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的难点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5: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居家养老的难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老龄化;居家养老;优势;困惑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4-0114-02
面对日趋严重的老龄化的挑战,我国政府积极应对,提出了社会化养老的总体要求,并颁布了系列政策。2006年、2008年10部委分别联合颁布的《关于加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农村社区依托乡镇敬老院、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现有设施资源,力争80%左右的乡镇拥有一处住养院、社区照料和居家照料等多种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老年服务福利中心。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提出要以建制村和较大自然村为基点,依托村民自治和集体经济,积极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到2015年,基本建设形成制度完善、组织健全、规模适度、运营良好、服务优良、监管到位的可持续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何为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的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的服务。服务的内容包括生活照料与医疗服务。
一、居家养老的优势及可行性
1.符合老年人的意愿。生儿育女,老人在家享受天伦之乐是我国历来所推崇的。而且由于地缘文化、血缘联系、经济联系根深蒂固,老人更愿意在自己所在的环境中养老。
2.符合社区的发展需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西方先进思想和理念的深入渗透,现在的社区和以前的社区有着质的区别,不再只是被称为“居委会大妈”,现在的社区开始注重培养高素质的社区管理人员,积极为社区的有效运行储备优质的人才。有的社区已经开始向社会公开招聘人才,以便提高社区的管理水平,丁蜀镇从2008年开始向社会招聘社区干部,公开招聘已经有5个年头了,从起初的招聘人员4个到现在每年要向社会招聘具有本科学历的大学生社区干部15名,不断积极扩充社区人才队伍;有的社区还有计划地安排社区管理人才到大学学习从事现代社区工作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还有的社区直接吸收一批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来提高社区的服务质量。
3.我国已形成了一套社区管理的组织基础,并有相关成熟经验的借鉴。各区的街道办事处、居委、村委在居家养老的管理、服务方面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系统、规范的管理方法。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已形成了开展社区养老服务的较为完善的组织体系,例如,北京每一家庭户都由明确固定的居委会所管辖,在这种条件下,社区养老服务将会很快进入每个老年家庭中。在发达地区的社区有了一些关于居家养老成功经验的积累,近年来各地在推进机构养老的同时努力探索适应大多数老年人需求的养老途径,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已初步形成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所以我们丁蜀镇在这种优势的前提下,可以借鉴成功经验,来发展符合丁蜀镇实际的居家养老,从而缓解丁蜀镇的老龄化问题。
4.符合现实情况的需求。作为机构养老,政府将花大力气投入大量的人力、精力、物力将原来老的青校改建为新的敬老院,从而扩大丁蜀镇的养老规模。旧的敬老院所能容纳人员仅仅不过百人,即使是新建的敬老院所能容纳的人数也只是数千人,但与丁蜀镇数万老人相比是杯水车薪。而传统的家庭养老更是如此,现在大多数的80、90后都是独生子女。一对年轻夫妻至少需要照顾4个老人还有自己的孩子,他们的压力是相当大的,因此居家养老成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5.居家养老收费低廉,服务范围较广,所以用其来缓解老龄化具有效益好、见效快的特点。1996年,美国入住养老院的老人数量仅为居家服务老人的十七分之一,但护理费用开支总额达到800亿美元,比居家老人的护理费用总额高出1.6倍。从养老机构床位的成本来说,以上海为例,建造一个设施条件良好的养老机构,平均每张床位的成本也在10万元左右,一个200多个床位的养老机构,就意味着2000多万元人民币的投入,还不包括建成后运作费用的补贴。从养老机构的收费来看,以北京市为例,对生活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城区和乡镇养老机构每月人均入住费分别为817元和600元,而对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乡镇的收费标准为950元左右,城区则高达1200元,而老年人中绝大多数为中低收入者,大部分老人,尤其是对于农村低收入的老人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居家养老的收费标准更适合于普通老年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从而可以使更多的低收入老人也能享受到养老服务。
二、居家养老的困境
1.居家养老仅仅只是停留在文件和台账中。笔者相信很多村、社区都已经、正在或即将创建居家养老服务社区、服务村。但是现阶段我们所谓的居家养老很多只是停留在了纸质材料或者台账中,有些村或者社区即使有居家养老的相关设施设备等硬性材料,也只是仅供居民或者领导参观罢了,真正实施居家养老的又有几个呢?
2.组织体系行政化色彩浓重。现阶段的社区可以被称之为小政府,他们更像是政府的设置机构,来负责处理政府行政工作的大小事宜。就我所了解丁蜀镇的社区工作者的工资是由我们丁蜀镇镇政府发的,每个月20号由会计做好账目,将工作人员的工作转到他们的工资卡上,村委还好,尤其是社区所有的日常开支都是由政府提供的,自己并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然而组织体系过于行政化会带来很多的弊端,就会使得社区居民只是简单地冲淡了服务的受助者,从而加深了受助对象对政府的依赖性,不利于培养社区居民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心,这与社工“助人自助”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3.领导的重视程度。此时我们丁蜀镇正在高速发展的时期,高铁新城的建设、环境卫生整治花去了政府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确实政府也就没有过多的精力和金钱投入到解决老龄化的问题中。
4.资金的问题。建设居家养老是需要大量资金的,不仅是硬件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人才服务等软件设施上也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居家养老建设是一项低利润甚至是零利润的事业,很少有企业会参与,这也就意味着政府是居家养老的主导,政府需要大量的金钱投入,然而政府的资金相对有限。
5.居家养老的人才服务不到位。要支持居家养老不仅需要相当实力的资金作为后盾,更需要有专业的服务人才队伍。现在我国的社工队伍相对较少,2010年度全国拥有社工从业资格证的社工不足25万,我们丁蜀镇拥有社工从业资格证的社工不足20人,有些拥有社工证但是对于真正意义上受过专业知识培训的社工又有几个呢?现在的护工也大多是没有退休的阿姨,在与他们的交流中了解到,如果有退休金的话他们是不会来做这种工作的。
6.养老的方式和内容上也存在问题。现在中国的居家养老,其服务面仍然很狭窄,大多数的服务设施只适用于低龄和身体较健康的老人使用,很多设施难以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而农村的居家养老更要远远落后于城镇社区。
三、完善居家养老的方式
1.付诸实践。即使现在有很多困难和障碍,如果一味只有畏难情绪,一直不愿去做,不愿去迈出第一步,那么再好的办法也将是一纸空文。作为社区、村的我们,可以试探性地迈出一小步,如定期组织志愿者队所在的老人定时、定点上门服务。如果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就应该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分部瓦解,那么再难的难题都将不再是问题。
2.政府的支持。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和措施,对于做得好的社区给予适当的鼓励。对于愿意出钱、出力的企业给予相应的荣誉或者税收上的优惠。政府也可以通过购买专业的社工服务,让服务质优价廉的民间慈善组织进入居家养老领域。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的压力,更将先进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带入丁蜀镇。2012年笔者在南京参加过一次社团展销会,来参加的社团,他们的服务领域、对象、工作方式、服务理念各异,许多街道、社区、政府机构甚至是企业当场就签了服务意向书。看到民间社团的蓬勃发展,也为我们传统的政府主导的慈善事业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3.通过奖励、增加补助、提高工资等方式来提高社工和护工的工资水平(2013年丁蜀镇社会工作者的年收入26600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稳固社工队伍,政府也意识到了现在社工的工资相对低,政府也在努力每年在原有的基数上提高10%的工资收入。显然这是相当有效的,现在的社区干部的招考达到接近20:1的录取比例。
4.社工服务人才的培养。作为社区、村工作人员应该提高思想觉悟,不仅将社会工作者当作一份职业,更当成一份任务,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提高自己的专业业务能力。镇政府也可以定期由高校等地方引进专业的社工师,来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从而提高整体社工的综合素质。形成一个金字塔模式,再由社工向其他社工进行培训,不断快速扩大社工队伍。
5.发挥老人自身的优势。现在老人渐渐意识到养老不仅仅要靠政府,也需要老人自己来出力。老人养老互助组、组团养老层出不穷。
或许居家养老已经不再新鲜不够创新,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做好、做强,笔者相信一定能成为丁蜀镇人一个亮点,为丁蜀镇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王金元.城市老人居家养老的现状与对策―以无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例[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
[2]田国秀,曾静.关注抗逆力-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领域的新走向[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26(1).
