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6: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交媒体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13年2月21日,美国律师协会(ABA)第462号正式意见书。该意见书指出,法官可以使用社交媒体网络,但在建立所有社交关系和联络时必须严格遵守《司法职业道德准则》的相关规定,避免影响法官独立性、司法尊严、造成司法不公或者产生不正当行为。
本期组织刊发美国法官使用社交媒体网络的正式意见书,配发美国各州对法官使用社交媒体网络的官方立场。敬请关注。
——法律文化周刊
在本意见书中,起草委员会对法官使用社交媒体网络的情况进行了讨论。起草委员会使用的“社交媒体网络”一词,是指以网络为载体,要求使用者明确表示加入、接受或拒绝与特定人的联系的社交媒体网站。
一、法官和社交媒体网络
近年来,使用便捷的新科技、新软件广泛出现,人们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分享信息,以及在他人的社交媒体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些科技逐渐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更新频繁,形式多样。
包括使用社交媒体网络在内的所有社会交流,都可以避免法官被社会孤立,或与现实脱节。本意见书关注的问题是《司法职业道德准则》(下称《准则》)准许的框架内,法官参与社交媒体网络的程度。
在审理案件的同时,法官就承担了“尊重司法机关公信力,努力争取维持和加强对法律制度的信心”的责任。虽然在专业领域的能力无可置疑,但法官应接受被其他人视为沉重负担的公众监督。法官参与的所有社交关系,无论是通过何种方式进行,无论是在何种情况下进行,包括社交媒体网络在内,都应遵守《准则》对法官一贯的要求,即提高公众对司法独立、司法权威和司法公正的信心,同时防止出现不当行为或被认为是不当行为。这就要求法官对其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有敏感性认识。
《准则》要求法官始终维持司法机关的尊严,并且在他们的专业领域和个人生活中都避免出现不当行为或被认为是不当行为。因此,法官应非常审慎对待与其他人的交流,特别是使用社交媒体网络时。法官必须假设其发表在社交媒体网站上的评论都将不会局限于流传在法官的社交圈内部。在法官不知道或者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有些评论、图片或者不宜被公众知晓的个人信息可能传播给法官不认识的人,或其他意想不到的人。这样的传播将对法官的司法独立、司法权威、司法公正产生潜在威胁,同时也影响了公众对司法的信心。
面对面交流和网络社交有很多明显的差异。相对网络社交而言,面对面的交谈经常可以维持在参与者之间,而网络社交中信息、视频和图片可能会在当事者不知道的情况下被传播给成千上万人。因为可以被恢复、散播和印刷,这些资料可以被保存很长时间甚至是永久保存。另外,社交媒体网络上的信息之所以难以控制,还因为缺少面对面的视觉和语境,容易被人断章取义、不正确地阐释和错误地传达。
使用社交媒体网络的法官须注意《准则》的相关内容。正如之前讨论过的那样,法官应遵守《准则》1.2关于提高公众对司法的信心的规定。法官的社交对象必须符合《准则》2.4(C)的规定,否则公众会认为法官受到这些组织或个人的影响。法官必须小心应对,使用社交媒体网络进行评论和交流有可能被认为是与当事人的单方接触,从而违反了《准则》2.9(A)的规定。另外,法官应遵守《准则》2.10,禁止对待决事项或即将到来的事项发表评论。法官应遵守《准则》3.10,不向社交对象提供法律建议。
法官使用律师和其他有可能成为当事人的人在使用的社交媒体网络,会造成信息披露和审判资格上的风险。这些问题在某些州利用司法伦理咨询意见来解决。起草委员会对此观点各异,当法官与律师或其他有可能成为当事人的人接触,与律师或者在法院有悬而未决的事项或者即将到来的事项的一方当事人有社交关系时,法官必须谨慎评估判断其是否应该在案件开始之前或者在社交对象第一次出现在法庭之后中断这一社交关系。就这一点而言,语境非常重要。社交媒体网络的简单设计并不能显示法官与社交对象的交往程度。
由于社交媒体网络的开放性和随意性,法官并没有主动中断社交关系的明确责任。如果这段社交关系是现时存在的频繁的联系,则法官须非常小心考虑是否应该中断这一关系。如果法官知道出现在法庭上的一方当事人、证人或者律师与自己有社交关系,那么法官应该慎重考虑这样的联系可能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或者公众对这一社交关系的看法,此时法官应对此进行信息披露或回避。法官应铭记,对律师或一方当事人产生人为的偏差和偏见将构成《准则》2.11所规定的回避事由。一旦法庭审理事项涉及到在专业领域或私人生活领域与法官有社交关系的人,法官就应进行上述分析。即使法官认为信息记录不构成回避的事由,但当法官认为消息记录有可能使当事人或律师误以为与某项确定申请有关系时,法官应对该信息记录进行披露。例如,法官决定披露其与某一案件的当事人、当事人的人或证人有社交关系,但法官并不认为这一关系会构成回避事由。尽管如此,如果对于从社交媒体网络上升到与某人产生现实关系或者有问题的关系没有具体认识,那么法官没有强制义务去搜索自己所有的社交媒体网络。
二、法官在竞选活动中使用社交媒体网络
《准则》允许具备某些例外条件的法官或司法候选人参加竞选活动。尽管根据《准则》4.1的注释1,《准则》对法官或司法候选人的竞选活动采取了“严格的量身定制”的限制,确保法官或司法候选人在最大程度上不受到政治影响或政治压力。
《准则》4.1A8禁止法官直接索取或接受竞选资金,而应通过《准则》4.4规定的竞选委员会来实施。《准则》并不涉及或限制法官和竞选委员会的交流方式。在法官或司法候选人参与竞选的地区,社交媒体网络成为募集资金和提供候选人信息的重要竞选工具。只要网站不是由法官或司法候选人个人开设或维护,竞选委员会就可以通过建立、维护网站和社交媒体网络用以为法官和司法候选人的竞选做宣传、获取公众支持。
