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5: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海是全球海洋中最为敏感也最受关注的区域,为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资源支撑和空间环境保障。随着对近海生态系统功能、服务和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近期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胁迫下近海生态系统的显著变化,近海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安全问题开始受到高度关注。但是,目前对近海生态安全问题的认识仍不够充分,也缺少系统的评估工作,需要着手发展海洋生态系统的长期观测与信息获取能力,开展近海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与变化预测,为推进基于海洋生态系统的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关键词
近海,生态安全,海洋生态系统评估,管理
海洋为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物质资源支撑和空间环境保障。目前,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地区,近海资源、环境和空间已成为支撑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近海又是地球表面不同圈层的交汇区,具有生产力高、生物和生境多样性丰富等特征,但也承受着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生态系统相对脆弱,是全球海洋中最为敏感、最受关注的区域[1]。近年来,近海生态系统出现显著变化,造成生态系统结构改变和功能退化,危及近海生态安全,也损害了近海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及其对人类的福祉。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18000多公里海岸线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有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宽阔陆架海区和具有巨大输水输沙量的大河河口海域。中国政府重视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权益维护,大力开发海岸线资源、海岛资源、港口资源、滨海湿地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浅海油气资源等,在沿海一线和近海海域建设了核电站,港口、人工岛、海上石油平台、海上风力发电站等大型海洋工程项目以及“海洋牧场”“人工鱼礁”等各类渔业工程项目。沿海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海岸带有限的空间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也给近海生态系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出现了近海环境恶化、生态灾害多发、渔业资源衰退等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堪忧,需要采取适宜的管理对策[2]。
1近海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是近期形成的新认识,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是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补充和完善。广义上的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在保障人类生活、健康、福祉、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资源、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狭义上的生态安全则是指生态系统自身的完整性和健康状况[3]。在我国,近20年来生态安全方面的研究受到密切关注,许多学者对生态安全概念进行了解析和发展[4,5],并围绕生态安全理论、生态安全评估和预警方法,以及区域生态安全等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近海生态安全是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近海生态安全的关注首先源于对近海生态系统功能、服务和价值的深入认识[6]。近海海域拥有多样化的生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通过不同生物种类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使近海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功能(如碳、氮、磷等生源要素的物质循环、有机质合成和能量传递等),并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供给、支持、调节和文化等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基于对大量相关文献的分析,Liquete等人[7]将近海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梳理为三大类14种,涵盖了食物生产、水体调控、生物材料、水质净化、大气质量调控、海岸带保护、气候与天气调节、营养物质循环、生物调控、旅游景观等诸多方面,这些服务高度依赖近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然而,近海生态系统面临陆源污染、气候变化、富营养化、过度捕捞、生境丧失、无序养殖和物种入侵等多重胁迫,而且许多影响因素的作用仍在不断加强。过去100年里,全球人口数量、工农业生产和渔业捕捞活动的快速增长对近海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了巨大压力,其影响前所未有。以碳、氮、磷等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改变为例,大量化石燃料燃烧造成了大气CO2浓度的快速上升,不仅导致海水温度上升,还加剧了海洋酸化问题,并引起了海平面上升、海流改变、水体层化加强和溶解氧浓度下降等间接效应。1980—2011年,大气中CO2含量平均每年上升1.7ppm,从2001年开始,这一速率开始上升到每年2.0ppm[8]。可以预期,大气CO2含量上升对海水温度和海洋酸化的影响短期内仍会持续加剧。出于化肥生产需求,从19世纪末至今,进入地球生态系统中的活性氮增加了约20倍。20世纪90年代,通过化肥施用和化石燃料燃烧等过程进入环境中的氮达到1.6亿吨,远远超过陆地生物固氮量(1.1亿吨)和海洋生物固氮量(1.4亿吨)[9]。据估算,从19世纪末至今,全球活性氮入海通量增幅接近80%;到2030年,全球近海生态系统的氮通量还会再增加10%—20%。磷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也受到化肥施用、污水排放等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每年经由河流从陆地输入海洋中的溶解态磷约有400万—600万吨,是自然状态下的2倍[10]。过量输入的氮、磷营养物质加剧了近海富营养化问题,也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下,近百年来近海生态系统发生了许多显著变化,许多重要生境丧失,海水温度上升,缺氧、酸化等问题开始显现。目前,全球50%的盐沼湿地、35%的红树林、30%的珊瑚礁和29%的海草床因破坏而丧失。受全球变暖影响,海水表层水温持续上升,加剧了水体层化现象,这会减弱营养物质交换,又可能导致中、低纬度海域初级生产力水平的下降。在近海许多海域,因富营养化导致的底层水体缺氧现象已非常普遍,对许多海洋生物,尤其是底栖经济动物造成巨大的胁迫,甚至影响到渔业资源。海洋酸化问题则会影响到颗石藻等初级生产者以及珊瑚礁和牡蛎礁等重要生境,甚至导致食物网结构的改变。除上述变化外,更令人关注的是近海生态系统发生突发性生态灾害事件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通常情况下,生态系统是逐渐变化的,但一旦环境因素的影响超越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生态系统可能会突发变化,有时甚至会出现生态格局的更替现象(regimeshift),危及生态安全。在近海,与富营养化密切相关的有害藻华问题、缺氧问题,以及渔业资源的崩溃,都是生态系统的异常变化。这种大幅度、非线性的生态系统变化,一方面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使得生态恢复的难度增加,甚至无法恢复。在我国,近海生态安全的形势十分严峻[11]。大部分近海河口和海湾区域面临着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在渤海、南黄海、长江口邻近海域、东南沿海、北部湾等海域,不同类型的有害藻华问题突出;长江口邻近海域和黄、渤海部分近岸海区底层水体缺氧问题逐渐显现;近海亚健康和不健康海域面积不断增加,天然岸线不断缩减,珊瑚礁、红树林以及河口区等重要资源生物的生存生境丧失。这些问题对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近海生态系统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但是,目前对近海生态安全问题的认识仍不够充分,也缺少系统的评估工作,需要着手发展海洋生态系统的长期观测与信息获取能力,开展近海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与变化预测,推进基于海洋生态系统的管理。
2未来海洋生态系统管理
2.1加强近海生态系统长期观测与信息获取能力
对近海生态系统的长期观测和信息获取是开展近海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石。当前,我国在近海生态系统的观测与能力建设方面已初具规模,海洋信息化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提升空间。要加强近海生态系统长期观测与信息获取能力,需要系统部署,提升对重点海域的长期观测、原位观测和实时观测能力,同时在机制与体制上解决海洋观测数据共享共用的问题。近海生态安全及生态灾害问题的出现是海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动的体现。生态系统中的因果关系常具有滞后效应,短期研究难以揭示数年或几十年的变化趋势,也不能解释这些变化的因果关系[12]。因此,获得近海生态系统长期变化的信息对于揭示近海生态灾害成因、解决近海生态安全问题极为重要。其中,甄别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甄别长期压力与短期波动、甄别可调控因素与不可调控因素非常关键,这也属于长期生态学的研究范畴。目前国际上知名的长期观测网络,如国际长期生态研究网络(ILTER)、美国长期生态研究网络(US-LTER)、英国环境变化监测网络(ECN)、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等,在生态系统长期变化与示范服务方面取得很多重要成果[13-15]。但是,长期生态研究网络中与海洋相关的部分难以满足国家解决海洋问题的需求,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立国家长期观测断面,并开展相应的长期研究工作,这一方面日本的国家断面、欧洲的大西洋观测断面、英国哈迪基金会的浮游生物连续记录仪长期观测等都提供了很好的先例。我国在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中只设有胶州湾、大亚湾、三亚湾3个海洋长期观测站。虽然不同的部门与项目也设立有近海观测系统,但远不能满足近海生态系统长期观测和研究的需求。随着近海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需要基于已有观测系统,针对近海生态安全、生态灾害、近海生态系统评估等问题设立我国的国家级长期科学观测断面与观测网,优选观测指标和分析方法,并进行数据质控标准化。通过长期观测揭示影响我国近海生态系统变动的关键过程,构建近海生态系统评估方法体系,提出近海生态灾害防控、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的措施与对策。近海生态安全问题的预警、预报具有时效性,需要在部署长期科学观测网的基础上,从科学和技术2个方面着力提升针对近海生态系统的实时、原位观测能力,包括针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不同要素进行原位传感器的研发,提升观测精度和实时数据传输能力,以及对实时观测数据的分析能力。目前针对物理海洋学要素的传感器技术相对来说较为成熟,但是化学海洋学,特别是生物海洋学传感器仍然存在技术瓶颈,无法满足对海洋生态安全预警预报的需求。如何突破这些技术瓶颈,构建和完善多学科耦合的近海观测网,对于我国近海生态安全与生态系统的管理至关重要。数据获取和数据共享是所有学科领域共同面临和关心的问题。由于海洋观测的特殊性,数据的共享显得尤为重要。美国的长期生态研究网络采取开放的数据政策,明确地提出了如何、获取和使用长期观测数据,以及对数据用户和数据提供者的要求。对于我国的海洋观测,如何进一步优化数据管理,并提供体制与机制上的保障,确保海洋观测数据共享共用,是需要从国家和各部门层面重点考虑的问题。综上所述,在我国近海信息获取方面,需要开展全局性、战略性顶层设计,统一海洋数据标准,建立有效的海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立体观测手段,开展重点区域加密观测,传感器网格化系统集成;建立海洋环境实时在线监测体系,实施典型生态系统的实时监测与灾害预警。
2.2开展近海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与预测研究
近海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是海洋管理和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它以“生态系统途径”为指导原则,通过科学认知,了解和掌握海洋环境的健康状况,分析人类活动等压力给海洋环境造成的影响,为海洋管理和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为平衡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海洋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恢复、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量化的科学标准。生态系统健康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近年来在河口、海湾等近海生态系统的评估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围绕近海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的核心问题,如近海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定义、评估方法、评估指标以及标准等[16,17],各国政府和学者进行了理论和方法上的探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相比其他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边界具有开放性,结构功能也更为复杂,不同海域的生态系统又具有特异性,加之对生态系统健康的认知差异,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定义以及评估面临着种种困难与挑战。近年来,近海生态系统健康研究已从单一的生态系统自身结构和功能特征[18],逐步发展成为涵盖生态、社会、经济、人类健康等诸多方面,以及强调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多学科综合研究[19,20]。目前,在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估研究和应用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有2种:指示物种法和指标体系法。指示物种法通过对海洋生态系统中一个或多个指示物种及其生理生态指标和结构功能指标的监测,对物种健康状况进行分析,进而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21]。指示物种法相对简单,对数据量需求较低,因此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研究中较早得到应用。常用指标有生物完整性指数(IndexofBiologicalIntegrity,IBI)、Shannon-Wean-er多样性指数、海洋生物性指数(AMarineBioticIndex,AMBI)和底栖生物指数等。但是,指示物种法也存在指示物种筛选标准不统一、对生态系统变化的指示作用不明确等问题,难以对复杂的近海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指标体系法通过对海洋生态系统不同组织水平、层面、尺度的指标进行筛选和提取,建立评估指标体系,能够综合反映海洋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状况。随着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人类活动、人类健康等指标也被纳入指标体系,结合海洋生态系统自身的指标,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服务等不同角度出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和演变趋势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指标体系法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和毒理学等方法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数学模拟等新技术,已成为目前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研究工作中最常用的评估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指标体系建立的主要模型方法有海洋健康指数(OceanHealthIndex,OHI),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概念框架及其改进框架,以及赫尔辛基委员会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方法(HELCOMEco-systemHealthAssessmentTool,HOLAS)等[22-25]。近海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研究在国外已有一系列成功的项目和计划,特别是在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有许多成功的应用案例:加拿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五大湖区生态系统健康开展了系列评估研究[26];美国环境保护署《全国近岸状况报告》[27],对其近岸水体状况进行评估;澳大利亚自建立河口与海洋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指标系统后,又开展了“生态健康监测计划”[28],并对大堡礁海域水质和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评估研究。欧盟的《水框架指令》提出了较完整的海洋环境评估技术指标[29],并进一步制定了《海洋战略框架指令》,将定期海洋环境监测及评估纳入动态管理进程。国内对于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继开展了一些相关的研究,并在近海多个河口、海湾等开展了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估工作。然而国内目前近海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研究中所使用的指标体系,大多是对国外已有指标体系的借鉴和引用,以及针对应用对象的适应性改造。针对我国近海生态系统特征的本土化指标体系的建设仍在探索阶段,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的理论、方法和验证研究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近海生态系统健康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地了解人类压力、全球变化与海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变之间的关系,建立更综合、全面的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体制,利用更有效的生态系统评估、预测模型来支持更有效的管理决策,了解恢复生态结构功能的重建机制和方法,并通过有效的保护政策来保证海洋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2.3推行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
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EBM)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其基本理念是从生态、系统和平衡的角度思考解决环境资源问题。这一理念的提出是科学家对全球规模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危机的一种响应,作为生态学、环境科学和资源科学的复合领域,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新型交叉学科,不仅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更具有迫切的社会需求和广阔的应用前景[12]。20世纪80年代,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在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方面都得到了一定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方法-模式体系[30,31]。在此基础上,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提出要从整个生态系统来管理海洋资源和人类的海洋开发活动,促进沿岸和近海环境综合管理及持续利用,形成了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理念。Long等人[32]对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的发展简史予以了概括,并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的15个原则。综合上述理念,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的基本内涵是充分考虑海洋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与内在关联性,在科学认知海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对海洋开发活动、海域使用进行全面管理,以保护海洋健康和维持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余年来,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逐渐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并得以迅速发展。国际上已有不少成功案例可以借鉴。澳大利亚于1998年出台了《澳大利亚海洋政策》,成为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的典范[33]。美国的一系列国家海洋政策报告都高度重视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相关的政策文件如《21世纪海洋蓝图》《美国海洋行动计划》等[34]。与此同时,一系列的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研究得以开展,这些研究涵盖了不同的国家、海域、学科领域,在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模式的研发、政策的制定方面给予了重要支撑。其中,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35-38]、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带管理[39,40]、海洋空间规划[41-43]等方面研究进展尤为突出,为我国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任何特定生态系统的管理都要与特定的生态系统特点相一致,全球性的评估并不能满足国家和亚区域尺度决策者的需要[12],一个国家的评估结果也无法用于其他国家的政府决策。因此,要综合管控我国近海生态系统,必须发展基于我国近海的生态系统管理策略。我国已经高度认识加强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对于维持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在国务院的《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中,针对我国海域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五大问题,明确提出要尊重自然,树立敬畏海洋、保护海洋的理念,把开发活动严格限制在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范围之内,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确保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得到改善,海洋生态服务功能得到增强,沿海岸线受损生态得到修复与整治[44]。与此相适应,我国学者近年来对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也开展了理念的推广与科学研究。研究海域涉及到天津近海、胶州湾、莱州湾、江苏近海、黄海、东海等区域[45-48],主要侧重于围垦和渔业的影响以及基于上述问题的海洋生态系统管理。这表明我国对于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开始得到重视,但总体上看,我国尚未建立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体系。
鉴于此,针对当前我国近海迫切需要解决的生态安全与生态灾害问题,需要在观测、研究、评估的基础上,选取典型海域,构建近海生物(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示范工程,沿岸重大工程设施的海洋安全示范工程,近海生态灾害预测、预报与防控示范工程,提高重大海洋事务决策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时效性。在示范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整个近海生态系统风险评估智能专家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基于海洋大数据服务基础平台的建设,建立一套适用于中国近海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的模式,针对生物资源以及有害藻华、低氧、水母暴发等生态灾害,形成高效、智能的观测、预警系统,与沿海地区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密切合作,推进观测资料和模拟结果的实时共享,支撑高效、智能的海洋生态安全管理系统,提升我国近海资源开发利用、近海生态环境保护、基于海洋生态系统管理的综合能力。
作者:孙晓霞 于仁成 胡仔园 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海岸海洋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2苏纪兰.海洋生态安全的重要性.科技导报,2013,31(16):3.
