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产业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5: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源再生产业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资源再生产业分析

篇1

【关键词】统计分析;生产经营;企业资源统筹

一、统计分析的内涵

统计分析是将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生产经营活动综合在一起,运用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过程与阶段分析相结合,并分别以动态分析、定量分析和过程分析为主的方法,进行系统和全面分析,较综合地评价企业在短期和长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以促使企业根据统计分析数据和结果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策略,适应外部环境以求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生产型企业为例,围绕产值产量统计为核心,综合统计人员负责企业全面统计工作,贯彻执行上级规定的统计报表制度,报送各类专业统计报表,具体共包括15类,如生产统计、人力资源统计、设备统计、能源统计、财务统计、销售统计、科技统计、质量统计、安全统计、环保统计以及技改投资统计等,并做好统计分析工作,使统计核算与各项业务的日常原始记录、台账等结合起来,确保企业统计数据的统一性、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二、企业统计分析在生产经营中的应用

(1)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统计分析。企业外部经营环境是指企业周围的、不受企业控制但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外界因素(包括宏观社会经济环境、市场需求和供给能力、行业和竞争对手情况等)。企业必须正确认识客观环境及其变化,开展企业经营环境的调查与分析,弄清楚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的机遇与威胁,以便采取正确的措施,抓住机遇、规避风险,使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2)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统计分析。从总体上看,企业内部统计分析就是从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中,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的评价,研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在规律,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在恰当的宏观约束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企业内部分析主要从投入、生产、产出、管理及综合几个环节和内容进行。一是企业投入要素与生产经营状况的统计分析。企业经营活动中必须要有一定量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对这三个方面的分析,不仅要分析投入情况,而且要分析其经营、运行与管理等情况。第一,企业员工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合理配置和使用本企业的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才。人力资源开发过程需要利用统计数据分析,其中包括人员数量统计、人员结构统计、人员培训与数量和结构变化关系的统计、劳动生产率统计、工资总额统计等。这些数据统计任务,有助于研究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配置状况,促使企业建设一支素质高、布局合理的人力资源队伍。在企业发展现阶段务必要重视劳动生产率统计分析。第二,企业劳动资料的配备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条件。生产设备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企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企业生产设备统计包括:企业设备数量及其变动统计分析、企业设备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生产设备管理情况的统计分析以及企业设备生产能力的统计分析。第三,企业资金是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必要保证。对财务资金状况的统计分析主要包括企业资金的筹集、企业资金的投放与使用、企业资金的回收与分配以及企业资产的经营与管理等内容。二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统计分析。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统计数据具体反映企业的生产情况(产值、产量、预算、工业增加值等)、销售情况(销售量、销售产值等)、产品质量情况(产品质量等级品率、成品一次交检合格率、内外部质量损失率等)、产品产销存情况,产品能耗情况(水、天然气、电力、热力消耗、),以及科技(新产品开发)、市场等情况。三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统计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成果,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经营过程中在财务上获取的成果。它综合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经营状况,是考核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利润等指标的实际与增长情况。盈亏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位置,判断企业的盈利和发展能力,有助于企

业检查经营目标完成情况,评价生产经营决策的结果,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四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统计分析。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提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统计分析建议:深入剖析成本升降的内因与外因,以便采取措施;增加产量和销量,开发新产品,提出合理化建议,工艺创新,管理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为实现产销平衡创造条件等,从而进一步挖掘潜力,促进成本费用的减少,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因此,我们在进行总体综合统计分析时,一定是经过广泛、深入的统计调查、整理和汇总之后,做出的计划、调节、控制、预测和决策的整体分析结论。

三、统计分析促进企业资源统筹

(1)统计与财务资源统筹。统计与财务从不同的角度为企业搜集和分析生产经营活动资料,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不同层面的资源与信息。在统计领域,统计核算离不开财务,财务核算方法、内容和手段应用于统计之中,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统计学的内涵;在财务领域,统计方法作为数量计算和数量分析的技术手段运用于财务分析,有很多财务问题都借鉴了统计方法来予以处理和解决。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现代企业更注重市场信息的搜集与分析,这就要求财务处理相关事务时,要合理利用统计方法和手段。(2)运用统计分析手段搞好趋势预测工作。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企业竞争日益加剧,企业日常管理面临全面的转轨与转型,企业的经营管理越来越精细化,越来越需要对市场趋势进行预测和行为决策。例如,全面预算中的概率预算、标准成本差异中对统计指数因素分析方法的运用,销售预测和成本预测所采用的趋势预测模型、长期投资决策中的风险价值标准差计算,这些统计分析方法极大丰富了管理会计的内涵。(3)实现企业资源统筹的方法。由于企业统计核算与其他各专业口在研究方法、内容和对象以及服务对象上存在着差异,所以在指标口径上出现不同是在所难免的,要本着的原则进行协调统一,从而进一步规范核算指标。对于相同指标,力求在指标含义、口径和计算方法上保持一致;对于内容有差异的指标,应明确标注使用说明,以免相互混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企业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数据库平台,这样既可以消除财务数据多元化现象,又能充分发挥统计综合分析的功能,为统计与各专业口的资源整合提供有力保证。

总之,统计分析能够得出生产与分配之间、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预测性统计分析和决策帮助。与此同时,其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分析资源,有利于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对企业资源统筹具有深远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彭巧.如何做好企业的综合统计工作及经济分析[j].企业导报.2011(1)

[2]周淑娟.统计分析预测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j].经济论丛

篇2

关键词 环保产业;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7-0100-02

1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

首先借由国内外对于环保产业范畴的界定,进行分析,结果得知,目前国际上对于环保产业的范畴界定,已扩及包含能资源等项目的广义上的定义,我国目前环保产业的推动,因环保产业所涉及的主管机关甚多,其相关法源及政策,亦相显得分散,此现况将不利于环保产业的发展。我国环保产业目前尚无一致性的范畴界定,相对亦缺乏客观的环保产业的产值、人力等统计资料,仅能由环保设备及其零件出口值,得知小部份产值现况资料,而环保支出统计,亦可显示环保市场的需求,惟我国环保支出的统计方式及资料,与实际上仍有落差。目前仅能由每年度环境工程及相关系所毕业人数,得知基本产业人力的供给量。此外,借由企业及政府环保公共工程的下水道建设的案例分析,可得知环保产业与企业、政府间的供需关系,以及未来的发展契机。

但是环保产业于推动上,最终需依赖产业资讯平台的建立与整合,以提供政府于立法、施政以及环保产业于发展策略上的参考,然环保产业工作的推动,其性质为跨领域亦为跨部门的属性,故提升平台的层级,有利于统筹各部会的分工,借以推动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

2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的检讨与分析

环保产业对于法规的制定及政策的施行深具敏感性,而法规对于环保产业则具有明显的导向性,法规及政策的导向都将牵动并影响环保产业的发展,故于推动发展环保产业的同时,更应将其相关的法规及其所推动的政策依据环保产业现况结构及经济发展情势作一综合性的分析研究,以建议政府于法规及政策上的调整,使其更有利于环保产业的发展。

主管机关依其权责分层依法行政,导致权责分散,且整体统筹的功能性薄弱,而环保产业是综合性的科技产业,其各相关行政主管机关依各专业拟定出,各该领域的法规及产业发展政策,然却导致相关资料过于分散,各自为政的情形。

环保产业为一综合性的科技产业,各产业间的关连性高,如能建置一统筹资讯平台,借由平台上的专业人员对环保相关法源及政策、国内外环保市场分析等相关研究,将可更有效提升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

能资源产业及生物技术产业(环保〕,为具前瞻性及技术创新性的产业,亦符合未来环保潮流的趋势,政府应加强着眼于此等产业的相关法规增定以及产业发展政策的研拟,由法规及政策的落实引领出相关产业并强化的。

政府的污水下水道、自来水系统及管网建设、废水回收等公共工程建设,对于相关使用设备、器材等硬体设施,应优先采用国内产品,并得优先采购具环保标章的环保产品,以利扩大内需进而促使国内产业发展。

各政府行政主管机关于环保相关的法源及政策作为依据,对于促进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实有所帮助。然而我国现况的情形为各环保相关的法源及政策各有其推动权责机关,如相关主管机关,其虽系针对各自的专业及行政功能上,对环保相关事项进行立法及施政推动,惟环保相关的产业是否能直接受惠及接受辅导,以及产业该如何执行?未来如何因应政府诸多法源及政策,用以调整其产业结构与市场的布局策略。针对上述,政府应建置一产业资讯平台,将国内环保相关的法源及政策推动事项逐一纳入分析,且借由平台内的各类资料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及研究分析,用以建议环保产业于发展上的方向及因应国内外趋势,进行相关技术研发以及接受政府适当的补助与辅导。

3 环保产业发展要提升资源再生产业竞争力

为促使资源化产业不断成长,并提升业者妥善清理工业废弃物的能力,期使废弃物能以更妥适的方式获得处理,使能减轻环境的负荷,借以创造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兼筹并顾的优质产业环境,主要内容要项如下所示:

掌握资源再生产业市场资讯及健全法令制度。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现况与趋势分析;调和资源再生相关法令;研修订资源再生产品规范或规格及国家标准草案

强化产业运作规范及管理。办理再利用许可审查;维护资源回收再利用资讯管理系统及相关资料更新;针对个案再利用工厂进行查核及追踪辅导;办理公告事业废弃物种类的再利用机构查核、追踪辅导;办理个通案再利用机构及审查委员座谈会;办理再生产品制造厂商评鉴。

协助产业再生技术研发与提升。做好研发平台强化与推广;工业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再利用技术建立。

推动产业资源循环利用,提升产业绿色竞争力。辅导特定产业提升资源回收再利用;

工业废弃物再利用;构资源再生对温室气体减量效益评估模式;强化网络资讯及提供技术咨询辅导;工业废弃物清理作业辅导。

协助产业整体行销,拓展再生产品市场。编印资源再生相关技术手册;办理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环保产品相关销售促进活动;办理绩效优良奖初评审查工作。

篇3

关键词: 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废弃资源再生产业高新知识技术产业

中图法分类号: F―0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1770(2009)02-060-04

一、旧全球化时代的三次产业分类模式及其历史局限性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此消彼长的力量博弈构成了人类社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具体表现为人类社会产业分类模式的演化。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化,新兴传统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力量博弈构成了人类社会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也正是这种动力机制的作用,产业绝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社会产业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此消彼长、力量博弈的历史进程;就是一部新兴产业从诞生到淘汰或进一步更新,以及对其他产业与整个社会产生影响的历史进程。

传统的三次产业分类模式,以及产业重心沿着一、二、三次产业向前演进的理论,对于分析旧全球化时代的产业结构演变过程比较适用,但是,随着现代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这种划分方法的缺陷和局限日益暴露出来,已不能正确地反映现代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已不能准确地体现新全球化时代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总之,传统经济运行方式在生态经济意义上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日益突显,要使经济运行建立在一个稳定和持续的基础上,就必须使经济运行与环境资源之间形成一种相对和谐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经济运行方式,包括对传统三次产业分类模式的调整与变革。

二、构建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是新全球化的时代要求

我们有必要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原因、规律及其机制作出探讨,同时也希望能够指明产业发展、产业创新、主导产业的更替、产业革命等一系列趋势。此时此刻,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以新科技革命、知识革命与生态文明理念为基础的新全球化时代,新型的、适应先进生产力、社会分工发展需求的产业分类模式建构迟滞与传统的、不适应先进生产力、社会分工发展需求的产业模式之间形成空缺,迫切要求我们建构一种新型的产业分类模式――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

