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5: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篇1

关键词: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对策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5.189

1 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存留的一些问题

1.1 生态文明建设中土地利用集约型机制的匮乏

在国内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低这个问题非常棘手,国内每年不断增长的建筑用地需求和建筑用地的整体审批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在持续的延伸,相对来说,国内的土地管理系统却异常的粗放,一些很明显的土地资源浪费现象时有发生。在中国土地资源的新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低密度和分散的特点也十分突出[1]。此外,由于中国的有限的耕地后备资源存留现状,再加上近几年的耕地面积飞快的减少,这也导致了国内农产品的供应接近危险边缘。

1.2 生态文明建设中矿产资源管控机制的匮乏

在中国,矿产资源的分布很特殊,主要位于生态脆弱的地区。国内主要的能源矿产资源为煤炭,而更加高级、优质、容易利用的化工能源却相对稀缺,中国资源分布和整体结构的发展已经慢慢地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了。此外,国内矿产资源结构的优化和一些气候上的变化存在一定的抵触。中国相对简单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一些地方反复挖掘开采的问题非常严重,确保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矿产资源管理必须强化优化[2]。

1.3 生态文明建设中自然地质灾害预警机制的匮乏

基于中国的地质条件的多样性,各种类型的自然灾害的出现是无法避免的,但地质灾害防治的综合稳定控制项目却相对不足,一些地区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相对落后,整体工作停滞不前。面对国内水资源供需矛盾和和不规律开采状况,国土资源领域相关部门需要给予必要的重视。

1.4 生态文明建设中海洋资源开发科学规划的匮乏

近年来,海洋资源开发项目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只有加强海洋资源开发力度的规划审批,才能在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条件上,打造完整的国土资源控制措施。然而,在近些年国内海洋资源的实际开发过程中,海洋生态系统正在迅速的退化。据可靠的统计数据,2016年,中国海域海水低于或等于劣4等的海域面积超过了七万平方公里[3]。

2 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优化的对策分析

2.1 对国内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性进行强化

在国土资源部门进行土地资源宏观调控的过程中,首先,国土资源部门可以从空间规划、土地资源和海洋资源管理的角度优化国土资源的布局,以达成协调发展的框架。第二,国土资源部要统筹区域项目资源管理工作,尽可能地全面发展,在国土资源范围内进行健全完善的发展规划设计[4]。第三,国土资源部要统筹不同行业的资源配置,确保不同的产业都能深化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而统一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发展规划的步调。

2.2 对国内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监测力度进行强化

国土资源部门在加强国土管理和控制措施的同时,也要提升国土项目实效性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改善土资源生态文明建设的保护机制。有关管理部门应建立一个更完整的环境调查报告,集中管理的各种问题,确保监测项目规划。浅层地下水与土壤环境的集中维护与工程分析。为了确保地质行业信息更加完整,在加强监测工作的同时,保证国家土地资源的有效维护。

2.3 对国内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控制力进行强化

在国土资源项目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过程中,有关部门要加强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工作,对使用土地的项目实施合理的控制办法,提高项目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特别是在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加强土地整治项目的合理性,提高效果和现场管理质量,切实维护土地综合生产项目的发展。在利用国土资源的生态文明建设项目中,坚持节约和长远发展的态度是必不可缺的,这样才能取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双赢的效果。

3 结束语

总之,在土地资源管理的生态文明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从宏观的角度,充分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完善国土资源管理措施,优化国土资源管理效果,完善的绿色发展的道路建设,以保证整个生态文明建设项目规划能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景芝.保证现有耕地资源红线,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J].吉林农业,2016(16):121.

[2]张朝平.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契机推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J].西部资源,2015(06):113-114.

篇2

1.1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④”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城镇化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努力把我国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1.2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城镇化的动力源泉。生态文明是以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为目的一个文明阶段,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只有先把生态文明建设好,当人们享受到安居乐业的快乐时才会激发更多的热情和精力投身于城镇化的建设中。

2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2.1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的发展取得了阶段型的成果,但同时也给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一些困境和问题。

2.1.1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首先,是工业对农村水资源的污染,政府把大量的资金用来治理城市的环境污染,但对于农村污染问题的治理却没有给予的资金投入却很不到位,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污染问题。其次,是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①过度使用农药、化肥,污染了土地资源。②“白色污染”问题加剧,农业塑料膜现在在农村大量的使用,而这种塑料膜是由聚乙烯的成分构成的,所以它难以腐烂、不易降解,使得农业产值大幅度的降低。

2.1.2农村的大量土地资源被占用。在农村农业的生产基础是土地,随着城镇化的进程的不断推进,它为农村改革创造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一些乡村政府为了招商引资、进行矿山的开采使得农村生态系统被破坏。

2.1.3对于农村环境问题的整治,缺乏资金的投入和制度的建立。现在农村普遍面临“脏、乱、差”的环境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却没有投入经费来治理,这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及时的整治和处理,生态问题日益恶化和加重。

2.2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2.1发展农村的经济的同时忽略了环境问题。在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还处于刚能解决温饱问题到初级阶段,农民对于富裕生活的渴望极为强烈。于是当地的地方官员和农民便以“经济之上”的价值取向来开展经济的建设。

2.2.2农民自身的环保意识薄弱、道德素质不高。在我国农村由于受教育水平,农民比较缺乏环保知识,加上有关环保意识的宣传的不到位,导致农村生态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的主要原因。

2.2.3我国的环境保护资源分配不合理。城市是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中心和主要的人口聚集地,所以国家和政府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当中,而农村的环境问题的防治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却因为资金的缺乏而一再被搁浅。

3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的优化对策

3.1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农业之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高度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就为我国农村要发展循环经济,通过这种经济方式来促进农业的高效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减轻农村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最终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成的双赢政策。

3.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首先,需要转变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让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增强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利用教育资源,提升农民的自身素质,使他们培养良好的生产生活方式。其次,国家和政府要积极组织生态意识的宣传活动,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传播媒体来普及环保意识,营造良好文明的社会风貌。

3.3政府应投入资金,完善农村环保法律机制。农村“脏、乱、差”的环境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家和政府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来防治,也没有建立相关的法律条文来监管。首先,在农村开展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政府投入资金作为物质保证。对于农村的污水净化、垃圾的处理等这些环境问题,需要有专项资金来处理和防治。其次,要求在农村建立相关的环保监管部门和健全的执法体系,创建“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法制环境。

4结束语

篇3

【关键词】生态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观与农村生态文明的涵义

生态观的内涵,可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人类的发展需以尊重自然为前提。在马克思看来,人们生存或者说继续存在的前提就是自然界,人与自然界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第二,人类需与自然和谐相处。马克思认为人作为自然的一份子,应当和谐地和自然相处。第三,人在享用自然的过程中应在一定范围内表现其主观能动性。马克思指出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类在劳动实践当中对大自然进行改造,使大自然更好地为人类生存提供服务。农村生态文明的涵义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摒弃过高投入、低利用率的粗放式模式,构建科学的发展方式。二是农民居住环境的优化。建设新农村生态文明,需要做到改变农村的整体风貌,营造良好的居住氛围。三是农民生产以及生活方式环保。应该将农业生产幅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法染物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承受力。四是农民生态思想观的提高。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不管作为行动力量还是作为坚强的依靠力量,农民都是重要的参与者。