在任的法官和司法候选人都被明令禁止对任何公共职位的候选人表示支持或反对。有些网站允许使用者通过对信息、图片或其他内容“点赞”方式表达支持。法官应该意识到,在别人的竞选网站上点击这一按钮可能导致违反明确禁止法官对任何公共职位的候选人表示支持或反对的司法伦理准则。另一方面,如果竞选网站并不要求浏览者通过接受或拒绝某一请求而让名字显示在竞选网页上,那么当有人为法官“点赞”或者通过法官的竞选网站成为法官的粉丝,并不一定引发司法伦理问题。
法官可以私下表示对某位司法候选人或公共职位候选人的看法,但是应注意适当表达,以确保这些看法不会为公众所知。这就意味着要对法官的社交媒体网络进行隐私设置,以确保所有有权进入法官社交媒体网络的人,限制通过链接看到别人的权利,限制查看通讯录,或者屏蔽一些链接。
篇2
知识信息的激增使传统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探索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的教育教学平台应成为每个教育教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能力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的系列各学科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学提供了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而作为工具与语言学科的英语课,多媒体技术更是在创设教学与语言操练的环境上有其独到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很广,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画模拟
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初中英语教材第一册的介词in、on、under、over等区别时,教师可在课件中制作出色彩丰富的卡通形象,在鼠标的控制下,通过前进、后退、跳跃等系列动画模拟过程,形象生动描述介词的方位及方向表意,便于学生切实理解。又如:在讲述jobs这个单元时,就可以利用图片与动画来介绍各种职业的人物。如果教师能编出符合逻辑的小故事作为主线,则可使学生在不考虑母语的情况下了解policeman、farmer、soldier、teacher等等的职业特征。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英语教学中的母语介入过多的问题,同时还能使知识传授的形式发生变化,大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能动主观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教学效果。
二、交互显示
利用多媒体的视频技术,可以制作以基于powerpoint乃至web页等简易平台的交互式显示课件。交互式课件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解析,诱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达到提纲揭领、融会贯通,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效果。例如:在进行动词时态训练、课文阅读的表层理解时,可以编制带有提问与选择答案相结合的课件,引导学生系统学习。这在有条件的地区特别适用于学生的课堂及课后复习训练。
三、演示控制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并茂及综合处理的功能,我们可编写出较强带有控制性的模拟演示,充分体现数学中的讲练结合的效果。例如:高中教材中关于人口控制及环保等主题的材料较多,教师在课件可设计带饼或柱图的数据表来强化学生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的理解。利用flash等小插件还可以对火山爆发、珊瑚的死亡等过程进行演示,这对于学生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十分有效。
四、影视演播
中学教材(特别是高中教材)中有大量的外来素材,其中名人故事(如马克思、爱因斯坦、马丁·路德·金、居里夫人)及名著(如《双城记》、《百万英镑》)都有大量的声像材料。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这些材料有机地揉合到课件中去,使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地了解课文。如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居里夫妇的生平等等,单纯的课文讲读与用多媒体课件演播时起到的震憾效果是无法比拟的。
五、练习设计
篇3
[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 计算机; 多媒体教学; 课件
[中图分类号] F272.7;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6- 0078- 01
1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 从医院自身管理考虑,由于医疗业务及其各个辅助科室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有不同的来源,也以不同的存储方式进行保存,这对管理工作来讲产生了很多麻烦,所以统一的数字化采集、存储、查询、统计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2) 医院是以病人为中心的,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每个人在医院产生的诊断、治疗、消费、药品信息都必须记录在案,建立电子病历,为病人提供主动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而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
