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5: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经济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经济分析

篇1

现代市场经济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具有扩张性质的经济,现代化大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无任论何企业想要通过自身的积累来投入都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现实的。在市场经济下,任何一个经济单位的货币收支都会出现不平衡状况。有些经济单位由于收入与支出不同步或收入流量持续大于支出流量而盈余,同时生产资本在循环过程中也会形成部分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有些经济单位由于产品生产的周期性与销售的季节性影响或需要扩大生产规模、更新设备、修建厂房等,使资金需要超出供给能力而产生资金赤字,便形成了双方借贷关系的基础。这就需要借助负债去扩大生产规模、更新设备、改进工艺、推销产品。同时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商品日益丰富,住宅等不动产以及耐用消费品的销售,个人客观上也需要借助负债去消费。

2、市场经济社会中经济利益的不一致性决定了调剂资金余缺必须运用信用手段。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剩余者和资金短缺者是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这就决定了资金余缺的调剂不能是无偿的,而必须是有偿的,即资金剩余者暂时让出资金是以在约定时期收回资金并索取代价为前提的,资金短缺者也是以暂时使用并支付报酬为条件的,这就产生了信用关系。

3、市场经济中信用关系无处不在,债权债务的信用关系是最基本、最普遍的经济关系。

市场经济下,不论是个人、企业、政府、还是金融机构,都需要利用信用来满足各自不同的需求。企业都不可避免地要利用信用活动来保持生产连续进行或扩大生产;政府几乎没有不发行债券的,利用信用关系生产公共产品,调控经济活动;银行通过办理个人储蓄,吸收企业、政府存款,发放贷款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个人一方面通过银行存款或购买企业、政府债券成为债权人,另一方面也通过消费信贷、分期付款等方式获得信用而成为债务人。发达国家更是普遍。这些信用关系相互交织在一起,成为联结所有经济活动主体和一切经济环节的纽带。经济越发展,债权债务关系越紧密,信用越成为经济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一旦遭到侵害,就易引发债务危机、信用危机和经济危机。今年,在经济信用高度发达的美国发生的由次债危机引发的信用危机进而导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最终造成美国历史上的再一次经济危机就足以说明。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信用经济。4、从信用对现代市场经济的作用来看,虽然有时会有副作用,比如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而引发泡沫经济,但主要还是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信用解决了资金分布不平衡的问题,提高了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使经济部门协调发展;通过信用可以把社会上一切闲置资金集中起来转化为资本,从而大规模地迅速扩大资本量;通过各种信用工具结算手段的运用,加速了商品流转,缩短了流通时间,节约了流通费用;通过消费信用可以提高消费者的总效用。

总之,人类社会发展到商品经济时期后,经济领域的信用关系也就相伴而行。只是在以物易物的交易和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易的商品经济时期,信用关系即信用交易并不普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赊销和货币借贷行为等债权债务的逐渐普遍化,特别是发展到现代市场经济阶段,信用关系已无处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丰富多彩,而所有信用形式的采用和信用工具的使用都是建立在信用提供者和使用者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信用成为了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信用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同时反过来又极大地推动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市场经济实质上可称作信用经济。

论文关键词: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信用信用经济

论文摘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现代的市场经济又是信用关系最普遍的一种经济,即信用经济。那么什么是市场经济和信用经济?二者有怎样的关系?最终又如何理解现代的市场经济其实就是信用经济呢?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篇2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比例较高,农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村经济的发展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对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人们收入的增加,农业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收入的增加,农民生活好了,社会更加稳定和和谐。其次,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我国当代的国情是由于地理位置、资源分布不均等造成了城乡差距较大,而不断发展农业经济对于实现城乡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和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再次,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利于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农业经济一直以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发展农业经济,以农业经济的发展带动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国家经济的不断繁荣,提升我国的经济综合实力。

二、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发展现代化经济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敖待解决。1.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国内外经济新环境。众所周知,近几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大环境以及我国国内的经济发展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的经济发展总水平已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位,但是我国人均经济发展水平则较低,原因在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纠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不科学,不能适应我国农业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实际。经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和走访农村发现,大部分农村的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仍然较为粗放,不够科学。如农村养殖业仍然出现粗放管理、产量和质量较低等情况,农民在发展个人经济时遇到了很多技术上的困难,而且在得不到及时解决的情况下只有破产,而无有效的方法去解决。许多思想保守的农民在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更是失去了发展农业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农业经济发展速度较慢。此外,由于缺乏法律意识以及部分农民个人素质较差等情况,出现了很多“毒蔬菜”、“合成鸡蛋”等农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2.农业经济发展缺乏科学技术的利用和创新意识,农业经济发展缓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创新则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两者缺一不可,都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各项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的今天,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却忽略了科学技术的利用和自我的创新。首先,先进技术和设备等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利用率较低,导致了农业经济发展缓慢。据统计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小额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在我国经济中仍然占较大比重,且发展缓慢,农民由于个人素质及地理环境、信息畅通度等因素影响对新技术和新科技缺乏认识,对新技术和新科技的利用率较低,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方法等只有较少的会被农民用到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其次,农民的个人和集体创新能力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十报告中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更加注重协同创新。”[1]而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缺乏对经济发展内容、发展方式等各方面的创新。以淡水鱼养殖业为例,农民在养殖种类、养殖方式、养殖场地及鱼类销售等各个方面都不敢打破原有的模式,不敢或不具备创新能力,是淡水鱼养殖业止步不前,在遇到疾病或自然灾害时,养殖业抗压能力较弱,有效甚至停止养殖。这充分说明了农业经济发展中缺乏创新能力严重影响农业经济快速高效发展。

三、解决农业经济发展中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和管理手段醋精农业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1.全面深化和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努力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合理化、科学化转变。所谓经济体制改革即正确、科学、合理的处理好政府宏观调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同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发展农业经济在尊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价值规律的前提下,注意农业经济发展中各要素的分配和竞争,同时对农民进行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的意识,使农民在经济发展中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抵制、杜绝违法发展农业经济等现象,提高农民发展农业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此外政府可在财政和税收方面对农业经济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倾斜,鼓励农业经济的发展。2.政府普及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和管理方式,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实施创新战略,普及和鼓励全民创新意识,把创新作为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和最重要的因素,国家和政府应强调创新的重要作用,把鼓励人民创新用于提高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重要策略。国家在创新方面应建立创新体系,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发展为主体,以产业、科研相结合为基础,不断鼓励和提高国家和人民的创新能力,努力集中和集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进行创新和在创新。推动农业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四、结语

