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6: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草原生态修复技术

篇1

蒙草抗旱公司近二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利用本土植物应用于环境生态建设,专注于草原生态修复、节水园林绿化、牧草种业、生态牧场运营等几大领域。为落实自治区党委“8337”发展思路,未来的蒙草牧场将以“蒙草生态牧场”品牌以及“草原生态产业平台”为主要发展模式,致力于北方生态屏障建设,推动绿色产品加工输出基地建设,为现代牧业提供范本。

考察内蒙古时特别强调要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草产业的龙头企业,蒙草抗旱一定认真学习落实来内蒙古考察的讲话精神,抓住机遇、苦练内功、不断创新,全力推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在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推进企业五大战略的实施。

继续完成北方草原植物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

布局建设呼伦贝尔、锡林郭勒、通辽、赤峰、乌兰察布、巴彦淖尔、阿拉善、甘肃、宁夏10个地区的种质资源库,同时注重加快扩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抗旱耐寒、耐盐碱的地方优良种子,提升我区人工优质牧草基地建设的水平和整体效果,为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大草原生态修复力度

分别启动阴山南北部可修复草原集成技术、科尔沁草原修复项目、阿拉善沙地治理项目、锡林郭勒草原修复项目,建设北方绿色屏障,做好三北地区的治沙、抗沙和绿化工作。

继续加大节水园林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示范力度

制定节水园林技术标准,创新节水灌溉措施,倡导不使用高成本的奇花异草进行城市绿化,走出符合国情、地情的生态建设之路。

继续推动草原生态产业联盟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

篇2

新疆地区的发展离不开草原畜牧业,可是由于当前不科学且不合理的进行开发资源,严重影响了草原畜牧业的良好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新疆地区的草原畜牧业发展必须进行转型,发展中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这样才能使草原畜牧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新疆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

我国草原畜牧业发展比较发达的就是新疆地区,并且新疆地区的发展主要就是依赖草原畜牧业。新疆地区的整体经济依托于草原畜牧业发展,当地的居民也都是靠着草原来进行发展,获取经济来源。十三五规划期间,给新疆草原畜牧业带来了发展契机,并积极进行发展和转型。

1积极贯彻党的基本政策维护草原生态环境

在新疆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照国家发展政策来执行,加强一些政策的宣传,使整个新疆地区的牧民都懂得用法律保护草原,并且要加大执法力度,建立职责部门,将法律、法规切实落实。一定要将草原资源开发项目处理好,要有充分的草原生态保护意识,不但要利用草原收获更多的经济利益,更要保护好拥有的草原资源,不让草原受到破坏,把耕种和保护草原工作都要放在核心位置,不可对草原过分开采、乱挖,必须要根据法律、法规来确定可开采的草原部分,在采集野生植物方面也是如此,努力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好[1]。将草原承包工作加强完善,让承包制度具备一定的规范性。将没有承包的草原及时分配给牧民,并签订正规的合同,在合同内容上要不断进行完善,确保承包经营者都能够肩负起保护草原的责任和艺术,使新疆地区的草原畜牧业能够良好发展,生态保持平衡。

2因地制宜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草原畜牧业良好发展是需要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并且要针对不同的草原特点,实施不同的保护和治理方案,这样才能使草原生态平衡发展。积极建设草原生态,要将自然修复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并且加大治理力度,向牧民宣传正确的保护草原的方式,在建设草原围栏上要进行合理、科学的布局,对于不允许放牧的草原环境要进行合理的围栏建设,加强轮牧和休牧制度的规范性,并宣导给所有的牧民[2]。在草原区域具备良好水源的位置可以建设人工饲草料基地,这样能够保证牧民所圈养的牲畜有充足的饲料供给。将这些建设内容不断进行加强和完善,保证由于过度开采而荒废的草原能够恢复良好。

3草原畜牧业树立耕种牧草观念

对于新疆塔城地区的草原畜牧业要进行养护,并且要大面积扩充优质的牧草产业。

3.1用良好政策扶持新疆草产业发展

利用国家出台的优质政策来帮助牧草产业发展,并且要给新疆地区的牧民一定的经济支持,帮助他们开展牧草产业工作。

3.2提高牧草产出水平

大力支持新疆地区的牧民重视牧草,帮助牧民改造低产田,在干旱季节时,要帮助牧民度过难关;对于建设改造牧草项目要提供专门的资金支持;一些优良品种要加大推广宣传力度,并积极提高优良品种牧草的生产率,大面积播种优良牧草。当前牧草所用到的机械设备要继续使用,并且还要引进更多的机械设备,加大牧草耕种的效率,使牧草的生产水平得到提高[3]。

3.3帮助发展牧草产业

支持牧草加工企业,扩展企业范围,使用新兴的技术加快牧草产业发展。对于牧草产业的经营模式要进行完善,制定规范且高效的经营链条,使牧草耕种、生产、加工、营销都具备完整的体系。并要尽量减少牧草在运输过程中的成本,运输的路线也要不断进行优化。

4实行退牧还草政策

4.1推行退牧还草政策

十三五规划期间,新疆地区的草原畜牧业不断推行退牧还草政策,并逐步建立起人工饲草料基地,改良草场补播,并对建设草原围栏工作加大重视[4]。这样一来,就从根本上缓解了不断恶化的草原生态环境,并且通过这些实施手段来实现恢复草原生态,将草原生产力不断提高上来,使草原恢复自我发展,有能力抵抗自然灾害。

4.2制定合理的草原生态保护奖励制度

要大力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等工作,加强管理草场承包制度,制定规范的合同制度,并要做好检查和监督工作,使牧民都能够真正做到不对禁牧区放牧。对草场承包户要实施奖励制度,全面贯彻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政策,对工作表现良好的牧民要给予奖励和补贴,使草原生态环境更好的受到保护,也能让新疆地区草原畜牧业发展更为良好。综上所述,新疆地区草原畜牧业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对于新疆地区赖以生存的草原生态环境不断进行保护,发展牧草产业,提升牧草产量,呼吁牧民进行禁牧围栏建设,有效促进了新疆草原畜牧业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奎花,马永仁,陈俊科等.新疆草原畜牧业经营模式及转型路径研究[J].草食家畜,2015(1):1-9.

[2]杜保军.坚持绿色发展,推进新疆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2(5):13,6.

[3]布尔金,赵澍,何峰等.新疆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120-127.

篇3

靖远为全省十二个半农半牧县之一,牧区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严重制约着牧区经济的发展。

一、自然地理概况

靖远县位于甘肃省中部,东连宁夏自治区海原县,西靠白银区,南与会宁、榆中两县接壤,北与景泰及宁夏自治区的中卫县毗邻,中心怀抱平川区。境内沟壑纵横,川塬相接,山峦起伏,海拔在13””~31””米之间。地形地貌复杂,自西北向东南有祁连余脉哈思山、水泉尖山、黄家凹山、崛吴山绵延相连,由山脉走向与行政区分割为南北两部,北部是群山起伏的丘陵沟壑及兴堡子川盆地,南部是黄土丘陵起伏的山塬沟壑及黄河河谷阶地,总的地形是东南向西北倾斜。区域属温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24”mm,年蒸发量为降雨量的7~9倍。四季多风,尤其春季为多,最大风速21m“s。年平均日照时数26””h,无霜期168d,年平均气温8.8e。全县所辖21个乡镇,46.22万人,总土地面积58.”9万h,其中总耕地7.58万h,水地3.2”万h,草地13万h。

二、牧区概况

靖远为半农半牧县,牧业人口4.46万户,22.69万人,主要分布在崛吴山西南的高湾、大芦两乡,云台山周围的曹岘、若笠两乡,哈思山与黄家凹山区域的永新、石门、兴隆、双龙。、北滩、东升、五合、靖安等北部八乡。占草原地面积的8”%以上,刘川乡及沿河各乡有少量分布。