3肖笃宁,陈文波,郭福良.论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应用生态学报,2002,13(3):354-358.
4余谋昌.论生态安全的概念及其主要特点.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9(2):29-35.
5马克明,傅伯杰,黎晓亚,等.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概念与理论基础.生态学报,2004,24(4):761-767.
11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政策研究课题组.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政策研究.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
12傅伯杰,刘世梁.长期生态研究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及趋势.应用生态学报,2002,13(4):476-480.
13牛栋,杨萍,何洪林.美国长期生态学研究网络(LTER)信息化基础设施现状、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LTER信息化基础设施战略规划介绍(I).地球科学进展,2008,23(2):201-205.
14于秀波,付超.美国长期生态学研究网络的战略规划——走向综合科学的未来.地球科学进展,2007,22(10):1087-1093.
15李文华,张彪,谢高地.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自然资源学报,2009,24(1):1-10.
20张朝晖,石洪华,姜振波,等.海洋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来源与实现.生态学杂志,2006,25(12):1574-1579.
30褚晓琳.基于生态系统的东海渔业管理研究.资源科学,2010,32(4):606-611.
篇2
由《生物多样性公约》第2条可知,外来物种入侵主要包括对陆地系统和海洋系统的入侵。海洋是陆地面积的近2.5倍,是环境的重要调节器,因其开放程度相比陆地更高因而更容易发生物种的转移,因此,对自然海域生态系统的破坏,相对陆地系统的物种入侵来说影响范围更大、时间更长久,控制和治理也更加困难。同时,领海是沿海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物入侵还可能对沿海国国家主权构成威胁。因此海洋生物多样性存在着比陆地生物多样性更为特殊的潜在危险性。但现实是,在海洋生物入侵方面,无论立法还是研究都落后于陆地生物入侵的防治。预防和控制海洋外来生物入侵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保证沿海国安全稳定的重要内容。
一、海洋生物入侵的概念及其产生的特殊危害
目前,理论研究领域对海洋外来物种入侵并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通过分析、研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对于外来物种和外来物种入侵所下的经典定义,笔者认为,所谓海洋外来物种入侵,是指某海洋物种通过自然途径或是人类有意无意的活动,被引入到其他海域生态系统,其建立的族群影响和威胁到了当地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并对当地海域生态系统和经济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海洋生物入侵的途径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引入两类。自然因素入侵诸如洋流运动,热带风暴等自然原因导致的物种转移;人为活动引入包括船底携带外来附着生物,压舱水,水产养殖品种的引进等。相较于陆地物种入侵,海洋外来物种入侵具有一定的特殊危害性。
首先,入侵的海洋生物会破坏本地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降低区域生物的独特性,威胁本地海洋的生物多样性。入侵物种可能通过占据当地物种的生态位,建立起自己的种群,逐步消灭当地种族群,打破了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地理隔离。它们还可能与本土物种进行杂交,对本地物种遗传多样性造成破坏。同时,还会破坏当地海底的自然原貌和特有景观,比如珊瑚礁。此外,外来赤潮生物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很可能连续爆发赤潮,对当地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其次,入侵的海洋生物可能会直接或间接的造成当地经济上的损失。直接经济损失包括危害农林业、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造成景观破坏进而影响旅游业的收入等,间接经济损失主要是破坏其他物种的生存环境,改变生态系统。据农业部的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已被400多种外来物种入侵,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200亿元,其中一半以上的损失是海洋外来入侵物种导致的。
最后,入侵的海洋生物会对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危害。海洋入侵物种有可能携带着一定的寄生细菌或病原体,这将对本地物种的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甚至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特别是海水养殖类的物种,经常会携带各种病毒和病原体,稍有不慎就会在引入地区爆发疾病。例如,从1993年起,我国海水养殖对虾开始流行大规模病毒侵害,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便是当时从台湾等虾病流行地区引进了带病毒的苗种。
海洋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是地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由于海洋处在地球的最低处,各种废弃、污染物质最终都将进入海洋,海水通过洋流运动进行着不停地流动,污染的来源往往难以确定。同时,海上作业的科学技术要求极高,海洋物种一经破坏便难以修复,损害结果往往是无法挽回的。尽管,目前已有二十余部有关外来物种入侵预防及管理的国际公约,但专门解决海洋和水生环境生物入侵问题的国际法律规制却发展缓慢,落后于陆地生态系统中对生物入侵防治的国际法律规范,也与海洋物种愈发严峻的形势不相适应。
二、风险预防原则的特殊性探析
源于德国环境法的风险预防原则,最初的核心是社会应当通过认真的提前规划和阻止潜在的有害行为来避免破坏环境。以第二次保护北海国际会议为开端,也就是从海洋环境保护开始,风险预防原则逐渐进入国际环境法领域。由于环境保护领域的范围广泛,涉及政治、经济、伦理、科学等多方面问题,哪怕是在海洋环境领域,目前在国际上都很难对风险预防原则下一个统一或权威的定义。但人们适用风险预防原则的价值角度是一致的,根据大量的国际条约和会议宣言对于该原则的表述,我们可以从中得出该原则的核心要素:
首先,环境风险的潜在危害被怀疑达到了一定严重的程度。环境风险是指公众对环境危害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的认识,具有潜伏性和不可逆转性,根据发生原因的不同可以分为自然和人为两种。自然的环境风险几乎是不可控制的,而人为的环境风险产生的关键因素是人类利用、开发、获取资源的活动,当这些活动所引起的环境风险达到一定严重的程度时,应当及时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避免损害结果的发生和扩大。当然,风险程度因地区和适用范围而异,各国可以基于自身对环境标准的要求进行衡量。
其次,发生的风险与其将要产生的危害的因果关系中存在科学认识上的不确定性,人们尚未取得支撑该因果关系的确切可靠的证据。尤其是在面对从未遇见过的新型海洋环境问题时,必然会存在不确定的认识。但是,这种科学的不确定性不能作为延迟行动或拒绝行动的理由,否则,人类及其生存环境或许将遭受更为严重的不可逆的损害,这种损害远比提早做好预防措施的人力财力耗费大得多,更何况人类的生命健康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最后,风险预防原则能否有效实施关键取决于正确有效的风险预防措施。目前国际公认的风险预防措施主要包括:禁止与限制、最佳可行技术、最佳环境实践和清洁生产等。各国应当在本国能力范围内,最大化地就现有水平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并以之为重要参考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环境风险。但是从上面对于科学不确定性的论述可以得知,这种不确定性会对成本效益分析构成一定的局限,人类只能够按照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科技水平进行分析,在将来甚至有可能被认为是与成本一一效益相违背的。因此,环境风险的成本效益分析只具有参考价值,而不能成为唯一的决定性依据。
三、风险预防原则在海洋生物入侵中的适用
如上所述,海洋生物入侵问题所带来损害结果是灾难性的,但如今,该问题愈演愈烈的现状似乎还没有唤起人类的危机意识。风险预防原则在这一问题上是十分具有针对性的,在海洋环境保护立法上引入风险预防原则,并配以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加强国际协作,必将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形成有力的保护。
(一)适用风险预防原则的必要性
1.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海洋生物入侵所造成的危害
国际海事组织指出,这些外来物种的入侵,是对全球海洋健康造成致命威胁的元凶之一。海洋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物种的入侵途径多样,传播速度快,繁殖能力强,土著物种的生存空间被占据后,就很难再继续繁衍,只有逐渐消亡这一条路。海洋物种一旦灭绝,便不复存在。风险预防原则正好与这一点相对应,只要出现对本地海洋物种产生不可逆转损害的威胁时,就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
2.适用风险预防原则弱化了海洋生物入侵对于科学因素的高要求
在无法预知环境对外来物种吸纳能力的情况下,根据法不禁止即允许的理论,现行法律一般默认不能证明对环境有害的即视为环境安全的的原则。在海洋生物入侵问题上,无论是在事前预测还是事后治理上都对科学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但在风险与损害的因果关系上一定会存在着科学的不确定性,若是都以无法证明对环境有害而逃避责任,那么必然会放纵外来物种的入侵。采用风险预防原则可以在这点上做到很好的弥补,各个国家都不得以缺乏准确的科学依据为理由,延迟或拒绝采取预防措施使海洋生物入侵带来的损害最小化。
3.对于海洋物种多样性的预防保护符合成本效益理论
在应对海洋物种入侵问题上,成本效益分析法确实比较难以适用。一方面是海洋环境复杂性、变化性的特点使得这种预防成本难以精确估测,另一方面是从历史上来看,对于生物多样性这一问题的保护,一直以来都遭到忽视,人类通常只会看到引入物种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往往不会考虑本地稀有物种所拥有的更为长久的生态利益。海洋物种一旦灭绝就无法修复,其生态价值是不能够用金钱来衡量的,贯彻风险预防原则防止海洋生物入侵所带来的效益一定远远大于事后修补所花费的成本。
在防治海洋生物入侵方面,较之损害预防原则,适用风险预防原则明显更为合适。下面以船舶压载水这种海洋物种入侵最为典型的例子进行说明。为平衡船舶,保证安全航行,在船舶离岸时底舱都要注入一定的水体,当船舶装载为了空出吨位,就得将水体排除舱外,这样就产生了在不同海洋生态系统间进行的压载水排入和排出活动,同时发生无意的物种引入行为。据估计,船舶每年将约百亿吨压载水带到世界各地,几乎每九个星期就会在世界各地发现一种新的入侵者。这种合法的人类活动所引起外来海洋物种的入侵,比违法活动所带来的危害更大,并且更加难以控制。因此,风险预防原则在海洋生物入侵的防治上更加有效用。压载水所携带的外来物种往往会对本地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土著物种若是遭到排挤直至灭绝,这种后果是无法修复、无法逆转的。若是等到破坏后再进行治理,地球生态利益所遭受到的损失将难以估算。目前,将有害水生物体引入新的海洋生态环境已经被确定为全球海洋面临的四大威胁之一。因此,不仅在船舶压载水排放之前必须对排放地以及压载水中的生物进行调查,还应当在本国的能力范围之内采取足够的措施进行预防,比如及时清理压载水中的沉积物等。即便存在尚未确定的科学证明,也应当将预防措施最大化,倘若污染,便再没有进行治理的机会。
(二)风险预防原则的具体适用
1.将风险预防原则确立为制定相关法律的基本原则
将一项原则能够尽快用于解决现有问题,最有效率的办法就是以该原则为中心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如前所述,海洋生物入侵问题具有特殊性和不可逆转性,针对这类问题法律应当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弥补其稳定性和滞后性所带来的空白,以达到最大限度减少损害的目的。例如我国1988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虽然在立法宗旨、预防原则的精神,提出的诸多诉求,但遗憾的是该法并未明确设立风险预防原则,制度设计等方面或多或少渗透着风险其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风险社会所在海洋生物入侵问题上更是如此。把风险预防原则正式确立为制定相关法律的基本原则,同时在环境立法中将该原则的几个要素一一科学的不确定性、危害结果的不可逆转性、本国范围内符合成本效益的措施等在海洋生物入侵问题中具体化,这样才能够在短时间能减轻海洋物种遭到破坏的程度。
2.借鉴其他国家相关方面的先进措施
对于海洋生物入侵问题适用风险预防原则最富有经验的国家是澳大利亚。早在1991年,澳大利亚为预防及控制由压舱水携带引入外来有害水生生物,颁布了《压舱水管理指南》,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强制执行的关于压舱水方面规定的法律。该法明确要求压舱水排放前要进行交换并去除其中的沉积物。1999年,为保护自然物种,《澳大利亚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全法》第一章第3条中规定了预防灭绝、促进受威胁物种的恢复和为鲸建立保护区等措施。此外,还要求行政机关制定有关生物多样性事务的决策时必须适用风险预防原则。2001年7月起,澳大利亚还加强了对进入其沿海地区船舶的压舱水管制。凡是由管制机构评估后显示含有危险外来海洋物种的高威胁度船舶,必须在公海更换压舱水。这种典型的风险预防方法可以成为我国国内法关于这方面防治的典范。
还有一些国家根据风险预防原则制定具体措施,并且对这类措施给予法律保障。例如,1993年,德国于《遗传工程法》第6条中规定,从事遗传改性生物体的任何人必须进行风险评价,这种评价程度应当根据最佳实践、适用最佳可行技术以避免对人类、自然和环境的潜在危害。而比利时、奥地利等国的相关法律中也存在类似的规定。
3.加强国际协作
由上述海洋的特殊性可以知道,海洋物种的维系和海洋环境的保护不是仅靠一个国家的力量就能做到的。防止海洋物种入侵,必须要加强国际协作,在此之前已经有许多国际公约对这方面做出了相关规定。1982年《海洋法公约》第196条规定:各国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防止、减少和控制由于在其管辖或控制下使用技术而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或由于故意或偶然在海洋环境某一特定部分引进外来的或新物种致使海洋环境可能发生重大和有害的变化。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更是多处涉及了风险预防原则。其中第8条规定,各成员国必须通过制定和实施各项计划或其他管理战略,建立保护区,重建和恢复已退化的生态系统,促进受威胁物种的复原,防止引进、控制或消除那些威胁到生态系统、生境或物种的外来物种。2000年的《卡塔赫纳议定书》第15, 16条中有关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规定更是充分体现了风险预防精神。
篇3
一、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这一概念。他在定义生态旅游时提出了两大要点: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福利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即生态旅游要对生物多样性、当地社区利益、经济和社会效益做出某种贡献,并且具有教育和认知的功能。海洋生态旅游既是感受、体验、欣赏和研究海洋生态景物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也是增强旅游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环境意识,进行环保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对此,在发展海洋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应将环境保护主题贯穿于始终。
(一)丰富而独特的海洋资源环境是发展海洋生态旅游的物质基础
与其他旅游活动相比,生态旅游本身对资源环境有较强的依存性。从海洋生态旅游赖以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分析,海陆交界和大陆近海海域、海岛所形成的海洋生态环境系统,资源丰富多样,自然景观独特,区域特色明显。海洋生态旅游就是利用海岸、水体、岛屿、冰川、入海口等生态环境而开展的具体的旅游活动。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休闲消费需求的日益增强,选择远离城市喧嚣的海滨(岛)旅游区游憩、休闲与度假,巳成为现代生活的新时尚。从经营上讲,海洋生态旅游就是旅游者对海洋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直接消费。只有“原汁原味”、处于原始状态或良性循环状态下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才能激发旅游者的生态旅游愿望并使之转化为现实的旅游消费需求。因此,随着人们消费素质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旅游者对优美自然环境的向往和绿色消费需求将会逐步增强,以海洋生态环境消费为主要目的的海洋生态旅游将成为旅游热点。中国海域辽阔,区域海洋特色明显,从南到北拥有极为丰富的海洋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这是我国发展海洋生态旅游,提高旅游吸引力的关键所在。因此,海滨(岛)所具有的天然、优美、丰富而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环境,是海洋生态旅游业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海洋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兼具正反两方面的效应
一方面海洋生态旅游的发展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生态旅游的内涵来看,它更强调的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循环利用,是一种健康的旅游发展理念和旅游活动。正是由于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过程中的“保护性”和“持续性”,所以与其他旅游活动相比较,只有生态旅游活动才能把旅游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海洋生态旅游的主要方式是感受、体验、探险、科研和教育等,与其他海洋产业,如传统渔业、捕捞业、近海养殖业和海上油田开发等相比,其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程度较低。在维持海洋生态环境系统平衡和环境承载力范围内,海洋生态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有利于广泛普及海洋环境知识,提高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和自觉性,达到旅游与环境相互促进的效果,而且以良性发展的海洋生态旅游业替代部分资源消耗大、环境破坏严重的传统海洋产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对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也可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另外,发展海洋生态旅游业还能够为综合化的海洋环境管理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有利于海洋生态环境的系统化、规范化管理。
