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5: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免疫学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免疫学概念

篇1

【关键词】负迁移 概念教学 深刻

数学是一门知识延续性很强的学科,原有的学习对后继的学习既有正迁移,也有负迁移。在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方法是促进正迁移的形成,防止负迁移的发生。其实,教师若能积极有效地利用“负迁移”所产生的错误资源,有时反而能让概念教学更深刻。

一、更新理念,直面学生的负迁移

新课程最核心的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是时代教学的要求,不但要重视学生的正迁移,更要直面“负迁移”。在教学中,教师对负迁移若能运用得当,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如,在《三角形的高》的教学中,学生受生活经验的负迁移,一般认为高都是从上往下垂直于水平底线。针对这一负迁移,我通过旋转三角形,让学生感知高不仅使他们有从上往下垂直于水平底线的,而且还有其他各种方向的。接着用几何画板拉动三角形,演示从“内高”到“外高”的过程(如图1),从而丰富了学生对高的认知表象,突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使他们真正理解三角形高的定义。

二、了解学情,收集负迁移素材

顺应学情,是教育的生命线,是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只有真正了解学情,才能很好地利用学生的“负迁移”。因此,教师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收集负迁移素材,以准确把脉学情。

1.通过前测收集。

在设计教案前教师必须把握学生的生长点,明确学生“现在已走到哪里”――即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而前测是准确地解读学生的一种有效途径,尤其是有助于了解学生的“负迁移”因素,避免教师“想当然”,使教学更加凸显“以学定教”。

例如,在执教《圆的认识》一课时,我通过前测发现学生真正的学情是:很多学生都将数学意义上圆的定义与生活中的圆形相混淆。在前测中我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圆形和指出心目中的圆指的是什么。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大部分是钟面、硬币等圆形实物,而这些实物学生感知到的更多的是圆面。因此受生活认知的负迁移,79.8%的学生指出的是圆面积。因此,在教学中我抓住学生的这一负迁移,触及圆的概念本质――在平面内,到顶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2.收集错例。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真正思考的人,从自己的错误中汲取知识比从自己的成就中吸取的知识更多,错误与探索相联姻,相交合,才能孕育出真理。”作为教师,我们要宽容错误,收集错例,真正了解学生的负迁移,将此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巧妙地加以运用,使概念教学更科学有效。

例如:下图的长方形分成两个部分,想一想,哪个部分的周长长?

较多的学生都认为A的周长长。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对周长概念掌握得不理想,没有从边的长短去分析,而是从面的大小去分析;二是面积对周长产生了负迁移。对此,我从学生的上述错误入手设计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周长的概念及精准地认知面积与周长的关系。

三、加强策略指导,让概念教学更深刻

1.对比分析,凸显概念本质。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负迁移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还与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似性有关,这是造成负迁移的外在原因。在教学中对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更能加深学生的思维体验。

例如: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中,已有的长度和面积知识对学生建立体积概念产生了负迁移,很多学生局限于关注某个长度或某个面的大小,较难关注到体积是“立体的、整体的”。因此,我在教学时先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空的抽屉和放了书包的抽屉,来初步感知空间的存在,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举例说明“谁占了谁的空间”,从而使学生理解体积概念中的“所占空间”“空间大小”等抽象词。接着,我创设了“比一比A、B两个长方体(体积不同)哪个体积大”的环节。这时学生会受已有知识负迁移的影响出现很多错误,如有比较棱长的、比较一个面的面积的等错误。这时我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课堂中生成的错误,创设了猜一猜A、B两个长方体哪个体积大的环节。(1)先出示一条长:A:20分米,B:12分米,哪个体积大?(2)接着出示宽都是10分米,猜哪个体积大?(3)最后出示高:A:1分米,B:20分米。通过长度、面积、体积三者之间的对比让学生在辨析中深入理解三者之间的区别,凸显了体积概念的本质,同时渗透了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有关,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2.厘清形式与实质,触摸概念本质。

学生在学习某一个数学知识之前,从日常生活中已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对一些问题已形成了某些自己的观念。但学生存在的这些观点往往带有一定的表面性和片面性,有的甚至和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相矛盾。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获得的感性经验来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并积极引导学生严格区分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的异同,实现从生活经验向数学概念的转化。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一课中,由于学生受生活中常见的堤坝、梯子、手提包等实物直观图的负迁移,他们常常认为梯形就是类似于 ,而没有真正从梯形的本质概念上去认识梯形。因此,我采用了几何画板动态演示的办法,通过旋转梯形(如图2)、拉动梯形(如图3)等来让学生观察感知:不管梯形位置、形状大小如何变动,它“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本质属性没有变,所以还是梯形。以上教学中,学生生活经验的负迁移引发了学生思维的冲突,让学生经历生活经验的激活、利用、调整、提升,再借助于变式和类比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区分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3.着眼整体,深刻理解概念。

概念本身有自己严密的逻辑体系。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固定不变的,这是概念的确定性。但是,小学阶段的概念教学,考虑到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往往是分阶段进行的。因此,数学概念的系统性和发展性与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成了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一对矛盾,由此会产生一些负迁移。

例如,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在小学是分阶段的,先认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再认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还是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分成是两个独立的概念来认识,学生较难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包含关系理解到位。这是分阶段教学中没有系统思考而产生的负迁移。因此,在执教《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一课时,我用动态演示来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进行了梳理。我根据“只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这个概念,出示两组平行线,问:“当一组平行线旋转和另一组平行线交叉,中间形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然后我演示图4,让学生观察: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在这个过程中,中间形成的始终是平行四边形,你发现了哪一种情况比较特殊?特殊在哪里?

篇2

【关键词】教育,医学;教学方法;学生,医科;变态反应和免疫学

doi:10.3969/j.issn.1009-5519.2016.05.05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5519(2016)05-0772-03

随着现代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学技术方法的不断拓展,在医学教育教学中已经形成了新的教学模式。本文就现代教学理念中针对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教学特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提升学生对免疫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免疫学教学中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也是现阶段新形势下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1]。

