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间概念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5: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空间概念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空间概念设计

篇1

1多中心理论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多中心理论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来进行划分。一般分为商业建筑、办公建筑以及住宅建筑等三种类型。多中心理论的应用从如下几个具体方面进行表现:

(1)商用建筑。为了划分商业建筑与办公建筑的区别,本文将商用建筑定义为直接经营即直面客户的经用商业建筑(如餐厅、室内游乐场、培训机构等)。此类建筑的室内空间主要是针对客户体验而构建的室内空间布局,因此在多空间的布局与功能分布方面主要分为对外面积以及对内面积两个方面,其中对外面积的功能承载要求更高;在室内空间规划的过程中应该从建筑的框架结构设计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科学的规划建筑的柱体,在保障了必要的建筑安全合规性的基础上对建筑内部的空间进行合理分布。同时,由于对外面积的功能重要性,我们可以将不同的室内空间中具有同等功能或者类似功能的空间进行合理的整合,如接待部分与客户服务部分,在具体的空间设计方面可以采用一体化设计思想来进行。而在具体的室内装饰设计过程中也应该采用同等规模、风格与规模的室内装饰来进行实现。

(2)办公用建筑。办公建筑与商业建筑有所不同,其功能划分以对内面积为主要,在此类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应该以对内的员工体验为主。因此,在建筑的功能中心的划分过程中可以有更多的多样性选择,如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办公用建筑的室内空间应该包含了办公功能、娱乐功能、生活功能以及服务功能等多个层面。其中办公层面与服务功能层面应该整合成为一个中心,在具体的建筑空间设计过程中则主要表现为带空间带动小空间的方式来进行。另一方面,娱乐功能与生活功能空间应该成为另一个中心,这样的建筑内部空间设计能够使得建筑功能更为明确,同时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率。

(3)住宅建筑。住宅建筑内部的功能相对单一,目前多以客厅为功能中心,即重视日常生活的客户体验。而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对其他功能的空间进行有效的区隔。如将住宅建筑内部的空间进行细分,形成以书房、卧室为中心的综合办公区;以客厅、阳台等为核心的室内休闲空间、客厅与厨房为中心的生活保障区域等。这样的建筑设计空间思想能够提高室内的相对面积,进而使得相同面积下的功能承载更为全面。

2多中心理论应用的注意事项

上文讨论了多中心理论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而在其具体应用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多中心的构建过程中应该以功能的划分为基础,并在基础的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整合,如办公区域与服务区域的空间联合;或者生活保障区域与娱乐区域的空间联合等。(2)多中心建筑结构空间的建设并不是单纯的将室内空间进行细分,而是在建筑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引入功能建设理论,对后续的室内设计进行有效的规划与指导,进而避免室内面积损失与利用率低下等问题的出现。(3)在实际的多中心构建过程中,不同的空间可以采用不同的空间实现方式来进行。具体的方法选择根据实际的建筑设计要求来进行。但是,在不同的中心空间布局层面应该以功能实现为核心思想进行指导设计。

3总结

篇2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设计工作室;课题研究;设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4-0014-03

作者简介:巫俊毅(1995-),男,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广东 茂名/525000)

周仲伟(1986-)(通讯作者),男,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教学与研究。(广东 茂名/525000)

陈雄(1971-),男,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教师、副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广东 茂名/525000)

纵观国内当前的建筑教育,以设计实践作为学术研究,进而推动设计教学,成为当今高等建筑教育普遍所采用的做法,与设计实践最为密切相关的设计方法、设计过程和新形式等方面的探索总体滞后[1]。研究性教学理念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重新界定建筑教育中的设计教学,把设计教学当作设计研究的重要工具,将设计工作室作为教师从事“批判性实践”的教育场所,激发师生在类似于德国“包豪斯”的工作坊、美国“德州骑警”设计实验室中开展设计研究。AA school、哥伦比亚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和东南大学等开展的以设计工作室为依托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培养了一批富有创新能力的建筑类专业人才,影响并推动了传统建筑教学模式的革新,有利于改善国内当前建筑类专业设计教学的研究性与学术性不足的问题。

一、研究性教学

研究性教学思想古已有之。我国春秋时期的孔子在论语中的经典名句“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其本意是鼓励学生要将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以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同样,古希腊时期的教育先驱苏格拉底,常常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后人将他的教学方法尊称为“苏格拉底法”或“产婆术”,极具研究性教学特色。1810年成立的德国柏林大学,创办人威廉・洪堡提出了“研究与教学的结合”和“学术自由”的办学理念,作为一种理想大学的教学模式而被世界各国所效仿。

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有别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它包括“研究性教”和“研究性学”两个方面的内容。“研究性教”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思想,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2],使学生由“被动式”接受知识逐步转向“主动式”学习知识。“研究性学”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相关知识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并逐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研究性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相当于航标和舵手的关系,两个主体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相互协商、启发。

二、设计工作室

设计工作室起源于包豪斯的工作坊。当时格罗皮乌斯院长将中世纪的包贺特作为工作坊课程教学大纲的原型,课程分为“学徒―熟练工―大师”三个阶段。学生首先需要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入门基础课程学习;其次是三年的工作坊课程训练,训练通过后将获得中级学徒证书;再次进行建筑设计和研究性学习,毕业后将获得匠师证书。包豪斯的工作坊完善于汉斯・迈耶院长设计的一套系统的建筑设计教学大纲,大纲中明确了建筑系九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其中,第一学期是预备课程;第二、三学期是关于金属、木工、壁画的工作坊实践,培养学生的手工和造型能力;第四至第六学期是工作坊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对具备一定手工和造型能力的学生进行再培养;第七至第期是在建筑工作坊培养专业建筑师的教育。包豪斯的工作坊是一种完全开放的教学场所,肩负着设计生产、培养人才双重职责,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被视为现代建筑教育中的设计工作室形式的雏型。

在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下,美国高等建筑教育中的设计实验室逐步发展并走向成熟。当时流行将建筑教学的场所称为设计实验室,这是大学内与包豪斯的工作坊颇为相似的设计研究机构,注重培养学生对设计问题的系统分析和研究性能力。设计实验室的典型案例是“德州骑警”[3],当时德克萨斯州立大学青年教师试图分析、研究存在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设计思想和作品背后共同的东西――空间概念,并逐渐建立和完善以空间概念为核心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教学体系。其中科林・罗的文章《论透明性:真实的和现象的》奠定了空间概念的理论基础;约翰・海杜克和本哈德・赫斯里将空间概念发展成为可传授的设计方法;本哈德・赫斯在苏黎世联邦高工研究出一套建筑设计入门的训练方法,并将空间概念具体化为一系列的基本练习。空间概念既出自对柯布、密斯和赖特等现代建筑大师的作品的分析研究,又超出了个人及作品的局限,是更高层次的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这种具有研究性教学特征的设计实验室,蕴含着严谨的工作方法和科学的探索精神,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传播价值,它将现代建筑教育中的设计工作室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三、研究性教学观下的设计工作室