篇3

关健词:住宅产业;发展;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一、产业发展理念追求

当今社会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了 “知识创新经济”时代,由于产品的质量得以大幅提升,在以至于单一产品的价格也可以得到提高,在产品数量不用提高的情况下,产业经济规模也能实现健康发展。成功避免了传统经济时代过往因为产品过多生产卖不出去而出现的积压问题,这在住宅市场空置房总量居高不下的社会现实情况下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知识创新经济”时代在住宅产业方面给予我们最主要的启示,就是要树立起新的理念,综合考虑通盘筹划,做到与时俱进。一方面要通过新科技新技术提高房屋的技术含量;另一方面在产品销售等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来源。

目前,一些传统开发商思想没有解放,仍然看中大项目开发,某些舆论报道也宣称地产开发进入大盘时代。如何面对此种现象进行思考,这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因为大盘项目相对于小盘项目有如下几方面优势:1.规模效益,较易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2.有开发成本和营销费用利于降低,但是大盘项目劣势也较明显。针对现今都市里的许多零星地块的现状,我们可以去充分开发利用,如规划边缘的小地块,化整为零批出的小地块等措施。其主要优势有:1.地段较好、交通便捷;2.以建高层住宅为主,视野开阔;3.开发周期短,利于资金周转。房地产开发商如果在提高产品的内在品质上做足文章,开发出具有个性特色鲜明的的现代化房屋,小盘项目也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住宅产品质量

“知识创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引起全社会人们居住生活观念的进步,从而引发了对住宅性能新的要求与定义。人们对房屋的质量要求不仅是工程质量,还有使用功能、居住环境、物业服务、人文生活氛围等多方面追求。住宅不再仅仅能住,还有对住宅智能化、居住舒方便环境安全以及对外信息联络等多方面的诉求。

为了满足人民大众对住宅产业日益增长的需求,加快住宅建设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促进住宅建设产业成为当今社会新经济增长点,改善住房的居住功能和环境,合理安排住房空间,力求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较高的居住生活舒适度。以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为重点,建设小户型住宅,使住宅建设既能满足广大居民当前的基本需要,又能适应今后居住需求的变化。

住宅除了增加了新体系、新结构、新工艺方面的新品质以外,更提高户型、朝向.环境、生活社区服务等方面的传统品质,以互联网等智能化社区为新的卖点,“居家与办公融为一体”等充满信息时代的特征舰点.以提高商品的现代化水平。

三、住宅产业现代化

住宅产业化是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建造住宅,是机械化程度不高和粗放式生产的生产方式升级换代的必然要求,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去全面改造传统的住宅产业,使住宅建筑工业生产和技术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是运用现代工业手段和现代工业组织,对住宅工业化生产的各个阶段的各个生产要素通过技术手段集成和系统的整合,达到建筑的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住宅部、品系列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土建装修一体化,生产经营社会化,形成有序的工厂的流水作业,从而提高质量,提高效率,提高寿命,降低成本,降低能耗。中国建筑从过去的水泥板砖,到如今形成通风环境、热环境、声环境、防水、可再生能源、遮阳、雨水收集等涵盖20多个建筑的技术体系,成为建筑规模世界第一的国家。同时,我国的建筑能源清洁系统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住宅产业化是我国建筑领域今后发展的重点方向。各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因地制宜实行住宅产业化;大力进行科研攻关,加速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即以提高技术组合和现代化生产方式改造传统建筑施工体系,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实行科学的施工组织和管理,推行标准化设计、装配化施工、工业化生产、规范化管理的社会化大生产,实现劳动生产率与技术进步贡献的双增长。

四、新型住宅消费观念

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住房的商品化、货币化程度也进一步提高。人们用于改善居住环境方面的支出也呈较大幅度的增长居民对住房的需求已开始从“有房住”向“住好房”方向转变,用于物业管理等方面服务费用的支出也将大幅增长,使物业管理这一行业凸现潜力也是住宅产业的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点。在我国民经济和城市房地产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城市现代化程度越高,业主的需求也就越强烈。居民对物业管理的水平要求也更高,这些都为今后我国物业管理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发展空间。然而目前物业产业的法律法规等远远落后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一些业主重维权而轻履行义务的消费观念,等诸多原因使得企业主营业务多处于亏损运营状态。

针对目前物业行业发展的现况,物业管理现代化首先要以服务向市场要效益,以新技术、智能化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促进物业管理现代化的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承认现实,迎接挑战,物业管理现代化已迫在眉睫。智能、数字化物业管理模式将成为物业管理现代化的新坐标。即物管的发展应由外延式数量扩张的粗放型转向内涵式质量提高的集约型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变,使行业的科学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不断提高,由依附于其他行业扶持转向根据住宅小区居民内在实际需求而自我发展的道路。建立健全合理的服务收费标准和调整服务机制,变包干制”收费模式为按实际服务项目收费。同时加快物业管理的立法步伐,在发展中逐步实现“规范化”,寻求物业管理行业未来的发展力量,使物业管理企业真正成为我国国民经发展中一个能够持久稳步发展的独立行业。

参考文献:

[1]高波.现代房地产经济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

篇4

【关键词】现代景观设计;乡土景观;现状;作用

乡土景观有着乡村质朴、自然的气息,是我国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差异外来文化的输入使得我国现代景观设计越来越缺少中国元素,失去了地域性与传统性的特征,不利于展现地域与地域之间不同的文化特征。我国乡土景观多种多样,不同地区的景观特点有着较大的区别。

一、乡土景观的特点

首先,乡土景观都是在长期的历史中探索、改造得来的,是人们物质需求与精神世界的一种集合反映,属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本土元素,因此具有历史性。其次,许多乡土景观都具备一定的社会功能,是为了当地人们生产生活而服务的,例如客家土楼、陕西窑洞等,其存在是为人们提供一个生存与居住的功能,具备了功能性的基本特征。再次,我国幅员辽阔,地域与地域之间有着既然不同的文化特征。而许多乡土景观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地域人文或自然特征的影响,例如云梯田这一乡土景观等,主要是受到了地势环境的影响,从而产生了景观本身的独特性。最后,乡土景观可以分为人文乡土景观与自然乡土景观这两大类,其中自然乡土景观包含了耕地、山林、池塘等,许多都是自然形成的景观,天然淳朴,因此具有自然性。除此之外,许多人文景观也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例如木桥、石刻等,同样具备自然性的特征。[1]

