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5: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者简介:周晓阳(1953-),男,湖南祁东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哲(1987-),男,江西井冈山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 衡阳 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研究”(项目编号:XJK012BDY00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213-02
近年来各高校通过开设生态文明相关课程,启动生态文明意识“三进”工程,开展生态文明相关活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关注生态、关注环保,使生态文明意识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方式植入大学生的头脑中,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明显增强,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但据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还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认真调查分析这些问题及原因,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为建设生态文明和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提供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比较认同,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也得到了初步提高。但是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国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态文明素质,对生态文明有一定的认知,但一般处于浅表层,并未对生态文明的本质和规律有一个比较全面而深刻的认知。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认知大多仅仅停留在一些环境保护的基本常识,如公共环境卫生、节约用水用电、保护花草树木等浅表认知上,并没有将生态文明认知内化为生态文明情感和意志,没有形成稳定的生态文明心理机制和思想品质。他们对生态文明的本质和规律大多是一知半解,对生态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认识不深。由于生态文明认知不深刻、情感不稳定、意志不坚定,因而不能外化为自觉的生态文明行为,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现象还相当普遍。
2.各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有待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各高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开始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体制中。但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计划不周,效果欠佳。能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的高校还是很少,虽然有个别高校开设了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和相关课程,但还没有制定出面向全体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致使生态文明教育不能全面落实。许多高校至今还没有开设生态文明选修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也没有纳入生态文明的内容。目前,我国教育主管部门还没有制定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考核指标,许多高校把生态文明教育只是停留在口头,并没有付诸行动。这些现象说明,我国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3.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不够丰富
目前虽有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生态文明相关的人文素质选修课程,但还不够系统全面。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仅仅局限于生态文明常识上,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生态文明的教育内容应该包括生态文明理论教育(包括生态世界观教育、生态价值观教育、生态审美观教育等)、现代生态环境科学教育(包括环境科学教育、生态科学教育等)、中国传统的生态文化教育(包括儒家生态文明思想教育、道家生态文明思想教育、佛家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德法律及政策教育(包括生态文明的道德规范、生态文明的方针政策教育、生态文明的法律制度教育)等内容。但目前,很多高校并没有把上述内容纳入生态文明教育中。我国高校除生态环境专业外,还没有一本专门的、通用的生态文明的相关教材,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还仅仅停留在基本知识的层面上,而很少涉及到深层次的内容。
4.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够科学
首先,许多高校并没有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高校各门课程教学中,特别是没有纳入到高校德育中。生态文明素质作为大学生挑起未来社会主义建设重担必不可少的思想素质,应该是高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培养任务,因此,生态文明教育有待于纳入高校德育体系。
其次,目前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不够丰富。部分高校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等,给大学生形象地展示生态文明相关的知识和图片;没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保教育活动,如生态文明文艺演出、演讲比赛等,使生态文明意识寓教于乐,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没有把生态文明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社会生态环保实践,培养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能力。
最后,没有营造一个生态文明教育的良好环境。教育环境十分重要,它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目前,一些高校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显性教育,忽视了教育环境的隐性教育。应当克服这一缺陷,优化教育环境,营造生态校园,发挥生态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隐性教育作用。
二、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造成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上述突出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必须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才能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1.客观原因
首先,我国生态文明思想从古至今源远流长,但生态文明建设起步较晚。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其后党和政府多次作出一系列与此相关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并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的六大特征之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强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即“两型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之一,并把“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1]党的十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2]总而言之,我国自觉地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充其量也只有20多年。由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不长,人民自觉地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还没有形成,这在客观上影响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
其次,我国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经验不足。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顺应时代要求而孕育产生的。新事物从产生到成熟必定要经历很多曲折。目前我国高校虽然已经启动了生态文明教育,但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实践经验严重不足。我国一些重点高校虽然较早设置了生态环境科学的专业和课程,但最长也只有20多年的历史,且其教材大多从国外引进的。至于非生态环境专业的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则是从新世纪以后才启动的,教育经验更是缺乏。目前,各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规划和课程体系,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发展合力,这必然制约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健康发展。
最后,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制度不健全。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建设是保障。但是由于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历史不长,经验不足,制度建设滞后,还没有形成健全的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国家在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制度规范时,还没有明确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其中。各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依据仅仅是党的文件,还没有一部关于生态文明的教育法规出台。个别高校虽然率先制定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一些规定,但还不够系统,没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经费和师资都缺少制度保障,这必然导致许多矛盾和问题的产生。
2.主观原因
首先,高校及其主管部门对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科学规范。目前,我国高校及其主管部门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普遍重视不够,没有制定统一的规划,更谈不上科学规划。要加强和完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高校及其主管部门必须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科学规划。目前我国在生态文明教育规划方面的情况不容乐观。
具体表现为:一是没有把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列为高等教育的议事日程,而只是作为一种临时性的工作任务,没有形成一种长期的战略规划。二是没有把生态文明教育列入高校德育体系。没有认识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教育主管部门与环保部门没有形成协作机制,制定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统一规划。离开了环保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很难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方案。因此教育部门与环保部门必须密切配合,研究制定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计划,统一规划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合理制定高校各门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计划地在人文素质选修课和各门相关专业课程中渗透生态文明知识和理念,“使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更加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3]
其次,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生态文明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目前,我国高校大多数教师的生态文明素质还不够高,缺乏对生态文明知识的系统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不够强。甚至有个别教师连生态文明的内涵也不了解,更谈不上对生态文明教育规律的认识。由于对生态文明理解不深刻,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不到位,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不能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更不能做到言传身教。由于我国生态文明学科建设起步晚,造成生态文明相关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各高校尤其是专科院校的生态科学专业教师十分缺乏。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也是造成生态文明教育滞后的重要原因。
最后,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普遍不强。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只注重对专业知识的教育,使非生态环境专业的大学生只重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生态文明知识的学习。一些人认为生态文明就是简单的绿色环保,平时多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即可,不需要专门开课去学习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教育仅仅停留在感知上而没有深入到理性层面,致使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普遍不高。
调查发现,除了生态环保专业的大学生之外,其他非环保专业的大学生绝大多数对生态环保缺乏深刻认识,不少大学生甚至连生态文明、绿色文明、低碳生活、循环经济、两型社会、美丽中国、可持续发展等概念都不理解。由于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不深,因而不能形成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和坚定意志,更不能外化为自觉的生态文明行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较低,必然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因为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普遍不强,因而造成了生态文明教育效果欠佳。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2.