1.牧区草原现状。牧区草场幅员辽阔,资源类型复杂,自然条件严酷,草山植被稀疏,覆盖率低,约2”%~3”%,全部为草甸草原,草场资源中植物种类繁多,多为耐旱藜科、禾本科、沙草科等盐碱植物,主要有蒿类、碱草类、冰草和丛生灌木等,在高山草地还有桔梗、车前子等中药草。据实际调查,靖远县13h草地面积中仅有”.2h饲草料地,年产草”.24亿kg,适宜载畜量9.”万羊单位,而12.8h的天然草地年产草”.22亿kg,适宜载畜量8.2万羊单位,实际载畜量43.”4万羊单位,超载量34.84万羊单位。由于严重的超载放牧及其他对草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原因,全县6”%以上的天然草地出现了沙化、退化、盐渍化,其中沙化面积”.5万h,风蚀面积”.5251Fh,水蚀面积2.1h,并且逐年递增,现状不容忽视。草原退化不仅给畜牧业造成了不利影响,而且导致草原生态系统和食物链结构变化,鼠害和虫灾发生面积和强度上升。因此,必须合理保护和利用草地资源,遏止草原退化势头,并创造条件使其逐步得以恢复,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保证可持续发展。

2.牧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全县水资源总量为329.36亿,黄河穿越全县154公里,过境客水329.2亿m,地下水资源量”.16亿。牧区地表水开发利用总量1.69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12亿,占全县地下水的75%,近年来由于干旱少雨,地下水补给量较少。靖远县牧区主要有三大高扬程引黄提灌供水工程刘川(主要灌溉刘川乡),兴电(主要灌溉北滩、东升、五合、靖安四乡),靖会(灌溉高湾、大芦两乡),年供水量1.”1亿。沿黄小型扬水站6座,年提水量592万(分布在双龙、兴隆、石门三乡),井泉汇流工程有深井6眼,浅井4眼(主要集中在永新、兴隆、高湾等乡)。塘坝7座,蓄水量33万h(主要在大芦、双龙、兴隆三乡)。南部曹岘、若笠两乡,为纯干旱山区,主要依靠雨水集流,年集流25”万,有水窖及旱井2355”眼,集雨潜力巨大。

三、牧区草原治理对策及措施

1.治理对策。紧紧围绕国家关于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发展牧区经济、增加牧民收入的目标,以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为核心,以建设节水、高效、优质灌溉饲草料地,以实施大片天然草场围封、轮牧、休牧、禁牧为手段,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牧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和改善草原生态,主要依靠草原的自我修复能力,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必须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草原牧区水利是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草原生态自我修复的前提条件和保证。因此,要坚持“发展牧区水利,以水定草,以草定畜”的原则,在水、草、畜各个方面下功夫,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

(1)在水环节方面。依据“充分利用天上水,科学引用地表水,合理利用地下水”的开发原则。靖远县牧区曹、若两乡,主要以充分利用天上水为主,要雨雪两用,在雨季收集雨水,冬春季收集雪水,雪水潜力巨大、不可忽视。要在田间地头多打窖,多建集流场,实行农作物及饲草料地的点浇、点灌、微型喷灌等节水措施。高扬程灌区以科学引用地表水为主,靖远县三大高扬程灌区土地面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应通过灌区的节水改造,续建配套,实行生态式移民(即将生态脆弱地方的农牧民移居至水土条件较好地区),这也是今后农牧区发展的主要方向。如靖远县2”””年实施的北片生态环境建设兴电黑山支干工程,就是集生态移民、生态建设、扶贫开发、节水农(牧)业于一体,工程已将北部八乡15””户、45””农(牧)民移至灌区,使山区的”.3万h的草原得到了休养生息,退牧还草(原)。当然,应通过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发展高新技术农业,提高土地的生产率,以该地区较少的土地促使生态脆弱地方退牧还草(原),不宜再去大量开垦该地区的荒地、草地,应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合理利用地下水。全县牧区地下水利用率达75%,近年来干旱少雨,地下水补给量较少,应科学合理有计划的利用,严禁盲目、无秩序的开采,特别对深井开采严令禁止。牧区地下水丰富地区主要集中在崛吴山附近的高湾局部地方,黄家凹山的靖安局部地方及哈思山附近的永新、双龙、兴隆、石门等乡,对牧区有泉水溢出的地方,县水务部门应进行水资源量分析、评价,认为储量丰富、适宜开采、效益明显后,县水务行政部门才能颁发取水许可证,允许开采。泉水截引后主要采用pvc管,输水至下游塘坝(水库)蓄水,不要让水白白浪费,冬蓄夏灌,提高地下水的利用率。

(2)在草环节方面。靖远为半农半牧县,应本着“以牧促农,以农养牧,农牧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发展优质高效的灌溉饲草料与灌区粮食及经济作物相结合。种植粮食及经济作物时应考虑它的多重利用率,如玉米、黄豆、小麦、洋芋、大豆、油料等,其桔秆(干草)可以为畜用,但用机器粉碎成糠、壳与油料的渣拌和后,便成了精饲料,其利用率更高。据测算,全县水旱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6万,年生产畜用秸秆1.8亿kg,可解决1~4.83万羊单位的饲草料问题,而通过机器粉碎与油料残渣、洋芋淀粉等拌后成精饲料喂养牲畜,可解决18.”万羊单位的饲草料问题,而且牲畜的质量及成长速度也较快。因此,应多方面、多层次开发饲草料,为落后的放牧向舍饲养殖、退牧还草(原)奠定良好的基础。

(3)在畜环节方面。应转变畜牧业经营方式,从落后的放牧中退出来,围牧、休牧。引进先进的牲畜品种,首先实行先进的舍饲养殖,规模养殖。据了解,由于本县羊羔肉加工销售快速发展,本县滩羊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已在三大高扬程灌区的高湾、刘川、靖安、五合、北滩及北部井泉灌区永新、石门、双龙三乡建成了八个养羊基地,基地羊存栏量14.8万只,其中百只以上养羊大户47”户,专业户饲养量达8.26万只。同时,牧区养牛业也从耕田型向商品肉用型,奶用型转变,刘川乡已初具规模。通过扶持畜牧龙头企业,发展规模化生产和集约经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科学为依据,建立公司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加、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依靠科技和政策提高生产力水平,从增加牧民收入,提高牧民生活水平。

2.保障措施。为了使本县牧区草原生态环境建设能顺利进行,应具有相应的组织保障措施。

(1)领导组织体系。成立牧区草原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田主管畜牧业的县长任组长,农、林、牧、水、打岔等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高度重视、常抓不懈,作好退牧还草(原)的协调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技术指导与服务体系。县各职能部门要紧密配合,团结协作。县水务部门要作好牧区供水工程的建设工作,作到工程节水措施到位、技术到位,抓好水的问题。县农业部门要探索农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子,培育优质高效的粮食经济作物及饲草,实行节水型农业,要抓好草的问题。县畜牧部门要作好牲畜良种培育引进工作,抓好畜的问题。

篇4

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找准突破口。加强牧区水利建设是牧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和谐发展道路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是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和保障。

一、内蒙古牧区水利建设情况

1.水利建设总体情况近年,内蒙古提出要把以水为中心的草牧场基本建设作为保护草原、发展畜牧业最大的基础设施来抓,依托牧区水利试点项目、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扶贫项目等一批重点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灌溉饲草料地建设,牧区水利工程建设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截至2005年末牧区水利设施状况:①大型水库3座,设计总库容27.97亿m3;中小型水库201座,设计总库容18.30亿m3;塘坝975座,设计总库容0.23亿m3。②各种类型渠首工程173座,总引水量达15.52亿m3。③集雨工程集雨量达到0.29亿m3,主要分布在赤峰市、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④地下水供水工程主要是深机井和各种类型的浅井,共21.62万眼,其中已配套17.44万眼,供水能力可达44亿m3。牧区总灌溉面积167.47万hm2,其中农田117.19万hm2,饲草料地29.82万hm2,天然草场灌溉面积9.12万hm2,林地11.34万hm2。灌溉面积中节水灌溉面积70.53万hm2,其中农田54.83万hm2,饲草料地15.70万hm2。