(3) 先进的医疗设备是医院诊疗水平的标志之一,但是这些大中型特检及治疗设备,都是相对独立的,如何将这些设备产生的信息进行合理的保存也是信息化建设要考虑的,来自于临床的各个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存储检索的最佳方式也是电子信息化。从以上分析来看,只有比较完善的信息化建设才能满足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需求。
随着我国计算机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大型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一些优秀的系统甚至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因此在计算机操作水平方面也不断地要求提高更新应用能力,适时地引进计算机的多媒体教学,提高一线计算机操作人员的学习兴趣和应用水平成为当务之急。
2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优越性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影视艺术、音乐美术、教育学、心理学、人工智能、信息学、电子技术学等众多学科与技术的一门技术,它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二维三维动画等各种信息于一体,能充分调动视觉和听觉处理功能。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大力推广和运用,其优越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增大信息量。教师甚至只用一只小小的鼠标,就可以避免多次交换使用录音机、录像机、幻灯机、实物投影仪、挂图等等,既节约了保贵的时间,又大大提高了信息输出量。
(2) 界面友好,操作简捷,菜单指示方便。教师在设计课件时,把繁琐的操作规程可以预先设计在面板上,便于操作者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节奏。
(3) 容易设置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课件能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调动了学生全身的视觉、听觉神经,使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地理解信息,从而激发计算机操作人员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引发计算机操作人员主动探索, 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 能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利用二维、三维动画技术和视频技术使抽象、深奥的信息现在都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在计算机操作人员眼前, 通过丰富的感性认识可以帮助计算机操作人员深化理解抽象的理论。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3.1 本着实用的原则制作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关键在于课件。离开了课件,再好的硬件设施也只能成为摆设。所以不能单纯以画面和声音的效果来评定课件的优劣,而应该本着实用的原则制作多媒体课件。
3.2 避免将多媒体讲课的模式转换为人机关系
多媒体教学确实有着许多的优点,但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在课堂上不能喧宾夺主。课堂上的主体应该是计算机操作人员,教师应该起到主导作用,上课的过程应该是教师与计算机操作人员之间的教、学的交流学习过程。计算机多媒体仅仅是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中的一种,它只能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更不能替代计算机操作人员的学习活动,所以教师应该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引导计算机操作人员积极参与课堂的语言活动,增加交流,不可一味地依赖多媒体,这样才能避免将多媒体讲课的模式转换为人机关系。
总之,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离不开计算机,所以应当让计算机像我们上课用的粉笔、课本一样,融会于教学之中。 根据需要设计适量的课件,使其更好地作为传统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是“替代”工具,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种种优势,从而更好地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鲁,尹爱群,刘炜. 信息化建设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J]. 医疗设备信息,2006(9).
[2] 田尖参,牛夏勒,德松加. 信息化建设推动医院管理现代化[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10).
[3] 刘庭明. 高职教育多媒体教学有效应用探索[J]. 职业与教育,2007(12).
