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健康的意识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6: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们对于健康的意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们对于健康的意识

篇1

[关键词] 门诊;基础胰岛素;健康教育;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outpatient use of basal insulin therapy patients. Methods Choose 108 cases of patients who Use of basal insulin therapy in Our outpatient from May 2000 to May 2010, they had been six months targeted health education. Using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analysis of 108 cases investigated in the health education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situation, Compared many of the differences, such as: health education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drug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self-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diet control, exercise therapy, disease status, complications and prevention knowledge so on. Results Health education, diabetes 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diet control, exercise therapy, the disease status of knowledge of comparison (P

[Keywords] Outpatient; insulin; health education; effect

糖尿病(DM)是一种可以累及全身多个脏器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并发症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通过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更好地坚持执行各种治疗措施,建立科学的生活模式,达到有效控制疾病,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我们对108例接受门诊治疗使用基础胰岛素的病人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符合WHO(1999年)诊断标准的门诊就诊诊断为糖尿病病人108例,其中78例是口服降糖药已失效的病人,30例是初诊断为糖尿病的病人,男66例,女42例。年龄18岁一86岁,平均52岁。

1.2健康教育方法

均先用一对一的教育,其次是健康讲座与看图对话教育工具相结合,具体内容如下:

1.2.1心理指导

糖尿病病人普遍对长期的胰岛素治疗及多次胰岛素注射,常会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护士要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用真诚的心去关心和支持病人[2]。基础胰岛素一天只注射一次,根据患者方便的时间注射,患者愿意尝试治疗,当血糖控制比以前口服降糖药效果好,治疗更容易达标时,患者很容易坚持,108例患者中,只三例患者因为药价高而选用混合胰岛素治疗。

1.2.2饮食指导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病人的一项治疗措施,帮助病人制订均衡饮食计划。根据病人的身高、体重,计算出体重指数,评估病人体重是正常、消瘦、超重及肥胖。根据体重及劳动强度计算出病人每日总能量的摄入量[3],见表1

三餐按1/5、2/5、2/5分配,其中蛋白质占10%~20%,脂肪占20%~30%,碳水化合物占50%~60。

1.2.3运动指导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促进肌肉组织对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糖尿病病人的运动负荷要适度,教会病人正确的运动方法。避免运动过量等情况,嘱病人不要空腹及单独进行运动,要随身携带糖类食品,若感觉血糖过低时可立即进食,以防止发生意外。

1.2.4用药指导

向病人介绍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对使用胰岛素的病人向其讲解使用胰岛素的注意事项,强调剂量的准确性和操作的无菌原则,强调胰岛素注射针头一次一用的重要性及必须性,并指导其正确保存和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告知病人在口服降糖药物不能达标时尽早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好处。

1.2.5自我监测

教会病人正确掌握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法,监测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告知病人每三个月要到医院校正血糖仪,每三个月要到医院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让病人养成记录血糖监测日记的习惯,便于病人及时发现问题,为治疗提供依据。

1.2.6并发症预防

糖尿病极易并发各种感染,常见有皮肤、足部、泌尿系统、呼吸系统感染等,尤其对足部的护理要加强教育,早期自我足部护理是预防糖尿病足坏死的关键。

1.3评价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糖尿病病人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测试,于首诊时发放调查问卷,内容为病情现状、运动疗法、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等6个方面,以发现他们知识面缺陷,然后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实施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同时为每位病人建立档案资料,以便联系和随访。健康教育6个月后再次向病人发放调查问卷。个别无书写能力及视力不好的病人由护士代为填写,发放问卷108份。回收108份,回收有效率100%。

1.4评价指标

使用基础胰岛素治疗1周的病人建议复诊,2周给予电话咨询病人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控制情况。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理想控制目标为4.4-6.1mmol/L,如>7.0mmal/L为差;餐后2h血糖理想控制目标为4.4-7.8nmlol/L,如>10mmol/L为差。对提问内容能回答出要点的为“掌握”,否则为“未掌握”。

1.5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以P

2 结果

2 1108例病人健康教育前后掌握糖尿病知识情况比较(表2)

结果显示:本组病人健康教育前后掌握糖尿病知识情况,6项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80%的患者血糖控制良好,门诊使用基础胰岛素注射的病人遵义行为提高[4],患者得到了跟住院病人相同的待遇和指导,健康教育后糖尿病病人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P

2.2 108例病人健康教育前与健康教育2周后血糖控制情况比较(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健康教育2周后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控制情况均优于健康教育前(P

3 小结

经过健康宣教,调查问卷显示病人认识到饮食重要性的比例从就诊前35%上升到治疗后89%,血糖控制较理想。健康教育后,掌握运动方法的病人比例由37%上升至教育后的90%。掌握足部护理知识的病人比例由22%上升至教育后的85%,本组糖尿病病人没有出现糖尿病足感染而引起病情加重者。

参考文献:

[1]王玉华.健康教育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2):217-218.

[2]孟利平,肖凌风,史晓红.2型糖尿病患者压力源管理与综合干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8):6.

篇2

然而,这样的观念和行为却与东方传统医学基础相悖。其实,人天生就带有很多种疾病,人在其一生中会有很多疾病与其形影相随。而无数科学研究的结果也表明,很多人确实是在带病生存。

因此,如果按照东方医学的观念,既然人是可以带病生存的,医疗的目标就不仅仅是应用药物或其它手段与疾病作战,而是努力使原来患有的或潜藏的疾病不发作,不对人的健康构成威胁,与疾病“和平共处”。只要提高“自然治愈力”就能达到这一目标。

早就有人认为,疾病和健康是人人都必须经历的过程,没有永远健康的人,也没有永远不患病的人。而且,人在一生中相当多的时间都是带病生存,因此,健康只是一种相对概念。

现代人对于健康的理解是,住在清洁干净的城市和屋子内,没有细菌,一尘不染,吃经过杀毒的食物,喝消过毒的纯净水,使用抗菌处理的物品。然而,这一切正如人们圈养家畜一样,人类是把自己“家畜化”了。这样的后果正如被圈养起来的动物,丧失了自己的自然本能,变得弱不禁风,迟早会得病。久而久之,会使整个人类体质下降,走向衰败直至毁灭。

人类自我“家畜化”的最大的恶果是对于健康的破坏,并造成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其中,两类现象是重点。其一,由于工业和药学的进步,人类虚弱到稍感不适就无法忍受,就要服用药物来调整,于是“家畜化”造成感性和热情的萎缩;其二,造成遗传的衰弱,因为自然淘汰不起作用,人类在遗传上越来越衰弱。