1.国外的实践

篇3

关 键 词:环境艺术 设计教学 空间意识 建筑空间 传统造型艺术

环境艺术设计是为满足人类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建造适合于人的生存,有益于人的活动,并具有一定艺术氛围或艺术意境的物质空间的现代整体艺术设计学科。研究建筑内部空间组合与分隔及家具、陈设诸要素的造型艺术,称之为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而研究建筑外部空间限定与组织及建筑、绿化、小品诸要素的造型艺术,称之为景观环境艺术设计,或室外环境艺术设计。由此可以认定,提供人们生活使用的环境空间,与限定环境空间的环境实体要素,以及环境空间与环境实体的营造法则,即成为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研究的根本和核心课题。就环境而言,空间与实体是构成它的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而就环境艺术设计目的来论,其造型活动的核心,则主要是创造能够包容人的“内空体”空间环境。所以空间是设计的主体,人是设计的主角。

意大利著名建筑理论家布鲁诺·赛维(BRUNO ZEVI)曾说过:“掌握空间与知道如何去观察空间,是了解建筑的钥匙。”我们将这一论断推广到整个环境艺术设计教学领域也是正确的。因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应该从环境空间的认识与掌握开始,教学指导思想中必须重视和强调空间意识的培养。

然而,环境艺术设计是多门类造型艺术并存的、新兴的关系艺术。它将传统的建筑、园林、雕塑、壁画、广告等各门类艺术,多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创造整体空间艺术氛围与意境。环境艺术“空间”的含义与表现形式,已经远远超出了任何一门传统造型艺术,或者称为空间艺术的概念,比以往任何一门造型艺术的空间都更为复杂、更难被人们所理解。在目前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实践中,仍然比较多地存在着“重实体、轻空间”,片面地重视环境实体表象,而轻视环境空间功能和环境空间艺术意境的思想意识。这种片面、落后的错误思想意识,误导了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方向及评价标准,严重影响和阻碍着教学的健康发展。因此,强化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空间意识,正确认识环境艺术的空间特征,已经成为一个势在必行、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

一、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艺术设计空间

人们每时每刻都生活于环境空间之中,也知道空间指的是什么含义。但是,若从教学的角度来探究环境艺术设计空间,又会感到它的概念是那样复杂与陌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空间”本身的非直观性造成的。环境实体部分,因其具有直观性,很容易被人关注、认识和熟悉。相反,环境空间部分,看不见、摸不着,容易被人忽视,相对显得陌生。二是因为人们对造型艺术空间的知识了解和认识的局限性造成的。通常来讲,学生认识造型艺术的空间知识,大多从绘画、摄影的二维平面空间开始;之后是雕塑的三维实体(占有性)空间;最后到建筑、园林的四维(内空体)空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这个认识过程中,越复杂的“空间”概念,越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撑和理性思维的参与方能把握。未经过相关专业知识训练的人很难认识和掌握复杂的四维,甚至是具有“多维特征”的环境艺术设计空间。

人们通过视觉和触觉就能够直接感觉环境实体。可是,环境空间印象的获得,如果仅仅依靠某些感官是无法完成的,它是建立在形状、大小、方位、距离等一般知觉之上的高一级的综合知觉。要想全面认识和把握环境空间的特征,通常还要调动人的一些理解能力。因此人们对实体的感觉和认识要先于空间,易于空间,而对环境空间的感觉和认识则后于实体。

传统高等艺术教育中的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等,是通过视觉和触觉,就能够直接欣赏到实体审美对象。它们运用的空间特征比较单纯,而且作用也次于实体艺术形象,人们多习惯于对实体形态的审美关注。新兴的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主流诞生于传统造型艺术院校,是高等艺术教育中传统工艺美术设计形态向现代艺术设计形态转型期的新专业学科。其办学方法还处在探索和完善阶段,当新的教学体系尚未确立之前,旧的造型艺术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必然还会占有极大的优势。目前还有些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依赖于工艺美术现成的教学体系和评价标准,甚至还会使用绘画和雕塑的审美标准来评价环境艺术设计的好坏,习惯于传统造型艺术的空间意识,而对环境艺术独特而重要的空间本质特点,则认识不清或重视不够。实践中往往把直观的环境实体形态,如地面、墙壁、天花板等围合空间的界面或空间的“外壳”,以及雕塑、壁画、植物、水体等环境小品和公共设施,作为指导教学和评价教学的主要对象。反而将提供人使用的环境空间场所,弃之于脑后,忽视它的存在。将环境艺术设计教与学的焦点,过分地集中于空间界面的造型装饰或环境艺术品的创造上。淡化了空间功能的探寻及空间整体艺术意境的学术研究,教学空间意识滞后于教学实践。造成用表面化的“装饰装修设计”,代替深层次“空间艺术设计”的一些不良教学弊端。

现行小学、中学美术课程,以及艺术设计类高考的备考科目中,均没有针对四维造型艺术空间知识的学习内容。一般人对造型艺术空间的了解,仅仅涉及绘画、手工美术或雕塑小品等二维、三维造型的基本概念。如何欣赏建筑与园林艺术?解读建筑、园林和城市环境的空间美学价值的知识十分欠缺。然而,进一步探究环境艺术空间特征时,我们发现它比传统意义的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的空间概念复杂得多,也并非是各门类造型艺术空间简单的累积之和,它的特征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表达准确的,它是现代整体艺术设计的新型空间概念,因而令人感觉陌生与难懂。

二、建筑空间与环境艺术空间

在艺术辞典或美学书籍中,绘画、雕塑、摄影、建筑和工艺美术统称为“造型艺术” 或“空间艺术”。诚然各门类的造型艺术均离不开“空间”的特征,并且都会在环境艺术之中呈现出来。但是,它们各自的“空间”概念却不尽相同。

绘画的“空间”是平面二维的,尽管画面所表现的内容可能是三维,甚至四维的空间。但人与画面为静态相对,仅凭视觉观赏。雕塑的“空间”是立体三维占有性空间,是以三维实体占据空间,本身并不能产生空间,人只能从外部环绕欣赏它,雕塑形体与观众分离,人在形体外面以视觉或触觉感受它。工艺美术的“空间”与绘画、雕塑的基本相同,主要是平面二维和立体三维的。

建筑艺术是人造环境的“主体”或“骨架”部分,它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最密切。建筑的空间比其他造型艺术复杂得多,它属于三维限定性空间,并具有四维的特性,人是在“内空体”中通过运动觉和视觉把握对象。布鲁诺·赛维(BRUNO ZEVI)曾经为我们生动地描述了建筑空间的特征,他说:“建筑像一座巨大的空心雕刻品,人可以进入其中并在行进中来感受它的效果。”“建筑的特征——使它与所有其他艺术区别开来的特征——就在于它所使用的是一种将人包围在内的三度空间‘语汇’。”应该讲这种空间特性,不仅仅是建筑艺术的特性,也正是整个环境艺术的特性。其实,除了建筑设计以外,室内设计、展示设计、园林设计和城镇规划设计等,与环境空间相关联的造型艺术设计,无一不使用这种空间“语汇”。从个体的室内、庭园、广场、道路等场所,到庞杂的城镇都市群体形态,无一不是能够包围人和物的“内空体”空间。布鲁诺·赛维进一步的论述更加肯定了整个环境艺术设计具有的这种空间特性,他说:“如果说建筑物内部的空间是由六个面所围成(地板、天棚和四面墙),这并不意味着由五面而不是六面围成的空场,如(无盖的)庭院或公共广场——就不能同样有效地数作空间了”,“……所有城市的空间只要视线被遮挡,不管用的是石砌墙还是成行的树木或护岸,都呈现了我们在建筑空间中所感到的同样特征”。日本著名建筑师卢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中,也指出建筑外部环境空间是由地面和竖向界面两个要素构成的,比起建筑室内少了一个顶面要素。建筑是人类用自己的力量获取空间的艺术创造,自然成为最能让人了解和认识到空间的造型艺术。我们运用这一学科知识,推而广之,就能认清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空间特征。

