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背景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6: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背景

篇1

的胜利召开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30年来,在农村经济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体制改革,使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转变。回顾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30年的历程,已经或正在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年),取代体制。取代体制,使农民部分获得了生产经营自、家庭自治权、产品享有权等,实现了生产经营过程中责、权、利的统一,劳动者能够根据自然条件的变化随时随地灵活决策,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功能,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农民的创造潜力,农业实现高速增长,农村生活发生了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第二阶段(1985-1991年),农村流通体制的改革。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功,连续几年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出现了卖粮难以及收购粮食“打白条”问题,被认为是“超常规发展”带来“低水平过剩”,导致了农产品统购与派购制度的改革,这一改革是对农产品流通体制走向市场的重大突破(郭书田,2008)。同时,国家决定大力帮助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上,国家一方面积极鼓励发展多种经营,优化种植业结构,促进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鼓励农民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产业活动和发展乡镇企业。这些措施不仅促进了乡镇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异军突起,而且促进了农村经济从传统的农业单一结构转向多部门的综合发展。通过这一时期的改革,市场机制逐渐被引入到农业和农村经济之中,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向市场经济过渡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1992-1998年),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通过这个阶段的改革,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全面取代了计划手段,在调节农产品供求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经过这个阶段的改革,除粮食外,中国农产品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和调节供求的方式已经全面确立,并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全面稳定的提高,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村经济的增长方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仅受到资源条件的约束,而且还越来越受到市场需求的约束,农村经济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关联程度越来越强。

篇2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以民间慈善组织和志愿组织为代表的非营利组织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近些年来发展快速。以美国为例,近30年来,非营利组织在教育系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医疗保健、文化艺术、大众传播、社会服务和公共事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仅慈善机构就从大约30万个发展至60万个。目前大约一半的大学和医院、近2/3的社会服务机构、大多市民协会、几乎所有的交响乐团都属于非营利组织,这些组织安置了大量人员就业。有资料显示,美国的非营利组织在过去的25年中就业人数翻了一番,到2001年已达到1250万人,占美国总就业人数的9.5%。在发展中国家,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近20年,一些国家的发展速度甚至超过发达国家。

在我国,非营利组织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发展速度很快,也经历了由少到多、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截至2004年底,全国共登记社会团体16.2万个,比上年增长8%,民办非企业单位13.5万个,比上年增长8.9%。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政府开始逐步摆脱“全能政府”的角色,一部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职能逐步移交给市场和社会,非营利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悄然兴起。

二、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一)从全球发展来看,非营利组织的兴起是对全球“国家发展危机”的必然反应

1.全球范围的国家发展危机。全球性的国家发展危机首先表现在发达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开始出现严重的福利支付危机,公民传统的社会福利政策遭受严重质疑。20世纪50年代所形成的提供社会福利的政府保障体系受到很大挑战,面对日益庞大的社会福利支付负担,以及不断扩大的服务需求,政府早已力不从心。在这样的背景下,福利国家的政府不得不开始寻求非营利组织的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发展危机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问题上。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经济的衰退以及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解体等原因,一些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为非营利组织发展提供空间,并允许它们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些项目。

2.中产阶级与公民的参与意识增强。非营利组织的产生和发展,需要有一些有创造力的人员去构建。二战后,伴随着经济工业化的快速增长,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中产阶级迅速崛起。中产阶级有强烈的民主、自由、平等以及法律意识,关心公共权力的运用,对传统政治的社会基础带来很大冲击。同时,公民在满足自我基本生活需求之后,也开始有意愿去更好地服务和参与非营利组织。随着环境危机的加深,公民开始对政府的表现感到失望,渴望自己组织起来,自主解决问题。社会的上层也不例外,出于名誉上的考虑等同样存在参与建立非营利组织的动机与动力。

(二)从中国的发展情况来看,改革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政府不但垄断着绝大部分既有资源,而且在新的资源出现后,也是利用国家的强制性权力,将其置于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这个时期的中国具有明显的“强政府、弱社会”的特征,非营利组织几乎不具备生存、发展的制度空间和环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为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契机。

经济体制改革是以1978年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的,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家、社会和农村个人之间的关系,并随着资源的自由流动、活动空间的自由化以及国家对社会干预的减少,为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此时,农村出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批自下而上的非营利组织。从1984年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开始从农村转向城市,单位制度开始弱化,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断攀升,城市中游离于单位之外的个体户和私企从业人员数量激增,城市劳动力人口可以在不依赖单位的情况下获得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资源。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之下,城市从业人员需要一种新的沟通方式,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市场需要一种新的方式来维护市场秩序;而政府也需要一种新的组织方式来沟通政府和分散的个人,减少社会管理的成本。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以及对单位制的冲击都为城市非营利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政治体制改革最重要的内容在于政府机构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它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得以深入的重要保证,也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带来契机和推动力。政府开始逐步摆脱“全能政府”的角色,客观上产生和发展了大量沟通政府和市场的中介组织,进一步培育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力量。在政治体制改革的基础上,社会改革开始提上日程,其主要目标是“小政府、大社会”,实行“政社分开”,将原本应由社会承担的职责交给社会,培育和发展非营利组织。民政部推行的“社区建设”、“社会福利社会化”和“村民自治”,就是社会改革的具体实施和实质进展。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拉大、贫困、区域发展不平衡、环境恶化等,这些问题不可能单纯依靠政府或市场机制来解决,社会对非营利组织的功能需求逐渐显现出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客观上需要一些非营利组织来从事社会经济活动,进入市场和政府都力所不及或不适合进入的领域。

三、非营利组织对社会经济领域的积极效应

从经济学理论来说,“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为非营利组织提供了发展空间,并为缓解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萨拉蒙通过研究指出,非营利组织首先是区域中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因为它在就业和国家支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例。

(一)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

从全球发展来看,非营利组织作为一个重要的就业渠道和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LesterM.Salam-on,HelmutK.Anherier(1999)、Moore,Gas-sieJ(2004)研究认为,非营利组织是一条重要的就业渠道,在增加就业方面凌驾于一般经济体系之上,是劳动力的“蓄水池”。LesterM.Sal-amon(1999)在其为约翰·霍普金斯非营利部门比较项目研究中发现,不同类型的22个国家的非营利组织共雇用了近1900万个全职工作人员,占所有非农业就业人口的近5%,占所有服务行业总就业人口的10%,占所有公共部门总就业人口的27%,相当于各个国家最大私营企业就业总和的六倍多。就业人数超过了这些国家的公用事业、纺织制造业、造纸和印刷、化学制造业。如果将志愿者就业计算在内,那么这些国家非营利组织就业比重平均占所有非农业就业人口的7%,甚至占到所有公共部门总就业人口的41%。同时,非营利组织又是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即使排除了宗教组织,22个国家的非营利组织就足一个1.1万亿美元的产业,相当于这些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4.6%。非营利组织的力量不可小视。

在中国,非营利组织同样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安置就业方面,非营利组织正在成为提供就业的重要渠道,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以上海为例,在直接就业方面,仅2004年全市民间非营利组织就业人员已超过11万人,其中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业人员7.8万人;在间接就业方面,社会团体通过行业协调、中介服务、咨询服务等方式促进就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在这方面成效则更明显。按我国目前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在推动就业增长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另外,非营利组织在国家支出中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邓国胜等人对我国非营利组织所做的全国问卷调查分析,推算出1998年中国社团的平均支出规模约为20万元,社团的总支出规模约为362亿元。按199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产值指标计算,中国社团总支出占GDP的比重为0.46%,占第三产业产值的1.44%。对于民办非企业单位,至今没有有关支出规模的具体数据,保守估计其规模应当明显高于社会团体,由此推算出1998年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总体支出规模应该在GDP的1%以上,占整个第二产业产值的3%以上。与其他发达国家的4.6%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非营利组织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值得期待。