所以,真正的健康是,人类要打破“自我家畜化”,要融入自然,保持人与自然一体的状态。而且,即使患病后,也要接受和面对与疾病共存这样的事实,就像与自然共存一样。只要把疾病控制在不对自身造成危害的程度就是健康无病,而不要希望将疾病彻底清除,达到“绝对健康”的状态。日常生活中,也不要过分地追求洁净,要给自己的免疫系统留下“锻炼”的机会。任何事物走向极端都会适得其反。

篇3

一、健康”与“亚健康”的含义

现在人们对于健康的理解是:健康并非单指没有疾病,而是对身心健康与对外环境适应性佳的总称。可以说,只有同时具备了强健的体格、良好的心理与对社会生活的较强适应力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健康的人。亚健康是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严重者甚至对身心健康造成威胁。“亚健康状态”是医学界提出的新概念,主要表现为人体网络系统的失衡,即人体功能紊乱。“亚健康状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采取一定的措施或手段恢复到健康状态,也可能由于某些不良习惯发展为生病状态。

二、乒乓球运动对于健康的作用

乒乓球运动作为一种集竞技、健身、娱乐三种性能于一体的活动,让参与者不但拥有强健的身躯,还得到机智的头脑、健全的心灵与良好的社会公德。可以说,乒乓球健身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保持者人体内外的平衡,让人心得以完善、体态得以健美、人格得以健全,最终获得自身的完美和谐。

三、大学生参加乒乓球健身运动的价值体现

(一)对身体方面的促进作用1、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大学生在进行乒乓球运动的过程中,其全身的关节、肌肉都会得到活动。如果长期坚持,那么自身的身体素质(如速度、力量、协调性、灵敏性等)必定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不仅如此,还能让肌肉与骨骼变得更加有韧性,关节亦能更加灵活。2、改善心血管系统,提高新陈代谢速度,增强内脏器官功能科学实验表明,经常进行乒乓球运动的人较普通人而言,心血管系统与呼吸系统会有所改善,心肌功能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随之,心容量会越来越大,每搏输出量亦会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经受过乒乓球训练的人的安静心率较健康常人的偏低一些。一般,健康男子的安静心率为每秒65~75次,女子的为每秒75~85次,而经常进行乒乓球运动的人的安静心率是———男子每秒55~65次,女子每秒70次左右。不仅如此,乒乓球运动还可以舒展全身骨骼,缓解肌肉紧张,让疲惫的身体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放松。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打乒乓球本身就是一项全身运动,它不仅要求持拍的那只手要用力挥打,不持拍的那只手也要为保持身体的平衡而不停地运动,而且身体与腿也在跟随球的来回运动而不停地移动。根据相关研究显示,一场正常的乒乓球赛,其挥拍的次数可达1000次之多,两腿移动的距离多达1000~2000米,如此,就让身体血液循环、心跳及新陈代谢速度均较正常加快,从而让内脏器官的功能增强。3、提高大学生神经系统灵活性大学生长期坚持进行乒乓球运动,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乒乓球运动行进期间,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是非常快的,只一瞬间(约0.15秒)就能够到达对方的台面,这就要求运动员具有快速的反应力,对快速运动的来球的方向、落点等进行敏锐的观察,以作出决策,或是移动步法,或是调整拍面角度进行有力地还击,而这一切的活动都是在大脑的指挥下完成的。因此,时常参加乒乓球运动,能够锻炼人的反应速度。

(二)对心理方面的促进作用1、增强大学生的抗压能力,锻炼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乒乓球作为一项竞技类运动项目,竞争在所难免。比赛行进过程中,或许这一分钟还占据优势,下一分钟就处于劣势。正是这种变幻莫测的局势变换与强烈的心理落差,让参赛者的情绪变得异常复杂。然而,在体验种种情绪的同时,还要在比赛过程中揣摩对手的技战术,并采取相应的的对策,进行反攻,因此很好地锻炼了参赛者的心理素质。2、锻炼人的意志力与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日本最早的小提琴家铃木先生对一家工厂的厂长说:“员工工作效率慢是因为脑,而不是因为手,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员工每天腾出一小时的时间进行乒乓球比赛。”为了让员工的能力得到更加迅速地提升,厂长在自己的工厂内建了一间乒乓球房,每天组织员工进行比赛。结果,只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员工们的工作效率就提升了一大截。正是由于乒乓球运动对于人体的诸多益处,才让每一位乒乓球运动员和喜欢乒乓球运动的人具备了优秀的心理素质。据心理学人士运用心理测验法对我国部分省市优秀少年儿童乒乓球运动员心理品质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孩子的自信心、自恃能力、独立能力、思维敏捷性都优于普通孩子。

四、结语

篇4

误区一:保健品是治病的良药?

时下很多人把保健品当药品,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患者,长期受疾病困扰,他们想要治愈的愿望特别强烈,一旦有人推荐,便容易跟风购买。这类人对保健品给予很高的期望,在他们的意识里,保健品就等同于药品。但是事实上,保健(功能)食品只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不能直接用于治疗疾病,它是人体机理调节剂、营养补充剂。而且如果将保健品以药品形式每天定量服用,一旦停用,往往会使服用者若有所失,造成心理的不适。

误区二:保健食品就是营养品?

保健品不是营养品。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很多,营养品一般都富含比较多的营养素,人人都可以食用。而保健食品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只适宜特定人群的食品,它的营养价值并不一定很高。当然保健品在固定的保健功能方面可以比营养品作用要大,人身体的矿物质并不平衡,所以在某些方面保健品占更大的优势。但是现在有很多的保健品片剂之所以市场持续低迷就是因为其吸收率比较低,效果不佳。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时需要考虑其吸收率的问题。

误区三:多吃保健品有益健康?

有的人认为保健品吃得越多越有益健康,亲朋好友送,自己也买,结果造成过量服用。曾有报刊报道:一位老人去世后,她的子女在清理遗物时,发现家里还有价值数万元没吃完的营养保健食品。其实,这种滥用保健食品的做法不仅无益于健康,反而还会对健康造成损害。其实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是不能超过一定限度的,一旦过量,就会导致总体比例的失衡。老年人要明确自身需要调补的方向,进行针对性的调补。一般调补宜以五脏为主,主要应根据各脏器的生理功能进行调补。

误区四:保健品能当饭吃?

