以及相互竞争的问题[5].在基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条件下,刘艳飞[6]提出要从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整体的角度研究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坚持供需双向协调.梁士奎等[7]提出以人水和谐为目标,在合理确定“三条红线”控制指标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水资源分配方案下的人水和谐程度.笔者结合灌区实际情况,提出在制定灌区水资源合理分配方案时,应当依照以下6项原则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

1)用水总量控制.灌区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可开采量应低于其阈值,不同水源供给各用水户的总水量不应多于可供水资源量.

2)用水效率控制.农业作物灌溉定额、工业增加值用水定额以及其他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定额都应小于设计用水定额.

3)用水顺序控制.首先考虑保证城乡居民用水,其次考虑二三产业用水,然后考虑农业用水、生态建设用水、生产养殖用水.同一用水对象的不同用水部门也应该考虑用水的轻重缓急,应从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需要着手:生活用水应保证城乡居民最低的用水需求;二三产业用水应优先满足重要工业(电力、通讯、交通等部门)用水,其次考虑用水效益高的行业、企业用水[8];农业用水应优先满足重要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用水,同时还要考虑空间(灌区上下游、左右岸)关系等;生态用水方面应优先用于城镇绿化、环境卫生.

4)用水水质控制.不同水质的水源供给不同的用水对象时,尽量保证优水优用、低质低用的原则.

5)根据限制纳污控制红线,控制污染物入河总量不超过其纳污能力[9],污染物排放浓度不能大于其允许排放的最高浓度,将有限的水资源数量和纳污能力在区域间和用水部门间进行合理调配.6)生态环境用水量不得低于保护生态系统需要的最低用水量,包括改善水质,维护河湖平衡,美化居民的居住环境.

2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式

2.1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建立

基于上述灌区水资源合理分配方案原则,建立多目标多水源合理分配的模型。

2.2目标方程的建立

根据多目标多水源模型建立目标方程。y1为农业需水量;y2为生态需水量(包括水系景观和环卫绿化2部分);y3为生活需水量(包括农村生活和城镇生活);y4为二三产业需水量;y5为牲畜养殖需水量;x1为黄河水供水量;x2为地表水供水量;x3为浅层地下水供水量;x4为中深层地下水供水量;x5为南水北调水供水量;a1、a2、b1、b2、c1、c2、c3、c4、d、e1、e2分别为不同水源应用于不同目标的水量值,单位统一为亿m3.

2.3结果及分析

在规划年(2020年)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基础上,结合多目标多水源方程,采用线性规划和计算机软件(MATLAB)[10]相结合的办法合理分配灌区的水资源.经计算,大功引黄灌区不同水源优化配置结果。结合大功引黄灌区社会经济、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规划、水利工程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实际情况,基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综合分析结果如下:

1)灌区生活、生产、二三产业和城市生态需水量均呈缓慢上升趋势,农业用水量有所下降.供水区引黄供水呈上升趋势,地下水开采量减少,考虑适当增加南水北调水来缓解非农业用水.

2)灌区以农业用水为主,综合效益不高,不利于灌区综合发展.为更好地实现水资源优化的配置,应加大推行农业灌溉节水技术和灌区高效运行管理模式的保障措施,提高灌溉水保证率,将节约的水资源用于城镇及工业区发展、灌区生态发展中.

3)在实际供水期间,应考虑充分使用引黄水量指标,适当增加引黄水量用于农业灌溉和生态用水,这样可以缓解灌区水资源的紧缺状况,并可有效遏制地下水超采的趋势,回补地下水;同时改善灌区河道的水质状况和生态环境,增加环境的湿度,减少地表湿度的光辐射,将对净化空气、调节区域小气候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在地下水埋深较浅、有可能引发盐碱化的地区则先利用地下水,如沿黄地区或引黄灌区;因黄河持续大量侧渗或大水漫灌而导致地下水位偏高,有可能引起土壤盐碱化,一般在每年8、9月份,地下水位达到最高,应优先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减少引黄水量的使用,将引黄水供给下游缺水区.在不影响河道水环境条件下,可将地表水,用于农业生产和水系景观建设.南水北调水水质较高,用水成本也较高,可用于城镇生活和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工业.

4)灌区上下游统筹管理的问题.由于分散管理使得上下游用水出现上游用水充足、下游无水可用的现象.为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建议施行统筹管理、统一调度,推广实行自上而下的配水计划制定方式,配水计划具体到各取水口,按时段划分流量、水量.对整个灌区的水源工程、灌区建设、灌区扩建更新改造、灌区水资源调度等进行统筹安排.

