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5: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2-0092-02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与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文化教育事业进程、国民消费水平等密切相关。在浙江,已形成以杭州、宁波、温州等中心城市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地。尤其是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形成了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西湖创意谷、之江文化创意园等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2010年,围绕“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战略目标,杭州市成立了每年1.52亿元的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近几年来,浙江文化创意产业获得了长足进步,同时取得了一定成绩且呈迅速发展之势。但应该看到浙江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较低,文化资源优势尚未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协调,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较大差距,与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差距仍然较大。
1 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体制和政策阻碍较为严重
体制改革滞后和政策障碍是浙江文化创意产业问题的根本原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随之,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适应了时代潮流,发展迅猛。然而固有的文化体制和政策改革没能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制约、阻碍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部门和行业分割依然严重,市场准入受限,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相当数量的国有文化经营单位未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全落实,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现象依然存在;文化政策和法规体系不完善,产业发展缺乏依据和保障。比如浙江会展业的多头管理、多头审批情况严重,审批部门、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和办展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会展业与中央有关部门和浙江的通信、航空、旅游、交通等服务部门还未建立相应的联动机制;再如浙江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领域,仍然存在市场化程度过低等问题,浙江期刊业中,行政性期刊占有较大比重,大部分期刊由民营资金控制,虽然已经转型于出版机构,但事业单位管理的模式并未完全转变,权力介入出版经营,造成管办不分,出版单位缺乏市场敏感性和活力,效益长期低下,造成一边是大量的优秀文化成果出版无门,而另一边是出版的东西没有市场。
2 产业链不完整、链化程度不高
就产业链而言,创意、技术、营销、渠道经营、管理、研究领域的人才必不可少。但是浙江文化创意产业还没有形成人才体系,占据产业链条前端和末端的创意和经营人才是链条上最为薄弱的两个环节。具有特色的原创性作品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但是目前具有民族性的、特色性的原创作品不足,文化资源尚未有效地转化为产业资源,即文化资本。企业间在开发、生产和营销等环节上缺乏密切的协同和合作,企业自身的产品和服务难以融入到客户企业的价值链运行当中,产品的有效差异性小,提高产业链的整体竞争能力差,难以获得较高的利润回报和竞争位势。以新兴产业动漫产业的发展为例,这个领域的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浙江还没有完全摆脱“漫画读者”、“动画投资”、“厂商购买少部分动漫形象消费者”单项赢利模式,“衍生产品制造商漫画衍生产品制造商互动开发动画制作衍生产品消费者”的产业链没有形成无缝对接。其原因在于浙江文化创意产业起步晚,发展程度还不高,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完整的、链化程度高的文化创意产业链条。从宏观上讲,产业格局分散,尚未形成具有主导力量的产业聚集区,各区县之间还存在一定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3 文化创意产业立法滞后,对版权保护欠缺,盗版猖獗,自主知识产权匮乏和保护不足
文化创意产业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完善的我国,属于第三产业中的一类,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奉行的是大陆法系,在法律的革新形成方面较迟缓,面对迅速发展的第三产业改革立法必然滞后,从而造成产业发展无法可依、纠纷难解的局面。这必然制约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全国都是如此,浙江也不例外。立法的滞后延伸出了一系列问题,盗版猖獗,市场混乱,知识产权缺乏保护,商标遭抢注在国外屡见不鲜等。
4 文化创意产业缺乏创意即缺乏原创产品和创新思维,创意不够
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含金量最高的就是具有原创性的产品或服务,而目前,浙江的文化创意产业没有利用好自身的文化资源特色和优势,尚未形成满足市场需要的创意集结;工业设计落后于文化创意产业发达的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除少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体系的企业外,大多数企业依靠的还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内资企业虽然数量众多,却因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竞争优势,赢利能力较低。统计显示,浙江九大文化创意产业类型中从2005年至今,创意要求较高的文化艺术类产业发展滞后于其他类型产业,占产业资产总额的比重也不高,相反,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和缺乏自身创意的计算机服务产业却占较高的比重;高级创意人才缺乏,虽然浙江云集了多所文化艺术类的名牌高校和大量专家名师,但因为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以及产业发展的起步晚,对于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挖掘和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也就相应滞后。
5 文化创意产业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集聚区发展程度低,产业集中度低
浙江文化创意产业的九大类产业中近年来发展处于前三位的是软件网络、动漫及广告服务。传统意义的文化创意产业依然占了一定优势,高端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与迅速增长的经济水平或者说GDP不相符合。因此,产业结构的优化势在必行,这也是缩短与发达国家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水平差距和实现浙江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集聚区发展程度低,产业集聚效应弱和集中度低也是束缚浙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集聚区的设立无疑是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然而集聚区的发展完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目前产业集中度偏低主要表现在市场集中度偏低,与高质量、高效率、高创新度、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标准差距较大。各集聚区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规划,做到科学、有序,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
6 产业投融资困难、渠道单一
近年来浙江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问题一直是产业发展的瓶颈,由于产业起步晚,市场化程度低,产业发展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资金和政府指定银行贷款,这远远不够,与发达国家地区的产业投融资环境相比差距颇大。投融资困难、渠道单一主要表现在:
(1)由于市场准入机制的受限,文化创意产业的部门企业很大程度上无法吸收广大的社会投资,包括个人、集体的投资,更不用说大规模的外商投资。
(2)新兴产业的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投资、高风险和高收入的特征,高投资、高风险特征在缺乏科学合理的融资机制的前提下,使得文化创意产业很难吸引大量的民间资本,资金的不充裕又制约了该产业发展。
(3)目前浙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靠政府提供的专项基金,但数额有限,而一个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专项资金规模至少2亿~3亿元,而且还是分期投入。显然政府的这些资金远远不够一个文化创意子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只是一项政府政策性的引导资金而已。
7 产业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文化创意的产业龙头,产业整合能力较弱
篇2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对策;徐州
本文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项目:“江苏省文化创业产业园区集群品牌建设与传播状况调查研究”和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集群品牌建设与传播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18日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拥有其独特产业属性的新兴产业,不仅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满足人类精神层次需求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2014年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值占到GDP的3.77%,基本上完成从新兴产业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转变。据有关机构评估,2007年徐州文化竞争力居全国城市第10位。2012年全市文化产业经营收入增加值为134.27亿元,2013年增加值为148.72亿元,对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一、国内三线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说,尽管国内三线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不足,本文将结合徐州本身的实际情况,分析国内三线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质量整体水平不高。对于国内大部分三线城市来说,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是:较一二线城市来说起步较晚,还处于初创阶段;文创产业园整体规模较小,一般以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设计服务、广告、会展类型为主;以当地特殊人才聚集地或者大学人文环境为依托;园区建设较差,入园的文创企业数量较少或者大部分产业园区处于建设或者招商阶段。以徐州为例,尽管徐州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速度上较为迅速,但是在发展的质量上并不是很高,产业规划比较空泛,缺乏可执行性,产业类别比较杂乱,发展严重不均衡。
(二)未形成有优势的产业集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对于大部分的国内三线城市而言,没有能带动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知名品牌或龙头产业是文创产业不能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对徐州的文化创意产业的调查中,我们发现,33.3%的文化创意企业管理者认为徐州只是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66.7%的文化创意企业管理者认为徐州还没有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由此可见,同大多数三线城市的情况类似,徐州市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这条道路上还要走相当长的一段路。
(三)产业园缺乏规范管理。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升级模式是形成文化产业集群,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最大化实现共赢。但是目前的情况表明,在大多数三线城市的产业园区管理中,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首先,文化创意产业园对入园企业的限制不够严格,园区内并没有完整的企业分类规划,园区内企业分布较为散乱,部分园区存在给钱就给进的现象,对入驻的企业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其次,产业园区内部的企业相互合作比较少,合作意识淡薄,各自为政现象十分严重,园区内企业互相联系较少,几乎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一般的经营模式都是服务外包。以矿大科技园为例,园内企业多为科技、网络、软件类企业,而这些企业之间在业务合作上联系不紧密,一般都与广州、深圳等城市的上游企业合作,换句话说,园内企业只是形成了空间上的集聚,合作意识淡薄、企业发展空间较小;最后,产业园区的管委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存在问题,所以很难行之有效地为企业解决问题及提供帮助,在对徐州部分园区走访过程中,我们同样发现了以上的问题,同时我们还发现园区内没有建立彼此间的信息沟通平台,使得园区内的企业不能及时快速的获得信息。
(四)知识产权保护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有待加强。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是缺乏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总体上来说,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建设相对滞后。根据文化产业方面的数据统计显示,很多文化创意公司本身起点不高,处于发展初期,不仅缺乏必要的硬件与软件设施,更缺乏创新人才,缺乏产品创新研发能力,亟须政府和园区给予全方位的服务帮助。
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需要高成本、大投入,但是模仿、复制文化创意产品的技术成本、生产成却很低,所以政府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这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来说十分重要。就我们重点调研的徐州地区来说,徐州市地方政府还没有出台系统的专门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与管理条例,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执法监管体系。
