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5: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居家养老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居家养老的特点

篇1

关键词:社会化居家养老;老年人;社区建设;社区服务

养老制度是一个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老有所养”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民生问题。我国现在提倡的养老政策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随着政府将社会保障网逐渐向社区延伸,许多为老年人服务的工作交由社区管理,这就让广大老年人在不离开他们长期生活的社区的条件下,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服务,这样,既能给老年人生活带来归宿感,也能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而且还可以提供就业岗位。根据当前家庭小型化、空巢家庭和独居老人增加的趋势和家庭赡养功能弱化的特点,如何依托社区,社区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或者说,社区应该如何尽快加强能力建设来满足老年群体居家养老的需求,是一项与社区建设密切相关并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意义

全面推进社会化居家养老,适合我国国情,一方面,能帮助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又能为老年人提供方便服务,是解决实际困难的有效方法,是破解我国日趋尖锐的养老服务难题,切实提高广大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的重要出路;另一方面,社会化居家养老是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尊重老年人情感和心理需求的人性化选择;是促进家庭和谐、社区和谐和代际和谐,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就业渠道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因此,建立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方式是健全社会化养老体系的发展方向,并已成为目前我国城市养老的必然选择。

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以志愿服务和便民利民网点为服务资源,由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即除了需要家庭照料外,还需要来自社会的帮助,尤其是强调社区照顾在社会化居家养老中的作用。这种模式具有养老成本低、覆盖面广、服务方式灵活的优势,集中了传统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两方面的优点,让老年人在自己生活的社区就可以享受到方便的社区福利服务,既减轻了老年人及家庭的经济负担,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又节省了养老福利资金的投入,是适应我国当前老龄化特点的社会养老模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当前社会化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

1、对社会化居家养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006年初,民政部推出“社区居家养老”计划,并相继在北京、上海、大连、江苏、广东、湖南等省市展开试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但就总体而言,全国大部分地区还处于起步阶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化养老保障发展机制尚待尽快建立和完善。由于受各种原因的制约,对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方式的探索和实践,到目前为止,尚未在社会上特别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形成广泛认同的舆论氛围。另一方面,有些领导对社会化居家养老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足,主动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前瞻意识不够,导致社会化居家养老仍然仅处于白发的、无序的初始阶段。社区居民群众对社会化居家养老知晓率不高,参与社区养老的积极性不够。

2、社区服务建设不能满足居家养老的服务需求

随着人们对社区建设重要性的逐步认同,城市社区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受各种因素的限制,社区的硬件和服务设施建设参差不齐,“贫富差距”悬殊,不少社区老年服务设施规模较小,档次偏低,功能单一,尤其是老城居民区和老的转制单位的居民区,下岗失业人员集聚,人口密集,缺少老人活动场所,甚至连一间起码的报刊阅览室都没有。在医疗方面,城镇社区尽管普遍都已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但在医务人员的配备、医疗硬件、服务设施、服务时间等方面都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大部分社区没有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有的西部贫困地区的社区老年人普遍还存在看病难、出行难的问题。这些都与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卫生保健需求不相适应。同时,一些生活困难的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虽有“低保补助”和临时救济等帮扶措施,但仅能保障基本生活,社区居委会想提供一些无偿服务也因受经济条件的限制,难于满足困难老人较多的服务要求。不少社区尽管也想尝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但经费实在有限,因此,社会化居家养老只好停留在美好愿望上。

3、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居家养老社会化程度不够.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

目前,有些地方虽然建立了条抓块管的管理体系,成立了各部门参与的老龄工作领导机构,但各部门往往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很难形成合力。开辟国家、集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等渠道,以多种所有制形式发展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社区养老服务业还很不够。

4、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缺乏专业人士的参与和服务

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在沿海发达城市的试点虽然取得了许多成效与经验,但也要看到我国目前社会化居家养老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匮乏,且整体素质不高。我国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学校培养这方面人才的相关专业不多。据了解,全国仅有少数几所院校设有类似专业,离人数众多的社区养老需求存在很大的缺口。专业人才的不足直接影响了服务项目和内容的扩展以及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加强社区建设,加快推进社会化居家养老的策略

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转型使得社区事业成为最受社会成员欢迎的一项社会事业,经济体制改革引起的社会结构变迁,使得中国的社区服务功能不断放大,体现在“单位功能的外移”、“城市结构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等诸多方面上,这也是社区服务与社区建设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原因所在。因此,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的工作:

篇2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居家养老;新型农村居家养老模式

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是人口老龄化,而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此问题更为严重和迫切。有关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并以每年平均3.12%的速度递增。家庭养老功能的日益弱化、机构养老发育不足及其养老服务供给的不适应性,使得老年人养老服务供给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当前的养老机构更是难以满足农村养老的需求。为此,本文通过对居家养老模式进行探索,并借鉴已有养老模式的经验,对新型农村居家养老模式进行合理构想。

一、什么是居家养老

所谓居家养老(服务),它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这种模式既解决了在养老院养老亲情淡薄的问题,又解决了传统养老服务不足的难题,是养老模式的“第三种选择”,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是一种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因此我国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应该从国情出发,独具特色:将我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相结合,符合我国农村现阶段国情的新型居家养老模式。

二、对我国实行新型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一)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城乡经济呈现二元化形态。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以及对更高层次生活的追求,使得大量农村青壮年涌入大城市,这样传统家庭养老方式就难以为继。同时受我国长期以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现在的家庭结构相比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大家庭被小家庭取代,子女个数减少。个别子女所面临的巨大的生活负担使得他们外出谋生,破坏了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

(二)政府对养老的大力支持

国家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养老问题,并给予了大力支持。其中养老金制度的建立充实了家庭经济,提高了老年人的购买能力。在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背景下,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日益完善,给老年人的退休生活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增强了老年人的消费信心,从而使他们愿意为改善自己的晚年生活而投入更多的资金。

(三)西方国家的养老模式给我们提供了借鉴

西方的养老模式经历了由“家庭走向社会”的变迁,后又呈现从“院落回归家庭”的趋势,走向了成熟和完善。这给我国农村居家养老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西方的机构养老模式相比而言,我国的居家养老避免了因居住在养老院等养老机构所带来的高额费用,使老年人居住在家里安度晚年。这样既符合传统孝道,又有利于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三、居家养老的社会意义

(一) 符合我国“未富先老”的社会特点。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还不够发达、物质条件尚不充裕的情况下到来的,因此,单靠政府的力量来发展养老福利事业是不现实的。居家养老服务与机构养老服务相比,具有成本较低、覆盖面广、服务方式灵活等诸多优点,它可以用较小的成本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二)适应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受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影响,我国大多数老年人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庭和社区,到一个新的环境去养老。居家养老服务采取让老年人在自己家里和社区接受生活照料的服务形式,适应了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满足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有助于他们安度晚年。

总之,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符合我国目前农村养老的实际情况,对养老问题的解决意义重大。

四、对我国新型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

我们要运用各种有效的政策措施和手段,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自然居家养老为核心,以社区居家养老为辅助,以社会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新型养老体系,使农村老年人真正健康愉快地安享晚年。

(一)加强宣传力度,营造居家养老的良好氛围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广泛开展敬老、爱老、助老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出家庭敬老、爱老、养老的良好氛围,为居家养老提供精神土壤。

(二)把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和社区服务结合起来

目前,要实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的社会化,服务内容的多样化,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就要充分利用辖区丰富的农村社区服务资源。我们可以以农村社区服务为载体,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切入点,从而把农村社区服务引入家庭养老,促进农村社区服务和居家养老的紧密结合,共同服务于农村居家养老。

(三)大力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服务于农村居家养老

努力建设一支由党员、干部、学生、居民群众和志愿者组成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服务于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同时还可以聘请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参加社区居家养老管理服务工作,利用老年人同老年人容易沟通的优势,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服务自己。

(四)逐步实现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社会化、产业化。

为了使农村居家养老有一个更好的发展,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群体需求,实现服务的多样化、人性化,我们可以引入社会中介组织参与服务和管理,实现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社会化、产业化。

五、结论

构建新型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积极行动,用创新性思维,以合理有效的方式,建立和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为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解决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1]祁峰.中国城市居家养老研究与展望[J].经济问题探索,2010,(11).

