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排放报告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5: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二氧化碳排放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二氧化碳排放报告

篇1

碳捕捉,就是捕捉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之后,压回到枯竭的油田和天然气领域或者其他安全的地下场所。

如今,全世界各个国家研究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的技术方兴未艾、如火如荼。但6月19日,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的一项独立研究发出警告,二氧化碳的排放导致温室效应,被认为是引发全球变暖的一大重要原因,(CCS)有可能诱发更大的地震。

碳捕集与封存

(CCS)是指将大型发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等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并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的一种技术。 CCS技术包括二氧化碳捕集、运输以及封存三个环节,它可以使单位发电碳排放减少85%-90%。

这项技术的研究可以追溯至1975年,当时的美国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以提高石油开采率,但将它作为一项存储二氧化碳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环保工程,则开始于1989年的麻省理工大学,直至近年来,这项技术得到更多的重视和研究,它被认为是一种可以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目前,据专家介绍,从技术层面来说,应用于碳的捕集、运输以及封存的各项技术其实都是已有的、成熟的,只不过在此前并未应用于CCS方向,问题主要存在于现有发电厂的改造以及新建发电厂的技术和资金投入。

二氧化碳的捕集方式主要有三种:燃烧前捕集(Pre-combustion)、富氧燃烧(Oxy-fuel combustion)和燃烧后捕集(Post-combustion)。无论哪种捕集方法,简而言之是将燃煤发电厂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经过脱硫、氮氧化物等等制备后,将二氧化碳分离并收集起来。

二氧化碳运输,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必须运输到合适的地点进行封存,可以使用汽车、火车、轮船以及管道来进行运输。一般说来,管道是最经济的运输方式。 2008年,美国约有 5800千米的二氧化碳管道,这些管道大都用以将二氧化碳运输到油田,注入地下油层以提高石油采收率(Enhanced Oil Recovery,EOR)。

“捉拿”技术各显千秋

2010年7月,由我国安徽理工大学张明旭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在实验室小试装置成功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利用稀氨水捕集二氧化碳中试装置在安徽淮化集团实现连续运转,并顺利生产出了首批合格的碳酸氢铵产品。该装置具有常温、常压、一次吸收和反应、能耗低、工艺简单、安全稳定等显著特点。该装置通过氨法对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和吸收,每小时可处理烟道气1000立方米左右,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碳脱除效率达80%以上,减排二氧化碳超过110立方米(烟道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按13%计算)以上,每小时可生产碳酸氢铵肥料270公斤左右。该技术的研究开发既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环境,又可使污染物变废为宝。

今年2月,美国一个研究团队发现一种具有八角形孔窗的天然沸石尤其擅长捕捉二氧化碳的行踪,在效率和经济上远胜于目前的工业洗涤器。沸石是一种矿石,其晶格中存在很多大小均一的通道和空腔,一克沸石孔穴和通道的内表面积可达500平方米到1000平方米,这种沸石每立方厘米的小孔足可吸附0.31克的二氧化碳。由此可以吸取或过滤大小不同的分子,并可重复使用几百次,是过滤、擦洗含许多杂质气体的混合气体中有害分子的理想选择,也在化学工业中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和过滤器。

挪威在5月份,启用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碳捕获和储存(CCS)技术发展设施。由挪威政府投资10亿美元(约为63亿元人民币)资助的蒙斯塔德技术中心将测试两种燃烧后碳捕获技术,一种以胺为基础,另外一种以冷冻的氨溶剂为基础。该设施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可以测试来自附近两个地点的废气——一个280兆瓦的热电联产工厂和每年产生1000万吨排放的蒙斯塔德炼油厂。它们制造的烟气里二氧化碳的含量各不同,分别约为3.5%和13%。

6月份,英国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新型多孔材料,这种材料中的孔洞就像一个个“笼子”。诺丁汉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材料》杂志上报告说,这是一种名为NOTT-202a的新材料。如果把空气压入这种多孔材料之中,大部分气体如氮气、氧气、氢气和甲烷等随后可以从“笼子”中出来,唯独二氧化碳会被留下,锁在“笼子”中。

碳捕的争议

二氧化碳的排放导致温室效应,被认为是引发全球变暖的一大重要原因。6月19日,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的一项独立研究发出警告,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CCS)风险太大,地下封存有可能诱发更大的地震。该研究已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地球物理和环境地球系统科学部门教授马克和史蒂文?戈雷利克发表文章说:“将大量的二氧化碳注入大陆内部常见的脆性岩石当中会高概率地触发地震。而且即使是小到中等规模的地震都会威胁到二氧化碳库密封的完整性,在此背景下,大规模的实施CCS可能是一个具有高风险且不会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战略。”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指出,CCS将涉及长时间注入地下最大量的流体,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地震。CCS需要地下泄漏率每千年小于1%,以达到可再生能源相同的气候效益。而近年来在美国注入到地下的污水已经与发生小到中级的地震有所关联。理由之一是,早在1960年,科罗拉多州就有明显例证;另外的例子出现在去年阿肯色州和俄亥俄州。如果试图将二氧化碳封存地层数百年到数千万年,引发类似规模的地震可能性将相当大。

环保组织地球之友的一份报告指出:以英国为中心的碳抵消行业有着数十亿美元的交易量,但这个行业并没有起到降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碳抵消计划的问题在于,它减少的温室气体比科学家所说的避免灾难性气候变化所需的量要小的多。如果是这样的话,抵消计划就不可能够推行,也不能够计算清楚一项计划究竟能够减少多少碳排放。

篇2

【关键词】碳捕集和封存 二氧化碳 温室效应 发展现状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因素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大幅度增加,引起温室效应。如何减少碳排放量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碳捕集和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以下简称CCS)就是基于目前的时代背景产生的,用来解决碳排放量问题的一项技术。尽管CCS技术能有效地封存过多的二氧化碳,对于缓解温室效应具有很好的前景,但是由于各种经济、政策以及其他的一些原因,CCS技术目前乃至将来几十年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 推广CCS技术的必要性

二氧化碳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至关重要。它能够阻挡太阳的热量逸散进太空,使地球温度基本恒定,让动植物得以生存。然而近几年来,人类的工业化进程显著地提高了大气中二氧化碳中的含量。从碳排放的角度来看,工业生产如炼油、制钢、发电等,每天都向大气层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碳排量也是罪魁祸首之一。小汽车、船舶、航天飞机以及家用设备等排放出的二氧化碳也显著增加。从碳吸收的角度来看,全球植被面积有减无增,地球吸收和调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能力也有所下降。种种因素都导致全球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持续攀升,从而引发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将使大气升温,大气和海洋循环发生改变,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1]。

据统计,在2010年碳排放量达到了历史性的最高值。国际能源机构IEA(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最近报告说按照这种趋势下去,到2100年的时候全球温度将升高超过3.5℃[2]。解决或者说缓和这个问题的方法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找到清洁的能源,二是让生产出的二氧化碳更少地进入大气层中。

对于前者,相比于目前大量、廉价而且易于获得的化石燃料,清洁能源的市场占有率仍旧十分有限,化石燃料的主导地位在未来几十年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按照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所(Global CCS Institute)提供的数据,全球能源需求在未来20年将增长40%,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将继续向大气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愈发严重。