2.牧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

(1)牧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内蒙古牧区水资源总量242.14亿m3,其中地表水81.62亿m3,地下水160.52亿m3。牧区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11.69亿m3,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32.65亿m3,地下水可开采量79.04亿m3。2005年牧区用水总量71.19亿m3,其中地表水为29.00亿m3,地下水为42.19亿m3。总用水量中,饲草料地灌溉用水仅为10.49亿m3。(2)牧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地表水可利用量为32.65亿m3,扣除现状用水29.00亿m3,还有潜力3.65亿m3;另外还有15.38亿m3过境水量可利用,地表水开发潜力共为19.03亿m3。地下水可开采量79.04亿m3,现状开采利用水量42.19亿m3,理论上尚有开发利用潜力36.85亿m3。牧区地下水灌溉面积中,对现有饲草料地灌溉进行节水改造,可节省出0.17亿m3水量。从总体情况看,牧区水资源现状利用量仅占牧区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59.5%,水资源相对较充足,具备开展一定规模的牧区水利建设工程的客观条件。

二、牧区水利建设试点项目效益分析

“十五”以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内蒙古牧业旗县(市)共实施试点项目108个,新建节水灌溉饲草料地831处,发展饲草料地1.25万hm2。据实地调查,牧区水利试点项目成效较为显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已充分显现。

1.改善了畜牧业生产条件,增加了牧民收入

以发展节水高产灌溉饲草料地为主的牧区水利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了畜牧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综合生产能力和牧民生活水平。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牧民周喜生家有草场146.67hm2,以前靠传统方式养畜200多只,一般年份能勉强维持生活。2004年,他家发展灌溉饲草料地5.33hm2,当年饲草料实现自给有余,虽然遇到干旱,但牲畜没有一只因缺草料而死亡,还买进4头奶牛开始发展舍饲养殖。由于饲草料充足,饲养管理科学,全家年收入由原来的1.5万元增加到4万多元。目前,全自治区共有282697户119.86万牧民从牧区水利建设中受益,人均年收入由建设前的2620元,提高到现在的4341元。

2.保障了禁牧休牧期牲畜饲草料

供给,促进了草原生态与环境的保护和恢复通过对11个典型旗县110处灌溉饲草料地抽样调查监测分析:0.07hm2(1亩)节水灌溉饲草料地,种植青贮玉米产量为4000~4500kg,平均产量为4310kg;种植饲料玉米产量为400~600kg,平均产量为489kg;种植人工牧草产量为500~700kg,平均产量为602kg。0.07hm2(1亩)灌溉饲草料地产量相当于2.00~3.33hm2中等质量天然草地产草量,增产效果十分明显。截至2005年年底,内蒙古共发展饲草料地灌溉面积29.80万hm2,每年可为畜牧业生产提供51亿kg优质饲草料,有效地缓解了畜草矛盾,补饲牲畜2418万头(只),解决了12万户牧民家庭在禁牧、休牧、轮牧期间牲畜的补饲问题。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面积分别达至956万hm2、2214万hm2、533万hm2,使天然草场得到了有效保护,部分草场生态与环境状况出现了好转势头,草原生态自我修复效果明显。

3.推进了畜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

经营方式的转变,促进了牧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达茂旗在水资源富集区开发灌溉饲草料基地0.15万hm2,建设了7个畜牧业产业化园区,将居住分散、失去生存条件的748户3056人实行移民搬迁,安置到产业化园区,引导扶持牧民从事集约化舍饲养殖。在伊利、蒙牛、大圣等龙头企业带动下,调整畜种结构,淘汰低品质土种牛羊,养殖奶牛1500头,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天然放牧的粗放生产经营方式,初步实现了产业化经营。牧民生产条件、居住环境改善了,生活质量提高了,看到了新牧区的美好前景和希望,增强了建设新牧区的信心和决心。

三、牧区水利建设成功经验和自主创新模式总结

根据不同区域水源条件及特点建设水源工程,以水源工程为中心,以牧户为基本单元发展高产饲草料地,是牧区水利建设和草原生态治理的主要措施之一。在牧区水利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和广大牧区群众因地制宜探索出许多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

1.“家庭灌溉草库伦”模式

在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等沙地,一些牧户开展了“家庭灌溉草库伦”建设。牧民在自己的草场上打一眼井,配一套节水灌溉设施、一套农牧业机具,种一片优质饲草料,营造一处防风林。家庭灌溉草库伦规模一般为2~3.33hm2,提供的饲草料可以使每户牧民承包的133.33~200hm2沙化草场全部实现季节性休牧或禁牧。在毛乌素沙地,通过采取上述措施,草原盖度己由20世纪70年代的25%提高到现在的55%以上,部分地区达80%以上。

2.“联户开发”模式

四子王旗、正镶白旗、苏尼特左旗等地区一些牧户,由于在自己的草场上难以找到合适的灌溉水源,则采取“联户开发”模式,即选择在水土条件较好的地区,联户连片集中开发饲草料地,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建设、分户承包、分户经营、分户受益。

3.“引洪治沙”和“小流域治沙”模式

在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采取这两种开发模式。如翁牛特旗利用当地比较丰富的地表水资源,建成667hm2以上引洪淤灌灌区5处,667hm2以下灌区44处。通过引洪淤灌,种树、种草、建设沙障,围封了3万hm2流动沙丘。目前围封区内植被己开始恢复,沙丘多数基本固定,引洪淤灌区内草场的盖度达到92%。

4.“公司集约开发”模式

鄂尔多斯、锡林郭勒、呼伦贝尔等地一些企业(集团)、公司在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集中连片开发饲草料基地。基地建成后采用牧民分户承包经营或由公司统一经营的模式,为当地牧民提供优质饲草料,以达到草畜平衡。

5.“生态移民”模式

在生态严重恶化、水资源匮乏、牧民丧失生存条件的地区,实施“生态移民”。达茂旗针对天然草原退化、沙化面积达2/3的状况,近年把分散居住在沙化严重地区的748户牧民搬迁到8处水资源相对富集地区,集中开发灌溉饲草料基地,每户种植1.33hm2饲草料地,并对丧失劳动能力的牧户实施低保。对退出来的44万hm2沙化草场全部围封禁牧,经过几年的生态自我修复,草原植被恢复效果明显。四、牧区发展对策根据内蒙古草原牧区植被一旦被破坏就迅速大面积沙化、恢复周期长的特点,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必须走生产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道路。通过本次调研,初步总结出5种牧区建设自主创新的模式,如在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等沙地,可以推广在鄂尔多斯实施的“五个一工程”,即以打井水源为中心,采取以相对集中的3家牧户为1个单元(单户),打1眼井(出水量约为32~50m3/h),配备1座10~15t的供水塔,开发建设1处8~10hm2配套节水灌溉设施的饲草料地,每个牧户盖1座60~80m2的舍饲暖棚和75m3的青贮窖。这样可以保证100~133.33hm2天然草场轮牧禁牧,牧户可饲养200~260只羊,并可保障安全度过3个月的禁牧期。该工程的建设总成本为15.4万元,其中国家无偿补贴7.6万元,3户牧户每户投入2.6万元,使每户牧民年均纯收入可达到2万~3万元。五、加快牧区水利建设的建议

1.尽快建立牧区水利投入的保障机制

目前内蒙古只开展了牧区节水灌溉试点项目建设,年投资规模为2000万元,资金额度非常有限。要从牧区实际出发,尽快建立起国家、地方、群众合理分担负责和社会参与的牧区水利投入体系。

2.研究制定推动牧区水利发展的综合配套政策和措施

①统筹规划,形成合力。牧区节水灌溉试点项目、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农业综合开发草原建设项目、扶贫项目中的水利灌溉工程要纳入牧区水利建设总体规划,以实现合理布局,形成合力。同时,退牧还草工程是对牧区草原影响最为广泛的生态建设工程,要真正做到禁得住、休得下、不反弹,必须解决禁牧、休牧期间牲畜补饲问题。从目前政策上看,建议增加饲草料基地建设内容。②要研究制定牧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办法,完善项目实施过程中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审查、论证、审批制度,划定地下水限采区和禁采区。严格用水定额管理和总量控制,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③要加强水利灌溉、农业种植、畜牧养殖等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组合配套。牧区水利建设要与生态移民、集约化舍饲养殖、畜草平衡和禁牧、休牧、轮牧等措施紧密结合起来,提高节水灌溉项目的综合效益。④要建立和完善基层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科技培训力度,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农牧民整体素质和经营管理技能。⑤要通过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和培育牧民用水合作组织,解决管理滞后问题,建立良性的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篇5