从环境艺术整体来看,单纯凭借建筑模式还不能完整地解读这门构成因素和表现形态极其复杂的现代艺术设计的空间“语汇”。卢原义信曾说过:“由建筑师所设想的这一外部空间概念,与造园师考虑的外部空间,也许稍稍有些不同”,“……即把整个用地看作一幢建筑,有屋顶的部分作为室内,没有屋顶的部分作为外部空间考虑。所以,外部空间与单纯的庭院或开敞空间自然不同。”这就是说,建筑所研究的空间,还不能完全等同于环境艺术探讨的空间。邓庆尧在其著作《环境艺术设计》中指出:“环境艺术是多学科互助的系统艺术,环境艺术是多门类并存的关系艺术。”由此可知,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构成之复杂多样、表现形态之丰富多彩是任何一门传统造型艺术都不能企及的。它是以建筑艺术空间为“主体”,再综合其他造型艺术的空间特征,整合形成的新空间体系。

三、环境艺术的真实空间美

笔者认为,要探究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规律与特征,寻觅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对这门新兴设计艺术的审美特征——独特的时空美,进行深入的解读与研究,并区别它与其他传统造型艺术之间的异同。环境艺术使用的是丰富复杂的空间与时间综合“语汇”,创造的是真实立体的空间形象。纵使环境空间由各种实体物质要素限定构成,可是诱惑视觉的形、色和材质等,并不是环境艺术审美的主要对象。反之立体真实的空间艺术形象,才是其他造型艺术不具备或无法比拟的艺术特征,真实空间美是环境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最大的区别。

1.环境艺术的真实空间性

工艺美术、绘画和雕塑等造型艺术的审美形象,主要表现在实体形态方面。不可否认,绘画和摄影等造型艺术,为了追求作品的逼真性或感染力,也努力地描绘和表现空间,写实绘画中应用的透视技法,即根据人眼观物的规律,精准地描画真实空间;摄影更能丝毫不差地记录或还原一瞬间的空间形象。但是,不管一幅画,画得多逼真;一张照片,拍摄得再生动,它们终归还是一个只能看,而不能走进去的虚拟空间。现代科技制作的电脑三维动画,或环型全景电影,能让人眼感觉到画面的纵深层次或环视四周景象,迷惑人的视听,产生空间幻觉。但仍然是针对人的某些感觉方面制作的“虚像”,终究无法把人带进真实的环境空间中,去感觉冷暖干湿,嗅闻芳香气息,触摸软硬粗细的真实存在。

建筑是最能让人联想到空间的造型艺术,是人类用自己的力量获取空间的艺术创造。建筑物包含众多的室内空间,建筑群体组合又限定出丰富的室外空间。可是它的整体气势、总体形象特征更多地是从外部获得的、给人带来类似雕塑体积造型的审美特征。

总而言之,只有环境艺术突出地表现了空间性审美特征。要欣赏环境艺术作品的基本条件是人必须进入其内部空间,边走边看,并将所有景象通过联想组合起来,才能获得完整的艺术形象与审美感受。试想一下,若仅仅凭借静止的、平面的照片或图画,就想欣赏和感悟到北京故宫、苏州园林、巴黎圣母院、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等艺术环境的丰富多变、生机勃勃的景致,及整体空间气势与空间意境,无疑是不现实的,只会落得个纸上谈兵或盲人摸象的结果。再如,旅游到了丽江古城外,或者杭州西湖边,而未能进入其内部游赏。就根本无法感悟到纳西人家小桥流水、天人和谐的空间意境;也欣赏不到“天堂”般绮丽多姿的西子湖风景美,留下的只有无限遗憾。唯有当观赏者亲临三度空间之中,调动眼、耳、鼻、口乃至全身感官,去接收周围各种审美信息,并经过综合联想与理解,方能实现对环境艺术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这种基于立体真实空间的特殊审美体验方式,是认识和评价环境艺术特征的重要基础,也是指导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教学中出现了对真实空间美艺术特征的认识不足,很多人往往把虚拟的设计表现效果,作为构思、设计、评价的最主要对象,其重视程度超过了对真实环境空间的注意。专业建立初期不少师生过分热衷于手绘效果图表现的竞技,之后又沉醉于电脑的虚拟视觉世界的再现。更有甚者,几乎把环境艺术设计课演变成了效果图技法训练课,或者装饰艺术创作课来上,用评价绘画或雕塑作品的标准来评价环境艺术设计。正如多年前布鲁诺·赛维批评错误的建筑评论时所言:“评论家们把评价绘画的方法扩大运用到整个造型艺术领域,这就把一切都缩减到仅有图面上的价值。”“这不仅是评论方法上的错误,也是由于缺乏一种哲学见解而引起的概念错误。”

2.环境艺术的时空综合性

现代物理的科研成果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对空间的狭隘理解,爱因斯坦之后空间与时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越来越为人们重视。由庞杂的真实物体组成,通过连续观赏审美的环境艺术系列空间,必须以运动为基础才能实现。这种独特的运动观赏方式,给它的空间艺术结构中融入了时间的因素。以空间美创作研究为主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在讨论空间审美时,时间也就成为新的课题。波兰闵可夫斯基曾经提出“四维空时连续系统”的概念,这一理论认为空间除长、宽、高三维之外,还必须加上时间这一维决定因素。这正是环境艺术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的时空综合的“四维空间”特殊性。

众所周知,通常艺术专业的分类方法之一是以空间和时间作为标准。音乐、舞蹈、戏剧和电影为动态的时间艺术类型;而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甚至建筑艺术,则为静态的空间艺术类型。实际上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并非单纯的静态空间艺术,在三维之外均离不开时间这一维决定因素,具有强烈的四维空间特征。以建筑和园林为母体拓展开来的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与生俱来带有空间与时间的综合性艺术特征。它不同于一般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造型。而是呈现出复杂的、多层次的空间结构,要感悟和审美,观赏者必须沿着一定的路线“边走边看”。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既要以造型艺术为基础,学习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等表现空间的技巧,研究建筑和园林营造空间的方法。同时,还要借鉴和吸收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驾驭时间的知识技能。

音乐形象是在声音的运动中形成的,是活跃的、发展的、流动的形象。在流动的时间中音符、乐句都不停变换,形成几乎不重复的音响,正是这些不断变化的音响组合成了美妙动听的音乐形象。环境艺术形象虽然是固定的,但它必须沿着一定次序排列、延伸、连续和展开。室内外环境艺术,在构思、设计、欣赏时,同样讲究前奏、过渡、和尾声各不相同而又连续的计划安排。研究流动的时间、运用连续的时间,成为音乐教学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十分相似的共同规律。