二、现代景观设计中乡土景观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乡土材料的缺失。乡土景观的建造大多都是直接从自然中取材,其目的是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特征,因此材料价格低廉,经济性较强。但正是由于乡土景观的造价不高,因此部分城市居民对其存在着偏见,再加上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始终认为乡土景观不符合城市人的审美,这就使得乡土材料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较少。例如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草木绿化建设选择的往往是国外培育的名花、名树,而中国本土的花草较为少见。[2]

(二)乡土文化的遗失。乡土景观本身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特征与精神本质就是“乡土文化”。乡土文化并非单纯地是指出自农村的文化,还包括了乡土情结或者对大自然最本真的依恋之情。在现代城市中,高楼大厦占据了大量的城市空间,而在城市景观中,同样也存在着大量欧美风格雕像、建筑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已经很少看到,乡土文化遗失。(三)乡土景观的刻意性。尽管当前有部分现代景观设计中融入了乡土元素或者本土元素,但往往存在着刻意性。例如在一种西方风格的雕像中出现一座简陋的木桥,尽管能够引起部分游客的乡土情结,但是却影响了景观的整体美感,改变了设计师原有的设计出发点,甚至可能会带来负面的评价。

三、乡土景观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一)能够激发设计师的灵感。首先,乡土景观具有较强的历史特征,许多乡土元素是经过长时间传承下来的。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设计师通过对乡土景观的人文特征与精神内涵进行分析,更能够体会到地方情感,从而产生新的解读方式,并将之以新颖的角度融入到现代景观中,相得益彰,并不会让人产生突兀的感觉。其次,通过乡土元素的应用,设计师往往能够感受到其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差别,并利用一定的方法将这一差距最大程度缩小,使之符合当地居民的审美特征,同时体现出地域文化色彩。最后,在对乡土景观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设计师能够感知到地域性的地理知识,例如气候、水文等特征,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包含了园林绿化设计,通过对气候水文特征的掌握,能够让设计师选择最适宜栽种的植物类型,以提高绿化效果,降低植物死亡率。[3]

(二)能够引起民众的乡土情结。乡土景观大多经过数百年乃至于数千年的流传,其最早的功能往往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而服务的。而在现代社会中,这些传承下来的乡土景观会被赋予一定的艺术特征,观赏性更强。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融入具有当地地域性特征的乡土元素,能够让民众在观赏的过程中产生共鸣,使其更好的体会到地域文化,产生一定的乡土情结,并唤起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三)能够体现城市特色文化。乡土景观代表了一个地域的自然特征与人文特征,而现代景观设计往往是为城市建设服务的,在设计中融入具有地域性的乡土元素,这与城市特色文化的打造在本质上有着一致性。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不但是城市文化底蕴的凸显,更能够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城市特色文化打造的过程中,应当重视乡土景观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4]

结束语

乡土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是我国文化底蕴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当前我国的现代景观设计,对于西方元素的应用越来越常见,对我国本土文化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因此,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当加强对乡土景观的应用,通过分析乡土景观的特点深化对其认识,并剖析当前我国在乡土景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其对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作用,在尊重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对乡土景观加以改造并应用,使之融入到现代文化中,成为传播本土文化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石永婷.浅析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地域性景观设计的意义[J].艺术品鉴,2017,01:95.

[2]张玥.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分析[J].明日风尚,2016,22:398.

[3]赵宇,陈欢欢.乡土景观在现代设计中的延续[J].环球人文地理,2014,20:65.

篇5

关键词:现代食品 食品科技 经济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4-0082-02

1 食品科技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地位

食物一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比较关注的首要问题,这主要是因为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离开食物,人类将无法生存。随着经济的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科技的产生与发展,人类的食物种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但即便是这样,在世界很多地区,仍然存在着数以亿计的人类处在“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悲惨状况中,每天每时,甚至每秒,都有大量的人类因吃不到食物而饿死。另外一方面,高度的不合理饮食与过剩的能量使很多人肚满肠肥,整天为他们的文明病忧心忡忡。更让人始料不及的是,人类为解决食物问题而进行的努力带来了一系列伦理、意识、经济乃至政治方面的困惑与冲突。

在非洲国家和地区,人们虽然仍处在食不果腹的现状中,但却拒绝接受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的人道主义救助。无论在这些非洲国家还是在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食品工业仍然是各国所有产业中的重中之重,随着人口压力的增加,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对食品的需求量在逐步增加,这也推动了各国食品科技领域的发展。当然食品科技领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扩展了人类食品的范围,另外一方面也提升了食品的鉴别能力,从而诱导了食品危机。

随着食品科技的发展,促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成为必然的趋势,这种趋势是不可逆的。由于人类的体质、性格乃至思维情绪与食物息息相关,人们已开始意识到了食品科技的发展对人类进化的深刻影响。现代食品科技已成为全球化社会中备受关注、对人类文明的未来起决定作用的重要因素。

2 食品科技全球化的起源与发展

食品科技全球化并非空穴来风,是存在一定的历史依据和现实需求的。食品科技全球化的起源,可以说与医疗技术的深化分不开。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通过显微镜发现了“致病微生物”,人类明白了食物中隐藏着这种生命杀手,从而在全球食品工业领域引发了一场“杀菌技术革命”,这也促使食品储藏技术得以发展,越来越多的食品开始通过储藏或罐装等方式,延长了保质期。

罐装食品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给战争提供了充足可靠的后勤保障,当然在侵略与反侵略的过程中,也加快了罐装食品的全球化进程。因罐装食物分量重,体积大,不易携带等原因,后来又陆续涌现了压缩饼干等便携式的食物,压缩饼干的出现,可以说在食品科技革命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战备物资,在和平年代,成了市场的宠儿。无论是旅游、探险,还是太空探索,压缩饼干等都被人们充分利用了起来。

再后来,随着运输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新鲜食品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为了保证食品的新鲜,人们开始研究发明食品冷藏技术和速冻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食品冷藏和速冻技术的发展。