一、内蒙古中西部草原的特点及草原旅游业的现状

根据生物学和生态特点,草原可划分为四个类型,即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高寒草原。其中荒漠草原的基本特点是以荒漠为主,生长的植物主要是一些耐旱,叶小而少而且根深的植物。原因是叶小而少可以减少蒸发,根深可以充分吸取底下水分。特别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草原植被由非常稀疏的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并混生有大量旱生小半灌木。内蒙古中西部草原就属于典型的荒漠半荒漠草原。如:乌兰察布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近年来随着国家和自治区与旅游相关的鼓励政策的出台及人们自然回归需求的增加,特别是“十一”和“五一”两个黄金周的出现,内蒙古中西部草原旅游业也风风火火地发展起来了。近几年来,来内蒙古草原旅游的人数直线攀升,根据自治区旅游局统计,2007年“五一”黄金周实现国内旅游收入近6.40亿元,接待国内旅游者224.53万人次。游客主要集中在自治区的中西部地区,呼和浩特、包头、赤峰、鄂尔多斯、乌兰察布5市共接待游客179.88万人次,占假日期间游客接待总量的80.11%;旅游收入之和为。4.91亿元,占全区总收入的76.72%。其中草原旅游收入是主要来源之一。

草原旅游在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内蒙古中西部草原荒漠半荒漠的性质及缺乏整体规划的特点,决定其旅游环境的阈值。可理解为旅游区生态环境对负面影响容限值,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某种条件下,旅游区在保证其旅游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所能承受旅游活动的最大容量值,会越来越小。与之对应游客的数量却越来越多,这样最终的结果是景毁业亡。因此,为了能够实现中西部草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发挥其经济和社会功能,我们必须注重对其前期的开发和后期的保护,县口实现生态化旅游和旅游生态化。

二、对内蒙古中西部草原旅游实行科学合理的开发

生态化旅游强调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生活双重责任,那么就内蒙古中西部草原旅游的发展而言,就是草原旅游的发展既要发展草原旅游让当地居民得到旅游实惠,又要保护好草原生态环境。满足这一要求的前提就是要对草原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

1、对中西部草原进行合理的地域规划

在进行草原旅游开发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当地的地域特点和植被情况。首先,是我国的畜牧业大省,畜牧业和乳品业是自治区的产业支撑,而草原是发展畜牧和乳品业的依托。因此,我们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无限扩大草原旅游的地域范围,压缩甚至是取代畜牧业和乳品业。这样做必然会使自治区中西部的产业支柱由畜牧和乳品业转向旅游业,由于旅游业的脆弱性,可能导致自治区中西部这样一个广大地区国民经济的不稳定。同时由于产业转换所带来的失业、文化冲突也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其次,除了产业因素外,草原本身的植被特征是开发旅游业不得不考虑另~个因素。中西部草原是典型的荒漠半荒漠草原。这样的植被是极容易受到破坏的,再加上中西部地区降雨量小,植被自我修复期长,这就使得草原~旦受到破坏很难短期修复,如果过度开发还会导致草原的沙漠化。为此,我们在旅游开发时必须要坚持草原环境的可持续性和当地居民生活的可改善性,充分考虑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居民文化和历史传统以及草原的植被特征,找到旅游业和其他产业及当地居民的最佳结合点,统筹规划,有重点、有选择地开发草原旅游资源。

2、开发注重自然与人文、草原与民族的结合

中西部地区不但有着神奇多姿的草原旅游资源,还拥有悠久灿烂的人文旅游资源。历史上,内蒙古族与匈奴、突厥、鲜卑等lO多个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游牧文化。游牧文化与农业文明交汇融合,在这里形成了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大窑文化、河套文化等。这些与少数民族丰富的音乐、舞蹈、曲艺、文艺作品、石刻等共同构成了特色鲜明的草原文化。因此,在进行草原旅游开发的时候,不能单纯地考虑草原本身,应更多地去利用、发掘赋予草原灵,性的人文、民族文化。进而减轻自然旅游资源的压力,强化民族文化的旅游吸引力,创造更多的旅游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建设旅游基础设施要突出民族特色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草原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充分考虑到地域(草原)特征和民族(主要为蒙古族)特点,体现出现代与传统、相异性和相同性的有机结合。这里的现代与传统指的是旅游服务设施的设计、使用上既要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又要特别突出民族、地域特色。相异性和相同性指的是游客的求同,|生和求异性,即游客到旅游区希望获得和其他地区相同的一流服务,又希望获得和其他地区不一样的旅游感受。这就要求我们在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外形更多

体现民族特色,而服务则应充分体现现代气息。可见,只要科学合理、协调有序地进行草原旅游的开发,不但不会破坏草原生态,而且还会有利于当地居民,实现生态化旅游。 三、加强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草原旅游资源的保护,实现旅游的生态化

旅游生态化要求各种旅游活动的开展不能超越旅游环境承载力,采取一切生态保护手段,将由于旅游发展可能带来对环境的影设施的过度扩张,应用道德和社会舆论的手段来控制游客的不当行响降到最低程度。就内蒙古中西部草原旅游业的发展而言,就是要为。但最根本的是有关保护政策的落实。采取一切手段,使草原旅游业的发展可能带来对当地自然环境和居内蒙古中西部草原生态化旅游和旅游生态化二者是有利l结合民生存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于对草原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共同构成了草原旅游的生态化。

1、注意旅游环境承栽力的闽值,控制旅游活动

旅游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可见,草原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不矛盾的,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旅游环境在不至于出现不可接受的情况发掘旅游资源的吸弓173,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保护的目的下,所能够接待的最大游客数量(李天元,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是为了使旅游资源的吸引力长期发挥作用,是为了利用,开发和保版社)。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阈值也就是说旅游环境所能够接待游客护二者统一于利用。所以,内蒙古中西部草原旅游业的发展应该以的数量是有限的,具体到每一个旅游目的地,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阈保护、开发和谐统一为整体指导思想,以开发为前导,以保护为支值又有所不同。内蒙古中西部草原的半荒漠荒漠性质决定了其环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既使旅游资源的经济优势得以发挥,创造境承载力的阈值又要比其他地区的低,这就要求我们在经营草原旅客观的经济效益,又可代际公平利用,真正实现草原生态化旅游和游的时候采预先取多种措施来分流或限制游客的数量。我们可以旅游生态化,这才是完整意义上的草原旅游业的生态化。通过宣传来平衡草原之间,草原和其他类型旅游景点之间的游客数量;我们也可以通过科学测算草原的环境承载力来限制到草原的游客数量;我们还可以通过对草原接待设施规模的限制来影响到草原的游客数量。总之,我们采取这些限制措施的前提是不使旅游质量或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由此而降低,目的是实现草原旅游资源的可循环性和可持续性。

篇6

6月17日,是第十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农业部畜牧业司、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和中国草学会联合举办草原与沙尘暴高层论坛。这次论坛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贯彻总理在国务院沙尘暴防治工作专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研究沙尘暴起因与发生规律,探讨草原保护建设对沙尘暴的防治作用,提出科学治理的对策措施。同时唤起人们对草原保护建设的进一步重视,充分认识草原破坏的严重性和保护建设的紧迫性,努力减少沙尘暴的危害。

全国政协常委洪绂曾,科技部原副部长韩德乾,兰州大学任继周院士、中国林科院王涛院士,中国农科院刘更另院士,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草原监理中心主任宗锦耀,中央气象局研究员张德二,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苏大学、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蒋高明等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并发言。他们从不同视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沙尘暴的起因,草原和沙尘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保护草原植被、加强草地生态恢复和重建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专家们一致认为,沙尘暴的起因是多方面的,受大气环流和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也受人为因素和经济社会活动的影响,防治沙尘暴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从沙尘暴发生的地区和路径来看,草原退化和沙尘源的扩大有明显的关系,近些年过牧乱垦造成草原植被破坏,形成沙化,提供了沙尘源,是导致沙尘暴的主要因素之一;沙尘暴和扬尘天气频繁发生,应引起高度关注,应当大力加强草原的生态工程建设,加大科研、监理和防治力度,努力遏制和减少沙和尘的危害,切断沙尘源,防治沙尘暴。与会专家呼吁,要发挥草原在防治沙尘暴中的主体作用,尊重自然规律,改变重林轻草的观念,纠正在草原上毁草种树的错误做法。