篇4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远程教学
一、利用 QQ 搭建远程教学的交流平台
近年来,QQ以信息的实时互、场景化的交流、平等的传播方式和群组的沟通功能,被人们广泛运用。QQ除了能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还使聊天用户和网站信息联系在一起。通过网站信息可以实现群发送功能,从而迅速吸引群用户对网站的关注,提高网站的点击率。这些功能都让众多网友爱不释手。 根据2015年腾讯公司的数据显示,QQ家校、师生群群用户量达500万,QQ智慧校园覆盖32所高校,腾讯课堂注册用户达3500万。因此远程教育教师要利用好QQ的特点,搭建运程教育教学的平台。为发挥新媒体的功能作用,应把握好两个方面:
第一,要利用QQ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实行个性化的沟通。因为远程教学的特殊性,使得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非常有限,因此很难知道学生的学习底N、学习情况和所思所想。QQ既给学生提供了表达观点和倾诉情感的时间和空间,也拉近了素未谋面的老师与学生之间心灵的距离,而且还可以实现多种交流方式,例如:一对一交流、一对多交流、多对多交流、多对一交流,满足了不同的需要。对于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远程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发现其学习的症结所在,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纠正他们的认知偏差,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
第二,要建立群组,实现群体交流与管理。远程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和学生共建群组。通过“群组”,一方面可以实现多人交流,除了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外,学生之间也可以在群组中自由交流与沟通;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来分类管理,比如建立班级群组、学生会干部群组、学习小组群组等等。建立群组后还可以使用“群空间”服务,用户可以在群空间中使用论坛、相册、共享文件等多种便捷的交流方式。在远程教学中,教学空间是虚拟的,没有了现实的学校和班级,学生的班级概念淡化,因此同学间的交流相对也较少。利用QQ的群组功能,可以帮助同学把现实的集体搬到虚拟的网络中去,在社交媒体上建立交互性的信息活动平台。这种方式不仅简单快捷,而且可以获得特别的教育效果。
二、借助微信平台拓展远程教学的新途径
根据2015年6月腾讯的《2015微信用户数据报告》可知,2015年微信用户基本数据,截至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000个,微信支付用户则达到了4亿左右。通过以上信息可知,微信已不单单只是一个充满创新功能的手机应用。它已成为中国电子革命的代表,覆盖90%以上的智能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日常使用工具。正是因为微信的高覆盖率以及这一独特的传播功能使得利用这样一个公众平台构建在线教育环境,通过微信推送远程教学成为可能。
微信的信息传播具有自身的特点,能够即时上传和发送文字、图片和视频,突破了传统远程教学的交流限制。在远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微信里可以互加好友,从而克服了远程教学中师生交流的壁垒,实现随时随地、畅通无阻的交流。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愿意在微信中分享自己的感悟,吐露自己的心情和想法,远程教育工作通过这些微语言可以捕捉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从而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重要的线索。
随着微信的普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打破了以往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屏障,教师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关注学生的成长、心理变化和思想动态,甚至在交流中成为学生的兄长、朋友和知己。通过长时间彼此的交流与关注,可以消除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壁垒,加深和优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升师生互动的深度和广度,最终促使学生信任远程教育教师。而远程教育教师可以依靠自身魅力,借助微信这一平台,通过一种隐形的教育使教学效果发挥得更加深入和直接。为打造好各项“微活动”,需要教师在三个方面加以改进。
(1)利用微信开展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探索开展适合各类学生发展的不同层次的“微活动”。
(2)利用微信开展教学,要有选择性地降低活动的难度。要充分考虑到远程学生中有一些学生年龄偏大,对于手机使用会有一些困难,因此,教师要多组织低门滥的活动,扩大参与面,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3)利用微信开展教学,要适度包容,重视研究学生多元化的需求。避免开展受众面较小的教学活动,要顾全大局。对于个别特殊学生可以单独交流,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
三、利用微博夯实远程教学的成果
据微博教育渠道负责人孔令旭先生介绍:截至2015年9月,微博中活跃的学生账号超过5200万,超过3000所大中专院校拥有自己的官微和社团微博。微博已经成为教育产品宣发、教育机构品牌树立、维系师生关系的重要社交媒体。
大学生走在时代前列,是微博最忠实的拥护者,他们利用微博获取资讯、分享信息、交流沟通,融入了“微时代”的大潮中。广大远程教育工作者要很好地利用微博平台,促进远程教育工作的发展。在微博时代,博主也像明星一样拥有自己的粉丝,博主所的信息、转载的内容会被广大粉丝所关注,粉丝可以对其感兴趣的博主所的信息进行转发、评论,信息转发后又会被转发者的粉丝看到,并可以进一步地对其进行转发和评论,以此类推,信息就会迅速传播开来。像“四川雅安地震”“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事件”“王宝强离婚”都是通过微博第一时间传开。
因此远程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使用微博并时时关注微博。在使用微博的过程中远程教师需要在三个方面加以注意:
(1)注意自己所转载的信息观点是否正确,因为很多学生可能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不加筛选地转载,很多学生会认为这是老师转载的,观点一定不会有错误。
(2)尽可能地发表一些原创文章,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是针对一些学生出现的问题发表一些有针对性的文章,用以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人云亦云。
(3)可以选择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微博信息,开展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自由、自主的学习氛围,用以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谢湖伟.移动社交化媒体的网络传播教学应用[J].新闻前哨,2014(4).