篇3

关键词:居家养老;基本理念;监督者管理者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8-128 -03

一、前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中60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超过10%,或65 岁及以上人口所占的比例超过 7%,该国家或地区就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或地区。我国在2000年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据预测,到2020 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占总人口的16%以上;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约占总人口的25%。加之,子女离开家庭造成家庭结构缩小化,这些都对传统的养老方式提出了挑战。

二、居家养老的理论和实践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5年第二次修正提出“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然而,居家养老理论上的混乱不仅影响了政策的制定、执行与落实,而且妨碍了居家养老实践的推进与发展。所以,厘清这一关键概念,明确其特征和推行的意义,对于居家养老的事业发展尤其重要。

(一)居家养老的含义

吴国卿认为,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辅助以社会化养老服务,“居家养老”等于“家庭养老”。陈笑楠认为,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以养老制度为保障,是一个”没有院墙的养老院“,“居家养老”等于“在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之和。李本公和阎青春认为,“居家养老服务”实际上是在社区建立一个支持家庭养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它是由社区或社会帮助家庭为在家里居住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和更新,“居家养老”是“在家养老”“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之和。

笔者认为,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结合。以家庭为载体,以社区为依托,以政府为主导,通过购买市场服务,采取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的形式,对居住在家中的老年人进行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

(二)居家养老的意义

我国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前提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诸如养老保障体制覆盖面不广、养老服务产业滞后的情况。

首先,老年人对养老机构需求多、要求高、增长快,与全社会养老机构数量少、质量差、增速慢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其次,居家养老符合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社区照顾能够使被照顾者在自己熟悉的社区环境里生活,在心理上不会像养老机构中的老人那样可能因远离自己生活过的社区而产生被家人和社会冷落的孤独感。

卢晓珑从经济成本、文化观念、服务人数、服务效果、社会效益等五个方面概括了居家养老的意义。居家养老的养老资源由多元化的主体提供,任何一方都不用支付特别高的服务成本,同时养老设施可以重复使用或者转为他用(妇幼人群),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节约了经济成本。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社区接受养老服务,也是考虑到了他们的恋家情结,符合中国人安土重迁的文化观念。再来,老年人在社区内接受社区力量和志愿者或者家政服务人员的照顾,弥补了家庭成员无法赡养的缺憾。居家养老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解决“4050”和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

(三)居家养老的实践发展

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为应对老龄化,上海率先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2000年试点,2001年正式出台居家养老政策。经过10多年的发展,建立了从80岁扩展到60岁、从特殊群体扩展到普通群体,从城市扩展到农村的大范围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武汉市江岸区劳动街60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积极创建“四位一体”网络体系模式――即一个以社区居委会为主导,由社区60个居家养老服务站为居家老人提供低偿服务,以社区志愿者组织为居家老人提供无偿服务,社区卫生站向居家老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深圳、大连、杭州等地的居家养老模式逐渐成型、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其他城市也纷纷试点,尝试居家养老的新模式。

三、居家养老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2008 年2月21日,由全国老龄委、国家发改委、民政部等10部委联合制定出《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要求全国城市所有社区在“十一五”期间都要基本建立起多种形式、广泛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农村要力争八成左右的乡镇拥有一处集院舍住养和社区照料、居家养老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老年福利服务中心。

(一)发展现状

在长期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居家养老事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依托于社区,社区建设以及社区服务设施的加强与完善对居家养老服务有良好的支持作用。据统计,到 2008 年年底,全国共有县、市、区级社区服务中心 9873 个,其中,提供住宿的为 620 个,不提供住宿的为9253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为 107398 个,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30021 个,此外还有其他社区服务设施 12.2 万个。社区服务中心的数量也在逐年实现稳步增长。然而居家养老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

我国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还只是刚刚起步,处于初级阶段。政府的职能是监管市场经济、提供公共物品、维护社会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在这几个方面中政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居家养老服务市场产品良莠不齐

政府应该是市场经济的监管者,当前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和从众性,市场上的养老服务良莠不齐,收费标准混乱不堪。政府应该发挥“有形的手”的功能,设置进出关卡,严格把关、合理控制收费,不让自费养老的老人利益受损而又得不到相应的服务。

2.养老资金筹集的渠道比较单一,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社区资金有限,主要依靠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投入,资金严重缺乏。仅靠政府投入的单一模式对地方政府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包袱,养老设施投入的不足是政府的通病。

3.压抑第三部门等志愿者服务组织的发展

政府是社会利益的维护者,第三部门作为政府行政的有力支持力量,地方政府采取压制措施,减弱了其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

4.存在城乡和户籍差别化对待现象

以上海为例,上海户籍和非上海户籍、城市和农村的养老服务是两种级别,养老金和养老服务提供的质量上来说,农村老年人享受到的远远低于城市老年人。

5.政策法规的缺失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相关养老政策,但仍存在政策法规原则性太强、体系性较差、落实难度大以及经费投入不足、指导不力等问题。特别是在鼓励养老服务发展方面的优惠政策较少,支持力度不大,财政支持力度有限,尤其是到县市层次更加困难。

另外,仍然存在志愿者队伍数量短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不够专业、服务项目少等问题。

四、发展居家养老的对策建议

居家养老是一项涉及全民的重大事业,政府在其推动过程中要体现其社会价值观。尤其在工作开展的初期阶段,政府要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不能大包大揽也不能毫不作为。

(一)规范市场秩序,整合居家养老资源

要大力整顿市场的乱象,对于乱收费、高收费服务企业进行调整甚至取缔。社区养老服务的开展还涉及财政、保险、就业、福利、卫生、治安等多个职能部门,要妥善处理好有关问题单靠某个部门通常难于解决或效果不好,必须要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其中既包括政府机构等多方面的正式资源系统,也包括了老年人自身、家属、亲友、邻居、社区人士、志愿者等非正式资源系统。因此,要充分挖掘社会力量,实现各方面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各种力量能优势互补,建构和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的保障体系。

(二)拓宽养老服务资金的来源渠道

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是养老服务健康发展的基础。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社区养老服务的扩大和发展引入各种力量,才能解决社区养老资金的短缺问题。目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单纯依靠政府很难维持大范围的服务,政府要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包括企业单位和个人,对养老服务进行资金的援助。

(三)促进不同主体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政府要积极培育和发展民间组织以充分发挥其公共服务 “承载器 ”的作用。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不仅能够减轻政府和社区的压力,而且可以带给老年人更多的接触外界的机会。多元化的主体包括非营利组织、企业、个人等,广大的志愿者参与也是一个重要资源,美国把志愿时长纳入到青少年奖学金的评定指标,有的大学明确将参与社区服务列入必修课。

(四)促进公平化的养老服务

公平地提供养老服务,尤其是政府起主导作用的居家养老服务。政府出资或者部分出资的养老服务下,提倡公民平等地享有接受服务的权利,不应因城乡户籍差异就搞差别化对待,除自我养老以外,社区和家庭养老都要公平以推进稳定和谐发展。同时也应该促进地域间的不平等现象,通过增加落后地区居家养老扶持资金和东部带动帮扶西部,达到最小化的不公平。

(五)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政策规定

目前我国的养老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有些甚至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应该在不断的探索中汲取国外先进经验,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对责任主体的界定、服务内容范围的规定、服务人员的专业化程度界定等等。同时,实行税收优惠或者购房优惠等政策,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居住。香港实行的是对与年迈老人共同居住者的税收减免政策,以认同其所履行的赡养老人和提供养老服务的责任与义务。现有法规中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地位的认可、扶持民间组织发展的优惠政策、民间资本如何进入社区养老服务等相关规定明显缺失,这极不利于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六)建立一支志愿者队伍和专业化服务人员队伍

从下岗职工人力资源库中挑选合适人员,进入居家养老服务中来,不仅可以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也降低了政府的安置成本。政府应该鼓励社会上的志愿者力量加(下转第123页)(上接第129页)入居家养老服务中来,尤其是鼓励具备护理和心理咨询特长的志愿者。同时,培养专业化的“4050”下岗人员,包括日常护理和紧急医疗等急救医疗知识,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和技术等级认证制度, 按培训技能考核的等级从事相应等级的服务, 做到持证上岗, 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七)进一步丰富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提高服务层次

当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单一,专化服务较少。服务主要包括上门帮助老年人打扫卫生、做饭、基础护理,很少关注老年人的情感需要、心理咨询。面对日趋多样化的服务需求,要建立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内容的服务体系,从日常生活护理和康复向心理咨询、精神慰藉等扩展,从而建立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体系。

五、结语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应对老龄化成为迫不及待的事情。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对其保持高度的关注,通过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构建当代服务体系。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虽发展态势良好,但仍存在单一化的问题。应该在不断学习和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总结失败教训的过程中,针对我国老年人的个性化需要,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体系,构建具体可操作的服务方式,从而促进居家养老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国卿.居家养老和社会化服务[J].社会,2000,(12).

[2]陈笑楠.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研究[D].吉林大学,2008.

[3]李本公.关注老龄[M].华夏出版社,2007,06.

阎青春.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位”[J].社会福利,2007,(05).

[4]阎青春.我国机构养老面临五大矛盾[N].中国社会报,2009-12-29(003).

