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变革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5: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能源转型变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能源转型变革

篇1

所谓“双元制”教育是指教育机构与企业联合举办职业教育,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旨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条件和优势,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技术和技能以及解决职业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该模式是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德国的企业中应用很广。

传统的中职教育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教(师)”轻“学(生)”。这种职业教育越来越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作为技术密集型、安全可靠性要求及其严格的电力企业,其生产技能人员数量性缺员与结构性缺员并存,尤其是基层一线的高技能生产人员严重不足。由此,广东电网公司明确要求学校教育要转向一线班组、转向实用技能和操作、转向表单、转向企业所需。广东省电力工业职业技术学校本着对“广东电网公司负责,对学生负责”的办学宗旨,审时度势,转变办学思路,明确定位,主动求变,找准着力点,大胆探索电力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双元制”职教模式。

转变办学定位

面向“双元制”教学改革是广东省电力工业职业技术学校育人理念的一个重大转变,相比面向社会的单一招生模式,校企联合的“订单式”招生模式乃大势所趋。学校根据县级供电企业的用工需求制定招生计划,将办学方向转向供电企业,主要是为县级供电企业培养和提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的带头人;全面提升一线员工和农电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转变招生模式

学校和各地市供电局、县级供电企业根据企业未来的用工需求,共同制定招生计划,共同参与招生,实现传统的、面向社会的单一招生模式向订单式招生模式的转变。

从2011年开始,学校进行了招生模式的改革。传统招生模式仅由学校自主招生,企业只管等学生毕业后来招工。现在进行招生改革,根据企业岗位特性,从源头开始把关,招生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由学校和企业合作招生,共同进行基本知识能力测试、根据专业岗位要求进行身体和性格测试(由中介公司完成)和综合面试,最后根据综合测评结果进行公开招生,学生毕业时企业择优录用;二是由企业自主招生,学校配合完成招录手续,学生毕业时学生随即转化为企业“准员工”,经1年见习期实践锻炼后考核合格后录用。这两种招生方式,企业充分参与其中,为后续共同培养技能人才创造了良好条件。

转变教学模式

“双元制”教改模式构建及运作

“2+1”或“1+1”的“双元制”教学模式改革主要将原教学时段划分成“学校2或1(年)”和“企业1(年)”两 段。“学校2或1”为学校学习阶段,主要采用“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企业1”为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训基地进行项目式的实操训练、技能鉴定和职业实践。其模式及运作如图1所示。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操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校企有机互动的培养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突出实践环节,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广东省电力工业职业技术学校现已与广东电网公司及有关电力企业就人才培养开创了多元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厂中校”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中厂”和“生产实训中心”的校企合作模式、“订单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工种技能鉴定”的校企合作模式、“指令性定制”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运行模式如图2所示。

专业设置调整

针对县级供电企业急需人才的需求,学校将全日制专业调整为: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检修专业,变电运行与检修专业,供用电技术专业(面向营配方向)三个主干专业,重点培养变电检修工、用电检查员、装表接电员、抄核收、电能表修校员、用电客户受理员、送电线路工、配电线路工、电力电缆工等岗位的实用型技能人才。

“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方法

“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法是指将教学内容模块化,由一体化教师,采用一体化教材,在一体化教室里同时进行理论、实验、技能(操作)一体化教学。

“教材一体化”修编

学校原校本教材理论性较强,针对性较差,与现场实际脱节,以至于学生毕业后进入现场,难以利用学过的知识顺利开展工作。为此,学校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结合县级供电企业的现有设备和岗位需求,重新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及供电企业需求逐年进行改善,完成了《变配电所二次部分》《输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用电营业管理》等16门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工作并投入使用。

根据教学大纲,针对供电企业的技术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改变传统教学理论性、体系性强、探索性弱的弊端,充分利用挂职任教内训师资源,根据不同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要求,紧贴实习,建立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模块化教学,编写更具针对性的校本教材、规范。利用丰富的实例介绍相关专业知识,使其更贴近于现场实际,让学生真正能够学懂、学透,真正了解一线工作,以便在毕业后以最短的时间进入工作状态。

“教室一体化”改造

为了配合模块式一体化教材的使用,将传统的理论课室、实验室、实训室整合为一体化教室,便于教师将知识与实验、实操联系起来教学,学生可以先体验、再学习,后操作,充分符合人的认知规律:感性――理性――实践。2013、2014年,学校开展了学生技能竞赛活动,以比带练、以赛促学。

“教师一体化”培养

进行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师,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既懂理论又熟悉实际,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技能(操作)的指导者。因此,一体化教学必须有一体化的教师。在学校既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验、实训教学,在企业能对员工知识和技能进行再提高培训。即将传统的教师培养成“双师”型,最后达到“三师”型的复合人才。

毕业实习方式创新

电力学校打破传统的实习方式,以校内实操项目实习为基础,供电企业跟班为支撑点,实行“先实习,后跟班”的实习方式。学生的一年实习时间,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第一学期)在校内实操实习;第二阶段(第二学期)到供电企业跟班学习。2011年,中心(电校)安排全体毕业生进入供电局、黄埔电厂、校内等10个点进行实习。2012年,中心(电校)采取择优原则,将毕业生中成绩较好的一部分按专业划分,送入地市供电局进行实习。2013年,中心(电校)采取新的实习模式,将班级全部拆分,按照专业人数比例,重新组成新的班级,新的班级包含3个不同专业,一并送入县级供电企业进行实习。2014组织全体毕业生到各地市供电局实习。

人才评价方法改革

广东省电力工业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培养及人才评价纳入广东电网公司人才评价体系之中,建立校、企、政(劳动厅技能鉴定站)三位一体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学生在学校学习成绩由学校评定,毕业实习成绩由实习单位(各供电局实习点)评定,最后通过劳动厅授权的电网公司各局职业技能鉴定站进行技能鉴定,三者最后综合测评,测评结果作为学生评定优秀毕业生和推荐学生到供电企业就业的主要依据。在校学习成绩和毕业实习成绩将传统的结果性评价,改革为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更加适合技能型人才的评价。

实践证明,“双元制”教学改革即是将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学校与企业进行最优的结合,是职教培养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2011年实行“双元制”教学改革以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多数被县级供电企业录用。2014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5%,其中200多名被公司招聘到县级子公司工作,5名考上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深造。

“从2009年起,我们就从电校引进技能型人才。自从2011年双元制教学改革实施后,近两年招的毕业生动手能力明显增强了。”广州南方电力集团电安建设公司领导表示,“比起同样起点的其他新员工,他们有一定的基础,对设备也比较了解,适应得更快。”

篇2

一、世界能源转型的方向是清洁化、全球化、智能化

能源是经济社会的“血液”、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新世纪以来,能源发展呈现新的趋势,规模持续增加,结构不断调整,格局深刻变化。2015年,全球能源消费总量达188亿吨标准煤,化石能源占86%;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达43亿吨标准煤,化石能源占88%。大量开发利用化石能源,带来了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突出问题,给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威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应对能源和环境挑战,能源变革势在必行,推动能源发展清洁化、全球化、智能化,成为世界各国能源变革转型的战略方向。

清洁化,就是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逐步实现化石能源为主向清洁能源为主转变,摆脱化石能源依赖。清洁化的关键是“两个替代”,即能源开发实施“清洁替代”,以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能源消费实施“电能替代”,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全球化,就是立足于能源全球配置和全球共享,推动跨国、跨洲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安全、低碳、高效、先进的现代能源供应体系,建立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链,大幅提升能源配置的规模、范围和效率。在现代能源供应体系中,煤、油、气、风能、太阳能等各类能源都可以转化为电能来利用,电网将成为能源开发、转换、配置和消纳的基础平台。

智能化,就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终端、虚拟现实等先进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全面提高现代能源系统的经济性、适应性和灵活性,构建智慧能源系统,建设智能电网,促进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国家建设。

科技改变世界。过去十多年来,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新能源发电等技术创新突破,带来了能源和电力发展格局的深刻变化,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迅猛增长,电网等能源网络的联网规模不断扩大,智能电网等智慧能源系统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科技创新在推动能源清洁化、全球化、智能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思想,在能源基础设施领域得到快速推进和落实。今年9月,在G20杭州峰会上,主席发出中国倡议,发起成立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大力推动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建设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能源变革转型带来新的机遇。

电网是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推进电网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是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点。从全球来看,以电网为主体,构建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利用各地的时区差、季节差、电价差,扩大电力互联互通规模,将推动能源生产全球化、配置全球化、贸易全球化;从中国来看,构建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中国能源互联网,实现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将大幅提升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电网安全供电水平。

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多煤、少油、少气”,资源与消费分布不平衡。基本国情和资源禀赋特点,决定了要实现能源变革转型,必须大力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电网的关键作用,突破清洁能源发展瓶颈,促进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大范围配置、高效率利用,推动碳排放早日达到峰值并快速下降。

中国家电网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位居世界500强第二位,承担着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能源供应的基本使命和责任。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以构建安全、清洁、经济、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为目标,以服务清洁发展、优化能源配置、提高能源效率为重点,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着力推进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发展。我们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能源“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总体要求,围绕加快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能源供应、优化电力布局、促进清洁发展,制定了国家电网“十三五”发展规划,推动电网电源协调发展、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提升电网整体功能和效率。

二是推动清洁能源大开发。发展清洁能源是能源发展的大趋势,集中式和分布式都是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式,需要因地制宜、统筹开发、协调利用。中国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现有技术水平可开发资源分别超过24亿、45亿千瓦,特别是西部、北部新能源资源条件好、潜力大,是未来能源开发的战略重点。2000―2015年,全国清洁能源装机从8182万千瓦增加到5.2亿千瓦,年均增长13%。其中,风电从35万千瓦增加到1.3亿千瓦,年均增长48%;太阳能发电从1.9万千瓦增加到4158万千瓦,年均增长67%。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清洁能源发展,努力克服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本地消纳能力不足、系统调峰能力不足等困难,充分发挥大电网作用,切实提高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在张家口建设了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首个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智能输电于一体的智能电网综合工程。截至9月底,国家电网并网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分别达到1.25亿千瓦和6688万千瓦,均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新能源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电网。“十三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跨区电网投资力度,扩大西电东送、北电南供规模,推动清洁能源大基地建设。预计到2020年,中国清洁能源装机可达到7.5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的比重接近40%,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水平将大幅提升。