篇5
【关键词】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注意;注意规律
一、讨论问题
1.如何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设计和制作大学英语多媒体课件?
2.如何利用有意注意的规律设计和制作大学英语多媒体课件?
二、讨论与结果
(一)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设计和制作大学英语多媒体课件
根据注意的分类标准,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发生的注意。多媒体课件最大的优势就是通过各种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有效的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可以有效的运用多种途径图文并茂的组织教学,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提高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效率。但是根据注意的品质,学生的注意可以同时进行两种或以上的活动,如果注意的对象过多,就会导致注意的分散,反而降低教学和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注意一下事项:
首先,教师制作课件要以学生为中心。
无意注意是学生在面对自己需要或感兴趣的对象时产生的,因此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是影响无意注意产生的关键因素。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以前教师讲授,学生被动的接受的尴尬局面。它赋予了英语教学于活力,教师通过课件的制作可以设计不同的活动和内容,比如可以在课件里面穿插不同的英文音频、视频、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要求学生模仿或者为视频配音,根据图片猜单词或者根据图片讲一段关于图片的故事,从听说读写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不仅要深入地钻研教材,而且在制作课件之前对学生做充分的调查,了解学生的特点、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真正做到学生的需要出发,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从而利用学生无意注意的规律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在选择制作课件时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新异性和独特性。
大学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习的课程,涉及到的单词、语法和句型纷杂枯燥,如果教师课件设计的不合理,非常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因此,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时候一定要首先陈述教学目标和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的去学习。 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中第8章Fable of the Lazy Teenager为例, 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描述了Kevin的梦,看似毫无逻辑和重点,事实上本片文章就是利用这一语言故事使美国青年彻底认识他们必须改变对教育的态度。重点和难点是掌握掌握因果分析的写作方法和一些语言知识点。因此,教师在设计本章的课件时,首先要讲明本章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消除分散学生注意听课的因素,消除与学习无关的无意注意。同时,教师讲课时要重点突出、抑扬顿挫,引起学生与学习相关的无意注意。
(二)利用有意注意的规律设计和制作大学英语多媒体课件
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大学英语的学习是一种自觉的、以提高学生自身的英语知识水平和听说读写能力水平为目的的、以班级课堂教学为主要组织形式的活动。因此,学生要学好英语不能单凭直接兴趣,还要靠发展有意注意。大学英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要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是培养学生有意注意。
首先,加强学生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以《大学体验英语听说4》的课件设计中,教师在第一张PPT中清晰的陈述Warm up Focus、Listening Task Focus、Real World Listening Focus,在第二张PPT中陈述学生要掌握的内容,这样学生就会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意义有了清楚深刻的了解,那么他们就会有意识的调整自己的注意,使自己的注意专注于完成任务的有关对象。
其次,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大学英语是针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说明大部分学习者对英语学习没有直接兴趣,但是他们对学习英语的结果有兴趣。比如说大学英语课程的成绩和学生能否毕业或者是否能拿到奖助学金相关,我们要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虽然大学英语课程本身不能吸引学生,但是如果学生有了间接兴趣,仍能利用有意注意努力学习。