[5]俞贺楠、王敏、李振.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出路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1,(19).

[6]卢晓珑.社区化的居家养老模式探析[J].社会工作,2007,(10).

[7]汤艳文.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与管理(上海经验)[M].西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8]黄少宽.国外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特点[J].城市问题,2013,(08):85.

篇4

据《桂林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家庭户人口为451.05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70.13万人,占14.7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8.66万人,占10.25%。近几年,桂林市老年人口进入快速增长期,呈现出发展速度快、长寿化显著等特点。2011年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中指出:“要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符合桂林市实际的体制机制,不断加强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研究,走出一条适合桂林市的养老服务新路子。”

二、桂林市“居家养老”的发展现状

(一)桂林市居家养老的发展现状及其内容

桂林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批实行居家养老的试点之一,2008年市政府将秀峰区丽君街道丽君社区作为试点,成立了广西首家居家养老服务站。该服务站以社区 60周岁以上需要服务的老年人为服务对象,为老人们提供低偿和无偿服务(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志愿服务等)。

桂林市秀峰区与七星区分别在2008年和2009年相继制定了居家养老帮扶实施细则,对居家养老的申请、审批、帮扶对象、帮扶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2009年桂林市把社区老年人服务事业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出台了《关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意见》,指出实行收费服务与公益服务相结合,对经济困难确需政府保障的居家老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对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居家老人,通过“个人购买服务”的形式提供收费,积极倡导和动员社会各界为老年人提供无偿公益,并且允许个人投资该行业。截至2011年全市已建立了26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正常服务社会老人超4万人,年服务量达11万余人次。

桂林市的居家养老模式以社区为依托,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政府购买服务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专业化居家养老服务与社区义务服务、邻里互助相结合;实行无偿服务、低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居家养老模式。其具体内容如下(以七星区与秀峰区为例):

第一,发放消费券补贴、提供上门服务。对辖区五保对象及“三无”老人实行无偿服务,每周上门服务两次,按每人每月5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对低保家庭中6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残疾老人、高龄老人以及重点优抚对象中的困难老人,每周上门服务1—2次,按每人每月10元—40元不等的标准进行补贴;辖区60岁以上的一般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不同年龄段享有不同折扣)。

第二,建立健全老年人服务需求信息库和“爱心呼叫”公共服务系统,随时掌握居家老人的服务救助需求。

第三,建立 60岁以上老年人的档案,将老年人基本情况输入微机,进行动态管理。社区工作人员为老年人设计服务“爱心卡”,卡上有服务内容、服务电话,如果老年人需要的话可以打电话,社区服务站的志愿者或者帮扶人员会给老年人提供做饭买菜、换液化气、就诊、搬运物品等服务。

(二)桂林市“居家养老”模式的困境

1.“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主体单一。首先,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即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依托,鼓励社会参与的多种供给主体。而桂林市居家养老机构主要是由政府出资的社区服务机构,其人员配备和运行资金都依赖于政府,自主性较弱难以自己履行其职责,易受政府行政权力的影响。其次,由于居家养老机构的性质属于非营利性组织,需要自负盈亏,机构运行压力大。

2.“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和内容的局限性。居家养老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三无”老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或属于低保对象且子女同时享受低保待遇无赡养能力的老人。对于其他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老年人,只提供日间休息场所等硬件设施。服务内容也仅限于为老人提供中餐和午休场所;提供文化娱乐、休闲、健身活动等服务项目。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服务内容也明显不足。

3.“居家养老”机构的服务人员不足,且已有的工作人员达不到相应的工作技能。因此,应大量的面向社会招聘居家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并且加大力度对其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以便更好地服务居家养老工作。

三、解决“居家养老”发展困境的方法及建议

通过上述桂林市的居家养老发展状况我们可以看出,政府、社区、非政府组织是居家养老模式的几大主体即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都是依托社区为居民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在其中起到桥梁作用,三者之间是相互配合,相互联系。本文作者认为要想通过居家养老的逐步推广,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实现居家养老在我国的全覆盖必须解决三者之间的责任和义务问题,必须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因此,建议以下几点。

(一)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避免越位与缺位

1.政府直接面对社会,从事大量具体的管理活动,抑制了社会的自我发展。随着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对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提出了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职能社会化大体上呈现四个基本趋向,即政府职能市场化趋向,增强公民自主性的趋向,拓展社会组织自治空间的趋向,强化和优化社会管理职能的趋向。政府与社会应当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 并在二者之间建立起公共事务管理的责任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以有效地满足公众的需要。因此,我国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居家养老模式。

篇5

论文摘要:大连市首创的居家养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新模式,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它有完善的组织机构,良好的发展前景,是具有创意的就业新形式。

论文关键词:居家养老社会保障社区养护员

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我国传统养老模式还存在许多不足,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机制颇为重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街道重视社会福利事业,积极探索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新途径,于2002年9月首创“居家养老院”,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纽约时报、读卖新闻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了“居家养老院”的情况。

美国驻沈阳总领事、日本养老问题专家多次考察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人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解决了一个世界难题。”民政部领导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新模式,具有创意的就业新形式。”

一、居家养老的概况

居家养老,不是指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而是特指与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紧密联系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即在城市的各个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人们可以向服务站申请医疗和家政服务,由服务站派人到家中提供有偿的各种长期服务的养老方式。大连的具体做法是:根据社区老人经济条件和养护员岗位的需求,分为A、B、c、D四个档次。A类:每户每月享受政府养护补贴300元,条件是户籍、居住在本地,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的高龄(80岁左右)三无老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的人);无子女享受低保的老人。B类:每户每月享受的政府养护补贴200元,条件是户籍、居住在本地,生活需要照料的男70岁、女65岁以上的老人;双亲老人家庭月收入1000元以内(含1000元)、单亲老人家庭月收入在600元以内(含6OO元)的;年龄在70岁以上的病重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卧床不起、下肢瘫痪等重大疾病由医院出具证明),如其子女是本区下岗失业人员,可以作为养护员选用,但必须经过街道、居委会人户调查,情况属实,由居委会张榜公布3天,如无异议,可享受政府补贴。C类:每户每月享受政府养护补贴100元,条件是在享受B类条件以外的社会老人生活需要照料的;夫妻一方有重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另一方是失业人员且同时享受低保待遇家庭的。D类:居住在本地,经济条件较好,需要此项服务的自费老人。居家养老审批时间定在每月的10日前,由所在街道将申报者的户籍、工资、医院证明等相关材料各一式两份(原件、复印件各一套)报送区民政局社会福利科审批。

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街道现有六十岁以上老人9700多人,占辖区人口的12%,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600多人,孤寡老人近20户。通过调查发现,全街道共有47户特困老年家庭急需照顾,有的是孤老户,有的是子女下岗、失业无力赡养户。以前,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经常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帮助和照顾,但是由于人力有限,时间不固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另外随着退休职工纳人街道管理,社区干部愈加繁忙,很难长期担负起照顾老人的任务。虽根据“星光计划”要求,在对老人服务上,建立了三级服务网络,为老年人建立了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每个社区都有老年活动室和室外健身器材,但对重病、孤寡老人“老有所养”的问题仍未解决。同时,街道有许多下岗职工,尤其是大龄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困难,长期在家,靠低保金过日子,生活十分坚苦,而下岗女工都是料理家务能手,加上老人的特点是恋家,所以街道巧妙地将这两个弱势群体结合起来,先将下岗女工培训成养护员,再利用社区慈善会所得捐赠支付养护员工资,这样既解决了照顾扶养老人问题,又解决了就业问题,可谓一举两得,开创出一条不设围墙的家庭养老模式。

由于居家养老费用低、服务周到、家庭氛围浓、适合老人生活习惯、符合中国国情,所以到各层次老人欢迎,居家养老迅速发展起来,由最初的13户17人发展到现在的77户118人,这一做法也得到了社会有关部门的认可,沙河口区在全区16个街道推行这一做法,目前沙区居家养老院已发展到498户,2003年居家养老院获得区长特别奖,目前此项措施已在大连市全面推行。

二、居家养老的组织机构

为了促进沙河口区社会福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工作步伐,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促进沙区居家养老事业健康、适度、有序的发展,特设立以下机构。

第一,沙河口区成立居家养老院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民政局社会福利科,负责行业审批、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及福利养老人员的审批,把居家养老院纳入社会养老机构重点指导、服务、管理范围。

第二,街道成立居家养老院管理中心。管理中心负责街道和社区的居家养老日常管理工作,院长由街道主管民政工作的副主任担任,副院长由街道办事处社会事务科科长兼任。主要职责是:研究确立家庭养老院的工作计划、措施的实施,人户摸底调查,制定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确定居家养老院的养护对象和养护员;负责签署养护员协议、养护员的调配、管理、考核和培训、发放养护员的工作补贴;协调相关部门的工作关系,募集慈善资金等。

