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融合发展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5: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旅融合发展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旅融合发展建议

篇1

关键词:传统农耕存留区;全域旅游;农旅融合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 F59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4-0124-04

The Path of Rural Tourism Integration in Traditional Farming Area

――A Case Study of Maoshi Town,Huichuan District,Zunyi City

Zhou Jie et al.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Guizhou Normal College,Guiyang 550018,China )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Maoshi Town,Huichuan District,Zunyi City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tourist market of Maoshi Town,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per concept of the integration of rural tourism an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integration of rural tourism,ansystematically conceives the path of the rural tourism integration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tourism service supply innovation and the microscopic innovation of the tourism product supply system.

Key words:Traditional farming area;Comprehensive tourism;Rural tourism integration;Development path

毛石镇地处黔北,隶属遵义市汇川区。多年来,由于交通落后,经济发展一直滞后,无意中造就了传统农耕文明的全域存留。作为典型的黔北山地乡镇,毛石镇的传统农耕文明具备表现形式活态化、传承内容完整化、传承载体规模化及景象展现典型化四大特征,其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毛石镇所传承的农耕文明属于“具有山区梯田特色的丘陵稻作农耕型[1]”,具有典型的黔北山地农耕特色。大面积存留的传统农耕文明使毛石镇具备了农旅融合的先天优势,也为其试点全域旅游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全域旅游是现阶段我国旅游业正在经历的一场大变革。发展全域旅游需要强化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加大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力度,发挥“旅游+”功能,使旅游与其他相关产业深度融合[2]。时下,毛石镇的旅游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前景看好。结合当前流行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本文将以毛石镇为例,通过毛石镇主要客源市场需求分析,基于农旅融合范畴分析该地农旅融合发展的应有理念以及反映该理念的农旅融合基本原则,再依据农旅融合应有理念和基本原则,分别从宏观的全域旅游服务供给创新及微观的旅游产品供给创新两个层面,系统构想该地的农旅融合路径。

1 传统农耕存留区的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1.1 毛石镇客源市场分类 根据旅客到访方式,毛石镇的客源市场分为自驾游市场、公共交通游市场(乘坐乡村公交或乘坐日后出现的旅游专线公交)、山地自行车爱好者群体以及徒步游市场。而根据旅游目的,毛石镇的客源市场又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以观光、科考或体验等为目的外乡客人,二是为重拾乡愁而回原居住地旅游的外迁居民。前者奔着本不熟悉的传统山地农耕文明而来,而后者是为重温旧时的农村生活而来。不论依据什么分类,有一点十分明确―他们内心都向往毛石镇的活态传统农耕文明。

1.2 毛石镇主要客源市场界定 根据前期的毛石镇实地调研以及其他地区的旅游发展实践,自驾前往是现在最常见的游客到访形式,这部分群体或许有一个明确的最终目的地,但行车途中会随时调整行车速度甚至随时停车驻足,至于他们因何慢行慢游,则全然仰仗传统农耕文明在区域内的全景式呈现。在此我们不对市场来源加以界定,在大交通格局不断完备的今天,自驾游到毛石镇的既可以是附近城镇的居民,也可能是稍远一点的省内游客,也可以是较远的省外游客,关键看营销力度。总之,根据出行方式,毛石镇的主要客源市场就是对山地传统农耕文明较为偏好的自驾游群体。

1.3 毛石镇主要客源市场的需求分析 权威的全域旅游概念强调的是作为供给方的旅游目的地该做什么,这样的解释更富于战略意味,抽象性十足。其实,基于游客行为视角来诠释全域旅游要更形象一点。如果在某个区域,哪里都可能有游客临时停下来开展不同形式、不同时长的旅游活动,那么这个区域就具备了发展全域旅游的资源基础;若是这些游客是自驾旅游,那就侧面说明这个区域的交通基础条件能支撑全域旅游发展;若是这些游客的临时性旅游需求能在不同时限内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那就说明这个区域已经构建起比较成熟的全域旅游服务供给体系。只有3个条件都满足,毛石镇的主要客源市场即自驾游市场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很显然,目前的毛石镇具备发展全域旅游的资源基础,但后2项还不完备。

2 农旅融合发展理念及原则

2.1 农旅融合发展理念 毛石镇的农旅融合发展理念应含3个“不可”:一是全域旅游根基不可触改,二是全员参与机制不可不建,三是农旅融合进程不可停歇。

2.1.1 全域旅游的根基不可触改 因为毛石镇发展全域旅游的基础就是它所具备的稀缺资源―覆盖全镇、活态呈现的浓郁的传统农耕文明气息,这就是毛石镇发展全域旅游的根基。为发展全域旅游,不可触改当地资源本质,也即是说,村还是村,寨还是寨,田园还是田园。猪圈牛栏、鸡舍鸭棚,该有的一样都不可或缺,否则毛石镇独特的资源品貌将很快消逝,从而失去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2.1.2 全员参与机制不可不建 因为原住民才是构建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基石[3]。作为一种区域旅游发展模式,全域旅游是一种政府主导模式,但不可因为是政府主导而忽略民众参与的价值。尤其像毛石镇所拥有的稀缺的、活态的山地传统农耕文明,更是离不开原住民的传承与发展。所以,仅就资源保护而言,以原住民参与为基础的全员参与机制必须构建起来,否则毛石镇的全域旅游推进工作将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1.3 农旅融合的进程不可停歇 这是实现当地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全域旅游是一种旅游发展战略,也是一种旅游发展模式,目前都还处于积极探索阶段,每个发展全域旅游的地区,都应该与时俱进,随着市场的变化积极调整,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从而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农旅融合是实现当地资源优势向综合效益转化的最佳途径,同时可最大程度促进传统农耕文明的保护与传承。

2.2 农旅融合的基本原则 当地居民及基层干部要形成正确的农旅融合发展理念,须做到3个坚持:一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二是坚持官民共同治理,三是坚持全域旅游视角。

2.2.1 坚持农业基础地位 因为农业是农旅融合的资源基础。失去这个基础,无论是“旅游+”抑或“+旅游”,都缺乏一个融合的对象。毛石镇发展全域旅游的优势就在于它活态的传统农耕文明,这在表面上是一种资源优势,本质上却是一种平台优势。没有传统农业的留存,也不会有今天的毛石镇,更不会有低成本的农旅融合天然平台。有了农业这个基础平台,相应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生态都将得以自然呈现,而失去这个基础,就等于失去旅游发展的后续动力。

2.2.2 坚持官民共同治理 因为这是农旅融合发展的理念基础。它实质上是合作理念在基层官民行为机制层面的具体体现,它既提倡当地居民要尽快在角色层面实现从参与管理向共同治理转变,也要求基层官员充分认识到当地居民才是传统农耕文明的传承者,当地居民才是农旅融合最有资格的发言人。

2.2.3 坚持全域旅游视角 因为全域旅游是农旅融合发展的政策基础。如果国家层面没有站在战略高度大力提倡全域旅游,旅游的核心地位就无法形成,农旅融合就缺乏政策支持。全域旅游本身就体现合作理念,它的实践层面也是对合作理念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全景式呈现。

3 农旅融合路径构想

农旅融合,基础在农,动力在旅。农因旅生财,旅因农出彩。因此,农旅融合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以农促旅,以旅强农。传统农耕存留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当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同时促进传统农耕文明的保护与传承。