另一方面,海洋生态旅游的过度开发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任何形式的旅游活动,总是会对旅游景区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只是程度不同而巳,同时这种影响又伴随着旅游规模的扩大呈倍数的增加。在海洋生态旅游中,无论是近海度假、观光、游览,还是海岛观赏、研究、教育等活动,或多或少都会对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和破坏。由于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在表象上、在短期内不明显,因此这种干扰和破坏也极易被忽略和被掩盖。特别是一些海洋自然旅游保护区,由于地处远海荒岛,生态系统单一脆弱,环境承载力极其有限,不断增长的游客数量给当地环境带来很大扰动,甚至导致一些自然景观的丧失,如鸟岛不再是鸟的乐园,海滨彩石被游人“洗劫”一空。
二、正确处理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统一
海洋生态旅游与其他生态旅游活动一样,在发展之初都曾经被称为“无烟工业”但是,随着海洋生态旅游日益成为一种大众性的旅游活动,游客人数激增,纷至沓来的游客远远超出旅游景区的环境容量,加之旅游规模消费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与污染也超出了海洋环境的自我平衡与净化能九给海洋生态环境系统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另外,许多从事海洋生态旅游开发的经营者和管理者认为,海洋资源是取之不尽的,旅游资源环境一旦被开发出来就可以永续利用下去。显然,这种认识是有害的,对于海洋生态环境基本持不作为态度,只会误导发展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甚至进一步恶化海洋生态环境。
发展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始终是一对矛盾。按照对立统一的观点,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只有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协调,才能最终实现动态平衡。那种把经济发展作为唯一考虑的“经济中心论”和主张对环境实行绝对保护的“生态中心论”,在海洋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中都是不可取的,实践中也不可能存在“零破坏”和“零污染”的纯粹保护性旅游。因此,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不意味着要禁绝发展海洋生态旅游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而是强调在发展海洋生态旅游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把这种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环境条件决定着海洋生态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
海洋所蕴含的独特的、原生态的环境条件,是海洋生态旅游得以发展的根本动因和旅游价值所在。因此说,环境条件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的方向和潜力。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环境的过程中,包括在生态旅游具体项目和具体线路的设计与选择中,对环境的原生态应当充分地加以保护,做到对环境影响最小化。事实上,旅游业本身就是依附自然禀赋和人文脉络而发展起来的产业,特别是海洋生态旅游,其与环境的关系更直接、更紧密,更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条件来支持。盲目开发、过度开发,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只会造成海洋生态旅游的难以为继,进而丧失海洋生态价值和旅游价值,并最终导致海洋生态旅游产业的衰落。因此,加强环境保护,维护海洋生态平衡,是实现海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发展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应遵循的原则
实现海洋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改变目前海洋旅游开发经济利益大于环境利益的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以保护为前提,以适度发展为原则,在保护中科学发展。
第一,以保护为前提。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永续发展。保护海洋旅游环境的目的,在于促使海洋区域生态系统保持或转化为良性循环状态,为海洋生态旅游,以及海洋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和必要的保障。在保护的前提下,要防治结合,树立“防重于治”和“源头治理”的环境管理理念,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保护环境,加强海洋旅游区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设施建设,提高海洋环境管理能九约束各种不当开发行为和旅游消费行为,防止旅游景区出现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第二,以适度发展为原则。要按照“合理布局、重点发展、发展有序”的原则,积极探索适合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开发模式。在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的同时,要统筹考虑旅游景区及周边区域资源环境状况,以及当地居民需求和社会发展要求,科学、严谨地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景观设计。特别要尊重海洋生态系统规律,对生态脆弱、环境敏感区和珍贵的海洋自然保护区应采取更为严格的保护措施,在分析相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合理设计生态旅游产品,限制游客规模和流量,严格控制旅游活动,杜绝因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牺牲环境的经营行为的发生。
第三,在保护中合理发展。在加强海洋环境管理、有效监督,并积极做好环境保护宣传的前提下,逐步提高旅游经营者、管理者、游客和旅游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维护中来。同时,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旅游经营管理机制,确保旅游收入的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从而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保证海洋生态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正确道路。
三、海洋生态旅游环境管理的几点思考
海洋生态旅游环境管理,就是要通过有效地实施行政、经济、技术与教育等手段,实现海洋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综合运用行政手段,落实海洋环境管理
第一,从实施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入手,采取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和管理对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始于旅游规划的编制阶段,主要是对旅游开发、经营和消费活动可能引起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分析、预测和评价,从而落实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管理,为旅游景区和旅游项目的保护性开发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并为实施环境管理提出标准和具体要求。对与海洋生态旅游相关的一些项目,如设立旅游观光区、开发相关旅游资源、划分自然保护区域、防治污染和生态建设方案等,都必须建立起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第二,在对海洋旅游资源环境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实际调查和评估海域、海滨和海岛的环境容量,从而明确旅游开发区和旅游项目的环境目标要求,选择确定合理的旅游开发模式,保证海洋生态旅游中环境质量的高品位和原生态特点。第三,制定更为具体、可操作性更强的海洋生态旅游开发管理法规和政策,加强环境行政管理,健全海洋环境管理体系。明确环境目标与责任,监督检查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的执行情况和实施效率,坚决制止那些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项目的开发和建设,严格控制海洋生态旅游活动的强度、规模和范围。
(二)强化技术管理手段,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首先,海洋生态旅游战略管理的科学决策,离不开现代高新技术手段的运用,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虚拟技术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等。如利用遥感技术服务于海洋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可以对大面积的海洋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普查,对海洋环境状况进行周期性监测等,以便及时了解海洋资源环境的退化、污染和被破坏情况,进而采取相应的防止和保护措施。地理信息系统在海洋生态旅游的发展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存储、查询、显示各种海洋生态旅游资源信息,并能为海洋生态旅游管理、决策、规划等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支持。其次,在海域、海滨、海岛的生态化管理中,一些环保技术的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利用生态技术治理生态旅游造成的某些污染问题。采用污水处理技米在景区隐蔽处建立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和中水净化处理与循环利用系统;对固体废弃物则采用回收利用技术,根据废弃物种类不同分别采用一级资源化技术和二级资源化技术;采用新型生态环保材料进行景区景点和基本设施建设;在绿色能源利用方面,充分开发利用旅游区的太阳能和潮汐能资源,等等。再次,海洋生态旅游的环境保护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现代高新技术在海洋生态旅游及其环境管理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海洋生态旅游的科技投入仍然很少,高新技术介入程度不高。同时,旅游管理信息化水平也有待提高,旅游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为此,要加大海洋生态旅游科技投入,对景区景点适用性环境保护技术、能源节约技术、信息化灾害防治、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等技米要加大攻关和推广力度依靠高新技术实现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三)运用经济手段促进旅游景区环境保护
经济手段是实现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有效管理手段。第一,变革海洋生态旅游经营机制,充分调动海洋生态旅游开发主体的环保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划定专门海区(岛)生态旅游区控制游客人数,并采取海洋生态旅游产品的“绿色价格”策略调整景区景点旅游规模在保证一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使海洋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得以落实。第二,按照政府及有关区域海洋规划,应尽快将海洋生态旅游规划纳入到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地方财政在年度计划中相应地增加海洋生态旅游环保投资安排。同时,在现有国有资产经营体制下,各级税务部门将征收的相关旅游经营所得税按照一定比例返还给职能管理部门,专项用于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探索建立海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合理收取环境保证金和自然环境恢复保护费,坚持实行“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谁保护”的管理原则,依法实施、合理使用。第三,要加快变革与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相适应的环境保护投资机制确保海洋生态旅游发展中环境保护资金的落实和投入。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应采取多种方式拓宽引资渠道,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加入,引进利用各种资金,积极争取世界银行、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环境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对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的资助,形成众多投资主体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系,保证海洋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与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
(四)重视海洋生态环境教育手段
篇4
1981年,澳大利亚大堡礁海洋公园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海洋遗产收入名录的开端。此后陆续有代表典型海洋自然和文化特性的项目加入海洋世界遗产的行列,但具体何为“海洋世界遗产”,直到2010年12月在美国夏威夷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海洋遗址管理人大会上才达成共识。会议认为,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属于海洋世界遗产:第一,满足世界自然遗产准入标准中的至少一项;第二,满足“完整性”和“真实性”的要求,并有一套充足的保护与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海洋本身的特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世界遗产海洋计划将海洋世界遗产的评定标准作以下描述。首先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①最为壮观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特殊自然美和审美价值的地区;②地球历史重要发展阶段中的杰出例证,包括生命记录、地形构成中重大的正在进行中的地质过程或重要的地貌或地形特征;③陆地、淡水、沿海和海洋生态系统和动植物进化和发展中的重要生态和生物过程;④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包括从科学或自然养护角度考虑具有杰出全球价值的濒危物种的重要自然生境。其次应符合“整体性”和“真实性”①要求,并具备充分的保护和管理体系,确保保护遗产地基础特征的能力。
海洋世界遗产的现状分析
根据上述标准,截至2012年7月,共有46项海洋世界遗产通过评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自然遗产42项,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4项。每一项都经过历时多年的严格筛选,以不同凡响的景色、卓越的生物多样性或独特的生态、生物、地质形态或文化特征彰显着海洋独特的自然与文化魅力。
1.海洋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
从图1可以看出,目前各大洲所拥有的海洋世界遗产,美洲名列第一,传统世界遗产大洲欧洲位居第二,大洋洲与亚洲并列第三,最少的是非洲,共有4项,仅占海洋世界遗产总数的8.7%。这与世界遗产总数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的排列有所不同。在各洲的世界遗产中,大洋洲海洋遗产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9.1%①,这和大洋洲被海洋环绕有一定关系。不过,在大洋洲所拥有的9项海洋世界遗产中,澳大利亚就独占了5项,数量众多的岛国还鲜有海洋遗产登陆《世界遗产名录》。目前拥有世界遗产的国家共157个,其中35个具有海洋世界遗产。澳大利亚最多,达到5项;其次是美国和墨西哥,为3项;英国、法国、哥斯达黎加、日本、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为2项,其余国家为1项。排名前9位的国家所拥有的海洋遗产共23个,正好占了海洋世界遗产总数的一半,反映出海洋世界遗产分布集中的特点。图2反映了世界遗产数排名前十位的国家的海洋世界遗产数量情况。从图2中可以看出,世界主要遗产大国海洋项目所占的比例都不高,特别是意大利和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和第三遗产大国竟还没有一项与海洋有关的项目。在这10个国家中,只有美国和墨西哥海洋世界遗产项目所占比例稍微高一些,但也仅分别达到14.3%和9.7%②,说明大多数国家包括很多遗产大国对海洋世界遗产的重视还远远不够。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海洋世界遗产的分布在空间上存在不平衡性:分布不均匀,澳洲较为密集;拥有海洋世界遗产的国家中海岸线长的国家和群岛国居多;海洋大国、经济实力强的国家更为重视,申请的海洋世界遗产项目更多。
2.海洋世界遗产的类型分布
从表1可以看出,在现有全部海洋世界遗产中,自然遗产项目所占比例高达91.3%,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项目占8.7%,文化遗产项目比例为0;而在所有世界遗产中,文化遗产的比例则超过了77%,自然遗产仅为19.5%,反映出海洋遗产文化项目的代表性严重不足。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以下3个原因。
(1)与海洋世界遗产突出的自然特性有关。统计各项海洋世界遗产符合的准入标准发现,在世界遗产的十项准入标准中,符合第VII条“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的有26项,占总量的56.5%;符合第VIII条“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的有13项,占总量的28.3%;符合第IX条“重要生物生态演化过程”的有32项,占总量的69.6%;符合第X条“濒危物种、生物多样性保护最重要的自然栖息地”的有36条,占总量的78.3%。以上均为自然遗产的准入标准,而第I-VI条文化遗产准入标准被采用的次数仅分别为0,1,4,1,2,1。这主要因为大部分海洋遗产本身就是远离海岸的海洋保护区或海岛,四周均为海水环抱,地理上与外界隔绝,鲜有人类居住和生活的痕迹,或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从而很难找到符合文化遗产的特征。但一些遗产地或为濒危、珍稀、独有的物种提供着栖身之所,或体现着地球演化、生物进化的重要过程,基本未受到人为破坏,自然特性极为突出。