1改良医学免疫学教学模式

作为医学科目中重要的一员,免疫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前沿学科,由于其发展迅速,初学者往往难以适应。免疫学具有极高程度的专业性,涉及领域极为广泛,抽象性强,学生普遍反映都是以新的概念在解释新的事物,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显得吃力。同时,由于免疫学的学习前后章节关联紧密,如前面的章节未深刻理解,后面章节的学习难免受到影响,进而降低教学质量。比如,在进行“淋巴细胞”章节讲解时,如果学生在未曾理解“抗原”及“抗原提呈途径”等概念时,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就会觉得费劲。所以,作者认为,在讲授每一个章节时,可以略微提及后续将要涉及的知识点,让学生对其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这样在后面提及时,才会主动关联,这样的教学模式更类似于“环路教学”,即先在教学讲授过程中设立一个知识点,而后针对此知识点略微发散,并再次回到知识点,这便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环路”,使其不仅对于后续的学习内容有所了解,也更进一步理解之前所学内容。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采取一些与教学相关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形象的肢体语言和幽默的描述方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免疫学[2]。比如“文献激发”法的运用就相对有效。首先,教师可根据课程设置认真选取相关国外经典文献供学生阅读,根据文献结合所需讲授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后,就问题提出各自观点,教师再根据各组观点提炼出知识点,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就会事半功倍,但鉴于授课对象是医学专业的学生,教师在选取文献时一定要偏向临床实际问题,可以选择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患者作为参照,就病理特征结合免疫学概念进行讲解。比如,在进行“淋巴细胞”章节讲授时,可以选取肿瘤、感染相关的文献,并可涉猎当今国际医疗卫生的热点,结合临床实际告诉学生淋巴细胞在机体中抗击感染,杀伤肿瘤的过程及效应。在此教学模式的辅助下,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性,同时还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其形成系统、缜密的科学思维[3]。为进一步改善免疫学教学模式,还应适当改变、改善考试形式。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同时也能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传统的考试方法大都采取试卷的方式进行笔试,这样的方式无疑能让学生更多地学到知识,但从能力上却难以得到提高,导致学生更多的只是在对知识进行强化记忆,没有深刻理解知识,甚至有的学生仅仅只需在考前将上课时做的笔记或多媒体中的知识点进行记忆便能轻易地通过考试,这样的情况最终只会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低,学完一门课程便忘记一门课。因此,改善考试形式对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那么,采用何种考试形式能够合理妥善地提高教学质量呢?作者认为,可以采取“笔试加口试”的方法。对免疫学而言,知识点的记忆固然重要,所以,在“笔试”阶段着重衡量的是学生记忆知识点的效果,但在试卷中也应适度涉猎免疫实验课的相关内容及课后要求学生阅读文献中的相关知识点,使学生全面理解免疫学。此外,“口试”可以就某一特定条件下的临床问题,让学生从免疫学的角度进行分析,阐述其发病机制,这就需要学生将所学的内容进行整合及理解,最终形成方案进行讲述。比如,可以就临床中某种疾病的病因作为对象,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中的每位学生就这一特定问题运用免疫学知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通过每位学生的回答评判其学习效果。

2优化医学免疫学教学方法

目前,研究医学免疫学教学方法的文献较多,同时对此问题进行深入解析的也有大量报道,普遍认为“PBL”、“TBL”、“POPS”等教学方法相对有效。但作者认为教学方法的优化必须依赖课堂和课后两部分开展[4-5]。课堂上进行免疫学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抽象难懂的问题,比如,在介绍“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这一章节时,学生大多对此概念陌生,从未接触。如在授课过程中紧靠教师口头讲解,学生的接受程度肯定不高,若在此时引入图片和肢体语言进行诱导,学生接受起来便相对容易。所以“图片式”教学方式或许更能让学生易于接受新的概念。另一方面,鉴于医学的特殊性,尤其是基础医学的专业性,在讲解过程中最好结合临床作用进行。比如,在介绍“补体”章节时,除了使学生明确补体是协助抗体完成效应的分子外,还应适当结合临床,从其产生、分布到临床作用进行梳理和讲解,使学生明白“补体”的功能和作用究竟是什么,在临床的应用是什么,能否制备成特效药物并解决临床中患者的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让学生从分子层面了解其来源、分布,还能从宏观层面上让学生更加明确该分子的临床作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再者,在课堂中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免疫学作为基础医学专业,就专业本身而言,学生学习过程相对枯燥、乏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若不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势必会受到影响。所以,提高学生积极性和课堂参与程度在教学过程尤为重要,也是值得每一个免疫学教师探讨的问题[5-7]。作者认为,第一,要重视绪论的讲解。绪论是每堂课开始的章节,也是对于本门课程的归纳和总结,对学生而言也是培养兴趣的开始。因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当结合历史起源、概况及免疫学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进行讲解,提高学生对免疫学的兴趣。第二,要展开讨论式教学,在授课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适当的时候可进行分组教学,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而后总结概括,这种多样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还能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第三,注重语言的简练和精准,免疫学授课中对于概念性的解释一定要做到精炼恰当,避免出现“似乎”、“差不多”等类似的不准确词语,有时甚至些许的口误都会造成学生理解的偏差,毕竟学生更希望接受的是准确简短的知识点。课后学习对学生了解免疫学知识也尤为重要,也是教学方法优化中至关重要的成分。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讲解传授知识让学生从感性层面理解免疫学中相关概念和内容,但如要将这些概念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并储备起来,关键还要靠课后的学习和深究。因此对免疫学而言,课后应如何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习效果?作者认为,首先应反复揣摩教师上课过程中提及的知识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会对重点部分进行着重讲授并提点,那么学生应在课后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必要时结合相关文献阅读进一步明确授课内容的精髓所在[8]。其次,学生应注重课后与教师及时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教师在课堂上短短的几十分钟内会将大量需要学生记忆和理解的内容进行压缩、凝练,所以在课后学生应将教师在课堂上压缩凝练的内容进行二次伸展,全面理解教师需要传递的信息和内容。比如,在学习“补体”章节时,补体的激活需要3条途径予以完成,那么,这3条途径是否有共同和异同点,这就需要学生课后对知识点进行伸展,必要时可以通过列表和画图的方式进行理解,方便记忆。

3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免疫学的理论知识在解释临床某些疾病现象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阐述疾病发病机制的过程中也相对重要,但免疫实验在临床中的应用更为广泛。比如,临床中白血病分型、乙型肝炎发病等检测时,均需要用到免疫学方法。所以,免疫学实验内容的学习尤为重要,免疫学实验不仅可以通过实验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严谨的科学态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医学免疫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免疫学教学过程中大多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验教学,学生普遍重视理论学习而轻视动手实际操作,觉得实验课可有可无,最终导致学生运用和理解免疫学的过程不够充分彻底[9-10]。究其原因,作者认为主要有3点。一是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在对待实验课的时候大多抱以应付的态度,觉得实验课在考试中所占比例小,课程内容相对简单,不需要过多理解,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进而影响学习效果;二是学校课程设置上的原因,由于结合学校排课的原因,在排课的过程中往往将实验课程的比例压缩,就免疫学而言一学期也就2次免疫学实验课程,并且每年的实验课程均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和“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分选方法”,在较为单一且有限的实验课程中,教师很难将免疫学的相关技术及运用传授给学生,顶多也只能让学生稍微了解一下免疫学实验相关的背景知识,因此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真正掌握免疫学相关技术;第三,学校提供给学生运用的公共实验室平台建设相对落后和陈旧,在免疫学实验课中,学生普遍反映仪器设备使用不方便,甚至有的设备根本不能正常运转,某些实验学生只能从教师所讲的内容中感性的接受,不能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实验结果便不会理想,也达不到预期授课效果,同时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学生学习免疫学的兴趣和效果势必受到直接影响[10]。如果要解决这些矛盾,除了更新设备设施,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安排外,还当注重理论与实践课程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很大层面上得以提高,毕竟在免疫学理论课的授课过程中往往需要辅以实验课的某些实例才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内容、概念,而实验课又需要理论课的相关知识作为支撑,使学生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更好地做好实验,进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4小结

免疫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学科,有助于在临床中更深入地了解疾病的发生及进展,同时也能在临床监测疾病进程中起重要作用。作为医学生而言,全面系统地掌握免疫学知识十分必要,这就需要在教学模式、方法、理念上进行改革和优化,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免疫学的兴趣,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只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能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冯彬.医学免疫学教育教学思想与教育教学模式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7):897-899.