3.1 全域旅游服务供给路径创新

3.1.1 非景区旅游发展的内涵 全域旅游发展并不是要把整个区域都建成景区,而是让整个区域都具备景区服务功能,让区域内所有居民都参与到旅游服务中来,同时也让区域内所有居民都能通过不同形式的旅游服务获益,从这个角度来看,全域旅游其实就是非景区旅游理念在战略层面的体现。基于此,所谓的非景区旅游发展就是通过提升整个区域旅游服务能力促进全域旅游发展。这里隐含3个要点:一是该区域须具备全域打造的资本,也即全区域都存在有形及无形的旅游吸引物;二是不刻意去打造一个甚至一些景点景区;三是该区域所有居民全员参与旅游服务。

3.1.2 传统农耕文明对非景区旅游发展的支撑机理 对照非景区旅游发展的3个要点,毛石镇所具备的活态传统农耕文明正好可以支撑全镇的非景区旅游发展。首先,毛石镇全镇范围内都充满山地传统农耕文明气息,无论是抽象层面的农耕理念还是可视层面的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及农村生态,都在毛石镇全域展现的淋漓尽致且韵味十足,即毛石镇具备全域打造的资本。其次,正是因为拥有这一稀缺资源,所以全域都充满资源禀赋极高的旅游吸引物,无需刻意打造景点景区。至于交通问题,即使不发展旅游,基本交通也需要政府投入建设,何况现在毛石镇已划归汇川区,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工作已在紧锣密鼓的开展。再次,既然倡导全域旅游,自然要求全域都具备旅游服务能力,所不同的,无非是有的区域旅游服务能力应该强一点,有的区域旅游服务能力可以弱一点,但哪里都可能有游客的身影,所以原则上要求哪里都需要有一定的游客服务能力。在农旅融合平台上,毛石镇的所有当地居民既有义务传承与发扬传统农耕文明,以便保持全区域的旅游吸引力,又要为需要服务的游客提供不同形式的旅游服务,也即全员参与旅游服务,以便充分践行全域旅游服务理念。

毛石镇的传统农耕文明能支撑该区域的非景区旅游发展,关键在于毛石镇传统农耕文明的活态化、完整化、规模化及典型化,拥有如此的稀缺旅游资源就能持续吸引城镇居民深入毛石镇的每个角落,既体验传统农业生产,又感受农村生活,且感悟农村生态。

3.2 农旅融合发展的产品供给路径创新 产品供给路径创新是指在全域旅游宏观背景下的微观创新。一般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包含供给主体、供给平台、供给方式及产品形态等构成要素,但对须借助农旅融合推进全域旅游的毛石镇而言,显然需要有所创新。在农旅融合的平台上,需在3个方面有所突破。

3.2.1 变静态展示为活态营造 这一点体现了“坚持农业基础地位”的农旅融合基本原则。静态展示好比室内博物馆的陈列展示,很难形成主客体之间的互动,而活态营造不仅是为了增强旅游的趣味性,也是为了全方位凸显浓郁的传统农耕文明氛围。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贵州省每年出省或出国开展旅游营销时只是利用静态的图片展示,而没有利用多彩贵州风大型歌舞诗晚会,现在的贵州旅游会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贵阳的香纸沟在过去的很多年一直没炒热,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核心吸引物――古法造纸没有形成一种具有视觉冲击力和可参与体验的活态呈现。毛石镇的山地传统农业文明虽然在全域内呈活态存在,但这是单就农业而言的,站在旅游者的视角,并不是所有他感兴趣的事物都能在他停留时活态展现,所以要注重基于农旅融合平台的传统农耕文明活态营造。

3.2.2 变产品思维为产业思维 这一点体现的是反映农业基础地位的“官民共同治理”原则。相比较而言,产品思维就好比将一个物体一刀子切开,只看它的一个横截面,而产业思维就好比对这个物体作立体透视。放在旅游行业,就类似于景点旅游思维与全域旅游思维的区别。在全域旅游背景下,依托农旅融合,激活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的各个节点,盘活农作物种植、成长、采收的前后各个环节,形成以某一农作物为运作主体的相应产业链,从而形成一个产品系列。例如油菜,在育秧和种植环节可开发农事体验旅游产品,在生长阶段开发有关油菜生长护理体验的旅游产品,在油菜开花季节自然是组织文化创意类活动。如油菜花节,油菜采收时节又组织作物采收体验项目,油菜秸秆的处理环节开发成农村生态类体验项目,菜油生产环节又是一个体验项目,菜油成品变成生态旅游商品,依托生态菜油开发主题生态餐饮等等。这样全时空的旅游开发,才有资格称之为全域旅游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旅融合。

3.2.3 变被动的定点展示为主动的全时空展示 这一点体现“坚持全域旅游视角”的农旅融合原则。承接上一个话题,传统农耕文明的活态呈现至关重要,如果你没有形成农旅融合思维,还是纯粹的农业运作,那只能是在什么地点、什么时节种什么或收什么,那就好比将珍贵的旅游资源作被动的定点展示,如果没有游客,那农业生产过程也仅仅是农业生产过程,无法提升农业效益。须根据营销思维变被动的定点展示为主动的全时空展示,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与信息方式,让市场知晓在什么时节有什么样的农耕活动,在什么时节的什么村寨有什么样的农耕民俗活动等等,主动吸引游客,全天候全方位活态展示传统农耕文明。

3.3 农旅融合路径的具体形成机制

3.3.1 农业基础地位的保证机制构建 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并非还是如从前一样只靠农业生产吃饭,而是要求基本的农村生态景观保持不变。要求传统的农村生活依旧活态呈现,要求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有充分的传承空间。体现当地比较优势的稀缺资源不能消逝,否则农旅融合也后继乏力,最后将在资源禀赋上演变成和其它地区毫无差别的局面。总之,对于毛石镇当地居民而言,要坚持传承山地传统农耕文明,对于基层干部而言,则须加强正确引导,共同为活态传承山地传统农耕文明夯实传统农业的基础地位。当然,在农旅融合框架内,坚持传统农业的基础地位与发展现代农业并不矛盾,只要保住传统农业的基础地位,传统农耕文明就能继续传承,独特的旅游资源也将永续存留,唯有如此,现代农业的发展与毛石旅游发展才能相得益彰。

3.3.2 官民共同治理机制培养 需要当地居民积极主动反馈农旅融合最新进展,而基层干部则须在动态调研基础上及时形成政策建议。这两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协商治理的基本理念是在充分认同当地居民重要价值的基础上加强官民合作,并不是基层干部只作为传声筒,只要求当地居民根据政府意见干这干那。具体操作层面,是要求当地居民在继续传承传统农耕文明的同时积极主动向基层官员反馈各家或各组在农旅融合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基层官员根据这些基本信息及时形成政策建议,以供镇政府参考。

3.3.3 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动态形成 一方面要求当地居民全方位参与农旅融合发展,另一方面要求基层干部多时空调研农旅融合进展。毛石镇的魅力在于其无处不在的活态传统农耕文明,而农耕文明的传承人即为世代生存繁衍于此的当地居民,正是当地居民创造了毛石镇的高禀赋旅游资源。虽然在自然资源方面,毛石镇的资源禀赋也值得一提,但欠缺比较优势,唯有活态传承的山地传统农耕文明才能构筑当地的核心竞争力,但这个竞争力的基石是当地居民。已有研究表明原住民才是培育村寨核心竞争力的基石[3],所以当地居民理应全方位参与农旅融合发展。其参与形式多种多样,最有价值的参与形式,莫过于如往常一般坚持传统农业生产、坚持传统农村生活、保持传统农村生态。如果说当地居民是农旅融合发展的基石,那么基层干部就是农旅融合大桥的桥头堡。这个群体须扎根乡村,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充分调研农旅融合的最新进展,并及时上报,为毛石镇政府提供更接地气的农旅融合建议。

4 结语

本文以遵义市汇川区毛石镇为例,论述如何在全域旅游视角走农旅融合发展道路,形成了山地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化的区域发展新思路。类似于毛石镇这样的山地传统农耕存留区域,应通过发展全域旅游,实现当地传统农耕文明的自觉传承,并在农旅融合进程中通过山地传统农耕文明的主客共享实现其现代旅游价值,逐步形成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嵘.试论贵州农耕文化可持续发展问题[J].贵州民族研究,2006,26(4):105-109.