篇2
关键词:创新 设计艺术 大学生 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c)-0232-02
生态危机是当代世界面临的全球性难题。目前,我国生态问题十分严重,尤其是雾霭天气、水污染、资源的浪费等现象特别突出。为了克服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党的十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当代大学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力军,其中设计艺术类大学生将承担低碳设计、绿色设计、循环设计的历史重任,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特别是设计艺术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1 国内外研究动态
国内对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主要有:一是生态文明概念。一般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界协调统一的进化状态,是人类对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反思与超越;它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一道构成人类文明系统。[1]二是生态文明建设。大多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克服生态危机,建设“两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生态文明体制、完善生态文明法规、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等。[2]三是生态文明教育。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生态文明知识的传授和生态文明能力的培育活动,包括公民生态文明教育与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两大类。加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教育特别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一些学者对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3]国外学术界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主要有:一是生态文明观的历史演进。1215年英国《大》内含生态文明观念。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的生态文明观。1866年,德国学者海克尔正式提出“生态学”概念,此后,生态科学、生态哲学、生态交叉科学迅速发展起来。20世纪70年代,面对石油危机,西方生态运动兴起,逐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理论。[4]二是生态文明的学术流派。西方关于生态文明的学术流别主要包括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是世界的中心,改造和保护自然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人的利益;非人类中心主义主张自然界是世界的中心,人应当服从和保护自然界。西方既不赞成人类中心主义,也不赞成非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5]三是生态文明教育。国外生态文明教育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社会生态文明教育,主要通过生态运动,如绿色运动、环保运动等对全体公民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二是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主要通过开设生态文明课程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除了生态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课之外,开设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美学等选修课程。[6-7]
2 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选题意义。在当代世界,设计艺术已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推行生态设计。设计艺术类大学生将承担生态设计的历史重任,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生态设计乃至生态文明的发展。因此,该研究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推动生态设计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价值。推行生态设计,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具有生态文明素质的设计师队伍。设计艺术类大学生是生态设计的生力军和后备军。开展该课题研究,可以明确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的目标和内涵,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有效对策,建构适应于设计专业特点的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丰富和创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理论,而且有利于提高设计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从而推动生态设计乃至生态文明的发展。
3 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的目标与研究内容
3.1 研究目标及理论依据
(1)研究目标。构建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模式,为提高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效果,推动生态设计乃至生态文明发展提供学理支撑和决策建议。(2)理论依据。生态文明理论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是本研究的理论渊源;西方生态文明理论是本研究的理论借鉴。
3.2 研究内容
(1)研究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及其培养的内涵和特点。设计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是指从事低碳设计、绿色设计和循环设计所必备的主观条件,包括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品质、生态设计能力等三个方面。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是指高校对设计类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念教育、生态文明品质培育和生态设计能力培训的活动过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时代性等特点。
(2)探讨构建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是从发展生态设计的客观需要来探讨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从塑造生态设计师的内在要求来探讨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三是从深化高校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探讨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3)调查分析我国设计艺术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现状,特别是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我国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4)构建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新模式。该培养模式拟分为三大模块:一是生态文明观念教育模块。包括两类课程:生态文明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在生态文明专业课程方面,主要开设低碳设计、绿色设计、循环设计等课程;在生态文明选修课程方面,主要开设生态文明科学、生态文明哲学、生态文明伦理学、生态文明美学等课程。二是生态文明品质养成模块,包括两个方面:生态文明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等心理品质的养成;生态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三是生态文明能力培训模块,包括两类:专业实践训练和社会实践训练。并探讨三大模块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分析该培养模式的特点:即创新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等。(见图1)
(5)提出优化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环境的建议。首先,分析培养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国家政策、新闻媒体、社会风气、家庭教育、校园生态文化等;其次,探讨培养环境对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的影响;最后,从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等多个层面提出优化环境的具体建议。
参考文献
[1] 于晓霞,孙伟平.生态文明:一种新的文明形态[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2):40-44.
[2] 束洪福.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对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4):54-57.
[3] 赵秀芳,苏宝梅.生态文明视阈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11(4):66-68.
[4] 伯克特.马克思和自然:一种红色和绿色的视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 《国外理论动态》记者.国外生态文明理论研究―― 张云飞教授访谈[J].国外理论动态,2007(12):1-5.
篇3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生态文明教育
一、地理教学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生态文明是如今新型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指人类在享受工业发展成果的基础上以更加文明的态度去对待大自然,保护并积极创设生态环境,改善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关系。高中地理教学是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内容,其涵盖内容多,综合性丰富,包括了天文、气候、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如今经济飞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影响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对于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范围不再局限于地球表层,而是涉及整个行星的空间,
还在往更广、更深的地方延伸。
二、地理教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1.课堂教学为平台
高中地理教学要开展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最普遍的途径便是以课堂教学为平台,注重理论知识方面的教育,来提升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和生态环境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编者通过精心设计编排出来的,具有很好的教育作用,影响着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由此,高中地理教师要对教材掌握透彻,明白怎样去挖掘教材中生态文明的内容,利用这些有效的教学内容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如,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教学中,可以联系到世博会中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同时提出的“低碳生活”“和谐城市”等和生态环境有关的一些概念,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拓展资料,让学生从中能够受到生态文明的熏陶,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又如,在选修《环境保护》中,也能普及人与自然相互和谐,历史同未来相互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和谐等内容,及时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让学生产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在教学中还要将教学内容同城市区域中的生态环境相结合,联系学生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以此来提取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素材,充实教学内容,也能降低教学的理论性。如此一来,不但能提升学生对生态环境方面的认识,而且也能增强地理教学内容学习的高效性,还能让学生从自身意识来提高对生态文明的认识。
2.社会实践为平台
高中地理教学在新课标的引领下,需要以社会实践为平台来强化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实际感悟。这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开放自身的教学思想,开阔教师的教学环境。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提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性,不仅要注重理论教学,加强课堂教学,还要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的教育。教师在学生的课余生活或者课后的作业中可以让学生对生态文明进行调查,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生态环境的相关探索活动,再以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对生活环境的感悟为基础,以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相互探讨,并在课堂上进行全班交流汇报,以此来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开放性与体验性。像这样以开放式教学同体验式教学相结合的地理教学,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教学参考,能够帮助学生增强自身对生态环境的认识,让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为倡导生态文明作贡献。