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主任兼畜牧业司副司长宗锦耀提出,沙尘暴的频繁发生,已严重威胁我国生态安全,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我们草原管理部门感到责任重大。要认真贯彻落实温总理6月12日在国务院沙尘暴防治工作专家座谈会的讲话精神。宗锦耀强调,从国际经验来看,保护草原能够较好地遏制沙尘暴的发生,国际上也曾发生过震惊世界的黑风暴,酿成了生态灾难,他们及时总结教训,调整发展政策,重视草原保护建设,禁止开垦,恢复植被,沙尘暴得到了较好的遏制。他认为,要制定实施草原保护利用的总体规划;要尊重植被的地带性分布,恢复植被要讲科学,在自然生态遭受破坏时,人为因素可能占到80%,而恢复自然生态时,恐怕要倒过来,自然因素占80%,人为因素只能占20%,通过封育,依靠大自然力量自我修复。宗锦耀说:“在草原上种乔木,开膛破肚,好好的植被非要挖一个坑种一棵树,树即使种活也是‘老头树’,周边一平方米的植被没了,风一吹成了沙抗。这不是建设生态,而是破坏生态。要纠正重林轻草的观念,纠正在草原上毁草种树的错误做法。”中科院的蒋高明、郑元润等多位专家表达了完全相同的看法。

王涛院士谈到,不能只是重视西北地区的草原,要对全国的草原进行全面规划,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区的规划。不能将所有的草原都作为牧场,发展牧场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就像开发矿藏一样。中加项目办公室毕大德博士建议,应当推行保护性耕作方式,发展可持续农业。

篇7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地处贵州东南部,是一个典型中国少数民族农村。东邻湖南省怀化地区,南接广西柳州、河池地区,西连黔南布依族苗1族自治州,北抵遵义市、铜仁地区。[1]黔东南州因原生态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因此蕴藏着巨大的旅游资源。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导致该州的发展缓慢,经济低迷,旅游业优势长期得不到有力的发展。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和新农村建设的普及,黔东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资源得到极大地开发,一大批优秀旅游景点被挖掘认识,该州的经济活力展现出了蓬勃的生机。

一、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要求以生态文明为指导,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党的十确立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升到了新的高度。[2-3]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生态文明为准则,全面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对于黔东南这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突破发展,是一次前途与命运的抉择。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目标分为两个阶段。[4]第一阶段为示范建设期(2013年-2015年),主要任务是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壮大生态文明建设实力,初步形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第二阶段为全面建设期(2016年-2020年),主要任务是巩固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建成生活品质优越、生态环境健康、生态经济高效、生态文化繁荣的黔东南,全面达到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州建设的要求。

二、黔东南旅游业资源现状与发展方向

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且独特,其坐拥苗、侗等33个民族和两个未知民族,民族多样性形成了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加之发展缓慢,原生人文生态系统保持完整,拥有A级型(绝品型)40处,B级型(精品型)55处,C级型(重要型)31处,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满足旅游消费者求新、求奇、求异的心理需求。但是由于基础差、文化水平低、封建思想严重等因素,大量的资源被长期搁置。除此,已发展的旅游资源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升级,呈现出诸多问题。如民族文化不够单纯,许多文化被“移花接木”、开发过程不够科学,环境破坏严重、景区管理不规范,环保意识薄弱等严重问题。

三、黔东南旅游资源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 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在规划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基本形成节约旅游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 式,消费模式,使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点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也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一)科学论证,合理规划

实际上,只要我们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进行科学论证和合理规划,完善各种管理措施, 对生态环境的各种不利影响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健全和成立旅游景观管理机构,加强对风景区及其环境保护。制定和完善各种旅游资源保护法,以法律的形式加强对 环境资源的保护。把环境资源的保护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控制旅游客流强度,制定客流控制标准和措施,有效缓解环境压力。落实保护职责。

(二)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做好四个方面

1、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

2、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对水、大气、土壤、森林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篇8

鄂尔多斯市国土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有草原面积8816万亩,耕地面积仅610万亩。历史上曾经是一个水草丰美的地区,可是传统的重利用轻保护的粗放式畜牧业生产方式,进入到新世纪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面对连续大旱、生态不断恶化、农牧民收入徘徊不前的现实,2000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立草为业、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的总体发展思路,在全区乃至全国率先推行禁牧休牧轮牧政策,发展舍饲养畜和农区畜牧业。2002年国家退牧还草工程开始实施,鄂尔多斯市根据土地类型构成的特点,在不同旗区分别大力推进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舍饲圈养制度。

一、舍饲养畜是生态恢复与建设的自觉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草原和牲畜承包制的实行,在农牧业生产力解放的同时,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对草原的大规模开垦和超载放牧,导致畜牧业赖以生存的草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特别是1998年到2000年,连续三年大旱使这里的植被覆盖率下降,沙化、退化草原占到可利用草原面积的80%,沙进人退成了人们不愿相信的事实。除北部黄河冲积平原区外,东部丘陵沟壑区、西部坡状高原区严重退化、沙化,中部库布其、毛乌素沙地本身自然条件就非常恶劣。农牧区自然环境的恶化,在直接危及到农牧区畜牧业、农牧民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遏制了工业的健康起步与发展 。鄂尔多斯人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工业经济飞速增长之后的生态环境恢复和建设,使政府决策者自觉地选择了舍饲或半舍饲养羊的畜牧业发展方式,这是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科学选择。

二、舍饲养畜是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自觉选择

鄂尔多斯市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沙地、丘陵、荒漠型草原占全市总面积的90%以上,自然环境恶劣,“十年九旱、灾害连年”。农牧民居住分散,靠天吃饭,靠传统的农牧业生产方式得到的回报极其微薄。分布于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和达拉特旗南部的丘陵沟壑区,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30%,大多不宜耕作,属宜林宜牧地区,特别适宜发展松柏等价值高的经济林。长期以来,尤其是在当地煤炭、石灰石、石英砂等资源能源未开发利用之前,农牧民基本按照小农经济模式进行生产生活,畜牧业以分散的、放养白绒山羊为主。由于山羊的食草刨根特点,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农民收益甚微。地处西部的荒漠、半荒漠草原,是发展草原畜牧业的主阵地,虽然实行了“草牧场生产责任制”,牧民也结束了游牧的生产方式,伴随工业文明传播出现的是过度开垦天然草原、超载放牧的现象。牧民把千百年来遍地放养式的草原畜牧业转变为圈养式舍饲畜牧业,是实现畜牧业提质增效,改变牧民生活方式,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进程的自然选择。

三、舍饲养畜是农牧业科学发展的自觉选择

舍饲养畜是手段,推进农牧业科学发展是目的,最终要建成的是经济增长与草原生态的和谐发展。鄂尔多斯市以“立草为业、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为目标进行调整,切实关注农牧民增收的核心问题,全面推行禁休轮牧、舍饲半舍饲养畜、转移农牧民三大政策,优化了农牧业结构,加快了产业化进程,构建了经济增长与草原生态的和谐发展,实现了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的双赢。

艰难的实践

鄂尔多斯市十多年来畜牧业现代化发展迅速,牧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稳步推进。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旗( 区 )两级政府从实际出发,制定和落实一系列有关禁牧、舍饲养畜等政策措施。鄂尔多斯市十多年所走过的不同寻常的艰辛实践与有益探索,对自治区乃至全国相关地区做好这项事业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禁牧与舍饲养畜的重大创新性举措的实施,实现了畜牧业生产方式的革命性转变

2000年,鄂尔多斯市率先在全国提出“建设绿色大市”的奋斗目标,成为自治区第一家在全市范围内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政策的地区。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实行舍饲或半舍饲养畜,成功解决了林-牧矛盾这一世界性难题,恢复和保护了生态环境,加快了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目前,全市禁牧草原面积达3518万亩,占全市草原总面积的40%;休牧草原面积5298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60%。2011年全市601万头只牲畜实现全年舍饲,占到大小畜存栏量的52%,544万头只牲畜实现了4~6月份的季节性舍饲,占到大小畜存栏量的48%。

