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6: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媒体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传统媒体 新闻客户端 门户网站
通过新闻客户端获取新闻资讯已经逐渐成为受众的首选工具。传统媒体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新闻生产,更精准地连接用户,更快速地融入移动互联网传播格局,把新闻客户端列为继微博、微信后的首选。
新闻客户端整体运营现状
新闻客户端近两年在中国快速普及,人们逐渐开始习惯从移动端获取信息。艾媒咨询在《2015-2016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市场研究报告》中,界定了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定义,认为它是“指为手机用户提供持续、实时、全方位新闻资讯更新,内容涵盖国内、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体育、娱乐等方面的新闻类应用软件。”①本文将新闻客户端定义为以iOS、Android等系统为平台,为用户提供实时新闻的应用软件。目前市场上的新闻客户端可以分为四大类:
一、以传统的互联网门户网站为基础,利用其市场优势,进入新闻客户端市场。它们也是最早一批进入该市场的竞争者,如腾讯、网易、新浪等。这类新闻客户端的新闻内容主要以转载、原创报道和UGC三方面获得。它们之所以能够快速占领市场,得益于开发和运营方面的丰富经验,对于新闻客户端此类新产品的运营更是驾轻就熟。
二、以网络中已经存在的新闻内容为主要新闻来源,通过整合相关新闻内容,为用户推荐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这类新闻客户端虽然新闻不是原创,但是通过它们的整合和个性化定制为客户带来不一样的用户体验。例如,百度新闻、今日头条等都是以此种方式进行运营。
三、以传统媒体为代表的,在新媒体的冲击之下,不得不进行改革。此类新闻客户端大部分运营模式照搬传统媒体旧模式,技术、运营、对用户的了解等都属于起步阶段。但也有部分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取得一定的成功。例如,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自“2014年6月正式上线,截止到2015年12月,累计下载量突破一亿。”②
四、最后一类新闻客户端,主要满足部分用户对某一个领域的新闻信息的需求,内容更专业、更有深度。比如科技领域的36氪,财经领域的一财点睛。
目前新闻客户端的经营模式主要以客户为核心,以内容、平台、社交为基础的多元化经营模式。新闻客户端在新闻速度上远快于传统媒体,页面设计与门户网站相比也更为简洁、清晰。这样一以用户体验至上的软件已经在逐步替代传统的新闻传播平台。移动新闻客户端制作商也将使用舒适度和操作简易度放在产品经营的首要位置。以腾讯ISO新闻客户端为例:腾讯的新闻APP主页,上方是频道定制(可根据个人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下方为新闻,主页上有一张占屏近一半的新闻图片,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新闻排序是按计算出来的重要程度来排序当日的新闻标题,每个标题的左侧都配有图片,下面还显示了评论数量。屏幕向下滑动,不断自动显示各类新闻,向右滑动自动转换频道。整个主页简洁、干净、美观,操作方便,符合用户体验至上原则。
在经营方面,主要从三方面入手。首先在“内容为王”的新型互联网时代,生产优质内容是新闻客户端运营的主要任务。网易新闻APP的“有态度的新闻”和凤凰新闻APP的“大事发生看凤凰”都是在内容方面营造自己的特色,这种尝试在品牌营销中能够形成自己的优势,也会培养出一批自己的忠实用户群。
其次平台模式也得到了新闻APP用户的广泛欢迎,平台模式可以让用户通过客户端阅读到除本身以外的多家报刊内容。“搜狐新闻客户端全媒体平台合作媒体已达550多家,总订阅量突破4.5亿。”③
移动新闻客户端借助社交网络的模式增加用户粘性。搜狐、网易允许用户用微博和QQ账号登陆APP用户端就是这个目的。目前,互联网产业只要增加了社交元素,就会为其增加用户量和用户忠实度。例如,新浪新闻APP借助于微博,腾讯新闻APP借助于微信,都在社交方面显示出了自己的优势。
内容、平台、社交是移动新闻客户端运营的三块“基石”,在此基础之上,新闻客户端还进行多元化经营模式,主要有广告模式、内容订阅模式、佣金模式、服务费模式和销售增值模式等。
新闻客户端的使用与满足
受众能否在使用应用过程中得到满足,决定了客户端的下载量和留存量。新闻客户端其自身的特点也正迎合了现代人的阅读方式,最大限度满足了人们对移动阅读的需求。
一、阅读需求:碎片化阅读的体验。虽然新闻客户端本身不生产内容,但是对于在新闻内容整合方面反馈较好的客户端对内容的重视决定了它们在市场中的地位。在对内容整合精编的过程中不仅要迎合受众的喜好,而且还要掌握受众碎片化阅读的习惯。移动阅读用户多在闲暇零散的时间内使用手机浏览新闻,因此新闻客户端提供的新闻篇幅短小,适于用户短时间内浏览。另外,为了让用户在阅读过程中更为顺畅,并且避免大量的流量耗费,新闻客户端中的新闻信息大多以文字和图片为主,减少视频的比重,并提供了在线下载离线阅读的模式,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满足移动阅读需求。
二、功能需求:功能平台相结合。目前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新闻客户端,如搜狐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等,都是集多种新闻呈现形式并且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应用平台。不仅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新闻内容,而且提供个性化定制、订阅直播间和自媒体等多种功能,将新闻客户端打造成一款新闻媒体与功能平美结合的产品,满足受众对于功能方面的需求。
三、身份需求:受众双重身份的满足。新闻客户端开设的直播间可在用户发表评论的基础上,满足其新闻的渴望。实时评论与新闻的结合,满足了用户同时作为信息接收者和信息传播者的双重身份需求。不仅能够提高用户对新闻的关注度,而且也满足受众对参与度的需求。这样的经营模式为商业盈利奠定了良好基础。新闻客户端对于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的重视,是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战略。新闻客户端运营商不仅要满足用户现有需求,更要创造需求,才能创造出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新闻客户端是传统媒体转型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为争取更多受众,中国四大主流媒体以报纸为主的纸媒,广播电台、电视台和门户网站纷纷抢占手机媒体市场,新闻客户端的特殊属性成为传统媒体向其转型的必然趋势。
一、传统媒体客户端的运营现状。目前主流传统媒体的新闻客户端数量已达到231个,形成了“东澎湃,南并读,西封面,北无界,中九派”的格局。截至2015年底,传统主流媒体新闻客户端在360手机助手、N多市场、安智应用、安卓市场、百度手机助手、腾讯应用宝、豌豆荚、91手机助手8大应用中的总下载量在亿级别,平均下载量达367061次;总评分7153.5,平均分为30.96;总评论数5592,平均评论数24.2条(注:IOS系统没有公布下载量,暂不在统计范围内)。④从此数据上来看,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发展相对较好,但是发展水平不够平均,出现两极分化的状况。部分新闻客户端下载量达到亿级规模,例如,央视新闻、澎湃新闻、人民日报等。这类新闻客户端占少数,大部分客户端下载量表现平平。由此可见,当前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发展属于起步阶段,要想完全实现用户规模化还需一定的时间。虽然有少数客户端成功吸引了用户,可是如何增强用户的黏性,减少用户随着时间而流失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新闻客户端战略的必然性。“内容是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的载体,媒介产业也被称为内容产业,内容的拥有成为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以及传媒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所在。”⑤全媒体丰富了内容的展现形式,不仅可以通过图文,还可以视频、直播、语音、图表等多种方式呈现新闻内容,这样多元化的呈现方式不仅符合受众的碎片化阅读习惯,而且让受众在短时间内了解信息内容并印象深刻。手机新闻客户端通过对用户的数据抓取,了解用户的消费品味和内容喜好,并进行针对性的推送,为用户过滤信息,将更为符合用户喜好的内容呈现给用户,对于内容本身来说是一种新的推广方式。
用户在新闻客户端中不仅可以浏览到丰富的信息内容,而且还弥补了传统媒体最大的缺陷――互动性滞后。在新闻客户端中,用户通过平台满足自身对于新闻内容观点的表达,并且与更多的网友进行互动。这样的模式会增加用户对于应用的依赖程度。当新闻客户端的新闻与社交软件相结合,用户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分享,这又引发二次裂变式传播,这样不仅拓宽了新闻内容的传播渠道,而且对于用户来说,使他们在维系社会关系和存在感方面得到满足,用户在人际传播过程中的分享与被点评也得以实现。
新闻客户端可以将生活服务集合在一个平台,用户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无需切换应用就可以享受一站式服务。而传统媒体在政治、品牌、数据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实现更为人性化和体贴周到的服务,切实解决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困惑难题。例如,政策解读、数据分析、政务预约、法律援助、天气提示、路r提醒、公共资讯、文化讲座等。构建立体服务平台,为用户的线下生活提供权威科学的参考材料,本地化服务在手机新闻客户端的普及趋势愈发明显。