篇3
关键词:高校文化创意人才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2-0015-02
文化创意产业是“智慧”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就是人才。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有一定的规模,这也带来了文化创意产业巨大的人才需求。能否突破“人才”制约的瓶颈,实现跨越式的高速发展,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在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和科研优势,但现行的传统教育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当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高校要顺应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现实状况,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快调整培养模式。以满足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人才需要。
一、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现状
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该产业人才需求急剧膨胀,在发达国家,例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其创意产业人才所占人口比例已到10%以上。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正在发展当中,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存在总体数量不足,从业结构不平衡,综合素质不高及培养机制不完善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已严重影响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需要稳定、健康和高速的发展,就必须要构建起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机制。加大高素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改善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等院校“存储”着社会的主要教育和科研资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具备较高知识水平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随着各高校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的不断开设和逐年扩招。毕业生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人才短缺的情况却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高等教育多年不变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人力特殊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毕业生无法满足相关产业对人才“一专多能”的现实需求标准,实践能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强,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都亟须高校进行深刻的反思。进行全新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承担起人才培养重任,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高质的人力资源。
二、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校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利用高等院校充裕的教育资源和科研优势。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是解决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力资源不足的重要解决途径。然而,我国高等院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起步较晚,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较大,存在相关专业资源分散、创新能力培养缺乏、忽视教学的实践环节、社会对接不足等问题,教学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人才培养初衷与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的实际能力需求背道而驰。
1.课程设置分散。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高校传统的培养模式是在专业知识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院、系、专业及培养方案。虽然有些相关院系设置与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相关专业和课程,但课程体系支撑的却是院系整体培养方案,强调院系专业知识为中心,注重的是某一学科方向的人才培育。各院系相关课程无法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未能构建课程资源共享体系,各专业学生的创意能力培养效果参差不齐。学生学习更多要求的是专业知识,而非文化创意的综合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差。无法满足当下文化创意产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能力和技术标准。
2.惯性教育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缺乏
我国高等教育在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进程中,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但随之而来的是我国高校传统教育机制下催生出来的不分差异的统一培养目标、统一评价体系、统一的培养模式,造成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缺失。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未能落实因材施教,教育管理死板,单一灌输理论知识,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缺少创新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安排。在教学方法上对学生同样缺少有效的引导、评价和激励机制。
3.注重理论学习。忽视实践能力培养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的标准不仅仅是具备深厚的理论综合素养,更需要较强的实践创意能力。高校的传统教育模式一直深受诟病的根源就在于过于强调理论知识学习,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学校内有“诸多”的实践途径,但多数固化于社团活动、松散的社会实践以及浅尝辄止的教学实践。看似多样且充足的实践环节。却难掩创意实践能力远不能达到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标准的短板。创意能力的培养未能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形成紧密的契合关系,未能形成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教育实践体系,相关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制约了毕业生与相关企业岗位的融合效率。
4.社会对接不足。教学与社会应用相脱节
在高等院校传统的教育机制下,文化创意a业人才培养的内容、手段无法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每年有大量相关学生毕业,却出现文化创意产业相关领域的“用人荒”,根植于传统培养方案的表面化教学方式的转变,无法解决学生“丧失”专业能力的现象。高校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践更多是在学校完成,无法接触社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前沿和动态。缺少与企业一线对接的意愿和动力,无法实现社会实践的教育全过程,仅有的实习实践更多于毕业前期的企业岗位认知。理论知识与岗位一线需求的现实实践能力无法匹配。导致学生毕业后进入文化创意产业相关领域后无法满足企业的现实的人才需要。无法实现个人的稳定发展,制约企业人力资源投入效率。
三、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对策略
通过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现状及相关产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特殊性的研究,结合目前高等院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应对策略。
1.整合课程资源,培育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相关专业应针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标准。尽快调整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要注重学生文化创意能力的综合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上。要积极考虑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能力的实际需求。切合实际地制定课程培养方案,提供更多的适合社会及市场需求的学科课程。要逐步增加与之相关专业的课程资源持有量。专门开发和设计出符合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体系。增加相关课程门类,实现各专业相关教学资源、设施、场地等共享。要积极拓宽专业的口径,合理搭建相关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能够掌握较为全面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所需的相关理论知识。在进入社会后能够较为快速地适应社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求,为将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改变教学模式。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培养
文化创意产业需要的是人的“创意”能力,这就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高等院校应该优化课程体系,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评价机制的调整来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不同特点的个性发展,避免过于单一、死板的教学和管理方式。在具体的教学管理中改进教学评价机制,注重过程评判的灵活性和针对性。突出对相关专业课程的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的考核。有效引导学生注重自身创意能力的综合素质提升。
3.完善教育实践体系。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高校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相关课程体系建设中,应注重完整性和协调性。不断增强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在必修课基础上依托选修课提高创意能力,课程内容合理增加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产品设计开发、经济基础理论等相关课程,借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实现人才的复合型培养。课程实践环节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有序调整,逐步增加创意能力锻炼的实践应用教学环节,创新实践形式和载体,将各类与课程相关的社团活动、实践活动与课程体系有机结合。提升实践教学效率和效果。形成立体式、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验,切实提高学生文化创意的实践应用能力。
4.校企全方位对接。实现教育实践全程化
高校具备优良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师资和理论资源优势。相关企业具备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实践的广阔环境。双方存在可以整合各自资源和促进各自更好发展的利益共同点。校企合作搭建的全方位共享平台通过项目合作、提供项目科研等形式建立完善的实习实践机制。在企业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科研和师资资源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相关问题的同时。实现高校教育实习实践途径的扩充。平台将成为相关专业学生第一时间了解业界动态、人才需求状况、技术能力标准的窗口,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环境和实践形式,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即时应用于实践,更多、更早地接触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发展现状。有效促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快进入专业角色的进程。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企业需求,尽快融入企业发展。
篇4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05. 100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5- 0207- 04
近年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较大发展,2012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收入合计10313.6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仅次于金融业,是北京第二支柱产业。本文将基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找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的政策建议。
1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1.1 产业整体现状
2012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 205.2亿元,比2011年增长10.8%,增速明显下降,比2011年回落了6.4%,但依然高于GDP增速。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3%,比2011年提高0.1%(VK 图1所示),仍稳居第二支柱产业地位。2012年全年文化创意产业资产总计达到15 575.2亿元,比2011年增长20.3%,实现收入合计10 313.6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14.4%。2012年文化创意产业吸纳就业平均数达到152.9万人,比2011年高出12万人,就业形势良好。