[2]王俊平,王刚.提高医学免疫学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实践和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7,2(12):123.

[3]冯龙,郭文涛,张妍,等.启发式教学在医学免疫学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5):685-686.

[4]张艳平,丁矢,杨杰,等.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在免疫学教学中的实践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7):2590-2591.

[5]栾希英,杨玉涛,张晓姝,等.医学免疫学教学中问题讨论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110-112.

[6]孙书明,孙爱平,宋向凤.成人教育医学免疫学教学方法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13,27(10):13-14.

[7]钱丽丽,吴丽娜,吴艳敏,等.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医学免疫学教学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9):1463-1464.

[8]张明顺,王迎伟.留学生医学免疫学教学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7):680-681.

[9]熊洁,刘胜武,孙平,等.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2):340-342.

篇3

关键词: 免疫学;教学;优化;质量

免疫学是一门理论深奥、内容抽象的医学基础课,由于其概念多、前后知识交叉大,学生普遍感到难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免疫学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师生关系,优化教学方法,优化考试形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 优化师生关系

1.1 培养积极的师生情感是实现师生关系优化的前提 如能培养积极的情感,师生之间就能相互信任,平等对待,融洽相处 〔1〕 。所谓“亲其师而信其 道”,学生喜欢某位教师,就对他所授学科产生兴趣而努力学习,相反,教师再生动的课他们也难以听进去,学不好。因此,教师应以专注的精神、充沛的精力、严谨的作风全身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以赢得学生的信任;同时教师还要消除权威心理,把学生当朋友对待,主动关心接近学生,加强与班主任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及生活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以帮助,从而增进师生感情,缩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所谓“知学生者才能善教,善教者才能使学生善学”。

1.2 扎实而宽广的理论基础是实现师生关系优化的保证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现在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往往从教师的理论基础、知识水平、政治观点、教姿教态、甚至语音语调上去评价教师的水平,从而确定自己是否乐意接受这一教师的授课。如果教师板书清楚、表达准确、举止得体,并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启发学生,为学生答疑解惑,拟定的思考题或病例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就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许多问题可能涉及到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其他基础学科和内、外、妇、儿等临床学科,这些都要求教师有坚实而宽广的基础知识、稳固精深的专业知识,熟知当前免疫学发展的动向和新成果。因此,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掌握新理论、新技术,不断完善知识结构,通过学历教育、进修、参加学习班等形式,提高自身素质和各种能力,实现师生关系的优化才有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才成为可能。

2 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使学生爱听易懂。免疫学中概念多,各种概念相互解释 〔2〕 ,并以英文简写出现,使得学生感到纷乱复杂,难以掌握。而免疫学的概念是构成免疫学科的基石和“砖块”,只有准确而牢固掌握,才能理解好免疫学基本理论和技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授概念的来源、英文的原义、原义和现义的区别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如免疫的英文是“immune”,传统意义是免除传染病,这与免疫学是从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中发展而来密切相关。然而近代免疫学已超越了单纯抗感染、抵抗传染病的范畴,从移植排斥反应、自身免疫病以及超敏反应等研究中总结出来的免疫现代意义为:识别自身和非己成分,对自身的成分形成耐受,对非己成分产生清除。又如抗体的水解片段Fab和Fc中,Fab即fragment of antigen binding,抗原结合片段;Fc即fragment crystalliz-able,可结晶片段。记住其英文对理解掌握这些概念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超敏反应一章中, 内容抽象,各型反应之间的机理容易混淆,常见的疾病容易弄错,我们采用讲授法先讲解各型超敏反应,再应用列表比较法,对各型超敏反应的机理、参与反应的免疫应答产物、特点、常见疾病等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各型超敏反应有一清晰的框架。

3 优化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对象,教学手段可视化差,对微观世界的动态变化显得无能为力,众多的图表、图片、照片无法显示,缺少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效果。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开拓了视野,丰富思维,扩大知识面,使学习变得更加新奇、多样和有趣。如果将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优化组合,教师将学生难以想象和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需要模拟的微观世界等采用动画、图像、声音的形式编制成多媒体课件,通过动态模拟、局部放大等手段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将抽象化为具体,深奥化为浅显,枯燥乏味化为生动形象 〔3〕 ,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例如:免疫应答中“MHC-I分子对内源性抗原的提呈过程”这部分内容,用单纯的传统讲授法讲解,学生感到非常抽象枯燥,如果在传统的讲授过程中采用板书及结合多媒体动画形式,能清楚地显示内源性抗原在细胞内被蛋白酶加工成抗原肽,转运到内织网与其中新合成的MHC-I类分子结合,逐渐移行表达在细胞膜上,供CD 8+ T细胞识别的整个动态过程。这样就能使学生学起来更直观、好理解且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 优化考试形式

考试是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4〕 ,其最明显的作用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的教育观念重知识轻能力,学生更多的是“听取”知识、“背诵”知识和再显知识,结果造成学生上课记笔记、课后看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的状况。要真正改变大学考试中这种重知识轻能力的状况,不仅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优化组合,考试形式也应优化组合,使考试成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手段。过去我们理论课、实验课不分,一张试卷定成绩。这样只能考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力,并不能考察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往往束缚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现在我们把学生学习免疫学的成绩分学习态度分、笔试成绩分、实验报告分、技能操作成绩四部分。学习态度分占10%,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有无完成教师的提问等给予评分;笔试占60%,主要考查学生对免疫学基本理论的掌握,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题和简答题;实验报告占15%,通过对学生每次完成实验报告情况、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给予综合评定;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占15%,考察学生对免疫学的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及熟练程度,通过学生对玻片标本的辨认、直接凝集反应(血型的测定)、简接凝集反应(抗O试验)、 ELISA检测结果的判断等给予评分。通过优化考 试形式,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验课时能主动寻找动手机会,特别注意各项操作技能的锻炼和标本的辨认。

参考文献

〔1〕朱俊勇.“学导式”教学法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课中的应用与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01,9(4):238-240.

〔2〕伊晓琳.浅议如何提高免疫学教学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8):986.