三、结语
首先,为了克服学生上课时注意力的分散,教师要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注意规律,是学生集中于教学活动。教师在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善于利用有用的刺激物特点来组织学生的无意注意。一方面要尽量消除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因素,使课件既简单明了,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教师在设计和制作课件时,要突出重点,运用多种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部分。其次,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时候,要说明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意义,在新单元开始的时候要明确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在难点和重点出要预先标识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通过这些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有意注意。
参考文献:
篇6
为什么对许多高管(尤其是非营销部门的高管)而言,社交媒体仍然是一团迷雾?我们认为有两个相互关联的原因。首先,源自社交媒体的朦胧本性,尽管谁都知道消费者越来越喜欢在线讨论产品和品牌,寻求相关建议并互相提建议,但企业究竟可以在何处及如何影响这些对话却不清楚。毕竟这些对话横跨各式各样、不断增加的平台,出现在多元且分散的群体之间,可能是以极快的速度发生,也可能花好几个月酝酿。其次,没有一个适合且统一的指标衡量其对营销的影响,因此企业要把大量资源投在一项收效尚不明确的项目上,很难说得过去。
我们已经确认了社交媒体的四大功能,即消费者行为的监测、回应、放大和引导,它们足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掌握社交媒体究竟在何时、何地、如何影响消费者,有助于高管制定的营销战略,把社交媒体融入消费者,以及量化投入产生的回报。
简而言之,社交媒体绝非变相的付费营销,它需要很多支持来经营:一套协助首席执行官和其他高层主管评估社交媒体投资的清晰框架,一项建设基础设施的支持计划,以及一套绩效管理系统帮助企业灵活管理社交媒体。拥有这三项要素的企业能够创造出新的品牌资产(例如消费者的内容以及对反馈的洞见),开启新的互动渠道(例如通过Twitter提供客户服务、Facebook新闻动态等),并且借由员工与顾客或第三方互动的方式,将品牌重新定位。
知道社交媒体的价值并不等于懂得社交媒体的运作。因此,我们认为高管必须思考如何将社交媒体与企业的营销使命相结合。(Roxane Divol、David Edelman、HugoSarrazin)
明星微博背后的营销故事
当纽约尼克斯队球员林书豪联系Facebook,请教如何最好地利用该网站时,Facebook的公司代表给他做了示范。今年春天做完膝盖手术后,林书豪还了这个人情:在病床上与Facebook粉丝在线聊天。迄今为止已经有约5.4万人。“赞”过这次聊天。
篇7
去年底,Facebook资助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 Consulting实施了一项调查研究活动。该研究结果显示,很多市场营销人员认为社交媒体很重要,但是却没有充分利用它。因此,这个社交网络巨头了两本白皮书,并统称为“社交业务蓝图”(Social Business Blueprints),以便与营销人员分享利用社交媒体的成功做法。这两本白皮书的名称分别为“建立网络品牌”(Building Brands For The Connected World)和“在网络上谋求成功”(Organize For Success In The Connected World)。
根据这份研究报告,76%的营销人员认为,社交媒体对于品牌建设非常重要;72%的营销人员认为,它对于培养用户忠诚度也很重要。而且,59%的营销人员相信,在将来不支持社交媒体的公司将难以生存。71%的营销负责人相信,公司能够通过社交媒体获得竞争力;仅有33%的营销负责人现在拥有打造社交企业的长远战略。这项研究活动对101名副总裁和营销人员进行了网络调查,并采访了12名CEO、CMO和营销副总裁。
Facebook还罗列出了一些基本的概念来定义社交性:
社交影响力:建立让品牌用户影响其朋友的战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通常会向他们的朋友寻找建议,从而决定如何安排时间、精力和资金。
社交媒体:利用社交网络为渠道来品牌信息,激励人们参与其中并分享信息。
社交营销:将社交媒体和技术融入到规划营销战略和提供品牌体验的过程中。
篇8
企业所应该知道的社交媒体三大法规准则
要说社交媒体诞生之初就有着当前这种普及性,这可能会存在争议,从法律的角度看,该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但不可否认的是,今天的社交媒体已经引入到了每个组织的商业环境竞争行列中。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如何驾驭各种社交媒体以及现在和将来面临的法规和准则等方面,给企业提出一些建议。
围绕社交媒体的一些问题
在商业中使用社交媒体而引出的核心问题就是,它改变了我们的生存方式,把我们作为人、职业者和消费者的这几个角色合并在了一起。当我们在越来越多的平台上分享我们自己的故事时,社交媒体所呈现的问题也就慢慢浮出了水面。例如,我们使用社交媒体的频率应该是多少?又应该选择哪种社交媒体?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展现自己的职业角色?又应该在什么时候分享我们的个人意见?在社交媒体上与同事、客户或老板成为朋友又是否恰当?