篇2

在回答为什么要建设特色小镇的问题时,张平表示:“特色小镇的建设大有可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抓手,是缓解城市拥堵、拥挤、雾霾等城镇化发展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是实现小康战略目标和中国梦的重要举措。”建设特色小镇符合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符合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群发展的需要,符合城乡统筹发展中小城镇自身功能完善的需要,符合解决“三农”问题和农业资本运营的需要,符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在介绍浙江特色小镇的建设经验时,张平表示,浙江有自己的特殊性,浙江能做到的,其他地区未必能做的到。尽管政策上的“天时”都一样,但是浙江地区有其自身独特的“地利”条件,浙江人历来的商业头脑、天然的区位和旅游资源等,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并不适合其他地区照搬照抄。他建议,一定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创新,切勿生搬硬套。从特色小镇选址到功能定位,从产业发展方向到具体数量、规模,从建筑风格、配套设施到文化挖掘、特色打造,都要做出科学细致的规划。

特色小镇的核心元素是特色,产业特色是重中之重。对此,张平认为:“特色小镇战略规划的核心就是特色的定位。目前,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存在一种偏旅游化的倾向,仅仅重视绿植、环境和人造景观的特色,缺乏商业模式方面的顶层设计,投入了很多资金,但是不能收回建设成本,导致资金的浪费。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要保持冷静的投资头脑,切勿攀比特色小镇建设的资金投入,而是要比特色小镇能够带来的实际效益。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特色小镇要融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为一体,虽然产业特色是重中之重,但如果没有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无疑等同于传统的经济园区。”张平告诉《经济》记者,“客观现实中很难有既有特色产业,又兼备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现成条件的小镇。因此,培育特色小镇必须制订科学细致的规划,以特色产业为龙头,延伸产业上下游,挖掘、培育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要以产业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只靠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等‘花拳绣腿’是不会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的,要围绕一些特色产品来做产业。”他以枇杷种植为例,解释道,枇杷的叶子可以吸附空气中的雾霾;枇杷果可以入药,做成枇杷止咳露等;枇杷花茶有止咳润肺功能,枇杷同时还兼具绿植功能和景观作用。因此,他认为在特色小镇的景观建造上,应该优先选择既具有观赏价值又具有使用价值的经济作物。无特色不能成为特色小镇,找准特色是创建特色小镇的基本条件和要求,做好战略规划,是凸显特色、放大特色、创建特色的关键所在。

同时,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上应优先考虑交通条件,我国有很多偏远地区的小镇,景色美,空气清新,但是交通不便,这就很难发展成为特色小镇。目前,特色小镇的建设应该偏重大中城市的城乡结合部,便利的交通条件是发展特色小镇的必要前提。

篇3

一、基本情况

我区充分把握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机遇,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依托贫困地区优势旅游资源,发挥精品景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积极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旅游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2019年,我区共接待游客预计将突破1000万次,乡村旅游已接待游客722万人次,约占全区游客接待量的72%,实现综合收入38亿元,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

(一)政策推动。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出台了《重庆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潼南工作方案》《关于打造“六养胜地”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展潼南全域旅游打造旅游业升级版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推动农村扶贫开发的工作思路,成立了乡村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将太安镇蛇形村的香水百荷、太安镇罐坝村的现代农业、崇龛镇的菜花景区,确定为乡村旅游扶贫试点镇。

(二)资金拉动。按照市扶贫办安排部署,近年来,我区积极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累计投入专项资金 670万元实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一是投入170万元,兴建了白沙村中央广场;二是投入50万元,为薛家、灌坝两村70家星级农家乐添置了床位、茶几、电视柜,解决了游客住宿难问题;三是投入120万元,为太安镇香水百荷项目建设停车场、观光道路等;四是投入130万元,为崇龛镇老店村玫瑰花基地打造观光带;五是投入200万元为柿花村油菜花基地、龙滩村油牡丹基地新修产业便道以及其他附属设施,该些项目的投入,有效改善了旅游项目的生产条件。蛇形村的香水百荷、灌坝村的现代农业以及白沙村的油菜花海,已经成为展示潼南旅游的窗口。

(三)景区带动。截止目前,全区建成乡村旅游扶贫村5个,打造乡村旅游扶贫片区3个,发展星级农家乐70家,推进农旅、文旅深度融合,突出“人文牌”“乡村牌”,高质量高品质打造“花漾潼南”“水韵潼南”“田园潼南”“乡愁潼南”四个系列节会活动,大力推进“赏花游”“古镇游”“红色游”“礼佛游”“养生游”,唱响“周末游潼南”文旅品牌,吸引游客到潼旅游消费,指导开办农家乐,并在各节会期间,在景区设置扶贫摊位,让贫困户优先销售土特产产品,在崇龛菜花景区打造潼南首个文创基地,吸引群众本地就业,提高辖区贫困户及回乡人员就业率,吸引游客到潼旅游消费,助推沿线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二、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投入力度较小。由于开展脱贫攻坚,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大多用于基础设施或综合保障政策,我区获取的乡村旅游资金仅有2014、2015年的670万元。市级安排的资金非常有限,区级也没配套安排,财政投入很小。

(二)旅游环境有待优化。部分景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还不够完善、服务功能不够优化,尤其是乡村旅游区域的配套设施较落后,普遍欠缺优质整洁的住宿环境,不能较好的吸引过夜游客。

(三)旅游产品层次较低。我区乡村旅游产品大多由市场自发形成,经营者自己谋划、自行设计、自主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发展水平不高。旅游产品形式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乡村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缺乏核心竞争力。

三、对旅游扶贫工作的建议

(一)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依托各地自然条件、人文特色、农业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一是发挥潼南农业大区的优势,秉持“农业是根、文化是魂、旅游是路”的理念,构建“农业+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围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民俗,精心策划一批参与性强、趣味性强的活动项目,使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品尝农家风味、品读农耕文化,获得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良好体验。二是延长产业链条,让游客白天观光体验,晚上聚会娱乐,延长逗留时间,增加旅游消费。三是推进旅游新业态发展,打造一批具备休闲观光、养生度假和文化体验等综合功能的高端产品,满足旅游市场的高端需求。

(二)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注重对“吃住行”相关服务及从业人员素质的管理与培训,从而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指导新建星级酒店和优质民宿、农家乐,指导旅游企业丰富提升系列特色旅游商品,加强对全区的公共交通、酒店、餐饮等行业从业人员经营管理、食宿服务、接待礼仪、传统技艺、导游解说、文艺表演、市场营销等技能的培训,提升旅游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的旅游窗口服务形象。

(三)有的放矢,增强实效。一是重视旅游项目的扶贫作用,跟踪服务重大项目,推进项目早开工、早运营、早发挥脱贫减贫效应。二是鼓励旅游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子”,在劳务用工、农副产品收购、产品开发、宣传推广等方面对口帮扶,不断提高农民收益。三是创新“景区+农户”扶贫开发方式,支持农民以房屋、宅基地、土地承包使用权等资源,采取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参与旅游经营,让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推进贫困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重庆市潼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会

篇4

关键词:产业融合;现代农业旅游;规范管理;凝练特色

1现代农业旅游的发展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居民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日益加快,为了缓解来自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方式进行精神和情感宣泄,旅游则成为了其中较受欢迎的方式。旅游具有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及带动大规模就业等优势,尤其对于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地区来说,更加具有吸引力。

