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含义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5: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粮食安全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粮食安全含义

篇1

[关键词] 医院管理;内涵建设;医疗质量

[中图分类号] R19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c)-126-01

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加强五七医疗中心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我国已启动第二周期医院评审工作,其核心是医院的质量与安全。真正认识到医院的内涵建设是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的保证。沧州市五七医疗中心,是运河区卫生局直接领导下的中西医全科医疗单位,积极响应卫生局的号召,认真落实医院内涵建设。现将经验体会报道如下:

1 医疗技术质量是医院内涵建设的核心

医院内涵蕴涵于医院的本质之中,以医院文化为依托,以提高医疗技术质量为目标,挖掘潜力,不断创新,是医院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医院内涵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涉及层次深、范围广,在保障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促进医院良性发展上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

医疗质量表现为医疗服务的科学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是医院的生命力,为医院内涵建设的核心,五七医疗中心规模小,医护人员少,医疗项目多,但始终将医疗质量管理贯穿于各项医疗活动之中,将质量管理作为医院永恒的主题[1],特别是质量监控,狠抓“三严”,即过硬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严谨的作风、严谨的态度、严密的组织,以严格的质量标准及质量评价体系、通过三级查房、会诊制度、学术交流、危急重症、死亡患者讨论以及教学检查和岗位技能考核等实施管理,使医疗质量不断提高,促进本院内涵发展。

2 加强内涵建设应立足于科学创新

构建科学创新机制是医院内涵建设的根本保证,唯有创新医院才能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笔者认为创新有二:一是科技创新。需具备一定的创新思想与创新能力,充分调动科研积极性,挖掘科研潜力,加强科研课题的研究及医院重点学科的建设,注重医疗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及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为载体形成有影响力的技术特色优势。二是倡导创新意识,建立新的管理方式,以树立顺应时代要求的创新观念,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技术专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把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作为医院发展的重中之重,形成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运行机制。

在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中,笔者通过控制性制约医疗质量的不安全因素,实施科学的管理[2],完善操作流程,制定临床路径,将医疗缺陷发生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3 加强医院内涵建设的实施

几年来通过对医院注重内涵建设,培育健康的医院精神,营造起团结向上、开拓创新、敬业求实的精神风貌,推动了河北省沧州市五七医疗中心的健康发展。树立团队精神,医院文化是五七医疗中心的支柱,爱岗敬业是医院的主题,在文化建设中以“仁爱博精”为基本思想,注重培养全体职工的价值观,树立文化价值高于经济价值的理念,强化团队观念,提倡团结、奉献、协作精神,发挥群体智慧,发挥团队优势,进行跨学科、多专业联合攻关,解决单一学科领域难以解决的医疗问题[3]。努力营造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内涵,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医疗市场,增强医院竞争力,推动医院的创新和服务意识的深入。

诚信服务,人性化管理:本院在医疗服务中号召所有职工,一切为了患者是宗旨,对患者实施全方位服务,人性化、规范化管理,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方便患者、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推行科学、文明、亲切的人性化语言环境。提供高效、安全的人性化治疗,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处处体现人文关怀,使患者感到医院自有真情在,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在五七医疗服务中心以科学的技术服务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到诊疗、检查、药品、材料、费用、安全、服务七放心,使患者、家属、社会、医务人员四满意。突出“诚信服务”,这是每位医务人员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4],加强医患沟通,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信守承诺,尊重患者就医自、知情权、隐私权,以精湛医术,严谨的工作作风,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

改善医疗环境,加强信息建设,促进医疗系统全面发展,在医院管理中,本院突出科技管理,以提高各科业务技术水平为主,倡导科技兴院。搞好智力投资和基本建设,并美化就医环境,实现规范化的医疗系统信息管理,即质量、药品、收费、办公等一整套的质量管理[5],丰富医院内涵,逐步实现整体发展走向科学化、电子化,规范化的健康之路。

综上所述,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增加了医院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塑造了沧州市五七医疗中心的良好形象,对本院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尹曦华.医院规范管理经验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2):279.

[2]冯国俊.浅谈医疗质量控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9)48-49.

[3]冷明.医院人性管理与事业发展[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3,23(3):55-56.

[4]刘会芳.医学团队精神是科技发展的动力[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3, 23(3):61-62.

篇2

2013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达到6.02亿吨,今后还有增产空间,但《纲要》提出到2020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要稳定在5.5亿吨以上,这是基于什么提出来的?

《纲要》提出的“5.5亿吨以上”的目标,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考虑:

一是这里的粮食主要是指谷物。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与之相衔接,《纲要》提出的粮食产量目标主要指的是谷物产量要达到5.5亿吨以上。

二是这个目标是底线目标。2013年中国粮食总产达到6.02亿吨,其中三大谷物生产量为5.43亿吨,《纲要》提到的5.5亿吨以上的目标只是底线目标,没有设定上限,本身就考虑了今后生产和消费双增长的空间,与现有的生产量和消费量也不矛盾。

三是这个目标与国家已的规划进行了衔接。2008年、2009年国家先后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 年)》,分别提出了2020年的粮食生产目标为5.4亿吨、5.5亿吨,《纲要》目标充分考虑了这两个已规划提出的目标。

《纲要》提到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是否意味着中国长期坚持的粮食自给自足的原则发生了改变?

《纲要》提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并不意味着中国长期坚持的立足国内、基本自给的粮食方针发生了改变。2013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首先,这一战略忠实地继承了原来立足国内基本自给的方针。中国是人口大国,稳定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头等大事,国际市场的谷物贸易量仅为中国粮食消费量的一半,可供中国进口的粮食资源十分有限,因此,以我为主、立足国内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立足点,基本含义就是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第二,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明确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优先次序,就是集中力量先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按照中国粮食的统计口径,目前中国谷物产量占国内粮食产量的90%以上。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中国的粮食安全就有了保障。因此,《纲要》提到的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绝不意味着中国要放松国内粮食生产,也不意味着政府要减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

第三,这一战略着眼中国国情、农情、粮情,明确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着力点,也就是确保产能、科技支撑。确保产能,这是我们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首要的是做到藏粮于地,这方面国家正在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以产粮大市、大县为主的核心产区,还要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科技支撑,这是挖掘增产潜力的关键,这方面主要是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着力提升单产水平。此外,适度进口是为了满足国内食物品种多样化、调剂余缺的需求,这也是合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需要,但要把握好规模和节奏,防止冲击国内生产,给农民就业增收和国际市场带来大的影响。

《纲要》提出支持到境外特别是与周边国家开展互利共赢的农业生产和进出口合作,我们注意到,近几年中国粮食进口增长较快,随着消费需求的增长,今后中国粮食的进口量是否会大量增加,更多地依赖国际市场?