这对身体十分不利,因为保健品只对身体某一项机能的改善有用,并不能提供人体正常运作所需要的所有养分,把保健品当饭吃,容易使人忽视从正常饮食中摄取营养的重要性,从而导致营养失衡。其实,蔬菜、水果等食物除了主要营养,还包含许多活性成分,这都是保健品所无法提供的。从营养学角度来看,只要食物品种多样,就能使人体获得全面的营养。所以仅以保健品来代替由身体各器官共同参与摄取营养的过程,从长远看对健康是不利的。

误区五:保健品不超量服用就没有危险?

篇5

论文关键词:健康教育;大学生;身心素质;生活和行为方式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这一目标,以适应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现代社会,健康教育将渗透在教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中,成为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开展健康教育,会使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并认识到只有全面发展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而赢得竞争。因而,主动自觉地接受和参与健康教育,将成为每个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求。市场竞争实际上是人口素质的竞争。人口素质的内涵包括人的科学文化知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青年是未来的希望,维护他们的健康对于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国家繁荣昌盛至关重要。因此,大学生健康教育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普及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健康是财富,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当前,健康的内涵已经改变,真正的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病态,还包含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及道德健康。健康教育就是研究人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以及其他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并能促进人的健康的一门科学。它能引导和促使人们自觉地养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因素,达到个人和社会人群躯体、心理、道德上的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的最佳健康状态。人民健康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发达、社会是否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家庭幸福、事业成功的前提,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是国家发展经济、增强实力的必要条件。

当代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23岁之间。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在这一时期,大学生在人格上将逐步完成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渡和转变,从而建立起自己稳定的人格结构,在心理和经济上逐步摆脱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从而走向成熟和独立。这一时期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最佳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重要阶段。利用这个关键时期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能够使他们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预防各种疾病,确保身心健康。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保证合理的营养和膳食平衡,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不仅能提高其相关的卫生知识及保健技能水平,而且还会辐射社会和家庭。所以,这是一项优化人口素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系统工程。为保障我国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1990年国务院颁发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并且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校的教学、建筑、学生起居、运动、食堂、保健、健康教育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以法规的形式加以严格规范。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学校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同时更加说明了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教育,其中一项任务就是教会人们身体健康、精神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的方法。健康教育是为实现党的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全面提高人们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基本特性的教育。身体健康是一种实力,拥有这种实力的人能够成功地应对现实社会的各种要求;心理健康也是一种潜力,拥有这种潜力的人可以在不断变化的实践中做出有价值的创新。而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帮助他们树立现代化健康意识。

躯体健康是生理基础,而心理健康是促进躯体健康的必要条件。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明,人的身体与心理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没有无身体的心理,也没有无心理的身体。人们常说,健全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同样,健康的身体亦得益于健全的心理。也就是说,人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而身体素质的提高又为增强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提供了更为优越的条件和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花大力气去提高所有人员的身心素质。市场竞争实际上就是人口素质的竞争,剧烈的经济竞争促使很多国家把提高人口素质、人民健康作为发展经济和增强实力的重要途径,因为经济竞争的背后是科技竞争,科技竞争的背后是教育竞争,教育竞争的背后是智力竞争,就是人的潜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和人们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竞争。必须让学生懂得只有敢于竞争的人,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说,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

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健康教育不单纯是医学等自然科学的内容,也是社会科学、德育的内容,是营造一种社会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以心理素质为中介,以社会文化素质为向导的整体优化教育。在大学阶段,一方面由于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以及已有中学德育的基础,大学生一般都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对善与恶、美与丑等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但同时不容忽视的是,由于他们生活在中国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加上青年期固有的心理矛盾,近年来社会上的不良因素、社会消极面往往会影响他们思想、道德、心理的健康发展。这时,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很容易使学生原本就很脆弱的心灵在烦恼、懊悔、绝望中难以自拔,最终导致出走、轻生、犯罪等后果。因此,只有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科学的道德理论植根于他们的头脑,并内化为个体的道德观念、道德标准,他们才能真正学会分析社会道德现象的正确方法,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展现新时代的文明素养,确立对社会、国家的政治责任感、义务感,具备抵制社会消极影响的能力,促进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

开展健康教育,学生终身受益

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已成为一项全球性的卫生策略。对于国家来说,健康教育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国民保健对策。人们都知道防病容易治病难的道理,只要人们具备基本的卫生知识,许多疾病稍加注意就可以预防。随着科技进步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健康教育由单项传播信息向双项传播信息方式转变,形成课堂教学、科普录象、卫生咨询、心理咨询、个别交流、学生反馈信箱、网络新技术等多种健康教育形式,这样更有利于及时掌握被教育者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开展卫生保健指导,提高教学效果。青年的健康成长与社会未来息息相关,心理健康与否必将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从小学到大学的连续学习生活经历和大学校园的特殊环境,决定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并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阶段。这种心理发展水平所表现出的特点:一是具有明显的积极面,二是内心存在显著的矛盾。例如,一些大学生因为生活的一帆风顺和在文化知识上的优势,常常带有优越感和盲目自信的特点,但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又容易产生自卑感,变得消极失望,有可能导致心理生理机能的紊乱而影响健康。所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是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也是当务之急。

据有关统计,世界各国有70%~80%的人死于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所引发的疾病。因此,通过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及卫生知识的宣讲,建立健康意识,杜绝不良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护生;健康教育;能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对生存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对于健康的定义也在发生改变,对健康和护理要求也有了新的需求,从而使护理从医院扩大到社区,服务的对象从患者扩大到健康人,这样一来护理观念和护理职能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护理工作要面向维护健康和促进健康,从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帮助人们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时代要求我们培养大批适应新形式的护理人才来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所以,职业院校的护理专业就要重视护理教学中的健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明确健康教育是以人为服务对象,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使人们具有自我保健的能力。

一、健康教育的含义

1.健康教育以医院为基地,以患者和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的教育过程,使患者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患者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

2.健康教育是使健康者保持健康,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使伤残者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宣传相关疾病预防知识的教育工作。

3.健康教育是在有关健康理论及教育框架下指导人们更好地自我护理和保健的过程。

二、树立健康教育观念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人员的根本任务,现代护理学的工作重点已从对疾病的治疗转变到对疾病的预防和促进健康,从以疾病为中心转移到以人、人群的健康为中心,指导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护理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和造就出合格的护理人才。作为护理专业的教师,不仅需要观念的更新,更为重要的是引进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学话动中去,帮助护生增强新的健康观念,确立预防为主思想,树立健康教育意识。同时引导护生认识健康教育在医疗、护理、保健工作中的意义、地位、作用和任务,使护生明确健康教育是护理适应社会化发展需要不断拓宽的服务领域,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使护生转变观念,视健康教育为己任。