2浙江省景宁县现代农业旅游的发展优势

2.1发展模式多种多样,农业旅游内容丰富

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景宁县的农业旅游涉及种类不断扩大,经营类型也得以丰富。目前较为主流的几种发展模式有:以展示畲族民族服饰(凤凰装等)、畲族农业作业设施、畲族土特产(惠明茶、茯苓等)等为主的民族农业特色旅游模式,以展示景宁县特色蔬菜(高山茭白、高山茄子等)产业生产加工为主的蔬菜产业旅游模式,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过农家节”为主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模式等。各项旅游内容都与景宁县当地的农业生产特色相结合,即满足了游客舒缓心情、放松身心、纵情娱乐的现实需要,又在旅游娱乐中将景宁县的特殊文化传播出去,带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双重发展。

2.2宣传形式新颖

景宁县在农业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了旅游宣传推广的重要性,并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和新兴的社交平台、新闻媒体,彻底转变了景宁县原来的口口相传模式。第一,创办了景宁县专门的农业旅游网站,并与多个知名网站进行了互动链接。第二,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宣传,着重突出了景宁县农业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第三,结合了新兴的社交平台和手机互动软件,成立了专门的宣传推广小组,展开网上预订等特色功能。

2.3政府大力支持

在省级和市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景宁县的农业旅游产业融合已经初具规模,自成体系。从整体上看,初步形成了管理科学标准化、招商引资多元化、景点类型丰富化的产业融合特征,从2014年的年度统计上可知,现阶段全县登记注册的农业旅游景点22家,大型的农家乐80余家,农业旅游业的年收入高达6.8亿元人民币,不仅带动了景宁县自身的经济发展,而且有效提高了周边地区的各项产业经济效益。此外,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实施了“六个一”改造工程,真正把景宁县打造成了现代化的农业旅游景点。

3浙江省景宁县未来现代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对策

3.1加大投资,改善交通

交通不便一直是阻碍景宁县农业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的关键。景宁县地处浙江省南部,县内多山地,虽然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相继铺设了多条公路和柏油路,形成了县内的交通框架,但是整体交通状况不够理想。因此,景宁县要想实现农业旅游业的突破性发展,首先要加强交通设施的优化改善[1]。一方面是各级政府要加大相应的财政支持,尽快完善基础交通设施建设,在县区内形成完整性的交通道路网;另一方面,县内旅游部门还要做好对外招商引资工作,为景宁县的农业旅游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3.2规范管理,提升水平

要进一步明确休闲观光农业管理的职能部门或牵头部门,并尽快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做好休闲观光农业的立项审批、指导协调、组织验收、监督管理等工作[2]。大力加强对休闲观光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人才的培养。要把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人才培养作为一项提高农民从业技能、培育新型农民,推进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增长,促进农村改革快速发展的大事来抓。

3.3凝练特色,打造精品

景宁县大均乡是“中国畲乡之窗”,近年来大均乡坚持以“打造洁净大均共享宁静家园”为工作主线,按照市级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取得了较好成绩,大均乡的伏叶、大均、泉坑、李宝和梅山5个村自被确定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以来,大均乡既凸显一村一品,又让美丽风景串点成片,赋予每个村一个精品“故事”,打造“五朵畲花”。

3.4农旅结合,强化促销

农业部门要加强与旅游部门和旅游机构的信息交流与合作,以便于结合景宁县的农业发展现状制定相应的旅游规划[3]。要强化“两个资金”引进,一是当地工商企业、私营企业和民间个体企业的资金吸引。二是加大对外资企业的招商优惠力度。同时,当地农业旅游部门也要做好旅游发展与推广工作,在原有传统的旅游项目上,不断进行创新发展,增加农业发展的名、特、优、新与奇农产品新品种,推广高效种养模式、高新农业技术及先进农业设施,提高休闲观光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特色内涵。

4小结

现代农业旅游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农业发展方式,在不破坏地区环境、占用较少资源的情况下,有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必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各地区在发展农业旅游产业时,要注意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各方面工作的统筹规划,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实现地区经济的优质发展。

参考文献

[1]戚永欢.浙江省诸暨市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探索与实践.甘肃农业,2006(6):145.

[2]宗四弟.浙江省观光果园现状与发展对策.浙江柑橘,2006,23(1):2-4.

篇5

XXX工业园区属于省级100个重点工业园区之一,园区规划为“一园三区”(罐子窑(北部)工业聚集区、江西坡(东部)轻工业聚集区、青山(南部)工业聚集区),总面积40平方公里。为推动XXX园区经济更好发展,根据县政协常委会的安排,于2019年11月19日,县政协副主席王强带领县政协调研组,对全县园区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XXX园区发展现状

(一)青山园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核心区1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以煤电一体化循环经济为主导产业,辅助产业以新型建材、冶金、物流为主。承接沿海东部地区转移的相关产业。目前,入驻企业2家。

(二)江西坡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在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建设集“世界茶乡、慢病康疗、民族风情、精准扶贫”于一体的绿色发展示范区,以产定城、以产养城,打造以茶产业种植及系列茶产品深加工、茶旅一体化文化旅游和康养基地。以“正山堂·普安红”为品牌,深度挖掘茶文化产业链。依托“四球古茶、普安独有”的唯一性,慢病康疗与国民养生的独特性,融合地方传统少数民族文化,同时大力推进世界茶源文化广场、布依生态小镇、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进程及精准扶贫和民生改善,形成“产养游一体化”的发展模式。目前有入驻企业15家。

(三)北部石材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主要以石材生产加工为主导产业,同时发展冶炼、载能、建材工业基地;打造现代新型化工业发展基地,承接沿海地区转移的潜在优势区。目前引进石材加工企业5家,其中2家正在进行厂房建设。

二、XXX工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缺乏建设资金,目前,除江西坡园区外,园区内道路建设、亮化、绿化、给排水、弱电管沟(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没有完全建成。如青山园区青石主干道项目建设因资金资困难而停工,江西坡厂房改造工程没有全部完成,白沙石材产业园的路网、水、电、讯等基础设施因缺资金推进缓慢,几乎处于停工状态。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进入和投产企业的正常生产营运。

(二)入园企业不多、投资强度不高。园区内企业的种类单一,呈现产业形态单一化现象。企业大部分是从外部引入,企业彼此没有“缘”和“链”的联结,形成的产业形态差异大。比如江西坡轻工业园区入园的项目只有手袋加工、农特产品加工、茶叶精深加工、食品加工、玻璃加工等,企业之间缺乏价值联接,也缺资源相似性、市场相似性的联盟条件,企业间经济活动上的非相关,难以形成有效的产业链。

(三)园区建设用地利用粗放、效率低下。行政干预导致规划随意调整,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征用市场混乱。园区土地指标有限,不能按约定时限给入园企业办理土地手续。如在青山园区范围内,虽有部分土地已被征用,但用地性质任然没有调整为工业用地,而部分已调整为工业用地的土地又还没有征用储备,导致企业选址用地比较困难。

(四)园区的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健全。一是园区管理人员少,大多不熟悉园区工作和经济工作;二是与园区建设相关的部门不能及时有效地为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搞好服务。管理和服务的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业主的投资积极性。

(五)园区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①群众认识不到位,部分群众对土地依赖性强,在征地、拆迁等方面不能积极配合,阻力非常大;②服务企业不到位,因园区工作人员少,事务多,存在着工作效率低、服务企业不到位的现象;③园区社会管理滞后,如医疗卫生、劳动保障等机制不健全,管理难度大,劳动就业保险难以保障。④对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大,企业融资难。