2013年,中国谷物进口接近1500万吨,大豆进口突破6000万吨,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国内需要。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的优质化品种多样化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特别是一些高端优质大米、优质强筋和弱筋小麦供给不足,需要适量进口进行调剂;玉米作为重要的饲料作物、工业原料,随着养殖业、深加工等多个消费领域的发展,也需要有一定的进口。

篇3

一、农业国际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战略选择

我们认为,在农业贸易自由化日益扩大、农业国际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中国必须继续坚持既定的粮食安全战略,立足国内生产,适当进口国外粮食。

第一,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应该说,除中国外,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有养活13亿人口的经验,也没有哪个国家经历过分配、管理相当于世界总消费1/4的粮食的困难。目前中国年粮食产量和消费量都占世界的25%左右。世界粮食贸易总量约2亿吨,仅相当于中国粮食消费总量的40%。而中国国内粮食生产每减产1个百分点,就需要进口近500万吨,占世界粮食贸易总量的2.5%。如果按照有关专家的建议,中国放弃以“国内生产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我们很难预料世界粮食贸易和市场格局会被怎样地改写,而中国又有多大的可持续的采购能力来保证粮食供给?中国是否能够承受由此所产生的调整成本和社会代价?其他粮食进口国(尤其是缺粮的发展中国家)是否能够容忍和承受由此所引起的世界粮食供需格局的变化?我们以为,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并非仅仅是经济和贸易问题。这似乎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直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全力推进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绝无仅有的继续对农业实行高度优先的政策安排。

第二,仍然不具备依赖粮食贸易的基本条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国际粮食市场。但从技术上看,中国尚不具备依赖国际市场解决粮食问题的基本条件,如国内市场发育迟缓,粮食市场体系不健全,行业组织严重滞后,全国统一大市场还未形成,缺乏风险管理机制和工具。目前中国既没有像美国、法国和德国那些能够垄断全球粮食贸易的大粮商,没有类似于加拿大、澳大利亚小麦局等贸易组织,也没有日本、韩国那样的进口管理机制,参与国际竞争的贸易主体还处于成长阶段。现有贸易基础设施也不具备承担大规模进口粮食的能力。显然,这对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并不能取得期待的积极作用。

第三,在WTO框架下,中国能够使用的粮食政策措施,主要是在国内支持环节,包括不引起贸易扭曲的科研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与生产不挂钩的直接补贴等“绿箱”政策,以及有限的价格支持和投入品补贴等“黄箱”政策。在进口控制上,除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外,中国并没有其他进口保护措施的选择余地。因此,所谓的“适当进口国外粮食”,实质上是要把承诺的粮食关税配额量作为进口底线。但如前所述,关税配额粮食进口有可能突破过去所定的95%的自给率目标。

从技术上看,需要具体分析粮食安全政策关注的范围,考虑具体粮食品种的自给率目标。比如,中国的粮食统计包括大豆,这与FAO等国际组织定义的粮食范围差别较大。尤其是,大豆早在1996年就开放了市场,最近几年年均进口达2000万吨,自给率仅40%。如果仍然把大豆作为粮食来统计,显然不利于我们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总体判断。因此我们建议:

第一,把大豆从粮食统计中分离出来,并从国家粮食安全政策关注的范围中剔除。

第二,研究以具体粮食品种为基础的自给率目标。如中国大米具有理论上的比较优势和出口潜力,但国内需求庞大,世界供应有限,今后大米生产的目标应该是能够保持国内供需基本平衡。而小麦、玉米生产优势不足。如果把它们的进口关税配额(分别为963万吨、720万吨)全部进口,则相当于目前国内生产的11%和6%。是否应该考虑将小麦、玉米的自给率目标作相应调整?

第三,粮食安全的范围是否需要调整,也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比如玉米,如果仅仅考虑“口粮安全”,作为饲料产品的玉米理应放开进口。但“口粮安全”并不能反映现有“粮食安全”定义的基本含义对于吉林等玉米主产区而言,玉米与农民增收直接相关,如果农民没有基本收入来源,他们的粮食安全实际上不能得到保障。

令人担心的是,在发达国家对玉米高补贴、跨国粮商垄断全球贸易的背景下,如果玉米大规模进口,可能会动摇目前“北粮南运”的格局,许多人判断的“南进北出”格局难以形成,而很可能的结果是,将出现北方玉米出不去、南方大量进口的“南进北不出”格局。最终受到损害的,是以种玉米为生的农民。

二、实施促进融入世界贸易体系的农产品贸易战略

应该重视的是,在中国面对国际竞争压力的同时,促进中国农业融入世界贸易体系,也有利于中国农业进一步分享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巨大利益。我们认为,在坚持立足于国内生产的粮食安全战略的前提下,今后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理应选择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积极促进融入世界贸易体系的农产品贸易战略。其核心内容包括:

第一,立足于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中国自然资源还存在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流失严重、沙化、盐碱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现阶段实施比较优势战略,能够充分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扩大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促进农业资源向高价值农产品生产集中,推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中国农业的整体生产率。同时,在坚持立足国内资源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统筹利用国内外农业资源,适当进口国外农产品,建立利用国际资源弥补中国土地和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长期战略机制。

第二,以缓解农村就业压力为战略出发点。目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达1.2亿-2亿,且今后呈增长趋势,成为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难点。这要求现阶段制定中国农产品出口战略的基点,必须由过去的“外汇贡献”向“就业贡献”转变。这直接关系到国家如何制定及掌握农产品政策和战略基点。如果继续要求农产品出口以创汇为主,就要保持出口有一定的利润水平。如果是突出就业贡献,则农产品出口战略出发点是出口成本临界点,这需要政府加大出口退税、财政扶持等政策支持力度,以相同的出口创汇额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就中国的国情来讲,解决农民的就业与收入,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其政治意义都大于经济意义。特别是在现阶段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其社会稳定的政治利益显然要远远大于外汇贡献,也是发挥中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比较优势的体现。

第三,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拥有自主研发技术或引进国外技术,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品质,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中国必须在发挥低成本竞争优势的同时,通过引进和自主研发新产品,加快技术创新、结构升级,提高农产品加工程度,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使中国农产品的劳动密集型低成本优势,能与技术创新、结构升级的核心竞争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保证中国农产品出口持续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和动态比较优势。

第四,建立以“市场多元化”为特征的全球农产品市场体系。要逐步调整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建立以“市场多元化”为特征的全球农产品出口市场体系,满足今后若干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竞争力不断增强的需求。要稳定和扩大日韩、东南亚等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欧洲、中东、独联体等新兴市场,努力发展北美、南美等潜力巨大的市场。

三、近期关键措施

(一)努力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尤其是要制定系统的农产品出口促进计划加大对农产品出口支持的力度,提升中国农业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抵消国外不公平贸易措施不利影响的竞争能力。二是要把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与突破国外技术壁垒,把鼓励企业技术改造与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把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建立核心竞争力,把市场多元化战略与开拓重点市场,把优化出口环境与搞好出口支持与服务结合起来,建立全面、系统、有效的农产品出口支持与服务体系。三要围绕国际农产品市场、优势农产品和出口企业,提出有针对性的、有效的促进农产品出口的战略措施,为农产品出口创造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全面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产品出口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二)防范和消除农产品进口激增对国内市场形成冲击。

如抓紧建立农产品进口监测与产业损害预警系统和快速反应机制;充分运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建立应对国外农业高额补贴的应急机制。