三是加快电网互联互通。特高压、柔性直流等是安全、经济、高效、成熟的输电技术,通过特高压、超高压、高压电网等多种方式实现电网互联互通,使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大范围配置和高效率利用成为现实。在中国,我们已建成投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四交五直”9项特高压工程,正在建设“四交六直”10项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特高压线路长度、变电(换流)容量分别达到3万千米、3.2亿千伏安(千瓦)。“十三五”期间,规划通过建设一批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建成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具有强大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的现代化电网,扩大同步电网规模,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同时,积极推进与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解决当地无电和缺电问题,促进跨国能源电力贸易。面向世界,我们发起成立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召开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开展跨国、跨洲电网互联规划研究,推进重大项目实施,积极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四是实施“电能替代”。从需求侧推进电能替代是能源转型的关键,电气化是能源消费革命的基本方向。2000―2015年,全球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从15.4%提高到19%,中国从10.9%提高到22%。以电能替代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能够提高社会综合能效,大幅减少化石能源直接燃烧。我们大力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满足各类用户多样化、智能化用电需求,不断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开展涵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环节的智能电网建设,建成智能变电站、智能充换电网络、智能用电采集系统、多端柔性直流等一批先进智能电网创新工程,累计建成2554座智能变电站、安装智能电表3.7亿只。建成电动汽车充电站近2000座、充电桩3.3万个,以及覆盖81个城市的高速公路快充网络,能够满足80万辆电动汽车充换电需要。今年前三季度,我们推广电能替代项目2.8万个,替代电量811亿千瓦时。“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提高配电网智能化水平,加快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大力推进工业、交通、商业和居民生活等领域的电能替代,开展苏州国际能源变革发展典范城市建设,推动能源消费电气化进程。预计未来5年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经营范围可实现电能替代4000亿―5000亿千瓦时。

三、建立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能源合作新机制

加快电网互联互通,推动能源转型发展,意义重大,前景广阔。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愿与各方面一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加强广泛交流和务实合作,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世界能源转型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共同推动建立互联互通合作C制

在“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总体框架下,促进各国规划对接和政策衔接,加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挥辐射效应和带动作用。发挥龙头企业作用,促进强强联合,推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推动金融、产业等政策向具有重大引领作用和长远影响的重大项目倾斜。开展多层次、多渠道沟通交流,推动更多国家、地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二)共同推动能源技术创新

发挥创新驱动的关键作用,发挥各方力量和优势,建立联合攻关机制,推进跨机构、跨学科、跨行业联合攻关,加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研发,努力在特高压、智能电网、大电网安全、大规模储能、新能源开发、新材料应用等关键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加快重大创新成果转化为国际标准,促进能源创新发展。

(三)共同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篇3

关键词:过程低碳化;低碳经济;社会政策;文化激励

在新的国家战略发展与经济社会规划中,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低碳技术革新成为中国应对能源危机、气候恶化、经济转型发展与创新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从技术创新引发的生产方式的低碳化变革,已经成为了全球性共识。各国已在清洁能源开发、节能材料研发上倾注了巨大资金与人力资源。而从消费领域、生活方式层面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却依然没有实质性推动。自2009年末《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之后,虽有低碳生活方式的广泛倡导,但在具体行动后果上,并未产生重大改变。汽车购买量、购物垃圾袋、住宅碳排放、生活垃圾等领域,只增不减。这也从消费需求环节上,阻碍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确立。

1 低碳经济: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根本上讲是一种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的高能效、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在政府间文件中提出了“低碳经济”(Low CarbonEconomy,LCE)概念。2006年《斯特恩气候变化报告》和2007年IPCC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发表之后,低碳经济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一些国家还发表了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倡议书和行动指针。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低碳经济法》,确定了美国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战略地位。按照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低碳经济的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这种高能效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把产业链条上可以分为三个核心环节:源头低碳化、过程低碳化与末端低碳化(见图1)。源头低碳化关键在于生产、生活领域所需能源供应环节,即能源生产低碳化。因此,新能源开发成为低碳经济最基本、最基础、最上游的环节,主要表现为脱碳化的“清洁能源(clean energy)”研发与应用。以光伏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为代表的“清洁电”生产已经成为最早产业化应用与推广的新能源。

新能源技术研发、新能源生产一路高歌猛进、遍地开花。德国、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等国家都制定新能源法规,试图在源头低碳化领域取得长足的进展,以占据低碳经济的有利地位。以中国为例,太阳能、风电、核电等“清洁电”等源头低碳化产业规划已经成为了重要战略举措,相关领域甚至业已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这种从源头低碳化着手的低碳经济策略,必然也同时促进了过程低碳化与末端低碳化的发展。过程低碳化则集中在生产过程、流通过程、生活消费过程、产生废物过程中采取4R(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再思考Rethink)的循环社会发展形态以及3L(低能耗Low energy consumption、低污染Low pollution、低排放Low let-out)发展模式。末端低碳化核心在于2R(再利用Reuse,再修复Re-pair)原则基础上对于最终排放后的各种废物、废气、废水进行再利用和再修复,以使得最末端的废物排放产生最少程度的环境危害与生态破坏。目前中国设立的“碳汇基金”,便是末端碳修复的有益尝试。

2 过程低碳化:循环经济与循环社会的行为主义实践

行为主义是一种强调过程与行动方式的理论范式。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组织或人在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中通过改良、改变、优化、变革行动方式来改变社会结构与社会运行模式。行为主义提倡行动过程中的理念与手段变革。实施过程低碳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必须将重心转移到通过技术更新与产业转型升级来降低对于能源的消耗和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并控制碳排放。这种低能源消耗的产业化战略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得到较大推动。发达国家在发展以低碳为核心内容的“循环经济”与“循环社会”层面,实施了从法律、制度、政策、公共行为方面的系列变革。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closing materials cycle)经济的简称,它主要是指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和产生废物的各个环节循环利用资源,发展资源回收再利用产业,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它是建立在物质、能量不断循环使用基础上与环境友好的新型范式。”它融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为一体,把经济活动重组为“资源利用―产品―资源再生”的封闭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模式,强调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这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将人类生活的物质需求过程都纳入了视野之中,因此它并非仅属于经济学范畴,而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这包括大中小三个层面,即企业、区域和社会。根据这种理论,“循环社会”理论应运而生。循环社会将视野提升到人、自然、经济、环境、生态、人文、社会关系、制度文化等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发展层面。循环社会诉求的是一个生态友好、经济发展、资源消耗低、资源循环利用率高的社会。

循环社会更诉求5C理念。循环社会“是在循环经济的5R基础上透过公共行为理念的5C(协调Coordinate,共识Consensus,合作Cooperate,共存Co-existing,共荣Co-prosperous)策略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的互动。”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依赖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利益的良性均衡。循环社会的5C理念,核心在于行动理念的更新。包括从制度设计、政策规划、行动模式、行为方式层面实现绿色化、可循环、可持续、健康社会运行模式。改变单纯的GDP增长,将绿色GDP,幸福GDP等纳入到政策规划层面,凸显了对于循环社会发展理念的坚守。日本在2000年4月通过了《循环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推进低碳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循环社会建设的专门法律。之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中国等先后制定了循环社会法案,以切实行动推动低碳经济与低碳社会的发展。

3 生产方式变革与低碳经济发展

以循环经济和循环社会为发端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集中存在于生产过程与生活过程的低碳变

革。生产过程中的低碳变革是控制碳排放最大的领域。根据世界气候大会报告,当前生产领域的碳排放占据了整个地球碳排放的70%以上。除了能源生产领域的生产,机械、电子、化工、冶金、信息、汽车、造船、航空、航天、轻工业、建筑行业、农业生产、生活用品制造业等广泛的生产领域,是能源消耗最突出的部门。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增长还处于较低的粗放型发展阶段。每单位GDP的能效率与发达国家差距非常大,是“日本的11倍、德国的10倍,美国的6倍、加拿大的4倍。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我国只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相比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低碳经济还有很大的提升与改进空间。

生产过程的低碳转型在发达国家随着整体的“产业置换”获得了长足发展。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也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粗放型的初级工业化历程。这主要体现在从工业革命到“后工业社会”之间总计近两百多年的时期里。在这一时期,煤炭、化工、钢铁、建材等一般制造业占据了国民生产的主要比例。美国的东北工业地区、德国的鲁尔区、英国的下威尔斯地区、法国的东北部工业区、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地区,在初级工业化历史时期都形成了高能源消耗、重环境污染的产业体系。但是,西方国家积极通过技术革命,发展新型“低碳”工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以改造传统“高碳”工业,置换了原有的基础性粗放型工业。他们一边将传统工业产业进行国外投资与转移,一边是大力发展高科技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信息产业和以休闲创意产业为代表的旅游业、文博业、设计产业、影视文化产业等。同时通过国际贸易手段,最终将“高碳产业”转嫁给发展中国家。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便成为了高能耗、重污染产业的“承接者”,而发达国家则摇身一变,成为了后工业社会国家。日本曾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了一项“振兴乡村”的旅游开发计划,使得遍及全国的每个乡村都得到了一笔政府支持的旅游开发资金,用于开发诸如温泉、滑雪、高尔夫、民宿、攀岩、神庙等旅游产业,从而让日本的乡村直接进入了以休闲旅游产业为代表的“低碳社会”。