三、对我县园区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调研组建议:

(一)加大投资,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强化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融资工作。继续推进青山园区青石主干道的修建工作,快速推进白沙石材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江西坡园区厂房改造工作。切实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为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二)结合实际,科学、合理调整产业布局。结合园区实际,依托园区优势产业,明确产业定位,编制储备一批招商引资项目。重点要依托我县煤电、茶旅、石材、长毛兔养殖等主导产业,依托我县政策和资源优势,科学、合理调整产业布局。

在青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加大园区规划调整和工业用地的调规和储备,科学合理调整产业布局。主要围绕中电厂进行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模式,一是紧紧围绕青山电厂下游产品,按照节约资源、变废为宝的生态招商理念,就如何有效处理电厂产生的脱硫石膏、粉煤灰、炉渣等废弃物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力求引进1至2家专门利用电厂产生的脱硫石膏、粉煤灰、炉渣等废弃物生产新型建筑材料的规上企业,形成相应的产业链。二是结合园区实际,围绕煤电产业、煤化工、生态农业产业、农特产品加工、建筑材料加工等相关产业进行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布局。力求把青山园区打造成全县见效快、效益高、总量大的循环经济产业园。

在江西坡双创产业园区:要着重发展以茶业手工、机器加工为主,以仓储物流、农产品加工、轻工业生产加工、康养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力求把江西坡双创产业园打造成为茶业生产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完整产业链。托江西坡双创产业园区,在促进产业集聚、加快产业发展的同时,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的理念,加快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

在北部工业园区:以石材产业为主,以北部铅矿、铁矿、大理石、硅等资源为极点,辐射兴中、白沙、龙吟等乡镇。重点发展以石材加工、冶炼、载能、建材为主的工业,带动其他相关联产业的发展;以北部区域的优质饰面灰石、大理石、萤石、砂石、硅石等矿产资源为依托,加大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外引内联多渠道筹集资金,运用科学技术和资源优势,独资和合作开发,培育和发展非金属矿产生产企业,规划建设好石材产业园。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建材工业发展,努力扩大总量和市场份额,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结构调整升级,发挥建材工业消纳固体废弃物的优势,加强综合利用,大力发展节能利废建材,延长产业链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严格进退机制,抓好僵尸企业清理工作,促使企业有效转型升级。一方面严格按照产业规划布局招商引资,对入园企业严把入园关,对不符合相关产业规划的企业一律不得进入相应园区,对已进入园区但不符合园区产业规划布局的企业进行及时有效清退。二是加强破产企业的清理工作。1.对停建停产企业项目督促其尽快建设,确实无力恢复建设的项目园区尽早收回土地或厂房再对外招商,企业不得长期占用园区有限厂房资源而长期不生产运营,造成资源的闲置和严重浪费;2.对停产的企业给予政策性帮扶,进行转产后再对外招商;3.对已投产但土地利用率偏低或产能税收未达标的企业,督促企业启动下一步建设和扩产增效。同时,帮扶生产企业转型升级。1.督促企业改代加工为进料加工,扩产增效,提高税收贡献;2.引导企业开展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推进科技成果向产业成果转移;3.加强园区企业与职业学校的合作,提高企业职工的培训率,保障企业的技术工种用工需求;4.帮扶企业挖掘潜力,做大规模,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申报规模以上企业。

(四)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扩建园区,让产业相对分类、集中发展,形成产业发展集聚效应。结合园区产业分布实际情况,为充分有效利用园区土地,将相关产业分类集中发展:一是将以浙茶集团为中心的茶业生产加工企业集中连片布局发展;二是以才华手袋厂为带动,积极引进一批以轻纺制造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做大做强园区现有产业,形成相应的产业链。将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有效衔接,不仅形成各类产业集中、互补、互动、相互促进的集聚效应,还能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及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就业问题。

篇6

关键词:金坛区;现代农业;乡村振兴

1农业园区概况

金坛区现有农业类产业园区23个。按产业分,有渔业类9个,茶叶类2个,水稻类1个,畜牧类3个,花木园艺类8个。按级别分,有省级3个,市级14个,区级6个。

2产业概况

2.1水稻产业

金坛区是常州市粮食主要产区,播种面积、产量和单产在常州各区(市)均处于第二位。近5年来,全区粮食种植面积逐年缩小,总产量趋于稳定。2018年水稻种植总面积1.32万hm2,总产量12.47万t,占粮食总产量的66.5%。近年来,优质糯稻种植面积较大,软玉等优质品种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水稻品牌已形成无公害、绿色、有机的金字塔式结构。“黄金村”牌有机软米获评全国百家农产品品牌,与“苏”牌大米等农产品畅销省内外。2017年度“金坛大米”续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2.2茶产业

金坛区茶叶种植面积约为0.14万hm2,总产值1亿元,产量2133t。茶园集中在薛埠镇、茅管会,占全区茶园总面积的96.5%。全区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0.06万hm2,占茶园总面积45.4%。2018年,金坛区成功创建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园区分为科技展示区、茶企加工带、名优茶叶基地、林果种植四大功能基地。全区目前有经营茶叶的公司、茶场上百家,龙头企业1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2017年,江苏鑫品茶业有限公司和江苏茅山青峰茶叶有限公司成功入选江苏省级标准园创建单位。

2.3花木产业

目前金坛区花木生产面积0.86万hm2,花木总销售额达3亿元。该区花木种植集中分布在尧塘和薛埠,东部以容器苗及花卉育苗为主,西部以乡土树种繁育为主。金坛花木产业经营模式为“公司+经纪人+农户”,全区共有7000多名花木经纪人,常年活跃在全国的花木市场,70%农户种植的花木由经纪人向外销售。目前有省级和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各一家。

2.4特色园艺

2018年,金坛区蔬菜播种面积0.63万hm2,总产量达19万t,与往年基本持平。食用菌生产规模约为57.2万m2,销售额0.8亿元。目前,金坛拥有蔬菜产业市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4家,一号农场入选江苏省蔬菜全产业链示范园区和省级蔬菜品种展示中心建设单位。当地的建昌红香芋、朱林无节水芹,具有地方特色且较为有名。红香芋已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2017年荣膺“江苏十大人气地理标志品牌”,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生态原产地保护评定并续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绿坛”牌无节水芹生产基地创建为全国首个水芹出口一类示范基地。2013年,金坛无节水芹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水果种植面积0.11万hm2,年产量2万t,主要品种有葡萄、桃、梨、薄壳山核桃等,其中葡萄多次在江苏省优质水果评比中获得金奖、银奖。

2.5畜牧产业

2018年,金坛区畜牧业总产值10.67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14.15%,呈下降态势。2018年,生猪存栏9.79万头,家禽存栏636.22万羽,生猪出栏16.32万头,家禽出栏1680.39万羽。金坛畜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带两主”的发展格局,即以指前镇为主的畜牧产业带,以家禽和生猪为主的养殖品种。除牛奶、牛肉和禽蛋产量外,其他畜禽产品在满足自给需求外还有一定的对外输出能力。

2.6水产业

河蟹和青虾是金坛的主要水产养殖品种,在业内有“全国河蟹看江苏,江苏河蟹看金坛”的美誉。“蟹池微孔管道增氧生态高效养殖技术”获2009年江苏省政府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2012年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全国河蟹产业科技创新奖”。近年来,金坛先后荣膺“中国中华绒螯蟹之乡”“中国河蟹产业先进县”“全国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