三、培养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对策

护理中的健康教育是护理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之一,现代护士必须具有健康教育的能力,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群进行不同方式的教育,要使得每个患者或家属都能接受健康教育,并做好自我护理、自我保健的目的。

我国护士管理条例对于健康教育有明确规定,第二十二条中指出:“护士有承担预防保健工作、宣传防病治病知识、进行康复指导、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卫生咨询的义务。”因此,开展护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对患者权利的尊重,也是护士应尽的义务。怎样使护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就需要一大批具有良好素质且具备健康教育能力的护理人员去实现。我们高职院校的护理专业是培养现代护士的基地,所以要加大护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力度,提高护生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能水平,为护理学发展奠定基础。

1.准确的定位。首先要吃透护理健康教育的内涵,要与“卫生宣教”区分开。“卫生宣教”的目的在于普及卫生知识,是护士对患者的单向交流过程。健康教育是建立健康行为,通过计划的设计、实施、监测、评价的教育活动,影响和改变人们的不健康行为,引导人们养成有益健康的习惯,使之达到最佳健康状态的目的。从“卫生宣教”到健康教育,不仅仅是用词的替换,而且是观念和工作模式的转变,要有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观念,即健康教育要延续到人的生命全过程,要做到持之以恒。

2.知识准备。护理人员要按程序有组织、有计划开展健康教育,必须掌握与疾病护理相关的知识,(包括专科护理知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疾病预防、卫生营养学、行业科学、伦理学、医学新进展等)。必须掌握与健康教育有关的知识,如:健康教育程序,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评估,患者及家属的教育方法、交流技巧,健康行为指导,健康效果评价及如何制定标准的健康教育计划等。指导学生掌握护患交流技巧,知识灌输技巧,即使走上工作岗位,在工作之余仍然要养成自修、自学习惯,多涉猎人文科学知识、培养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才能具备健康教育的条件,才能有的放矢,因时、因地、因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途径,保证有效的健康教育。

3.教师指引。今天的教师已不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要引导、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目前我国的护理健康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尽管人们的健康意识大大增加,而健康教育仍然滞后。中专护理教师必须认清形式,及时转变旧的医学模式观念,用正确的护理教学模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健康教育能力。可以通过讲授、专题讲座、情景教育、实物教育、办健康教育专栏、制作幻灯片、录像等多媒体、编印健康教育小报、健康教育手册等方式方法来达到教学目的。教学生自己动手,自制图文并茂的简易健康教育卡片,办与健康教育有关的板报,宣传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措施,自我保健方法,饮食禁忌等,让学生尝试给患者开健康处方。除学习健康教育理论外,同时让学生接受更多的人文知识,从始至终贯穿“以人为本”的教育,使护理教育建立在伦理及人道主义之上。

4.语言训练。语言表达及人际沟通是当代护士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是顺利开展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为提高护生语言表达及人际沟通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带教老师要言传身教,注意措辞的准确性和艺术性,加强护生语言训练,提高人际沟通技巧。护生课余时间多去图书馆、阅览室,博览群书,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为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奠定职业素质基础。

四、实施护理健康教育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应提高法律意识。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和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一切医疗护理行为均应该留有记录,利于取证。实施护理健康教育也同其他医疗护理行为一样,必须有记录。护理健康教育实施单应是具有法律意义的医疗护理文书,要求及时、完整、真实、科学,并有患者或家属签名,切忌伪造、涂改。

2.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而不是以患者或家属掌握疾病知识为目的。在进行效果评价时,不能单从掌握疾病知识上考虑,而应从患者行为改变和态度转变上考虑,即:从根本上改变患者不健康行为。

3.护理健康教育中护士承担着多种角色,护士应及时适应角色的转换。

4.尽可能多的掌握礼仪知识,用婉转修饰的语言艺术来实施健康教育,实施护理健康教育中多与医生沟通,明确分工协作问题,统一认识,解释到位,才能使健康教育工作得以深入及有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韩传平.《以学生实习护理带教实践》.实用护理杂志.2009,(3).

篇7

关键词 健康动机;动力过程理论;健康行为

分类号 R395

健康行为,即个体用来维持、恢复和增强健康及预防疾病的行为,对生命的维持和人类的繁衍非常重要。研究表明不健康的行为(比如抽烟、饮酒、未采取保护措施的)会大大地增加死亡率(Conner&Norman,1996)。健康行为能够增强健康并增加生存的概率。例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0年的调查表明数以百万计的儿童死于痢疾。而痢疾是完全可以通过改变个人的卫生习惯来预防的,比如饭前便后洗手。锻炼和体育活动是6种在美国公共卫生服务部的官方网站上列出的能够预防疾病的行为之一(u.S.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online,2009)。而根据研究表明,健康动机是个体采取健康行为的决定因素之一。在中文文献里,对健康动机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所以本研究旨在对现有国外健康动机的理论及相关的实证研究做一个总结。希望本研究能引起国内学者对健康动机研究的关注,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抛砖引玉,并希望通过学者们的研究,最终能够促进人们的健康行为并提高其健康水平。

1 健康动机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心理学界对健康动机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对健康动机的理解的侧重点不同。最早对健康动机定义的是Cox,她认为健康动机是一个多维度的系统,包括选择的过程,胜任的需要以及对自我健康的决心(cox,1982)。Cox强调的是选择的过程和胜任的需要,同时她还强调自我健康的决心。从该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她对健康动机的理解主要受Deci和Ryan(1985)的自我决定论的影响。根据动机理论,动机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所以Cox的理论的缺陷在于,她没有把健康作为健康动机的最终目标。后来,Xu,Mellor,Xu和Duan(2008)在其动机理论研究中将健康动机界定为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的意愿,比如运动的意愿,饮食健康的意愿,生活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的意愿等。很显然,Xu等人的定义太过具体,主要强调一些具体的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其实,Xu等人(2008)当时对健康动机作的定义主要是用来编码努力目标(personal strivings;Emmons,1986)的;她们把涉及到这些具体行为的努力目标编码为“健康动机”,表示填写这些努力目标的人具有健康动机。