(二)带动绿色GDP,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3

2005年经济体制改革总的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围绕区委、区政府构筑生态型石化基地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领域的各项改革,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消除影响我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我区经济在今后一段时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区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建立合理经济布局和所有制结构,广覆盖、多层次、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体制保障。为此要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使区经济体制改革在新时期、新阶段取得新的突破。 1、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各项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体制改革的着眼点要兼顾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通过创新体制,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在搞好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影响现代化进程的三农问题,使城乡协调发展。改革发展的各项举措要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以推进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为重点,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要继续以放心、放手、放开、放胆的姿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抓紧清理有关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依法取消对民营经济的各种不平等待遇。研究制订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的扶持政策。进一步打破垄断、开放市场,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的发展。加大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力度,切实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积极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和以民引外,帮助其做大做强。引导民营企业创新体制,规范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方向发展。通过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进一步调整全区所有制结构。 3、以完善国资管理和营运体系为重点,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按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国资主管部门、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主体及其控股、参股企业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行政资分离、政企分开,明确权责关系。逐步创造条件对现有授权经营主体打破行业界限,进行资产重组。扩大其资本规模,提高营运效率。进一步完善综合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继续完善国有股权代表的激励机制,使其责、权、利得到统一。要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对未纳入授权范围的资产要进行委托管理。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要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切实解决企业改制中的遗留问题。对已改制企业要通过国有股减持等形式实现国有资本的有序退出。对垄断行业要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要继续引导已改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以文化卫生等系统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为重点,深化社会事业领域体制改革。一是继续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在对事业单位按监督管理、社会公益和中介服务、生产经营进行分类定位的基础上,确定不同的改革目标。对可面向市场的生产经营型、社会中介服务型,以及事业单位附属的三产单位要加快转企改制的步伐。同时进行产权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二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消除文化领域的准入限制,充分利用我市非公经济发达的优势,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文化,促进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要把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通过吸引社会资本改造为多元投资的股份制企业。继续整合现有文化资源,组建若干个文化产业集团,并以文化产业集团做大做强为契机,促进我市文化名城建设。三是继续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救助体制改革。对市属公立医院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选择1至2家市属医院作为试点,吸引民间资本,改为股份制营利性医院。继续搞好药品集中招标工作,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的问题。要完善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体制,解决弱势群体的治病难问题。全面实施市区退休人员门诊医疗费社会统筹,尽快实施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同时,继续搞好农村卫生院改革,探索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农村卫生保健网络。四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继续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实现办学模式和投入体制的多元化,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同时,市属校办工厂的改革要有实质性的突破。 5、以完善产权交易规则为重点,构建现代产权制度。结合我市前一阶段企业改制的实际,要围绕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为目标,进一步优化企业的股权结构,规范产权交易和监管的办法。从我市国有控股、参股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实际出发,要以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为指针,认真处理好国有股权转让、经营者持大股、管理要素参与分配的三者关系。既要坚持国有股权转让的公开性和竞争性原则,同时也要体现管理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基本要求,抓紧制定管理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规定和制度,并精心组织实施。要从进一步加大宣传和规范政策入手,在提高持股职工风险意识,实施规范管理的同时,不断优化企业的股权结构。以有利于企业发展和尊重广大持股职工的意愿为基础,鼓励职工所持股权依法向企业经营技术骨干集中或转让给外来投资者。 6、以吸引外资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深化外经贸管理体制和外经贸企业改革。充分利用外资向长江三角洲转移的契机,实施大项目推进策略,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利用外资大项目的领导、协调、决策机制;实施重点区域策略,确立利用外资的重点国家和地区;实施开发区主战场策略,发挥各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和科技园区的招商引资本的龙头作用;实施领域多元化策略,从较早以工业为主的利用外资,向全方位、多领域利用外资转变;实施以外引外策略,通过建立和完善高效的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机制,促进其增资扩股,同时,发挥外商投资企业的桥梁作用、示范效应和集聚效应,努力使外企成为招商主体。从而使我市利用外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与此同时,继续加大外贸和外经工作的力度,创造对外经贸工作的新局面,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完善。 7、以建立服务型政府为重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第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推行电子政务为契机,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从审批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要进一步削减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和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创新审批方式,提高行政审批工作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减少行政性审批。对保留的审批事项,要建立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的透明度。从而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有序流动。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关系,将政府管不了、管不好或者不应当管的事情,交给市场主体和中介组织去做。要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惯例和WTO要求,制订保护公平竞争的各项地方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要在政策上消除所有制歧视,鼓励各类经济主体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并得到健康发展。

8、以投融资体制改革为重点,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要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竞争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着重解决还具有浓重计划色彩缺乏市场效率的城建等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融资体制。对国有单一投资的项目公司要进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公司制改造。要打破垄断,开放市场,通过项目法人制度吸引社会资金直接进入基础设施投资领域;鼓励采用特许经营权、资产经营权、收费权有偿转让等方式筹集资金,盘活存量资产吸引外部资金。对经营性、准经营性、非经营性基础设施采取不同的投资方式,为社会资本提供可供选择的介入领域。要改革现行的投资规模控制方式,建立投资分类管理体制,落实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要探索发展包括银行、证券、信托、债券、基金、风险投资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大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力度,促进我市大都市建设步伐。建立拟上市企业资源的发掘和培育机制,充分利用国内外证券市场的筹融资功能,鼓励和推进我市各类优质企业到境内外上市。加快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增强其持续融资能力。要发挥市工商信托公司的作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在境内外发行债券筹集资金。根据国家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和争取设立杭州证券投资基金。建立和引进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开辟风险投资资金渠道,积极吸引民间投资和利用外资,建立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基金。选择基础产业和优势企业,设立产业投资基金。要加大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地方金融机构的改革力度。要以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洲合作交流为契机,改革我市的金融体制,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想方设法从上海引进外资银行机构来杭设办事处、内资银行业务总部或地区总部迁杭,争取金融机构来杭发展。鼓励杭州地方金融机构走出去,到外地设立窗口。市商业银行要不断优化股权结构,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吸引社会资金参股,条件成熟时也可引进外资参股,并争取上市。不断推进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在条件成熟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要稳步推进产权交易,提升我市产权交易中心的功能,完善交易方式,拓展经营领域,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区域性的产权交易机构。积极探索非上市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交易,为改制企业股权流动和我市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提供平台。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市场的监管体系,保证产权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 9、以提升要素市场功能为重点,规范和完善市场体系。 一是重点培育发展各类要素市场。对现有的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地产市场等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加以规范和发展。要打破垄断,逐步改变要素市场依附于相关主管部门的现象,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要不断提升市场的功能,增强市场的辐射力,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市经济发展。随着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逐步深化,尤其要大力发展职业经理人市场。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经营者的产生方式。除继续完善对现有企业经营者的录用、评价、考核、激励办法外,要通过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为各类企业选人用人提供服务。二是重组现有商品专业市场。要推动现有商品批发市场的布局调整和资产重组,促进一批有发展前景的市场上规模、上档次,并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推动市场交易主体向公司企业转变,推进竞买制、拍卖制和电子商务等新型交易方式,有型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扩大市场的辐射范围和交易规模。三是规范发展行业协会等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市场中介组织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中重要的经济主体,对经济的发展、市场秩序的规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加入WTO的宏观背景下,亟需发展和健全包括行业协会在内的各类市场中介组织。我市要在调查研究摸清现有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制订有关指导意见和促进政策。在此基础上,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行业协会等各类市场中介组织改制转型,强化其自律机制。要规范政府监管行为,做到管而有度、放而有序,努力营造有利于市场中介组织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四是继续发展现代流通业态,稳步推进电子商务、连锁超市和和现代物流配送。 10、抓好就业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积极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途径和办法。在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基础上,要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其他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积极探索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新途径、新办法。通过完善职工持股制度,保证职工包括经营者以按股分红的途径增强对企业的凝聚力,获得应有的激励。在高新技术企业试行技术入股办法,把技术专利和科技成果作价折股由科技发明者和贡献者持有。探索管理要素作价入股的方法、方式,体现经营者管理要素在企业效益中的重要作用。 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同时,提倡建立各类商业保险在内的补充社会保险,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编织牢固的安全网。要做好职工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广泛开展就业培训,继续推行政府出资金购买就业岗位的举措,开辟非正规组织就业,通过政府政策扶持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解决职工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关注和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积极探索农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发展农村合作医疗,构筑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网络。同时,要研究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失土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11、统筹城镇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城市化进程。一是消除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体制性障碍,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体系,引导人口向城市和小城镇有序集聚。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保护进入城镇的农民的利益,免除农民对产权流失的担心。要通过劳动力、资金、土地、房地产等要素市场的建设,以政策调控和市场服务来促进经济要素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逐步实现经济要素从城乡分割到市场调节与有序配置,促进非农产业向城镇集聚和产业升级。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路子,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要不断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走体制创新促经济发展的路子,在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上取得新的突破。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影响现代化进程的三农问题。二是大力培育发展中心镇。推进中心镇行政管理、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和户籍制度等为重点的综合改革,加快体制创新,促进中心镇发展。同时,要处理好中心镇建设、乡镇企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通过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的集约化程度,以释放出更多的富余劳动力,同时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建设农村专业市场等,促进乡镇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一、二、三产业互动、互促的运行格局,并以此形成中心镇的产业依托,加快中心镇的发展。三是解决城中村问题,提升城市品位。随着城市扩容和撤村建居工作的深入,亟需解决城中村问题。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从建设大都市的高度,着眼于城乡管理体制的变革,采取综合配套的措施,逐步解决城中村这一影响城市化进程的现实问题。通过户籍、土地权属、管理体制的转变,使城中村融入大都市。