2.7三产融合

近年来,金坛区大力实施休闲观光农业提升工程,打造了“山边、城边、水边”休闲观光农业带和“春赏花、夏采果、秋品蟹、冬养生”的四季名片,开始了最美田园、早春赏花、长荡湖美食等精品线路,举办了长荡湖湖鲜美食节、金坛雀舌茶道会、水果采摘节、乡村旅游节、乡村年俗体验节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通过各种活动活跃农村经济。2016年,金坛获得“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认定,久红农业生态观光园、长荡湖水街、花谷奇缘、一号农场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示范企业”,上阮村、仙姑村、谢桥村获得“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

3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品牌竞争力较弱

在一些特色产品上,金坛区拥有了如“长荡湖大闸蟹”“金坛雀舌”“建昌红香芋”等公共品牌,但和其他地区的品牌相比,公共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影响力与竞争力不强。

3.2组织化程度不强

金坛区缺乏在全国或全省有影响力、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水产、花木、蔬菜等主要产品仍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规模较小,产业集中度低,产品质量标准化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不利于品牌化经营。

3.3生产成本上升快

在种植业中,除粮食种植机械化程度较高外,茶叶、花木、蔬菜的机械化水平仍较低。近年来劳动力成本普遍上升,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利润空间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

3.4设施化水平不高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金坛区设施农业面积稳步提升。截至2018年底,设施农业面积达0.74万hm2,但设施较落后,以简单的大棚、中小棚、防虫网等为主,工厂化种植、温室较少,造成园艺产业抗风险能力不足,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

3.5产品附加值偏低

金坛区的农业产品多以销售初级产品为主,在产品的包装、分级及净菜加工方面还存在不足,农业深加工企业数量较少,农产品附加值整体偏低,影响农业生产效益。

3.6三产融合度不足

近年来,虽然金坛区休闲农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起步较晚,对于资源挖掘、产品创新还不够。资源优势未能较好地转化成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尚未形成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休闲产品和休闲目的地,与周边的溧阳、句容、宜兴等地相比较,发展水平明显偏低。

4发展建议

4.1坚持品牌创建,驱动产业发展

全面实施金坛农业品牌化建设战略,聚集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农户力量,全力打造“金坛”和“长荡湖”地理品牌,构建金坛在区域或全国范围内的综合竞争优势和产品竞争优势,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培育新动能。

4.2坚持培育主体,提高组织程度

充分发挥好土地流转平台,培育一批经营规模达6.6~20hm2的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加强对家庭农场主的培训,培育一批以家庭农场主为骨干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升规模经营水平。以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为主体,通过政策引导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强专业服务组织建设,强化集中育秧、机械服务、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的专业化服务。

4.3加强科技引领,支撑农业发展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农业技术指导部门要加强对农户的生产技术指导,把用于农业示范田、高效丰产田的技术扩大、推广到普通农户,用科技支撑农业发展。同时要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提升农机专业化服务水平,助推粮油高产优质关键技术普及和高效设施农业轻简机具推广,加快提高全区农业现代化水平。

4.4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

推进农业规模集聚,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特色农产品区和精品农业区,生产优质、高档、精致的农产品。树立农业全产业链的理念,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加强农业技术的升级换代,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步伐。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做大做强现有企业,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

4.5坚持环境保护,发展生态农业

坚持绿色导向、生态导向,通过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措施,加强对农村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同时,要将科技融入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的过程中,发展生态农产品,将农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农村生态经济优势,为金坛城乡居民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篇7

关键词:种植业;现状;对策;宁国市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3-0003-03

宁国市位于北纬30°17’~30°47’,东经118°37’~119°24’,安徽省东南部,天目山北麓,东与浙江省安吉、临安交界,南与绩溪县接壤;西与泾县、旌德县毗邻;北与广德、宣城相连,连接皖浙2省7县市,是典型的山区县级小市,东西最长75.5km,南北最宽55.3km,市域面积

2487km2。总人口38万,其中农业人口28万人。全市山地5.43万hm2,丘陵15.54万hm2,平畈3.5万hm2,其中耕地面积1.66万hm2,水田1.43万hm2,旱地0.23万hm2。“十二五”以来宁国市种植业围绕优质粮油、绿色有机茶叶、道地中药材三大主导产业和保障性菜地建设,突出发展休闲采摘水果等特色产业,以绿色植保和科学施肥为技术支撑,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种植业,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和竞争力,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1 宁国市种植业发展现状

1.1 粮油作物种植面积减少,产量和效益仍保持稳中趋增

由表1可知,从2011年到2015年粮食种植面积减少933.3hm2,减少6.27%,粮食平均产量由5850kg/hm2增加到6186kg/hm2,增幅5.6%;油菜种植面积减少0.01万hm2,减少2.43%,菜籽平均产量由2235kg/hm2增加到2400kg/hm2,增幅24%。水稻种植面积下降,玉米及其他杂粮种植面积增加,规模种植面积比重增加,其中3.33hm2以上种植大户从而20多户增加到100多户,种植面积超666.67hm2,其中有机稻种植133.3hm2,产量和种植效益增加,有机稻平均效益达到45000元/hm2,稻鸭共育、药稻轮作和稻菜轮作生态高效种植模式出现,种植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

1.2 特色经济作物快速发展

1.2.1 茶叶种植面积和产值增加,无性系优质茶园尤为明显,品牌建设进一步加强 宁国连续7a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全国重点产茶百强县市”。2016年,茶园面积近5333.3hm2,茶叶产量2600t,产值3.55亿元,其中名优茶产值3.30亿元,占总产值比重93.0%。2011年面积约0.37万hm2,产量2155t,产值1.50亿元。2016年,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2380hm2左右,2011年仅为666.7hm2左右。2016年,茶农涉茶收入约5500元,2011年约为2500元。2017年黄花云尖茶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登记,为我市茶叶品牌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

1.2.2 中药材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2016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2000多hm2,其中当年种植的速生中药材1611.9hm2;历年存蓄的木本药材水栀子333.3hm2;铁皮石斛种植面积10hm2,石斛苗实行了工厂化组培。中药材总面积较2011年的1420hm2增长40.8%。。2010年宁前胡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宁前胡种植面积由2011年的1166.7hm2增加到1392.4hm2,产量占全国前胡产量的1/3。

1.2.3 采摘水果业 水果种植面积略有下降,产值大幅提高。2016年,水果面积1253.3hm2,总产量4705t,较2011年面积1340hm2、总产量4500t,分别下降6.5%、增长4.6%。葡萄、红心猕猴桃、早熟梨、黄桃、蓝莓、草莓等休闲采摘发展迅速。

1.3 保障菜地建设,香菇生产较快的发展 2013―2016年共建设民生工程蔬菜基地242.67hm2、其中设施84.67hm2,露地158hm2。全市共有蔬菜基地401hm2,其中设施126.33hm2,露地274.67hm2。较2012年蔬菜基地200hm2(其中设施73.33hm2、露地126.67hm2)增长100.5%,其中设施蔬地增长72.3%;露地增长116.8%。2016年全市菇棚面积86.67多hm2,袋料栽培香菇年a1300万棒,年产鲜菇近1万t,产值1.2亿元,生产主要分布中西部地区。

2 存在问题

2.1 种植业的多头管理体制 我国是农业大国,种植业是古老而传统的基础产业,历史形成多头管理的局面。作为种植业的基础之一的耕地属国土部门管理,山坡地多(茶园、果园)属林业部门管理,粮食生产出来属国家粮食部门管理。在农业管理部门内部种植业又分为多头管理,国家分种子管理局和种植业司,地方更复杂;如我市农产品质量监管局负责种植业种子和投入品管理,菜办负责蔬菜种植管理,农业产业化负责产业发展和主题培育,种植业局负责种植业技术推广等。分段管理与服务易形成各自为政,阻碍种植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2.2 经营规模偏小,主体不强 我市地属皖南山区,地少山多,耕地规模不成片,6.67hm2以上大畈全市仅有330余处,33.3hm2以上大畈仅20几处,大部分水田、土地、山林生产要素都是农户承包经营,规模偏小,不集中,不利于从事大规模现代农业生产。虽然近年来种植业有一定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但缺乏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一家一户种植与现代市场脱节,即使生产出优质农产品,也卖不出好价格,如香菇产业由于没有龙头带动,虽然苏浙沪市场价格很高,但我市的价格一直不稳定,经纪人常常压级压价。农业龙头企业少,主体带动示范作用较弱成为制约种植业发展瓶颈。