对于后者,许多地区和国家已经采取了一些地方政策来减少工业中的碳排放,有的是自愿性、义务性的,也有的是通过商业贸易的形式来执行。近年来人们推出了新的思路,那就是CCS技术。它是一种将工业生产中的二氧化碳捕获、集中起来,再通过管道或者其他设备运移到一个适合封存的地质场所,把二氧化碳长期储存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尽管二氧化碳早在几十年前就因为各种原因被注入地下(如石油工业中通过向储层注入二氧化碳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等),长期地将二氧化碳封存起来还是一个新概念。据估计,到2050年,在工业生产中CCS每年可以减少40亿吨的二氧化碳,约为2050年所需减少的二氧化碳的9%,数量相当可观。但是为实现这个目标,20%到40%的生产设备需要配有CCS技术[3]。由此我们可以预见CCS技术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推广。

2 CCS技术的基本原理

一般来说,CCS技术主要包括三个环节:捕集,运输和储存。具体来说,首先是将动力工厂或者各种来源的二氧化碳通过某种方法捕获起来,然后将其压缩、运输到某个地点,注入地下,利于该处的上覆岩层来封隔二氧化碳,阻止二氧化碳向上逸散。随后,再利用一些监测设备以确保二氧化碳被安全、永久地封存起来。在一个适宜的地质场所,如较深的咸水层、报废的油气藏或者是不再开采的煤层等,二氧化碳可以被安全封存达百万年之久[4]。据美国能源部估计,大概有36000亿吨的二氧化碳可以被储存在地下(指美国和加拿大境内)。相比于世界上每年排放大约130亿吨的二氧化碳,CCS技术对于减少二氧化碳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捕集二氧化碳的环节中,常用的三种方式有燃烧后捕集、燃烧前捕集和富氧燃烧捕集。捕集方式的选择按照不同的生产过程而定。例如对于水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常采用燃烧后捕集,而对于钢铁生产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则采用富氧燃烧捕集。由于实际操作中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往往不纯,其中或多或少地含有其他气体,所以捕集二氧化碳之后还需要对它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处理。可采用某些溶剂来吸收杂质或者是用半透膜等方法进行气体的分离。

在二氧化碳运输环节,首先将二氧化碳压缩成液态,然后通过卡车或者火车来将其运输到目的地。由于二氧化碳的运输量巨大,考虑到运输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现在普遍采用管道来运输。

最后一个环节是将二氧化碳注入到一个多孔的地下岩层中,深度往往在800米甚至更深。在这个深度,二氧化碳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以浓稠状的液态形式存在,密度相当于水的50%到80%之间。在这种较低的密度条件下,由于浮力的作用二氧化碳将向上运移,驱替地层原始孔隙中的液体。这也就是注入二氧化碳以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基本原理。

3 推广CCS技术的挑战

CCS技术能否实施很大程度上基于整个项目周期的风险评估,包括从选址、设计、建造,到监测、报告、报废等。风险评估时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解决法律和经济上的责任,解决这些责任如何被合理地分配给各个群体。这种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包括商业层面、法律层面、以及技术层面等。理解这些风险是制定决策的前提条件。

商业层面上,一个企业或者说国家在推广CCS技术时,如果能有效地发挥市场运行的机制,把二氧化碳作为一种商品来进行销售和购买,吸引投资和回馈收益,则可以激活和调动人们科学研发的积极性,提高CCS技术在人们心中的认可程度等。如果一种商品只有买进,而不见具体的产出,或者产出极小,那么它也就失去了作为一种商品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勉强推广CCS技术的企业也会面临很大的风险。

法律层面上,合理和具体的法律法规是规避高风险(如推广CCS技术)的基础。模棱两可的建议和号召无法吸引投资者真正行动起来自主研发CCS技术,而只有明文条款如国家支持、政府补贴等,才能给有心运行CCS技术的企业以物质和精神上的保障。

技术层面上,由于二氧化碳大部分是从工厂的废气中收集来的,各种杂质掺混,使得分离和捕集二氧化碳的成本十分高昂。而且由于捕集来的二氧化碳需要长期地封存在地下,它的安全性也需要技术上的保障。

所以现有的挑战是严峻的。我国CCS科技研发方面,“十一五”期间在973、863、支撑计划的部署以及相关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支持下,国内有关高校、研究院所、企业围绕CCUS开展了基础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和一些中小规模工程示范[5]。但在目前的条件下,较高的成本使其在国内外的应用受到了限制[6]。就现有碳捕获技术而言,捕获一吨二氧化碳最高成本400英镑(642.4美元),成本过高,不适用于大规模商业生产。据路透社报道,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所在其本年度关于全球碳捕集与封存部署情况的报告中警告说,根据目前的投资水平和监管不确定性来看,从现有的16个项目激增至130个项目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该研究所预计,其年度报告中确定的59个项目中,届时可能只有51个能投入运行,而有些项目则不太可能实施[7]。推广CCS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 推广CCS技术的一些建议

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到205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将翻倍甚至更多。即使CCS技术对于减少碳排放具有极大的潜力,但如果没有政府和相关机构对CCS技术的认可和支持,CCS技术也不可能得到充分发展[8]。目前我国科技部了CCS发展技术路线图,但主要还是从技术研发角度,还没有考虑到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公众参与等措施。

所以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现有以下几点建议:

其一,政府可以通过减免税收等手段确保应用CCS的工程项目有足够的资金。许多生产单元如生物工程、炼油厂、水泥厂等在采用CCS 技术之前,往往综合考虑各种经济因素,如果资金不足,就算这种技术如何减排、如何保护环境,也不可能付诸于生产实践中。

其二,政府应鼓励科研人员更加重视CCS技术的研发,使这项技术更加成熟可行。技术的成熟一方面可以捕获更多的二氧化碳,另一方面还可以节约成本,是CCS长足发展的基础。同时,如果将天然气加工厂、煤气厂等捕获的二氧化碳用于油藏之中的话,还可以作为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原料之一,实现废物的二次利用。

其三,政府对于CCS技术的宣传还应加大。目前CCS的应用所引起的重视还不够,尽管CCS的应用前景已经得到了广泛认证,人们对CCS技术的研究仍集中于动力单元。如果人们想达到预期的减排目标,CCS应当被用于更多的领域、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应当让更多的人意识到CCS技术的广阔前景,使得有关企业更快地掌握和实施CCS技术,推动CCS的广泛发展。许多示范工程已经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并开始执行HSE标准(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这些示范工程可能对建立合理的节能标准以及增加社会的认可度有一定的帮助。

5 结语

总的来说,CCS技术的发展有赖于各项技术的协同进步,有赖于企业和政府对其的肯定和支持。在技术方面,通过改进技术从而降低捕集、运输和封存的费用,例如深入研究各种物理、化学的吸附效率,减少捕集成本。在政策和环境方面,用支持性的法律法规吸引更多的企业来研发和运用CCS技术。只有这样,已推行CCS技术的企业才能获得充足的资金来长期投资、不断研究,未推行的企业也会逐渐投身于CCS技术的推广中来,从而有效地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遏制温室效应的加剧。

参考文献

[1] IPCC, 2005: IPCC Special Report on 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torage. Prepared by Working Group III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Metz, B., O. Davidson, H. C. de Coninck, M. Loos, and L. A. Meyer (ed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and New York, NY, USA, 442 pp

[2]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Bring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to Market. SBC Energy Institute, 2012: http:/// sbcinstitute.aspx

[3] Technology roadmap-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in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OECD/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and 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2011.