3.环境艺术空间的固定性

环境艺术设计创作必须具备真实的地址,作品建立于大地上某个不能移动的空间,受制于周边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美的一个鲜明特征。它不像大多数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作品那样,可以随意搬运到不同的地点展出。中国瓷器和秦兵马俑可以不远万里漂洋过海到欧洲巡回展出;中国人也可以在北京、上海,甚至更多的城市,看到来自法国卢浮宫、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馆藏绘画和雕塑原作。但是不论是谁、身居何处,要欣赏故宫、颐和园等中国皇宫及皇家园林,或者参观法国凡尔赛宫、罗马斗兽场和威尼斯水城,都必须通过旅行前往目的地,才能实现审美目标。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一栋建筑、一条街道、一个广场或一座公园,都根植于特定的空间之中,并与周围环境保持着各种联系,这就是环境艺术空间审美的固定性特征。

妥善处理好设计作品与周围大环境的关系,是关乎成败的设计原则。大环境是设计作品的背景条件,它能烘托设计作品。设计作品是大环境的精华部分,又提升大环境的审美质量。若两者关系失调,效果就适得其反。故宫、天安门广场的恢宏气势,出自于京城广阔平原上的中轴线整体布局;圣马可广场优雅的艺术氛围,得益于威尼斯水城和亚德里亚海的映衬;大理白族四合院坐西向东,是为了顺应苍山在西、洱海在东的地形地貌特征。成功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就好似从当地“长出来”的,凸现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创造出引人入胜的“唯一性”景观风貌。旅游的魅力充分显示了环境艺术空间审美的固定性特征,并以此成为永恒吸引游人的“法宝”。

环境艺术空间的固定性特征,带给教学的研究课题是环境整体设计意识与环境个性设计风格。当前还有些设计教学实践中因为忽视这一空间艺术特征,导致师生无视本土文化传统和地方环境特色研究,盲目追捧流行环境“舶来品”,过分宣扬“洋”材料和“洋”工艺。仿效抄袭,缺乏地域特色,或者脱离本地环境,违背周围条件,孤立炫耀自我的作业。然而,稍稍考察一下实际,就会知道对于固定不动的环境艺术来讲,没有本地个性特征的环境形象,必然丧失吸引力。丑陋的环境作品因为固定不动,强迫人们观看,危害远远超过普通造型艺术劣质品。实践证明,整体意识是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基本原则,个性表现风格是艺术创造的生命之源。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当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必须针对其专业要求,全面深入地认识它独特的艺术特征,加强空间意识的教育培养。师生务必突破传统造型艺术的空间概念和习惯,从传统造型艺术“感性”的虚拟空间感悟,转变为现代整体艺术设计“理性”的真实空间思索。以建筑和园林为“母体”,广泛吸纳各门造型艺术的空间知识,将立体真实空间意识注入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以造型艺术为主体,学习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等表现空间的技巧,研究建筑和园林营造空间的方法;同时,还要借鉴和吸收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驾驭时间的知识技能,处理好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时空综合属性。重视环境艺术空间审美的固定性特征,扎根于现实生活背景,充分挖掘和应用本土历史、地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鼓励凸现鲜明地域环境特色和创造“唯一性”景观风格的原创精神,杜绝抄袭,避免概念。拓展参观考察、写生勘测等实践性教学手段,努力结合现实项目展开教学实践。树立全面、正确的空间意识,摒弃片面、错误的空间概念。

参考文献:

[1](意)布鲁诺·赛维著,张似赞译.建筑空间论.博远出版有限公司.

[2](日)卢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

篇4

关键词:空间设计;创新;设计教学;探索

空间设计课程教学的探索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学生不再局限于教科书,而是更多地借助具有较强体验感的模型进行感知和获取。该课程与设计方法的运用密不可分,为此,教师必须探索一条创新发展的道路,才能让空间设计课程帮助学生厘清设计思路,强调体验空间,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一、空间设计课程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中国的建筑设计在过去的十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空间、材料和建造的兴趣逐渐兴起。这种变化最先于20世纪90年代末通过一批中国青年建筑师的设计作品体现出来,他们的作品引起了国内外建筑界的普遍关注。但是,这些新的建筑形式除了突显出现代传媒的巨大潜能外,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学术支持。事实上,环境设计专业不但可以通过空间设计教育培养学生的设计思路,还可以通过学术研究阐述与发展相关的理论和方法。然而,如今的空间设计教育滞后于设计实践。教育的滞后尤其反映在基础研究方面。相对而言,国外很多艺术院校(如巴黎美术学院)的形式主义方法就有着深厚的学术基础,它们除了凸显现代传媒的巨大潜能外,还通过设计教育和学术研究为创新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如今,国内对空间设计概念和实践的研究相对比较少,主要原因在于当下的建筑空间教学中实践与理论研究还有很大的欠缺。

二、空间设计课程的主要研究方法

其一,对比研究法。将传统的建筑教学思维模式与建构体验式教学方法相比较,研究建筑构成的特点与优势。其二,设计实践法。利用建筑构成实验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空间概念设计。其三,经验总结法。归纳授课情况和学生的最终成效,总结课程教学的经验教训。

三、空间设计课程的建构

1.教学内容的延伸和重构

在传统设计教学的基础上改变书本式教学思路,传授学生确切的思维要领,并在空间设计课程教学中建立相对完善的实验式教学实施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状况,开展以体块和杆件等为线索的空间研究,重新梳理模型和图片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发展建构设计方法。此建构方式的重点是通过对限定空间的模型制作,强调对空间的观察和对比,通过尺度感和光影效果加深学生对空间构成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实验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模型材料的操作产生建构理念。

2.体验式教学的引入

本课题的主要特色是在现有空间设计教学基础之上,引入体验式教学方法,从自然中拓印元素,开展以体块和杆件等为线索的空间研究。通过各种要素探讨生成空间的可能性,将所有的可能性通过排列等方式得到一个合适的、具有尺度感的理性空间。这一建构设计方法的特点是以模型制作作为设计的主要手段,帮助学生厘清设计思路,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并紧密联系教学,指导学生设计,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使学生在模型制作过程中逐渐加强对空间概念的理解。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强调模型操作与空间观察的循环,使学生在课程中能够学到新的设计方法和相关技能。

四、空间设计课程的应用价值

首先对模型材料的操作产生建构概念,而后运用这一概念组织空间和形式,经过研究多种模型材料,完善空间的形式与表现,最后将真实的建筑材料运用到空间中,转换成实际的、可操作的真实空间,并衍生出一套设计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思维更加活跃。同时,体验式教学方法可以延伸到环艺专业的其他艺术设计类课程中,通过课程教学讲授、指导学生操作实践、交流座谈和论著宣传等途径进行推广,形成较为成熟的体验式教学方法。

研究其他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授课理念,对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延伸和探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学院的关注和重视下,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创新工作得到了保障。建设师资力量、延伸课程时间、配备一定的硬件设备与书籍资料也是十分重要的。经过几轮课程的教学实践与设计指导,我们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模式,理论阐述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培养设计思维方式,并转换为设计习惯,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作者:熊阳漾 刘阿强 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室内设计;多元文化;表现

0.引言

20世纪中期开始,多元文化风格开始打破单调的现代主义原则的格局,开始萌芽于当代建筑思想当中,逐渐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现状。现代文化价值体系的形成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设计,在物质与精神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室内设计的发展经历了一段较长的时间,随着室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室内设计中多元文化的表现越来越突出。