5)水资源实时监测与调控.采用高科技远程自动化监测、检测仪器,通过对灌区水资源使用信息的实时监测、反馈,由计算机软件系统作出适宜的实时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调度方案,使得灌区管理更加科学化、智能化.

6)灌区要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推进以用水总量、用水定额控制管理为重点的节水防污、生态保护、有偿使用、监管并重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3结语

对大功引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水文气象、水利工程建设等诸多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收集的资料不全,时间和经验不足,研究不够全面和深入,故对问题的探究做了适当简化.鉴于水资源优化配置是一个不断优化、不断完善的过程,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1)按照水质进行水资源配置的原则还需进一步完善.

2)缺乏对灌区水资源生态环境效益有效的评价方法和定量的计算分析.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灌区内二三产业对中水的利用将会加大.

篇10

关键词 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业节水技术;改造;经验;辽宁凌源

中图分类号 TV21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4-0203-02

2009年,凌源市被列为辽宁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县,以此为契机,该市在重点区域、领域开展节水建设工作,该文通过对世明玻璃有限公司工业节水技术改造项目建设,成功创建了大中型工业企业节水技术改造模式,鼓励和带动其他企业的节水技术改造,从而推动整个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为凌源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为节水项目建设提供实践经验,为缺水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参考经验。

1 节水项目来源

凌源市地处辽宁省西部,隶属朝阳市,受地理条件限制,降雨量偏少,多年平均降雨量529 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4亿m3,2009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520 m3,低于辽宁省人均水资源量(820 m3),不到全国的1/4,属于重度缺水地区。

凌源市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已初步形成冶金铸造、新型建材、绿色食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框架。2007―2009年,工业增加值分别为36.1亿、40.3亿、47.5亿元,工业增加值分别占GDP的45.5%、44.7%、45.4%,工业增加值占GDP的1/2左右。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凌源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由于水资源无偿使用,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导致工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大量消耗甚至浪费。这样的生产方式,使有限、珍贵的水资源日益稀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要摆脱这一困境,必须重新审视经济增长模式,用生态的、循环经济的理念调整、改善甚至重塑生产方式,建设循环型社会和节约型社会,才能保证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省、市2级业务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凌源市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凌源市委、市政府将打造节水型社会提高到全市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的战略高度。2009年,辽宁省水利厅确定将凌源市列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县,通过项目建设,促进企业节水技术改造,节能减排,使高耗水企业真正起到节水示范带动作用,从而推动整个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2011年,水资源管理办公室选择了凌源市世明玻璃有限公司进行节水示范项目建设工作。

2 节水试点企业概况

世明玻璃有限公司位于凌源市杨杖子镇,是该市生产浮法玻璃的大中型支柱企业,产品遍及大江南北,远销欧洲、东南亚等地。公司现拥有2条工艺技术先进、高度自动化、环保、节能的浮法玻璃生产线,先后投产于1987、1997年,日熔化量分别达到350、450 t,年生产3~12 mm玻璃490万重箱,年产值超过4亿元。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3.859 7亿元,利润2 848万元,上缴税金1 356万元,荣获朝阳市“先锋企业”称号,对促进凌源市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优势,确保企业持续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公司经过综合论证,决定新建2条日产1 300 t超白节能在线低辐射镀膜玻璃生产线。新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1亿元,年均利润1.9亿元,税金0.7亿元。

3 企业所在乡镇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企业用水情况

世明玻璃有限公司位于凌源市杨杖子镇,2008―2010年,杨杖子镇水资源总量分别为495.5万、381.6万、701.0万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35.1万、107.7万、192.0万m3,用水总量分别为408.6万、345.8万、396.0万m3,其中工业用水总量为201.9万、161.0万、220.6万m3,地下水超采273.5万、238.1万、204.0万m3,超采严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世明玻璃有限公司在节水改造前,2008―2010年地下水用水量分别为110万、60万、171万m3,按原资费标准0.35元/m3计算,年缴水资源费分别为38.50万、21.00万、59.85万元。按新资费标准0.70元/m3及企业扩能规划将由原来的2条增加到4条生产线计算,用水量将成倍增长,水资源费将呈2倍增长。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的当务之急。

4 节水改造项目建设情况

2010年,玻璃生产一、二线和气保车间日均用水量达6 340 m3。公司决定对3个循环水系统进行改造。节水改造项目于2010年末上报水利局,于2011年全面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工作。

