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问题的对策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6: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修复问题的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修复问题的对策

篇1

生态修复 存在问题 对策分析

1.生态修复的概念

所谓生态修复指在损害或者退化的生态系统基础上进行修复和重建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恢复生态系统良性运行、循环和生态系统功能。详细来讲,生态修复是指通过现代各种各样的技术,生物、工程、生态技术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阻断和改变生态系统退化的各种因素,以实现重新配置、调整、优化生态系统内部以及生态系统与外界的环境、信息和能量的相互接触,使退化的生态系统在其结构、功能以及生态学的潜力等各个方面重新恢复到原始的或者更好的状态。

20世纪80年代,生态修复受到重视并成为生态学的一个研究分支,如今,生态修复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并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得以实践。在生态修复的研究和实践中,围绕着这一概念形成了生态恢复(Ecological Restoration)、生态修复(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生态重建(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生态改建(Ecological Renewal)、生态改良(Ecological Reclamation)等多种表述,如欧盟就使用生态恢复的概念,而日本则运用生态修复的概念。这些表述虽然在涵义上有所区别,但是都具有“恢复和发展”的内涵,即借助于外部力量特别是人力使原来受到干扰或者损害的系统恢复后使其可持续发展,并为人类持续利用。生态修复的多种概念表述进入我国之后,我国学者将其统称为生态修复。

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

2.1环保意识薄弱

在我国,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存在者普遍性的薄弱问题。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过度开发自然环境,过度放牧、过度浪费、乱砍乱伐树木等想象十分严重。这些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的行为已经给我们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尤其是水土流失现象。随着水土流失现象的日益加重,出现了生态系统的退化、河水污染、河道淤积等等,这些后果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2.2过度开发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20世纪末到21实际初期,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各个地方片面的追求经济的发展,到处大兴土木,修建各种现代化的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修建严重的破坏了原有地貌,损坏了植被和土地,地表植被的破坏使得水土流失现象加重,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不断地被冲刷,土壤的理化性质也不断地被破坏。

2.3技术水平较低

所谓生态修复并不是简单地保护植被简单,它是一项长久的工程,虽然我国在生态修复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但是相比世界发达国家,我国关于生态修复的技术水平发展和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就现有研究而言,研究中仅仅注重关于恢复植被群落模式的实验,过多地关注与小气候的变化研究,从而忽视了对土壤、植被、动物等因素的研究,缺乏对生态功能和结构的综合性研究和评价。

3.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对策分析

3.1加强社会宣传

关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基本措施要做到对水土保持政策的宣传和教育,充分利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媒体和网络,不断提高全社会关于生态文明意识和法制观念,使水土保持的基本含义、影响以及保护措施等相关内容进行宣传,使每一个公民都能够了解如何做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减少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盲目性,增强活动行为的科学性,能够用专业的知识进行提倡生态环境保护。

3.2加强监督执法

关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措施,应做到监督到位,严厉打击各种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不积极落实的行为。生态环境的破坏关系到我国农业发展、林业保护以及畜牧业的发展等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相关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对社会发展发展过程中的建筑建造、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其它部门关于生态修复措施的落实等等,从而建立起统一高效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管理制度。

3.3加强技术研究

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中,依据不同的自然条件而进行的修复保护技术和措施有所不同,所以应该坚持做到生态修复措施的因地制宜。各地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技术,现有技术有过度垦、殖樵采生态系统修复技术;沿河生态修复技术;经济林过度开发生态修复技术;开发建设生态退化修复技术等等, 同时相关研究人员应做到深入实际,进行调查,充分了解当地实际情况后,进行技术研究和建议。

结束语: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因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导致地貌不断的被破坏,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现象日益加重,这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针对水土流失现象的加重,我们应不断加强关于生态修复知识的宣传、加强在执法过程中的监督以及加强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等等,使得我们生活的生态环境能够不断恢复。

参考文献:

[1] 杨爱民,刘孝盈. 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 有效防治耕地土壤侵蚀[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0(06)

[2] 陈善沐,林文莲.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与福建生态省建设——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作调查与思考[J]. 水土保持学报. 2003(05)

篇2

[关键词]遵义县枫香镇 石漠化 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b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6-0298-01

一、枫香镇基本情况

枫香镇隶属贵州省在遵义县,位于遵义县西部,国土总面积147.6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85万个,有汉、苗、彝、仡佬等,辖1居委会、20村委会。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完整,多溶洞,暗河。平均海拔1035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森林面积为10.96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为5.57万亩植被覆盖率高达44、7%,年均降水量1200mm,年均气温17℃。208省道贯穿东西,遵义―仁怀高速连通枫香与仁怀。

二、石漠化现状及危害

石漠化是在湿润气候条件下,受自然条件作用及人类不合理的干扰破坏,地表土逐渐流失,基岩大面积,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逐渐呈现无土,缺水植被减少,类似于荒漠景观现象或演变结果。全镇石漠化程度较高,共有石漠化面积5.3万亩。已经实施2.8744万亩,占总面积的54.2%,其中:营造刺梨、核桃、黄柏0.4779万亩、封山育林2.3965万亩。石漠化不仅严重影响该镇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甚至于使当地丧失基本的生存条件,特别是自然灾害的发生给人民的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同时危及到人的生命,因此加快石漠化的治理工作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三、石漠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严重的土壤侵蚀危及石漠化地区生态安全

石漠化导致水土流失,淤塞水库,抬高河床,破坏了宝贵的水土资源,使水资源枯竭,人畜饮水困难,生态环境恶化,极大地降低了环境容量,严重威胁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石漠化加剧贫困地区的贫困程度

在石漠化地区,几乎年年旱涝相伴,泥石流滑坡等频繁发生,生活在石漠化地区的人只能在石缝里种点玉米等杂粮。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种了几片地,收不到一袋粮”、“一年生产的玉米产量还不够养大一头猪”成了石漠化地区农民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石漠化导致了贫穷,贫穷又导致更严重的石漠化,严重的石漠化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剩下的大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形成恶性循环。

四、石漠化治理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

1、生态修复工程所需繁殖材料遗传改良工作十分薄弱

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主要任务是造林,林木的遗传改良和森林培育技术是石漠化地区造林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奠定生态修复工程的基础,也是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与林业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适合在南方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与发展林业产业的树种,如油茶、香椿、花椒、忍冬、构树、葛根等的遗传改良和森林培育技术研究还较薄弱,远远不能适应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工程的需求。要全面启动南方大面积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工程,繁殖材料遗传改良工作瓶颈必须突破。

2、造林技术与管护措施不能适应石漠化生态修复工程的需求

以往出现有的地方“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造林技术与管护措施不能适应石漠化生态修复工程的需求,如表层岩溶水调蓄与开发技术、地表集水截水与生物技术、新材料应用及节水灌溉技术、土地改良与生物培肥技术、土地改造与人工诱导成土、立体农业与高效旱作技术等都还不是很成熟。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因为目前国家实施的各种工程和措施大多为单一治理措施,没有或较少配合综合措施,导致石漠化加重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遏制。

3、利用经济杠杆调动各个方面积极性的机制还未形成

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必须解决好贫困问题,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促使企业、农民自觉参与石漠化生态修复工程。从目前的情况看,解决这一问题的体制机制还未形成。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仍然由政府在“输血式”高成本推动,使石漠化治理可持续没有保障。目前,我国林业产业虽然形成了林业产业体系,但林业企业规模过小,有的甚至没有根据资源规模和特点盲目建厂生产,形不成竞争优势和规模效益。此外,呈扩大趋势的石漠化区域面积也加大了石漠化防治难度。

五、石漠化治理对策

1、立体空间治理。在山上,通过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手段,加强山林植被的保护,加快植被的恢复和扩增,提高石漠化地区植被覆盖率,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山脚及平缓地带,强化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通过修建配套工程设施,在石漠化坡度比较平缓的地区建造生态经济林,实施坡改梯等方法,发展新型高效农业或林业经济,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展以林果、原料林、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建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当地的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

2、工程类别治理

(1)结合国家土地治理工程,通过坡改梯、小型水利工程配套及生物篱等工程设施的建设,蓄水保土,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石漠化地区缺土少水的严峻局面,保障地区群众的基本生活。

(2)加强科技知识的培训,提高地区群众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引导群众走出去,拓宽群众的就业渠道,扩大群众的生存空间。扶持石漠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产业,调整地区经济结构,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地区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水土资源、林草植被保护的宣传力度,增强地区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让群众明确林草植被与石漠化的关系,增强法制观念,全民动员,以构建全社会遏制土地石漠化的格局。

3、治理技术

石漠化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各部门、各行业和各级政府与项目区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系统规划,综合治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在石漠化治理工程中贯彻落实,促进石漠化地区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在石漠化防治过程中,我国广大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试验,并探索、总结出了各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效果显著的石漠化防治实用技术。

参考文献

[1] 喻d,吴协保.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模式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3.