2005年深化*区经济体制改革思路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4

一、综述与分析:农村职业教育概念的多维度理解

关于农村职业教育的概念,许多研究者基于不同的历史背景综合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大都给出了综合性的界定。通过对这些综合性的概念界定进行分析,发现基本上都是对以下三个维度的综合:一是教育发生地域的维度,二是教育对象的维度,三是教育内容的维度。从教育的发生地域维度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界定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学者刘春生和刘永,他们认为,从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概念综合来看,农村职业教育可以理解为发生在农村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学者石伟平在其所著的《比较职业技术教育》一书中提出“农村职业教育是指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施的职业技术教育”“是与城市及工业发达地区实施的工业、服务业职业技术教育相对的另一类职业技术教育”,他强调农村职业学校必须设在农村。以上观点立足于农村和城市在地域上的明显区别,旗帜鲜明地从发生地的角度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界定,即农村职业教育必须是办在农村的职业教育。从教育对象维度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界定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刘春生、王虹主编的我国第一本《农村职业教育学》(1992年)一书中提出“农村职业教育是指对农村广大的就业人员和从业人员所进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刘春生、刘永还提出“农村职业教育可以理解为发生在农村,以农村人口为对象的职业技术教育”。张力跃在《受教育者视界中的农村职业教育困境与破解》一书中提出,农村职业教育“以农民子女为主要对象”。农村职业教育的对象就是农村人口,农村职业学校的生源都是农村学生,这是由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所决定的,符合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现实情况。从教育内容维度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界定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石伟平编写的《比较职业技术教育》中认为,农村职业教育主要包括农业种植、水产、果树栽培、畜牧、蔬菜、花卉、药材等内容。刘春生、王虹在《农村职业教育学》一书中提出,农村职业教育主要是种植、养殖、加工、运输、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从以上观点看,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基本上还是应当围绕“农、林、牧、副、渔”的大农业即第一产业来进行设置。尽管刘春生等学者认为应当设置“加工、运输、服务”等第二、第三产业相关专业,但总体仍然应当以涉农专业为常规的和主要的专业设置。农村职业教育内容的设置,最初是为了适应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的需求,以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职业技术水平。

二、嬗变与冲突:农村职业教育概念界定的现实困境

(一)生源枯竭使“办在农村”几近名存实亡

农村职业教育自改革开放至今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历经了从恢复发展到陷入停滞、从鼎盛时期到步履维艰的兴衰起伏,并从曾经多数人的“理想选择”沦落为当前弱势群体的“无奈选择”。其最突出的表现莫过于农村职业学校和生源从数量上由充沛到短缺、质量上由优质到低下、结构上由多元到单一的嬗变。改革开放初期,高中教育分流制度的恢复,在生源方面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应当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这一精神,扩大农村职业教育规模成为当时各地教育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1985年国家实行“先培训,后就业”的劳动人事制度。在这些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下,加之市场需求旺盛,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是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数量增加最快、生源最好的时期,到农村职业学校就读也成为相当一部分初中毕业生的理想选择。这一时期,全国农村职业技术学校数量由1979年底的2000余所发展到1992年的6900余所,几乎每县都办起了职业学校;农村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由1979年的23万增长到1990年的195.5万。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受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高校扩招以及农村中职学校自身发展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中职学校发展陷入停滞,生源出现了滑坡现象。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体制改革的目标,市场化成为企业改革的方向,严格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也开始被逐渐打破。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被推向市场,和企业实行双向选择,城市的中专和技工学校在户口、就业等方面的附加价值也随之消失。由于城市中职学校的地理位置、办学条件较之农村中职学校有明显优势,从而使部分农村初中毕业生流向了城市中职。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导致了“普高热”现象和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严重流失。从目前的地域分布状况来看,办在农村的职业学校数量锐减,县均只有2所左右,而现存的农村职业学校也普遍存在生源差、办学效益差等诸多问题,有些学校因生源枯竭甚至可能随时停办。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体制改革使城市职业学校附加价值消失,城市学生大都不愿意上职业学校,生源界限被打破,呈现出农村生源向城市中职学校单向流动的态势。这种生源的单向流动造成了两个后果,一是农村职业学校生源枯竭,难以为继;二是在所有的职业学校中绝大多数是农村学生,且占比90%以上。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不禁要问,职业教育还有必要办在农村吗?中等职业教育是不是已经成为了农村人的中职呢?

(二)市场化导向使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日趋“离农”

改革开放之后的十余年,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恢复发展和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大多农村中职学校开设了农学、种植、水产、果树栽培、畜牧等和第一产业密切相关、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熟悉农业生产规律、具有一技之长的合格毕业生。1984年至1992年,农村职业学校共培养毕业生430余万,这些毕业生大多留在家乡工作,并成为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和农村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从1993年起,由于受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效益低下等因素的影响,农村职业学校的总体吸引力大大降低,涉农类专业的招生出现了严重困难。为适应新的形势,很多农村职业学校相继开设了面向二、三产业的专业,如计算机类专业、数控机电、电子商务、宾馆旅游、服装设计等。然而,由于办学资金、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约,大多农村中职的新设专业不能提供足够的实训设备、实习场所和优秀的专业教师,这自然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的毕业生往往达不到市场所要求的标准和规格,造成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因而这一阶段的农村职业教育没有能够很好地实现“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始终坚持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服务”这一目标。1999年的高校扩招政策客观上推动了“普高热”,加上长期以来社会上轻农离农思想的影响,以及农村职校毕业生出路较差的现实,使广大农民认为让孩子读高中、上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不少农村职业学校纷纷开设普高班来吸引生源、维持生存,还有一些农村职业学校则被迫停办或者转型为普通中学。进入21世纪之后的农村职业教育从总体上看是比较失败的,也未能实现“职业教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教育目标。

三、反思与展望:“农村职业教育”的概念何去何从

篇5

【论文摘要】21世纪我国面临的诸多挑战中,“三农”问题大概是最严峻的一个。“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与我国当前宏观经济有着密切的关联——它的解决将是当前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保证;可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利于应对入世带来的挑战;可加速我国城市化、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此外,它的解决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农业停滞、农民贫穷、农村落后的“三农”问题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21世纪中国面临的话多挑战中,“三农”间题大概是最严峻的一个。“三农”问题不仅是关系到9亿农民的生存发展问题,也是关系到整个中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时再次将“三农”问题列为政府今后工作的重点。在这种背景下,探讨“三农”问题与我国各大主要宏观经济间题的关系,为最终解决棘手的“三农”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一、“三农”问魔与扩大内需

当前有效需求不足依然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居民消费需求下降,一太面城市居民消费趋于饱和,另一方面是农村消费市场长期启而不动,潜在消费需求不能转化为现实购买行为。因此,采取措施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已成为当前实现扩大内需的关键一环。要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必须解决“三农”问题,因为“三农”问题是阻碍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收入是制约农民消费的首要因素。我国农村还处于消费水平与收人水平基本同

步变化的阶段,还没有进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阶段。因此,对低收人阶层的农民来说,其收人增加,消费支出也会相应增加,收入增长的预期提高,消费倾向也随之提高。但是近几年来,农村家庭纯收人增长率呈下降趋势:19%年为9.00!0,1997年为4.6%,1998年为4.3%,1999年为3.8%,2001)年为2.1%o(1996--1999年数据转引自:《宏观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第11页;2000年数据转引自:《宏观经济研究》.2001年第3期封底)。

农民纯收人增长缓慢导致购买力严重下降,并直接影响到农民消费需求的增长。提高农民收人已成为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重要前提。为此,必须多渠道、多途经提高农民收人,包括增加农产品供给和减少农业人数双管齐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繁荣小企业和小城镇,扩大9亿农民的就业空间和收人来源等等。

(二)农民负担过重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农民的支付能力,从而影响了其消费水平的提高。党的后的农村改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是农民收人逐渐增加的同时,其负担也与日俱增,一些地方的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和各种摊派现象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消费增长。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行政机构改革,从治本上杜绝各种增加农民负担的源头,扩大农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而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增加农民的消费热情,扩大农村需求。

(三)消费环境不佳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民消费能力的实现。比如,农村基础设施落后,阻碍了耐用消费品在农村的普及,从而影响了广大农民的购买积极性。因此,国家要努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为农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创造条件。一方面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人;另一方面,建立农户自我资金积累的投资机制。通过改善农村交通、通信条件,既可使农产品及时转化为商品,增加农民收人,又使得所需的工业品能够及时组织进来,解决农民卖难买难的问题。针对目前农村消费的热点是家用电产品,应加快农村电网、电视转播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总之,农村消费市场是一个有着广阔前景和巨大发展空间的市场,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是扩大内需的重点。而要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必须解决“三农”问题。换句话说,“三农”问题的解决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保证。