[4] Global CCS Institute website: http://

[5] 彭斯震. 国内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开展及相关政策发展[J]. 低碳世界,2013,(1)

篇3

(1)大部分研究认为,林产品碳储量应纳入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报告,因为林产品是一个碳库,伐后林产品是其中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对于林产品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如要减少排放,就必须做到几点,首先对于林产品的利用率应提高,当林产品的二氧化碳储量得到扩大,林产品的使用寿命自然也会延长。其次,比如可以采取合理处置废弃的木产品、降低林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率等等一些积极的手段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可以使一些废弃的木产品的二氧化碳长期固化,形成生态系统之间的排放平衡。

(2)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是由于使用了工业产品的缘故,所以如果可以用林产品来替代,比如使用木质产品,减少一些能源材料的使用,就可以减少其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又可以使其中的二氧化碳的固化。

(3)化石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如果可以用林产品替代,就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其中林木生物能源的替代对于二氧化碳的减排也有非常明显的效果。由于对于林业的损毁,一大部分的二氧化碳被排放到大气中,而林业资源的再生功能,也可以使二氧化碳重新被吸收。所以增加林业产品不仅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还可以长期固化二氧化碳,从而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所以林业是目前低碳减排的重要手段。

2森林碳汇对低碳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经济的发展与人类的生活都离不开化石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虽然不同的地区的碳排放量都不同,但地区的发展却离不开二氧化碳的排放。这种现状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形成的,由于我国的技术体系还不够完善,所以在碳排放方面还没有取得较大的发展,想要突破原有的技术是具有极高难度的。如果一味执行减排,只会影响到经济的正常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同时也会提升经济运行成本。所以,对于中国目前的发展现状,对于化石能源的主体局面想要改变就必须提供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才能实现,而就目前来看,这是很难实现的。所以,林业减排是一个极具可行性的方案,这不仅投资少,而且成本也很低,但收益却颇丰,是一项现实性的可选择方案。地球上主要有大气碳库、海洋碳库、岩石圈碳库和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四大碳库。

在对碳循环的研究时,可以将岩石圈碳库当做静止不动的,因为尽管岩石圈碳库是最大的碳库,但碳在其中周转一次需要百万年以上,周转时间极长。海洋碳库的周转周期也比较长,平均为千年尺度,是除岩石碳库以外最大的碳库,所以它们对于大气碳库的影响都比较小。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主要由植被和土壤两个分碳库组成,内部组成很复杂,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碳库。而森林地区是碳积蓄的主要发生地,所以对于碳循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林业也成为增加碳汇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国家发改委曾经在2007年对中国造林活动进行过估算,从1980到2005年,中国造林活动累计净吸收二氧化碳30.6亿t,森林管理累计净吸收二氧化碳16.2亿t。可见,林业对于二氧化碳的吸收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3森林碳汇的发展难点

通过对林业及二氧化碳减排的分析与研究,可以从中看出,林业减排与增加森林碳汇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也是低碳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点。但是,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森林碳汇的发展也遭遇了一些难点和限制。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中,对于森林碳汇及相关碳交易都有明确规定:

在《京都议定书》就有这样的规定,开发森林碳汇的土地,必须是从项目基准年开始,过去五十年内没有森林,如果是再造林项目,所用的土地必须是从1989年12月31日至项目开发那一年不是森林,但是在此之前可以有森林。

自身可以完成减排指标的,不可以利用清洁发展机制;可以使用清洁发展机制的国家,与其合作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也需要将符合规定的碳减排量申报,并获得联合国相关部门认可后,才能出售给发达国家的企业。

进行交易的碳信用额必须是新产生的,不可以是现存的碳汇量。

4、减少毁林和优化

篇4

    1林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

    林业是减排二氧化碳的重要手段。部分研究认为,林业减排是减排二氧化碳的重要手段。首先,通过抑制毁林、森林退化可以减少碳排放;其次,通过林产品替代其他原材料以及化石能源,可以减少生产其他原材料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减少燃烧化石能源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2]。1.1毁林、森林退化与碳排放近年来,大部分的毁林活动都是由人类直接引发的,大片的林地转变成非林地,主要活动包括大面积商业采伐以及扩建居住区、农用地开垦、发展牧业、砍伐森林开采矿藏、修建水坝、道路、水库等[3]。在毁林过程中,部分木材被加工成了木制品,由于部分木制品是长期使用的,因此,可以长期保持碳贮存,但是,原本的森林中贮存了大量的森林生物量,由于毁林,这些森林生物量中的碳迅速的排放到大气中,另外,森林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土壤有机碳,毁林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也引起了这部分碳的大量释放。因此,毁林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源头。毁林已经成为能源部门之后的第二大来源,根据IPCC的估计,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全世界由于毁林引起的碳排放一直在增加,19世纪中期,碳排放是年均3亿t,在20世纪50年代初是年均10亿t,本世纪初,则是年均23亿t,大概占全球温室气体源排放总量的17%。因此,IPCC认为,减少毁林是短期内减排二氧化碳的重要手段。

    1.2林木产品、林木生物质能源与碳减排①大部分研究认为,应将林产品碳储量纳入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报告,主要理由是林产品是一个碳库,伐后林产品是其中一个重要构成部分[4]。通过以下手段,可以减缓林产品中贮存的碳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使用林产品,提高木材利用率,扩大林产品碳储量,延长木质林产品使用寿命等。另外,也可以采用其他有效的手段来减缓碳的排放,降低林产品的碳排放速率,如合理填埋处置废弃木产品等方式,这样,甚至可以让部分废弃木产品实现长期固碳。在森林生态系统和大气之间的碳平衡方面,林产品的异地储碳发挥了很大的作用。②贾治邦认为,大量使用工业产品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如果用林业产品代替工业产品,如减少能源密集型材料的使用,大量使用的耐用木质林产品就可以减少碳排放。秦建华等也从碳循环的角度分析了林产品固碳的重要性,林产品减少了因生产钢材等原材料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又延长了本身所固定的二氧化碳[5]。③以林产品替代化石能源,也可以减少因化石能源的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例如,木材可以作为燃料,木材加工和森林采伐过程中也会有很多的木质剩余物,这些都可以收集起来用以替代化石燃料,从而减少碳的排放;另外,林木生物质能源也可以替代化石燃料,减少碳的排放。根据IPCC的预计,2000—2050年,全球用生物质能源代替的化石能源可达20~73GtC[6]。相震认为,虽然通过分解作用,部分林产品中所含的碳最终重新排放到大气中,但因为林业资源可以再生,在再生过程中,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而生产工业产品时,由于需要燃烧化石燃料,由此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使用林产品最终降低了工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石化燃料燃烧产生的净碳排放[7]。林产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降低碳排放量:一是异地碳储燃料,二是碳替代。这两方面可以保持、增加林产品碳贮存并可以长期固定二氧化碳,因此,起到了间接减排二氧化碳的作用。从以上分析可知,林业是碳源,因此在直接减排上将起到重大作用;林业可以起到碳贮存与碳替代的作用,可以间接减排二氧化碳。因此,林业是减排二氧化碳的重要手段。有些研究认为林业在直接减排二氧化碳方面的作用不大。这是基于较长的时间跨度来考察的,认为林业并不是二氧化碳减排的最重要手段,工业减排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长久之计;但是从短时间尺度来考察,又由于CDM项目的实施,林业是目前中国碳减排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2森林碳汇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巨大绝大部分的研究认为,林业是增加碳汇的主要手段。