篇2
一、强化舆论宣传,推进老龄工作健康发展
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采取制作板报、条幅、座谈、讲座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老龄化形势、老龄工作方针政策、老年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优化老龄工作环境。
2、开展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评选表彰“南关区十大孝亲敬老家庭”活动,主动协调新闻媒体对涌现出来的敬老好典型的宣*传,努力营造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3、积极总结推广老龄委成员单位、基层社区和农村开展老龄工作的典型经验,推进老龄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认真做好《吉林老年报》的征订工作。
二、以民生工作为主线,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1、抓好特困老人助养工作。按照市老龄办助养金“1比1”匹配政策,按时为特困老人发放助养金,努力扩大助养面。
2、进一步做好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发放工作。按时发放高龄老人生活补贴,规范管理,统一制定《高龄老人季度走访工作手册》,防止高龄老人补贴漏报、瞒报等现象发生。做好百岁老人的春节慰问工作。
3、开通“绿色通道”,方便老年人办*证。对于家在区政府附近的老年人,可以不到社区直接到老龄委办理老年证;对于身体不便,不能办理老年证的老人,街道社区老龄工作者亲自到家里现场办公,热情服务,任劳任怨。
4、加强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协助民政部门抓好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工作,参与谋划,积极扶持,重点抓好养老服务员公益岗位、空巢老人日常服务,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广泛开展老年文化体育活动
1、以开展敬老月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社区、村组织和老年文体群团组织的作用,开展好老年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2、积极参*加市老龄办举办的“快乐夕阳红”老年旅游,“千名老人看长春”等大型活动。积极参加省老龄办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
3、积极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努力办好老年大学,对区老年大学要在办学方向及方法上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确实把老年大学办成有社会影响力,深受老年人欢迎的一所学校。
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围绕当前老龄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理论探讨和研究。
1、开展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方式的调查,全面了解农村老人养老、医疗、文化生活、老年维权等方面的情况,剖析影响农村老龄工作开展的瓶颈及解决问题的措施。
2、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长效机制的调查,深入了解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推动全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和建议。在巩固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五、加强老龄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
篇3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西安发展;居家养老
项目资助:西安市2013年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人口老龄化下适应西安发展的居家养老保障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3PH30)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人口老龄化下适应西安发展的居家养老保障模式研究
收录日期:2014年3月26日
一、西安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特点
早在2000年西安市老年系数就已超过10%,达到了国际通行的人口老龄化社会标准,西安从此步入老龄化社会。西安市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四个显著特点:一是人口快速老龄化。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07年老年系数依次为5.45%、7.26%、7.94%、10.23%、13.77%。截至2012年底,西安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20.6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14.11%,并且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期。二是老年人口高龄化。2010年西安市80岁以上老人占全部老年人口的11.38%。三是老年空巢家庭越来越多。空巢家庭是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不一起居住,西安市老年空巢家庭已经占到老年家庭总数的57.2%。四是老年人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因为西安市老年人口文化层次比以前更高,老年人的需求越来越多样。五是未富先老。目前,世界上老龄化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至少在1万美元左右,而西安市在进入老年型时人均GDP仅为1,000美元左右,相差甚远。西安市老龄化进程超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且未富先老的特点会一直持续到本世纪中叶,巨大的老龄人口规模使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漫长而又艰辛。解决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对西安市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建设和谐西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老龄化对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口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其自身结构的变化必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一)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必然会造成劳动力资源相对减少、劳动力内部结构高龄化。作为生产力基本因素的劳动力,其数量的多少及所占比例,对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持续影响。在国外一些比较早达到老龄化的国家,由于越来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早已涌现劳动力短缺现象,他们只能大量地依赖外国劳动力的移入来支持本国经济的发展。从历年西安市统计年鉴分析,西安市虽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但由于人口基数比较大,育龄人口越来越多,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外省市劳动力大量入迁,因此西安市劳动力资源当前仍十分丰富,在一段时期内,还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问题。但随着少年儿童人数的减少,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剧,中国人口红利时期将很快结束,用工荒将在西安乃至全国很快出现。
(二)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在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中,人是最重要的。一般认为,适度的人口数量、优良的人口素质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是劳动人口老龄化后,劳动能力日益衰退,很难从事繁重的劳动和快节奏的生产;劳动人口高龄后,接受新的技术能力比较差,不利于推广新技术,进而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制约新兴产业的发展进程。因而,人口老龄化将会抑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三)人口老龄化对储蓄投资的影响。在人不同的生命年龄周期,人们的消费倾向、储蓄倾向必然有所不同。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用于生活和医疗等方面的消费支出与日俱增而收入减少,所以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会逐渐减少储蓄。因此,从平均储蓄角度分析,人口老龄化会大大降低总的储蓄水平,且会抑制储蓄率的提高。另一方面随着老年人的增加,国家势必要拿出更多更大量资金用于老年福利设施的改善、医疗保障金和退休金的支付,这些社会消费基金的增加自然引发国家积累基金的减小,从而影响国家投资规模,从而限制经济社会长期发展。总之,老龄化会引起社会消费增加、储蓄减少,从而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四)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障的影响
1、人口老龄化加大了养老保障需求,而养老保障需求的加大将使西安市总人口的经济负担日益加重,国民收入中消费基金比例扩大,投资率、积累率下降,使得经济发展速度减慢。
2、家庭养老方式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家庭养老是老人和子女一起生活,便于给其照顾和关怀。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如今第一、二代独生子女正进入婚育年龄,他们组成的家庭形成一种全新的“四二一”家庭模式。1对夫妻养活自己的同时需要赡养4位老人、抚养1个孩子。年轻人在经济上虽能供养老人,但在对老人生活照料方面,由于现代化生活生产节奏不断加快,导致时间精力有限而力不从心。在老龄化社会,特别是在城市空巢老年人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如何变革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方式,探求一种方便、经济、更为适宜老年人生活需求的养老方式,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三、当前西安养老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机构床位少、入住率低。截至2012年底,西安市共有养老服务机构111家,养老总床位为2.4万张。按照现有情况计算,目前所有养老床位仅能满足全市2%%老年人的需求。即便如此,由于一些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低、设施不齐全、档次低等各方面原因,无法满足老年人需求,养老机构入住率仍较低,年末在院人数7,554人。
