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影响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5: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影响

篇1

一、江苏深化改革面临的形势分析

十以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都对江苏提出了深化改革的迫切要求。

国际经济尤其是国际贸易之间的竞争,将倒逼江苏经济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江苏经济开放度大、国际化程度高,经济发展与全球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后几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世界经济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是经济增长动力明显减弱,风险因素增多,经济增长处于低速徘徊状态;二是发达国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重新布局,积极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三是在国际市场相对疲软的局势下,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磨擦和争端明显增多。江苏作为对外贸易大省,会受到更多的影响。这一方面与我们产业发展水平相关,另一方面也跟我们的经济体制尚不完全适应国际经济的竞争有很大关系,必须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有新的突破,在与国际经济接轨、按国际惯例办事上迈出更大步伐。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

一定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与一定的经济体制相联系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大的瓶颈制约在体制机制障碍,没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转方式、调结构就会落空。江苏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处在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前沿,一方面,国际经济形势的最新变化往往先波及到江苏;另一方面,多年在发展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往往也会在江苏提前显露。这既对江苏深化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严峻挑战。江苏要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上走在全国前列。

江苏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的目标,必须以坚定不移深化改革作制度保障

小康与现代化反映的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状态,核心的和内在东西是人的素质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此相联系,江苏要在全国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就包括制度的现代化,必须通过制度变革,理顺经济社会关系,为实现小康和现代化扫清制度障碍。

二、对江苏改革实践的历史评估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早期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经济改革

江苏多年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改革。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早期阶段,江苏以发展乡镇工业为特征,创造了闻名全国的“苏南模式”,就是改革的产物。乡镇企业公有化程度低、面向市场调节、行政婆婆少,在当时情况下,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重大突破。在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之前,江苏就在全国较早地形成了“三个为主”(经济以市场调节为主、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工业以加工制造为主)经济模式,经济总量全国第一,并且成为全国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地区。

缺少系统配套和整体联动,江苏改革也有教训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体配套。从实践来看,江苏改革也有值得总结与反思的地方。一是在缺少上下联动的情况下,部分地区的改革单兵独进,结果陷于被动。典型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常州的综合体制改革,由于在机构和职能改革方面缺少顶层设计,下动上不动,常州撤并了许多机构部门,但上面的婆婆并未减少,结果下面与上面脱节,地方改革成了“孤岛”和“断线的风筝”,最后不得不重新恢复已经撤并的部门。二是随着改革涉及的既得利益越来越多,加之常州的改革教训,在一些人们的心目中,形成了“发展可以超前、改革不能超前”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放慢了改革的步伐。三是开放带来的经济高增长,掩盖了许多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弱化了改革的紧迫感和危机感。近些年来,我们主要实行的是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战略,即通过大规模利用外资、大规模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因此,一方面回避了有攻坚难度的改革,另一方面又形成了避开改革也能发展的表象。

三、江苏深化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策略选择

改革涉及的范围和领域很多,对江苏而言,在省级层面上,重要的是选择有江苏特色和优势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建立江苏改革和发展的新优势。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1)对进一步发展构成严重制约的领域,特别是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大障碍的因素,应该作为改革的重点领域;(2)关系民生的重要领域,改革与民生有很大关系,影响民生利益的重点,理所当然是改革的重点。(3)相对而言,磨擦系数较低,阻力较小,易于取得成效的领域。在重点确定以后,再找出其中的关键环节加以突破,提高深化改革的有效性。

遵循这样的原则思路,江苏深化改革拟选择这样几个重点领域: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理顺省市县关系;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促进可持续发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城乡一体化体制改革,建立平等的城乡关系。

在确定的重点领域如何深化改革?就是找准关键环节,选准突破口。

在深化所有制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方面,将关键环节放在民营权利与责任的界定上。民营经济是天然的市场经济,必须在市场经济中赋予重要的地位。否则,市场对资源要素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就难以充分体现。首先,要放开那些不必要实行垄断的领域,赋予民营企业投资经营的权利,包括融资的权利、就业的权利、分配的权利等;其次,划定民营经济的责任边界,减轻民营经济的税费负担;再次,建立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督促民营经济守法经营,诚实竞争。

在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将关键环节放在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职能和行使职能的监督约束上。由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决定,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是处在重点领域、居于关键环节的改革。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主要取决于政府的改革是否彻底和到位。首先,明确界定政府的职能。为什么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政府越位、错位和失位的现象,原因就在于政府缺少非常明确的职能定位,存在着较多的主观随意性。只有职能明确了,才能赋予政府的权力,进一步确定机构编制、人员以及政府运转的经费保障。这并非一般的大部制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次,约束政府的行为。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也不可能无为而治。问题是政府的行为必须受到严格的规范。“有形之手”要将该管的管住、管好,不该管的,要克服惯性,进一步从市场竞争领域退出,让“无形的手”充分发挥作用。对现有行政审批事项要进行清理、减少和规范;对政府行政的过程实行必要的全程跟踪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抓住了政府的职能定位和监督约束,建设一个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就有了基本保证,其他方面的具体完善也比较容易。

在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理顺省市县关系方面,将关键环节放在省与县事权和财权的划分上。认真总结已经实行的省财政直管县的经验,进一步推行全面的省直管县,并建立起一整套制度化的运行机制。最重要的是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形成以县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发展体系。在改革关键点的选择上,首先是准确划定省与县之间的事权,再依据事权划分财权。总的是扩大县级的权力,减少对县级发展的管理层次,应该由县里干的事让县里来干,并匹配必要的经济、行政权力,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义务。其次,充分考虑江苏区域发展差异很大的情形,实行有区别的政策。对贫困地区的县,省里仍然实行必要的倾斜政策。再次,对省辖市,按照中心城市的特点,有独立性地发展城市经济,增强聚集和辐射能力。

在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将关键环节放在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定价机制上。关键是建立健全能够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促进结构调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改变长期以来资源价格偏低,甚至无偿使用、浪费资源的经济发展方式。要以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最终消费等各个环节入手,调整不合理价格,完善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体系,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升级转型。要完善计征方式,将重要资源产品由从量定额征收改为从价定率征收,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要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健全矿业权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要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促进资源环境产权有序流转和公开、公平、公正交易。

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方面,将关键环节放在建立公平收入分配秩序上。收入分配是从结果来看的生产关系。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涉及政府、企业、劳动者三方利益关系,是改革最难攻坚的战役之一。目前,人们对收入差距过大、基尼系数太高意见较多,从改革开放前的平均主义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收入过于悬殊。更严重的是,这种悬殊非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结果,相反是严重的分配不公。解决这一矛盾,核心是更加关注公平,建立良好的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重视市场对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收入的初次分配,同时通过再分配建立最低收入保障机制和高收入者调节机制,将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以内。

篇2

[关键词] 入世 农村商业市场 必要性

中国加入WTO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战略选择。加入WTO后对我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我们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其中大力开拓农村商业市场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加入世贸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1.推进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入世后,在全球经济逐步复苏、高涨的背景下,我国政府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表现出了逐步回升,强劲扩张的良好态势。2002年是我国入世后的第一年,宏观经济出现了开局较好、全年逐季稳步回升的好形式,全年经济增长率由2001年的7.3%提高为8%,GDP首次突破了10万亿元人民币大观。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达到1090美元。随后的几年我国的经济都保持稳定增长。