[2] 吴协保.我国石漠化区域划分及造林树种选择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3.

[3] 李琦剑.森林生态补偿机制与贵州石漠化治理研究[J].大观周刊,2014(19):167.

篇3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析

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理念和技术的发展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个重大的创新,同时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广受生态学专家和环境研究者们的关注,经络许多年的科研和实践,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理论已日渐成熟,但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仍需锲而不舍地追求和探索。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过程中,应有机地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不同的生态修复治理方案,地方有关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同时应尽可能低发动广大人民都参与其,共建美好家园、和谐社会。

1 生态修复的涵义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通过政策、管理和一定的人工促进措施,消除不合理的人为干扰,促使自然界本身固有的再生能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促进植被的生长发育和发展演替,保护和改善受损生态系统的结构、景观和功能,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建立和维系与自然条件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相对稳定并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通过生态修复,可加快水土流失防治速度,防止沙尘暴、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河床淤积等水土流失危害,降低水土流失程度,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国家生态安全提供保障。

它是应用生态系统自身组织和自身调节能力对环境或生态本身进行修复。为了加速已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可以辅以人工措施以加快生态系统恢复的步伐。生态修复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切实遵循自然生态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土、光、热、生物等自然资源,依靠大自然的循环再生能力和人为干涉快速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 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措施及方法

生态修复主要包括“封”、“退”、“造”、“建”、“综合治理”、“结构调整、生态移民”、“突出小流域治理,以小促大”等技术方法。“封”是“封山禁牧、舍饲养畜”,“退”是“退耕还林还草、以粮代赈”,大量事实表明,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产沙区,坡度在25°以上的坡地必须退耕。“造”是“造林”。坡度大于15°的荒山荒坡、退耕地,以营造水土保持林、薪炭林和用材林为主,加强管护抚育,形成乔、灌、草多层次防护体系,有选择的发展经果林。并通过推广节柴灶,沼气池等措施,彻底解决群众的燃料问题,有效地保护植被。“建”是“建设0.07hm2高标准农田”,在退耕0.13hm2坡地后,在山坡下或沟谷地建设0.07hm2高标准基本农田。

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区域进行专门的分区研究,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研究适合区域的具体措施。不同的类型区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如根据各种气候类型区、地貌类型区、土地利用类型区,建立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实际对不同类型区的水土保持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确保建立符合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尽量运用现代化技术,确保评价管理科学化。

在东北黑土区,应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采用坡式梯田、水保林、经济林、谷坊等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控制水土流失的发生;同时对采石场、采砂场、煤矿等扰动原地貌的企业和单位加强管理,切实制定复植、复垦等方案,保证在项目完工后,被破坏的植被予以恢复。

对于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来说,传统的对策是修筑拦河大坝、广种植被,建造梯田等来时土地利用与生产体系协调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对水土流失起到遏制作用,却由于其可利用的范围局限性而得不到广泛推广。而新兴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方法则弥补了这一缺陷,共有以下几点。

2.1 生态系统自身修复

针对生态系统受破坏程度比较轻微的区域,可适当地更换其地表使用结构,譬如退耕还林还草、禁止放牧、迁移原住人口,让生态系统恢复到不受或者尽可能轻微地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系统的自身修复能力来改善水土流失的状况。

2.2 生态系统自身修复和人工修复

该方法主要针对生态系统受破坏程度比较严重的区域,在该区域内往往地表植被已被大面积破坏而导致自然的生态系统不能承载高负荷的外界压力,此时就需要人工向该区域种植一些生命力和再生能力较强的植物,通过这种方式逐渐改善该地区内的生态系统成分组成,慢慢增强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身修复能力。

2.3 人工强化生态系统修复能力

该方法主要用于可能会发生水土流失地区的防治,其主体思想也是通过人工措施巩固加强生态系统的稳固性,加强系统中食物链之间的联系,加强物质和能量的利用、分解和循环,实施的途径包括植树造林、饲养家畜、发展沼气等。

3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措施

3.1 普及国策宣传,强化环保观念

在此方面应加强水土保持方面国策的宣传力度,普及该方面的基本常识,让人民意识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使人民自发地退耕还林还草,圈养畜牧,实现人与自然真正的和谐相处;也可以通过生态修复示范点的建立让人民更轻易地了解到生态系统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还应该在学校范围内普及水土保持和生态系统常识,是人民从小形成环保意识;最后还应该大力发动各种媒体进行水土保持知识的宣传,如发放环保手册、公益广告等。

3.2 坚持防先于治,加强执法力度

应合理运用经济措施和行政措施在保护现有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予与加强巩固,丰富其物种组成,加强其食物链之间的联系,封山禁牧,使地表植被自然恢复,这种方案相对来说投资少、见效快,适用于未发生水土流失和水土流失比较轻微的流域地区。另一方面,还应该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对乱砍乱伐、过度放牧、采土取沙、毁林开荒等不法行径的监管和惩罚,强化人民的法制观念和意识。

3.3 制定修复计划,因地制宜治理

众所周知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地貌也不尽相同,因而不同地域的水土流失的状况也差异较大,所以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总理应因地制宜,结合各地域特点定制切实可行的生态系统修复计划,划定治理区域、统计治理面积、确定修复方案,预算修复成本和年限,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分区、分时治理。水土流失发生的种类不同,采取的举措和实施方案也应当与之对应不同,可根据水土保持和生态学原理,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建设治理措施的优势,先规划铺设草本植物,结合低等灌木和根系较发达的乔木的种植。总而言之,让不同植物协调搭配,使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生态系统机构,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 建立生态试点,发展修复技术

近些年来,虽然我国针对生态修复的理论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但终究没有形成完整成熟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理论体系,在以往的科学研究中,我国专家往往过于看重植被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而忽略了自然界物质能量循环的规律,忽略了对土层中微生物作用的研究,因此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上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和科研潜力,因此我国可以多处建立生态系统试点,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改善试点水土流失的现况,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对试点的研究评价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理论体系,进一步促进我国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导致环境污染、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能源危机、生物多样性降低、淡水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发。各种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系统安全。因此,如何合理整治、恢复、保护生态环境,无疑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左长清.实施生态修复几个问题的探讨[J].水土保持研究,2012,9(4).

[2] 焦士兴.关于生态修复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J].水土保持研究,2009,8(4).

[3] 施大华等.生态恢复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J] .科学教育研究,2011,(9)

篇4

关键词:污染生态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115-02

《污染生态学》是一门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的边缘交叉学科,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污染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解决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读研深造或从事污染生态研究、环境保护等相关工作打下基础。笔者根据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对《污染生态学》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改革进行了若干探索。

一、优化教学内容

1.课程特点与知识体系。污染生态学是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相融合、相交叉的产物,其课程内容涉及广泛,包括化学、土壤学、物理化学、植物学等。在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相关课程基础,因此本课程安排在大三下学期。但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仍应注意回顾与补充相关概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把握本课程知识。

污染生态学的课程知识体系如图1所示,大体可分为基础篇和应用篇两部分,基础篇主要介绍生物系统与被污染的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和规律,即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生物过程。具体包括生物体对污染物的吸收与迁移、生物富集、污染物对生物体的危害、生物体对污染物的抗性及生物在长期污染条件下的生态效应与适应进化。这几个部分分章节讲述,但相互联系紧密,并且可在生物生命过程中同时发生,应从整体把握。应用篇主要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对污染环境进行控制和修复,重点是大气、水和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此外,污染环境的生物监测与评价也是污染生态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将基础篇和应用篇有机结合起来,使理论联系实际,两者互相印证,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结合学科特色,突出教学重点。污染生态学是生态学中实践意义较强的一个分支,将该课程与学科优势和特色结合起来,有利于生态学综合人才的培养。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科于1989年成为首批教育部国家级重点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与特色。主要是以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重点探讨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机理与技术,土壤生态学过程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湿地濒危物种生境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环湖植被缓冲带与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技术等。因此,结合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学科特征,该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有:污染物的生态过程的基本理论、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危害、评价及修复对策、水污染的土地处理系统修复原理、土壤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而且,在授课过程中,可将本学科教师的研究成果与案例融入理论知识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实践的设计与实施