(二)1/3的老人有社会化照料需求。通过西安电子城太白社区的抽样调研报告显示:城市老年人平时饮食起居靠自己做的占74.31%,配偶照料的占26.38%。老年人最喜欢的养老方式依次是:和子女一起居住由子女养老的有49.2%;入住养老机构的有20.6%;由社区或社会组织提供生活照料服务的有18.5%;请保姆照料生活的占3.1%;其他养老方式为11.7%。根据调查结果,有57.2%的城市老人居住方式是独居或夫妻同居,西安城市空巢老人家庭比例略高于全国大众城市56.1%的平均水平。“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有社会化生活照料服务方面的需求,空巢老人的比例更高一些。”因此,在生活照料服务方面,城市老年人以自我照料、配偶相互照料的方式为主,子女照料弱化,社区与社会居家服务供给缺乏。随着年龄增长老人照料自己开始困难起来,因此老人有社会化照料的需求。
(三)心理孤独是老人一大病。精神文化服务方面,抽样调研报告显示,虽然有大部分社区或社区附近建立了老年人活动室供老年人打发老年生活,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但老年人的文化精神生活主要还是自娱自乐。因为老人与子女思想观念、生活习惯不同和年轻人忙于工作和社交,导致很多老年人与子女沟通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或者缺乏沟通,因此,老人偶尔或经常有孤独寂寞感,他们内心深切渴望被关怀、心理慰藉需求大。
总之,在调研今后会选择什么养老方式时,很多老人给出的回答都是 “金屋银屋,不如自己的土屋”。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城市老年人具有强烈的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部分城市老年人具备了一定的居家服务经济承受能力。针对以上现实问题,西安市急需推进居家、社区等养老模式,提升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水平,真正造福老年群体。
四、人口老龄化下适应西安发展的居家养老保障模式探索
欧美各国在应对老龄化的长期实践中提出了“回到家庭中去”的口号。“回到家庭中去”的养老方式,就是政府可以不必花过多的资金建设集中的养老设施,而是让老年人生活在自己所熟悉的住所和环境中,政策鼓励和扶持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街区社区居家养老机构的服务,给老年人提供购物、清扫、护理等日常上门服务的生活照料,让更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安享晚年。居家养老保障模式在欧美国家实行之后效果良好。借鉴国外高龄化社会国家社区照顾的经验,我国也提出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应对我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
目前,居家养老服务也是西安市主推的养老模式。西安市有642个社区,如今已在165个社区试点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且均已取得良好效果。作为西安市民政局试点的居家养老服务点,2008年莲湖区政府开始以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化机构和社区为主体,通过整合区域内司法、就业、卫生、民政等政务服务资源和超市、餐饮、维修、配送等便民服务资源,建立区级服务平台和社区服务平台,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方面服务。
1、在服务形式方面。具体包括有老人信息咨询、家政服务、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紧急救助、配送递送、特约服务、设备维修、物业服务、温馨提示、助餐服务等130多项服务。
2、服务对象方面。一是对政府援助的孤寡、伤残、特困、高龄等“重点”老人,由政府出资为他们提供生活照料、家庭保洁、康复按摩、精神慰藉等无偿服务;二是对辖区有支付能力的老人,实行有偿和低偿的养老服务。
3、技术支持方面。从2010年9月莲湖区投资160万元开始筹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中心。该信息中心以965668服务热线和网站形式,为老年人和社区居民建立现代化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快速、便捷的现代化手段,实现老年人和服务机构的快速对接,使老年人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固话、移动、网站三种形式得到130多项养老服务。这种全天候的和全方位的呼叫服务系统,可以快捷有效地解决居家老人的生活照料问题和安全事故预防救助问题。
4、服务管理方面。建立区级服务平台和社区服务平台。区级服务平台由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中心和莲湖区如亲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组成,主要为老人和居民提供“送上门”的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站组成,主要是为“走出门”的老人提供服务。服务站有社区工作人员、公益性岗位人员及志愿者,他们为老人提供午餐服务、文体娱乐、医疗保健、精神慰藉和法律咨询等多方面的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使能走出家门的老人更好地参与社会,融入生活。两级服务平台的建立既满足了老年人不同的需求,也为全区老人提供了多样化的养老服务。
虽然社区居家养老方式解决了很多老人的养老问题,但是目前西安市社区居家养老方式的发展还不够完善,还存在一些制约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发展的问题。
1、资金不足成养老服务站普遍问题。目前,西安市已开展运作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性质多为民办非企业性质,财政支持力度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居家养老服务站点所需场所设施、人员培训等的资金投入需要。尽管社区竭尽全力,但因为地方小、经费少、人手缺等原因,居家养老服务想要为老人提供更多的服务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进而无法保障老年人的养老质量。
2、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不仅应该在城市推行,农村也应该尽早试点推进。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到,“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具体到养老上,老龄化比城市更严重的农村应该是重点也是难点,但再难也要让农村老人享受到发展成果。目前农村中青年一代大多外出务工,因而照顾老人的任务主要地落在农村留守妇女的肩上,她们除了辛勤田间耕作、做家务外,还的教育孩子、照顾老人,精力都非常有限,这导致了农村的养老无法得到保障,养老纠纷时有发生。有些地方甚至产生了很多农村空巢老人。农村家庭养老现状堪忧,亟待解决。
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探寻消除社区居家养老方式存在问题的方法,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顺利变革。
主要参考文献:
[1]史文静.城市居民养老模式变革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西安社会科学,2012.6.
篇4
[关键词]“90后”;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产业;社区居家养老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151
[中图分类号]C9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6-0-01
1 我国“90后”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需求
根据联合国的人口统计数据,中国将在2024-2026年前后进入老龄社会,而城市由于经济技术发达、医疗水平高、人口的出生率比较低,老龄化问题也比较凸显。城市老龄化问题的原因十分复杂,带来的影响也渗透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而这其中“90后”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也很值得关注。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到目前已经有30多年了。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深入实施,我国的独生子女人数也达到一定的规模。与此同时,他们内部结构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目前,城镇“90后”独生子女逐步大学毕业,有的甚至组成“四二一”模式的家庭(“四二一”模式家庭是指,一对独生子女结婚生子后,家庭结构组成:4个父母长辈、1个小孩和他们2人。两个年轻人要负担起4个老人的养老重任和至少1个孩子的家庭压力)。其父母将逐步步入中老年。从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问题可以预想,这些家庭面临的问题不在少数。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90后”的思想和理念与老一辈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由于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接受网络和信息技术非常快成为“90后”的特点。
城镇“90后”独生子女父母年龄主要集中在40~55周岁之间。从居住情况来看,大部分的父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从经济状况来讲,城市独生子女父母绝大部分可以维持基本生活。城镇“90后”独生子女父母对自己的子女比较爱护,孩子承担起家庭责任的年龄推迟,对家庭的责任感不高。目前城镇“90后”独生子女父母有的临近退休,具备工作能力,且身体状况良好,生活能够自理,尚未步入老年阶段。但是,目前的“85后”和“90后”是从小成长在核心家庭中(核心家庭指两代人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的成员是夫妻两人及其未婚孩子),很多人受到父母家长的呵护多于责任的承担,所以他们之中的很多人还没办法真正独立,无论心理层面还是经济层面都会有些依赖父母。城镇“90后”独生子女父母通常会选择动用自己养老储备的资金帮助子女买房结婚,并不求子女经济上的回报。因此不可避免地减少了自身养老储备,产生代际之间的经济负担,对其晚年的养老选择以及消费造成影响,降低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
城镇“90后”独生子女父母的特殊之处在于子女人数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易“阻塞”。在面临困难时,主要依靠家庭力量进行解决,直接影响他们养老时所能够获得的帮助程度,同时也给独生子女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较大的压力。从目前独生子女的父母与社区关系来看,两者关系较为疏远。联系不紧密也是养老社会化“阻塞”的原因之一。另外,养老的支持面临不确定性。目前大部分父母具有自我照料的能力,并且配偶之间相互照料,能满足日常的生活需求。因此,子女对父母的照料能力以及意愿无法有效体现出来,而且独生子女从小成长在相对特殊的环境之中,其照料的能力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2 我国城市“90后”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的应对措施
针对于以上的养老需求和社会现状,当前养老措施该怎样调整和发展,而社会各界又该怎样做呢?