二依据"三区规划”加快农牧区人口转移,为农牧民生产生活开辟了广阔前景

2006年,市委、市政府实施“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2007年又率先制定“农牧业经济发展三区规划”,将全市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在禁止开发区实施整体移民搬迁政策,建立生态自然恢复区。2008年以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牧区人口转移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牧区人口转移的补充意见》。2009年又实施“统筹城乡、集约发展”战略,农牧区人口转移速度进一步加快。至2011年底,全市生态自然恢复区累计完成人口搬迁3.02万户、8.55万人,涉及区域面积2.24万平方公里,使区域内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目前,全市牧区总人口由2000年底的6.1万户、21.6万人减少到2011年底的2.9万户、10.3万人,减少了3万户、11.3万人。为了加快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在转移农牧民的培训就业、生活补助、医疗、住房、养老保险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保障政策,确保农牧民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三、推进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建设,提高牧区产业发展水平

2009年,鄂尔多斯市在西部牧区限制开发区全面启动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建设工程。通过牧民插花式搬迁转移和草牧场、水浇地的有效流转,2007年~2011年,在西部牧区建成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775户,户均经营草地5000~10000亩,水浇地100~300亩,每户饲养规模达到1200只羊单位。2011年已建成的示范户人均纯收入平均达到4.4万元,比建设初期增加了1.25万元,是2010年西部牧区牧民人均纯收入8676元的5.1倍。

2009年,市政府还公布了《全市农村牧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暂行办法》,草牧场和水浇地流转开始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目前,全市牧区累计流转草牧场389万亩,占到牧区限制开发区草原面积的12.8%,流转水浇地17万亩,占到牧区水浇地面积的13.8%。草牧场和水浇地的流转为发展草原畜牧业示范户和规模化养殖园区创造了条件。

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鄂尔多斯市以“三区”规划为基础,按照“半小时经济圈”的理念,启动牧区村庄、产业、人口布局规划编制,在限制开发区每50~100万亩草原建设一个中心居民点,周围地区以户为单位建设,形成以苏木所在地为中心、中心居民点为支撑、散居牧户为补充的三级村庄布局。加强牧区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率先推行城乡统筹的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农牧民低保制度和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促进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积极制定出台惠牧政策,促进牧民收入持续增长

鄂尔多斯市制定出台一系列惠牧政策,确保草原生态安全、牧民稳定增收、牧区健康发展。对西部四个牧业旗限制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传统牧区的休牧草原,给予1.5元/年·亩的休牧补贴。2010年市、旗两级财政投入资金近4000万元用于休牧草原补贴。2011年在执行国家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市旗(区)两级政府给每标准亩禁牧草原再补贴2元,给每标准亩休牧草原再补贴1元。加大对牧民子女教育补贴力度,对蒙语授课幼儿园的儿童,实行“两免两补”;对考入大学的该市农村牧区蒙古族学生给予3000~7000元的补贴;对中高考落榜的牧民子女,在其自愿的前提下,免费送入职业技术学校培训。

巨大的成就

历时12年的禁牧和舍饲养畜,在改善生态环境、改变传统养畜方式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一、禁牧和舍饲养畜使生态环境明显改观

实施禁牧和舍饲养畜后,使草原有了休养生息机会,植被得以迅速恢复和再生,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禁牧和舍饲养畜使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增强,风沙危害小了,自然灾害少了。目前,全市植被覆盖度达到75%以上,比2000年提高了40多个百分点,天然草原产草量普遍提高30%,地区生态环境实现了向整体好转的历史性转变。以准格尔旗为例,自2000年实施舍饲养畜以来,全旗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布尔陶亥苏木的一位农民说,以前出门都是灰土土的,由于沙子多从家里出来时的路,回家就找不到了,而现在满山都是绿。至2011年底,准格尔旗的植被覆盖率由2000年的40%提高到72%,森林覆盖率达到29%,个别地区植被覆盖率则更高,雨水也明显增多。

二、禁牧和舍饲养畜彻底改变了农牧民的养殖方式

禁牧和舍饲养畜使农牧民放弃了传统的粗放型养殖,转向了精细化养殖。禁牧和舍饲养畜之初,部分农牧民认为“吃天然草不花钱,圈养却要买饲草、饲料,不划算”,短时间难以接受养殖观念转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农牧民发现大量的农作物秸秆都可以用来做饲料,都接受了禁牧和舍饲养羊。准格尔旗一位禁牧工作者说:以前农牧民反对舍饲养羊,还有一点就是他们认为舍饲养的牲畜肉不好吃、产量低,现在变了。十二连城乡的一户牧民说,以前放牧时最大的羊产肉是30多斤,现在则有50多斤。

三、禁牧和舍饲养畜调整了种养殖结构

禁牧和舍饲养畜以来,林草产业不断壮大。农牧民加大了人工种草力度,在宽草地和草林地更新牧草,种植以紫花苜蓿和沙打旺为主的牧草。近几年在各级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下,很多农牧民还自主种植碳汇林,牧民也由原来单一养羊发展到养鸡、养猪、养鱼等多种养殖并存。准格尔旗的一位老农郭继承家就养了70多只羊、200多只鸡、60多头猪。

四、禁牧和舍饲养畜工作常态化

各级做到宣传引导和惩治结合。准格尔旗成立了禁牧禁垦办公室,设150名专职禁牧禁垦员,2012年还设1070个护林员兼职禁牧禁垦。他们采取定点和流动的工作方式,发现偷牧或夜牧的农牧民给予经济上的处罚。政府还把禁牧禁垦实施情况和干部考核挂钩,鼓励农牧民大规模养殖,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养殖户给予经济上的扶持。比如羊达到1200只,有1200平方米的棚圈、有80平方米的办公室,政府就给补贴1.28万元。

四、任重而道远

鄂尔多斯禁牧休牧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当然这种成效还是阶段性的成就。我们调研组在走访、调查、思考和讨论中,既为广大禁牧工作者的认真敬业和农牧民的理解支持所感动,也不免为农牧区匮乏的劳动力和依然落后的发展理念而焦虑;既有喜看生态恢复带来的快慰和满足,又不时会纠结于一些现实难题的梳理和破解。大家感到,禁牧休牧政策是科学发展的正路,是利国利民的好路,前途光明而任重道远。

一、单一养殖模式的局限和脆弱——鼓励农牧民养殖模式多元化

鄂尔多斯地区畜牧业主要是养羊,一些旗区的羊肉和羊绒品质在全国首屈一指。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外来人口的增加,较为单一的羊肉供应不能满足人们对多种肉产品的需求;在众多养殖种类中,单纯地扩大养羊规模给生态带来的破坏最为严重;更值得注意的是,便利的现代流通条件也加大了疾病传播的风险。2012年出现的羊布鲁氏菌病就给许多养羊大户造成了损失。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地方的多元化养殖方式值得鼓励和推广。准格尔旗布尔陶亥苏木的许多农牧民在禁牧之后开展多种养殖,养猪、养鸡并结合本地水库多的实际发展库坝养鱼,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本地的农村鸡蛋以其绿色、生态、味美的优势可以卖到32元/公斤。该苏木农牧民2011年10509元的人均纯收入更体现了多元化养殖的成效。我们建议政府鼓励和切实引导农牧民结合本地实际发展多种养殖,这样既能保证市场需求和农牧民收入的稳定,又有利于生态建设的推进。

二、现代技术与传统习惯的冲突——引导培养农牧民现代舍饲养殖理念

舍饲养畜是有别于传统养殖方式的现代养殖技术,除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外,还有利于形成饲养规模,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普及良种、良舍、良料、良法配套等。这些优势得以发挥的前提是对舍饲养殖技术的系统理解和运用。农牧民养殖很大程度上还是根据习惯和经验,离舍饲养羊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大部分养羊户建的羊舍都是因陋就简,存在低矮背阴、采光不足、运动场小、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布鲁氏菌病带来较大损失的原因,除了疫病本身和养殖种类单一外,也与养羊户机械地理解舍饲技术有极大关系,实质是农牧民对现代养殖技术理解和运用不到位。我们建议:一是有关部门定期派出农牧业技术员培训和指导农牧民的舍饲养殖技术;二是各级部门提供必要的补贴,用于畜舍的改造、完善等;三是在养殖户较多的农村牧区招录、配备大学生村官时,以农牧院校(最好是畜牧专业)的毕业生为主;四是在养殖户中树立舍饲养殖典型,起到示范引导作用。