第三,社区居委会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站。站长由居委会主任兼任,主要职责是:调查、采集家庭养老需求信息,上报社区需要增加的养护对象;定期征求老人意见,改进服务;负责养护员的管理、业务学习、考核和业务讲评;为有家庭养老需求的老人选派养护员;负责居家养老院的设施建设与维护;传达部署养老院工作任务。

第四,居家养老院。每个居家养老院由一名养护员和一户被养护对象组成,养护员与老人签订协议书和服务承诺,养护员必须遵守职业道德,爱心奉献,热情服务;必须每天到老人家中提供服务,清扫卫生,买菜做饭,和老人谈心,带老人看病等。有病、有事需要到居委会请假,居委会派人接替,养护员每日填写日记和家庭财务收支帐;经求老人意见,居委会月考核、季评议,如果老人不满意可提出更换养护员。

第五,社区医院。社区为每户居家养老院选派家庭医生,为每个老人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载老人的身体健康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和预防;每周一次为老人体检并做好记录,为每个老人发放一个急救卡,老人可享受免费就诊;定期对养护员进行日常护理培训和老年人常见病例护理以及各种急救常识的培训。

第六,监督员。监督员由街道老龄委、退管站和部分老党员组成,负责养老院各项制度的检查落实,对养护员工作实行监督、检查,征求养护对象意见,及时提出有利于养老院建设和发展的建议。

三、居家养老的发展趋势

居家养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各方面趋于完善,目前正向“六化”方向发展。即管理规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市场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对象公众化、养护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

1.管理规范化。养老事业水平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居家养老院从创建到现在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规范居家养老院的发展,市、区政府出台了《大连市家居养老院实施办法》、《关于加快推行社区居家养老院建设实施方案》等三个文件,明确了指导思想,确定了工作目标,即“十五”期间,沙区要建成区、街道、社区三级规范的居家养老院管理机构,确保生活需照料的三无老人、享受低保的老人,全部纳人居家养老院福利服务养老范围,满足社会老人居家养老的需求,提供有偿、低偿的养老服务;各街道建立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必须具备“9有”,社区建立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做到“六统一”,即统一标识、统一服装、统一合同文本、统一体检、统一培训、统一管理,建立养护员考勤、考核、评议、奖励制度,使居家养老院在管理体制、用人制度、补贴标准等方面建立科学的管理规范。

2.投资主体多元化。目前制约居家养老事业发展的最大问题是资金,随着居家养老规模的日益扩大,供养对象的增多,支付养护员工资标准的提高以及培训费用、管理费用的增加,资金不足、来源渠道不稳定等问题凸现出来,必然制约、影响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发展居家养老的资金应建立多元的筹措和运行机制,具体的方法是:政府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沙区政府为每个街道下拨居家养老院开办事业费,对无子女、享受“低保”的老人,区政府每月资助300元养护费,低收人老人每月补助200元,社会老人人均月收人低于1200元的月资助1120元。区政府年出资十万元用于养护员公益岗位工资和培训,每年市民政局发行1-2次专为居家养老筹集资金的社会福利彩票,所得资金款项用于居家养老费用。沙河口区成立慈善总会,各街道成立慈善办事处,动员社会力量向海内外募集款项,对捐助额4千元以上的单位、个人可给予一年“冠名权”,长期包户捐助可予以永久“冠名权”,对为社会福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可授予荣誉称号。

3.运行市场化。居家养老事业要按照产业化、市场化经营的思路发展,在管理方式、用人制度、分配制度、责任制度等方面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努力实现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沙区居家养老院已发展到498户,其中享受资助的“三无老人”仅41户,其余全部自费。目前,全市已发展自费户500多户,养护费每月300-1300元不等。沙区今后的工作重点是通过政府对居家养老的老人资助和政府购买公益岗位发展自费户,未来居家养老市场潜力非常大,不仅适合“独居”、“空巢”老人,而且适合与子女同住的老人,这种方式使双职工子女白天安心工作,免去其后顾之忧,晚上同父母享受天伦之乐,又可以节省子女去养老院探视的时间,费用适中,因而受到不同层次老人的欢迎。

4.服务方式多样化。目前居家养老院提供的服务是老人需要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随着其发展还要满足老人更高层次的需要,根据不同老人特殊需求不断充实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满足老人的个性化需求,形成完整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比如根据老人兴趣、爱好提供服务,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健康老人提供室内外活动场所,社区医院为低收人老人提供免费医疗服务。根据老人的不同需求,为老人提供小时服务、单项服务、日托、相谈等服务。中山公园街道还联办了“夕阳红”养护院,为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24小时服务和针对临终老人的“临终关怀”。

5.养护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居家养老服务是新的“银发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劳动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要根据需要有计划地优先在公共服务社及辖区失业人员中培训养护员,逐步建立职业资格和职称序列等级管理制度,提高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沙区中山公园街道与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大医护理学院联合办学,建立了中山公园居家养老培训基地,利用高校的师资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基地常年开设家庭护理、老年心理、老年常见病防治和急救知识、养护员职业道德规范等课程,请专家教授讲课,建立标准化题库,使养护员培训正规化。市劳动局为居家养老院设立养老护理员职业标准,并逐步建立养护员职业资格和职称评定制度,未来的养护员的工资依职称和服务质量而定。中山公园街道目前已培训253名养护员,184位已走上养老护理岗位,并且和市内各军队干休所达成协议,派出养护员40多名。

6.服务对象公众化。居家养老院在确保国家供养的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和无子女享受“低保”老人需求的同时,为社会老人提供有偿和低偿的居家养老服务,鼓励有支付能力的老人自费享受居家养老服务,做大做强“银发产业”,即解决了老人的需求,又解决大量失业人员就业。

四、发展居家养老的重要意义

1、居家养老是我国社会养老的发展方向。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0%,并以年均5%的速度递增。据估计到本世纪中叶,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左右,占亚洲老年人口的1/2,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中国人口老年化的速度之快,高龄人口之多,都是世界人口史上前所未有的。这个庞大的老年人群体主要依靠退休金生活,或者依靠家人实现保障,这已远远满足不了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老人多,子女少,4个老人2个孩子照顾,压力大;二是社会服务提供的家庭保姆和小时工虽可解决老年家庭服务的部分问题,但服务质量、稳定性无法保证;三是公办养老院数量有限,对急剧增加的老人来说怀水车薪;四是私人养老院收费较高,管理不到位。而居家养老是一种更普遍、广泛的养老方式,随着它的不断发展,其覆盖面不仅包括“三无”老人,而且包括享受养老金待遇的人,甚至可以惠及到广大城乡的全体老人。

篇6

当前,上海市养老服务业面临着“深度老龄化”的挑战,应运而生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成为服务民生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之一。目前,由政府投资并经营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了上海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本文针对此问题,提出引入“民办公助”的PPP模式,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市场化运作,以满足更多老人的养老需求。

关键词:

社区居家养老;人口老龄化;PPP模式

据统计,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已达到2.12亿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人口破2亿的国家。上海市作为全国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414万人,占上海总人口的28.8%,远高于全国15.5%的比例,进入了“深度老龄化阶段”。[1]“十三五”期间上海老龄化将进一步深化,到2025年老年人口将超过600万人。而从2025到2050年,低龄老人增速将趋缓,但高龄老人增速将加快,上海将会面临更大的压力。[2]为解决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上海市基本确立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并初步实现了“9073”(即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人数分别占90%、7%、3%)的养老服务格局。然而,“421”家庭结构使家庭的养老功能甚微,上海市养老机构的“一床难求”现象更使老年人养老需求却远远不能满足。表1显示从2010年至2012年上海市养老机构床位数占老年人口数均只有3%,在2013年甚至不及3%。因此,将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应运而生。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概述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机构为载体,通过上门、日托或邻里互助的形式,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相较于传统养老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经济负担和精神情感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与家庭养老形式相比,社区居家养老可以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和力量来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全方位的服务,满足老人的各种需求。而与养老机构养老形式相比,在经济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以小时服务为主,每天1-2小时甚至每周只要几个小时的服务就能够满足居家养老的需求,小时制的服务模式大大节省了客户的支出;在精神情感上,养老机构中的老人抑郁比率要高于居家老人,生活事件的改变与老人晚年的抑郁显著相关,而社区居家养老方式更符合老年人的心理,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安度晚年,更容易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1]在很多发达国家,居家养老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养老方式。美国有85%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居家养老产业高度成熟,成为就业增长速度排名第二的产业;瑞典也有90%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在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起步较晚,市场尚未成熟。以上海市为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自2000年起探索,2004年首次被列为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纳入政府财政预算,进入全面推进阶段。2013年末,全市共有340家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机构,230个社区助老服务社,日托老年人数从2005年的0.21万人增加到1.2万人,有显著提高。然而,从实际的需求情况来看,上海市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仍高于目前的供给。这种现象的出现归根为以下几点原因:

1.资金保障严重不足社区养老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对于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政府每个月划拨给社区的经费仅够人员工资的支付和日常运转的维持,没有多余资金用来聘用专业人员和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居家养老服务经费主要靠社会筹集和企业捐助,但由于利益或观念问题,筹集或捐助的资金渠道不畅,数量也有限,远远满足不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迫切需求。同时,由于政府对居家养老投入的资金有限,补贴的服务对象数量也非常有限。

2.政策导向机制缺失政府在鼓励社会资源积极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政策导向性作用发挥不够,缺乏系统的养老服务体系。致使养老服务系统内的服务项目参差不齐,长效机制缺失,养老服务的社会资源后期支持乏力、养老服务项目市场缺乏活力等。另一方面,对于社会团体、社区、非政府组织在社区居家养老中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政府的指导又不到位,政策上的支持力度明显不够。[3]

3.服务项目和内容单一大部分社区居家服务中心由于缺乏必要的服务条件和能力,主要的服务仅局限于提供家政服务。比如,送货上门、配餐、理发、洗衣、做饭等,而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的提供远远跟不上。同时,老年服务的配套公共设施、支持系统设施规模小,档次低,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4.专业护理人员匮乏大部分社区居家养老的社会服务人员主要是下岗工人与外来务工人员,不具备养老服务护理员的专业资质和执业资格,专业化的服务水平较低。而社区养老服务的志愿者人员不固定,服务缺乏经常化,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服务项目、服务内容的扩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因而,要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来扩大服务项目的内容和供给[4],进一步完善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机制、布局、结构,建立以社会筹资为主、财政资助为辅的“民办公助”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以满足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

二、PPP模式引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PPP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的英文缩写,又称公私伙伴关系。指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民营企业)以合作伙伴身份共同投资、建设并运营管理公共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项目,在合作中参与各方实现自身经济利益及社会公众利益“多赢”的目标。PPP模式作为一种提供公共产品的新型管理模式,有着传统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方面,该模式可以较好地吸引社会资本,将政府公共财政资本与社会资本结合在一起,拓展资金来源。另一方面,该模式能够综合政府与民营企业的优势,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可能出现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问题;具体运作上,公共部门和社会组织以项目风险最小化及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基本目标,将会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因此,PPP模式的引入将会促使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方式从以政府为主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转变,使服务对象从保障性目标人群向发展性目标人群转变,从而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首先,要发挥好政府在保障社区居家养老基本服务方面的主导及基础性作用。其次,要利用好市场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基本运作思路如图2所示。从政府角度,与社会组织或民营企业合作,划拨土地,将闲置公益性用地调整为养老服务用地,支持民资运营公有产权的养老服务设施;为民营企业提供专项补贴,包括专项运营补贴及专门用于融资时贷款贴息的专项基金;减征或免征民营企业的增值税、消费税、房产税和营业税等,适当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养老机构用电、用水、用气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从企业角度,充分利用政府在养老服务方面的优惠政策,投入资金,并进行运营与管理;建设信息服务平台,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实现智能化养老服务;培养专业的养老服务队伍,发挥专业技能优势;开发新产品、新服务以满足养老需求。总之,政府和企业通过合作,以最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产出,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PPP模式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应用的风险及对策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具有前期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等特点,尤其是引入PPP模式的这种新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尚处于探索阶段,经验不足,经营风险高。此外,我国现行的养老服务市场体系并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无法保障政府和民营企业在“民办公助”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权利和义务。比如,当财政补贴不能及时到位时,就会影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正常运营,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破产。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规避风险:第一,制定PPP模式应用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6]在法律上对政府和民营企业双方的权责关系、风险分担等问题进行明确规定,并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行政管理框架[7],严格规范实施流程,这是PPP模式成功的基石。第二,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完善养老服务市场体系。构建绩效考核体系以及相应的激励和惩罚机制,规范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同时,在绩效考核中增加公民的参与,让社区居民通过政务服务热线、意见箱、匿名举报信箱等方式,对所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企业进行监督。第三,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实现各个参与方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制定项目准入机制,对民营企业的实力、信誉度、经营管理水平以及拥有员工的素质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考核和筛选,并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公开招标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

参考文献

[1]姚璐璐.养老院老人与居家老人抑郁程度的比较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0(11):154-157.

[2]RuishanY,YonghongK,XiaoxiaoY.Statusquoandanalysisofcommunityhomeendow⁃mentinChina[J].ChineseGeneralPractice,2012(32):064.

[3]杨继瑞,薛晓.社区居家养老的社会协同机制探讨[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6):106-112.

[4]丁志宏,王莉莉.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均等化研究[J].人口学刊,2011(5):83-86.

[5]胡桂祥,王倩.PPP模式应用于养老机构建设的必要性与应用条件分析[J].建筑经济,2012(2):101-104.

[6]张燕华,黄思棉.PPP模式在城市社区居家养老中的应用研究——以南宁市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5(20):265.

篇7

关键词:保定市;居家养老;策略

基金项目:2013年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302053)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保定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路径与策略

收录日期:2013年9月16日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

21世纪必将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全球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更是严峻。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作为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不仅老龄化的速度快,而且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特征。 “未富先老”必然使中国社会的养老面临巨大压力。

保定市是河北省人口第一大市。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到2010年底,全市人口共计1,119万,60岁以上老年人有14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3.07%,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

二、居家养老服务的意义

目前,社区养老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照料和医疗需求,机构养老成本昂贵,“未富先老”的国情和相对较高的住养成本,也使多数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望而却步。再加上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影响,以及居家养老的亲近性、自由性和经济性等优势,使居家养老方式成为社会养老的主体。

居家养老是一种利民、便民、亲民的养老模式,具有成本低、覆盖面广、服务方式灵活等诸多优点,而且能够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提供适应老年人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便捷服务,也大大减轻了家庭照料压力,从而对稳固家庭、稳定社会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据调查,选择居家养老方式的老年人超过90%,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这一群体还将日益壮大。发展居家养老,不仅有利于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和完善,更有利于形成积极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三、居家养老面临的难题

虽然在居家养老方面做了很多开拓式的尝试,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在调查中我们仍然发现面对如何养老的这一世纪难题仍然面临诸多的难题。

(一)居家养老资金来源单一,且严重不足。居家养老一开始就是由政府主导的,政府不仅在居家养老的机构设置、运作方式等方面处于主导地位,在资金的投入方面也是主力军。目前,社区各种养老服务都是依靠政府资助才发展起来的。但是由于中国人口的基数大,老年人口是一个庞大的绝对数目,仅靠政府投入的单一模式无法满足社区养老服务日益壮大的需求,致使社区养老处于资金短缺的困境。而且现在60岁以上的老人,大多数都没有从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仍然觉得国家和企业应该为他们退休后提供一切的保障,还没有形成自己规划老年生活,购买养老服务的意识。再加上,我国的居家养老模式一开始就是由政府来主导的,更加强化了“养老是政府的事情,老了就靠政府”的这一观念和意识。

社区三无老人(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赡养或扶养人)、低保老人、特困残疾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且经济较困难的老人可享受无偿服务。由于资金紧张,政府买单,为这五类老人提供的服务也仅仅是日常生活照料方面的,例如烧饭、买菜、打扫卫生、日常护理等等。不在这五类老人中的广大的老人并不能享受到这些服务,他们如果有需要,必须自己购买服务。

(二)服务内容单一,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各种现实需要。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衣食住行的获得和满足是我们作为一个人的最低层次需要。日常生活照料需求仅是我们最低层次的需求的一小部分。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到,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安全需求、理财投资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更高层次的需求不断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其中,最凸显的是情感需求。由于老龄化的加速、剧烈的经济改革、严格的独生子女政策、大规模国内移民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传统的孝道在今天的中国受到了很多现实的限制和侵蚀。

(三)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低,志愿者严重不足。由于居家养老目前由政府买单的部分主要是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顾,所以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较低。一般除了对服务人员进行一些必要的家政服务培训之外,很少进行其他的专业培训。当然,从业人员的年龄、学历、素养等本身也没有达到进行更高层次、更专业化层次培训的可能。陪护和家政都是属于流动性很强的行业,在很多人眼里,那都是“伺候人”的活,好像低人一等似的。如果能进企业或工厂,就没人愿意去干这种工作。一般能招到的员工都是50岁左右的家庭妇女,而且很多都是外来打工人员,她们本身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没有一技之长。家政和护理工作对她们来说比较容易上手,培训内容也能接受。目前,我国仅家政服务这一块的服务人员,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更不要说对老人居家养老所需的专业人才培养了。为解决当前的巨大需求,很多社区都动员居民加入志愿者行列,为身边的老人提供爱心和帮助。