20世纪末,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全球化时代。这一时代在结构和特点上与旧全球化时代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从而构成了人类社会产业发展新的历史地平线。高新知识技术、资本及其所属要素(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的跨国界流动,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依存、互动的知识技术、资本整体。发达国家为了满足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欲望,驱使知识技术、资本奔走于全球各个角落,它们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发展中国家所遭受的一切挫折与挑战,都与这一新时代的本性、结构和特点有关。那么,新旧全球化时代的本性结构和特点,差异何在?1 产业经济基础差异:从工业化走向后工业化,信息技术、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整个全球化的存在基础发生本质变革。工业革命以后,一直到20世纪下半叶,旧全球化时代产业经济基础主要是机器――电力大工业,产业轴心是工业文明。而人类现阶段所处的新全球化时代则是以新科技革命和知识革命为基础,产业轴心是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2 全球化结构构成内涵的差异:旧全球化时代是一种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相融合,资本与劳动相叠加,城市乡村二元发展的结构模式。新全球化时代则是一种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融合,知识经济与资本经济相叠加,生态环境与城市、乡村相协调的新型结构模式。3 全球化统治或治理方式的差异:旧全球化时代主要依靠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和武力输出,以国家强权和殖民主义同盟来实现对全球的实力控制。新全球化时代尽管有美国的实力型霸权政治存在,但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通过人才掠夺或信息科技、政治文化及互联网、大众传媒手段从而造成信息鸿沟、科技鸿沟。全球角逐已从实体层次向知识信息为代表的智能层次转变。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使先进文化、优秀人力资源成为各国各民族的核心竞争力。

三、新全球化时代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的基本内涵

笔者在借鉴传统三次产业分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生态智能型产业体系的构建,不只是形式上的改变,更注重从内涵上予以创新,因为只有内涵的创新,才能带给整个产业体系框架革命性的变革。

(一)人类社会产业的三大层次

产业是一个反映人与环境资源关系的范畴,深刻地映射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度与性质,表征着人类征服和控制自然的能力,依据这一缘由,笔者把人类社会产业分为三大层次:

第一层次,环境资源为人类服务的产业层次

在这一层次,人类从环境资源中索取的物质流(人的物质产品)占主导地位,并且在生产物质流的过程中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环境资源是手段,人类是目的。农业、工业都隶属于这一层次,物质流以及主要由物质流产生的能量流,共同从环境资源顺向流入人类社会。

第二层次,人类为人类服务的产业层次

在这一层次,以物质流为基础形成信息流(人的精神产品)占主导地位,信息流在这一层次中具有累积效应。人类是手段,人类也是目的。这一层次,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和经济活动主体――人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但在消费物质流过程中向环境排放自己的废弃物。第三产业以及高新知识技术产业都隶属于这一层次。

第三层次,人类为环境资源服务的产业层次

在这一层次,信息流带动物质流、能量流逆向返回环境占主导地位。这一层次,主要解决环境资源的再生能力与净化能力,人类与环境资源如何协同进化问题。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以及废弃资源再生产业都隶属于这一层次。

设定三个产业层次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生态平衡,物质流、能量流从环境中顺向流入人类社会,在人类社会又产生信息流,最终在信息流的引导下,逆向返还环境,人类社会与环境资源达到一种协同进化,达到一种物质、能量的平衡。

(二)新兴产业之内涵意蕴的界定

1.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

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主要是进行保护、恢复、再生、更新、增殖和积累环境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的产业集群。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是基础性的产业。也就是说,没有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其他物质生产部门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谈不上在这些物质生产部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种服务业,它联接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是自然与社会建立桥梁的产业。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以维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投入物质产品和人力资源以恢复与改善环境资源状况或提高其质量,旨在增加环境资源存量,开辟新的资源利用途径,以及增加环境承载力,从而实现人类对环境资源的索取的权利与对环境资源的反哺义务的平衡,提高资源基础功能。

2.废弃资源再生产业

废弃资源再生产业主要包括:一、社会废弃物再资源化,专门进行废弃物搜集工作,然后经过处理,重新供给企业进行再生产。二、社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专门处理废弃物使之无害化,它是将人类生产、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进行处理,使之变成可以继续利用的再生资源,或将废弃物变成对环境无害的过程,也可以称为墒处理产业。废弃资源再生产业的作用对象是社会废弃物,与自然资源相比,废弃物是高墒物质,我们要通过产业途径使之重新低墒化。社会废弃物是不灭的物质,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废弃物再资源化是必须,也是可能的7。

3.高新知识技术产业

在新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产业经济活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即生产力的根本转向――从工业生产力向信息生产力转变;经济活动的中心已由物质生产向高新知识技术生产转变,高新知识技术已经成为经济生产中的首要因素,知识、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对经济活动起着主导作用。高新知识技术产业是以高新知识技术(信息流)生产、加工、运输为主的产业;主要是由信息流带动物质流的产业;高新知识技术产业产品价值的构成,知识和技术所占的比重远大于原材料、能源与劳动力成本的总和;随着高新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我国企业如果不向发达国家购买知识产权、知识专利,不需几年,所生产的产品就会遭到市场的淘汰,这就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残酷性,这也

一、旧全球化时代的三次产业分类模式及其历史局限性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此消彼长的力量博弈构成了人类社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具体表现为人类社会产业分类模式的演化。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化,新兴传统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力量博弈构成了人类社会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也正是这种动力机制的作用,产业绝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社会产业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此消彼长、力量博弈的历史进程;就是一部新兴产业从诞生到淘汰或进一步更新,以及对其他产业与整个社会产生影响的历史进程。

传统的三次产业分类模式,以及产业重心沿着一、二、三次产业向前演进的理论,对于分析旧全球化时代的产业结构演变过程比较适用,但是,随着现代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这种划分方法的缺陷和局限日益暴露出来,已不能正确地反映现代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已不能准确地体现新全球化时代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总之,传统经济运行方式在生态经济意义上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日益突显,要使经济运行建立在一个稳定和持续的基础上,就必须使经济运行与环境资源之间形成一种相对和谐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经济运行方式,包括对传统三次产业分类模式的调整与变革。

二、构建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是新全球化的时代要求

我们有必要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原因、规律及其机制作出探讨,同时也希望能够指明产业发展、产业创新、主导产业的更替、产业革命等一系列趋势。此时此刻,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以新科技革命、知识革命与生态文明理念为基础的新全球化时代,新型的、适应先进生产力、社会分工发展需求的产业分类模式建构迟滞与传统的、不适应先进生产力、社会分工发展需求的产业模式之间形成空缺,迫切要求我们建构一种新型的产业分类模式――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

20世纪末,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全球化时代。这一时代在结构和特点上与旧全球化时代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从而构成了人类社会产业发展新的历史地平线。高新知识技术、资本及其所属要素(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的跨国界流动,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依存、互动的知识技术、资本整体。发达国家为了满足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欲望,驱使知识技术、资本奔走于全球各个角落,它们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发展中国家所遭受的一切挫折与挑战,都与这一新时代的本性、结构和特点有关。那么,新旧全球化时代的本性结构和特点,差异何在?1 产业经济基础差异:从工业化走向后工业化,信息技术、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整个全球化的存在基础发生本质变革。工业革命以后,一直到20世纪下半叶,旧全球化时代产业经济基础主要是机器――电力大工业,产业轴心是工业文明。而人类现阶段所处的新全球化时代则是以新科技革命和知识革命为基础,产业轴心是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2 全球化结构构成内涵的差异:旧全球化时代是一种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相融合,资本与劳动相叠加,城市乡村二元发展的结构模式。新全球化时代则是一种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融合,知识经济与资本经济相叠加,生态环境与城市、乡村相协调的新型结构模式。3 全球化统治或治理方式的差异:旧全球化时代主要依靠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和武力输出,以国家强权和殖民主义同盟来实现对全球的实力控制。新全球化时代尽管有美国的实力型霸权政治存在,但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通过人才掠夺或信息科技、政治文化及互联网、大众传媒手段从而造成信息鸿沟、科技鸿沟。全球角逐已从实体层次向知识信息为代表的智能层次转变。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使先进文化、优秀人力资源成为各国各民族的核心竞争力。

三、新全球化时代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的基本内涵

笔者在借鉴传统三次产业分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生态智能型产业体系的构建,不只是形式上的改变,更注重从内涵上予以创新,因为只有内涵的创新,才能带给整个产业体系框架革命性的变革。

(一)人类社会产业的三大层次

产业是一个反映人与环境资源关系的范畴,深刻地映射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度与性质,表征着人类征服和控制自然的能力,依据这一缘由,笔者把人类社会产业分为三大层次:

第一层次,环境资源为人类服务的产业层次

在这一层次,人类从环境资源中索取的物质流(人的物质产品)占主导地位,并且在生产物质流的过程中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环境资源是手段,人类是目的。农业、工业都隶属于这一层次,物质流以及主要由物质流产生的能量流,共同从环境资源顺向流入人类社会。

第二层次,人类为人类服务的产业层次

在这一层次,以物质流为基础形成信息流(人的精神产品)占主导地位,信息流在这一层次中具有累积效应。人类是手段,人类也是目的。这一层次,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和经济活动主体――人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但在消费物质流过程中向环境排放自己的废弃物。第三产业以及高新知识技术产业都隶属于这一层次。

第三层次,人类为环境资源服务的产业层次

在这一层次,信息流带动物质流、能量流逆向返回环境占主导地位。这一层次,主要解决环境资源的再生能力与净化能力,人类与环境资源如何协同进化问题。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以及废弃资源再生产业都隶属于这一层次。

设定三个产业层次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生态平衡,物质流、能量流从环境中顺向流入人类社会,在人类社会又产生信息流,最终在信息流的引导下,逆向返还环境,人类社会与环境资源达到一种协同进化,达到一种物质、能量的平衡。

(二)新兴产业之内涵意蕴的界定

1.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

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主要是进行保护、恢复、再生、更新、增殖和积累环境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的产业集群。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是基础性的产业。也就是说,没有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其他物质生产部门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谈不上在这些物质生产部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种服务业,它联接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是自然与社会建立桥梁的产业。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以维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投入物质产品和人力资源以恢复与改善环境资源状况或提高其质量,旨在增加环境资源存量,开辟新的资源利用途径,以及增加环境承载力,从而实现人类对环境资源的索取的权利与对环境资源的反哺义务的平衡,提高资源基础功能。

2.废弃资源再生产业

废弃资源再生产业主要包括:一、社会废弃物再资源化,专门进行废弃物搜集工作,然后经过处理,重新供给企业进行再生产。二、社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专门处理废弃物使之无害化,它是将人类生产、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进行处理,使之变成可以继续利用的再生资源,或将废弃物变成对环境无害的过程,也可以称为墒处理产业。废弃资源再生产业的作用对象是社会废弃物,与自然资源相比,废弃物是高墒物质,我们要通过产业途径使之重新低墒化。社会废弃物是不灭的物质,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废弃物再资源化是必须,也是可能的7。

3.高新知识技术产业

在新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产业经济活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即生产力的根本转向――从工业生产力向信息生产力转变;经济活动的中心已由物质生产向高新知识技术生产转变,高新知识技术已经成为经济生产中的首要因素,知识、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对经济活动起着主导作用。高新知识技术产业是以高新知识技术(信息流)生产、加工、运输为主的产业;主要是由信息流带动物质流的产业;高新知识技术产业产品价值的构成,知识和技术所占的比重远大于原材料、能源与劳动力成本的总和;随着高新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我国企业如果不向发达国家购买知识产权、知识专利,不需几年,所生产的产品就会遭到市场的淘汰,这就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残酷性,这也客观上决定了我国把高新知识技术产业从第三产业中独立出来进行强化发展的紧迫性。

(三)新兴产业在生态智能型产业非类模式中的层级界定

1.强调一种生态学原理的层级界定,这是一种物质流的循环方式。资源提供者(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生产者(农业、工业);消费者(服务业、高新知识技术产业);分解者(废弃资源再生产业)四维一体,以后资源不是由自然环境直接提供,而是由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提供并且负责开发、培育、保护环境资源,是自然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人”。以前自然环境就是资源的直接提供者,以后,自然环境不再是资源的直接提供者,而是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资源提供是有代价的,而不是过去那样无偿使用、滥采滥用。按照环境资源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物质流动的方向,在经济系统的物质入口增加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在出口端进一步加强废弃资源再生产业12。如果说正向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环境资源保护努力是具有节流意义的减物质化,那么逆向的废弃资源再生和环境资源修复过程则是具有开源意义的减物质化。