(三)积极参与WTO多哈谈判,促进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规则。

篇4

【关键词】 农业补贴 补贴方式 补贴力度

一、农业补贴的含义

在WTO农业多边协议框架下,农业补贴具有两层含义:一种是广义补贴,即政府对农业部门的所有投资或支持,其中较大部分如对科技、水利、环保等方面的投资,包括农产品价格支持、贸易支持与保护措施、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农民收入保障计划、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对农村科技教育、市场信息等服务支持、对农村低收入者的扶助等等。由于不会对产出结构和农产品市场发生直接显著的扭曲性作用,广义补贴一般被称为农业协议的“绿箱”政策。“绿箱”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一般农业服务(如农业科研、培训、推广和咨询服务、检测服务、农产品市场促销服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病虫害控制等),粮食安全储备补贴,粮食援助补贴,与生产不挂钩的收入补贴,收入保险计划,自然灾害救济补贴,农业生产者退休或转业补贴,农业资源储备补贴,农业结构调整投资补贴,农业环境保护补贴,地区援助补贴。

另一种是狭义补贴,这类补贴又称为保护性补贴,一般被称为“黄箱”政策,主要指的是那些容易引起农产品贸易扭曲的政策措施,如对粮食等农产品提供的价格、出口或其他形式补贴,包括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对种子、肥料、灌溉等农业生产要素补贴、农产品营销贷款补贴、休耕补贴等。WTO《农业协定》的“黄箱”政策中的规定给予了发展中国家特殊差别待遇,对发展中国家为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所采取的一些支持和补贴措施可免予削减承诺,简称“发展箱”,主要包括农业投资补贴,对低收入或资源贫乏地生产者提供的农业生产要素补贴,为鼓励生产者不生产违禁麻醉作物而提供的支持,一般称此为“发展箱”政策措施。农业协议不赞同“黄箱”政策,并试图通过多边贸易协议框架加以限制和削减。

二、农业补贴的形式

1、投入补贴

投入补贴可分为降低农产品生产经营内部成本的直接投入补助和降低农产品生产经营外部成本的间接投入支持。前者包括农用生产资料价格补贴、贷款贴息补贴、小型农田水利及水土保持补贴等。这种补贴方式降低了农业投入物的成本,因而能鼓励农民多购买和使用化肥等投入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后者包括政府强化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农业科技投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投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投入以及资助农村居民教育培训的投入等。这些投入支持并改善了农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交通、通信、水利、科教、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条件,降低了农业生产经营的外部成本,有利于农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2、产出补贴

产出补贴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农产品价格补贴,即政府以高于市场价格水平的价格从农民手中采购农产品,政府的采购价格与市场均衡价格的差额,就构成了农业补贴。产出补贴是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了实现控制本国和地区农产品供应价格和供给政策目标而实行的一种手段。

3、直接补贴

投入补贴和产出补贴都是通过市场传递给农民的间接补贴方式。一个自给自足的农民是无法得到这些补贴尤其是现金补贴,即使能得到补贴也是大打折扣的。如果政府的农业补贴不是通过市场,而是直接支付给农民,则构成了农业补贴的直接方式,直接补贴方式的效果是补贴资金完全落到农民手中,能够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实施农业补贴政策的重要意义

1、实行农业补贴政策,是工业对农业的利益返还和合理补偿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工业剥夺农业、城市剥夺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政策,农业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农业税、储蓄和土地利益的巨大贡献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提供了积累,促进了工业发展和城市繁荣。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特别是进入人均1000美元的工业化中期以后,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应该实行对农业的补贴,这也是国际经验和趋势,也是工业对农业的利益返还;另一方面,农业具有产品、市场、要素、外汇和生态贡献等多种功能,但也是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机会成本高、自身经济效益低的弱质产业,存在效益外溢性和市场失灵问题,需要政府的干预和补贴,因此,对农业实行补贴是对农业的合理补偿。

2、实行农业补贴政策,是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式

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这几年,虽然农产品供给充裕,但农民增收非常困难。由于农产品供大于求,农产品价格连年下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所以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扩大是农业政策调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该问题的解决与我国现阶段创造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目的是一致的,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3、实行农业补贴政策,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从2007年开始,国际粮价猛涨,据联合国相关机构统计显示,当年国际粮价就上涨了42%,其中,全球小麦价格上涨130%,大米价格同期上涨74%,而近期,粮食价格更是创下新高。粮食安全问题成为次贷危机之后对全球经济的又一严重威胁。虽然与国际粮食吃紧形成对比,目前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不那么突出,并实现粮食总产连续四年增产,2007年粮食产量突破1万亿斤大关,但是我国人增地减的趋势不可逆转,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和机会成本高的现实依然存在,与此同时,我国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中国进口全部国际粮食出口量也只能满足4个月的消费,能利用的国际粮食空间不大。因此,加大粮食补贴尤其是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直补,仍然是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理性选择。

4、实行农业补贴政策,有利于支持我国农业的出口

农产品出口不仅对中国经济有着巨大的外汇贡献,而且对农民增收有着重要的意义。有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农产品出口对农民增收贡献率都在10%以上,尤其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农产品出口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以绿色壁垒为代表的新技术壁垒越来越多,这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影响很大。因此,必须通过农业补贴政策,加强食品技术标准认证,加大检测体系建设和农产品信息体系建设的扶植力度,保护入世后农业生产,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四、当前农业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

1、农业补贴的方式不合理

粮食直补一直以计税面积作为补贴依据,不少地方的实际种粮面积大于补贴面积,多出的种粮耕地得不到补贴。如河南省安阳市种粮补贴面积470.71万亩,实际种粮面积超出补贴面积约40―50万亩,其主要原因:一是在土地承包时,有打折计算的土地;二是村组集体耕地在确定农业税计税面积时未计入;三是因土地整理、复耕土地形成新的可耕地。

2、农业补贴的力度不够

当前的农业补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户的生活水平,但是相对于物价的上涨,当前的农业补贴水平还不足以弥补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水平,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户种粮的积极性。另外,市场营销服务没有明确给予补贴性支持;农业技术推广的补贴力度不大,进展迟缓;检验服务补贴资金缺口大,相对落后,难以满足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进出口及国内生产的需要。

3、良种补贴存在问题

国家的良种补贴方法是农民必须到指定的供种企业购买良种才能获得补贴。这种补贴方法存在明显问题:一是有悖于《种子法》第三十九条“种子使用者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购买种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的规定;二是由于国家良种补贴的现价低,种子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宁可放弃利润较低的新良种,却选择数量多、价格便宜的品种作为补贴用良种,不利于新良种的推广;三是种子企业竞标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一些种子企业是先竞标,待标到手后再组织筹措良种,致使出现良种不够时以粮代种的现象,严重损害了种粮农民的利益。

4、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小,补贴面窄

目前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与农民购买热情仍存在着一定差距,补贴资金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购机需求。同时,随着机具价格和柴油价格的上涨,农民的种粮成本不断加大,收益降低,并且补贴机具种类不全,还有很多其他的机具的本应补贴的都没有纳入补贴的范围,这些都是造成农民购买热情不高的因素。

5、农业补贴结构不合理

农业补贴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财政农业支出的70%左右用于人员供养及行政开支,而用于建设性的支出比重不高;二是水利建设比重较大,直接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较少;三是以间接支持为主,对农民的直接收入支持有限。

五、农业补贴政策改革建议

1、调整粮食直补方式,使种粮农民多受益

首先,应在以计税面积为补贴依据的基础上,测算各地区实际种植面积与计税面积的比例系数,利用测算系数对直补数量进行微调。其次,应鼓励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以及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粮食连片生产的农户和专业合作社成员适当提高补贴标准。最后,应加强补贴资金的监督,使补贴资金真正补到种粮农民手中。