2.有利于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入世后,我国国内的经济体制逐步与国际接轨,这将为解决我国经济体制中的深层次矛盾提供强大的外部动力,从而有利于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尽快形成,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3.国有企业面临困难加剧

产业竞争力归根到底是一个企业竞争力问题。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差是由于大多数内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差。国内市场受到冲击使国内产业受到冲击,而直接受到影响的则是竞争力较低的内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我国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尚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原有的历史包袱没有完全消除,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加上多年来技术进步缓慢,生产率水平较低,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差。近两年国有企业的效益状况有所好转,但亏损面亏损额仍然很大。随着加入WTO之后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将受到很大的冲击。同时,加入WTO要求国有企业按国际上通行的商业规则运作,减少政府对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这也使得国有企业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在国外产品的冲击下求得生存和发展,从而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从这个角度上说,国有企业比重较大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会相对较低;而在加入WTO之后受到冲击较大的产业中,很多国有企业将有被冲垮或破产的危险。同时,入世所带来的促进竞争效应也将极大的推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并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企业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社会就业压力增大

加入世贸同时意味着较大的经济结构调整,由此带来的结构性失业可能成为我国入世必须付出的成本。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随着企业改革的推进和劳动适龄人口基数的扩大,加之受近年需求不足和经济增长率下降的影响,失业人数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城镇登记失业人口1993年为420万,1997年增加到570万,提高了35.7%。下岗职工1993年为300万,1996年是892万人,到1997年增加到1500万人,相当于1993年的5倍。1997年我国经济增长9%,下岗职工增长61%,其中三分之二属于国有企业。有的专家估计,目前我国城镇实际失业人口大约为1300万人~1500万人,失业率约为6.8%~7.8%,农村尚有1.2亿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而加入世贸组织后,因国际竞争的压力和国际分工的要求,我国经济必须进行结构调整,特别是随着市场准入的放宽,我国部分产业和国有企业会受到较大冲击,随之出现大量失业人员。有关部门的研究测算表明,在对各种经济变量都做最坏打算的条件下,加入世贸组织造成的失业人数将高达500万人。无疑,这将使中国的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5.对农民收入产生影响

入世以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呈现出加速上升的趋势。200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为3431.7元,比入世前的2001年则增长3.8%,2003年,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为3582.4元,比2002年增长4.4%;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增至4039.6元,比2003年增长12.8%。从变动趋势看,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在入世后增长速度逐年上升,尤其是2004年的增长速度非常迅猛。

二、开拓农村商业市场的必要性

1.开拓农村商业市场有利于扩大内需

我国农村具有开发的巨大消费潜力,是我国国内需求的一个重要部分。1997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农村只占43%。如果农村的人均消费额和消费档次接近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那么农村的消费总量将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据测算,在使2亿户农民家庭家电产品的普及率达到1995年城镇居民家庭的水平,需要彩电1.51亿台,收录机0.93亿台,冰箱1.28亿台、洗衣机1.51亿台,可实现工业产值1.51亿元左右。课件,在城市出现饱和的产品在农村有着广阔的天地。由此可见,在我国靠城市经济发展和出口来拉动内需已经日益困难的当下,开拓农村商业市场是扩大内需的支撑点与必然选择。

2.开拓农村商业市场,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城市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状态,需要进行结构性调整,问题的关键在于主导内需的农村市场购买力未能有效提高,农村市场尚存巨大潜力。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市场在国内市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整个社会商品零售额中,农村的比重在国内市场中一直占有“半壁江山”,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进一步深入开拓农村商业市场,对解决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开拓农村商业市场有利于解决农村就业问题

由于我国劳动力供给仍处于高峰期,每年新增100万左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1.5亿以上的富裕劳动力产生,因此,我国入世后面临的就业压力比较严重。在农村方面,加入WTO后,农业贸易自由化以及给农产品进口准入的承诺,将会使一部分国内产品所替代,从而减少农民就业机会,目前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约1亿左右。开拓农村商业市场无疑会增加就业机会,大大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

4.开拓农村市场是促进城乡交流,减少城乡差别的重要途径

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近年来,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差距拉大,城乡差别十分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市场没有得到有效开拓。只有在开拓城市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增进城乡两个市场的连接与交流,才能使城市为农村提供商品、技术和资本的渠道更加通畅。开拓农村市场,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村信息、运输、加工、销售、信贷等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壮大,为农民进入第二、三产业提供更多的机会,推进城市化进程,而且有利于增强城市工商业的活力,促进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5.开拓农村市场是促进农产品市场与国际接轨的客观要求

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经济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但受世界经济的制约性也会更大。目前,我国农产品无论是在品种和质量、加工能力和加工程度、科技含量等方面与国际市场要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竞争力较差。通过开拓农村市场,大力发展高科技含量的农产品种植技术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全面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有利于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薛 敬:WTO框架下中国经济发展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2]李荣林:WTO的理论基础与中国的市场建设.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3年1月

篇3

关键词:城市规划;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应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工业化进程也随之加快,不但提升了我国的经济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同时也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以及规模的扩大,引发了很多尖锐的社会矛盾。因此,做好城市规划工作,对社会结构、空间结构以及经济结构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使其满足城市发展的多元化需求,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城市规划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进步,我国经济水平亦有所提升,促使城市建设及城市化工作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以及规模的扩大,使原有的城市规划布局已无法满足城市的发展需要。在此背景下,需结合城市发展现状,合理规划、设计空间结构、社会结构以及经济结构,以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从本质上来看,所谓的城市规划,即是预测城市的发展潜力,并采取科学的手段综合部署各个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是城市运行及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城市具有的多变性及复杂性特征,其规划应随着实际发展状况不断的修订与改进,以充分满足城市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涉及卫星城理论、多核心理论等多个领域内容,是指在城市管理及建设进程中,通过思考与总结而摸索出来的发展规律。卫星城理论一般是在地方政府及土地部门的号召下,在城郊地区兴建小规模城镇,分散城市人口,减轻城中压力,以促进城市得以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而多核心理论则是指大规模城市应围绕住宅区、工业中心区或商业中心区来发展,促使城市功能趋于完整。卫星城具有合理规划城市功能的作用,可在保持独立性的过程中,与中心城市进行良好的交流与互动。

总而言之,现代城市理论规划,可充分满足城市建设及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项目之中。

二、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

(一)改善社会环境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确保公正、公平的基础上,合理分配城市资源是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目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形成与应用,在土地资源的均衡配置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重要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改革开放前的资源浪费现象,还能够改善环境、保证多元化主体的实际利益,促使城市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

(二)引导城市建设

现代城市理论的应用,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及功能系统的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规划,加深各个城市系统要素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城市的功能性与作用,在为广大人民提供服务的同时,保证城市建设与规划工作落实到位。在当前时代,城市建设多以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为基础,在该理论中,始终遵循“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这一原则,明确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工程项目,依据实际情况,明确项目的市场定位,并对其进行整合。诸如:可着重建设城市中的商业中心、工业园区以及长途枢纽站等等,拆除一些不合理的或影响市容市貌的项目,保证城市的功能性与系统性。