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高新知识技术产业和废弃资源再生产业组成了一条环形的产业链条,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发现、保护和再生环境资源,为第一、第二次产业活动提供生产对象。第一次产业即广义农业,获取环境资源从而为人类提供基本的生存必需品;第二次产业即广义工业,加工取自于环境资源的初级产品,提供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次级产品;第三次产业即广义服务业,连接人类产业的各个环节,连接生产与消费,促使利用环境资源的生产与消费过程最终得以实现。废弃资源再生产业把人类社会排放的废弃物进行处理,然后又回归自然或者作为再生资源流入人类社会。增加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与废弃资源再生产业后的产业链条既完整和全面地反映了经济活动的先后层次,又能够体现经济系统与环境资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过程,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协同进化。

2.强调一种融合、创新的层级界定,这是一种信息流的循环方式。高新知识技术产业为其他五个产业提供知识、技术支持,一种无形的融合,这就是产业智能化。传统三次产业分类模式主要是针对工业化发展而设计的,这种产业分类模式普遍遵循所谓同质性原则,即一种产品由一个产业来生产,诸多产品与诸多产业处于一一对应的关系中。产业融合是信息化进程中一种新型产业发展形态,相对于传统工业时代产业分类普遍遵守同质性原则而言,我们要以信息化、知识化共同营造的新全球化时代为基础,充分反映信息融合基础上产业融合这一新特点。产业融合不仅是技术融合,更是涉及到服务以及商业模式乃至整个社会运作的新方式。高新知识技术产业主要脱胎于第三次产业,但其创新活跃,对其他所有产业都具有大幅度的辐射作用。新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生产力的飞跃,体现了人类社会产业活动深度和广度,以及经济活动中分工协作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形式日趋多样的现状。高新知识技术产业绝大多数目前正处于形成时期,某种程度上对传统产业寄生性大于独立性。随着经济与知识技术水平的提高,由于高新知识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与改造,使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其自身活动方式范围和技术水平也相应提高,所以,高新知识技术产业具有融合性。

(四)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的性质特征

1.可持续性

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具有可持续性是因为其自身存在的生态学规律,具有环境成本内生化及全过程控制污染,以低成本投入、低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和高经济效益的运作模式,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同进化,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在演进过程中,按照符合生态系统有机循环原理建立发展模式,使不同类型的产业部门建立起经济资源利用和再利用的有机循环模式,尽可能地消除生产与消费环节对环境的破坏,达到产业与自然和社会环境共同可持续发展和谐统一的目的。新兴产业在经济与环境资源之间以及经济体系内容之间形成的正反馈机制,降低了经济活动的外部性,提高了产业的技术关联水平,增加了产业结构体系内的系统关联层次13。

2.绿色循环性

相对于传统产业分类模式而言,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更加注重控制生产和再生产所需的资源投入的数量与质量,资源的使用应具有高效率,而且以利用可再生和无污染的资源为主,它遵循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产出与投入要素相关的产业行业和企业间形成生态或产业链条,以保证在上一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可以作为下一生产过程的投入原料来加以利用。在产业经济体系中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表现出绿色循环的特征。

3.效益性

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可以给国家和企业带来效益,否则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是难以实现的。由于现在的国家和企业都在不断地追求经济效益,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现阶段抛弃效益去追求环境保护是不可能的。但是,从经济与环境资源的理论来看,向生态型产业转化与效益的提高是不矛盾的,相反地,是相辅相成的。利用循环经济理论、工业生态学、清洁生产来发展经济,可以加快技术发展速度,充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企业效益增加了,也就有了更多的资金、技术进行维护环境资源的技术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不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企业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样也提高了。

4.普适性

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适用于每一个国家,具有普适性。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实施,产业的生态化、智能化在发达国家渐成潮流,这一发展不仅使三次产业向智能化目标演进,而且与环境资源保护有机结合,而环境资源保护是超越国界的,不是单独一个国家就能完全实现的,无论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而言,产业生态化、智能化都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虽然每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具有其特殊性,产业生态化、智能化的过程阶段也不同,但是其目的和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达到国民经济各行业对环境友好,使得人类与环境资源和谐发展、协同进化14。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杨艳琳. 资源经济发展[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薛晓源. 生态文明研究前沿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 2007.

4.张象枢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5.阎兆万. 产业与环境[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6.屈超. 信息经济对产业划分的影响[J].山东财经学院学报. 1996.

7.马云泽. 世界产业结构软化趋势及启示[J].桂海丛论. 2004.12.

8.郎涛 杨滢. 第四产业的内涵及经济增长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12.

9.韩凌. 李书舒. 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类比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04.

10.袁增伟.毕军. 生态产业共生网络形成机理及其系统解析框架[J].生态学报 2007.08.

11.汪涛. 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分类理论――立体产业分类理论 [J].学术交流 2000.11.

12. 魏杰. 当前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几个问题 [J].经济经纬 2006.02.

13.周振华. 新产业分类:内容产业、位置产业与物质产业 [J].上海经济研究 2003.04.

14.孔令丞. 李悦. 论产业经济发展新趋势[J].财经问题研究 2003.09.

15.何继善戴卫明. 产业集群的生态学模型及生态平衡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5.01.

篇4

[ 关键词 ]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一、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

1.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产业结构调整是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目的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改善.产业结构合理性的主要标志是:能合理利用资源;各产业部门协调;能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能提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能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等.

2.“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增长方式可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即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外延扩大再生产就是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增长。而内涵扩大再生产,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来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益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水平的提高。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的方式分成两类,即粗放型经济和集约型经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由“少数人”先富型向“共同富裕”转变。

二、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提升二者之间关系

总体上讲产业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的提升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

1.产业结构对增长方式的影响

在经济生活中,通常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分析增长方式的构成,该生产函数如下:y=f(L,K)=ALαKβ其中A代表技术状态,L代表劳动,K代表资本αβ分别代表劳动和资本产出弹性。其对数形式为 lny=lnA+αlnL+βlnK 由此可知 ,经济增长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技术的提高,二是劳动和资本要素投入的增加。

在产业结构低端如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中,如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当外界需求增加,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对劳动力的工资提升,这将促使劳动供给增加,进而增加产量。同样,在资本密集的产业结构中,市场需求增加,将导致企业对产房,机器等资本品的需求增加,从而投入更多在资本品上,引起最终产量增加。这种由于需要增加资源投入而带动产量增长的方式为粗放型增长,这种增长所带来的产品附加值较小,因而也可以视为外延型经济增长。

这种产业结构一般存在于农业或低技术工业领域中,所带来的粗放型增长数量扩张速度很快,成本较低,而且由于不需投入大量的固定资产导致风险较小。但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由于受制于资源有限,给此种粗放型增长方式带来了发展瓶颈,而且,粗放增长方式存在着严重的生产效率低,资源浪费等现象,不符合长期可持续的发展的总体规划。

在产业结构较为高端的高技术领域,当外界需求增加时,企业将选择增加技术含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办法来使产量提高,即为集约型或内涵型经济增长方式。

这种产业结构一般存在于第二产业中高技术领域或第三产业中,所带来的集约型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资源利用效率高等诸多优点,但由于改善技术,或更换更先进的设备投入成本较大,生产较高,对科学技术要求较高,见效缓慢,而且有可能导致失业率的升高,所以这种增长方式在不发达或发展中国家还不是很普遍。

2.增长方式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当一个国家采取粗放型增长发式时,将会采取以增加劳动力而带动产业增长,如此用劳动替代技术将导致总福利减小 ,产业结构低端化。采取集约型增长方式,将引导国家向技术密集型发展。

具体来讲,当企业资本充足,市场需求增加时,为扩大在生产,当企业选择集约型增长方式时,企业将会投入更多资本在技术开发和机器改进上,企业产品科技含量较高,附加值较大,而且资源利用率较高,形成高端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

3.增长方式与产业结构的相互依赖和制约

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是相互依赖和制约的。然而,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选择同时又受到资源禀赋和国内收入水平的制约,如果一个国家科技落后,由于技术和需求的制约而不能获得预期的集约型增长。而当一国资源贫乏,人口稀少,而采取粗放型增长的策略将很快面临资源瓶颈,生产可能取消下移而难以得到经济增长。

三、中国现阶段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

在以前的发展中,我国由于地大物博,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且人口众多,发展多属于粗放型,这在一方面带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失业率下降,另一方面也使得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以致于发展速度趋于递减,且面临资源瓶颈制约,不满足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国应在长期内适度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素质,使结构高端化的同时,就业率不受很大影响,最终实现内涵式的可持续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钟淦恩:通货膨胀、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读战后日本通货膨胀史有感,兼论我国的物价政策[J];社会科学;1980年01期

篇5

关键词:流通创新 现代商贸再生产 生产和消费

引言

生产和消费之间的链接纽带就是流通,因为对于社会商品贸易的再生产以及社会经济运行来说,流通具备着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但是由于一些社会思想因素,导致了对流通地位与作用的忽视,虽然流通理论也随着经济的发展有所进步,但是和一些国外的主流经济学理论所取得的成果相比,我国学者们对流通创新理论的研究就略显薄弱了,很多内容都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研究。我国学者对流通创新理论的相关研究,一直还处在一个边缘化的状况,并尚未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且独立的学科体系与框架。所以,本文就流通的创新和现代商贸再生产的地位以及作用进行分析,以利于通过流通创新促进现代商贸的再生产。

流通创新理论的三级演进史

(一)流通理论的发源史

流通理论的发源史也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前古典经济学中,对于分工与使用价值的研究。在这一阶段,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数据分析,最终发现了社会分工的产生以及货币充当交换媒介的职能,这是流通理论也就是商品交换最开始的发展历史。第二阶段是“重商主义”对货币、生产以及财富的专注。在这一阶段中,虽然“重商主义”推动了古典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将经济学研究的领域从流通领域转向了生产领域,直接导致了流通理论被忽视的结果。第三阶段则是古典经济学对价值创造、分工和生产,以及流通理论等问题的研究。在这一阶段中,经济学家们对经济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移到了生产领域,然而,经济学家更多的是去关注主流经济学,并认为流通的过程是不会创造财富的,这样更直接导致了进一步对流通相关的理论研究的忽视。

(二)流通理论的缺失史

流通理论的缺失史是自边际主义革命之后开始的,简而言之,就是边际思想导致经济学的发展偏离了分工思想,此后,新古典经济学的体系也转变成了以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为基本理论框架的体系,学者们对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在此之后变成对供求分析的资源配置问题。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的转变导致了在虚拟市场的基本假设中,流通企业、组织以及交易等很多比较关键的问题,都已被过度的抽象化,并且还形成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经济活动是没有摩擦、没有损耗的思潮,这种理想化的概念同时也影响了流通在社会商贸再生产中的地位,基本上可以说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合理性,也没有了其存在的意义,这就形成了流通理论在古典经济学中的缺失。

(三)流通理论的回归史

流通理论的回归史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制度学派对交易和组织等一些问题的普遍重视。在这一时期内,受到流通理论在古典经济学中的缺失,直接导致对流通问题相关研究的断层。第二阶段是新古典经济学派对分工和市场理论的重视,这时,新兴的古典经济学家通过引入超边际分析法,重新构建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与学科体系,加大了对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这也让流通理论的研究渐渐地回到了社会商贸再生产研究的主流中,但就目前来看,国内经济发展研究的重点还是停留在生产与消费方面,对流通在经济的运作中所发挥的作用认识仍然不足。

流通演进史在我国的秉承与拓展

我国的经济学理论来源于马克思经济学原理,并且深受马克思经济学的影响。马克思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流通本身只是交换的一定要素,或者也是从总体上看的交换”,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马克思经济学对于流通理论也是有所认知的。而且可以看出,并不是任意一个商品的交换都能形成流通,流通是有一定内在要求的,它必须以商品的价格为前提,并且是由商品交换的一系列活动所形成的交换行为体系。