2、加大补贴力度,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为使补贴能够尽可能弥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应根据粮食价格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对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进行调整,确保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稳定在较高水平,从而激发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

3、完善补贴发放方式

首先,应提高补贴标准,按照农户根据种植规范要求每亩实际用种量进行全额补贴。其次,应改招标模式为直接将补贴款发放给农民,划定项目实施区域,按补贴标准直接将补贴款打到农民补贴“一卡通”上。最后,应对于相应企业采用“准入”资格制,即由省级农业主管部门制定要求和标准,将面积落实到各县(市),由各地推荐符合标准的企业,再由省农业主管部门审核,确定入选企业。

4、适当增加良种和农机补贴资金

虽然国家近几年不断扩大对良种和农业机械器具的补贴力度,但是该类补贴能在多大程度上正真促进粮食生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所以,在对良种和农业机械器具进行补贴时,政府应该考虑补贴的范围、补贴的方式和补贴的多少,使该类补贴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农业产量和实现农民增收的目的。

5、提高农户的自身素养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和对农业技术的开发利用,为农户生产创造更有利的外部条件,同时有范围有组织地对农户进行与生产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农户的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 冯继康:美国农业补贴政策:历史演变与发展走势[J].中国农村经济,2007(3).

篇5

为了能够定量分析不同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文章首先从理论分析着手,从理论上归纳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继而通过对已有生产函数模型的扩展,为进行计量分析构建分析的框架。

1.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结合,生产过程必然受到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和各种经济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粮食生产也不例外。土地资源、水资源是粮食生产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是粮食生产中重要的投入要素。土地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着粮食的产出情况,而水资源总量、时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粮食作物的生长和产出。除土地、水资源以外,气候也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自然因素,它既是粮食生产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造成粮食生产波动的重要因素。由于气候异常所造成的水旱等自然灾害对粮食作物的生长以及产量有着巨大影响。影响粮食生产的另一项重要因素是生产技术。与日常所说的技术不同,经济学中的技术泛指生产中要素的使用以及配置方式,即不仅仅表现为生产中所使用的物质要素、设备不同,同时也涉及到不同要素的配置方式。农业技术变化来源广泛,包括农业技术装备改善、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生产率提高、资源经济效益改善等等。粮食生产还不可避免地受到成本、价格、农业政策等经济因素的影响。生产者会根据各要素的投入价格、粮食销售价格、各种补贴额度,调整各项要素投入数量以及配置方式,而要素投入数量和配置方式是粮食产出的主要决定因素。综合以上分析,本文选择以下几方面考察我国粮食生产:(1)粮食生产播种面积;(2)粮食生产劳动力投入;(3)粮食生产的机械投入[5];(4)粮食生产的化肥投入;(5)农田水利设施状况;(6)自然灾害状况。

2.粮食生产模型。

研究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往往需要借助一定形式的生产函数进行分析。通常的函数形式有线性函数、多项式函数、柯布-道格拉斯函数(C-D)、不变替代弹性函数(CES)等。在上述的函数形式中,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是进行分析的经典模型。C-D生产函数可以清晰地描述农业产出与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农业生产过程的客观实际,且具有可线性化、计算方便等优点。特别是数据长度受到限制,不宜使用过于复杂的函数形式,以便减少需要估计的统计量的情况下,C-D函数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C-D函数的一般形式如下式所示:Y=f(A,LA,CAP)=A·LAα·CAPβ(1)式(1)中,A表示全要素生产率;LA表示劳动投入;CAP表示资本投入。针对粮食生产的特殊性,结合前文关于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将使用的C-D函数形式表示如下式:Y=f(A,LA,LAND,FERTI,MACH,irri,dis)=A·LAα·LANDφ·FERTIβ·MACHγ·irriθ·disδ(2)式(2)中,LA表示粮食生产中投入的劳动力;FERTI表示粮食生产中化肥施用量;LAND表示粮食播种面积;MACH表示粮食生产中机械使用量;irri、dis分别反映农田水利设施情况和自然灾害水平,讨论时分别选择有效灌溉面积和成灾面积占播种面积比例加以分析。进一步,对C-D生产函数进行形式转换,得到关于单产的生产函数形式,如下式所示:y=f(A,labor,ferti,mach,irri,dis,LAND)=A·laborα·fertiβ·machγ·irriθ·disδ·LANDφ+α+β+γ-1(3)转换后,式(3)中,y、ferti、labor、mach分别表示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化肥施用量、劳动力投入、机械使用量;irri、dis、LAND的含义与前式相同。计量分析时经常对原始序列对数化处理后再进行讨论,对变量取对数不仅可以做到无量纲化,减少异方差,而且具有明确的经济含义,即投入要素变化1个百分点,导致粮食总产量变化的百分点数,本研究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对数形式,即:ln(y)=lnA+α·ln(labor)+β·ln(ferti)+γ·ln(mach)+θ·1n(irri)+δ·1n(dis)+(φ+α+β+γ-1)·ln(LAND)(4)式(4)中,回归方程中系数分别表示粮食单产对各变量的弹性系数,其中α表示劳动投入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β表示化肥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γ表示机械使用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θ表示灌溉水平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δ表示自然灾害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φ表示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

二、数据来源和数据描述

在构建了分析模型框架后,本文根据分析的需要,收集整理了1990~2008年我国三种粮食①亩产量、每亩投入劳动力数量、每亩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成灾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三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分别代表y、ferti、labor、mach、irri、dis、LAND进行分析。其中三种粮食单产数据、每亩投入劳动力数量、每亩化肥施用量数据来自于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有效灌溉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成灾面积数据来源于《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数据可以发现,在所考察时期我国粮食单产与播种面积均相对稳定,略有增加趋势;化肥施用量较上世纪90年代初期有所减少,但相对稳定;机械的使用带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劳动力投入则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自然灾害具有较强的波动性,年际变化较大。进一步考察序列的相关性,可以发现,其中一些序列相关性较强(见表1)。序列相关性过大表明自变量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在分析时,需要加以考虑。

三、实证分析

在前文对数据的描述中发现,所考察自变量可能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当自变量间存在完全多重共线性时,|X'X|≈0,此时[X'X]-1不存在,无法得到参数估计。实际运用中,完全多重共线性不存在,多数情况是近似的多重共线性,参数^β=(X'X)-1XY的估计方差变大,估计不再具有有效性。为了克服多重共线问题,本文在进行计量分析时,采用岭回归进行分析。岭回归(RidgeRegression,简记为RR),当自变量间存在复共线性时|X'X|≈0,我们设想给[X'X]加上一个正常数矩阵KI(K>0),那么X'X+KI接近奇异的程度就会比[X'X]近奇异的程度小得多。^β=(X'X+KI)-1XY为β的岭回归估计,其中K称为岭参数。岭回归所得β的估计应比最小二乘估计稳定,当K=0时的岭回归估计就是普通的最小二乘估计。对全部的6个解释变量作岭迹分析(如图1)。图中横轴表示岭参数K,纵轴表示岭回归系数。可以看出,当岭参数K从0~0.1时,各回归系数值变化较大,这就是多重共线性所引起的异常变化。当K达到0.16之后,岭回归系数值趋于稳定,因此可选取岭参数K=0.16时的回归方程,此时方程的拟合优度为0.98,方程中各回归系数分别为α=-0.34,β=-0.12,γ=0.4,θ=0.18,δ=-0.12,φ=1.23。

