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设计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6: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园林建筑设计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园林景观;生态建筑设计;基本原理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我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标志与结晶,并对世界园林产生过巨大影响。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园林学科新的历史使命。广泛地借鉴、利用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将园林学科与其它新兴边缘学科接轨已势在必行。
1.基本要求
1.1自然化
休闲生活是逃避城市的紧张和喧嚣,是对大自然的回归,故而园林景观的影响和作用十分突出。一般来说,休闲地景观和园林安排一定要自然,要么体现出大自然原始的美,要么体现出田园风光,避免过分人工雕琢的痕迹。即使是在原天然生态系统已严重破坏的废弃地上,也应尽量恢复当地原生态系统的面貌或向与当地大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田园风光的方向营造。植物是景观园林的第一要素,在其选择上,应多使用当地的乡土树种,生长好,能提供最大的生态服务功能,维护成本又低。
1.2人心趋静
休闲地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应立足于引导人们心情趋于舒缓平静,一入区就有一种绝尘脱俗的感觉,觉得和外面紧张的世界就是不一样,整个人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植物色彩搭配不要反差太大,慎用大面积的简单而又紧张的几何构成,要有线条引导,当然也要避免又碎又乱。
水景的安排也应该安静多于喧闹。小品和雕塑要宁静温馨,不要张狂。引入动物要温和美丽的而不要丑陋吓人的。当然,不要理解为把休闲住区里搞得到处都静悄悄。局部热闹的地方也还是需要的,比如俱乐部、沙滩、码头、零售商业区等。
2.美学的要求
2.1主题原则
任何园林规划都应有其主题,包括总主题和各分片、分项主题,它是景观园林规划的控制和导引,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但在浮燥的城市住区规划中,主题往往被取消,而满足于一张毫无思想性、科学性和功能安排的信口标注、指鹿为马的所谓“漂亮”的画。和城市住区比起来,休闲住区档次更高,规划水准也理应更高,更体现功力,只有选一个有思想深度的主题,才能做出真正好的景观园林规划。
2.2点-线-面的原则
所谓面,是指整个小区或小区的某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是从事景观园林建设的空间。但整个小区平面的均质化不能造成良好的视觉效果,就要有一些界限为其纲,分割空间、强调差别、引导或阻隔视线。
线和线会有交叉,太长的线因易引起视觉模糊也需要间断,就会有点的存在。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景观园林就走不了大样。如果把握不住,细部做得再多,图纸画得再"好看",也做不出好景观来。
2.3收放的原则
一个好的休闲住区景观园林规划,应把放开视线和隐蔽景物尽量结合起来。开放式大空间给人的震撼是其它手法无法替代的,只要有足够的空间,都应该给出适当的大空间来,如成片的绿地、水面、酒店、公建等。隐蔽的含义有两层,一是指把有碍观瞻的东起来,如垃圾站、园艺堆肥场、管线井、过滤池、挡土墙等,是一种被动的应付。
更重要的一层含义是把景观有层次地布局,在最佳时机展现(就像说相声的“解包袱”),是一种主动的造景。当然还有半隐半现的,如山地的休闲别墅,在景观上处理成若隐若现于树林中是很好的选择。
2.4均衡原则
和城市住区建设中常见的大面积推平场地的做法不同,休闲住区在总体布局中贯彻"尽量尊重自然地形"的原则,这是一种维护和强调差别的作法。但这不等于说不要均衡,即使是在自然地形地貌十分复杂的地段,也要尽量使各部分、各主题、各细部有所响应,避免偏沉和杂乱感。
当然,也不是追求绝对化的几何或力学对称,从而给人一种活泼而不是死板的感觉。实现这条原则难度很大,对规划师素质的要求极高。
2.5节点的原则
节点是由线的交叉而产生的,是网络中聚合视线和辐散视线的地方,最先引起人的注意,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因此应竭力处理好节点。节点是属于不同层次的,如有的节点是整个小区这个层次上的,有的节点则是住宅组团这个层次上的。但在相应的层次上,都应着意强调它们,使之在整个面上凸显出来。
3.园林景观生态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
3.1景观与外部系统的相互关系
例如一条城市滨江景观带,可能会遭受台风、暴雨和洪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会遭受空气污染、交通、人流等人类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风景园林设计师在进行景观生态设计时,需要处理好目标景观与其外部的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尽可能实现景观生态系统与其外部系统之间达到一种和谐共生的动态平衡。我认为,任一场地都必需被视为包含了该场地的较大一级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并且必需根据该生态系统整体面临的问题来处理该场地。
3.2景观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生态关系
景观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生态关系,是一种水平生态过程与景观空间格局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水流、物种流(包括动物和植物)、营养流、人流与景观空间格局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景观生态学用斑块、廊道、基质和边界作为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这一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类不同尺度的景观,如森林景观、农业景观、城市建成区景观、郊区景观、校园景观等。景观中的任意一点,如一片树林,一个亭子,一座小桥,一排行道树,一个池塘等,都将落在这个基本模式之内,或落在斑块内,或落在廊道内,或落在基质内。这一模式为比较和判别景观的结构,分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继而改变和调整景观提供了一种通俗、简明和可操作的语言。
3.3景观元素内部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从大的尺度来看,一片森林作为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一片水域作为一个水域生态系统,一片湿地作为一个湿地生态系统;从小的尺度上看,景观内的一个池塘、一小片树林、一条溪流同样可以被视为生态系统。它们的内部均具有自身的结构与物质和能量流的关系。在对某一尺度上的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在这个层面上所要考虑和实现的目标,是运用生态学原理使各个生态系统内部的结构与物质和能量流尽可能达到动态平衡,同时与相邻生态系统保持有机的联系。例如,在做一个居住区或一个公园的景观设计时,把这个居住区或公园视为一个景观生态系统,其内部设计有一个小湖泊,在其相邻区营造一座栽植各种植物的森林小山体。那么景观设计需要考虑的是,既要使小湖泊和小森林符合各自的生态系统原则,又要使两者达到有机的联系。具体到设计的手法上,如在城市中,一个水体的四周用宽阔的硬质铺装围合封闭,称为湖边休闲游步道。这种全封闭的硬质道路布局就会切断湖泊生态系统与其相邻的森林生态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两者的能流就会中断,这样的设计就不符合生态原则。
3.4景观生命体与其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
这个层面的生态关系包含植物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竞争与共生关系;动物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竞争与共生关系;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以及生物个体与群体的进化和演替过程。人也是景观生命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也需要考虑人的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3.5人类与景观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关系
实质上,任何尺度意义上的景观,大到整个地球、一个国家、一个区域;小到一个公园、一座校园、一幢房子的花园,特别是城市景观系统,与其关系最紧密的是人类自身。人类的活动和影响自始至终全方位的贯穿于整个景观系统。无论是在时间和物质空间上,还是在精神空间上,均对不同尺度的景观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实质上,上面所述的4个层面上的生态关系中,均包含着这一生态关系。
4.结束语
目前在园林景观设计领域内,生态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还不够成熟,没有完全适用于它的生态学原理作为其生态设计的理论基础,把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融汇到园林景观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参考文献:
[1]叶德敏.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理论探讨[J],西北林学报.2005,20(4):170-173.