马克思经济学对流通创新理论的认识,主要是沿着一些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关于社会商贸再生产的研究思路进行理解和认知的,他对这些经济学家的观点,尤其是“四要素”中的一些合理的部分进行了吸收和秉承,并用发展的眼光解释了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与生产力水平下的四个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变化。这样也就影响了马克思经济学对流通理论的一些看法,也导致其在看待流通理论时比较看重交换,即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那种一般性的交换。由于马克思经济学在看待社会商贸再生产与交换问题时,主要是从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角度出发的,所以,他的核心与重点还是放在生产与社会商贸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些生产关系问题,对流通创新理论以及其地位、作用等还是不够重视,而我国的经济学主要是来自于马克思经济学原理,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深度影响并限制了我国的一些经济学者对流通创新理论的研究。

虽然我国的经济学来源于马克思经济学原理,并且深受马克思经济学的影响,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流通创新理论也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使得我国对流通创新理论的研究也在马克思流通理论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更全面的发展。

在1986年的全国中青年流通经济理论讨论会中,就已经在会上针对流通的范畴提出了“一重、二重、三重、线性与立体”的流通观,同时,还针对我国流通的地位以及作用进行了很深入的讨论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我国的流通领域专家进一步提出了很多重要的创新理论和观点。杨昌俊就提出了“生产流通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统一”,此后又有杨承训、陈学工等提出了一系列的流通创新理论。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社会经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市场经济地位的确定,流通在社会经济的运行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这时又出现了如徐从才、陈阿兴以及高铁生等将流通理论上升到了产业的创新高度,还提出了“流通产业论”。随着我国学者们对流通创新理念认识的不断提高,流通创新理论在我国的发展也是逐步的完善,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实践与利用。

现代商贸再生产的本质内涵

在现代商贸中,分工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还可以让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在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下,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这也使人类社会从比较原始的自然经济阶段迈入了商品经济阶段。而分工则让早期的物物交换逐渐演变成以货币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交换,这样一来,社会商贸再生产也就成为了以交换为目的的扩大化的再生产,而且,商品的生产、流通以及交换就是此时社会商贸再生产的组成部分。在这个经济关系中,比较主要的是由生产者、流通者以及消费者等之间形成的关系,而在这个经济性、社会性的经济关系中又掺杂了生产、流通以及消费服务等诸多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在此基础上,我国经济学学者对经济的研究就应该以生产、流通和消费之间的经济关系,以及这三者之间的资源配置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研究更好地协调、处理并解决经济活动中所出现的一些冲突,但是,不管是现行的国外主流经济学还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中,都忽视了生产和流通、以及流通和消费之间所存在的经济关系,只看重生产与消费之间所存在的问题。

虽然西方的主流经济学与经济学对流通问题都做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在商品价值以及使用价值的问题上,二者都忽视了使用价值。而实际上,使用价值才是社会商贸再生产的最根本的目标,微观经济主体和经济要素之间最核心的纽带也是使用价值。同时,具备使用价值的社会性、经济性活动,才是社会商贸再生产最根本的出发点,也可以说是最根本的目标。因为,社会商品贸易的再生产的开端就是使用价值的生产,并且以使用价值的流通为过程的,以具备使用价值的消费作为社会性、经济性活动为结束的。再深一层也就是在社会商贸再生产中的每个经济关系,都是在使用价值的联系下形成的互相作用和互相联系的关系。因此也可以说,消费者对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的追求,就是社会商贸再生产以及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流通创新在现代商贸再生产中的地位及作用

(一)流通创新在现代商贸再生产中的地位

在现代商贸中,社会商贸再生产就是使用价值的商品再生产。而在生产阶段,厂商会根据要求将不同的要素进行组合加工,然后得到具备新的使用价值的商品。对于这些具备不一样使用价值的商品,会在分工与专业化等约束的基础上,考虑到交易的成本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都将尽最大的可能去降低成本,最终实现使用价值的转移。而对于现代社会的商贸再生产活动来说,其本质也就是将使用价值的环节:生产、流通、消费三者有机地连接起来。这三个环节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社会商贸再生产循环的整个过程就是由这三者共同构成的。所以,这三者是一体的,如果缺少了某一环节,那么社会商贸再生产必将难以进行。可以说,生产、流通以及消费对于社会商贸再生产来说,既是构成部分,同时也是维持、保障社会经济运行顺畅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流通创新在现代商贸再生产中的作用

流通创新在社会商贸再生产中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在生产与消费之间是不可替代的。所以,我国流通创新在保证我国的社会经济以及社会商贸再生产的顺畅进行中应该发挥着根本性作用。

凝聚着流通业者劳动的价值增值过程。首先,从流通业者的劳动价值来看,流通业者是将商品,即使用价值的载体,从生产的领域转移到了消费领域,这个过程可以把流通业者的劳动融入到被流通的商品之中,这样一来,再根据劳动价值论中的相关理论,可以得出这个过程必然会将被流通的商品价值有所增加的结论。其次,经历了流通的过程之后,商品的市场价格也会有所上涨,这是相对于流通业者在取得商品贸易时的价格来说,从这一方面也可以证明经过了流通过程的商品,其价值增加了。所以就可以得出商品在经历了流通之后会被赋予更多的价值与内涵的结论。其实质就是流通业者将自己的劳动凝结在流通的商品之后,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会增加,商品的使用价值在流通的过程中得到了升华。

实现使用价值在时空、产权转移的过程。从使用价值的本质上来看,流通的过程就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追求,并让商品的使用价值得以消费,最后再通过获得使用价值,为消费者提供心理与生理的双重体验。简而言之,流通所实现的使用价值的传递以及转移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使用价值在空间、时间、数量以及产权关系等方面的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要素与资本等所出现的转移与变化。

基于矛盾运动的交易费用节约过程。流通不仅实现了使用价值的增值与传递,还承担着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即降低交易的费用,这一点在市场经济中表现的十分明显,同时也十分重要。因此,流通的过程就是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实现了交易成本最优化的目的,并且这个过程也具备社会性和经济性,虽然交易成本并不一定是最小的,但是可以保证是最优化的结果。

结论

经济的现代化离不开流通创新理论的发展,因为流通创新理论的发展可以让社会商贸再生产更好的进行,也进而推动了经济的循环发展,提高了经济的效率。因此,必须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市场经济这样的全球背景下,将流通创新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才可真正地将流通创新理论在现代商贸再生产中的作用积极有效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张得银,陈阿兴,丁宁.基于使用价值的流通地位与作用研究[J].商业研究,2014(1)

篇6

1.对我国自然资源开发模式的反思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技术落后的大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积聚财富的主要方式只能是大量开发自然资源,我国经济仍只能是资源开发型的经济。在实行资源开发型经济发展模式时,我国采取压低农副产品和原材料价格的做法,以刺激加工工业即第二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如在七十年代,按当时汇率计算,国内原油价格仅相当于国际油价的26.4%,目前也只达到国际油价的77%(严绪朝等,1994)。这种做法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从长远看,则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1.1影响了自然资源开发企业的自身发展

产品低价造成自然资源开发企业长期低利、微利,甚至亏损,自身积累不足,难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制约了自然资源开发企业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于粮价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农业基础投人不足,已严重动摇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再如,石油工业全行业到1991年底,累计负债余额达691亿,资本负债率达到75%(严绪朝等,1994);国有重点煤矿1993年产煤4.6亿吨,亏损高达50多亿元,平均每吨原煤亏损达1087元(据王森浩1994年文推算)。

1.2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采、低效中利用和浪费

产品低价除了造成自然资源开发技术的落后外,还迫使企业在利益驱动下,乱采滥挖,采富弃贫,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破坏自然资源,造成严重浪费。如1990年,我国原煤产量10亿多吨,竟消耗掉40多亿吨煤炭储量,回收率仅为25%;有的小煤窑采1吨煤竟丢掉8.9吨,回采率仅为10%(王和,1994)。另据对1800多个重要生产矿山的调查,70%的有用组分得到综合开发利用的矿山仅占2%;有用组分有半数得到综合开发利用的矿山只占15%;而75%的矿山其有用组分的回收率均在25%以下(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土规划和地区经济司等,1992)。

原材料低价在刺激加工工业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也使企业不注重提高利用效率,在资源利用上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的状态,以巨大的自然资源消耗维持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造成了严重的浪费。目前,我国单位能源所创造的工业国民生产总值只相当于美国、法国的10.61%,前西德的9.09%,日本的7.56%,即使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较低的,仅相当于印度的50%(世界资源研究所等,1993)。

1.3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目前、我国约有1/3的耕地受到水上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6%,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其养分损失至少折商品肥40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上百亿元,其他如沙化、盐渍化损失也达100亿元,草原退化面积接近1亿公顷,并仍以每年100多万公顷的速率在退化(曲格平,1989)。

森林覆盖率仅为13.9%,人均林地面积不足0.12公顷,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5%,并且每年以2-3%即230-345万公顷的速度减少,我国3万余种植物中有4、5千种正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有的濒临灭绝(国家环境保护局,1987)。

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晋陕蒙接壤地区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基地,这一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86.5%,土壤侵蚀模数高达1-3万吨/年,年向黄河输沙量近4亿吨左右,占向黄河输沙量的1/4。神府、东胜矿区废土废渣堆积总量达6800多万吨,其中有60%直接倾倒于河流,有的地方河道淤积,造成泄洪困难,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据测算,该矿区年环境成本为3819.6万元,平均每生产1吨原煤的环境成本为1.05元(西安煤炭设计院,1990)。

我国正在实行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转变,与这一新的经济体制相适应,改革自然资源的开发

模式,利用经济手段加强环境管理,减少资源开发的外部不经济性,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蒋庭松等,1991,1991,1993)

2.1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理论基础:自然环境资源价值论

我国长期实行原材料低价的资源开发政策,除了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外,还因为理论认识上的一个错误,这就是片面地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自然资源是天然存在的,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没有价值和价格。

其实,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并不是马克思的本意。马克思指出:“作为要素加人生产但不需要代价的自然要素,不论在生产中起什么作用,都不是作为资本的组成部分加人生产的……但是如果在发展的进程中,必需提供的产品比利用这种自然力所能生产出来的还要多,也就是说,如果必须在不利用这种自然力的情况下,或者说在人或人的劳动的协助下生产出这个追加产品,那末一个新的追加的要素就会加入到资本中。”这说明,马克思认为,自然力没有价值存在一个界限,一旦超过这个界限,人类就要为此追加劳动,自然力也就具有价值。这是因为,自然环境资源的再生产过程,首先是自然再生产过程,在一定限度内,自然环境资源可以自然地更新、再生、恢复和增殖;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强化,其自然再生产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人类必须付出劳动,这就使它具有社会再生产的性质。因而,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即为在其自然再生产能力之上,人类为维护、恢复、增殖自然环境资源所应付出的必要劳动时间。

马克思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由此可见,商品的价值是再生产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考察自然环境资源价值,应从生产以及再生产自然资源所“必需的”劳动而不是“实际付出的”劳动角度进行,才不会因为人类的历史失误而低估了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

自然环境资源社会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包括两类,第一类是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后,为改善生态环境状况而进行的劳动,如治理污染、治抄保水、植树造林等,这类劳动可以称为直接劳动;第二类是在某项自然资源开发行为发生前预见到其将对生产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为保护生态环境,改变该项行为本身所付出的劳动、或伴随该行为发生的同时而附加的劳动等,如开发替代品、提高技术水平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消耗等,这类劳动可以称为间接劳动。

2.2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作用机制:外部不经济性的内化

根据环境经济学理论,自然资源开发产品价格应当等于边际生产成本(MPC)、边际外部成本(MEC)与边际使用者成本(MUC)之和.MPC是自然资源开发的边际成本,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生产成本;MEC是在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所造成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的损失;MUC是由于现在开发自然资源而放弃的其未来效益和价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然资源本身的价值。自然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经济手段是通过各种方法,使这些成本能反映在原材料的价格中,从而通过市场和价格机制使资源开发活动循着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行。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收税和收费。这是经济手段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政府通过征收税费而使环境成本和资源价值直接反映在产品价格中,也就是将外部不经济性直接内化到资源开发生产过程中,从而刺激开发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由于存在市场竞争机制,若开发者使用了超过社会所必要的、平均的自然资源消耗量,或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程度超过了社会平均水平,则其付出的税费(即反映在产品价格中的MEC和MUC)也就高,其个别劳动时间就会超过社会劳动时间,则在其将个别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时,其利润就会低于社会平均利润;反之,若其自然资源消耗量、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都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则会获得超额利润,这就刺激企业不断降低成本以追求更多的利润,而当大多数开发者的MEC和MUC都下降时,整个社会的MEC和MUC也会相应下降。