    谢高地认为,中国的国民经济体系和人类生活水平都是以大量化石能源消耗和大量二氧化碳排放为基础。虽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单位GDP碳排放量有所差别,但都必须依赖碳排放以求发展。这种依赖是长期发展形成的,是不可避免的,我国现有的技术体系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在这之前要突破这种高度依赖性非常困难,实行减排政策势必会影响现有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行,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会产生相应的经济发展成本[8]。谢本山也认为,中国还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发展的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才能使这种以化石能源为主要能源的局面有所改变,而且需要很长的周期,目前的条件下,想要实现总体低碳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与工业减排相比,通过林业固碳,成本低、投资少、综合收益大,在经济上更具有可行性,在现实上也更具备选择性[9]。从碳循环的角度上讲,陶波,葛全胜,李克让,邵雪梅等认为,地球上主要有大气碳库、海洋碳库、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和岩石圈碳库四大碳库,其中,在研究碳循环时,可以将岩石圈碳库当做静止不动的,主要原因是,尽管岩石圈碳库是最大的碳库,但碳在其中周转一次需要百万年以上,周转时间极长。海洋碳库的周转周期也比较长,平均为千年尺度,是除岩石碳库以外最大的碳库,因此二者对于大气碳库的影响都比较小。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主要由植被和土壤两个分碳库组成,内部组成很复杂,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碳库[10]。从全球不同植被类型的碳蓄积情况来看,森林地区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碳蓄积的主要发生地。森林生态系统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森林生态系统蓄积了陆地大概80%的碳,森林土地也贮藏了大概40%的碳,由此可见,林业是增加碳汇的主要手段。聂道平等在《全球碳循环与森林关系的研究》中指明,在自然状态下,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固定于林木生物量中,同时以根生物量和枯落物碎屑形式补充土壤的碳量[11]。在同化二氧化碳的同时,通过林木呼吸和枯落物分解,又将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同时,由于木质部分也会在一定的时间后腐烂或被烧掉,因此,其中固定的碳最终也会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回到大气中。所以,从很长的时间尺度(约100年)来看,森林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作用,其影响是很小的。但是由于单位森林面积中的碳储量很大,林下土壤中的碳储量更大,所以从短时间尺度来看,主要是由人类干扰产生的森林变化就有可能引起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大的波动。根据国家发改委2007年的估算,从1980—2005年,中国造林活动累计净吸收二氧化碳30.6亿t,森林管理累计净吸收二氧化碳16.2亿t。李育材研究表明,2004年中国森林净吸收二氧化碳约5亿t,相当于当年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的8%。还有方精云等专家认为,在1981—2000年间,中国的陆地植被主要以森林为主体,森林碳汇大约抵消了中国同期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4.6%~16.1%。由此可见,林业在吸收二氧化碳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篇5

我国地表温度上升高于全球平均值

全球变暖步伐在加快的事实已经得到全球科学界的一致公认。根据我国科学家完成的《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近百年来我国平均地表温度上升1.1度,高出全球平均上涨幅度。气候变化已经给我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高温、干旱、强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2007年是我国自1951年有系统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同时,气候变化使我国的降水分布发生改变,西部、华南地区降水增加,华北、东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形成南涝北旱的局面。

气候变化对普通老百姓的健康也已构成重大威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和热浪发生的频度及严重性均有所增加。2003年夏季的高温热浪席卷全球,波及欧洲国家以及印度、巴基斯坦、中国等,仅在欧洲就造成约1.2万人死亡。科学家在对我国一些城市的调查中发现,居民死亡率上升与温度增加相关,像侯耀文、高秀敏、古月等演艺界名人也都是在夏天被心脏病突发夺去生命的。同时,全球气候变暖,使媒介疾病的流行范围扩大,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尤其是冷血类昆虫传播的疾病将会有很大幅度增加。据预测,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疟疾、血吸虫病、登革热、黄热病每年患病人数高达6亿,死亡人数将达200万。气温升高还可使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生成二次污染物的过程加速,如光化学反应加剧、臭氧生成增加,并进而影响人群健康。

城市白领一年排碳2000多吨

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2007年2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表了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基本断言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的主因。《自然》杂志报道,2008年人类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达1.3吨,创历史新高。世界气象组织2008年的《温室气体公报》也显示,2008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等几种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突破有历史纪录以来的最高点,是地球历史上65万年以来的最高值。在过去10年中,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以每年1.8ppm的速度增长,2008年是1998年以来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增长最快的年份。

人类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气候变化“大戏”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温室气体的减排,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最近,一种能够计算个人碳排放量的计算器在网上流行起来。据估计,每人每天通过呼吸大约排放1.1千克二氧化碳,电脑使用1年平均间接排放10.5千克二氧化碳,1台汽车发动机每燃烧1升燃料释放2.5千克二氧化碳。在我国,一个城市白领如果拥有40平方米的居住面积,开1.6L排量的车上下班,一年乘飞机12次,碳排放量就会达到2611吨。

低碳生活方式时尚又健康

对每一个地球人来说,如何为改善气候变化作出贡献,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严峻问题。目前,国外兴起的低碳生活逐渐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篇6

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比重已经达到22.9%,但与此同时,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由1995年的232.8亿吨增加到2009年的320.4亿吨。Levinson(2008)认为,服务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不大,因为服务贸易行业多集中在污染较少的行业。而Alcántara和Padilla(2009)认为,服务部门是一个环境友好型部门只是人们的一种错觉。那么,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是否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产生影响呢?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上,比如Copeland和Taylor(1997)运用两部门动态模型实证发现,自由贸易在某种情况下会增加污染,同时降低环境质量和实际收入,从而证明了贸易诱导环境退化假设。陈红蕾和陈秋峰(2007)运用1991~2004年的数据,对我国贸易开放的环境效应进行实证,发现贸易自由化的规模和结构效应为负、技术效应为正,而三者综合的结果可以改善我国的环境状。许广月和宋德勇(2010)年用1980~2007年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的出口贸易,经济规模以及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这3个变量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与货物贸易相比,对服务贸易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对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少。戴翔和金碚(2013)以全要素生产率对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作为我国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衡量指标,实证研究了2004~2011年期间服务贸易进口技术含量对我国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服务贸易进口技术含量对我国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具有更高技术含量的诸如计算机和信息等新型服务贸易进口的促进作用要强于技术含量较低的诸如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进口。本文拟用98个国家从1995年到2013年19年间的面板数据模型观测服务贸易发展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二、服务贸易发展和碳排放现状的分析

列出了不同国家或者团体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GDP的比重。可以看到澳大利亚,英国等高收入国家其服务贸易开放度普遍高于中国巴西等中等收入国家,但是每个国家的贸易开放度基本上呈现上升的趋势,这表明服务贸易在不同国家都有长足的发展。高收入国家的服务业附加值是很高的,说明高收入国家的服务业发展规模相对中低收入国家来说更大。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高收入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都超过10吨,而中低收入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很低,普遍低于4吨,只有中国近十年来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十分迅速,然而所有国家总体而言二氧化碳排放量都与日俱增。由此可知,高收入国家的服务业发展程度高但是二氧化碳排放量也相应较高,但是影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因素有很多,发达国家的工业基础等也会对服务贸易对二氧化碳的排放效应产生干扰,因此需要借助面板模型来实证检验服务贸易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本文接下来部分就对面板模型进行设定和检验,以此分析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三、模型设定和实证检验