二、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化学工业产品对环境影响严重

由于高污染的工业企业很难进入城市扎根,故而整体出现了高污染的工业迁移到农村的趋势,这给农村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和破坏。这是因为一些工业肆意的排放一些未经处理的废物以及工业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化学工业产品,给当地的水源、农作物等造成很大的损害,大大降低了环境的优质程度,污染现象随处可见。

(二)政府环保工作不到位

在治理农村环境方面,虽然政府采取了一定的环境监管措施,但农村的生态环境还在不断恶化,这与政府环保工作不到位有很很大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的相对匮乏。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部门下设的最低一级的单位是县,几乎所有的县以下乡镇没有设立环保机构。第二,实际生活中,政府对农村生态环境承担的责任归属不明确,就使生态环境工作出现“人人能管但是人人不管”的情况。目前,我国对政府环境责任的界定还很笼统,缺乏可操作性,这就使各部门在对待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时,权利责任界限模糊,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沟通协调渠道不通畅。

(三)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我国农村的土地使用率很高,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农民会施以大量的农药化肥。这种行为虽然暂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是从长期看却导致了土壤的退化。这种现象使得土壤的抗逆性大大降低,再加上自然因素或者是人为因素等的外力作用,土地则极容易出现显性退化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土地的生产力,折射出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落后。总的来说,农民对化肥亦或是农药的使用不当,农作物的产量大大降低或者是处于较低收获状态,这不仅影响了农民的收入,更是恶化的生态,破坏了环境。

三、生态观视角下促进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污染控制

生态观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必不能过度改造。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应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保证其高效而又环保地运行。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对传统的发展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向着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迈进,也就是通常所讲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种工业化道路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带动工业的发展,从而实现生态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前提是我们必须要遵守哲学的实事求是原则。

(二)强化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职能

生态观认为生态问题中,政府功能得不到发挥就会大大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在当前农村生态环境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只有充分强化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职能,才能有效地应对各种问题。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各部门在环境方面的职责,做到权责分明。当前良好的政策需要良好地执行,加大监督机制功能地发挥是使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职能的必要保障。

(三)改善农业生产方式

生态观从经济层面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为了生存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料,但获取方式不当或者过度获取就会导致生态平衡地破坏,因此,从农村生态环境的角度看,需要改善农业的生产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科技,使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另外,国家应该在农村设立农业服务点,帮助农民转变生产方式,提高发展现代农业的观念意识。与此同时,政府应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予以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推广节约型的生产生活技术,鼓励农民使用清洁能源,以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作者:刘晓霞 马秋野 刘永红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学院 长春市宽平小学

参考文献:

[1]余克弟.生态观视域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求实,2014(03).

[2]杨雨婷.生态观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3(12).

[3]赵瑞华,厉雅娇.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及对策[J].人民论坛,2015(26).

篇4

关键词: 生态文明;高等教育;绿色教育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升为国家战略。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高校应担负起国家赋予的职责和使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明确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传承生态理念、繁荣生态文化、引领生态文明履行使命,从开展绿色教育入手,深化高等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要充分认识和理解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高校的职能决定其必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高校是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教育机构,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繁荣生态文化、培养绿色人才、开展生态教育,是高校担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和教育使命。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与高等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也决定着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发展水平。引领生态文明的发展,高校厚重的绿色教育使命也是体现其创新的软实力。在国外,传承生态文化的是“绿色大学”担负的职责。

第一,绿色教育正在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中心课题。高校开展生态文明为核心的绿色教育不单单是基本的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教育,或是环卫绿化、卫生评比和人居环境改善,或是开设一般的环境教育学科等等。这只是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它要求的是不仅要加强环境科学高等院校建设及其学科门类、专业及课程建设,还要高校承担建设生态文明和文化的绿色教育使命,推动高校内涵式建设的转变方向。这包括:办学定位、办学宗旨、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内容等方方面面的转变。绿色教育就是要培育具有绿色理念和掌握绿色技能的新型人才。利用这样的人才,传播生态系统保护知识,创造创新开发新的绿色科技产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创造“绿色生产力”。

第二,绿色教育促进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协调发展。高校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严格区分,但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和自然正在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脱离自然的社会和脱离社会的自然都是不可能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他们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互相制约。”所以,绿色教育推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有利于促进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互统一和融合发展。

2.现阶段高校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制约瓶颈

2.1绿色人才培养滞后

高校人才培养偏差还体现在高校重科研轻教学方面,教学改革雷声大、雨点小。高校多度重视论文数量、科研经费,盲目上马新专业,学科越分越细,知识被切割,过分强调专业培养,忽视技能技术训练。同样,高校也存在忽视人文知识教育和文理综合能力的训练,忽视了对人格的塑造和修养培育。学生就业过分强调薪酬水平,忽略了社会对人多元化的需求。因此,需要从生态文明建设出发,完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2科学研究应用转化滞后

高校科研偏重于数目和到位经费,科研成果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滞后。高校科研与社会沟通,与环保行政部门协作不够。现有的科研成果没有充分被政府决策部门采纳。

2.3校园生态环境建设滞后

校园文化建设融入生态文化不够。目前高校校园生态环境建设普遍存在与生态文明不和谐现象:重硬件等基础设施建设,轻视内涵建设等软件环境,对校园建设缺乏全局事业和全程规划。校园环境建设缺乏在能源、水循环、绿化等系统的优化节能和生态平衡考虑。硬件建设中材料的选择和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没有贯彻环保标准。校园景观设计缺乏生态文化氛围和生态育人功能。

3.高校必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担负大学使命

高校要以人才培养为抓手,紧紧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切实担负起大学的使命。

3.1高校应适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以绿色人才培养为中心,大力培养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急需人才。

树立长远打算和前瞻视野,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培养综合型人才。打破专业壁垒和知识固化束缚,开展人文社会知识的通实教育。着手文理学科专业培训,鼓励大学阶段学生的探索意识、逻辑思维训练和社交能力培养。尤其是跨学科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课堂教学融合环保理念和常识教育,培育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完善绿色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破除不适合生态文明时代的旧教育思想,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方面融合绿色教育理念。

3.2高校应围绕生态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创新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高校应强化科研力量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的主人翁意识,加大环保、生态、节能、新能源、废弃物回收利用等主题的科研项目扶持力度。通过科研人员配备和科研资源投入,促进高校在生态科研方面提升内涵和水平。同时,要加强生态科研成果的转化,密切与社会和环保部门的沟通联络,将这些科研和创新成果尽快转为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依据和现实生产力,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3.3高校以生态学科为支撑点,营造浓厚的学术和学科生态环境。

大学中生态学科和学术生态对人才培养影响重大,是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作用发挥的着力点之一。生态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围绕生态文明,在平台建设、资源整合、学科布局、队伍打造等方面打破学科分割,促进生态理念与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借鉴生态学思想定位学科建设布局,找准生态和绿色教育的切入点,为高校的学术生态环境打造良好的生存条件。高校领导要发挥主体责任,制定措施解决学术生态中急功近利、学术浮躁、剽窃抄袭等弊病。

篇5

关键词:生态文明 中原城市群 协调发展 资源共享

一、中原城市群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

城市群是一定程度上独立的城市集合体,是相当数量城市关系的总和。它的特点主要反映在,经济的紧密联系;资源的高度共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集中发展。其实质,聚拢这些城市构成一个巨大的商圈或经济圈。