二“三农”问题与国民经济结构调整

(一)入世使解决“三农”问题显得更为迫切。

人世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农业方面看,加人WTO有利于我国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和农民部分消费品支出的减少(由于部分进口消费品价格低于国内同类消费品价格),相应增加可支配收人,也有利于有效解决贸易争端。但同时也在农业经营和非农产业等方面给农民收人带来挑战。我国主要的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生产成本较国外高,因此价格偏高,造成农产品出口困难;同时,在质量方面由于过去缺乏产品国际标准意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同样缺乏竞争力。根据WTO的有关协议,我国将在s年内取消所有的配额和数量限制。农产品的进口关税也将削减到14.s%一巧%,而且对国外农产品的进口也不得使用非关税措施。因此,农民期望像过去那样通过农业经营增收将很困难。从非农业收入方面分析,目前我国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开始回落,经济效益下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的收人递减。人世后,我国一些规模较小、设备落后、职工素质不高的乡镇企业将受到严重的冲击,这些企业的兼并破产在所难免。而另一方面一些发展较快的新兴产业面对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变得更困难。据有关专家预测,人世后中国农民将有966.2万人失业,这必然形成新的就业压力,给农民的就业增收带来严重的影响。应对人世后带来的上述种种问题,根本的途径是实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

(二)解决“三农”问题与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本质上是一致的。

2001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实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基本着眼点在于优化品种、提高质量,从整体上提高农业的素质,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是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增多。在目前这个阶段如何将这部分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需要研究许多新的课题.要有新思路,要深化改革。(1)要坚持所有制的多样化,实行多种经营;(2)要坚持技术手段的多层次,不同技术层面的行业可吸纳不同素质的劳动力;(3)要大力促进服务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农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不仅是农业的内部问题,而且牵涉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也就说,现阶段“三农”问题不过是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不合理的一个缩影,“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调整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来实现。

在我国目前的国民经济结构中,无论产出结构,还是就业结构都不尽合理,而且就业结构转换的速度也滞后于产出结构转换的速度。根据统计资料,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为15.9%,第二产业为50.9%,第三产业为33.2%,而1991)年则分别为27.1%,41.6%,31.3%。由此可以看出,在过去十年间,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下降了很多,工业和建筑业的份额正好有大体的增长,而第三产业却基本维持在同一个水平,未见明显的增长。再从就业结构上看,目前大体上是,2000年我国第一产业吸纳就业人数为50%,第二产业为22.5%,第三产业为27.5%,而1991)年则分别为60.1%,21.4%,18.5%0蜒表明,在十年里,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依然占很大比重,第二产业吸收的就业人数变化不大,而第三产业却有很大的增长。

不难看出,上述关于三次产业的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数字存在着某种不相一致的问题。例如,第三产业产出比重没有多少增加,但就业比重却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可见第三产业对劳动力有很强的吸纳能力。但目前我国第三产业比重仍然偏低。国际上达到平均发展水平的国家,无论在产出还是就业方面,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都在50''''%以上。虽然就综合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来看,我国已经达到国际平均发展水平,然而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离50%a仍有较太差距。可见,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急需进行调整和优化,尤其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条件,以实现农民增收的目的.最终解决“三农”问题。

三、“三农”问魔与我国城市化、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一)解决“三农”问题将为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创造条件。

根据国际经验,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同步推进的,而我国城市化水平却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也滞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对我国的发展很不利。我国城市化滞后的原因主要是:(1)建国初实行以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将城市定位为生产城市,制约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2)是长期以来的城乡分割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3)是农村特殊的工业化道路,即发展乡镇企业“务工不进城”对城市化进程会发生一定的阻潜作用;(4)是对城市化认识上的偏差。比如认为工业化可以不走城市化的道路,城市化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等,无形中也成为我国城市化的侄桔。

解决“三农”间题和解决我国城市化间题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不论是近期还是长远,解决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人的根本出路在于增加非农就业,而增加非农就业的主要途径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把更多的农民变为非农民。有关专家指出,我国人多地少,要让大批农民转到城市,使农民的比重由现在的70%降到30%的时候,“三农”问题才真正解决。

(二)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也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市搞工业、农村搞农业这样一种单一的经济发展政策,其效果很不理想。一方面,工业化不可能单靠少数城市人来推动;另一方面,农业是个弱产业,面临三大风险—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产品卖难)、技术风险(农业技术投资回报率不稳定),人世后,三大风险尤为严峻。因此,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单靠农业自身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走农村经济工业化的道路,使供应、生产、加工、销售形成一体化经营,农村工业化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首先,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吸收器。农村工业企业一开始就抓住我国城市工业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和方面,立足于门槛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有较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其次,从长远看,农村工业化是增加农民收人,缩小城乡差别的根本途径。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居民收人差距大,固然有牺牲农民利益来换取城市工业发展的历史原因,更重要的是由于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比农业部门高,从而导致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存在。劳动生产率提高是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民由贫变富的关键。而农村工业化正是提高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最佳选择。再次,农村工业化是实现乡村城镇化的基础。我们所说的农村工业化主要就是指小城镇日益工业化,这样,可为乡村城镇化提供基础和依托。归根到底,农村工业化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农民的素质低:二是资金缺乏。而农村工业化将可以解除这两个制约因素,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超级秘书网

四、"三农”问皿解决与西部大开发及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关系重大

(一)“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否还会牵涉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败。西部大开发首先是西部广大农村的大开发,而不能只是几个城市的大开发。东西部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农村,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应当把解决西部地区“三农”问题作为大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就广西而言,作为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大省,更要重视“三农”问题,要继续推进科技兴桂、科技兴农战略。从区域发展看,一方面桂东南要充分利用原有基础、发挥地缘优势,保持较快增长势头,率先实现农业产业战略性调整,推进农村城市化、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并对桂西北起良好辐射作用;另一方面,桂西北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特色农产品,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并可尝试搞旅游农业。同时,桂西北还应重视人才引进,培养、开发当地人力资源,从整体上提高农业人口素质,这也是解决我区“三农”问题的重要方略。

篇6

新农村建设亟需政策性金融支持

城乡差距大的局面依然存在

党的以后,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农村经营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为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对社会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和要素的流失也在加速。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也远没有改变,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依然很大,具体表现在: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存在巨大差距。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1,绝对额为11020元,占总人口60%的农村居民只购买了32%的消费品。目前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总体上至少相差10年以上。

二是城乡投资存在巨大差距。1997〜2008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连续12年低于城镇;农村与城市投资比连年递减,从1996年的0.30∶1下降到2008年的0.16∶1;农村投资占总投资的份额连年递减,从1996年的23.3%下降到2008年的14%。

三是城乡财政支出存在巨大差距。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1990〜1994年在9%〜10%之间,1995〜1997年下降至8%左右,2000〜2003年继续下降至7%左右,2004年以后有所回升。

四是城乡信贷投入存在巨大差距。长期以来,农村资金大量流入城市,信贷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009年10月底,农户贷款仅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3.6%,农业贷款仅占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的0.26%。,均远低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

金融投入不足成为“三农”发展瓶颈

由于我国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建设资金需求巨大,加之财政投入有限,亟需金融投入。2009年6月底,各主要农村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达到8.3万亿元。各类农村金融机构共有124255个,其中104671个分布在县市及以下地区。虽然这些金融机构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服务不完善。1998年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县及县以下机构4万多个。尽管最近几年监管部门和国有银行重新加大了在农村地区网点的布局力度,但截至2009年6月末,全国仍有2945个乡镇没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

二是定位不清晰,功能不健全。农业发展银行在体制机制上还难以满足农业农村对政策性金融的旺盛需求。农村信用社资金薄弱、管理落后,也很难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多方面的金融服务和金融支持。商业性金融不愿对风险大、周期长、需求分散、管理成本高、收益少的农业贷款项目予以支持。

三是支农作用明显不足。总体上看,近年来农村金融的支农作用不明显,突出的问题是农村资金外流严重。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平均每年从农村流向城市的资金高达上千亿元,城市占用农村土地的差价高达2万亿元,国有商业银行每年以吸储上存方式从农村拿走的资金估计高达3000亿元。

农业政策性金融战略转型的必要与实践

农业发展银行战略转型的必要性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在适应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对农业支持的背景下成立的。十五年来,农发行先后经历了“全方位支农”、“专司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和“按现代银行要求打造农发行”三个发展阶段,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棉市场、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和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农发行迫切需要向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实现战略转型,从而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战略转型既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必然结果。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确立,财政对农发行的补贴将逐步减少;央行宏观调控功能的强化,也必然会逐步割断农发行的资金来源与基础货币的联系。农发行必须通过战略转型提高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农业发展银行战略转型的实践

2004年7月份以来,农发行明确提出按现代银行要求打造农发行,在战略转型上做出了探索。一是明确了发展方向和目标。明确提出农发行应定位于忠实体现政府支农意图,以国家信用为基础,承担国家确定的农业、农村金融业务,按现代银行的体制机制运作,专门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二是全面推进了内部改革。完成了组织机构体系的调整,稳步推进了三项制度改革,初步建立了以绩效考评为核心的经营机制,积极推进了信贷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内控机制建设,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三是加快了业务有效发展。逐渐形成了以粮棉油购销储业务为主体,农业中长期贷款和农业产业化贷款为两翼的业务格局。贷款规模明显增加,经营效益大幅上升。