全社会领域开展生产过程的低碳革命,理应成为一种国家战略与民族共识。特别在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层面,必须要注意低碳化技术嵌入的应用。这种应用可以在三个层面实现过程低碳化创新实践。首先,工业生产过程的动力系统要进行低碳型设备更新。工业生产动力系统所需用电、用热、用气的节约化、高能效设备的更新、改造、升级,必须上升到国家层面技术改造升级的高度。要建立企业、地方政府、国家层面的技术升级财政支撑体系,以实现动力系统的改造与升级。其次是原料使用、加工过程中的生产设备的节能增效系统的改进。工业生产的重要中间环节是加工过程,加工过程所需要的能量与碳排放是整个生产领域最主要的碳排放环节,因此必须要对加工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节能减排型的系统再造。要通过信息技术、智能设备、科学工艺流程的研发,来降低生产领域的碳排放水平。这需要工业生产领域的各家企业、研究机构协同努力,制定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战略,力争促使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量。第三个层面是生产领域的产品包装与物流环节的低碳化战略创新。产品的包装材料、包装设计、产品物流、产品的利用等层面,要从可再生包装纸,包装创意设计,产品物流的集约化、产品利用的简易化设计中寻找降低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的策略。

建立规模更大的国家、省、市层面的“低碳经济扶持基金”,推动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战略。对于企业在生产领域的低碳化技术投入、产品更新应该给予大规模的奖励扶持基金,从而为整个国家的生产领域的全面低碳化转型升级提供资金支持与政策动力。从目前各个层面的科技创新扶持基金的奖励范围来看,仅仅关注了创新技术型的新企业,而对现有的生产型企业低碳化技术投入、设备更新、生产工艺再造,特别是民营制造企业,无论是政策的对象设计,还是资金规划,都没有为传统企业的生产过程化低碳革新行为提供有效的动力支持。这种低碳经济政策层面的“缺位与偏位”,使得整个国家层面的“过程低碳化”战略步伐缓慢。而期望完全通过市场自由主义的方式来保证企业自觉转型与升级,具体操作与实践的难度显然很大。在低碳政策规划层面,“需要致力于从运动式的管理向长效的政策激励机制的方式转变。”。应建立覆盖全国国土范围内各种所有制企业的低碳经济转型激励政策与奖励基金计划,以促使各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全面低碳化改造。

4 生活方式的变革与低碳经济发展

生活方式是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活形态。广义的生活方式“指不同的个人、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狭义的生活方式主要体现于日常生活领域,如物质消费、闲暇和精神文化生活、家庭里的生活活动。”生活方式也可简单地体现为“衣、食、住、行”;或者可以看成个人情趣、爱好、嗜好、价值取向决定的生活行为的独特表现形式和特殊的生活习惯、风度、气质等内容。生活方式具有个人、群体、阶层、民族等不同表征形态。工业生产过程的低碳化集中体现为技术与设备的低能耗与低排放。而人的生产过程及生活方式领域的低碳化,则更多地体现为节能降耗低排放型的生活行为,包括了消费、交通、居住、休闲、餐饮等领域的生活习惯层面的低碳化取向。随着认识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无节制地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生活方式是造成环境恶化的最根本原因。只有培养低碳生活方式,才是可持续的,环保的,文明的、负责任的生活方式。”在国外,生活方式的低碳化社会营销与推广,成为了一种最新的时尚。

首先,低碳型饮食方式的倡导。素食主义是一种饮食文化,核心体现不食用来自动物身上各部分所制成的食物。素食也逐渐被认为是拯救地球环境恶化的重要手段。根据德国生态经济研究协会的研究,证实素食能够减少大量碳足迹。在研究人员比较肉类与非肉品消费温室气体(greenhousegas)的排放量后,发现食肉者一年的碳排放量相当于开中型车4 758公里,相较之下,素食饮食可减少这些碳排量的一半;此外,无动物成分的素食只产生低于1/7的温室气体,由此能够省下86%的碳排鞋。联合同跨政府气候变迁小组(IPCC,Intergovem-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主席帕卓里博士(Dr,Rajendra K,Pachaufi)2007年出版的首份风险预测报告,进一步强调素食在减少温室气体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可以缓和全球暖化的危机。因此,从最基本的饮食方式开始,以素食主义作为践行低碳生活方式的策略,已经越来越成为了一种社会共

识。虽然中国的素食文化一直没有得到政府社会政策层面的推动,还缺乏社会营销行动的介入。但可喜的是,一些民间人士已经在以维护健康、保护环境、减少碳排放的理念呼吁和提倡素食主义生活方式。

其次,低碳生活方式的倡导。个人碳足迹的形成,很大程度集中于个人日常生活的不良习惯,因此要进行低碳生活方式的全面变革,才能真正做到生活方式的低碳化行动。低碳生活方式融入于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细节、各个领域,其核心是在消费方式、交通出行方式、交往方式、工作方式、家居生活的细节层面,以节能、降耗、减排的方式来构建个人及群体的生活方式。目前,越来越多的都市白领阶层开始以“低碳生活”作为时尚生活方式,实行“适度吃住行用,减少不必要浪费”的生活理念。比如提出打印纸双面使用,及时关闭办公室电器,夏天多使用手扇、电扇,少用空调,淘米水留着浇花、热水器先流出的一部分冷水留着冲马桶、购物使用环保布袋、买小排量环保型汽车、选择环保日用消费品、上班尽量坚持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共交通、低碳家装风格、简约化生活、少乘电梯多爬楼梯等等大量细节化的低碳生活行动方式。除此之外,在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行动中,已经出台了个人“碳足迹计算器”用于个人缴纳“碳中和”补偿金,并通过捐赠树苗等方式用于植树造林,吸收个人排放的二氧化碳。很多明星及公众人物,都在开始自觉缴纳“碳中和”补偿金以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在公众倡导与践行低碳生活方式的同时,必然反过来推动企业加快提供低碳化的居民消费产品。这就建立了企业、公民、城市公共服务三位一体的低碳生态链。

再次,低碳生活方式的社会营销的拓展。在低碳环保型生活方式逐渐成为白领阶层的时尚生活方式的同时,加快、加强低碳生活方式的社会营销,具有重要的社会倡导意义。社会营销“是为了个人、集团或者社会整体利益,采用市场营销的原理和技巧使得目标群体自愿地接受、拒绝、改变或者摒弃一种行为。”低碳生活方式要成为一种普遍的主流的公民生活方式,还需要更有力度,更有策略的社会营销手段。通过挖掘个人生活习惯的“高碳”弊端、呈现“低碳”利益图景,建立公共传播渠道,借助大众媒体广告、影视节目、文学作品、动漫、博客、微博、手机短信等传播低碳生活方式的行动策略,并由志愿者团体、明星、公众人物、代言人等层面的低碳生活方式沟通、引领、劝导,建立起一套关于低碳生活的大众社会营销公益机制。将低碳纳入时尚文化之中,形成一种文化激励机制,从而将时尚型低碳生活内化为大众生活习惯,以推动全社会所有人树立低碳生活方式。这要求政府部门、NGO,媒体、企业、公众人物构建出一种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共识。籍由各自资源的动员,从政策支撑、媒介动员、基金投入、NGO的人力资源以及企业行动,汇聚成合力,展开对全体公民规模化的低碳生活方式的社会营销,最终变革公共行为,建立起全社会的公共低碳生活方式。作为当前低碳主题的“中国绿色碳汇基金”,应该协同各地区的“碳汇基金”一起,承担起向全社会营销、推广、普及低碳生活方式的重任。在“碳汇林”的基础上,构建一个中国的“碳汇民”低碳生活普及工程。

5 结论

低碳经济体现为个人、企业、社区、城市、国家、全球性共同价值观与行动伦理。在全球追求循环经济、循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低碳经济已然成为了全球共识。中国已经走出了科学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坚定步伐。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中国已经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政策设计、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生活方式变革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道路。“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特别强调,要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要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品,倡导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可以预见,在新的战略规划指引下,生产领域、生活方式层面的低碳诉求,将会更加成为制度设计与政策规划的重点。目前各地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单位GDP的能耗、碳排放强度、再生能源比重、森林碳化、低碳消费都已经被纳入了约束性指标设计体系。

只要政策规划层面能够在“过程低碳化”环节中能够更给力,强化推动成千上万的企业进行动力系统、工艺流程、终端产品体系上实现低碳技术、低碳设备、低碳流程的转型、升级与更新;同时,继续在低碳生活方式领域进行更有力度、更有效率、更有策略的社会营销与推广,过程低碳化战略将真正发挥重大转变,真正实现中国低碳经济的根本转变,走一条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均衡化的可持续增长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机制创新与和谐发展: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年度政策报告[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142。

[2]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20。

[3]诸大建,从可持续发展到循环型经济[J],世界环境,2000(3):36。

[4]张鸿雁,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城市可持续创新战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75。

[5]冯之俊、郭强、张伟,循环经济干部读本[M],北京:中国党史出版社,2005:8。

[6]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低碳发展论(上)[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151。

[7]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369。

篇4

关键词 日本低碳社会情景 城市 农村社会体系

进入21世纪以来,“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选择。发达国家举力推进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战略行动,争相抢占低碳技术的制高点。在此背景下,日本率先提出建设低碳社会,主张低碳理念不应仅仅停留在经济发展层面,而应渗透到整个社会发展层面。2004年,日本启动“面向2050年的日本低碳社会情景”(以下简称为“日本低碳社会情景”)研究计划,目的在于采用取倒逼机制法来寻求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本文将介绍、总结日本“日本低碳社会情景”对城市、农村和社会体系的阐述,希望借此为我国的相关问题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1 “日本低碳社会情景”研究计划及其成果

日本《京都议定书》(1997)中承诺,2008年至2012年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1990年的排放量降低6%。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换届频繁的日本政府在低碳社会建设问题上保持了高度一致,各届政府都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使得相关研究得以深入持久地进行。2004年4月,日本环境省设立的地球环境研究综合推进基金开始了“日本低碳社会情景”研究计划。该项研究以国立环境研究所和京都大学为核心,由来自大学、研究所、企业等部门的约60名研究人员组成专家队伍,并划分为发展情景、长期目标、城市结构、信息通讯技术、交通运输等5个研究团队,通过采用“温暖化与能源的一系列综合评价模型”的情景研究方法,研究探讨温室气体的削减量、技术选择、能源选择以及其经济性等核心问题。此外,还包括由城市规划、国土利用、交通和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家参与研究未来的社会系统配置及相应的技术选择等问题。由此可见,该项研究是一项不局限于环境问题的,涉及能源、产业和国土规划等广泛领域的综合性研究。