现阶段,我国比较成熟的城市群有三大城市群,即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它们引领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国的经济势头,给中国经济带来春天。2016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2017年1月,中原城市群正式跻身七大国家级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是继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之后,城市群规模最大、一体化程度最高、人口最密集的城市群,是支撑中部崛起的核心增长地带。它肩负着承接发达国家及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资源输出的重要任务,是促进中部崛起、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因此,规划建设中原城市群,对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安徽五省30个市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原城市群和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1.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原城市群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抉择。中原城市群的平稳发展离不开优良的环境支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中原城市群的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提出“五位一体”建设,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战略选择。良好的生态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舒心的环境,有利于中原城市群的稳定发展。

2.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原城市群实现富民强省的客观要求。生态文明建设隶属于可持续发展范畴,符合中原城市群实现富民强省的客观要求。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依托,加快城市群的发展步伐,满足城镇与乡村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所需的良好环境要求,对于实现促进中原城市群经济、改善人居环境条件具有现实价值。

3.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原城市群实现生态环境优良目标的现实选择。生态环境优良是中原城市群良好发展的衡量目标之一,城市群的发展不应仅仅是经济的飞速前进,而环境的不断优化也应是城市群发展的题中之义。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效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步骤,并适时作出调整,以适应不同阶段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状况,使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的建设过程中,促进中原城市群的长远发展。

(二)中原城市群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意义

以生态文明为视角来建设中原城市群,其意义和价值非凡。第一,有利于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观念。人与自然的和谐,意味着生态环境的良好,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想;第二,有利于拓展我国经济发展新空间,加快整个中部地区的发展步伐;第三,有利于东中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推动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拓展,形成合理的空间发展格局;第四,以生态文明为视角建设中原城市群,从根本上有利于保障农业安全,为人口密集的传统农区建设探索有益经验。

二、中原城市群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原城市群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承,有着密不可分而千丝万缕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原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分析这些存在的问题,对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中原城市群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一)能源消耗量大,空气污染严重

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包括中部地区的河南、山西、安徽三省,并联动辐射河北、山东两省,这五省基本是雾霾的重灾区。近年来因城市工业与家庭用车的快速发展,工业企业废气排放不断增加、汽车尾车排放与日俱增,碳排放量增加,而氧气量不断减少,空气净化和调节能力日渐削弱;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中钢筋混凝土楼房大增,林园绿地相对减少,在一些盆地城市往往形成逆温气象,致使大气中的污染物和烟雾不能向上向远处扩散。这些使得能源消耗量大且快,造成空气污染严重,加剧雾霾天的形成,加剧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危害。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很多民众只关注到雾霾对自身身体健康的恶性影响,并未从真正根源上去遏制污染物的产生。对雾霾的防护只存在于表面,忽略了源头的有效遏制。虽然有关环保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还市民以“碧水蓝天”,但是根源的问题并未解决。

(二)水资源失衡,污染普遍

从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上来判断,我国属于中度缺水的国家。我国北方地区普遍存在资源性缺水的问题。原本缺水的状态使得城市化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再加上水资源的浪费和严重污染,势必给城市群建设带来压力。有的城市,由于河流和水源受到工业发展与居民生活排放的废水的严重污染,致使难以保证居民生活用水的清洁,造成饮水困难。有的城市,由于地下水的超量开采,地下水位连年下降,影响到地下水的循环,树木的生长,造成井水枯竭。城市用水的紧张和工业生产用水的污染,是造成水资源浪费的根源。城市居民的节约用水意识淡薄,无法从自身建设和国家发展有效连接起来,所以造成城市生活用水普遍紧张的常态。工业生产用水后排污环节的治理不严,净化力度不够,这是造成生产用水污染浪费的重要原因。

(三)土地资源供给压力大,水土流失严重

城市群的发展势必给土地资源带来压力。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环节,城市土地的有效利用是其中之关键。联动五省发展城市化,扩大城市用地,压缩农业用地,在征用土地的过程中,难免因为方法不或者执法不严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加剧水土流失。由于城市园林绿地少、树林生长受影响,城市汇水面积大,加之不少开发建设项目的排洪设施不到位,以及其他因素如城市河道淤积,雨水不能及时渗漏和流失,极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四)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区域生态环境脆弱

农村科技落后,在土地使用过程中,对土地容易造成过度使用,且保护力度弱小。使得原本脆弱的农村生态环境更加恶劣。且在破坏原有土地生态之后,因为技术上的弱势,观念上的落后,对土地生态的恢复工作缺口很大。使得土地的再次使用只能是更加贫瘠或又一次伤害,造成恶性循环。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益驱使下,无所节制而以杀鸡取卵式的野蛮方式对待大自然,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使自然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循环和平衡规律是不能违背的,自然资源如空气、水、土壤、树木的光合作用等有自身的运动规律,破坏了自然法则,势必会遭受大自然的惩罚和警告,有时会以次生自然灾害的方式让人类承担因开发利用自然不当给自然本身带来的不堪承受的结果。当人类深受其害时,意识到人类必须以文明的方式自觉地敬畏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合理利用大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中原城市群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树立中原城市群现代生态价值观

1. 倡导健康绿色消费观念。中原城市群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社会大众的整体努力。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企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从根源上遏制污染的产生是十分关键且必要的。污染源追根到底是人类造成的,从观念上对人们进行教化,让人们从根本的认知上深刻的领悟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自觉的为社会的稳定发展约束自己的行为,改善自己的周边环境,保护城市整洁文明。

2. 转变传统经济发展理念。中原城市群经济的稳定和长期发展,依赖于现代的生态价值观念。低碳、绿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促进中原城市群的稳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生态文明建设归根结底依靠的是社会全体人员的共同参与,因此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有自觉的保护意识,并能从行动上做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力军,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倡导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加快形成现代生态价值观,以期早日为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良好发展模式。

3.加强区域生态文化建设。整个社会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也应重视加强区域生态文化建设。比如在社区内进行生态文化的正面宣讲,给社区成员普及生态建设的理念。在学校开展生态文化的课程教育,可以带领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一起为环境保护贡献微薄的力量。

(二)发展中原城市群生态经济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适时调整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为现代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大胆采用新的更加环保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中原城市群的崛起探索更契合的新模式,向集约节约环保模式转变,带动整个中原城市群的整体协调发展。

2.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建立适合中原城市群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更好的促进整个中原城市群的稳定崛起,需要结合中原经济发展的常态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和创新,顺应时代潮流,加入生态经济的观念,指导形成新的经济体系。

(三)促进中原城市群生态科技发展

1. 加快生态科技创新。二十一世纪是科技世界的较量。将前沿科技运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既符合科技为人类社会服务的理念,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加快生态科技的创新,就是为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争取时间和机会,当今社会变化之快,科技的更新换代也是日新月异,而创新就是生命力。

2. 培养生态科技人才。人才战略是不会过时的战略选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引进生态科技人才,对中原城市群的规划发展作出长远有利的科学指导,是中原城市群发展的保障。中原城市群的崛起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依靠科技人员适时制定出调整方略,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城市群的平稳良好发展。所以,生态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对于城市群的发展作用巨大。

3.完善生态科技政策制定。中原城市群的稳定发展需要政府牵头,制定合理的生态科技政策,从宏观上把控整个城市群的l展走向。在制定相关生态科技的政策中,要立足中原城市群的现有经济基础,针对不同地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时而变,制定适合特定区域的切实可行的生态科技政策。