但从目前来看,农发行仍面临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不适应,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适合政策性银行特点的补偿、监管、考核和激励约束等制度安排严重缺失。只有通过战略转型,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才能促进农发行进一步加快有效发展,充分发挥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

农业发展银行战略转型的构想

明确职能定位

将农发行职能定位于:忠实体现政府支农意图,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大量筹措归集支农资金,承担国家确定的农业和农村的金融业务,按现代银行的体制机制运作,专门为“三农”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农业政策性银行,成为政府支农的有效金融工具、引导社会资金回流农村的主要载体、农村金融的骨干和支柱。

拓宽业务范围

加大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农田水利、水电路网、生态环境、基地开发等方面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介入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提高对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农业科技开发、农业小企业发展等领域的信贷覆盖面。未来根据农村经济社会改革的进展情况适时推出土地金融业务。

加快创新金融产品,完善服务手段

针对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特点,积极开发和引入多样化、有特色的金融产品。创新合作机制,完善与政府合作方式,积极推行银行业金融机构间的业务合作,探索农业贷款、农产品期货等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的合作机制;推行农业小企业联保贷款,探索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有效信贷模式。创新贷款担保方式,积极探索发展大型农业生产设备、林权、水域滩涂使用权等抵押贷款,规范发展应收账款、股权、仓单、存单等权利质押贷款。不断探索开发以中长期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积极推广应用银行卡、网上银行等金融服务手段,为客户提供实时、方便和快捷的结算服务。

建立市场化运作的体制机制

国内外政策性银行发展的实践证明,只有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取得良好的市场业绩,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对农发行来说,要在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在观念上,要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在客户选择上,要坚持优良的大中小客户并重,扶优限劣,建立客户准入和退出机制,实施客户战略;在资金来源上,要坚持市场化筹资,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在资金运用上,要严格按照增值规律运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坚持市场化的用人机制,实施人才兴行、强行战略。

实行适当倾斜的货币政策

在资金来源上,要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国家可制订相关的农村信贷服务政策,明确规定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按存款余额的一定比例,以适当的利率转存农发行,用以投入农业和农村。这也是对一些发展中国家扶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经验借鉴。如泰国规定各商业银行要将吸收存款的20%用于农业和农村;印度规定各商业银行贷款余额的18%必须用于农业,10%必须用于弱势群体。两国都规定如果达不到所要求的比例,就必须将差额部分转存到农业政策性银行。

完善财政扶持政策,补充资本金

较高的资本充足率是较强的国家背景的体现,也是农发行持续经营的必要条件。目前农发行实收资本200亿元,资本金严重不足。而国际上一般政策性银行资本充足率高于商业银行,如印度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为39.05%,泰国农业和农业合作银行为20.63%,巴西发展银行为18%,韩国产业银行为16%。国家应当按照农发行业务发展需要,并以不低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补充农发行资本金,补充的渠道有财政注资、税收返还、利润转增或发行次级债券。政府注资既可以增加农发行中长期信贷资金的来源,也可以降低资金营运成本,更有利于提高农发行的风险防控能力。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应当按照《公司法》规定和现代银行要求,借鉴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成功经验,成立由国家有关部门组成的农业发展银行董事会,在作为出资人的中央政府的授权范围内,行使对农业发展银行经营和发展中重大问题的决策、协调和监督职能,直接对国务院负责。日常经营管理实行董事会下的行长负责制,行长负责具体落实董事会的决策。

建立法律保障

篇7

一、新形势下农电改革的新需求

我国农村经济要想快速发展,就必须增强农电事业建设。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农电管理体制也应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供电的要求。随着农村经济改革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加强,应该大力提升农电在国家电网中的地位,提高农电的运营能力以及投资发展水平,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电力的要求。随着“省直管县”、“撤乡并镇”等一系列政治体制改革措施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县级政府对财政管理的自主意识,拓宽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县级政府也提高县域经济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加强农电体制的改革,成为统筹县级供电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状况看来,以代管制和股份制为主体的经营发展,然而有关供电管理体制建设尚不完善,农电管理体制问题导致我国农电管理的发展停滞不前。

二、我国农电管理体制所面临的现状

1、农电管理体制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

农电管理是我国农村改革和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新农村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国家政府高度重视农电管理,然而目前农电管理体制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直接影响了国家政府对于农电管理的改革,对农村建设也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要切实健全与农电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着重完善我国的《电力法》,只有拥有了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政府对农电进行更好的改革与管理,对我国新农村的发展才会更加有利。健全农电管理体制的法律法规,增强农电管理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村的发展。

2、农电管理中有关单位的代管制不完善

我国政府为了加强对县级供电的管理,实施对县级农电供电单位进行的一种代管制度,这一制度被称为代管制,代管制能够将政企很好的分开,合理规划供电市场,并且能够实现对供电单位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供电成本。代管制行政管理的属性较强,即便对县级供电中的技术、人才以及管理的各个方面地方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形式却有少许的过度。目前某些供电商的单位归属并不明确,导致一些地方政府不再对农电的供应单位提供一定的供应资金,这也就促使一些供电单位出现资金纠纷,而且影响了供电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对我国农电管理长久发展造成极为不及的影响,严重打击了农电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3、农电管理中有关单位股份制不健全

国家政府在县级或者是地方,大多采用的是股份制管理的供电单位,股份制能够在一定程度带动供电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还能使供电单位和国家政府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促进了三农与供电管理整体的发展,然而股份制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供电单位一旦进行重组或者是改造,将会出现按照股份比例进行分权现象。股份制若是改革,将会打破供电单位的资源平衡的状态,而且当年一些供电管理单位内部的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产权股份不明会增加改革的难度。农电管理中有关单位股份制度不健全,为农电管理带来了种种阻碍,供电单位股份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4、农电改革的投贷不明、产权不清

目前国家电网企业主要负责农电网络的改造,然而农电改造的资金却是由省级的电网企业负责,省级电网企业成为债务资金的承载主体,然而农电改造的资金主要是由社会来承担偿还,由此可得我国目前农电改革以及农网改造存在着投贷不明、产权不清等问题,电网企业相关的管理制度上不完善,农电改革的控制权以及产权都集中在地方电网企业活着是国家电网企业中,导致农电改革产权的之主多元化进程没能够完全的落实下来,严重影响了我国农电改革的进度,不利于我国农电管理制度的长久发展。

三、针对我国农电管理体制的现状,提出几条合理性的建议和意见

1、建立完整机构、合理分工、配合协调的政府农电管理

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管理职责权限,增强政府对农电政策的管理与支持,目前,虽然两大电网公司设立了一定的农电管理机构,但也只是企业平台,而农电策略性较强,涉及到了“三农”问题,需要有政府来亲自指导,要从国家层面,设立合理的管理机构,制定有关农电长期策略和发展规划,然后交由电网公司负责实施,在地方设立一些农电发展局,加强组织协调和指挥,制定一系列发展政策,更好的促进农电管理改革。

2、加强农电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

农电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农电管理改革的基础,也就是建立有合理分工、部门机构齐全以及团结合作的农电管理体制。这便要求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大力支持农电改革以及明确改革职权的合理分工,虽然目前国家和升级电网企业建立了相关农电管理体制部门,但大部分农电供电单位是由供电公司组成,政府法规没有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农电管理改革、农村经济建设、农村建设三者息息相关,需要各供电单位加强对政府行政策略的支持与引导,这对农电管理制度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3、建议在《电力法》中增加有关电力普遍服务的条例

让农电管理有法可依,为农电的发展提供法律依据,目前我国电力普遍服务的方式是以省级责任公司作为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在不同业务、不同区域以及不同电压等级之间的电价中来实行交叉补贴。随着电力市场的改革,电力企业所经营的目标与普遍服务的目标发生了较大的冲突,而电力普遍服务的相关问题也逐渐的暴露出来,并且已经引发了我国政府重视,目前为止,电力普遍服务机制缺少法律框架,准确的讲,就是未从法律上来明确规定垄断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负担,也未明确较差补贴机制法律的地位和成本有效补偿机制。

4、将农村经济与农电改革相结合

为了农电管理的科学发展就要积极响应国家对农电管理的改革,农电改革并非独立措施,它需要与农村经济建设以及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相互结合起来,而且要与国家各级政府的农村经济建设体制、农电策略以及城乡供电体制相结合。农电改革并未一蹴而就,它符合按部就班、不可偏废的标准,加强各地方经济相互协调,要求政策的创新,根据整体进行改革,使其在新形势农村的背景下更好的发展下去。

5、统筹农电管理体制,与农村发展、电力体制改革

农电的科学发展观以及统筹协调的基础是农电管理体制的完善和改革,农电改革的发展以及有关政策需要兼顾国民经济的发展、地方与中央、电力体制改革以及农电改革之间的关系,统筹城乡电力和输配电的发展,农电发展需要遵循统筹和协调的原则,要将电力发展与当地经济以及生态的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国家有关政策更加重视农电发展与改革的持久性,更加注重各个方面的积极性,通过政策。体制以及机制的创新,适应农电统筹发展的大局,适应新农村发展的特点。