后来在对健康动机的进一步研究中,Xu(2009)提出了一个比上面的定义更合理的定义。她认为健康动机是一个动态的内在过程,它产生激励和引导人们去选择自己某些行为并完成既定的健康目标的内在动力。她认为健康动机不断地作用于个体不同的意识和行动阶段,并最终导致个体实现自己想要健康的目标。该定义相对于前面两个定义来讲更科学。首先,她认为健康动机是动态的,也就是说健康动机本身是会发生变化的。比如在某一个阶段对个体来说起主导作用的健康动机,在另外一个阶段也许就是非主导的了。其次,健康动机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也就是说健康动机在个体的内部发生发展并变化。然后,健康动机是以想要健康的目标为导向的。最后,健康动机产生内在动力,这种动力引导个体去实现自己想要健康的愿望。该定义从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角度定义了动机,我们认为目前看来它是最合理的一个定义。

2 理解健康动机的理论

本节将简要介绍两个健康动机理论。此外,对健康动机的研究是以研究健康行为为依托的,所以对健康动机的阐述无法避开健康行为。因此本小结也简介了几个包含了健康动机的较有影响力的健康行为理论,以期对健康动机的理论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2.1 MeEwen的健康动机模型

McEwen(1993)提出的健康动机模型的第一部分是个体所拥有的关于健康的知识和对潜在的威胁健康的信息的认识。这些知识直接影响到个体感觉到的疾病的严重性(perceived severity)、个体意识到的患病可能性(perceived susceptibility)和个体意识到的行为的价值(perceived value of action),以及这三个变量间的相互作用。而这三个变量间的相互作用会受到环境、外在的帮助或障碍(external aids/hindrances)和内在的帮助或障碍(internal aids/hindrances)这些因素的影响。这几个因素会独立或共同作用于个体的感知,从而使得个体实施健康行为。该模型非常值得肯定的一点是它考虑到了个体自身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同时也考虑到了其它的相关因素,比如个体拥有的健康方面的知识。但是针对该模型的相关研究非常少。这也许是因为学者们对这个理论还不是很认可。

2.2 Xu的动力过程理论

Xu(2009)的动力过程理论认为健康动机对个体的健康行为的影响是分阶段的,其对健康行为的影响因为健康动机的强弱可能终止于任何一个阶段。如图1示,该理论认为健康动机分四个阶段对个体的行为产生作用。第一个阶段,个体因为个人(如价值观,信念,知识等)或环境因素(如重要他人的影响,设施等)而产生了想要健康的意图即健康动机。如果个体的健康动机足够强,那么个体会为自己的健康目标制订具体的计划,比如如果一个个体想要健康,经过考虑和权衡后决定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第二阶段。在第三阶段个体会采取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想要健康的目标,即开始锻炼。最后一个阶段是个体持之以恒并达到健康的目标。因为一次两次或一天两天的锻炼并不能改善个体的健康状态,所以如果个体确实很强烈的希望自己健康,那么他或她必须坚持长期的体育锻炼。Xu(2009)认为个人和环境因素对个体健康动机的影响贯穿这四个阶段。该理论的优点在于它把健康动机对健康行为的影响分了阶段,并且这种划分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比如不少人都希望健康,但是就是不采取行动,其健康动机对其健康行为的影响就止于第一个阶段了。我们不能说这样的个体没有健康动机,只是他们的健康动机不够强或者内在外在因素的影响不足够强大从而使得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该理论的另外一个优点在于它不是孤立地来看待健康动机的,而是考虑到了内在外在因素对个体健康动机的影响,这也使

得该理论更具合理性。

2.3包含了健康动机的健康行为理论

自上世纪中叶以来,健康信念模型(Health Belief Model;Rosenstock,1974)一直是健康行为领域中一个广泛使用的理论模型。最初的健康信念模型由五个部分构成:个体意识到的患病可能性(perceived susceptibility),个体意识到的疾病的严重性(perceived severity),个体意识到的改变行为后带来的益处(perceived benefits),个体意识到的实施某行为存在的障碍(perceivedbarriers)和激发个体采取某行为的外在刺激(cues to actionl(Rosenstock,1974)。个体感觉到的患病可能性和个体感觉到的某种疾病的严重性决定该模型的威胁感知部分,而个体感觉到的改变行为后带来的益处、个体感觉到的实施某行为存在的障碍和激发个体采取某行为的外在刺激决定该模型的行为评估部分(Rosenstock,1974)。健康动机是后来才增加到健康信念模型中。可以看出,该理论虽然在修正后包含了健康动机,但是没有定义健康动机,也没有提出科学测量健康动机的方法,可见没有把健康动机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第二个包含了健康动机的健康行为理论是保护性动机理论(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Rogers,1983)。该理论最初是用来解释恐惧对健康行为造成的影响。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1)疾病后果的严重性(severity);(2)感染疾病的可能性(vulnerability);(3)采取某行为能避免负面影响的可能性(response efficacy);(4)执行该行为的可能性,即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5)保护性动机(protection mofivation);(6)保护行为(protective behavior)。组成部分里的保护性动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健康动机。该理论认为保护性动机是引发、保持和引导健康行为的中介,这一点跟Xu的理论部分相似。健康动机在该理论中的重要性要大于其在前一个理论中的重要性。

第三个包含了健康动机的健康行为理论是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该理论认为行为意图,即我们所说的健康动机,是由人们对行为的态度(attitude towards the behaviors),主观标准(the subjective ilorlrt)和人们感觉到的对行为的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1)共同决定的(Ajzen,1991)。该理论认为意图(即动机)和知觉到的行为控制共同决定健康行为。这充分肯定了健康动机对健康行为的重要作用。

最后一个在此提到的包含了健康动机的健康行为理论是健康行为过程论(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roach)。该理论是由Schwarzer(1992)提出的。他认为健康行为由两个阶段组成:动机阶段(motivation phase)和行动阶段(action phase)。在动机阶段,个体形成“可能会采取预防性措施,也可能为了其它的行为而改变那些有风险的行为的意图”(Schwarzer,1992,p.234)。他认为,自我效能感的预期(self-efficacy expectancies)和对结果的预期(outcome expectancies)是两个预测意图(即动机)的重要因素;而个体感觉到的疾病的严重性(pereeived severity)和个体感觉到的易患病性(perceived vulnerability)共同决定了威胁(threat)(schwarzer,1992)。该模型的行动阶段由认知水平(cognitive level),行为水平(behavioral level)和情境水平(situational level)三部分构成。该理论值得肯定的地方是把动机与行动区别开来,并且指出预测动机的两个重要因素是:自我效能感的预期和对结果的预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健康动机在很早就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并被认为是影响健康行为的重要因素。但是对健康动机本身的系统研究却是最近才兴起的。对一个概念的理解、认识和应用,除了要知道对它的定义和理论外,还应该了解对其的测量。所以,下一小节我们将简要回顾研究者是如何测量健康动机的。