(四)加强中原城市群生态制度建设

1. 创建区域生态政策协调机制。“五位一体”建设就是与和谐社会建设相契合的,创建区域生态政策协调机制,有利于统筹区域生态的和谐发展。另外,保护环境要从源头抓起,不仅做好水源地保护,还要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稳步推进植树造林和天然林的保护工程建设;加快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创建工程,切实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要地位;加强城市绿地湿地等的保护,还城市及市民一片蓝天;提倡少用或不用不可再生资源,力争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2. 完善区域内环境监督体系、区域联合执法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把发展循环经济同生态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将其统一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完善区域内环境监督体系,加快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树立生态示范工程,对于保障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意义重大。中原城市群是涵盖五省的大城市群,地域广,难于统一管理是显而易见的问题所在,加强各区域间执法部门的联合,以及执法力度的统一,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对于整个城市群的管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评估、政绩考核及激励机制。在推进中原城市群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制度建设不规范与不健全,往往出现纰漏甚至扯皮现象,生态文明建设带来被动和难以落实的局面。党的“十”报告中,着重强调了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对全民进行“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的宣传教育,帮助全民树立环保意识,激发全民以行动进行环境保护的热情。从长远来看,我们要在建立健全法规政策体系、目标任务体系、标准评价体系、技术指标体系、监督检查体系、宣传教育体系的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各种管理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程序清晰、职责分明、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并有监督检查、问责制度作保障,同时,还应当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让人民群众有知情权、参与权、发言权与监督权,从而促进各种制度的落实,让环保变成切实的行动。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评估、政绩考核及激励机制,对于经济区的良性发展既是鼓励,更是鞭策。

参考文献:

[1]王陶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与中原城市群关系研究,经济经纬[J].2016.2.

篇6

关键词: 生态文明;莱芜市;生活质量;统筹城乡

Abstract: It is a major event concerning the vital interests of the ordinary people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llages, improve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masses. We should really do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llages well by implementing the "Three Represents" important thought. Focusing on the specific experiences and practic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llages of Laiwu C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circumstance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llages ofLaiwu City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aiwu City; life quality; overall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中图分类号 : F320.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村庄是农民生产生活的集聚地,实施生态文明建设,配套必要设施,搞好环境卫生,改善村容村貌,有利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农村生产条件,焕发农村社会活力。

一、莱芜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

莱芜市区域面积2246平方公里,辖莱城区、钢城区、高新区和雪野旅游区,共20个镇(办事处),1070个行政村,12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9万人。通过近年来的努力,莱芜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有序开展,生态产业发展富有特色,农村环境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整个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有了良好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目标明确。自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以来,莱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在2007年党代会上,莱芜市委、市政府就把“生态建市”作为四大发展战略之一;2008年出台《莱芜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把生态环境建设列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2011年4月份,召开全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动员大会,对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作出了安排部署,明确了今后每年的责任目标和推进措施,并成立了由市住建委牵头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二是制定政策,提供保障。下发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健全完善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区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生态文明建设部门单位帮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导。市财政设立1000万元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各区按1:1的比例安排专项资金,部分镇、村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也相应投入了配套资金,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示范带动,打造亮点。按照生态文明建设“三清、四改、五化”的总体要求,各镇村根据各自实际,全部制定了整治方案,明确了整治任务,确定了整治重点,生态文明建设全面铺开。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打造一批生态文明建设典型,带动面上工作开展,按照下发的《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对城市建成区以外、《莱芜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中确定保留的、近期未列入拆迁范围的村庄,每年选择100个村庄进行重点扶持,开展以“三清、四改、五化”为重点的综合整治。

(三)部门帮扶,形成合力。根据莱芜市《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市文明城市创建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动员大会精神,在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同时,选择100个重点打造的村,采取市直、区直部门单位帮扶等措施进行重点整治,目前帮扶部门工作扎实,积极主动,在帮助村里制定整治方案的同时,强化了具体帮扶措施。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实施主体存有畏难发愁情绪。部分镇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对村庄没有起到应有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作用;有的村以农忙或者以村庄即将改造为理由,整治力度不够,整治标准不高;有的面对一些实际困难束手无策或者办法不多,存有等待观望,畏难发愁情绪。这个问题的存在,导致工作开展不平衡,经调查,今年全市还有30%的村庄进展缓慢。

二是资金紧张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生态文明建设,镇村是实施主体,需要投入大量的整治资金。但从莱芜市的实际来看,镇财政比较困难,农村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基础设施普遍较差,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区镇配套资金不足,经费投入难以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工作的实施进度和质量,资金紧张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最主要的制约因素。

三是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还没有按照新的办法运营。有些镇还存在保洁员不到位、垃圾清运不及时、垃圾乱堆乱放等问题。农村新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繁重,目前全市已开工建设的76个农村新社区,配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只有40%。

三、建议和措施

(一)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是政府为民办的一件惠民实事,是广大村民所支持和欢迎的,各级建设部门要会同当地镇(街道)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对整治比较好,面貌改变大的村庄,要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引导、提高农民参与的自觉性,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也提高了实施主体的积极性。

(二)先强后弱、抓两头带中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有一定的次序,要做到点面结合,才能形成系统。第一批整治重点村要以经济好、地理优的村庄设点,尽快做出样板,建设成为示范村,以便让其他村有样板可循;第二批改造的重点要放在村经济最差的一批村庄进行;最后再对中等经济村庄进行建设。这样做可以在两方面取得兼顾成效,一是可以分散工作难度。按照经济强弱,安排整治顺序,第一批是整治工作最容易的,基础好,建设速度也快的村庄,它们能给其他村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经济稍强的村一般会效仿,自行进行一些基础性工作,这样政府和建设部门就可以把精力放在经济薄弱的村庄,集中力量来来整治。因为经济薄弱村没有多少财力,必须本着少花钱,干实事的原则来进行整治,这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制定更加经济实用的方案,以达到整治的效果和目标。二是可以缩小村与村之间的差距。新农村建设是要普及几亿人口的系统工程,在建设中,不要把当地村与村之间的差距再次拉大,差距拉大不利于镇级政府管理,会产生更大的矛盾,差距小,矛盾就小,新农村建设工作才会顺利进行。

篇7

关键词:兰溪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对策一、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分析

1.水文化宣传方面

(1)对水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内容认识不足,忽略了在精神层次上的文化宣传;(2)缺乏总体规划。由于兰溪市从事水文化研究的力量不足等原因造成其对水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缺乏科学性、长远性及完整性;(3)水文化创新意识淡薄。宣传流于形式,宣传内容缺乏对本地水利历史、水利文化的深入;(4)水文化成果与水利建设实践脱节。当前的水利项目偏重实用,缺乏美感和艺术气息,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水利工程技术方面

(1)水利设施紧缺,融资渠道狭窄。因水利工程投入大、回报慢的投资特点,长期以来都以政府投入为主,资金缺乏尤为严重。这同时影响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工作,造成现行的水利设施防洪能力不高,居民用水环境受影响的局面。

(2)水生态保护不足,修复任务艰巨。兰溪市的水利开发过程存在河道污染、土质变化等生态受损的现象,加之重工业发展带来的水质污染,水生态修复任务艰巨。

(3)水景观开发不足,管理粗放。兰溪目前对水景观的开发存在文化挖掘不足、管理经营粗放的问题,现存的景观中也存在规划局限。

3.水法制建设方面

(1)立法有缺陷,执法缺力度。兰溪市的地方性水法内容不完备,可操作性差,缺乏整体协调性,加之执法队伍思想认识不足,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不达要求,造成在监管和惩治方面力度不够。