从增加值增速情况看,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领域增速达到14.2%,仅次于广播、电视、电影领域增速的15.3%,文化艺术领域增速也达到11.8%,均高于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增速的10.8%。其他辅助服务领域实现负增长为-3.2%,说明其对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重要性降低。
从就业来看,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领域是吸纳就业的最大行业,平均就业人数69.8万人,占文化创意产业平均就业人数的45.7%,远高于其他领域。其次为其他辅助服务和新闻出版业,平均就业人数分别为16万和15.6万,占比分别为10.5%和10.2%,但其他辅助服务业就业相比2011年呈现负增长为-5.4%。
从资产情况看,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领域资产总计达到6529亿元,占文化创意产业资产总计的41.9%;其次为广播、电视、电影,资产总计1570.7亿元,占10.1%。从资产增速上看,艺术品交易增速最快,达到76%,这也和国内快速增长的艺术品需求有很大联系。
从收入看,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领域收入最高,为3 888.1亿元,占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合计的37.7%。其次为其他辅助服务行业,收入1 370.8亿元,占比13.3%。排名第三的是广告会展业,收入1 256.8亿元,占比12.2%。其他依次为新闻出版,旅游、休闲娱乐,艺术品交易,广播、电视、电影,设计服务,文化艺术等行业。
从收入增速看,2012年艺术品交易领域的收入增速最快,达到43.4%,其次为广播、电视、电影,增速为22.9%,旅游、休闲娱乐增速也达到20.2%。此外,设计服务增速19.8%,新闻出版增速16.9%,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增速16.3%,这3个领域的收入增速也都高于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增速的14.4%。而其他辅助服务业呈负增长为-3.5%,说明其对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增长的重要性降低。
1.3 产业发展模式现状
北京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文化传承以及现代的城市建设,针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特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制定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集群发展”的发展模式。即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尊重市场自由、鼓励市场竞争;另一方面通过政府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多层次、多角度地参与其中,促进全方位的发展渠道的形成;再一方面通过市场与政府的双向结合,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内部企业充分发挥集群效应,发展壮大文化创意产业。
截至2012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突破2 000万人,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人民币,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于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强。在北京居民对文化创意产品消费的带动下,通过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形成了多个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如北京 798 艺术区、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园区、中关村科技园雍和园、中关村软件园、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北京 DRC 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中国(怀柔)影视基地等。集聚区的形成,一方面彰显了市场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伴随着人们对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向多元化、自主选择性和多样性的趋势发展。北京的文化创意产品消费市场可以起到很强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带动全国创意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文化消费潮流的革新。政府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通过制定各项政策,积极引导资金投入,并对文化创意产业内企业进行市场开拓性的引导,促使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现有发展模式的形成。
2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从总体情况上来看,由于体制、产业、政策、资金、人才、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制约,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来看存在以下几点:
2.1 投融资体系落后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文化创意企业建立初期及成长期的早期,政府的引导及优惠政策尤为重要。而当前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还不够完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不足,税收等优惠政策缺乏合理的政策标杆。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评价机构、担保机构尚不完善,财政资金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力没有得到完全发挥,每年的专项资金被少数套利企业所占据,资格审查上缺乏监督,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平台还未能形成,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倍增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得到利用。现有的状况是政府投资是投融资体系的主力军,不能有效地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投资的热情,落后的投融资体制,加剧了文化创意企业资金的缺乏。
2.2 产业内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程度低
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在于科技和文化的结合。目前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内科技型文化创意企业中,主要是存在产业链的某个环节,融合的方式主要是简单地叠加,尚未形成要素融合,两类企业所需要的资金、人才、环境等仍处于分裂格局。科技型企业主要是以技术研发为主,主要利用文化内容作为广告宣传。文化型企业主要是以数字技术为媒介,增强了产品的传播能力和推广力度。两者的运营方式和所需要的资金、人才、环境等要素,仍然沿袭各自的传统方式。目前,融合后的成熟产品仍然分布在两个领域里。其中,在文化领域主要是演出、影视制作、文化展示和宣传等,用现代灯光、音响和多媒体的普及增强了销售能力,但基本未改变文化行业原有的规则和产品性质;在科技领域里,主要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增强了文化内容的传播广度和使用方式与频度,产品形式、运营模式和销售方式都已经突破传统方式,但仍然遵从科技运营模式,大部分科技文化型企业缺乏将文化要素和科技要素进行渗透融合的内生模式。
2.3产业集聚区协同效应差
对于产业园区来讲,文化创意企业公共聚集形成产业集聚和完整的产业链,最终集聚效应能产生1+1>2的效果。但是,目前部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聚集的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数量并不多,有些非政府主导的商业型文化创意产业园,迫于盈利压力,往往会招纳一些非文化创意类企业的进驻。这样,就会导致产业园仅仅是局限在地理位置上的聚集,没有真实产业集聚的效果,并会破坏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的大生态环境。
由于部分集聚区内部管理水平较低,集聚区内的企业更为强调自身的利益,不愿意与其他企业分享信息等资源;大部分文化创意企业规模较少,不愿意与为其提供智力支撑的大学或者科研机构进行合作;部分企业仅贪图短期利益,缺乏长远意识,也不利于血统效应的形成。
3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发展对策
基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政府和产业的角度提出完善投融资体系、推动产业内资源整合,推动合作共赢、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产业集聚、吸收引进高素质人才的针对性建议,以此提高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绩效。
3.1 完善投融资体系
(1)注重间接融资方式创新,拓宽融资渠道。间接融资是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各种短期和中长期贷款的行为,主要包括抵押贷款、担保贷款、信用贷款、商业汇票贴现等。在我国,银行贷款是文化创意企业间接融资的最主要方式,而我国银行体系却未能给文化创意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足够的资金支持,文化创意企业处于大型商业银行不愿贷款,中小金融机构无力贷款的两难境地。当前,注重间接融资方式创新,对于拓展融资渠道,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鼓励民间资本积极进入,丰富资金来源。民间资本是市场嗅觉最灵敏的投资资源,将其引入附加值高的文化创意产业,一方面可以缓解文化创意产业资金压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民间资本获得良好的投资渠道,取得高额回报。
(3)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降低融资难度。解决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高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融资能力,关键在于要解决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信用风险高等方面的问题。北京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已经进入制度化建设阶段,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为进一步向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提供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仍需不断完善。
3.2 推动产业内资源整合,推动合作共赢
(1)机制融合促进资源整合。①鉴于资源主要集中在体制内的现状,建议通过体制内外资源共享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②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体制内机构的创新,实现体制外的资源共享。比如推动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的“三网合一”,是自愿在体制内外充分流动,增强体制内的创新动力。
(2)平台建设促进资源整合。①政府引导积极搭建展示、交流、合作、共融共赢的平台,不断开拓各行业、各环节、各部门、各产业的合作领域;②通过税收、奖励、资金扶植等措施,支持多种行业应用的统一平台建设,用扶持平台建设代替企业扶持;③打造影视制作、新媒体、数字出版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内科技与文化的融合;④为企业搭建人才交流和储备平台,增强要素资源共享;⑤建立跨界、跨部门合作工作平台,开展跨界资源交流与共享,推动多领域合作。
(3)组建企业梯队,培育创新组合。①通过公平竞争机制,打造航母型企业,并通过政府引导和公共服务,鼓励这些企业在平台商业运作模式进行创新,为更多企业参与创新提供平台支撑;②培育一批旗舰企业,为这些企业在关键技术方面的创新和应用提供服务,并鼓励这些企业为其他企业进行文化、科技融合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③为优质企业创造创新氛围和条件,使这些企业具有稳定的资源和人才队伍,专心制作精品,增强后续竞争力;④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规范一批配套企业,使这些企业为优质企业、旗舰企业和航母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和配套服务,并保证这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公平性,关注微小企业的利益诉求,保护企业权益和竞争力。
3.3 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产业集聚
(1)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不是一种可以遍地开花的产业组织形式,在市场经济不够发达、产业水平相对较低的条件下,要实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有着相当的难度。因此,必须明确实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所必备的条件,全面考察北京区域内制度环境、市场环境、人力资源和特色文化等条件,从城市发展与产业布局的战略层面决定创意产业的时机和路径。
(2)文化创意产业依托的文化资源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性,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要求地理区位的相对集中,还要求在生产和创作上要相互匹配和协调。因此,应该统一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进行规划,引导从事相关的文化创意企业集聚到统一的区域内发展。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分类特征,分类型、有步骤地实现产业集聚。
(3)文化创意产业竞争优势的凸显和产业集聚规模效应的发挥,有赖于合理的产业布局和产业链的优化。因此,应当打造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链,强化分工与协作,将产业上游的开发、中游的生产制造、下游的市场营销及衍生品的开发集聚到一定区域内,形成整个行业完整的产业链。同时,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已形成一定产业优势和具备较好发展基础的区域流动,从延伸特色产业链入手,调整产业布局,推进产业集聚。鼓励优势企业的衍生、裂变和被模仿,在现有的龙头、优势企业周围,就近实现产业集聚。
[1] 冯梅.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 胡艳超.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证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
学,2012.
[3] 孔令刚,蒋晓岚.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07(6).
[4] 蒋三庚,张杰.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0.
[5] 厉无畏.创意产业――城市发展的新引擎[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5.