(2)海洋世界遗产文化项目目前还是空白,多少反映出各国对海洋文化的挖掘还不够深入,对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还相对不足。在仅有的4处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中,一处位于美洲,是2010年收入名录的美国帕帕哈瑙莫夸基亚海洋保护区。两处来自欧洲,分别是西班牙的伊比沙岛和英国的圣科达群岛,最后一处是2012年新入选的帕劳洛克群岛———南部?湖,位于大洋洲。这4个项目除了雄奇壮美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生物多样性之外,均凭借第IV条准入标准“对某一文化传统或现存或已消失的文明的独特或至少是特殊的例证”获得世界遗产评审委员会的青睐。而文化遗产的其他几条标准,如建筑或技术的发展,传统人类居住地、土地或海洋利用的杰出范例,具有突出普遍意义的生活传统、思想或信仰等被采用的几率还很低。这说明各国对海洋文化的理解和挖掘还不够全面、深入。(3)与世界遗产海洋计划对海洋世界遗产评定标准的规定有关。该标准明确规定海洋世界遗产应满足“自然遗产标准中的至少一项”,对是否须要满足文化遗产标准未提出任何要求,显然忽略了海洋文化因素的存在,导致申报国在选择申报名单时偏向于自然项目,这对出现目前自然遗产项目一边倒的情况有一定的影响。#p#分页标题#e#
海洋世界遗产的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世界遗产事业的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首先,陆地遗产的数量远超过海洋遗产,海洋世界遗产仅占世界遗产总数的4.8%,海洋在《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代表性显然不足。其次,就海洋世界遗产本身而言,也存在发展失衡问题。类型上,自然遗产占绝对优势,文化遗产仍为零,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比例很低;空间分布上,大洋洲和南美洲分布密集,亚洲和非洲代表性不足。1994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建设具有代表性、平衡和可信的世界遗产名录全球战略。该战略的目标是避免部分地区或类别被过分代表,确保《世界遗产名录》更广泛地反映世界上具有杰出全球价值的自然和文化多样性。为此,全球战略鼓励提名目前没有得到很好代表或代表不足的类型和地区的遗产加入世界遗产名录。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8%,而目前海洋世界遗产在名录中的代表还不足5%,这显然是不平衡、不具有代表性的。能否有更多、更全面地反映全球各大海区重要海洋生态系统、地质特征、壮丽景观和优秀独特文化的遗产项目加入《世界遗产名录》,对于实现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的全球战略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从这个层面来看,未来世界遗产委员会必然会对海洋类遗产投入更大的关注和支持。2005年世界遗产中心专门启动世界遗产海洋计划并定期召开世界遗产名录海洋遗址管理人大会就是很好的证明。此外,世界遗产是当前世界上最好的保护体系,加入世界遗产体系,可以从管理、技术和资金等各方面得到联合国的支持。随着各国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海洋世界遗产将会出现蓬勃发展的趋势。
1.自然遗产仍然将是申报重点
现有海洋世界遗产中,自然遗产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但考虑到海洋突出的自然特性,以及海洋在全球环境中的重要性,海洋自然遗产项目的数量仍然偏少。传统遗产大洲欧洲和亚洲所拥有的世界遗产中,文化遗产占据了明显优势,而欧洲三面环海,亚洲有众多的沿海国家和岛屿国家,海洋世界遗产自然项目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自然项目仍然将是海洋世界遗产申报的重点。
2.文化遗产将得到更大的重视
目前海洋世界遗产文化项目为零的情况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对海洋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不足造成的。事实上,海洋文化的范围十分宽泛,“海洋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和体系,就是人类认识、把握、开放、利用海洋,调整人与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2]。因此,只要是人类在海洋因素的基础上创造的,反映海洋特色的文化,具有保护价值,都应算作是海洋文化遗产[3]。考古学界已证明沿海地带也是人类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区域,在沿海区域极可能找到证明人类发展某个重要阶段的优秀例证或人类创造的与海洋有关的伟大杰作。此外,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文化遗产的界定并不拘泥于古代文明,各国还应将目光投向当代文化与海洋结合产生的文化遗产,让人类对海洋有更深刻的认识、更和谐的利用,并在世界遗产中得以体现。
3.海岛将得到更多关注
海岛是广袤海洋上的显著特征,由于远离大陆,孤悬于海上,其自然环境与大陆相比呈现独特性,具有很多原始或特有的物种。而因四面环海,其文化特性与海洋则更为亲近,保留下众多独特的文化遗存,包括语言、生活习俗、社会体制、传统艺术等。很多海岛提供了自然环境和海洋文化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优秀例证,如,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伊比沙岛、圣科达群岛和帕劳洛克群岛。事实上,世界遗产中的海岛项目不在少数,但基本都是自然遗产,对岛上海洋文化的挖掘还有待发展。随着各国对海洋文化的认识和研究不断深入,岛屿的综合价值将会得到更多的重视。可以预见,除传统自然优势,海岛将凭借其特殊的文化价值成为未来世界遗产申报的一个热点。
4.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新领域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艺术[3]。世界上众多的沿海地区和岛屿都保留有丰富、独特的海洋文化。这些文学作品、歌舞艺术、甚至国家社会组织制度等,是在人类对海洋的认识逐步加深的过程中诞生的,蕴藏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和文化特性,反映了人与海洋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是人类发展历史中的宝贵财富。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其发展将会逐步影响到海洋领域,使海洋世界遗产类型朝着更为多样、丰富的方向发展,完整、全面地反映海洋文化。
5.亚洲、非洲和南太平洋地区遗产项目申报增加
当前海洋世界遗产从空间分布来看部分区域代表不足,部分地区密度较大,总体发展存在不平衡性。亚洲总岸线长达69900km,多半岛和岛屿,海洋生态系统类型丰富多样,海洋文明历史悠久灿烂;非洲总岸线虽然不长,仅为26000km,但其大部分海岛上生活着众多独特稀有、历史久远的物种,为人类展示着物种进化和地质演变的奇妙进程。可以预计,随着国家重视程度的加强,未来亚、非两洲的海洋世界遗产申报将会出现上升趋势。大洋洲海洋世界遗产分布密集,但一半以上都属于澳大利亚,南太平洋上星罗棋布的小岛屿国家仅有极少数几个申报了世界遗产。事实上,大洋洲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众多自然特性和文化特征完美融合的海岛,岛上保留有大量人类早期对海洋认识的遗存,除申报自然或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之外,还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突破口加大申遗力度,改变当前海洋世界遗产过度集中在小部分区域的状况。
我国申报海洋世界遗产的潜力分析
我国历来重视世界遗产的申报和保护工作,每年都有新的遗产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遗憾的是,作为世界遗产数量排名第三的遗产大国,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项海洋世界遗产。这可能与我国大部分被陆地包围,陆上遗产项目较为丰富有关,也多少反映出目前我国对海洋遗产的挖掘力度和保护程度还相对不足。事实上,我国漫长的海岸线、岛屿岸线和辽阔的海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海洋生态系统,神奇壮丽的海洋自然景观,璀璨夺目的海洋文化遗存。积极研究我国优秀的海洋自然、文化遗产项目,适时申报海洋世界遗产,通过世界遗产这一当前最优秀的保护体系维护自然赋予我们的珍贵财富,保护、承袭和发展经过千百年历史沉淀形成的宝贵文化和习俗,对于提升公众对海洋的认识、拓展海洋保护理念、引进海洋保护新技术手段、提高我国海洋保护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海底还埋藏着数不胜数的水下文化遗产,有的位于争议海域内,对这些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处置可能会引起国家管辖权的争议。我国应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加大对海洋世界遗产文化项目,包括水下文化遗产的研究力度,把握好主动权,在保护优秀文化遗存的同时有效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尽管目前我国的海洋世界遗产尚属空白,但国家多年来一直积极致力于海洋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并取得极大进展,为海洋世界遗产的申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申报海洋世界遗产大有潜力可挖。#p#分页标题#e#
(1)重视海洋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我国已建成国家级海洋保护区33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21个。这些保护区类型多样,有保护某一稀有濒危物种的,有保护丰富生物多样性的,也有反映地球演变历史的,并且毫无疑问都具有独特的美景,几乎囊括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关于海洋世界遗产界定的所有方面,极有希望从中培育出优秀的世界遗产项目。
(2)国家历来重视对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随着投入和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技术、装备都取得了极大进步,组织机构建设也进一步完善。2010年11月,国家海洋局与国家文物局在北京签署《关于合作开展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框架协议》,双方在协议框架下开展了切实有效的行动,包括实施中国管辖范围内水下文化遗产联合执法等。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化,我国辽阔海域内蕴藏的不计其数的宝贵海洋文化遗产将会得到更加科学、全面的保护,成为申报海洋世界遗产文化项目的一大宝库。
(3)国家对海岛保护高度关注。海岛不仅资源丰富、风光旖旎、保留有大量原住民文化传统,在维护海洋权益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海岛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于保护海岛的生态环境、珍稀特有物种和资源、保障其维护的地位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也为未来申报海岛类的世界遗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一些项目已初步具备申遗实力,较为知名的如海上丝绸之路和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广州等城市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将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其余与海上丝路相关的城市也纷纷着手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但由于单个城市无法完整反映海上丝绸之路的全貌,分头申报减弱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价值,降低了申遗的筹码,分散了申遗的财力物力,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世界遗产的申报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近年来,有专家学者提出联合申遗的想法,建议将申遗城市进行捆绑,加快“海上丝绸之路”世界遗产的申报进程。目前这项工作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初步认可,经多方努力取得很大进展。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口外30nmile东海上的南麂列岛,生物资源极为丰富,有贝类403种,藻类174种,数量均占我国海洋贝藻类总数的20%以上,被誉为“贝藻王国”。此外,列岛海洋风光秀丽,生态保持良好,在海洋生态方面有着重要研究价值,早在1999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可以说南麂列岛兼具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审美价值,未来极有希望被列入海洋世界遗产潜在项目。
对我国海洋世界遗产申报工作的建议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说我国在申报海洋世界遗产方面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主客观条件,无论自然遗产还是文化遗产都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当前需要加大力度的是考虑综合评估各种因素,好中择优,挑选优秀的海洋遗产项目进行研究并适时申报海洋世界遗产。为此,提出如下几条建议。
(1)充分利用现有工作基础,深化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已发掘的优秀水下文化遗产如“南海I号”“华光礁I号”等进行严格保护,深入挖掘开发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转换保护思路,对不宜打捞发掘的文化遗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划定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并以基于生态系的方式进行管理,努力创造保护区自然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完美融合,待条件成熟时推荐进入我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参加海洋世界遗产文化项目或自然与文化双重项目的评选。
(2)加强海洋保护区建设,打造具有全球重要价值的重点保护区。海洋世界遗产中不乏从海洋保护区或国家公园发展而来的优秀例子,如已为世人熟知的澳大利亚大堡礁、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保护区基里巴斯菲尼克斯海洋保护区及印度的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等。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上分布着大大小小形色各异的各种海洋保护区,有的保护着如中华白海豚、儒艮、丹顶鹤、猕猴、金丝燕等稀有或濒危物种,有的展示着红树林、滩涂湿地、珊瑚礁等重要生态系统,有的揭示了物种进化、地质演变的奇妙过程。未来中国申报海洋世界遗产可考虑从当前的海洋保护区入手,加强对具有全球重要意义和价值的保护区的监管和保护力度,提升保护水平,确保其完整性不受损坏,努力消除人为造成的不良影响,使之朝着符合海洋世界遗产准入标准和总体要求的方向发展。
(3)加大海岛保护力度,发掘海岛的自然与文化价值。海岛资源丰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平台;海岛地理位置独特,是划分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基点,对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意义重大;海岛远离大陆,少受外界干扰,孕育了独特的本地物种,保留下很多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遗迹和特有的海岛文化。为此,海岛一直是海洋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优势项目,所占比例接近总数的一半。我国辽阔的海域上分布着众多景色壮丽、资源丰富、物种多样的海岛,有的已经具备了申报海洋世界遗产的初步条件,只要深入挖掘,应不难找出在自然或文化价值上征服世界遗产评委的具有全球价值的海岛遗产。
篇5
[关键词]环保意识 生物教学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已成为全世界人民面临的艰巨而急迫的任务。生物学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生物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生物学的重要内容。初中生物教学不能上成单纯的知识课,更不能只为应付中考而教学。目前许多学校没有开设环境保护课程,那么在生物课上向学生渗透环保知识,注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下是本人的一些体会,现写下来与广大同仁一起商。
一、向学生介绍环境现状,加强危机感教育
当前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不断地恶化当中,教师要让学生经常在网上、电视上或报刊等各种媒体上搜集关于环境污染的资料,互相交流。要让学生知道由于人类对自然的疯狂索取,掠夺式的开发和滥用资源,导致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物种灭绝,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类的生存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如焚烧垃圾,农村焚烧庄稼桔杆,捕杀野生动物,乱砍滥伐,盲目引入外来物种等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如:赤潮、酸雨、温室效应、水土流失等,严重危害了人类生存,除了让学生看清身边的污染对自己造成的危害,还要让学生知道世界上一些触目惊心的事例,以起警醒作用。如1984年12月,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灌泄漏,到1987年底,死2850人,有10万多人终生残疾,20多万人中毒,4000多头牲畜和动物死亡;1984年9月,前苏联一核电站反应堆爆炸,30人丧命,核辐射造成大部分居民逃亡他乡,老鼠巨大如猪,污染至今尚未彻底消除;1943年5月,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死亡约400多;1952年12月,伦敦烟雾事件使直接及间接死亡人数达12000人以上。在课堂教学中,用以上这些当今世界存在的环境问题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对环境灾害产生危机感,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强烈谴责,由此产生对大自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环境,自觉保护环境的高尚情操。
二、让学生充分认识自然资源的价值,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之情