押金制度。政府要求自然资源开发者在开发前交出一定数额的押金,当开发者按照一定要求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予以恢复和补偿,如植树造林、复垦等以后,再将其返还,否则予以没收。这实际是通过押金迫使开发者从事前述第二类自然环境资源再生产劳动,这样该类再生产劳动也会反映在开发者的产品价格中,再通过竞争机制使其不断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使用。

政府拨款。政府对经济上不能盈利的环境保护项目进行拨款补助,从而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这实际是由政府从事自然环境资源的第一类社会再生产活动。

创造市场。上述手段都是与价格有关的措施,而创造市场则是直接为环境商品创造一个市场,使其在市场上直接交换,最典型的创造市场是许可证交易。这一类经济手段也是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使自然资源的开发权和生态环境的使用权向经济效率最高和环境效益最好的开发者配置。

2.3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优点:效率

由于开发者之间存在着知识、技术水平、装备条件等的差异,每个开发者有着不同的边际成本,存在着不同的最佳自然资源开发水平和最佳环境污染水平。在采用行政手段进行环境管理时,往往会因“一刀切”而使开发者的资源开发量和污染水平高于或低于最佳水平,造成浪费,影响了效率;而经济手段则通过市场机制使各种资源在不同开发者之间得到合理配置,使每个开发者的资源开发量和污染水平均达到最佳水平,由个体最优从而实现总体最优,提高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

3.我国自然资源开发环境管理的现行经济手段及其评价

我国目前实行的经济手段主要是征收税费,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税务部门征收的资源税。《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规定:“国家对矿产资源实行有偿开采。开采矿产资源,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中华人民共国资源税条例(草案)》规定了石油、煤炭、盐等9个资源税税目。

资源产业管理部门的收费。如地质矿产部门征收的矿产资源费;水产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规定征收的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建设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征收的地下水资源费;林业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征收的林地补偿费、伐除林木补偿费、森林植被恢复费等。

土地管理部门征收的土地复垦保证金。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征收的排污资。

某些地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试行征收的生态环境补偿费。如福建省对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征收环境补偿费;江苏省对集体矿山和个体采矿业征收矿产资源费和整治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对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选矿征收排污费;山西、内蒙古、湖北、陕西、新疆等省、自治区也制定了对自然资源开发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的有关政策,准备付诸实施。

上述各种经济手段对于遏制自然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筹集环境保护资金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政出多门,缺少协调。如上所述,各个部门与自然资源开发有关的收费名目繁多,有的相互之间重复,有的缺乏法律依据,没有得到明确的授权,这就削弱了国家作为自然环境资源所有者代表实现其价值的权威性,影响了这一手段的效果。

缺少科学依据,激励作用不强。没有根据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以及开发活动的损失为基础制定收费费率,标准偏低,从而难以刺激开发者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手段单调。如上所述,运用的经济手段绝大部分为征收税费这一种,而其他经济手段则运用甚少。

资金挪用严重。既然收取的费用是自然环境资源价值的体现,是自然资源产品成本的一部分,那么,为了维护自然环境资源的再生产,这些费用必须再投入到自然环境资源的恢复、保护与增殖项目中去,但被挪作它用的现象却时有发生。挪用的另一个表现形式,也是最普遍、最不被人注意的形式是,根据管辖权限收费,安排使用。这就造成位于一地的开发者向在另一地的管辖者交费,这样,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的破坏就不能得到补偿,这部分价值实际是被挪到别处使用了。

4.关于我国运用经济手段进行自然资源开发环境管理的建议

4.1加强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与价格研究

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与价格研究,是运用经济手段进行自然环境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的基础,税费及押金标准的制定,以及对交易市场的监督,都需要以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评估为依据。我国各级土地管理局组织力量,评定了城镇土地的基准价格,作为土地交易、调控土地市场的依据。这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做法,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基准价值量进行评估,为管理和决策服务。

4.2理顺各种收费的关系,建立我国自然资源开发的资源税费和生态环境税费体系根据自然资源开发产品的价格构成,从环境保护角度看,经济手段所要影响的主要是MEC和MUC两个部分。MEC部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环境污染损失,通过排污费收取;一部分是生态破坏损失,通过拟议中的生态环境补偿费收取,这便构成了自然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税费体系,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征收。MUC部分,以及部分属于MPC的公共部分,则构成了自然资源开发的资源税费体系,可由资源产业管理部门负责征收。建议根据这样的体系构想,对现有收费进行清理,保证两个体系之间、以及每个体系内部各项收费之间的关系明晰,并通过法律文件加以明确。

4.3强调费用—效益分析在自然资源开发项目评价中的地位

建议尽快制定和完善自然资源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应对自然资源的价值、开发活动的效益及其生态环境破坏损失作全面估算,并进行比较,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为项目成立后所要征收的资源税费和生态环境税费的确定提供依据。

4.4取消补贴、提高原材料价格

经济手段的核心就是使自然资源开发产品即原材料的价格,反映开发过程的完全成本,因此,应当取消对资源开发的财政补贴,放松对原材料价格的政府控制,使价格能够对资源开发者和利用者产生调节和刺激作用。也不必担心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导致通货膨胀,分析表明,真正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引起的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上涨幅度较小,其最大弹性系数在0.6左右,即原料价格上涨1%,总体物价水平最多上涨0.6%;而且前面的分析表明,一个合理的价格体系最终是能够导致成本下降,从而使物价水平下降的。

4.5综合运用多种经济手段

在征收自然资源开发的资源税费和生态环境税费的同时,应注意运用其他经济手段,特别是为环境保护创造市场,如实行资源开发权拍卖和交易。对一些缺乏税费征收标准或难以专门制定标准的开发项目,可在对资源进行价值评估的基础上,对开发权进行招标拍卖,将拍卖所得资金作为生态环境的恢复费用;并逐步建立开发权的交易市场。

篇7

关键词:现有产业分类方法 优缺点分析 局限性 消费者需求

A Research Review of the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the Demand of Consumers

Qin Danni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bstract: Firstly, the pape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six main theories of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in the world, which are Triple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Method;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wo Major Sectors; the Classification of Farming, Light and Heavy; The Classification of Production factors and Hoffman Classification. Secondly, the paper continues to analy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theory. Then, taking the analysis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s a foundation,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common limitation of the six theories is that they think more about production when classifying the industries, thus lacking the consideration of human beings. In other words, these theories don't take the demand of consumers into consideration, thus leading to fact that they can't satisfy the need of the modern society, in which consume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nd,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using the demand of consumer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 classifying the industry is a better way, which can adapt to the trend of the society well.

Key Words: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Limitation; Demand of Consumers

一、引言

为了研究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即产业结构的比例与变化,从而进一步解释产业经济发展的各类现象,揭示这些产业经济现象背后隐含的各种规律,我们需要对国民经济全部活动或部分活动进行划分,即产业分类。产业分类是研究国民经济结构的前提,是进行国民经济统计分析的基础。

目前,世界上现有的主要产业分类标准及方法包括:按“产业发展层次顺序及其与自然界关系不同”进行分类的“三次产业分类法”;按统计标准进行分类的“标准产业分类法”;按“产品的最终用途不同”进行分类的“马克思两大部类分类法”;按“物质生产特点不同”进行分类的“农、轻、重分类法”;按“生产要素集约程度不同”进行分类的“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以及按“工业生产的特点不同”进行分类的“霍夫曼分类法”(张树青,2009)。这些产业分类各有优点和不足,下面分别讨论。

二、三次产业分类法

(一)方法概述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该方法的阐述,三次产业划分范围如下: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①

该理论于20世纪30 年代由费希尔和克拉克首次提出。三次产业划分的基本点是根据人类生产活动发展史中劳动对象进化的特点和由此而引起的产业的时序为标志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分类。其中的第一次产业是指广义的农业,划分依据为第一产业的属性为取自于自然;第二次产业为广义的工业,划分依据为第二次产业的属性为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第三次产业是广义的服务业,划分依据为第三次产业是繁衍于有形物质财富生产活动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汪涛,叶元煦,2000)。因此, 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被形容为一棵大树, 第一次产业如同树根, 第二次产业如同树干, 第三次产业就好比是树叶(杨治,1985)。自其被首次提出以来, 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先后引用, 以对各自的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进行宏观分析。

(二)优点

1.三次产业分类法是产业结构研究中最重要的产业分类法之一。它把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三次产业,比较简洁, 对于从宏观上研究产业结构变化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因此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采用。在我国, “三次产业” 分类法对我国国民经济统计和考察经济结构的长期变动趋势具有借鉴意义的。

2.“ 三次产业” 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 它包括了物质生产和非物质性生产。作为一种较完整的国民经济结构分类法, 它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3.同时, 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的发展顺序,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需要的迫切程度和满足这些需要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人类生产活动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体现出了清晰明确的发展线索,而且同社会分工的发展顺序也是大致吻合的。

4.所有的传统产业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三次产业划分基础上的。它是其它方法产生的基础。

(三)缺点

1.第三产业的内涵过于简单和笼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需求结构日益升级,导致日益多样的分工和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产业正涵盖起愈加丰富的社会生活领域,同时包容进越来越多的人类经济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新兴的产业和产业群逐渐产生,第三产业在一个国家的产业系统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而“三次产业”分类法将整个人类活动中的非直接物质生产部门统统归集于第三产业,这样的分类方法导致对第三产业内涵的规定具有局限性,造成对新兴产业划分的不科学性,同时也无法满足产业细分的需求。因此,对第三产业进行细分、整合等重新划分是时展的需要。

2.三次产业划分的理论思考具有强烈的时代烙印。该方法是在20 世纪30- 40 年代提出的, 是以工业时代的产业经济发展为客观背景的是与整个工业经济时代相适应的,但随着发达经济国家或地区先后由工业经济社会过渡到后工业经济社会或知识经济社会, 产业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围绕信息产业化浪潮展开的“第四次产业”讨论和以寻求可持续发展途径为目的而展开的“环境产业”、“资源产业”、“生态可持续工业”、“高技术产业”的讨论,把一批新兴产业的归属、地位、本质揭示问题提到产业经济研究的热点中来(汪涛,叶元煦,2000)。传统的三次产业分类方法已无法适应目前的经济环境,越来越难以准确地揭示现代产业结构的演变特征,作为一种理论分析工具的经济解释作用大大削弱,可操作性越来越弱。

3.三次产业分类法主要是对生产者部门进行分类,较少考虑到最终消费者,而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消费者占据主导地位,是典型的“买方市场”。显然,争夺消费者已经成为各企业的主要目标,为此,他们必须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以满足顾客需求。因此,产业结构的演进会越来越与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方向相一致,这就意味着对产业进行划分时必须将消费者考虑进去,并对其需求结构进行分析。这是“三次产业”分类法所无法做到的。

三、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ISIC)

本节首先对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进行概述,接着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

(一)方法概述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ISIC)是联合国为了统一世界各国的产业分类而颁布的产业分类法,简称产业分类的ISIC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凡是能够在市场上通过交换取得收入的经济活动,都应纳入产业分类范围。它采用的是在大部门分类中再按细类别逐层分组的方法,将国民经济活动分为A- Q17 个部门,部门又分成若干类别, 类别下面分成若干个组, 最后把组分成若干项, 形成部门、类别、组和项的四级结构, 并规定了相应的统计编码, 以便于计算机处理。在划分产业时, 标准产业分类法主要考虑, 包括全社会产品和服务的种类、生产工艺和技术的相似性以及统计上的需要和方便等因素(杜曙光,2009)。从本质上讲, ISIC方法是一种层次分类法。目前,采用和改编自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2. 0 版有49 个国家,采用和改编自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3. 0 版有94 个国家②。如北美产业分类体系(NAICS)就是与国际标准产业体系有关的相关型产业分类体系的典型代表。