(三)促进持续发展

在城市发展及其建设工作中,城市规划的预判作用与辅助作用极为重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资源浪费,或改善周遭的生态环境。在具体的规划过程中,应始终遵循“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在合理、科学的分析与引导之下,明确当前城市的发展方向、空间布局以及建设规模,以加深各大系统要素的内在联系。此外,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对相关设计人员的要求较高,除了要具备专业的知识之外,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与综合素质。全面考虑城市当前的社会布局与经济背景,不断完善、改进当前的城市规划内容,为社会的而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的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城市的发展及规划应兼顾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在保护地方原有生态环境的同时,合理配置城市资源,以推动其健康发展。

(四)形成城市形象

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形成集群效应、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现阶段,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工作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帮助城市确立形象、完善功能,将其中心城市的核心地位全面的显现出来。在具体的规划工作中,要求设计人员关注经济文化以及新项目的建设与发展,并保护好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彰显城市千百余年形成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独一无二的城市形象,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此外,在保证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同时,还应扩大城市对周边区域生态、文化以及经济的辐射作用,科学、合理的对城市产业进行布局,提高城市的核心优势,力求建立积极的、具有示范作用的城市形象,并采取适宜的手段,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五)推动体制改革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家制度的改革,通常涵盖两个方面,包括政治体制改革以及经济体制改革:1、政治体质改革;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能够根据不同级别政府行政“事权”,简化以往略为复杂、繁琐的审批程序及相关内容。由于不同城市经济、文化以及社会背景的不同,因而政府分权化程度也存在差异,在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不同级别的政府承担着不同的行政管理事物,各级政府均需具有明确的“利益”内涵与行政“事权”边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具有推动体制改革的作用,不但能够将权利管辖范围扩张至地方政府,还能使不同级别的政府意识到规划城市的重要性,激发地方政府建设、规划城市的积极性,促使城市功能得以充分发挥;2、经济体制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市场静止体制也逐渐趋于完善,在此背景下,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重心是带有公共服务性质的社会建设,并大力推动了经济体制的变革。在具体的规划过程中,应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培养设计人员、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全体百姓的公共政策属性意识,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调整、改进当前的产业结构,在推动城市发展过程中,既要促使各项功能系统发挥作用,又要保持原有的生态环境,争取为百姓提供一个自然、幽静且舒适的家园。

此外,还应运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调整当前城市多元化主体的利益分配情况,以帮助国家及各级政府做好公共事业的建设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的建设、规划以及发展进程中,可应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来指导城市的建设与规划,科学、合理的利用城市资源,扩大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社会、经济以及文化产业的辐射,大力促进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经济体制的革新。对于相关设计人员来说,应关注经济文化以及新项目的建设与发展,保护好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彰显城市千百余年形成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独一无二的城市形象,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推动城市健康、稳步、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牛睿.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23) : 282-282.

[2]施卫东.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21):257-257.

[3]韩笑非,胡玮炜.浅析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4( 10).

篇4

[关键词]湖北经济;工业经济;经济制度

1引言

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制度安排的效率会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能否快速转型取决于其内在的制度是否能匹配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还包括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及现代化进程等多方面的内容。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粗放经营为主的高耗能,低效率模式,而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以集约型经济为主的低耗能高效率的模式。制度经济学强调经济发展过程的演进性,以诺斯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家把意识形态、产权结构以及政府等因素作为内生变量纳入经济发展的分析框架中,认为制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对长期经济发展的研究中,制度因素尤为重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依赖于政府制定的制度安排及政策保障,舍弃政府的制度供给及政策制定,政府也就无法对经济发展进行干预甚至管理,因此,政府转型也必然体现为制度安排和政策规定的革新。政府要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向低能耗,高效率的集约型经济发展就必须要充分发挥其政府职能,因地制宜的制定与时展潮流相一致的经济制度。本文通过对湖北工业经济发展道路及制度的分析,找出其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制度问题,制度的创新不仅需要政府职能转变,同时政府政策制定也要适应经济发展,最终为湖北省建设“两型社会”提供理论参考。

2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道路及经济制度背景分析

2.1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湖北省形成了以工业为支柱性产业的经济发展格局,工业和制造业一直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但是自2008年经融危机以后,湖北省的工业经济虽然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速,但增速回落,下行压力增大,截至2012年湖北省前四月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931.5亿元,增长16.3%。湖北省为遏制经济下行趋势,着重打造武汉和十堰的工业化城市经济,其中武汉工业投资居全省第一,启建中华科技产业园,提速“工业倍增计划”,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随州计划打造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十堰大力推行工业兴市战略,实施“双亿工程”,建立工业园。

2.2湖北省经济制度背景

以钢铁产业为依托的湖北省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这里有丰富的钢铁、石油等资源,基于这一资源禀赋优势和地缘优势,建国后国家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湖北得以成为中央政府重点投资的地区之一,在此基础上,湖北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制度适应当时的经济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东南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但湖北省的经济发展却仍停滞不前,发展缓慢,经济体制还是原来的以重工业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进入到21世纪,湖北省经济体制开始转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市场经济,经济制度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但是仍是以高能耗,低效率的重工业为支柱性产业。

3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道路及经济制度现状分析

3.1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为加快全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工业整体竞争力,实现全省跨越式发展,湖北省在“十二五”规划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实现制造业的升级,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13年湖北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不断加大对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力度,工业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例超过43%。2014年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运行,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呈现出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态势,总规模不断扩大。

3.2湖北省经济制度现状

自全国“十一五”规划颁布后,湖北省为全面落实这一规划,2007年起加快推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达到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的目的,同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经济及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积极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2008年为落实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湖北省提出创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同时加强科技创新体制建设,形成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制度。十二五规划以来,湖北省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对国有企业,科技体制改革,以创新为核心,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但是现有经济制度仍以高耗能低效率的工业为中心展开的,缺乏新动力,政策制定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估规划,经济制度没有贴合湖北省各城市的发展状况,不能因地制宜的开展工作,因此导致全省经济发展严重失衡,武汉市和其他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过大,城市彼此间关系亲密度不高,每个城市没有形成自身的优势产业,不能建立品牌企业和完整产业链。

4湖北省经济发展道路转变中的制度问题分析

4.1全要素生产率低,资源配置不合理

全要素生产率通常被用于综合反映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作用,其实质就是技术进步率。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界环境约束增加,全国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出现下行趋势,湖北省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下行危险。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继续依靠以往的以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显然不可持续。由于传统的经济制度及政策倾斜,湖北的经济发展模式一直是以重工业为主的资本密集型产业,这种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比较低,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湖北省的这种以重工业发展为主的经济制度没有充分调动产业的积极性,产业生产率低,各大工业型企业劳动生产率低下,投入产出比较低,产业的技术落后,竞争力薄弱。

4.2政府没有充分发挥在市场中的作用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依靠政府职能来实现,政府如果没有正确的制定政策,履行职能,那经济体制也不会完善。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缺乏市场一体化,竞争性弱,这都是政府在市场体系建设过程中没有正确的发挥其应有的职能,没有形成创新性投资机制吸引资金流入,政府没有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制定适合其经济发展道路的新制度。