篇2
1.1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改进考试考核方法与学生交谈,让学生对考核方面提出相关意见,了解考核的具体效果,老师针对考核方面的不足要尽快改善传统的单一考核方法,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教学考试考核质量。
1.2提出课程设计考核办法第一步(针对教师):提出明晰的设计任务书;讲授设计理论;指导学生作图。第二步(针对学生):带着问题查资料,学习3~5个案例;测绘一个实例;在充分分析现状条件的基础上做设计。第三步(针对课堂):教师讲授理论定要求,要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观点;教师指导设计过程定量,每个学生3~6改图次;课堂教学有规定,教师要组织全班同学开放式讲评。
1.3考核原则考核目标要以能力为中心,以考核学生实际动手技能为目的;考核内容要以够用与适用的知识和技能;考核方法要以理论考试与动手技能考核相结合;考核评价要以突出重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4实训教学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有助于考核方法的进一步实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到本市参观具有本地地域特色的园林建筑;通过参观考察园林建筑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上认知园林建筑的特色、风格、作用等,同时提高学生对建筑的理解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在本市参观考察园林建筑施工工地,亲身感受建筑与环境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园林建筑设计实施过程的了解,有效提高学生对园林建筑设计的可实施性;积极牵头组织全省大学生园林景观设计大赛,开展学术论坛,活跃教学气氛。
以往的实训教学中,没有专门的实训教材,老师写实训计划,在实训之前,学生对实训内容一无所知,更谈不上实践操作。因此应该有实训指导书,使学生在实训前预习,老师在实训中做指导以保证顺利完成实训,实训结束后能够充分地理解与实训相关的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训考核。
2考核手段的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技术和形式在不断的变化,《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考核应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手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结合实训实习,将考核形式由传统的手工绘图逐步推向实习基地实践、网络讨论、虚拟设计等多种形式。
3教学取得的效果
篇3
【关键词】景观建筑;园林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园林的设计要求也有了广泛的关注。园林的有效规划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园林的印象。虽然我们在规划设计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的施工中,我们依然存在着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在经济突飞猛进的新时期,确保园林设计中景观建筑的应用,对园林工程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意义。
二、园林景观建筑的独特性
1、园林建筑的类型比较丰富
园林建筑中既有用于休息和游赏的具有优美造型的亭台楼榭,又有以装饰作用为主,兼具实用功能和艺术效果的建筑小品,如景墙、构架、栏杆、园凳等等。还有设置于途中,为人们提高生活的公共服务设施,如餐厅、小卖部、厕所等
等,还有其它的一些公共设备办公室、管理用房等以及假山、标志物等一些标志性的建筑。
2、园林景观建筑的功能比较多样
园林景观建筑具有点景功能、赏景功能、引导功能以及空间分割功能。点景功能是指园林景观建筑常常成为园林景观的主体部分,它能够控制全园景观,在园林景观构图中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赏景功能是指在园林景观建筑常常成为一组画面的重点。引导功能是指园林建筑常常会在景观建筑中起着一定的起承转合的作用。当人们的眼光接触到某一个景观时,游览线路就会自然地延伸,这便是通常所说的移步换景。分割功能是指园林建筑景观在空间组合和布局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园林建筑常常以一系列的变化和巧妙的安排给人艺术美的享受,以建筑构成的各种形式的庭院及游廊、花墙、圆洞、门等恰是组织空间、划分空间的最好手段。
三、园林建筑设计中的特色特征
拥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是园林建筑设计必备的,是园林设计的生命所在,只有具有冲击力的个性标志、寓意深刻但是能够从容表现于外、能够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浑然天成等这些特点,园林建筑设计便具有了独立的性格。在特色特征的具体表现方面:
1、布局设计上。因地制宜是园林建筑设计的首要原则,在建筑的选址和规划方面,除了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功能限制之外,更需要统筹考虑当地的地形因素,将建筑以“自然”的形式融入到当地的环境当中。
2、做到情景交融。想要园林景观设计不仅需要“景”更需要“情”,但是请的抒发需要通过景来表现出来。例如在古典园林建筑方面,建议与诗画相融合,这样能够显著增加建筑的情感感染力,使游览者的情感与建筑的情感产生共鸣。
3、空间处理。在园林建筑的空间处理上,尽量避免轴线对称,整形布局,力求曲折变化,参差错落,空间布置要灵活通过空间划分,形成大小空间的对比,增加层次感,扩大空间感。
4、造型方面。园林建筑在造型上更重视美观的要求,建筑体型、轮廓要有表现力,增加园林画面美,建筑体量、体态都应与园林景观协调统一,造型要表现园林特色,环境特色、地方特色。一般而言,在造型上,体量宜轻盈,形式宜活泼,力求简洁明快,通透有度,达到功能与景观的有机统一。
5、装修方面。在细节装饰上,应有精巧的装饰,增加本身的美观,制造气氛并获得安全感,又以之用来组织空间画面。如常用的挂落、栏杆、漏窗、花格等。
四、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理想的园林设计景观应该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融合,园林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认为设计的自然景观,它的主要作用是为人们提供游览的场所,为人们提供优雅的自然环境,景观建筑是整个园林设计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特色景观,他不仅丰富了园林景观,而且也为游人提供了使用的便利,景观建筑是园林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景观与公共服务设施。本文针对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1、凉亭的布置与设计
凉亭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一项必不可少的人文建筑景观,因为这项景观可以当作一个提供游客体息、乘凉与避雨的良好场所,一般来说凉亭通常独自伫立于园林景观内部,凉亭的设计大体包括:传统凉亭与现代凉亭。传统凉亭的形状多以:多边形、梅花等形状为主,亭的顶部设置了单屋檐、双屋檐,有的也设置了多重屋檐,现代的凉亭的顶部则多设置为平面图形,弧形以及坡面等形态。主要的构成材料为:石料、木料或者钢筋混凝土。这些形状都使凉亭的形状千变万化,样态宏伟,雅阁精巧,游人站在亭中获得如临宫廷仙境之感。
凉亭在园林景观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凉亭要发挥为游人有效地提供观景的服务的作用,凉亭要设置在景观绮丽的地方,最好是有流水经过,这样才能保证景观整体的美感,亭内空气清新,风光绮丽,是游客体息、赏景的绝佳场所。
例如:长春市区的南湖公园内部就设置了凉亭,其形态特征是传统的四角亭,屋顶设计成三层檐,亭子顶端呈现尖状,亭柱为富贵的红色,亭柱间设有长方形以及单独的圆柱形缓台,可供游人体息,观光。四个凉亭两两相连,凉亭的下面是缓缓的荷塘的流水,荷塘上面满是荷叶与荷花,身在这个凉亭里面观景,不仅能够愉悦心情,而且也能够提高景观的关注度,凉亭四周的缓台可以为游人提供体息与体闲的服务,达到观景与体憩作用的同步发挥。
2、桥的设计与建筑
有园林景观的地方就少不了河流,因为河流起到调节气候,湿润空气的作用,要想让人们靠近河流,呼吸其中的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氰氯,最佳的方法就是要在河流上设计一座桥梁,一方面提供了观赏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发挥了桥梁作为建筑景观的渲染美景的艺术效果,达到交通与艺术欣赏的融合,在规模比较小的园林中,经常把桥设计成划分水面的景观,以此来扩充景观的面积,增加景观的层次性,有桥的水体通常能够增加水面空间的层次感与空间感,突出水面的幽深与悠远,小园林的桥可以设计成质朴、精巧的拱桥,并与河流的水面十分接近,让游人在观赏园林的景观中,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效果。如果是大型园林,桥则要作为整个园林景观的一个标志,桥要被设计成与整个的园林景观想呼应的人文景观艺术,桥体的设计要与周围的自然景观遥相呼应,为了丰富景观的效果,可以把桥的形状设计成为具有丰富形状的人文景观。这样的桥体可以设置在悬崖上方,腾空而起、衬托出山的陡峭与幽深,水的广阔无边。
例如:在杭州西湖上有一座中外闻名的断桥,这座桥之所以成为天下人关注的对象一方面是因为他有古代的关于白蛇传的传说,但是更多的则是他的外形与位置的设置,断桥设置在西湖上,在西湖的美景的衬托下,显得格外优雅,有人站在桥上可以尽情地欣赏湖上的美景,达到自然之美与人文欣赏的有机融合,这就发挥了人文建筑的景观作用,与使用作用,达到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3、廊的设计与安置
廊是一个狭窄的通道,他起着链接建筑物与外部空间的作用,廊不仅能够为游人提供体闲的功能,也发挥着交通的重要作用,廊是一个过渡性空间,使园林景观更具有空间性与层次性,游人走在游廊上,悠闲地看着眼前的景观,一步一景,感受自然与人的和谐,游人在不同的季节能够欣赏到不同的景观,延长了顾客的观赏时间。
同时游廊由于具有遮雨、遮阳的作用,能够达到对游人的保护,岭南地区的四大名园之一的“院红跨绿”桥廊就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一个十分典型的游廊景观,这个桥廊的前面与后面各有五级台阶,在桥的下面有一个石拱卷,在桥的前面与后面的两端分别有游廊相联系,当游人置身其中欣赏景色时,可以依靠着栏杆,稍微体息一下,以此来体会到游廊为人们带来的温馨。
五、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意义
园林景观建筑是一种十分特别的建筑类型,随着人与环境矛盾的日益突出,现代园林不单纯是作为游憩的场所,还需要完美的融入周边的环境,应该把它放在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高度来对待,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在满足人们在活动中观景的同时,还需要重视对室外空间的组织与利用,不断总结经验,提炼发展,使它更适宜人们观赏,更适宜生态环境,使建筑与环境和谐统一,融为一体。
六、结束语
由于园林设计涉及到宏观上的把握与微观的设计,所以园林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通过对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园林规划设计中景观建筑的应用方向。提高园林的可观赏性,达到景色的层次之美,空间之美。因此,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上,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针对性的园林景观规划,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管理体系,结合景观建筑技术,促进园林景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孔源 高等学校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山东农业大学 2009年