(一)模型设定与变量解释

本文模型设定如下:Poll表示二氧化碳排放量,本文选取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公吨)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是最常见的温室气体,有代表性而且数据易得。Open用各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其GDP的比重来衡量,一般一国服务贸易开放度指数越高,其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会越高,从而对环境的影响会越小。但由于服务贸易中的运输服务所需的交通工具以及旅游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均会产生二氧化碳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服务贸易开放度对与碳排放的影响方向预期未定。Open1为open的平方项,如果服务贸易开放度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则预期呈现出倒U型。FDI用外国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来衡量,FDI是否会对环正相关关系。Tech表示技术水平,用GDP单位能源消耗代替,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因此预期其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为负相关。Pgdp表示收入水平,用人均GDP的自然对数代替,一般而言收入水平的提高能有效改善环境,但是在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其作用并不一致,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的国家可能会随着人均GDP的提高而带来碳排放的提高,因此符号预期未定。Scale表示工业规模,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代替,在《国际标准行业分类》(ISIC)第10-45项对应,增加值为所有产出相加再减去中间投入得出的部门的净产出,预期符号为正。为了更好得检验服务业发展对于碳排放的影响,本文加入服务业附加值(用serv表示,模型中未列出)作为服务贸易开放程度的另一个替代变量来做进一步的研究。服务业附加值与ISIC第50-99类相对应的服务,与服务贸易开放度一样,预期符号不定。本文选取的98个国家为1995年到2013年这13年中数据齐全的国家,其他国家因为某些年份的数据缺失被省略了,但是本文的98个国家中基本囊括了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等。本文的数据均来自与世界银行数据库。

(二)全样本模型估计

本文用Eviews8.0对上述数据进行面板回归,估计结果如下表2所示。在面板模型回归之前已经对所有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所有变量皆为水平平整的,不需要再另做差分等处理。并且用Hausman检验对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检验时拒绝了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的原假设,因而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更为合适。但是表2中依然报告了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这两种结果以作对比,结果并无多大差别,说明本模型的回归结果比较稳健。虽然固定效应模型的矫正R平方非常之高,但是由于相关变量都通过了单位根检验,并不存在伪回归问题,因此这很有可能是个体固定效应导致的,个体趋势项的作用使得拟合值偏高,同时也说明每个国家的异质性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也十分显著。表2服务贸易与碳排放关系的估计结果注:***,*分别表示在1%,10%的水平下显著,括号中报告的是P值。由表2可知,服务贸易开放度和碳排放呈负相关,这在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下均成立,系数都为负,但固定效应模型下达到了10%的显著性,在随机效应模型中并不十分显著。替换为服务附加值之后依然表现出了负的系数值,而且显著性非常高,这表明就本文的实证结果看,服务业还是一个相对清洁的产业,它会比货物贸易或者工业生产对环境产生更少的污染。服务开放度的平方项系数为正并且系数很小,说明并不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工业增加值与碳排放呈现正相关关系,并且该变量十分显著,这与预期相符,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越高即改过的工业规模更大,因而二氧化碳排放量随之增加。收入水平也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这表明人均GDP更高的国家排放了更多的二氧化碳,之前做预期的时候我们倾向于人均收入的提高会对环境保护产生正相关关系,但是由于该模型综合了不同的国家,因此人均收入对碳排放的影响可能还在初级发展阶段,人均收入的提高反而增加了碳排放。外国直接投资没有用过显著性检验。技术水平的系数为负,而且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这说明一国技术水平的提高会有效地降低碳排放,即每单位石油当量的能耗产生的GDP越高,碳排放越少。并且该系数要高于服务贸易开放度和服务附加值的负相关系数,这充分表明了技术进步对碳排放或者说环境保护的影响,和现实以及理论预期一致。

(三)分组模型估计

因为服务贸易和碳排放可能会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之间呈现出不一样的关系,所以本文以世界银行2013年的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的人均GDP线为分野将样本分为三组重新进行面板回归,回归结果在下表5中予以列出。分别报告了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其中服务业附加值只报告了固定效应的值,其他变量的结果以及随机效应的回归结果很类似,因此不再赘述。从表3中可以看到,对高收入国家进行的回归,贸易开放度和贸易开放度的平方项都为负,这表明高收入国家的服务业倾向于较清洁的部门,有利于碳排放的减少。并且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成立,open1在1%的水平线统计显著,贸易开放度与碳排放呈预期的倒U型关系。人均GDP与在全样本情况下相比系数更低一些,技术水平和全样本情况下相差无几,这说明即使在高收入水平的国家,提高GDP单位能耗也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量。表3服务贸易与碳排放关系的分组估计迎,以便在未来可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作者:陈虹菲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7.

[2]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安全发展趋势[R].北京:360互联网安全中心,2013.

篇7

我们知道:温室气体“捂热”地球

冰川融化,春季提前来临,植被分界线往高海拔推进,动物分布的变化――多种证据都支持温度计显示的事实:地球的确越来越暖和。整个20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8℃。

温度升高,有两种解释:到达地球的热量变多,或离开地球的热量变少。第一种解释可以排除。太阳活动的变化,只使每年到达地球的热量变动大约0.1%。卫星数据显示,热量近几十年来在总体上并未有明显增长。那么,只剩下第二种解释:离开地球的热量变少了。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多。一种观点认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了。这些气体吸收特定频率的红外辐射,而这些热能本会发散到太空中。温室气体会重新将一些没发散出去的能量辐射回地球表面和低层大气;大气层中温室气体增加,意味着能发散出去的热量减少,地球因此变得更温暖。

通过研究地球过去的气候,人们发现,不论何时,只要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地球就会变暖。自从19世纪工业时代开始,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从280ppm上升到380ppm(编者注:ppm为百万分比浓度)。虽然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我们星球的气候,但已有的证据表明:二氧化碳是引起近年来气候变暖的首要原因。

我们不知道:人们会排放多少温室气体?

除非我们知道大气层中最后会有多少温室气体,否则我们无法预测未来几年地球温度会上升多少。

人类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我们未来如果能大幅度减排,二氧化碳浓度就不会超过400ppm,温度不至于升高太多。但事实上,只有少数国家承诺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中美等重要排放国并不在列;而一些做出承诺的国家还在暗中建造更多火电厂,承诺的可信度打上折扣。目前,温室气体的排放轨迹接近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最差情况。如果还不减排,2100年二氧化碳浓度可能达到1000ppm甚至更高。

另一个不确定因素是地球的反应。到目前为止,大气中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被海洋大量吸收,大约占排放量的1/3。试想,如果这个缓冲效应减弱以后会怎样。当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使地球变暖,但过去二氧化碳浓度也在自然上升。

现在,暖水海洋溶解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而我们依然不知道确切原因;有人提出生物活性的改变或许能解释这一现象。如果这种机制开始生效,人们就需要更大力度的减排才能抑制地球变暖。

永久冻土层、泥炭沼泽和海底甲烷水合物中封藏有大量温室气体。我们尚不知道储藏量有多大,不知道冻土层会融化多少,也不知道泥炭沼泽会干涸到什么程度,不知道大海会不会随着温度升高开始从水合物中释放甲烷――作为温室气体,甲烷可比二氧化碳更强力。

这些风险都难以量化,IPCC考虑的情境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它们。最坏的情况是,即使我们大幅度减排,二氧化碳浓度还是持续升高。我们采取行动越晚,行动产生的效果就越弱。

我们知道:其它污染物在给地球降温。

我们往大气中排放各种物质。同二氧化碳一样,一氧化二氮和氟氯烃也是温室气体。煤烟,即炭黑,可以通过吸收热量让物体升温,同时也会形成遮蔽,冷却地表。其他反射物也将太阳热量反射到太空,让地表降温。

大型火山喷发时,会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比如1991年菲律宾的皮纳图博火山。它喷发后一两年间,地球温度降低了。但是,不同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效果是短暂的。因为二氧化硫在大气中会形成液体气溶胶,最终随雨降回地面。

燃烧含硫的化石燃料可以大大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间,二氧化硫污染非常严重,平衡了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西方国家为遏制酸雨减少了硫排放,这一掩蔽效应也逐渐消失,地球变暖继续进行。

2000年硫排放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火电厂数量的增多。现在,中国正为这些火电厂安装脱硫设备。二氧化硫排放减少后,温室效应将会加剧。

我们不知道:冷却作用有多强?