本课程在原教学大纲中理论讲授学时数为48学时,并未设置实践学时。针对本课程的现实性、综合性和研究性特点,将学时调整为理论讲授32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实践教学与理论课同步开设,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本课程拟开设的实验实践内容具体如下:

1.重金属对植物种子发芽和根伸长的影响(4学时):将上课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别进行不同重金属(Cd、Cr、Pb)对不同植物(小麦、白菜)种子发芽和根伸长的影响,考察不同重金属对不同植物种子的毒性效应,加深对效应浓度、安全浓度等概念的理解。通过不同组的实验结果比较,还可了解不同重金属的毒性大小和不同植物对重金属胁迫的敏感性。

2.人工湿地对城市尾水的处理效果研究(6学时):参观人工湿地尾水处理厂,调查人工湿地的植物种类配置和运行参数,采集人工湿地的进水和出水,了解人工湿地对主要污染物,如有机物、N和P的去除效果。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不同湿地植物如芦苇、香蒲等对污染物的吸收去除能力,综合分析理解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原理。

3.采用观赏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实验研究(6学时):分组查阅资料,选择合适的观赏植物,研究观赏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量,评价观赏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性能。该实验一方面可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生物富集的概念,掌握生物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的计算,另一方面也可帮助学生理解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原理,掌握超积累植物的筛选方法。

三、教学方式的应用

1.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讲授方式。讲授法是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特别是对于理论基础概念、专业性基础知识点的讲解。多媒体技术是指将文字、图像、声音等承载信息的载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的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给学生以视、听新感觉,调动联想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污染物对植物超微细胞结构的损伤时,可以通过直观的照片展示不同浓度的污染物胁迫下,植物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的损伤情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但是多媒体技术也存在一些弊端,如播放速度快,信息量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缺乏足够的时间消化和记笔记,因此,应根据具体知识内容,将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重点概念,通过板书的形式,放慢讲授速度,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2.案例教学与学生演讲相结合的方法。污染生态学的课程内容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污染生态过程中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有机体的生态响应机制和其毒害表现,探讨污染控制和污染修复生态工程的学科。但是环境中污染物种类众多且对生物具有不同的毒性效应,课堂学时有限,仅能挑选比较经典的案例进行讲解。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效果欠佳。因此,对于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可指定阅读材料或要求学生自己查阅最新资料与案例,做成PPT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教师给予针对性点评并引导学生讨论。如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和迁移章节中,比较经典的案例是铅和镉在玉米根系中的吸收和迁移,可以引导学生查阅铅镉等在其他植物或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规律,并在课堂上讲解、讨论植物吸收重金属的途径。该方法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也能使学生了解学科最近的研究进展,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拓展知识面。

3.专题讲座。污染生态学具有现实性、综合性和研究性,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随着学科之间不断交叉渗透,其学科内涵更加丰富。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污染生态学中出现的新污染物、新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因此,有必要开展污染生态学的研究前沿与展望的专题讲座。专题讲座主要介绍目前污染生态学和环境科学领域一些热点问题的研究进展,如药品与个人护理用品、内分泌干扰物、生态风险等。这些新兴污染物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通过专题讲座,可以使学生了解环境中的新兴污染物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吸引一批学生投身于科研事业中。

四、结语

《污染生态学》是生态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具有现实性、综合性和研究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本课程的特点与学科优势特色,优化教学内容,并合理设置实验实践环节,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随着我们国家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开发建设项目应运而生,由此引起的水土流失引起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恶化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治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已成为我们国家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已逐渐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则越来越多的被推广到水土流失治理中。近年来各地实行的封山育林、建立自然保护区、水土保持示范区等也证明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不仅治理水土流失效果良好,而且能有效增加地表植被覆盖,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

由于开发建设项目相较于其他情况造成的水土流失有较大的区别,另外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较传统的水土保持措施也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因此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却很少被应用到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治理当中。本文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的适用条件,浅要分析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治理中的应用。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就是开发建设项目通过对项目区地表和地下组成物质的干扰,而导致的建设项目区域内水土资源的破坏[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既有自然水土流失的特性,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如:a造成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既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在相同自然条件下,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越严重;b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区域较为固定,一般为项目建设区及其影响范围;c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具有不均衡性和突发性,往往在短期内造成大量水土流失(例如施工期);d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对象不仅包含自然土,也包含各种人工土(例如弃渣);e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对水土资源的破坏范围更广,影响程度更深,影响力更大;f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形式往往表现为岩石、土壤、固体废弃物的混合流失。

2.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定义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定义是:在水土流失区,通过一定的人工辅助措施,促使自然界本身固有的再生能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促进植被的持续生长和演替,保护和改善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加快水土流失防治的步伐,建立和维系与自然条件相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协调并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是水土保持措施的一种,其首要任务是治理水土流失,其次才是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特点

3.1对自然条件有一定的要求

理论上来说,只要不是寸草不生的地方,就可以采取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 ]。但如果想要取得良好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和生态修复效果,则需要为植被生长提供一定的水土条件,自然环境一般需要满足:年降雨量不小于300mm;土层厚度不小于10cm;区域内无严重的地质灾害,如泥石流、滑坡等。

3.2对适宜时期上有一定的要求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主要是依靠植被生长、生态恢复治理水土流失。植被生长和生态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自然条件的不同,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甚至几十上百年。

开发建设项目的施工期相对于生态修复周期一般较短,且施工期会持续不断的对地表进行扰动和破坏。因此,在施工期一般不适宜采用生态修复措施治理水土流失。在运行期由于主体建设工程已经完成,不会对地表进行持续扰动和破坏,因此在可恢复植被的区域,原则上来说都可以采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3.3对适宜部位上有一定的要求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因其周期长、投资小的特点,主要针对永久性水土流失治理。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区、临时堆土(料)场、临时开挖面等部位虽然水土流失量大,但水土流失时间短,因此不宜采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在弃渣场、排矸场及料场等部位,工程完工过后,需要对其进行水土流失永久性治理,因而适宜采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

3.4不宜单独采用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只适宜中轻度的、水土流失潜在危险性较小的区域[ ]。开发建设项目对地表扰动和破坏较大,造成的水土流失都较为严重,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性都较大。因此,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治理中,应先通过综合措施快速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后,再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例如,在弃渣场的水土流失治理中,适宜先修建挡渣墙、截水沟等工程措施,对水土流失进行有效控制后,再进行弃渣体的生态修复。

3.5初期应进行人工辅助

开发建设项目一般都彻底破坏了工程区的自然植被和生态环境。在对其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初期,为了加速被破坏的生态系统的恢复,必须辅助一些必要的人工措施。例如,在对弃渣场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初期,应先整平弃渣体表面,进行种植土回填,为植被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还可进行撒播草籽等快速恢复弃渣表面的植被覆盖。

3.6中后期应减少甚至撤除人为干扰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主要就是通过生态系统的自身修复机能,依靠大自然自身的力量来实现治理水土流失的。人为的过多干预,反而可能会给生态的恢复造成负面影响[ ]。生态修复的终极目标也是使生态环境恢复到最初的、未被破坏时的状态。人类对于大自然的认知能力始终是有限的,因此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中后期,水土流失已得到初步控制后,应逐步减少甚至撤除人为干扰,让生态得到自我修复。

4.不同开发建设项目类型适宜生态修复的时段和部位

根据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适用条件,在假设自然条件都满足生态修复的前提下,对主要的开发建设项目进行了分类[ ]。根据不同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总结出适宜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时期和部位。

5.结语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一项新兴的水土保持措施,在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有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周期长、适宜性条件不广等特点,还是制约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发展,特别是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治理中,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本文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结合生态修复的特点,浅要分析了开发建设项目中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适宜时期和部位,以期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能得到广泛的应用,愿我们的自然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 ] 张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生态修复[J].中国科技博览.2014(14)