1.室内设计与文化的概述

现代设计最初出现于世纪之交的时期,现代设计满足了机械高速化的生产过程,现代设计与现代主义设计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在于现代设计主要侧重于技术的表现,而现代主义设计主要侧重的则是思想文化的引领。两种设计的相互结合形成了现代设计的总体。多元文化孕育于现代设计当中,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城市的区域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加上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使得现代设计在形式上逐渐呈现出核心多元化的特点。现代设计中多元文化的体现直接影响着人类的活动。

室内设计发展的今天,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室现代内设计经历了室内装饰室内设计现代室内设计三个阶段[1]。室内装饰产生于建筑出现之初,室内装饰的目的在于美化室内空间,随着室内装饰的发展,室内装饰逐渐与建筑分离开来,产生出了现代设计这一概念,有人提倡形式追随功能,认为建筑的主体是空间,从而把实践概念引入空间中,产生了四维空间概念。四维空间概念提倡的是抛弃虚假装饰,提出合理性的空间和结构的逻辑性概念,自此,出现了室内设计,从室内装饰到室内设计,文化蕴涵在室内设计的每一个变化发展之中。

2.多元文化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影响

把多元文化融入的现代室内设计当中,多元文化对现代室内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现代室内设计的设计理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二是对多元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表现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下面简要阐述这两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是对室内设计的理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一方面的影响又包含了几个小的方面,一是新古典主义方面,古典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浓烈的民族风格和丰富的民族内涵。古典主义设计也一样,经过时间的积淀,使得古典主义设计思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即便是在新世纪现代化的室内设计当中,不乏有古典主义的融入与应用。二是新理性主义方面,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现代室内设计当中,不乏有理性主义思想的存在,它体现在理性与情感的结合、抽象与历史的结合上。

其次是表现形式方面的影响,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有中西文化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多民族风格的结合。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世界性的交流越来越多,再加上每个国家的文化既是民族的、国家的,也是世界的,这些古今中外文化的结合深刻的体现在建筑和室内设计当中。

3.现代室内设计中多元文化的表现

受科技进步和时展的影响,现代室内设计中多元文化的表现不管是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3.1文化外延

首先从文化外延这个角度来讲,爱马仕不仅是一个时尚品牌的象征,还是一个时尚坐标。爱马仕这个品牌在世界上极为有名,最初创立与法国巴黎。图1是韩国首尔的爱马仕之家的中心楼梯。爱马仕之家具有独特的形式,正是这种独特的形式,将室内设计空间与多元文化从文化的外延上进行融合。爱马仕之家建筑的外观是立方体的形状,其室内空间的设计极为巧妙,从视觉上具有从内到外通透,从外到内隐蔽的感觉。楼梯中间是完全立方的,同时,螺旋楼梯也是室内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在这个室内空间中,还引入了时间概念,把静态的建筑空间转变成了时尚的载体[2]。

3.2主题创造

体现室内设计文化中主题创造的有位于上海的绘本馆,位于上海的绘本馆书店,其主题创造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图画空间,在这个空间当中,人们可以尽情放松自己,进行无限的遐想。绘本书店的整体空间形状比较狭长,利用空间中所有的元素和材料,进行了巧妙的构造,使得人们可以在绘本书店中感受到书中所描绘的梦幻空间。绘本馆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想象的空间,让人们在徜徉书海之中的同时,能够尽情想象书中的情节,空间主题的设计十分突出,空间中所有的元素和文化表现都为主题作了铺垫和渲染。主题的设计是人类潜意识中没有脱离的一种意识形态,在现代室内设计当中,主题的创造逐渐成为现代室内设计的灵魂。

3.3艺术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绘画、音乐等各种文化的融入给室内设计增加了艺术的氛围,多元文化在室内设计中体现其艺术感,能够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室内设计中的艺术体现,还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们的艺术气质。它将室内设计的实用功能与多元文化的艺术功能和谐的融合在一起。室内设计的艺术体现如图2所示。

随着人们对室内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室内设计与多元文化的融合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注意引入“时间”概念;二是注重文化的表达,将文化的多元特征充分的体现出来;三是强化室内设计与多元文化之间的和谐思维,保证多元文化和谐的融入到室内设计中,将室内设计的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完美的结合起来。

4.结语

随着世界城市的区域化和室会的信息化的到来,现代室内设计从单一到多元化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变化,这是时展的必然。总之,随着室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体现,室内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融入多元文化,就要把握好室内设计与多元文化的关系,充分的将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体现出来。设计师要加强对多元文化内容的关注和理解,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理解现代室内设计与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增强敏锐的发现能力和捕捉能力,拓宽设计思维,从而深刻的将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多元文化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凌锦.浅谈现代简约设计与中式禅宗思想的融合[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10) 11-12

篇6

关键词:办公空间;设计;构成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在任何一个城市的中心我们举目望去,鳞次栉比的高大建筑大都是办公楼字,也就是常说的 写字楼。办公楼的规模、数量、优劣几乎成为了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标志。而这些建筑内部的办公空间则更是形式繁多、条件优越、系统复杂。现代办公方式已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的伏案工作方式,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办公方式的革命。机构和企业在追求办公效率与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空间形式与环境中的人性需求,因为管理者们深知办公环境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办公的效率、质量、工作行为和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这使得现代办公空间在功能上更趋合理,运行上愈加便捷,程序上更加系统,形式上更加多样。

现代办公类别的多元化、需求的多样化给环境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更高的要求。这需要设计师必须深入地了解对象工作性质、管理程序、功能要求、部门设置,准确的理解建筑空间特征、机构理念及审美追求等,并根据设计规范要求综合以上要素分析、梳理出合理的可行规划方案。

1、办公空间的历史

1.1传统的办公空间

从人类开始形成社会体制以来,办公的活动就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了。完整意义上的办公空间是在阶级社会形成以后,由于社会管理、社会分工逐步的细化,货币的产生使得交换成为了贸易固而出现了为这些社会活动提供的特定空间——办公空间。如皇宫、议政厅、贵族府邸、政府衙门、钱庄、店铺、账房、会馆等等,这些办公场所多是和生活空间联系在一起的。传统的办公空间的形式较为单一,在建筑内部主要放置桌椅和保存文件的柜子,办公行为主要是审案、商谈、计算和速记文书工作,而办公用具仅仅是纸和笔,而中国的账房先生则多了一样先进的东西就是算盘。

1.2工业革命带来的空间变化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的工业革命,解决了传统办公所面临的照明问题,有效地利用了办公空间(使窗户的自然光照与办公桌的最大距离不超过7M不再成为限制),并延长了工作时间;电报、电话的应用缩短了办公信息交流的距离,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打字机的出现使得办公更加标准和规范。这些科技的广泛利用使得办公空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办公从传统小规模活动转变到大规模运作,办公空间由依附于传统的家庭办公空间转向独立的办公空间,办公由从属性活动发展成独立的产业活动。从20世纪 20年代开始,办公管理就形成了一门专业学科,以专门从事于研究办公时间、空间、作业流程和效率的问题。