6、分离正式职工与农电工管理的职责

农电工自身的综合素质较低,与正式员工相比其业务技能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农电工能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将直接关系到农电能否安全稳定的运行,供电企业应该分离正式职工与农电工的职责,有针对性的指引农电工执行工作。对农电工展开一系列的技能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强化农电工在农网建设、农电设备维修方面的能力,使其能够逐渐靠近正式员工的标准,并且能够满足农电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的要求。

结束语

篇8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 文献信息 网络建设

乡镇卫生院是基层卫生医疗工作面向农村、面向农民服务的主体,不仅担负着医疗救治,而且还担负着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和指导职能,其职能能否有效发挥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农村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乡镇卫生院发展却比较缓慢,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阻碍农村奔小康的重要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资金投入不足、卫生人才匮乏、基础设施落后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是提高医生素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不可缺少的条件,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网络的普及,文献信息以网络化、数字化的方式更为读者所接受,以INTERNET为依托建立文献信息网络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最有效的办法,本文仅就文献信息网络建设的问题进行讨论。

一、文献信息网络建设的重要性

1.乡镇院卫生院作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农村医疗预防保健三级网中间环节的职能作用,对维护农村生产力再生产、保障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巩固和完善,农村经济结构、产业规模和分配方式都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乡镇卫生院补偿机制、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的调整和改革,使作为农村卫生工作重要环节的乡镇卫生院职能作用上又赋予了新的内涵,在做好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保健工作的同时,要具有应急事件和急诊急救处理能力,能开展孕产妇和儿童的系统保健及孕妇的接生工作,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管理和妇幼卫生保健服务工作,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农民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整体健康水平。根据当地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协助当地政府制订和实施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及年度计划,协助主管部门对辖区有关行业实行卫生监督管理,负责村级卫生组织的管理和技术指导以及乡村医生的业务培训。具备对农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儿童计划免疫的开展与监测、一般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指导等职能。因此,乡镇卫生院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村的安定团结和繁荣发展,直接关系到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

2.文献信息在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要求每一位临床医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而且要能够将最新的医学知识与技术应用于救治病人的临床实践中,这就要求经常翻阅相关文献,跟上医学最新进展,全面提高医生素质。医院文献资源利用好坏直接影响医务人员知识更新、学术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医学继续教育的进行。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网络的普及,文献信息以网络化、数字化的方式更为读者所接受。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ChinaPAC)1996年底已覆盖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和一部分发达地区的乡镇,与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的44个数据网互联。1995年卫生部建立了我国医药卫生信息网, 2000年又建立了公共卫生信息网,引入了现代化信息传输技能,对医院传统的文献资源管理产生了深刻影响。医院图书馆文献资源服务融入文献资源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理念,加强基础建设和现代化建设,拓展文献资源服务平台。

3.文献信息网络建设的现状。根据调查,我国乡镇卫生院基本没有图书馆,没有资料室,不能为医疗工作人员提供最基本的文献服务。有一些必备的医疗手册和诊断标准等工具书,但大部分是私人收藏。随着网络和通讯设施的普及,互联网的资源方便利用,但掌握信息技术的人员较少,不能普及。因此,如何在乡镇卫生院建设文献信息服务网络,及时为农村的医疗工作和患者服务,是一个新的课题。

二、建设文献信息网络的主要障碍

1.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信息技术人员。截止至2000年底 ,我国有乡村医生1067269人,比1990年的776859人,增加了29万余人,平均每村乡村医生数为1.56人,比1990年的1.01人,提高了55个百分点,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十年规划》‘九五’阶段的意见”中规定:至2000年,全国平均每个应建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数达到1.2 人;目前达到或超过这个标准的有23 个省, 占全国31 个省(区、市) 的74 %。但专业人员学历结构偏低,大量的无学历人员主要通过招工或顶替接班进入医疗卫生机构。

2.财力紧张。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乡镇卫生院主要依靠国家财政和集体福利基金建立和运营,由“生产建设财政”支撑。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社会转型以来,由于农村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集体经济支撑的衰落和缺失,以及县、乡财政在财税体制改革后的日益困难,乡镇卫生院所受到的财政支持与集体经济支持逐步缩减或“断奶”,卫生院在县、乡财政有限支持下亏损并勉强维持。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虽然已打破了原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建设财政”,一些财政充足的县乡镇卫生院得到了较好的发展。1994年开始的“分税制”改革,中央和地方对国税和地税采取不同的包干办法。但是,“分税制”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并没有做到明确合理,地方政府实际上承担着许多本该由中央政府承担的职能。意味着公共服务供应水平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各异,这样就加剧了长期存在的地区间不平等,违背了公共支出地区间公平的原则。2003年卫生部组织完成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揭示,占人口70%的农村居民只消费了不到40%的卫生总费用。这就造成了农村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可及性和公平性均远低于城市,造成了城乡居民在享受基本卫生服务上的差距以及各种健康指标的差距。

3.缺乏基本设施。乡镇卫生院由于人力、财力困难,基本上没有文献信息利用设施,基本上没有图书馆或资料室,没有公用上网计算机,没有阅览室,缺乏文献资料。这直接影响了医生的素质和诊疗水平,进而影响了卫生院的收入,使人才外流,财力举步维坚。

三、建议

1.领导重视,配合医院体制改革,建立高效、实用、廉价的文献信息网络。1995年卫生部建立了我国医药卫生信息网,2000年又建立了公共卫生信息网,引入了现代化信息传输技能,对医院传统的文献资源管理产生了深刻影响。乡镇卫生院不仅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管理和妇幼卫生保健服务工作,还负责普及卫生知识的工作,以提高农民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整体健康水平。医院图书馆文献资源服务融入文献资源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理念,加强基础建设和现代化建设,拓展文献资源服务平台,开展文献的公众服务。构建信息共享的网络平台,方便医生和患者及时检索和利用最新的医疗信息和技术信息,必然极大提高医生的专业技术和医院的服务水平。

2.普及文献信息利用知识。乡镇卫生院的医生普遍学历偏低,但面对大量的基层患者,必须提高诊疗水平,对于新的技术和标准和政策等要及时了解。加强信息意识,及时扑捉新的信息对于基层的医疗工作也非常重要。普及文献信息特别是网络信息的检索和利用的基本知识,提高医生的信息素质,显得日益迫切。

3.卫生院文献信息应以网络信息为主。目前我国乡镇卫生院财力比较紧张,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基本没有图书馆和阅览室,但信息网络基本畅通,乡镇卫生院都通了电话,具备上互联网的条件,只要购置一些基本的上网设施,即可共享资源。所以,乡镇卫生院的文献信息网络应以数字化信息为主,纸质文献为辅。一些常用的工具书和普及性读物需要购置外,其它资源应以网络资源为主。网络的免费资源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集团购买也是不错的选择,特别是一些数据库集团购买可以节约大量的财力,又能基本满足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琦,胡志,鲁超.建立农民健康保障制度.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 ,(18):695-697.

[2]詹克学,方春雷.加快贫困县医院建设的实践.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378-379.

[3]王元凤,曹建丽.医院面向农民服务的做法.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381.

[4]陈锡文.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国卫生改革理论与政策高层次研讨会专集.2000.31-34.

[5]李长明,姚建红.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65-67.

篇9

关键词:农民企业家;新农村建设; 创业培育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8-0070-05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展开,并且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是什么力量推动中国农村发生如此快速发展与变化呢?除了国家政策等宏观的原因以外,一个重要的微观因素就是在于大量农民企业家的崛起。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看,企业家和资本、劳动一样,是一种发展经济的稀缺资源,其丰裕程度与区域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有密切的联系。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成功经验显示:没有高素质的企业家资源,就没有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只有在农村或落后地区鼓励和培育企业家精神,才能够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因此,关注和培养农业企业家,造就高素质的农民企业家,就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一、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企业家的特征分析

农民企业家一般是指以农村为其创业和发展的空间,依据市场经济机制,优化配置农业产业或其他资源产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人或群体。

(一)农村中的“能人”

在农村,自然经济长期占绝对的统治地位,传统农民缺乏现代开放和市场意识。这就需要一定的“能人”来代表他们的利益。这种现象是中国特定的国情和中国农民的总体素质状况所决定的。农民企业家正是当地的“能人”并发挥重要的作用。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这群“能人”具备最基本的企业家才能――创新精神。所谓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其目的是通过对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组合,获取潜在的利润最大化。农业企业家恰恰符合创新理论的内涵。一方面,他们充分利用其现有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通过合理资源配置,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地采用农业技术新成果,改进传统农业生产的组织管理方式,对农业内部结构不断进行优化调整,对农业劳动力进行合理的分工分流,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最大利润。