3 对健康动机的测量

3.1测量健康动机的一般性量表

对健康动机的测量主要分为两大类别:一般性的测量与具体的测量。一般性的测量主要是把健康动机作为一个一般概念来理解,它属于个体若干动机中的一个,与健康的愿望密切相关,不涉及具体的健康行为。具体的测量把健康动机融入到了具体的健康行为中,比如体育活动、健康饮食、安全的、好的卫生习惯等,于是派生出体育活动的健康动机、健康饮食的健康动机等。在这里我们先介绍的是测量健康动机的一般性量表。首先要介绍的量表是自我决定健康指数量表(Health SelfDeterminism Index;Cox.1985)。该量表是Cox(1985)根据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编制来测量健康动机的。该量表由四个分量表组成:自主健康判断,自主健康行为,知觉到的对健康问题的控制和内在,外在反应线索。四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75,0.75,0.67和0.69。该量表由17个题项组成。其中的九个题项为1到5的五点量表,1为“完全的外在动机”,5为“完全的内在动机”。剩下八个题项的备选项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其1为“完全的内在动机”,5为“完全的外在动机”。

自我动机量表(self-Motivation Inventory,Dishman,Ickes,&MoNan,1980)是另一个测量健康动机的一般性量表。该量表由40个题项组成(Dishman et al.,1980)。被试用五点量表对关于动机的句子做判断,其中1为“与我不同”,5为“跟我一样”(Dishman et al.,1980)。此外,健康动机评价量表(McEwen,1993)也是测量健康动机的。该量表由三个部分组成,是以McEwen的健康动机模型为基础的。例如,其中一个题项为“我相信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健康水平”。

3.2测量健康动机的具体量表

比较有代表性的测量健康动机的具体量表是Xu根据其健康动机的动力过程理论编制的体育活动的健康动机量表和健康饮食的健康动机量表。这两个量表都由四个分量表组成,这四个分量表对应于健康动机的动力过程理论的四个维度,即为健康动机倾向,健康意图,采取行动

动机和坚持动机(Xu,2009;Xu&Millar,201 0)。这两个量表均由30个题项组成,每个维度均由6~9个题项组成。两个量表都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体育活动的健康动机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7,其四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90,0.87,0.86,0.92。健康饮食的健康动机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7,其四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90,0.91,0.86,0.91(Xu,2009)。

4 健康动机与健康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

健康动机被认为是影响健康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已有的研究是如何阐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呢?在这里我们主要对健康动机与日常行为和疾病干涉或预防行为的关系做一个回顾。我们所说的日常行为包括体育活动,健康食物选择和卫生行为;疾病干涉或预防行为包括戒烟和保护性。

4.1健康动机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研究表明健康动机可以显著地增加人们采取健康行为的可能性。比如。Song,June和Kim(2004)对增强健康动机是否可以改变老年人的健康行为进行了研究。其研究历时6个月,以对传统韩国舞的参与进行研究。被试每周参加4次。用参与跳舞的次数的百分比作为标准,参与者的参与率如果不低于80%则被归为被试组,如果参与率低于80%则被归为中途退出者。他们发现这个项目提高了被试的健康动机,并促进了被试对该舞蹈的参与(Song et al.,2004)。

根据Deci和Ryan(1985)的自我决定理论,研究者将动机分为成了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并证明了这两者都会影响体育活动或体育锻炼。比如,McAuley,Wraith和Duncan(1991)的研究表明对于那些跳有氧舞蹈的人来说,积极参与者的内在动机远远高于不积极的参与者。Buckworth,Lee,Regan,Schneider和DiClemente(2007)也发现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都对个体坚持锻炼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过内在动机的作用远远大于外在动机。Lee和Laffrey(2006)的研究也表明内在动机可以预测患有临界高血压的老年人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其他研究者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如Dacey,Baltzell和Zaichkowsky(2008)。

4.2健康动机与健康食物选择的关系

健康动机和健康食物选择之间的关系较复杂。研究表明健康动机影响健康饮食行为态度(比如Sun,2008)。更具体来讲,Steptoe和wardIe(1999)发现饮食选择动机与纤维摄入之间呈正相关,而饮食选择动机与脂肪摄入之间呈负相关。然而,研究发现年轻人选择食物的因素不以健康为主,他们更注重的是个人喜好(Wardle,1993)。但不管怎样,当打算控制体重时,人们会考虑食物的选择及其饮食习惯(Lowry et al.,2000;Vassallo et al.,2009)。

4.3健康动机与卫生行为的关系

个人卫生对于个人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全世界每年都有上百万的儿童死于痢疾或急性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而这些疾病是可以通过改善个人的卫生习惯来预防的(比如,勤洗手)(Black,Morris,&Bryce,2003;WHO,2000)。影响个人卫生行为的因素很多,健康动机是其中的一个。Scott和他的同事认为健康动机是促进个体卫生行为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当把它跟害怕感染与哺育小孩联系起来的时候(Scott,Curtis,Rabie,&Garbrah-Aidoo,2007)。研究还表明健康动机也可以预测医护工作人员的手清洁行为(如Jenner,Watson,Miller,Jones,&Scott,2002)。

4.4健康动机与戒烟行为的关系

健康动机对于戒烟行为的影响很大(Bledsoe,2006;McCaul et al.,2006;Manfredi,Cho,CriRenden,&Dolecek,2007;Peters,Hughes,Callas,&Solomon,2007;Turner&Mermelstein,2004)。比如,McCaul等人(2006)对50年来人们用不同方法收集到的30组数据进行了综述,发现个人想要控制吸烟对健康带来的消极影响的愿望是导致他们戒烟的关键因素。Turner和Mermelstein(2004)在对351个成年烟民的研究中也发现,动机对他们的戒烟行为的预测很高。

4.5健康动机与健康的关系

对于来说,研究表明健康动机与使用以及艾滋病的预防相关(比如Abel & Chambers,2004;Anderson et al.,2006;Kaldmae,Priim~gi,Raudsepp,Grintchak,&Valajaots,2000;Smith&Seal.2008)。通过对140位西班牙裔育龄期妇女的研究,Abel和Chambers(2004)也证实了动机与性健康和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关系。Fisher和Fisher(1992)提出了“信息一动机,行为技巧”的模型来理解和预测艾滋的预防。在这个模型中,艾滋预防信息,艾滋预防动机和艾滋预防行为技巧共同决定了预防艾滋的行为;而艾滋预防信息和艾滋预防动机又共同决定了艾滋预防行为技巧。根据Fisher和Fisher(1992)的观点,如果个体对艾滋病的知识很了解并且有很强的动机,他们将更可能运用艾滋预防行为技巧并保持艾滋预防行为。Kalichman,Pieciano和Roffman(2008)应用该模型研究了有高风险被传染上艾滋的男性性健康行为,发现自陈健康动机能显著预测未采取保护措施的。

5 总结与展望

健康动机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就健康动机本身来说,其定义、理论与测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了较大的丰富和发展。健康动机的研究所涉及的领域也很广泛,比如前面提到的体育活动、健康饮食、安全等,并且健康动机也已经被用来增强个体的健康行为和改变个体的健康水平。

篇8

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均处于良好状态。

二、健康教育在创建卫生城市中的作用是什么?