3 全球化时代最为紧迫的食品科技问题

转基因食品是近些年来最热门的食品关注焦点,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重视,归根结底主要在于对食品安全的重视。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特别迅猛,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已经迅速地蔓延至全球各地,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与否,至今仍未有定论。然而转基因食品的出现,对于农业、食品工业等相关行业,对于社会、经济、政治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转基因食品不像过期食品,在短时间内就能判断出其危害性来,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与否可能需要短则数年,长则好几代人的持续监测,才能给出最后的定论。目前市面上的转基因食品,生物界与科学界一直争论不休,即便是支持转基因的推广,但在态度上还是稍显暧昧,而食品科学家对于转基因的安全还存在质疑,态度也相对谨慎。转基因的出现也并非没有现实根据,因世界人口大量增加,人类对食物的需求有增无减,推广转基因食品可以更好地保障人类的持续繁衍。但在大力推动,转基因食品的过程中,也应该看到转基因对人类健康体魄、持续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只有综合起来考虑,并经过长时间的跟踪监测,才能最终为转基因食品进行定论。

除了转基因食品,人类对化学及生物对食品的污染也非常关注。比如二恶英事件、疯牛病、禽流感等,虽然这些事件发生在局部地区,但因信息的全球化,其恶劣影响和恐慌情绪还是迅速蔓延至全球各个角落。在比利时二恶英事件发生后,我国食品安全部门及时作出了应对措施,在进口上进行控制,加强进口食品的安全检测,在消费上加大宣传力度。

在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的技术与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也导致我国的很多食品无法达到国外的食品检测标准,被很多国家禁止进口。所以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的检测技术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比如快速测试技术和鉴定食品、水中的化学和生物污染物技术等,只有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才能让人们“吃得放心”。

4 我国食品科技产业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策略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今,我国的食品要想通过出口创汇,必须在食品检测技术、食品检测标准上与国际接轨,积极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的食品检测技术。当然除了在检测标准上与国际挂钩,我国还应该大力发展民族产业,大力发展特色食品,积极提升我国食品的安全性能,创造属于我国的民族品牌和市场竞争力。

5 结语

食品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食品科技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扩展了食品的领域,另一方面也提升食品检测技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的食品只有不断提升检测标准,不断发展我国特色食品,不断创造民族品牌,提升食品的国际竞争力,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被人淘汰。

参考文献

[1]王琳.现代食品贮藏与加工[A].中国食品冷藏链新设备、新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3年.

篇6

关键词:电子;技术;应用;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7-0000-01

Modern Power Electronics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s Analysis

Liu Jianju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450001,China)

Abstract:Modern power electronics technology is a high-tech knowledge-based knowledge-intensive technology,power electronics and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with technology has become mainstream.Therefore,its production and life will be like as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plays a transformative role.It will revolutionize the power supply and power system changes.

Keywords:Electronic;Technology;Applications;Development

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将实现高品质与高效率用电作为目标的现代电力电子技术,采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电磁技术、计算机(微处理技术)、综合自动控制技术等进行功率处理,达成电能的传输、获取、变化与利用。采用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电磁技术、计算机(微处理技术)、综合自动控制技术等多学科交叉技术的现代电源技术,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具体应用,在保证高可靠性、高效、高质量的电源的供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以功率IGBT与MOSFET为代表的、集大电流、高压与高频于一体的功率报道提复合器件,将传统的电力电子技术引入了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时代中。因为MOSFET、IGBT等新型的电力电子器件具有显著的节能和功能驱动作用,具有先进的性能,所以新型的电力电子器件在绿色电源、电动交通工具、新型家电、感应加热、变频调速以及通信与计算机电源等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

(一)高频开关整流器。具有效率高、重量轻、体积小等特点的高频开关整流器从各种仪器仪表、计算机、电视机等小功率的应用上推广到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通信基础电源、CT机、X光机和照明等特种电源领域。高频开关电源又可以称之为开关型整流器,其通过IGBT或MOSFET的高频工作,一般将开关频率控制子50~200KHZ的范围之内,进而实现小型化和高效率等目标。目前,高频开关整流器的功率容量一直都在增加,单模块容量从几十瓦、上百瓦快速提升到15KW。德国BENNING公司出产的Tebechop15000系列的整流模块的质量只有39KG,然而容量却已经到达了15KW(48V/225A)。TYCO公司出产的GALAXY系列的整流模块的质量只有30KG,容量却达到了12KV(48V/200A)。

(二)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直流-直流变换器能够将固定的直流电压转换成可变的直流电压,广泛地应用与电动车、无轨电车、地铁列车的无级变速与控制领域,能够实现具有快速响应、加速平稳等性能的控制,并同时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用直流斩波器取代变阻器能够节约20%~30%的电能。直流斩波器不但可以进行调压,还能够显著地消除电网侧谐波电流噪声。在通信电源领域的二次电源直流-直流模块已经商品化,采用高频PWM技术等模块具有5~20W/in3的功率密度,500KHZ左右的开关频率。

(三)不间断电源(UPS)。不间断电源普遍采用了功率IGBT、MOSFET等电力电子器件和脉宽调制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电源的噪声,显著地提高可靠性与效率。DSP技术和微处理技术的实现了远程诊断、远程维护以及不间断电源的智能化管理。近年来,不间断电源的最大容量已经高达800KVA,而且能够利用多机并联的方式,获得超大容量的不间断电源系统。

(四)大功率开关型高压直流电源。大功率开关型高压直流电源的电流能够达到0.5A以上,电压能够达到50KV~159KV,电流能够达到100KV。大功率开关型高压直流电源在医用CT机、医用X光机、水质改良和静电除尘等大型设备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国内研制了静电除尘高压直流电源,将市电转化成直流,将直流电压逆变成高频电压,通过高频变压器进行升压,接着整流成直流高压。通常,在电阻负载的情况下,输出直流电流可达15mA,直流电压能够达到55KV,工作频率是25.6KHZ。

(五)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适合于大容量输电、远距离输电、跨海输电、大区交流电网互联的直流输电方式是除了交流输电方式外的另一种有效的输电方式。直流输电需要安装换流桥阀和换交流变压器等主要的换流设备,需要在受电端和送电端建设换流站,以解决交流电和直流电之间的转换问题。在送电端换流站安装使用电力电子装置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使用直流输电线路将直流电输送到受电端换流站。安装使用电力电子装置在受电端换流站将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

(六)电力有源滤波器。电力有源滤波器能够对幅值与频率变化的谐波进行补偿的电力电子装置,其基本原理为在补偿对象中进行谐波电流检测,再由补偿装置产生一个和谐波电流极性相反、电流大小相等的补偿电流,使电网电流只含有基波分量。电力有源滤波器在补偿时不受电网阻抗的干扰,已经左键在国内推广使用。