(2)水法制普及度不够,公众认识不足。兰溪市目前的普法活动局限于片区,宣传普及流于形式,力度不够,造成多数人对水法制的内容模糊。

(3)民众参与度不高,企业配合度不够。民众的水法知识不足,企业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转变,其主动参与水法制建设的的积极性不高。这也造成了执法部门的工作困境。

二、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分析

1.加大宣传力度,培育水生态文化

(1)宣传节水知识,构建节约型社会。在全市大力倡导人与水和谐发展、共存共荣的水生态意识,营造节水文化;(2)弘扬水利精神,提倡以水育人。努力将兰溪丰富的水利文化体现在现代的水利工程中,大力宣讲水利精神,让水文化深入人心;(3)普及水法知识,树立环保法制意识。通过宣传普及水法规有关知识,使人民以法律视角审视生活中的用水问题,为依法行政、依法治水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首先,结合兰溪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的地方性水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其次,实行有奖举报制度,在保护群众参与积极性的同时,便于水利执法部门发现问题和及时有效地遏制大案的发生。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定期排查,对造成恶劣影响的厂家执行法律管制,做“零容忍”,树立执法威严。

3.扩宽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入资

兰溪政府需积极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导社会各类资金和力量投入水利建设,通过直接、间接融资方式积极筹措财政水利资金,加大对水利的专项投入。此外,应按照“多筹多补、多干多补”的原则,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充分调动农民投工投劳兴修农田水利设施的积极性。

4.兴水利,除水害,求发展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良好用水氛围。以“强塘”工程、城乡供水工程、水环境整治工程、节水工程等为建设重点,建设“四强”水利。最终实现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防汛防灾安全体系建设及已建水利工程长效管理体制建设方面有较大突破。

(2)加强水利管理,完善水利规划。通过科学编制规划解决好水利风景区发的目标、模式和方向等几个重大问题。规范管理秩序,提高地方的知名度和对外辐射能力。

(3)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修复。从科学的角度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有限资源。实施河流专项处理,严格把控江流附近的工业排污量,对违规现象实施相应的惩罚。

三、总结

全面建设水生态文明既是实现兰溪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也是建立“美丽兰溪”的客观需求。据调查,目前兰溪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宣传力度不足、水利建设受限及水法制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全市应从发扬水文化入手,通过立法建制,扩宽融资渠道,建立水法威严,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我们相信,随着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在全市的逐步推广,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进兰溪的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也将逐步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丁惠英.加强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建议[J].水利发展研究,2007,7(8):59-62.

[2]詹卫华.水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及路径探讨[J].中国水利,2013,(9):4-6.

[3]李启家,罗吉.加强水法制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J].农林牧渔,2004,(3):35-38.

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雾霾”事件;自然观;绿色话语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4)02001206

一、问题的提出:“霾”痛何以成殇?

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和华北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雾霾”天气,空气受到了严重污染,尤其是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和山东等地区的大中城市,“雾霾”天气的持续时间和空气污染程度更突出,给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1+1》2013年1月15日报道,我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截至14日零时,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监测站点检测数据都超过了300,这意味着这些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了严重污染,参见http:///content/65152。 。从“雾霾”天气的出现频率、地域分布和发展趋势来看,当前“雾霾”天气在我国依然存在着加重的潜在危险,而且有向西部地区蔓延的趋势。 因此,面对“雾霾”天气的进一步加剧和威胁,我们有必要痛定思痛,在揭开“雾霾”神秘面纱的同时,反思“霾”痛何以成殇?反思“雾霾”事件背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自然观发生了哪些错位?反思在“绿色话语”下如何重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自然观?

(一)揭开“雾霾”的神秘面纱

从通俗意义上理解,“雾霾”天气是指“雾”和“霾”混合后出现的一种天气形态,其表现出来的一般特征是日照弱、能见度低、空气质量比较差,容易对交通运输、户外生产、农作物生长以及人们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但从气象学的角度来分析,雾和霾存在着本质的区别:雾是由散布在空气中的水汽凝结而成,本身并不具有污染性,但由于雾的存在不利于悬浮在空气中的污染物质的扩散,所以雾容易出现在污染比较严重的天气中;霾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细小固体颗粒物,粒径一般比较小,可吸附性较强,是尘埃和病毒在空气中传播的常见载体[1]。“雾霾”天气的出现,是各国工业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激化的表现。

(二)谈“霾”何以色变?

最近几年,随着“雾霾”天气的不断加剧,人们对“雾霾”天气出现了普遍的恐惧心理,而且诸如PM2.5之类的气象学专业术语也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像与空气质量和环境污染等相关的话题也开始从人们以往的饭后谈资变成日常生活关注的焦点。这一方面可以说是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环境污染加剧后人们对自我生存的被动式反应。在当下网络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随着各大媒体对“雾霾”天气跟进式的报道和微博、论坛等新兴网络信息扩散平台的助推,在公众心里形成了一种谈“霾”色变的群体性效应。

1.伦敦“烟雾事件”遗留的心理阴影。1952年12月初,来自工厂和住户所排放的烟雾、灰尘以及其他气体在低空聚集,使得整个伦敦笼罩在浓雾之中,短短4天时间,就有4 700多人因呼吸道疾病死亡,浓雾散后又有8 000多人陆续死于呼吸道疾病,这也是英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环境污染事件。基于人类自身对死亡的恐惧,“雾霾”背后如此触目惊心的死亡数字早已给人类脆弱的心灵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近年来我国出现的“雾霾”天气,无疑会让人们担心伦敦“烟雾事件”悲剧的再次上演。

2.PM2.5暗藏的致命威胁。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可吸附性比较强,能够携带大量的尘埃、病菌、病毒以及细微颗粒,PM2.5是造成呼吸道疾病和“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PM2.5可能穿过鼻腔中的鼻纤毛,被深吸入到肺部,穿过肺泡,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而遍布全身。同时,PM2.5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早已被美国、加拿大、印度、日本等国纳入到空气质量监测体系[2]。从目前我国公众的群体反应来看, PM2.5所蕴含的科学含义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但在公众视野中的PM2.5已经蜕变成一种符号化的危险表征,其所代表的更多是一种来自于个体外在的心理恐惧。

3. “雾霾”里的生活恐惧。持续的“雾霾”天气不仅在个体层面上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在社会层面上也会增加不稳定因素。“雾霾”天气中较低的能见度往往容易造成交通堵塞、航班停飞、港口关闭和企业停产等现象。弥漫在空气中的各种呼吸道疾病病原体容易造成呼吸道疾病的高发,“雾霾”天气所呈现出的灰暗色彩更会加剧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压抑心理,个体环境权益的保护现状会直接冲击政府决策的公信力。由此可见,生活在“雾霾”中,一层薄薄的口罩无法阻挡空气的污浊,绿色、健康、环保的生活环境才是人类的生存之道,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必要前提。

(三)隐藏在“雾霾”背后的秘密

“雾霾”之痛,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和心理上的恐惧,而且是对国家经济发展中环境代价之拷问。痛定思“霾”,隐藏在“雾霾”背后的秘密并不是“雾霾”自身的神秘感,而是“雾霾”背后一场事关发展与生存、权益与利益、经济与环境、人类与自然的价值博弈。透过“雾霾”的笼罩,我们应该反思这场博弈中的胜负得失,反思我国经济增长背后所付出的环境代价,反思支撑我国GDP增长的发展理念,反思经济发展所应有的价值立场,反思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错位的自然观,反思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的具体路径之选择。