这些对于个人来说算是比较复杂的问题了,企业在考察员工在工作场所的表现以及如何与组织内外沟通交流时,这些问题也都绝对是难题。企业还会面临着一个更复杂的问题就是如何控制社交媒体的使用。企业可以指导员工如何使用社交媒体吗?他们能监控员工的谈话内容或使用社交媒体来了解未来的求职者吗?社交媒体工具什么时候允许人际关系从商业跨到个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监管部门和政府机构正在修订与社交媒体管理监督相关的指导方针、规章制度和法律条令。Forrester Research公司在北美和欧洲已经调查到了直接关系到企业如何管理社交媒体的法规,这些法规数量已经超过了十二条,包括《国家劳动关系法》、美国金融监管局(FINRA)10-06管理条令与联邦贸易委员会(FTC)11-39修正条令、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FFIEC)与欧盟数据保护规定提出的“社交媒体:消费者合规风险管理方针”。为了增加这些法规的复杂性,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以及其它监管机构也可能会参与制定一些新规则。
问题集中于五大领域
社交媒体的法规会随着时间变得更加复杂,那么企业应该如何驾驭这些棘手的问题?今天的社交媒体,企业必须着手处理的问题都有哪些呢?我和我在Forrester公司的同事一起研究出了下面这五大常见问题,以确保企业的社交媒体不违反这些法规制度。
数据和隐私保护:关于隐私和个人底线的讨论在今天愈演愈烈,扰乱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棱镜门”事件和欧盟对“被遗忘的权利”的审议这两大最新的实例就是很好的证明。社交媒体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这日益激烈的争论,因为人们都很乐意在公共论坛上分享自己的信息。与此同时,一些公司也在投资先进的技术,来挖掘这些数据信息,然后把它们转化为商业情报。为了避免这种潜在的矛盾,企业应该考虑如何去搜集媒体数据、明确他们这种公开方式的意图,譬如可以考虑通过网站的公众隐私政策声明来完成。
员工权利:有将近三分之二的美国和欧盟联网成年人访问社交网络的频度都比较高,这意味着员工几乎在任何行业都可能以某种形式使用社交媒体,这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负面新闻和声誉曝光的几率。例如,近期在Taco Bell公司的Facebook Feed上出现了一张引不起顾客食欲的员工照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公司可以采取措施,指导员工以某种形式使用社交媒体。但是,他们必须要保证这些措施不违反国家隐私法或其它劳动法规,特别是公司应该在如何监控员工、如何通过社交媒体法律政策限制他们的行为以及为了招聘而收集员工信息这些方面多加注意。
信息泄露和第三方认证:社交媒体会带来一些困难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如何通过有限的语句传达敏感的、复杂的信息。例如,Twitter限制的消息长度仅140个字符,还必须要遵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等提出的法规要求,以确保所有的社交媒体信息严格符合这些要求。是否被接受要取决于特定的法规以及他们如何处理社交媒体的某些使用方法,譬如一个帖子通过认证需要多长时间?FTC的指导政策相比而言少了规范性而多了整体的宏观调控性,能够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FDA提供了比较细微的指导政策,能够让企业谨慎推行社交媒体策略。所以,计划进军Twitter、Linkedln和其它类似的社交媒体的组织应该熟悉这这些法规条令。
管理和监督:员工使用社交媒体可以加深与客户的关系、提高团队的合作精神、加强消费勘察,事实上,Forrester研究发现,在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商业活动的人群中,事业型的信息工作者占到了将近2/3。于是,越来越多的公司允许员工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商业活动,但在有些行业的监管部门,诸如FINRA和FFIEC,想让组织开发出内部控制程序,以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
信息归档和保留:对于想要保留业务通信记录的组织而言,社交媒体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也就是说,社交媒体的内容信息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作者可以在发帖后编辑或删除帖子,其他的人也可以发表或追加评论。更复杂的问题是,确定哪些内容是“商业”信息、何时把它们进行捕获和归档。Forrester建议,首先要确定业务通信的上下文,然后再决定使用何种设备和应用程序以及何时使用。
篇9
有研究表明:在社交媒体上与商业品牌有关联的用户中,70%会因为这层关系而最终购买产品。如果进一步分析,会发现其中19%的用户会经常购买;29%的用户偶尔购买;22%的用户至少购买过一两次。