2007年2月,“日本低碳社会情景”项目组发表了题为“日本低碳社会情景:205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70%的可行性研究”的研究报告。报告阐述了日本2050年低碳社会发展的情景和路线图,得出了到2050年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能源需求的同时,实现减排70%的目标在技术层面上是可行的结论,并提出了技术创新、制度变革和生活方式转变等方面的宏观对策。在此基础上,2008年5月,项目组又发表了题为“面向低碳社会的12项行动”的研究报告,报告中的“12项行动”涉及到住宅部门、工业部门、交通部门、能源部门以及关联交叉部门,每一项行动中都包含未来的目标、实现目标的障碍及其具体战略对策。这两项研究成果成为日本政府制定低碳社会建设规划的重要理论支撑。2008年7月,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建设低碳社会的行动计划》,明确了日本建设低碳社会的目标以及全社会为此需要作出的各种努力。《行动计划》的出台并非政府趋于世界形势的权宜之计,而是在日本各界对相关问题深入研究基础之上提出的。从此,一场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低碳革命在日本正式拉开帷幕。

2 “日本低碳社会情景”中的城市、农村和社会体系

2.1通往低碳世界的两条路径

通往低碳世界有两条路径可以选择。一是通过技术进步,继续延续目前的能源技术社会;二是摆脱对能源技术的依赖向自然共生的社会转型。我们知道,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面临枯竭,煤、油页岩、沼气等虽然仍有相对较多的埋藏量,但由于受到气候变化的制约而不能无所顾忌地大肆利用,被称为低碳能源的原子能又存在核扩散等不安全患。因此,无论能源利用技术怎样进步,最终我们还是要受到自然资源的制约,能源技术社会向未来延续的结果只能是穷途末路。

既然如此,不如立即调整方向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第二条路径。如今,在狭小的国土上寻求发展的欧洲社会已经在朝着第二条路径的方向努力,并且已经形成要领先世界的态势。“日本低碳社会情景”研究计划的实施,正是为了论证日本实现低碳社会和选择第二条路径的可能性,从而为产业界和全体国民提供明确的挑战目标和努力方向。

2.2能源技术社会的转型

21世纪的文明是以能源无限存在为前提,为追求更便利的技术而竞争的文明。以汽车为主体的移动方式、舒适的住宅、便利的家用电器、来自世界各地的食品等等,诸如此类的商品都试图满足人类的各种选择和欲望,无一例外的是,任何一种商品想要达到令人满足的便利性和舒适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2007年德国G8峰会的目标,是到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降低50%,这一目标何以实现?仅仅依靠推进原始能源的低碳化是难以达标的,必须从当前的能源技术社会转型为大幅度抑制能源需要的社会。

有人口专家推断,日本的人口到2050年会减少2至3千万人,加上家庭和企业等能源消费者的技术革新在不断推进,只要消费者能做出明智选择,能源消费就一定能够减少。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物量能源消费文明,尤其是商品的生产方,不以“能源无限存在”为前提进行生产,向以更好的服务质量赢得利益的经营方式转型,依靠凝聚节能智慧的商品来满足消费者需求、配合消费者的节能行动。总之,我们必须做出决断:向第一条路径诀别。

2.3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技术开发

由能源供给方主导的技术社会向有节能需求的能源消费方主导的技术社会的转变,势必会带来产业结构的巨大调整。例如,在很少有人通过的走廊里安装自动点灯传感器来降低能源消耗,这种消费方的节能行动,不仅可以减少消费方的费用支出,还可以增加自动点灯传感器厂家等高新信息技术企业的销售额,与此同时,作为能源供给方的电力公司的销售额相应减少,这就完成了迈向低碳的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一步。国土基础设施建设和住宅重建、选择节能机器、国民的意识变革等,消费方的行动和技术选择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

温室气体产生于社会的几乎所有领域,因此,防止温室气体的产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协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一劳永逸的万能之策,只有在每个领域都不断开发更有效的节能减排技术。同时,为了能使这些技术在全社会得到有效应用和普及,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相关教育和宣传,引导消费者进行更明智的选择。

2.4自然共生的国土建设

日本正处在国土基础设施更新的时期,在人口减少、少子化和高龄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下,城市结构应该基于怎样的理念来进行怎样的调整,这是日本目前所面临的课题。今后,必须通过建设小型城市、防灾城市和高龄化适应城市等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来实现向低碳社会的转型。比如,在交通系统,一方面,

由于人口高龄化的加速,旅客交通的需求会自然减少,另一方面,由私家车向公共交通的利用转移也可以减少相当数量的能源消耗。再比如,由市街中心代替郊外大型购物中心,可以减少汽车的使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城市中心可以施行类似伦敦“拥挤税”的政策,彻底地实现公共交通优先,那么城市中心的交通能源需求就会减少,从而直接带动低碳城市的建设。

2.5农村的新作用

低碳时代中农村也将发挥新的作用。不管是作为生物量的供给基地,还是在森林和土壤等二氧化碳吸收源的保护方面,农村都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从“食物里程”的观点来看,食物经过漫长的运送过程,不仅需要更多的包装与保存的材料,而其一路上交通工具所消耗的汽油与随之而生的废气,都将增加环境的负担。因此,食品的安全性以及地产地销的意义都应当受到更高重视。农村不仅是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心、安全的丰富食品的生产基地,还是提供自然共生的田园生存方式的示范基地。在未来的气候变化中,自然环境的价值将变得更加重要,今后的农村被赋予了国土保护的新使命,其功能也将更加丰富。

2.6体现自然价值的经济系统

现在,稳定的气候已被视为人类共有的有效资源。我们必须对这一自然资源的价值,包括其非经济性价值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价。通过环境税、排出量交易等的制度化,使自然价值纳入经济市场之中,促进更加有效的能源利用。然而,由于稳定的气候是人类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资源,在经济系统中必须采取限制措施,避免投机者行为引发市场碳价格的极端变动,有效地保障和体现自然资源的价值。

2.7生活方式的变革

在社会系统相对成熟的先进国家,人们应该从通过物质享受获得满足感,转变为从高等教育、福祉、艺术等软服务中得到满足,实现价值观的飞跃变革。在发展中国家,应该避免重蹈先进国家的覆辙,探索出与上个世纪先进国家所推行的能源技术社会不同的生活方式,实现向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节能型文明社会的直接转型。

3 启示

如何以更少的能源实现更好的生活,气候变化带给人类挑战,也带给人类开始新产业革命的契机。转变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选择和行动。从“日本低碳社会情景”所阐述的低碳社会给城市、农村和社会体系带来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日本正以建设低碳社会是可行的为前提,在自然共生、技术革新、城市再生、国土保护和全新的生活方式等多方面探索通向低碳世界的路径。

中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规避可能出现的“气候壁垒”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实质损害,实现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然而,中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中,面临着特定的制约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积极开展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技术研究,探索符合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显然,日本建设低碳社会的举措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参考文献:

篇5

今天人们对能源转型的概念已经不陌生了,国际能源署(IEA)认为21世纪是天然气的“黄金时代”,美国页岩气革命启动了新的一轮能源革命。刚刚结束的华沙会和气候谈判艰难地达成了“大家都不满意而又都可以接受的协议”,低碳减排拯救地球日渐成为被世界广泛接受的“低碳道德”。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能源消费量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能源结构最落后的能源大国,一次能源结构中过高的煤炭依赖和过低的天然气消费不仅使中国成为温室气体排放增量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成为了绝对排放量最大的国家。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我们经济进步社会进步成就巨大,同时我们对资源和环境的透支也空前巨大。日益严重的雾霾不仅在生理上,甚至在心理上也逐渐成为影响人民生活的“负能量”,有时人们对蓝天白云的期盼不亚于对锦衣美食的期盼。

由此可见,调整能源结构,减少排放成为当前中国能源转型的当务之急。

有历史学家总结说,近两千年来,后两百年人类财富的积累超过了之前的一千八百年。两次大的能源转型是财富积累的最大的推进器。过去两个世纪是个大变革的时代,创造、创新和发明爆炸式地增长,出现了大量意想不到的全新机遇。

第一次能源转型,蒸汽机的发明和煤炭为工业革命时期的大爆发提供了能源。第二次能源转型,内燃气和汽车的发明,石油为二战后的经济大爆发提供了能源,把世界变成了今天全球化、高度互联的世界。

1952年冬天雾霾笼罩伦敦,一周之内4000人死于重度的空气污染,从而启动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减煤增气的能源结构转型历程,欧洲成为近20年唯一一个空气污染持续降低的大陆。曾经是主要燃料的煤炭,在今天欧洲一次能源结构中只有15%的份额,而新兴的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已接近20%,天然气早已成为了最重要的能源。

美国页岩气革命让美国步入了“减煤增气”的快速通道,气电比例上升,煤电比例下降,加上其他减排措施,仅去年一年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大7.6亿吨,减排量居世界之首,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一下降到了1995年的水平。

减煤增气的减排效果明显,第三次能源转型就是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转向以天然气为桥梁的低碳多元能源。从实证的角度看,欧洲六十年,美国十年是最好的案例。从科学的角度看,薪柴中每个分子包含1个氢原子和10个碳原子;煤炭中每个分子包含1个氢原子2个碳原子;石油中的烃结构包含2个氢原子和一个碳原子,而天然气中每个分子中包含4个氢原子和一个碳分子,过去两百年每一次能源转型都是能源减碳增氢的转型。

罗伯特·海夫纳三世是著名的美国能源企业家、能源思想家和睿智的哲人。他认为能源大转型是人类各种活动积累的结果。它的动力是人类通过发明创造追求更高的经济地位和生活质量的自然需求。类比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他把能源大转型的能源变化比作每年有数百万亿的个人能源选择推动的自然选择。