(二)优点

1.这种分类法把全部经济活动进行了分割, 并使之规范化, 有很高的完整性。

2.同时由于该方法充分考虑了统计上的需要和方便, 所以基于这种分类法所作的统计具有很高的可比性, 能够为各种各样的产业结构分析所利用,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3.有很高的权威性。该方法从诞生至今,已历经半个多世纪, 经过多次修订 ,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类的最成熟、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标准之一。

(三)缺点

1.由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对经济活动分割的规范及完整,导致其体系过于繁杂,如在NAICS美国分类中,其总分条目就有1170条(邓尚杰,1999),这使得实际运用中有许多不便。

2.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产生的背景是为了使世界各国在产业分类中对各自经济活动部门有一个大致相同的划分标准, 从而使产业分类统计资料在各国之间能进行对比分析,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统计需要。但是,统计需要只是企业分类的目的及意义的一个方面,还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调整分类方法。

3.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从根本上看还是基于生产而不是需求的角度设计的。如1948 年ISIC 初稿分类的一般原则中明确指出:该体系对所有经济活动分类是按照产业来划分, 而不是按照职业或商品,该体系的分类基础是多数国家现存的产业结构, 而不是任何单一的原则, 诸如工作方法、原材料特性或产品用途等③。可见,该方法强调的是各国现存的经济结构,按照其生产方式而不是产品性质来进行划分的。又如,ISIC1. 0 版的分类原则中有这样一条:该体系中各机构完全按照经济活动类型进行分类。因此, 即使所有制形式不同, 只要从事的经济活动类型相同, 这些机构就被分在同一个组。同样, 在制造业中, 只要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类型相同,那么它们也被分在同一组。④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即使企业从事的经济活动类型相同,而产品功能、性质等都有很大区别,却也无法在产业分类中体现出来,这是该方法一个严重的缺陷。在当今的“买方市场”下,如果不充分考虑产品的性能以及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程度,那么,将无法对产业进行最恰当的划分。

四、两大部类分类法

本节首先对两大部类分类法进行概述,接着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

(一)方法概述

这是马克思提出的分类方法,他写道:“社会的总产品, 从而社会的总生产, 分成两大部类:Ⅰ生产资料:具有必须进入或至少能够进入生产消费形式的商品;Ⅱ消费资料:具有进入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的形式的商品。这两个部类中, 每一部类拥有的所有不同生产部门, 总合起来都形成一个单一的大的生产部门:一个是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 另一个是消费资料的生产部门。”⑤他认为,社会各部门分为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通过两大部类的市场交换和各部类内部分部类之间的市场交换,各部门同时实现再生产所需要的物质补偿和价值实现。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劳动创造价值,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物质财富。

(二)优点

1.从物质生产出发来研究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 但它所揭示的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却无疑适应于资本主义经济的一切阶段,对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2.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的历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产品分为截然不同的两大部类( 即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从而建立了全新的再生产理论。列宁认为, 把社会产品分为两大部类乃是谈论实现问题的出发点(奚兆永,1980)。所以该方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三)缺点

1.马克思《资本论》所要研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而作为他分析起点的商品, 也只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劳动产品。这就表明,该方法所强调的产品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局限性。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如今的经济形势与马克思创作《资本论》时相比,已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也是该方法的局限性所在。

2.马克思是在作了一系列假设条件的前提下来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的。据有的同志统计, 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 这种假定条件有24条之多(罗季荣,1982),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 就是抽象掉了整个非物质性生产领域(郝仁平,1986)。在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时代, 非物质性生产(劳务)相对来说还很不发达,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微小。马克思说:“ 资本主义生产在这个领域中的所有这些表现, 同整个生产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可以完全置之不理。”⑥。但在当今社会,非物质性生产告诉发展,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在物质需求得以满足的基础上越来越关注非物质方面的需求,这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中非物质性企业的急剧发展,我们无法再忽略非物质生产领域,这就使得两部类分类方法无法满足目前产业分类的需求。

3.虽然从目的上看,两部类分类法是按照商品的最终用途来进行划分的,但该方法不够细化,对具体生产部门的归属没有给出明确的划分依据,同时,许多商品具有生产和消费两方面的用途,其归属问题很难确定,这些都导致该方法的可操作性不强,在实际运用中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4.该方法与其它分类方法不同的是,其分析口径不一致,如ISIC分类法是在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基本思路一致,而马克思提出的两部类分类法则是从再生产角度出发进行分析的,导致其结果很难进行比较,这给经济统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五、农、轻、重分类法

本节首先对农、轻、重分类法进行概述,接着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

(一)方法概述

“农、轻、重”的分类法最早源于前苏联。即以物质生产部门创造财富的理论为基础,产业分成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大部门。这里: “农”指广义的农业, 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等;“轻”指轻工业, 主要包括纺织、食品和印刷等工业部门;“重”指重工业, 主要包括钢铁、石油、电力、机械等工业部门。

(二)优点

1.“农, 轻、重”分类法的优点是直观和简单易行,方便确定产业的界限,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1980 年发表的《世界各国工业化概念和趋向》中也采用轻重工业的概念。

2.适用性强,“农、轻、重”分类法产生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但同时,对于包括我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缺点

1.对生产部门的划分不够完整,没有涵盖所有的生产部门,对目前的经济形势不具有适应性。该方法强调了前苏联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三大领域: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但在如今这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这三大产业明显无法涵盖所有的生产部门,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及创造力促使一大批新兴产业逐渐涌现,对于如“信息产业”、“环境产业”、“资源产业”、“生态可持续工业”、“高技术产业”等的讨论越来越多,这些产业的出现导致的归属不明确问题是“农, 轻、重”分类法的局限性所在。

2.可操作性不强。“农、轻、重”分类中轻、重工业的划分标准越来越模糊, 这种“非此即彼”的分类思想越来越凸现出其局限性(昝廷全,2002),导致在实际运用中存在很多问题,所以,这种方法只适合于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发展阶段,不适合于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发展阶段,即对当今世界的整个经济状况没有很好的适用性。

3.和三次产业分类法以及ISIC法相同,该方法过多地强调从生产角度对产业进行分类,在这样强大的买方市场中,消费者需求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正如在企业市场营销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分析目标人群,对消费者进行调查和分析,从而制定其营销策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性程度越来越高,企业的发展规划必然将与消费者需求相统一,这又进一步影响到整个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发展。所以,如今的经济形势要求我们对产业进行分类时必须从消费者需求出发进行考虑,而“农、轻、重”分类法显然不适应这样的社会现状。

六、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

本节首先对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进行概述,接着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

(一)方法概述

根据不同的产业再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依赖程度的差别, 可以将产业划分为资源集约型产业、劳动集约型产业、资本集约型产业和技术集约型产业等。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要素创造价值论。

1.资源集约型产业(亦称土地密集型产业)。是指在生产要素的投入中需要使用较多的土地等自然资源才能进行生产的产业。土地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泛指各种自然资源,包括土地、原始森林、江河湖海和各种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自然基础。与土地资源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农矿业、包括种植业、林牧渔业、采掘业等。

2.劳动集约型产业(又称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单位劳动占用资金(资本)较少的产业,该类型产业对劳动的依赖程度更大。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物化劳动消耗比重较低,活劳动消耗比重较高。

3.资本集约型产业(又称资本密集约型产业)。是指单位劳动中占用资金(资本)数量较多的产业,该类型产业对资本(资金)的依赖程度更大。

4.技术集约型产业(又称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集约型产业(又称技术密集型产业)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内容较多,或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产业,该类型产业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更大。

(二)优点

1.这种方法能够揭示产业的资源优势和生产力状况,并且能够反映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生产投入要素比例的变化, 体现生产力的动态变化,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2.适用性强,不受时展的影响,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可使用;

3.基于对一国资源优势和生产力变化的研究,对于一国制定产业政策、产业发展规划具有指导性作用。

(三)缺点

1.该产业划分依赖于把各个产业使用的各种资源的组合在产业之间进行比较,所以,它是一种相对的划分,不存在绝对的划分基准。所以在实际使用中存在“非此即彼”的问题,很多产业的划分界限不清楚,比较模糊。

2.该方法极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对于资源的依赖程度的判断是没有准确的衡量标准的,所以难免会掺杂进人为因素,造成分类结果缺乏客观性和可比性,这是该方法的局限性所在。

3.该方法是以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低作为划分依据的,强调生产要素投入比例的变化,因此,和三次产业分类法、ISIC法以及“农、轻、重”相同,都是从生产角度进行分析的。正如之前提及的,产业结构的演进会逐渐与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方向相一致,这就意味着对产业进行划分时必须将消费者考虑进去,并对其需求结构进行分析。而这是生产要素集约法所无法做到的。

七、霍夫曼分类法

本节首先对霍夫曼分类法进行概述,接着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

(一)方法概述

是指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的分类法,他将产业分为:消费资料工业、资本资料工业和其他工业。目的在于根据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的比例(即霍夫曼比例)的大小划分工业化的发展阶段。

从霍夫曼理论分析的内容和目的看, 他这样划分产业的主要用意是区分消费品产业和资本品产业。他划分这两类产业的标准是——凡产品的用途有75%以上是消费品就归入消费品产业, 凡产品的用途有75% 以上作为资本品就归入资本品产业。据此, 可以写出如下形式的产业经济系统:产业经济系统= ( {消费资料产业, 资本资料产业, 其他产业}, {它们之间的关系})(昝廷全,2002)。即该方法讨论的是消费资料产业、资本资料产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内涵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二)优点

1.从该方法的描述中不难看出,霍夫曼是以某一产业的总产品的最终经济用途, 把该产业划归为消费品产业或是资本品产业。他的着眼点是现实中存在的具体产业部门,即这个具体产业部门可能既生产资本品, 也生产消费品, 但按其产品的最终经济用途75%以上是用做资本品还是消费品来决定其归属。由于现实生活中,企业生产产品的方式和种类多种多样,大多数企业不会仅仅生产一种产品,所以这样的分类方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划分依据明确,“75%”是个清晰的界定标准,能够通过定性的方法得到相关数据,具有可比性和统计意义。

(三)缺点

1.75%的划分界线在实际工作中是难以划分和度量的,故只在特定条件下才有实际应用价值,在一般条件下没有可操作性。

2.消费品和资本品的划分界限不明确,有的产品可能既属于消费品,也属于资本品。这导致了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问题。

3.没有说明每类产业内部的结构问题,对其内涵的描述过于笼统概括,没有进一步的细分,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八、结论与启示

综合以上六种主要产业分类方法的优缺点,可以看出,其中大多数分类方法都是主要从生产角度出发对产业进行分类,尤其是在“三次产业分类法” “标准产业分类法” “农、轻、重分类法”和“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 中体现的更为明显。从产生角度出发进行分析的局限性,正如之前描述的,在于只对生产者进行了分类, 几乎没有考虑消费者, 它所反映的仅是单方面的生产结果, 无法看出最终消费是由谁承担的, 最终未能将生产与消费联系起来,或者说,未能从消费者需求的角度出发进行考虑,这就造成分类结果的不准确。

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今天,人们在各方面的需求也变得更具多样性和复杂性,如今的市场已经成为了一个消费者主导的市场,“以人为本”也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因此,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必须保证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在品种、质量、成本和交货期上能够随时适应社会和消费者的需求,这也是企业的竞争力所在。由此可知,传统的产业分类方法如果仅从生产角度进行分析显然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要求,而将消费者需求纳入考虑之中并将其作为主要分析因素是适应并最能体现当今社会发展趋势的。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统计标准. 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2003-5-28 (stats.省略)

②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U-NIDO) 、国际劳工组织( ILO) 和联合国统计部门( UNSD)1992 年的调查结果(http: / / unstats. un. org)

③Statistical Office of the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All Economic Act ivities[ S] . NewYork, 1949. 1- 3. http: / / unstats. un. org / unsd/ class/ family / historical/ isic/ papers/ isic- 1949.

④Statistical Office of the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All Economic Act ivities[ S] . NewYork, 1958. 1- 27. http: / / unstats. un. o rg/ unsd/ class/ family/ historical/ isic/ papers/ isic- 1958.