1.3信息时代的办公空间

20世纪80年代电子科技的突飞猛进给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在办公上计算机几乎取代了以前所有的办公工具,办公自动化这一概念在这个时代已经形成。由于办公方式和效率的改变必然导致办公规模与办公空间的变化,工业时代几百上千人的大规模大空间集团办公的方式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小规模、专业化、系统化成为现代办公形态的主流。除政府行政机构和大型金融机构外,现在我们已很难在城市中看到一幢办公大楼仅用于一个企业办公的。在现代的办公环境中,照明技术、空调技术、机械交通技术以及家具生产技术、装饰材料技术的日益更新,使办公空间的舒适程度大大提高,大量金属、玻璃、陶瓷、纤维等材料被应用于办公环境之中,使空间呈现出多样化的视觉形式。

2办公空间概念与空间构成的基本要素

2.1办公空间概念与工作流程分类

办公空间是特指用于管理 经营(非商场经营)、设计、图文与资讯处理等工作的室内空间场所。

办公行为涉及各行各业,虽有相似的共性特征,但办公方式因行业、机构的性质,类别不同而各有差异,并在管理与执行上也有各自运行的系统,这自然反映在对办公空间的使用要求上。办公的性质是一个庞杂的体系,在这里不可能一一列举出来,只能根据办公的特性大致分类为:行政机构办公(包括政府行政机构、民间组织机构等)和商务办公两类。这两个类别都有着各自的工作系统流程。

2.2办公空间的功能分析

办公空间的功能分析是空间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而这一步的依据则是设计对象的行业特征、工作性质、空间关系、工作流程、机构规模等具体要素。

2.3办公空间的特性与构成内容

办公空间的特性与构成内容

(1)办公空间的特性。

办公空间是根据办公系统功能而形成的,由于办公性质决定了建筑设备与人的关系,因此办公空间分固定空间与流动空间。

固定空间指建筑内部的墙体、柱、空间隔断、办公设施设备等所占有的空间。

流动空间指人在建筑内部进行办公活动的区域。

(2)空间构成内容。

无论是何种性质的办公空间都有其相似的共特征和活动规律。在办公环境中是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的。

入口;前厅接待处;职员办公室;办公洽谈室;管理人员办公室;会议室;信息资料

室;设备管理室;衣帽间;卫生间;休息室;茶水间; 通道;楼梯。

3办公空间构成形式与办公行为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迅速转换,现代办公环境与条件以及办公行为已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办公概念。办公空间形式从单一的封闭式发展到根据空间条件、工作性质、设备条件办公效率和流程需要的形式多样、布局合理、组合自由的空间关系。并结合现代人体学原理和办公行为特征,使得办公环境更加符合人性需求。

篇7

这本数学绘本在故事中融入了许多数学几何空间的概念,什么前中后、左右、远近、里外、开放闭合以及各种形状等等,很受孩子们喜欢。首先人物设计很成功,两只淘气可爱的小老鼠和一只有些笨拙的大肥猫,让人不由得想起经典动画片《猫和老鼠》。故事安排也比较符合小孩子心理,穿插了类似于迷宫和认知的小游戏,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书中介绍了空间和我的关系,空间概念比其他数学知识更具体。通过对故事的阅读和理解,孩子能巩固对空间概念的认识。

《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被坏魔法师控制,后来她利用各种图形变化逃出魔法师城堡的故事。孩子们可以通过故事领悟到各种图形变化组合变成另外一种事物,扩展他们的空间感、图形思维。

故事结束我们还可以和孩子们做七巧板的游戏,利用七巧板固定的几种图形拼搭出各种样式,或者是发挥自己的想象,先想好自己要拼搭的样式,然后看看有哪些图形可以完成!孩子们一定非常喜欢。

《我和爷爷的建筑之旅》

书中介绍的是一个小男孩和他爷爷一同去旅行的事。小男孩家有一座很漂亮的房子,房子是他爷爷设计的,并且还有设计图纸。小男孩和爷爷来到了一座桥上,爷爷让小男孩观察桥是用什么图形组成的。他发现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还有用长方形组成的半圆形。书中介绍了不同国家的不同建筑,有的像三角形、有的像扇形,还有的像球形……真想知道设计师们是怎么设计出来的。

建筑房屋的每个环节都和数学密不可分,到处林立的高大建筑里面都藏有很多数学知识。如果长大想当一名伟大的建筑师,就好好学习数学吧!

《时间的故事》

书中故事里包含秒、分、小时、日的概念,帮助孩子理解时间的特性。孩子最喜欢它描绘一秒的方式,一页画闭眼、一页画睁眼,说一秒就是闭眼睛、再慢慢睁开的时间,然后描绘一分钟,画60次闭眼、睁眼,再描绘一小时,就是将“60次闭眼、睁眼”的画面缩小、重复60次。呵呵,很有意思,很浅显吧!

《避开恶猫的方法》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有15只老鼠在冬天的日子,住在温暖舒适的小仓库里。这天老鼠外出回来,发现仓库里乱七八糟,还有一张纸条:胆小鬼,你们好啊!我是农场主的猫。这可急坏了老鼠们。一个年长的鼠爷爷一拍大腿:“对了,听说以前我爷爷在猫脖子上挂了个什么东西,它就没辙了。”于是老鼠们这次紧急会议,就是要商量给猫脖子上挂什么。

老鼠们通过几个方法最终决定,让女主人给猫挂上铃铛,猫当然很生气,前爪不停地抓,脖子使劲儿摇,可是没有用,叮当叮当响!就这样15只老鼠欣喜若狂,顿顿饱餐度过了冬天。

《一起一起分类病》

小男孩总是分门别类地把家里的物品整理得整整齐齐,一目了然。他自己想停止“一起一起分类病”,但是怎么也停不下来……他告诉妈妈自己得了“一起一起分类病”了,妈妈看了也不知如何是好。后来,他在妈妈的怀里睡着了,从梦中醒来后妈妈告诉他这其中的道理。第二天,他发现自己的病好了。

这个故事充满了童趣,并告诉了孩子们在生活中如何分类组织,告诉他们生活是有规律、有秩序的,最重要的还告诉孩子们要克服成长中的恐惧。

《汪汪的生日派对》

这本书讲的是汪汪和丽丽举办生日派对的故事,通过增法和减法这两个主题来加强孩子们的数学思考力。为了汪汪的生日派对,丽丽要做很多准备:写请柬,做生日帽,做蛋糕等。但是第一件要做的事还是决定邀请多少小伙伴。解决这个烦恼用的就是加法。利用加法,不用挨个数也能马上就知道一共多少人。还有去超市买鸡蛋的时候也是,利用减法马上就能知道哪个东西卖得最便宜。加法和减法跟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非常实用。

篇8

【关键词】环境艺术;空间观念;教学;造型

“环境艺术”是一个大的范畴,综合性很强,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艺术构想方案的综合计划,其中包括了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材料与色彩计划、采光与布光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其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应从环境空间的认识与掌握开始,教学指导思想中必须重视和强调空间意识的培养。