(二)农业魂,工业情

农民企业家的产生背景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家,他们都扎根在农村,都是在农业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这就决定了他们不仅魂牵农业,而且情系工业。在市场经济浪潮的不断历练中,农民企业家深刻意识到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是一种封闭发展模式,其导致农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规模经济低,在城乡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如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市场化水平低的现状和农产品附加值偏低的困境,是多数农民企业家在创业初期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此,他们以农业为基础,以建立产业化、市场化的现代高效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为目标,大力发展农工贸一体化产业,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纵向一体化和区域、产业横向一体化,走出了一条农工产业结合的新路子。

(三)农业企业化的经营者

农民企业家是农业企业化的主要经营者。现实经验表明,农村资源的开发、加工生产、核心生物技术的开发应用等,都离不开企业化这一主要载体。中国涌现的众多“乡镇经济明星村”也都无一例外地采取“农业企业化”经营模式。所谓“农业企业化”是指农民企业家在特定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优化资源配置为手段,运用现代企业理念和运行机制,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民企业家成为联系农民和企业的经营者。一方面,农民企业家吸引农民提供原料、劳动力和土地,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农民企业家利用现代企业经营理念,通过品牌塑造、终端消费市场渠道建设、质量标准体制建设和资本整合,最终构建有效的企业和农民的联合体。这样,农业企业化能够平衡和协调乡镇内外不同组织系统之间的关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成本,促进企业生产的更好更快发展。

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企业家的作用

丰裕的企业家资源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了大量的农民企业家。他们出现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各个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源泉

创新精神历来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长期以来,地域闭塞、农民市场观念淡薄、缺乏创新和冒险精神等诸多因素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伴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市场的不断开放,日益壮大的农民企业家队伍为广大农村地区带来创新和冒险精神,同时也为农村地区带去了新的思想,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增长的主动力。第一,农民企业家通过组织、优化配置资金、劳动力、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发挥乘数效应,创造出更多就业机会和社会财富,促进个人发展以及农民收入的提高。据统计,2006年中国农村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约2 171万家,全年累计实现增加值高达51 640亿元。第二,农业企业家是农村市场的开拓者。农民企业家能够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科学分析市场结构、市场行情,适时占领市场发展的制高点,不断引导、刺激农民的消费需求,繁荣农村商品交易市场。第三,农民企业家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企业家以创新精神整合农村资源,在单纯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形成了“贸工农”相结合的产销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拓展了农村经济和产业发展空间。由此看来,农民企业家的蓬勃兴起必然能够在生产、消费和流通领域全方面带动农村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农村城市化的催化剂

农村城市化是各国工业化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中国现代化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由于中国当前城乡之间广泛存在特殊的“二元经济结构”,因而农村城市化必须是以农民的生产、生活得到切实保障为前提,充分体现在如何实现农村经济增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经济生活空间转移与集聚、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农民生活模式城市化等方面的内容。在农村城市化的现实进程中,农民企业家恰恰能够将农民、企业与乡村的利益统一考虑,成为推动农村城市化的催化剂。第一,农民企业家通过工业带动农业,改变农村传统小农生产方式,通过规模经营、专业生产,实现产品集聚生产,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第二,在工农业发展的基础之上,农民企业家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引进新产品和新技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自然资源配置,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第三,农民企业家普遍更多地承担了农村社会发展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务,为真正实现工业主导农业、农业依托工业的新格局、推动农村步入城镇化和现代化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三)农村特色产业的缔造者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快培育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所谓农村特色产业就是依靠独特的地缘和特色的农业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整合一定的自然区域内资源发展起来的具有特色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但是,目前各地方农村在特色产业培育方面仍然面临“产业化程度较低、规模较小,科技含量低、市场小,集约程度低、品牌小”的困难,尚未形成特色产业区域竞争力。中国农村现实的生产环境和条件表明,特色产业的发展以及区域竞争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大量具有管理知识和市场经验的农民企业家,农民企业家是农村特色产业的缔造者。第一,农民企业家能够根据本地的资源特点、市场规律,通过对农村社会生产力配置进行重新组合和优化,重点发展一个行业或几个行业的拳头产品,将资源优势有效地转换成市场优势,打造农业特色品牌,提升农村区域竞争力;第二,农民企业家的示范效应在农村地区广泛形成了“一村出一品、一品成一业、一业育一企”的特色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由单纯农耕型向多样特色型转变,由资源型向市场型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生产型向工贸型转变。因此,农民企业家必然成为农村特色产业的真正经营者和缔造者。

(四)农民创业的示范效应

创业活动就是通过发现和捕捉市场需求,在承担相应市场风险的基础上,创造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颖产品、服务或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国外的经验和中国创业发展的经历都说明农民创业活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适应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发展的要求,中国农村地区不少“能人”抓住创业机遇,跳出单纯种养业的传统就业空间,从事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服务和运输等领域的创业,涌现了数以千万的农民企业家,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些农民企业家成功的创业经历在农村地区起到强烈的示范效应,发挥了“一人带一群,一群带一村”的作用,激发了大多数农民的创业热情,形成活跃的创业局面。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0%的村民对农民企业家的创业精神表示敬佩,32%的农民有强烈创业愿望,62%的农民有一般创业愿望,没有创业想法的只占6%,26岁~35岁的男性成为创业的主力军,其中14.8%的农民正在从事创业活动,82.8%的创业领域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生产、加工、运输和贸易。这些创业数据显示中国农民创业队伍正在不断壮大,农民创业活动将成为农村经济持续繁荣发展的基石。

三、制约农民企业家成长的因素

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为农民企业家的成长提供了初步条件和机遇。但是,总体上看,仍然存在一些因素制约农民企业家的生成与发展,尚未形成一个有利于农民企业家成长的环境。

(一)城乡二元经济制度是制约农民企业家成长的体制性因素

以限制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为特点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正在成为制约农民企业家成长的体制性因素。第一,农村土地所有权不明晰和非市场化运作导致责、权、利的边界不清,形成对土地的掠夺性经营,不利于农民对土地的长期投资和保护性经营,阻碍了土地的集中化、规模化经营;第二,户籍制度使农民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福利,缺少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增加了农民企业家创业和经营成本,束缚了其经济活动空间。因此,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强化了农民的弱势地位,弱化了市场机制在配置农业和农村资源方面的作用,不利于农业专业大户、乡镇企业家和农民创业者的成长。

(二)素质普遍不高是制约农民企业家成长的根本原因

中国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涌现了很多的农民创业者和优秀的农民企业家,他们都是当代农民中的最优秀代表。然而,由于中国农村整体文化水平仍然处于较低的阶段,多数农民企业家文化程度不高、素质较低,视野比较狭窄,在观念和运作中不免带有小生产方式和小农意识印记,对企业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导致创业或经营过程中的决策失误。相关统计资料表明,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企业家占大约40%,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企业家占大约40%,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企业家仅占20%左右。农民企业家素质较低成为制约农民企业家成长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不断发展,农业经营面临着信息化、专业化、知识化、经营环境复杂化等一系列挑战,多数农民企业家的小农思想观念和落后的知识结构无法适应这些变化。据调查,70%农民企业家创业或经营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自身管理知识和经验无法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需要,几乎所有的农民企业家都认为眼界不开阔、管理经验不足严重制约企业经营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是制约农民企业家成长的瓶颈

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农村信贷落后严重制约着农民创业活动和企业经营的步伐,制约着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企业家的成长。农民企业家普遍是在农村或小城镇开始创业,企业规模也大都属于中小企业,甚至是夫妻店、父子店、姐妹店等。这些因素就决定了农民企业家创业资金需求低、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不确定性高、资信度较低。在这种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金融风险,普遍存在慎贷、惜贷心理,制定严格甚至苛刻的贷款条件,加之农村缺乏其他金融工具融资,因而农民企业家很难通过正规的融资渠道获得所需的资金。调查资料显示,近1/3的农民企业家认为资金短缺是创业和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农民企业家的创业资金主要来自个人积累、亲朋借款和金融机构借款三个渠道。据统计,农民企业家初始创业资金的40%来自个人积累(包括合伙人),50%来自亲朋借款,只有10%来自银行的借贷。另外,即使是农民企业家经营过程中急需的发展资金,也只有大约50%来自银行借贷,剩下的只能采取不规范、高风险的民间高利贷拆借方式来获得。

(四)家族化管理是束缚农民企业家成长的管理模式

由于中国特定的历史和社会原因,和其他民营企业家一样,农民企业家也普遍倾向家族化管理模式。调查资料显示,在农民企业家创业和龙头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层中家族人员比重占到大约25%,龙头企业中的核心管理人员中家族人员比重更是达到70%以上。另外,为规避制度风险和改变企业自身形象,现实中相当多的企业在创业时实施了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但企业内部并没有真正形成现代企业监督制衡机制。这些事实都凸现了农民企业家经营过程中带有浓厚的家族化管理色彩。家族式管理的伦理基础在本质上有悖于市场经济机制,特别是在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之后,家族化管理在人力资源、产权管理、激励机制、决策机制、授权体系等方面存在很多弊端。比如,封闭式的家族化管理不利于资本集中、不利于科学决策和不利于企业规范管理等等。家族化管理已成为束缚农民企业家成长的管理模式。

