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生态成功案例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6: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恢复生态成功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恢复生态成功案例

篇1

城市湿地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除了自然生态系统,还要与城市环境相适应。建立城市湿地公园是维持城市湿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根据湿地公园的内涵和形成过程,国外对湿地公园的研究一般分为自然湿地公园和人工湿地公园两大类。一类主要是对未遭到破坏或者破坏很小的天然湿地上划分一定的范围,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开展科研教育和生态旅游,主要研究湿地的水环境、动植物的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以及管理和经济政策。另一类主要是对人工湿地的研究。目前对人工湿地的研究主要是运用生态工程的方法建设,恢复自然湿地的生态结构和基本功能,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湿地功能的分类、污水处理和水的循环利用、城市功能完善、湿地景观设计和生态重建[2]。

2中国湿地公园现存问题

城市湿地公园的出现给城市带来了很大的生态效益,也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的场所。然而,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城市湿地格局发生了变化。中国的城市湿地在近几年内物种数量急剧减少,生态功能恶化,湿地面积与数量大幅下降[3]。造成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水体的污染与富营养化

城市工业、农业、生活废水流入自然水体,进入城市湿地系统,对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破坏及湿地生境的恶化,抑制了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生活污水和化肥流失进入水体,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浮游生物种类单一,引起藻类爆发性生长,从而使整个湿地生境恶化。

2.2城市围垦开发

城市扩张导致湿地面积大量减少。湿地生境连续性被破坏。同时,人口增长造成城市用水大量增加,湿地水源供应减少,湿地退化加速。围海造田、城市建设等开发方式,导致湿地面积减少、生境破碎化程度增加。

2.3生物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导致本土物种灭绝。人为因素造成的物种入侵成为威胁湿地生物多样性及生境环境的重要因素。例如曾经作为饲料、防治重金属污染的水葫芦,如今已成为入侵物种,遍布水面,造成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3湿地公园生境设计策略

基于上述问题,可采取的湿地设计策略包括:湿地的生境设计和湿地物种恢复。湿地生境设计包括湿地水环境和基底的恢复,尊重湿地生态系统结构,恢复退化的湿地生境。湿地物种的恢复包括乡土湿地植物群落的恢复及湿地动物栖息地的构建。

3.1湿地的生境设计

湿地生境的恢复包括基低和水环境的恢复。基底恢复主要通过工程措施,改良土壤,维护基底的稳定性;水环境恢复包括水文条件的恢复和湿地水环境质量的改善。针对湿地严重的栖息地破碎化的生态恢复目标之一是将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到被扰乱之前的状态,并尊重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组成。结合干预的恢复手段通常包括缓解造成栖息地退化的破坏因素以及重新建立关键的生态系统组成(陆生植物等)。例如,湿地恢复主要包括控制排水和挖掘,种植关键的湿地植物物种。这种强调恢复组团植物要素的方式是大多数修复工程的典型手法[4]。要成功地重建湿地生物多样性,就必须在植被修复的基础上,注重恢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5]。西溪湿地公园是目前国内第一个集城市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其自然地形为低洼水网平原,由于长期过度开发利用,已失去了纯自然湿地景观,除少数废弃农田自然恢复形成的湿地环境外,大部分为田间杂草群落。人工鱼塘与河流、湖泊、场地中鱼塘、湖面、河道、塘基、渚构成次生湿地景观。西溪湿地的生境恢复设计中,通过河道清淤、植物物种修复、驳岸生态化改造等措施,对场地的水环境、土壤、动植物资源及历史文化进行保护和恢复。尊重现状植被的形态,体现西溪特有的植物群落景观。坚持多样化、自然化和本土化的原则,选用本土植物。湿地植物群落要兼顾生物多样性和景观效果。对于基底条件较好的区域,保持其自然演替的状态;对于被破坏的区域,在西溪湿地植被现状群落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及造景要求进行合理配植。植物物种的选择,应遵循自然湿地中稳定群落的物种组成比例,以形成自维持能力好的生态系统。注重群落的优势种,抓住关键,按照自然规律配置主要植物,带动整个生态系统的恢复[6]。