二、“霾”因何在:发生错位的自然观

(一)认识与实践之间的错位

在哲学中,认识与实践是一对最基本的对立统一范畴,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又反作用于实践,错误的认识会导致错误的实践,错误的实践又会导致错误的认识。为了将认识与实践的规律运用于人与自然的矛盾中,马克思借用了“新陈代谢”的概念来进行阐释:“这个领域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3]从马克思的自然观论述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其所具有的生态内涵,人与自然是一种理性的交换关系,而不是单向的控制和索取。同时,该自然观的重要特征在于注意到社会历史发展的自然前提,把人自身的自然属性、需要及其发展和对外界自然及环境的改变与协调相统一,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是一种共同进化关系[4]。以马克思的自然观为标尺来衡量我国“雾霾”事件背后的利益选择和价值取向,认识与实践之间的错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比较突出。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过分地注重速度和效率,片面地追求经济快速增长,但却忽略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而构建的工业体系和经济发展模式,没有处理好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这种错位的结果使得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一定会在工业化进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伦敦“烟雾”事件就是最为有力的历史证据。面对我国目前频繁发生的“雾霾”天气,应该思考我国工业化进程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协调认识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关系,在这种错位得以修补的基础上重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自然观,以期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的良性发展[5]。

(二)微观与宏观之间的错位

微观和宏观是认识事物的两个不同角度,是哲学认识论中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对事物进行微观和宏观的二元解析,有助于全面把握事物的特性和发展规律。自然观作为哲学中重要的理论命题,必须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来把握。从宏观层面讲,自然观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人类活动中必须坚持的基本立场,同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必须注意自身活动与其所依赖的环境之间的协调;从微观层面讲,自然观是人类在具体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所应遵守的基本规则。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考察,宏观和微观是辩证统一的,宏观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微观是对事物的具体剖析,宏观是微观的指导,微观是宏观的细化。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顾及微观与宏观的协调性,失衡的微观和宏观都是一种畸形的取向。

从微观和宏观的视角来反思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坚持的自然观,其最大的遗憾就是微观和宏观之间的错位。在过去资源掠夺式的经济发展中,缺乏宏观的规划和整体性的战略指导,过分地强调微观层面的效益和发展,以局部的时空易位来转嫁矛盾,这种“点对点”的矛盾转移模式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宏观层面认识和政策的失灵。就“雾霾”天气而言,其产生的表面原因就是空气中“雾霾”总量超过了特定区域空气自身所能承载的临界值,但深层原因是过分地追求区域性的快速发展而导致了“雾霾”源的过分集中,从而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从点到线再到面的恶性升级,这也就是我国中东部地区和华北地区“雾霾”天气最为严重的原因。

(三)个体与集体之间的错位

个体与集体是哲学对事物认识和改造主体的类属划分,是主体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中所表现的一种具体样态。自然观不仅要求在集体层面上得以体现,而且在个体层面也要有所体现。自然观所要实现的是个体与集体的统一,牺牲个体为代价的集体和牺牲集体为代价的个体都是一种错位。基于社会主体的多元性和交叉性,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是任何形式的社会变革都必须面对的难题。

在我国以往的经济发展中,受集体主义范式的意识形态影响,在利益分配中过度依托公权力,以国家或者集体利益为导向,缺乏对个体权益的关注,个体权益很容易被遗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管是国家利益、团体利益,还是个体利益,都是人类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博弈的重要因子,虽然实现这些利益之间的均衡考验的是决策层的智慧,但策略的失衡性总是会难以避免地影响到个体利益。“雾霾”天气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个体健康权益的损害,当这种权益只能依靠个体自身进行救济时,其本身就是一种利益上的错位和失衡。

三、错位之反思:自然观的回归

(一)向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回归

我国大部分地区所出现的持续“雾霾”天气,折射出的核心问题就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关系。以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严重污染为代价的“高能耗、低产能”的传统生产模式,违背自然观的哲学命题,是认识和实践发生错位的物质表现,是不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必须实现自然观从错位向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回归。

1.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的自然观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人与自然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马克思明确承认自然作为人类所有活动与生存必要条件的重要性,人不能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与延续[6]。所以人天生对自然具有依附性,无法超越自然的范畴而存在,但是人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与自然发生作用,同样自然也可以反作用于人类。因此,人类要求得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之间这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在人与自然之间实现协调发展[7]。把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反映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就要求我国必须坚持正确的自然观,科学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2.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矛盾。自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原始的物质基础,而发展是人类生存必要的物质转换方式,是人类与自然进行相互作用的客观表现。虽然发展受制于自然的客观性和人类的主观性,但发展的过程并不一定完全体现为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雾霾”天气就是一种发展与环境失衡以后最为直接的客观表象,过度地追求发展的速度而不顾及环境的承载力,导致的结果就是诸如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来自于生活和生产的污染物质的大量排放,大量污染物质的聚集超过了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环境只能以“雾霾”天气的形式进行“报复”。因此,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要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环境观,实现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循环性物质互动,这也是自然观“新陈代谢”理论的内在要求。

3.厘清预防与治理的逻辑。预防和治理是人类在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应对环境危机的两个基本思路,预防是在未知层面上发挥人类主观能动性,治理是在已知层面上体现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两者的逻辑关系是预防处于前序,治理处于后序,治理是对预防失灵以后的补充,在环境危机已经形成时,为了后序向前序进行回归,特定时空条件下预防和治理就要进行叠加。应对“雾霾”天气,前序的预防已经失灵,只能启动后序的治理,但为了防止这种治理结果逆向反弹,后序的预防依然不能被忽略 在伦敦“烟雾”事件爆发后,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例如,英国政府通过洁净空气法案,采取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冬季集中供暖、在城市里设置无烟区、禁止烧煤、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被迁到郊区等一系列措施,使城市大气污染程度降低了80%,同时为了防止类似于“烟雾”事件的环境危机再次爆发,英国政府还实施了很多预防措施。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充分认识到预防的重要性,同时对已经出现的环境危机进行有效的治理。

(二)向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回归

如前文所述,微观和宏观是认识和改造事物的两个不同角度,既要有宏观的把握,也要有微观的控制,微观与宏观不能失调,要实现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认识思维。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微观与宏观的结合就要求我们对经济的发展要有整体的认识和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分配、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在具体策略上应讲求科学性与合理性。既要有政府的宏观控制和协调,也要有个体行为的政策约束;既要有中长期的全面规划,也要有区域性的短期目标,注意区域之间的协调性和政策之间的连贯性。从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视角来解决当下我国所面临的“雾霾”困境,从微观层面来讲就是制定具体的治理措施,如控制汽车数量、整改高污染工厂、减少工业废气排放、加强监督管理;从宏观层面来讲就是国家要制定预防和治理“雾霾”的中长期计划,推进工业化进程中“低碳理念”的贯彻,开发和利用新的清洁能源,加强“环保意识”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我国以往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微观与宏观之间存在着脱节,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增长而在微观层面上所实施的具体策略与宏观的价值要求相背离,最终的结果就是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和社会的恐慌。因此,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汲取以往经济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坚持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发展理念。