篇4

1.1“框架”教学法的指导思想

“框架式”教学设计有其特定的理论背景,框架一词是由闵斯基提出的,他的看法是“在一般情形下,当一个人遇到新情况时,会从他脑海中的记忆结构里去搜寻相关的信息”。在这里所说的这个记忆结构就是“框架”,是一种架构,而“框架”即是代表典型情况的资料结构。为了更大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框架式教学法授课的基本原则是从整体把握,不在教学内容的“细节”上纠缠,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更多的自学机会。注重师生间的双向交流,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以调控学生的思维角度和学习内容的深度、广度。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其分散,以降低课程难度。

1.2“框架式”教学法的优势

知识框架的建立,使学生对医学免疫学有了初步的整体概念,而且知识框架的建立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讨论医学免疫学知识有系统的指导作用。并且,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河北北方学院2010级两个医学本科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共83名学生,分为实验班(43名)和对照班(40名)。

2.2研究方法

2.2.1教学方法

学前对两个班进行免疫学基础知识问卷调查。实验班采取框架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班按传统教学方式授课。两个班理论授课内容和学时数相同,授课过程中进行两次理论考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其内容、方式、时间均相同。最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

2.2.2“框架式”教学法的应用

首先对教学内容划分模块、重视教材中“免疫学简介”章节的教学,引入框架式教学理念。比如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针对所有医学免疫学内容搭建如图1的基本框架,使学生从整体上领会医学免疫学的教学内容和重点及学习的重要性;其次,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对具体章节搭建框架。教学中针对本章节的主题,确定教学目的,按照从总到分的原则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框架,为学生潜在能力的发展提供宽广的空间。比如对“抗原”这一章:先要求学生掌握好抗原的概念及特异性相关知识。再引导学生举例日常哪些物质可以成为抗原,这些物质又具有怎样的共同特性,最后总结出抗原的概念及具备哪些特性就可以成为良好的抗原。再次,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其在基本框架搭建好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学习以充实自身的框架,比如可以向学生提问抗原是怎样被机体识别的?其特异性又表现在哪些方面?通过提供相关书籍让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资料、网络搜索、互相讨论解决问题,充实框架。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惜删掉一些叙述性的内容,对于体液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等过程中的细节之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讨论,这样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易于理解和掌握,便于加强记忆。

2.3统计学处理

学生成绩以x±s表示,数据分析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学前免疫学基础知识问卷调查结果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班平均成绩与对照班平均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出,学生在学习医学免疫学之前,具有同等水平的基础知识。

3.2对照班和实验班考试成绩比较最后考试成绩经统计学处理,对两种教学效果进行比较,考试分数均呈正态分布、考试的可信度较高。两个班学生期中考试成绩见表1。经统计分析,实验班与对照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班期中考试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班。两个班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经统计分析,实验班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学生对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结果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对教学满意程度实验班明显高于对照班;而激发学习兴趣实验班也高于对照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医学免疫学是生命科学及医学领域中的前沿学科,它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以及生物化学等相互渗透、互相推动,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支撑学科之一。但是其理论内容深奥、抽象,概念多,各种概念相互解释,并且以英文简写出现,使得学生感到纷乱复杂,难以把握。高等医学院校免疫学授课还存在课时少,内容多并且不断更新,学生班容积大等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在台上“津津有味”地讲,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因此要激发学生学习免疫学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有必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为此本文对框架式教学法进行了探讨。框架式教学法是系统理论在教育理论中的应用,它强调知识整体性教学,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脉络,从整体把握知识体系,对知识进行概括、归纳、总结和应用。最大可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框架式教学法就要求:授课要精选精讲而不是面面俱到;对整门课建立内容的框架结构同时强调其各部分内容的交叉和联系;课后学生要自己丰富、充实框架所包含的内容。本研究随机选取的两个班级学生免疫学基础知识水平基本相同。在教学中,实验班采用框架式教学法授课,对照班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经过处理,获得了不同的教学效果。说明框架式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是可行的。同时框架式教学法强调的是从整体把握,在教学过程中省去了大量细节知识的讲授,节省了课时,适应了免疫学学时少的情况;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框架式教学法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构建本学科的新知识,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独到之处,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掌握。

5结论

篇5

【摘要】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二版教材,在教学使用过程中存在不便,为使该教材能更方便地为教学服务,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针对该教材的编写提出几点改革建议。

【关键词】《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二版教材 改革建议

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二版教材,总体编写好。每章节列出学习目标,文中插入生动活泼的“链接”和与临床结合的典型案例,每章后附目标检测题,文字通俗易懂,版式新颖,并配有大量图片,易学、实用,非常适合中职相关专业使用。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该教材有上述诸多优点,然而也存在美中不足之处。为使该教材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现结合本人教学实践,针对该教材提出以下几点改革建议。

1 关于章节顺序安排

1.1 关于章节顺序安排存在问题: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二版教材,第一章微生物概述、第二章细菌概述、第三章免疫学基础、第四章临床免疫、第五章常见病原菌、第六章病毒概述、第七章常见病毒、第八章其他微生物、第九、十、十一、十二章为寄生虫学概述及各论、最后为实验指导。前几年,我们在教学中始终按照该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教学,然而教学效果非常差,最大的原因在于:第一、二章节内容学生容易理解,紧接着讲第三章免疫学基础和第四章临床免疫,由于免疫学本身概念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即便老师反复讲解,学生也很难理解。这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两个严重问题:一、由于学生听不懂,便对该门课程丧失兴趣。二、学生由于听不懂,便不认可老师的讲课。而且只要讲到免疫学内容,学生对本门课带课老师普遍反映较差。尽管后面各章节内容容易理解,内容接近实际,但由于第三章免疫学基础和第四章临床免疫教学效果差,对学生产生惯性影响,从开始就认为该老师讲的课听不懂,《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难学不会。实际上《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函盖三门学科的内容,其中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易于理解,免疫学确实概念抽象难以理解。章节顺序安排不合理,导致上述教学效果。近几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调整了章节顺序,遵循由简到难的教学规律,首先讲第一、二章;接着讲第五、六、七、八章;紧接着讲第九、十、十一、十二章,最后讲第三、四章。通过章节顺序的调整,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老师轻松学生满意。

1.2 关于章节顺序改革的建议:为了便于教师使用该教材;为了使学生对三门学科的知识学习有连贯性;为了使该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了遵循由简到难的教学规律,建议该教材章节顺序做以下改革:一、学科顺序进行调整:先安排微生物学,后安排寄生虫学,最后安排免疫学;二、章节顺序进行调整:第一、二章不变、第五章至第十二章紧接第二章;第三、四章放在最后。通过上述调整,《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会避免因章节顺序安排不合理而影响教学效果。

2 关于增加教材后面彩图

2.1 教材后附彩图不足之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二版教材后附彩图如果仅从专业角度讲,书后彩图已经可以满足教学需要,但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来看,书后彩图有待增加新内容、新图片。尽管现在先进的教学模式较多,但有些好的教学工具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受到限制,比如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非常好,可以图文并茂,学生兴趣高,记忆深刻。但由于班级多,学校教学条件限制,多媒体课件教学有时无法使用,当讲到病原微生物所致疾病内容时,我们也通过搜集相关图片让学生互相传阅,增加相关图片很容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好,但课堂传阅图片和授课内容时间安排有冲突,为此建议增加书后彩图内容。