传统媒体客户端运营之困境分析
传统媒体客户端在2015年数量上升,但是质量还有待提高。传统媒体客户端之所以很难超越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足够了解互联网的特性,以及在此格局之下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
一、内容缺乏趣味性。在碎片化阅读时代,受众不再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详细阅读新闻信息,随时开始和结束新闻阅读是受众的阅读方式。这就要求信息的文字内容不能是大篇幅的,要短而轻。当信息内容在表现形式上的多元呈现,可以增添阅读的趣味性。比如腾讯新闻客户端的“创意截屏”,可以将新闻截屏,并且加上“duang”“怪我咯”或者表情等水印使新闻内容更具活力。还有网易新闻客户端的“大话西游 20年”“你所不知道的新闻联播”,这类专题将信息化繁为简,并通过滑动、按钮等交互设计,将新闻以多媒体形式呈现。一些新闻串烧也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例如,腾讯新闻客户端的“新闻哥”,网易新闻客户端的“每日轻松一刻”,凤凰新闻客户端的“FUN来了”。这类信息内容短小,图文结合,交互性强,加强了新闻内容的可读性,同时在内容创意上提升了用户体验。而传统媒体的信息较多,表现形式单一,语言乏味,更不可能会出现“duang”这类字符,阅读量自然无法提升。
二、自制内容欠缺。在新闻源高度开放的当下,对于新闻客户端内容的原创性目前市场上的要求并不太高,独家新闻出现的几率较低,大部分内容源于“搬运”。而且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虽然他们有优质、成熟的采编团队,可是传统媒体的新闻客户端依然没有凸显其优势,反而和大部分门户网站一样只做到新闻信息的集散功能。其中党报客户端更无法与电子商户和本地服务等商业功能结合,例如,“人民日报”客户端“订阅”功能并非针对所有板块,无法让用户在海量信息中最快获取所需,因此订阅与推送内容一定要去粗取精,以优质、独家的内容以及对内容的整合能力来体现媒体的独特性,增强用户关系。“人民日报”客户端虽然在采编团队上优于门户网站,但它的信息内容,转载居多,并且在新闻标题和文章内容上的二次加工也并没有迎合大众的阅读习惯。在自制与深度内容开发上,除募捐板块外没有更具深度的策划专题,问政调查类的深度报道完全缺失。
三、推广形式单一。传统媒体对于新闻客户端的推广意识较为薄弱,理念不如门户网站更具创新性。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推广大部分通过“地推”,一对一、逐个用户扫码下载,这样的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用户卸载率高。在推广策略上,门户网站经验更为丰富,传统媒体可以借鉴搜狐客户端。搜狐是国内首个用户过亿的客户端。首先搜狐一直保持与HTC、三星、华为等 20 多家手机厂商合作实行预装,类型涉及搜狐新闻、搜狐视频等。其次,它利用了在其他品牌中投放广告的机会,吸引了大量用户的注意力。如搜狐新闻客户端与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合作,请导师、学员到直播间聊比赛之外的故事,达到了每期至少 50 万人通过客户端参与直播互动的效果。(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课题“中国记者公知化现象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栏目责编:陈道生
注释:
①②艾媒咨询:《2015-2016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市场研究报告》,http://。
③周 璞:《搜狐新闻客户端用户过亿订阅量达 4.5 亿》,ZOLIT 业界,2013/04/25。
篇2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包装装演设计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方式、民族习俗和审美意识相结合的,具有朴实、醇厚、韵味十足的特色。它表现出的不仅仅是民族以及民间的艺术理想,更是反映了艺术魅力与艺术需求。中国当代包装设计在改革、开放的格局下快捷起步、发展迅速。与此同时西方等国家的文化形态以强劲的势头不断冲击着中国包装设计市场,这给我国还未成熟定型的市场带来了不少诱惑,造成了我国包装设计独立思想和语言形态的缺失,消减了民族化包装语言形式,阻碍了我国的创新道路。我国包装设计在信息多元化环境影响下,应把握和坚持包装设计的传统文化性,挖掘、整理中国包装设计中优秀丰富的文化内涵,将传统的文化思想精髓同当代设计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尤为重要,有利于提高包装设计文化载体的传播能力。
和谐思想一直制约影响着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中国传统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主要是以传统纹样、传统色彩、传统民间艺术和传统风格的表达。纵观早期的包装设计,和谐思想在其中也有体现,但是和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和谐化设计不能完全划等号。现代的包装设计中的和谐化设计是超越了包装本身这一概念的,延伸至人与包装,包装与环境等一个系统、全面的设计。它以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为指导,以和谐化为设计方向,突显现代包装设计中的/绿色、人文、科技三大特色,具体来说就是使包装、人、自然环境三者达到和谐统一的整体并应用于包装实践中。也就是要重视包装与消费者、包装与环境、消费者与商品之间的和谐关系。和谐思想在包装设计中有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
第一点是人与包装的和谐。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人与包装的和谐实际上就是消费者与包装设计的和谐,体现在以人为本这一概念。包装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要为消费者服务,全程都要考虑消费者的喜好、使用是否便捷等。与此同时,消费者的消费观也制约着包装设计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观是随着社会发展在变的,所以人与包装的和谐也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
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消费形态的变化,一次性包装、便携式包装、易拉罐、罐头等等,这些新型包装都是为了响应消费者需求而应运而生的,和谐思想的体现。而如今又为了满足大都市中快节奏生活的消费者,包装设计者也把消费者使用时的效率和时间作为研究因素,从而微波食品,真空包装,冷冻食品等这类包装产品应运而生,体现了现代包装的便利性,实效性,简洁性。罐头类产品经过加工抽真空密封等步骤,多采用的铝制包装容器,铝质感易给人冷漠、冰冷、单调的感觉。因此在这类产品的包装设计上,应该更注重人情味的设计,让产品生动起来。分别为中国的鱼罐头和日本的鱼罐头的包装,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我国的设计直接引用了具象的图来装饰过于写实,缺乏设计感和艺术刻意的夸大包装,要与内部产品和谐统一,并要做出自己的风格,突出自己的特色。第四点是商业性与包装艺术性的和谐。优秀的包装也可以作为一件艺术品,被陈列、被展示。但是在追求艺术性的同时不可过度,就算成为了一件优秀的艺术品,但不能仅仅被艺术家、设计师欣赏,还要受到消费者的认同,在市场中经得起考验,获得双赢。因为包装作为市场化的产物,是以服务大众为首要目的。在包装设计过程中,应灵活应用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在对市场做好分析调查的基础上,化解包装的商业性与艺术性之间的矛盾。
中国经过数千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即使在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中,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也不会过时,它有着持久的生命力和独特魅力。对于传统文化如何发扬与继承,作者认为应该在比较中鉴别,在现象中归纳,伴随着时展前进,不能盲目固守于旧的迂腐不化,要创新开拓未来。
二、中国审美意识与在包装装演设计中的体现
篇3
中国新媒体产业迅速崛起发展带动了基于互联网、无线网络、数字广播电视等网络基础上众多产业的变革、转型和融合。新媒体的出现,影响软件服务商、设备提供商、电信运营商、印刷出版者等媒体关系网络中重要参与角色的战略规划和发展地位,掀起了一场浩瀚的多产业革命。 就在新媒体前景一片叫好的同时,传统媒体在传播速度,传播领域,发行成本,发行速度等等方面都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面对着广告收入大幅下滑,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和老读者的“移情别恋”,传统媒体纷纷开始寻找对策。就整个中国的传媒形势而言,新媒体虽然发展很快,但是其地位主要还是对传统媒体有利的补充,具有比较特殊的传播价值。这种补充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形式上的补充;二、到达率上的补充;三、针对核心消费群的宣传强化。因为新媒体本身发展在技术成熟度,人力资源,覆盖和普及率,网络秩序,广告招商等方面还有很多问题,使得它还不能撼动传统媒体的主流地位,反倒是科技的发展在创造和培育了新兴媒体的同时,也为比较成熟传统媒体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然而,因为并未认真分析这样的形势,中国很多传统媒体并未从自身经营运行模式等方面加以改革创新,反而盲目做出了传统媒体涉入新媒体领域的决定。