传统观念认为,自然界的事物只有满足人类需要的时候才有价值,仅此而言,自然界的价值显而易见。一是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生物,这是早已不争的事实;二是人类抵御疾病所用的药物有很多都是来自动植物,这在《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三是水、土壤、阳光等自然因素也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唯一的家园,美国等科学家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生物圈Ⅱ号”实验失败,也充分说明了:迄今为止,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至今未发现宇宙中有其他可孕育生命的星球。在课堂上可以播放视频,让学生欣赏森林生态系统之美,了解其“绿色水库”之称的由来,海洋生态系统之壮阔,给自然界供水供氧;湿地生态系统的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以理解“自然之肾”的美;溪水生态系统的物产丰富,农田生态系统的富饶等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另外再对比负面影响,如身边的河水变臭,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焚烧垃圾及焚烧桔杆的难闻的烟雾等现象组织学生讨论: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恶果?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激发了学生保护自然热爱自然之情。
三、利用教材,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本中有很多知识与环保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把环保教育渗透到课堂之中,利用课堂教育这个渠道,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环保教育。
如讲“遗传和变异”的时候,让学生知道环境也是引起变异的因素;《生物与环境》一章,更是进行环保教育的极好素材,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章教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在讲《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时,让学生探讨《生物圈Ⅱ号》失败的原因,使学生意识到,地球的生物圈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环境一旦被破坏,人类将无处容身,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环保热情。在进行这些方面的教学时,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幻灯、图片、录像、多媒体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课前组织学生搜集资料,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与此同时,也介绍日本人爱树成癖,长期坚持植树造林,使其森林覆盖率达到68%,逐步变成森林大国的事实,并与我国现状作比较,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热情,使学生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爱护、美化我们的环境变成一种由衷的自觉行为。
四、注重课外活动,实践环保热情
篇6
关键词: 河道护岸 生态环境 河道建设 影响
河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人类自古以水为伴,逐水而居,河流给予人类丰富的资源和便利。但是随着人们不断地对河流进行索取,造成生态系统的弱化,河流的功能开始减弱。因此在进行河流生态河道建设过程中,要突出注重对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改善河流生态环境对于河流的河道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一、生态河道建设的功能及必要性分析
河流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至关重要,为人类繁衍生息提供所需要的土壤、水产品等资源,在宣泄洪水保护人类家园等方面河流也必不可少,同时河流提供便捷低廉的交通运输条件,为人类的生存环境添光增色。因此,河流也是世界主要文明的发祥地,遇水而生,依水而建。河流主要是通过降到地标的雨水和冰川积雪融水汇合,通过重力的作用由高向低流。但是随着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进行航运、防洪排涝等工程,对河流进行疏浚和护岸等整治工程,从而满足生活发展的需要。
而生态河道主要包括河流及两岸的水面、边滩及沙洲形成的整体,具有防洪排涝、输水灌输、交通航运及渔业生产、景观休闲和发电等功能。河流是水资源和水文化的重要载体,有效的连接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河流的生态环境对于河道的建设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河道的生态安全直接影响到河道的功能状况。
在以往的生态河道建设中,一般都比较注重建设用地的要求,注重防洪和航运的功能,或者注重整体形象的壮观,在河道建设过程中,改变了天然的形态,出现河流形态的直线化、护岸才来哦的硬质化和河道断面等诸多问题,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加剧,使得河道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河水浑浊,河虾不再,生态系统开始遭到破坏,人们不得不思考使河流生态系统优化的问题,积极探索生态建设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从国家政策及宏观环境的发展来看,建设生态河道具有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曾经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当前生态河道建设的重要内容,河流的生态安全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河流系统健全的关键,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应当引起相应的重视。
而从生态河道自身的发展来看,河道的形成是自然循环和多种自然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建设生态河道的时候,要突出的注重构成要素,从区域的角度出发,形成系统的观点进行综合性的考虑。特别要注重河流的生态环境,对于如何控制水土流失和协调两岸的土地及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等,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从生态环境建设的监督来看,生态河道的建设还要注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形成河道景观的个性化,增强河道景观的异质性,从而建设有利于生态和环境发展的河道整体,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河道景观。最后,在河道建设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到建设材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尽量运用天然的材料,用植物造景,在提高河道风景观赏质量的同时,注意生态环境的建设。
总的来说,生态河道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不管是从宏观发展的大背景来看,还是根据河道建设自身的特点来说,都要根据河流的生态环境进行仔细的分析,建设有利于环境发展的生态河道。
二、河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就目前来说,河流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特点,需要从整体性和独立性等多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环境问题对河道建设造成的影响。
首先,土地利用的方式对生态功能造成影响。部分河流的两岸植被比较稀少,固沙种树的工程不足,导致沙滩,加上城市污染源的影响,造成地下水下降漏斗区的面积大幅度增加,地下水位上升,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其次,土地利用方式及产业结构也对生态环境具有较高的要求。一般的生态河道建设工程在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土地利用比较粗放,综合效益不高,而且对土地的开发无需,环境的承载能力也有限。具体来说,当前河流的生态环境建设中主要以传统的第一产业为主,种植业和林业虽然科学技术含量比较低,但是对于土地资源利用要求较高,但是由于人们的过度垦荒和无节制的向土地索取,造成多年的湿地转化为耕地,大面积的果园和林地也变成农田,造成土地的贫瘠化和沙化现象。而二三产业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企业进行过度开发和建设已经严重超过了生态区域河流的自净能力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最后,生态环境的保障系统欠缺,河道建设的用地布局不科学。从当前的基础设施建设来看,河流的生态环境保障系统远远不够,没有统一的供水体系,对于城市的安全供水造成影响,再加上排水设备及污水处理的建设工程不够完善,导致污水不经处理直接进入河道,造成生态破坏。而河道建设过程的用地布局混乱则造成建设的无序性和景观的低质量,在河道建设当中,生产和生活用地的混杂是主要问题,容易形成交通不便和空间无序的问题,河道两侧的建筑环境恶化,对于河道建设的整体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
三、加强生态建设促进生态河道建设的建议
要加强生态河道的建设,要在保障其水里功能基础上,建设复合型的生态系统,保障河流的持续性与城市生产生活的互补性,处理河道两侧的生态建设用地模式,并做好河流的生态防洪工作及植物生态系统的修复等工程建设。
第一,要明确河道生态系统的功能性,因地制宜
根据河流的特殊功能性,采用综合性的建设方案,形成建设、景观和生态经济的适宜性,通过有效的环境、经济和社会目标相结合,形成生态优先的景观经济发展理念,并提出科学的优化土地利用模式,建设绿色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并建设能够形成一定经济效应的风景旅游区及生态农业科研嫉妒。
对河流的生态环境建设用地,要注重适宜的原则,在防洪线以内,要充分结合防洪要求进行河道建设,形成300米以内的永久性河道,在河道周边建设沙地草甸,意外形成疏林草地,形成有层次的河道生态环境,同时根据农林牧相结合的功能分区,建设生态防护区、生态园林区、生态展示区和生态恢复区等多种环境功能区。
第二,建设生态河道要突出注重生态防洪建设和植被建设
河流的生态河道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性,在不同的地域和季节,具有不同的功能。在季节性雨季比较明显的地区,要突出注重防洪特点,建设水库及其它防洪设施。
例如,清江镇流域面积小,但是随着经济和城镇建设日益发展,防洪问题日益凸显,由于河道泄洪、蓄水能力不足,阻水桥梁和节制闸多,河闸不配套,受上游山洪侵袭及下游的顶托,洪涝灾害较为频繁,防洪能力仅5~10年一遇,严重制约经济正常、稳定发展,影响人民正常生活。清江镇的区域防洪排涝还存在着上游缺乏防洪控制性工程、河道窄主干河不突出、河道淤积和建筑物阻水和出海排涝闸规模偏小且年久失修等问题。
所以说,河流的生态河道建设要根据河流的水资源、气候资源和土壤资源等,并结合河道的水利功能,进行有效的植物生态系统修护,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态系统。
结 语:综上所述,河道护岸的生态环境对河道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生态环境的完善与否决定了河道功能的发挥,而河道的功能发挥也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形成经济、环境与社会共同发展的总体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候高健 徐竟成 黄翔峰.河道护岸生态化建设进展[J] .《环境科学导刊》 2009年05期,2009.
篇7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胎生木本植物群落,素有“海上森林”之称,它倚海而生,随潮涨而隐、潮退而现,是国家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红树林湿地是我国海岸湿地类型之一,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其中广西红树林资源量最丰富,其红树林面积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强。无论是种类和分布范围,在太平洋西岸,广西的红树林都具有代表性。
可是近几年来,红树林生态系统却面临着不合理开发、泥沙沉积和外来物种入侵等三方面的威胁,使红树林面积剧减,环境恶化,红树林湿地资源濒危,急需加强管理和保护。2005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在第五版刊载了《红树林遭遇大米草》的文章,文章提到:“水利部门在上世纪80年代引种了大米草用来削浪减波。防护海堤。大米草根系发达,繁殖力强,没过几年,偌大一片滩涂,几乎没有其他生物存在,连野生的小鱼小虾都无法生存,更不用说开展滩涂养殖业。大米草疯长成灾,宝贵的滩涂就这样成了一块死地”!文章并没有指出是哪里的红树林。那么在西太平洋具有代表性的北海红树林情况如何呢?
据悉,广西北海市合浦县1979年在山口镇山角海面和党江镇沙冲船厂海滩引种了14亩大米草。用来固土,围海造田。30年过去了,目前已发展到2500多亩。2006年8月起,《南国早报》、《广西日报》等广西主要报纸都刊登了《大米草“吞食”合浦红树林领地,引国家环保总局重视》、《大米草与红树林争夺生存空间》、《外来物种疯长成灾密集大米草侵入广西山口红树林》、《外来物种大米草争夺广西红树林生存空间》等报道,媒体的报道过去几年了,是否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红树林如今的情况如何?大米草是否得到了遏制?我们决定组织策划这次关于北海红树林生态系统遭外来入侵物种大米草破坏的科学实践活动。
二、知识背景
1 红树林生态系统
(1)红树林湿地的植被特征
红树植物(mangrove)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受周期性海水浸淹的木本植物。它们是陆地显花植物进入海洋边缘演化而成。在我国,红树林是南方特有的景色。在华南地区的海岸河川出口处的浅滩上或者由海上向沿岸纵目远望,便可以看到或大或小的一片青葱翠绿的稠密的灌木林。涨潮时,它们被海水淹没,或者露出绿色的树冠,仿佛绿色的岛屿,成为壮观的“海上森林”;退潮时,则可见树枝纵横交错,发达的根系盘根错节地生长在滩涂中,形成一片郁郁葱葱的几无插足余地的植物群落。
红树林是最具特色的湿地生态系统,兼具陆地生态和海洋生态特性。红树林湿地的植被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主要由红树科的常绿种类组成,其次为马鞭草科、海桑科、爵床科等的种类;②外貌终年常绿,林相整齐,结构简单,多为低矮性群落;③具特殊的胎生现象,具支柱根或呼吸根,以及早生、盐生的形态和生理特点。
(2)红树林湿地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红树林与海草、珊瑚礁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滨海湿地的重要类型。红树林湿地是海岸带生态关键区。在防风抗浪、稳定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鸟类湿地生境、维持近海渔业、净化空气和海水水质、预防赤潮、减轻海洋污染、开展科学研究、生态旅游、公众教育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均具有独特的作用;在减弱温室效应及吸收某些放射性物质的功能方面,其作用是许多陆地森林无法起到的;红树林捕沙促淤防浪固堤,对于保护港湾通畅及防台抗灾意义重大:红树林作为美丽的海上森林,有特殊的旅游、美学及科研价值;红树植物及其伴生生物的药用功效及在海洋水产养殖中的作用也已日益引起重视。
(3)广西及北海红树林湿地资源基本状况
广西现有100公顷以上的各类湿地总面积70.6万公顷,其中近岸及海岸湿地面积为33.6万公顷。红树林面积8375公顷(其中天然林7592公顷,人工林793公顷),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22639公顷的38%。居全国第二位。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已列入国际重点湿地名录,钦州湾湿地、澄碧河水库湿地、山口红树林区湿地、北仑河口湿地列入中国重点湿地名录。目前广西已经建立3个国家级、5个自治区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达5.5万公顷,将全区45%的红树林纳入自然保护区的范围,有效保护湿地资源。
北海市有天然红树林面积5万多亩,白骨壤为主要树种,占红树林面积的53.8%。北海红树林主要分布合浦山口、北海大冠沙和廉州湾,其中,位于合浦山口的红树林面积最大,面积80km2,是广西乃至全国大陆海岸发育良好,连片大。结构较典型,保护较完整的红树林区。这里海岸线长达50多公里,是中国重要的保护湿地之一,1990年10月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五个海洋自然保护区之一。1991年5月被国家海洋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定为“国家级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新近又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湾内红树林以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群落为主,其他红树植物有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秋茄Kandelia candel和木榄Bruguieragymnorrhiza等11种。另有111种大型底栖动物,104种鸟类和133种昆虫。红树林生态系,是世界上最富多样性、高生产力的海洋生态系之一。枝繁叶茂、盘根错节的红树林,为林内和附近的海洋生物提供了理想的发育、生长、栖息、避敌场所。其大量的凋落物又为海洋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又因保护区附近水域栖居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儒艮,由此又在该海域建立了国家级的儒艮保护区。
北海大冠沙红树林湿地海岸线长约10公里,红树林湿地面积4000亩,现有红树林5种,分别是白骨壤、桐花、秋茄、老鼠勒、卤蕨。红树林沿海岸呈带状分布,平均树高1.5米。红树林长势良好。林区内盛产沙虫、泥丁、榄钱、文蛤、青蛤、螃蟹等十多种海鲜品种,生物多样性丰富。这片林区的存在,不仅庇护着市区整个东部海岸,维持着滩涂和近岸海域丰富的海洋生物多样性,源源不断地为北海人民提供丰富的海鲜产品,而且正在成为喜欢生态旅游和休闲旅游的人们常去的地方。该区现已被开发为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
(4)北海红树林湿地区域保护现状
北海市区的红树林集中分布在北海半岛的东部海岸(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不在此区域),面积约1500亩,是我国东南沿海城市范围内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林区内盛产沙虫、泥丁、榄钱、文蛤、青蛤、螃蟹等十多种海鲜品种。这片林区的存在,不仅庇护着市区整个东部海岸,维持着滩涂和近岸海域丰富的海洋生物多
样性,源源不断地为北海人民提供丰富的海鲜产品,而且正在成为喜欢生态旅游和休闲旅游的人们常去的地方。由于历史上决策的失误和近年来围塘养殖业的发展,该片林区已从解放初期近6000亩的原生林面积锐减至目前的1500亩左右,而且全部次生低矮,残存的红树林正在因高强度的人工挖掘泥丁活动而斑块状死亡和稀疏化,林下幼苗更因受到强烈干扰难以自然更新,整个红树林总体上处于快速衰退之中;同时,林带周边围塘海堤的建设,改变了海岸水动力条件,引发浅海沙坝上移,形成因林内沙丘活动导致大量埋死红树林的现象。林区面积锐减及生态系统的退化,不仅破坏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平衡,由此引致的海岸景观破碎、美感消失更是北海旅游业的重大损失,国际湿地专家在对北海红树林的生物多样性表示赞叹的同时。也为目前的利用现状感到痛心和担忧。
2 中国政府公布的第一批外来入侵植物
(1)紫茎泽兰
学名: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
(Ageratina adenophora(Spreng.)R.M.King&H.Rob.)