4.3市场开放程度低,制度缺乏创新性

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是以武汉为龙头,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但是各城市之间存在壁垒,城市间市场开放程度低,民营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产品的竞争压力小。湖北省地处中部,其地理位置使其置身于中国经济增长中心区域外,在政策上享受不到这些地区的经济优惠政策,也不能与这些地区共享资源开放市场,因此对其市场开放程度影响较大。湖北省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快,其经济发展不再满足外生增长方式,而是应该以内生增长方式拉动经济发展,经济不再满足低效率的粗旷型经济增长,但是湖北省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经济制度发展仍存留有原来的惯性,市场机制不完善,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小,市场竞争小,城乡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拉大等,正是这些制度和政策影响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5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道路转变的对策

5.1政府转变管理经济的方式,创新制度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法制的规范保障,因此湖北省政府应该及时更新思想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倡导“四低四高”的经济发展方式[5],转变以重工业为主体的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方式,加大对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以解决失业问题,拉动全省经济增长。为建设“两型社会”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转型战略,发展新能源产业,低碳产业,保持生态文明与经济可持续的平衡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上的引导作用,制定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相适应的机制,鼓励创新性产业的发展,努力克服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的惯性,改革工业企业,增强企业竞争力和产品多样性,建立以创新型企业为中心的创新体系,加强企业与高校的融合发展,实现高校科研实力转化成创新收益。同时注重对全省产业的质量升级,整改低水平产业,发展高质量产业,在推行政策、制度时注重对现行政策、制度进行科学评估,使其符合湖北省的整体发展环境,因地制宜的实施各项政策。

5.2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产业

近年来,湖北省工业企业发展势头良好,规模经济水平提升,但是这种良好的发展靠的是粗放的、外延型发展方式支撑的,这种发展方式难以支撑湖北省跨越式经济发展。因此,湖北省应充分发挥教育大省的优势,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把要素投入产业转变为全要素投入产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环保产业和低碳经济,建立以技术为核心的产业竞争力,降低高能耗低效率的传统产业在经济中的比例,加快关键技术研发突破。加大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不仅要大力发展高新产业,更要加强对第三产业的政策支撑,鼓励发展优质第三产业,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整改现有低水平的旅游业,结合高新技术,开发新兴技术含量高的新型旅游产业。

5.3打破城际产业壁垒,加快形成产业集聚

破除城际产业壁垒,首先要实现城际间的城镇一体化,因此湖北省要大力推动二级城市的城镇化进程,加大对二级城市的政策倾斜,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二级城市与武汉市的经济差距。湖北省要想实现产业集聚,就应构建湖北省的整体产业格局,以水资源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以新能源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密集的产业带,同时开放合作,促进武汉市与其他城市的互动交流发展,形成产业的跨区产业链,争取早日实现产业园模式。更加积极的推动城际列车等道路建设,改善武汉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交通状况,节省经济成本,吸引企业投资。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集中的优质资源更多,为早日打破城际产业壁垒,应进一步的开放资源,让渡部分利益,在维持自身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

6结论

湖北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主要是依靠工业的转型实现,现有工业的高能耗低效率阻碍了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不高,产业技术创新优势不明显,城市间城镇化差距大,产业壁垒存在,难以形成跨区产业链,工业产业园无法形成,产业集聚的作用发挥不出来。针对这些问题,在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湖北省政府不仅要从自身的职能出发还要从市场出发,制定新的政策制度,努力抓住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发展机遇,积极推进全省工业经济制度的创新,着重刺激产业创新能力,增强创新科技投入,着重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全省资源的优化配置,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以促进其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型,早日建立“两型社会”配套试验区。

[参考文献]

[1]史晋川,谢瑞平.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制度变迁[J]学术月刊,2002(5).

[2]杨静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本在于提升制度效率[J].学术界,2010(11).

[3]王晓雨,姜晓琳.制度安排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之转型[J].学术交流,2013(08).

[4]石杰琳,秦国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政府转型:角色转变和制度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14(11).

篇5

【关键词】收入分配差距 现状 原因

一、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分析

(一)从总体上看,我国基尼系数不断上升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公认的判断收入平均程度的基本指标。国际上通常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为高度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比较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过大,大于0.6则为高度不平均,有可能能会引发社会骚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字,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前为0.16,2000年起开始超过0.4,2009年为0.47,我国基尼系数一直在国际警戒线以上,说明我国收入差距问题比较严峻,我国已经从改革开放前高度平均的国家进入了收入差距悬殊的国家。基尼系数上升速度在世界范围内也实属罕见。

(二)行业差距不断拉大

根据调查,1990年,行业职工人均收入最高与最低比为1.76:1,1995年为2.23:1,2005年为4.73:1,2010年为4.20:1.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统计数据,2003年,平均工资水平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平均工资水平分别为30897元、20780元、20442元,而排在后三位的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平均工资水平分别为6884元、10894元、11198元。2010年,平均工资水平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平均工资水平分别为70146元、64436元、56376元,而排在后三位的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其平均工资为16717元、23382元、25544元。由此可见,行业之间的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三)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改革30多年来,我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了经历了一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又扩大的过程。根据资料,1978年我国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33.6元,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2.57倍。改革开放之初,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在农村展开,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到1985年,二者差距达到了历史最低点1.86倍。从1985年起,经济改革重点向城市转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迅速,直到2002年达到了3.11倍,后来一直保持在3.1倍以上,在2007年和2009年,差距更是扩大到了3.33倍。根据部分学者研究表明,如果再考虑到城镇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隐性收入,我国城乡居民实际差距将达到惊人的5:1~6:1。

(四)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历史环境,人口素质以及经济政策等多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地区差距一直存在。从具体省市来看,2010年收入最高的上海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838元,而最低的甘肃省仅为13062元,二者绝对差额18776元,相差2.44倍;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上海市为13746元,最近的甘肃省仅为3308元,其绝对差额为10438元,二者相差4.16倍。

二、造成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分析

(一)固有的客观因素扩大了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资源状况、人口因素、历史条件等因素客观上造成了我国的收入分配的差距。东部沿海地区,历史上就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方,近代工业也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河地区。开放水平高、人口受教育程度高以及沿海的区位因素,为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而西部地区,这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对外交流较少,工业基础和基础设施都比较薄弱,限制了外部资本的流入。这是造成地区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行业垄断加剧了居民收入差距

造成我国垄断的因素主要有行政垄断、自然垄断和技术垄断。行政垄断主要表现在行政许可证上面。严格的行政许可制度可以使非垄断部门成为像其他垄断行业一样的垄断存在。自然垄断主要由自然矿产等因素形成的。如果开发矿产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这样就有效阻止了中小资本的进入,形成垄断。技术垄断是因为由于实行对专利技术和非专利技术的保护,使得率先实现技术突破的企业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可以迅速占领市场,而技术落后企业或者没有能力研发,或者研发需要较长时间,因而丧失了发展先机,形成了技术垄断。