在地理教学向社会实践延伸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户外考察。教师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环境,进行野外考察,以此来感受人类与自然相互存在的和谐关系,增强对生态环境的认识。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生态和能源方面的调查。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了解生态的途径去收集各类数据和信息,并总结出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主要原因,
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之后又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像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对生态环境数据的收集,更能增强其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公益活动,选择具有环保意义的节日,带领学生在社会中进行相应的主题宣传,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有所提升。除了固定的节日,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平时做好环境保护宣传,特别是对身边以及周围的环保宣传以及环境保护行为进行倡导。
3.观察实际环境
对于地理教学来说,其学科的抽象性并不高,其本身就是以人类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为基本的内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包含着大量的生态环境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观察,让学生对实际生态环境问题产生思考。比如天气的骤然变化、空气的恶劣、生活中的电器使用、污水垃圾的产生等细节,都同生态环境的问题相关。如沙尘暴这种当前在黄土高原存在的天气现象变得越来越频繁,破坏着生态环境,也为人们的生存环境恶化敲响了警钟。让学生对这样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讨,带着对生态环境的感受去思考问题,并探求答案,将自己切身的生活体验同环境的变化相互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解,还能够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在生活中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素材比比皆是,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带着眼睛去观察,带着头脑去思考、去发现,就能捕捉到更加丰富的生态文明现象,收获到更加鲜活的知识感悟。
地理课程囊括内容广泛,由此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时,要注重将地理教学同其他各个学科相互渗透、共同协作,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环境知识,以更加深入地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的意识,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4
(湖南省宁乡县职业中专学校 湖南 宁乡 410614)
摘要: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对生态文明的价值指向有所违背和偏离,忽略甚至放弃生态文明教育。事实上,生态文明教育在理论上可以成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引导机制,在实践上能加快粗放型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区域旅游经济的宏观管理机构和市场主体应进一步明确和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为区域旅游经济注入新元素,不断提升发展的层次和品位。
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价值指向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1-0160-04
作者简介:姜赛飞(1974—),女,湖南宁乡人,硕士,湖南省宁乡县职业中专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生态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高校生态道德教育途径探索与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2B26);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引领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以衡阳为例”(项目编号:2011C023)
生态文明教育和发展区域旅游经济,是近些年来讨论较多的话题,但讨论的重点似乎只集中在其中一个方面:要么着重在生态文明教育,要么倾向于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笔者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理论思考和探究。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缺失生态文化意蕴
总体而言,当今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平稳运行的态势。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大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忽略整体的和谐规划
在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对整体主义原则认识的缺乏。整体主义原则强调系统内外各要素、各环节、各关系的统一与流畅。在生态文明意义上则表现为生态整体主义,它是相对于人类中心主义而提出来的。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框架中,人是诸事物的中心,所有的思考点和落脚点都围绕人类来进行。在人类利益单一并且不能保证实现的情况下,人类中心主义曾经有一定的影响。然而,在突出生态文明的今天,人类中心主义显然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时代需要一种能环顾人类、自然与社会的新的理论原则,这种新的理论原则就是生态整体主义。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观点是“生态平等”,也就是主张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都自有其价值而处于平等地位。按照生态文明的基本价值取向,理所当然地应当涵盖对于万物价值合理性的突显,以扬其平等性。然而,需看到的是,在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谋划的时候,这种整体主义原则被有意无意地放弃了,而经济利益的获得被夸大,获得的方式被曲解,乃至于涂抹上政治功绩宣扬的成分。在这种思想驱动下,植物的生命、动物的权利、大地的尊严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损伤,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也出现异化。这些与生态整体主义原则的缺失不无关联。
(二)缺少生态文化构思
这种忽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区域旅游经济虽然带有地域性,但区域经济的发展仍然离不开国家整个旅游经济的发展和各区域旅游经济的良性互动。在国家旅游经济趋好的情势下,一般而言,区域旅游经济也会有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当区域旅游经济被吸纳到国家旅游经济范围内的时候。就目前看,区域旅游存在着各自为政的情况。各区域旅游不仅和国家旅游有脱节的现象,即便是各区域旅游之间也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按照国家旅游经济的方向看,应是全国一盘棋,有着统一的规划和管理,而实际情况却与之相反,缺乏全面布局的构思。第二,就区域旅游经济来说,很多时候也缺乏实际的全局构思。
(三)没有和谐文化支撑
文化意涵是旅游发展的潜在动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与该地区固有的文化内涵有着很大关联。传统文化的采掘与提炼以及新文化市场的建立,对于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意识到这一点并能正确实施,自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依旧缺少旅游经济的核心力和凝聚力。例如,为了获得旅游利润,一些部门机构对于当地名人的思想观念附以主观性的解释说明,使其笼罩在强烈的商业色彩之中。至于这种思想观念是否果如其说,则缺乏细究和探讨。此外,为吸引游客,部分旅游区域杜撰文化名人,或者虚构所谓的地方特色文化,要么虚有其名,要么名不副实。更有甚者,以历史上的反面人物作为宣传标杆,无视其历史影响和民众接受度,大谈其文化价值。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偏离了文化历史的真实,而且使得通过文化意涵支撑区域旅游经济的初衷无法实现。
我们说,当前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较为平稳的运行态势,但并不否认在运行态势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在于把区域旅游当作财富经济迅速增长的发力点,存有速利主义倾向,或者有通过发展区域旅游经济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愿望和想法,可由于生态文化观念淡薄、合作意识不强、利益分配冲突、整体规划失调,从而出现一些不曾预想到的问题。
生态文明教育的独具价值:彰显和谐人文关怀
在倡导生态文明、发展生态经济的背景下,生态文明教育是区域旅游经济提升品位的内在需要,其价值指向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一)中和伦理价值:生态文明教育的质核要求
“中和”语出儒家经典《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这里看,“中和”既指情感意识的中正平和状态,更指由此而成的人与天地万物的有序排列与生长状态。需指出的是,这种有序排列与生长状态,首先是基于人的中正平和状态而言,在此基础上再向外推扩出“天地位”、“万物育”的合理排列秩序。我们可以把这种合理排列秩序的建成称之为中和伦理。在这种动态的中和伦理秩序中,强调的是以主体“我”的完备为排列秩序的起点,但这又不会导致自我中心主义的形成,因为主体的完备是为了指向外在的伦理秩序,以期实现由内而外的价值目标,而这正是中和伦理的价值所在。
与中和伦理价值相应,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质核要求上,两者显示出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从生态文明的质核看,它要求“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突出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协同发展和长远规划。在这种关系链中,人始终处于关系链条的核心,并始终作为诸关系的首发者而存在。不管怎样,人作为灵动主体的一方,他总是试图靠近自然、社会以及他人,通过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和谐共存来促成自我的完善,由此亦形成一个由自我——自然——社会——他人——自我的良性循环轨迹。显然,前后两端的“自我”,内涵已有很大不同。前者是逻辑价值的起点,主动实践的意味居多;后者是伦理价值的满足,它经历了一个价值完善的过程。这种生态伦理价值的前进路线,与中和伦理价值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者说,生态伦理文明教育的实际价值指向就是中和伦理价值观。中和伦理价值要求从主体的人出发架设起人与万物的合理伦理秩序,生态文明教育主张以人为首发要素,通过人的作为实现自然、社会与他人的和谐共存,两者在理论实质与前进方向上是一致的。
(三)审美艺术价值:生态文明教育的表征形式
如果说,中和伦理价值体现的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本质规定,那么审美艺术价值则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表征形式。这里所说的表征形式,首先是指自然环境赋予人的视觉之美。视觉之美要成为一种审美艺术价值,显然不能着意于外在环境对人的感官的简单投射。毋庸置疑,当原初生态以其天造地设、自然浑成的面貌特征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所感叹赞美的,不仅仅是其外在的表面形式,更在于由此而引发的对于人的心灵的启发与思索。进一步说,视觉之美的形成,是出于外在自然对人的灵魂深处的触发,从而导致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的产生。对于人为修饰的旅游区域而言,视觉之美也应该具有同样的审美效果。这样,生态文明教育中关于审美艺术的内容之一,便是建立起外在自然与主体之间的审美渠道。这里所说的建立审美渠道,不仅在于确保外在环境的原初、质朴与优美,也指担保人之心灵对于这种原初、质朴与优美的触机与感应。对于两者来说,是由自然之美荡漾起人之视觉之美,并扩展出人的心灵之美,其间呈现的是一个自然流动并充满愉悦享受的审美艺术过程。
作为一个旅游区域,视觉之美固然重要,但最令人期待的则是这个旅游区域所具有的文化蕴涵。这里所说的文化蕴涵,既指在历史变迁中沉积下来的思想体系与观念系统,也指在自然、社会和人之间形成的整体协调氛围;既指具有国家范围的大文化主干,也指独具特色的地方区域文化之支脉;既指已经成熟稳定的定型文化,也指正在形成或将会出现的现在文化与未来文化。文化的多样性内涵,一方面表明文化本身的特殊与丰富,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生态文明教育独有的方向,这个方向就在于采掘旅游区域的所有文化资源,或者形成一种新的旅游文化观念,以期促成该旅游区域审美艺术价值的建立。实际上,文化因子对于人的审美艺术的形成具有全局作用,而且它一旦形成,便具有持久性和深刻性,不会轻易改变。不妨这样说,视觉之美带给人的只是一种浅层次的艺术体验,而文化蕴涵带来的审美享受则是具有广远深度的内心体会。这种文化艺术上的审美艺术价值带有自觉的意义,表现为人文关怀和追求,有时甚至表现为一种灵魂深处的革命,因而更值得去探究。对于生态文明教育来说,这增添了难度,但其意义和作用也正体现在这里。
(三)生态经济价值:生态文明教育的利益诉求
生态经济价值作为一个问题提出,首先是基于人和外在环境的不适应。由于人们对外在自然的干预日趋紧张,导致人与自然的问题也日益增多,生态经济价值就是为挽救人与外在环境的不适应而提出来的。它要求在人与外在环境的互动过程中避免因人类的过度干预而改变外在环境的原初面貌。另一方面,在已经遵循中和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前提下,我们所说的生态经济价值,亦指生态环境给予人类的某种利益回报。也就是说,生态环境可以满足人们因对它的适度改造而带来的利益需求。
人和外在环境的关系,在理论上可以表述为主体和客体的对应。与这种对应相应,则有主体价值和客体价值之别。所谓主体价值,是指作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正面的体现,其合理性的需求得到满足。客体价值则是指外在环境作为一种实际存在,它不是孤立地自我发挥作用,而是在纳入主体的意识范畴和行为实践之后,其自身的属性满足了主体的某种需要。这种满足就包括客体对于主体的物质利益诉求。我们不妨以区域旅游地为例对此稍作说明。当一个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在经过一定的管理程序后,这块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被当作旅游场地呈现出来的时候,其中的物质利益需求可能就成为管理部门的考虑内容。特别是当这块自然环境附有人为加工痕迹并且一开始就被赋予一定经济利益目的时候,这种考虑就显得更为明显而迫切。也就是说,人们是怀着一定的功利目的和经济效率来管理、经营这块自然环境。