具体恢复措施主要包括:1)污染源的处理生活污水及鱼塘废水是主要污染源。通过迁移人口、退耕还林还草、周边外源性污水做截流处理。为湿地公园的景观打造创造良好的基础。2)地形改造,建立缓坡,营造多样的湿地环境西溪湿地大多数堤岸较陡,环境相对单一,不利于植被的固着和动物的栖息。将部分陡峭堤岸改造成缓坡,增加水路过渡带宽度,允许不同植被带的植物群落过渡,为丰富的湿地植物群落提供可能,进而为湿地动物提供栖息、繁殖的场所。3)水塘改造浅水池塘比深水池塘更合适野生的生物栖息,将原有的深水塘改造成不同深度的浅塘。在湿地植物景观规划中,保留和营造典型的湿地特征地域,以营造种类丰的湿地植被群落,增加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4)保留枯木枯木除了作为景观要素外,也是湿地鸟类的停歇处。从生态上来说,死去的树木可以为生物提供栖息地,有利于野生动物的繁衍。5)模仿自然湿地植物群落的生态结构西溪湿地属于亚热带湿地,分为草本湿地、水域植被,包括高草湿地型、低草湿地型、浅水湿地型。营建时遵循相似地域湿地群落的物种组成和比例进行配植。初期设计较多的物种在演替后,群落中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结构更加稳定。西溪湿地的生境恢复是国内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在营造过程中,注重在区域水文、土壤、生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营造适合湿地植物生长的多样化的环境。在植物群落的生态结构上,从群落整体出发,强调对群落中关键物种的保留,在引入外来物种时须谨慎考虑,避免入侵物种的扩张。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最有效的途径是顺应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进行适当的人工干预,营建顶级群落,可使湿地生态系统尽快达到稳定状态,这对城市湿地公园生境的恢复重建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大诺特里乡村花园(GreatNotleyGardenVillage,south-eastEngland,UK)坐落于英格兰东南的Braintree附近,这里曾经是农田。GreatNotleyGardenVillage人工湿地设计提供了一种利用植物处理地表径流污染的生态方法。它是由乡村公共置业(CountrysideProperties)设计的,包括一个乡村公园和一个观赏池塘,湿地和周边的树林和草地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同时成为了一个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中心区域。对湿地和旁边的休闲池塘的设计旨在修复生态系统以及作为一个平衡池塘来储存地表径流,并以一定的流速排入市政排水系统[7]。为了将渗透量降到最低,芦苇种植床由不透水的砾石粘土构成,设计小于等于1%的排水坡度以帮助水排入种植床。从进水口排入的水流经过两个沉淀沟,使固体悬浮物沉淀。在150mm厚的土层种植宽叶香蒲、水葱、黄菖蒲。表层土为原有的农耕土壤,有足够的养料供植物初始阶段生长。三角形的砾石区(构成了超过湿地面积三分之一的表面区域)从进水口下的沉淀沟开始种植了10000株芦苇,湿地的剩余部分在六个出水口前交替种植香蒲属、鸢尾属、藨草属植物。水流会到达流水系统表面的土壤层。由于土壤的渗透系数比砾石低,表面径流将会成为这片种满宽叶香蒲和水葱的湿地的主要水源。最终径流会通过六个出水管进入休闲池塘,随后会通过一个狭窄的排水口进入河道。第一年投入使用后,调查数据显示改湿地可有效过滤地表径流中的重金属如:镉、铜、铅、锌等。为了保持湿地过滤重金属的能力,须每年对沉淀池进行清淤[8]。大诺特里乡村花园是修复湿地生境并利用湿地植物处理地表污染径流的经典案例。利用原有耕地土壤作为生境植物恢复的基底,利用地表径流为水生植物提供水源,建立具有净化作用的可持续湿地生态系统。

3.2湿地的物种恢复

3.2.1湿地植物景观修复及设计湿地植物可以改善水质,为湿地生物供氧;同时增加湿地公园景观层次。湿地植物主要有五大类型:沼生植物、挺水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耐水湿乔灌木。在湿地公园的设计中,应尽量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复杂度,组成稳定的湿地生态系统。湿地公园植物配植应结合生态和美学,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进行合理搭配,以保证其净化功能和景观效果。