2.3 组织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组织少 虽然我市涌现了100余户3.33hm2以上的种粮大户,10余家茶叶和中药材合作社,但种植面积有限,同周边县市比规模偏小,带动能力不强,社员比较松散,不能形成统一标准,统一生产,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标准化生产,基本停留在原始生产阶段。组织化程度不高,严重制约了种植业产品品质提高和市场销售,形成不了规模和品牌效益。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有剩余变得紧张,劳动力价格也越来越高,缺乏代耕、代管、代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2.4 基础设施条件差 种植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良好的基础设施。这些年宁国市的农业基础设施虽进行了改造,但传统种植业设施仍很滞后,很多设施还是20世纪60-70年代修建,如农田的放水沟、塘坝都年久失修。茶山以及林地的水土流失,都未纳入农业基础设施的范畴;茶园、果园作业道路基本处原始状态,特别是病虫害综合防控、自然灾害防控设施的设备比较缺乏;适合山区种植业生产农机缺乏,种植业生产械化程度低。

2.5 农村劳动力匮乏 由于传统农业种植业的比较效益低,农产品价格不稳定,加上我市工业较发达,大部分青壮劳动力都到工厂上班或外出务工,造成劳动力外流现象严重,农村变成了空壳村、空心村。妇女、儿童和老人成了农村的主要成员,从事农业生产主要人员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因农业生产季节性强,劳动强度大,对年青人的吸引力弱,如春茶采摘集中在每年3月底到4月份,20世o80年代都是年轻的女性采摘,现在基本上都是50岁以上的妇女或老奶奶采摘,每天工价都在130元左右,而且熟练的采茶工难找。劳动力的缺乏已成为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3 发展对策

3.1 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发展规划 从投入品、种子、种植、产品加工到产品质量安全都由一个部门(种植业局)来负责,同时涉及到种植业的农田划定,水利设施都由种植业部门根据种植业特点和自然环境牵头实施。根据宁国市的自然资源特点和历史农业生产习惯,结合林业和其他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制定种植业发展规划,不同的区域发展不同的种植业,如东南及中部发展中药材、优质杂粮(小红薯)、优质水果和优质白(黄)茶园标准基地示范区;西部及城郊发展保障蔬菜、采摘水果、水稻规模种植、优质白(黄)茶园标准基地示范区;西部发展“黄花云尖”名优茶、有机水稻、香菇和中药材,结合“皖南川藏线”打造农旅结合休闲农业示范区。

3.2 加强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种植 农村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已无法对接开放的市场,农业劳动力缺乏和种植业比较效益低下导致农村部分土地抛荒,目前农村土地确权办证已结束,必须加大土地流转,实现种植业规模化生产。由于我市的山区地貌特征,北方的大规模农业生产不适应,适度规模尤为重要。适度规模一方面可降低生产资料价格,同时能得到效益最大化。

3.3 加强新型种植业主体培育,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 大力培育种植业家庭农场,使家庭农场成为种植业生产的重要主体,标准化种植基地创造者;大力发展新型种植业服务合作社建设,提高服务种植业产前、产中和产后能力;加强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使龙头企业成为农产品加工者和农产品进入市场的主力军;培训一支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队伍,使他们成为现代农业种植业的中坚力量。

篇8

【关键词】 文化产业;产业集群;长株潭

集群化是现代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引导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各地区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实践需要探索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文化产业集群具有显著的技术扩散、资源共享、效益辐射及产业协作等特点,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加快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建设不仅有利于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还有利于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一、发展现状

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初具规模,2008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24亿元,占GDP的7.1%,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56.9%。拥有30万从业人员。文化产业区位商达到2.21,具有较高的产业集聚度。形成了广电、出版、动漫游戏、演艺等产业集群,打造了“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等一批知名文化品牌。

1、以“快乐中国·湖南卫视”核心品牌为依托的广电产业集群。集群龙头湖南省广播电视台以“传统媒体整合做、新老媒体融合做、内容渠道捆绑做、引进伙伴双赢做”为方针,建立全新“商业模式”,扩充电视平台,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与盛大联手建新影视公司,开展资本和资源层面上的合作。把金鹰网旗下的芒果网络电视孵化成为“芒果TV”视频网站,汇聚优质视频内容,建立辐射互联网、手机电视、数字电视三大领域的综合运营体。与青海卫视和淘宝网分别组建合资公司。湖南卫视收视率位居全国省级卫视第一。

2、以“湘版图书”核心品牌为依托的出版产业集群。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区位商达到2.6。集群龙头湖南出版集团不断拓展产业空间,与拓维信息共同投资成立北京掌上红网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角川集团组建战略天闻角川动漫公司。目前,集群正在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业。

3、以长沙国家动漫产业振兴基地为依托的动漫游戏产业集群,集中了全国1/10的动漫企业,具有研发、制作、播出、发行、教育培训、衍生产品开发功能,以金鹰卡通和蓝猫、虹猫、山猫为重点。动漫旅戏产业实施转型发展,并取得实效。宏梦卡通公司推出了首部动漫电影《虹猫蓝兔火凤凰》,金鹰卡通原创3D动画电影《超蛙战士》于2010年5月全球首映,国内票房收入超过520万元。动漫产业在转型中开始融入其他领域,催生新业态,如与金融保险业结合,推出动画片《保险西游》;与动漫文化及旅游结合,推出原创电视剧《金鹿游中华》。动漫产品衍生产品发展态势较好,原创精品《蓝猫龙骑团》半年时间衍生产品销售达到6000万元,山猫卡通作品和衍生产品远销欧美、中东市场,2010年上半年创汇150万美元。

4、以红太阳、琴岛、金色年华为龙头的演艺产业集群。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区位商达到4.9。以金色年华为典型的酒吧、歌厅文化,以大剧院、琴岛歌厅为典型的演艺文化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品牌。

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文化产业人才短缺。缺乏创作者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端设计人才,缺乏通晓文化创意又擅长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二是产业链不长,产业资源整合不够,核心创意产业发展不突出。三是集群创新能力较弱,现代科技手段支撑不够,技术含量不高,缺乏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和控制。四是文化产业集群的国际化程度不高,缺乏国际化发展战略,没有将国际化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也没有明确国际化发展路径,缺乏引导文化企业进行国际化发展的系统性政策,产品出口规模小。

二、发展形势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湖南正在实施“文化强省”战略,长株潭正在推进“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正面临较好的形势,面临较好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挑战。

1、十七大关于文化建设精神的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贯彻落实报告中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精神,要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带动文化产业发展,要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建设,要加快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要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要培育新的文化业态,要增强国际竞争力。这给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一方面,依托项目建设和基地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建设;

另一方面,立足本土,以国际视野寻求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文化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

2、湖南“文化强省”战略的大力实施。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文化强省”战略,要把湖南建设成为社会文明程度高、文化事业和产业走在前列、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强省。省委、省政府出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全省文化建设全面推进,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逐步优化。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文化产业发展潜能将进一步得到释放。“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给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诸多良好机遇,长株潭应该把握机遇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3、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强力推进。长株潭获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文化产业占地少、污染少、能耗低、附加值高,具有规模化、集约化特征,文化产业集群具有显著的技术扩散、资源共享、效益辐射及产业协作的特点,加快文化产业集群建设是长株潭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作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推进“两型”社会建设,要走在前列,要率先破除在发展方面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将给文化产业集群建设提供诸多机遇。