社交媒体上的关注者(或好友)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潜在客户群。因此商业品牌在社交媒体上必须谨慎行事,提供与关注者相关的信息。有趣的是,Performics调研中发现,除过量信息对社交媒体上的用户关系会产生负面影响外,受访者表示,他们切断与商业品牌的社交关系的原因还包括:企业的内容中没有优惠券、折扣以及促销等信息(30%);企业宣传的价值和理念与自身不符(22%);自己已经关注了太多商业品牌(18%)。因此,对于商业品牌而言,需要做的是在社交媒体上为用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事实上,近2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认为在社交媒体上与商业品牌保持联系有什么价值。
社交媒体营销需要见机行事
SocialVibe的研究表明,适度原则是维护社交媒体用户关注的关键所在,过多信息会导致关注者取消关注。但是消费者确实有关注商业品牌并获取信息的需求。例如,1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关注商业品牌是为了及时获得最新消息;23%的受访者每周查看信息,每天查看的达到17%。这说明消费者需要获得商业品牌的信息,但是不需要太多。商业品牌进行社交媒体营销时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才能适度的信息以迎合社交媒体上关注者们的喜好。
篇10
对于“当代粉丝(Modern Fan)”的定义是,全球11个国家中(包含中国)近期参加过演唱会、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和节庆活动的先生及女士。
这项大型调查的调研对象为年龄18至64岁,拥有智能手机,并且在过去两年中参加过至少两次大型演唱会、专业体育比赛或文化/艺术节庆祝活动的个人,调查还特地做了针对中国市场的调查,智能手机无疑也是中国当代粉丝的最爱,中国的调研数据情况如下。
打火机和照相机已经过时:智能手机已成王道
调查访问的当代粉丝中61%表示在参加演唱会、大型活动和节庆活动时随身携带智能手机非常重要。实际上,97%的人将会带有手机,比例超过其他物件,如现金、证件和信用卡及借记卡等。
当今的粉丝已经实现移动数字化生存。有32%的人使用智能手机完成活动入场检票,并且有21%的粉丝使用手机在活动现场购买各种物品。
85%的人在活动现场照相和录像,并且有68%的人在社交媒体频道中分享这些照片。与男士相比,女士更愿意在网络空间中贴出活动现场照片和状态更新信息,并及时登入社交媒体网站。
电子票黄牛党日益抬头
调查涉及的当代粉丝之中有35%的人报告曾经听说或亲身经历过所购买的入场券未能兑现购票时所得到的全部入场承诺。
·63%的问题票是通过网上交易购得。而通过在演唱会、大型活动和节庆活动现场门外卖票的黄牛党手中买到问题票的比率为59%。
危险的数字行为屡见不鲜
·超过三分之一(34%)的当代粉丝承认尚未使用密码保护自己的智能手机,并且有25%的人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以防手机丢失或被盗。
·在中国的当代粉丝中有46%曾经历过智能手机被盗、丢失或错放。
·公共交通设施是智能手机丢失、被盗或错放的温床。在世界范围以及在中国,智能手机在大众交通运输系统中的丢失现象远多于其他环境,如公交汽车、出租车等。
手机应用程序可以锦上添花,也能画蛇添足
·曾经下载过演唱会、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和节庆活动手机应用程序的粉丝中有86%的人表示这些应用程序使他们参与的过程更加精彩。但是33%的人反馈这些手机应用程序在事后向他们发送了垃圾信息,并且有11%的人确实表示对下载了手机应用程序十分后悔。
年轻人安全意识更佳
·与超过50岁的人士相比,年龄低于30岁的当代粉丝们对自己的智能手机更有保护意识。尽管更多的青年人表示在参与演唱会、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和节庆活动中智能手机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他们的手机也更容易出现被盗、丢失或错放的现象。
针对以上情况,安全专家提醒各位粉丝注意在今后参加活动时可能出现的安全威胁,包括移动设备的丢失和被盗,以及网上骗局的日益增多。具体的措施有以下几条。
入场安检之外更需小心:大型活动场合网上安防措施
·信息分享需谨慎。请在您的社交网络上启用隐私保护设置,确保自己知晓哪些人能够接触何种信息。此外,在社交网络上公布自己的实时位置或照片之前,请您三思而后行。表面上看起来无害的行为,可能会让他人了解到您当时无暇顾及其他事情或家中无人留守。
·高强密码保安全。请使用高强度复杂密码保护您的设备并定时更新密码组合。这可以使他人更加难以通过丢失或盗窃的手机获取您的个人信息。
·幕间休息别大意,可以分享的是饮料,不是您的银行信息。在使用公共无线上网服务阅读电子邮件或查看银行账户信息之前,请您再三斟酌。网络罪犯可以通过没有安全保护的网络环境“攫取”敏感信息。
·失物招领占先机。请事先安装安保软件。一旦您的手机或平板电脑遗失或被盗,您可以遥控定位,锁死,甚至删除全部信息,从而确保别人无法接入您的个人数据。
电子购票骗局日渐猖獗:如何去伪存真
·点击容易,后果严重。通过社交媒体实施的网上骗局已经越发常见,例如某些贴子怂恿您点击“喜爱该乐队”链接即可获得免费入场券。请小心对待此种行径;建议您直接进入该乐队的社交媒体主页或网站以验证是否确有其事。
·票价太低,往往不真。如果您发现某个年度演唱会门票的价格低到无法令人置信,那么这往往就是骗局。建议您使用信用卡购票;与借记卡或现金不同,信用卡可以在购票人受骗时为其提供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