4.1 项目建设内容

世明玻璃有限公司的2条生产线较大的用水点有3个,分别是气保车间设备冷却用水,浮法车间一、二线窑头和锡槽的水包及设备冷却用水,用水量占全厂用水量的80%以上。工程具体包括:①拆除原有的喷水器及喷水器管路;②制作冷却塔基础,根据现场情况和节约资金原则,一线和气保冷却塔基础采用钢结构,二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③购买安装冷却塔6台,冷却塔安装由冷却塔生产厂家完成;④安装冷却塔进出水管路;⑤封闭热水池和冷水池顶盖。

4.2 项目实施与完成情况

4.2.1 项目实施情况。水资源管理办公室负责制定《实施方案》,组织节水示范项目的建设,对企业全程监督管理,确定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进度控制,组织工程竣工验收。首先,由施工单位依据《实施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项目建设单位进行审核,确定具体施工方案。其次,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制,即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和项目实施单位共同监督的质量管理体系。项目建设管理单位派1名技术负责人到现场监督。关键工序施工,技术负责人必须到场监督检查。施工单位确定第一责任人,并设1名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确保施工质量。再次,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由施工单位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和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项目建设单位对进度计划进行审核。最后,由项目建设管理单位组织工程竣工验收,成立验收委员会,依据《实施方案》及有关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和行业验收规范进行质量评定和验收。合格后,按《项目合同》拨付工程补助资金。

4.2.2 项目完成情况。①2011年1月,世明玻璃有限公司机电部完成工程设计、施工图及施工方案,向水资源办提交设计报告,水资源办聘请水利勘察设计院对企业设计及方案进行审核。②2011年3月至5月15日,按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提交材料计划,供应部门按材料计划进行比质比价采购材料。完成6台冷却塔订货,签订购买合同,供货方负责安装。③5月4日,同项目建设单位签订节水示范项目合同,严格履行合同的责任和义务,验收合格方可拨付补助资金。④2011年5月,改造工程开工,改造工程任务全部由公司自己完成,确定工程建设第一责任人。⑤2011年8月20日,工程全部竣工,并提交竣工验收申请。⑥11月5日,水资源办负责组织工程建设管理小组及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竣工验收工作。⑦验收合格后,12月10日,按《合同》要求,发放工程补助资金。

4.3 项目管理

4.3.1 项目建设单位的管理。水资源管理办公室作为节水项目建设单位,依据《实施方案》和《项目合同》要求,对项目建设单位实行高效、有序、规范的工程建设管理。

为加强项目建设管理,水利局成立了以主管领导副总工程师王远杰为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水资源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施工工作由企业完成,水利局负责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施工方案的审定,施工质量控制,总进度计划审查,监督工程建设资金使用,审查设计和合同变更,组织工程验收[1-2]。

4.3.2 项目实施单位管理。世明玻璃有限公司为工程实施单位,成立了以主管领导徐华副总为组长的技术改造领导小组,小组成员有技术部、供应部、机电部、车间人员组成,明确责任和任务,制定了网络计划,全面负责工程建设实施。

在施工过程中,企业注意加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工作:①严格按图纸施工,施工变更要有设计变更单。②对于改造核心设备冷却塔进行比质比价采购,签定订购货安装合同。③重视进厂设备和材料的验收工作。④注意施工过程工序质量,严把质量关。⑤注意档案管理,对验收单、合格证、说明书、安装记录等随时整理存档,以备完工验收[3-4]。

4.4 项目运行及效果评价

节水技术改造项目在8月20日全部完成,11月6日由水资办完成了竣工验收工作,经过3个月的使用验证,工程均达到了设计标准,节水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4.4.1 经济效益。①改造后冷却塔蒸发量小,节水效果明显。由原来的6 340 m3/d降为2 111 m3/d,节水率达到66.7%。按0.7元/m3标准计算,年减少水资源费108万元。②改造后水包使用寿命得到延长,设备结垢现象减轻,故障降低,影响生产时间减少,使企业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润。

4.4.2 生态效益。改造前因排放的热水破坏了周边生态环境。改造后热水达到零排放,减少地下水的过度开采,生态系统得到修复。

4.4.3 社会效益。有利于提高当地地下水水质,人民生命安全和生活用水得到保障的同时让更多的企业认识到通过技术改造提高生产力的收益,树立了节水典型。

5 结语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辽宁省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工程。凌源市通过世明玻璃有限公司等重点工业企业的节水项目建设,成功创建了企业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模式,为如凌钢、市中心医院等企业节水项目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为缺水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参考模式。只要真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符合地方特征、保障全省跨越式发展的节水新路。

6 参考文献

[1] 赵云雷,李海涛.长治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水资源利用研究[J].山西水利,2012(9):14-15,27.

[2] 杨继松,曹辉钢.镇江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探索与实践[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29(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