2.1 提倡社区居家养老
基于中国父母和子女的观念,很多人还不愿意到专门的养老机构去,一些独生子女也想让父母在自己的身边养老。但现实问题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90后”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工作责任、婚姻和养育子女的责任,倘若对父母事无巨细地照料,会压力过大,甚至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对此,目前在中国新兴的社区居家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生活习惯,选择居住在家庭中安度晚年生活的养老方式。它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其中,创办老年食堂是开展社区居家养老助餐服务的重点和难点。
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老人可以住在家中,有家的归属感,同时还可以到社区参加具体的活动,使其能够融入社会。
2.2 发展养老产业
目前,很多养老政策的制定和养老计划的提出主要依靠政府层面,就社会而言,适当的发展一些老龄产业也是很好的选择。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国家已经有所突破。社区照顾首先在英国应运而生,老年护理保险制度也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现。这些制度在西方国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多城市有经济能力去发展这些产业;随着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的不断发展,中国也会有一批专业的社会服务和工作人才,为这些产业的发展提供很好地支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养老产业还是属于起步阶段,产业的项目比较单一,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 结 语
“90后”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可以采取社区居家养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同时应该大力发展各种各样的养老产业,比如:老年大学,老年旅游等。这些新型的养老方式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还可以解决独生子女因工作繁忙不能对父母进行事无巨细的照顾的问题。虽然,这些方式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未来,这些方式是适应发展趋势的,有非常好的前景。
主要参考文献
篇5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1.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人口老龄化( population aging) 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国际上通用将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的比例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1]。
2000年,我国农村与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分别为10.9%和 9.7%,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城市高出1.2个百分点。到2005年本文由收集整理,全国1%人口抽查数据表明,我国城乡人口老龄化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2]从总体上看,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差异也很大,农村老年人口不管是数量还是比重都大于城市。据统计,200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3%。按城乡分,2008年我国城市、镇和乡村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 9.66%、8.77%和9.79%。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77648705人,占总人口的13.26%。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93个百分点[3]。
2.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差异
曾毅(1991)认为,城市中由于人口生育率快速下降,引起人口老化,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则不仅有利于城市化的进展,更对城市年轻人口的补充有一定作用。陈桓(2002)指出农村人口迁入城市的不仅仅是年轻男性,许多年轻男性都是带着妻子和孩子离开家乡,进入城市生活。杜鹏、王武林(2010)认为人口老龄化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影响,即生育、死亡和迁移。但是由于中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迁移,使得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城市与农村的老龄化差异加大。杜鹏(2011)指出,农村青年人口向城市迁移使得农村老龄问题要高于城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农村地区的老龄问题要比城市地区的老龄问题更加严峻。李本公(2011)农村老龄问题逐渐得到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目前快速老龄化已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而农村人口的过快老龄化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典型特征,国际社会并没有应对超过1亿人口的农村老年人老龄化问题的经验和理论模型。
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
1.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缓慢,制度出现“碎片化”
张翠翠(2010)认为我国城乡之间、城市内部均存在两元分化。养老制度出现碎片化。党俊武(2011)指出,老龄人口比重增加、适龄劳动人口减少,农村人口年龄结构提前进入重度老龄化的平台期。我国农村出现未富先老的状况,不能承受快速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虽然农村已经开展新农保和新医疗,但是和城镇相比,农村的保障制度起步晚,制度建设不完全,存在很大问题。徐晓(2012)我国目前实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缺乏公平与统一性,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户籍的人口的养老保险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养老制度,难以实现公平与统一。
2.社会养老资源总量不足,出现结构性困难[4]
李辉等(2012)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越来越快,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超过了养老资源的储备,我国社会养老资源的总量严重不足。冯月菊(2011)在甘肃省的一项调查中指出,甘肃省严重缺乏机构养老,床位不足,有需求的老人入住困难等问题重重。阎青春(2011)指出应深入研究和掌握农村老年人养老面临的现实问题和迫切需要,根据调查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
3.养老金增值保值争议不断
郑秉文教授于2010年7月披露研究结果:我国养老金缺口大约为1.3万亿人民币。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以及随着物价提升,养老金的提高会进一步加大养老金缺口。徐晓(2012)在我国当前情况下,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和管理存在着诸如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投资环境不良、投资渠道狭窄等问题,养老保险基金由于监管不严、管理不善,甚至被一些政府机构非法挪用,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困难,不利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4.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困难重重
李辉等(2011)指出二元结构下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差异很大,城市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趋于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则刚刚起步,这为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带来很大困难。何平(2009)认为,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难点在于“利益难以平衡”,城乡统筹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现实利益的调整问题,涉及地方财政的责任担当问题和一个省之内各个统筹地区之间的利益调整问题。
三、学界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策略
1.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郑功成(2004)倡导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老龄化下的养老保障体系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确保制度的高效率,稳运作,欠公平的社会保障只能适得其反。张翠翠(2010)认为应该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才能养老保险制度真正解决老龄化问题。邬沧萍等(2011)指出应与时俱进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养老保障体系,这样才能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
2.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必要时延迟退休年龄
徐晓(2012)认为应该根据现实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推迟法定退休年龄,严格控制提前退休并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对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基金的增收减支有重要意义。严志钦(2011)提倡延迟退休他认为,此举有利于养老基金的平衡,延长退休年龄可以增加养老金积累年限,并减少养老金的支出年份。
3.推行居家养老服务,强化社会化养老服务
王顺东(2007)认为政府应当加强其主导作用,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财力和人力的投入力度。冯月菊(2011)“鼓励居家养老方式,开展老龄研究与监测居家养老还将是我国农村今后养老的主要形式”。赵宝华(2011)认为养老应从两点出发:一是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不仅仅关注老年人的物质层面,更应该让老年人有一个安乐晚年。二是健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居家养老模式,增强老年人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
四、文献述评
笔者对老龄化背景下出现的养老问题及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策略进行梳理后发现,以往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多定性分析,少定量分析
虽然我国关于人口老龄化的研究也运用了数理模型,但仍缺乏必要的理论深度,而使得对人口老龄化下城乡养老困境应对策略的研究多停留在描述性分析与现象解释的层面上。我国对人口老龄化的研究,应该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使得研究更加具有理论深度。
2.多宏观层面的规划,缺少应对老龄化的微观层面的计划
在对各类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学者们多从宏观层面规划人口老龄化的应对策略,很少深入社区去研究老年人的确切需要。延迟退休年龄、推行居家养老等措施不能适用全国所有地区。应该因地制宜,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通过深入调研来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
篇6
瑞士、美国、加拿大是世界上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其养老政策、保险制度等趋于完善,资源配置较为合理,三国养老服务的做法和经验,对国内构建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模式多样化和投入多元化