以一张千年尺度的能源转型图,海夫纳三世清楚地解释了他的能源转型的思想:人类已经进入了能源大转型的关键历史时刻,“能源大转型是一种液体燃料转型;因为液体是介于支撑人类文明延续千年的固体能源与气体能源之间物质的过渡状态。”人类漫长的固体燃料时代将在21世纪转向无限的气体燃料时代,液体燃料(石油等)是这个转型中的过渡燃料。“除了天然气,气体能源还包括风能、太阳能、氢能和‘人造太阳’(可控热核聚变)”。

作为第一能源消费大国和第一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这次转型中的主角,没有中国的转型整个世界都难以完成转型。任何国家的能源转型都是极为艰难的,因为这与个人生活的习惯改变有关,改变个人的生活习惯是个十分艰难而且漫长的过程。能源转型需要三种推动力,分别是政府干预、政治领导力和个人行为。能源现状、资源禀赋、文化习惯和历史发展阶段让中国的转型更为困难。我认同海夫纳三世关于气体燃料的定义,从能源的角度看,煤制气只是固体燃料向气体燃料的转换,初始燃料还是高碳的煤炭,仍属固体燃料。先不说能源形式转换效率的高低,理论上这个转换过程的碳排放并没有减少。

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不认为这一轮一窝蜂“大干快上”煤制气的新煤化工项目是在能源转型的正确方向上迈进。为了GDP,为了就业,也为了满足仍在增长的能源需求,作为一种试验和过渡也许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但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高碳的固体燃料与低碳的气体燃料之间不是简单的物理形态的不同,而是碳氢比例化学性质本质间的区别。

用户也许分辨不出天然气与煤制气的区别,但环境知道。“能量守恒,物质不灭”的定律是不能欺骗和不能打破的,能源转型“减煤增气”需要的是踏踏实实的“増气”,而不是“制气”。

煤制气工艺流程

煤制天然气技术是利用褐煤等劣质煤炭,通过煤气化、一氧化碳变换、酸性气体脱除、高甲烷化工艺来生产代用天然气。其中气化采用BGL技术,并配有空分装置和硫回收装置。主要流程为:原煤经过备煤单元处理后,经煤锁送入气化炉。蒸汽和来自空分的氧气作为气化剂从气化炉下部喷入。在气化炉内煤和气化剂逆流接触,煤经过干燥、干馏和气化、氧化后,生成粗合成气。粗合成气的主要组成为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油和高级烃,粗合成气经急冷和洗涤后送入变换单元。

粗合成气经过部分变换和工艺废热回收后进入酸性气体脱除单元。粗合成气经酸性气体脱除单元脱除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及其它杂质后送入甲烷化单元。在甲烷化单元内,原料气经预热后送入硫保护反应器,脱硫后依次进入后续甲烷化反应器进行甲烷化反应,得到合格的天然气产品,再经压缩干燥后送入天然气管网。

成本难题

篇6

公共工程上正在使用联网的仪表和其他新技术来构建新的智能能源网络(智能网格),以便能够减少服务中断,削减成本,并改善客户服务。

智能网格将到来

供气、供电等公共工程在升级其旧有能源网络时,正准备采用一些最新的技术来改进流程,改善服务质量。实时和预测性分析,以及传感器等新技术的使用,能够帮助这些公共服务机构更好地管理资源,实现读取监测仪表等自动化流程,减少因为检修潜在故障而引起的服务中断。

这些公共服务机构同时还在探讨引导公众更加智能地使用能源的方法。有一些实验性的项目可以为公众提供实时的使用信息,以便他们可以更好地观察自己的能源使用状态,并选择费率较低的时间段使用。另外一些实验性项目则在尝试对空调等家庭电器基于网络的远程控制,让客户即使没有在家也可以很好地管理。

尽管智能网格有数不清的优点,然而其实现也面临着一些严重的挑战。这些公共服务机构会有天然的惰性,例如国家的金融政策是鼓励消费,而不是节约。并且,新设备的采用和广泛推广也必须首先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认证。

不过,这些困难是无法改变智能网格的发展趋势的。奥巴马政府近期已经批准,从美国的经济刺激方案中,拿出34亿美元投入智能网格的建设基金,能源公司将可以使用这些钱来发展和部署包括智能仪表、电子化变压器及自动化能源监测与管理系统在内的技术。

实际上,公共服务机构在其业务发展过程中,早已经开始关注这些新技术项目了。Xcel能源公司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它的总部位于明尼阿波利斯市,主要提供电力和天然气供应服务,它最近启动了一项名为Smart Grid City的项目,希望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全功能智能网格能源服务的城市。

第一个智能网格城

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城的项目,其设计目的是要提高公共服务的可靠性,为客户提供更多的能源使用信息,并允许客户和Xcel能源公司远程地实现对室内能源管理设备的控制。Xcel能源公司公共服务创新及智能网格策略的负责人Sandy Simon表示,这是一个实验性项目,但它有望成为未来智能网格社区的蓝图。

网格监控系统是Xcel能源公司用来减少服务中断的新技术之一。通过分析采集自安装于分布式网格中传感器的实时数据,这个系统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例如某处电压过低,并让Xcel能源公司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从而避免引起严重的故障。它还能预测设备故障,并在其造成服务中断之前作出必要的修补措施。例如,公司宣称,今年这个系统已经避免了4次长期的供电中断,因为它提前监测到了即将发生故障的变压器。

Xcel能源公司同时也关注其他使用网格传感器采集到数据的方法。其中一个想法就是,确保一个地区的供应电压在一定范围内,以满足其特定的需求,这能够极大地改善服务质量,并节约成本。另外,该公司还在评估该系统的切换能力,通过全自动化的变电站和绕开瓶颈线路来实现。

Smart Grid City项目包括对四五个分布式变电站的自动化改造,4个可由计算机监控的电力馈线,以及另外23个被监测实现电压纠正的馈线。整个网格系统用了大约200英里的光纤电缆,将4600个家用或小型企业使用的变压器连接起来。

智能仪表是Xcel能源公司计划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传统仪表只是单纯地提供使用量读数并需要人工到现场读取数据不同的是,智能仪表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并可以实现远程读数。Xcel能源公司还可以将从网格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与智能仪表信息进行合并分析,从而更快地找出潜在的服务中断危险。这个项目目前已经在网格中使用了大约1.6万个智能仪表。

在今年年底之前,Xcel能源公司计划

以降低公司的运作成本,也可以加快整个的工作速度,而且还能更加地贴近客户。

遇到一些特殊的需要紧急处理的业务时,规则引擎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了。PeterZibold说:“我们要看一看轻重缓急,对业务进行优先顺序的排序。比如,客户打来电话是特别急的事情,当然要赶紧抓紧时间去处理。当然,我们遵循的业务规则是非常复杂的,有一些规则具有高度的专业性。”

PeterZibold特别指出的是,业务规则管理中最关键核心部门并不是IT部门,而是专业的业务规则管理团队。IT部门只是去履行监控或者监测的任务。当然,监测或者监控是涵盖整个业务流程非常重要的一点,每一个测点都连续不断地工作,不断地提供有关流程优化方面的信息。

业务流程监控包括获取对商或客户服务水平的信息,从而提供相应的服务。业务流程监控还可以通过实时提供信息,改进生产过程。对于日常业务管理,业务流程监控可以根据工作量,指派员工到特定主题工作任务队列。监控任务还存储所获得的数据,并随时根据各种不同的标准进行历史数据分析。业务流程监控的目标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就是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让整个流程更有效率。

控制IT转型风险

IT转型或许能帮助保险公司赢得未来的市场,但转型失败也会带来灭顶之灾。MarkMcLaughlin说:“在IBM对保险公司CEO的一个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CEO都认为,非常大的程度上他们需要变革来应对市场变化。但当问及这些CEO他们所经历的变革有多少是成功的,只有2/3的CEO回答他们所做的变革是成功的。”

显而易见,相当部分的CEO们对变革缺乏信心,控制IT转型风险显得尤其重要。对于IT转型的潜在风险,PeterZibold说:“所有的变化都不可能完全正确,也不可能是没有任何的瑕疵的,这当中也蕴含着风险。W&W AG的经验教训是,对于所有的改变,任何时候都可以归零,都会退到初始状态,这样能够确保W&W AG的整个系统是安全的、稳定的、可靠的。”

不让IT成为一个其他人无法介入的黑匣子,也是W&W AG转型成功的经验之一。PeterZibold介绍道:IT转型项目应该可以随时让审计人员等三方介入。W&W AG另一个成功经验是,建立起各个部门之间的独立性,IT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之间保持独立性。这使得,业务规则的改变可以是在没有得到IT部门的支持下就实施的。

面向未来的保险IT系统的转型,大大提升了W&W AG的反应能力,在产品的领域或者市场上有新需求的时候,W&W AG可以作出非常迅速的响应,并同时给客户提供最佳的体验,更不会出现各渠道之间信息不共享的尴尬了。这就是智慧的保险。

启动一个室内能源管理网站,让安装了智能仪表的消费者可以登录网站,查看自己的能源使用情况。这项服务,可以帮助参与进来的消费者更加智能地使用能源。例如,他们可以选择在非高峰时段使用洗碗机或者衣服烘干机,以便享用更加便宜的费率。

智能仪表可以做到……

太平洋燃气与电力公司(PG&E)是旧金山的一家天然气与电力供应公司,其高级副总裁兼CIO Pat Lawicki认为,这几年中,分布式监测与控制设备将呈现指数级增长,因此他们也在部署其智能仪表网络及其他的网格自动化项目。Lawicki说,到目前为止,PG&E已经部署了近400万个智能气电表,而预计到2012年中,这个数字将达到1000万。这些监测与控制设备能够帮助PG&E实时查看线路性能,并更及时地检测到潜在的故障,从而减少服务中断。

迅速找到故障线路。“预测性分析和在线数据共享等技术让我们公司的日常运营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透明和可视化。”Lawicki说。例如,通过将智能仪表与管理服务中断的应用程序整合,PG&E的控制中心能够将电力故障的源头定位到个人消费者的级别。Lawicki说,有了这些准确的信息,我们就能够更加迅速而有效地处理问题。