(三)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支持工业的发展,我国实行了城乡分割的政策。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撑工业严重扭曲了城乡经济关系,使得大量农民束缚在土地上,造成了农村生产力低下,农民增收缓慢。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与此同时,不合理的技术、资金、人力流动也造成了农村科技水平的低下,使得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四)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战略也是造成地区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使得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迅速改善,政策优惠和税收优惠极大的促进了外贸的增长,经济体制改革也破除了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桎梏,激发了经济活力,使得东部地区发展速度大大快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由于落后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吸引外资较少,丧失了赶超的机会。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资源开发城市;城市转型;能源支配;环境治理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01

引言

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煤炭资源型城市各项发展指标全面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中部和北方地区更是突出。过度依赖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产业价值链分配不均等、自然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是当前煤炭城市普遍面临着的发展威胁和挑战[1]。在开发煤炭资源过程中,对周边土壤、空气、地下水等都会造成严重污染,如何修复煤炭城市被污染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当前煤炭城市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2]。目前,煤炭型城市转型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地方政府的重点工作,而且已上升到国家层面。本文将对煤炭城市产业转型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并从体制改革、生态修复等方面提出治理对策。

一、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与评价研究

国内煤炭城市发展模式最早借鉴了苏联的地域综合体模式,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推进,这种模式逐渐暴露出了各种弊端。在体制改革过程中,煤炭城市由于过度依赖煤炭资源发展,其原始资本积累明显要比其他城市少得多,这使得其遭遇了体制不公平待遇。一直以来,国内资源型城市发展受到了太多市场外因素影响,例如税收、价格、产业政策等,对城市发展模式和路径产生了深远影响。资源型城市在推进体制改革过程中遇到了巨大阻力,要弥补其历史资本积累亏空不仅要依靠市场手段,同时也亟待期待非市场力量的帮助。目前,大多数资源型城市面临着政企不分的困境,根据国外发展经验,城市转型发展必须要理顺政企关系,明确城企权责和义务。资源型城市长期倾向于资源开发利用领域,最产业结构、经济制度和产权制度缺乏足够重视,这是当前其发展过程中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国内学者主要从经济角度来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产业升级和转型成为学者们关注最多的问题。在国内资源型城市中,东北资源型城市最引人注意,产业衰退引起的失业率生生、经济发展倒退以及贫困问题,引起了政府、学术界等高度关注。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资源产业结构优化与地方经济发展、资源产业链利益分配与城市发展关系是当前学术界研究存在的较大空白。从当前文献梳理情况来看,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亟待补充和完善:

首先,大多数学者将资源型城市发展危机归为资源枯竭、技术落后等方面的影响,鲜有学者从制度角度来分析资源型城市发展困境;

其次,目前学者大多倾向于经济、规划、环境等角度来研究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很少有人从城市居民社会心理、行为角度来分析问题;

最后,现有研究文献将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简单的等同起来,显然这种做法有失科学合理性,因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一直以来学者们都侧重于经济转型角度来分析煤炭型城市发展问题,而产业转型只不过是通往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途径而已,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技术、制度、环境等同时提出了要求。

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分析与方案

这里以淮北市作为案例分析,淮北是我国著名的“煤都”城市,为国家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煤炭资源。为了走出过度依赖煤炭资源发展模式限制,淮北市未雨绸缪进行了发展转型规划:从单一的煤炭行业向多元化产业转型、从传统农业向向现代农业转型、从传统商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从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从煤炭产业主导发展模式向生态绿色城市发展,从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经过多年努力和转型,淮北市产业多元化发展收到了良好成效,煤炭产值占比逐渐下降。在中部崛起以及振兴淮北战略推动下,淮北立足地方发展实际,以六大转型发展为龙头,稳扎稳打,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总体来说,淮北市转型方案主要有如下特点:

1.拓宽炭产业辐射范围,走多样化产业发展道路

为提高煤炭产业产值,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产业基地,通过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形成规模效应,不断拓宽产业链辐射范围,延长产业链长度,大力发掘传统产业增长空间。以拓宽煤炭产业辐射范围为导向,大力推进煤炭产业深加工,利用地方传统产业聚集效应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大力引进煤炭洗选加工、煤化工产能,发展煤泥奸石发电,投资粉煤灰项目,打造煤焦化电一体化产业链。在立足传统产业链基础上,大力推进“煤化盐化一体化”产业。截止到目前,煤炭产业产值规模显著增长,同时绿色发展、环境保护观念得到了强化。

2.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断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推手,加快城市转型发展步伐,大力提高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城乡科教文卫一体化、城乡社会保险体系一体化、城乡劳动和就业一体化、城乡自然环境保护一体化以及城乡组织文化一体化。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发展体系,在发展传统产业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

3.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开展外向投资合作

不断优化投资发展环境,打造高效、务实、公平市场环境,提高政府部门行政管理效率,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政策支持。通过招商引资、校企合作、产业政策等途径,引入外部经济发展资源和要素,不断夯实本地经济发展基础。

三、结束语

本文对煤炭城市的定义、特点进行了介绍和阐述,从产业发展角度出发,提出了煤炭城市转型发展思路和对策。煤炭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特点,煤炭城市必定要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来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本文最后提出了煤炭城市产业转型具体对策,阐述了产业转型基本路径、方向,并采取案例分析方法,吸取了其他煤炭城市转型发展经验。

参考文献:

[1]汤建影,周德群.中国煤炭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实证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7,22(11):58-63.

篇7

关键词: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因子分析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城市和乡村在区域分工中的功能演变,人力、技术、资本和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优化配置,使产业间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在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非均衡发展及思想意识差距。通过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最终实现城乡之间的全面和谐发展。具体到河南,作为人口和农业大省,城乡一体化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就是要在适宜的经济格局上,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城镇、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使农村的文化、卫生、教育等公共设施和社会服务事业接近城市水平;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公平合理的社会管理体制,彻底改变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因此,正确认识和评价河南城乡一体发展水平,对于制定适合的发展战略,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构建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指标体系设计和数据选取

城乡一体化涉及经济社会、人类生活、生态空间等相互影响的各个方面,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城乡发展的诸多方面,包括经济、社会、人口、空间和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考虑到研究条件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根据科学、全面和目的性原则,以能够反映城乡一体化的真实水平,又能体现城乡一体化动态进程,结合河南的实际情况,本文选取1990年到2009年的数据,就河南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研究。为保证指标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可比性,优先选择信息量大、特征敏感型的9个比值形式的结构性指标:非农产值与农业产值比(X1)、城市就业人口与农村就业人口比(X2)、人口城镇化率(X3)、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比(X4)、城乡人均收入差异度(X5)、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X6)、城乡消费品零售额差异度(X7)、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比(X8)、二元对比系数(X9)。

二、河南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因子分析

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16.0对上述指标进行KMO检验和巴特利球形检验发现,KMO值为0.725,巴特利球形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小于0.5,拒绝原假设,认为适宜于因子分析。

为了消除因数据类型不同而带来的分析误差,使数据无量纲化,利用软件SPSS16.0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降维因子分析法得到因子特征值及其贡献率。本文选择前三个因子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作为初始因子,其特征值分别为4.843、2.064和1.291,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1.101%,说明前三个因子基本包括了全部指标绝大部分的信息,能够较全面地反映所有指标。因此,提取前三个因子就能较好地解释全部变量信息。