四、结果分析

通过前文的数据分析,计算得到了生产中各种因素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基于上述计算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机械投入增加和灌溉条件的改善是粮食产量增加的重要原因。

从实证结果看,我国粮食生产中,机械投入对粮食单产的弹性系数为0.4,土地灌溉条件占比对粮食单产的弹性系数为0.18,其对粮食生产均表现出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表明在所考察时期,我国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和灌溉条件的改善。农业机械的使用对于我国粮食生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农业机械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效率,提升了粮食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对粮食生产给予了更为充分的物质装备保障;另一方面由于机械的大规模使用,替代了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而转移出去的大量农村劳动人口,对粮食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确保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灌溉条件的改善,大大提高了耕地的质量,提高了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更为重要的是,灌溉设施的增加,增强了粮食生产抵抗灾害发生的能力,对于确保粮食生产稳定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2.劳动投入、化肥投入并非粮食产量增加的推动因素。

从估计结果看,劳动投入的弹性系数为-0.34,而化肥投入的弹性系数为-0.12,表明在现有的情况下,劳动投入的增加并不是粮食单产增加的重要推动力量。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工业化发展滞后和政策限制,大量劳动力资源被束缚在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生产长期依靠劳动力的大量投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局面逐渐被打破,大量闲置的农业劳动力开始从农村转向城镇,同时大量农业机械投入到生产中,大大改善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劳动力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大大弱化。化肥是现代化学工业的成果,化肥的施用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曾经起到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粮食生产飞速发展,供给短缺迅速得以扭转,与此相伴随的恰恰是化肥的普遍推广和大量施用,可以说化肥的推广施用为保障我国粮食充分供给和安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任何要素投入的边际效益都是递减的,进入90年代,化肥施用对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弱,但是对环境、耕地、食品质量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和食品质量的情况下,对于化肥的施用也在逐渐减少。依靠化肥提高产量的情况也在逐渐改观。

3.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仍存在较强负面影响。

实证结果表明,成灾面积占播种面积比例增加1%,粮食产量将减少0.12%,表明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依然具有较强的影响,粮食生产的脆弱性不容忽视。加强农业生产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4.粮食生产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增情况。根据估计结果,可以计算得出粮食生产对播种面积的弹性系数为0.18,表明播种面积的增加对粮食产量增长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粮食生产单产对播种面积的弹性系数为0.012,表明伴随着播种面积的增加,粮食单产也得以提高。

五、结论

篇6

[关键词]非法占用;农用地;司法适用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在司法适用中较难认定,尤其是随着新情况的不断出现,立法原有的诸如犯罪对象和客观方面的规定、犯罪结果情节的规定等等,出现了与现实不相适应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对该罪进行研究,总结积累经验,有力的打击与惩罚犯罪。

一、非法占用农用地的罪状分析

(一)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客体

刑法将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客体定为“社会管理秩序”, 即土地所有权和对土地的管理秩序。但在审查过程中却存在这样的问题:犯罪客体应最直接反映出的是社会危害性,从小的方面来看,非法占用农用地涉及生态恢复问题、民事赔偿问题,土地行政管理问题;从大的方面来讲,农用地以发挥生态价值为主,从利益角度看,这种生态价值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是公共生态利益。“如果说粮食上可以通过进口等途径来予以保障的话,那么,任何一国的生态安全只能自给自足,是不可能通过进口等方式解决和弥补的”,这决定了无论从粮食安全还是生态安全角度看,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都应纳入危害公共安全罪,因此,笔者认为,非法占用农用地罪不仅仅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它危害的还应是“公共安全”,区分的目的就在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在社会危害性上要重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也就是说,在认定此类犯罪尤其是定罪、量刑上,需要认真把握。

(二)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对象

该罪的对象是农用地,但是实践中农用地的含义和范围不易把握。刑法修正案(二)将第342条修正为“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里用了一个等字,可见,这里的农用地就不仅仅包括耕地和林地。依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其含义: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园地、牧草地、其它农用地。但法律、法规等对于湿地是否属于农用地的范围未作解释,理论界和实践中对此也多有争议。湿地是指包括湖泊、沼泽、水库、草滩地、沿海滩涂和水稻田等在内的生态环境的总称。实践中常常出现非法占用湖泊、水库、水稻田的情况,常常伴以行政处罚了结,笔者认为这不符合立法的宗旨与精神,在司法实践中,应该将湿地纳入农用地的范围。

(三)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客观方面

根据《 刑法》和《司法解释》,达到非法占用耕地罪的犯罪标准, 必须是非法占用的数量和毁坏的数量同时具备, 两者缺一不可。非法占用和毁坏在法律上是两个概念,只要是未经批准或者是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占用了耕地,就可以认定为非法占用耕地;对耕地的占有必须是“数量较大”的行为,如“数量较大”是非法占用基本农田5亩以上或者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 10 亩以上。由此可见,在刑法中,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是结果犯,而非行为犯。我国《 刑法》将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规定为结果犯是否合理, 是否能有效地保障国家耕地数量、质量,继而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呢?《土地管理法》第76条将非法占用土地可以作为犯罪行为规定的。因此, 将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规定为行为犯, 可以防患于未然, 使农用地得到及时的保护, 以充分发挥刑法的预测、指引作用,更符合立法精神。

(四)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主体与主观方面

按照《刑法》的规定,非法占用农用地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实践中,如何认定单位犯罪呢?单位构成本罪的,既包括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集体单位、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团体、社会团体。如果土地管理机关违反规定审批或是越权审批占用农用地造成土地毁损的,一般应以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论处,不应认定为本罪。单位构成本罪的, 对单位应当判处罚金,同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的规定进行处罚。

实践中争议的焦点在于,行为人对于造成土地毁损到底是出于故意还是过失的。有人认为:行为人非法占用农用地主观上是出于故意,而对于造成土地毁损是间接故意或是过失。也有人认为虽然行为人占用农用地的行为是故意, 但是对于造成农用地毁损的结果主观上只能是出于过失。笔者认为:如果对土地毁损主观上存有故意的才构成犯罪, 这就加大了实践中对本罪认定的难度, 会放纵某些破坏土地资源的犯罪。本罪应当是故意犯罪,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明知是耕地、林地等农用地而予以非法占用, 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如果行为人确实不知道是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所保护的农用地而过失予以占用的不构成本罪。至于刑法规定的“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结果”,是本罪的客观处罚条件, 不要求行为人对之有故意或是过失。在本罪中,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结果就是客观的处罚条件,行为人主观上认识到其所非法占用的是农用地,只要造成了上述结果,并不要求其对该结果出于故意或过失,就构成本罪。如果虽然占用了农用地,但是事后及时纠正了错误, 恢复了土地的原来用途,没有造成土地大量毁损结果,就不构成犯罪。