用户选择分时用电。最被PG&E所看好的技术是,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能源使用信息。他们计划为公众提供能源价格变化的实时信息,以便他们选择最好的时机来使用那些耗电量比较大的电器。

远程查表下账单。并非只有电力公司才关注这些新技术的实验。Atmos能源公司是达拉斯的一家天然气公司,他们正在从事一个名为高级仪表设施(AMI)的实验性项目。他们使用一个几乎废弃的寻呼网络无线电频率,将其仪表连入了一个智能网络,让公司可以远程读取仪表。目前,这个网络已经覆盖了路易斯安那州和德克萨斯州的数千个仪表,而Atmos公司计划在接下来数年内继续扩展这一项目的覆盖范围。

Atmos公司副总裁兼CIO Rich Gius表示,AMI让公司全面实现了客户账单的自动化生成,再也不需要专门派人到用户家里去读取仪表了。相反,他们可以随时了解到仪表的读数,并将这些信息保存在公司的数据中心。然后,客服中心就可以使用这些数据建立客户的账单。而在老系统中,他们不得不等到抄表员返回公司,并将读取的信息手动输入到账务系统中,然后才能生成账单,而这个手动的过程是可能出现错误的。

便利获取统计信息。这项技术让天然气公司可以及时了解到客户什么时间在使用天然气,使用量有多少,因为这些仪表的数据不再是一个月统计一次,而是可以通过联网的设备每个小时就读取一次。与电力公司的做法一样,AMI也可以让Atmos公司向客户开放更多的信息,让其了解到自己的天然气使用量,以及价格的变化,让他们可以在适当的时间享用到最好的优惠。

附加的更多好处。Atmos认为这个项目还有其他一些好处,例如可以让仪表读数更加准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现金流,因为实时的读数缩短了读数和邮寄账单之间的时间间隔。

另外,由于公司不再需要抄表员去客户家里读取仪表数据,他们就能够减少招聘、培训和维护这些抄表员的成本。同时,对于那些处于难以到达和危险位置的仪表,还减少了抄表员在工作中受伤的危险。

远程控制家中电器。TXU能源公司将智能仪表的效用发挥更进一步。这家提供电力及相关服务的公司,让其家庭和企业客户能够通过网络和基于ZigBee(一种使用小型、低能耗无线电的无线网络标准)的家庭网络实现对各种电器的控制。

例如,公司基于网络的iThermostat工具可以让客户控制其空调的使用。客户可以通过任何一台连接网络的计算机或者设备控制其空调,包括打开或者关闭,以调节室内温度。这个工具还可以让用户跟踪和监控每天的制冷或取暖成本,还可以实现取暖和制冷的切换,以维持一个特定的温度。它还可以自动发送电子邮件告警,给出一些适合特定用户的使用提示,以及每天、每月或每年的取暖和智能费用报告。

TXU能源公司还有一些实验性的产品,如HVAC(取暖、换气和空调)监控工具,能够让企业用户更有效地管理其能源消耗。

除了远程控制之外,智能仪表还可以每15分钟提供一次能源使用的信息。公司可以分析这些数据,用来改善其基于时间的定价计划,促使消费者在高峰期少用电,帮助他们节约成本。

公司还为技术人员配备了移动设备。当客户需要服务,给他们打电话时,他们就可以使用这些设备访问办公室的机器,为客户提供更加快捷的服务。

实现智能网格的七大障碍

在公共服务机构能够充分利用最新的技术之前,它们还需要克服一系列的困难。

首先是惰性。“能源行业应对变化的反应很慢,接受新的技术也很慢。”加利福尼亚州圣卡洛斯的能源咨询公司RevGen咨询集团负责人Mort Cohen说。现有固定的工作方式让整个行业都已经习以为常。随着一些掌权者退休,这样的变更可能才会加速,因为更年轻的工程师会更加乐于使用电子化、无线和光纤等新技术。

其次,要验证新技术的性能和可靠性,也需要经过广泛和耗时的实验。“能源行业很难接受那些还没有经过所有条件测试验证的新技术,”Cohen说,“但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但既然大多数的技术在其他行业都已经有了不错的应用,验证其性能和可靠性的时间也会缩短。”

此外,这些公共服务机构还需要更新其现有的IT和通信基础设施,以支持被采集和传送的大量数据。例如,为了实现对传感器和智能仪表所采集数据的传送,这些公司也许需要升级其网络。同样,数据中心为了能够处理和分析更多的原始数据,也需要升级并使用支撑的分析软件。

“有很多任务需要处理,因为有大量的输入数据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处理和解释,”Cohen说,“而目前还没有任何统一的数据传送和通信业界标准,因此还不能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互操作性。”

第三个障碍是,很难精确地说清楚这个跨越整个美国的智能网格将会是什么样子或者应该是什么样子。将天然气和电力的网格分开,不如一个完整的能源网格有效。

“关于智能网格的规划和如何实现,业界有无数讨论,然而却很少有统一意见,”Atmos公司的Gius说,“但一旦我们就智能能源网格的未来达成了共识,确认了我们未来的资本投资方向,其影响力将会是巨大的。”

然而,第四个障碍是,这些高度规划的企业必须在技术投资之前看到清晰的ROI(投资回报率)。“如果这个问题无法很清晰地展现,企业的资本投入将会大大受限。”Gius说。

Cohen认为规划改革相当重要。他注意到,目前,这些公共服务机构主要以其卖出的能源数量来计算收益,其费率基准也是以对新工厂的资本投入来计算的。“这种思维方式应该彻底转变,因为使用新的技术可能会让公司免于建立新的工厂,它们能够为这个社会节约能源,而不是单纯地增加能源消耗量。”Cohen说。

第五个障碍,有的企业不得不等待其他公司实现新技术与基础架构。例如,TXU能源公司目前的实验性项目使用范围还很小,因为其期间计价、远程开关、设备监控和需求应答等功能都有赖于电气公司实现高级测量基础架构。另外,TXU公司还不得不面对整合不同智能仪表技术的挑战。

安全问题是第六个障碍。Xcel能源公司的Simon认为,一个关键性的困难是,要确保在能源公司与消费者之间来回传送的数据受到保护。“如何保证我们安装的这些东西能够让传递的数据是安全的呢?”她说。

标准是第七个障碍。Cohen注意到,在特定类型的系统之间,已经有了一些互操作性标准,“然而大部分的能源公司还是会选择与标准不完全一致的技术。”

PG&E的Lawicki注意到,智能网格还需要前所未有的技术整合。“在智能网格标准开发的背后,有着显著的动力,整个行业以及大量的网络厂商、规划师和股东都会为此做出自己的贡献。”她说。

篇7

“上海加快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和破解资源环境制约的客观需要,更是把握新一轮产业革命机遇、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主动选择。”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能源交通研究所所长唐忆文研究员说。

低碳经济对上海经济

形成四大挑战

根据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估算,到2020年,上海能源消费需求将比2008年增加50%以上,因此能源消费低碳化是必然选择

以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对工业化革命以来人类高度依赖化石能源消费的高碳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将重新调整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规则,对全球政治、经济、投资、贸易、消费、能源等发展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并引发全球生产力布局的全面调整,从而把全球化引向全新的发展轨道。

“作为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但也积累了许多结构性的矛盾,面临环境资源等诸多约束。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使上海转变发展方式更显迫切。”

唐忆文认为, 低碳经济对上海经济发展带来四大挑战。

低碳经济要求上海航运中心建设从规模扩张向服务提升转变。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是上海“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内的重要任务。在低碳经济大背景下,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将无法依赖于运输规模的无限扩张,必须未雨绸缪,积极应对,通过服务能力、服务效率、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占据全球物流网络的枢纽地位。

低碳经济要求上海能源建设从常规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变。

2008年,上海能源消费总量已经突破1亿吨,人均能源消费量达到5.2吨标煤,接近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中煤炭消费量达到5498万吨,石油消费量达到1952万吨,占一次能源的比重为82.8%,是上海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根据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估算,到2020年,上海能源消费需求将比2008年增加50%以上,因此能源消费低碳化是必然选择,上海必须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新能源建设步伐,增加外来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重,采用新技术推进化石能源的低碳化应用,提高能源系统效率。

低碳经济要求上海产业发展从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

在上海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服务业用能占31.6%,工业用能占58.7%,其中钢铁和化工两大行业就占了工业用能的66%。也就是说,降低GDP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关键是要降低产业发展对能源消费的依赖。一是要大力发展服务经济,提高服务业的比重。据测算,服务业比重每上升1个百分点,可以降低GDP能耗0.7个百分点。二是要大力提升制造业能级,提高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控制高能耗产业盲目扩张。

低碳经济要求上海制度模式从适应创新向变革创新转变。

低碳经济模式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又一次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各种权益的深刻变革,因此必须加快制度创新和变革以适应低碳发展的要求。低碳制度创新包括法律、政策、政府管理等各方面的变革。

在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十分关键,要权衡经济发展与应对气候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处理好利用战略性机遇实现后工业化阶段跨越与低碳转型的关系,充分考虑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碳减排的协同效应,在财税制度、干部考核机制等方面都进行改革创新。

低碳经济是上海转型的必然选择

上海要进一步发挥要素资源和信息集聚的优势,积极参与全球碳交易市场,争取尽早改变在全球碳市场价值链中的低端位置,为中国在未来碳交易市场上赢取话语权

唐忆文说:“应该看到的是,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与上海调结构、促转型,发展服务经济、提升城市功能的目标是高度吻合的,所以不能把发展低碳经济简单作为一种外部压力,而要作为上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低碳经济带来新兴产业发展机遇。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质是以对碳基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低消耗,对碳中和、碳封存和碳捕获技术的密集使用,以及对新兴清洁绿色能源及原材料的充分利用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这就意味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产业基础必然转向以低碳乃至非碳消耗的新兴产业,这将从根本上降低“碳足迹”,并极大缓解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状况,使人类社会彻底摆脱经济增长极限理论对人类现有经济发展模式前景的约束。