2.2 教材后增加彩图内容改革的建议: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了更好地组织安排教学过程,建议增加以下相关图片:葡萄球菌所致疾病毛囊炎、疥、痈的相关图片;链球菌引起小儿猩红热的相关图片;淋球菌引起新生儿淋病性急性结膜炎相关图片;霍乱弧菌引起霍乱的相关图片;破伤风梭菌引起破伤风典型临床表现的相关图片;肉毒梭菌引起肉毒中毒临床表现的相关图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艾滋病临床表现相关图片;疱疹病毒引起疱疹的相关图片;梅毒螺旋体引起梅毒病人临床表现的相关图片;真菌引起常见皮肤癣症相关图片。通过增加上述图片,即方便教师教学,又使学生对常见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有感性认识,从而使枯燥的理论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 关于降低免疫学章节内容的深度和难度

3.1 该教材免疫学内容偏深偏难:《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二版教材第三、四章免疫学内容已经对内容的深度和难度进行了修订,但由于一方面免疫学概念抽象难理解,另一方面教学改革教学大纲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的课时安排明显减少,由原来的53学时减少到现在的32学时,其中理论20学时,实验10学时,试想仅用20学时讲三门学科,结果只能做到蜻蜓点水。因此,根据以往教学实践,第三、四章内容有必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降低难度和深度。

3.2 降低第三、四章免疫学内容难度和深度的改革建议:为了更符合教学实际情况;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结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建议对教材第三章免疫学基础第三节免疫系统二、免疫细胞内容进行修订降低难度;第五节免疫应答内容适当删减降低深度;第四章临床免疫内容的深度和难度进行修订。通过降低免疫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使《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材更符合教学实际,更符合学生实际。

篇6

从上好第一堂课、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与教师的科学研究相结合、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改革探索,免疫学的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均得到显著优化。

关键词

免疫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1前言

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也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之一,推动着生命科学和医学的不断发展。因此,免疫学不仅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也是一些高校生物科学专业的必修课。免疫学发展迅速,知识点多、概念多,前后内容不仅衔接紧密,而且比较抽象复杂,学生普遍感到枯燥难学、不容易理解和记忆,导致死记硬背,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1]。本文结合笔者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针对免疫学课程的特点,谈谈在免疫学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改革和增强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尝试。

2注重“首因”,以精彩绪论奠定良好开端

根据“首因效应”原理,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人们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2]。因此,第一堂绪论课非常重要,力争在内容和形式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喜欢上免疫学。绪论除了介绍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史外,还通过串联的形式介绍各章节的主要内容,突出其前后衔接和内在联系的紧密性。对免疫学发展史的讲解,应该兼具科学性与故事性,可以通过列举一些著名的传染性疾病,讲解人们如何应用免疫学方法来预防这些传染病,使学生明白很多疾病的发病机制都可以用免疫学的理论知识来进行解释,很多临床病例的诊断及治疗也涉及应用免疫学相关的技术和方法,使学生感到原来免疫学就在身边,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免疫学的学习兴趣。免疫学以及免疫学密切相关的科学成果在历年诺贝尔奖的颁发中所占的比例是任何生物医学学科所属的单一学科所不能比拟的。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免疫学方面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突出免疫学在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中的重要地位,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免疫学的热情和兴趣。

3案例导入,以情趣促认知

免疫学理论知识和分析技术与临床病例等实际应用紧密联系[3]。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根据各章节内容适当引入相关的临床病例和实验应用分析,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避免照本宣科的讲授和枯燥的理论说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接受知识。如讲到免疫凝集时,告诉学生免疫凝集就是抗体与颗粒抗原结合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学生可能还是不能理解凝集反应是什么,这时引入具体的例子分析,举例常见的免疫凝集反应,如血型鉴定试验。告诉学生血细胞凝集反应抗体识别的抗原是红细胞表明的天然抗原,红细胞在这里扮演的就是颗粒性的抗原,因此能与抗体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从而进行血型诊断。这时还可以引入凝集抑制实验,凝集抑制实验可以用来进行妊娠检测和是否吸食检测。这样理论联系实践的讲授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免疫凝集概念的认识,对以抗原抗体为理论基础的免疫分析技术在临床实验分析中的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

4方法驱动,提升课堂参与度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提问式教学、比喻教学、启发式教学和双语教学)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接受知识转变。提问式教学课前可以提问学生上一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促使学生课后复习上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随时提问,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问题,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避免长时间的讲授。学生长时间听讲容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如在讲授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时,可以提问:“为什么抗原的分子量越大,结构越复杂,抗原的免疫原性就越大?”讲授完补体活化的三条途径,可以提问:“补体活化三条途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如何?”比喻教学比喻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用大家熟知的物品、知识或经验来类比,进行教学的方法[5]。如在讲授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时,可以将人体的免疫系统与一个国家的国防系统来进行类比,通过比喻教学法可以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一些启发式的提问,使学生发散思维,积极主动思考,灵活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来回答问题,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授抗体的类别时,可以启发学生思考:“IgM血清异性IgM水平增高,提示有近期感染;脐带血或新生儿血清中IgM水平升高,表明胎儿有宫内感染,诊断的依据是什么?”双语教学免疫学教学内容中英文缩写词比较多,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穿行双语教学,一些专业英语词汇和句子可以用英语来进行讲授,加深学生对英语缩写词的理解记忆,提高学习免疫学的兴趣,为以后专业英语的学习和阅读英语专业期刊文献打下基础。

5“教”“研”共进,践行“研究性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免疫学的国际前沿动态介绍,也可以将教师的科研项目及成果图片引入课堂教学中来,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免疫学的兴趣,还能吸引学生申报学校的创新研究项目,课后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科学研究中来。如讲授抗原抗体反应时,可以结合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全氟辛烷磺酸对涡虫神经再生毒性研究”进行讲解,全氟辛烷磺酸作为一种环境污染物,对涡虫的神经再生有影响,就可以使用酶标记或荧光素标记的抗神经突触的抗体来检测涡虫神经再生的情况。这样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讲解,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免疫荧光分析技术,还使学生知道如何将所学的免疫学知识运用到科学研究中去,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为他们以后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6教学手段优化,多媒体呈现与板书设计相辅相成

免疫学内容比较抽象复杂,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媒体课件教学与传统的板书教学相结合进行教学。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免疫学作用通路和反应机制具体化、形象化、简单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4]。如在讲授抗体介导的调理作用时,使用多媒体图片教学形象直观,学生就能比较容易理解,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免疫学知识点多,内容复杂,如果完全依靠多媒体教学,往往导致教学速度过快,学生难以短时间内接受大量教学信息。尤其是一些比较难的知识点,学生课堂上可能就没完全掌握,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将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教学适时结合,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不仅能放慢教学速度,而且有利于借助板书的即时性、互动性特征,强化学生对关键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7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近年来在免疫学教学实践当中的一些探索与实践,今后将在教学实践中继续完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免疫学,不断增强免疫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群芝.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与探索[J].继续教育,2014,8(10):61-62.