篇5
关键词: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
“资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当今世界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和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意产业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关系日益密切,作用日益凸显。从世界范围来看,创意产业每天创造220亿美元产值,并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在创意产业发达的国家,其增长速度更快,美国的达到14%,英国的达到12%。早在2000年,创意产业就成为英国的第二大产业,约占英国国民生产总值的8%,仅次于金融服务业。美国是全球创意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创意产业超过航空、重化工及汽车等传统产业领域,成为最大的出口产业,2007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的增加值达8891亿美元,约占GDP的6.44%
相对于欧美国家来说,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如何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促进自主创新,推动中国创意产业健康持续的良性发展,已成为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重大课题。
本文从分析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入手,介绍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强调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意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并就如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保护
“创意产业”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是在世界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创新、推崇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是围绕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组织起来的新型生产关系,主要涵盖了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I3个行业。
作为以知识要素为基础的新经济模式,创意产业蕴涵的巨大潜力与社会财富,使之在转型城市功能、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形象、增强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成为被关注的焦点。然而,面对着因特网等数字化新传播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创意产业在迎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受到了更多新的挑战。
就创意产业而言,从事创意工作的人员投入的是一种精力,很难准确的对其投入值做出估量,再加上创意产品通常比科技新产品具有更强的外在表现形式,更容易被模仿抄袭。一旦发生侵权,就会面临维权难、成本高的问题。加之其配置的资源—“创意和智力成果”具有无形性、地域性、时间性、易复制性、难保护性等特点,其产生的问题就必然应由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制度来予以规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必须通过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来进行保护。
所以,知识产权保护就是创意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正如“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形象的将知识产权喻为创意经济的“货币”,将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制度喻为“银行”。一个创意从产生到形成样品,需要知识产权制度予以确权,而对产品原创性的承认和保护,其实就是尊重和承认个人创造力的价值;再从样品变成商品到交易,同样离不开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因为创意产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创意和创新环节的收益上,如果相关的权利主体没有从其创意产品中获取收益,那必然会失去创新的动力。
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样还体现在当前很多国家、地区及一些国际组织对创意产业的定义中。如最早提出创意产业概念的英国,在其创意产业的定义中就明确指出“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需要“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而联合国对创意产业的定义也同样强调了知识产权的巨大保障作用。
可见,知识产权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制度支撑,同时也是世界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规则。随着创意产业逐渐进入全球经济的中心舞台,知识产权保护必将成为创意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因素。知识产权保护不仅使创作者、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更是创意灵感产生,创意生产力转换,创意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保护得以实现的基础。
二、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知识产权问题
(一)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创意产业在促进文学、艺术、文化与教育事业发展方面的作用逐渐为国人认识,中国创意产业有很大发展,尤其是香港、台湾地区,创意文化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上海、深圳、成都、北京等城市积极推动创意型行业的发展,正在建立一批具有开创意义的创意产业基地。我国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已有一定基础,创意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就文化创意产业而言,2007年,北京市、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992.6亿元和857.81亿元,分别占GDP的10.6%和7% ; 2008年,深圳市、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550亿元和 576.86亿元,分别占GDP的7%和12%0 2004年到2008年,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营业收入从232.54亿元提高到595.62亿元,增加值从65.81亿元提高到133.7亿元,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3.2%上升到3.4%。但与先进国家比较,中国的创意产业还比较落后,需要努力。2004年,中国的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收入为2.36亿美元,占世界市场份额不到2%,其中大部分是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向其母公司出售的知识产权。中国专利使用和特许经营费一项的贸易逆差为42.6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贸易逆差的44 %,同期美国的年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收入超过400亿美元。
目前,我国创意产业还是市场不成熟、需求不稳定、产业链尚不完整的风险产业,又是有效需求高速增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经济效益非常诱人的朝阳产业。正是具有如上的这种相辅相成的特点,使我国的创意产业面临着经济结构限制、整体职业结构缺陷、城市发展规划思维定势等问题,但最根本的问题是知识产权缺乏有效保护。
篇6
我国金融监管原先存在的矛盾进一步扩大,新的矛盾也会在新的时代和政策背景下逐渐显现。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三业雄踞,各司其职,各中相互关联,再加上外汇行业的兴起,虽然国家不会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金融行业另辟板块,但是将其与证券业相容和,势必在金融监管上将会出现更大的监管漏洞。无论是国际结算还是国家宏观调控都将出现困难。美国福汇作为最大的外汇商,日前受到美国监管,其做市商的罪名已被证实,并且被嘉盛收购,股市代码也有所改变,但是嘉盛具有同样的性质,只是其在法律性质中写明其做市商的前提,两者的结局就大相径庭,可见外汇行业的金融监管的难点以及法律方面角色和占位的缺失。我国近年来外汇事业有所涌现,国家将其纳入证券业只是用其进行宏观调控,对冲风险。美国新总统特朗普上台,局势动荡,金融行业的起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总统能否实现他重贸易,弱美元的计划,国家的外汇存在风险,很多灰色经纪商也处于难以监管的范围,我国的金融监管困难重重。金融监管同时也要防范金融风险,防控金融风险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房地产风险或企业债务风险,也包括金融领域内部加杠杆、影子银行和表外业务的风险,近年来银行信用风险加大,去产能、去库存力度加大,“僵尸”企业的出清给银行信用风险带来压力。我给金融监管现状惨淡,不作为与放任不管屡见不鲜,导致的各行各业的资金压力和资金风险也在加大,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不能成为只提不实行的空话,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金融行业难以得到有效监管,金融监管投资没有得到有效改革,金融就不可能很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作为实体经济中新兴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对于资金的需求和资金成本的敏感度较高,金融监管体制出现漏洞,则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很难实现真正的推动作用。2017年2月期末投资者数量达到11911.03万,新增投资者达到21.92万;期末投资者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虽然文化创意产业近年被提上发展重点,并且财政部2016年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专项拨款达到44.2亿,但是相对于金融体制内的大量资金闲置和错配,文化创意产业任重而道远,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迫在眉睫。相当多的金融机构在部分投资领域大力加杠杆,期限错配严重,而今年货币政策变化将对其造成影响,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创新步伐加快,混业经营愈发明显,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风险的交叉传染可能性加大,新兴金融领域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外汇投资领域等存在监管真空地带,填补欠缺漏洞要在源头解决,其潜在风险需要进一步关注。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涵盖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各个方面,为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国家有意扶持,并且希望借其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其为依托实现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两者各取所需,实现经济新增长。而金融本身存在的矛盾加剧,高泡沫,高杠杆没有得到很好的缓解,资本利用效率不高,金融监管漏洞大,监管各个环节相对薄弱,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来源匮乏,银行融资贷款门槛较高,政府或者园区背书之外,初创型文化创意产业要实现新一轮的融资可谓难上加难,那么该如何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金融业发展的结合?除了各自的规划发展与监管到位以外,供给侧改革在实现两者协调配合发展方面肩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供给侧改革给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了什么
供给侧改革从供给层面实现去产能,去杠杆,通过政策的实施来实现供需错配问题的缓解,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从供给侧层面看金融,我们不难发现,改善金融供给与实体经济需求的供求关系,通过加大金融供给侧改革力度,提升金融配置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有助于实现金融、实体双发展。畅通金融为实体经济输送资本和活力的渠道,文化创意产业如果可以依托金融,实现融资简单化,并且政策层面通过税收优惠,土地减免,办公场所阶段性免费等措施,那么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道路将显得异常开阔,我们需要给文化创意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坚实的背景基础。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政策层面的支持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契机,也是发现新兴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选择;供给侧改革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将有更好的政策和基础背景实现与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协调配合。供给侧改革作为政策层面的强力支持,对文化创意产业来说是支撑的来源,也是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被提上重点的一个重要原因,文化创意产业享受供给侧改革的荫蔽,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供给侧改革的正确导向性。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动能