三、政策界定的困惑和思考——在执法实践中优化和细化制度

禁牧执法人员来自基层一线,有相当一部分就来自农牧民家庭。他们对农村、牧区和农牧民有着很深的感情,能够设身处地为农牧民考虑问题。情感上的同情理解和制度条文的刻板严肃常常使他们感到困惑,许多问题往往需要依据自己的理解、经验去拿捏,这就给制度的稳定性和公平性提出了挑战。例如每年秋收以后,玉米地里剩下的玉米茬可以作为羊的食材,于是养羊的农民就在自家田地里放羊,本地称之为“遛茬茬”。这种行为按理说不会破坏到生态,与禁牧政策并不相悖。但事实上谁家的羊也不可能空运到自家的田地里,在赶往田地的过程中就可能经过草地、林地,行进途中的羊自然不会放弃这些美食。我们认为:一方面,“禁牧是高压线”,禁牧政策的总原则和长期性不能动摇,这是保持生态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另一方面,在具体执行中就需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出台相应的补充细则,实现生态建设原则不动摇和农牧民心悦诚服的双赢。

四、生态发展要与农牧民发展同步——为农牧民提供更贴心的帮助和支持

篇9

一、青藏高原大生态观认识

1、青藏高原生态价值的重要性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价值,不仅超越了青藏高原本身,而且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的利益,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源”,而且是世界人民的生命“源”,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在青藏高原生态建设中必须树立大生态观的观念,做到人口、自然、社会、经济、文化与环境协调发展,才能振兴青藏高原的经济,才能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青藏高原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青藏高原的人口密度虽然在全国最低,但是现有人口数量已经远远超出社会经济环境的承载力,而且未来人口将在较长时期内处于人口生育波动规律的高峰状态。其人口压力第一次高峰为50年代,青海省西宁市和海东地区人口增长过快。第二次高峰为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在1965-1969年期间,全区人口出生率年均为16.2‰,而在1970-1979年期间,全区同类值为24.3‰,后一阶段高出前一阶段8.09‰。人口生育一波比一波高,这正是青藏高原人口增长的特殊性,是人口增长最快的阶段,全区人口在15年中净增48.23万人。面对越来越明显的人口压力,从当地的特殊情况出发,自治区政府于1975年开始实行较为灵活的计划生育政策。自80年代末期开始,全国出现了第三次人口高峰,的生育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必须进行人口计划生育,发展多目标、多层次的人口教育,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从而实现青藏高原人口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目标。2、青藏高原生态可持续发展青藏高原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社会发展进步,必须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绝对不能通过对自然资源无节制、无序的掠夺。提高民族整体的知识、素质、能力和人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生态城市化进程,大力推进社会文化事业的进步,协调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努力保护建设高原生态环境。青藏高原经济与环境相协调发展。青藏高原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出发点,必须抛弃只追求经济利益而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生态效益的传统观念。改变传统的粗放消费资源的方式,制定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产业政策,建立和完善节约资源与新的技术政策和技术规范体系。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增加环保投入,探讨由于资源开发对环境危害所造成的代价以及成本最低的环境保护办法,建立成本效益分析体系,分析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无污染环保产业和产品,青藏高原是受现代工业文明冲击最小地区之一,许多地区生态系统处于原始循环状态,环境污染程度低,有大片无污染区域以及未遭受污染的动植物。另外由于空气的净化,这里有许多的产品具有特殊的医疗和保健价值,符合国内外消费市场的需求。因此,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生态产业大多数是高新技术产业,一般都消耗资源少,较多地生产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具有集约利用资源、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增长的特点,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发展经济,是两者的统一体。

二、青藏高原水系与生物资源概况及其建设保护情况

1、青藏高原水体总体情况及其建设情况青藏高原水资源丰富,共分为五个水系,即太平洋水系,在高原的东部,包括金沙江、大渡河、黄河和澜沧江。印度洋水系,位于南部,分属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在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上游)、印度河流域、怒江、吉太曲等直接入海河流。内流区水系,包括藏北内流水系、藏南内河流水系和青海内流区。河川径流有雨水、冰雪融水、地下水补给和混合型补给等四种类型。东部地区金沙江、澜沧江和努江三江中下游以及黄河上游、拉萨河、青海湖的布哈河等以雨水补给为主,属雨水补给类型。西部地区河流基本上以融水和地下水为主。喜马拉雅山南坡和藏东南地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北部地区内陆河流则以地下水补给为主。青藏高原水资源总量大,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水的需求程度不一样。在广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稀少,春旱频繁。没有灌溉就没能农业。因此在现有耕地较多,且可耕地集中的地区,要发展高产稳产农业,应大力发展灌溉农业,带水农业。这些地区分布在一江两河流域、青海河湟谷地和青海共和盆地、紫达木盆地以及高原东部的其它河流谷地。水资源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开发程度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发展。随着工农业发展,今后在一江两河地区,尤其是年楚河流域、青海河涅谷地、柴达木盆地将会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应按高原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长期的水资源供求规划,从源头治理做起,修建水利工程、修梯田、陡坡退耕,以及采取与生物措施(种草种树)相结合的办法;积极开展以小流域治理为中心的国土治理整治工程。同时还要做好城镇、工业中对水资源“三废”防污染治理工作。对水污染严重地区如(大部分地区水中含氟、有毒的有害物质)、格尔木等地应尽快引进先进的水净化设备,清洁水源,形成健康的生活水源。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拥有巨大生物库的地区之-,目前高原有维管植物1500属12000种以上,种数占全国维管植物总数的40%;脊椎动物有鱼类45属152种,陆栖脊椎动物共有343属l047种,占全国该类动物总数的43.7%。仅陆栖脊椎动物高原种有71种。迄今为止,关于青藏高原物种的灭绝率尚不得而知,但据初步统计,受威胁濒危植物有35种,如雨蕨、巨柏、藏瓜、青海茄参等。生态环境恶化是构成对生物多样性威胁的主要原因。水土流失导致地表植被破坏程度十分严重,而且为重建生物种群造成极大的困难。土地草场沙化、碱化、退化、荒漠化进程加快、水资源日益枯竭、污染等生态问题,互为因果,使高原生物渐渐失去且好的生存条件。森林、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和高原湿地,都出现了严重的失衡现象。尤其是黑土滩、沙漠化的不断扩大和湖泊干枯,大规模砍伐森林、据采灌木、盲目垦荒、超载过牧,对野生动植物的狂捕疯猎、滥挖乱采、开矿、修路、高耗能工业污染等,造成的“生物空洞”,吞噬了大量生物种群。在已列出的全国濒危及受威胁的1009种高等植物中,青藏高原有170种以上。受濒危的陆栖脊椎动物多达95种。为了使青藏高原生物资源得到保护,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关键地区如川西高山峡谷地区、东南部山地地区和青海三江源和可可西里地区、祁连山地、川西若尔盖湿地区域,建立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法禁止滥采、滥挖、滥捕,实行综合性保护,并科学管理,从实际出发,分核心区(绝对保护)、缓冲区、试验区的结构模式进行管理。有条件开展旅游活动的自然保护区,应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管理。保护区内采取经济补偿的方式和其他协调的办法,积极吸收当地群众参与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篇10

关键词:坝上地区;生态产业;环境;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5-0025-03

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坝上地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生态区域,已经正式被国家确定为生态涵养功能区,是首都北京的绿色生态屏障,肩负着发展地方经济和保护京津冀生态环境的双重责任,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与研究。

一、坝上地区生态系统基本状况

(一)坝上地区的自然环境

坝上地区自然环境比较恶劣。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比较大,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5℃,极端最低气温-37℃,无霜期90―110天。年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年均蒸发量近2 000毫米,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半干旱地区。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短促,冬季寒冷漫长。