[2]操龙升.浅析心理学“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J].基础教育课程,2014(24):8-9.

[3]冯龙,梅雪,江华,等.浅谈如何提高中医院校医学免疫学课堂教学效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5):59-61.

篇7

免疫学是一门临床学科,如果单独介绍书本知识,而没有医院、病例和医药公司等方面的案例分析,学生就会感觉学习起来干巴巴的,没有实际意义,从而导致教学效果甚微。我们在课堂上导入为当今社会所熟知的艾滋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和学生一起讨论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让学生思考如何针对这些疾病的病理机制进行药物设计。也可以针对免疫学技术在临床医学诊断和生物医学研究中的运用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例如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用于乙肝病毒HBsAg诊断的原理和过程,以启发学生思维。这些举措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2.寓教于乐,漫画、主题游戏体验式教学

传统的免疫学课堂教学,多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大量枯燥的免疫学知识,不但让学生无所适从,还会对本科程产生“厌学”心理[3]。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拟在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选用大量图片、漫画、视频等教学工具,采用图片启示法能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形象地掌握所教内容。例如,讲B淋巴细胞时,我们选择“B细胞的一生”这组漫画,使得学生的课堂气氛骤升,课后学生也对这组漫画记忆犹新,明显加强了对B淋巴细胞的认识和记忆。此外,针对免疫学名词概念多且难以理解的问题,我们设计了免疫学名词猜猜看游戏,即一个学生站在讲台上,背对黑板,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免疫学名词,下面同学给他描述这个名词的功能和行为,讲台上的同学根据大家的描述来猜,在热烈的游戏气氛中,大家对这个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显著加深,学生在快乐中完成了学习的过程,通过体验将老师讲授的知识化为自己的知识。

3.通过论文导读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对免疫学的兴趣

在工科院校,免疫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即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该领域内的最新研究进展,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独立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免疫相关问题。基于此目的,我们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免疫学论文导读,例如讲授完树突状细胞后,教师以题为“DC-CIK细胞体外抗淋巴瘤细胞的免疫效应研究[4]”进行导读,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种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形式,有如剥笋般层层深入阅读文献,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DC、CIK细胞、细胞因子、细胞表面抗原等知识点的理解,另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热情和创造力。

4.以专题讲座和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演示免疫学新技术

建立伊始,我院就成立了本科生导师制这种“2+2”的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免疫学技术已广泛应用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如果不了解这些技术和方法,学生在阅读文献时会遇到很多障碍,也很难建立自己的科研思路。针对这些问题,利用本院现有资源,我们以专题讲座的形式给学生现场演示免疫学新技术,例如流式细胞仪技术、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等,以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并可激发对免疫学有兴趣的学生成立科研小组。这样一种教学实践,不但加深了师生之间的联系,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我们成立的科研小组曾以“抗LDL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为题参加浙江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并取得三等奖。

5.结果与分析

篇8

【关键词】 变态反应和免疫学;教学方法;教育改革

医学免疫学作为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学科,以其广度的多交叉性和深度的多层次性,成为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无可替代的桥梁学科。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多学科的渗透下,当代医学免疫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并显示出和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等诸多环节息息相关,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及产业化紧密联系等一系列特点,加之免疫学理论具有相对独立性,名词新颖概念繁多,内容比较深奥抽象,学生初次接触时,觉得学习较为困难。因此,如何适应当代医学免疫学发展的时代要求,针对免疫学知识体系的特点,有效提高医学免疫学教学质量,成为医学免疫学教学的关键。几年来,我们在免疫学教学中,注重加强教学改革,对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进行培养,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优化免疫学理论课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免疫学理论具有相对独立性,内容比较抽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较多,在教学上历来存在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矛盾,如果教师为完成教学内容而满堂灌,就会造成教师讲的越多,学生得到的越少;教师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难点讲不透,学生的印象模糊不清,结果事倍功半,事与愿违。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从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出发,把握教学重点,找出难点和关键。并对知识结构进行重新优化组合,使之成为能为学生接受的知识框架,例如免疫应答是基础免疫学的核心内容,以往学生反映本章理论深奥,难以掌握,为此我们在教学时,将每一种应答的基本内容设计为图表进行归纳,把繁杂的文字叙述提炼为知识点串联起来的框架,提供给学生最简单、最有效的知识养分。在课堂上主要讲解重点和难点内容,而对其他次要内容或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则略讲或让学生自学。根据学生情况,推荐一些新版专著及相关的综述文章作为参考,以开阔其思路和视野。这样,一方面在不失全面性、系统性的基础上,紧扣重点、突破难点,精辟讲解,使学生学得懂,学得精;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动性。

2 改革免疫学理论课教授方法,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

2.1 运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1] 医学免疫学概念多、抽象、不易理解,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规律、知识结构相互依存关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特殊到一般地展现知识,启迪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加强记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我们经常运用提问方式,把要讲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然后围绕问题以解答的方式授课;或者有的问题问而不答,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激励学生大胆质疑,老师学生共同解疑。比如在讲免疫学绪论时,我们采用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首先提出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是如何发生的?乙型肝炎如何预防等,然后简单回答,最后小结免疫学与疾病的发生、诊断、预防、治疗等息息相关,以此说明免疫学的重要性和激发学生对免疫学学习的兴趣。