有的污染物可以在大气中形成微小的气溶胶液滴,它们能造成异常复杂的影响。二氧化硫气溶胶反射了多少热量,要受很多因素影响:气溶胶液滴的大小,在大气中的高度,夜晚还是白天,处于哪个季节……

气溶胶对云也产生很大影响,比如,云会因为它变得更亮,能将更多热量反射到太空。气溶胶存在的时间很短,通常不会像二氧化碳一样在大气中均匀分布,而容易聚集在污染物的中心。

正因此,我们仍不能确定诸如二氧化硫这样的污染物带来的降温效果有多少。随着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降温效果也被温室效应抵消,这一点倒是很明确。但是,温度升高是不是由于较强的降温效应被更强的温室效应抵消后产生的效果?或者,只是温和的降温效应中和了更温和的温室效应?

大部分IPCC的模型显示,是第二种情境。但是,如果气溶胶降温效果强过人们的预想,地球可能在气溶胶浓度降低后加速变暖。

我们知道:地球会变得非常热。

在一个无生命、无水的星球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至两倍,星球温度会升高1.2℃。不过,在地球上,即使没有气溶胶的复杂影响,这一过程也不那么简单。

先看水的作用。水蒸气是强效的温室气体。大气温度升高,蕴含的水蒸气就更多。一旦更多二氧化碳进入湿润的地球大气层,温室效应就会迅速加剧。

这种“正反馈”现象不单单只有这一例。温度一升高,原本能反射阳光的积雪层和海冰会迅速融化,最终导致更多热量被吸收,温室效应加剧。从更长的时间尺度考量,植被变化也会影响热量吸收,而且陆地和海洋也可能释放更多二氧化碳,超过其吸收量。成百上千年过去,冰盖可能大面积融化,进一步减少地球反射率。排除诸如超级火山爆发这样无法意料的灾难,地球会因此变得非常温暖。但是,究竟会温暖到什么程度呢?

我们不知道:究竟会变得有多热?

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成现在的两倍,那么地球究竟会变得有多热?有一种方法可以探询复杂反应后的结果:利用地球气候的计算机模型。另一个更为可靠的办法是参照最近数百万年的气候情况,考察过去二氧化碳浓度改变如何影响气候。

“气候敏感性”是衡量气候系统中温度变化的指标,通常取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至2倍后,引起的全球平均温度变化。上述两种方法都表明,若二氧化碳浓度变为现在的两倍,地球温度至少会提高2℃。而大部分研究认定:升高3℃的可能性最大。

一些对过去气候的研究却表明,升温可能达到6℃或更高。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之一是,气候模型只能考虑短期反馈,然而史前气候研究还包括长期反馈,比如冰盖的改变。如果这些研究和真实图景接近,那么我们的模型可能会提供未来几十年气候变暖情况的精确答案,但是,会低估未来几个世纪甚至更长时间的温室效应。

正因为可能存在的缺陷,气候模型甚至会低估近期气候对温室效应的反馈。这意味着我们可能低估2050年或2100年的温室效应。一些研究表明,气候模型中,海洋吸收了比实际情况更多的热量;其它研究表明,云系可能产生比模型中更多的正反馈。因为不能确定气溶胶的冷却效果,也不确定温室效应的实际强度,这些问题还没能解决。

大多数证据仍然表明,短期内“气候敏感性”大概是3℃左右,同IPCC的气候模型一致。不过,即使这数字已经算低得不可能,实际情况仍可能更高。

而即使“气候敏感性”是3℃,现在也几乎没可能限制气温升高。想让气温仅比前工业时代高2℃很难。根据最近的研究,到2050年,我们有超过50%的可能性尽一切努力减排,削减80%的排放。

篇8

【关键词】 碳税;二氧化碳;减排

近来,“低碳经济”和“碳税”不断被政府官员和学者提及,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名词。财政部财科所课题组在近期了《中国开征碳税问题研究》报告,将我国碳税的征收提上了议事日程。一些发达国家也计划开征碳关税,这引发了不少专家对我国是否率先征收碳税问题的讨论。本文将简单介绍碳税的概况,并分析一些国家实施碳税的经验,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

一、碳税的概况

(一)何为碳税

国际上对碳税(carbon tax)的定义是指,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征收碳税是为了进一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市场手段实现环境治理的有效经济手段之一。通过开征碳税能够抑制化石能源消费,进而达到减少二氧化碳及其他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二)碳税的优缺点

碳税除了有助于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外,还有以下优点:一是有利于能源结构调整。开征碳税能够推动化石燃料(如煤炭、天然气、汽油和柴油等)和其他高能耗产品的价格上涨,导致此类产品的消费量下降,最终起到抑制此类产品消费的目的。二是有利于鼓励企业探索和利用可再生的能源,加速淘汰耗能高、排放高的落后工艺,研究和使用节能减排技术(例如:碳回收技术等),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降低能源消耗和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三是有利于促进新行业的发展,例如:脱碳、储碳技术的清洁煤技术行业。

碳税的缺点主要是:征收碳税会降低私人投资的积极性,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因此,社会各方对该项税收有较多的争议。

二、国际实施碳税的经验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芬兰、瑞典、丹麦、荷兰等国家先后开征碳税,虽然开征碳税的国家或地区不多,但情况各异。以下就三个国家的碳税征收经验进行分析。

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促进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芬兰于1990年率先征收碳税。在征税之初,征收对象包括了所有矿物燃料,并采用低税率(税率仅为1.62美元/吨)。在实行一段时期后,发现二氧化碳的减排效果不佳。为了能在20世纪末把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率降低为零,芬兰政府逐步提高了碳税的税率,由最初的1.62美元/吨提高到26.15美元/吨。税率调整后,减排的效果显著。经芬兰政府的评估,在1990~1998年间,芬兰有效地抑制了约7%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继芬兰开征碳税后,瑞典于1991年对工业企业和私人家庭开始征收碳税,并采用高税率(税率为250瑞典克朗/吨)。随后,考虑到对本国工业竞争力的保护,瑞典政府降低了工业企业的碳税税率(工业企业只需要交纳80瑞典克朗/吨,而一些高能耗工业行业,如商贸园艺、采矿、制造业及纸浆和造纸行业,则全免)。瑞典环保局对瑞典实施碳税效果的评估结论:与假定仍然维持1990年以前的政策情景下的排放量相比,1995年瑞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15%,其中排放量90%的减少来源于碳税。

丹麦在1992年开始对家庭用能征收碳税,标准税率为13.4欧元。于1993年起对工业企业征收碳税。最初,工业企业的征税额度仅为家庭税额的35%。随后在一些政客的要求下,调高了工业企业碳税税率。但为了保护本国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丹麦政府对那些已经签订了自愿协议的高耗能企业进行减免(即签订了自愿协议的耗能企业支付0.4欧元/吨的碳税,而没有签订自愿协议的企业要支付3.3欧元/吨)。评估表明,在征收碳税这些年来,丹麦已减少3.8%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就是减排230万吨二氧化碳。

三、国外碳税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自2002年以来,我国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会越来越严重。作为国际社会中举足轻重的大国,我国所要承担的减排压力也将不断增大。因此,除了尽早加强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制度和能源战略等领域的研究外,还应当充分借鉴国外开征碳税的实践经验,结合本国国情逐步推进碳税制度建设。从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来看,笔者建议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我国的碳税问题。