(七)静止无功功率补偿装置(SVC)。目前,国内最有效的无功补偿装置是静止无功补偿装置。静止无功补偿装置一般使用晶闸管控制电抗器加固定电容器的方式,能够进行补偿装置无功功率的连续调节。目前,静止无功补偿装置主要运用与轧机、电弧炉等设备的无功补偿当中,容量能够到达±50VA,能够直接用于10KV、35KV等级的电压母线。

三、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不断地提高原有的各种类型的电力电子器件的额定参数;电力电子技术进一步结合用用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器件不断地朝着智能化、大容量的方向迅速发展,电力电子技术从全控型器件、半控型器件时代迈入了智能型器件时代。与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的电力电子技术创新不断渗透到多种相关的工业领域。电力电子技术和国家基础产业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加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力度,是推动我国工业领域技术创新,形成高科技产业链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现代化城市景观;景观设计;设计意义

1、滨水景观设计的意义

1.1水景的概念及分类

水景是指以水体形式为景观载体体现出来的环境自然、文化以及视觉特征。它从场地关系和景观应用方式上分为两类:人工水景和滨水景观。两者虽有很大差异,但本质一致,即将有限的水资源与无限的文化财富相结合,以创造出一个平衡安全的生态环境以及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

1.2滨水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江河湖海,作为自然的要素,在为人们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变化的因素,它们轻则破坏环境的美观,重则造成人身及财产的严重损失。因此,研究和把握这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规律并找到合理有效的应对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而在此过程的基础上,加入对视觉与美学的考虑便成了我们所讨论的滨水景观设计。

1.3现代社会状况及发展趋势的要求

在现代社会,人们虽认识到了滨水区域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建设或管理中做的却并不好或是对自然生态的考虑欠佳,造成生态系统严重失衡;或是盲目、掠夺性的开发,改变水系原有结构或是开发方式单调,浪费宝贵的资源。总之,大多数滨水区域整体环境较差;另外,随着时代的变化.丰富用地功能、强调可持续发展、加强景观与旅游功能、增强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以及注重对城市形象的塑造等等。成为了滨水区发展的主要趋势。

2、滨水景观设计的内涵及其特点概述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指以水为主题对环境的物理功能、生态意义和精神价值进行的营建性活动。它是在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适宜的手法对各种物象进行符合生态规律和视觉规律的处理,以达到一个满足生态安全、体现人文意义、拥有良好观赏价值、符合人们多种行为需求的效果,并进一步丰富场地环境的视觉形式和功能,提高水资源的多重利用价值,启发无限的想象创造丰富的意味,提升城市的形象和人们的居住生活品质。鉴于滨水区在城市中的特殊性,滨水景观设计也有区别于其他景观设计的独特性。首先,它具有自然生态性,是城市中最自然,生态系统保持最独立和完善的地段,同时,作为水陆不同生态系统的交汇地以及城市居民的主要活动空间,它也具有对于生态和城市生活的敏感性;另一方面,它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还应体现出足够的公共开放性、文化性、历史性、多样性以及识别性,合理叠合城市,建筑及景观构建具有多重功能与价值的流域景观系统提供蕴含文脉意义的外部空间,满足功能和精神上的需求,使人与环境达到和谐、平衡的发展。

3、滨水景观设计重点考虑因素

3.1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是滨水景观设计需考虑的最基础因素,滨水景观依托自然环境而形成,必须承担起重要的生态功能,保证各系统拥有自动的平衡能力,相互作用的活力,动息稳定的规律,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在具体设计中,对生态因素的考虑应融入思考和实践的各个环节,设计前充分了解区域环境的各组成条件以及自然运作的规律和法则,在维待生态系统多样化的前提下思考建设项目的定位。

3.2安全因素

安全因素是滨水景观发挥各项功能的前提,滨水景观的自然性和景观功能性强,人类的活动密切,行为方式复杂,因此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对人的正常行为活动造成伤害。在设计时,要注重分析环境特征及人的行为习惯,在交通方式,游玩方式及观赏方式等诸多方面,结合自然形成的水流、河道、滩涂、岸线以及气候、生态等特定因素,因地制宜的设置各种活动条件和限制条件,通过对器材和尺度的选择和处理,引导人们进行安全的活动。

3.3景观因素

景观因素是滨水景观设计中最具特色也最易被感知的因素,是认识和评价滨水空间的关键性因索,也是滨水景观与城市风貌特征的结合点。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顺应场地自然规律,尊重环境特征,并以此调整人工景观元素,注重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建立起符合视觉审美要求的景观形态和尺度,体现风景的价值。具体而言,首先从对环境条件的了解入手,根据环境现状和人对景观可望、可居、可游、可玩等需求判断景观的优劣势,接着按照适当的尺度,协调水与周边景观,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滨水景观设计具体方法探究

4.1水体

城市滨水景观中的水体主要是自然的江、河、湖、海,但也可兼顾人工的水景,水体主要有三种存在状态:流动的水、静止的水和受外力作用的水,它们体现在景观上就呈现出江河、湖泊、涟漪等。在对水体进行没汁时,应注意维持水体的自然性和原始性,用人工景观去补充自然的不足,而不是取代自然结合实际需求。选取不同状态的水景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和感受;在规律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找规律,达到各方面和谐的状态。

4.2护岸

护岸是水域与陆域的交界线,也是人与水接触的地方。在设计时主要应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a.治水功能,满足防洪防涝要求并尽可能设置一些蓄水湖池和滩地,保证河岸与水体之间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b.生态性,积极保护和借鉴河流自然形成的各种地貌结构,保持河道的自然弯曲,配合植物种植,为滨水动物提供生存空问,维护护岸的生态功能和美学价值。c.亲水性,强调水体的渗透作用,将水景引入城市内部,并保证人们能轻松地到达水边,自由方便的观水玩水,但需注意对安全性的考虑。

4.2滨水区绿化设计

滨水区绿化能给城市环境带来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的延伸。在生态层面,它能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和改善小气候、制造氧气、吸附烟尘、阻挡噪声;在景观层面,它能造就光影变幻,调整和优化环境构图,围合和区分各类用地,带来色彩的变化。在进行滨水区绿化设计时应注意根据水域环境的原生态景观特征、气候水土条件,结合各类植物自身的特点合理的进行选配和布置,并考虑其与水景尺度、场地空间大小、水域面积、水体动静状态的配合关系,充分利用各方面的特点烘托出好的景观,留出并强调视线通廊,阻挡不好的景观,创建更优良的环境。