[2] 宋晓强,张长印,刘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成因和特点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07,27(5):108-113

[3] 王继承.关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看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197

[4] 张锋,李世泉,王宝桐.关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几点看法[J].中国水利,2008(22):43-44

篇6

关键词:水环境质量;现状;改善对策;柴河水库

柴河水库位于辽宁省铁岭县柴河中下游,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工业和城市供水为主,兼顾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利枢纽工程。控制流域面积1355km2,总库容6.36亿m3,兴利库容3.36亿m3,水电站装机容量7430kW。20世纪70年代由于只注重粮食生产,森林面积遭到大量破坏,森林涵养水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水环境问题形势严峻,江河、水库的水质呈现出恶化的趋势,在满足水库功能的前提下,利用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美化环境、改善库区水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4]。

1库区水环境质量现状

水库局配合铁岭市环保局、铁岭市水文局对柴河水库水质进行了长期的监测,根据柴河水库自身特点,分别在入口、前端、库中、坝前、出口布设了5个监测站,每年的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进行定时和加密监测。根据各年度柴河水库水质监测结果,对柴河水库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1.1评价结果

“八五”期间,主要超标项目为pH值。1994年、1995年丰水期pH值最大值分别超过标准的0.81个和1.10个pH值单位,主要原因是柴河水库上游的地质结构以石炭为主,这两年汛期发水,雨水冲积石灰岩矿进入库区,造成径流水pH值偏高。“十五”期间,5年均值超标项目有总磷,5年中pH值一次值超标率54%,溶解氧一次值超标率13%,高锰酸盐指数超标31%,总磷一次值超标率56%,生化需氧量一次值超标率15%,2000年石油类监测一次值超标率100%。主要原因是柴河水库持续低水位运行库水量减少,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不同程度地降低,丰水期石油类监测值高于平水期,高锰酸盐指数高于平水期。水生生物状况检测,“八五”期间共见到藻类28属,隶属于6个门;“十五”期间共检出浮游植物5门46种。水生生物评价结果,溶解氧很高,化学需氧量低,底质不呈黑色,无硫化氢,植物有硅藻、绿藻,优势种为小环藻、颤藻等,动物以鲢鱼、鲤鱼、螺类为主,属轻污染。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八五”期间共检出浮游植物28种,“十五”期间增加到33种。叶绿素a监测结果平均值也由“八五”期间的10.94mg/m3,降至“十五”期间的7.26mg/m3。“九五”、“十五”期间检出的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与“八五”期间相比有所增加,而叶绿素a监测结果明显降低,这说明,“九五”、“十五”期间水质好于“八五”期间。

1.2污染源及治理现状

影响pH值的主要污染源有库区内多处采石场、石灰生产场,由于管理不善,石体材料,特别是石灰原材料、半成品,甚至成品,散落堆放,每到雨季石灰水顺流而下,是造成库区pH值偏高的主要原因。而作为水库坝址区旧石场和坝两端石灰岩山体也在一定程度加剧了库水中石灰水的含量。生活污水、垃圾的排放,农药、化肥的使用都是影响柴河水库水质的重要原因。此外,引汎济柴工程是柴河水库跨流域引水工程,明渠段较长,渠道年久失修,每年安排人代管。由于沿河乡村百姓常把垃圾、粪便等弃物倾倒于渠内,不仅严重影响水流通畅,而且经此渠段进入库区后的水体质量严重下降。柴河水库上游原有污染源在水库局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已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对水质影响较大、污染严重的企业已被取缔或关停。库区内原有的采石场、石灰生产场,也在水库局和环保部门的支持、协助下,经说服、教育,最终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最大程度减少了入库石灰水的排放。随着绿色农业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农药、化肥的使用,旅游船只、生活垃圾的排放等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水库坝址区旧石场和坝两端石灰岩山体向库区排放石灰水问题和引汎济柴明渠垃圾、粪便等污染物排放问题,一直是水库局力求解决的问题。

2库区水环境质量改善对策

自建成蓄水以来,柴河水库虽经多次补强,但主体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仍没有彻底解决。2006年柴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得到了国家的批准,并于2007年7月开工。这次除险加固对柴河水库的工程状况、监测设施、管理手段、管理水平进行了比较全面彻底的改善。并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旨在通过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改善库区水环境质量。HTtP//:

2.1坝址区旧石场处理

水库坝址区上游旧采石场面积较大,多年来,岩石,植被很差,不仅严重影响了环境美观,而且由于的石灰岩被雨水冲积进入库内,对pH值的影响很大。柴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对陡峭部位的岩体进行处理。具体方法是,对于岩石、风化严重的部位,采取削坡清除的办法,并尽可能使山坡放缓到可栽植树木的程度。然后,凿坑换土,栽植耐寒、耐旱、耐贫瘠的松树、杉树等树木,达到恢复植被、改善库容库貌、降低冲刷、减少入库泥沙和石灰岩水进入库区、改善水环境的目的。对于相对平坦的部位,在彻底清除石材残渣的基础上,填入可供植物生长的壤土或富含壤土的复合土。然后,种草种树,恢复植被。

2.2大坝两端山体的处理

大坝左右两端山体在水库兴建期,由于爆破,留下了很大的切痕。特别是被称为“蛇山”的左坝端长200m、高20m的范围内,岩石严重,由于风化,时常有岩块脱落。不仅严重影响环境美观,而且给管理人员、游览观光的客人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经除险加固,对大坝左右两端山体进行了彻底的处理。首先清除风化严重的山体,然后利用钢构骨架进行加固;再放上钢网,填入壤土;最后根据山体走势和地形特点,栽植树木,种植花草,既美化环境,消除安全隐患,又封盖了石灰岩体,截断石灰水入库途径,从而降低库水pH值,改善水体质量。

2.3引汎济柴明渠的改进

引汎济柴工程渠道总长2.1km,肩负着1010万m3的设计年引水任务,为水库的兴利供水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采用明渠引水,渠道穿过乡村,被附近村民用作垃圾场,把生活垃圾、污水直接排放到引水渠道,对入库水质产生了较大影响,水库局、市环保部门对此非常重视。利用这次除险加固契机,对引汎济柴工程进行改建。把已破损严重,原来用干砌石护砌的梯形明渠,改成全封闭的矩形钢筋混凝土暗渠。整个渠道从引水闸,经节制闸,至入库山洞口,除预留检修井外全断面封闭,彻底解决了引汎济柴渠道水污染问题。

3结语

随着经济发展及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国家提出了在21世纪末使全国水生态系统得到基本修复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以植物修复为主的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已成为当今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领域的热点。柴河水库把改善水环境质量作为除险加固工程的项目,利用工程措施和生态修复技术,完善库区水环境。

4参考文献

[1]郎黎明,沈必成,侯炳红.龙头桥水库水环境质量状况及保护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36(4):71-73.

[2]高旭,赵宠富,侯锴.基于观音阁水库水环境质量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3):137-138.

篇7

关键词: 环境生态学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口快速增长,农业干旱,农村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对粮食安全、社会发展和人民提高生活品质构成威胁。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我们对生物科学与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环境生态学,在解决人与环境和谐发展方面作了实证性的探索。因此,通过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就颇具现实意义。

一、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环境生态学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生、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1]环境生态学是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和生物科学专业的理论基础课,是环境科学与生态科学交叉渗透学科,并与其他学科广为联系,注重生态学基础性的知识与原理在人类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如生态位原理在农业立体种植养殖方面的应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理论对生态农业建立的理论支撑,群落生态学对实现生物多样性的阐述和用生态学原理研究、规划城市。但目前的《环境生态学》教材较多偏重于生态学理论的介绍和对生态系统的服务、管理,以及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功能表述。其对概念、内涵、原理、原则等内容涉及较多而对具体环境事件的实际应用较少。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对涉及本地区和学生的周边事物给予重点关注。如雨水的资源化利用,解决当前的城市缺水问题和平衡城市的生态环境,农村的环境污染对粮食安全和村民居住环境的影响,如加拿大一枝黄花、凤眼莲等外来物种在中国的生物入侵,厄尔尼诺带来的气候灾害,等等。这样在生态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简单介绍后,就可让学生通过自学生态系统的服务与管理、环境污染与环境评价等内容来理论联系实际、书本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作一些调研,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实践性为显著特点的环境生态学来说,学生只有在实验、野外考察中才能对自身周围的环境生态获取最为直观、最为生动的认识。只有不断深入地推进教学改革,不断进行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探索、考核制度修订,才能达到使学生反思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及生态恢复问题,关注环境污染与生态系统的评价问题,以及受损生态系统的评估与修复问题。