对众多的报刊、电台、电视台来说,差不多都与新媒体过过招。像门户网站新闻的量大、时效性强等优势,让传统媒体望尘莫及;在线广告受到一些厂商的追捧,更是让报刊少了一杯羹;MSN、QQ等实时交流工具以及搜索引擎等,也成为传统媒体工作人员不可或缺的工具。
所有这些,都让传统媒体感受到后起之秀们的竞争力。于是,他们开始作出调整。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甚至连新旧媒体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竞争关系、新媒体的商业模式是什么等核心问题都没考虑清楚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向新媒体领域进军了。不少传统媒体很早就意识到了网络的重要性,开始运作网络版;但一路做下来,始终不过是传统产品的附庸,既无法实现盈利,在线品牌推广的目的也不理想,并且对印刷版的发行还有一定程度的冲击。
新媒体业务如何与传统业务融合在一起,是让人头疼的问题。而传统媒体对像电子报、网络杂志等新媒体业务的投资,很多都处于摸索阶段,要想实现赢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的可能连商业模式都还不太清晰。
在这样的前提下形成了一系列的新旧媒体的网络怪胎:传统媒体网站成了互联网上的信息欠发达地区,成为传统媒体的翻版和补充,这是怪胎之一;即使成为传媒的翻版,比如2006年11月中旬,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期间,各种传媒使出浑身解数,抢夺受众眼球和注意力,不少媒体都利用网站优势,同步自身采写编播的新闻,方便代表和社会各界关注,使错过了收看收听和阅读的人们随时在网路回看,然而,就有一家都市报,却专门屏蔽了会议期间的所有报纸内容,美其名曰维护报纸版权,避免互联网转载该报信息内容,特别是图片版权问题。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但是认真分析起来,却不难发现,网络时代谁不愿意主动对接,谁就会失去市场;东方不亮西方亮,想挟独家资源垄断受众眼球逼迫购买纸质媒体无异掩耳盗铃。这是怪胎之二;怪胎之三则是,长久不更新,挂在网络上的永远是传统媒体的介绍或者电视节目单;怪胎之四,传统媒体偏离主体,企图尝试新生门户网站,什么都想做,但什么都没做好。
那么,在新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传统媒体应该怎样做才能跟上时代,与时俱进?事实上,新媒体的出现和兴起的确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挑战。传统媒体采取与新媒体融合经营的趋势也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但是这种融合应该是在充分分析了自身实际情况和新媒体发展倾向的前提之下的,而不是急切的不顾方法。2006年2月由暨南大学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数字化时代传媒产业发展战略高峰论坛”就比较深刻的讨论了这一问题。报纸与新媒体共存共荣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原社长、党委书记、董事长范以锦在主题演讲中说,在新媒体的严峻挑战下,报纸并没有进入严冬,将来传媒集团的发展方向是跨文化、跨地区、跨媒体的集团。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张宇航认为,要传播和谐文化,必须建设和谐传媒。各媒体要和谐竞争,和谐共存,和而不同。共同发展,优势互补才是传媒发展的正确方向。新媒体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强大,还需要传统媒体的支持。就广州的几大网站而言,如果失去了平面媒体的支持,它们明天可能就活不下去。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广州日报社社长戴玉庆在主题发言中就中国传媒产业的融合化发展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发展实践中可以发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存与融合是媒体发展的趋势。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与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应结合起来,新老媒体应在融合中创新。旧媒体应当借鉴新媒体的管理制度。十多年前,从广州日报这一传统媒体里培养出了大洋网这一新媒体。现在传统媒体也要从新媒体中借鉴丰富的元素。
篇4
网络舆论形成的源头——舆论事件的产生往往是在地方上,而为何距离舆论事件最近、获取新闻事实最快速的地方传统媒体,反而无法在网络舆论引导中发出自己权威的声音?笔者认为,这是地方传统媒体忽视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所造成的。地方传统媒体应对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予以充分重视,探索地方传统媒体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可行路径。
地方传统媒体引导网络舆论现状
1.不早说话
不早说话,也就不能在第一时间内抢占网络舆论引导先机。当地方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当地民众最希望第一时间获知信息。地方传统媒体理应要在第一时间权威信息,这是地方传统媒体的基本职责,也是引导网络舆论的优势之所在。但是,面对突发事件,尤其是容易对地方自身形象造成负面影响的突发事件,习惯采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法,不早说话,丧失了舆论引导的先机。
2.不敢说话
不敢说话,也就无法做到直面网络热点,触及敏感问题。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会有突发事件发生。一些政府部门人员在面对媒体和公众提问时,为了不给单位和自己找麻烦,往往会拿“不清楚”、“不发表任何评论”等托词作为“挡箭牌”,而这种“不清楚”、“不发表”的风气,渐渐地也刮进了新闻媒体之中,尤其是地方传统媒体。
3.不会说话
不会说话,也就无法增强网络舆论引导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当前,地方传统媒体在做舆论引导时依然有一种“老大哥”的思想,依然习惯于生硬灌输,不会采用新形式、新手段、新方法,无法将自身的优势在网络舆论引导中发挥出来,将舆论引导搞得很沉闷、很呆板、很枯燥。长此以往,只会造成地方传统媒体在引导网络舆论时说的话越来越没人听,甚至没人信的恶果。
地方传统媒体引导网络舆论的路径分析
地方传统媒体如何正确认识网络舆论,提高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成为地方传统媒体及其从业者的巨大挑战。从国内网络舆论引导现状以及各级地方传统媒体自身的实践经验来看,要做好这项工作有以下四条路径:
1.未雨绸缪,提高舆情监测能力
网络舆情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网络舆情中抽丝剥茧,通过细致的分析和判断,找出有进一步发展趋势的、会引起网民关注的“潜舆论”,进而提前制定网络舆论应急预案,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是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前提。
因此,地方传统媒体应该着力加强自身舆情系统的建设,不断提高舆情监测能力。地方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首先应通过远程教学、讲座培训等方式提高自身舆情判断分析的能力。其次,随着微博的兴起,地方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可以开设实名微博,将自己所了解的信息,通过与网民直接对话、回复网民提问等方式,传递给广大网民,从而挤压负面网络舆论的传播空间,将可能出现的舆论风波化解在萌芽状态。
2.争分夺秒,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得益于移动媒体技术的发展,如今,任何事件只要一经发生,从拍照、上传到最快不过几十秒钟,几分钟后就会有网站转载,不多时网上讨论就可能达到。因此,作为地方传统媒体,在网络舆论扩散伊始,就应积极回应,第一时间真实信息,作出客观评论,争分夺秒,抢占舆论引导制高点。此外,在网络舆论引导过程中,一方面要持续关注事件发展过程中的网络舆论走向,随舆论走向的变化而改变引导的方式和策略;另一方面要迅速沟通政府相关部门,不断事件处理的最新情况,及时回应广大网民的质疑和猜测。地方传统媒体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第一时间正确信息是消除网民猜疑、引导网络舆论的关键。
3.高瞻远瞩,提高设置议题能力
“设置议题”即“议程设置”,是西方传播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媒介影响和作用于社会的基本方式。其核心观点是:大众传播媒介在一定阶段内对某个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突出报道,会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议题。
在无限的网络空间里,各种舆论议题纷至沓来,常常使网民们眼花缭乱、莫衷一是。特别是由于网络舆论过于分散和混乱,地方传统媒体一定要站得高看得远,不断提高设置议题能力,对可能会给社会带来混乱的舆论,绝不能置若罔闻,而要及时“设置议题”,尤其是对重大事件议题的设置,可以把社会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主题上来,做到自始至终引导网络舆论和社会情绪。
在2011年6月4日发生的“新安江水污染”事件中,钱江晚报就体现了自身设置议题的能力。事件发生后,钱江晚报设置了关于事件的5大议题,包括杭州的自来水是怎么检测的,菜市场卖的河鱼河虾可不可以吃,苯酚到底是怎么泄漏的,危险品运输需要怎样的报批手续,杭州水系为何如此脆弱。