在对三国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进行了走访,并与三国老年问题研究专家、养老机构管理人员、政府官员和社会养老团体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后,笔者发现,目前这些国家的养老模式主要有三类:一是托养式――机构养老模式。根据身体健康状态、生活自理程度及社会交往能力,老年人被分为自理型、半自理型和完全不能自理型三类。不同类型的老年人入住不同的养老机构,与之对应的主要有养老院、护理院和临终关怀机构等。
二是会员式――社区互助模式。美国波士顿的比肯希尔社区,采取的就是社区联盟会员制养老形式,即在社区范围内,老年人缴纳一定的费用成为会员,就能得到社区提供的各种服务和照料。这一联盟由老人们自我经营,是一种有别于社会服务机构养老的互助型养老服务。
三是援助式――居家养老模式。据美国退休人员协会的调查,90%的老年人希望留在自己的家中养老。加利福尼亚生活协会为老人提供的服务包括整理花园、修理栅栏和窗户、递送生活用品及载送老人到银行、陪同散步等。
在瑞、美、加三国,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把养老服务视作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形成了多元化投入的格局。目前,这些国家的养老服务机构主要有政府主办的示范性养老机构、营利性私立养老机构与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三类。
瑞士卢塞恩市只有40多万人口,而由政府主办的中小型养老机构就达110家。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养老服务业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社会投资的养老产业。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约占养老机构总数的25%-30%,主要由慈善组织、社会公益组织(基金会)和个人兴办。非营利养老机构自主运营,政府向其购买服务,并采取税收优惠、经费补贴政策予以扶持。
个性化服务涉及心理护理
瑞、美、加三国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运营和服务都有专门的制度规范,特别是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服务设施和服务技术标准。具体体现在:
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美国卫生部规定,包括养老服务机构在内的所有服务机构都要建立和实行标准化报告制度,其相关信息和评估结果将用于检测服务质量和老年人的满意度。
高标准的服务质量。加拿大多伦多市有专门的评估团队对入住老人进行评估报告,评估和老人的支出是联系在一起的。
宜居幽雅的设施环境。瑞、美、加许多养老机构以花园式、酒店式的设计,为入住老年人提供了一流的居住环境和康复条件。美国加州的Sunsise养老院装饰高雅、景观优美,一位入住老人的家人告诉我们:“这里给了老人一种高品质的生活,而这是我们无法给他的。”
瑞、美、加三国的政府不仅投入了大量的经费,还建立了完善的服务网络。有尖端的老年医疗护理机构。加拿大多伦多市巴耶克瑞斯特养老服务中心始建于1918年,是北美最大的、由政府主办的,集老年学研究、老年康复、老年医学研究、养老于一体的养老机构,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关注减轻老龄疾病和损伤中心。其急症转移治疗部的专业团队能全天候24小时为65岁以上老人提供专业化的医疗服务支持。有严格的养老护理职业准入制度。瑞、美、加三国全部实行养老护理人员和护工持证上岗制度,养老护理人员或护工需经过正规的职业培训和考试后才能取得执业证书,而这些人员的培训是养老机构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还有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护理设备,这些先进设施被用在各种护理服务中,如非自理老人的自动转移系统、特殊洗澡设施、专用便器等。
“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渗透到了养老服务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老年人精神慰藉方面。这三个国家在服务设计上注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护理。巴耶克瑞斯特养老中心实行“一站式养老”,配有一定比例的专业心理咨询人员,通过对每个老人的状况进行评估,为他们设计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并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养老院还经常组织各类文化娱乐活动,帮助老年人排解孤独。
同时,养老机构会充分考虑老年人的情感需要。美国加州的疗养院运营商推出“结伴生活”方案,将有相同背景或兴趣的老人搭配在一起,鼓励他们一起参加活动,帮助老年人较快地适应新的团体。比肯希尔社区为会员提供周到的生活援助服务,一位94岁的老人就在社区找到了一位愿意陪同他散步、天天打电话聊天的志愿者,还能不断收到志愿者寄来的节日礼物。
统筹资源的难点
就美国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而言,政府、社会组织、投资公司三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伴相生关系,这种社会化的养老服务模式有利于资源整合。国内一方面要继续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公共财政的主渠道作用,加大公办养老设施建设的投入;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扶持和加快推进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发展,努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建设的积极性。
在中国,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分属于民政系统和卫生系统,二者的发展都面临着困境:一方面,养老机构普遍缺乏医疗资源;另一方面医疗机构特别是三甲医院里人满为患,一些老年患者长期“押床”,一、二级医院却有不同程度的病床空置。为此,民政部门可加强与卫生行政部门的沟通协调,采取签约医生制等方式,提供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在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设置标准医务室、配置全科医护人员,探索护理型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实现资源与功能共享,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参与养老机构建设。
篇7
(一)河南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特点
从全国来看,由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比较大,人口老龄化程度和老龄化速度差异也比较大,基本上是由东向西呈梯次降低的状况,东部发达地区远远快于西部欠发达地区。11月1日,河南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24%,远远超过衡量老龄化程度的世界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目前,河南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老年人口比重和老年抚养比将逐步上升。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河南省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4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6.96%。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河南省65岁及以上人口为77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24%,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上升了1.27个百分点。
第二,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明显,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老年人口多数生活在农村。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老年人口主要分布于城市,河南的情况则不同。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和农业大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是河南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特点。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城市高出0.71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是农村青壮年劳动人口迁移和流动到城市从事务工经商、参加学习和培训等。
(二)河南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根据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河南省老年人口总量将由的771万逐渐增加到2050年的2432万人。老年人口规模庞大,将成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群体。老年抚养比将从的10.4%上升到2050年的40.06%。
二、河南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对劳动力数量和结构的影响
老龄化对劳动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年龄结构。一般而言,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从而导致劳动力短缺。河南的老龄化特点具有规模大、速度快等特点都对劳动力的供给产生深远影响。根据预测数据,河南2030年以前0岁-14岁、15岁-64岁和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组人口变动情况,呈现少儿人口比重逐步下降,老年人口逐步上升的趋势,而劳动年龄人口则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在2015年以前不断上升,此后则处于下降态势。从短期来看人口老龄化还不会给河南劳动力市场供给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由于河南的老龄化速度快,河南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比较优势局面也将在2015年前后结束。我们应该认识到河南省劳动力短缺是必然出现的现象。
(二)对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老龄化带来的是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与之对应的就是老年人口大量增加。老年人口的增加抑制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生产率上。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老龄化造成老年人体力或精力下降,反应速度变慢,劳动能力衰退,不宜继续从事繁重的劳动和快节奏的生产,从而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二是与年轻劳动力相比,老年劳动力容易生病误工,加大企业经济负担,不利于企业增加利润,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三是劳动力高龄化后带来的知识老化,这将会给技术更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一定困难;四是科学史表明,青年人才对科学的创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天才大多是在青年或中年时期出成果的。
人口老龄化问题尤其是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对农业的基础地位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河南农业基础地位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稳定,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稳定。由于城市经济发展引起的农村劳动力流动主要是劳动年龄人口外出,农业劳动力的老化,导致现有农村的农业的人口减少,并且在农业中的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这不利于河南省农业产业的发展。第二产业中有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劳动力的年龄要求比较严格,目前沿海地区已经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状况。无论劳动力短缺是结构性的短缺还是数量的短缺,都说明适合这种产业的劳动人口在减少。随着河南的经济发展,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适龄劳动力的减少将会对第二产业的发展带来影响。
(三)对养老保障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于社会养老负担的方面的影响可以通过抚养比来进行衡量,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是劳动者和非劳动者人数之比,实际上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一般以百分数表示。它表明,从整个社会来看,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多少非劳动年龄人口。河南人口抚养比在未来50年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老年人口抚养比则从13.7%上升到54.6%,上升了40.9个百分点。同期,少儿人口抚养比下降,少儿人口抚养比从1990年的43.1%下降到2050年的28.8%,下降了14.3个百分点。由于老年抚养比增加的速度远远快于少年抚养比的下降速度,导致总人口抚养比从的56.8%增加到2050年的83.3%。人口老龄化使得劳动年龄人口的经济负担大大加重。