4.3滨水硬质景观设计

滨水硬质景观包括土壤及岩石层、建筑界面与天际线、滨水广场、滨水游步道、建筑小品等众多要素,它们构成了人们活动的主要场所。在设计时应首先注重它们各自功能的发挥,如滨水广场,它具有公共性和开放性,常常起到节点的作用,在设计时要重点把握其形式及通达性,还有与入口和水岸的关系;又如滨水游步道,它是供人们行走的运动空间,设计时便要考虑怎样使人们行走方便,铺地如何选取以及怎样联系各处景观等等。其次在视觉上既要体现自己的个性,又要与大环境协调统一,它们与绿化及水体结合起来,共同创造优美舒适的城市滨水区景观。

篇8

关键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现代艺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一、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分析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一门学科就是景观设计,它也是一门把艺术与技术融为一体的学科,景观设计的关键就是把艺术与技术的关系处理好。景观设计属于立体的艺术,其宽度、高度与深度以及每个部分的位置与大小,都把三度空间的美充分的表达了出来,进而实现静态的美,再加上植物生长上的不断变化,更能把动态的美表现出来。例如优雅的小桥流水的完美组合所表达的就是一种柔和的美,景观设计在艺术表现的形式上是不一样的,不但有形象的美,而且有景物凶徒的环境形象。现代园林所表达的是空间的艺术,每一位设计者对于空间的处理都不相同。现代的园林艺术与现代艺术及建筑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但是,虽说是一门艺术,却一直没有真正开始现代运动,一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在哈佛设计研究院对传统的园林体系提出批判,而对现代园林创造新型空间的论点进行宣扬时,在美国的园林界才掀起现代主义的潮流。受现代艺术与建筑的影响,园林设计者觉得进行园林设计最构成主义的所在,由于他们所做的工作是对形体有关的空间问题进行处理,所以大多数的精力放在园林空间本质的研究上,他们觉得穿越分隔,并且开放又连续是园林空间的特征。在现代园林中园林空间是其中非常有效的一项内容。

在景观设计中一定要考虑到景观材料的选择,例如在进行绿化时应该考虑植物的姿态、品种以及色彩与景观的主题相匹配,还要与周围的环境保持协调一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一些建筑小品,以增加重点区域的艺术氛围。景观材料有两种质地,一种是硬质的,一种是软质的,硬质的景观材料通常指墙体、铺地、以及在建筑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石材、缸砖以及金属等,而软质的景观材料一般是指草地、树木、和风、水体以及细雨阳光等。通常情况下硬质的景观材料比较适合的场所与建筑物都比较有纪念性,如纪念碑、市政广场以及遗址等,而软质的景观材料多数会用在大众所需要的景观中,都具有生活性。

二、现代艺术对我国园林设计的影响分析

给现代园林的设计带来影响的因素有很多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社会与功能较为注重的园林,二是使用生态的方法进行的设计,三是吸取现代民现代建筑的养分。我们国家的古典园林为我们留下很多较为丰富的艺术遗产,但是,我们国家现代园林的景观设计却依然才刚刚起步,对现代艺术风格的特点与理论进行研究,对视觉形态与设计美学进行了解,尤其是通过设计的形态与设计的风格,对于我们培养现代设计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升设计者的艺术审美素质。对我们国家的风景园林设计走向国际化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国以及世界的各个国家的经济与贸易交流在不断的增多,这对于我们国家的园林事业的发展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国内的一些学者能够走出国门,接受西方景观设计的教育,而国外的公司也能够在我们国家投资。随着国内学者相继翻译出版的国外景观设计书籍,为中国景观设计行业打开了不同的视角,这为国外先进设计理念传入中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王晓俊先生翻译的弗吉尼亚大学副教授伊丽莎白·K 梅尔的《 景观设计论坛磅》、《 玛莎· 施瓦茨》 、撤简主义分、《 整合环境》 等。而一些景观设计师的学成归国推动了中国景观设计行业的飞速发展,他们将自己在国外学习到的设计理念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加以应用,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施展自己的所学,尤其是这些作品建成以后,对国内的设计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例如:俞孔坚先生的中山岐江公园、浙江黄岩永宁公园和沈阳建筑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等作品中都受到了艺术思潮的影响。而王向荣先生在厦门的海湾公园,具有很强的解构主义特点;在青岛的海天大酒店环境设计中也表现出了大地艺术和极简主义的特点。许多国外的著名的景观设计公司如EDAW, EDSA , BC 人,SWA 等设计事务所也都盯上了国内巨大的市场,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成立了一系列的公司,通过内各设计院参与竞争,参加国内的城市建设,这些国外设计事务所的进入,不可避免的将国外的一些优秀设计理念带入了中国,从而影响了中国的景观设计。例如EDAW 在中国的苏州金鸡湖风景区总体规划,BCA 的广州星河湾项目,SWA 集团的南海市中轴线景观设计,SASAKI 的2008 奥林匹克公园设计等等,众多的国外设计事务所的作品必不可少的穿插了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

三、新时期我国园林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首先,园林景观设计—自然为主体,减少人类的参与,由自然形成的自然场所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所追求的。而自然生态系统在严重的退化,人类生存的环境也在不断恶化,西方社会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认识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过去人类是自然界的主人,到现在转变成其中的一员,与此相适应的是风景园林师在以前把自然当作原材料,而现在自然是设计的主体。传统的园林一直被当作是人类对自然征服的一种炫耀,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互相竞争,城市中的荒地被当作是人类对自然进行征服能力的衰退。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有了其它的认识,植物与人类具有相同性,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迁徙,自然通过各种方式的运用来实现荒地到迁徙的转变,变成植物的竞争地以后,在风景园林中荒地也成了其中一个非常热点的景观,以一种独特的造型展现在人们面前。