(一)择机引入碳税

财科所课题组的《中国开征碳税问题研究》报告中建议,考虑到缓解国内外压力、居民和企业的负担以及经济结构转型等多方面的影响,建议五年内开征碳税。不少学者也认为,目前中国的经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趋势不稳定,现在不宜开征碳税。王金南在《政策研究》中称,根据“巴厘岛路线图”达成的协议,2012年后在要求发达国家承担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减排义务的同时,也要求发展中国家采取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适当减排温室气体行动。他建议中国碳税起征时间宜为2012年。笔者也认为,我国从2012年起开征碳税是最理想的时机。主要理由是:

1.目前,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和资源利用率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所以,除了征收碳税外,很难再找到其他的办法实现减排目标。而我国的科技水平和资源利用率还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不断地采用新的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才是目前我国实现减排目标的有效方法,在现阶段开征碳税不一定能收到节能减排的明显效果。

2.正如财科所课题组的报告中所提到的,根据“巴厘岛路线图”达成的协议,2012年后全球为应对气候变化必然会形成新的格局,也必然会对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施加更大的压力。在资源税改革后的1~3年内(即在2012~2013年)开征碳税,恰好符合中国根据国际气候变化谈判需要而适时出台有关二氧化碳减排政策的策略。

(二)税率的差异性

根据我国的国情,并在借鉴国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笔者提出:我国碳税的税率应具有差异性。首先,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税率。即在征收的初期,应采用较低的税率,然后再逐步提高,这样可以让企业和居民在承担较低税负的情况下及时调整能源消费行为。其次,可以借鉴丹麦的做法,对不同的能源使用者采用不同的税率。即对使用高污染能源――煤的企业和个人征收高税率的碳税;对使用天然气的企业和个人征收相对低的税率;对于使用可再生资源(风能、太阳能)的企业和个人不征碳税,甚至还对这些企业和个人给予一定的补偿。从而达到鼓励人们更多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高污染能源的消耗,最终实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目的。

(三)纳税环节的选择

在征税环节的选择上,有些专家提出,碳税纳收环节应为消费环节(即最终使用环节),这样可以利用价格的传导作用,刺激消费者减少能源消耗。但也有一些专家有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考虑到我国目前对煤炭、天然气和成品油征税的实际做法,从实际管理和操作角度考虑,在生产环节征收碳税更容易操作。

笔者认为,在纳税环节的选择除了要考虑到价格信号的刺激作用外,也要考虑到我国的产业结构。特别是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仍然依赖重工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优势,能源利用效率不高,二氧化碳减排的任务还很重。为了实现减排的目标,为了保障碳税的有效征收,减少税收征管成本,笔者也建议将碳税的征税环节设在生产环节。

(四)税收减免与返还

碳税实施可能给相关产业带来影响以及产生社会公平问题,政府应及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减免与返还机制。在制定减免条款时应主要考虑:一是能源密集型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征收碳税必将增加这类企业的成本,削弱其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为了避免对能源密集型行业造成过大的冲击,保护我国相关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建议在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条件的情况下,可对能源密集型行业实行低税率或税收返还制度,对那些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的企业还应给予奖励。二是从创造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对于低收入群体和地区,征收碳税导致其生活受影响,为了不影响其生活和经济发展,政府应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优惠或者给予相应的补贴。

(五)建立专项基金

政府可以借鉴英国碳基金公司的成功经验,将碳税收入建立国家专项基金,实行专款专用。2001年英国组建了一个由政府投资、按企业模式运作独立的碳基金公司。该基金主要用于:一是促进研究与开发;二是加速技术商业化;三是投资孵化器。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所以,我国政府也可将这项基金用于提高能源效率,研发节能新技术,开发低排放的新能源,实施植树造林等增汇工程项目以及加强有关的科学研究与管理等。

【参考文献】

[1] 李伟,张希良,周剑等.关于碳税问题的研究[J].税务研究,2008(3).

[2] 汪曾涛.基于我国碳税税负归宿的税收政策研究[J].商业时代,2009(12).

[3] 高鹏飞,陈文颖.碳税与碳排放[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0).

篇9

哥本哈根会议结束后的2009年岁末,全球最大的燃煤电厂“碳捕获”项目在上海进入调试阶段,建成后每年可捕集10万吨高纯度二氧化碳。

这个隶属中国华能集团上海石洞口第二热电厂的项目,自2009年7月启动,项目总投入1.5亿元人民币,由此见证“碳捕获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以下简称CCS)在中国的惊人发展。不过,这仅是华能集团的第二个碳捕获项目――第一个项目位于北京东郊的高碑店热电厂,建成一年多已捕获二氧化碳3000余吨。

CCS技术是将能源生产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捕集后进行封存,避免其排放入大气,引起或加剧气候变化的一种新型技术。除了直接的二氧化碳减排,还可实现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全球目前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是90亿吨/年。科学界最为乐观的估计是,地下可埋存10万亿吨二氧化碳,保守估计亦达2000亿吨,这相当于未来数百年通过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的总量,或截至目前人类的二氧化碳总排量。

“CCS技术可以快速、大规模地降低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在继续使用煤作为主要能源的条件下,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周蒂对此技术的应用前景颇为乐观。

在美国、德国和印度,一半以上的发电是靠烧煤,而中国这一比例则高达70%。“这也就意味着,为中国燃煤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寻找出路的问题,将长期困扰我们。”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小春告诉记者。

两个示范项目

德国2001年耗资7000万欧元研究CCS技术之际,中国尚未对此充分重视。

作为中国CCS的专家,西安热工研究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许世森,清楚地感受到他领导的石洞口、高碑店项目给自己带来“国际地位”――他经常遇到一些国外专家的合作邀请。

“早先,对于碳捕获的研究仅是一些实验室在做,在‘十五’期间的国家课题中几乎没有涉及CCS。有人认为,中国要一步一步来。”许世森说。

转机出现在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推动,CCS技术被作为中澳两国合作的重点。华能集团由此获得一个任务: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之前建立一个CCS示范项目。掌舵华能集团的李小鹏立即指示成立课题组,并明确目标――“到奥运会之前投入运行”。这一计划得到北京市政府的支持。

2007年9月3日,中国华能集团、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工业研究组织签署了《关于洁净发电及二氧化碳捕集与处理等技术研究的合作框架》。作为参与方的西安热工研究所有限公司,正是华能集团控股公司。

高碑店项目于2007年8月正式开工,包括设计在内整个工程耗时近八个月,耗资2850万元。当这一装置正式运行时,很多专家们表露出惊讶。

自此,CCS在中国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CCS的研究热了起来,高碑店热电厂成了学习基地,据电厂负责人描述,“差不多每周都有团队前来参观”。

碳捕获工艺目前分为三种,即燃烧后捕获、预燃烧捕获和含氧燃料燃烧捕获工艺。高碑店、石洞口两项目即是燃烧后捕获,通常是利用醇胺类溶剂从发电站废气中捕获二氧化碳。据介绍,石洞口项目的规模将远大于高碑店。

与此同时,华能集团所主导的另一项目――“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IGCC)示范工程,已于2009年7月在天津临港工业区开工建设。IGCC能在煤炭燃烧前从气化的煤炭中捕获到其中的碳,捕获之后,电厂主要燃烧氢气,可以做到二氧化碳的“近零排放”。这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第一个IGCC上马项目,华能集团70亿元“绿色煤电”投资试水,被寄望于对该技术的示范和探索。

“大规模的示范才能够获得相应的数据,如果走不出实验室、走不到工业示范这一步,实验室研究起到的推动作用会比较小。”许世森说。

易捕获、难封存

实际上,高碑店和石洞口两项目仅仅运用了CCS技术的前半部分――碳捕获,对于封存技术并未涉及。

碳封存是指将大量捕获到的二氧化碳,存储在地质结构之中,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目前常见的三种封存方式,是碳封存于地下底层的自然孔隙中、地质深层盐水层及深海封存。