然而,需指出的是,对于生态文明教育而言,无论是主体价值的满足和客体价值的实现,它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贪求“纯功利主义经济效率”,而是基于追求“生态经济效率”。因为在生态经济效率模式下,它强调人类对经济效率的追求必须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有效统一以及生态经济效率的产生过程对良好社会秩序和优美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这实际上意味着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应同时兼顾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协调一致。我们主张合理利己的物质需要,也认为这种需要的满足是以不损害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稳定为前提。在这个意义上,生态经济价值才会有适当体现,也才符合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教育的中和伦理价值、审美艺术价值、生态经济价值,构成了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价值指向,也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伦理方向。
就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立场而言,在于主张“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伦理思考的框架内,即要求人们在道德上不仅仅要关爱人,而且要扩展到关心生态系统中的自然事物身上,要对它们予以良知上的尊重,要用道德来约束自己对待大自然的行为”。生态伦理学的这种基本立场,也正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立场,两者共生于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框架。
生态文明教育服务区域旅游
经济的有效方式:无缝对接、合作双赢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实质是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协调好彼此之间的地位和作用,使得自然、社会、他人与自身既保持属于自己的独特性,又能与诸因素和谐共存,而这正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旨所在。由上可知,生态文明教育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共生于生态文明的的伦理框架,统一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实践。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立场恰好迎合了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引领和推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在理论上是可能的,在现实中是可行的。发挥生态文明教育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首先,确立教育与经济和谐发展的目标。无论是生态文明教育,还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都应把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存作为首要目标。如前所言,在这种关系链中,人往往因其灵活主动的特性而处于核心地位。这种地位本有利于通过人的活动满足自然和社会的互动,形成一种合理的自然伦理秩序。可是,如果过分强调人的存在价值与利益需要而忽略了自然、社会的实际意义,就违背了生态整体主义原则,导致生态的不平等。这与生态文明教育和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立场不相符合。因此,对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而言,必须贯彻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使旅游经济发展有据可循;生态文明教育也不是无的放矢,它必须具有相应的实际内容,同时为这些实际内容提示方向途径。两者的最佳结合点便在于对人与自然、社会的理性把握,既照顾人的合理需求,又能维护自然的尊严和社会的价值。
其次,明确生态文化引领支撑的作用。生态文明教育要给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文化支撑。生态文明教育自身是文化教育的一种形式。文化教育形式,一方面在于浓缩已有的知识精华,另一方面在于产生新的知识领域;而它的输送形式,不仅表现在不同的文化场合,也突出地显现在各种经济安排之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提出在时间上虽然是近些年的事,但它所包涵的知识容量却涵盖古今中外,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许多新的边际学问。从其输送形式看,也愈发呈现在各种经济安排之中,区域旅游经济对于文化的内在需求即是其中一例。我们前面提到,当今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文化底蕴不足的情况,而生态文明教育恰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它既可以知识浓缩的形式为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知识背景和文化熏陶,也可以通过知识创新的形式为旅游经济展示文化发展的前景,同时也能让旅游经济的发展兼具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双重意义,以此避免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因文化底蕴不足而带来的窘境与迷茫。
最后,重视手段与目的互通共促的功能。要在生态文明教育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手段——目的”的互通性上下功夫。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是使人脱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思想上所表露出来的迟滞与落后,而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是思想上的革新与创造;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一条区别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适合区域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以摆脱经济发展的单一形式,而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也是思想上的变革与创新。在思想与经济互为条件的情形下,已很难分清两者在目的上的显明界限。对于实现这个目的所采取的手段方式,其共有的理论特质和思维行程则更为明显。实际上,在生态文明教育和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今天,这种“手段——目的”上的互通性将越发显示出理论意义与现实针对性。
参考文献:
[1]曾繁仁.人与自然: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8.
[2]裘晓雯.武夷山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旅游环境容量分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2):97.
[3]巩英洲.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M].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72.
[4]廖建荣.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5(1):5.
[5]向玉乔.生态经济伦理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6-118.
[6]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79.
篇5
关键词:高校;培育;生态文明修养
在2017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新的一年我们仍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科学施策、标本兼治、铁腕治理,努力向人民群众交出合格答卷。”[1]高校学生作为一支重要群体,是实践和传播生态文明的主力军,理应担负起传承和创新生态文明的重任。然而,当今高校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却呈现出令人担忧的现状,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形势严峻、任务紧迫。
一、高校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修养的现实诉求
1.加强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修养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和绿色发展理念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同时生态文明教育又是科学发展观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外在具体实践。可见生态文明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因而高校应自觉承担起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和生态道德素养的重任,这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2.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是建设生态文明校园的内在需要。当前高校应以构建生态文明校园为重任,重视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提升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致力于培养学生形成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素养,使其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中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
3.加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修养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方位的发展,不仅要具有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因此高校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着眼点,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技能,增强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引导他们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的理念,以此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一名生态公民。
二、当前高校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面临的挑战
1.传统教育体制和教育资源的制约
从学校角度看,其存在如下挑战:第一受传统教育体制的限制。高校重智育、轻德育的传统教育理念,重理论、轻实践的定势的思维教育等这些都不利于生态文明理念在高校的贯彻和实施。第二教育资源的短缺。传统教育体制中,生态文明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一方面不能满足教育教学和培育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导致生态文明师资力量的匮乏,这些都是当下我国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面临的较为棘手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2.教师教育素质的欠缺和理念、方式的落后
从教师角度看,其存在如下挑战:第一自身素质的欠缺。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教师只注重自身理论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却忽视除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应培养自身形成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在一定程度上使老师无法承担起教育学生成为生态文明人的历史重任。第二相关科研成果不够。现今高校教师仍遵循常规教育,只注重传统教学内容,对新型生态领域研究的宽度和深度尚浅,或忽视相关科目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成果不多,研究领域尚待拓展。第三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落后。“高校教师的教育理念狭窄,缺乏全面性;教育形式比较传统,缺乏创新性;教育内容比较陈旧,缺乏时代性;生态活动组织比较随意,缺乏规范性;生态文明认知比较肤浅,缺乏实践性,”[2]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
3.高校学生生态意识的淡薄和行为的迟缓
从学生角度看,其存在如下挑战:第一大学生的生态意R淡薄。“生态文明教育要求人们遵循自然生态法则,控制自己的行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才能使人类继续生存和进一步发展,最终建立和谐、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3]然而在大学生群体中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如过度浪费,超前消费,盲目攀比等生活方式,表明有一部分大学生虽然对生态文明的知识有一个了解,但只停留于表面,并未内化为自己的信念,有碍于学生良好生态道德意识的培养。第二大学生的生态行为迟缓。大学生虽形成正确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观念,但自身缺乏践行的积极性,导致生态思想和生态行为之间缺乏内在的转化,出现脱节,表里不一。
三、 高校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修养的路径选择
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软环境建设;思考
Abstract: in our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harmony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in the current society. Aiming at the soft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of China'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roblems at present, such as our country citizen'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lag,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are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some opinions and thinking about his.