3.2.2空间维度植物配植(1)水平尺度植物配植结合自然群落结构,从水体向水岸植物群落依次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漂浮植物-挺水植物-湿生植物-陆生植物。沿水岸方向的植物群落分布以片层的形式出现,水生植物群落结构较简单,统一片层内,相同的水深条件下,选用1~2种植物,否则会一起种间竞争影响观赏效果。(2)垂直尺度植物配植水生植物垂直分化不明显,不同类型的植物对水深有相应的要求。湿生植物:0~10cm,挺水植物:5~50cm,浮水植物:20~50cm,沉水植物:20~200cm。根据水深层次进行植物组合的搭配。

3.2.3时间维度植物配植合理进行季相搭配,做到尽量延长观赏期。北方的湿地公园选择耐寒性强、根系发达的湿地植物,芦苇、香蒲等,以保证冬季的湿地净化功能和景观效果。灌木柳等湿生灌木也是很好的冬季植物。

3.2.4湿地动物保护与恢复湿地动物是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关键要素。动物处于生态链的较高层,需要良好的生境来承载。湿地动物主要包括:湿地底栖类、湿地两栖类、湿地鱼类、湿地鸟类。湿地动物群落的保护与恢复关键是栖息地,鸟类是湿地中最活跃的动物,多样化的湿地景观才能够吸引鸟类栖息。鸟类栖息地生境主要包括:深水区、浅水区等。深水区适合游禽活动,浅水区栽植水生植物吸引涉禽繁殖。同时要保证湿地水质,通过水闸阻隔外界污染源。其他湿地动物可以通过植物群落的打造,逐渐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供其栖息繁殖。伦敦湿地中心(WWTLondonWetlandCenter)位于伦敦市区西南部泰晤士河沿岸巴恩斯,占地约4.4×105m2。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环伦敦的供水蓄水工程的出现,维多利亚水库面临废弃:水库由4个混凝土蓄水池构成,面积达56.6hm2。在野禽及湿地基金会(TheWildfowl&WetlandsTrust)、泰晤士水务公司、伯克利地产的共同努力下,原废弃场地变成了一个复杂多样的湿地栖息地,包括一个环境教育中心和展示中心,吸引着每年250000国内外的游客来参观学习湿地保护的相关知识。[9]这些维多利亚水库曾经是越冬野禽的重要栖息地,在1974年被定义为特殊科学价值地点。凤头潜鸭和琵嘴鸭全国数量最多,其他种类如红头潜鸭和水鸭也达到一定数量。这个场地是英国斑头秋沙鸭主要的越冬地。由于过渡捕鱼及其他人类活动,越冬鸟类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数量下降。伦敦湿地中心在废弃水库的基址上,进行湿地生境的修复重建:根据生境特征和水文特点,伦敦湿地中心分为6个区域(图2),其中包括3个开放水域:蓄水泻湖、主湖、保护性泻湖,和3个单元:芦苇沼泽、季节性淹没草原和泥滩。设计的关键是精确的控制各个单元的水位,每个单元相对独立。提高原有混凝土坝,保留水库原有水位,在每个单元构建泥墙、操作杆,使各栖息单元水位得以控制,不受季节水位变化的影响。有约30hm2的场地用于为众多湿地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场所,包括特别是特色物种以及依靠泰晤士河谷迁徙的珍稀物种。伦敦湿地公园在处理人与湿地野生动物的关系上是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典范。为了保证游客近距离的观测野生动物同时又不惊扰动物的生活,不破坏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公园梳理了人流活动,将公园进行合理分区规划。伦敦湿地中心通过对人和水的统筹协调,将废弃水库变成了城市中心的湿地公园,很好的平衡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在为野生动物提供不受打扰的栖息地同时,为游客提供了近距离接触湿地的机会。

4结语

篇2

关键词 时间;空间;景观意象;可持续性

1.景观设计中的“空间时间”

1.1 时间与空间的转换

场地的断面是一张时间沉积表,是时间化的空间,记录着生物进化过程、人类活动痕迹和文化印记。“沧海桑田”是时间打造的场地形态,场地成为时间的载体。阅读时间的记录,可以更好地设计出符合场地特征和文化的景观。例如美的总部大楼景观设计中就运用了珠三角特色的“桑基鱼塘”农业景观形态,把场地肌理和图像的记忆运用于现代生态景观中。

光影是时间在空间上的投射,体现了四时在空间中的变化。光线的明暗、强弱对比会形成空间的收缩与扩张,丰富景观的空间层次和视觉感受。如杭州西湖的三潭映月、大理三塔倒影公园,是对光的折射和反射的巧妙运用,产生了虚实对比的意境和美感。芝加哥千禧园广场上的景观小品“豆子”,抛光不锈钢表面上映出周围环境,给人空间趣味感。人的游憩空间会随着光影的变化而变动,又体现了光的方向性对空间的引导作用,是空间化的时间。