二、以改革创新引领环境生态学课程改革

教学的本质就是文明的继承与创新。教育的继承指的是把人类已知的科学真理、生活常识转变为学生掌握的知识。教育的创新指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和经验总结转化为改在世界的实践能力。所以,改革创新是教学的特质。环境生态学课程更要发挥改革创新的特性,不仅要巩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且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此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与学习潜能的挖掘。

1.在教学观念上,教师要坚持学习,不断转变观念,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索性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教学理念,强化教育的创新与服务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达到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究式学习开发自身学习潜能和思维能力的目的。

2.在教学方法上,要强化理论教学的质量意识和实践教学的开放意识,将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使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教学法分为参与式和多层复合两类。参与式教学法的核心是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实现教师系统指导与学生能动学习的完美结合。教师应依据课程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并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学,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学生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参与式教学法不仅能调动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通过主动学习达到拓展思维领域、锻炼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2]环境生态学课程内容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在教学中采用应用多层复合教学法。环境生态学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要求有大量的实际材料作为教学支撑。因此,环境生态学课程应注重实验指导式、野外直观式等环节,以求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

3.在教学考核上,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以适应环境生态保护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传统考核方式以期终的笔试考核为主,这容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老师满堂灌的教育弊端。因此,为适应新形势,必须建立一套综合化的考核体系。综合化考核评定体系就是增大日常考核力度,即将传统的一考定终身变为由日常成绩、课程作业与课业论文和期末考试成绩等诸因素组合成的综合评定体系。其中,日常成绩由考勤、学习态度、课堂作业及随堂小测验组成;课程论文一般在日常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实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生态问题并自拟题目,完成后向同学讲解。课程论文主要根据其理解和完成程度评判;期末考试形式更加灵活,采取开卷、闭卷、口试、演讲等多种形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作不同选择。论知识较多时选择闭卷,应用方面较多时可以采取口试和开卷。总之,要通过建立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来达到科学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结语

环境生态学直观、生动的教学改革必将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培养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而造就具有生态意识和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渠道;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2-64-2

石漠化并非作为一种单纯的自然现象而存在,它密切相关于经济、环境、社会发展,是诸多复杂的社会、文化、自然、经济、政治和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有很多因素促使石漠化产生,然而最关键的因素是自然条件的恶劣,其次是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无节制的人类活动,超出其承受范围。

1 石漠化土地的形成过程及主要类型

1.1 形成石漠化土地的过程

由于诸多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一起作用下演变而成次生性石漠化。次生性石漠化的形成过程经历很多环节,首先是环境的脆弱,然后是对陡坡的过分开垦,以致植被被破坏,生态系统不再协调,生物的多样性也由此受到影响,使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岩石逐渐被出来,从而形成石漠化土层。实质来说石漠化就是人为作用加上地质作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严重的破坏作用,呈现出景观被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土地生产力降低的生态系统逆向演替过程。人为的破坏作用在此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直接的、根本的导致石漠化形成的原因。在自然因素方面,石漠化形成的另一主导因子是地质作用过程的影响。在地下环境和地表中,在大气组分参与下,岩石(土壤)中部分组分在岩石(土壤)与水相互作用下而导致被水搬运、溶解的一种化学过程。由于亚热带气候比较潮湿,对岩石(土壤)发生侵蚀的基本营力是水,加之地壳剧烈变动,造成地表相当薄弱,表现为山高坡陡、侵蚀严重、土层瘠薄、土被不连续、土体结构不牢固,具有明显的约束植物生长的作用[1]。还有高原山区的强烈发展,因其母岩在常温常压下碳酸盐类岩被水溶蚀容易,地表出现较快的跑土跑水跑肥情况,导致出现明显的生态环境脆弱性。石漠化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和资源,而且导致生存条件的恶化和生态系统的极其脆弱,人地矛盾的加剧,人畜饮水出现困难,频繁发生旱涝灾害,减少可耕地面积,降低土地生产力等,使得本身落后的社会经济向更加落后的方向发展,出现了环境脆弱――贫困――资源掠夺――破坏环境――“加剧贫困”悲性循环的“贫困”,尽快恢复与重建石漠化植被是解决问题的重点。

1.2 石漠化土地的主要类型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合理导致土地荒漠化,石漠化是在生态脆弱的环境下发生的,表现为人地矛盾严峻、破坏植被、岩石、侵蚀土壤,土地生产力日益枯竭,呈现出与荒漠景观差不多的演变过程。

原生性与次生性是石漠化土地的主要类型。地质阶段自然条件演变的结果为原生性石漠化,特征为大面积基岩。在环境背景脆弱的条件下产生次生性石漠化,对生态环境系统人为的不合理性干扰致使土地出现退化过程,以衰退丧失土地生产力、逐渐岩石、在视觉上地表呈现与荒漠景观类似的现象为其主要特征。原生性石漠化是由于地壳的原因使碳酸盐岩类的大幅度隆升、强烈的剥蚀作用、破碎而陡峻的地貌而产生,它的特点是土壤几乎没有,因此本文不做研究重点。眼下大多以次生性石漠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由于诸多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一起作用下而演变生成次生性石漠化[2]。

2 石漠化地区植被快速恢复的手段

2.1 对物种进行合适的选择

选择适当的树种是石漠化地区恢复植被应遵循的原则,植物地带具有适应性,要根据其特点选择品种或物种。在没有安全评价或试验评价外地品种或物种之前,最好的选择仍然是当地乡土树种。目前,值得推广并正在采用的树种有马尾松、任豆、金银花、槐树、香椿、大叶栎、南酸枣等。相对来讲若具有较长封山时间、地质保存还算完好的植被,应对那些具有较快生长速度、较好材质的树种加以选择,可以在构建混交林或促进封育中发挥作用。如贵州的安顺润楠、窄叶青冈等与滇柏、楸树、香椿等形成混交林;滇东地区可实施云南松或华山松纯林中将滇石栎、麻栎等点播其中构成针阔混交林;桂西的青冈栎对于改善植被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对任豆或南酸枣等落叶树纯林景观格局的季节性改变进行弥补,因其长势缓慢,有助于第二层乔木的产生[3]。在大的气候环境相应的条件下,还需要按照不同土壤和地质条件、微气候条件和不同海拔对植物物种进行确定。总体上讲显性石漠化的土被处于非常薄弱的境地,然而留存于负地形中的土壤,如石槽、石坑、石缝等相对来讲较厚,无论从保水性上讲,还是从含水量上讲都比较好,对速生的阔叶树种的生长非常有利,如香椿、楸树等;相当瘠薄的连续铺地石土被,多地方,水分容易顺着岩面流走,比较适合种植藤本植物,如何首乌、葛藤、金银花等。纯质白云岩基岩具有较厚的风化壳,不大出现负地形,然而存在的石砾具有极大的含量,保水性能尤为低下,无助于植物的成活和繁殖,在造林的过程中难度很大。这种地方对如女贞、青冈栎、麻栎等一些叶子有一层硬质或蜡质层的树种或如滇柏、云南松、华山松等只有较小蒸腾量,而且相当耐旱的针叶树种进行选用[4]。

2.2 整地造林采用非常规方法

因石漠化地区土壤相对来讲比较特殊,治理的过程中也应采取特殊的方式。第一,密度适当控制,过疏则会导致造林效果缓慢,甚至造林效果根本没有;过密不仅会使原生植被受到大量破坏,而且会影响今后的林木生长。故应在900~1050株/ha控制造林密度。在密度上不可以强烈要求一样,“见缝插针”是最好的方式,营养袋苗属于造林苗木中最好的,若有难度,也可以采取直播种子、营养苗、裸根苗一起种植的方式。按照石山土壤的实际情况,选择裸根苗在土层相对较厚、能有相当水量保持的地方种植;营养袋苗适合种植在保水量低下、土层瘠薄的地方;而在石隙、石缝地方应实施种子直播的方式[5]。第二,整地造林不可以炼山,对石山上的原生植被要尽量保留。原生植被的保留有很多好处,不单单能发挥水土保持的功能,还能够发挥出给新造林遮荫、增加造林成活率的功能,打下良好的基础保证将来多树种立体混交林的形成。第三,造林季节需认真选择,造林定植宜选择在2~3月,阴雨天造林效果较好,将定植坑湿透。苗木固定栽植后,把小石块、杂草或枯枝等盖在定植坑上面,有条件最好覆盖薄膜,这样能够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进一步提高造林成活率。