Key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oft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thinking
B845.65
生态文明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几百年来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过分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忽视人类生存环境保护,严重透支了人类幸福家园所依赖的物质资料和生态资源。“先污染、后治理”的生态治理模式不仅没有改变人类所面临的处境,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近日,媒体上火热曝光的“北京PM2.5指数爆表事件”以及“十面霾伏”等字眼充斥着银屏,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刃刺进人们的心里,打碎人们幸福生活的梦想,在食品安全、水源污染等事故频发的背景下,再度出现空气重度污染事件,人们的生活毫无幸福感可言。
在党的十报告中,同志强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树立生态文明观,加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建立生态文明社会迫在眉睫。而在生态文明环境的营造上,软环境的建设至关重要。生态文明软环境是指相对于生态地理条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基础条件等“硬件”而言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及政府行政能力水平和态度等。一个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发展程度直接与当地的生态软环境密切相关。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与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确定、西部大开发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得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以遏制、资源保护和开发管理不断增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在扎实推进。
三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来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仍任重道远,研究中发现一些不好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是我国公众的生态意识淡薄,参与性差。在大多公众意识里,生态文明的建设是政府的事情,对于自身应该做的、能够做的缺乏清晰的认识,一般情况下如果自己的环境利益没有受到实质侵害时,他们大都不会“多管闲事”,能忍则忍;而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又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维权艰难。所以,生态文明理念要进入广大百姓的头脑里还有一个漫长的道路要走。二是社会监督和信息公开机制不健全。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监督机制,而社会监督是最有力、也是最能让公众参与的一种机制,可是我国很多公民目前连监测环境的健康指数以及反馈渠道知之甚少,即使发现污染事件,也无处反映。三是现行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生态环保指标权重低。在我国当前的政绩考核体系中,经济发展指标所占比重过大,生态环保指标比重较小,导致一些部门在决策规划实施过程中仍然采用过去GDP考核的方式,造成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三、推进我市生态文明软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使其目标和任务得以协调、有序地实现,就必须营造良好的软环境。而开展全民教育、推动公众参与和完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不失为生态文明软环境建设的重要实现途径。只要我们将这几者协调起来,发挥其合力作用,就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
(一) 开展大范围多层次的生态文明全民教育
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从“治本”入手。“本”就是深藏于人们心灵的以生态道德意识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意识或观念。生态文明能否转化为人们的意识、能力和社会实践,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卓有成效地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知识和生态文明道德与法制的全民教育,提高全民实践生态文明的自觉行为和能力。因此,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包括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道德与法律意识,从而使以科学的态度善待自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种道德自觉,无疑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首要任务。
那么,应如何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呢?本人认为,青年和儿童才是未来生态文明社会的希望,学校应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政府相关部门应抓住建设生态文明这一重大机遇,把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探索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观念作出贡献。一是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完善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格局,推进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目标,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要在各级学校课程教育中开设有关生态文明的基础性公共课程,同时,依靠传统学科课程渗透生态环保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将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之中,建立起社会、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除了青年儿童这些生态文明建设主群体之外,政府部门还要加大生态文明理念、知识的普及力度,不断丰富环保宣传教育方式,针对社会上其他各类人群采用不同的方式,寓教于乐,采取更加贴近公众生活、更加生动的教育形式,进行“道德软约束”,从而逐步提升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水平。
(二)建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
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公众参与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只有完善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才能依靠公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来参与,才能充分发挥公众在环境保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才能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可持续发展。
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公民个人和非政府组织的环境决策参与权、环境监督权和环境诉讼权利。二是加强环境信息披露,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信息公开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公众了解到信息,才可能充分发挥作用。例如美国制定的〈应急计划和社区知情法〉规定环境信息对公众公开;德国的〈环境信息法〉规定每个人都有权了解政府机关所拥有的环境信息。在我国,2002年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公众的知情权也作出了相关规定,但不是很具体,因此,对于环境知情权,应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政府有义务公开其所拥有的有关环境信息,公众也有权请求政府公开相关信息,并且这种权利应予以保障,同时还应规定信息公开的内容要清楚、具体,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要详细、明白,不得含含糊糊,模棱两可,让公众造成认识误区,影响其权利的行使。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通过网站、公报、新闻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形式公开生态环境信息;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根据企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级别及潜在危害程度,进行分级管理。
(三)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
监督机制的健全是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应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一是加强司法监督。通过对资源环境法治文化的大力宣传,激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强化企业对资源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建立受理公民对行政行为申诉的机制,推进政府问责制度的落实,积极推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严格规范开展。二是强化社会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提高广大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监督有关部门依法行政。
(四)科学确定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篇7
相关的化学教材中已经涉及了诸多的生态环境内容,也十分仔细地讲解了那些污染的形成因素以及对人类的危害,尤其是气候变暖和不可小觑的臭氧层破坏以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这些或大或小的问题,对人们的长久生存与发展有着十分严重的威胁。
二、结合教材内容传播生态文明
1.研究性学习
有效地促使学生怀着研究的信念并结合课本中的相关知识以及社会与日常的生活中存在的众多问题,教师要进行良好的引导,促使学生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强化小组之间的沟通及交流,将学科内容有效地渗进,强调实践中的各个环节,给学生布置些针对性的小论文以及找资料等作业,采用各类手段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的渗透。
2.绿色实验
(1)传统的实验过程中,只是关注相关的操作便捷以及对应的设备简单,还有实验的各个现象突出,对于相关的生态环境污染重视度极为不足,这样就根本不会涉及和关注实验设计的绿色化。现阶段,我国绿色化学的概念逐渐被人们广泛地关注起来,所以对相关的化学实验施行绿色化的设计,促使学生能体验并体会到转变实验各个方面的主要意图。
(2)绿色化学实验的具体化实施。对于相应的环境选择,尽量地避免掉一些小的反应物,基于最终的实验效果把一些容易出现危害物质的实验换为无害的物质;在施行对应的微型实验时,最大的优势就是使用的试剂量较少,通常为正常实验的1/10或是1/1000,并且相关的药品用量也非常少,排放量控制在最小量,这样就能有效地降低实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提升了安全系数;在进行某些实验时,对相应的步骤程序进行一定的革新、规整以及规范化。比如,在铜和硝酸(浓、稀)的反应实验,在反应的最初,有关的因素就非常不利控制,还会出现一定的危害气体,这些危害气体会在相应的试管中进行反应。该实验的革新策略为:将铜片置于较为清洁的针管中,并将空气排出;同时在对应的小烧杯中放入些许的硝酸,再进行一定程度的微热,再利用注射器来吸取相关的硝酸,快速使用对应的小胶帽将吸口封住,在观测到蓝色的溶液以及无色的气体时就把瓶帽打开,并将对应的活塞拉动以让空气进入,这时就会看到相关的气体变成了红棕色,这时就要注进氢氧化钠溶液之中;将实验的仪器进行改进,使用密封性良好的成品仪器来进行有毒实验,这样能尽量的避免掉危害物质的出现,并且相关的仪器及药品还可以进行循环使用,也不会出现对环境的毒害污染;最后则是对相关的药品以及三废的回收与二次使用,可以把相关的实验药品进行回收使用,这样能有效地提升药品的运用次数,确保能源的合理节约,保障对应的公共设备以便于将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
三、教学实施
1.生态实践,课外的生态文明教育