四、保定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路径与策略

保定作为人口大市,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全市目前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149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2.9%,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总数全省第一。在保定市当前“未富先老”的大背景下,为了应对老龄化趋势,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模式。着眼为97%的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依托市社区服务中心网络平台,免费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助、生活帮助(家政信息服务)以及主动关怀(为老服务)等服务,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居家养老服务道路。

为了加快推进保定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保定市提出“十二五”期间按照“五有(有机构、有场地、有网络、有服务、有高龄津贴)”、“三统一(统一名称、统一标准、统一标识)”建设标准,建立具备老年人临时托养、日间照料等功能的居家养老服务站(中心)。

(一)政府主导,依托社区服务中心网络平台为居民提供服务。在社区养老服务上,保定市在城市街道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社区建立不少于30平方米的居家养老服务站,通“12349”便民服务热线和老年人紧急救助服务系统,建立覆盖城乡的居家养老呼叫服务网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居家老人提供就近、方便、快捷的紧急救援、家政服务、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和精神慰藉等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

为满足社区居民服务需求,2009年11月,保定市民政局对社区服务中心进行改制,联合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由民营企业投资建立了新的民办非企业――保定市社区服务中心,实现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由政府投资、管理变成政府主管、社会组织投资、运营。市社区服务中心探索建立的老人救助系统与120急救中心联动,形成了市、区、街、居四位一体的综合救助服务体系。中心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相结合的技术手段,无偿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助终端(用于家庭救助的无线固定电话和陪护老年人所有活动范围的移动终端),针对所有有需要的人群免费提供服务,不收百姓一分钱,而且在通讯方面给予比市场更优惠的资费政策(无月租赠来电,月最低消费10元);并且使用科学的紧急救助方式:一是老人及其亲属、救助指挥中心和急救中心120的多方通话,紧急现场救助,监听老人状况,同时讨论确定急救方案,多渠道保障老年人急救信息通畅;二是老人健康档案在第一时间发送到指定的医疗机构,缩短急救时间,挽救生命;三是精准的卫星定位确定老年人所在位置;四是贴心的生活帮助和特色的主动关怀服务,多渠道、多角度助力老年人生活。

(二)创新模式,实现多方共赢、群众受益。社区服务中心网络平台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服务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政府实行监督管理,企业投资,社会组织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实现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多方共赢,百姓受益。

1、政府不用投入任何费用,全部依靠中国移动与运营企业投资,只需要提供政策指导、业务监督和市场监管,即可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建立起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既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又为群众办了实事。

2、中国移动公司虽然在此项目中投入大量资金,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老年人使用的无线固定电话、移动救助终端和与老年人绑定的亲情号码,都必须使用移动号码才能享受服务,这对于中国移动公司来说可以扩大用户、占领市场、稳定客户群,能够保证其长期效益。

3、社区服务中心作为民办非企业,承担着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为群众服务、为企业服务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树立企业公益形象;另一方面可以从中国移动通讯功能费中获得一部分佣金,得到相应的利益回报,为自身持续发展增添动力。

4、对于居民来说,一方面对于“三无”老人等采取政府埋单和社区志愿者上门服务等方式为其提供无偿服务,为经济比较困难的提供低偿服务,对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提供有偿服务。无论哪种服务,只要拨打12349服务热线或者登录社区服务网站下单,即可得到便捷、高效、贴心的信息服务;另一方面老年用户可免费得到老年人救助终端,享受无偿的紧急救援和生活帮助信息服务,而且可以享受比市场更优惠的通讯资费政策。

5、对于中心加盟企业,中心免费为其介绍客户,不但扩大企业的影响,同时增加企业的收入。企业还可利用平台宣传其企业形象,接受社会公众监督,让居民享受更好的服务。

(三)市场运作,保证了社区服务中心持续发展的能力。保定市社区服务中心采取政府主导、社会组织承办、企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利用先进的信息、通讯技术手段,整合社会资源,为群众提供便民和老年救助服务,实现了群众、企业、政府多方受益的目的。

政府规划服务项目,确立服务标准,中心为全市居民提供便民服务和老年救助服务的同时,也可以从中国移动通讯功能费和增值服务中获得收益,为通讯运营企业业务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另外,中心拥有便民服务和为老服务软件开发的专利权,为与其他地市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社区中心以网络平台为依托,依靠功能强大的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络,凭借自身造血功能(通过获取通话功能费用佣金、开发各种增值服务,如用药提醒、生日祝福等),拥有了稳定长效的自我生存发展能力。同时,中心还可对加盟的服务企业通过资格审核、服务回访、信用评估淘汰等管理制度,帮助市场规范服务企业,真正使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享受到更规范、更优质的服务,使老年人晚年生活无忧。

主要参考文献:

[1]刘颂.解析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终极目标及运作路径[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

篇8

关键词:威海;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现状;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1

作为海滨宜居城市,威海市吸引了全国大量老年人口来威养老,这在推动威海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地区的养老压力。因此,如何进一步发展养威海地区的养老服务模式,在造福本地人的同时进一步利用养老服务产业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威海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威海市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模式现状

截止2014年底,威海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共有607574人,总人口2547478人,老龄化比例为23.85%。威海市人口老龄化在群体结构方面呈现失能老人多、高龄老人多、三无老人多、空巢老人多的“四多”趋势。此外,80岁以上老人占比较大,人口超高龄趋势明显。

威海地区的养老服务模式较为多样: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较为普遍的养老服务模式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支持与重视。作为宜居城市,威海市的机构养老的发展也较为完善,不同消费水平的养老机构能为选择机构与候鸟养老的人群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二、威海市养老服务模式发展问题

1.传统的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的不足之处

威海地区传统养老服务模式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居家及社区养老方面,社区活动的针对性较差,多数社区公益活动是针对老弱病残弱势群体开展,而单独针对老年人的活动较少。此外,威海地区社区养老发展不均衡:部分社区附近的没有配备相关的医疗及养老机构,缺乏与老年福利机构联系,难以形成完善的、一体化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就机构养老方面来看,威海的养老院层次并不分明。以东发老年公寓为代表的高端养老院数量较少,中层次老年公寓与敬老院的界限不分明。给来威海养老的老年人的选择增加了很多困难。机构养老还存在护理人员不足、护理设施不完善、平价养老机构床位不足、民办养老机构价格过高等诸多问题。

2.传统观念对发展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阻力

受传统观念影响,大部分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的养老服务模式。大部分老年人生活节俭,尽管老年大学、老年餐厅等新兴养老机构均有一定发展,但老年人的参与积极性普遍不高。

3.社会力量动用不足

社会力量动用不足主要体现在志愿者管理工作与企业和非盈利机构的参与方面。社区与高校等志愿服务团体的联系不够密切,志愿服务连续性较差。此外,威海地区的养老服务信息获取还较为困难。当前企业和非营利机构的服务意识不高、服务渠道狭窄而未形成系统、社会舆论导向性不足等因素导致企业及非营利机构的力量未能有效发挥。

三、威海市养老服务模式发展建议

立足于不同养老服务模式的角度,建议威海地区可以做出以下改进:

就居家养老模式来讲,各部门应加强具体服务对老年人的针对性,如在居家服务热线中,专设老年人服务板块,或者直接开设老年居家养老服务热线。社区养老应当与居家养老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如社区如政府进行协同合作,提供包括定期体检、日托中心在内的一系列高质量的短期服务,为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障。同时,社区应结合老年人关注健康,生活节俭的特点,适时举办健康讲座等活动,调动老年群体对社区活动的参与积极性。

消除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对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影响困难较大。社会一方面应当尊重老年人的自身养老意愿,另一方面应在举办社区活动的同时,适当提供物质奖励,鼓励老年人通过参与社区活动转变思想、促进消费。同时,老年大学、老年餐厅等老年人机构可结合老年人特点,采取渗透定价策略,注重健康服务,吸引潜在老年客户群体。

此外,威海地区各养老机构应明确层次,发展自身特色与企业竞争力,避免恶性竞争,使选择来威养老的外地老年人口在选择上更加便捷。通过高校专业设置导向和提高人员薪金福利等方式加强护理队伍的建设;并通过政府和民间多方资金投入,加强服务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建设。同时,各机构之间应该加强交流互动,经验学习。有实力的养老院可以选择建立综合性高端养老基地。

我们应当意识到,充分调动社会各部门的力量,对改善养老服务模式也有着重要作用。各部门应注重志愿者培训事宜,确保志愿服务的连续性与专业性。另外,充分调动企业及非营利性机构的参与积极性,鼓励企业建立专业老年产业、致力于老年群体相关需求的综合运营服务公司,以提供完善的养老服务信息。

四、结论

威海市较为重视养老服务的发展,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及机构养老等多种养老服务模式均有一定的扶持措施,但由于资金、选址等的限制,各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仍在完善进程当中。凭借优良的气候和环境优势,威海养老产业被普遍看好,并已经吸引了数家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在当地投资建设高端养老机构。结合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的特点,威海市在发展养老服务模式时,应注重完善居家及社区养老等传统养老服务模式,为多数老年人的养老提供基本保障。同时,各养老机构应充分利用威海的地域优势,发挥企业特色与竞争力,为候鸟养老提供支持。综上,增加财政支持,政企联合、整合社会资源,鼓励企业及非营利机构的积极参与,从而扶持多种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将是威海市发展养老服务模式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胡伟娟.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产业发展前景[J].现代企业教育,2014,(12):464-464.