[2]王立华 戴继明 关于园林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9年
篇4
【关键词】《红楼梦》;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园林建筑
中国古典在漫长时间里律动着天地人相融相洽、同质同构的基调,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建筑环境与社会结构的协调,凸显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的集聚性、层级性和教化性,强调建筑氤氲着以纲常为统领的伦理道德;二是注重建筑环境与人际关系的契合,讲究以家庭院落为基点,街坊邻里为载体,社区地域为依托的社会网络系统;三是注重建筑环境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倡导外在屋顶、斗拱、柱廊与典籍、诗文、书画的巧妙融汇、虚实相生。
曹雪芹的《红楼梦》写于乾隆年间,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巨著,它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有着严谨紧凑的情节结构,述说了一个时代的兴衰变更,书中除大量的文学知识之外,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且门类繁多,如服饰、建筑等。其中园林和建筑描写是值得研究的一部分内容。乾隆年间是中国园林的成熟后期,也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上集大成的终结阶段,它积淀了过去的深厚传统而显示中国古典园林的辉煌成就。书中涉及的宁府、荣府、大观园等处的建筑描写,一方面蕴含着作者对当时的建筑和园林的深厚学问,一方面体现了作者结构小说的深层用意。注重建筑环境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倡导外在屋顶、斗拱、柱廊与典籍、诗文、书画的巧妙融汇、虚实相生。
《红楼梦》里的建筑与封建社会的秩序一般,有长幼尊卑,有君臣父子,不可丝毫逾越。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段,通过对各道门的描述,体现了封建等级制度及儒家的礼制思想。林黛玉,史太君的外孙女,王熙凤言,“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刻不忘”的人,她第一次进贾府也只能从角门入。王熙凤到贾母房看黛玉,后房进来,之后邢夫人带黛玉见贾赦,也从角门出。大门用于正规礼仪。大观园五间正门“……上面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皆是细雕新鲜花样……”(第十七回)。“桶瓦”是圆筒状的屋瓦,“泥鳅脊”是圆背屋脊,此建筑制度在当时必须具有一定等级地位的贵族才能用。元妃省亲时是将“銮舆抬入大门”。还有些重要的仪式和节日大门亦开:贾家除夕祭祀“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行礼仪式完了,贾母回荣府由宁府大门而出,来到荣府,“也是大门正门一直开到里头”(第五十三回)。宝玉娶亲亦“大轿从大门进”,礼乐精神在此得到了充分体现。在院落组群中,该特征体现更为明显。每个院落均前后串连,通过前院达后院,此乃中国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产物。第3回中,我们借黛玉的眼睛,对院落的布局有了个初步了解“……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正中是穿堂……转过屏风,小小三间厅房,厅后便是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往东转弯,走过一座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门钻出,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方是内正室……”。府邸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直接、紧密相关的联系,反映出了中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的一般特征,儒学规范、礼制亦渗透其间。
大观园是《红楼梦》中人物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故事情节展开的平台。虽然是作者在现实园林基础上想象的纸上园林,但是却没有超越现实生活中营造的可能性。在筑山、理水、植物配置、意境上均遵循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规律,体现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特点。如大观园中的植物配置,充分利用植物所具有的“情感与品格”来赋予园林不同的性格特。如怡红院,“绕着碧桃花,穿过一层竹篱花障编就的月洞门,俄见粉墙环护,绿柳周垂……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怡红院红香绿玉的色调很好地烘托出贾宝玉的性格特征。又如潇湘馆,“一带粉墙,有千百竿翠竹掩映,院内数楹修舍进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是石子漫成的雨路,这样的植物配置与林黛玉孤高洁雅的性情十分相合。”再如蘅芜苑,“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飘,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很好地衬托出薛宝钗朴素大方的外表,而其周身却散发着动人的人格魅力。紫菱洲水“岸上蓼花苇叶,池内翠荇香菱”。水生植物多半柔弱,顺水而漂,诠释了迎春懦弱无能的性格。秋爽斋“梧桐芭蕉尽有”,体现出秋天的“爽”字,也衬托出探春的豪爽的性格。栊翠庵“有十数枝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也是妙玉孤傲性格的物化。
《红楼梦》中说大观园:“若大景致,若是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从而营造了园林意境。园林建筑蕴涵丰富的文化意义,建筑与山水艺术结合,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园林景观,陶冶人们的身心,激发人们的粗名才智,凡此均属于内在价值,也即精神功能。园林山水园部分的建筑,更注重它的内在价值。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价值是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乐文化紧密相关的。
作为道家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易经对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较为深远和广泛,时至今日风水意识(术语为堪舆之术)无论在乡村还是在都市还在或隐或显地左右着建筑发展。传统中国建筑基于《周易》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形成了似是“天生的”的宇宙意识或称大环境意识。大至都城选址、宫城规划,小至建筑高度、面阔、进深,甚至门窗尺寸的确定。关注的重点不在于平常外在或直接的道理推求,如使用是否方便、材料和人力的是否节约、建筑结构是否合理以及艺术构图的完美与否等技术性层面,而在于一些非技术性的隐形因素,如传统哲学思想和传统礼制这些涉及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理论的东西。红楼中建筑尤其是大观园,每一座建筑都和“十二钗”,特别是两位主人公的生活、感情以及命运紧密相连。建筑具有强烈人物个性,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红楼整体艺术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如黛玉所住的“潇湘馆”,个性鲜明、神韵独具。以翠竹遮映,与她的高洁柔韧性格相和谐。因此,清幽的潇湘馆只有冰清玉洁、灵心惠性的黛玉才适合居住。“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泪也无?”“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第34回)。千竿翠竹既是其高洁的象征,也是其爱情与命运的象征。潇湘竹等同于情感真挚执着的黛玉,同时也暗喻了黛玉“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命运。曹雪芹用他的神来之笔,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充分灌注于建筑这一重要元素,使各组成部分相协调、匀称,塑造出了栩栩如生、气韵生动的人物形象。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合和之美”“中庸之美”, 在设计时崇尚“自然”, 强调“法天贵真”、“天趣自然”,反对成法和违背自然的人工雕凿。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从而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而独辟蹊径。
篇5
关键词:城市;风景园林;融合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for the current society has brought many problem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nergy consumption is a major problem and the ecological impact. This requires new urban concept for this phenomenon interpretation and summary, landscape city has become the main manifestations of the current mainstream of urban development, eco-cities.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the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city.Keywords: city; landscape; fusio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引言:在社会不断的进步中,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随着人们就对各种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各种需求也在不断的加大中,提高城市建设已成为当前人们的主要要求,实现风景园林城市的设计是为来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实现城市发展中与环境协调统一发展的前提基础。风景园林作为我国传统的环境设计之一,在当前的城市建设中成为一个主要的发展高度,是结合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以及建筑学为一体的设计过程,是综合社会生产中的经济、文化和其他各个领域为一体的建筑设计流程。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做到城市、人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更是人们对生活需求的主要目标。
一、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科学模型
城市规划是当前城市建设的基础,是未来城市化建设水平的重要基础,更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个文化和民族特征的体现着。 城市规划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对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并提出相应对策,是通过当前各种先进的技术结合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手段与设计理论不断的对城市进行协调统一发展设计的前提基础,是采取合适的规划措施,调整城市发展理念的前提与基础。
历史上,有不少的人都对城市的未来提出过设想,推动了城市理论的发展。城在当前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城市不断的加快,各种环境问题与生态问题已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环境意识增强,有学者开始思索城市发展与生态的关系,以植物生态形象模拟城市的规划结构,设想出“仿生城市”。