(1)在各类教学过程中最基础最关键的就是实践。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实际活动中经过一定的动手、脑,了解最直接的资料,并体会到较好环境带给人们的益处和诸多的环境问题给人们的危害,以便于促进学生将人和自然以及环境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可以对学生的保护环境意识进行很好的培养,并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及创新能力,最关键的是相关的实际活动,能很好地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以致将这样良好的意识化为自己的素质以及最终的环保行为。
(2)实践活动是教学全过程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引领学生们对相关的生态文明现象与问题进行实地调查,促使学生能够体会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艰难,并亲自感受自然的环境污染状况以及生态破坏的严重程度,使学生们自觉的对自身行为的考虑,重新认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对初中生来讲,相关社会实践活动方面,教师要积极主动的将学生们进行一定的组织并参与相关的环保知识以及演讲比赛。还可利用对应的环保知识讲座以及辩论会等对学生展开广泛及深化、长时间的环保类宣传,并合理地鼓励学生去收集一些可回收的物品,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以及良好环保意识的树立。
2.试卷资源、教学评价中的生态文明教育
试卷可以说是对学生的学习和学校的教学成效进行一定的评价,考试对整个教学的进程来说是最关键的环节,也是相关学习评价的一类有效的方式,最终的目的是对学生展开对应的调控及监管,进而对学生学习的各类状况进行很好的矫正。考试所具有的检测及反馈的功能亦是教育过程目标管控的重要策略,考试所能提供的诸多讯息可以说比最终的成绩更重要。所以,在相关的化学类试卷中强调生态文明以及环境保护知识的题目,进而有效地强化学生们心理潜在生态意识以及道德类的感情。
3.生态文明素质
我们要认识到人类不能任意地夺得并运用自然资源,构建人与自然共处的科学自然观念,更要认识到绿色文明与正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不断的构建绿色的工业、农业以及交通等,持续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绿色是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也可以说是一种内向型的文明。绿色文明是强调俭朴并回归大自然的,提倡人们去亲近大自然,和自然能完美地融为一体。
四、结语
篇8
【关键词】陕西省;高职学生;生态环境教育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目前,西部地区是生态环境脆弱区,因此陕西省的生态文明如果能够率先探索和实行区域化保护,将为西北五省和其他地区提供有力的范本,同时能够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陕西省高职院校在生态环境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陕西生态环境状况非常严峻,导致陕西生态环境状况恶化的原因主要是:当地环保意识不强,环保工作及环保法制、环保政策滞后等。作为西北五省之一的陕西在教科文方面极具优势,发挥陕西优秀的教育资源,是长期、稳定、持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高职学生是我国的发展未来,是建设我们美好中国的栋梁,是将我国生态文明理念和社会济发展进步协调发展的主要力量,只有他们具有强烈的生态文明意识,只有他们自觉践行环保理念,才能建设好我们的生态文明,才能建设好美丽中国。在我国高职院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所盼、社会所望、个人所需。”目前,陕西省共有37所高职院校,包含了机械、工程、管理等众多应用型专业,这些学生的生态文明的高度决定了他们能否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实施者和践行者,决定了对陕西省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力。同时,陕西省高职院校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环境条件。陕西是中国旅游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资源品位高、存量大、种类多、文化积淀深厚,地上地下文物遗存极为丰富,被誉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通过直观感性的接触陕西的生态环境,以及一系列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渗透,帮助学生形成理性的环境保护知识和能力,在他们走向工作岗位时,就能激发和实践生态文明保护的环节,从而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线工作者,最终完成陕西作为中部和东部生态屏障的保护作用。最后,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能促进陕西省高职院校的创新发展。“生态环境教育对高职教育来说,不仅赢得了更多的人才培养机会,更赢得了培养人才需要的政府重视和社会支持;赢得了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更赢得了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和创新的机遇。而反过来,创新一定能够促使高职教育更符合和满足经济发展需求,持续推动高职教育的存续和发展。”总之,陕西省高职院校在生态环境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发挥重要引导和实践作用。高职院校的生态环境教育即是自身发展的职业化需求,也是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陕西省高职院校生态环境教育的现状和不足
近年来,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达,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也逐步深入人心,但陕西省高职院校生态环境教育的实际情况如何呢?(一)高职学生生态保护意识缺乏,校园不文明行为普遍。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不重视,生态环境知识狭窄仅限于普通生活中的节约等基本理念,以及新闻媒体的个别热点话题的片面性认识,同时获取的途径也相对单一,仅仅通过新闻媒体获取宣传式的口号,缺乏实质性内容的了解。,于是,普遍存在着具有“校园特色”的生态环境破坏现象。(二)高职院校生态环境教育体系不完善,缺乏实践性。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多数以德育的方式来开展,主要通过“两课”来完成,而这两门课程虽然都涉及到生态文明教育,但内容很少,地位不突出,实际学习中容易忽略。同时,高职院校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样的教学评价体系决定了“德育”中获得的理论性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根本无法和应用型的专业教育相联系,学生无法从专业应用中感受生态环境保护的体验,自然也无法获得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三)校园生态环境建设落后,缺少环境教育氛围。随着前几年陕西高校扩张政策的影响,大量现代化的新校区逐步取代了古老的校园,原本多年传承的历史文化积淀断层了,没有历史厚重感的校园,单一、雷同、平乏,身在其中的学生难以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无法从身边获得生态环境保护最直观的诉求和愿景,导致高职院校环境文化建设方面比较滞后,这明显有违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初衷。(四)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欠缺,法律普及不到位。目前陕西省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常识,如很多学生对垃圾的可回收问题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虽然学校社团众多,但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社团组织较少,即使存在的社团组织也因人员的流失引起“生存困难”,更不用说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了。
三、陕西省高职院校生态环境教育机制的内容和路径选择
基于以上原因,陕西省高职院校应当打破传统的生态文明德育教育方法,创建新型的“以生态环境法制教育为起点的多元化教育模式”,形成“学习认识———实践参与———情感诉求”的整体生态环境教育机制。首先,法制教育是开展高职院校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制度的基础,只有清晰的理解环境法律规定,才能约束和促使学生们主观上自觉自愿去遵守,进而才有可能被学生们带入工作实际,这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正在实施的教育模式。但是单一的依靠理论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制教育,往往与社会实践脱节,难以发挥长久的效用,所以我们必须以“生态环境法制教育”为起点,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开展多元化多方位的教育模式,满足社会实践的多元化需求。任何脱离专业工作过程讲环保都是不切实际的,企业和其工作人员作为经济活动的具体实施者,都必然要对环境进行一定的干预,只有具备环保专业化能力的人,才能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中的具体矛盾,也才能既完成了工作任务又确保了对生态环境的最小危害。以上教育模式中,生态环境法制教育是“通识性的学习认识”,专业化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更多的是为专业实践做准备的,应属于教育中的“实践参与”环节,通过以上两个环节从主观和客观上完成了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主要任务,但还需要通过长期的效果反馈来加强学生的“生态环境感受”,激励他们从情感上继续支持和践行环境保护行为,进而由己及人,宣扬、带动更多的人来共同完成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就属于教育中的“环保情感诉求”环节。以上三个环节的相互作用,就建立起一整套逐步递进、逐步深入的生态环境教育机制,这种机制自发调解,自发良性循环。陕西省高职院校生态环境教育内容的完成,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生态环境法制教育的完善,将生态环境保护引入专业课程和实践。陕西省高职院校应当“将第一课堂的基础教育与第二课堂的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发挥第一课堂的生态文明的主渠道教育功能和第二课堂的校外实践功能,让课外补充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形成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主题化教育活动,以确保理论教育可以得到实践教育的补充,提升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功能。”第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进入校园文化建设。针对目前校园文化建设中缺失生态文明建设的现象,应当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提升的原则下,形成体现校园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校园生态系统。同时,学校鼓励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团,通过多样性的主题活动,来推行和宣扬校园生态文化。第三高职院校的实践基地也应当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基地。陕西省高职院校多数都有跟专业相关的实践基地或者企业合作单位,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和便利,将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具体融入到实践基地和企业合作单位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第四结合陕西省的地理人文深化培养生态环境保护的情感。陕西省的高职院校大多身处在历史文化灿烂的地方,学生们可以通过人文历史、秀美山川直观感受着历史的变迁,在加上学校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激励,促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在内心产生生态环境保护的共鸣,因担心优秀人文地理的消失而自觉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抵制破坏生态文明的现象,进而形成保护一方水土的强烈情感,这也是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最高目标追求。具体可以通过公共机构的宣传、组织,民间机构的配合实施,学生个人的参与来完成。
【参考文献】
[1]刘洋.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构建研究[J].科技展望,2014(12)
[2]汪建云.高职教育责任视阈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7)
篇9
一、生态伦理的内涵