(三)向个体与集体相均衡的回归

从个体与集体相均衡的角度来认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自然观的回归,主要是为了协调我国以往经济发展中个体权益和集体权益错位的现状,不能只注重集体利益而忽视个体利益。基于主体的多元性本质,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各主体之间利益的均衡,不能以部分主体的利益为代价而换取另一部分主体的利益,要注意不同主体利益的平等保护。“雾霾”事件所体现的是一种以集体利益为导向的战略制定模式,个体的健康权、生命权、环境权、知情权 在空气质量的评价体系中,PM2.5是一项重要的指标,美国、英国、加拿大和印度等国都已将PM2.5纳入到了空气质量检测体系中。在2011年12月21日召开的2012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PM2.5监测排出了具体的时间表:2012年在北京、天津、河北和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和臭氧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在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开展监测。2012年2月,国务院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首次增加了PM2.5的监测。 和参与权等权益很容易受到侵害。

要实现向个体与集体相均衡的回归,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坚持公众参与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整体架构中,公众参与不仅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中应该坚持的原则,而且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该始终贯彻的原则。公众参与体现的是民主原则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落实,支持和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当中去,一方面能够保证公众生态权益的合理保护,使得权利主体能够直接监督权力运行情况,跟进、了解和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状况;另一方面能够弥补先前生态文明建设中公权力“单一、高位、真空”运行之现状的不足,尽量压缩环境权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寻租空间,实现权力制约下的自然观。

四、痛定思“霾”:“绿色话语”下自然观的重构

(一)对接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自然观与发展观

发展观和自然观是一对密切相关的概念,发展观是对发展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自然观是对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基本认识,自然观是发展观的前提,发展观是在自然观的基础之上概括而来的,所以自然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了发展观[8]。由于受我国传统的自然观主客二分的错误引导,我国传统的发展观沦为了一种唯经济主义、物本主义、不可持续的、片面的发展观,将自然视为可以无限掠夺和攫取的资源对象,进行非理性的无节制发展,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的产量和速度,最终造成资源的耗竭、环境的污染和观念的扭曲。

要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性发展,就必须总结以往发生错位的自然观和发展观,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接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自然观和发展观。如前文所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应该坚持的是马克思的自然观,一种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自然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观。在此基础上,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应坚持的就是一种科学的、合理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正是在反思传统发展观所带来的发展困境基础上而提出来的全新的社会发展理念,它以马克思的自然观为基础,是一种人本主义的、可持续的、全面的发展观[8]。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使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等和谐发展。

(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冲突解决机制

在哲学中,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原动力,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同样面临着诸多冲突,这些冲突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动力,当下表现最为激烈的就是先前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冲突 在较为宽泛的意义上,环境冲突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产生不同地区、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多方面对立态势的总称。参见吴玉麟等:《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56页。 和后序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困境。解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所面临的各种冲突,不仅需要操作层面上的具体措施,而且需要制度层面的整体设计,从整体与部分、宏观与微观等多维的角度建构冲突解决机制,从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稳步推进和良性运行。面对我国当下严重的环境冲突问题,要尽快建立健全“预防+治理”的科学应对机制,坚持预防与治理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落实“集中精力、整合资源、合理分配、加强监督、重点治理”的方针,扎实推进环境冲突解决机制的建设。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化过程中,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体都是重要的参与主体,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也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在环境冲突的应对机制中,责任追究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各主体在享有环境权利的同时也应当承担相应的环境义务和责任。不但企业的环境行为要受到监督,各级政府、环境管理部门也必须接受监督,既防止其权力膨胀或异化,也防止其环境保护的不作为或乱作为[9]。尤其在各种环境违法事件中,执法部门一定要严格执法,查明环境违法事件的发生原因,追究相关主体的民事、行政以及刑事责任。生态文明建设中冲突解决机制的良好运行,一方面要积极发挥冲突解决机制的内部自觉性,引导各主体的战略决策和具体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冲突解决机制的外部强制性,实现冲突解决机制的外部保障。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法律制度保障

法律作为维护社会关系的重要规范之一,有其特殊的社会保障功能和秩序维护价值。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法律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保障手段之一。从立法层面讲,必须制定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匹配的法律法规,以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立法为例,我国目前有关环境的立法主要有《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噪声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气污染防治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等。除此之外,我国要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需要,针对新情况和新趋势,加快相关立法进程,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的理想状态。从执法层面来讲,我国的执法机关要确实做到“依法行政”,科学、合理地行使国家的执法权力,将行政权力的行使限制在制度的框架之内,同时鼓励公众监督,将公众监督和制度监督结合起来,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从而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秩序。从司法层面来讲,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一套完整、可行的纠纷解决机制和违法犯罪的追究机制。由于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所涉及的主体较多、利益较广,各主体之间的利益纠纷相对较多,侵权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也在所难免,在司法层面进行救济是必不可少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关桂峰.十面“霾”伏,如何防护? [J].半月谈,2013(3):68.

[2] 汤嘉琛.驱散PM2.5雾霾[J].中国报道,2012(1):42.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26927.

[4] 汪正龙.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维度[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5.

[5] 罗文东.生态文明、科学发展与社会主义[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5.

[6] 李红梅.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J].学习月刊,2011(1):4.

[7] 韩风春.浅议生态文明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4.

[8] 薛桂波.科学发展观的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设[J].重庆社会科学,2011(1):4041.

[9] 张保伟.环境冲突的伦理治理机制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1(1):33.

Reconstruction of the View of Nature in Our Country’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under “Green Words”:

Based on the Thinking of “Haze Episode”

ZHANG Yongqiang, WANG Guanqun

(School of Law,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Chongqing 401120,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persistent haze weather not only brought about group psychological panic at the mention of “haze”, but also impeded seriously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Drawing the mysterious evil over “haze”, the secret behind “haze episode” is a benefit game o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the past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because of the lack of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and reasonable planning, the view of nature was misplaced on the three essential categories of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macro and micro, and collective and individual. In the process of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the rational regress of the view of nature needs to unify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combine the macro and micro, and balance the collective and individual. To reconstruct the view of nature in our country’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under “green word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view of nature and the view of development is the premise,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of conflict resolution is the requisite, and the perfec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is the indemnity.

篇9

关键词:林业产业建设;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186

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实践与探索,明确了“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可持续发展理念,而在林业产业建设方面自然也不例外。事实证明,建设林业产业的同时,必须兼顾林业生态效益,方可保障生态林业的丰富性,促成林业生态体系的形成与完善,从而带动林业产业发展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生态林业发展的核心理念,也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在发展林业产业建设的同时,促进森林生态文明健康持续的发展,是林业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下面将对其建设路径进行探讨和分析。

1 树立正确的观念

1.1 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发展林业要立足于增加资源、改善生态,满足全社会在物质、文化、生理、心理、交往等方面对林业的需要。在发展林业的同时,不仅要考虑林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还应该考虑林业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人是社会人,所以在建设和发展林业的同时要考虑到农民的收入和合法权益问题,只有树立以人文本的发展观切实改善林业职工的物质生活条件,才能更好的促进林业的发展。

1.2 树立不侵害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权的道德观

在社会发展中,有的资源是可再生的、有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所以,当下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而是要树立合理的不侵害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权的道德观。当代人在发展中不仅要利用现有的森林资源,而且要保护森林资源,最大限度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这样才能既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也为后代人留下了可赖以发展的森林资源。