通过对议题的设置,钱江晚报将公众的注意力从对事件的恐慌转向了对自己日常生活、对杭州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关注,极大地排解了社会情绪,由事件引发的“抢水风波”也很快平息下来。
篇5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智能终端 新闻
1 引言
2013年年初,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正式第3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2011年同期上升了3.8个百分比。截止2012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其中手机网民为4.2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上年底的69.3%提升至74.5%。
随着我国3G和“三网融合”进程的不断推进,移动通信产业与传媒的融合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有专家预测,基于移动网络的移动媒体将成为最有活力、最有实力的媒体之一,这对社会发展和新闻环境产生具有重要影响,势必引起新闻人的关注。
移动媒体将逐步成为媒体传播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生活娱乐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这将给新型新闻传播提供更加丰富的传播环境。据最新的《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显示,移动媒体可以分为手机视频、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报、手机小说。移动网络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将对移动媒体形态进行新的整合,对新闻传播环境产生新的格局。
2 移动网络发展现状
从世界范围来看,日本的手机媒体发展最为成熟,1992年日本电信DOCOMO推出的移动网络的i-mode模式,并在i-mode模式业务平台上集成多种增值业务。公司在2005年开通WEB方式向用户提供移动互联网业务,其非常重视大众市场的开发。当前3G业务的重心属于通信类业务,但比重有所下降,而基于视频的媒体应用和娱乐类应用已经成为3G业务的亮点,近些年有显著的提升。
在我国,1987年移动电话开始产生,2000年中国移动推出了移动互联网业务“移动梦网创业计划”,短信业务开始迅猛增长。移动网络对传统大众传媒模式下的媒体结构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广电媒体借助移动网络向移动化发展,广电内容产生机构与移动运营商合作,开发手机电视业务,将优质的内容普及到移动终端。2006年央视将400多个栏目内容放到手机平台呈现给手机用户,提供直播、点播等业务功能。2009年我国进入3G时代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打造了移动互联网服务和应用平台,其业务包括新闻信息、商务生活、娱乐媒体等。同时,国内的移动智能终端飞速发展,如平板电脑IPAD、上网本、电子阅读器等。云计算技术的完善,使得移动互联网媒体“网络+终端+应用”模式逐步发展,将成为未来媒体发展趋势。2009年中国移动与中广移动合作,推广广播电视系统的CMMB业务,推出“TD+CMMB”捆绑手机电视布局手机终端。
3 移动新闻媒体发展现状
基于移动网络的应用有传统媒体的新闻客户端,社交网络、即时通讯类等等,各种媒体的开发与推出的新闻客户端是媒体在移动网络上的拓展,他们将借助与传统品牌的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将新闻的力量扩展到移动终端方面。移动新闻媒体作为一类相对独立的媒体形态,以视听内容为核心,借助互联网等各种新的技术手段传播,已经并且还将持续对现有的媒介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移动新媒体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以领先的用户规模、丰富多样的业务形态、产业链各环节的多元竞争,实现了与世界移动新媒体的同步发展。近年来,在中国,以网络广播影视、IP电视、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公共视听载体、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为代表的视听新媒体新业态风生水起,蓬勃发展。中国视听新媒体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媒介与通信、广播影视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中,日新月异。
内容提供方面,已经形成自制、沉积、版权购买、用户上传、合作集成等多渠道来源。传统电台电视台的节目内容以其品质和公信力在视听新媒体传播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民营机构在内容的制作和方面成长迅速,成为视听新媒体市场上活跃的力量。
网络服务方面,广播电视网络与电信网的技术体系各有所长,其所承载的视听新媒体业务也各有特点。广播电视网是广播类视听业务的基础网络,并逐步成为互动类业务的重要力量。电信网在传输互动类视听新业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终端产品方面,收看收听视听内容的终端,正从单一功能的电视机、收音机,扩展到可上网和具备其他功能的电视机、电脑、手持终端等多种电子器件。其中,以手持终端产品的类型最为丰富,包括手机、MP4、小型平板电脑等。电视机向平板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电脑显示终端向大屏幕、移动化方向发展;手持终端向融合化、智能化、平台化方向发展。
用户消费格局方面,网络视频、网络音乐、手机视频与手机音乐以及公共视听载体的用户发展迅速,给传统广播影视带来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各类视听新媒体用户规模显著增大。与传统广播电视单一的消费方式不同,视听新媒体形成了直播、点播、回看、搜索、网络社区等多种消费方式。盈利模式方面,除了传统的广告外,包月收费、按次收费、版权营销、寄生模式、服务托管、线下活动等多种营销模式,在多种视听新媒体形态中均有出现,并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
4 移动新闻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4.1 媒介融合与融合新闻的出现
由于网络经济、数字技术及市场规模化等因素,媒介融合、融合新闻概念得以诞生。1983年,麻省理工学院POOL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概念,认为:一种物理形态的网络将能承载所有类型的媒介服务,认为没有任何干系的传播形态正在聚合;他还提出了传播介质融合的概念,认为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传播媒介和为一体,形成一种更为快捷、先进的信息传播平台,也就是互联网。美国的Andrew Nachison 对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传统的纸质类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通过网络化或数字化形式传播,与新媒体的融合导致了手机报、网络电视、数字报纸等的产生,融合媒介得到了初步的体现。
4.2 新媒体反应比传统媒体迅速
移动互联网的灵活性强、个人化等特点,个人用户配备很简单,无需复杂的装置,只要当地的移动通讯网络设施完备、移动终端运行良好,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通过个人移动智能终端向外界第一手资料,其中包括新闻 、视频、图片等;这种反应迅速、灵活机动的特性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展现得尤为突出。当前网络视频报道相关事件,能够迅速在网上疯传,也正是这种特性的体现。毫无疑问,手机正成为当前传递信息最快捷的传播媒体,新闻的编制、报道掌握在第一手资料的人手中,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对新闻报道和传播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对传统媒体的新闻编制提出了挑战。
4.3 移动媒体的传播力较传统媒体迅速
移动媒体传播力度十分惊人,特别是在微博上表现的得尤为突出。我们经常看到个人在微博上的有关消息,一天能汇聚几万或者几十万的关注人数。比如在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最先报道的不是网络平台或电视新闻,而是个人在手机微博上报道出来的,给出了第一时间的地震情况,微博上的相关报道点击率高,迅速窜升至事件头条。在4月15日新浪微博开启了“绿丝带”功能,搜狐微博也推出用两颗红心为地震灾区祈福的功能,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有上万名网友参加了,网民通过虚拟空间的参与活动,是网络媒体传播新闻信息和社会关注度独特优势。
4.4 移动互联网短期内对传统媒体发行的冲击很小
移动互联网在2010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对传统媒体的发行在短期内影响有限。首先, 移动互联网目前主要用户是年轻人,在校学生所占比例最大,他们使用移动互联网更多的是网上交流,并非以获取新闻为主要目的。移动互联网短期内对传统媒体的发行影响很小。其次,传统媒体拥有独立的采编权,有着对信息的提取和加工权利。不管是桌面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都离不了传统媒体提供的新闻资讯。传统媒体读者以70,60年的人群为主,最大优势就是对新闻的深度报道;移动互联网吸引的是80后的群体,利用用户的碎片化时间,提供的主要功能有,阅读新闻资讯、搜索、娱乐、社交等,这有别于传统媒体。可以看出,传统媒体与移动互联网的受众有很大的差异,对传统媒体的发行影响有限。