1、进行社会动员,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形成创建卫生城市氛围;

2、传播健康相关知识,提高市民健康素质;

3、改变个体和群体不健康、不文明的行为,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三、 健康的10条标准

(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四、有害健康的八种行为是什么?

1、吸烟;

2、饮酒过量;

3、不恰当的服药;

4、缺乏经常的体育锻炼,或突然运动量过大;

5、热量过高或多盐饮食、饮食无节制;

6、不接受科学合理的医疗保健;

7、对社会压力产生适应不良的反应;

8、破坏身体生物节奏的生活方式。

五、影响青少年健康的几个因素

1、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

青少年正处在各个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成型时期,许多文明卫生习惯的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的确立,都有赖于青少年期的培养和训练,而不良生活习惯的形成,有害健康的个人嗜好的出现往往也是从青少年期开始的,所以青少年期是容易出现健康问题的危险期,也是形成健康意识,养成健康习惯的关键时期。

文明、健康的卫生习惯包括: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养成和发展有利于健康的行为;调整个人行为与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维护公共卫生的良好品行。

2、合理营养与健康

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有着特殊的营养要求。而营养素的功能就在于构成躯体,修补组织,供给热量,补偿消耗及调节生理功能。如果在青春发育期营养不足,不仅会影响身体发育,还会导致容易疲劳、消瘦、抵抗力降低,甚至形成某些疾病。营养不良也是患结核、肝炎等疾病的重要原因。

3、环境卫生与健康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与环境息息相关。人们应合理地利用环境因素,消除污染,预防疾病,达到保护人群健康的目的。

人们平均有90%的时间生活在室内,对于青少年,家是他们的主要生活空间,然而一些豪华、舒适的家庭装修却隐藏着各种危害,孩子的健康受到急、慢性损害,甚至引发各种疾病,如血液疾病、哮喘、智力降低等。空气、水、环境的其它污染都会损害孩子的健康。

学校要尽量改善学习环境,其教学建筑、环境噪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等环境质量以及黑板、课桌椅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4、运动与健康

经常的体育锻炼对促进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健康有极大的好处。它能促使身体快速长高,增加食欲,提高抗病能力,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精神紧张,提高记忆力和学习兴趣。青少年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断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达到强健体魄,不断提高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

六、生活小常识

1、剩饭剩菜为什么要加热后再吃?

饭菜剩下后,易被病菌污染。回锅热透,杀灭病菌,可防止食物中毒。

2、发芽的土豆为什么不能吃?

土豆发芽后,能产生一种叫龙葵素的有毒物质,并主要积存在土豆的芽上和芽眼部,食后可引起食物中毒。

3、四季豆为什么能引起食物中毒?

四季豆在未熟透时,含有一种叫皂素的有毒物质,如果食用可引起食物中毒。皂素遇高热后可破坏,因此,吃四季豆一定要烧熟煮透。

4、为什么要少吃烟熏食品?

烟熏食品含有致癌物,而且通过加工很难除去。因此,应少吃烟熏食品。

5、怎样预防高血压?

(1)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用脑,做到劳逸结合;

(2)避免参加或观看竞争性激烈的运动;

(3)低盐饮食,节制饮食,限制体重,不吸烟,不酗酒;

(4)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每周测1-2次血压;

6、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输液、母婴传播。日常生活中密切接触也易传播,如共餐,共用剃刀和牙刷等。

7、怎样预防乙肝?

(1)注射时一人一针一管;

(2)实行同桌分餐制;

(3)隔离患者,其生活用具和排泄物要严格消毒;

(4)注射乙肝疫苗;

(5)不要共用牙刷、剃刀等生活用具。

8、夏秋季肠道传染病健康教育处方

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是病人与带菌者,细菌或病毒通过大便排出后,可污染水源,还可借助苍蝇、蟑螂污染食物和用具,当健康人食入被污染的水或食物后就可能发病,又可传给其他人。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措施;

(1)搞好“三管一灭”(管理饮水、饮食和粪便,杀灭苍蝇),防止病从口入。灾区特别要保护好水源,不要随地大小便,厕所离饮用水源要有一定的距离。饮用水要消毒,不喝生水。不在苍蝇满天飞的地方进食。瓜果要洗净,生吃去皮。阻断“粪一口”感染途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搞好家庭、棚区及环境卫生。

篇9

空乘专业的发展目标在于为社会培养与输送气质上佳、形体优美、纪律严明以及服务上乘的知识素养与技能素质并重的航空服务人才。鉴于空乘专业的特殊性,对于空乘人员的外在形象以及内在修养具有较高的要求。形体作为外在形象主要的体现形式,使得形体教学成为空乘专业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因此,加强对空乘专业学生的形体塑造,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完美的形体塑造是空乘行业特殊的素质诉求,是展示行业良好风貌的重要条件。而加强对空乘专业学生的形体塑造,则能够充分满足学生未来成为合格的空乘人员的必然需求,为其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形体塑造是一个完善外在形象、提升内在修养的综合性过程,对于促进学生良好气质的生成、礼仪修养的发展以及自我展示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与维护作用。由此可见,加强空乘专业学生形体塑造的实质在于促进其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其成为具有较高素质能力的空乘人员提供必要的保障;第三,通过形体塑造能够促进学生审美意识与鉴美能力的全面提高,使之在未来的自我发展过程中,不仅能够切实体现自身的美感,成为行业靓丽的风景,同时,更有助于促进行业服务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2.健美操教学对空乘专业学生形体塑造的促进作用

健美操是以体操与舞蹈动作为基础,在与之相适应的音乐的伴奏下,来达成提高健康素质、塑造完美体态、培养高雅气质以及提升内在修养目的的新兴运动项目。健美操教学自在高校开设以来,就以其突出的实用效能而备受广大学生的青睐。而相对于空乘专业的学生而言,健美操运动更是以其特有的修塑体态、培养内在气质的功能,在加强空乘专业学生形体塑造的过程中凸显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1促进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实现健康素质与形体塑造的同步发展