(一)加大金融供给侧改革力度,提升金融配置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供给侧改革,调节杠杆,继续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市场体系,改革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在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基础上,畅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传导机制,对于初创型文化创意企业,实行资金融通和基础设施配备支持,包括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工作场地和设备的支持,适当的融资推介会等;对于成长性文化创意企业,通过其赢利点,为其提供特快融资渠道,实现融资对接,避免资金周转问题带来的企业发展青黄不接的窘境,与此同时,成长性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市场需求和前景发展敏感度较高,市场的扩大需要良好的资金运作,资金渠道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金融供给侧改革将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市场保障前提。
(二)防范外汇风险,促进文化创意产品的内销与出口
美联储加息周期启动以后,全球流动性整体收紧,给中国人民币汇率、外汇占款投放带来压力,国内流动性压力加大,外汇风险加剧。再加上美国总统换届,特朗普上台,他计划重视美国的对外贸易,对中国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弱化美元的,中国的美国国债势必受到影响,如果特朗普真正落实其计划的政策,那么美元空头即将来临,我国面临的的外汇风险将会加剧,防范外汇风险,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也是迫在眉睫。但是单从出口层面来看,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出口在一定程度上有促进作用,但是作为政策调控方来说,确实一个挑战,所以在促进文化创意产品出口的同时,要扩大内需,促进内销,实现经济真正拉动。在规避外汇风险的基础上真正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扩大,不宜以牺牲外汇资本自由度和政策自由度换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因小失大。
(三)提升内生动力,实现新的赢利点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最初是通过政策层面的导向开始的,逐步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创业的改革点逐步显现,而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门槛相对较低的行业,同时,相比于其他实体经济初创型文化创意企业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少,借此吸引了大批有想法,有计划的青年通过不断的创新,以及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刻理解,将自己的创新理念融入文化,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发展出现了新的契机。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不能仅仅依靠政策层面的支持,政府背书,政策背书,文化创意产业本身的发展动力才是真正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新发展的依靠点。不断提升自身特色,促进产品的特色化,提升内生增长动力,得以实现新的盈利点。
(四)扩大市场渠道,以特点吸引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一直存在但是近年来才被重视的产业,其市场前景良好,潜在消费人数增长快,消费增速快,所以,扩大市场渠道,开发潜在市场和潜在需求客户日益重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地调查,总结地域特色和特殊需求,制定不同的区域产品规划方案和地域特色销售方案。同时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所创造的金融条件下,利用资金优势和成本优势,依托区位优势和产品特色开辟新的市场,并且根据不同市场的消费人群的消费层次和消费偏好,预测市场容量和潜在消费人群,制定不同的销售策略,不断使得消费者数量接近预计值。
(五)国内资本与外资相结合加之政策细则落实
国内资本与外资相结合,实现互利共赢,国内外资本将结合对于金融监管体制的要求更大,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日益凸显,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基础之上,依托不同的市场和区域,加上政策细则的逐步落实,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依托政策背景和各种优惠政策,以文化创新点为基石,逐步发展壮大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总而言之,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和供给侧改革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金融行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各个行业受到良好的监管,减少灰色监管地带,减少不必要的冗余和效率低下;政府切实落实供给侧改革,让供给侧改革不在只是一个名词和一个框架,从政策框架逐步落实为实施细则,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切实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实现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推动供给侧改革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当然,前提在于金融监管体制得到有效改革,供给侧改革下的文化创意产业有内在的发展动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势必在资本成本及资金供给等方面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供给侧改革也使得文化创意产业有了政府背书和政策背书,文化创意产业依托资金和政策获得了发展的必要条件;与此同时,供给侧改革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影响着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使得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会以更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为导向之一,两者相辅相成,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作者:施璎芸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陶士贵.制度惯性中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经济改革2016.10
[2]丁志杰.金融监管体制的主要问题及改革方向.甘肃金融2016.2
[3]王志成,徐权,赵文发.对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国际金融研究.2016.7
[4]张祥志,尹靓.基于供给侧改革的的文化产业创造力激励研究.中国出版.2016.7
篇7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动力机制;自组织;他组织;主成分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1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5-0138-05
作为一个新型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各国和地区都在进行着有关如何使其快速、高质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探讨。由于产业集群易于产生外部经济效应、获取竞争优势以及形成独特区域经济,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典型的产业生态系统表现形态,从该角度去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已经成为众多国家的选择。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尽管发展的年限不长,但也遇到了诸多问题。为什么集群运作状态有优有劣,为什么国内有些学者认为集群基地建设“出现了‘虚火”’。”等等都是现在学者们热衷讨论的话题。在分析这些问题时,学者们大多从一些要素如创新要素出发,虽然也解释了某些重要问题,但是仍显不够全面,缺乏系统。作为集群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和推动集群发展的关键,动力机制完善与否对一个集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清晰地反映出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和瓶颈。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动力机制人手,具体分析影响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要素,然后通过动力要素分析的情况总结集群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相关理论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分析从本质上来说是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的具体产业化,所以产业集群相关理论对于本文来说同样适用。产业集群动力机制是驱动产业集群发展和演化的力量结构体系及其运行规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研究一般基于经济学、生物学和复杂科学这三个视角:
(一)基于经济学的研究视角
在经济学理论中,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基本都以韦伯的区位理论和马歇尔产业区论述为古典基石。在经历了早期认为集群动力源于内部规模经济、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Hoover,1937、1948)以及后来的嵌人性、弹性专精和本地化(Scott,1983、1988;Storper,1986)之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开始将集群动力描述为创新体系、竞争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本地互动(Krugman,1991、1995;Porter,1990、1994)。Swarm等(1998)将产业集群看作由产业优势、新企业进入、气候、基础设施和文化资本等共同作用的正反馈系统。Best(2001)整合了四种主要的动力机制:集中专业化、知识外溢、技术多样化和水平整合及再整合,它们形成循环状的稳定结构。中国学者魏守华(2002)。整合了基于社会资本的地域分工、外部经济、合作效率以及技术创新与扩散这几种动力机制,并以图形的方式构造出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
(二)基于生物学的研究视角
生物学视角是透视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及其作用规律的新视角。目前相关研究不是很多,李建军(2002)对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产学”创新系统进行了生态学分析,陈雪梅等(2003)则借助生物学中描述不同种群共生现象的逻辑斯蒂(10一stic)模型描述了产业集群现象的动态演化过程。
(三)基于复杂科学的研究视角
产业集群是复杂的大系统,动力机制是系统组织的内在机理,研究动力机制的行为构成和作用规律更需要运用复杂系统的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Brenner,2001)。Brenner(2001,2003)应用复杂性科学理论分析了产业集群内的两个主要机制:促进集群临界规模的超越和集群当地的共生作用。Chiles等(2001)认为产业集群不只具备区位效应、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等静态特征,它更是在独特的企业家精神作用下的复杂动态过程,具有涌现的机制。陈继祥等(2005)以复杂科学中的涌现性及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产业集群涌现性的CGP模型,研究了产业集群整体优势的涌现性规律和控制性因素。
迄今为止,具体针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还主要局限在概念界定、模式总结、优势判别、问题分析以及前景展望上,对动力机制理论的探讨还比较少。伍志鹏(2007)通过研究创意产业集群涌现性发生的条件、特征、过程和规律,建立了创意产业集群涌现性动力机制模型,并基于北京市进行了实证研究。
上述研究为本文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产业集群是在较为稳定的技术创新、非正规学习、合作竞争、知识共享与溢出、网络协作和区域品牌意识等驱动力下得以发展并显示出了强劲的竞争优势,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也不例外。
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及其作用机理
作为复杂适应系统,主体的自组织行为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根本动力来源。但是,作为一个受到万众瞩目和期待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在集聚过程中也受到了以政府为主的各方力量干预,在发展过程中又带有明显的他组织痕迹。另外,由于产业集群是介于纯市场组织与科层结构之间的“中间体组织”(Williamson,1989),根植于集群中的企业的演化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存在功能性锁定、技术锁定、区域锁定等的潜在危险,不能灵活地适应环境变化(Whitey,1994),因此对外在动力也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需要。所以,本文以组织力的来源作为划分标准,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划分为自组织动力机制和他组织动力机制,将相应支撑要素划分为自组织动力要素和他组织动力要素,并在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进而分析集群动力机制的作用机理。
(一)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和动力要素分析
参考第一部分相关文献,本文将自组织动力机制归纳为如下四个:分工协作机制、技术创新机制、竞合机制和正反馈机制,它们都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机制为行为规则驱动集群发展的内生性动力机制。而他组织动力机制则是指那些在特定外部作用干预下获得有序结构的演化过程,类似于集群的治理结构,其主要行为人是当地政府。
产业集群的动力要素需要在集群固有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产业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分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不仅蕴含了其作为复杂适应系统的复杂性特征,包括主体之间的互动以及网络关系的复杂性等,也蕴含了根植于产业自身的产业特征,包括对创新以及文化的依赖等。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经济、社会、文化和制度环境等因素作用下发展起来的,其动力要素当然也会涉及柔性劳动力市场、创意人才、地方文化、创意氛围、新经济和制
度激励等各个方面。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自组织动力机制的支撑要素归纳为企业互动要素、区域网络要素、创新系统要素和文化环境要素,他组织动力机制的支撑要素归纳为设施条件要素和政务环境要素。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及其支撑要素以及机制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l所示。