⑤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英译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38-439页

⑥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1册,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443页

参考文献:

[1]邓尚杰.北美产业分类体系[J].中国统计,第12期,1999

[2]杜曙光.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产业分类研究[J].齐鲁学刊,第3期,2009

[3]郝仁平.正确认识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前提——兼评“三次产业”分类法[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1986

[4]罗季荣.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M].人民出版社,1982

[5]钱平凡.组织转型[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6]汪涛, 叶元煦.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分类理论——立体产业分类理论[J].学术交流,第6期,2000

[7]奚兆永.正确理解两大部类的划分——学习再生产理论札记[J].财经问题研究,第4期,1980

[8]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M].中国人民出版社,1985

篇8

【关键词】第三方;逆向物流;价值;运作;回收

【中图分类号】F2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7)01-0033-04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批准号:kJ099B)、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项目(批准号:2005JQW05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员巧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安徽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江苏南京210016)

一、引言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法律规则的提出和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逆向物流的战略地位日渐突出。一些跨国公司,比如Sun Microsystems,拥有国际零部件翻修中心,来自亚洲或拉丁美洲的零件经过翻新,可以达到最新设计的要求;Hewlett―Packard也经常采用改制的零件,以不同的方式再销售其产品;Thomson家用电器公司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将可回收的零部件运往墨西哥进行再加工等。目前,许多国际知名企业已将逆向物流战略作为强化其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逆向物流不断发展的原因主要有:

1.产品的高返回率

回流的原因包括: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零售商及其他客户不愿持有样式过时的积货;运输途中的损坏和错误的出货;产品召回、需求调整以及废旧产品的回收,等等。

2.对再利用产品的需求增加,企业从中盈利

回收产品经过拆卸、维修、翻新、改制等活动,重新获得使用价值后,可直接进入产品生产过程或在二级市场销售,获取利润。不断发展的二手市场和全球市场为再处理加工后的产品提供了很大需求,逆向物流盈利增加。而且,随着资源供求矛盾的突出,逆向物流的优越性越来越显著。据Rogers和Tibben―Lembke(1999)的研究发现,在西方国家有许多这样的产品二级市场,在汽车、飞机的零部件及电子产品制造业,使用翻新零部件已成为一种趋势。美国宇航局重新利用改制与翻新的零部件,使飞机制造费用节省了40%-60%(Beltran,2002)。

3.环保法规力度增大

近10年来,很多工业化国家或地区都制订了环境法规,为企业的环境行为规定了约束标准,环境业绩已成为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欧盟、美国等不断增加对回流产品的环保法规约束力,要求企业能够有效承担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为废弃后的回收利用责任,并促使生产者更加关注其产品设计和使用阶段的环境友好性;荷兰政府规定,汽车制造商必须将汽车使用的可回收材料比例提高到86%;欧盟规定生产商必须将至少45%的包装材料回收利用。市场的全球化以及国际绿色壁垒的形成,也迫使企业更加寻求环境友好的经营方式。

4.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当前,消费者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要求企业能够为其产品的废旧处理和环境危害等问题负责。具有良好环保形象的品牌企业更易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帮助建立长久的客户关系。另外,方便、及时的退货能够提高客户服务水平,退货信息有助于改进产品设计,这些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

5.企业用于回收处理的费用逐年增加。各国的垃圾填埋能力越来越低,成本日渐昂贵,重新包装、再制造、循环再生等逆向物流战略能减少最终废弃物的排放量,降低处理费用。

逆向物流非常棘手和复杂,许多资源有限的企业将他们的逆向物流业务转包给第三方。比如,在美国许多公司使用NetRetum,一个联邦快运的系统进行逆向物流管理。Netretum可以让授权的消费者将退货交给商家。FedEx、ASTRA、GENCO等不仅安排获取和运输这些退回的货物,而且收集消费者信息,跟踪返回产品的状态。第三方逆向物流是提供部分或全部企业逆向物流功能的一个外部服务提供者,一般负责将退货、回收产品直接返还原厂商,或者完全或部分地承担旧产品的修理、原材料回收以及再制造等活动,并承担对回收产品的环境责任。某些核心业务可以由有再制造、修理能力的OEM来完成。当前,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运作的关键途径是与原生产商共享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通过这些资源,第三方可以得到最优的拆分指导、构件和材料的图像鉴定、构件和材料的市场信息,以及产品的相关新闻。可回收材料或者可再用部件可以通过电子商务交易。

文献中研究逆向物流的很多,Majumder and Groeneveh(2001)分析了第三方再生厂商回收产品拆分配件对原件需求产生的影响。Lund(1984)分析了产品回收再生产计划的复杂性。Guide等(1996)提出了回收再生产计划的高度不确定性,认为由于拆解旧产品产生配件的性能和状态的不同,而且用于回收的设备或人员可能产生冲突,使得再生产必须建立在高度的协调和合作基础上。Kriwet等(1995)提出更利于产品再生产的产品设计方案。Spicer等(2005)提出由制造商、生产者联盟或者第三方负责回收产品的三种形式比较。Dennis等(2002)提出了第三方进入逆向物流的决策模型。

二、第三方逆向物流的优势

图1描述了旧产品回收再生产的简单框架,包括从供应商到制造商、零售商再到消费者的正向供应链,以及旧产品从消费者逆向回流的过程。其中,旧产品可以通过原制造商或者其零售商直接回收再生产,也可以由原制造商委托第三方实现再生产过程。原制造商通过投标等方式选择价格和服务最优的第三方再生产商,与其签订契约,包括对旧产品回收、技术支持、质量保证、保险、所需新配件的供应、再销售过程等都有一定的合同保证,原生产商对旧产品的回收处理工作完全委托第三方完成。由于第三方可能对同类或相似产品的多家厂商产品再生产负责,可能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可循环利用的原材料等供给供应商,其再生产产品也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网站直接销售给消费者。

委托第三方完成旧产品的回收利用具有一定的优势:

1.降低逆向物流成本,增加生产厂商利润

物流费用在供应链成本中占很大的比重。在原制造商负责回收的方式中,需要建立回收检测点,这些进行初步检测的机构是为了减少无价值产品运往处理点的逆向物流费用。但是,对于单个的厂家而言,考虑到投资成本和回收数量,回收及检测点的数量是很有限的。第三方回收商为多个生产厂家服务,可以负责特定区域的大量产品,配备更多的回收检测机构。相应的物流距离会减少。另外,原生产商通过投标的方式选择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他们了解产品设计对投标的影响,会调整其设计以便降低回收再生产成本。所以,有直接和快速的动

机去最优化设计,这进一步促进了产品回收的有效性。

2.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之间不断竞争,促进技术革新和服务效率提升

第三方公司之间可以在信誉、价格、服务质量等各方面竞争,促进逆向物流行业发展。由于第三方物流可以同时为多个生产商提供再生产服务,也可以利用网络系统与其他厂家分享知识,从而不断积累产业经验。原制造商可以因第三方企业竞争带来的改革和效率提升而获得好处。另外,由于集中运作。第三方的再生产过程更利于政府和公众的监督。

3.为小生产商、停产商品以及进口商品提供了回收途径

虽然一些大的制造商可以独立实现再生产,小生产商未必有这个能力,第三方物流则为小生产商提供了这种机会。原生产商可以实现产品回收责任,并集中于核心业务,同时除去了回收利用不确定性的经济风险。由于第三方物流处理比原制造商更大范围的更多种类的产品,他们可以受益于更专业的回收再生产技术。另外,第三方物流可以处理一些倒闭或者转型企业的已停止生产的产品和进口产品。

4.规模效益和拆解配件互相补充降低了回收数量和时间的不确定性

第三方物流回收同类或者相似的旧产品时,即使是不同厂家的产品拆解后的配件也可能在性能和用途上趋于一致(尤其是一些由同一OEM提供的配件),这些配件可以在多个产品中搭配使用。比如,当一些产品无法再生产,但是其某个配件还能够再利用时,就可以将其用于其他需要该配件的产品中,提高利用率,降低成本。规模效益和配件补充降低了回收数量和回收时间的不确定性,这对于原生产商的后期再制造以及库存和销售等影响很大。另外,原制造商的旧产品回收数量和再生产后的剩余物数量有限,而第三方物流由于为多厂商服务数量的庞大,可以将剩余残渣等循环利用产生原材料,增加收益。

从上述优势分析,委托第三方物流再生产的模式是可行和有利的。

三、第三方逆向物流的难点

1.对旧产品鉴定的困难

相当数量的产品回收后需要将整件产品或者拆解处理后的配件返回给原生产厂商,由于旧产品的有效票据不齐全,标志磨损,需要有效的途径鉴定这些产品的准确生产商,以便降低回收风险。另外,当消费者不再使用一个产品时,需要有途径让其知道该找哪个责任人?以何种方式、在何处回收?这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回收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2.分解和鉴别材料的困难

如果第三方逆向物流要有效和正确地分解和回收废旧产品,需要与原生产厂家在产品设计和技术等信息上实现有效的知识传递。然而,有些产品的处理需要专业的设备及专业技术人员,企业考虑核心技术的保密,及回收网络对其信誉、品牌的影响,制造商对是否委托第三方物流回收,以及多大程度上由第三方物流处理是许多高新技术产品所面临的问题。

3.准确把握市场需求,销售大量再生资源和配件的困难

除了返还给原生产商需要的旧产品或者配件以外,第三方物流会回收产生大量的再生资源或者拆卸的配件,而旧产品回收的时间、数量、质量和市场需求是很不确定的,如何实现有效的市场需求和产品供给以及存货积压之间的矛盾,是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

四、第三方逆向物流业务选择和有效运作的策略

(一)业务选择策略

由于生产厂家竞争策略、利润驱使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要求,逆向物流的规模和发展潜力很大,越来越多的企业介入第三方逆向物流业务。但是,逆向物流的服务对象、产品质量、技术要求千差万别,在人行前必须做好市场调查和效益预测,以便对开展的业务做好决策。一般而言,企业在选择开展第三方逆向物流业务的决策步骤是:

1.研究现有的逆向物流的文献,确定服务对象

打算进入第三方逆向物流市场的公司必须研究当前的有关逆向物流的文献,并作一些市场调查,这有助于科学地了解当前逆向物流的最新发展现状。同时,要研究那些已经在回收商品,但还没有采用第三方逆向物流的客户和已采用逆向物流客户的频率和数量,这对于将来开发更多的潜在客户很有帮助。

2.研究客户需求,明确竞争者及差距

一旦考察到潜在客户,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应该研究这些客户对于逆向物流已有的或者潜在的需求,确定各个不同的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竞争者,并确定他们的逆向物流能力。通过网络或者社会调查的方式,可以了解到他们及其客户的信息,利用上面得到的资料分析与已有的竞争者差距,比较在市场上现有和未来客户的差距,这对于在市场上的定位策略分析很有效。

3.进行可行性分析

第三方逆流公司利用已经获得的信息来分析当前在市场中所处的位置和进入逆向物流市场的可行性,进一步计算为了弥补和其他公司的差距,扩充服务所要进行的投资。应该调查市场上的客户来确定现有资源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需求?要进行怎样的改进?这些分析对于今后确定业务决策非常有效。

4.确定公司的战略定位

所有上述步骤都是为了确定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的最终如何决策?也就是他在逆向物流市场上的定位如何?如果利用可行性分析确定该公司具有足够的资源开展逆向物流服务并获利,那么该公司就应该朝此方向发展。通过上述信息,公司要建立开展逆向物流业务的长期战略规划。由于第三方逆向物流涉及的业务范围很广泛,所以应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资源确定正确的业务内容。比如,如果公司决定全面开展逆向物流业务,则需要建立客户网络以及网络上的物流再分配中心,购买功能全面的软件管理系统,培训业务人员,制定货运计划以及相关的物流要素;再比如,专业技术较强或者资源有限的公司可以针对性地为某些类别的产品服务,如电子类或者影印器材类等,突出自身的优势。