将因子载荷矩阵除以系数i为第i个特征值,i=1,2,3),得到各公因子的线型表达式的主成分系数和原始指标的标准化值,如表1所示。(表1)

根据分析,可以计算每个观测量的各因子得分数F1、F2和F3:

F1=0.404ZX1-0.335ZX2+0.393ZX3-0.173ZX4+0.364ZX5+0.369ZX6+0.340ZX7-0.148ZX8+0.368ZX8

F2=0.236ZX1+0.366ZX2+0.191ZX3+0.520ZX4+0.265ZX5-0.247ZX6+0.433ZX7+0.408ZX8-0.135ZX8

F3=-0.167ZX1+0.227ZX2-0.331ZX3-0.251ZX4+0.283ZX5+0.349ZX6-0.116ZX7+0.636ZX8+0.358ZX8

根据各主成分系数(利用SPSS16.0处理后主成分得分矩阵)及他们的方差贡献率构建综合得分函数:

F=W1F1+W2F2+W3F3

W1、W2、W3分别表示第一至第三主成分的权重,等于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除以方差累积贡献率。计算出权重的数值分别为:0.591、0.299、0.158。把各个主成分权重和得分代入综合评价函数得出河南各年的城乡一体化综合得分,如表2所示。(表2)

三、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基本判断

(一)河南省城乡一体化水平发展演变。根据河南省各年统计数据得出1990~2009年河南省城市化水平、二元对比系数,与上文中主成分分析得出的城乡一体水平共同绘制图1。可以看出,河南城市化水平一直呈平稳上升趋势,自1995年后,城市化速度加快,并在2004年城市化水平指标达到28.9%以上,河南省开始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和城乡一体化水平系数波动较大,说明河南省二元经济结构演变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波动较大。结合三个指标的数据演变和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本课题将河南省1990~2009年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图1)

1、第一阶段,从1990年至1993年。二元对比系数从0.237降到0.168,二元经济结构大幅度恶化,但是由于城市化水平上升态势略微加速,河南城乡一体化水平处于一个快速上升阶段,得分从-2.340升到0.173。在此阶段,由于国家对“三农”的优惠政策对于农业和农民的促进作用较小,农村经济体制没有大的变动,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徘徊阶段,城市不能有效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城市化速度放缓,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大幅下降。而各地工业迅速发展,在国家宏观政策先抑后扬的作用下,工业化率急剧上升。河南二元对比系数大幅上升在大幅变动中恶化,二元经济结构明显。但在这一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工业的迅速发展,河南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业化、城市化得到初期的发展,城市聚集和辐射作用大大促进了城乡一体化水平。

2、第二阶段,从1994年到1998年。城市化进程加剧,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缓解,城乡一体化形势先急剧恶化后又有所好转。随着国家深化改革粮食购销体制,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提高,城乡二元对比系数从0.181升到0.231。但粮食的连年丰产,使其价格也迅速下降,“谷贱伤农”。尽管随后几年内,粮食价格有所回升,但是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使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利益并未获得根本性的增加,城乡一体化水平也降到1996年的-1.753。1996年以后进入城市经济的新一轮高速扩张期,农村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到1998年河南非农业人口比重已经达到17.6%,平均每年上升0.64个百分点。城市化与工业化呈现出良性互动态势,也使河南的城乡一体水平在波动中先下降后上升,但总体水平较低。

3、第三个阶段,从1999年到2009年。城市化水平稳中有升,二元经济结构呈波动恶化的趋势,二元经济结构加剧转换,二元对比系数从0.19降到2003年的0.14,又升到2009年0.191,表明河南一直处于二元经济结构显著时期。但在这期间,河南省城乡一体化水平大幅提高,由1999年的-0.965上升到2009年1.833。由于国家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要求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对城乡关系和发展的重新定位,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收益的提高;另一方面,户籍制度的深化改革和就业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农业就业比重迅速下降,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有所上升。河南这一阶段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加快,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标志着河南省进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二)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基本判断。首先,按上述分析,河南从1999年以来,城乡一体化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进入了城乡一体化的平稳发展阶段,但处于一体化发展的较早期阶段。河南是农业大省,农业从业人口众多,2009年底达到2,765万人,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很强,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较小。“十一五”期间,河南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产业承接能力不强,城乡基础建设和规划统筹程度不高,各种资源在城乡市场间不能合理有效地流动,农村劳动力大多处于自发流动状态。虽然,在1995年河南提出了“加快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步伐”后,河南城乡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新势头。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城-镇-乡网络结构不合理、辐射带动功能弱,资源利用率不高、各自为政发展、区域发展乏力等问题,还没有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运行;其次,河南城镇化发展一直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1990年城镇化率15.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8个百分点,2002~2009年城镇人口增速加快,年均增速为6.44%,高于全国年均增长2.98%的速度,城镇化率达到37.7%。9年间,城镇化率年均增速为1.66%,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为8.89个百分点。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2009的城镇化率与安徽省相差4.4个百分点,与湖北省相差高达8.3个百分点;最后,河南省二元经济结特征显著。2.99的城乡人均收入差异度和0.191的二元对比系数都表明河南省现代产业部门和传统产业部门二元特征对立明显,经济结构整体上仍是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进入1,000美元~3,000美元时,一个国家或地区会进入经济社会矛盾凸显期,也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人均GDP3,000美元标志着达到中等国家的收入水平和初步实现现代化,河南省2009年人均GDP为3,012美元,正处于二元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能否顺利转型跨越对于河南经济社会的长期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主要参考文献:

[1]陈鸿彬,王兢,陈娟.河南中心城市带动能力评价及提高对策[J].经济地理,2010.4.

篇8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和城乡收入比是用来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两个常用指标。从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看,我国2003-2013年间的基尼系数如表1所示。从表1可知,2013年的基尼系数比2003年下降了1.25个百分点。图1显示十一年来我国基尼系数均落在0.470-0.495之间,反映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而2012年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2010年我国全体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61,而官方数据为0.481。可见,由于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不同,数据缺乏一致性,其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也不能完全适用于收入差距的趋势性研究。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连续性,城乡收入比指标更适合本文的研究。其中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按当年价格)的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由此计算出1978-2013年各年的城乡收入比(见图2)。对比图1和图2可知,2003-2013年间全国基尼系数的变化轨迹和城乡收入比的变化轨迹极为相似,这验证了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的变动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基本一致(田卫民,2012),且图2显示出改革36年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表现出不断扩大的特征。我国居民城乡收入比由改革之初的2.5704扩大至3.0301,而2008年开始有所回落,2013年的城乡收入比为3.0301。36年来城乡收入比共上升了17.88%,年均上升约0.51个百分点。总体而言,我国城乡收入比在扩大,且呈现出典型的“阶梯形”特征。