(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动力机制作用机理
自组织动力机制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机制,他组织动力机制通过作用于自组织动力机制发挥作用,其关键在于效率。
在自组织动力机制中,分工协作机制、技术创新机制和竞合机制是核心机制,它们在实际运作中通过正反馈机制不断将各种效果加强,从而最大限度地产生集聚经济。具体来看,专业化是集群的发展根本,其形成的分工协作体系所带来的内部发展不均衡是集群内部竞争存在的基础。竞争会使系统趋于更大的差异和不均衡,而合作则在不平衡的条件下使系统中的某些运动趋势联合起来并加以放大,所以是竞合机制推动集群系统结构由无序向有序演化。另外,竞争的压力与动力促进集聚企业的创新行为,合作则使区域内企业实现同步联合,使创新成为各子系统的集体行为,而创新能力正是集群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各种机制的作用下,集群通过经济利益、创意、企业竞争力、集群竞争力和集群品牌五个方面的涌现实现了集群的持续发展,表现之一为集群主体――文化创意企业的增加和更新以及由此带来的空间规模的扩张。他组织动力机制可以促进企业生产的灵活性和集群系统的弹性专精,提高自组织动力机制的作用效率,但是治理结构不能违背自组织动力机制的运行规律,否则将扭曲自组织动力机制的作用轨迹,导致集群的混乱和倒退。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作用机理如图2所示①。
动力机制作为推动集群发展的根本,其主要功能就在于将集群的动力要素转化为显性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这也是集群持续发展的标志。对于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而言,发展和整合动力要素,培育动力机制,不断将要素转化为机制优势,是其发展的内在逻辑。
三、基于北京地区的实证分析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主要形式是建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其在2005年确立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创意之都的发展战略之后,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就确定了包括798艺术区在内的2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但是,集聚并不等于集群,并不是所有的产业集聚都能形成产业集群,集聚主体之间还需拥有特定的联系,但是集群却是集聚发展的理想方向。就北京地区而言,对集聚区的实证不仅可以找出其发展的动力要素,还可以看出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在文化创意产业由集聚到集群发展的道路上,这无疑意义重大。实证的研究对象源于北京798艺术区、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和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中的企业。数据获取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发放问卷150份,收回138份,其中有效问卷102份,足以进行后期数据处理。动力要素存在与否以及重要程度的判别是本实证的目的和主要内容。调查中对变量的测度均采用五级里克特量表打分法进行数据获取,并利用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在通过了KM0测试系数和球形Bartll卡方检验之后,得出要素的均值和因子载荷矩阵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本次调查所得数据分值普遍偏高,基本位于3.5~4之间,均值为3.81,没有低于3的变量。由此可以粗略判断,本文所提取的变量在北京地区基本上得到了认可。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普遍对竞争、硬件设施、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评价相当高。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本文提取了6个主因子,它们的累计贡献率约为81%。由表2可以看出,本文对动力要素所做的识别以及相关子要素的划分基本科学,但也显示出竞争、信任与制裁更加偏向于文化环境要素,政策支持更加偏向于设施条件要素。
(一)存在的问题
1.集聚区对他组织动力过于依赖,自组织动力不足
在调查问卷反馈回来的信息中,绝大多数企业都对政府提供的相关支持(尤其是设施条件方面)所起到的推动作用表示了极大的认可。其中,政策支持更加偏向于设施条件要素。这说明在北京地区,企业认为政策支持是集群化发展的一个基础条件,与各集聚区竞相出台优惠政策,使得他组织动力加强有关。这一方面反映了北京各级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相当重视,另一方面却也说明了集聚区对他组织动力过于依赖,自组织动力不足,政府的相关引导也做得不到位。由于自组织动力是集群进一步发展和升级的根本动力,自组织动力的不足将使整个集群的发展面临动力不足的情况,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2.缺乏完整的分工协作体系,产业关联度低,产业链脱节
在数据分析中,“分工与专业化”这个要素的得分略高于平均水平,但是作为集群发展的根本要素,其所应当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调查问卷所反馈的主观信息也鲜明地反映了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体系不太完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部分领域还处于产业化的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例如设计和动漫;二是企业在集聚区内与上下游企业的价值网络体系并不完整,在集聚区内拥有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的企业不多;三是企业在集聚区内寻找商和供应商并不是很容易;四是大部分企业所从事的业务专业化程度较低。
3.创新要素严重不足,产业发展出现趋同化、制造业化现象
在数据分析中,四个创新系统要素所得分值平均为3.51,远低于平均水平。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目前已经面临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之后的创新驱动跟不上的问题,主观信息也显示,相对于其他要素,创新系统要素所发挥的作用明显不足。集聚区的建设中出现了“虚火”,有的集聚区属于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存在一定风险。作为根本动力的创意一旦不足,文化创意产业也就失去了其发展的根本特征。除此之外,集聚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容易趋同化、制造业化,例如将有一定创意成分的制造业当成创意产业加以发展,以制造业产业概念移植的方式建设创意园区,由于并不具有核心专利技术,必然会固化现在所处的创意产业链条中的低端地位,导致文化创意产业失去其本质内涵。
4.文化资源所发挥的作用不够
从本质上来说,文化创意产业对文化资源有着强烈的依赖特征,由于资源具有异质性,所以北京先天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数据统计也显示文化环境要素对北京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推动力量的贡献最大。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当遵循文化规律,但从源头上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来自人的创造力以及与技术、经济、文化的交融和现代化的商业运作,而非文化资源的丰厚与否。而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文化特征过于淡薄,文化所发挥的作用明显不够,并且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缺乏培育创意的宽松氛围,集群品牌也没有很好的打造出来。
5.缺乏良好的竞争环境和体系
从数据分析来看,竞争更加偏向于文化环境要素,其对于集聚区发展的推动力源于良好的竞争环境而非企业间的互动,它更注重的是一种文化的培育。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良好竞争环境和体系的缺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缺乏完善的市场保护机制,这在阻碍创新的同时也导致了竞争环境的不公平性;二是重复竞争现象严重,这不仅发生在不同的集聚区之间,还表现在同一个集聚区内的不同企业之间,文化创意产业由于其产品自身的特点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竞争相较于其他产业已经相当残酷,而重复竞争又加剧了这一残酷性;三是缺少竞争标杆,集聚区的企业普遍反映周边缺少可以借鉴的优秀企业;四是信息供给不充分,缺乏完善的信息供给平台。
(二)对策及建议
他组织动力机制的核心是效率,政府应该以避免市场失灵或者集群系统失灵为目标,引导性地进行相关干预。相关对策的提出以集聚区为主体进行,政府层面的宏观政策如知识产权的相关方案则没有涉及。
1.打造并完善产业链条
针对目前集聚区内的产业格局,围绕创意完善文化创意产业链条,促进上下游协同发展。第一,重点发展产业链中附加值较高的环节,如研发和设计,努力形成具有自身优势的产业链形态的产业集聚规划和经营格局;第二,发挥产业关联效应,积极拓展产业链条,加强创意产品的研发商、运营商、发行商、销售商及周边服务商之间的紧密联系,形成从设计到销售~条龙的循环系统,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所带来的集聚效应;第三,努力推动龙头企业发展,鼓励地区内外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实力的企业集团,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2.加强区域文化资源的利用和特色产业的发展
作为首都,北京具有悠久的历史,众多的文化资源和遗产,很多地区都有自己历史传统深厚的特色文化,文化创意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先天优势。第一,在对地区的人文、自然、产业等资源做出全盘性的调查,对资源与特色有清醒认识的基础上,由地方政府统一对外宣传,从宏观上对集聚区的发展战略、区域竞争比较优势、资源整合和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做出规划;第二,立足区域文化资源禀赋,引导创意发展和错位发展,注重差异定位、突出地区特色,避免产业趋同化,塑造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第三,利用特色产业,大力弘扬品牌文化,形成创意产业品牌,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品牌企业和企业集团,增强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
3.加强国际合作,参与全球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
在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参与全球产业价值的创造已经成为一个产业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北京地区的集聚区在这方面则具备先天的地理优势。第一,集聚区可以引进外资,缓解目前大多数集聚区所面l临的融资困难的局面;第二,集聚区可以与发达国家优秀文化创意企业建立联系,参与全球化价值链的分工与协作,吸引跨国企业人驻,这样,集聚区内其他企业就可以在模仿、借鉴以及创新的基础上参与竞争,增强自身实力,即为集聚区内其他企业树立优秀的竞争标杆。
篇8
关键词: 文化产业管理 瓶颈问题 对策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满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需要而成立,也因国家重视文化产业而受到关注。从2004年教育部第一次批准4所高校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至今十年时间内,已经有100多所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数量上发展迅速。但作为新专业,在内涵发展上还不容乐观。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面临三个瓶颈问题:师资力量不足问题、培养模式不科学和教材缺乏。
一、师资力量不足问题与对策
目前很多文章注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的讨论,却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师资问题。师资力量是专业发展的基础,没有专业过硬的老师,就无法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师资问题是基础问题,师资问题解决不好,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及培养出适合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等问题都无从谈起。
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点与对师资的要求
文化产业在我国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产业管理的实践经验还不是很丰富和成熟,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只有十年发展历史,所以对这个新产业和新专业的特点很多人还不是很了解。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主要有两个特点,即跨学科性和实践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第一个特点是跨多学科,跨文化、文学、艺术、管理、经济、法学等学科,融合很多学科,不是单一学科。需要有多学科的师资力量支撑,不仅需要文化艺术类师资,还需要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的师资。而且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如文化产业概论、文化投资学、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文化品牌运营、艺术市场营销、文化资源开发等课程,每门课程都跨学科,不仅要求任课教师有文化艺术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经济、投资、管理等专业知识和视野,任课教师必须具有综合的学科知识结构才能胜任。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特点决定了对师资的要求,不仅需要来自文学、艺术、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师资承担专业基础课,而且需要融合上述多个学科的师资承担专业核心课程。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第二个特点是实践性和应用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不同于其他以理论为主的传统基础学科,实践性很强,强调应用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目前我国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绝大多数是为了满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需要,很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很关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要求师资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2.目前师资力量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目前很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匆匆上马,师资条件并不具备,因此一旦批准专业设置后,只能有什么师资开什么课,因人设课现象严重。目前,全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五花八门,各不相同,这里面有各高校优势学科不同、区域性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侧重点不同等原因,但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师资,没能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因此培养目标设定的所谓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只能流于口号。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师资主要来自文史哲、艺术、管理、经济等专业,极少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科班出身的。传统学科文史哲、艺术等知识背景的师资大多缺少产业经济与管理学的知识结构,也缺少文化产业的实践经验,尤其缺少经济头脑和商业市场眼光,因此很难把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讲好,而且不懂得实践的重要性,自然培养不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同时,经济学与管理学专业背景的师资由于缺乏文化艺术修养和创意方面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因此很难胜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