2.2 利用多媒体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2]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载体结合在一起,具有信息载体多样性、集成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它改变了“一本书、一张嘴、外加板书和挂图”的传统教学模式。近年来,我们在免疫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应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教师板书的时间,可以讲授更多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此外,多媒体教学应用视听结合方式表达授课内容,充分调动视觉、听觉两种功能的作用,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化深奥为简易,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使过于理论化、抽象的免疫学理论得到更形象、直观的阐述,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如在讲解抗原提呈细胞章节时,可用几幅带有动画效果的画面,通过颜色和不同画面出现的时间差的变化,比较形象地把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加工处理及提呈过程展现给学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3] 古人曰:“授人以鱼,一食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作为身心均发育成熟的大学生,其“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又由于免疫学对初学者而言需要接受、理解、记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太多,因此,指导学习方法是必需的。我们认为给学生有意识地介绍学习方法,对帮助其学好免疫学非常重要。在免疫学学习过程中,第一是要求学生上课时注重对问题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记住相应的知识,切忌上课当“打字机”。第二是要求做好笔记。因我们所选教材的内容丰富、繁杂,有时一次课涉及多个章节内容,如果学生上课时不做笔记,或做得不好,课后将难以把握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这就要求学生边听边在重点部分做符号,重点内容重点记,一般内容略记。重点的内容提示学生先理解听懂,再留时间做笔记。第三是课后要求及时复习。因免疫学内容抽象,要理解的内容多,如不及时复习就容易忘记,而理不清其内在逻辑关系,学生不能在理解基础上记忆就会感到难以记住。第四是要求阶段小结。因为免疫学前后章节联系紧密,前边所学内容进一步为后边的内容打下基础,如果前边的内容没学好,学习“欠帐”越多,后边的内容理解就越困难。因此,要求学生对前边所学的内容要进行阶段小结,并布置一定量的思考题;第五是指导记忆方法。因免疫学内容繁多,不好记忆,根据不同章节指导学生应用图示、提纲、列表、对比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介绍,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相应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2.4 引入PBL教学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临床免疫学的内容,如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免疫、肿瘤免疫等,在学生对免疫学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熟悉和掌握的基础上,我们采用PBL教学法[4],进行病例讨论。讨论课前将病例及问题发给学生,比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例,列出“初步考虑病人患何病?”、“发生机理如何?”、“如何进一步明确诊断?”、“如何预防?”等问题。让学生查阅资料,预习相关的知识点,自学总结,准备小组讨论提纲。在PBL教学课中,围绕病例所提出的问题,首先由组长作中心发言,然后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或修正。再由教师提出新问题,让作中心发言的学生解答,或由他人回答。若问题比较难,学生解决不了时,教师可做适当启发和引导,如果仍不能解决,则由教师解答。PBL教学课结束前几分钟内,教师做总结归纳,强调一下重点和难点。此外,课堂讨论前,教师应随机地检查学生的预习笔记,了解学生的主动学习情况。课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中的表现,实事求是,客观地做出评定。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3 改进实验课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免疫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验的开设很重要。实验课不仅可以验证学生在理论课学到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为此,我们增加了实用性强的实验,并注重对实验内容的整体安排。另外,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我们开展课外科研兴趣小组活动,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围绕某一问题查找文献,收集资料,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实验计划,亲自动手完成相关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写成论文。比如以免疫球蛋白的分离、纯化、鉴定为主线,安排了血清IgG的提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免疫印迹等一系列实验。这样做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习惯和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这对日后进一步深造及科研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本功。

4 利用网络资源,开展高效轻松的课后复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医学免疫学的内容需要反复理解和记忆,我们利用学院网络资源,建设网络课程,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上网自学和复习。学生可以通过终端与网络中心连接,将课堂上讲解的多媒体课件再从教学资料中心的服务器中读取,对不理解的环节可反复观看。同时,可以利用网上提供的练习题进行自我测验,检查学习效果。对还没有掌握的内容再进行学习。这种做法,不仅降低了教师工作强度,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5]。2006级学生医学免疫学期考成绩为(80.32±16.46)分,2005级学生期考成绩为(72.78±21.75)分,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6.18,P<0.01),2006级学生医学免疫学期考成绩比2005级学生有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我们根据免疫学的学科特点,对免疫学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静,毛立群,牛秀珑.医学免疫学教学法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6):571-572.

[2] 程桂芝,郗雪艳,马杰,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4,26(4):319-320.

[3] 樊晓晖,杨海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21):120-121.

篇9

【关键词】 检验;免疫;临床;实践;研究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72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62-02

临床医学和免疫学通过临床免疫学连接起来,免疫学原理是免疫学检验的根本。本文结合自己从事免疫学检验的多年经验,阐述一下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的相关知识。

1 临床免疫学概念

在免疫学中,临床免疫学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是免疫学和临床医学的有机结合。当前,在临床上检验项目越来越多,患者本身和临床医生也都已离不开临床检验,对其具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需求是技术发展的动力源泉,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其迅速全面发展,与医疗科技发展同步,满足临床应用,开创临床免疫学技术的新篇章。

2 临床免疫学促进新技术发展

DNA的双螺旋是分子克隆和PCR等技术的理论基础,这些技术对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来说,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同时,免疫学抗体理论和抗原推动了凝集和沉淀以及标记等,这些临床免疫学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对免疫学的渗透,再加上免疫学的自身发展,免疫学理论有所创新。

3 临床免疫学新技术发展特点分析

3.1 多学科交融 数据多且复杂是免疫学检测的特征,而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对结果的正确应用,是最关键所在。因此说,加强临床免疫学、医学统计学以及生物信息学等学科之间的深入交流和合作,并在临床检验和科学研究中,以它们为基础上,广泛创新和应用新技术,将是充分发挥免疫学检测作用的关键环节。

3.2 高通量、智能化、自动化的免疫新技术 自动化和智能化以及同步化是临床免疫学检测的特点,毛细管电泳技术和电化学发学分析技术,以及微粒子酶免疫技术等,这些免疫新技术远远先进于传统手工操作,而在整个检验医学检测中,生物芯片技术的运用使高通量和平行化以及大规模成为现实。

4 免疫学检验存在的问题

4.1 定位 目前,在一部分医疗单位中,免疫学检验专业还没有设立,因此,就更谈不上实验室和专业检验设备了,而专业的检验人员也没有固定,在生化和微生物实验室分散进行免疫学检验中的一些项目,从而影响到免疫学检验专业的发展。

4.2 质量管理分析 在国家卫生部相关室间质量评估活动中,各大医学中的免疫学检验的大部分项目都已参加,但控制室内质量仍处于薄弱状态。国内还没有彻底的做到有效统一大部分免疫学检验项目的质控品和标准品,所供应的部分,存在项目不全和价格昂贵的弊端。这是造成大多数试验室达不到质量控制标准,检验质量出现波动的原因所在。当前,缺乏充足的试剂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研究内容与临床也没有实现有效结合,这些是造成免疫学检验在诊治疾病中,其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的关键因素。

5 发展建议

医院领导和检验科应充分的认识到免疫检验的重要性,设置免疫学检验专业,积极引进设备,展开定位项目,并配备专业人员,加强对人员的培训,把室内质量控制健全起来,成立免疫检验学小组,负责分析相关问题和制定解决方案,强化管理参考品和质控品,竭力把检验效果提高上来,真正发挥出临床免疫学的作用。

6 小 结

在临床免疫学中,临床检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所研发的各项技术有效的推动了临床检验学的发展,并使检测时间被缩短,样本用量也被节约,从而在诊断上实现了无创和快速以及准确。但也存在困难,我们应该予以正视,即需要有效合理的把复杂的数据应用起来,从而能够把患者负担减轻,有利于成本的控制。同时为达到临床免疫检验的要求,需要强化交流和合作基础研究项目,调动在岗员工学习各种技术的积极性,努力把自身综合素质提高上来。

参考文献

[1] 史俊敏,吴晓勇.临床检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12(8):2377-2378.

[2] 张伟民,宋超.落实质量考核与监督措施,促进独立实验室健康发展-对医学独立实验室管理模式的设想与探讨[J].浙江检验医学,2009,7(3):285-287.