2.3人为促进封山育林,分阶段开展

石漠化地区的植被破坏容易,但恢复就较为困难,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石漠化时期向草丛时期发展,然后过渡到藤刺灌丛时期,再进一步发展为乔灌林时期,到最后才能成为顶级群落时期。自然恢复到顶级群落要经历几十年或上百年,期间要求没有火灾或人为的破坏产生。为了使恢复的时间缩短,需要实施人为的手段。为了对水热条件加以改善,在石漠化时期实施植被恢复的较好措施就是引进上好的草种,提供有力条件让灌木树种入侵[6]。发展到草丛时期,有了有利的土壤条件和荫蔽条件,有些乔木及灌木树种有了生长的必须条件,要抓紧封育,对上好的草种进行人工种植,补充种植阳生性速生树种。进入到藤刺灌丛时期,水热和土壤非常有利于乔木生长,但土壤中草本植物还是占据主要位置,灌木、乔木都比较少。到了自然恢复时期,因乔木的生长速度很慢,栽植生长较快的先锋树种比较适合。乔灌时期落叶阔叶树种生长的乔木没有形成规模,这个时期最好种植常绿树种,利用人工种植积极开展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植被的构建[7]。

2.4 用可持续理论对当地居民进行引导

对当地居民进行积极引导,使其生产和生活习惯有所改变。这一地区农业生产应从将粮猪型向草畜型转变,对当地粮食安全和粮食短缺问题加以解决;应该改种植玉米为种植牧草,对畜牧业进行大力发展;应该将传统形式的放养向圈养形式改变,使牲畜不再破坏植被。同时,用人畜粪便将沼气发展起来,既可使农村的燃料问题得以解决,沼渣还田还能改良土壤性质,成为果树和牧草的农家肥,使土壤肥力提高,从而建立循环经济模式,牧草――牲畜――沼气――牧草,利用太阳能和构建薪炭林是石漠化地区解决燃料紧缺的重要渠道。在严重缺乏沼气产量的情况下为使生活和生产需要获得满足,可以选择生长较快、自然更新快、萌蘖能力强的树种,如相思树、任豆、银合欢等实施薪炭林的构建[8]。在具有充足光照的地区,经济条件还好的家庭可对太阳能加以充分利用,对燃料压力进行缓解,使对植被的依赖性减少。

3 结语

作为一种特殊表现脆弱生态环境系统形式的石漠化,其他脆弱生态系统与其植被快速恢复手段具有一脉相通的联系。而且,植被恢复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简单的封闭孤立系统,而是一个自然与人相互作用的集生态与经济、环境与资源、保护与开发于一体的复杂的博弈体系。只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地对各项治理及预防手段进行布设,坚持“预防与治理相结合,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才有可能遏制石漠化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并使其逐渐好转。

参考文献

[1]刘建忠,韩德军,顾再柯,等.贵州喀斯特地区的资源优势与生态问题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5(6):53-57.

[2]周登涛.总结经验继往开来开创贵州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局面[J].中国水土保持,2008(3):7-9.

[3]李少丽,丰瞻,王宇.恢复生态学理论在西南重大水电工程区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探讨[J].灾害与防治工程,2007(2):74-80.

[4]周德全,王世杰,张殿发.关于喀斯特石漠化研究问题的探讨[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3,22(2):127-132.

[5]杨少林,孟菁玲.浅谈生态修复的含义及其实施配套措施[J].中国水土保持,2004(10):7-9.

[6]中国南方岩溶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对策研究调查组.中国南方岩溶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对策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4(2):6-8.

[7]张清海,林昌虎,何腾兵.贵州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因素与生态修复对策探讨[J].贵州科学,2006,24(3):62-65,74.

篇9

【关键词】河道治理;农村河道;规划设计;问题研究

1、引言

农村河道承担着农业灌溉排涝、调蓄分洪、船舶运输等基础,同时又是农村地区生态和环境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意识日趋浓烈。而与此同时,农村河道由于污染排放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河道管护机制不健全以及不合理的工程措施等原因,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曾经通畅的河道被淤泥堵塞,清澈的河水被污染成臭气熏天、污浊的混水,杂草丛生、垃圾堆积成了农村河道的一大“景观”,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对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影响。对农村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已经成了我国当前水利工作不得不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

目前,我国城市河道、大江大河治理已经取得了阶段的胜利,河道治理工作已经进入农村河道和中小河道治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水利工作主要围绕保障农业灌溉和农业生活用水等而开展,对于改善水质、修复生态问题不够重视,这也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遗留下来的历史欠账。近年来,中小河流及农村河道治理工程已与过去有明显的差异,现在的河道治理工程有明确的改善水质、修复生态目标。目前农村河道治理工程中,大多数提出了水质改善、生态修复、景观构建的目标。可以认为,我国农村河道治理的主要目标除保障河道防洪排涝、灌溉的功能外,水质改善已成为核心任务,而生态健康和景观建设也成为追求的方向,这与传统的水利工程有着很大的区别。20世纪50-80年代,我国数量众多的农村中小型河道疏浚工作主要通过群众人工完成,工程技术滞后严重。自农村中小型河道治理工作启动以来至2011年,随着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农村河道治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河道治理工作涉及1700余条中小型河道,治理措施由早期单一的清淤逐渐发展成多元化的水环境综合治理。但是,这种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以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以及景观建设为目的的农村河道治理,在我国还处于探索和实践的阶段,还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解决当前我国农村河道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我国农村河道的特点

与城市河道相比,农村河道有着自身的一些多样性特点,具体来说,主要是功能多样性、河道结构多样性以及水环境问题多样性特点。

2.1功能多样性特点

农村河网是河网水系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分布紧密,数量众多。农村河道在农村水利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担负着诸多的功能。农村河道既是灌溉排涝的主要通道,同时还是蓄水调洪的重要走廊,也是景观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在很多农村地区,河道还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有些地区的河道不仅是城乡饮用水的水源地,而且还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生态景观价值,为新农村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发展条件。

2.2河道结构多样性的特点

农村河道按地貌形态和流经地区的不同,一般分为山区河流和平原河流两大类。山区河流流经地势高峻的山区,平面形态十分复杂,河道曲折多变,岸线和床面不规则,径流系数大,汇流时间短,水面比降一般较大。平原河流流经地势平坦、土质疏松的平原地区。河床纵坡平缓,积水面积大,汇流时间长,水面比降一般较小。

2.3水环境问题多样性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也不断加速,日前严重的土地供需矛盾,导致侵占、挤占河道的现象日益增多,加之缺乏有效的管护措施,农村河道水环境污染状况越来越严重。农村河道水环境污染恶化的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然因素,另一方面是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是:河道断面不规则,易导致岸坡坍塌,造成淤积,而且农村河道基流小,水域不宽阔,水体自净功能差,生态环境质量比较脆弱。人为因素是: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乡镇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工业生产活动加剧但环保意识没有跟上,企业随意设置排污口,将生产过程中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放到农村河道中,对农村河道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化肥,大约80%以上无法作用到农作物上,而是流失到了土壤和水体中,在农田灌溉和降雨的作用下,渗入到了地下,造成地下水环境的污染;此外,随着我国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不断增多,缺乏环保意识的农村居民为了图方便,将大量生活垃圾直接排人河道中,将河道当成了垃圾场,而没有考虑后续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关水环境污染的问题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导致我国广大农村河道水环境质量持续下降,阻碍了城乡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发展。