4.5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为传统媒体发行提供了机遇
受互联网的影响,80后年轻读者阅读传统媒体的人数越来越少,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迫使传统媒体加速了体制的改革,对新媒体的发展有了足够的重视。与传统媒体和桌面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只是信息载体发生了变化,在信息内容上对传统媒体依赖依然存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阅读新闻资讯是用户的主要体验之一,传统媒体如果能发挥资源优势和采编优势,推出适宜移动互联网搭载,充分利用用户碎片化时间的资讯,这对留住或唤回年轻读者是非常好的机遇。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传统媒体“增加”发行量的契机。
5 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移动媒体战略
5.1 在内容制作方面向移动媒体转移
广电与纸质类媒体系统正在推进移动媒体战略,开发了CMMB移动媒体,各个内容新闻生产机构也朝着移动化方向进展。CMMB即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通过卫星和地面无线广播方式,在手机、上网本、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上,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接受广播电视节目;CMMB在2009年正式投入运营,涵盖全国100多大中城市,包括时事、政务、交通运输、天气等多种类型的广电节目和综合性信息业务。
5.2 传统媒体正将新闻阵地转移至手机媒体
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终端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正将新闻阵地转移至手机媒体。根据零点调查2012年8月的数据,搜狐新闻客户端在用户覆盖度保持业内领先,市场份额已突破40%。电视媒体的认可和进驻,意味着搜狐新闻客户端的强势地位正在巩固,其优势地位将提高整个手机新闻客户端行业的竞争门槛。日前,央视财经频道正式与搜狐达成合作,推出电子刊物《央视财经》,电视媒体首次将整体内容落户到手机新闻客户端,央视也成为首家入驻新闻客户端的电视媒体。在《央视财经》中,央视财经频道以其自身的媒体优势、专业化的内容为搜狐新闻客户端带来丰富的财经新闻内容。从8月24日上线后的一周,《央视财经》订阅用户已超150万,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电子刊物。
5.3 不断加大传统媒体的创新节奏
当前我国正处于多种媒体融合时代,在媒体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关键在于打通各种媒体之间的边界,当前移动互联网的“内容+服务”模式是当前创新的模式之一。上海第一财经新媒体整合各种媒体的财经信息服务的优质资源,形成了具有电视、报纸、广播、网站为一体的全媒体综合性传媒集团;其并与2010年推出IPhone客户端,推出“电视+广播+周刊+网络”的综合体。
5.4 新闻生产流程再造
融合媒体时代要求新闻生产流程进行全面改造,以求在媒介机构的竞争中取胜。流程再造是对罪之的作业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目标是取得在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关键绩效的重大改进。新闻生产流程再造是媒体机构以一种完整的整合性过程改变过去被不同介质分割、不同管理部门造成的混乱局面。新闻生产再造首先要求内容的生产是多媒体化的,新闻的收集过程是多媒介汇聚而成;其次汇集到新闻内容,需要专门机构对素材作出价值判断,确认其影响力;再次,要解决新闻制作及问题,制作的新闻内容要能同时经过网络、手机、纸质媒体、电视等方式传播;也就是说融媒体时代新闻生产再造的基础是单介质记者向多介质记者转型,一个人身处新闻现场,能同时提供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等各类产品,供融媒体矩阵平台上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的全方位使用。
参考文献
[1] 魏江,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移动新闻媒体生态研究[J],渤海大学,2009,(21—24)。
篇6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逐渐取代传统媒体称为新闻传播的主要途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结合,更加丰富了新闻传播的形式和内容,特别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使新闻产业形成了一种全民参与、欣欣向荣的景象。借助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新媒体已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途径,给传统媒体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而传统媒体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新闻传播经验又能为新媒体所用,促进了新媒体的发展,同时也使传统媒体失去了一定的市场,迎来了发展的低谷。因此,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处于不同角度考虑,新旧媒体的融合还是存在一定的阻力和制约因素的。例如,新闻信息的版权纠纷、利益冲突等,都可能成为媒体融合过程中的阻碍因素。此外,传统媒介组织机构的管理风格也一定程度地制约了新媒体的发展,如新闻“把关人”这一角色虽然在媒体融合时代控制能力大大消弱,但其存在的价值还是可以肯定的,关键是如何创新,提高新闻传播的真实性、生动性、趣味性,以促进新闻信息内容的融合,使其与媒介融合同步发展。总之,媒体融合是必然趋势,在媒体融合下新闻的传播也要重视图像、动画等技术的融合。
二、媒体融合基础上的新闻传播
媒体融合拓展了新闻传播的渠道,降低了新闻传播的成本,形成了新闻发展的新时代。第一,在新闻信息的采集和交流方面,媒体的融合发挥了重大优势。一方面,媒体的融合使新闻采集的途径多样化,且增强了新闻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使新闻内容更为多彩;另一方面,媒体融合拉近了新闻传播者和受众的关系,受众既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新闻,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关注的新闻发表评论,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思想理念。第二,媒体融合给新闻传播带来更为便利的技术支持。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等的迅速发展在降低新闻成本的同时,其技术手段更容易被大众所掌握,这就打破了专业人员对新闻编辑、剪切、的控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新闻”。第三,媒体融合打破了新闻传播的垄断局势,拓展了新闻信息的来源渠道,使新闻者与受众能突破时间地点的约束,随时随地地、观看新闻和编辑新闻,节省了新闻采集、编辑、传播的时间、人力等,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效率。第四,广泛的新闻源和互联网平台,使新闻传播自由、方便,也使大众之间的交流更为畅通,丰富了新闻素材、提高了新闻的生动性和活力。
三、媒体融合基础上新闻传播的创新与发展
媒体融合基础上新闻传播实现了大众化、平民化,一般群众与传统媒体记者有着同等传播权。例如: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对身边发生的事件进行编辑,然后通过微博、微信等途径进行,这是新闻传播的重大创新;其次,新闻传播的速度快、覆盖广、互交性强,激发了新闻的内在价值,使新闻的传播更有意义。此外,新闻传播的交互性加速了舆论反应,大众的观点可通过新媒体平台快速、真实地展现出来,体现了新闻的全民化、大众化,也方便了大众监督;再次,媒体融合基础上新闻传播准确、迅速、便捷、生动,但新闻信息的整合与创意还需进一步发展,新闻信息源的巨大也加大了筛选难度,带来了复杂、频繁的版权之争。一方面,一些传播者为了迎合受众心理,采用一些传播技巧以达到影响受众心理的目的,使受众主观情感产生偏离,影响了受众的判断,不利于新闻传播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这种现象也体现了新闻融合的相对落后,面对迅速发展的媒体融合,新闻的制作和传播应寻求更多的合作契机,进一步探索和革新;最后,媒体融合增强了新闻的视觉表现力,使其内容表达更为丰富、精彩,能够牢牢抓住受众心理,加强新闻融合的发展。
四、结语
篇7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电视;新闻报道;策略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360(2016)03-0051-0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快速、便捷的传播方式得到了大众的普遍认可。新媒体的发展是时代进步的体现,但也给传统媒体的运营带来了威胁。传统的电视媒体只有找准定位,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
1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现状