四、培育新农村农民企业家的对策

农民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经营活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支撑力量,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农民企业家在规模上和素质上整体滞后于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滞后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笔者认为,对于农民企业家的培育重点应该依靠政府支持、市场引导,通过引导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施农民企业家创业与经营管理培训、规范企业管理体制和健全农村金融体系等手段和方法搭好农民企业家培育平台。

(一)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作为要素配置的主体,农民企业家的成长离不开平等竞争、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经济体制,为此需要打破城乡壁垒,构建城乡一体的生产要素市场,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第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给予农民基本社会保障,降低农民企业家创业成本;第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明晰土地产权,为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实现规模效应创造条件,有利于农民企业家的生成与培育;第三,鼓励农民企业家通过承包、租赁、招标等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要素使用权的流转,使各类生产要素的使用权可依法继承、入股和作为合资、合作的出资条件。

(二)实施农民企业家创业与管理培训

创业农民是农民企业家的根本来源。但是,目前农民普遍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创业能力和技巧,创业失败率高,即使是创业成功者也面临企业低水平经营的困境。据有关调查表明,中国农村具有创业素质的农民仅占10%,而通过针对性的创业培训,可以提高到40%。因此有必要对广大农民进行创业技能和管理技能的培训,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管理技能的农民企业家。首先,根据各地农民的基本情况和市场特点,定期在农村举办创业知识培训班和管理知识普及班,针对种养殖、加工生产、运输服务等不同类型农民的创业需求和经营管理特点开展针对性培训,增强农民的信心,提高经营管理素质和创业技巧;其次,通过“农民企业家联盟”的形式帮助农民企业家相互交流经营管理的经验和教训、互通市场信息,搭建创业农民合作经营的“桥梁”,通过多种形式为农民企业家提供预测风险、法律、财务和商务信息等方面专家咨询服务。

(三)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目前,农村资金需求越来越旺,农村信贷却力不从心。为了满足农民企业家对创业资金或企业发展资金的需要,应该积极健全以小额信贷组织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有效运转的融资平台。第一,简化农村小额信贷业务,提高小额贷款的额度,延长贷款周期,鼓励大型银行、外资银行农村地区设立机构、开办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第二,由于农民担保能力弱,与商业贷款服务的标准化要求不相适应,可以通过设立农民贷款担保公司为农民贷款实施担保,并协助银行调查、审核,降低银行信贷风险;第三,以农民创业扶持基金等形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创业,建立高效投融资平台,对缺少资金的初创者提供支持。

(四)实现家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

随着经营领域的深化和规模的扩大,家族式管理在资金、技术、人员和管理决策等方面,正在成为束缚农民企业家成长和企业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的“绊脚石”,因而部分有实力、有远见的农民企业家应积极采取措施,实现企业家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第一,允许经营管理人员、技术骨干购买企业股份,对于有贡献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赠送企业股份,实现由封闭的产权制度向产权多元化制度转变;第二,引进专业管理人员,让出部分高层经营权,形成所有权与经营权部分分离的管理体制,实现“人治”管理向“专业”管理的转变;第三,通过上市融资、兼并重组、资本运作等经营手段,实现企业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焦立新.论农业企业家的培育和造就[J].高等农业教育,2004,(4).

[2]何琛姣.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企业家的培育[J].世界农业,2005,(11).

[3]翁乾麟.农业企业家与传统农业的改造[J].学术论坛,2005,(5).

[4]鲁可荣,朱启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农民培养[J].未来与发展,2006,(9).

On Rural Entrepreneurs Incubation in New Village Construction

He Xiaoyin1, Sun Jing2

(1. Institute of System Economics Research,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China;

2. Business School,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China)

篇10

关键词:土地;制度;法制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建设,是实现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在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以身份和行政权利等规定人的社会地位的“特殊主义”盛行的社会,逐渐转向了以个人的才干和智慧等规定人的“平等主义”为主的社会;社会成员硬性分层,缺乏流动性的刚性结构社会逐渐转向了市场开放、统一有序的弹性结构社会。在过去几十年中,世界一半的人口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后这种现象还将持续。可以说,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和变革时期,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整个社会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在这样一个时期,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建设的总体目标应当顺应时代潮流,实现历史性转变,即农村土地公有制要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土地集体所有制转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土地集体所有制:一是在现代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架构内,集体是由作为成员的农民基于契约而形成的经济组织,集体成员可以取得一种具有私人性质的土地权利,享有清晰的、可流通的产权股份,集体成员的角色是“自致性”而不是“他致性”结果;二是国家的行政权与集体的土地所有权二者逐步走向分离和独立,集体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在国家宏观调控和社会内在机制的约束下独立运行。为了完成上述目标,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建设必须做好正确的路径选择。

一、丰富渐进主义内涵

当代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认为:在制度变迁中,存在着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20世纪最后二十年,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选择和坚持的是渐进主义方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公有制改革道路,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这个成功的经验启迪我们,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建设没有必要扭转既有的制度变迁方向,其工作重点应是在强调继续坚持渐进主义方针的同时,赋予渐进主义以新的内涵,应当从政策、制度和工作措施入手,丰富渐进主义新内容。要在巩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之上,按照“国家的行政权从土地集体所有权中逐渐抽身与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断成长”的要求,逐步摒弃20世纪最后二十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存在的“变通性”,即摒弃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发动时“绕开意识形态之争”的改革策略,对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建设的整体方案进行动态的系统设计,充实制度变迁的内容,明晰制度变迁的方向,提高制度质量,增强方案的可读性、操作性和预见性,实现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意识形态以及在政策和行政法规层面的初、中级正式制度向法律层面的高级正式制度的变迁。

二、凸显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本质规定性

与土地私有制形成鲜明对比,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消除了劳动者由于土地占有不平等而带来的机会不均等,为人的充分自由发展,为实现社会公正与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基础。所以,土地集体所有制在中国农村的产生与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和时代合理性,直至今天,土地集体所有制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时代价值。因此,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建设只能坚持、发展和完善土地集体所有制,而不应限制、改变或取消,任何改革方案和制度安排都要切实反映土地集体所有制内在的本质的规定性。

三、以法律为主导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推动渐进式土地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降低土地制度变迁成本,强调和突出国家政策的先导作用和高于法律的权威地位,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来说是非常必要的。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新的形势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将在一个日趋成熟和相对稳定的制度环境中寻求发展。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大规模地“引入与现行法律、法规相冲突的特殊政策”的急剧变迁的制度的时代已经结束。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有必要及时转变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方式,将改革寓于立法之中,逐步确立法律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最高权威,增强法律的主导性,提高法律的执行力,真正建立起公开、平等、竞争、有序的交易环境,以稳定农业经营活动当事人的预期。首先,要将已往存在的、尚未纳入法律调整范围的土地占有和使用关系上升为法律关系,以法律巩固现有的事实秩序;其次,通过立法或修改法律的方式改变现存的土地占有和使用关系,以形成新的秩序。总之,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以后,改革法制化是农村土地制度进一步变迁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农村土地制度变迁逐渐从民间需求引致型向政府主导型转变的必然选择。

四、效率优先配置土地资源

目前,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原则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勿庸置疑,人人有份顾全众生的“均田制”对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牺牲在过去乃至今天或许还有其根据,但从发展的观点看却未必值得(崔建远,1998)。随着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建设决不能固化“均田制”格局,在土地制度法制建设的价值取向上,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应当置于优先地位。在实际工作中,以“股田制”为特征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价值化趋势表明,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完全可以与土地的生产要素功能分开,“均田制”所发挥的维护社会公平的作用完全可以通过新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得到实现。

五、坚持个体权利本位原则

农民的土地权利是传统土地集体所有制向现代土地集体所有制转化的基础和前提,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建设,核心任务就是要把农民的个体土地权利以法律的形式予以反映、规范、界定、巩固和保障,确保个体权利不断成长,国家行政权力逐渐淡出,完成行政权力与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彻底分离。首先,在法律体系和立法思想上,要实现从行政权力本位向个体权利本位的转变。目前,农民的土地权利主要是通过《农业法》、《土地管理法》予以保障,而《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基本上属于行政法的范畴,贯彻的是行政权力本位原则。1986年通过的《民法通则》对农民的土地权利也只做了简单的原则性规定。为了适应社会转型的要求,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建设必须把农民的土地权利纳入民事权利的轨道,通过民法来规范和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其次,在法律体系和立法思想上,要实现个体义务本位向个体权利本位的转变。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性质、水平和结构,产生了不同的法律价值取向。因此,权利与义务何者为本位在历史地变化着,传统社会的法律是以义务为本位,现代社会的法律则是以权利为本位。

六、土地物权制度走借鉴和创新相结合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