1.2 时间的多维角度

共时性与历时性是索绪尔提出的对系统的观察研究的两个不同的方向。景观共时性运用体现从园林的整体性出发综合运用各要素来组织空间。景观历时性运用就是从纵向把握景观设计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方向,赋予景观以文化内涵,启发潜移默化地生长在受众内心里的文化记忆和符号,从而引起受众共鸣的景观空间。孟兆祯院士曾言中国风景园林“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景观设计需要把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时间和历史时间融入到现代文化的进行时中,从而实现共时性向历时性的过渡乃至走向共生。

2.景观设计中的“心理时间”

2.1 时间体验:景观意象

时间的运动与静止,是客观环境与人主观感受之间的联系,由空间的变化标志的。景观中流动的水体带来生命的活力,而平静的湖面让人心灵安静。日本古典园林就有舟游、回游的动观园林和枯山水、茶庭等坐观庭园之分。枯山水庭园中使用如沙砾、苔藓等相对凝固、静止的元素,消解动态景观元素,反应禅宗枯与寂的意境,营造时间的永恒。

空间中,人惯性的用时间和速度来衡量距离。城市生活中的慢步道、快速轨道交通等,体现了空间转换的速度和时间节奏。在景观中,时间的节奏是景观内部空间的环境变化幅度。环境变化幅度越小,人们接收到的空间刺激变化越小,感受的时间越长,反之亦然。因此,加强景观的节奏变化和规律性重复,可以营造整体有序、连续统一而不乏丰富的景观意象。

2.2 时间错觉:景观“时差”

心理时间是人主观体验的时间效应,以心理过程的线索取代空间发展线索。中国古典园林中“多方胜景,咫尺山林”、“小中见大”是空间体验感的时间错觉。人在空间中的游览动线、观察视线、景物组织的轴线等,结合比例、尺度、对比等形式法则,造成视觉上的错觉和空间体验上的联想,以达到在感官上扩大有限空间,追求无限意境的效果。这种婉转曲折的审美体验,是心理时差的投射。

2.3 时间印记:景观的纪念性

时间是“事件进行的舞台”。从古人“结绳记事”开始,纪念标志性时间和事件成为传统。方尖碑、凯旋门、纪念公园等纪念性景观无处不在。齐康先生曾说,纪念性的本质是“纪念过去,表现历史,并期望这种表现得以延续”。在纪念性景观中,时间跨越了一定的时空尺度,呈现多方向的叙述形式,形成景观叙事的空间序列。参观者在这样的空间里,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纪念被动态化,突出了纪念的时间性,从而赋予景观以深层的意义。

3.景观设计中的“自然时间”

3.1 时间循环:景观的新陈代谢与可持续

时间的因素如季相、时分、气象等对植物、水体等景观元素的影响,体现出景观的生长性和新陈代谢。“风景过程的诗人”哈格里夫斯认为“建立过程,而不控制终端产品”。库哈斯声称:“公园越是运作,越将处于一种不断修正的状态”。近年来ASLA的获奖作品,体现了表彰可持续性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例如上海的后滩公园,包含了对湿地、生态防洪、工业材料回收等可持续的设计手法,体现了景观对于节能环保,恢复生态栖息地,创造显著的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的价值,是从工业遗址到生态复兴的成功案例,是遵循自然的发展和城市的更新的景观设计。

3.2 时间分配:景观空间的多义性

从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到当代“朝九晚五”,体现了人类行为模式的“时间化”。黑川纪章在《由时间分配到“兔子窝”》中,建议开发空间的多功能性,增加空间的使用率和意义。屈米设计拉维莱特公园时,也曾提出“昼夜公园”的概念。昼与夜的时段分配,提高了公园的利用率,避免了夜晚公园的高犯罪率,成为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中所描述的“积极空间”,体现了景观对人类的能动作用。通过环境的时段分配进行行为的引导和空间的多功能划分,是基于行为学上的人性化景观。