3、我国农村河道治理规划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河道治理项目规划无序

近年来,我国对于中小河流的治理投资不断加大,国土、农业、水利等各个部门的一系列项目争相上马,导致不同类型,不同投资渠道的项目规划无序,缺乏统筹管理,治理项目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盲目性以及重复性,主要表现为:同一条河流中的不同项目规划治理方案不同,对同一条河流的不同河段没有统一的规划;不同河段的护岸型式选择不同,造成河道上下游或左右岸不协调;不同项目规划的整治河段无法有效衔接;在项目的规划设计上缺少实地调查数据的支撑,河道疏浚、塘坝清淤等工程的土石方工程量、配套建筑物数量等重要数据较为随意;同一河流缺乏整体规划,存在被多个项目规划,重复建设的问题。

3.2工程设计的经济合理性较差

工程设计在设计标准方面过分强调了安全性,对经济性方面的考虑不周,项目设计的经济合理性较差。设计标准高意味着安全措施的投入也较高,如果对安全要求不高的工程设计较高的标准,则会导致工程的经济效益降低。在农村河道治理设计中,这方面问题常表现为:为提高防洪排涝标准,对河道进行疏浚拓宽,过高的安全系数使得河道过水断面过大、堤防加固标准偏高;河渠护砌混凝土厚度偏大、强度设计超配现象较多;规模较小的河流和塘坝整治,过多采用混凝土护坡或挡墙,不必要的硬化、渠化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使水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3.3河道生态治理设计存在误区

农村河道生态治理有其自身的特点,在设计上简单效仿城市河道的治理经验,生搬硬套,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对于农村河道的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作用。

在这方面主要的问题表现为:大面积采用混凝土护坡形式大大削弱了水陆生态环境的物质能量交换;高标准的护岸形式割断了河流与农田林地的天然衔接;对河道一味的裁弯取直改变了其自然蜿蜒曲折的河流形态,浅滩和深槽消失;生态景观设计仿造城市景观与农村乡土环境不协调等等。

3.4设计工作质量把关不严

农村河道治理项目的规模通常不大,很多设计单位对于此类项目存在着不够重视的问题,导致在设计质量上把关不严,质量控制工作不到位,具体表现为:前期工程地质勘察不深入,不细致,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河道岸坡地质情况与设计文件不符,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及施工的安全性;农村河道存在着多类型、规模大小不一的特点,且河道上的闸、泵、涵洞等配套构筑物一般零散布置且单体量小,还需要与农田、林地相结合,使得设计工作繁琐,很多设计人员过多依赖典型设计,使得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多设计变更。

4、农村河道治理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4.1提高规划设计质量

农村河道治理项目规划无序以及设计质量把关不严等问题,需要提高规划设计质量才能有效解决,在此方面,一是要整合资源,统筹规划,二是要提高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意识。

整合资源,统筹规划。首先要对农村河道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有一个科学合理、明确的治理思路;然后是结合各级各部门的农水规划目标,协调和引导各部门投资方向,整合资源,统筹兼顾,使得各部门制定的河道规划内容有序、有衔接而无交叉。

勘察设计单位应提高质量意识,应全面、准确的做好项目前期的勘察调研工作。设计时,应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由符合要求的设计人员负责工程设计和技术服务,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工程设计,要注重工程技术设计、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严格设计图纸的质量,确保设计图纸可以正确指导工程施工。

4.2分级分类规划设计

河道分级分类规划设计是指根据农村河道自然特性、河道等级、功能属性的不同,有针对性的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方案。

农村河道等级一般可划分为镇级骨干河道、村级河道和田间河道,河道等级的确定是指导规划设计标准和深度的重要依据。农村河道结构多样,功能多样,问题多样,针对不同河道,治理规划设计应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分类分级规划设计的目的不仅是能针对性地解决河道存在问题,更强调在详实的调查分类基础上,能使河道治理目标和设计标准的确定具体到不同级别不同类型河道,使工程的安全可靠性与其造价的经济合理性恰当地统一起来,将投入到农水项目上的资金正确合理利用,落到实处、发挥效益。

4.3重视河道管理规划

农村河道治理前期工作中,在重视河道整治技术设计的同时也应重视河道管理的规划与设计,强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案设计对于巩固农村河道整治效果有着重要作用。农村河道整治工作必须坚持整治与长效管理并举,只整治而不落实长效管护措施将会出现整治问题“回潮”现象。河道长效管理运行机制设计时应着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管理主体和部门职责必须明确;采取“管养分离”方式;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建立长效管理制度等。

篇10

关键词:铁路;建设项目;生态农业;生态修复;生态示范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6-0127-03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山区铁路工程建设进入新一轮的。作为与东部地区主要交通枢纽,青藏铁路的建设运营促进了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1~2],与此同时,为实现地区社会经济整体性提高,地区内部铁路交通路网工程建设也迫在眉睫[3]。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农业经济水平较为落后,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必将成为全国乃是世界关注的热点[4],传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及环境保护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解决了因工程建设所带来的负面环境问题,但就国家、省部级大型铁路工程项目而言,其建设宗旨是为改善和提高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发展水平,在这一层面上,原有针对工程项目自身所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及环境保护措施成效略显不足[5]。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环境治理方面的工作和研究较多[6~7],但是关于利用工程项目自身优势开发利用区域优质资源,促进和引导线路周围区域建设持续经济型生态农业方面的工作与研究鲜见报道,而积极有效的促进引导对于区域生态农业转型、实现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鉴于此,本文仅就西部山区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生态修复过程中有关工程周围经济生态型农业建设引导方面提出一管之见,抛砖引玉。

一、西部山区生态环境与铁路工程建设构成矛盾统一体

西部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影响了铁路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具有长距离、带状分布的特征,这就决定了其受区域不良生态环境影响程度较其他工程项目更为明显[8~9]。西部山区普遍具有生态环境脆弱[10]、植被覆盖低、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风蚀作用强烈、降雨年内分布不均等不良环境特征[11~12],在铁路工程建设及后期运营阶段都存在着自然灾害干扰的风险[12~13],由此产生一系列附加的环境防护措施而增加工程量与工程投资。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同样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施工建设过程中因工程占地而降低土地利用面积、生态承载力等指标,施工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污染物影响着区域环境质量。虽然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措施及对应的环境保护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这种影响,但环境质量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这种负面效应可能是永久性的或需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原有水平[5,12,13]。

铁路工程项目面临着来自外部及自身双重环境压力。不良的外部环境影响着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而工程本身对外部环境的扰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同样制约着工程建设,而问题的根源是区域环境质量不高、环境容量与承载力低等因素决定的。因此,提高区域各项生态环境指标成为实现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与区域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之路。

二、西部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条件和问题

经济生态农业水平落后是导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不高的关键。农业生产是西部山区最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区域交通、通讯闭塞,农产品输出较为困难;生产成本投入不足、产品产出质量数量低,贫困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11];生活、生产能源主要来源于周边林地或灌丛,进而导致植被覆盖度低、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于产生[13];落后的经济水平决定落后社会意识的产生,西部山区人口增长速度也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其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又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等等[11]。西部山区落后的经济生态农业水平决定了区域居民只能依靠现有山区资源维持生存,当农业生产收入无法通过作物产出质的改变而提高时,耕作面积量的改变就成为原始的也是最为有效的手段,进而形成以人类活动干扰为表现的生态环境的破坏[14]。

西部山区经济生态农业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西部山地农业具有与平原、丘陵等地区不同的背景条件,其农业发展系统化建设过程较其他地区更为复杂。区域具有适宜某一物种或相似物种生长的优质气候、土壤等条件,但同时也伴随着各种困难条件制约了其生长规模[15],这点类似于一些经济价值高、产量低的物种对其生长环境要求也极其苛刻一样。例如,西南横断山金沙江干旱河谷地区,区域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257.7小时,无霜期320天,多年平均气温为19.3℃,日照多,太阳辐射强,光热资源极其丰富,是特质级烤烟种植的理想种植场所,但农业水资源匮乏,降雨年内分配不均,水土流失严重等负面生产条件导致烤烟种植一度无法实现规模化种植[16]。“一江两河”区域同样也存在着相似的特点,区域优厚的农业气候条件适宜某些经济型物种的生存[17],目前针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多[18],但因干旱、生态环境脆弱等要求限制了其种植规模[19],导致区域内仍以种植小麦、青稞等耐旱性常规作物为主[11]。