二、生态观在城市规划中的体现
在生态城市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以协同论、突变论和耗散结构论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方法论对城市规划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协同论的始作者哈肯认为,现代城市是一个分成若干层次的大系统,处在第一层次的三大系统即为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系统之间具有相互制约作用。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论认为城市是一种耗散结构,它必须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又不断输出产品和废物,才能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从生态学观点来看,城市犹如一个复杂的有机体,不断进行新陈代谢。是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社会和经济两个子系统,是一个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因此,城市的生态观就是在城市理论探索、建设实践和立法措施等方面运用生态学的知识和原理,确立城市是一个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思想,将城市放在较大的区域中研究,以协调人工建造与自然环境良性共生关系,并在规划设计中自觉地引入生态决定因素。对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形态和景观特色进行分析处理,以满足后工业时代的城市发展需求。城市的空间结构是城市诸功能要素之间的空间组合格局及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随着对城市功能认识的提高,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也在不断的调整。
三、园林设计的特点
园林设计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开始了,人们在几千年前就开始追求居住环境的设计过程,园林式建设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标志。在今天,我们还能看到许多的标志性园林建筑,如当今的苏州园林等。园林设计在今天更是发展到了更高的角度,人们在追求传统建筑的同时更是将世界各个国家的风格不断的融合,形成了一个新型的系统化的学科。在当今园林规划设计的观念在逐步深化和完善,领域也在拓宽设计人员在实践中小断结合国情,在传统文化设计的基础上吸取当前各种新思想新潮流,顺应现代生活的需求创造出适合当前环境突出其中个性的作品。
四、园林规划设计趋势
正如我国有传统园林文脉一样,各国都有自己的传统文脉另一方面,国际交往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城市现代生活的趋同园林同城市规划、建筑等学科一样,都在尽量保留传统文化个性的前提下,顺应城市发展的大潮,其成果都具有社会思潮和现代生活反哺的印记因此,城市园林将在继承文脉和走向国际化两方面并存,多元化园林创作的趋势将小可避免时代感可能带来走向国际趋同的一面,文脉又让我们小时从民族、地域中寻找到文化亮点两者在高层面上的对接,这可能是新世纪园林文化的趋势和众生布目。
五、城市设计与风景园林设计的关系
1、设计客体的同一性城市设计主要面对的是城市外部空间的形态布局,创造理想的城市空间结构。风景园林设计的对象主要是城市中的绿色空间,如城市内部的绿化设计一直是风景园林师最本行的业务。由此可见,城市设计与园林设计在设计对象上有着高度的同一性,城市外部空间是其共同的工作领域。
2、设计目标的一致性 不管是城市设计师还是风景园林师,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辛勤耕耘不断的创新发展,面对和追求的都应是同一个目的DD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营建理想的可持续的城市外部空间形态。所不同的只是他们从不同的方向向这个目的努力和迈进。
3、 设计理论的互通性 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在理论基础也有着很高的互通性。20世纪人类在哲学、艺术、科技领域里几次大的潮流,几乎同时对两个学科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如功能主义到人文主义的变迁,既左右了城市设计理论思潮的发展方向,也直接影响着风景园林师的设计方法和理念。当相关理论基础随着人们的审美和社会的潮流改变时,两个行业的发展方向也就随之改变。
4、 从业人员的互渗性 城市设计和风景园林设计的渊源很深,突出的一点就是从业人员的互渗性。许多城市设计师有着风景园林的学科背景,而许多风景园林师又是学城市设计出身的。国际著名的风景园林教育家卡尔•斯坦尼兹(CarSteinitz)教授,早年就是师从于城市设计巨匠凯文•林奇。亨利•文森特•哈勃德是哈佛大学第一个风景园林学位的获得者,后来成了城市设计领域的著名专家。
5、 学科发展的互补性 城市设计注重硬质景观的营造,强调景观视觉上的冲击力,将环境看作是建筑在空间上的外延;园林设计注重景观与自然环境的整体协调,强调生态原则的体现,将建筑看作是众多营造要素之一。1970年代以后,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生态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处理设计对象,已成为风景园林师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
六、城市发展过程中园林的设计
20多年来,我国城市园林发展无沦是速度还是数量都是空前的,情况一年比一年好新一代风景园林师成长了起来,设计领域和思路有了很大的拓宽园林是一个具备社会、自然、艺术多元功能的综合体,既要满足生态、环保、休闲和装点城市的社会功能,又要符合植物学特性的自然规律,同时,在艺术上既要体现创作哲理,又要突出设计者所追求的个性这就要求设计者应有较全面的修养,要有高立足点、大视野和全方位的把握能力园林小是纯艺术,任何单纯或极端地追逐其中一种功能,都可能是小完整的园林创作思维在科技飞速发展和信息爆炸的现实面前也在裂变之中,生态的、传统的、后现代的各种思想以及对于把城市推向过于刚琢的批判,正在昂首跨上规划设计舞台。
篇6
关键词:风景园林;建筑;景观环境
b建筑是人们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进行建造的构筑物,包括供人生产、居住、工作、储藏物品、学习、、经营、娱乐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例如,园林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民用建筑等。房屋是建筑,然而建筑并不单纯指房屋,房屋是建筑物中的一部分,是住人或存放东西的建筑物。房屋作为建筑的一个部分与构筑物有明显的区别,构筑物即营造物,一般是指的不提供、不具备或不包含人类居住功能的人工建造物,指房屋以外的、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的设施,如铁道、码头、机场、道路、水坝、隧道、水塔、桥梁等。一般具备、包含或提供人类居住功能的人工建造物即统称为建筑物。
2.建筑发展的本质推动因素
建筑发展的本质因素是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变化。建筑的发展并不完全依赖于人类活动对建筑功能要求的改变以及社会审美的变化,每一次建筑的巨大进步都会是以新技术新材料的突破为前提的。单单只是建筑造型的改变并不是建筑发展的本质因素,而要分析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过程。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材料的发展赋予了建筑物的时代特性和时代风格。近几年,钢结构建筑相比于砖混结构建筑在环保、节能、高效等方面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深圳高325米的地王大厦、上海浦东421米的金茂大厦、北京的京广中心等大型建筑都采用了钢结构。建筑材料经历由天然的石料、树枝、泥土,到人造的石灰、砖瓦、钢铁、水泥、玻璃等,再到合成的纤维、塑料、纳米材料。[1]正确、节约、合理地使用建筑材料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发展。新颖的建筑并非凭空产生的,而是由建筑艺术与建筑材料的互动关系决定。既有施工技术的不断革新又有建筑设计理论的不断进步而且受到建筑材料发展的制约,同时也受到其发展的推动。建筑材料作为实现建筑美的物质条件,对建筑艺术的变化与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如果建筑艺术必须要有更高更彻底的并有彻底的变化,那么就必须以当时的物质技术条件为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技术并不是其本身的目的,它是实现社会目标的一种手段。对于人的存在而言,建筑艺术的进步,不仅仅指物质上的丰裕和改善,而是看这种变化是否朝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生态和可持续建筑成为热点,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必定不是征服自然,而是人与自然的人性化交流。
3.建筑元素在景观环境中的作用
对于建筑要素在环境中的作用可以分为艺术性和实用性两方面,在艺术性方面建筑首先具有观赏性,这种观赏性在于能与周边环境成为统一体且能更好地体现环境的特点。上海浦东新区的东方明珠建筑就是一个出色的案例,人们从浦西的外滩向黄浦江对面望去,现代城市高楼林立的那种强烈的现代气息扑面而来,而东方明珠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轻而易举的跳脱出来,迅速的闯入人们的视域之中,成为极好的景观。[2]另外建筑是为了调整和改善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它不可能脱离某个媒介去凭空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环境的意境美,并且依环境而生。“标准营造”设计的青城山石头院可以算是很好的例子,几个窄长院落里每条细长的巷子都把人们引向池塘和山的方向,各个“茶院”都有大小不等的天井,天井或是玻璃的或是完全开敞的,砌墙的石头是本地最常见的“青石”,这些石头在当地湿润多雨的气候下会慢慢长出浅浅的青苔来,创造了一种悠远质朴清净神秘的意境。[3]在实用性方面,建筑要素在景观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建筑在环境中充当了人文性表达的载体。海历史博物馆建筑位于上海人民公园的景观环境之中,它如鼎一般稳稳的矗立于公园之中,其本身粗糙稳重的建筑形象控制着人民公园的这一人文性景观特征。多样鲜明的主题赋予场所空间突出的印象和特殊的意义,并为其注入精神与活力。建筑要素在环境中还扮演了一个人类活动与自然景观的动静变化的过渡地带。“标准营造”的另一设计雅鲁藏布江码头很好地诠释了建筑在人与景观中的过渡角色。码头由一条连续曲折的坡道围合成面向江面的小庭院,坡道由庭院再向上,在高处从两棵大树之间穿出悬挑到江面上,成为一个飘在江面上的观景台。码头的室内空间利用地形和坡势,隐藏在坡道的下面。[4]如此贴近环境的设计既满足了游客活动的功能需求又满足了顺应周边环境的要求,成功地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除此之外建筑在景观中还有丰富景观层次的作用。一项成功的景观环境设计关键在于对其整体形态的营造。整体形态需要从设计的各个方面,因此景观的层次性变得极为重要。例如福建平和县桥上书屋,很好的利用原有环境丰富了景观层次,其关注到整个村落的整体空间问题,设计从选址到其着眼点皆超越了小学教室的功能本身。
4.结语
著名建筑师亚瑟.埃里克森提出:建筑设计不仅仅是建筑师的运用才能的想象,而且还是它的目的和环境这两个条件产生反应的必然结果。它们是两种相对的力量:一种通过环境,将这种压力由外而内对它进行塑造;另一种通过设计,要求它的压力由内而外推出它的形式。即功能推出形式,环境进行塑造。[5]建筑是一个具有生机的活性系统,它随着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变化,当然也随时都与所处场所的秩序、内在机制相协调,其存在的环境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同时环境也因建筑的出现而得到升华与改善。从分析环境入手,尊重环境、利用环境、认识环境,在与环境的融合和协调中,满足建筑的功能,塑造建筑的形象,创造建筑的环境,融建筑与环境之中应当是当代建筑师的责任之一。
参考文献:
[1]刘思思.浅谈建筑技术与建筑创作.建筑节能,2010(2).