4.结语

景观中的多个方面都体现了时间的参与和意义,景观设计需要我们重视场地中的 “空间时间”、“心理时间”、“自然时间”等时间维度,将景观中的时间从物理学升华到生命哲学,创造继承过去,体现时代,延续未来的景观,产生更多的景观意义和内涵。

参考文献:

[1] [英] 布莱恩・劳森.空间的语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杨国枢,文崇一等.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3] 杨・盖尔.公共空间・公共生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篇3

“人类为了在地球上生活下去,未来5~10年,社会必须要变,环境逼着我们必须改变。重新回到纯朴生活,慢活、简朴的生活要成为未来新的生活方式。”李远哲忧(地)球忧民之情溢于言表。

在台湾南投县埔里镇一个社区营造座谈会上,记者与这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台湾前“中央研究院”院长不期而遇,这才知道,李远哲有一个令大陆民众听起来很陌生的头衔――“社区营造学会创会理事长”。记者也好奇:一个科学家“不务正业”,搞什么社区营造?

李远哲回答:少小离家老大回,台湾经历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剧烈变迁,他的新竹老家原有的树木都不见了,头前溪无比脏乱,似乎以前美好的地方都没有了,“我很难过我的家乡不见了”,这几十年来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脱离大自然的危险的浩劫史”。

“要改变世界,让它变好,要靠世界各地社区的草根力量。”李远哲说,社区的草根活动是真正改变我们世界的开始,可以鼓励社区的人站出来,把自己的社区做好,由下而上再推及国家社会的公共事务中,“我们如果要当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主人,很多问题我们就要积极地参与。”

桃米社区承载的正是这样一种希望与梦想。

“大家一起来清溪”

桃米社区原叫“桃米里”,一个乡土气息浓浓的村落名称。

桃米社区海拔高度介于420至800米之间,面积18平方公里,具有多彩多姿的森林、河川、湿地及农园,野生动植物资源丰沛。但10年前,这个拥有1200人的村落,却是埔里镇最贫穷的里之一,加之镇垃圾掩埋场就设在此,居民自嘲为“垃圾里”。

尽管桃米里有一个大邻居――暨南国际大学,距离只有1公里,但知识分子和农民各占一端,我做我的学问,你过你的日子。桃米里还是往日月潭的必经之地,车程20分钟,但观光经济亦从未辐射至桃米里。台湾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一批批把桃米里的青壮年吸走,使它变成一个人口结构老化,农业经济衰退的老旧社区。

1999年“9・21”地震,距震央20多公里的桃米里被震出一个“桃米坑”,成为明星灾区。桃米里369户人家,有168户全倒,60户半倒。“明星灾区”的身份一下子更将桃米里长久以来传统农村产业没落,人口外流等尴尬暴露出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

“地震是危机,也是转机。”今天的桃米民宿经营者邱富添如是说。

从1990年代初期起,桃米里居民一向赖以为生的主要产业――寐竹笋一片低迷,主要销售市场从日本转向大陆再转向越南,“20多年前,一公斤3块半(约合人民币8角),20年后一公斤的价钱还是没变。”邱富添说,在乡下只能糊口,都往城市跑。从小学到高中,每到周末,邱富添都得凌晨3点起床,加入全家挑竹笋的行列。春夏,麻竹笋盛产期,邱家的竹笋一天可挖4吨。高中毕业那年,16岁的邱富添迫不及待地“告别挑竹笋的噩梦”,闯荡台北,做过喷漆工、车床工、电工,也开过计程车。

1996年,为了照护年迈的母亲,32岁的邱富添重返桃米里,接手经营父亲留下的麻竹笋园。一年后,邱富添一算,“收入只有12万(约2.6万元人民币),怎么养家?”台湾一般大学毕业生年薪30万元新台币左右,与之相比,辛劳一年的农民收入水平实在低下。邱富添深深地体会到,农业产业转型的重要。农村社会向下沉沦更令他不安:“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每个人都像恐龙一样抢食,变成一个功利社会,人情淡漠。”

回乡第三年,邱富添便遭遇了那场“地牛大翻身”。地震后,慈济第一时间来到桃米里,煮大锅粥、大锅饭,大家聚集在操场上一起用餐。这个场面,在邱富添心里泛起阵阵温馨,他想起小时候村里每逢喜事,都会有“社灶”,“以前那种集体感觉又回来了”,“这是社会主义般的感觉”。