英文名:CroftonWeed
中文异名:解放草、破坏草
(2)薇甘菊
学名:Mikaina micrantha H.B.K.
英文名:Mile-a-minute Weed
(3)空心莲子草
学名:A h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
英文名:Alligator Weed
中文异名:水花生、喜旱莲子草
(4)豚草
学名: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
英文名:Ragweed,Biuerweed
(5)毒麦
学名:Lolium temulentum L.
英文名:Darnel Sye-grass,Poison Darnel
分类地位:禾本科Gramineae
(6)大米草
学名:印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
英文名:Smooth Cord-grass
(7)飞机草
学名:Eupatorium odorotum L.
(Chromolaena odorata(L.)R.M.King&H.Rob.)
英文名:Fragrant Eupatorium,Bitter Bush,Siam Weed
中文异名:香泽兰
(8)凤眼莲
学名:Eiehhornia crassipes(Mart.)Solms
英文名:Water Hyacinth
中文异名:凤眼蓝、水葫芦
(9)假高粱
学名:Sorghum halepense(L.)Pers.
英文名:Johnson Grass
中文异名:石茅、阿拉伯高梁
在9种中国政府公布的第一批外来入侵植物中,只有大米草能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生长,因此大米草就成为本次“红树林生态海岸调查与保护保护”的科技活动的主要调查对象。
三、计划背景
1 设计理念
在科技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结合杜威“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教育理念,在掌握科学方法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实践活动,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究有关生态学的知识,同时启迪科学兴趣,培养科学精神。
2 学习资源适用对象及用途
(1)中小学教师和社区科技教育工作者。
(2)中小学科技活动课。
(3)生物和环境科技实践活动。
(4)支持科技活动站、社区科技活动。
3 科技活动教材的必要准备
(1)原则
提供必要的以校本教材《北海地域特色的红树林资源的分布》、《北海地区常见的外来入侵物种》、《种群密度的测量》等为载体的研究性学习的参考资料。有利于不同研究群体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知识背景、能力水平等开展有效的系列研究活动。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自主学习,在收集资料信息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
(2)资料收集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与北海红树林湿地资源调查区有关的各类文字描述资料。包括地方志、旅游区和旅游点介绍、规划与专题报告及林业、海洋渔业、环保、旅游、气象、水利、文物、统计等部门积累的专业系统性资料。
②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外来物种名单和相关的植物学资料。
③北海红树林海岸生态系统外来物种的各种照片、图片、影像资料。
(2)活动教材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①外来物种的知识(包括外来入侵物种和外来种区别、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外来入侵物种可能入侵的生态系统类型、外来入侵物种的分类与识别等)。
②因地制宜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宣传活动(向在校学生宣传、向家人宣传、面向社区、社会宣传、调查、考察、参加培训、志愿者行动等等)。
③研究课题的确立(大米草的种群密度与红树林树种xXx的密度变化关系、大米草对红树化感作用的研究、除草剂对大米草与红树的作用研究、不同盐度的水对大米草和红树植物萌发的影响、大米草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破坏的研究等)。
活动目标
我们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一切切合学生实际”为宗旨,结合本地资源,开展以红树林湿地保护为载体,以大米草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入侵情况调查为主要内容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得到全面发展;通过这次活动达到学校、社区及社会的沟通与了解;使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对红树林生态系统脆弱性,认识到保护红树林湿地、保护红树林湿地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性。为学校开展湿地保护教育活动提供参考。本活动的具体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青少年科学知识、技能的培养目标:通过对北海红树林湿地实地考察。了解湿地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和功能;以“北海地域红树林湿地”、“外来入侵物种――大米草对红树林的影响”等相关知识为主题,通过调查、竞赛、征文、演讲、散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广大市民作广泛宣传,让更多的人关注红树林入侵植物。参与到红树林保护活动中来,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2)青少年科学方法、能力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做和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创新意识以及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勤于思考、认真探索,努力去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形成研究家乡红树林湿地、了解家乡红树林湿地被大米草入侵现状,宣传保护家乡红树林湿地,为保护我们美丽、和谐的生态家园而开展一系列的环保实践活动。同时也为探索校本教材的开发和环境教育的新思路做有益的尝试。
(3)青少年科学态度的培养目标:从调查红树林入侵植物――大米草出发。了解人类与自然
和谐相处的意义。通过开展力所能及的活动,提高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我们这一代应有的贡献。
(4)青少年科学行为、习惯的培养目标: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培养遵守社会公德和法规,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等品质,并付诸行动。同时让更多的中学生接近大自然、贴近大自然,感悟大自然的美,增长知识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
活动设计
一、适用对象:初、高中学生。
二、活动周期:1年。
三、活动人数:2500人。
四、活动类型:学校兴趣小组、青少年科技站、社区均可组织开展此项活动。
五、活动目的
1 通过学习、考察、查资料,宣传,了解北海红树林湿地生态环境,了解红树林受外来物种――大米草入侵的现状,在实地调查中寻求有效保护的措施,协助环保部门宣传红树林保护的政策与法规,一方面提高研究者自身对本地红树林湿地资源状况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让本地民众认识和关心当地红树林湿地资源的保护意义,养成保护环境、保护湿地的良好习惯。同时,通过宣传活动,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湿地保护的运动中来。
2 通过实地考察,能够熟悉红树林典型生境,识别红树林一定数量的常见动植物资源,了解其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3 简单了解各类动植物标本的野外采集、分类鉴定以及标本制作和保存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结构、生命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和思维的自觉性。
4 实践并学会野外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锻炼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
5 学习观察、记录、搜集资料信息的方法及提高宣传、社交等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和锻炼不怕苦、不怕累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品格,以增强对各种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
6 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贴近自然,感受自然,珍爱生命并增强保护自然环境的自觉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生态环境的美德和主人翁的精神。使青少年加强对红树林湿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的理解。把北海红树林保护问题与其他环境保护问题综合起来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六、活动所需资源
1 参考资料:包括《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红树林湿地保护》、《广西植物志》、《国家公布的第一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图鉴》等参考书籍和其他资源。
2 生态学外业工具:包括手持放大镜、海拔高度表、望远镜、皮尺、钢卷尺、标志旗、皮尺测绳、角规、围尺、砍刀、三角板、记录夹、手罗盘、罗盘仪、步速器、测高器、塑料绳、标杆、地形图等。
3 采集用具:包括修枝剪、号牌、吸水纸、标本夹(压夹、背夹)、采集袋、小手锯、防雨布、绳子、采集记录本,挖根器,小纸袋、样方记录表等各种野外采集、调查用具。
七、活动内容
本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活动一:红树林湿地专题知识学习
1 红树林湿地专题知识讲座
通过科技教师的科普讲座、宣传橱窗、自编的校本教材,让学生学习红树林相关知识,如什么是湿地,什么是红树林,红树林的品种的识别,我市红树林的分布,红树林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等。
2 红树林湿地专题知识测评
通过学生的自学和集中讲座之后。组织知识竞赛以检察学习的效果。
活动二:外来入侵物种相关知识的学习
1 关于外来入侵物种相关知识的讲座
举办各种讲座。让学生知道一些相关的知识,比如说什么是外来入侵物种、为什么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会造成哪些可能的损失、对中国政府公布的16种外来入侵植物和北海本地的外来优势物种进行形态学的学习与辨认等。
2 外来入侵物种知识评测
组织相关的知识达标竞赛,检测活动成绩。
活动三:种群密度测量方法的学习和实践
主要向学生介绍一些经典的生态学实验方法手段,并在校园周边进行动手实地获取种群和群落的数量和结构数据,主要是点、线、面法。
1 点法
该方法就是用一个个的调查点来确定群落中物种的盖度或者组成。对于一些没有明显主干的森林群落或者丛生的草本和灌木群落,要调查它们的密度时需要采取点法,通过调查每一类植物的相对数量,从而达到了解盖度、频度和种类成分的目的。
(1)覆盖度(Coverage)
覆盖度的具体调查方法是:准备一根竹扦或者铁钎(通称钎子),钎子的直径越细越好,理论上应该没有直径。调查时在群落内随机确定一个起始点,随机或者每隔一定距离把钎子垂直插入土壤,然后查数碰到钎子上的植物叶片或者灌木的枝茎的数量,重复调查多个样点,然后按着下面的公式具体计算覆盖度。
植物A的覆盖度(%)为:
(2)频度(Frequency)
频度的调查方法与覆盖度相似,不同之处只是在查数碰到钎子上的植物叶片或者灌木的枝茎时,同种植物只要是碰到钎子上,在一个样点上无论有多少个碰上了钎子都只算一次,重复调查多个样点的数量,然后按着下面的公式具体计算频度。
植物A的频度(%)为:
2 线法(Distance Method or Plotless Method)
线法也叫距离法,是沿着一条固定的线路,调查各种群落参数,如某种林木的优势度,树高,株树等。在人们的长期野外调查中,总结出很多方便实用的以距离为基础的调查方法。这就是距离法。就是用各种线路和长度来确定植物间的距离和组成成分,它比点法更精确,尤其是距离的测量,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量测不同的指标。
(1)最近个体法(Nearest Individual Method)在群落内首先确定随机点,并以每一个随机点为中心,记录距离该随机点最近一株植物树的距离。注意每一个随机点只测定一株植物,所有植物或者树木的所有距离加和平均,得出平均距离,那么每公顷的密度就如下公式:
(2)最近邻居法(Nearest Neighbor Method)
首先确定随机点和离随机点最近的植物,然后找到距离这个植物最近的另外一株植物。量测这2株植物的距离,密度计算方法与上述相同,只是参数不是2,而是1.67。
(3)随机对法(Random Pmrs Method)
此法也要求在抽样地段内布设若干随机点,在每个点附近找到最靠近于该点的植株,即为第一株树,将点与第一株树连成一条直线,再通过随机点做一条该连线的垂线,然后在垂线与第一株树相反的方向上找到距离第一株树最近的第二株树。记载该两株树的树种,树高。生长状况,覆盖面积以及两株树间的距离。密度计算方法同上,参数改为0.8。
(4)点一四分方法(Point-Centered QuarterMethod)
在欲调查的群落中布置若干随机点,并加以标记,这些点可随机布置在整个群落中或采取机械布点的办法。用罗盘仪把围绕各个点的面积分
为四个等份或四个象限,于四个象限内找到离中心随机点(也称象限点)最近的个体,记载该个体的树种、胸高直径和点树间的距离。每个象限只测一株,因而每个样点共测4株。其中参数是1。
野外业调查时,在所要调查的林分中,每隔5~10米机械布点。在每个点上划分为四个象限,在每个象限中找距点最近的一棵树,记载树种名称,测定点树距离、胸径、树高,共计测定30个点,记入点一四分法调查记录表。
3 面法(Quadrat&Round Quadrat)
该法也称为样方(Quadrat)和样圆法(Round Quadrat),就是在有一定大小的面积上来量测个体数量,从而确定某一物种在群落中的密度或者组成。为方便起见一般利用正方形、矩形或者圆形等容易计算面积的形状进行调查,不过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样方法和样圆法的作用不一样。
(1)样方法(Quadrat)
该法分为连续样方法和间断样方法,连续样方法就是沿着一定的方向,确定一定的宽度,然后以宽度为边长,在每一个正方形样方内,连续量测或者纪录。至于调查时记录的内容根据需要确定。比方说可以记录物种、数量、生长状况等等。间断样方法就是隔一个固定的距离打一个样方。然后两侧或者记录。该方法十分简单,所以常常同其他方法同时使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此方法的活动。
(2)样圆法(Round Quadrat)
准备一根长1.5m的竹竿或者木杆,在木杆的0.1m、0.2m、0.3m、0.5m、0.7m、1.0m处分别刻上标记,在调查地点,向随机设置的方向投掷木杆,木杆落地后,0.0m处即为样圆的中心,将圆心周围高度比到圆心距离大的那些幼树分别高度级记录在调查表中,树高小于到圆心距离的幼树不记录,正好相等者记半株。
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锥面与地面成45。倾角时,样圆半径R与树高H相等,表明样圆大小随树高而变化,因此样圆面积S为:S=πR2=πH2,如果在m个样圆中有n。株H1高的幼树,则每个样圆有H1高的幼树应为n1/m,那么每公顷有H1高的幼树为N1
这些生态学的方法通过学生多次在校园内或周边练习,就可以掌握这些生态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为下一步实地测量打好坚实的基础。
活动四: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实地初步考察
利用双休日时间,组织学生到北海市周边的大冠沙、廉州湾、铁山港、山口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完成以下的任务并填好调查表。
1 辨认红树林的组成物种、外来入侵物种(主要是大米草)、引进的红树林树种无瓣海桑等植物,并估计其密度。
2 记录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其他植物种类及估算密度(见表1)。
活动五:北海红树林生态系统生态学实地调查
在活动四考察过的地点。进行种群特征的实地测量。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种群密度测量方法对本地物种、引进物种、外来入侵物种进行精确的测量。由于测量时间可能会比较长,仅利用双休日要完全得到表中所有物种的数据可能要数周时间,建议在暑假的时候开展(见表2)。