一、创建真实的环境艺术空间

绘画、雕塑、摄影、影视等艺术为了追求作品的逼真性或感染力,通过透视和不同的表现技巧,描绘了视觉的空间。环境空间是可以让人接触的造型空间,是人类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基于环境艺术中空间的真实性,环境艺术中的空间应该贴切使用者的主观因素,符合当地的客观因素,按照一定的条件建立空间造型。但是,由于受到教学上种种因素的制约,学生在空间表现上往往抱有幻想,不切实际。在很多专业成绩的评定上,只注重效果图的表现,视觉上的美感,从而忽视了空间的真实性。有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让学生无限制的遐想,强调概念的空间设计,脱离了现实,设计出的空间,只可远观,而不能实际运用,让学生逐步产生了误解,只要是美的,造型感强的空间就是优秀的环境空间设计。

二、环境艺术的综合性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二战后在欧美逐渐受到重视的,它是二十世纪工业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中,科学、经济和艺术结合的产物。它一步到位地把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作为有机的整体统一起来。环境艺术是为实现人类生存居住环境的艺术化、科学化服务的以造型艺术为主导、以科学技术为互动力的系统整合艺术。所以,以空间美创作研究为主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在讨论空间审美时,还要考虑到空间的综合性,包括了空间的设施计划、空间的装饰计划、空间的构造计划、空间的材料与色彩计划、空间的采光与布光计划,以及空间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

三、环境艺术空间的稳定性

环境艺术设计创作必须具备真实的地址,作品建立于大地上某个不能移动的空间,受制于周边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美的一个鲜明特征。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一栋建筑、一条街道、一个广场或一座公园,都根植于特定的空间之中,并与周围环境保持着各种联系,这就是环境艺术空间审美的稳定性特征。妥善处理好设计作品与周围大环境的关系,是关乎成败的设计原则。大环境是设计作品的背景条件,它能烘托设计作品。设计作品是大环境的精华部分,又提升大环境的审美质量。若两者关系失调,效果就适得其反。

环境艺术空间的稳定性特征,带给教学的研究课题是环境整体设计意识与环境个性设计风格。当前还有些设计教学实践中因为忽视这一空间艺术特征,导致师生无视本土文化传统和地方环境特色研究,盲目追捧流行环境“舶来品”,过分宣扬“洋”材料和“洋”工艺。仿效抄袭,缺乏地域特色,或者脱离本地环境,违背周围条件,孤立炫耀自我的作业。然而,稍稍考察一下实际,就会知道对于固定不动的环境艺术来讲,没有本地个性特征的环境形象,必然丧失吸引力。丑陋的环境作品因为固定不动,强迫人们观看,危害远远超过普通造型艺术劣质品。实践证明,整体意识是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基本原则,个性表现风格是艺术创造的生命之源。

四、结语

二十一世纪新的城市化概念追求的是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结合的整体空间。内部和外部空间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转换,相互融合,已经成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师追求的目标。所以在当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必须针对其专业要求,全面深入地认识它独特的艺术特征,加强空间意识的教育培养。师生务必突破传统造型艺术的空间概念和习惯,从传统造型艺术“感性”的虚拟空间感悟,转变为现代整体艺术设计“理性”的真实空间思索。以建筑和园林为“母体”,广泛吸纳各门造型艺术的空间知识,将立体真实空间意识注入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以造型艺术为主体,树立全面、正确的空间意识,摒弃片面、错误的空间概念。要求在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时候,要重点培养具有空间想象力,思维清晰,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强,富有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良好的环境整体意识和综合的审美素质,掌握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技能,具有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表达的能力。对传统、现代风格的设计典型融会贯通,掌握室内空间造型、界面装修设计、陈设艺术设计的基本方法。

参考文献

[1](意)布鲁诺・赛维.《建筑空间论》.博远出版有限公司

[2](日)卢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篇9

关键词:建筑初步;空间重构;教学模式;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TU;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1-0066-05

建筑初步课程是建筑学专业一年级最重要的基础教学环节,通过一系列的设计训练,使学生初步具备一定建筑学知识储备和设计能力。这一系列的设计训练,既包括单一能力的训练,又包括综合能力的训练(表1),在建筑初步教学体系中,一般是通过相对独立的几个设计作业完成。这种片段性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比较茫然,很难顺利构建能力框架。因此,在建筑初步课程综合设计训练中,如何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成为教学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近5年来,我们对建筑初步课程最后一个综合性设计题目“空间重构”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了不断的思索和改进。一方面,增强了训练的综合性,从

而更加有利于学生从单一能力向综合能力(关注建筑设计基本过程与程序)转变;另一方面,对建筑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在二维图纸上思考三维空间问题,需要一定的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而这也正是很多初学者所欠缺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空间模型作为一种空间分析、设计推导的方法和手段的重要作用,全面介入设计的整个过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空间重构课程设计的基地情况

空间重构课程设计的基地位于郑州大学新校区工科园(图1)中心道路西北侧,周边分布着建筑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等院系的教学楼、办公楼和理科综合实验楼,除建筑学院人流量较大之外,其他建筑人流量均不大。

基地为“”型,面积1 700 m2(图2),其中保留有新校区建设初期的一层配电房一座(现已废弃不再使用),建筑面积约为370 m2(图3),层高4.6 m(图4),白灰抹面,配电房采用7.5 m×9 m的钢砼框架结构,简洁明了的钢砼框架结构体系为下一步探讨空间的重构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空间重构课程设计的教学探讨

2006和2007年的教学要求相对简单,要求学生在分析周边环境的基础上,在基地内设计一个具备一定功能的较为简单的小型建筑(现有配电房可以不予考虑)。2008年的教学要求有所改动,希望学生在保留现有配电房结构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功能、空间与环境等要素的重构。也就是说,希望学生能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进行功能与空间的设计与整合,从而达到在建筑设计中综合理解功能、结构、空间、环境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教学目的(表2)。

综合上述3年教学设置的改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前期调研分析与后期方案设计脱节。2006—2008年均要求学生在第一周做不少于2 000字的调研报告,学生也投入大量精力对基地现状、周边环境以及人群使用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但由于调研成果与方案设计没有很好地结合,设计成果缺乏必要的分析和有力的支撑。

第二,对限制性因素缺乏必要的分析,运用不恰当。在2008年的教学设置中增加了限制性因素,即在保留基地内现有构筑物结构框架不改变的前提下进行空间重构。但是由于

学生对限制性因素的理解不深,保留的结构框架并没有对空间重构中的积极要素足够重视,成为了可有可无的,甚至完全被忽视的设计条件。

第三,对空间模型在设计过程的全面介入认识不足。2008年的教学设置中,开始注意到空间模型的重要作用,但仅仅体现在最终的成果模型上,所以空间模型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教师仅靠二维图纸很难全面、准确地判断学生在设计推进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做法也往往导致学生忽视设计过程的重要性。

因此,如何更好地优化教学模式,使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紧密联系,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设计观念和能力的目的,成为2009年和2010年教学改进的重点内容。

三、空间重构课程设计的教学改进

教学的既定目标能否实现不仅取决于如何界定设计问题,还取决于是否有一个与之相配合的教学过程。学生在经历这一教学环节后,设计观念和设计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从2009年开始,在题目设置时,将教学过程适当分解,并明确引入了工作模型,使教学过程与工作模型紧密结合,从而使每个阶段的教学目的更加明确,教师和学生都能更好地理解和操作。

将4周的教学时间分为3个阶段:调研阶段、设计阶段和成果阶段。这3个阶段分别以不同的工作模型为主导,全面结合前期调研分析和后期图纸表达。每个阶段的空间模型并不是孤立的,都需要一定的衔接才能完成(图5),设计成果的最终图面表达则是整个设计过程的总结与展示。