老龄化对养老保障制度的影响还体现在养老金的支出上,随着河南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快,离退休职工也迅速增加,相应的养老金支出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河南的养老负担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农村的养老保障,由于河南老龄化的一个特征就是农村老龄化比城市更加严重,使得农村的养老负担日益严重。目前,农村的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超过城镇。在未来,这一趋势将继续。与城镇相比,农村面对的养老问题更加严峻。
(四)对储蓄的影响
当代西方经济学界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对储蓄的意愿是下降的。我国的学者通过实证研究也发现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从2020年前后开始,我国将由目前的高储蓄率国家逐渐转变为一个低储蓄率国家。老年人口比重每上升1个百分点,储蓄率可提高0.37个百分点,远远不及劳动年龄人口每上升1个百分点,储蓄率提高1.47个百分点。老龄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老年人自己的储蓄减少,而且还会影响到家庭中年轻人的储蓄行为。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基本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老年人口的增加对于家庭来说消费呈现增加的趋势。随着老年人的消费特别是医疗费用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储蓄减少的同时,将会影响到下一代人的消费和储蓄行为。河南人口预测数据表明未来少年人口的数量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也就是未来老少扶养比的总体是增加的,人口负担系数的增加必然会减少家庭的储蓄。
(五)对消费的影响
按照消费经济学理论来说,消费水平的基础是收入水平,一般来说,老龄人口退休后,由于所领取的退休金、养老金只及原来工资活薪水的50%或70%,有的甚至更低。老年人口的消费水平一般要低于劳动年龄人口的消费水平,老年人的消费倾向较劳动年龄人口低。现有研究的结论中一般认为老年人的消费是劳动年龄人口80%,也就是老年人的消费系数是0.8,这个数字在数据上可以得到比较好的估计检验。
三、应对河南人口老龄化的对策与建议
人口问题是河南的基本省情,人口老龄化问题是河南人口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关系着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关系着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要从战略的角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以积极的态度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更要认真研究人口老龄化可能产生的消极后果,尽量避免或减缓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消极影响。(一)协调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一,加快河南的科技创新步伐。对于老龄化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的解决办法是是刺激技术进步,提高生产力。在人口不断老龄化的情况下,技术进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维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源泉。因此,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刺激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利用河南最后的人口红利期发展经济,为老龄化社会做好经济积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加强对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尤其是对于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的劳动力进行教育和培训。促进河南的经济有劳动力密集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为老龄化社会做好准备。对于老年人也要加强教育培训,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探索实行富有弹性的退休制度,让健康低龄老年人中的高级专家和经济社会高级管理人员及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继续发挥作用。
第三,大力发展老龄产业。老龄化给老龄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利用老年消费的特点来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鉴于老年消费品市场的特殊性,政府应当及时出台正确引导老龄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企业向老龄产业投资,以满足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同时也为经济增长创造机遇。
第四,促进河南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为老龄化积累更多的资金保障。未富先老的人口老龄化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年人口的养老基金及证券、基金投资的保值增值都要求完善的资本市场来保证。这就需要健全河南的资本市场法规体系,加强监管,增加老年人口的财产性收入。
(二)协调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把养老保障放在工作的首位,城市应当继续推进养老保险制度,使得所有老年人都享有老年保险;农村也要积极推进老年养老保险,探索和土地结合的养老保险,一定要加强对农村养老保障的投入,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特别是把农村老龄事业发展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予以重点照顾和扶持。
篇8
关键词:老年人权益保障;状况;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2-121 -05
一、研究背景
截止2014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超过2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5%① 。在经济尚不发达的背景下,如此众多的老年人口给中国的养老保障问题带来严重挑战。另一方面,由于身体的老化和社会角色的转变,老年人有可能成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权益应该得到法律的特别保护,这既是人道主义的需要,也是尊重人权的体现(曾庆敏,2008)。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另一方面也和实施了专门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来保障老年人的权益。但是,现有法律体系对老年人权益保障还存在诸多不足。例如没有真正贯彻“倾斜立法、保护弱者”的原则,对于侵害老年人权益的行为缺乏有效的强制性规定和强有力的惩治条款(赵巧云、张金明,2008),可操作性较低(姚秀盈、曲明,2011;尹涛,2011),因此,司法机关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维护问题时许多条款无法执行、立法目标难以实现(包文捷,2005),也就是说难以做到有法可依。同时研究也表明,现实中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没有得到满足(李志宏,2010),老年人财产权、人身安全、婚姻自由权受到侵害、遭到歧视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有上升趋势(封润华,2006)。现实的问题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背景下,农村老年人权益保障更应该得到关注,因为,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突出。例如,数据显示,中国农村老年人口数量是城市的1.69倍,其老龄化水平是城市的2.3倍,其老年人抚养比为34%,是城市的2.8倍② 。可见农村老龄化形势比城市更为严峻(李辉、王瑛洁,2012)。赵德余、梁鸿(2006)的研究也表明,农村老年人权益保障问题更加突出,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不健全、覆盖率低、保障水平低。肖必恒、孟悦(2005年)指出,农村老年人权益保障存在赡养面大、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基层维权组织能力不足、农村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制观念淡薄,农村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缺乏等问题,建议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完善切合农村实际的养老保障体系、签订赡养协议书、将赡养问题纳入法制轨道、农村基层要切实维护老年人权益的对策建议。姚秀盈、曲明(2011年)则指出,老年人权益保障要向农村老年人倾斜。
与全国相比,江苏虽然是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之一,但其人口老龄化形势较为突出,至2012年底,江苏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424.75万,占户籍总人口的18.89%③ ,江苏省农村老年人口达到800万左右,占其老年人口的57%④ ,表明其农村老年人居多。与其他地区相比,苏北是江苏传统意义上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比例较大、农村老人居多。研究苏北农村老年人权益保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为研究全国农村老人权益保障提供相应的借鉴。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在苏北某地区2个乡镇各随机选取100位农村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200份,有效问卷200份。另外本次研究还对上述调查乡镇的相关干部与工作人员开展了6轮座谈会,讨论农村老年人权益保障机制建设中的重点、难点与建议。
三、苏北农村老年人权益保障现状
(一)“老有所养”(赡养权)没有满足
首先,养老保障主要靠自己,社会保障和家庭供养不足,保障风险大。调查显示,调查对象的人月均收入为655.54元,其中劳动收入(图1)占60.65%,社会保障金占34%(其中退休金占21.80%,农村基本养老金占12.2%),而来自子女的家庭供养则少得可怜,只占2.71%。但是,在社会保障养老中,有退休金的农村老人的比例只有11%,虽然全部农村老人都能领到基本养老金,但是每月只有70元。而靠自己劳动获得收入的老人的比例达到62%(124位)可见,农村老年人的经济保障主要靠自己的劳动收入,而社会保障和家庭供养程度低。
另一方面,在社会保障和家庭供养不足的情况下,农村老人只能拖着患病的年迈的身体获取支持自己养老的保障,这种保障自然存在很大风险。调查显示,调查对象的健康状况(表1)并不乐观,患慢性病老人的比例达到68.5%(137人)。其中,有两种慢性病的占12%(24人);有三种和以上慢性病的占6%(12人,全部为女性老人)。在老年所患慢性病中,高血压比例最高,占患慢性病人数的72.3%(99人)。在参加劳动的124名老人中,65.3%(81名)的老人是拖着病痛的身体在劳动(其中包括一位身患4种慢性病的老人和一位身患3种慢性病以及9位身患2种慢性病的老人),甚至还有两个80岁以上的老人(均为男性,其中一个还有高血压)还在劳动。
第二,家庭与社会化照料不足、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调查显示,家庭照料方面,独居和与配偶一起居住的老人表示没有得到子女照料;与子女一起居住的67名老人中,只有22名,也就是说只有11%老人认为得到了子女的照料。
被调查的地区没有一家养老院,也没有居家养老中心,表明社会化养老不够。另外,全部调查对象中只有36位老人有老年证,只占全部调查老人的18%。而且,这36位老人中只有7位老人认为老年证有实际用处,比如坐车优惠,至于免费逛公园的优惠,大部分认为老年证对于农村老人来讲基本没用,因为农村没有公园可逛,而到城市去逛公园的老人也几乎微乎其微。调查还发现,在被调查的地域农村村级没有任何老年服务设置,在乡镇一级老年服务设置只有一个设在民政事务部门下面的专门负责农村“五保”的机构,也没有专门的老龄工作办公机制,表明农村老年人社会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二)“老有所医”不力
医疗保障方面,调查显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覆盖到了全部调查对象,但同时也有97%(194位)的老人也反映医疗保障水平低、力度不够;表示不清楚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的老人有147位(73.5%),认为报销手续复杂的老人有192位(96%),认为没有得到“新农合”的实惠的老人达到190人,占到90%的比例。因此,在调查生病时谁出钱的时候,显示出只有20名老人表示由医保出钱,只占到全部老人的10%,由子女出钱的人数为22人(11%),由自己出钱的达到158人(79%),两者加起来达到90%,说明农村老人治病费用主要靠自己,老人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好处。