中科院研究员周蒂告诉记者,二氧化碳的海洋封存分为海底以下封存和海水层封存。将二氧化碳封存在海底以下,从技术上来讲是完全可行的。挪威曾在1996年即完成一项碳回灌海底工程。联合国相关机构检测证明,其至今仍是安全的。

但在海水层中封存碳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碳溶于水后,质量变大会下沉到海底。这是否影响海底生态有待考证。”周蒂说。

除海洋封存外的另外两种封存方式,也同样存在着不确定性。

“目前的难点是对地质的勘探是否准确,对一个地点的地质构造是否有把握;埋存下去后要进行监测,到底能保存多久,可能会从什么地方泄露?所有这些都需要进行示范。”许世森说。

目前,不少国家与商业公司正在进行有关碳封存的研究工作。中国内地对于碳封存技术的研究业已升温,中科院、电力、石油等部门对此都有兴趣。

2009年6月末,欧盟委员会通过了一个最高资助额将达5000万欧元的新计划,资助中国碳捕获与封存项目的建设与运行。与此同时,中美之间在CCS技术和项目上的合作也已经展开。

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小春透露,中国第一个碳封存示范点将选择在天津大港油田的废油井,估计2011年左右开始建设。

2009年9月,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发表了名为《中国2050年低碳发展之路:能源需求暨碳排放情景分析》的报告,其中提到了CCS技术。该报告的撰写人之一、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告诉记者,中国若想在2030年实现碳排峰值,就应该重视对CCS技术的应用。

许世森乐观估计,中国在CCS技术上没有太多的瓶颈,最大的问题是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以及部门间的协作。国家以前对CCS的投入很少,仅有的一些也是用在实验室研究上。但是他相信,CCS必将写入“十二五”规划。

监管真空亟待填补

自建成使用至今,高碑店热电厂碳捕获装置已经连续运转一年多,得到了一些碳捕获的数据。

要在电厂原有的设备上增设碳捕获装置,就会降低五至八个百分点的能效,这使得有人质疑碳捕获的成本问题。许世森就此表示:“绝对成本是始终存在的,要减排肯定要花代价。”

高碑店热电厂捕获的3000多吨二氧化碳,以每吨500元至600元的价格外销。相比每吨300元的成本,近半的盈余让碳捕获装置成功地持续运作。而上海的石洞口项目也将以同样的方式供气给食品业和工业。许世森坦言,之所以选址在上海,也是由于当地市场需求可以接纳捕获的二氧化碳,而上海世博会亦有与北京奥运会同等的“绿色理念”与政策支持。

不过,从示范到大规模工业化,碳捕获的消纳方法必须寻找新的路径。“下一步我们计划和石油公司合作,开展二氧化碳驱油示范项目。虽然这对电力行业和石油部门都是双赢,但还是需要国家层面的协调。”许世森说。

所谓的二氧化碳驱油,是将二氧化碳注入油井,使得采油效率更高。不过,即使将二氧化碳驱油与二氧化碳商业利用加在一起,也只能消纳二氧化碳排量的少数。“最终的做法还是要进行封存。”许世森最大的担心是,二氧化碳的封存没有经济利润可言。

在他看来,“要想减排,就要实现大量封存。届时只能是政策方面的支持了,比如说通过收碳税的方式。另外,也要靠大家认知的转变。”

篇10

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因为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过多造成。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四次波动,总的看气温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全球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又能阻止地面辐射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又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此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肉食是全球暧化的主因。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报告指出:畜牧业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占18%,超过全球所有的交通工具的总排放量,肉食是全球暧化的主因。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一氧化二氮(温室效应为二氧化碳的296倍)有65%来自肉食,产生的甲烷有37%来自肉食(甲烷的温室效应为二氧化碳的23倍)近期一项最重要的信息显示,每吨甲烷造成全球暖化的威力,比二氧化碳高出25倍,这是以100年来分摊计算甲烷暖化作用的平均值。然而,甲烷在大气中只停留10年就几乎侦测不到,20年后更几乎完全消失,因此,将甲烷的温室效应分摊为100年来计算,可说是大大低估了它的影响。由于我们减少温室气体的时间已剩下不到100年,最新的方式是以20年来计算,得出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强72倍。

列举例子:澳洲阿得雷德大学的贝瑞?布鲁克教授所详述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根据资料澳洲的养牛业、畜牧业、牛、羊,目前每年约排放三百万吨甲烷。而火力发电厂约排放一亿八千万吨二氧化碳。电厂的全球暖化贡献似乎远多于牛的贡献。然而若仔细想想,甲烷以二十年为期,效力是二氧化碳的七十二倍,再二十年就变成七十二乘以三倍,很容易算出畜牧业在那段时间对全球暖化的影响更甚于火力发电厂,这是澳洲严重忽略的事实。”

肉食造成地表土壤流失的危机。畜牧业目前占用地球30%的土地,其中大部分为牧场,也包括占全球可耕地33%的牲畜饲料生产用地;全球20%的牧场因过度放牧、土壤板结和侵蚀而退化;肉畜、乳畜占陆地动物生物总量约20%。据评估,在24项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有15项处于下降趋势,而畜牧业被认定是元凶之一。大量的牛羊踏在土地上,挤掉土里的空气,久而导致沙漠化。

肉食造成缺水及水质污染的危机。我们的湖泊, 河水混和了一堆极可怕的有毒物质,地下水已经被硝酸盐污染得很严重,而饲养场排出的废水,正是水源污染的最大凶手。据估计,人类 70 % 用水量是用在喂食经济动物。

一磅牛肉:需要 2,500 加仑的水;

一磅西红柿:需要 29加仑的水;

一磅全麦面包:139 加仑的水。

同样生产一磅食物,生产牛肉所需的水,为蕃茄的 86 倍,近全麦面包的 18 倍。

肉食造成人类健康的危机。1983到1989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等多家中外权威机构精诚合作,在中国24个省市区的69个县开展了三次关于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这项研究荣获我国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被《纽约时报》称为“流行病学研究的巅峰之作”;该项研究的主要领导者T.柯林?坎贝尔教授,发表过350篇论文,荣获包括1998年美国癌症研究所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在内的无数奖励,是世界营养学界的最重要权威之一。《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就是他积一生营养学研究心得精心打造的科普杰作,本书的基本立场——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最有利于健康,也最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本书得出了非常明确的结论:动物蛋白(包括甚至尤其是牛奶蛋白)能显著地增加癌症、心脏病、糖尿病、肾结石、骨质疏松症、高血压、多发性硬化病、白内障以及老年痴呆症的患病几率。尤其令人吃惊的是,所有这些疾病都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进行控制和治疗。中国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传统饮食习惯,反而是更加“科学”,更加有利健康的。

它会带来以下列几种严重恶果:

(1) 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2) 海平面上升;

(3) 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4) 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

我们为了保护南北极地冰山,应让地球降温最快的方法:

把我们的空调调高到环保温度26度因为,26度是空调比较省电。同学们你们知道电是怎么来的吗?电是用煤烧出来的我们一年烧的煤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的数量可是一个惊人的数目所以大家少用电就是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了。少买不必要的家用电器因为,生产电器的工厂也属于工业工厂我在前面也提过了,工业工厂是排放二氧化碳最多,所以,大家一定要少买不必要的电器哦!少用一次性电池,因为,生产电池的工厂也是工业工厂哦!而且一颗电池可以污染一个人一生所需要的水所以,不但要少用一次性电池而且用完了也不可以乱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