从目前的技术条件来看,最有可能成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新兴产业是:新型材料工业,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等节能型交通运输工具,量大面广的节能环保产业,以及由此产生的大量服务业需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新兴产业机遇很可能需要一系列新兴产业的相互融合和集成创新。上海必须充分认识这种影响深远的重大机遇,在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产业政策与技术创新等领域有所提前准备。

低碳经济带来碳金融市场发展机遇。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碳交易市场逐步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新贵。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碳交易超过1200亿美元,英国新能源财务公司2009年6月的预测报告认为,2020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将达到3.5万亿美元,超过石油市场的规模。巨大的市场机遇,以及由此衍生的碳基金、碳货币、碳指数等金融创新,已经成为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

有专家认为,一国货币的崛起,通常与国际大宗商品、特别是能源计价和结算绑定权紧密联系,从19世纪“煤炭―英镑”、“石油―美元”,再到今天的“碳合约―X”,演绎了一条国际货币在能源贸易中的崛起路径。

目前,全球碳交易所共有四个,包括欧盟的欧盟排放权交易制(EUETS)、英国的英国排放权交易制(ETG)、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以及澳大利亚的澳洲国家信托(NSW)。在全球碳交易市场上,截至2009年10月,中国在项目总数、已注册项目、已签发项目上分别占据了全球的55.5%、53.9%和45.8%,但是在定价权上却缺少影响力,主要被买家和中间交易商所控制。

为此,上海要进一步发挥要素资源和信息集聚的优势,积极参与全球碳交易市场,争取尽早改变在全球碳市场价值链中的低端位置,为中国在未来碳交易市场上赢取话语权。同时,争取形成一个新的金融市场服务领域,为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低碳经济带来城市建设高度化发展机遇。

城市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碳锁定性,一旦建成就决定了未来相当长时期的碳排放水平。“十二五”期间,上海将加快新城建设,加快旧城改造,加快大浦东和大虹桥的开发,城市建设的任务仍然相当繁重。按照低碳发展的要求,城市规划和布局要更加强调系统优化和生态保护,城市建筑要更加强调节能环保和经久耐用,城市交通要更加强调公交优先、合理组织和低碳运输工具的应用,从而实现“低碳、绿色、生态、宜居”的城市发展目标。因此,上海在城市建设中要高举低碳的旗帜,努力建设低碳城市。在新一轮城市建设的进程中,要从功能定位、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材料应用等各个环节,全面注入低碳理念,把碳减排控制在城市建设的源头上。

低碳经济带来国际化水平提升发展机遇。

低碳经济是建立在全球共建的基础上,随着全球思想认识的高度统一,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将日益密切。上海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将有利于加强与世界在各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上海。当前,发达国家已经初步作出了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的承诺,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加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上海应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新机制,不断推进上海的国际化进程。一是要加强国际间的技术合作,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技术,同时积极输出节能环保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二是要加强国际间的贸易合作,共同促进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全球资源资产配置方式的转变;三是积极参与国际间的低碳规则制定,参与制定行业能效与碳强度标准,为上海的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走上海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

低碳经济涉及从产业结构到能源结构的全面优化,以及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的全面变革

“上海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建立在新的发展要求与新的发展形势之上,也是建立在相关工作已经有序开展的基础之上,因此,有必要结合上海实际、凸显上海特色。”

在唐忆文看来,低碳经济涉及从产业结构到能源结构的全面优化,以及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的全面变革。按照低碳经济的主要内涵,结合上海的城市特征,上海发展低碳经济可从以下五个重点领域进行突破。

构建低碳能源。

构建低碳能源体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针对上海资源状况,重点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大力提高天然气的比重,2008年上海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不到1%,天然气仅占4.4%,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此外,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扩大外来电的规模;

二是加强传统化石能源的低碳、清洁、高效利用,进一步推进电力工业的“上大压小”,积极发展煤整体气化联合循环(IGCC)、碳捕获、封存和商业化(CCS(U))应用,争取在全国率先建成IGCC示范工程;

三是提高能源系统的效率,要在发展智能电网上走在全国前列,并积极发展分布式供能。

加强节能减排。

要大力促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用能领域的节能减排,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在工业领域,通过高效节能技术促进节能减排,实施工业用电设备节电工程、能量系统优化节能工程、余热余压利用节能工程、燃煤工业锅炉窑炉节煤工程等。在建筑领域,通过全过程管理促进节能减排,在建筑设计环节,创建和实施低碳建筑规范;在建筑施工环节,推广节能施工新技术,降低施工能耗;在建筑使用环节,实施低碳建筑标识。在交通领域,优化交通模式、提高公交比重,加强运输组织管理,促进轨道、铁路和水运等低碳运输方式的发展,提升运输装备技术等级,推进低碳运输工具的应用。

发展低碳产业。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从广义来讲,低碳产业包含为降低碳排放水平、实现低碳化生产而进行的所有的技术改造和服务创新,几乎覆盖所有的产业领域。从狭义来讲,低碳产业更聚焦于能源领域和材料领域。在发展低碳产业上,上海除了要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外,还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能源服务产业。截至2008年底,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为1.55万亿元,相当于GDP的5.17%,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GDP的7%到8%,可见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同时,结合上海发展服务经济的要求,大力发展能源服务业,包括工程服务、节能服务(合同能源管理)以及绿色金融服务产业。此外,原材料工业基本上都是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要高度重视原材料工业的技术进步,降低生产过程的碳排放,同时原材料工业又是其他制造业的基础,对其他产业的产品寿命、性能都极具影响,为此要鼓励企业不断提高原材料产品的性能质量,使全社会生产的产品更加低碳化,并大力发展材料工业的循环利用。

实施生态碳汇。

所谓碳汇(Carbon Sink)主要是指生态系统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最经济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上海生态系统本身十分脆弱,可进行生态碳汇的森林、绿化、水系、湿地和农田等资源十分有限。因此,上海更要高度认识生态建设和保护对低碳发展的重要意义,把加强植树造林、加强生态湿地保护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上海要进一步加强绿化工作力度,挖掘各种潜力,增加绿地面积;进一步加强水系污染整治,争取全面恢复市域水系的水生态;进一步加强生态湿地、生态岸线的保护和修复。

推进组织保障和政策法规的制定。

发展低碳经济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其推进过程涉及很多环节,并将是一项长期和艰难的工作,有必要尽快明确全市低碳经济发展的领导机构以及具体的推进部门,组织、协调、落实、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工作。还要加快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的行动计划和政策法规。首先,要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编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并把低碳发展理念体现到规划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其次,尽快出台指导全市低碳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第三,加快研究制定一揽子的政策、法规、标准和管理办法,为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第四,根据全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总体纲领,制定分区域、分行业的规划并组织实施。

率先建设低碳经济实践区。

建设低碳经济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上海发展低碳经济,更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为此建议在虹桥商务区、临港新城、崇明先行推进建设低碳经济实践区,积累经验,逐步推广。这三个区域在高端商务区、新城区和生态保护区中具有典型意义,对全市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同时,可在有条件的社区和企业开展低碳试点。

倡导低碳生活。

生活中的碳排放由两方面组成。一是直接使用能源造成的碳排放。上海生活用能占全市能源消费的10%左右,发达国家一般占全社会能源消费的30%左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海生活用能还将有很大的增长需求,碳排放量也将相应增长,因此亟须倡导合理用能、节约用能的低碳生活方式。

篇8

可以说,工业革命是一部技术经济递进史。美国经济学家里夫金基于减少生产成本考虑认为,工业革命是能源的革命:煤炭—石油—可再生能源—能源互联网;而《经济学人》则认为,工业革命主要体现在生产方式的革命:手工—机械生产—工业流水线—数字化制造。

编织能源互联网

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在即将到来的时代,我们将需要创建一个“能源互联网”,让亿万人能够在自己的家中、办公室里和工厂里生产绿色可再生能源。然后,他们可以将这些能源转化为氢气储存,并用绿色电力为自己的楼房、机器和汽车供电。多余的电力则可以与他人分享,就像我们现在在网络上分享信息一样。

里夫金说,观察历史会发现,经济和社会变革总是离不开两大因素:一是能源革命,二是通信革命。“历史上重大的能源革命与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总是同时发生。19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和煤炭能源的利用令廉价报纸的大量印刷和流通成为可能。这加快了信息流通速度,提高了民众的受教育比例,从而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20世纪电力的使用与电话、广播和电视又发生了一次交汇,从那时起我们步入消费社会。”

眼下,我们看到原油生产越来越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油价高涨,成本越来越高,通胀日趋严重,因此我们必须探索一场新能源革命。而在上世纪90年代,通信领域出现了过去25年里最伟大的变革,即互联网革命。这促使我们将新能源与互联网革命联系在一起。

他指出,我们需要寻找新的能源,而地球上的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能等都可以加以利用。但是如果这些新的可再生能源仍延续石油和天然气的传统集中化分配模式,无法满足整个世界的需要。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每座大楼、每座房屋都将变成能源生产的来源,因此需要一个通信网络来分配这些能源。互联网的本质是合作,可以为这一可能性提供支持。

如历史上任何其他的通信、能源基础设施一样,第三次工业革命有五大支柱。这包括: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将每一大洲的建筑转化为微型发电厂,以便就地收集可再生能源;在每一栋建筑物以及基础设施中使用氢和其他存储技术以存储间歇式能源;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每一大洲的电力网转化为能源共享网络,这一共享网络的工作原理类似于互联网;发展插电式及燃料电池动力车,这种电动车所需要的电可以通过洲与洲之间共享的电网平台进行买卖。

如果说,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塑造了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自上而下的结构,那么,如今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绿色科技正逐渐打破这一传统,使社会向合作和分散关系发展。里夫金勾画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远景是:当上述五个支柱相互关联时,便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经济枢纽系统,它能显著提高能源利用率,并创造数以万计的商业和就业机会。换句话说,这五部分之间的协同作用树立了一个新经济的范例,它可以改变整个世界。