4、城市群文化产业竞争的全面展开。当今城市呈现出集群化发展趋势,区域之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文化产业竞争不仅仅发生在单个城市之间,而且正在发展成为城市群竞争的重要内容。

伴随着日益激烈的城市群竞争,城市群文化产业竞争全面展开。在产业集群化发展背景下,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往往表现为文化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能否充分整合湖湘文化资源、培育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集群,决定长株潭能否在城市群文化产业竞争中获胜。

5、社会文化产品需求的持续增加。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0%—40%的时候,社会文化消费快速增长,文化产品需求快速增加。目前,全国人均GDP已经突破3000美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降至35.8%、43%。湖南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降至34.9%、48.6%。长株潭三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均已降至35.8%以下,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43.6%以下。由此可见,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文化产品需求持续增加。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正面临着有需求、有市场的良好机遇。

三、对策措施

抓住文化产业发展的各种有利机遇,充分发挥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已经形成的优势,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对策措施加强文化产业集群建设。

1、促进文化产业创新,促进集约化生产。借“三网融合”之力,积极推进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融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把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与文化产业广泛深入地结合起来,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运用高新科技创造时代艺术精品,增强文化产业的活力。利用互联网,推介长株潭的影视文化、出版文化、报业文化、动漫文化和演艺文化,鼓励文化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管理等环节采用先进信息技术。

2、创办各类培训学校,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复合型人才的支撑。要充分利用科技和教育优势,在有条件的高校设立专门的文化产业学院,办好艺术、设计和媒体等专业,建立媒体实验室,鼓励专业人士相互合作并加强和国外专家交流合作,加强与创意产业各个领域中海内外顶尖学校和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复合型的创意产业设计、策划和制作人才。可借鉴一些国家发展创意产业的经验,将设计、媒体、艺术等融入到各个阶段的教育中,注重培育创意能力,孵化更多的创意产业人才。

3、依托大中小企业协作,延伸产业链。以大企业为重点,促进产业链横向融合、纵向延伸、高端提升,提升企业群体集聚优势,形成专业化分工、上下游产品衔接配套的产业体系。要积极发展大企业。增强龙头企业对文化产业集群的带动作用。将文化项目、文化企业与工业项目、工业企业同等对待。打破地区分割和行业壁垒,鼓励和支持产业集团通过跨地区、跨行业经营、联合、重组与兼并的“聚变”方式,组建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与特色化相结合的文化产业集团。通过企业改制、资本嫁接、品牌打造等“质变”方式,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竞争力。引导并扶持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实现文化产业链延伸形式的突破。以优惠政策扶持中小文化企业,引导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民营中小文化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主动配套文化大企业,形成大中小文化企业专业协作的格局。

4、依托三张“文化名片”,引导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品牌。国内外的经验证明,文化产业要做大做强,形成集群化的产业优势,关键是要把有特色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进而形成有影响的文化品牌。在国外,比如英国政府文化管理主要通过中介机构来进行,不采取直接资助文化机构和活动。而韩国政府则制定全国性的文化发展战略,设立专要资源的制度供给和利益分配科学规划,正确引导,有利于改变当前城乡发展失衡、城乡居住者待遇不公的局面,有利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1、大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前提步入工业化的门槛,更意味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以工哺农”阶段。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长远目标,需依靠国内市场的扩大,提升内需,尤其是提高8亿农民的收入水平,激发他们的消费能力。

2、大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内在要求合理调整公共资源配置,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大力推广科技兴农,是提高农业生产力进而提高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全面提高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建设水平,是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需要。

3、科学规划支农资金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保障多年来,通过税费负担、价格“剪刀差”、存贷差等各种或明或暗的手段掠夺农业发展资金,已经严重损害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力。单纯的税费减免已完全不能适应当前大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民生活水平的要求,只有大力扶持、科学扶持农业生产,解决其资金瓶颈约束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目标。这一渠道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科学规划各项支农资金政策,二是支农资金的项目规划和扶持。

4、合理开发和使用劳动力资源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内容提高“三农”发展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归根结底还是要靠8亿农民自身的发展,要靠提高青壮年劳动力的科学文化水平,转移农村劳动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二)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及其意义

产业结构协调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要求。由于生产对于消费、分配、交换和生产关系对于其他社会关系的决定作用,尤其产业作为生产的载体。因此,城乡产业结构的优化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1、城乡产业结构分析

从城市产业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来看,目前城市产业结构大部分以第二产业为主,大部分处于工业化阶段,个别大城市已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农村产业结构三类产业之间、第一、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基础和机制不完善、不健全,制约了农村市场的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

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6%,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1%,下降0.3个百分点。

表:1978-2008年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亿元)数据来源:1978─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以上资料可以看出,30多年来,第一产业产值一直上升速度缓慢;2003年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后,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第一产业的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上升较快,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差距逐渐扩大。在这种大的格局下,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亦不合理。

2、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

(1)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城乡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要消除城乡劳动力、资金、人才等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必须调整三类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尤其是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只有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和农民生活,合理调整产业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服务业,才能提高“三农”发展对资源的吸引力。

(2)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必要手段。城乡统筹发展并非减缓城市发展速度,而是要加快农村发展速度,实现城乡一体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只有全面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缓解农产品有效供需不足的矛盾,提高农业自身效益,才能发挥农业比较优势,扩展农民就业增收领域,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的科学发展。

(3)产业结构调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没有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生产、生活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会丧失物质基础。因此,大力推进民主建设,公序良俗建设,改善村容村貌,首要的还是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4)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无论工业还是农业,单纯依靠简单的扩大再生产,不仅资源环境难以支撑,而且不能满足日益发达的市场需求。因此,必须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传统产业组合,大力发展新兴环保低碳产业,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三)城乡资源配置调整的策略分析

1、合理调整财政政策

截止目前,我国的财政支农对合理配置资金,统筹城乡发展,缩小二者差距的成效还不明显。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补贴政策在短时间内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状况;另一方面,在政策制订和制度完善上仍需要系统深入的探索。要解决支农财政的流失,使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调节作用:解决好农村资金非农化问题;财政支持商业金融机构发放农业贷款,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范围,对支农信贷业务制定统一、普惠的保护与鼓励政策,用经济手段调动各类金融机构信贷支农的积极性;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按照灵活、方便、安全的原则,修改完善对农民贷款的制度。尤其是要积极探索农村“小额信贷”的商业模式等。

2、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就要协调好农村产业结构,规范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城乡产业结构合理分配,城市产业发展带动农村发展,实现城乡产业统筹发展。

(1)城乡产业转移。城乡产业转移规律有其特殊性,要素价格的上涨和产业对于要素价格的敏感程度决定了产业转移和转移的程度。在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经济聚集不断增大,促使土地、劳动力、环保等要素价格上涨。因此,要合理引导,科学规划,使产业实行梯度转移,充分利用转移带来的各种资源和机遇拉动农村经济发展。

(2)城市产业重组。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是在不减缓城市发展速度和质量的条件下,加快农村发展。城乡产业转移必然带来城市产业的重组。产业转移的结果,将有利于实现城区内部分工,为各产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3)农村产业调整和集聚。一是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优质品牌产品;二是农林牧渔因地制宜,多业并举,走多元化、差异化发展道路;三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四是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提高贸易、科技等服务水平;五是积极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提高工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翟振元,李小云,王秀清,《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