(二)坝上地区的生态历史

坝上,背负内蒙古高原,面向京津冀地区,海拔1 300~2 211米,是河北省乃至全国一个非常特殊的生态区域,具有鲜明的区域功能和特色,历史上曾经是一个水草丰美、林草繁茂的森林草原系统,有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好自然景观,是京津地区的天然绿色屏障。

坝上地区包括张北、尚义、康保、沽源四县和察北、塞北两个管理区,总面积14 411平方公里,总人口113万人。此外,还包括与张家口坝上地区生态环境和产业状况十分类似的承德市的丰宁和围场两个县。该地区生态和产业状况如何,不但关系到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整个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安全。

(三)坝上地区的生态演变

坝上地区的生态系统经历了一个“平衡―破坏―修复”的历史演变过程。历史上这里曾经是一个水草丰美、林草繁茂的森林草原系统,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起,由于大面积垦荒和人口迅速增长,生态系统逐渐遭到破坏。特别是解放后,经过几次大规模的开荒搞粮运动,植被破坏、沙化严重,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到1989年,坝上草原面积由解放前的3 100万亩减少到1 800万亩,但畜产量却由292万个羊单位增加到了732.8万个羊单位,造成过度放牧。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坝上地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到了极点,出现了“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无灾七成收”的靠天收局面,粮食不能自给,生活贫困,经济落后,财政靠国家补贴。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坝上生态系统进入修复期。1990年,坝上生态农业工程正式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项目,从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入手,重点发展林草业。在逐步实现粮食自给的同时,大力种草种树、“一退双还”,使农林牧协调发展,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以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减少京津冀风沙危害,净化京津冀生态环境,通过山、水、林、田、路、草综合开发、综合治理,使坝上成为京津冀地区的绿色屏障,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统一。

(四)坝上地区的生态定位

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2011年张家口提出:“绿色崛起,生态立市。”随后,坝上各县区也相继提出:“绿色崛起,生态立县。”2012年十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建设总体布局,提升到国家战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样,就为坝上地区的功能区定位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要求。特别是在2014年“两会”明确提出,要把张家口建设成为“环京津水源涵养功能区”,并同步解决张家口和承德等环京津地区的贫困问题。至此,坝上地区的功能定位已十分明确,那就是“生态涵养功能区”。

二、坝上地区生态产业面临的问题

(一)生态农业产业水平不高

坝上地区的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一是技术体系不健全,在生态农业系统中,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支持;二是政策措施不完善,政府的支持不到位,组织建设不足,使生态农业没有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三是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强,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四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五是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退化、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等,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已成为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生态草畜产业质量较低

坝上地区草畜产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草和畜的发展不平衡,草场产出率低,畜多草少问题突出;二是畜群结构不尽合理,肉牛良种率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牧草收割机少,不能满足大面积草场适时收割的需要,不仅降低了牧草的收割质量和产量,而且容易造成牧草浪费;四是小额贷款短缺,退耕还林还草补助资金难以撬动,直接影响后续产业开发和畜禽补栏扩量;五是科技支撑不到位,秸秆转化利用率低,畜群畜种结构不尽合理;六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滞后,应急储备物资不足。

(三)绿色新能源产业发展缓慢

坝上地区的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绿色新能源资源十分丰富,但因新能源事业起步晚、发展快,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完善,标准体系不够健全,与电网及其他电源的发展不够协调问题仍然突出。新能源开发缺乏统一规划,无序开发甚至开发过度,过于迅猛的势头不利于其发展的可持续性。行业标准不完善问题日渐凸显,并严重制约新能源发展。政府相关政策不够完善,社会支持力度不够或无力支持。例如,电网电源结构单一、调峰手段有限,要保证新能源电量全额收购,需要付出很大代价,既不经济,也不安全。对新能源送出及辅助服务的激励政策、电价审批和项目管理、新能源电厂的新型管理机制等,均亟待加强。

(四)生态旅游产业资源脆弱

坝上地区的生态旅游起步较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规划滞后、投入不足、缺少精品、环境恶化等四大问题突出。规划滞后严重影响了坝上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特别是规划理念、专业化水平和规划深度不足。发展生态旅游,对环境整治有特殊的要求,需要相应的保护性投入,而坝上地区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坝上地区生态旅游产品同质性突出、精品少,对生态旅游的内涵、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到位,同质性开发比较普遍,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和服务粗放,像“草原天路”这样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生态旅游精品还不多;坝上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比较晚,由于引导不够、盲目开发,存在对资源和环境损害的情况,少数地方旅游环境恶化,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力度还有待提高。

三、坝上地区发展生态产业的对策

(一)要努力提高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水平

坝上地区具有四季分明,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土地资源丰富,土壤污染少,空气质量好的气候特点,是理想的无污染、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为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生态农产品提供了良好条件。

坝上地区要重点提高两大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一是错季蔬菜产业。作为北京周边最重要的“菜园子”,具有明显错季特色的绿色无公害“坝上蔬菜”备受北京市场的青睐,每年7―9月上市的坝上蔬菜在北京蔬菜市场的占有率达30%以上,深受北京市民的欢迎。在推进蔬菜销售渠道多元化的同时,要借助五年京张蔬菜产销对接的机遇,重点提升“大好河山・张家口坝上蔬菜”品牌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凝聚产业竞争力,把优势、特色发挥到极致。二是马铃薯产业。近年来马铃薯深加工大项目相继落户坝上地区,实现了马铃薯深加工零的突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在与张家口坝上地区接壤的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他们的做法就比较好,可以借鉴。乌兰察布盟的马铃薯种植面积由2000年的180万亩,已发展到现在的600多万亩,产量由13亿公斤增长到50亿公斤,商品率由10%提高到70%。当地政府扶持发展了1万多个精淀粉加工点,兴建了140多个粉皮、粉丝、粉条加工厂,形成了千家万户搞加工的格局。

(二)要大力促进生态草畜产业精深加工

坝上地区地处锡林郭勒草原南端,草场资源丰富,具有发展高效畜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察北和塞北两个管理区,其前身都是国营大型牧场,是全国畜牧业示范区,草畜业支柱产业。引进现代牧业、蒙牛、圣元、伊利等奶业集团投资建厂,液体奶和配方粉生产线40多条,日处理鲜奶能力达3 200吨,占全市乳品企业总加工量的80%以上,乳业龙头企业纳税占总税收的70%左右,农民奶牛收入占人均收入的70%以上,并辐射带动周边县旗养殖近40万头。

坝上地区要紧紧围绕草业、肉业、乳业等生态产业,按照打造“绿色车间”,建设“绿色基地”的思路,做大做强,全面提升基地的生产水平,在乳业、肉业、饲草饲料加工产业等方面求得突破。乳业方面,要抓好蒙牛、伊利、圣元等全国知名大企业集团的奶制品生产线扩容和技改项目。要积极出台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地筹措资金,大力发展现代牧场养殖规模,积极推进奶牛小区(奶牛合作社)向规范化、规范化发展,做大做强做优奶产业,推动坝上奶业健康发展。肉食品加工业要依托资源优势,不断壮大龙头企业并不断整合现有加工企业,从而形成集团优势,在肉食品精深加工和打造知名品牌上做文章。大力实施“立草为业、品种改良、舍饲精养”战略,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益。

(三)要大力加快绿色新能源发展步伐

坝上地区绿色新能源资源十分丰富,仅张北县境内可开发风能资源达500万千瓦,年平均风速6米/秒,一年四季都属于有效风速时间,属优质风能资源区域,这正是发展风电业独特的基础性条件,因此被列为国家百万级风能建设基地。凭借这种独特的资源优势,先后引进14家国家大型能源公司在张北开发风能太阳能,特别是引进实施了总投资120亿元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项目,初步形成集风、光、储、输和相关设备制造、运输安装、运营维护、科研检测示范、观光旅游、科普培训为一体的产业链条。

坝上地区拥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2015年张家口已正式被确定为“全国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上升到国家战略。以此为契机,要把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坝上地区发展生态产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发展新能源,对于优化能源结构、增加能源供应、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可再生能源促进法,以促进对可再生绿色能源产业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从长远来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逐步改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促进常规能源资源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缓解与能源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使我国能源、经济与环境的发展相互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今后坝上地区生态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必须首先考虑到生态因素,符合国家发展战略,把绿色发展作为主线。

(四)要大力促进生态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