如何解决专业师资短缺问题呢?指望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出目前急需的师资还有待时日,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最为现实的做法是必须意识到师资培养的重要性,大力培养现有师资力量。师资过硬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应根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特点针对性地培养师资。第一,对现有师资进行培训。这些师资大多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而且很多已具有副教授、教授职称,所以已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稍加系统培训就能产生效果。目前专业核心课程的师资主要是通过自学进行专业转型,但自学比较慢,学校应该对这些专业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一是让他们补充学习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二是送他们去国内外文化企业单位进行调研和学习,深入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运营情况,实现产学研结合。弥补专业知识单一和实践性弱的不足,让师资在知识结构上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这样才能胜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任务。通过培训和实践调研与学习,帮助教师实现专业转型,增强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与科研的能力和兴趣。第二,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业界精英来校任教,把专业核心课程分出一部分课时请业界人士来讲,或者开讲座,以此弥补师资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同时需要学校出面进行协调,打破院系隔阂,综合多学科师资力量通力合作,承担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2013年教育部出台文件规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如果从艺术生招生,文化课成绩必须达到该校最低批次录取分数线,并在《2014年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一级学科是管理学,挂在工商管理类,可以授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位。教育部文件出台之后,很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停止招收艺术生,改成招收普通高考生,并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从艺术学院、文学院划归到管理学院,使管理学院错误地认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质就是管理,所以很轻视甚至认为不太需要文化艺术类的师资就能办好这个专业。结果导致很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放弃原有的办学基础和经验,在管理学院另起炉灶,造成时间和资源浪费,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因为,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文化是基石,创意是灵魂,没有文化和创意,只有管理理论的师资不能独当文化创意产业专业的教学任务,同样,仅靠管理学院办不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与文化创意类专业一起成立文化创意学院,这样便于形成创意氛围和产业实践基础,对于文化产业管理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比较有利。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要新专业新对待,跨多学科专业,就要多学科教师去教。如管理学课程聘请管理学院专业老师教,经济学课程聘请经济学院的专业教师教,文化基础课由文学、艺术类专业老师教,专业核心的跨学科课程如文化产业概论、文化投资学、文化项目策划、文化企业管理等由转型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师授课。这样综合多方力量才能胜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和发展。
二、培养模式不科学问题与对策
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点对培养模式的要求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跨学科与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建立多学科课程体系和大量有效实践教学环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这样的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良好的文化艺术涵养与鉴赏能力,同时具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基本知识和敏锐的市场眼光与商业头脑,重点是具有较强的创意和策划的实践能力,懂得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等。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培养都有较综合和实践性的突出要求。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培养模式上具有如下要求:第一,多学科的课程设置,学生要有多学科基础知识。第二,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重视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学生能力结构上,尤其注重创意能力和策划能力培养。第三,课程考核方式应多注重考核实践能力。
2.目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是培养目标不很明确,没有建立起科学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学生的创意能力和策划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培养。教学方式传统,以“满堂灌”式理论传授为主,未能有效开发学生创意能力和策划能力。考核方式单一,仍以试卷考试为主,不能科学考核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真实水平,达不到检测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目的。
那么培养目标应该如何制定?到底是宽培养还是专培养?实践教学如何有效加强和落实?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如何改进?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有如下一些对策:
第一,调研区域性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发展特点,了解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本校学科优势,制定明确的能满足区域性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和本校优势特色的培养目标。
第二,在专业方向上是宽培养还是专培养,还存在一些争议。有专家认为必须专,理由是文化产业范围很宽,包括很多方面和具体行业,如果是宽培养,那么学生对文化产业只能是大体了解,并不能对文化产业内某个具体行业的经营与管理有深入了解和掌握。如某些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分为几个专业方向,并要求学生在大二时进入专业方向课程学习。笔者认为其实文化产业管理相对于旅游管理、会展管理、艺术管理等专业的优势就在于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面宽便于学生就业选择。对于本科生来说,就业压力是一座现实存在的高山。而且在本科阶段,不可能特别专,对于专业更深入了解应该是在工作中历练。因此,学生在大一、大二应该注重厚基础、宽口径,大三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方向,这样做到宽、专结合。如果过早选择专业方向反而限制学生以后的就业范围。本科生的可塑性很强,宽、厚的知识结构,容易就业,至于专业知识在从事某一专业后,会很快掌握。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体现宽度,在专业方向课程中可以多设方向课,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兴趣选择。
第三,在实践教学上,增加并有效实施实践教学课程和环节。比如:多建立实习基地,多带学生进行专业见习和实习。定期带学生去文化企业深入调研,了解最新行业信息,写出调研报告。定期举办实践教学活动如文化项目策划比赛、文化项目活动等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如南京艺术学院和安徽财经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每年举办大型画展与拍卖会活动,既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又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同时扩大专业知名度。还可邀请业界精英来校上课、举办系列讲座,并参与课程设置,更好地体现专业实践性和应用性。
第四,在考核方式上,对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摒弃传统试卷考核方式,改用创意和策划类项目考核及采用调研报告等形式考核。同时以实践能力替代课程学分制度。如学生的艺术作品获得省级奖励,可以免修艺术类相关课程学分;学生的文化产业策划项目被某个公司采纳实施,就可以替代文化产业项目策划课程学分,甚至可以免修这门课程;学生自己创立了文化公司并获得良好业绩,就可以免修相关的专业课程。学生的创意实践和策划实践如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就可以替代毕业论文,等等。通过上述方法有效激励学生主动进行创意和策划等实践,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意能力。
三、教材跟不上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文化产业管理教材比较缺乏,很多课程没有教材,权威的可读性的教材更是凤毛麟角。教材很重要,有好的教材,学生学习时才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所以教材建设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的教材大多出自没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之手,理论较多,缺乏实践基础和实战经验,教材的实践性不强,看后有隔靴搔痒之感,比较空洞。甚至很多教材在很短的时间内草草编成,作为某些教师的学术成果,成为评职称的支撑,但教材质量很差,有的简直是浪费纸张,没有价值。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材必须重视实践案例的深入分析,在编写教材时要广泛邀请业界精英人士的参与,丰富实践内容。台湾文创产业实践比大陆早,很多文创产业的书籍出自业界精英人士之手,实践性较强,比较有价值。所以可以联合海峡两岸力量甚至吸纳国外力量一起来编撰教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总之,要联合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等多方力量,打造出高质量的教材。
小结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只有从源头上解决好师资问题,培养出高水平的专业教师,编撰出高质量的教材,采用科学的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这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顺利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秋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解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6).
[2]魏莉.新时期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商业时代,2013(1).
[3]张铮.我国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分析[J].艺术学院学报,2014(4).
篇9
摘要:桂林国家高新区是我国第一个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国家级科技开发区,文化创意产业是该区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本文在分析当前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未来产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问题;对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规模小与产值总量少并存,缺少龙头行业和龙头企业
据调查,目前区内创意企业主要从事新闻出版、软件开发、创意设计、网游动漫、文化会展、广播电视等业务。由于涉及面大,重点不突出,规模大小不一,企业年产值大多在500万元以下,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仅4家,2个行业都只有1家规模企业。入驻的80多家企业大多总人数在100人以下,一些企业仅在园区设立办事处,企业总部并不在此。即使总部在此的企业,规模也都非常小,甚至存在“光杆”企业现象(企业总人数少于5人)。
2.产业发展缺乏统一管理,管理体制不顺