二、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相关问题

篇7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村市场;农民增收城市化

我国“三农”问题长期存在,引起社会的重视却是最近几年,因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我国的三农问题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好不夸张地说,“三农”问题解决不了,就一定会发生社会的大动荡。可以说除腐败问题以外,我国目前存在的几个重大问题,如贫富悬殊、就业、贫困、人口、生态环境等均与“三农”问题有密切的联系。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我国沿海地区的加工制造企业遭受严重损失,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占据了很大比重,而消费则显得相对不足。近年来,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偏高,2007年甚至达到了72%,可见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很不合理。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不论质的提升,仅从量上考察,中国的重大经济问题,都依赖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

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出路是刺激国内需求,即拉动内需。而在国内需求的组成中,农村市场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可以这样说,农村市场一旦崛起,我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纪元。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出现了以“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农民负担沉重”为核心的“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给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有九亿农民,农村地区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实际上,自从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买方社会,社会需求严重不足。国家不得不采取各政府措施来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而对于大中城市来说,这些供大于求的大部分商品已经饱和。而正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农村经济发展出现停滞状态,农民出现增收困难,使得农村消费处于很低的水平,农村人口的人均消费是城市人口的三分之一。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近70%,而消费额仅为全国消费总额的39%。1998年,仅仅9%的农村居民有冰箱,23%有洗衣机,33%有彩电,有很多的发展空间。假如使农村家用电器的普及率与目前的城市相同,中国的家电产业还有至少10年多的高增长。而现实情况是,不仅像汽车、电话、大屏幕彩电、电脑、热水器等耐用品等,也是农民渴望而不可及的。这些产品在城市中,已经很难再开拓大的市场,所以要维持这些产业的发展,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是必然的选择。据统计,农村居民每增加一元的消费需求,将带动整个国民经济新增两元的消费投资。但是,消费需求来源于经济收入,没有经济收入的增长,拉动消费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实际上可以带动牵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说,农民太多,一方面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农村落后的主要标志,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其关键就是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如果把农村人口的收入和消费提高到城市水平,将会创造出巨大的市场,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以及政治环境。“三农”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和政治问题。首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生存的第一需要。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吃饭没有保障,一切都无从谈起。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能够保证,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仍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中国人口基数太大,而且还在增加。随着人口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中国人均可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任何时候,中国人民的饭碗只能端在自己的手里,中国人必须养活自己。三农问题不解决好,国家粮食安全就没有保证。其次,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在中国,如果没有2/3以上的农村人口的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中国经济要想获得长足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客观现实已经要求我们必须拿出切实有效的、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措施来解决“三农”问题。

一是要切实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给。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闪失。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供给。

二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最重要的是扩大农民就业。要内外结合、多措并举,既要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做足种植业结构调整、耕地精耕细作的文章,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又要拓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增收空间,还要广辟外出务工经商的转移渠道。把壮大县城经济作为一项大战略,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

三是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在中国现实情况下,城市化的含义不仅限于让农民进城这一层面上,它的内涵应当是让农民享有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基本国民待遇,改变目前的城乡两种政策体制安排的局面。至少应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取消包括户籍限制在内的农民进城的各种限制和收费,给进城的农民以平等的国民待遇;改革现有的农村政策,给留在农村的农民以公平的国民待遇。

篇8

关键词:节水灌溉;存在问题;对策

水是一切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农作物在整个生长期都离不开水,没有水就没有农业。黑龙江省耕地面积为1.8亿亩,是全国最大的粳稻种植区,2010年水稻总产量达1844万吨,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三位,商品量居第一位,目前已形成了400亿公斤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10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又提出了利用三年时间,再增1000万亩水田,全省水田达到5000万亩的发展目标,这对黑龙江省水资源的保障能力提到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唯一的选择就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减少水的浪费,从农业节水上挖潜力,从而达到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能的目的。

一、节水灌溉的意义

水稻作为黑龙江省主要商品粮之一,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40%以上,2009年灌溉面积已达到3929万亩。水稻生产作为黑龙江省第一用水产业,2009年灌溉用水量高达223亿m3,占农业用水量的96%,占社会用水总量的70%。但水田渠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仅为0.47,井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不到0.8,用水浪费非常严重。经测算,全省水田面积达到5000万亩,千亿斤粮食产能目标实现时,全省水田总用水量将接近300亿m3,比2009年用水水平高出30%左右,水资源局面更为紧张。因此,节水灌溉是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的要求,是5000万亩水田持续稳定发展的要求,更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必然要求。

二、节水灌溉含义

节水灌溉就是指采用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和管理措施减少用水损失,以较少的灌溉水量满足正常生长要求的灌溉,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的生产率。即用尽可能少的水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出的灌溉形式。

三、黑龙江省推广水稻节水灌溉出现的问题

1.灌溉用水水价偏低,节水意识淡薄

传统的农业灌溉模式根深蒂固,主要以大面积漫灌为主,农民节水意识比较淡薄,农业节水成果很多,但推广速度缓慢,主要是因为成果的科技含量较低,片面追求低投资,而实际的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很低。

2.作为种类特性导致节水设备无法投入使用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以户为单元,以井为体系,形成一家一户发展格局。这一形势,只能发展轻小型喷灌机。农作物种植品种无法统一,农业生产和管理无法实现规模化、机械化,大型节水灌溉设施派不上用场。同时,这一土地所有制形式,制约了灌区节水灌溉的规模发展,难以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

3.缺乏节水激励机制及补偿机制

现行的政策在很多方面不利于调动节水积极性。例如,目前大部分灌区实行按亩收费制,农民没有积极性,无法建立节水机制。水管体制改革两项经费落实得不够理想,管理运行困难,无法提高灌溉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现行政策很难调动管理单位和用水户节水的积极性。在水资源短缺的流域,让上游地方政府和农民出资建节水工程,省出水给下游地区,如果没有合理补偿和激励机制,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

四、黑龙江省发展水稻节水灌溉的对策

1.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要分地区、分作物来确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类型,不搞一刀切,更不能贪大求洋,要从当地的种植结构、水源条件、农民需要出发,选择不同类型节灌形式。同时,还要兼顾农民的承受能力,让节灌工程符合当地生产实际,要为广大农民所接受,让农民真正受益。

2.完善灌溉制度

适时、及时总结节水灌溉实践经验,创新节水灌溉管理模式。探索适宜的节水灌溉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理顺好政府、灌溉管理单位和农民的责、权、利的关系,重点突出农民的利益促进节水灌溉的快速发展。制订和落实贴息贷款、低息贷款、延长还贷时间等鼓励发展节水灌溉的各项优惠政策。从政策上对农业节水实行倾斜,才能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增加他们对节水灌溉的投入,真正使农民买得起、用得上。从而解决人类对粮食的需求。

3.加强管理,建立良性运行机制

目前提高城市水价已成为大势所趋,但农业合理水价机制远未形成,水价提高困难重重,用水者节水的宏观补偿机制和微观补偿机制没有建立,建立节水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篇9

第一部分何为农业补贴

农业补贴是一国政府对本国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政府对农业生产、流通和贸易进行的转移支付。也就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干预资源转移到农业领域,以支持本国农业的发展。在入世后能够对农业的补贴是指针对于国内农业生产及农产品的综合支持。