测量到的数据将作为科学探究活动的一手资料。
活动六:开展外来入侵物种的社会宣传和调查行动
在实地考察的同时,抓住一切机会走访周边社区和农村,了解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历史与现状,尤其是大米草在本地是何时出现的,其数量的变化趋势如何,大米草的出现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生活有何影响,并发放外来物种调查表。让群众参与到外来物种的群防群治上来(见表3)。
最后将收集到调查表和统计数据向北海市农业局、林业局汇报。
活动七:北海红树林生态系统受生物入侵的相关课题探究活动
在红树林海岸生态系统保护的整个实践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比较多。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如:引进的红树林树种海桑与本地物种榄钱(即白骨壤)萌发速度的对比、大米草周边的植被特点、大米草的根系与红树林植物的根系比较、大米草在沼泽地与岸上的生长速度对比等。
在活动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思考,如:大米草对红树化感作用的研究、除草剂对大米草与红树的作用研究、不同盐度的水对大米草和红树植物萌发的影响、大米草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破坏的研究等。对此活动分三步走。
第一步:参与本次科技实践活动的学生按个人兴趣、意愿自由分成若干组,拟定研究课题,填好以下表格,复印一份给指导老师,学生所有合理和可能的要求由老师负责协调解决(见表4)。
第二步:指导各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对学生的创新点进行充分的肯定。
第三步: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小论文写作。主要包括:①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价值;②研究方法及步骤;③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讨论;④研究的主要成果或结论、产生的社会效应等等:⑤研究过程的心得体会:⑥参考文献、引文注释等。
将在此活动中产生的一些优秀成果推荐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
活动八:北海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物种铲除与宣传志愿者团队建设
由于目前对于大米草的危害。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有效的防治措施,只能手工拔除,因此我们组建北海红树林保护志愿者服务队,开展“铲除大米草,还我红树林”活动,组织发动全市团员青年和志愿者到遭受大米草入侵的红树林海岸进行手工拔除活动,推动全社会关注北海的生物入侵现状,参与环保、培养青少年绿色文明意识,促进北海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①成立“铲除红树林的大米草”志愿者服务队,人数为30人或更多,设计制作队旗、队标、口号。
②制定活动计划,在北海市的主要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行列。
③设计制作关于红树林入侵植物的宣传板报、宣传标语、宣传单,让更多人认识到大米草等外来入侵植物与其危害,并学会消灭大米草的方法。
④定期组织志愿者到周边的红树林生态系统,进行手工铲除大米草的活动,见一棵拔一棵,尤其要注意其种子,不能让它留在红树林的沼泽内。
⑤对活动做好相关的新闻报道,发动全民进入群防群治的行列中来。
活动九:开展北海红树林生态系统受外来入侵物种危害及应对的宣传活动
活动中成立的志愿者服务队通过系统的学习。充分利用各种途径积极宣传外来入侵物种对北海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巨大危害性,使人们充分了解外来入侵物种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及生态的严重威胁,大家行动起来打一场剿灭外来入侵物种的人民战争,保护美丽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在整个宣传的过程中,不断磨炼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写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
主要的宣传途径有:
政府部门的宣传:①帮助当地政府、林业、
农业部门宣传和解释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和相关法规;②因地制宜,在活动中探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与当地相关职能部门合作,发动人民群众对外来人侵生物进行群防群治。
对中小学生的宣传:①通过“热爱自然”的生态活动提高其湿地保护和正确利用意识;②与当地中小学协商,制定“绿色学校”环境教育计划,对中小学生进行长期湿地知识教育;③以图片、讲解、做小游戏的形式向当地青少年普及湿地保护的基本常识。同时通过学生把红树林湿地知识传播给家长。
对当地群众的宣传:①利用集市机会,在城镇中心以海报、传单、展版等形式与当地群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举行宣传咨询活动。②深入群众。以访谈、共同劳动等方式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湿地知识的普及。③借助当地广播于固定时间进行湿地知识的连续播音。并适当播放部分群众谈话录音。即同伴同类教育。④结合当地媒体,如报刊、电台进行广泛的大众教育宣传。
八、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案
1 教师们不知如何开展活动:大部分的老师对科技活动的开展及辅导很陌生,不知从何人手,我准备对这些教师进行前期培训,将本方案的具体要求对他们进行培训,并推荐一些优秀的网站供教师参考。
2 开展活动时学生们热情不高:我们将从班主任人手,通过班主任会议宣传活动精神,争取他们的支持,并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他们的热情,本次活动除了设置班级集体奖、个人奖,并将结果与期末“文明班”的评比挂钩。以外,还将设置一个辅导奖,给班主任或科技教师,希望通过这些奖项刺激他们的参与热情。
九、预期效果与呈现方式
1 活动的具体结果
对我市的红树林的资源和红树林生态系统遭遇的外来生物入侵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后,通过开展活动。将为我校培养一批“海岸环保小卫士”,他们除了自己增强保护红树林的意识之外还将通过志愿者行动、宣传活动等进行辐射扩展。
2 结果的呈现方式
将一年内的活动情况进行总结,撰写出实践报告,对全校师生进行宣传,并将活动成果进行整理参加2010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实践活动”的评比。
十、效果评价
1 评价原则
(1)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实现获得直接经验。超前培养综合能力,发展良好个性的主要目标;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技术过程和方法,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还必须要促进创新教育,有利于提高师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创造能力;要倡导在活动中打破思维定势的限制,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2)评价必须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才能找到真正的优点和不足,采取措施,提高课的质量,也才有利于教师、学生接受。要注意事项评价对象的特殊性,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形式、方法,从不同的特点出发,不能主观臆断。
(3)评价时要有全局和整体思想,要照顾科技活动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准备工作、活动过程、总结、效果、信息反馈等;要全面看、听、分析;要综合考虑内容、形式、成效;既注意教师,更注意学生。
(4)评价标准应简明扼要,便于实施,在活动开设时间还不长的阶段,评价更是宜粗不宜细,避免过于繁琐的统计。
2 评价方式
以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综合评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探究过程的合理性、科学性,活动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3 评价标准(见表5、表6)
十一、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方面的作用
进行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遭遇外来生物入侵的调查与保护,这项科技活动的是一件非常有意义且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大事。此项活动的开展,必将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同时也一定会受到社会的欢迎。本次活动在德育教育方面,我们会有以下收获:
篇8
关键词:海洋油气资源;海洋经济环境;资源安全
作者简介:刘玉亮(1982-),河南濮阳人,中海油能源发展采油服务公司中级经济师。
中图分类号:P7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8.0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8-12-02
海洋油气的开采有着美好的前景,已经成为新型的产业之一。在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规模越来越大的今天,随之带来的海洋经济环境也日益令人堪忧。以海洋环境为依托的相关产业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对海洋经济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人们对海洋油气的开采应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强化管理注重可持续发展。
一、海洋油气开发对海洋经济环境带来的影响
在整个海洋油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都直接排到了海洋中,这使得海洋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与此同时,海洋上油气事故频繁发生,油气泄露使得海水受到了极大的污染,海水清洁难度极大。这些污染给渔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都将造成巨大的影响。
(一)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对渔业的影响
浅水海域经常是各类鱼虾蟹的产卵旺地,鱼卵和仔鱼对石油的污染特别敏感。若为浮性鱼卵,那么它们遭受污染的几率将更大,石油中的有害物质能直接将它们杀死。若在海水渔业养殖区发生石油泄漏,所造成的后果将难以想象。此外油气开采对海水养殖也有影响。实验表明,海水中油浓度超过0.01mg/L,鱼体便会出现异臭,影响到养殖鱼种的质量。海洋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更能积累石油烃,若虾食用这些污染后的动物,将导致减产并影响品质。
(二)海洋油气开采对沿海旅游业的影响
每一种旅游资源的发展都要以清洁的环境做基础,石油勘探开发给海洋环境所带来的危害可能成为限制旅游资源发展的因素。旅游业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滨海风景区的水质应按照《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满足三类海水水质,沙滩浴场、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水上运动应该满足二类海水水质。若在旅游区发生石油泄漏,将造成海水质量下降,滩涂遭受损害,影响游人的视觉观感,甚至使接触海水的人们染上皮肤病,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海洋油气开采对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影响
海洋交通运输能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河北的曹妃甸港口是一个大型的海洋港口,港口包括液化天然气、煤炭、矿石等76个码头,多种泊位并存,单体工程量大,以海洋港口为主的交通运输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然而码头在带来巨大的财政收入时亦面临着环境风险,一旦溢油事故发生,控制清理措施将给航运带来干扰,造成延误。若燃油为轻质油等其他易燃油时,还会存在火灾的危险,影响其他海洋产业的生产。
二、合理开发海洋油气资源、保护海洋经济环境的措施
实现油气资源开发的同时,如何有效维护海洋生态平衡,防止海洋环境变差,成为我国海洋部门和科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这也成为当前海洋油气开发、海洋经济和海洋环境等多个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海洋油气资源在开发过程中,要想做到趋利避害,与其它海洋产业共同进步,离不开以下几个发展方向:
(一)合理规划海洋产业布局
海洋环境要进行合理产业布局是海洋经济环境发展的前提,为了更好地协调各类海洋产业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发挥海洋经济功能,海洋油气开发要进行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在打井时,多打密集型丛式井,从而降低占滩涂、浅海的面积;勘探过程中,要不断采用新的爆破技术,降低地震波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程度;在养殖池及盐池附近的油田,生产污水不得随意排放,不能有效处理的要妥善收集并运回陆地统一净化。
(二)加强海洋油污防治工作,做好环境测评
加强海洋油气开发过程中的油污染防治工作是海洋经济环境发展的关键。此外,海洋经济环境的发展离不开对油田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心。时刻做好环境监测,不断加强海上作业的环境保护工作是海洋经济环境发展的保障。油田在进行勘探开发生产作业之前,必须根据油田开发建设项目的工程规摸和开发方式,考虑清楚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要求,全面评价油田开发建设项目所产生的各种环境影响,具体有评价建设项目各阶段工程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等。勘探开发部门要抓住重点环节,实施可靠管理方法。同时要不断加大海洋环保的投入,更新海上环保设备,保障海上的钻井、采油平台防污设施先进,杜绝重大污染事故的发生。
(三)执法部门加强作业监管水平
执法部门要加强海洋油气开发作业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其他相关部门要配合执法部门,一起维护海洋环境,为海洋经济环境构建良好氛围。海洋环境监管部门要与时俱进,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工作上要不断加强监督管理的力度,多巡视、登检海洋石油平台。与此同时,油田等部门积极配合执法部门,一旦提出了相关的整改意见,就必须迅速落实。一旦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就需要适当进行淘汰,确保设备完好运行。各产业部门要密切联系,共享海洋环境的监测、调查、研究、管理数据。油田要时刻记录自身生产排污状况,并及时提交给其他相关部门,对获取的数据资料和信息进行集成和综合分析,确保海洋生态系统有序循环。
作为人类21世纪的新的拓展领域,海洋在各种油气资源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国家一旦忽略了海洋经济环境的重要性,必将被时代所抛弃。而加强海洋经济环境的管理,必将促进海洋油气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海洋经济不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提高海洋经济环境氛围,必须加强海洋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张耀光、刘岩、李春平等.中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与国家石油安全战略对策[J].地理研究,2003,(03):297-304.
[2]楼东、谷树忠、钟赛香.中国海洋资源现状及海洋产业发展趋势分析[J].资源科学,2005,(05):20-26.