不过,灾后重建的课题很快让桃米人苦恼不已:重建什么?如何重建?震后不到一个月,带领桃米人“翻身”的新故乡文教基金会(以下简称“新故乡”)来了。这个NGO成立于当年2月4日,其主要目的是“实践在地行动的公共价值”,致力社区营造工作。地震后,它成立“埔里家园重建工作站”,和桃米里“联姻”。李远哲一开始就做“新故乡”的“名誉董事长”。

“新故乡”的第一个公共行动是“大家一起来清溪”,以清理坑溪作为重建行动的起跑点。然而,“清溪,清什么溪?无聊!”邱富添当时对此嗤之以鼻。“民以食为天”,但“新故乡”却让大家做与填肚子无关的事,乡间本来对公共事务就冷漠,这事一下子在桃米里炸开了锅,质疑、观望的人多,站出来行动的人少。

“新故乡”董事长廖嘉展并不意外,他深知:“真正有意义的重建工作,应根植于人的改变,社区体质的改变,以达到农村转型、产业提升的目的,并寻求家园永续的可能。”事实上,“大家一起来清溪”的目的就在于挑战既有观念,启发居民自我意识的觉醒。廖嘉展把解决“人”的问题看得比“食”的问题还优先。

“造人”运动,脱胎换骨

新故乡一开始就明确以“社区营造”的视角切入桃米社区重建工作。接任李远哲出任台湾社区营造学会理事长的陈锦煌指出,社区总体营造的核心理念是“造人”,社区必先有一群人愿意改变,然后,社区营造才能成功。

面对不屑、误解,廖嘉展带领“新故乡”引进外界的人力、财力、物力,循着“教育学习一观念改变一行动实践”的策略,重新集结分散的社区社会力。政府补助、社会捐款没有直接流向居民,而是经“新故乡”中转。重建初期,一种新型的“以工代赈”被创造出来。

“每个月拿15840元新台币,维持基本生活,白天为社区公共事务出力,晚上强迫上课。周末则上全天的课,连续11个月。”邱富添说。被“新故乡”邀请来桃米社区授课的第一支团队是陈墀吉教授带领的世新大学观光系专家,培养休闲产业的相关课程,带领居民做调查,摸底桃米里的资源特色。

课堂内外,桃米人与“新故乡”、教授们共同讨论出了桃米社区的重建愿景,提炼出“桃米生态村”的概念,目标是将桃米里从一个传统的农村,转型成为一个结合有机农业、生态保育和休闲体验的教育基地。

经营民宿是一个极佳的切入点和起点。世新大学老师们开设的600多个小时的课程里,对绿色民宿进行了深入讲解,组织学员环台湾考察了一遍,“了解什么叫民宿”。尔后,“新故乡”并不急着帮助居民大兴土木,而是鼓励有条件的居民先把自家旧房屋,打扫一两间出来“试营运”。

当时台湾已有的民宿分两种:一种叫“红色民宿”,设在观光景点周边,观光饭店不足,因游客需要在当地住下而生;一

种叫“绿色民宿”,结合地方特色,靠口碑相传。台湾乡村民宿发展协会理事长吴乾正是“绿色民宿”的成功经营者:“经营民宿最大的困难不是资金,而是在人。民宿--其实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创意_乡村生活产业。”

廖嘉展很认可:“生态旅游每年都会面对很多新的东西,要如何让客人觉得这个社区是有进步的?不只是硬件,还包括管理能力、或其他多元的发展,要让人觉得这个地方值得再来。”在先造屋还是造人这个问题上,廖嘉展和吴乾正都认为,经营民宿得先建构一个“知识经济的社群”。

一开始,那些将自家旧房屋打扫出来接待的“游客”全都是“新故乡”安排的各种“考官”。“民宿主人需要与客人互动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服务者。”吸取知识和实践锻炼之后,邱富添“学到技能,产生信心,有自己的想法了”。这时候,“新故乡”才与政府互动,请银行为盖民宿的居民提供贷款,但规定自筹款必须超过60%。同时,盖屋以“换工”方式进行,酬劳比一般市场价低20%,劳务支出全部留在社区内“藏富于民”。

造屋过程还变成了重塑社区核心价值的契机,专业互动,进而将桃米社区推向“合作与互助的时代”,逐渐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连结起来。“社区人在营造中,产生了革命的感情。”邱富添说。