生态伦理是关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即人类处理自身及其周围的动物、环境和大自然等生态环境的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通常是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其调节原则,是“生态智慧的终极性规范”。只有当人类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生态道德行为,并理智而友善地对待自然界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才会走向和谐,从而实现生态伦理的真正价值。
人类自诞生以来,其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从未停止过。因此,自然环境是人类诞生与发展的客观条件.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人类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等从某种意义上讲都可融人自然生态活动的范畴。其既可反映出人与自然生态的联系。又可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地就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一个特定的伦理价值理念与价值关系。所以说,人类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给予道德层面的关怀,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人类自身道德层面上的关爱。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类物质财富的积累。大量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生物资源、环境资源等遭到破坏。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现代化的生活.同时对自然与生态的破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产生了滥伐森林、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土壤沙化、环境污染、气候变暖、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严重的生态后果。进入21世纪,特别是哥本哈根会议以来,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使人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维护和促进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是人类应尽的义务,也是生态价值与生态伦理的核心内涵。在高师院校构建生态伦理教育平台,加强大学生的生态伦理教育。就是为了塑造大学生新型的道德理念,有着时代的针对性和现实的紧迫性。
二、高师院校生态伦理教育的现状
目前.高等师范院校的生态伦理教育表现为“四无”状态:一无教学计划。未将生态伦理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造成生态伦理教育不能名正言顺地进入教学程序:二元相关教材。生态伦理教育缺少权威部门组织编写的相关教材。导致高师开展生态伦理教育难以规范进行:三无专业教师。生态伦理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也可归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范畴。该课程相当一部分教学内容涉及到伦理学、生态学、环境保护学、地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内容,具有跨学科的特点,专业教师奇缺,制约了生态伦理教育正常进行;四无教学基地。由于生态伦理教育尚未引起高师院校的高度重视,在教学与实践基地的建设方面更是不足,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高师生态伦理教育缺失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高师的培养目标忽视了生态伦理教育。我国生态伦理教育相比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许多高等院校都设置了环境方面的专业,但多数学校重视的是环境专业教育,却忽视了生态伦理教育,没有把生态伦理作为21世纪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列入培养目标。目标的丧失,影响到高师生态伦理教育的开展;二是高校教学改革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极为迅速,而高校的教学改革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伦理愈发显示出在公民道德中的重要性,而高校无论是在理念更新与行动响应方面,还是在课程设置、教材出版、教师队伍、教学计划等具体改革方面,都未能与生态伦理教育进行有效的接轨,致使在高师各专业的教学活动中普遍缺失这方面的内容;三是管理者对生态伦理教育重视不够。高校对专业教育十分重视,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愿意投入大量资金、人力,而对于生态伦理教育尚存在可有可无的思想。学生生态伦理观的建立主要依赖电视、报刊等社会媒体的宣传。这一切都表明,我国的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在内容上还只停留在科技层面,少部分涉及到法制层面,而在道德观的教育上还存在很大的缺欠;四是高师大学生内在要求的缺失。调查显示,几乎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对生态伦理的重要性不以为然,他们重视专业的学习.而忽视道德的冶炼:重视必修课程,而忽视素质课程;重视马列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课,忽视生态伦理道德课。他们认为生态伦理教育远不如专业学习那么重要,造成对生态伦理教育内在要求的缺失。
三、高师开展生态伦理教育的意义
1.生态伦理教育是高校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取决于广大人民群众生态伦理意识的真正觉醒和生态文明素质的普遍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这一战略目标的根本实现必须建立在全体公民生态伦理意识普遍提高的基础上。高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摇篮,生态伦理教育是高校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高师大学生将来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的特殊使命,他们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下一代的成长与发展。所以,加强高师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培养他们的生态伦理观、价值观,对全社会普及生态伦理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将会产生积极影响。
2.生态伦理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道德平台
加强生态伦理教育,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平台,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高校应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落实在构建和谐校园的具体行动中,对高师大学生实施生态伦理教育,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具体实施内容之一。高师大学生具备了较高的生态伦理素质,他们将来会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学活动、道德规范等。对中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3.生态伦理教育是高师教学改革的需要
生态伦理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尚未正式列入高师院校教学计划之中。据调查,几乎全国所有高师院校都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生态伦理也难有一席之地,导致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生态伦理素质.缺乏必要的生态环境知识,缺乏环境与生态保护基本理念。普遍存在生态意识不强,环境知识薄弱,绿色生活习惯未能形成,生态行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等现状。所以,生态伦理教育是高师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有效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当务之急。
4.生态伦理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延伸
加强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生态伦理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的伦理标准。生态伦理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的一种延伸,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素质全面提升的内在要求。对于高师院校大学生来说,塑造他们的生态伦理意识、提高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培养他们的低碳生活方式,对于他们自我成长与终身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四、高师实施生态伦理教育的途径
高师生态伦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政策层面、管理层面、教学改革、环境建设、思想教育、生活引导、社会实践等多视角开展教育,要将生态伦理教育的理念渗透到高师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总体来说,高师院校生态伦理教育应强调五个结合:即绿色校园建设与生态文化建设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相结合,软环境建设与硬环境建设相结合,宣传教育与行为规范相结合;要努力打造六个平台:绿色校园平台、生态文化平台、课程建设平台、教学改革平台、社会实践平台、行为规范平台。
1.构建绿色校园平台
将创建“绿色校园”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有力抓手,搭建生态伦理教育的平台。学校应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长远规划之中,在管理制度、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育手段等诸多方面予以保证。要将生态伦理教育渗透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倡导符合生态伦理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形成生态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的办学与管理要符合低碳、“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着力打造环境育人、制度育人、管理育人的和谐高师院校,使学生在“绿色校园”环境中受到生态伦理的熏陶。
2.构建生态文化平台
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生态伦理教育的最好的课堂。建设校园生态文化平台,打造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态,构建有利于生态伦理培养的文化氛围,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伦理教育重要的举措。所以,要在校园里弘扬人际之间的亲和与尊重,营造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与互爱,倡导节约资源的意识与行为,培养低碳生活的行为方式,建设具备绿色理念的校园与环境。从课堂教学、社团活动、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诸多方面渗透生态伦理教育。努力营造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把校园建设成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3.构建课程建设平台
要充分发挥课程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所有大学的培养目标,不仅应该只有经济和社会目标,而且应该有环境和生态目标。要将生态伦理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根据各专业的特点,以必修课、选修课、素质课、活动课等多种学习形式构建生态伦理教育系列课程。在通识课程中开设《思想道德修养(生态伦理篇)》,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将生态伦理教育渗透其中,还可开设《生态伦理概论》等素质课程。要充分发挥校本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地方课程资源、社区课程资源优势,大力进行课程改革,积极构建生态伦理教育课程体系,打造生态伦理教育课程建设的平台。同时,教师要将生态伦理教育渗透于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着力寻找相关结合点和渗透点,科学确定渗透量,注意渗透的适度性,坚持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践“双轮驱动”。