二、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阶段性特征分析

我国经济改革历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轨制变革过程,居民的收入分布状况也随之改变,大体上表现为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增大。同时我国经济改革措施分阶段向前推进,各阶段的改革重点和难点均有所不同,因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来源及变动幅度会呈现出不同阶段的特征。考虑到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及城乡居民收入分布变化的时期性特点,1978-2013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可划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1983年,改革的初期出现了短暂的下降,城乡收入比从2.5704降至1.8225(36年间的最低点);第二阶段是1984-1994年持续上升时期,城乡收入比从1.8354升至2.8634;第三阶段是1995-1997年短暂下降时期,城乡收入比从2.7147变化为2.4689;第四阶段是1998-2007年再次上升时期,城乡收入比由2.5093升至3.3296;第五阶段是2008-2013年再次下降时期,城乡收入比由3.3149降至3.0301。结合我国经济改革政策分阶段分析如下:第一阶段(1978-1983年):为强化农村经济改革,1978年以后逐步确定了“共同富裕”目标和“阶梯式”发展战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然而,在我国生产力落后的背景下,“共同富裕”指导思想及“阶梯式”发展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不同群体、地区之间发展差异的扩大。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的自由配置作用使机会平等的保障软弱,在资源要素分配不均的情况下,占据优势的个人或团体获得优先权,于是贫富差距开始扩大。但收入差距的存在是冲破平均主义、达到共同富裕并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主要改革措施:农村家庭施行承包经营,抬高农副产品的价格,对城镇企业开始实行放权让利。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和农副产品价格的提高均为农村居民争取了较为公平的致富机会,而城市经济体系改革的滞后性使得传统的报酬决定机制及收入分配体系并未发生改变。此阶段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31.89%,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仅为64.41%,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的提高幅度超过了城镇居民,因此,此阶段我国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异在缩小。第二阶段(1984-1994年):以城市改革为中心。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政策开始向城市不断倾斜,这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1988年《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在十三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为改革道路扫清障碍。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及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培育和发展市场经济,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体制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改革农村经济制度和扩大对外开放等。主要改革措施:城镇企业承包制的推广,非国有经济发展迅速,国家缩减对亏损企业的补贴,公社体质解体和农民自主经营、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此阶段的改革主要发生在城市,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由1984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652.1元增加到3496.2元,增长幅度为436.14%,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上升了243.62%,可见城乡收入差距显著扩大。第三阶段(1995-1997年):城乡收入比由1995年的2.7147降低为1997年的2.4689,此阶段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小幅度回落。第四阶段(1998-2007年):国有企业改革走出困境,效益明显得到提升,一系列相关配套机制相继建立,增加了城市职工工资水平,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幅度较小。同时城市区划变更频繁,一些比较富裕的乡村划到城镇,也影响了城乡收入比水平。1998年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强化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强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使农产品市场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强化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改革、改变政府机能、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现代产权轨制等。第五阶段(2008-2013年):农村外出务工人数继续增加,农民工资收入增加,农产品高价运转,部分农产品价格仍处于上涨形势,这有利于农民增加经营性收入,另外政府也加大了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着重推进农村改革,提出强化农村制度建设,鼓励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深化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这些政策旨在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加之之前的农业税减免、农村社会保障投入的增加等政策效果显著,这就使得城乡间收入差距呈现出缩小的变化趋势。

三、我国城乡收入比时间序列的趋势分解及预测

(一)趋势分解本文采用Hodrick-Prescott滤波方法对城乡收入比时间序列构成成分中的循环要素和趋势要素进行分解。此方法被广泛用于宏观经济学中研究序列构成成分中的长期趋势。滤波图(见图3)中趋势项Trend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趋势,即城乡收入比的未来趋势并不明显,仅表明其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并有下降的可能,现阶段趋于稳定状态。而Cycle所呈现出来的周期性特征,刚好验证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阶段性特征。

(二)趋势预测现实中的许多时间序列,不妨以时间作为横坐标,观测数据作为纵坐标,然后把各个观测数据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非光滑、不可微的折线,即为分形曲线中的一种,这类曲线很难用经典数学方法来处理,而用分形理论方法则较易分析。时间序列的长记忆性可以通过计算的H值(Hurst指数的简化)进行判断:当H=0.5时,时间序列是完全随机游走的白噪声;0≤H<0.5时,时间序列具有短记忆性,有反持续性效应,H接近0的程度反映了这种反持续性效应的强度,即表现为H越接近0,则负相关性越强;0.5<H≤1,时间序列具有长记忆性,呈持续趋势,表现为“波动集聚”,H越接近于1,趋势越明显;H越接近于0.5,则逐渐趋于随机性。目前估计Hurst指数最常用的方法是R/S类分析法,本文选用由Hurst(1951)和Mandelbrot&Wallis(1969)提出的经典重标极差分析法即经典R/S分析法。由此可知Hurst指数H=0.9500,分形维数α=2-H=1.0500,可决系数r2=0.995,这说明拟合效果相当好(见图4)。其中,0.5<H≤1,表明我国城乡收入比时间序列具有长期记忆的特性,呈持续趋势,表现为“波动集聚”,且H=0.9500,几乎接近于1,这说明,现有的区域经济政策有利于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而且缩小趋势将明显持续。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首先对研究指标进行了选取,考察了衡量收入差距的第一个指标——基尼系数,并对2003-2013年间全国基尼系数进行了分析,其分析结果一方面说明了研究城乡收入差距对于研究全国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出城乡收入比指标的可取性。因此本文采用1978-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了1978-2013年各年的城乡收入比。然后结合我国的经济改革历程分析了改革以来城乡收入差距呈现的阶段性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制度改革历程可以用来解释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轨迹。最后采用HP滤波对城乡收入比序列进行了趋势分解,发现趋势并不明显,但验证了城乡收入差距的阶段性特征。然后运用经典R/S法对城乡收入比时间序列进行趋势预测,研究发现,现有的区域经济政策有利于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而且缩小趋势将明显持续。同时本研究也验证了库兹涅茨“倒U曲线”的拐点在我国出现。

在三十多年的经济转轨进程和发展历程中,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体上呈现显著增大的变化趋势。然而并不是体制变迁的所有因素都有扩大居民收入差距的性质。实际上,导致收入分配过度不平等的主要原因是那些无序化因素的长期作用,使居民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个人和社会福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改革的成本或为之所付出的代价。此外,许多不公平竞争现象在我国经济生活中依然存在,甚至愈演愈烈,最突出的是一些部门、行业甚至个人能够通过垄断地位,或借助于不公平的初始竞争条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继续获得高额利润。这表明在社会收入初始分配过程中就已经存在着不合理因素,且增大了居民收入差距。改革至今,政府已充分认识到我国贫富差距过大的严峻性,并采取了相应措施。

篇9

前言

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的长期发展,同时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近年来,世界各国在积极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都需要面对失业率上升的问题,它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国家的长期发展密不可分。在失业率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影响,本文从贫困的加剧以及资源的浪费等角度出发展开了详细探讨,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一、目前我国失业的经济影响