“以前是竞争观念,我要把他干掉,我要做第一。现在是共生理念,我要做唯一,唯一就是差别。把内部的冲突减少,互相分享。”这样,大家互相支援建设出来的16家民宿,价位自定,各有特色,但又有“把资源留在桃米社区”的共识,每一家民宿都是所有民宿的服务窗口,“我客满了,我分享出去,我替其他人做客服。”

这样一群变得可爱起来的知识农民办的民宿,渐渐得到市场的认可,教育团、亲子团、学术研讨团和社区参访团成了桃米社区的四大客户群,“节假日都是爆满”。邱富添自家的民宿一年客满100天,接客约2000人,一年赢利100万新台币,是一般大学毕业生薪资的3倍,实现了从生存到生活的质变。

青蛙共和国

第二支被“新故乡”邀请来桃米的专家团队是“农委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以下简称特生中心),协助桃米里做生态调查及规划。低度开发的桃米,蕴藏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台湾29种蛙类,桃米就拥有23种;台湾143种蜻蜓,在桃米就发现49种。

特生中心副主任彭国栋向廖嘉展建议开生态课,“如果不能让居民了解自己的生态资源,又如何谈到生态保育?”尔后,在系列课程中,彭国栋以深入浅出的方法,引领居民认识生态的奥妙,改写对家乡的认知。

3至9月份是竹笋生产旺季,很多农民白天忙个天昏地暗,晚上匆匆扒口饭就跟着彭国栋到溪间湿地做蛙类调查。“自从上了生态课后,才惊讶地发现,怎么社区到处是宝贝!”居民廖昌明一脸惊讶。

一般生态课之后,彭国栋接着开设更具实用价值的“生态解说员”课程,这是经济转型和永续经营系列培训课的一部分,至今已经开办很多班次。但第一次开班的时候,只有25人报名,“观望者居多”。邱富添是盛情难却被动加入学习行列的。上了一阵子课后,他依然迷惘:前景在哪里?似乎看不到!背负家庭经济压力的他,就开始“逃学”。

彭国栋知道精明干练的邱富添是个可塑之才,每次做田野调查,就上门邀请,不好意思的邱富添只好乖乖跟老师出门。耳濡目染之下,从小只知道捉青蛙进补、喂鹅的邱富添,开始产生好奇,引发趣味,并一头栽入青蛙的世界。第一批培训认证考试,只有5个人过关,邱富添荣列其中。但领到证书的邱富添还是纳闷:“穷乡僻壤的桃米,真的会有人来住民宿?从事生态旅游吗?”一心只想填饱肚子的邱富添甚至自嘲:“我是有证书没错,但是你叫我带谁?带鬼嘛!”

2001年9月,9・21地震两周年到来之际,桃米社区以“桃米生态村”的新面貌,开启了试营运阶段。“新故乡”和特生中心策划了两场“抢救台湾生态,绿色总动员”活动,热心环保的社会各界人士聚集桃米。邱富添被安排出场用PPT解说青蛙生态。他被告知听众有台湾青蛙小站站长、专研青蛙生态的杨懿如博士。

上场时,邱富添拿着镭射笔的手,指着青蛙幻灯片的红色镭射光,微微地颤抖。“这只是拉都希氏赤蛙,它的鸣囊比较隐性。鸣叫时声音好像挤在咽喉里想叫又叫不出来,就像上大号‘嗯嗯――’嗯不出来一样,我儿子都叫它是拉肚子吃西瓜……”现场被逗得东倒西歪。邱富添的首演,羞涩中仍不失风趣的本色。

现如今,邱富添已是一个自信风趣的“知识青年”。“10年内,我跟100多个教授对谈过。”正是8年前由“新故乡”精心安排的那场首演,为邱富添提供了第一笔解说费,让他“意识到原来老师讲的知识经济是真的”。刚开始4年,他的家人甚至无法理解跟人家讲解青蛙也能当成一种职业。如今,邱富添不仅是桃米社区响当当的生态解说员,而且到其他社区分享经验,“小赚一笔”。

在邱富添经营的民宿“绿屋”的院子里,餐厅、廊道、客房,无处不见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青蛙雕塑,就连卫生间也命名为“公蛙”和“母蛙”。邱富添说,这是“造神运动”,“桃米是一个把青蛙叫做老板的地方”。最令他自豪的是,院子里的“生态池”,这是居民们自己做企划案,向“信义房屋”申请到的生态创意资金建造的。