(二)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有效运作的策略

1.选择服务产品时首先评估其结构复杂性

由于产品结构的复杂性对回收利用过程有较大的影响,所以,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在选择服务的产品时,需要对其结构先进行评估,这点对一些产品回收后需要分解、检测、再生产时制定计划非常重要。决策时要考虑产品复杂性的影响,并且与原生产厂商进行产品设计信息的动态交流,促进产品设计向有利于回收再处理的方向发展,这种促进策略通过针对不同产品设计制定相应的服务价格方案来实现。

2.采用电子商务交易、网络技术支持的运作方式

电子商务网站上列出回收利用以及买卖的产品种类,客户或者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站了解和选择不同产品的回收地点和回收方式,利用电子商务交易回收材料或者可再用部件等。为了弥补电子商务交易方面的业务缺陷,可以委托专门的从事电子商务运作的商家来合作完成这些业务。

网络技术支持解决生产过程的便利问题,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可以与生产厂商合作,来为产品拆分或拆卸过程提供便利,提供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通过这些资源可以得到最优的拆分指导、构件和材料的图像鉴定、构件和材料的市场

信息,以及产品的相关新闻。另外,可以利用一些软件工具来更好地实现产品拆分。比如:Disassemblv molded analvzer是基于网络的产品拆分或拆卸系统的核心,也是首要的回收利用成本程序,用于复杂产品的经济评价。除了一些不同的基本分析外,该程序可以为复杂产品建立最优的产品拆分或拆卸计划,并且已经应用于有1000个构件的影印机模拟。

3.自主设计产品标识系统

在废旧产品鉴定问题和产品拆分或拆卸费用确定问题上,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可以与其签约的制造商被授权在生产时就为需要回收的产品贴上这种标签,这种方式可以让每一件产品用唯一的编码安全地鉴定出来,原始制造厂商需求用于再生产或再使用的构件会在该系统中标记出来,并且在回收时系统自动发送回去。

4.与非营利性组织的合作

现在有生产商与非营利回收再生组织合作回收废旧产品的实践,生态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减少资源浪费。一些大的非营利性组织拥有良好的服务网络和技术支持,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与他们进行合作,共享回收点、合作运输、设备和技术共享交流等,共同提高行业经验,并达到双赢。通过促进双方逆向物流发展,非营利性组织更好地实现了环境保护的问题;而第三方逆向物流通过较少的代价弥补自身的一些资源方面的缺陷,扩大业务范围,获取更多利润。

5.具有一定的行业规范和监督机制

应该为他们设立一些资格和许可验证,这些资格证书需要显示他们接受责任转让的能力,并且与保险商形成保险合作关系来抵抗循环材料的价格波动。政府也应制定一些法律规范,保证该行业的有效运作。

6.开发更多的客户

通过调查潜在的客户,主动沟通,让厂家意识到产品回收对其信誉和未来销售的益处,以及旧产品回收所能带来的优厚利润,从而挖掘更多的客户,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规模效益。

五、结论

篇9

关键词:深化劳动价值论活劳动价值

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它是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基础,也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马克思有关于政治经济学的所有理论都是构建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的。对于劳动价值论,在新时期有必要对其进行更深入的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由来与演进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是由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所奠定的。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演进

(一)英国学者威廉·配第最先提出劳动价值论

配第在价值理论方面的成绩主要表现为在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第一个考察了商品价值问题,第一次有意识地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因为劳动,从而确立了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认识到劳动分工会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认识到商品价值量取决于劳动,也意识到货币的价值量也是由劳动决定的。

配第在价值理论方面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混同了价值和交换价值这两个不同的范畴;其价值和价格概念也含混不清;没有把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和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区分开来;把使用价值及价值混为一谈。

(二)亚当·斯密对劳动价值理论有所发展

斯密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斯密明确提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他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且还对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做了一定的分析。但是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也有不彻底性,他认为:1.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2.商品的价值是由交换时所购买到的物品中所包含的劳动量决定的。3.商品的价值是由“多种收入”,即工资、利润和地租决定的。斯密的第三种价值决定论被后人称为“斯密教条”。

(三)大卫·李嘉图提出了在资产阶级限度内最彻底的劳动价值论

英国古典经济学完成者大卫·李嘉图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有了更正确的认识,实际上他是把使用价值看做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着,并且他始终坚持商品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观点,对斯密劳动价值论中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批判。他同意斯密的商品价值分解为“三种收入”,但不同意“三种收入”决定价值。但李嘉图无法从价值规律的范畴内说明价值规律同利润规律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无法解决价值规律同平均利润之间的矛盾。所以说,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不能完整的解释价值规律。

(四)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创立过程

马克思在巴黎期间的笔记中否定了李嘉图的“劳动创造价值”理论,同时在方法论上反对李嘉图在价值理论中所用的抽象方法。在《哲学的贫困》和《雇佣劳动与资本》这两个著作又开始承认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学说。随后在《1857-185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最终形成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最终在资本论中完成了科学劳动价值理论体系建设工作。马克思创建的科学劳动价值理论的内容包括:商品二因素理论,劳动二重性理论,价值量决定理论,价值形成理论,商品拜物教理论,价值转型理论,国际价值理论,生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理论等。其中的核心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人的活劳动是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其他劳动与生产要素都不创造价值,不能成为价值的源泉。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在相同的时间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倍增,等等。

二、当今现时代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

(一)劳动价值论适用于工业经济时代,也适用于知识经济时代

生产精神产品的科教文卫劳动,以及第三产业中的服务性劳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在当今这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商品生产大大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的时代,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理论仍然能够对现有的经济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而且尽管处于信息时代,但必须承认在商品生产和交换中耗费的活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才是创造新价值的唯一源泉。北京大学胡代光教授就对否定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价值的“生产要素创造价值论”进行了批驳。他这样说道:“有人提出了所有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论认为进入新世纪和新技术发达时代,从劳动价值论角度来分析,生产要素在现今,不但包括资金、厂房、机器、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等要素,这些新要素都具有资本化特点,都不具有创造价值,只有和具体的生产性劳动相结合,才能够创造出来新的价值。而生产性劳动则是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既包括生产物质资料,又包括生产精神产品的科教文卫劳动,以及第三产业中的服务性劳动。所以,劳动者整体既包括工人,又包括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乃被雇佣的指挥劳动或监督劳动的人员他们都以各种不同方式参与商品价值的创造。”作为劳动的分工体系来说,知识生产、智力创造也越来越独立于生产环节之外,脑力劳动作为一种复杂劳动就越来越成为价值的主体。但是劳动价值论不仅适用于工业经济时代,而且同样适用于知识经济时代。

(二)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

如前所述,凝结在物质资料中的活劳动与不凝结在物质资料中的生产性劳动是有区别的。正是由于这两种生产性劳动是不同的,在经济运行中就该认清这种生产性劳动的具体特性。如果不能弄清这两种生产性劳动之间的不同特性,在经济建设中极易造成经济发展的失衡。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已经根据性质将生产物质资料的部门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产业和生产生活资料的第二产业,而且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扩大再生产要按照比例协调发展。我们如果将不凝结在物质资料中的生产性劳动所属的生产部门称之为第三产业,那么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这三个产业也要协调发展。假设在三大产业不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所生产的所有产品和劳动都进行交换和消费,这就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第一产业能够为第二产业提供全部固定资本投资和向第三产业提供部分固定资本投资,而且第二产业能够为所有产业提供物质生活资料和向第三产业提供部分固定资本投资;同时第二产业应该能为另外两个产业及自身所必需的不凝结在物质资料中的生产性劳动。而这种情况在现实生产中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在现实生产中存在的是扩大再生产。只有扩大再生产才能够提供人们的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和新增加人口的消费需要。那么在扩大再生产中就应该也是第一、第二、第三类协调性的出现增长,不能出现不协调而使经济出现不健康的增长进而引发经济危机。这样产生的不健康增长应该有如下几种:

第一,当第一产业所占有的资源过多时,有可能会由于没有相应的消费品与劳务(此处指没有凝结在物质资料中的生产劳动)与其交换,从而导致消费资料和劳务的缺乏,大量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因为找不到买主而破产,进而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第二,当第二产业生产消费品过多,而第一产业没有相应的物质补偿,第三产业没有相应的劳务提供,根据价值规律,生产资料和劳务就会价格急剧上涨。这样就能会维持一段时间的经济虚假增长,但最终经济会因发展过于不平衡而陷入经济危机。

第三,当第三产业占用资源过多,相对于可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来讲,那么就出现劳动力的大量过剩,同时由于第一、第二产业资源量占有不足,所以就出现物质资料的相对不足。

第四,现在由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很多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都使资源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而由于大部分国家实行的都是市场经济,并且由于市场配置经济的自发性与滞后性,使得在经济发展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出现了不协调和市场配置失灵。同时由于投资人的不理性,更加剧了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不协调。大部分西方国家主要出现的就是第三产业资源占用过多,产生资源配置不均衡,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大量失业人口的原因之一。而我国正处于大力发展经济的时期,第一、第二产业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而第三产业则资源配置不足,所以在有些地方就出现了第三产业等服务业就业不足,服务业发展不健全等情况。总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关于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经典理论,现实情况下仍然也验证了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值得我们去细细研究。

参考文献:

[1]胡代光.注意当前对劳动价值论的几种“理论深化”.高校理论战线,2002(2)

[2]胡代光.如何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与现实,2001(2)

篇10

畜牧业;现代化管理;特点;企业化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045-01

畜牧业经济管理是畜牧业中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总称。即从宏观上研究畜牧业部门的经济问题。企业或生产单位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确定经济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以及实现这个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的重大措施和决策计划的过程。畜牧业管理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经营目标,对经营要素的结合与经营过程的运转进行不断决策、完善计划及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全部工作的总和。经营与管理密不可分,不能截然分开。管理是适应经营的需要而产生,有了经营才会有管理;经营借助于管理而实现目标,离开了管理,经营活动就会产生紊乱,甚至中断。管理循环理论指出,经营与管理过程都以人的因素为核心进行。

1畜牧业现代化的特点

畜牧业生产包括两种。第一生产是草料生产,第二生产是畜禽生产。畜牧业生产资料来自工业、种植业和自身。生产资料的数量、质量、价格,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畜禽既是一部畜牧业生产的“机器”,为人们生产各种生活资料,同时又是可以更新的资源,不断为自身生产各种生产资料。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到一定年限畜牧业生产能力就要下降。不会通过维修保养而恢复生产能力,只能淘汰更新,或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其利用率。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引进或培养出优质、高效、低消耗的优良品种,使原来的畜禽贬值。畜禽的再生产具有群体性、连续性和周期性,是所有特征中最为重要的特征,这是科学组织生产力的主要依据,也是挖掘生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着眼点。畜牧业的经济再生产过程,总是同畜禽的自然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这就是畜牧业的根本特点。畜禽的自然再生产过程体现着经济再生产的同时,畜牧业经济再生产必须符合畜禽自然再生产的规律。利用畜禽自然再生产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应用先进技术和加强饲养管理等,使畜禽更好地生长、发育、繁殖,以达到生产出符合人们需要的、更好更多畜产品的预期目的。另外,畜牧业与大自然抗争的能力较弱,生产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力影响。大自然对畜牧业既有协同作用,也有制约作用。

2畜牧经济管理的手段

畜牧业经营偏重于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协调,畜牧业管理偏重于内部资源的组织和利用。经营的使命在于决策,使企业的生产适应社会需要,管理的使命在于组织和指挥,为实现经营目标服务。一个企业只有在优良经营的前提下,再加上科学的管理,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经济管理手段:①行政手段。行政方法是指管理者依靠组织结构的权威,运用命令、指示、规定、规章制度等行政手段直接指挥下级工作,执行管理职能的管理方法。②数学手段。数学方法是指在研究经济活动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经济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经济活动进行计算、测量、分析,执行管理职能的管理方法。③法律手段。法律方法是指运用经济法律规范和类似经济法律规范性质的各种行为规范,执行管理职能的管理方法。④经济手段。经济方法是指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经济方式,调节各种经济利益关系,执行管理职能的管理方法。⑤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是指通过传授、宣传、启发、诱导等方式,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文化技术水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执行管理职能的管理方法。

3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