(一)贫困的加剧

现阶段,我国正面临着体制转型,这一时期如果面临较大的失业率,将导致国家的贫困程度加剧。具有效调查显示,每一个家庭当中,如果拥有一人失业,那么同全国平均贫困水平相比,这个家庭的频率是其二倍之多。从这一数据中可以看出失业将给城市经济造成严重的压力,提升贫困程度。具有效数据显示,同普通人相比,失业的人将拥有六倍以上的机会面对贫困。近年来我国在缺乏健全的设备保证条件基础上展开了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这是导致我国失业率上升以及贫困加剧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深入挖掘各种资料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二十世纪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为2.5亿左右,而至二十一世纪初,这一数量明显降低,已经不到3000万。而城市发展中,贫困人口的数量却出现了增加的趋势,二十一世纪初,城市人口贫困发生率甚至高于农村人口。这充分说明,我国城市经济飞快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减轻贫困的压力,却导致贫困现象的严峻。由此引发的教育匮乏等现象更值得关注[1]。

(二)资源浪费

在科学和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现阶段劳动力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每一天自身所拥有和消耗的价值都会低于产出的价值,而这一差距在科技日新月异的过程中还在不断加剧。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仅仅对社会财富进行了消耗,却没有及时的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将是劳动力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现阶段我国社会当中至少拥有两亿左右的闲置劳动力,如果促使这些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每年创造出来的国内生产总值将上升两千万亿之多。

二、促进就业的政策选择

(一)加大对公益性岗位的开发

公益性岗位指的是各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在运行过程中对公益性的岗位进行开设,包括管理以及服务等岗位,其运行过程中拥有非盈利的目的。通常包含的岗位内容有公共安全保卫、停车场管理、公共环境绿化以及社区教育等岗位。

这些岗位工作内容不需要较高的技术含量,同时工作人员也只能够得到较少的报酬,然而可以较大程度的进行人员的安置,适用于年龄较大、专业技能相对较低的劳动力。在进行此类岗位开发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方式是政府的购买,在对大量失业人员进行有效安置的过程中还能够拥有充足的经费;同时在卫生、绿化等岗位设置的过程中,能够对当地的投资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工资补贴政策

社会经济主体在日常运行过程中,通常都会追求最大化的利益,雇佣劳动力过程中需要消耗的成本以及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是决定劳动力雇佣数量的基础,如果雇佣成本同边际生产力一致,社会经济主体运行过程中将会停止对工人进行雇佣。在不改变边际生产力的过程中,对雇佣成本进行降低可以增加劳动力雇用数量[2]。然而向上调整工资是一项刚性原则,工资的降低将难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要想在一段时间内增加劳动力需求,就可以通过工资补贴政策来实施。在面对下岗职工以及低收入家庭等过程中,政府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工资补贴,从而保证社会经济主体在大量雇佣工人的过程中可以降低工资,政府可以利用这种手段引导并鼓励社会经济主体来更多的雇佣工人,为其提供就业机会。

(三)构建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从全国的角度来看,对以往城乡隔离状态进行有效的消除是构建统一劳动力市场的重点,这一过程中应对不合理的户籍制度等进行改革,并引导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进行自由的流动。近年来,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也是积极进行以上改革的重要原因。同时,我国在积极进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分离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对其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个特点明显的非正规部门就是农民工,其从事的主要行业是第三产业、建筑以及餐饮等,这些劳动力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工资相对较低并承担着城市建设过程中强度较大的工作,为城市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3]。同时,农民工在城市当中打拼,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专业技能以及资金,他们是将先进的工作经验带回农村的主力,也是加快农村经济建设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在积极进行城乡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构建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当乡镇企业中聘请了大量城市技术人员时,当地的经济以及就业等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

篇10

关键词:城建档案 档案管理

随着我国城市化战略的实施以及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处于一个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而城建档案工作也将面临新的形势。及时分析和了解城建档案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正确判断城建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是城建档案工作应当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 城建档案在档案资源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城建档案是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规划部门在生产实践中的劳动成果,是城市发展和建设活动的真实记录,它既是现实和长远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维护、改建及科研工作的凭证和考察依据,也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具有极大的参考和保存价值。

众所周知,工程设计人员在城市基础设施设计中,往往要参考以往的设计资料,从中获取原有的地貌、地下等相关资料,作为设计依据。如若原有的设计文件没有归档,那么就需要花费一定的人力和财力重新进行勘察和分析,而且也必将浪费一定的时间,影响设计周期。例如,辽宁省档案馆1987 年为大东港建设提供了水文地质档案,节省了重复勘察费用共计2300余万元,并为提前完成该设计任务,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社会各方面利用城建档案的需求急剧增加,城建档案的实践性、重要性和它产生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它将成为城市经济建设的宝贵财富。

二、城建档案管理体制的多元化

1980 年全国科技档案工作会议确定,在档案管理机关统一掌管下,按专业管理科技档案是我国档案工作的现行管理体制。统一掌管,是国家档案局及地方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宏观管理。按专业管理是采取主管机关和企业、科研单位两级管理。这种档案管理体制适应和促进了科技档案工作的发展。

以我院为例,我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是在长春市档案馆的统一掌管下,在长春市建委的监督下,进行档案管理。我院自建院五十多年来,按各专业分类,形成了自己的档案管理体制,有效的保存了各种城建档案,并使之转化为极具参考价值的信息资源。

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数量减少,民营、中外合资、股份制等企业数量大量增加,尤其是今年全国勘察设计单位的改制工作使得设计单位脱离了事业单位的行列。以长春市为例,市政设计单位已从过去的一家增加到十多家,有些民营和股份制单位没有主管部门,因而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已不再是两级管理。这种状况,使各勘察设计及施工单位对城建档案管理的体制呈现多元化趋势,而原有的档案监督方式也将不适应这种体制的变化,即造成有些单位无主管单位监督,大量档案流失。要适应这种变化,有效监督和保存城建档案,必须实行档案监督管理的多元化,确保档案监督体制的正常运行,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城建档案信息资源。

三、 城建档案需求社会化

城建档案目前已成为各勘察设计及施工单位的储备信息资源,变为各基层单位的无形资产,利用率也在逐步提高。但设计人员对城建档案的需求,既有来自单位内部的,也有来自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如我们在设计一条道路时,往往要考虑到地下的煤气和自来水管线,这就要从有关部门获取一定的相关资料,从而解决不安全隐患。再比如一个施工单位在维修一条管线时,如果能从有关设计部门获取排水管线的相关资料,则可以大大节省施工工期。

但目前所有基层单位都把本单位的城建档案视为机密,不对外提供服务,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勘察和设计,这不仅增加了成本,浪费了时间。而且由于没有和原由设计沟通,造成有些工程的不协调。如所有城建档案社会化,即各基层单位的城建档案在保密的前提下,面向社会实施有偿服务,则可以更进一步使城建档案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充分发挥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 城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服务手段的现代化

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标志的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正在改变档案管理的传统方式和手段。城建档案的管理和服务手段也同样由传统手工作业方式向信息化、自动化转变。

以我院为例,目前已实现了档案的计算机检索工作,这极大地提高了城建档案的信息传播速度,方便了设计人员利用。例如只要在计算机上输入某一段路名,就能找到该路段所有年限的设计工程项目。

同时可实现不同字段的检索,如根据设计人,设计年限等不同字段的检索。目前,我院正在尝试电子文档存档和网上归档,并正在进行局域网调试,今后将可实现网上直接电子归档和查阅档案数据,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