[2]浅谈“针点建筑”在城市景观环境中的作用.中国学术期刊网
[3]张轲,张弘,侯正华.标准营造“青城山石头院”.时代建筑,2007(4)
[4]标准营造官方网站
篇7
【关键词】低碳 历史文化保护 历史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城市是碳减排的关键,而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必然担负着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转变中国城市发展模式,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保证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性要求和如今城市的发展理念。
一、低碳与城市建设
过去100多年来,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CO2和其他温室气体,使大气CO2当量浓度增加了约60%,全球平均气温也因此上升了0.74˚C,控制大气中的CO2浓度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刻不容缓的事情。
城市是由建筑所构成的,从碳排放来讲,城市是碳排放最主要的来源。我国有 600 多个城市,20000多个集镇,对其中287个地级以上市进行统计,这些城市的能耗占中国总能耗的 55148 % ,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中国总排放量58184 %。近300个城市就占到能耗和碳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如果把其余的相加,二氧化碳排放将更加集中于城市。城市既是人类最终的归宿,又可能成为摧毁人类栖息地——地球的最主要因素。
从碳排放源头看,城市是人口、建筑、交通、工业、物流的集中地,也是高耗能、高碳排放的集中地。据统计,全球大城市消耗的能源占全球的75%,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的80%。从最终使用的角度看,碳排放的来源可以分为工业、居住和交通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最后从空间区域来看,2006年我国CO2排放总量呈由东部沿海向中部和西部地区递减的趋势,内蒙古—河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一线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排放量相对较高的地区,而这些区域总体上是我国的城市密集区。
显然,我们需要改变城市发展的传统模式来应对全球变暖的挑战。
二、低碳城市规划与建设生态城市
城市规划是一种土地和空间资源的配置机制,是政府引导城市发展的重要规制手段,也必然成为快速城市化地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的直接手段。气候变化涉及的人为碳排放成为影响全球气候增温的主要因素,碳排放与城市化过程相交织,低碳城市遂成为遏制全球增温的首要选择。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加速、碳排放日益增加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低碳城市规划则是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城市是碳减排的关键,城市规划应该承担起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这就要求城市一定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高效率的利用土地、能源和各种资源,实现工业布局的低碳化、循环经济,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倡导绿色消费,建设生态文明的城市。
对于低碳城市规划,同济大学的潘海啸等提出了低碳城市空间规划策略,探索了区域、总体规划、详细规划3个层面的低碳发展模式,在区域层面提出以区域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发展模式,在总体规划层面提倡绿色交通支撑的空间结构,实现短路径的土地混合使用,适合人与自行车的地块尺度,以公共交通可达性确定开发强度,在详细规划层面主要以居住区规划为例,建议限定居住小区规模,避免大街区空间,来促进步行和自行车的使用。
三、低碳与历史名城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发展形势强调对具有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建筑和街区进行整体性保护和合理利用,把这些千百年来的优秀建筑和街区看成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通过精心保护,可以永续地成为城市低碳发展的源泉。这些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
保护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素,也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城市的历史文化代表着一个城市的个性和灵魂。
首先,保护不仅意味着对历史文化名城中一个文物古迹或历史地段的保护, 而且还包括对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中各种积极因素的保护与利用, 是从文物保护出发, 保护与此有关的建筑、建筑群、街巷, 控制有损当地空间环境品质和景观质量的建设项目,从而为城市历史、建筑艺术做出贡献,进而保护独特的城市个性,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历史环境保护不能像文物保护那样严格,不是绝对地保护某些特定的建筑, 而是要从整体上保护城镇建设的特色,在历史环境保护的同时,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也不能放松,只有全面分析城市结构,找到值得保护的潜在对象,使值得保护的得到有效的保护,才能使潜在的经济效益得到发挥,从而有利于城市长远发展。
其次,树立低碳生态的意识。所谓“低碳”,就是以无碳或低碳能源利用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以低能源消耗水平、含碳燃料二氧化碳的排放显著降低为主要特征,其实质是能源清洁利用、高效利用和低碳排放。那么,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就是遵循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建设低耗能、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生态城市。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一定要树立低碳经济发展意识和低碳生态文明观念,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没有原则、没有选择、没有标准地进行保护。保护时可充分借鉴中国传统的生态思路。例如,中国的园林在形态上是自然的缩影,而西方的园林是几何的、宏大的、反自然的。中国的园林是建筑物的延伸,园林在建筑中,建筑在园林中,是共生的:在西面的墙上,爬满了藤蔓,遮挡了烈日;在正厅,开辟了花园、草坪,南侧种了落叶型的树木,冬天落叶后阳光可照射进来,夏天树叶长出来又能遮阳。这样的设计非常巧妙,既赏心悦目,又调节气候。西方则不然,其建筑和园林是相互隔离的。所以,中国从自己的生态文明的基因里面,自然而然产生了中国式的园林建筑艺术,为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最后,城市作为一个活的机体, 承担着交通、工作、居住和游憩功能, 始终为人提供服务,一直处于新陈代谢的状态, 而组成城市的各种建筑及群体, 随着时间的迁移不断地老化、过时, 城市的结构网络及交通发展是必然面临的问题, 那么该更新什么, 如何更新, 又如何在更新中保护, 成为城市保护中又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城市而言, 保护只是局部, 不会也不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城市, 所以保留什么, 改造什么, 拆除什么以及如何保留, 如何改造, 如何新建对于城市而言是一个关键问题, 换言之, 城市保护的必要性与城市发展的必然性, 使名城保护的内容与方法不仅要包含对历史遗产自身保存与维护问题, 同时还包含对历史文化遗产所处城市环境的变化与发展的控制与引导问题, 两者同样重要。
所以, 历史城市保护要从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城市规划、文物保护和建筑设计等方面统筹考虑, 采取综合的措施, 把保护与建设协调起来, 把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城市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空间秩序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 从城市是一个大系统的观点出发, 进行高层次的保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延续历史文脉, 实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从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 仇保兴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王景慧, 阮仪三, 王林, 编著,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9.
[3]王建国编著, 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 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1.