(三)子女和社区提供的精神慰藉不够、精神慰藉方式单一
调查显示,农村老人精神慰藉的来源有孙子女慰藉和邻里乡亲守望相助,而子女提供的精神慰藉不足。客观上,农村老人的子女外出打工,留下自己的子女和老人变成了“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在家相依为命,这在中国的农村是普遍现象,而作为江苏经济不算发达的地区,苏北农村也不例外,其“双留”现象还是比较突出――“一老一小”因为“留守”丧失了本应该得到的照料和关爱。来自子女的精神慰藉主要是电话或者网络,面对面的亲情慰藉比较匮乏,缺乏一些人情味。“老有所乐”满足的方式是邻里相助、聊天解闷。农村老人生活圈子窄,同村甚至邻村的老人之间相互走动多,互相串门比较多,老人之的这种互动能给彼此带来照料和慰藉。
调查显示,有192人(96%)对来自社区基层的精神关爱表示不满意。被调查老人所在农村社区没有一家为老人提供精神娱乐的场所,也没有提供精神娱乐活动,有一些娱乐活动都是老人自发组织的,而且仅限过年过节的时候开展。
(四)人身安全侵害偶有发生
人身安全侵害方面,调查显示,只有6位男性老人和5位女性老人表示经常遭到子女或其他人的辱骂,而遭到殴打的情况分别是0位和2位,男女老人受到辱骂的比例只有5.5%,而殴打的比例只有1%。可以看出,农村老年人人身安全权方面遭到的侵害不是很普遍。
另外,此次调查的老人反映自己在婚姻权方面、财产权方面几乎没有遭受到侵害。只有一位老人表示财产权受到子女的侵害,还有两位女性老人表示被假和尚(尼姑)骗过钱物。居住权方面,被调查的老人中131位老人拥有自己的房子,而且没有发生子女侵占自己的房子的事情,有67位老人与子女一起居住的老人也有自己的独立房间,与孙子女居住的2位老人也是居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所以,本次调查地域的农村老年人的居住权没有得到侵害。
四、苏北农村老人权益保障问题的原因
(一)受赡养权没有得到切实满足的原因
首先,社会保障的投入过低。被调查对象所在市的《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试点实施办法》规定,农村老人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包括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由于被调查老人没有缴纳个人养老金所以就只有领取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主要由政府财政补贴。调查显示,苏北农村老人的基本养老金最低只有每月70元,最高也只有90元左右,只占到老人月收入的12.2%左右。数据显示①,2011年该市为其8.7万农村老年人的基础养老金领取待遇支出为7297.82万元,平摊到每个老人每月差不多70元,而该市政策规定给予每位老人最低60元的基本养老金②也就是说,该市为每位老人提供的财政补贴为10元钱。这一数据表明,该市为农村老人的财政投入较低。
其次,家庭供养方面,子女无力尽责。调查显示,老人子女的年平均收入在3万与4万人民币之间,老人子女收入的第一个主要支出是他们自己的儿女,占其家庭支出的50%以上,第二项主要支出是自家房屋建设,占其收入的30%到40%左右,第三项支出是人情世故等,占到10%到20%左右,所以,正如上述调查显示的那样,子女对老人的经济供养很少。
第三,老人本身对子女的赡养诉求不高。调查显示,虽然子女的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很少,但是,他们对子女供养却表示出很高的满意度,87.5%(175人)对子女的赡养和生活照料表示满意,表示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分别只有17人(8.5%)和8人(4%)。调查显示(表2),只有18个(9%)老人认为养老“是子女的责任”,有14个(7%)认为“不完全是子女的责任,能不让子女养老就不让他们养老”,认为“国家和子女各尽一半的责任”的老人有125人(62.5%),认为“全部是国家的责任”的老人有43人(21.5%)。从这个数据的趋同性可以看出,大部分老人认为国家和子女至少应该各尽到一半的养老责任。
(二)医疗保障不足的原因
首先,医疗保障政策制度不完善。例如,门诊费用报销方面,该市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文件③,规定,老年人在村级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就诊的,只能报销25%,使用规定范围内的药品费只能减免20%。老人在镇级定点医疗服务机构门诊的,规定范围内的医药费按20%比例补偿。在市级定点医疗服务机构门诊的,规定范围内的门诊检查费按15%比例补偿,市级及市级以上医疗机构的门诊医药费不予补偿。而全年每人镇级以上门诊限报100元。住院医药费报销方面,最高只能报销到60%,且规定年度住院医药费补偿最高限额为30000元。另外还规定在二级医院住院医药费在上述标准上降低5%,转往市外的住院医药费再降低5%。所以,农村老人在医疗报销方面的报销比例低。另外,调查显示,96%(192名)的老人表示报销手续复杂,对于文化水平不高农村老人来说很多东西理解不透。村乡(镇)级医疗卫生部门也认为报销不是很方便,例如,该市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文件规定,村卫生室在提供服务时,必须开具由市合管办统一印制的一式三联专用处方,每月向镇合管办报帐或者在向镇合管办换领处方本时,结报垫支费用。名义上实施层层把关,实际上,增加了报销的复杂性,挫伤了包括老人在内的新农合的投保人的积极性。
其次,医疗卫生设施不完善、可及性差、看病不方便。调查显示,村级卫生室(所)和乡镇卫生院步行的距离均在10分钟到半个小时左右,客观的说还是比较方便的④。但是,村、乡医院医疗卫生条件较差,村级卫生室只配有1名医生,服务包括老人在内的全村的村民,乡镇级卫生院也只有5~6名医生⑤,所以医务人员人手严重不够,老人平时生病很难得到及时的医治。调查显示,遇到头痛脑热感冒之类的生病,95%的老人选择忍和扛,如果不得已要吃药打针,90%的选择到附近私人药店买药或者到私人诊所治疗。另外,如果不得已得了大病,必须到条件好一点的县市医院去,那么,又会出现下面的问题:一是,出门不便。家里子女外出打工后使得留在农村的基本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那么到县、市区看病就只能是老人带着老人去看病,孙子女要么留在家里,要么不上学陪着老人一起去,这样对孙子女的生活学习制造不便,于是很多老人的解决办法就是两种,一种是忍着不去看病。第二种就是简单看看,顶多在医院住几天,只要能下地,马上就回家。总之对于农村老人来说,看病不方便。
(三)侵害老年人权益发生的原因
首先,维权机制匮乏。调查发现,农村老年人权益维护机制十分匮乏,被调查地域没有一家专门的老年人权益维护机制,这就使得老年人权益受到侵害时,老人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专业的保护。
其次,老人维权意识低。调查发现,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只有8%(16位)的老人能够找基层相关领导反映,而有92%(184)的老人自认倒霉或者忍气吞声。例如,调查发现,90%的农村老人不知道有专门保护自己权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在老年人享有哪些权益方面,能回答出“人身安全权受保护”的比例为95%,能回答出有“受赡养权(或与之有关的权益)”的比例为22%,财产权和婚姻自方面则知之甚少,比例分别为3%和1%。这表明,老年人的维权意识低。
第三,农村地处偏僻、防范安全环境脆弱。农村老人的财产安全虽然很少遭受子女的侵害,但是,也应该注意到来自社会不法分子的侵害。由于农村相对闭塞、信息不畅通,加之只有老人和儿童留守在家,这就给不法分子诈骗偷盗老人的钱财带来可乘之机。
第四,缺乏宣传。调查发现,农村老年人了解国家政策和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老年人观看的电视节目类型排序是第一,电视剧(97%)、第二,新闻(92%)。由于识字率不高,加上年老视力减退,老年人基本不看报纸,所以电视也就成为老年人了解与自己权益有关的信息主要的渠道。而90%的老年人表示从电视上获得的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知识很少。另外,调查老人表示,地方基层也没有开展过与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相关的宣传普及活动。
五、对策建议
(一)确定最低经济供养标准,分清政府、子女、社会各自责任,切实保障老年人赡养权
首先确定保证农村老年人生存的最低经济供养标准。也就是要算出满足该地区农村老年人基本生存的货币化标准,这一点可以参考本地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来核算,例如,该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210元① ,那么也可以确定本地区农村老年人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210元。然后,分清政府、子女、社会各自的经济供养责任。也就是确定政府、子女和社会各自应该承担的供养比例(例如政府、子女、社会各承担50%、40%、10%)。首先,政府应该承担农村老人的基本养老保障的主要责任。这是因为,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现实的角度来看,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的基础薄弱,老年人自我保障水平很低,同时子女供养老人的能力也显不足,更何况,农村老年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无私的贡献,理该得到国家的补偿式保障。政府承担农村老人基本养老保障主要责任的体现就是承担起上述最低生活保障,目前,苏北农村老人的基本养老金只有70元上下,因此,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农村老人基本养老金的投入,把这个比例提高到最低保障标准的210元的50%,也就是105元,这一补助是普惠式的,每个老人都可以享受。其次,动员子女积极供养老人,甚至可以与子女签订养老责任书,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子女对老人的反哺式供养责任。考虑到目前苏北农村老人子女的收入和生活负担的实际情况,子女提供保证老人基本生存的收入的40%,也就是210元中的84元,应该是子女力所能及的也是可行的。第三,剩下的10%(21元)由老人自己或社会(乡政府和村委会)来承担,这种情况可以分为两类:第一是针对有劳动收入的老人,可以把他们的收入用来购买商业保险,一方面增值,另一方面可以积少成多、细水长流。第二是对于那些子女经济贫困无力赡养老人、自身劳动能力丧失的老人(注意不是“三无”或“五保”老人),则由乡政府和村委会来承担。
(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改进医疗卫生保健设施
首先,提高医疗报销比例,尤其是要提高门诊报销比例。门诊报销比例提高可以给大多数老年人带来实惠,提高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降低忍出大病的风险。例如,门诊报销比例可以提高到60%或者以上,实际上,在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等),老年人门诊是可以免费的。当然,为了防止这一政策被滥用,可以设置门诊费用的最高额度,一年内花完这个额度,费用由自己或社会保险出。对于大病和住院费用,其报销比例可以提高到70%甚至可以免费,对其就诊医院不设地域和等级限制,实现全省省内医院都可以看病报销。对于老人慢性病的常规用药实行定点医院(到乡村卫生医疗机构)配送供应,费用也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报销。第二,简化医疗报销手续。可以建立老年人的医疗保健信息网络,实现村乡县市卫生医疗机构的联网,对老年人的健康信息、就诊、用药、报销等进行自动化管理,使老年人用药、看病、报销等能在村级或者离家最近的医疗卫生部门实现,这样就减少了老年人看病报销时东奔西跑的麻烦。第三,提高村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首先改善村乡、尤其是乡级卫生院的服务设施(例如,增加现代化医疗设备);其次增加卫生人员数量、提高他们的医疗保健素质。再次,建立类似于城市的“安康通”呼叫系统,方便老人危重病时呼叫急救。最后,增加村乡医务人员流动看病和县市级医院医生下乡巡诊。
(三)加强社会养老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首先建立社会照料和关爱机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每一个行政村建设一个老年人居家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日常生活照料和健康的文化娱乐服务。村级设置专门的老年人服务专员来引导、组织居家养老服务和老年人其他权益的咨询维护工作。组织老年人进行自助,动员农村社区其他资源(例如留在村里没有外出的青壮年、学校、乡村干部等)为老年人服务,开展生活照料和精神关爱活动。其次,发挥好家庭照料和关爱的作用,与老人的子女签订协议,不仅要对老人予以物质的照料,同时也要要动员他们“常回家看看”,要多通过电话和网络(视频)关心老人。
(四)建立农村老年人权益维护机制
首先,要设置专门的老年人工作机制(例如在乡一级设立老龄工作办公室,在村一级设置一个专门的工作人员),老年人维权机制是老年人权益宣传、维护的重要载体和渠道。其作用是宣传保障老年人权益的相关法律,提升社会、家庭和老人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意识;宣传预防侵害老年人权益的方法和措施,预防侵害老年人权益事件的发生;倡导社会、家庭形成良好的尊老为老的风气,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具体引导和落实维护老年人权益的相关工作,同一切危害老年人权益的事情作斗争。第二,建立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民间组织。例如,在每个自然村落成立一支由身体比较健康的年轻老人(60~69岁)的“安全维护队”、防盗、防骗,维护自身安全和权益保障。
参考文献:
[1]曾庆敏.老年人权益保障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75.