篇9
1海洋空间规划体系的基本认知
随着人类用海活动的增多,对海洋空间的需求不断增长,人们逐渐认识到“时间”和“空间”因素在海洋管理中的重要性[1],尤其是在用海程度较高的欧洲,逐渐建立并开始运用了海洋空间规划[2]。1.1海洋空间规划。从科学术语定义看,海洋空间规划是以动态演化着的海洋空间为基础,以探讨海域的特征和规律为依托,协调人与海洋空间之间的关系,对海洋空间的演化提出各种层次的策略,并付诸实施和进行管理的过程性活动[3]。该定义强调策略性,即要达到的目标和愿景;强调过程性,即通过规划手段变成空间现实;强调尺度性,即从大尺度海洋空间到小尺度微观海域空间,本质上都是一体的,均属于人与海洋相互作用的不同尺度部分。从规划管理定义看,借鉴欧洲区域/空间规划、欧洲空间规划制度概要、欧洲区域间计划对“空间规划”界定[4],可认为:海洋空间规划是国家或地区为平衡海洋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海洋空间保护和利用结构进行调整和合理布局的管理决策,是海洋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政策的地理表达;寻求从海洋空间上合理组织人类用海活动,寻求可持续发展下平衡的区域发展和健康的海洋环境。海洋空间规划应强调海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用长远和广阔的视野来看待海洋空间的开发和保护;强调海洋综合管理的观念,综合考虑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需求;强调海域或区域海洋的观念,承认海域差别和区域海洋发展的不平衡,采用相应的措施、政策共同发展,[5]。海洋空间规划的实质是对海洋空间利用、行业政策协调和政府海洋管制进行超前性的调配和安排[6]。1.2海洋空间规划体系。《现代汉语词典》中“体系”的释义,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作为科学术语来讲,“体系”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海洋空间规划体系是各类海洋空间规划组成,共同引导、预判、协调并完成人海关系相互作用及海域演化过程,具有逻辑一体性和秩序性的综合公共管理体系[7],是立足于海洋空间,探索人海关系作用模式,在其基础上对海洋空间的演化提出策略并付诸过程,同时形成一个完整的策略和调控体系。海洋空间规划体系不是各海洋空间规划的简单加和,而是按照某种结构相互组织、整合,形成层次关系并呈现出特定的秩序,是一系列对海洋空间的作用关系总和。这种内在结构化作用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可能是横向的衔接关系,有的则是纵向的对接关系。海洋空间规划体系内部各要素、各层次、各分系统之间协同配合,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秩序性和持续性等特点[8]。从制度角度看,海洋空间规划体系是由各类海洋空间规划组成的,具有一定逻辑组织关系的管理制度集合,是海洋空间发展与资源环境管制的基础性机制集合,其本质上也是一种制度[3]。
2海洋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时代背景
一种规划体系的框架模式可能是历史总结和归纳的文明产物,也存在对未来发展状态和时空发展要求的理性假设。构建海洋空间规划体系,需要认知和探索海洋空间规划体系存在的时展要求,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2.1落实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空间规划体系是我国8大生态文明制度之一,是我国规划改革的主要任务。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年)首要任务是“强化规划引导和约束作用,严格实施海洋功能区划,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用海空间”。海洋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是落实和推进“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要求和实施载体,统筹各类海洋空间性规划,全方位、全海域、全过程协调海陆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是深化海洋资源科学配置与管理、严格海洋环境监管与污染防治的根本要求,是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2.2实现海洋空间科学开发保护的基础。海洋空间规划是各类用海活动审批与监督管理的基本依据和重要工具。海洋空间规划体系树立“敬畏海洋、保护海洋”的生态文明理念,构建以海洋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导向,实施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规划管理体制。理顺我国现有多类海洋空间规划及同一类海洋空间规划的多级规划,避免规划内容冲突,分级落实各级规划在海洋空间开发与保护中的内容要求,发挥海洋空间规划对海洋科学开发与保护的基础性作用,纠正现有海洋规划侧重围填海盲目扩张和海洋经济增长的不合理需求,约束和引导海洋空间及海洋资源开发向科学适度有序利用目标发展,保障各类生产、生活、生态用海空间。2.3推动海洋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的举措。海洋空间规划承认海域差别或区域海洋的不平衡,是国家海洋空间发展的基本指南和全域可持续发展的“蓝图”。海洋空间规划体系树立“集聚开发、空间均衡”的发展理念,通过大尺度海洋空间到小尺度微观海域空间的层层海洋空间规划协调引导和约束,纠正过去和当前忽视海洋资源环境影响的做法,将海洋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承载能力作为决策的依据和规划编制的前提条件,以不同海域或区域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社会经济发展潜力作为海洋空间发展的“指挥棒”,用长远和广阔的视野来诱导和倒逼各地海洋经济发展优化和转型,实现人海和谐,促进形成全国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生态安全新格局。2.4提升海洋空间治理能力的途径。海洋空间规划是海洋空间治理与决策的重要手段。海洋空间规划体系树立“简政增效”的执政理念,实施海洋空间规划事权的边界划分与再分配,构建明确的海洋空间规划逻辑体系,包括各海洋空间规划的地位和作用,避免规划内容重叠、缺位、“碎片化”及“朝令夕改”,明确各级海洋空间管理事权,理顺海洋空间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监管体制,实行海洋空间规划“一张图”审批、统一审批依据,简化行政审批、完善工作程序和方法,从而提升国家海洋空间治理能力和效率。
3海洋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着力点
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综合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海洋空间规划体系应包括3个基本要素,即长期或中期的海洋空间战略、不同空间尺度下整合各行业政策的协调方法、处理海洋空间利用问题的海洋治理过程。其构建应满足海洋空间治理的需求导向,体现国家海洋生态文明意志和国家海洋空间治理现代化。3.1体现海洋生态文明意志。海洋空间规划体系总体上要对国家海洋总体格局、重要的海洋资源及空间发展问题进行调控。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格局”的要求,海洋空间规划体系应体现“海洋资源节约利用、海洋水产品保障、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海洋生态文明意识导向,推进海洋主体功能区建设,突出强调“海洋空间用途管制”和“海洋生态红线管控”的治理手段,推进实施围填海总量和自然岸线保有率的用海总量控制制度,实施定性(性质)、定用(用途)、定量(规模)、定位(位置)、定序(时序)的“五定方案”治理措施,遵循海洋自然条件的适宜性、海洋经济发展的可行性、海洋社会制度的可容性、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和海洋空间布局合理性的5重约束条件的目标效益最大化[9]和“慎填海、不污海、少占海”的保护意识,合理安排各类生产、生活、生态用海空间,明确海洋开发和保护“两个边界”,实施海洋空间规划全覆盖,实现“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3.2体现海洋空间治理现代化。海洋空间治理现代化包括海洋空间治理组织系统的现代化和海洋空间治理方法方式的现代化,是法治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空间规划体系构成应与海洋空间治理组织系统形成对应关系,依据现有海洋治理层级和国家空间规划层级要求,实行三级行使权责的体制,体现“于事简便、于法周延”的原则,打破规划编制和管理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形成海洋空间规划控制序列。国家以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主,制定重大发展战略和空间约束指标,以战略决策为主;省级以海洋功能区划为主,较为明确、细致地分配和设定管辖范围内的生产、生活、生态用海空间以及海洋开发和保护边界,上落实国家战略约束指标,下安排市县微观管控需求,承担承上启下和省级宏观管理需求;市县为执行落实者,突出“多规合一”,以“细致化”和“可操作”为原则编制综合海洋空间规划,强调规划的综合性和实施性,注重海洋公共资源的空间和时间安排,保障上级规划目标的落实,形成“国家、省、市县三级规划,国家、省二级监督,市县一级执行”的框架组织。海洋空间治理方法方式实行“层层监管、重心下沉、有据可依、各司其职、权责清晰”的现代化行政管理机制。
4海洋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基本路径
篇10
正是三十多年前一位记者扔给我的这一连串问题,促使我思考该如何解释海洋的重要性。“想想火星。”我说。在那个美丽的红色星球上,有许多岩石,但没有蓝色的海洋,没有茂密的森林,没有鸟类,没有鱼类,甚至没有一只蝴蝶或蜜蜂。那里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只要你需要呼吸,就应该关爱海洋。”我继续说。毕竟,大气中大部分的氧气主要是由海洋微生物产生的,它们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光合作用生成氧气和糖类。它们进而促成了伟大的海洋食物链,并最终推动生物圈发生化学反应。水的存在不依赖于生命,但生命的存在却离不开水,而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来自海洋。因此,我们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蓝色的海洋,就没有绿色的陆地。
整个宇宙的温差特别大,最低温度远低于水的冰点,最高温度则远高于水的沸点。地球是一个得天独厚的稀有星球,温度恰到好处,使得液态海洋成为可能。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海洋,生命才变得可能。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像一碗鲜活、包罗万象的什锦汤。不管是每一滴由微生物组成的小世界,还是每立方英里由大型、中型和精美微小生命组成的繁荣都市,所有的生命都如我们所知的一样,和谐地共存和交互,从而使地球成为生命的最佳栖息地。
来自海洋里的水会在空中形成云,然后又变成雨、冰雹和雪回到土地和海洋,流入湖泊和河流,补充地下水,浇灌和滋润数万亿干渴的树木、蕨类、苔藓、蚂蚁、大象,以及雨林中的青蛙和沙漠中的蜘蛛。水也滋养着我们每一个人。组成我们血液的水,循环往复地从大海流动到空中,再返回地球。水最终将返回大海,化作洋流、闪闪发光的水母的大部分身躯、巨大金枪鱼肌肉中的水分以及母鲸的乳汁,继续川流不息。
地球耗费了三十多亿年时间,才从没有生命的岩石和水,演化为如今这样一个复杂的、充满生机的系统。这里容纳了七十多亿人类,数万亿的其他动物、植物、真菌、原生生物以及比沙粒还要多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在几万年以前的几百万人口中,绝大部分依靠自然中的野生动植物为生。美国哈佛大学生物学家爱德华・奥斯本・威尔森认为,正是人类这样的生存方式,导致地球上那些“体形巨大、动作迟缓、美味可口”的动物大大减少。在北美,曾经数量庞大的猛犸象、巨型树懒、骆驼、巨龟和许多其他动物在几千年前就灭绝了。这种场景在有人类居住的每一块大陆和每一个岛屿上,不断地上演着。
人类这一物种的繁荣,已经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历经几千年的繁衍,我们的人口数量在1800年达到10亿。而到1930年,人口数量则翻了一番。仅到1980年,再次翻了一番。全球范围内的原始森林和草原已经减少了一多半。众多植物、野生鸟类、爬行类、哺乳类、两栖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数量极速下滑,甚至濒临灭绝。成千上万的陆地物种已经完全臣服于人类不断扩大的统治。由于人口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先进,人类仅仅用了几百年,就对先前完好的原始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而且主要的破坏都发生在近几十年内。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已经有一半珊瑚礁消失了,或是处于急剧下降的状态。地中海和加勒比海80%的珊瑚礁都消失。继“体形巨大、动作迟缓、美味可口”的陆地动物锐减后,许多鱼类的90%也都消亡了,而且其中不乏体形小巧(鲱鱼、毛鳞鱼、虾、牡蛎、蛤等其他许多种类)、动作迅捷(金枪鱼、旗鱼、马林鱼),以及难以下咽(油鲱、磷虾、马蹄蟹)的种类。在将我们的姊妹星球―火星地球化(将火星改造得更像地球)的理念备受关注的同时,我们人类却在齐心协力地进行“地球火星化”运动。就像一个突然意识到前面是悬崖峭壁的滑雪者,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前人所看不到的景象了:如果我们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尊重大自然的局限性。未来前景清晰、适时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现在我们知道了之前无人能理解的一个事实:海洋是地球的蓝色引擎,主宰气候的形成和天气的变化;调节和稳定地球的温度,控制着整个地球的化学反应(包括水、氧、碳、氮、磷等多种物质的基本循环)。
阿波罗14 号宇航员埃德加・米切尔在1970年所描述的美景,现在已成为全人类的一个愿景:
忽然,月球边缘后方,一颗闪闪发光、蓝白相间的宝石,从庄严、无垠的苍穹中缓缓地升起。它身披飞扬的白纱,明亮、细腻,如同黑暗、神秘、浩瀚海洋中的一颗耀眼明珠。我一时呆住了,但顷刻间我恍然大悟,那就是地球―我们的家园。这颗宝石表面的一半覆盖着太平洋―地球上最古老、最深邃、最宽广、最狂野的水域。2012 年,我朝圣了被浩瀚无际的海洋所包围的小小陆地之一,中途岛。它隶属西北夏威夷群岛,位于旧金山和东京的正中间。六年前,美国前总统乔治・W. 布什签署了一项法案,将中途岛以及其他几十个大小岛屿等14万平方英里(约36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和海洋,划归帕帕哈瑙莫夸基亚国家海洋保护区。
这个保护区现在成为这片土地和周围海域中,所有生物的一个永久性避风港。这个法案签署时,我就站在总统旁边。总统的大笔一挥,确保了这片对于夏威夷土著来说意义非凡的文化地区获得保护,也确保了这一地区的鸟类、海豹、鱼类和其他野生生物得以继续生存。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珍贵的希望据点。至今,我们共认定了五十多个对于海洋健康至关重要的特别希望据点,并对它们予以保护,为维护重要的原始海洋和修复遭破坏的海洋点燃了希望。
我曾获得特别许可,可以沿着中途岛环礁的潜水。我先是和几十只鲨鱼以及数百只珊瑚礁鱼一起遨游,之后又在数以万计的筑巢海鸟之间漫步。当我们三个体形大之许多倍的人靠近时,名叫“智慧”的这只著名黑背信天翁非常淡然安详,只是将头微微抬起,算是认可了我们的存在。我点了点头回应,以示对中途岛环礁上这位六十二岁母亲的尊重。它正趴在由草和柔软羽毛组成的整洁垫子上,孵化它当年惟一的鸟蛋。“智慧”的终身伴侣当时还在海上,但很可能会及时赶回来,迎接它们奇迹般地孵化的幼鸟。只需短短几个星期,一团黏稠的蛋黄和湿滑的蛋白,就会变成一只身材瘦长但结构完整的鸟,从象牙色的孵化器中脱壳而出,有心脏、肌肉、肺、骨骼、大脑,有初长的羽毛,眼睛异常明亮。
“智慧”出生于1950 年,在它学习飞翔的时候,我正在大海中学习潜水。作为一只鸟,掌控风是它的必修课,这也是成千上万代长翼生物的智慧结晶。它们可以在空中停留数月而不停歇,这样的航空效率,令即使最有学问的工程师也感叹、羡慕不已。掌握出入海洋的技能,并非我的必修课。但事实上,在我小时候离开位于新泽西的家之前,我就发现,我无法拒绝海洋的诱惑。“智慧”每年都要在海洋上飞越数千英里。虽然信天翁已经存在数百万年了,但它一生所亲眼目睹的变化,绝对不是它的祖先们可企及的。我已经在大海里潜水了数千个小时,见证了海洋深处也发生着类似的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