篇8
关键词:墓园规划;墓园景观;墓园文化;墓葬形式;植物规划;墓园风水
墓园作为一种传统的纪念性景观,一块城市和乡村的公共绿地,其中凝聚着古老
的文化和信仰。国外墓园规划设计理论研究已经相当的成熟。国内墓园规划设计的理论研究还是一个空白。虽然在纪念性景观研究中会有所涉及,但还不够深入和系统。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墓园建设也逐渐成为了一个热点。由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利用的控制,将墓园建设与文化、生态建设相结合,营造园林式墓园成为一个新的趋势。
一、 墓园的概述
广义墓园是指从人类对自身死亡墓葬意识产生以后,生者为死者建立的各种形式和规模的墓地。狭义墓园也指公墓,是用园林的形式设计,具有一定的设施、规模和数量的墓穴,它是近现代出现的一种墓地形式。
墓园作为一个生死对话,承载记忆的场所,具有强烈的纪念性特征、象征性、时代性、地域性、功能性、文化性。现代墓园运用空间艺术和设计方法,构成了不同空间和场所,营造墓园特定的环境气氛。
二、 墓园文化的解读
(一) 、宗教文化
墓园文化与古时祖先崇拜和灵魂不灭的观念有着一定的联系,同时交织着地域性
的宗教文化内涵。在中国,儒、道、佛的丧葬观深层地覆盖着墓园的思想。 在西方是神学教义的影响很深。
(二)、风水文化
墓园文化其中风水文化是最典型的一种体现。最早使用“风水”一词的《葬经》简明概括了风水选择的标准是:“来积止聚,冲阳和阴,土厚水深,郁草茂林”。 以风水择定墓地作为历代普遍烙守的丧葬历法。
(1)、山:
龙脉就是山脉,对基地或穴位来说就称来龙、来脉或后龙。要求山势层叠深远,要“重峦叠嶂,秀丽森然”,不宜孤峰独秀,最好后龙背后还有少祖山、祖山几层。
(2)、水:
水在景观方面也很重要,在风水理论中提到“风水之法,得水为上”,山主静,水主动,是互为对比和衬托的。
(3)、地形:
穴区四周尤其是前面,要有一定的长宽面积,所谓“福厚之地,雍容不迫”,“地
贵平夷”,也就是“堂局”或“明堂”要求平坦宽敞,足以安排寝陵中前后院当和各
个殿座。
(4)、土壤
土壤的质地、色泽、含水情况亦须测验。
(5)、植被
“寝陵以风水为重,荫护以树木为先”。树木繁茂与否和风水好坏分不开。
(三)、墓志、墓碑艺术
“墓志”是指埋在墓中的记有死者姓名家世和生平事迹的文字。
“墓碑”的出现当在墓志之前,真正的墓碑始于秦汉。有碑、有表、有志、有铭、有颂,这就使得墓碑和墓志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墓园文化形式,墓园文化更加多彩。
(四)传统墓葬形式
传统墓葬形式主要有土葬、火葬、天葬、水葬、风葬、崖葬、塔葬等。
三、 墓园规划设计
墓园规划设计要打破那种给人阴森可怖的感觉,努力营造一种祥和、安逸的氛围。
用设计公园的手法来设计墓园,而不是传统意义上排排坐墓碑的形式,不但为已故的亲人,也为祭奠者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
(一)、选址
墓园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为城市居民服务的任务。位置选择是指选好墓园与城市的相对位置以及适宜的自然条件的地点。选址必须符合国家对墓园选址用地的有关法规要求。要考虑城市发展的情况,符合城市近远期总体规划的安排。为方便城市居民安葬、悼念死者,位置要选在交通方便的近郊。自然条件选择上,地形多选山岗丘陵地带,同时要求有一定的平坦地面。地形处理多采用逐步上升,以台阶的形式形成墓园的主景,使人产生仰视的观赏效果。要调查周边水源的种类,如河流水,还是水库水等。水源地起到收集自然雨水的作用,所以不能选在城市饮用水源附近。植被条件对墓园的选址也很重要,原有植被生长茂盛,就容易形成墓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也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规划时,尽量保留原有的植物。
(二) 、墓园规划的基本原则
1、 师法自然,营造绿色环境。
墓园的规划应当尊重自然,师法自然,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地形等要素加以人工
规划。尽量保持和不破坏原有的山势和自然风貌,创造能够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要求的环境。
2、 墓园园林化。
墓园是具有特殊功能和特征的景观,应表达庄重肃穆、简洁素雅的纪念性气氛为
主调,但还应当具有园林外貌特征,满足生者对环境的要求。运用自然山、水、地形、
建筑、植物等造园要素和手法,营建亲切、宁静,可以为前来祭奠的人们提供休息、冥想的场所。
3、满足不同阶层,不同的人的需要。
墓园应考虑到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人群的要求,提供多种选择、多种规格的
安葬方式,同时要考虑不同比例,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要尊重当
地的风俗习惯进行规划。力求当地特色的墓园环境。
4、传统墓园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墓园在重视绿色环境的同时,也应该重视传统风水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使墓
园能够体现丰富的文化气息和现代科技特征。
5、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留有发展余地。
墓园要统一规划和布局、合理区划。由于墓园的开发和建设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
所以要进行分期实施,并为将来的发展留有余地。
(三) 、墓园面积规划
1、墓园所需面积
以火葬为主的城市必要墓园面积:
M=C X A X (N-B)
M:墓园面积
C:园路、广场、建筑、植被占地系数((2-3)
A:每个墓穴占地面积
N:城市本地居民户数
B:城市本地居民有墓的户数
2、墓园的规模
每个墓园的面积,要根据土地利用、后期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以10公顷以上,20-50公顷为宜,小城市的墓园面积小于10公顷的,或以骨灰寄存为主的墓园,面积不受限。
3、墓穴总面积与墓园面积比例
墓园中墓穴所占的总面积,一般不超过墓园总面的1邝。
(四)、墓园分区规划
分区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组织空间,以下说明分区的设计要点。
1、入口广场区
需要一个强烈的到来感和迁移感;合理的停车位,积极创造墓园内徒步的倾向;
设置导游信息介绍,包括场地位置,场地地形图,特殊纪念物的位置(以媒体技术优先);足够的空间组织人流。
2、服务区
采用生态环保型建筑;服务性建筑的位置要有可达性;有大型的聚会和为长期的预约提供的场所;提供纪念品及祭奠用品出售。
3、墓园区
墓园区设立在风水好的朝阳带,并成为主体;通过步行体系贯穿墓园各区;各区划分高、中、低档;墓座密度合适,满足穴位需要;考虑排水,防止墓穴积水;墓体、墓碑设计根据亡者生前喜好及家属愿望设计,不可格式化。
4、纪念区
提供足够空间进行各种规模的纪念活动;创造冥想和纪念氛围;以下各区可以根据当地情况而定进行设置。
5、森林缓冲区
以当地优势树种和松柏类植物混和种植,形成视觉上的季节变化,营造一种围合的空间感;从地形顶点的视觉作为一种优势点,意为升到“天堂”;考虑生物多样性,作为野生动植物栖息的地带。
6、水景区
全年保证有水,并且不对饮用水源产生污染;扩大空间感;创造听觉和触觉体验;
提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场所。
7、开敞空间
墓园中的开敞空间为整个区域提供了非常好的风景视觉;大部分面积里处于缓和斜坡;充当“外部空间”作用,用来加强区域的空间转换;为狭窄区域的自然环境提供了一些保护。
(五)、墓园景观空间构成
墓园景观空间侧重于通过空间环境渲染或影响殡葬活动者的情绪,具有特殊性。
空间由“线”和“点”两种类型组成。“线”为引导人们活动(如办理丧事、祭奠等)提供条件,而且有助于引导人们在活动中确定方向和寻觅途径(如墓区道路),“点”
是指供人们停留的“结点”(如广场、祭奠场、小游园等)。
主要划分:
1、道路划分空间
2、植物划分空间
3、建筑划分空间
4、植物、道路和建筑综合组成的空间
各种实体共同组成一个空间最具有表现力,使墓园空间具有鲜明的主题,可以产
生较好的效果。
若干有特色的空间连接起来,可以形成一个丰富的连锁空间。采用“步移景异”、 借景等手法扩大了空间感,把有限的视觉范围扩展到无穷无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墓园道路规划
墓园的道路规划要充分利用动线空间景物的展示规律,使各墓区(点)前后呼应,使人们在游览过程中能把独立景点连贯成完整空间序列,形成一个统一、变化的空间体系,以获得良好的动态景观。
墓园道路是连接园内各墓区、墓点的纽带,又是引导人们观赏风景的导游线。道
路系统设计要根据墓园的规模、各分区的内容、游人容量和管理需要,确定道路的分
级要求。主要道路具有引导作用,要做到易于识别方向、通畅、便于集散。主要道路可以通车,同时考虑车行和人行步道分开,车行道以不干扰人行道为前提,丧葬车行道要考虑出入方便以及至墓区的可及性;依照地形地貌及习惯形成的次级道路,合理进行布局,次级道路考虑无障碍设计,减少台阶,以坡度削弱高差,方便轮椅和推车通行。根据道路所在的墓区环境和功能要求,选择路面的材料、质感、形式、尺度,研究路面的寓意、趣味,使路面很好地成为墓园的组成部分。
(七)、墓园小品规划
墓园的艺术性与实用性是通过多种多样的墓穴形式表现出来的。墓穴、墓碑的制作、安放都能体现艺术性。墓碑是墓园特有的景观小品,在墓穴、墓碑统一安放、统一管理的基础上,提倡设计的多样化,这样既可充分利用土地及空间,又使墓园更加美观和艺术化。
为了增加墓园的整体视觉效果,可在园内设置一些其它的景观小品,以达到锦上
添花的目的。包括墓园导游图、简介牌、标志牌以及指路牌等各种形式。展示小品也
可结合园椅、园灯、山石、植物等统一布局,使其融为一体。
(八)、墓园植物规划
墓园的植物景观设计要以自然为师,才能营造好的植物群落。墓园的形式各有不