迎接数字化制造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认为,工业革命主要体现在生产方式的革命。比如,始于18世纪晚期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纺织工业机械化为标志。在随后的几十年中,机器自动化生产取代手工制作的变革传遍整个世界。此前,在家庭作坊里以手工完成的工作,改在工厂里就可完成。当时,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后期,因闭关锁国错过了工业革命。

发生在20世纪早期美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流水作业线的发明为标志,福特利用这一技术开启了大批量生产的时代。此时,中国还没封建统治,又被这场工业革命甩下。

现在,第三次大变革的脚步正渐渐临近。得益于新材料的应用以及诸如3D打印、易用机器人和网络协作生产服务等全新工序,小批量生产变得更加划算,生产也更灵活,直接从事生产的操作工人逐渐减少,劳动力成本在整个生产成本中的比例也将随之下降。

篇9

中国重汽集团动力公司信息中心主任姜琦认为,装备的智能化是关键点;

香江国际(HKI)制造产业集群IT经理刘新荣说智能制造不能“单兵作战”,要全面布局……

《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独家采访多位制造企业CIO,

研究和探讨他们眼中的“智造”机会。

伴随着能源价格上涨、赋税增加、劳动力和土地成本提高等问题的出现,我国制造业低成本竞争优势持续削弱,工业制造业急切需要转型升级。

在新一轮的产业变革浪潮中,制造业走向智能制造是历史发展进程的必然,是科技变革的导向,企业如何积极、稳妥、实效地推进智能制造,作为信息化的“掌权”者、排头兵,CIO该如何把握“智造”机会,值得深思和探讨。

2015年,我国《中国制造2025》,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同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了46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和94个智能制造专项,还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版)》。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业界普遍认为的我国系统推进智能制造的发展元年。为了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并将智能制造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近日国务院四部委印发了制造业5大工程实施指南之一《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以下简称《指南》)。《指南》为制造业企业发展智能制造指明了基本原则、总体目标、重点任务、组织实施、保障措施等。它是国家对发展智能制造的总体布局和蓝图设计,是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纲领性指导意见。

智能制造不仅仅在我国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已经成为全球新一轮制造变革的核心内容,世界各国纷纷加快谋划和布局,力图抢占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制高点。美国“三位一体”推进智能制造发展,政府、行业组织、企业联盟分别针对关键共性技术、智能制造系统平台和工业互联网加以布局;欧盟的“数字化议程”将智能制造作为重点研发与推进的方向;德国实施“工业4.0”战略。

然而,智能制造究竟是什么?包含哪些范畴?目前业界并没有达成共识。概念、诠释,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众说纷纭,容易让制造企业无所适从。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看来,新工业革命、工业4.0、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这些概念大爆炸的背后都是一样的,只是用了不同的包装而已。“但是,这确实说明,制造业正在发生重大变革。”杨学山肯定地说道。

在近日召开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发表的观点值得参考。他认为,下个时代智能制造的产业革命是分享与共享跨界大数据,包括用户大数据、制造流程大数据以及供应链大数据,只有将这三大流程所产生的大数据彼此互通互联,才会产生真正的智能制造。

篇10

一、新一轮工业革命是我国产业实现跨越赶超的重大机遇

(一)有利于推进农业“工业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新一轮工业革命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率、提升农业附加值、加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加快实现我国“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有利于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一是现代生物技术将深刻改变农业的生产方式和产品结构。转基因技术不仅能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而且也能赋予农作物新的特质,将进一步满足人类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伴随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的快速发展,农作物很可能将逐渐取代石油,成为工业发展的能源和原材料,有力支撑工业发展。

二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对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产品安全监管水平,保障农业安全生产。

三是绿色、环保的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的广泛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而且对缓解由于化肥、农药和薄膜的大量应用而导致的土壤结构破坏、江河湖泊富营养化等一系列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更具有积极作用。

(二)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新一轮工业革命将加速改造传统制造业发展模式,为发达国家重整制造业提供了可能。我国作为传统制造业大国,随着劳动力成本和大宗原材料价格的进一步上升,资源环境约束逐渐趋紧,国内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不断下降,新一轮工业革命为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地位的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一是缓解产业对资源环境的高度依赖。以风能、太阳能等为代表的新兴绿色能源将对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产生深刻变革,有助于使我国工业摆脱传统能源资源约束。下一代基因组、蛋白质组、干细胞等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推动我国制药行业由高能耗、高污染的原料药生产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生物制药转型。高性能水处理、生物填料等生物技术和产品应用于荒漠化防治、盐碱地治理、水域生态修复、抗重金属污染等领域,将对我国环境保护、修复和治理提供有力手段。

二是改变制造业价值链重要环节。一方面,3D打印等数字化制造技术将进一步压缩制造环节的附加值,将大幅降低小批量产品生产的成本,缩短制造周期,提高制造效率,很可能改变大批量、规模化生产的模式,推动研发设计环节成为制造业最核心和最主要的环节。我国制造业长期以来以来料加工、代工组装(OEM)为主,缺乏核心技术和研发设计能力,始终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低附加值环节。新一轮工业革命将对我国核心环节薄弱的制造业带来沉重打击。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将进一步改造制造业,工业机器人等新型智能制造装备将在生产环节大量取代劳动力,智能制造成为控制成本的重要途径,劳动力成本占整体生产成本的比例也将随之下调。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将不再具有竞争优势,制造业将呈现向发达国家回流的趋势,全球制造业格局很可能面临洗牌,这将使我国制造业面临巨大挑战。

三是推动形成产业发展模式。从生产环节看,(创新)设计者和制造者的边界进一步模糊。3D打印等先进制造技术,使生产工具的可得性大大提高,创新者转变为制造者的成本迅速降低,以分散化生产为标志的社会化生产模式将快速兴起,逐步替代集中型生产方式,将深刻改变制造业的生产和商业模式。从消费环节看,生产地和消费地的边界进一步模糊。能源互联网、制造业数字化等技术的产业化,将颠覆现阶段“集中生产,全球分销”的局面,新的“分散生产,就地销售”的格局将被塑造,促使传统以“空间集聚、地理集中”为特征的产业集群逐步向以“分散布局、异地协同”为特征的虚拟集群演变,全球制造业格局和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将发生重大转变。

(三)有利于加速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农业和制造业对劳动力需求将大幅减少,就业结构将向服务业倾斜。同时,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将大幅释放高强度、高重复性、低技术含量的工作时间,人们的闲暇时间变得更为充裕,对生活品质和兴趣爱好的追求也增加了对服务业的需求。因此,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大幅提升,为我国优化产业结构带来重大契机。

一是生产业迅速成长。新一轮工业革命为生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比如,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对金融的需求与日俱增;知识经济的加速发展将促进设计、咨询、科技服务、法律服务等行业高速发展;新的商业模式和平台将对网络交易、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物流配送、报关结汇、检验检疫、信用评价等环节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二是生活业进一步变革。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影响从工业领域进一步渗透到生活领域,不仅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生活业的需求结构产生巨大变化。一方面,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提升和消费结构的不断转变,文化产业、健康服务业、旅游业等关系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服务业需求将大大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升高以及机器人的进一步智能化,对当今我国依赖人力服务和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商贸服务业、家庭服务业等行业将产生较大冲击。

三是新兴服务业态快速兴起。新一轮工业革命产业和技术融合的特点和趋势促进了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服务产品创新,催生了新兴服务业的快速兴起,将成为服务业成长和壮大的重要组成。一方面,生物、可再生能源和信息技术的深化应用有着巨大的市场。生物芯片、数字虚拟人等将为生物研发和临床试验提供新手段;能源互联网将实现能源的分享和交易;信息技术将在金融、电信、电力、智能交通、政务、教育科研、数字娱乐、中小企业等众多领域广泛应用,形成巨大的信息服务市场,从而进一步带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崛起。另一方面,合同能源管理、云计算等新兴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合同能源管理的新模式助推仍处于发展初期的新能源产业发展;由云计算所带来的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等新兴计算交付模式将对信息产业带来更大的变革,将形成一系列云外包、协同创新、协同制造等互联网时代的新经济模式。

二、迎接新一轮工业革命实现产业跨越赶超的相关建议

(一)瞄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关键技术,跟踪关键领域技术路线和发达国家发展动向

从现阶段看,当前支撑新一轮工业革命的相关技术受产业化、规模经济等诸多因素制约,应用范围和应用程度都还很有限,仍处于前沿或不成熟的阶段。新一轮工业革命将会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才会真正“形成气候”,既有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不可能在短期内被完全替代。当前,要加强对可再生能源、储能、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云计算、物联网等重点领域技术发展路线的跟踪研判,厘清核心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及其实现途径,组织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同时,还要密切关注主要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的重大研发计划,紧密跟踪其发展动向,避免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陷入被动,防范技术路线的颠覆式创新风险。

(二)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点培育和壮大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发展方向看,大多领域都涵盖于我国大力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当中。要结合我国产业发展实际和未来市场需求的变化,紧紧围绕保障国家安全、缓解资源环境约束、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增长动力等重大战略需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一批符合新一轮工业革命特征和要求的新兴产业,加强产学研结合和协同创新,着力突破一批薄弱环节、关键环节和共性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培育和壮大一批处于全球价值链高端的新兴产业。

(三)加强创新链条建设,营造有利于促进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环境

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动力和源泉。当前,要推动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注重对创新链条的管理。要在国家层面建立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发展领导小组或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教育体制、财税金融、资源要素价格、行政管理体制、垄断行业等方面的改革攻坚。加强科技与经济在规划、计划、政策层面的衔接。

(四)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融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改变制造业原来的投入方式,促进柔性化生产,推动大规模定制和个性化生产模式,加快高技术服务业和生产业发展。要基于比较优势与包容性发展,积极应对能源安全、环境与气候变化的挑战,集中力量在一些重点领域实现突破。鼓励各个科学技术领域之间的互相交叉与渗透,促进直接构成现实生产力的各种技术集成与商业模式的出现。

(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各主体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