1.3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的长河中,人与自然经历了一个由和谐到恶化的关系的演变。在农业文明阶段,人们的生产力及其低下,对自然资源尤其是林业资源的利用和开采都处于低级阶段,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逐渐进入了工业文明,生产力迅速提高,人类征服自然的欲望不断加强,于是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始了掠夺式的开采。当代社会的发展也是在重复工业文明的老路子,如果不对这样的方式加以制止,人类文明必将衰落甚至毁灭。所以,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当代人必须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路。在林业发展中,不管是开采、培育、造林,都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并及时的做好林业保护和恢复的工作,这样才能促进林业和人类的和谐发展。

2 转变生活方式

工业文明的生活方式以物质享受为标准,这样的生活方式直接导致了高消费、多浪费问题的产生。生态的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破坏了生态的平衡。所以,要倡导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式不仅节约也更环保。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人们在追求物质发展的同时,也更多的追求精神的丰富和满足。不仅满足了当代人的需要,也不会对后代人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所以说,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式是人、社会与自然的动态平衡和协调发展。

3 弘扬森林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血脉,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精神支柱。要不断扩大森林文化载体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它的建设和发展要依托当地的历史文化来完成,只有重视当地的文化建设,并加以利用和改进才能使森林文化更加厚重。鼓励森林文艺创作,扩大森林文化对外交流,就不失为一条正确的途径。要认真落实林业救灾扶持政策,特事特办,维护好林业生产秩序,特别是防止乱砍滥伐现象的发生。对于基层清障设备比较缺乏的问题,林业相关部门还应组织人员做好帮扶工作,如疏通河道、清理枯树等。制止乱砍乱伐现象的发生,加强对林业的监督和管理,促进林业生态文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林业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和物质基础,是林业产业化的重要目标。我们要认识到林业产业化的重要性,采取有力措施解决林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伟丹.浅谈林业产业化发展及其生态文化建设[J].科技致富向导,2011(27).

篇10

工业文明所造成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这一理念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利于生态文明的发展,有必要从理念上重新确立新的生态文明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伦理观。生态文明在理念的层面上,首先需要确立“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保护自然,爱护自然,就是保护自己,就是爱护自己。反之,破坏自然,就是破坏人类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有必要以系统的、整体性的方法有机的把握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关系。生态文明在理念上与工业文明的世界观不同,工业文明的世界观认为,人定胜天,人是万物之灵,人要征服自然,其结果必然导致天灾以人祸的形式呈现。

生态价值观是一种互利型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所寻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共同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这种价值观要求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要求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以期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系统的互惠互利、共生共荣和协调平衡。而工业文明的价值观是一种极端功利型的思维方式,显现了人类最大限度地谋取个人的、眼前的利益的景象,凸现了人类中心主义。这种互利型的价值观认为,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自然前提;人类的命运与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珍惜是可以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性,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两者也并不总是矛盾,两者也具有可协调性;并且从长远来看,生态价值重于经济价值应是人类的理性诉求。生态伦理观不仅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且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研究和实践,这种生态伦理观,通过一种全面的,非强制性的手段来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进而能自觉调节人与他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自觉调节人与自然系统的交换,进而为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和谐关系奠定坚实基础。而工业文明时代伦理学更为关注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研究和实践。[2]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和遵循生态学的规律,地球就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它既包括了自然生态系统,也包括人工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层级的动态系统和开放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人类社会及其活动是整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人类只有认识和利用生态系统的规律,才能够在系统中生存和发展。人类的命运是与生态系统的命运紧密相联,整个生态系统的利益包含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利益,并在人类利益之上。因此,有必要在伦理的层面上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生态世界观、价值观和伦理观具在内在的统一性,三者相辅相成,协同作用,共同构成了人类生态文明的理念。这种理念要求人们在“天人合一”世界观的视域中,确立人与自然之间互利型的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的作用下,关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研究和实践。同时,这种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形而上的层面,要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产生作用和影响。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确立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党的十七大指出,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有必要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4]在生态文明的两型社会建设中,要开展多维度多层次的宣传教育,宣传有关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相关政策和法规,倡导生态文化,形成生态文化风尚,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只有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才有可能使发展模式、消费模式实现根本性变革,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诉求才可能真正实现。

二、生态文明内容的系统性:生态化发展方式、消费方式与生态化人格的统一

生态文明建设是伟大的系统工程,在生态化核心价值理念构建的基础上,在具体推进的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不可或缺的三个方面是: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和人格的生态化,这三个方面紧密相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如果说核心价值理念的构建居于灵魂的地位,那么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居于基础的地位,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居于牵引的地位,人格的生态化则是归宿。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其实现任重而道远。(封面)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以前的“增长”转变为“发展”,“经济增长”方式更为注重的是经济的一维性,而“经济发展”注重了包括经济在内的多维度,开始强调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同步进行,将两者放在一个系统内进行决策,也就是说,经济发展不仅考虑要素结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的变化,还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因素。实现新时期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注重经济发展方式所涉及的系统工程,不仅有经济数量的增长,还应包括经济结构的改善和质量的提高,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要修正工业文明的弊端,以实现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切实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积极践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升级,同时还必须制定和完善环境经济政策。

消费是生命存在的前提,人的消费欲望的满足最终都转化为对自然界的压力。认为,消费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社会进步的调节器,消费方式是社会文明的表征,是社会文明的晴雨表。我们每个人都是天然的消费者:消费的历程从我们出生开始,直到我们死亡。消费方式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消费者与消费资料相结合以满足消费需要的方法和形式,是消费的自然形式和社会形式的统一。人类社会的消费方式经历了从古代原始社会的弱生型消费,到农业文明时代的基本生存型消费方式,到了工业文明时代,消费主义盛行,消费主义不是为了满足人的基本需要,而是将消费作为人生的根本目的和体现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以追求新、奇、特的消费行为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消费是为了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在工业文明之前,人们消费表现为对产品使用价值的需要,在工业文明下,消费者的消费更多的是按照生产经营者设计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对象进行“无意义”的消费。不止如此,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工业文明还导致了消费社会的生活方式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由工业文明所导致的消费方式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同时也是政治伦理问题,是关系人类社会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随着资源、能源和环境危机的出现,呼唤消费方式的生态化。

人格的生态化是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与生态文明相适合的人格的整体转型。生态化人格是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人的资格、规格和品格的统一,是在存在过程中的人的责任、价值和尊严的统一。这种人格要求对自然存有感激之心、忏悔之心、敬畏之心、谦卑之心和珍爱之心。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人格的生态化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也是内在目的,是生态文明的固有之义。生态文明建设在建设内容方面除了生态化发展方式、消费方式与生态化人格,还包括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以及城乡建设的生态化和区域建设的生态化等,但最为关键的和最为核心是是生态化的发展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态化人格的实现。这些方面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全面实现,才是真正实现生态文明。

三、生态文明实现的系统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位一体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大事,因此,它不只是经济问题和发展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和民生问题。但同时,必须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而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在当下,首先值得关注的事情就是威胁人类生存安全的三大污染问题: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究其原因,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物的排放、生活垃圾排放和森林植被的破坏。针对这三大影响人类生存的状况,加强水、大气和土壤等污染防治,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是一系统工程,需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四位一体才能可能实现。中央提出,重点要抓好水污染防治,以保障城乡饮用水的安全;加强城市大气污染治理,以提高空气质量;加快土壤污染治理以保障食品安全。那么,是什么导致污染如此严重呢?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发展方式粗放,经济利益驱动,执法问责不严,体制机制的弊病等是导致污染的重要因素,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两型社会,必须要选择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之路。为此,我们在治理污染问题上,要从“末端治理”,“生产过程控制”治理为主,转向以“源头防治”为主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