同,其选用的植物也会因不同的生态条件和气候条件而有差异。
1、选择寿命长的植物
墓园中常选一些树龄较长的植物以表示逝者永恒之意。这类植物常见的有松柏、
银杏、黄连木、樟树、苏铁、南天竹、楠木类、榕树等。
2、选择可以避邪的植物
墓园内种植避邪的植物,由来已久。目的是为了求得死者在阴间能够平安,这符
合中国人的心理。这类植物主要有:垂柳、桃、梧桐、柏等。
3、选择与宗教有关的植物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存在不同的。同一民族也有不同的人,
这些人生前信奉宗教,在死后也希望能够在其坟墓周围种植与宗教有关的植物,以表
示其虔诚的信仰。在墓园植物选择时要考虑与宗教有关的植物。这些植物主要有:菩
提树、贝叶棕、婆罗树、荷花等。
4、选择常绿树种
常绿树种具有坚强和万古常青的寓意。是营造墓园纪念性气氛很好的植物材料。
除松柏类植物以外,可以在墓园中选择的常绿树种的种类很多,如冬青、罗汉松、白
兰、石楠、广玉兰、蚊母树、含笑、青冈、十大功劳、杜鹃等。
5、选择赋有人格化的植物
根据逝者生前职业和其喜爱的植物,选择与之相应的赋予人格化意义的植物,也是墓园植物选择的一个特点。如生前是知识分子,则可选择具有文人色彩的“岁寒三友”、“四君子”、紫薇、丁香、桂花等植物栽植在墓旁;如生前是教师,可以选择桃、李,表示“桃李满天下”的寓意;如果是军人,可以选择木棉。
植物配置上还要注重色彩、姿态的选择。墓穴周围可以选择一些草本植物,作为点缀。色彩丰富的草花可以活跃墓园肃穆的单一气氛。草本植物以宿根花卉为主;也可以根据死者家属的意愿布置花卉。
四、 案例――厦门市海沧文圃山墓园设计
2008-2009年笔者在厦门市海沧文圃山墓园项目设计中,可以说是第一次真正地全面地接触到具体的墓园规划设计,包括细部的具体功能分区分地块的设计,以及每个墓碑的艺术设计创意。整个项目的过程也是学习墓园基础知识,总结国内外墓园的发展史和特征,在浙江佳境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天泉佳境陵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对墓园的宏观规划上笔者进一步最后落实到墓园详细规划设计,结合具体地域文化,具体项目概况进行项目的理念规划,具体的分去设计。设计过程也是笔者对墓园景观这个景观分支的一个初探过程,一个提升自身综合专业素质的过程。
(一)、墓园项目概述
海沧区政府希望通过文圃山墓园项目的建设,以解决海沧区东头山烈士墓、海沧区内各农村骨灰堂异地搬迁和散布在海沧各处山林的墓地归整搬迁问题,统一整治现状散落在各村的墓穴,集中提供部分永久墓穴,以免村民乱葬骨灰,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统一规划管理,也消除了清明扫墓焚烧纸钱带来的森林火灾隐患。
墓园的规划范围为73公顷,线形基本上沿山体等高线走。规划区位于海沧区文圃山南麓, 地处海沧区中部蔡尖尾山片区,西面与龙海角美镇相邻,南面正对古楼水库,距海沧行政中心约7公里,距海沧大桥约8公里,距新阳工业区约6公里,距海沧港区约12公里,距角美镇约14公里,距青礁慈济东宫约2公里。
(二)、墓园位置现状分析
1、风水分析
文圃山依山面水,周围群山绿荫葱葱,园内小溪婉转穿流而过,汇集成古楼水库。风水学上有“山聚人力水聚财,有山有水是宝地”之说,规划地块正合“经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之意,是一处构筑墓园的风水宝地。
① 按照“龙真”、“穴的”、“砂环”、“水抱”四个准则对基地评估:整个基地的左右山脉即在左青龙、右白虎非常清晰,前(南)有水库即湾池,谓之朱雀,后(北)有丘陵(背山),谓之玄武。
② 按照朝山、案山、明堂、文峰四个元素进行评估:基地前面具备了朝山和案山,东南方向有一山丘即文峰,且基地大、中、小明堂明显。整个基地“龙真”、“穴的”、“砂环”、“水抱”和“朝山”、“案山”、“明堂”、“文峰”同时具备,实属罕见的“藏内抱水”上等吉地。③ 基地的西北方向有水溪流出,出水口方位就是一个缺口,正是冬季寒冷北风侵入的大门,“煞气”乘虚而入。
2、地形分析
规划地块属丘陵地貌,北侧依山,东南侧为古楼水库,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宽约1000米,总面积73公顷,山体约占面积的68%,整个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规划范围内最高点高程为146.2米,最低点高程为25.7米,相对高差约120.5米。
3、景观资源分析
景观资源优势:
规划区南面为古楼水库,水库面积很大,水面较为开阔,周围群山环抱,绿荫葱葱,可作为区外重要水景加以利用。区内则群山环抱、山峦起伏,其高低起伏,风景各异,为墓园营造了独具特色的水体景观。
景观资源劣势:
古楼水库大坝北面的海沧爆破器材仓库对山体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园内林分结构单一,树种较少,缺乏观赏价值高的园林树种给此区景观带来一定的影响。
4、现状植被分析
规划地块地处丘陵山地,主要为野生植物,全园约百分之三十区域为经济林,主要以龙眼、柑、柚、蕉等为主,其余大部分为山地,植物群落结构简单,树种单调,除了经济林,只有一个乔木层,以少数几个先锋树种占优势,如马尾松、相思树、木麻黄、桉树、杉木等,郁闭度不高,林下灌木、草被也不茂密。
(三)、墓园规划
规划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利用散满山坡的卵石,加以环境处理,创造出“仙石”、“寿石”、“灵石”等景观。 (2)地方特色原则:通过分析闽南地区的自然人文因素,追寻与厦门相关的文化精神并贯穿全局,将历史、文化、艺术与现代科技文明有机融合,形成闽南地区独特的建筑、小品、墓地等人文景观,又兼有现代园林风格。
(3)以人为本原则:满足人员流动、车辆流向的功能要求,适应来客扫墓、祭扫、游览的需要。 (4)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保持原来这片土地的自然景观特色,重视与周围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机联系,保证生态功能完整性和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正确处理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的关系,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心设计的方针。
规划理念――
墓园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固有特色的墓园文化、殡葬文化。本项目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遵循风水、融入文化、在突出景观的艺术性、观赏性的基础上,把墓园打造成以纪念为主题,以文化为根、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色、优美环境的墓园“公园”。
总体布局――
整个文圃山墓园规划结构为两轴、四区。起伏的地形和变化的山脊,蜿蜒穿插的溪流,形成了墓园丰富的空间结构,聚散有序,疏密有致。
1、两轴――指“华夏”、“天衢”两条景观轴线。“华夏”轴线为全园的景观主轴线,亦是整个园区的脊梁,形如“龙状”,体现华夏文化、闽台文化,包括以“思、根、孝”为中心思想,突出同根同源文化的同根文化广场,河洛文化平台,祭天坛,炎黄景观平台,龙字碑等景观节点。“天衢”轴线位于西侧山谷之中,以天地为轴,体现“天人合一”、“世事轮回”的观念,为通天的衢道。
围绕两条轴线,错落有序地布置与中华民族起源或闽台民间传说有关并在闽台地区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如女娲补天、三皇五帝、妈祖、保生大帝等。以及布置代表民族文化的人物和故事:郑成功、施琅、孔子、老子等;布置象征民族情结的龙、凤、麒麟、龟等吉祥物和琴棋书画等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布置太极、八卦、河洛图、生肖等代表传统民族文化的符号以及佛、道、儒、法家思想里的典故。这些景观元素为墓园打造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奠定基础。四区――入口区、英烈区、福寿区、康乐区。
(四)、分区设计
(1)、轴线布局
华夏轴线―― 为墓园的主轴线,形如龙状。起点是两根 “九龙吐珠”的华表门柱,暗喻海峡两岸同胞都是龙的传人,气势宏伟。由此向北拾级而上通过“人之门”――同根文化广场――“地之门”――河洛文化平台――祭天坛――“天之门”,最
终到达炎黄景观平台的 “龙”字碑。
天衢轴线――为陵园的副轴线,同时也是一条景观水轴。天衢轴线由林荫小广场沿溪流渐渐向上,经天门、天桥、天池,达到“天缘阁”,在阁后是一弧形的功德廊,寓意人类历经一番辛苦,终至天界,从此功德圆满。
(2)、各分区布局
各功能区内巧妙运用园中园的设计手法,丰富园区内容,赋予墓园祥和、宁静的氛围。墓园公园化的理念在于把墓园做成一个功能齐全、景观优美的大公园,通过依山造势、就地取材的手法,利用墓葬区的合理布置,墓碑的艺术化处理,结合植物景观和园林建筑小品的穿插,建一座墓园“公园”。
入口区
西入口为主入口,位于古楼水库西北面,包括林荫神道、入口牌坊、大型生态停车场。通过林荫神道,穿过入口牌楼,正式进入墓园。
英烈区――位于陵园的中部。分为办公服务区、烈士陵园,名人园、 众贤园。
其中,烈士广场,硬质铺装占地5312平方米,总占地11200平方米,位于华夏轴线东面,同根广场的东北面,与华夏轴线相平行。广场纪念部分呈几何规则式布置, 规划通过在鲜花丛中笔直向上的轴线通道和层层升高的台阶,以及烈士情景雕塑、升旗广场和烈士纪念碑等形成庄严、肃穆的轴线。
福寿区――本区位于陵园的西面,墓葬的规格相对较高,环境较好,利用山上奇石,辟建高档的名石名木景观。根据各自不同的特色和情趣,分为“福禄寿喜”园、“奇雅秀锦”园、“玫瑰”园三个园。 各个园区既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彼此又不孤立,充分反映人们希望“福禄寿喜”同至、“奇雅秀锦”共赏的美好心愿!