在文化创意企业认定、入园企业质量评价、产值统计与核算、政策制订与要求等方面,政府各职能部门按自己的标准和职能划分对企业进行管理,部门间缺乏沟通交流,有些交叉业务界定不清,没有相关部门予以解决。职能部门管理者缺乏创意产业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园区缺乏统一管理体系,各部门难以和谐一体、流畅管理。这种各自为政现象严重影响了产业管理效能,导致资金、税收优惠、引进人才等政策措施落实困难。
3.企业投融资难
小微型企业对投融资需求迫切。由于缺少有形资产,无形资产难以评估,其投融资渠道狭窄。仅靠企业主原有资金积累投入,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撑,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调查显示,区内文化创意企业发展资金96%以上来自企业积累,政府的政策性贷款只占3.26%。企业虽然有很好的创意和项目,但由于资金缺乏而不能实施。
4.人才问题突出,高端人才缺乏,优秀人才流失严重
调查显示,入驻企业中,员工年龄主要集中在18-45岁,50%以上拥有本科学历,38.46%为专业技术人员,其中拥有高学历、高技术职称人员偏少,普遍存在核心技术人才缺乏问题。薪酬待遇上,企业管理人员工资2000-5000元,专业技术人员工资2500- 5000 元,一般员工工资1000-2000元,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普遍低于沿海发达地区。很多年轻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后,便跳槽到沿海发达地区,培养一批走一批,优秀人才很难留住,高端人才更是长期匮乏。
5.企业缺乏市场运作能力,公共服务平台不完善
(1)缺乏基于产业链的公共服务支撑平台。区政府联合相关单位先后建立了动漫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广西中小企业数字化产品开发制造技术服务平台、产权交易中心。通过创新创意文化节暨桂林动漫节建立了展示交易与对外交流平台,基本搭建起公共服务平台大框架。但随着产业发展,产业链各重要环节都需要创建相应的平台提供公共服务,实现全产业链支持,提升集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加速产业整体发展。比如,一些大型固定设备中小企业很难在短期内进行投资;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很多企业不能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有的企业主虽有很好的创意和产品,却缺乏市场运作能力。目前,急需建立技术设备服务平台,如3D数字技术服务平台、信息互动平台、中介服务平台、文献资料平台等。
(2)缺乏校企合作支撑平台。辖区内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高校拥有动画设计、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等相关硕士本科专业,专业方向涉及环境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多媒体艺术、服装设计与表演等,与该区文化创意产业紧密相关,已有部分企业与辖区高校建立了毕业生实习基地。但有组织高层次的深度校企合作没有实施,企业迫切需要政府出面协调。
(3)缺乏信息支撑平台。园区创意企业信息化水平高低不一,缺乏统一的信息互动平台,资源分散信息闭塞。随着产业的发展,入驻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园区急需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入驻企业也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平台集中对外宣传推广,实现电子商务,提供政策及行业资讯、中介服务等增值服务。
6.创意产业园区配套设施不完善,引进企业(项目)行业关联度低,产业规模效应不明显
创意产业园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孵化基地,目前正在建设初期,公交设施不够便捷,数量较少;员工住房、菜市、超市等生活设施缺乏等基础设施急需完善。同时,创新创意文化氛围不够,也亟待解决健身娱乐休闲设施缺乏,员工工余缺少放松休闲场所等问题。
政府出台《桂林国家高新区创意产业园准入条件》,但园区项目引进缺乏科学规划,企业(项目)缺乏科学评价体系,存在盲目引进(项目)情况。调查显示,产业集聚区内企业与企业间存在协作关系的仅占11.1%,大多数企业在集聚区内仍处于孤立状态,具有合作生产的协作关系很少,企业合作还处于产业链末端,产业内部未能实现原创产品、关联产品和衍生产品之间互动发展,严重制约了产业集聚区的规模效应。
7.创意品牌不多,地方文化资源优势远未转化为产业优势
广西(桂林)文化资源丰富,拥有璀璨的历史文化遗产,融合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众多民族的优秀文化。桂林的史前文化、山水文化、抗战文化、壮文化等都极具特色,但都未转化为创意产业优势,产品缺乏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相关企业对本土文化挖掘不足,与桂林旅游业、会展业等还未形成优势互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大多数企业依靠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产业发展还处于模仿、、代工阶段,缺乏有竞争力的人才、技术、产品和品牌,无法产生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8.优化企业结构,发展空间急待拓展随着入驻企业数量增多和质量提高,土地问题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瓶颈。要获得更大发展,土地问题需尽快解决。
二、主要对策及建议
1.制订规划,统筹发展
高新七星区政府应在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服务业改革试点区域、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试点基础上,将“创意桂林”建设列入桂林市政府专项发展规划,尽快出台《桂林市高新七星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15年-2020年)》,进一步明确创意产业发展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主要措施等。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依托区域资源优势,结合国际、国内市场需求进行产业定位;要按发挥比较优势原则,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突出集聚发展和特色发展。建议将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分类为:数字媒体类、创意设计类、新闻出版印刷类、旅游会展类等,每类下面按产业上下游关系再进行二级和三级行业细分。在此基础上,颁布《桂林市高新七星区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指导目录》,明确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投资的项目。由于产业发展形势不断变化,政府应高度关注创意产业发展动态,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模式,在创意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积极的调控作用。
2.加强管理,强化服务
(1)成立专门管理机构。作为发展初期的文化创意产业,应突出政府引导作用。可借鉴国内外一些大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经验,成立专门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办公室,对全区文化创意产业统一的规划、管理、指导和协调,负责组织和筹备创新创意文化节和桂林动漫节。
(2)进一步加强对创意产业园的组织和领导,完善园区管理制度,重点突出规范和特色。加强创意产业园企业服务中心建设与管理,发挥服务中心服务与中介作用。成立园区企业主联谊会,加强园区内企业合作与交流,积极探索建立企业兼并、重组、退出等机制。提高政府工作人员对创意产业的认识,进一步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对园区管理与服务作用,定期到园区开展“园区服务日”活动。
(3)建立高新七星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召集国内外相关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对涉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大课题、项目深入调研,及时向政府部门提供科学决策建议。
(4)促进和协调成立行业组织。成立桂林市动漫行业协会、桂林市软件行业协会等,让协会落户创意产业园区,逐步健全其功能机制,充分发挥其行业自律、规范和协调作用。
3.做好配套,排忧解难
(1)完善创意产业园布局规划,加快创意产业园配套生活设施建设。建议尽快启动创意产业园区远期选址及规划设计,在一期和二期建设规划中增加文化体验区,创意产品展示与交易场所,尽快多渠道引进餐厅、咖啡厅、健身馆、3D放映室等设施,并加快配套基本生活设施建设,解决好员工吃、住、行等问题,为创意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2)尽快启动七星创意信息港建设。七星创意信息港建设主要模块包括:基础管理与服务(企业管理与服务、物业管理与服务、统计与分析)、数字贸易平台、信息服务平台(信息、信息反馈、政策与行业咨询、中介服务)等。建议将其纳入“两化”融合建设试点,作为创意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抓紧实施。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园区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促进园区特色规范化建设、产业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
(3)改变传统创意人才形成模式。建议在创意产业园设立文化人创意工作区、高校教师创意工作区等,对名人、专家、学者及学科带头人予以优惠和便利,使专业人士在园区内的工作室交流信息,整合资源,凝聚创意灵感。
(4)加强政府、企业与高校的对接。采取与区内高校合作方式,在各高校设立桂林高新七星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基地),建立组织联系,为产业发展咨询、校企技术合作、设备资源共享、人才交流、节庆筹备等建立通道,并为学生实践、教师科研、技术合作提供支持。
(5)发挥政府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创意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可推行“立项管理”和“重点扶持”,面向社会公开申报,专家小组评审,重点支持具有地方特色和本土文化的创意项目,让企业公平竞争,提高社会资金投资创意产业的积极性。
(6)帮小扶微,招大引强。尽快出台小微型文化创意企业发展扶持政策和措施,在资金、人才、技术研发等方面帮助小微型企业发展壮大。同时,招商引资中,注重招大引强,结合产业发展目标、定位,有针对性选择、吸引大企业、强势企业入驻,带动产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詹成大,陈兵.文化创意与传媒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
[2]吴存东,吴琼.文化创意产业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
篇10
通过几年来对景德镇陶瓷的进一步认识,包括对国际陶瓷博览会的关注,笔者察觉到景德镇创意产业所存在的一些不足,包括其自身的“顽疾”及市场的衔接问题等。以下便是自己的一些粗略看法与思考。
第一、创新与传统的问题。景德镇虽然拥有大批的艺术家或产品开发设计者,但是其自身特点与水准参差不齐,而且大批的艺术家及设计师完全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其作品、产品缺乏新颖的理念与看点。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大批的中青年艺术家缺乏创新精神。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创意作品而且过分强调对老一辈艺术家作品的模仿,其中很大一部分创意者还是一味的遵循守旧的模仿创作。如果拿这种单一的原本属于旧时作坊工匠的传承方式来培养青年一代艺术家的话,那是极不适合当下的创意产业发展的。如此将使得作品虽严谨唯美却匠气十足。
如果我们进一步的来探讨这个问题,仔细想想,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争论传统和创新的问题。不仅仅是在陶瓷创意与传统这个方面。还有很多关于在传统与创新的问题上也都争来争去,并没有争出个所以然来。我们也没有发现有谁是真正把传统这个观念摆到了正确的位置上。那么传统和创新就一定是对立的吗?按笔者的理解认为不一定。因为创新的对立面只能是守旧,守旧的,当然只会对创新形成阻碍了。传统精神则是我们数千年以来世代相传的优良文化精髓,也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可惜,守旧的人,偏要把传统拿来做一个幌子,搞得一帮想创新的人失去了攻击的目标,只能将传统作为打击目标了。
再说得清楚一点,就是我们在陶瓷创意产业的发展中一定要分清楚什么是守旧的,什么又是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陶瓷文化的精髓。只有分清楚守旧与传统,我们才能真正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如何实际来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的看法是,对于传统陶瓷我们不能放弃,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某种意义上让创意陶瓷与传统陶瓷尽可能地分离开来,有一部分的陶瓷从业者专门从事传统的模仿、仿古制作,而作为现代陶瓷艺术家性质的从业者来说,应该充分发挥自我的精神,师法自然、师法百家。既能继承传统又能开拓创新。这样的例子在当下的景德镇也是有的。在最近两、三年里,景德镇涌现出一批被称为“景漂一族”的外来青年或院校学生,他们也积极地参与到文化创意产业中来了。包括景德镇新都民营陶瓷园、景德镇雕塑瓷厂周六创意集市等陶瓷生产聚集中心里的诸多年轻艺术家,很多人把自己的创意或家乡文化中的传统精髓引入到陶瓷创意中来。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兼容并蓄的吸收传统融入创新精神永远是我们真正做好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
第二、创意与市场衔接的问题。创意与市场的衔接一直是一个比较让人头痛的问题,一个是创作者的问题,另一个是欣赏者或者说购买者的问题。
首先创作者作为作品的来源,在当下的中国就存在着很多实际的问题,以我们本土的青年陶艺创作者来说,从小所受的教育是一种应试教育,再加上长期受传统的约束导致其创作上很难有标新立异的突出之处,由于这个客观因素,作品在创意上与国外陶艺家就有一定的差距。第二个方面,时下中国的民众艺术欣赏水品还有待提高,作品出来以后会陷于看的人多却无人购买的窘境。然而创作者也需要经济收入的维持,如果大量的创意作品无人问津,那么会有富有创意的艺术家一定会放弃或减少创意作品的创作转而投向纯粹传统作品的制作,或是大大降低价格。这样无疑就是一个恶性的循环了。
再说购买者的问题。时下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呈现繁荣的景象,主要还是表现在古董文物艺术品上,人们对于文物艺术品经济价值以及升值潜力的追逐是其中的重头戏。对现代艺术品的购买来说,大量的购买者并不是出于对艺术作品艺术审美的欣赏,而是出于投资或炫富的目的,而且对于作品只关注作者的名气。在这样的艺术品市场中不要说是貌似另类的创意作品,就连普通青年艺术家的传统作品都少有人问津。长此以往,创意作品就会就被无情的“买家”逼上绝路,最后被迫放弃。
景漂一族的综合能力固然适合整个陶瓷创意产业的需要,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不足却使得大批的景漂一族难以维持,或因此选择放弃而黯然离开。而这就引出了创意与市场衔接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也确实是十分棘手的。
- 上一篇: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
- 下一篇:建筑企业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