传统媒体产生时间较长,已经拥有特定的用户,很多用户已经习惯了几十年来准时收看电视节目。电视新闻媒体工作者接受过专业的培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所报道的新闻事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是,传统的电视媒体报道形式单一,传播速度慢,民众无法参与互动及时反馈,也势必会流失一些用户。新媒体覆盖的资讯内容广泛,传播速度快,民众可以及时评价反馈,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但是,新媒体报道涉及的内容众多,管理复杂,也会使得一些资讯并不确切,大众信服度低[1]。可见,新媒体和传统电视媒体各有千秋,只有取长补短,才能适应时展,满足用户需求。
2电视新闻报道的困境
2.1收看电视需要特定的接收环境
电视观众接收信息,需要特定的环境,除了要拥有一台电视机外,还需要固定的接收场所、机顶盒,人工开通安装设备。只有在特定的接收环境下,才可收看电视[2]。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会更倾向于手机上网,利用网络信号,随时随地查阅感兴趣的热点新闻资讯,这些优势是电视媒体新闻报道无法比拟的。
2.2无法与民众及时交流,用户互动性差
电视媒体虽然拥有庞大的用户体系,却无法与用户及时交流,互动性差。传统的电视媒体是单向性的传播,媒体工作者负责把新闻资讯传达给观众,却不能听到观众的声音,不能及时接收民众对事态的反馈信息。这一点新媒体拥有绝对的优势,可以随时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听取民众意见,不断改革传播方式,满足用户需求。
2.3新闻资讯更新速度慢
新闻资讯传播最大的特点是快和新,民众需要在第一时间了解新闻事态的发展。而事实上,传统的电视媒体新闻的需要一系列的过程,很多事件发生很久才可以在电视媒体上看到,这就满足不了大众追求新、快的需求。新媒体总能在第一时间给予热点事件的报道,普通大众只要打开网络,就可以收看到最新最快的新闻资讯。由此可见,电视新闻报道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传播速度慢、互动性差、接收方式也受到制约,这就使得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环境下电视新闻报道的工作陷入了困境。
3电视新闻报道的改革策略
3.1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双赢
新媒体和电视媒体之间各有优势,可以互相合作,取长补短。电视报道传播速度较慢,网络媒体传播时间快,电视可以与之进行合作,增强信息传播的即时性。电视媒体起步早,但却一直未能与普通大众互动,听取大众的意见。在这种形势下,电视媒体可以利用网络的平台,接受民众的监督,及时听取信息反馈。此外,网络媒体也可利用电视媒体的权威性,各种准确信息,增强民众的信服度,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双赢。
3.2提升新闻的传播速度,提高传播的时效性
网络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快和新,这点值得传统电视媒体学习。电视新闻的报道需要特定的采集、编辑、机制和相当大的制作费用,这必然会耽误新闻传播的速度。很多时候人们更愿意去网络获取第一手信息,而不愿等慢半拍的电视新闻。电视媒体工作者要不断改革传统的新闻传播机制,节省资源,有效整合新闻资讯的利用率,提高新闻传播的时效性[3]。
3.3丰富新闻报道的内容,增强新闻的可看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普通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渐增多,使得传统媒体失去了一定的用户群。传统电视媒体的新闻报道多是照本宣科,朗读背诵准备好的稿件,长此以往,人民大众开始不再倾向于电视媒体单一、说教性的方式,而是更趋向于选择新媒体获取资讯。面对这种情况,电视媒体要不断创新,改革过去单一的方式,丰富新闻报道的内容,广泛吸收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新闻资讯,对其加以筛选整合,摆脱过去说教的形式,以全新的面貌面对人民大众。此外,要增加电视媒体新闻报道的版块,对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多多研究整合。同时,电视媒体工作者要认识到新媒体的优势,认真参考网络微博、论坛的评论,收集民众的意见,寻找大众感兴趣的事件,在整合之后把大量综合的资讯呈现给电视用户[4]。由此可见,电视媒体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提升新闻传播的速度,改变单一的传播方式,丰富新闻报道的内容,提高新闻报道的趣味性,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4结束语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电视新闻报道带来了一定挑战,电视媒体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解决发展受限的难题。新媒体语境下对电视新闻报道工作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传统电视媒体工作者要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反思自己的不足,学习新媒体报道的优势,才能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晓凤.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报道策略的变化[J].新闻研究导刊,2015(6).
[2]赵京梅.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8):164-165.
[3]高志成.电视新闻报道在新媒体语境下的策略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5(10):7-8.
[4]刘博微.电视新闻报道在新媒体语境下的策略探讨[J].电子商务,2015(2):31.
[5]周勇.路径与抉择:主流电视媒体网络视听信息发展策略[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6]黎斌.电视融合变革: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的转型之路[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
[7]李勇.新媒体语境下我国电视媒体生产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2.
篇8
与之对应的是,传统媒体正在逐渐失去昔日的荣光,有的甚至迎来空前的生存危机。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何去何从”已成为一个时代课题和现实难题。
一、传统媒体创新转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伴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和审视媒体的本质内涵。媒体不只是信息传播的载体,也是人体功能的延伸,更是价值传递的介质。在这个大数据时代,媒体的一个重要属性便是信任中介和信任传播载体。
基于此,传统媒体创新转型既有必要性,更有紧迫性。
第一,从受众变化视角分析,中产阶级的迅速崛起引发了媒体受众的多元化趋势。中产阶级群体接收信息的方式不再拘泥于传统媒体,而是更亲睐于新媒体。如何抢占中产阶级这个庞大受众群体的心智,是摆在传统媒体面前的最大实际。这无疑对传统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第二,从市场竞争视角分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行发展的时代正在过去,面对面、硬碰硬竞争时代已经来临,传统媒体市场正在被新媒体抢占和分割。为此,传统媒体迫切需要探索一条与新媒体融合发展、齐头并进、合作共赢,并能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模式。
第三,从现实需求视角分析,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热点舆情不断涌现,传播技术不断创新,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受到挑战,为此必须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形势,与时代同步,与读者同行。
第四,从行业形势视角分析,全球媒体的观念都在不断创新,传媒行业竞争风起云涌。作为从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型的重要堡垒,不少地市党报党台与行业形势严重脱节,市场化运营理念严重滞后,改革创新步履维艰。可以说,构建现代传媒企业管理制度,走市场化道路,是媒体行业的必然选择和终极选择。传统媒体首当其中,迫在眉睫。
二、传统媒体创新转型的路径选择
新媒体特别是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兴盛,正在给传播形态和维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最明显的特征是:从单向、扁平向互动、立体跨越。面对新媒体快速崛起带来的巨大挑战,传统媒体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格局正在发生剧烈变化。传统媒体惟有创新转型,以不变应万变,才能永葆青春活力。
(一)坚持“内容为王”,推进内容创新。
大数据时代,没有读者,只有用户。媒体的价值体现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强关系以及交易价值的实现。只有建立与用户的强关系,媒体才能产生差异化的内容;只有与用户相关的内容,才会是最有个性、最具价值的内容。
在内容创新过程中,传统媒体需要基于两个方面的思考与探索:
其一,实现“内容产品化、产品平台化、平台实体化”,把用户圈进来,把服务好用户放在首位。比如,平面媒体就应该把每一个版面、每一个栏目当作产品来打造,通过产品构建信息和广告平台,最后依靠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实体运作,从而不断延伸平面媒体的市场空间,放大平面媒体的品牌价值。
其二,思考“好内容如何产生,好内容如何经济地产生,好内容如何变现”,把好内容的产生机制建立起来。相对新媒体而言,传统媒体获取好内容特别是独家新闻的难度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较高,并且在内容“二次销售”、“多次销售”方面做得不够深入,因此难以构建起好内容变为现实市场价值的长效机制和稳定模式。建立好内容的产生机制和变现机制,是传统媒体创新转型的当务之急。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更要坚持“内容为王”,持续推进内容创新,以最有个性、最具价值的内容,与读者和客户建立强关系,为内容变现创造有利条件。
(二)坚持“产业为先”,推进产业转型。
在传媒产业群雄逐鹿的今天,平面媒体越来越衰微,但平台价值越来越重要;经营信息越来越弱化,但经营信任越来越重要。只有“内容-用户-关系-交易”的产业链条实现有效衔接时,媒体才能实现内容及时变现。传媒产业的这种发展趋势,将会倒逼传统媒体加速创新转型步伐。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改革的核心不是路径问题,而是选择问题。传统媒体在创新转型中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媒体经营到经营媒体转变;二是从信息平台到资源整合平台转变;三是从媒体单位到传媒财团转变。
与此同时,传统媒体还要努力做好产业转型的“加减乘除”法:在市场增量上勇做加法,在产业选择上敢做减法,在谋划布局上会做乘法,在处理包袱上善做除法。只有这样,传统媒体才能和新媒体在同一舆论格局中、同一起跑线上开展竞争合作,实现携手并进。
(三)坚持“素质为本”,推进素质提升。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带来的可能性风险是――职业不保,但行业永存。换言之,不论新媒体如何快速发展,传统媒体可能会消失,但传媒行业将会永远存在。
相比新媒体而言,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的传统媒体具有三大比较竞争优势:一是品牌影响力优势;二是专业传媒运作团队优势;三是信息资源优势。
若要发挥好“三大优势”,传统媒体就需要在观点信息、新闻策划、舆论引导等方面下足功夫、做好文章。这也要求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努力提升写作素质、沟通素质、策划素质、创新素质,以素质提升应对传媒变革。
三、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的关键词
结合当下传统媒体生存现状与发展困境,传统媒体从业人员顺应形势、提升素质时不我待。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需要把握好以下五个关键词:
一是“敬畏文字”。文字是思想的皮肤,思想是文字的最佳护肤品。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敬畏文字就是敬畏思想、敬畏历史。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大多与文字打交道,更需要敬畏文字,以敬畏之心去采编新闻、传播信息、传递思想、书写历史。
二是“少留遗憾”。人们常说“新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换言之,当每一条新闻之后,作者或读者总能从中发现其不足之处。即便如此,传统媒体从业人员更要以“多留遗产、少留遗憾”为价值目标,用追求完美的境界去做有思想的新闻,办受人尊敬的媒体。
三是“新闻之外”。人与人的差距往往在八小时之外。如果说八小时之内是在挑水,那么说八小时之外是在挖井。只有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才会永远有水喝。对于传媒从业者而言,功夫总是在新闻之外。要想做出有价值的新闻,就必须加强学习、增强储备、提升能力,把功夫多用在新闻之外。
四是“贵在坚持”。人与人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坚持。好新闻、好媒体都是坚持创新、坚守价值的结果。坚持做好新闻,才能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坚持做大产业,才能持续提升比较竞争优势。在这个经济持续下行的“寒冬季”,传统媒体坚持一步、往前一步便会迎来柳暗花明。
五是“激情梦想”。人最先衰老的往往不是容颜,而是在干事创业中一往无前的激情与斗志。传媒行业是一个道德标准较高的行业,也是一个度、期待值较高的行业。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必须有理想、有追求、有信念,并且深度融入社会、紧密联系实际,努力做一个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现实主义者。倘若没有激情梦想,新闻职业和传媒产业终将难以为继。
有一个现实难题时刻困扰着传统媒体的从业者,那就是:成功的传媒产业商业模式在哪里?若要找到成功的传媒产业商业模式,最根本的路径是从客户的真实需求出发。
大数据时代,客户需求=买平台+买思想+买服务。基于此,对于传媒产业而言,成功商业模式=好内容生产+最大化传播+高素质团队。简言之,便是:信息变现=内容为王+产业为先+素质为本。因此,传媒机构特别是传统媒体必须做好内容生产、产业发展、人才建设这三篇大文章。
对于千千万万传统媒体从业人员而言,相信未来,才会有更好的未来;相信自己,才会做更好的自己。传统媒体的未来与传统媒体的创新转型紧密相连。而传统媒体创新转型的前提是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理念与思维的创新转型。人才强则传媒强,人才兴则事业旺。传统媒体从业人员要努力做懂采编、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传媒人才,做资源整合、平台建设的高手,做策划咨询领域的专家。
篇9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广播电视 多媒体技术
21世纪是一个属于网络的时代。因特网迅速渗透到了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传播产业中尤为显著。借助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以其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等特性迅速抢占媒体市场,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的优势及发展势头令人瞩目。然而,网络媒体并非无所不能,传统媒体也不是一无是处,两者各有千秋。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了传播产业的深刻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只有相互整合,进行优势互补,才能共存共荣。
一、引言
在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传统媒体面临着严峻挑战。各类传统媒体的占有份额不断萎缩,网络媒介的势力范围却以几何速度不断扩张。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要想不被狼吞掉,最好的办法是自己也变成狼。新媒体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传统广播传媒与其等待引外资进入新媒体产业,发起挑战,不如自己否定自己,将新媒体放在与传统媒体同等重要的地位,根据新媒体的产业性质采取相应的运营模式,包括新内容形式、新的内容制作方式、新渠道、新的推广方式、新的业务模式等等,将新旧媒体竞争从传媒集团与业外资本的外部竞争,转化为集团内部事业部之间的竞争,自发地进行平台转移,从而掌握主动权,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二、当今广播新闻的现状
新闻是广播电台的立台之本。当今社会信息瞬息万变,在与报纸、电视、网络博弈的过程中,广播新闻如不发挥其自身快速、及时、现场感强的特点,就会在传媒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失去克敌制胜的重要砝码。反之,作为广播记者如能做到先声夺人,充分发挥广播新闻的自身优势,将是广播记者提高自信心,赢得听众、赢得竞争的重要手段。
(一)缺少快速性。广播新闻以快著称,然而实际情况却名不副实。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广播记者的观念缺乏更新,仍然热衷于伏案写作,以稿件写作水平的高低来论英雄。
(二)被动性。好的录音报道能吸引人收听,听完后有的听众会有想法,于是有人同电系,提意见,谈感受,提供新线索等等,然后记者又会根据情况再次行动,再次形成报道,从而使广播由单向传播变成了双向传播。这样下去就让广播产生了被动性。
(三)不生动性。现在许多广播新闻稿为什么同样拥有重大的主题,但播出后却反映平平呢?原因很简单,这些稿件没有充分考虑听众的感受,基本上还是报章体的翻版,充其量加两段缺乏现场感的音响或采访录音,听起来枯燥乏味,没有吸引力。
例如:“娃哈哈”口服液广告,采用老两口生活断型情节,从隔代人童年今昔对比入手,巧妙地拓展了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体现了“娃哈哈”不仅是孩子的饮品,也可以弥补老年人遗憾的时代主题,歌颂了新时代的新生活。
如此一来拉近了产品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这是很有诱惑力的诉求点。不仅产品的代言人与信息高度吻合给人以质朴自然的美感,也使受众于美的享受中接受了信息宣传。如果单纯的利用广播播出的话很难让观众产生生动感。
三、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的应对策略
(一)广播网的构建。广播传媒集团虽把广播网作为一项战略目标,但目前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似乎困难重重。