篇9

关键词:失独老人;居家养老;能力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距今已将近50年。当年响应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已逐渐进入老龄化。依据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根据模型推算,截至2010年,农村失独家庭为158.57万户,城镇82.69万户,合计241.26万户。预计到2030年农村49岁以上失独父母为85.1万人,城镇57.2万人。这部分家庭的父母的生存状态与养老问题随着其父母进入老年而越来越突出。2016年6月国家“十三五”时期民政部要重点推动实施4项工程之一就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作为老人中的特殊群体,失独老人的养老有何特点,构建何种居家养老的模式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二、概念界定

(一)失独老人的概念

目前虽然学界对失独老人的概念仍未有一个统一的界定,譬如,中国卫生统计数据收集采用标准是独生子女死亡且母亲年满49岁的家庭即为失独家庭。有的研究则按照国际通行60岁作为老年人的标准来进行界定。考虑到失独父母因遭受变故可能预期寿命的的缩短,本文所研究的失独老人指的是年龄达到49岁以上,失去独生子女且未再生育的“永久性失独家庭”老年人。

(二)能力建设取向

抗逆力理论指出,虽然有些家庭被失去子女的危机和持续的压力所击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些家庭在面对逆境时却表现的更加坚强和勇敢,并作出积极有益的行动。能力建设取向正是基于此概念,认为个人和关系的力量可以通过合作变得更强大,以应对突发的危机或长期的困境。这一框架改变了传统的以缺陷为本的观点。希金斯对成人抗逆力的研究发现,成人会变得更加坚强,是因为他们经历过严峻的考验。人经受痛苦,也就得到了或许从其他途径无法得到的力量。他们能更深刻与强烈地体悟世事,也能对生命赋予更高的价值。通常这会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他们愿意去帮助他人;于此同时,他们也会从这些努力中获得进一步的成长。如石家庄市为失独群体提供专业帮扶服务的“妈妈之家”中的失独女性,她们在走出自身苦痛后,帮助具有相似经历的其他失独者,不仅取得良好效果,而且获得进一步个人的成长。

三、失独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一)家庭功能视角下失独老人的需求

居家养老的首要特点在于“家”。家庭是居家养老中最基本的单位,承担着个体与社区之间的连接。失独老人的身份与其子女的丧失相联。在考虑其居家养老需求就不得不将其作为一个遭遇重大风险事件的家庭,从家庭的功能维系的角度,在家庭生命周期中进行分析。

首先,失独老人具有经济扶助与生活保障的需求。在失独家庭中,子代对父代的赡养功能消失。如果子女在原家庭中是重要经济来源,则子女的丧失意味失独家庭的生产、分配等功能降低。失独老人在就业市场上因年老带来的劳动力市场的劣势,难以使家庭恢复原有的经济生活状态。

其次,失独老人具有医疗保健与健康照顾的需求。随着躯体的老化带来的健康状况退化,失独老人在面临病痛时,缺乏子女的照顾与陪伴,成为大多数失独老人在养老中最大的担忧。根据“身心一体化”的观点,身体的状况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而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其身体健康状况。

再次,失独老人面临家庭结构变化后的适应需求。从家庭结构上看,失独家庭中原有的父母与子女的三角结构发生变化,缺乏稳定性。从家庭角色上看,子女死亡带来家庭内角色的丧失。因此,面对家庭角色的丧失以及变化,失独老人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服务的需求。

最后,失独老人具有情感替代的需求。失去子女后,除了面对亲人离世这样的重要生活事件,日常生活中,失独老人难以享有一般家庭具有的天伦之乐,缺乏情感交流的渠道与对象。失独老人在情感替代和精神灵性方面的需求超过普通老人。

(二)失独老人居家养老需求特殊性

失独老人一方面在居家养老方面与普通老人在经济、医疗、生活照料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但由于其家庭结构的缺失与脆弱性,使其在居家养老的需求具有特殊性。

(1)精神健康服务需求突出

失独老人面对子女死亡,往往难以释怀,长期沉浸在悲伤情绪中,产生抑郁、自闭、社交退缩、甚至自杀等精神健康问题。这一境况与独生子女家庭有且仅有一个孩子有关。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纽带紧密,由于没有其他孩子作为风险的分散,孩子的丧失则带来整个家庭的分崩离析,对个人、甚至夫妻关系带来挑战。社会工作的“全人”理念认为个体生活需“身”“心”“社”“灵”四个方面的健康发展。对于失独老人来说,除了经济方面的救助、生理方面的健康照顾,更不能忽视心理方面的精神健康服务,社会方面的社会支持重建。有些失独老人在丧失子女后,失去人生的意义,缺乏生存的动机。这种关于人生意义和生命苦难的追问与反思,往往超越了心理健康的范围,进入灵性精神层面。这部分的需求,也是人类对生命价值的自我探索的需求。帮助老人寻找生命的意义,重寻生活的动力,注入生活的勇气是决定能否开展好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因素。

(2)服务提供具有社会福利性

失独家庭的产生有着一定制度性影响因素。基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部分家庭选择只生一个孩子,为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牺牲与贡献。政府和社会在失独老人的社会养老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为失独老人给予相应的抚恤与补偿,提供社会养老的支持与资源。特别是有多子女生育意愿,但因政策因素生育一胎的失独老人,他们的心理状态与一般的失独老人有微妙差异,对政府提供的针对性社会福利具有更高的期望,面对现状更易产生心理落差。因此,对失独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看到该群体问题的历史性,在社会福利的框架下考虑其养老问题。

三、能力建设取向下居家养老模式框架

基于失独老人的需求,在能力建设去向下的社区养老模式则需从理念到政策设计方面秉承全人健康的观念,从内部能力发展到外部支持体系建设结合,发展个人与家庭能力。

(一)从“问题”向“优势”的理念转变

目前学界对失独老人或失独家庭的研究大多一种问题视角,基于补救性的服务方案,而忽略了失独老人自身的需求表达,体现在研究中就是主体声音的缺乏。对失独老人看法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其面临的风险,除了看到失独老人的脆弱性外,还要看到在当中蕴含的转变的可能。对失独老人的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也需要从“问题”向“优势”的理念转变,从强悍的个人主义到一种互动的观点,认识到失独老人也拥有资源与能力,通过链接相关的社会服务资源依托社区开展经济救助与生活支持;专业人士的精神健康服务,失独老人能够恢复社会功能,并经由困境的历练可能会拥有更高的灵性生活与统一整合的人生。

(二)服务的分类与分化

针对失独老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不同方面的需求,提供相应的一般、专业以及补充。如将失独老人在居家养老生活中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方面的需求进行了详细界定,由社区或政府以货币或服务的形式提供支持,发挥志愿者的作用,提供帮扶活动。精神健康需求则通过专业来进行,由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相关NGO组织提供心理疏导、悲伤辅导等服务。特别是长期处于精神健康问题的失独老人,需要分阶段及时响应,提供长期的个案管理服务。在丧亲发生阶段,由心理咨询师或临床社会工作者开展危机介入服务;在恢复阶段,由专业人士、志愿者团队、社区组织多方提供支持,尽快恢复老人的社会功能,重建失独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最后,在结束服务阶段,则需要关注失独老人生活意义的重建,对于高龄老人、身体境况较差的老人还需要考虑提供临终关怀的服务。对上述服务未能含括而确实具有需要的个别化需求提供补充。如极少数失独老人寻求宗教皈依、或者不愿意继续留在原社区居住,则应尊重老人的意愿,协助其处理相关事宜。