康乐区――康乐区作为普通的墓葬区,包括安逸堂、康乐园、泰宁园三部分。
(五)、植物景观规划
闽南地区对神灵的崇拜之一就是自然崇拜,素有崇拜榕树与樟树的习俗。榕树枝繁叶茂,盘根错节,须鬓垂地,苍莽粗壮,给人一种神秘感。樟树在闽南被百姓视为“神树”,受到民众祭拜。本次陵园植物规划中选此两种树种作为主要基调树种,守护逝者安息。其余可供选择的基调树种有:南洋杉、白玉兰、大叶紫薇、尖叶杜英、荔枝、扁桃、凤凰木、麻楝、人面子、芒果、鸡蛋花、假苹婆、木棉、洋紫荆、乌榄等。
地块以及各园区分界之间选择防火树种作为边界卫护,例如火力楠、珊瑚树、麻楝、细叶榕、木荷、油茶、马占相思、大叶相思、台湾相思、红椎、厚荚相思、半枫荷、秋枫、白颜、蝴蝶果、吊瓜木等等。
主干道两侧以春花植物和秋果植物为主,让清明、冬至两节上山祭拜的游客有景可观。开花植物一般选用白色(纯洁)、黄色(高贵)、兰紫色(幽静)系列。开白花植物有广玉兰、白玉兰、含笑、石楠、丁香、葱兰、鸡蛋花、凤尾兰等。开黄花的植物有黄蝉、黄花槐、决明、黄馨、金丝桃、野生菊类等。开兰花的植物有紫荆、大花紫薇、木槿、二月兰、紫藤、马缨丹、紫玉兰、鸢尾、鸭紫草等。观果类植物可选择:假苹婆、黄果榕、小果铁冬青、火棘、红果仔、构骨等等。
(六)、墓葬规划
1、墓葬形式
根据不同功能区和小园的主题,充分利用地形地貌,采用不同墓葬形式,具体包括:
花坛葬――花坛葬每个墓穴仅占地0.2平方米,是节地葬的典型,同时价格也较经济。花坛葬的特点是将骨灰盒深埋花坛中,根据花坛大小可以存放不同数量的骨灰量。
草坪葬――是源于西方、流行于东方的葬式。将骨灰或骨灰盒与芳草为伴,让生命起于自然,归于自然,吸取大地甘露,与天地合二为一。同时达到美化环境,节约用地,移风易俗的目的。
树葬――树葬是以人们认养绿地的方式,种植一些个人喜欢的树木,将亲人骨灰撒于树下。
艺术葬――既是一座座纪念墓碑,又是一尊尊高品位的艺术品,给后人舒心的视觉感受。生命结束后,用艺术墓碑雕刻形式表现自我,不同的人生具有不同特点,它是逝者生前职业、特长、性格的再现,自然呈现为一座特殊的公园。
壁葬――将骨灰盒嵌在具有传统艺术元素与特色的墙壁内,充分利用空间。分室内壁葬和室外壁葬两种,本次规划中室内壁葬主要位于安逸堂内。
统葬(过渡时期)――传统殡葬文化深入人心,要转变人们对新型殡葬方式的采纳,肯定需要时间也需要大力的宣传。因此在这样一个过渡时期,在各功能区内根据山形地貌、对视觉景观的影响选择合适位置,小比例的布置传统墓葬,并通过新旧形式的对比让更多人了解新型墓葬形式的优势,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思想,促进新型墓葬的发展。
骨灰寄存――作为殡葬改革的一大新举措,对海沧区十二个村的骨灰寄存进行集中管理,节约土地,节省开支。
2、墓葬规划
根据地形条件以及坡度、汇水、景观敏感性等现状分析以及各功能区的主题来合理规划各墓区的墓葬形式。总的规划原则就是坡度陡的地方以树葬(覆盖表土,形成郁郁葱葱的陵园界面,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壁葬(结合挡土墙景观设计)、花坛葬为主;坡度平缓、地势开阔、沿车行主干道两侧的区域以艺术葬、草坪葬、花坛葬为主,结合植物造景,是重要的公园式陵园景观体验区域;水边以树葬为主,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视觉敏感度低的地方因为被观看到的几率比较低,不会对整个陵园视觉景观造成污染,所以可根据地形考虑部分传统葬;而视觉敏感度高的地方要以树葬、花坛葬为主,让人们满眼绿树鲜花,对陵园有全新体验;靠近陵园边界的区域也以树葬为主,形成边界背景风景林带,同时在偏僻地段因被观看的几率低亦可提供局部传统葬。不同习俗安排墓葬区。
(七)、道路交通规划
车行主干道:在马青路段的古楼农场和青礁慈济宫中间新开路进园区,从马青路起点过安逸堂广场前至东入口的道路为红线宽10米的两车道柏油路,其中7米为车行道,东侧为2.5米宽的人行道,西侧为0.5米的路肩,满足清明节爆发性的车流来往。
车行次干道:一级次干道为红线宽6米的环陵园路,人车混行,为陵园的主要人流疏散线,方便游人快速抵达各墓园进行祭拜。二级次干道,行车路面宽4米,位于陵园的西面,南端接主干道北段,北端接一级次干道的西端,形成一环路,满足消防功能。
人行游步道
分为登山游览梯道、步游登山道和滨水游步道三种形式。
登山游览梯道主要指华夏轴的登山道,宽6米,由本地石材砌筑,中间设休息观景平台。
步游登山道主要是连接各园区交通有内环步道、外环步道。外环步道主要是穿越整个福寿区和康乐区,与车行主干道在水库东侧相接。内环步道主要是沿着“天衢”轴线布置,通过同根文化广场,和外环步道的东端相接。
滨水游步道位于滨水休闲区,根据现状地形1~2.5米宽不等。
停车场
文圃山陵园距厦门市区较远,停车场计算需考虑多种车型。面积计算依据【G•K•N(F÷M)•R】公式。G:高峰时游人数(日游人规模按清明节游人数的平均值5000人次/日计÷0.85);K:乘车率(80%);N:停车场利用率(80%);F:单位规模(轿车17/台,小旅行车24/台);M:单车容纳人数(轿车4人,小旅行车12人);R:交通比例(轿车占90%)。
根据清明节的人流量,规划范围内拟建8个生态型停车场,规划总面积为20737。
整个文圃山墓园力求建设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的、带有墓园浓厚文化气息的公园式墓园。
结束语:
当今人类社会对人生观的体会是一种新的思想观念,也是一种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的体现。现代墓园的发展正努力适应社会的这种变化,墓园不在是那种给人阴森、恐怖感觉的墓园,而多的是一份祥和、安逸的氛围。墓园公园化的理念成为当前墓园发展的新趋势。同时也是活人从中获得崇高启示与人生感悟的哲学公园,是一个人造环境,环境造人的人文互动系统。
参考文献:
【1】诸华敏.现代殡葬文化建设概论[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2】蔡希勤.中国墓葬文化[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5.
【3】付超,刘艳红,辛宏宇,赵挺.荷兰景观与规划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刘滨谊等.纪念性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5】康.纪念的凝思〔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6】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7】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8】王计生.事死如生:殡葬伦理与中国文化[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