三、工程项目区生态修复保护与开发的一些思考

1.生态保护与开发过程中,解决经济生态农业发展瓶颈因素是关键

目前在西部经济生态农业生产“非适宜区”之所以生产水平不发达、经济落后,并非其所有背景因素不满足农业发展建设,而是农业生产要素中某一水平素质的限制影响了特质资源的发挥,即便这些地区的特质资源往往丰富到了某一物种生长需求的极限。如何将这些“落后区”、“非宜农区”建设成为“良种区”、“优质区”,充分利用区域特质资源解决农业发展瓶颈因素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也是解决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瓶颈问题的关键。

工程探索、实践与示范能有效破除瓶颈,实现经济生态农业规模发展。我们自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西南横断山金沙江干旱河谷地区进行相关基础内容的研究,区域气候雨热同季、光热资源充足,优越的农业气候条件是优质烤烟、蚕桑、甘蔗等经济作物生产的前提,但水资源匮乏及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严重限制了经济作物的规模种植,仅在一些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进行小范围种植,经过与当地居民、政府官员交流、座谈,在不断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建设了“长藤结瓜”、“微型水窖池”等田间水利设施解决水资源匮乏问题[20~21],并通过等高固氮植物篱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问题,并进行了科技示范由当地政府部门组织推广。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区域已经形成了以烤烟、蚕桑、甘蔗为主的经济生态农业产业,农户与地方政府收入水平大幅提高[12,13,16]。境内生态环境破坏现象基本杜绝,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成为维持其经济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外部条件而逐渐成为当地居民的自发行为。

2.传统经济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的不足

传统经济生态示范区建设方式存在资金来源匮乏、技术相对保守、工程施工困难、示范区选址局限等诸多因素困扰。我们在横断山金沙江干旱河谷地区开展等高固氮植物篱相关内容的研究,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大力开展以植物篱为基础的山区复合经济示范区建设。在近二十年工作过程中,我们总结发现目前国内偏远山区经济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陷入一种较为尴尬的局面。目前国内多数经济生态示范区建设主体单位为政府部门,科研院校也会结合研究课题进行小规模的示范区建设。两者均存在建设资金匮乏的问题,首先拟建立经济生态示范区的地区多数属于相对贫困、落后的区域,政府部门财力相对有限[22];其次科研院校项目经费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工作,示范区建设多作为研究基础而设立,这也决定示范区建设规模多数很小。技术上,政府部门多采用学习考察的方式将其他区域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搬移过来,未能充分考虑自身的资源优势与抑制因素,进而因效益不明显而未能达到预期的示范效果;科研院校技术实力较为丰富,但工程经验较为欠缺,对示范区建设的结构单元、施工组织方式、资金运用等方面都较为薄弱。工程施工方面,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校均采用雇佣当地社区居民来解决施工人员问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施工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多以追求即时利益为劳动目的,其本身并不具备工程质量责任承担者的能力。因此,在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上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况且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校本身又缺乏工程监督职能。示范区选择问题上,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校局限于资金匮乏多选择一至两处较有代表性地域进行示范区建设。首先通过土地租用的方式从农户手中购买示范区建设年限内的土地使用权,建设完成后交由农户自行管理。期间农户会以农作物损失、土壤扰动损失等缘由提高土地租用成本或迫使施工中断。

经济生态农业的示范建设一直都作为西部山区促进农业经济转型的一种手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诸多的不利因素使示范建设过程变得困难和漫长,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示范作用的效果和最初目的。

3.铁路建设项目促进区域经济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技术优势对于促进沿线经济生态农业转型有着积极的作用。西部山区铁路施工取弃土场、弃渣场、大临工程等多成斑块状分布在铁路沿线两侧,建设后期生态治理根据临时工程占地性质而采用复垦、绿化等措施进行修复,多以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补偿工程占地为目的。生态修复工程目的过于单一,没有充分发挥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相对丰富的经济、技术、工程优势。铁路建设项目具体优势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经济上,铁路项目投资中具备生态修复专向治理资金,改变原有生态修复措施投资为经济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投入。(2)技术上,铁路设计部门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铁路设计涵盖国内全部和国际部分区域。在铁路设计的同时,涉猎并掌握了国内多数地区乃至国外较为先进的经济生态农业设计理念及方法,且在设计过程中多与科研院校等部门进行合作交流,在生态农业建设设计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3)工程上,铁路建设拥有一支优秀且庞大的施工建设队伍,能根据设计单位的设计思想进行工程实施。(4)载体上,取弃土场、弃渣场、大临工程等项目面积大,为经济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必要的土地条件;位置分散又能起到良好的分散辐射作用。

铁路建设环境保护设计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以待生态修复的临时工程为载体,借助铁路建设项目工程优势,结合区域农业生产特点,进行经济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1)调查分析沿线农业资源特征;(2)通过走访、座谈及基础资料分析的方法判定区域优势特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总结分析经济生态农业规模化的瓶颈因素;(3)总结区域较为成熟的技术方法并探索切实可行的工程、技术措施;(4)筛选、评价工程技术措施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5)提出利用临时用地进行经济生态农业示范工程设计方案;(6)监督并配合施工单位进行方案实施;(7)建立铁路工程对促进区域经济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8)与地方政府建立信息沟通机制,不断完善技术体系。

四、结论

铁路建设生态补偿机制不能仅限于以植物种植。目前铁路工程建设大力提倡进行生态补偿机制,传统生态补偿多采用路基边坡、取弃土场、大临工程表层的植被覆盖。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铁路建设项目与周围环境的生态相容性,降低了工程建设的生态扰动强度,但沿线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并未朝向良好趋势迈进。农业“三料”匮乏、农业水平落后、经济水平低下多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作用仍在发生,工程建设永久性占地特别是耕地占用对沿线居民个体的农业生产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短期的土地赔付无法解决土地长期收益断裂问题。因此,铁路工程建设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根本上促进和推动铁路沿线的农业水平,提高农业经济收入是逐步提高西部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

生态保护实体化工程设计是铁路工程生态修复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铁路建设工程的生态修复设计仅限于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上的,针对工程项目所带来的不利生态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修复措施。多数并未考虑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对工程项目的影响以及工程本身生态修复内容对区域生态环境改善所带来的贡献问题,而这两者往往是一对辩证统一的有机体,以铁路建设生态示范工程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反之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对于铁路安全运营、降低维护成本、延长使用周期等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爱儒.青藏铁路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一致性研究[J].铁道经济研究,2009,(2):27-30.

[2]张世聪.青藏铁路通车对生态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J].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3]梁书民,厉为民,白石.青藏铁路对城市(镇)发展的影响[J].城市发展研究,2006,(4):15-18.

[4]章轲.孙红烈: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将不可逆转[J].环境保护,2006,(13):25-27.

[5]吕冬梅,白晓军.铁路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与现阶段存在问题的探讨[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保护,2009,(36):255-257.

[6]李海峡,马金晔.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2):195.

[7]谢汉生,李耀增,姜海波.新建茂湛铁路对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分析[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9,(36):234-237.

[8]邵琳,林柏梁.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沙漠铁路环境影响评价[J].铁道学报,2009,(5):84-89.

[9]谢永胜.浅谈铁路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J].海峡科学:铁道科技,2005,(9):39-40.

[10]李友根.浅析西部农村环境承载力[J].生态环境,2009,(10):130-133.

[11]马玉恒.西部开发战略下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09,(17):4.

[12]唐亚,孙辉,谢嘉穗,等.中国西部山地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思考[J].山地学报,2003,(1):1-8.

[13]唐亚,陈克明,谢嘉穗,等.论固氮植物在山区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应用[J].地理研究,1999,(1):73-78.

[14]刘淑珍,范建容,朱平一,等.自治区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环境灾害成因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1,(2):25-30.

[15]樊勇,李晓思.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中的矛盾及求解――从发展合理性的视角[J].云南社会科学,2009,(5):98-101.

[16]张炎周,等.高固氮植物篱对横断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用的研究[J].四川林勘设计,2002,(1):9-14.

[17]杜军,胡军,周保琴,等.一江两河流域作物气候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1):141-145.

[18]孙维,余成群,李少伟,等.一江两河地区种植业比较优势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8).

[19]杨本津,刘厚田.”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农业生态环境及其保护途径[J].环境科学研究,1997,(1):46-51.

[20] Yang Wu,Ya Tang and Chengmin Huang.Harvesting of rainwater and brooklets water to increase mountai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 case study from a dry valley of southwestern China.Narural Resources Forum,2009,(1):39-48(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