健康是社会个体实现自我发展的先决条件,是社会个体开展社会行为的基础与保障。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空乘人员对于健康素质具有极高的需求,因此,加强空乘专业学生的健康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健美操集健身性、娱乐性、休闲性、时尚性以及大众性于一体,是一项具有突出社会功效的体育健身活动。其中,健身性是健美操运动首要的功能特征,通过对空乘专业学生健美操技能与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使之达成对于健美操社会功效的全面理解与认知,并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进而促进自身健康素质的有效发展。而通过健美操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同时,还能够切实发挥健美操运动修塑体态的功能,使得学生在有效提高健康素质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形体塑造,凸显出“一举两得”的双重功效。

2.2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实现对其自身形体塑造的规范与指导

相对于空乘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而言,审美意识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空乘专业学生未来的社会活动方式,是一种对外在形象与内在修养的综合展示。在此展示过程中,外在形象通过对人们视觉感官的刺激而产生第一印象,具有明显的“先入为主”的特征,因此,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是空乘专业学生的必修科目。外在形象的展示需要借助于学生审美意识以及鉴美能力的支撑与保障,以便于达成对自身美感的完美体现。健美操教学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元素,因此,在健美操教学中,通过对美育元素的有效激活使之形成渲染效果,以此对学生产生熏陶作用,用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促进其鉴美能力的有机发展,这对于空乘专业学生的形体塑造具有重要的规范与引导作用。

2.3提升学生的内在气质,实现对其形体塑造的“锦上添花”

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空乘专业学生内在气质培养的重要性,内在气质是社会个体自身修养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健康的心理、高尚的情操、完善的德行修为以及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内在气质浸透于人们的日常行为,并通过外在形象的展示得以体现。健美操运动具有突出的完善心理、愉悦情绪以及修善品德的社会功效,因此,对空乘专业学生开展健美操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其内在气质的提升,使得学生优雅的内在气质与完美的外在形象相映成彰,达成互补的效应。这对于空乘专业学生的形体塑造无疑会产生“锦上添花”的增补作用。

3.基于空乘专业学生形体塑造需求下的高校健美操教学发展途径

3.1打破不同教学科目的领域局限,实现与形体教学的有机融合

空乘专业传统的形体教学是以形体舞蹈为主要内容,虽然形体舞蹈在内容与形式上同健美操具有一定的相适性,但是,由于受学科的限制,始终处于相互“隔离”的状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职能得到有效的拓展,与不同领域的接触与交流日渐频繁。健美操作为一种既具有专业特征,又具有大众特质的一项健身运动,以及健美操运动所具有的突出的社会效能,使之拥有极为庞大的受众群体。因此,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应打破教学科目的领域局限,针对空乘专业学生的培养取向,切实发挥健美操运动突出的修塑体态功能,为学生的形体塑造提供支持与保障。这不仅能够实现健美操教学与形体教学的相互融合,同时,更能够有效地拓展健美操教学的职能范围,进而推动高校健美操教学的有效发展。

3.2针对学生形体塑造发展的需求,研创具有实效性的健美操教学内容体系

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体系的强力支撑,因此,为了有效地实现促进空乘专业学生形体塑造发展的目的,需要创设适应性与实效性并存的健美操教学的内容体系。这就要求要加强与形体教学的交流,借鉴形体舞蹈中的相关理论与相关动作,编排出全新的健美操教学内容,用以凸显健美操运动修塑体态的重要功能,满足学生形体塑造的发展需求,使得空乘专业学生的健美操教学更具实效性。在研创适应于空乘专业学生形体塑造发展的健美操教学内容时,必须坚持对形体舞蹈的借鉴、相融与相适的原则,切忌过于突出健美操运动的功效而产生“喧宾夺主”误导,同时也要避免过于渲染形体舞蹈的作用而造成健美操运动功能的失效。

3.3加强学生体育健身自主意识的培养,使得健美操运动成为其未来自我发展的“良师益友”

篇10

健康检查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也是医疗产业中重要的一环,近年来人们对于健康的概念愈来愈重视,预防保健的风气正逐步且快速的扩展,透过早期的筛选来发现疾病,并加以进一步治疗,是提高全民健康的必由之路。

健康体检行业面临的问题

问题之一——政策缺失制约发展。20多年的医疗改革,健康平等和健康公平议题格外尖锐突出,健康照顾与医疗保险已成为制度性不平等的根源。由于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不足,医疗资源浪费闲置问题突出,人们患病率逐年上升,医疗费用增长幅度远超过百姓承受能力,城乡居民健康状况的差别扩大、健康不平等与不公平的问题突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和医疗事故、医疗纠纷不断增多,出现“上不满意、下不满意,卫生部门自己也不满意”的结果。医疗改革没有很好地解决问题,管理政策不配套,也直接影响着体检行业的发展。

问题之二——行业壁垒资源浪费。几乎所有医院都开设了体检项目,并成为继治疗、药品收入之后医院第三个经济支柱。在一些医院体检作为治疗的营销促销手段非常明显,病人入院后首先面临的是一大堆体检单,因为其他机构的检查结果在这里可能根本不被承认,人为地形成了行业壁垒,患者不得不重复进行检查,“小病大治”坑人,看“口袋”检查骗人、公费“过度医疗”宰人等现象比比皆是,特别是重复检查现象在我国医疗界极其普遍,无谓的重复诊疗导致了医疗总资源的浪费,占用了我们本不富裕的资源。

问题之三——意识落后消费不足。在我国健康意识还比较落后,50%以上的人不知道自己已经患有各种疾病,而其余通过检查了解自己疾病状况的50%人中,又有30%的人根本就不治疗,任其发展,只有20%人的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这点可以看出,健康体检消费市场尚未成熟,尚未大规模普及,消费者缺乏健康价值感,现在大多数体检仍停留在团队体检的层面上,个人体检刚刚启动,巨大的健康市场消费量却极低,健康管理消费市场显得虚无缥渺。

问题之四——利益驱动缺乏监管。体检在我国分布在医院、疗养院、门诊部和健康体检中心内,各机构的人员、设备、管理参差不齐,一些机构为了赚钱“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而对于这些设置于院内的体检中心,却缺乏相应的管理部门的监管,造成普通设备重复设置、高端设施利用率不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机构之间在体检价格恶性竞争、信息互通互不沟通、检验结果互不相认、数据混乱、更改数据甚至数据造假等诸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