4.构建教学改革平台
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努力创设绿色课堂、和谐课堂、快乐课堂与魅力课堂,有计划、有系统地将生态伦理理念、生态文明知识渗透于教学之中。绿色课堂的建设要建立在绿色理念的基础上,将课堂作为一个鲜活的生态系统,从课堂环境布置,到师生学习生活,从教学内容安排,到教学双边活动等,都应体现生态型、环保型、低碳型、节约型;和谐课堂应体现教学与课堂环境的和谐,师生之间的和谐,学生之间的和谐,教与学的和谐,建立一个友好、公平、健康的课堂生态:快乐课堂要着眼于“乐学”.通过教学改革,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变得快乐,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轻松;魅力课堂是教学改革追求的更高境界,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充分体现课堂生态系统的和谐、健康、平衡,让学生的生态伦理意识在这里沐浴甘霖雨露。
5.构建社会实践平台
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广阔天地,高校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生态伦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搭建社会实践的平台。重视开设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将地低碳经济、生态平衡、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等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纳入社会实践课程之中。学校要利用暑期社会实践、专业实践、教学实践、素质课程、活动课程等,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生态保护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完成调查报告、撰写论文,让学生研究现实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这些生态问题的能力。要发挥社区的平台作用,积极参与社区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亲身体验中培养自身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提升生态伦理素质修养。
篇10
(一)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人、自然、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有机体。人不是单个的、孤立的客观存在,而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有机统一,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一,人始终存在于自然中,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为人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源。其二,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的社会性,社会性是人的最根本的、本质的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为人提供一定的发展环境条件和生存空间,离开了社会,人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托。其三,社会与自然也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离开了自然,社会将失去发展的物质条件;而社会的发展也会对自然界产生很大的影响,或促进自然的发展,或破坏自然的生态平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从人与社会关系的层面上来展开的,主要是调整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对人与自然关系和社会与自然关系的调节一直以来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环节。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突破“道德人”、“社会经济人”等旧理念的局限,引导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尊重自然规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即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也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实现人与社会共同发展。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新的理念,实现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二)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培养生态人
生态人是指善于处理与自然、他人及自身关系,保持良好生命存在状态的人。生态人要有强烈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为实践活动准则,所追求的行为目标是人、自然、社会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真正和谐的实践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当代人,必须对经济发展方式和生存方式具有科学认识,必须具备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和清醒的环境保护意识。人是生态文明建设承担和实施的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享用者,没有生态人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能否顺利推进和完成,关键也在于生态人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在生态人的塑造中发挥关键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通过生态文明教育,使人们能够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自身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而使生态文明的观念内化为人们稳定的心理结构,进而外化为生态文明建设行为,自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
二、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要完成培养生态人的目标,必须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素质,培养人们的生态理性,使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态消费习惯,引导人们利用生态理论知识有效地解决生态和环境问题,促进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生态意识教育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还未深入人心,人们的生态意识还比较淡薄。公民生态意识的确立是调动人们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前提,也是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的关键。因此,首先必须解决好人们的生态意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来传播符合时展要求的思想和观念,能够系统地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进而形成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生态文明意识。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渠道和措施,使生态文明建设知识实现大众化、社会化,在各种场合、各种人群中间,广泛地得到普及和推广,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践行科学发展观、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的有力武器。目标在于,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普遍形成,“天人合一”思想得到认同,“人类中心主义”的负面影响得以消除,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也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充足的条件。
(二)生态道德素质培养
生态道德素质是“生态人”的基本特质,它是一个生态社会对人的德性要求的高度浓缩和期望,是社会利益和意志的体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法律、制度、政策的约束,更需要用道德规范来调节人们的日常行为。生态道德素质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公民道德素养应有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提高人的生态道德素质,才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才能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本来的一个重要任务和职能,就包含培养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学习生态知识,使外在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规范逐渐内化为人们自身的一种理想和信仰,促进公民生态道德素质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生态文明建设主人翁的自豪感,产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陶冶的驱动力,不断增强人们遵守生态道德规范的自觉性,使人形成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和思维习惯,从而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
(三)生态理性培养
生态理性是指人类在对待生态环境时,其推理方式和行为方式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来是理性的、明智的。在生态理性的支配下,人们以科学态度正确地评估经济活动的生态价值。在现代社会中,生态理性以其独特的生态标准和生态原则的形式出现,引导并支配人们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理性告诉人们,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力,保持生态平衡。思想政治教育要帮助人们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思想,教育人们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决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自然的运行和发展规律,不能过度开发自然,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同时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还必须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做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永续发展。
(四)生态消费习惯养成教育
当今社会,很多人以自我为中心,过度追求物质消费,肆意挥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帮助人们改变这种不良的心态和习惯,树立生态消费观念,节约资源,保护自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们选择绿色消费方式、消费绿色产品,养成绿色消费习惯;习惯与环境改善后反过来又可以促进绿色生产,最后形成良性循环;这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来说十分重要。思想政治教育要塑造人们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灵,引导人们养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习惯,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观念。要教育人们自觉处理好人、自然、社会的关系,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当代利益和后代利益的关系,促进人格提升和自我完善,使人们在生态消费习惯的培养与实践中找到自我价值。
三、结语
- 上一篇:机械工程设计及自动化
- 下一篇:阅读教育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