在WTO农业多边协议框架下,农业补贴具有两层含义:一种是广义补贴,即政府对农业部门的所有投资或支持,其中较大部分如对科技、水利、环保等方面投资,由于不会对产出结构和农产品市场发生直接显著的扭曲性作用,一般被称为农业协议的“绿箱政策”。“绿箱”政策措施主要包括:(1)一般农业服务,如农业科研、病虫害控制、培训、推广和咨询服务、检验服务、农产品市场促销服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2)粮食安全储备补贴;(3)粮食援助补贴;(4)与生产不挂钩的收入补贴;(5)收入保险计划;(6)自然灾害救济补贴;(7)农业生产者退休或转业补贴;(8)农业资源储备补贴;(9)农业结构调整投资补贴;(10)农业环境保护补贴;(11)地区援助补贴。

另一种是狭义补贴,如对粮食等农产品提供的价格、出口或其他形式补贴,这类补贴又称为保护性补贴,通常会对产出结构和农产品市场造成直接明显的扭曲性影响,一般被称为“黄箱政策”。主要指的是那些容易引起农产品贸易扭曲的政策措施,包括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种子、肥料、灌溉等农业投入品补贴、农产品营销贷款补贴、休耕补贴等,一般称“黄箱政策”。属于“黄箱政策”范围的农业支持与补贴,叫“黄箱政策”补贴。WTO《农业协定》的“黄箱政策”中规定给予了发展中国家特殊差别待遇,对发展中国家为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所采取的下述支持和补贴措施可免予削减承诺,简称“发展箱”。主要包括:(1)农业投资补贴;(2)对低收入或资源贫乏地区生产者提供的农业投入品补贴;(3)为鼓励生产者不生产违禁麻醉作物而提供的支持。一般称此为“发展箱”政策措施。

第二部分我国目前的农业补贴情况与分析

与发达国家比,我国目前的农业补贴水平显然不高,财政实际补贴的比率大约是2%―3%,总量补贴根本达不到8.5%。之所以在入关时关于农业谈判中仍然坚持争取较高补贴率,是因为这个补贴会自动成为每一种农产品进行“黄箱补贴”的上限,这样对于我国很多大宗品种的出口影响甚大。所以,这个补贴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一些大宗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虽然我国目前的农业补贴水平较低,但按照《农业协定》也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一是符合所谓的绿箱政策的,如我国1996-1998年平均支出为1514.2亿元人民币(182亿美元)。主要对农业提供了“一般服务”补贴,达785.6亿人民币(95亿美元),占“绿箱政策”补贴的52%;其次是粮食安全储备补贴,约383.8亿元(46.4亿美元),占25%;以及自然灾害救济、扶贫、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支持等。而对农民的直接收入支持、结构调整补贴等,我国尚未列入财政预算科目。二是符合所谓的黄箱政策的。我国在1996-1998年期间实施的“黄箱政策”主要有两种,1、对粮食、棉花的政府定价收购及保护价收购。98年后政府逐渐缩小了粮食收购补贴范围,如一些地区的小麦和玉米已经退出保护价范围。2、农业生产资料价差补贴。如八十年代对农膜的补贴。三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箱政策,如国家对农田灌溉设施的投资补贴等。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财政对农业补贴的特点表现在:(1)补贴范围的普遍性。财政对农业生产流通领域补贴,几乎涉及到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全过程。补贴面较广,补贴很分散,补贴的作用难以集中发挥,补贴的效果较差。(2)以价格补贴为主,贴息贷款为辅。大多数补贴用于降低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支农服务的收费标准,以及农产品购销环节的补贴。这些补贴占财政对农业补贴的比重较大。1991年至1996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用于粮棉油在流通环节的补贴达1866亿元,占整个财政补贴总额的50%,其中绝大部分用于城镇居民的消费补贴,农民从中间接获得补贴利益。(3)补贴方式的隐蔽性。长期以来,财政对农业补贴方式多采劝暗补”的方式,即财政补贴资金不直接以财政拨入的方式进行,而是通过流通渠道间接地给予补贴。这种方式体现在农业生产中,带有一种补质。但这种“补助”并不为大多数生产者所知晓,对生产的直接刺激力度不大,且容易流失。

第三部分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成本及主要构成

分析我国农业生产成本,不妨先分析一下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成本主要构成,因为河南、河北、山东是我国的产粮大省,我们以这些省的农业生产为主要对象进行分析,或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需要强调的是东北地区因为土地面积较大,情况有所不同,这里的分析不适合东北地区)当前在河南省,农业生产的成本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山东、河北类似),一是土地使用税和各种提留与统筹;(可以简单表示为A两费一税,平均每人每年八十元;B提留和统筹平均每人每年四十多元,总的费用大约平均每亩为三十元,注:各地区情况略有不同);二是土地耕作费用,平均15元/亩/次;三是种子费;四是化肥和农药费用,平均大约八十元/亩;五是收割或脱粒费用15元/亩;六是运输费和人工费。那么我们可以简单计算这些河南、山东、河北等省主要农作物品种的生产成本。

以此计算这些地区小麦的生产成本为:15元/亩/次(耕作费)+10公斤*1.6元/公斤/亩+23元/50公斤碳铵/亩、18元/50公斤磷肥/亩和40元/50公斤钾肥或农药+15元/亩收割脱粒费用+50个人工+每年每亩的两费一税和统筹提留费用30元/亩。按照河南、河北、山东的平均经济水平我们初步估计每个人工价值为5元。则可以看出现阶段小麦的生产成本大约每亩总计为157元+250元=407元/亩(因为人工费用国家没有统一标准,成本计算不一定准确,仅有参考意义)以河南省各主要粮食产地当前的实际生产情况来看(其它几省情况类似),平均每亩的产量

为400公斤,而且还需要没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这样可以粗略计算一下上述几省的小麦生产成本大约每吨1017.5元,即123美元/吨。

对比于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印度中等小麦为85美元/吨(FOB美湾),美国软红冬2号114元/吨(FOB美湾),硬红冬2号126元/吨(FOB美湾),法国小麦106美元/吨(FOB里昂)可以看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的小麦并不具有国际竞争力。同样可以计算上述这些地区其它作物的生产成本,如玉米的生产成本是825元/吨,大豆的生产成本是1480元/吨,也没有明显国际竞争优势。(但是,河南、山东等地的花生和芝麻在国际上有相当的竞争力。因为不是主要作物,这里不做重点讨论。)

第四部分我国进行农业补贴的必要性

因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还不发达,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生产各个方面的差距都相当大。比如说我国玉米的出口,需要提供40%的出口补贴,才能达到国际市场价格。可以说,入世后我国受到冲击最大的首先是农业。如何在入世后保护农业生产,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是稳定我国粮食生产,保护广大农民利益的重要保证,也是党和国家努力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这一切都要求对农业采取补贴和保护措施,以稳定农业生产,逐渐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也是世界许多国家对国内农业保护的手段之一,从其它国家的经验来看,这是有效地保护和提高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

第五部分对我国农业补贴的建议政策措施

入世后,对农业的一切政策都要以《农业协定》中规定的农业补贴不超过8.5%为限度。那么,在农业协定的允许的条件下,从哪方面进行补贴最为有效果呢?