(三)关注个人与家庭能力建设

第一,去除负面标签,提升失独老人的效能感。

失独老人常被赋予消极厌世、退缩回避的刻板印象。由于失的身份,失独老人往往在社会文化中面临偏见,在生活中客观存的就业、文化等多重排斥。如一些落后的因果报应观念认为“上辈子做了亏心事,这辈子无子嗣送终”,给失独老人贴上“∽印薄“不吉利”的标签。失独老人自身也容易在此情境下进行自我标签,认为自己是“不详之人”,回避与他人的接触。这一互动过程进一步使老人将消极、无能的标签自我内化,产生失能感,缺乏面对生活的热情与能力,消极避世。在居家养老中,去除影响老人效能感的负面标签,需要促进失独老人主体性的开展,最提高自我价值感,提高老年人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与生活满意度。通过发展自助小组,帮助他人,发展知识、资源和技能,提升失独老人个人能力,培育社区参与的能力,找到新的生活意义的支撑,从而促进个体效能感的增加。

第二,完善社会支持网络,建立良好的家庭生态环境。

失独老人失去子女这一重要的家庭经济与情感支持对象,在社会生活中,因经济、医疗以及心理等困境甚至出现社会关系的“断裂”,具有风险性与脆弱性,二人际关系会增进这种抵抗逆境的能力。因此,重新恢复、重建失独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特别是其亲属、互助团体、志愿组织的支持,对失独老人的居家养老具有重要意义。其次,需要促进居家养老相关政策的完善与执行,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便利性与服务的可及性,创造友善、关爱的社会环境。通过改善家庭的外部生态环境,提升家庭的稳定性,从而为失独老人的居家养老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向德平.周晶,失独家庭的多重困境及消减路径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6期

[2]慈勤英.周冬霞,失独家庭政策“去特殊化”探讨―――基于媒介失独家庭社会形象建构的反思[J],中国人口科学,2015 年2 期。

[3]肖云,杨光辉,优势视角下失独老人的养老困境及相应对策[J],人口与发展,2014年第1期

[4]Dennis Saleebey.优势视角―――社会工作的新模式[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5]姚政宏,方曙光,全人健康视角下失独老人需求分析[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6年第3期

篇10

关键词:城市;空巢老人;养老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145-02

引言:

老龄化是21世纪人口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对照国际通行标准,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空巢期是家庭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而目前我国已出现空巢化提前的状况。本文对扬州市空巢老人养老方式进行调查并提出政策建议,有助于为政府决策提供合理导向,从而有助于构建与我市情况相符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扬州市于1986年进入人口老龄化城市行列,截至2011年末,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91.5万,其中空巢老人44万,约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8%,其中高龄且困难的空巢老人达3.43万。老龄化正以加速度形式到来,“三多三快”特征明显,老龄化问题已成为扬州市所面临的严峻的社会现实。

一、扬州市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以荷花池社区为典型

2013年7月笔者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个案访谈对扬州市荷花池社区空巢老人进行了实地调查,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从中发现了在我市空巢老人养老中存在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希望探寻适于扬州市空巢老人的养老方式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笔者共发放了100份问卷,有效问卷96份。样本选择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荷花池社区进行典型调查,在此过程中只要发现有典型案例,笔者即会与被调查对象深入访谈,共计访谈了26位空巢老人。荷花池社区位于扬州市中心地域,60岁以上老人近1000人,其中空巢老人148人。由于历史原因小区人员结构复杂,荷花池社区具有极强的代表性与典型性。在被调查的96位空巢老人中,男性54人占56.25%,女性42人占43.75%,平均年龄72岁左右。70%以上的老人有子女但已离开家庭不与父母居住,他们的子女有的在本市,或者在外市外省甚至远在国外。调查数据显示,我市空巢老人养老现状不容乐观亟待改善,在经济状况、服务需求、精神慰藉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困难。

1.经济保障需求。我市空巢老人收入水平总体偏低,部分老人生活较困难,近一半老人依靠退休金或养老金,这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最基本最可靠的生活来源。有些老人会得到子女的资助,但数量较少。60%的老人人均收入在450~1500元之间,其中将近30%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

2.服务保障需求。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体系不健全,相应的社会帮扶机制未完全建立。空巢老人作为特殊群体,特点是身边无子女,日常生活缺乏照料,针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服务还未完全启动。

3.精神慰藉。空巢老人生活比较单调易导致“空巢综合症”。调查发现大部分空巢老人闲暇时间较多而活动范围局限在家里或小区,脱离社交活动。社区公共文体设施不健全,从而制约了老年人参与社会文化活动,加之身边无子女缺乏精神慰藉,老人的精神世界尤为孤独。

二、我市空巢老人居家养老面临的问题与原因

我们从市老龄办获悉,到今年底我市将建成75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其中市区50个,江都区10个,高邮、宝应、仪征共15个。我们在调查过程中也看到了正在建设和完善中的荷花池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大批志愿者涌现,靠政府独当一面的格局正在改变。但由于居家养老服务面广工作量大,随着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入,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日益凸显。

1.服务经费投入有限未能有效满足养老保障需求。参照我市今年日间照料中心的计划,其分为四大类四个等级,即使是一类照料中心政府最多给予10万元补贴,以下依次递减。故资金保障及来源问题是制约我市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居家养老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和民政部门的投入,政府的有限投入对养老工作的开展犹如杯水车薪。这种形式下,空巢老人养老模式很难改变投入大成本高、回收周期长的现状。

2.专业服务人员技能缺失难以提升服务质量。目前,我市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人员多是四五十岁的下岗再就业者,养老服务队伍专业素质较低。他们主要凭生活经验工作,没有受过专业技能培训,服务技能缺失,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等多方面需求了解比较浅显。此外,我市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也存在缺口,志愿者数量少且不稳定,缺少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总体呈现出偶然性、间断性的特点,往往无法持续进行,所以在养老服务中的作用有限。

3.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的社会支持系统缺乏。社区是85%以上老年人主要的活动地和生活园,而目前我市社区对老龄事业发展的关注不够,未能承担提供多样化服务的责任,很少引入社会组织参与运营,像我们了解到的只有冯庄社区等少数社区与小型餐馆合作发挥了民间资本的作用。同时由于社会组织譬如非营利组织等在中国发展不够成熟,我市还没有能够有效地将社会组织的力量整合到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

4.社会资源与配套设施缺乏影响服务活动持续进行。我市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普遍存在设备不全、规模较小的情况,且宣传不够到位,针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的服务开展较少。家住荷花池小区的丁大爷坦言,他理想中的社区养老应该能够提供午饭和床位,而目前社区还做不到。此外,目前的居家养老服务普遍存在监督和评估机制缺失,这也制约了空巢老人养老质量的提高。

三、进一步完善城市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对策

今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成为焦点,对此赞成者与反对者而立。笔者认为其不适合我国国情,首先以房养老适用范围有限,其次传统养儿防老的观念一直存在,再次房屋产权问题存在争议,最重要的是以房养老解决的只是谁给付养老金的问题,而未曾解决谁来照顾老人的问题。以房养老政策实质是将责任重新推给家庭和个人,其实就是老人自己养自己。在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与机构养老的两难困境可以看出居家养老比较符合我国传统家庭伦理观念,且能够适应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

笔者发现受访者普遍反映政府应承担主要责任。在公共服务领域,根据奥斯特罗姆的多中心治理理论,社区、社会组织等都应参与其中,居家养老是一项社会工程,应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多元化投入的原则共同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前进。

1.政府引导与扶持:上世纪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出了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主张政府提供好的公共政策服务、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养老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的责任不外乎是两个:筹集养老资金和提供养老服务。政府应着力解决底线公平上的养老保障,提供基本养老金需求,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空巢养老,通过自身优势在养老制度建设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2.社区自身不断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开展是否有效除了充足的经费外,服务队伍对其也有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市居家养老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尽快建立专业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基层老龄工作队伍。从我市实际出发统计各社区空巢老人数量,配以相应比例的服务人员。同时可与扬州大学等院校合作,建立居家养老服务培训基地,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以提升专业技能。在志愿者建设方面,鼓励更多中青年加入志愿者组织,志愿者组织可与我市老龄协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及时了解老龄事业发展动态,为老年工作提供多样化服务。

3.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度给社会保障带来巨大的挑战,以往单纯依靠政府养老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势在必行。结合柏斯基的活动理论强调社会互动,通过购买服务、契约外包等形式吸引社会组织提供养老服务,使社会组织更好地参与城市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引入社会组织资源可以节约社区成本面向外界经营产生规模化效应,使社区养老发展持续而稳定。

结语:

中国是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如何解决城市空巢养老问题事关老龄人口的切身利益。在运用“多中心治理”和老年学理论的前提下整合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的力量,构建一个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以减缓我国老龄社会的挑战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