客观原因之一在于地方保护主义,每一家地方电台都直接受当地宣传部、广电局领导,在利益不明的情况下,很难接受横向的关系指示;其次因为目前跨区域的广告需求尚未形成市场规模,作为地方电台而言,通过加入区域性或全国性广播网来获取商业利益的需求还不强烈。
主观上则由于自身尚缺乏建立广播网的整体构思,无论是节目内容、经营理念、管理架构、经费投入等都尚欠火候。考虑到以上诸种困难,我们必须调整战略部署。应该意识到,广播网的构建并不就是整频率的节目输出,广播网只是一种与多家地方电台的时段合作模式。与致力于整频率的节目相比,我们更应该着力于制作几档其他电台无力制作的、适合跨区域播出的拳头节目;或者向其他电台提供它所需要却无力制作的区域或全国性新闻内容。
这种某一时段节目的合作方式可能比希望别人全时段、全频道转播我们的节目,要容易得多。再说广告经营,通过提供节目换取广告时段,其实质是与加盟台分享区域性广告利益的双赢模式。广播网一旦形成,网际的广告联动播出自然会对广告商产生不小的吸引力。
(二)与网络联合。在媒体技术不发达的阶段,各种媒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技术的限制,比如报纸虽然表意明确、思想深刻,但无法传递直观生动的视觉信息,电视虽弥补了报纸这个缺点,但又稍纵即逝,无法保存。而现在媒体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媒介的现有特征,为各种媒介实现融合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而现在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信息的重要性的增强,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表现出了强烈的全时空存在,24小时滚动新闻等新的信息播出方式应运而生。但“全时空存在”不仅仅包括固定空间、更包括移动空间中的全时段信息存在,此时依靠传统媒体已经不能满足这种全时空的信息需求,所以更多的媒体将通过媒介融合、充分利用声无线传播技术与渠道来满足人们在移动空间的信息需求,给自己带来新的发展。
四、结语
从长远看,对于传统广播新闻媒体来说,仅把广播先问中播过的内容简单打包搬上新媒体平台是远远不够的,在构建新媒体产业链的同时,开发适合新兴平台的内容资源将是未来的重点所在。
参考文献:
[1]包俊,范金慧,孙鸣,应启宏。新媒体时代的电视发展分析[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7(7)。
篇10
办校内网起家的王兴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微博“饭否网”,后来陆续出现了叽歪、嘀咕等,吸引的主要是白领和IT从业者。2009年8月,新浪网也开通了微博。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微博更是全面、强势地进入了中国大众的视野。
微博的特性
从微博的传播形态来看,它有着不同于传统媒体和博客的特性:
1 自媒体的草根性
有人说,在微博上,140个字的限制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微博引领了大量用户原创内容的集中生产。微博对用户身份、信息的字数、主题等差异视同一律,任何人都可以自己生产的内容,每个人都是“自媒体”,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消费者。微博的草根性也促发了全民新闻,普通公众可以在事件的第一现场第一手新闻,激发了他们参与新闻传播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2 传播的及时性
微博的信息更新速度惊人,每秒的更新量就可达10条以上,这是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企及的。不仅因为它的草根性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公民记者,也因为微博的便捷性。微博的终端显示延展了微博的传输渠道,比如手机客户端和桌面客户端,都加速了信息的传播。特别是在突发事件中,微博体现出的及时迅速令人惊艳,比如Twwitter是全世界第一个发出汶川地震消息的媒体。
3 受众的群体性
与其说微博上的内容传播是一种大众传播,不如说是群体传播,因为发表一条微博之后,只有你的关注者可以看到,你可以看到的也只是你关注的对象的信息。微博创造的是一种社交性信息传播,是靠人际传播的接力,将信息进行广泛传递。群体传播在这里得到凸显,大众传播在这里被弱化,这是微博难以进行大众议程设置的原因之一。
4 叙事的私语性
与传统媒体严谨系统的传播程序相比,在微博上信息有着强烈的随意性,微博即时性情感的爆发和微博的低门槛结合在一起,导致用户的表达更加随意,随时随地可以在微博上叙家常,内容显示出明显的私语化特征。这种状态恰恰满足了用户的虚荣心与表现欲,如篮球解说员于嘉和他的妻子经常在新浪微博上闲谈,私人的话语在公共空间中得以展现。
微博环境下的媒介融合
随着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媒介中的广泛应用,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根据微博的发展特点和发展现状,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微博环境下的媒介融合:
1 技术融合
每一次媒介技术的更新都会带来所谓的新媒体,新技术则是新媒体的制胜因素。微博以信息的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使用数字通讯和数字广播技术,融合了音频、视频、文字和图像等多种信息格式。微博让用户不仅可以通过网页,还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IM软件等诸多渠道信息,这一过程将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
2 传统媒体与微博的融合
在新浪微博上有人写道:“每天逛逛微博,全世界的大小事都不会错过。”微博的海量内容和及时性对传统媒体无疑是一个致命的冲击。但是,传统媒体也具有网络媒体所不具备的品牌优势和信息加工能力。因此,传统媒体与微博要优势整合。微博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传统媒体将微博作为宣传与互动的网络平台,通过链接把读者引导到自己的网站上。其次,微博上的信息成为传统媒体记者的重要素材来源,传统媒体可以借鉴微博上的热门话题,了解受众的兴趣点,与微博共同构建一个话语的公共领域。
3 社会活动与微博的融合
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时候,奥巴马在Twitter上注册并拥有了15万的追随者,显示了倾听民意的姿态,让他在竞选中尝到了甜头。现在,微博已经成为世界上很多政府和官员抢占的信息高地和争取舆论认同的战场。这是因为微博容易聚焦社会公众关心、关注的事件,为信息传播开辟的是更为广泛的“点对面”渠道,在组织协调社会性活动方面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玉树发生7.1级地震之后,新浪微博立刻发起了在微博中寻找失散的亲友,为灾民求助或提供援助的号召。
4 企业营销与微博的融合
微博上真实的声音,可以帮助企业迅速接触到消费者心理、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感受,获取市场动态。同时,还可以公司产品的介绍、折扣信息、回答用户的疑问等,不仅可以提升公司的知名度,还能以低廉的成本与客户保持互动。比如戴尔每个官方微博背后都有一个综合团队,各个部门的员工,都被鼓励在网上亮明身份,成为公司营销与沟通计划的―部分。
5 博客、IM与微博的融合
微博不是博客或者IM的替代品,而是两者的融合与发展。首先用户无法利用博客进行即时的沟通,但IM又显得太过亲密,接到信息不立刻回复容易引起误会。微博则兼具了博客和IM的功能,满足了人际交流的微妙要求,在博客和IM的应用中找到了其生存的主要土壤。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用户来说,在微博里只能以粉丝的身份去关注名人明星的动态,很难在信息的海洋中发出有影响力的声音。正如嘀咕网创始人李松所说,千千万万的草根用户才是微博网站成长的基础,让微博真正成为草根的地盘是今后微博发展需要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资讯
电纸书市场勿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
目前举行的“书・报・刊数字化发展高峰论坛”上,新闻出版总着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提醒说,电纸书当前要避免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的局面。
他透露,2009年,我国数字出版总产值达到795亿元人民币,首度超越传统书报刊出版物。而去年电子图书读者的总数突破了1亿人。据统计,2009年我国大陆电纸书阅读器销量约为70万台。有关研究机构预计,2010年我国大陆电纸书市场预计出货量将达300万台,市场规模约80亿元。
张毅君认为,客观分析,电子阅读器尤其是电纸书,当前存在六大隐忧。
首先是电纸书的数字内容存在局限性,同质化趋向明显,远远不能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而来自于自办网站的数字内容,品种数量有限。更严重的是,缺少专业选编队伍,内容良莠不齐。其次,违规侵权使用数字内容现象屡见不鲜。再者,准入门槛模糊,也使许多尚未获得数字内容生产和传播资质的企业在阅读终端中预装大量未经出版许可的内容,或提供违规内容的下载服务,有悖于国家的出版管理制度。
此外,电纸书的行业标准规范滞后,导致一种终端设备只能读取极为有限的内容;终端设备生产厂商、数字内容提供商,以及著作权人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不明晰,导致利益相关各方心存芥蒂;产品品种较为单一,价格偏高,与普通消费者尚有不小距离。
- 上一篇: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 下一篇:微生物学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