从我国过去的做法看,最主要的补贴进行价格支持,采用保护价格收购措施,相当于对流通环节进行了补贴。但是,价格支持是需要削减的黄箱政策,而且根据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好。同时按照WTO《农业协定》要求,政府提供的价格支持应针对农产品生产者,而不应该是流通部门。因此,尽管今后价格支持在总量上有一定调控空间,但在支持结构及补贴目标上则需作较大的改革。应通过调整农产品价格支持目标、支持重点,深化农产品流通体系改革,逐步减少对流通环节的补贴,把支持与补贴的重点转向农业生产者。

关于对农业的补贴具体的措施,我非常同意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课题组的建议,重点在以下几方面:1.尽早改变和改革低效率的价格支持政策,将节省出来的宝贵财政资源,转为直接补贴等其他对农业的国内支持措施,把“黄箱支持“转为“绿箱”政策范畴的支出。

篇10

关键词: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根据提出的未来土地利用目标与战略,要实现这些不同的目标战略,除了统一的土地利用管制外,各地还应该在上一级的土地利用管制制度之下,根据当地情形进行适宜的土地利用管制。

一、土地利用管制的目的

1. 持续生产抑或保障粮食安全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于土地的重要部分――农地,人类对其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需求就是在其上能实现持续的农牧生产,以便满足一国或一地对粮食产品的基本需要。天生民,同时也给予其生存和发展的土地。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另一层含义就是,这方人的生存和生活首先主要仰赖这方水土。

“粮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不仅具有食物属性,也具有能源属性、金融属性、政治属性、人权属性”。尤其从国家层面而言,粮食问题乃是一国的战略安全问题。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常闻”,两千年前的贾谊已经洞察到粮食问题关乎一国的存废兴衰问题,这样的原理贯穿千年。因为无论作为个体的自然人还是作为群体的国民,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然后才谈得上发展问题。因此,粮食安全问题是天大的问题,这是无法也不能将其托付他人的。

2.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从理论上看,由于城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效率较高,城市化可以将转化为市民的农民所占用的农地尤其是居住用地( 即我国的宅基地) 释放出来,重新回归到生产功能的农地状态,反而有利于土地发挥功能。但是现实的社会往往不会简单地“此进彼出”,而是具有反应滞后性。美国地理学家 R. Northam 分析指出城市化的初期及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化的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较低,城市质量难以满足转移人口的生存需求,此时城市化形式多为粗放式的外延扩张而忽视城市内涵建设。此时,会有大量的耕地资源被占用。在城市化后期阶段,城市发展成熟,服务功能健全,城市对经济及人口的承载能力有了质的提高,转移人口不仅可释放出大量土地,还可在不消耗耕地的前提下被城市消化,此时城市化对耕地资源保护的正效应将超过负效应。

3.资源保护与发挥生态功能的目的

土地的资源保护与发挥生态功能的目的,便是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提高而产生的。在古代,人们虽然也有敬畏自然、敬畏土地的心理与行为,但由于人类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远未达到今天这样人与自然存在严重矛盾冲突的状态。对土地而言,那时主要是承载生产功能的财产权,而且其作为财产权的权利源泉也主要来自于其是具有可以交换买卖的具备生产功能的不动产。但是,随着人类活动尤其是工业文明下城市化对自然的负面影响日益显著,人类逐渐认识到资源保护与生态的重要性,从长远视角看这同样会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生态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附着于土地上的自然附着物的天然功能的发挥。因此,土地利用管制也有将土地界定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并实现其生态功能的目的。

二、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

1.城市用地紧张与土地浪费并存

目前,我国的城市土地资源被过度的利用,人地矛盾十分突出,有的城市政府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发展,大肆扩张城市用地,致使城市土地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能力遭到了破坏。在我国城市化发展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城市土地作为一种非可再生资源,出现了城市地皮紧张、道路堵塞等现象,同时城市土地使用过程中的浪费现象十分突出,一些城市忽视中央和上级政府的要求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规定,出现了多征少用、早征迟用,甚至征而不用的奇怪现象,导致了大量土地资源浪费。由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及宝贵性,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科学、合理的利用每一块土地,并用其造福于人民,造福于整个社会,切勿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

2.土地管理与城市发展规划步调不同步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主要是由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的,而城市建设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制定城市建设规划,虽然规定较为明确,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不力,两方面的规划必定有不相协调的部分,经常导致两个方面的管理时常脱节,这就会为今后在建设管理上造成不利的影响,从而不能保证城市建设有条不紊的进行。例如,土地利用规划中规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有些属于城市发展用地控制区域内,若两个部门之间不能通力配合,会给城市建设和土地管理两方面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使科学合理的建设行为无法正常有序地实施起来。

3.地方政府的目标和城市长期发展的目标不一致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有些地方政府忽视城市长期的规划、建设与发展,一味地追求地方利益在其任期内的最大化,认为自己任期内地方经济的一些成就都归属于自己的政绩,因此将一些占地面积较大且污染高的企业引入当地。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污染后的城市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原本的面貌,同时造成了社会资源包括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从而导致城市整体的科学建设规划被打乱了,所以“短视经济”的追求付出的代价是相当昂贵的。

4.城市土地市场化运作尚有待规范化

我国的城市土地市场可划分为三级,一级市场有一定的垄断和控制意义,土地使用者需要向政府缴纳出让金。二级市场指的是已获得土地使用权的集体、企业或个人直接将土地或在土地上所建的建筑投入市场进行交易。但是,目前城市土地一级、二级市场隐形交易大量存在,呈现出不协调的现象。三级市场指的是在二级市场的基础上对土地使用权进行支配,前提是采取房屋产权交易的方式。相比之下,二级市场上交易者众多、交易方式更为灵活、交易频度高且竞争更为激烈。此外,在二、三级市场上,由于利益的驱使,一些土地使用者没有将城市土地资源科学、合理的进行使用,由此可见二、三级市场缺乏有效的规范,存在一些混乱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后劲。

三、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措施

1.提高土地肥力,保护地表土壤,加快退耕步伐

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退耕是提高土地肥力,保护地表土壤的一种资源储备。近些年来,由于乱砍乱伐树木,我国土地资源荒漠化沙化严重,为了保护土地资源,就要加大退耕还林的力度,逐步把这些耕地和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并且为了加快退耕还林的速度,在一些有条件退耕的地区,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2.完善征地制度和补偿办法,缩小了征地范围

为了确保农村粮食供求大体平衡,要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建立以 生产粮食为主的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区,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制度和征地补偿办法,建立征地和土地转让最低价格制度。在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的前提下,保证农民丰年有余,灾年略歉。同时,为了加快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引进、开发优质高产新品种,同时也要研究和推广利用这些新品种,从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3.加强后备储存土地的开发力度,严格控制闲置土地

为了做好土地开源节流的工作,要加强后备储存土地的开发力度,深入调查检点项目的土地使用情况,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使用量,明确界线。并且按照相关政策,对闲置两年的土地进行严格控制,依法无偿回收,并且重新规划; 同时对闲置少于两年的土地,要收取开发土地闲置费用,从而对农村的空地、闲地进行整理融合,节约土地,科学合理利用土地。

4.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现代生活中随着工业化不断的发展,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破坏,使社会经济陷入恶性循环中,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了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政府要加强水土保持的力度,采取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使用科学合理的耕种方法,保证水土的营养和肥沃,并且要建立群众的环保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在今后土地发展进程中,我们必须展开进一步的摸索与研究,展开指标体系、生物自然的可持续性、社会经济的可持续、综合分析、土地管理规划、构建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等统一系列研究,最终实现我国土地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凌洁.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合理利用[J].华北国土资源,2014,02: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