其次,生态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核心,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学是一门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主要是让人们对各种生物有个普遍的认识,并且把它们互相联系起来,以及它们之间互相依存的重要性。对于风景园林设计来讲,一切的景观元素都是互相联系的,设计就像是对植物进行嫁接,如果没有选择合适的方法,嫁接就会失败。同样的道理,若风景园林设计师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随便删除某些景观元素,或者把各景观元素间的联系方式破坏了,就会造成很多层面上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景观的格局。就像前面所讲到的,这样的设计方法对非自然环境来讲,导致的后果还不算太严重,不过是造成原有的景观类型的消失,但是,对于那些自然环境来讲,尤其是以生物为核心的环境,这种风景园林设计方案会导致自然受到严重的破坏,这种结果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并且对于设计的本身来讲,也不易再获得成功,如果进行强行实施,要么会受到原有景物的巨大排斥,要么会付出超出寻常翻倍的代价。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国家的园林设计的发展需要现代设计语方的不断融入,其中包括现代设计的理论,设计的理念形式以及设计的思维方法等。如果能对现代艺术性与民族的特色性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把现代中国园林的精神与人类的意念融为一体,那么,我们国家的现代园林的发展速度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也会指日可待,对于国人的态度也会起互一定的引导作用,引导人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与大自然进行交流,与先进的科技及优秀的文化进行交流。

参考文献:

1、 陈小艺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 中国园林 2013年第1期

2、 孙子健 试分析我国的园林设计艺术 中国园林 2013年第11期

篇9

【关键词】现代简约风格;室内环境设计;注意事项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在纷扰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希望得到一份简洁、宁静的生活环境。基于这种因素的影响,人们生活中的各项事务都逐渐摒弃繁杂的风格,呈现出简约化的趋势,尤其是现代化的居室环境,居室作为人们放松身心的最佳场所,其设计风格和效果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因此,现代化的居室环境在适应人们生活需求的情况下逐渐具备了简约化的风格。

一、现代简约风格的简述

对于室内环境设计流派中的简约风格,社会上没有形成一致的定义和评价,不同的人对于现代简约风格有不同的理解。有些人认为简约是将额外的符号删除掉之后剩下的部分;还有些人认为简约是将繁琐的细节抛弃之后,剩下事物本质的部分。虽然人们对现代简约风格的说法不尽相同,但是实质性的意识还是一致的,就是要求将多余的元素进行剔除,通过尽可能少的方式和手段来对事物进行感知和创造,以一种简约的形式来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反映。

二、现代简约设计的内涵

1.量的简约

在现代的室内环境设计中,将大量的造型内容进行删减或者是更改,然后再将这些内容进行重新的排列,使之以一种单一排列规律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量的简约。各种简约的几何形态构成了整个室内环境的整体,在统一的同时又不失情趣。

2.风格的简约

在简约的室内环境设计中应该尽量避免繁琐无用的细节;将生活中的艺术元素和纯真元素提取出来;应该保障室内空间的层次性、整体性、流畅性以及自然性;形成一种协调、自然以及统一的审美感觉,体现一种简约的艺术氛围。

3.质的简约

其实,真正的简约设计是一种质上的简约。室内环境中的构成元素没有减少,只是按照一种比较科学合理的方法和规律进行了重新的整理,让这些元素从无序变的有序,让人看上去比较的简约,并且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三、现代简约风格室内环境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在功能方面

利用有限的空间来使事物的使用功效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在家具的选择方面,不能够过分的要求家具的形式美,而应该对家具的使用功能多加重视,坚持实用性原则,去除多余无用的装饰。简约风格体现的不仅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更能够体现深刻的人生哲学。

2.在空间方面

哪怕是最小的室内空间,也一定要显现给人们一种宽敞的感觉。在家具的安装、装潢设计、室内的造型等方面,都要要充分的将家具和空间的协调性最大限度的表现出来。所以,在进行简约现代风格的室内环境设计的时候,应该在专业人员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室内的空间元素进行全新的排列。此外,应该注意做好室内和室外环境的过度设计。最后,现代简约风格在空间的设计上方面还强调在方面要尽量选择几何图形或者结构。只有一个能够引起人们心灵共鸣的室内环境,才能够让人们对生活产生美好的愿望和感受,才能够让人们的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

3.在色彩方面

实现合理科学的色彩搭配才能够突出室内环境设计的简约和自然。色彩是室内环境设计中最能够凸显效果的一种因素,并且具有造价低廉以及施工方便的特点。要想改变室内环境的氛围,那么,对室内环境的色彩进行设计和施工成为最实惠同时又最节省时间最佳方法。色彩的使用影响着人们对室内光线和空间的感觉。所以,在色彩的设计上首先就是要进行色彩的选择,通过对色彩的选择来改变室内环境的感觉。要将各种自然色彩引用到室内环境设计中,实现装点室内的作用。其次就是避免室内环境中使用过多的色彩,过多的色彩会给人造成一种杂乱的感觉。最后就是要尽量多使用一些干净的色彩进行搭配,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4.在材料的选择方面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各种自然材料被广泛的应用到了现代室内环境的设计中,天然材料不仅能够反应出人与自然之间一种和谐的关系,而且还给人一种健康、淳朴的感觉,帮助人们放松心情,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所以,简约现代风格的室内环境设计在材料的选择上,应该尽量的选择自然的材料,充分的体现简约和淳朴的风格。避免使用过于华丽的材料和繁琐的装饰,要体现出装饰材料的质感和肌理,在体现天然美感的同时,给人一种简约的感觉。此外,在材料的选择上慎用玻璃、铝合金的材料,这类材料给人的感觉会比较的冷漠。奢华材料的使用仅仅能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美感,但是却忽视了整个室内环境的内涵和气质。相比之下,只有仿生材料或者自然材料的使用才能够实现现代居室的简约和自然,才能够让人们在喧扰生活的影响下得到身心的放松以及心灵的净化,从而使生活更加的健康和理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简约的现代风格已经成为了室内环境设计的全新发展趋势。简约设计注重的是以一种简约的方式来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因此,人们要想拥有比较简约的室内环境设计,就需要从材料的选择、色彩的搭配以及空间的设计方面入手,对室内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营造一种简约大方的生活环境和氛围,从而实现人们心灵的净化,帮助人们健康快乐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张敏言,张立太,孙薇.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室内环境设计[A].2012年工业设计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2.

[2]盛忠谊.现代室内设计目的及材料与照明[A].2012国际现代包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

[3]高翠萍.符号在室内设计中的提取与运用[A].Proceedings of the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C],2009.