生态池三道过滤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流出来积在一个浅浅的水池里,种点水草、水仙、莲花,成为蜻蜓繁殖和青蛙的家园。邱富添说,建造生态池更是桃米社区建构生态伦理、环境伦理和社区伦理的一个过程。他特别强调,因为建造的钱“来自社会”,所以家家生态池都是“社区的公共财”,每一个社区成员、每一个生态解说员都可以带人来参观与分享各家的创意。

台湾点灯文化协会已经为9・21重建之路拍了4部纪录片,理事长张光斗告诉记者,下一部将拍桃米社区,片名都想好了,叫“青蛙共和国”。

“桃米人认识到这块土地的重要性,不过度开发,不但青蛙回来,蛇回来,老鹰也回来了!”张光斗说,桃米要打造的是一个没有污染,没有冷漠的社会,让人拥有更包容的心态面对周遭环境,面对所有的人。“也许是一个乌托邦,但有理想,才会开始行动。”

“桃米社区记录着台湾人成长的历程和整个社会的脉动,台湾民间社会已经走向成熟的自力更生的心态。只要你自己愿意站起来,一定有人支持你。台湾这股力量很厉害,不依赖政府,凭自己的手,自己的脚,就站起来。”张光斗说。迈向“共生社会”

2009年9月21日,入晚,邱富添经营的“绿屋小站”大院里华灯照人,白天在暨南国际大学参加完“9・21社区重建国际研讨会”的人们陆续来到这里用餐。100来位来自日本、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专家学者、社区营造者,或坐在餐厅内,或坐在凉亭中,或站在院子里,享受着“社区妈妈”提供

的自助餐。

3天的研讨会,外地与会者分住到桃米社区各家民宿中。大学与社区已互动起来。邱富添告诉记者,提供自助餐的“社区妈妈”也是经过“新故乡”开设的美食班培训,而且考证合格才上岗服务的。在“绿屋小站”里,邱富添还盖了一栋“学生宿舍”。4个房间,一间租给一个暨南国际大学的学生。

“我们和学校有约定,不租给大一学生,学校规定大一学生必须住校。”大学对社区的经济辐射亦让民宿经营者摆脱经营压力。“做到后来,心无惶恐,可以永续经营了。”邱富添介绍说,现在桃米已有1/5的人经营生态产业,其他人继续经营传统农业,但因生态旅游带动而升值,亦间接享受到生态产业的红利。

不仅大学与社区表现出一种共生状态,社区内部也追求利益均沾的共生价值,设立了公积金制度。民宿经营者和美食经营者上交10%的收入,生态解说员上交20%的收入,作为公共支出及社区弱势照顾之用。邱富添说,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结束,桃米的社区产业要打组织战。由此,社区生活共同体渐渐成形。

有了公积金,桃米社区开始通过经济补偿废耕,恢复生态。比如茂埔坑溪被恢复成自然栖地,“桃米生态工法营造小组”为了施作桃米这第一条生态河道,跑到深山区找野溪,向自然学习,于是溪道两边的地主被说服放弃水泥护墙,转用砌石溪岸。

人与土地,人与自然,亦在追求共生。

“10年来,部分废耕使桃米社区物种多了50倍。生态为体,产业为用。”邱富添介绍说,3月份来桃米看青蛙,4月份看萤火虫,5月份看油桐花,6月份欣赏独角仙(一种甲虫)。8、9月份暑假期间桃米就是小朋友们的生态课堂,白天在湿地看水生动植物,夜间抓蛙看蛇……

“如果农村知识系统形成一种好的平台,这个平台从一个社区推广到整体,就会形成一股很重要的社会力量,这股力量会告诉我们农业是一种令人敬佩的行业,会让人觉得农村是一个很好的生活地带,最重要的是,让这一件得很有尊严和价值。”廖嘉展这样理解桃米的实践价值。

不敢想象,假如没有“新故乡”10年不离不弃的陪伴,桃米会怎么样?其实,桃米与“新故乡”亦是一种共生关系。“廖嘉展选了20多个点,只有桃米成功,‘新故乡’也需要一个成功案例才能申请到经费,这是NGO的生存之道,很微妙的关系。”邱富添说,在“新故乡”陪伴下,桃米做得好,政府看到能出政绩也愿意多给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