[3] 师建国,田玉梅,郭芝芳,等.量子共振检测在精神分裂症诊断中的应用(摘要)[C].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0:288-289.

篇10

关键词: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精简;调整

为了适应中医护理专业的现代化人才培养需要,湖南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对中医护理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修订,总课时从64课时调整到了48课时,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提高其操作水平,实验课时从时调整到了12学时,因此,课堂教学内容也就相应地进行精简和调整,教学方法也应同步改进。卢芳国等曾经从中医院校护理专业的生源特点与专业层次上对“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明确课程定位、加强教材建设、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1]李珊等从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出发调整教学内容,根据授课内容调整教学方法等方面,探索了“免疫学基础和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2]

但目前缺少针对中医护理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修改后的教学大纲的教学改革具体措施,本文就从这点出发,探索中医护理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方案具体设计,以期对中医护理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一、浓缩理论课教学内容,精简知识点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经重新修订后,总课时调整到48课时,其中实验课增加到12课时,理论课36课时,在这相对有限的学时内,要学完本门课程的从免疫学到病原微生物学再到寄生虫学的三大部分内容,任务量很大,因此课时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更要适当精简,这就要求高校在教材选购、教学章节安排、每章节课时具体安排、知识点讲解详略上做好精细的规划。

1.理论教材选购

针对中医护理专业特点,选择内容精简但能基本覆盖主要知识点的教材版本。老师只讲解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即大纲中明确要求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和部分与临床结合紧密的知识点,剩下的大纲中只要求熟悉的和了解的内容留给学生自学,并把部分自学内容纳入学生年终考核的一部分。在理论教材的选购上,比如王易、袁嘉丽主编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2012年8月第三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范虹、卢芳国主编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2003年8月第一版,科学出版社)等版本的理论教材内容既全面又较精简,可作为选择参考,合适的教材选购是搞好理论教学的第一步。

2.理论教学章节学时与内容调整

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这门课程的全部章节的教学学时进行整体合理的安排,哪些章节要重点讲解,哪些章节要简略,哪些章节留给学生自学,都要有完整详细的规划。我们考虑:免疫学部分安排12个课时,每次3学时,共4次课,老师分四次分别选讲免疫学基本概念与免疫细胞激活物、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和免疫应答四部分内容,免疫学应用留给学生自学并在实验课时结合操作讲解。病原生物学部分安排21学时,每次3学时,共7次课,第一次课主要讲解病原微生物的基本概念、人体微生态系、正常微生物群与机会性感染、感染的影响因素、消毒与灭菌等基础知识。第二次课主要讲解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染色鉴别方法、细菌的人工培养、细菌感染机制与临床表现、细菌的传播方式等方面的知识。第三次和第四次课主要讲解一些重要的致病细菌,包括化脓性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肠道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放线菌等比较常引起人体健康危害的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放线菌等内容留给学生自学。讲解内容包括病原菌的生物学性状、传染源与传播方式、临床表现、检测与防治等知识,病原菌致病机制等内容留给学生自学。第五次课主要讲解病毒总论部分,知识点包括病毒的基本形态与结构、病毒的类型、病毒的培养、病毒感染的类型与传播方式等。第六次课具体讲解几种常见的病毒,包括流感病毒、疱疹病毒、乙肝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同样主要介绍它们的生物学性状、传染源与传播方式、临床表现、检测与防治这四部分内容,其他的致病病毒留给学生自学。第七次简要介绍真菌病害知识,包括真菌形态以及浅表感染真菌(几种常见藓类)和两种深部感染真菌(白假丝酵母菌和新生隐球菌),其他内容留给学生自学。寄生虫学部分安排3个课时,共1次课,老师讲解寄生虫的基本概念、流行与危害,并讲解医学蠕虫中的似蚓蛔线虫和日本血吸虫,它们的形态、结构、生活史与致病性,其他的寄生虫留给学生自学。

通过这样安排,在有限的时间里,老师基本讲解了本门课程的重要基础知识,通过老师讲授使学生掌握了主要的知识点,学生通过自学熟悉与了解了剩下的知识点并扩充知识面。这样既完成了本门课程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且使学生的学习充满灵活主动性,为其他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实验课教学改革

1.实验教材选择

实验课改革后扩充为12课时,每次3学时,共4次实验课。实验教材可选择与理论教材配套的教材,如伍参荣、卢芳国主编的《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实验教程》教材(2014年1月第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罗晶、关洪全主编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验》教材(2012年6月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等版本的教材比较合适。

2.实验内容教学改革

实验课时调整后,第一次实验安排免疫学实验与细菌学的革兰染色实验,学生主要操作免疫学凝集反应、沉淀反应和细菌学革兰染色实验,老师给学生示教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巨噬细胞吞噬实验等免疫学实验内容。第二次实验课,安排细菌总论实验,学生主要操作细菌分布(人体皮肤、咽喉部、空气中等)、细菌基础培养基的制备、高压灭菌锅的操作使用和药敏实验,老师介绍细菌培养基组成、常用消毒灭菌方法和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等实验内容,这些实验相对于护理专业学生来说很重要,许多院校也把它列为护理专业主要操作实验之一[3]。第三次安排细菌各论实验,内容主要包括化脓性球菌和肠道杆菌,学生操作化脓性球菌的划线培养、分离鉴定操作,肠道致病菌的血清学鉴定(肥达氏反应)实验,老师讲解示教化脓性球菌菌落特征及血清学鉴定方法、肠道杆菌菌落特征及生化鉴定方法等内容。第四次安排病毒学实验和真菌与寄生虫学实验,学生做流感病毒的血凝实验,老师展示讲解常见致病真菌的菌落特征标本、常见寄生虫卵标本,最后学生参观学校寄生虫标本馆观察人体常见寄生虫大型标本。通过实验教学内容改革,让学生在比较有限的时间里掌握病原生物学基本实验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并加深了其对于理论课内容的理解,特别是培养了学生无菌操作意识、药敏反应常识和处理最常见的病原菌感染的能力。

三、知识点精简后的教学安排

中医护理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课时缩减、知识点精简后,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要完成本门课程免疫学基础、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三大部分内容的学习,老师只能讲解课程中的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内容,学生自学其余内容,这样安排、使护理专业学生既可以了解本门课程基本知识构架,又可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又给予了学生极大的学习自,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护理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和选择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习思路。并且从大学阶段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素质的角度讲,对这门课程中不常见的微生物、寄生虫等内容,只有精简和留给学生自学以后,才能在时间、精力和资源上保证其他专业课程以及与护理学特点有关的心理、人文等知识的学习[4],最终使培养出来的中医护理专业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卢芳国,伍参荣,陈 燕,等.中医院校护理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教学现状与改革思路[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08).

[2]李 珊,卢芳国.护理专业《免疫学基础和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尝试[J].中医药导报,2009(04).

[3]谢国武.护理专业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尝试[J].卫生职业教育,2007(05).

[4]黄爱丽.高职护理《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设置现状与改革[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