篇10

关键词:“互联网+”;现代农业;微观经济学;失地农民;企业发展策略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8-0012-02中国图书分类号:F320;F49文献标志码:A

“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核心矛盾是广泛协同的广域微观经济形势与农业地区相对闭塞的信息之间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开放式市场背景环境与渴望独立封闭运行的农业地区居民期望之间的矛盾。农村淘宝、新农村电商、乡村振兴规划、新农村建設等领域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均来自这两种矛盾。因此在微观经济领域研究解决这两种矛盾的方案,是当前发展农村经济、开拓现代农业市场的重点[1-2]。

1“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基本经济架构

狭义的现代农业是指在集约化、规模化大田作物生产基础上进行农业生产的经济模式。该模式可以在规模化的基础上减少农产品的单位成本,在集约化的基础上提升农产品质量。这一模式需要较大的生产规模,一般现代农业的农场规模均在667hm2以上,国内示范园区的农业生产规模一般超过6667hm2。

广义的现代农业包括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家庭农场等模式。这些模式的规模略小于集约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模式,但要求在农业生产中更加精益化,对操作者的运营水平、农业技术水平都有较高要求。

在“互联网+”经济模式下,要求在现代农业的基础上引入广泛协同的操作机制,即在收播作业、喷洒维护、土肥管理、水利灌溉等方面均由专业、分工细化的企业进行操作,且在股权配置、资金来源等方面开拓渠道[3-4]。

同时,在农产品销售领域,“互联网+”农业经济也彻底摆脱了国营粮站的单一收购机制,实现与食品深加工企业、饲料企业、连锁商超、线上电商等渠道的广泛协同合作,在物流配送方面也与专业的物流配送企业进行合作。

2现代农业人本核心节点的分析

在乡村振兴规划中,主要是安置本地的失地农民,解决其就业问题,但在实际工作推进中,遇到了诸多困难。核心矛盾在于农民的就业欲望较高与相对短缺的知识技能储备之间的矛盾,以及完善的现代农业从业培训机制与相对低迷的农民再培训需求之间的矛盾[5-6]。

大部分世代耕作的农民并不认为自己缺少农业知识或技能。现代农业要求农民具备水利机械、收播机械、喷洒用航空器等操作技能,而传统耕作农民不具备相关操作经验。传统农民的耕作经验更适应小规模耕种。在规模化农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农民难以满足农田作业的要求,同时没有意识到自身与专业人才之间的区别,导致了部分失地农民对就业环境不满[7]。

即便在以小规模种植为核心的家庭农场运营中,金融机构提供了扶持性贷款支持,但参与运营的农村人口缺少对家庭农场的财务管理、资产统筹、运营管理、市场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经验,缺少整体项目规划和法务运营,导致在运营过程中存在极大风险,大部分家庭农场设立后3~5年就会出现危机。

因此,大部分现代农业企业更倾向于雇佣本科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管理人员进行项目管理,而不雇佣当地失地农民,这就进一步激化了项目与失地农民的社会冲突。

3“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现实问题及原因分析

3.1现代农业大幅度提升了农业企业的从业门槛

在规模化、集约化运营的现代农业中,不仅要求从业者根据化验数据结果对水、土、肥进行管理,还要求农业工人拥有驾驶各种重型设备的基本技能,包括重型拖拉机、联合收播机械、农民维护飞行器等。这就大幅度提升了农业工人的从业门槛,使大部分农业人员失去工作机会。对于愿意接受培训的中青年失地农民,有关部门已经提供了免费的培训课程[8-9]。

3.2“互联网+”经济模式大幅度提升了农业企业的管理门槛

“互联网+”现代农业企业要求有完整的6大企业板块,包括行政、运营、技术、人事、财务、市场等。因为现代农业企业属于新兴企业,面临的问题比较复杂,管理压力较大,因此对管理者的要求远超过其他行业。大部分农业企业转型为“互联网+”农业企业后,由于团队经验不足或者渠道不完善等原因,导致管理漏洞频出,多数企业在转型3~5年会遇到严重的企业危机[10-13]。

4.1为基层农业工人提供培训机会

目前大部分地区让农民进入工厂生产线工作,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应对具有一定田间耕作经验的农民进行现代化农业技能培训,提高其技能,才能真正促进农村发展。实际上,相关技能的培训周期一般短于2个月。对农业企业来说,对招聘失地农民进行带薪培训,可以提高其就业能力[14]。

在对大部分失地农民的调查中,超过90%的失地农民不接受政府补贴培训的原因包括培训期间缺少工资性收入,以及培训结束后没有合适的岗位、相关技能在非农业企业中用途不大等。

由于大部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较低,企业可以承担失地农民2个月内的培训期工资支出,且几乎所有失地农民完成技能培训后可随时进入并胜任工作岗位,无需度过岗位适应期。“企业给工匠以尊严,工匠给产品以质量”的基本社会原理,可以让农业企业快速获得高素质劳动力资源。

4.2加强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提升企业综合管理实力

“互联网+”农业企业是农业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生产上规模化、发展上生态化、管理上精益化、技术上现代化是农业企业的“新四化”目标。但由于农业企业存在特殊性,导致大部分有丰富项目经验的管理人员在农业企业实际管理中,发现之前的经验与实际需求不符,这就要求农业企业持续进行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

企业的管理创新需求与相对落后的创新通道之间的矛盾是当前的核心矛盾,其中企业创新通道的搭建是主要矛盾。一方面,现代农业企业需要聘用具有专业管理能力和丰富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对企业进行管理;另一方面,企业应该鼓励管理人员不断学习,不断革新管理机制。

4.3加强“互联网+”经济环境的广泛协同体系搭建工作

现代农业企业必须与专业的农机、农技、农资服务企业建立稳定高效的合作关系,必须与农产品销售和物流企业建立稳定高效的O2O供销通道,必须与相关的农业主题投资机构之间形成稳定的资本合作渠道。

2016—2019年是现代农业企业的第一个黄金发展期,大量资本涌入农业企业,也有大量项目管理企业转入农业项目运作,但受到当时房地产行业余温影响,农业企业的整体市场环境并不完善,包括农业供应链环境和农业金融环境等,因此这些项目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遇到诸多阻力。

2020年我国已经明确将对房地产行业关注转移到基础工业领域,金融机构进行商业房地产投资的风险大幅度提升。这时虽然进入农业行业的投机资金减少,但农业企业有较大的发展机遇。通过建立符合“互联网+”现代农业企业发展模型的现代农业项目,在“互联网+”微观经济学模型下构建合理的广泛协同体系,这一阶段将是农业企业发展的真正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