2010年的教学安排和题目设置中结合教学情况做了进一步调整,在设计任务书中明确了“消息吧”功能,主要考虑到这种功能对空间需求的弹性较大,具体限制较少,希望通过教学改进使学生能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空间重构的设计过程中。

四、空间重构课程设计实例分析

以2010年的题目为例,具体介绍建筑初步课程空间重构教学阶段的全过程。

(一)调研阶段

调研阶段分配有一周半的时间,前期要求以十余人的小组为单位进行场地及其周边环境的调研,调研的结果并不是传统的调研报告,而是以课堂小组口头汇报和基地工作模型(模型一)的形式(图6)展开。基地工作模型完成之后摆放在教室里,供学生在设计阶段随时参考,建立相应的空间概念。

后期以两人的小组为单位,着重调研配电房,并完成其空间模型(模型二)。该模型将配电房的结构框架和维护结构分别用不同的材料或者颜色区分,并且还要求将维护结构做成可以拆卸的部分(图7)。这样既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现有建筑的结构形式,为第二阶段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又能使空间重构这一概念在每一阶段都得到强化。

(二)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设置了两周的时间。在此阶段学生需要提交以两人为小组制作的空间重构方案模型(模型三)(图8),这一模型需要在模型二保留的结构框架上制作,使题目中的限制条件真切的落实在实际空间概念中。与此同时,学生还能随时观察基地模型,并将自己的设计放置到基地模型上思考与调整。

教师则需要主持课堂上的讨论,讨论的焦点在于帮助学生认清各自构思的优缺点,分析每个方案的特点和问题,并控制每个小组的进度。

(三)成果阶段

成果的表达分为两部分,分别为成果模型(模型四)(图9)和图纸。成果阶段要求学生将修改后的模型三直接放置于基地模型中,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空间环境的进一步整合,从而形成成果模型。教师需要参与讨论新的空间与原有环境是否契合,并提出进一步建议。

图纸的内容比较注重设计全过程的表达,要求学生对整个设计过程具有清晰的逻辑思维。不仅要表达出两人小组最终方案的全套图纸,还要表达出从阶段一到阶段三所有过程模型的照片和分析的相关图纸。在评图阶段教师能根据学生设计过程来评分,从而避免了以往只看重最终图面效果而轻视过程的做法。

五、空间重构课程设计总结与反思

结构有序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区别最终应该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上。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一个设计课题的操作方式完全由教师决定,必然存在差异性;而结构有序的过程式教学方法是以一个详尽的计划为基础,对每一个操作步骤做出明确的界定,甚至把练习细化到每堂课的程度,这样就使设计的发展不再流于漫无目的的想象,而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性研究过程。

在近5年的建筑初步教学实践中,对空间重构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不断改进,主要体现在:将设计过程分解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相应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便于设计全过程的把控;引入空间模型这一载体增强教学过程的理性化与系统化,并将空间模型应用于设计的每一个阶段,从而贯彻始终。

教学课程结束后,通过教学反馈机制发现,上述教学模式的改革已经取得了明显的初步成效。同时,也反映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不同阶段模型的比例有待商榷,模型可拆卸部分的制作仍需与学生共同探讨其可操作性等。当然,教学研究是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会本着吸纳经验、结合实情、发扬特色的教学态度,将教学改革不断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顾大庆,柏庭卫.建筑设计入门[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黄源.设计结合模型[C]//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等.2008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吴晓东.分解与重构——二年级建筑设计教学与研究[C]//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等.2008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Teaching mode in the space-reconstruction course

XU Wei-bo, YUAN Yua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P. R. China)

篇10

关键词:初中数学;几何直观意识;空间概念

教学实践证明,在初中数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必须从培养初中生的几何直观意识开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画图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意识,并且能利用图形进行数学语言与符号的表达,从而实现直观与空间概念的转换。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初步获得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重视直观教学,培养几何直观能力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直观教学法是最能引起学生接受外在信息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直观教学手段,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更加简明、形象。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就生活中熟悉的投影现象与概念进行直观理解。投影是学生生活实际中熟悉的现象,投影大小学生是容易理解的。比和比例的概念学生在小学数学中已经接触过,要理解相似的概念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直^。投影其实际就是一个物体和它的投影之间的关系,阳光可以看成是平行的投影,灯光则可以看成是中心投影,这个点光源就是中心投影。因为太阳离我们太远,它发射过来的太阳光,可以看成是平行光。这些概念,实际上学生很容易理解。在空间思维中,三维物体与二维物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相似三角形的条件是有一定规律的,然而在你脑子里面想出来的相似条件,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地投影的压缩过程。如果把这个过程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检验,那么相似条件就肯定变得直观了。

二、开展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等综合实践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概念的形成需要实践活动的支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等活动,从而让学生对实物进行直接的感知。这样,学生就会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感知数学知识。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几何知识需要引导学生开展“摆一摆”“拼一拼”“比一比”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几何形体的空间表象,从中获得空间的概念。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开展 “剪一剪”操作活动,把课前就准备好的纸质衣服图案发给每个学生,从折叠的形状中看看这是什么图形。学生通过交流,认识到轴对称图形具有的特征。学生在对折后完全重合,知道这个折叠的线就是对称轴。这样,概念的获得是通过动手操作中领悟的。因此,这样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空间概念的形成。

三、利用模型实物,培养学生的直观认识

数学教学理论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想象―概括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意识,必须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出发。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常常利用一些实物或数学模型让学生观察,而这种观察的过程就是把现实与几何图形联系到一起的过程。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直观意识教师就应多让学生动手去画一画、量一量、拼一拼等,力争把几何体转化为几何图形,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模型培养学生的直观感觉能力。

例如,利用在阳光下测量旗杆的高度来测量建筑物的高度。同样,在阳光下一棵小树与一棵大树之间的距离通过测量影子即可得到最短距离等。构造数学模型,画出与之相关的几何图形,从而把生活中实际问题转化为模型,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还使学生掌握了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几何图形,从而培养了学生认知能力。在教学中老师还应指出,不管是空间概念意识还是几何直观能力,都要强调相互之间的变换。

四、强化几何直观,将抽象概念形象化

著名的数学家希尔伯特说:“数学符号是写下来的图形,几何图形是画下来的公式。”这充分地说明几何直观在数学学科的直观运用,因此,用图形直观的办法可以把数学知识形象地描述出来,从而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在教学“计算多边形面积”这一内容时,可以通过直观的方法来阐明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抽象的数学概念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形象化。与此同时,也实现了代数问题与几何图形之间的互相转化。在教学“反比例函数”这一内容时,就给出几个自变量不同的值,来比较函数值的大小。不少学生把自变量的值代到解析式中来计算。然而,我们不妨借助图象使这个过程变得更加直接。在数学教学中,几何直观对于理解函数的性质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利用图形解释数学现象是空间观念的体现。例如,在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直观而感性地知道哪一部分所占的比重大。教学实践证明,若能用直观的方式来描述数学中的现象,那么,空间概念就初步形成了。

总之,在初中数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意识,进而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理性认知与感性操作来获取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意识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洪武.从图形入手,培养几何直观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