[2]赵巧云,张金明.老年人权益保障问题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下转第92页)(上接第124页)
[3]姚秀盈,曲明.辽宁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制现状及问题分析[J].淮阴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论坛),2011,(21):36.
[4]尹涛.《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不足与完善[J].东方企业文化・策略,2011,(10):174.
[5]包文捷.试析涉老案件中的若干法律问题[J].政治与法律,2005,(04):158.
[6]李志宏.《老年法》修订研究[J].前沿,2010,(22):107.
[7]封润华.北京是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探究[J].人口与经济,2006,(03):13-15.
[8]李辉,王瑛洁.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156-1160.
[9]赵德余,梁鸿.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新思路[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71-73.
[10]肖必恒,孟悦.我国农村老年人维权问题思考[J].西昌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1):99-101.
篇9
一、基本情况
农村老年人抽样调查情况:从问卷情况看,抽样的120位老年人中有6位是退休工人,__位是农民,多数老年人人均有承包地2亩左右,在60-69岁的抽样人群中,有60%是老年人自己耕作,40%是子女帮助耕种或转包;在70岁以上抽样人群中,只有少数身体好的自己耕种,绝大多数由子女耕种。多数老人经常给子女料理家务或照看孩子。
从文化程度看,90%老年人是文盲或半文盲,极少数是小学文化,平时不看书不看报,有选择性地看电视节目,以传统休闲娱乐节目为主,平时打打扑克、闲聊家长里短,基本不参加健身和文娱活动。
60%的老人与配偶同居,30%独居,10%与子女在一起生活,住的多数是自己的旧房,面积20—30平方米。去年个人全部收入60%在1001—元之间;30%在501—1000元之间,5%在500元以下;5%在5001—7000元之间,上级每年补助101—300元,每人每月大致开支51—100元,对物价上涨多数紧张,少数平静。没有社会养老保险金(退休人员除外)。50%老人子女经济状况较好,40%子女经济状况有困难,10%子女十分困难;50%老年人生活没问题没存款,10%老人达到温饱有困难、无欠债;15%有欠债,无法达到温饱;5%较富裕,有存款。欠债主要原因是无收入或收入太少、因病,其次意外事故、盖房、娶儿媳妇等。对自己目前的经济状况50%老人认为还算可以;生活水平一般,40%老人认为不满意;生活水平较低,5%基本满意;生活水平很差,5%很不满意。
农村老人身体健康状况普遍很差,70%老人患运动系统病症、心脑血管疾病、气管炎、肺部疾病(其中一至二种较多),25%老人患眼疾,有听力障碍,5%老人患其他神经疾病。自己干不了的事情80%老人靠家庭成员照顾,多数老人认为不孝子女有,但很少,具体不孝原因说不清楚,一般认为还是道德品行问题。
城市老年人抽样调查情况:从问卷情况看,抽样的60位老年人中农业户口18人,占抽样总数的30%;非农业人口42人,占抽样总数的70%,其中农转非3人,占抽样总数的5%。经过对60位老年人的抽样调查,使我们对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和需求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从文化程度看,调查发现城市老年人中初中文化只有4人,占调查总数的6.7%;小学文化32人,占调查总数的53.3%;文盲24人,占调查总数的40%。城市老年人的文化水平虽然比农村老年人的文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整体水平普遍偏低。
住房条件:人均住房面积多在20-30平方米,楼房居多,基本上没有危房,多数老年人和子女生活在一起,60-69岁的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强,同时还可以为子女做点日常家务,照看小孩上学等。70岁以上老年人因身体年龄偏大,随着听力、视力的减退和老年病的增多,身体状况相对较差,部分老年人需要亲属照顾,患病的高龄老人需亲属帮助做家务,照顾起居。家用电器方面:多数家庭仅有电视机、洗衣机、电话,部分家庭有电饭煲、电磁炉等,有电脑的家庭较少。
在医疗保障方面:随着政府出台的老年人优惠政策,老年人都加入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村转居),城镇的非农业家庭老年人除部分老有所医外,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就医仍存在着很大的困难(新型合作医疗报销比例和种类不同),少数特困老年人和五保户,生活水平偏低条件较差,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大多数老年人不想入住敬老院等养老机构,主要原因也受经济状况的制约,特困老年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靠政府的低保金生活。而城镇的低保标准为200元/月/人,农村的仅100元/月/人。同在一个社区生活,差距很明显,受文化水平的影响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多数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和娱乐活动的较少,对自己今后的生活存在忧虑,认为社会治安不是很好,多数老年人感觉老年证没有多大用处,得不到实惠。因此很多老年人不愿办证,这也是办证率低的主要原因。
调查同时发现有的社区为老年人服务工作很扎实。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免费查体,对部分困难的患病老人给予免费治疗,老年人高龄补贴按时足额发放,还为五保老人提高了补贴标准,新换了服装、被褥,老年活动室设施齐全。
“在养老预期和建议”一栏中,许多高龄老人无法完成这项问卷。从能够勉强回答的人群中,对敬老院、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这些机构,70%老人听说过有镇敬老院,不很了解。在以后养老形成中70%选择居家养老,20%老人选择根据子女意愿确定,10%老人没考虑过。在家养老主要原因是身边有老伴或子女照顾,与孙子辈在一起享天伦之乐,与村里熟人相处心情愉快。最关注的是人老了子女孝顺,有生活保障,有病能看得起。
根据调查和平时掌握的情况,在农村的老年人把一生积累的钱都用在子女身上,没有存款,一但丧失劳动能力只能靠子女供给。多数子女代种父母的田地,给够一年的口粮,家庭状况好的子女一年能给些零用钱,多数是只给粮不给钱,老人花钱只得卖口粮,老人最怕生病,小病硬抗着,大病不住院,平时有常用感冒、发烧药就算好的了。因此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普遍很差。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分析:
1.生活贫困,生活质量差的状况长期存在。从调查
统计综合情况分析,无论城市还是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处在贫困线下的老年人不在少数,导致部分老年人生活贫困的主要原因有:(一)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固定收入。没有劳动能力,又无固定收入,这是导致老人贫困的首要因素。(二)年老体弱,因病残致贫。这一类老人健康状况差,体弱多病,缺乏医疗保障,多数老人无钱看病,有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部分企业效益不好,退休老人不能及时报销医药费,使他们生活状况更加窘迫,结果因病致贫,甚至是贫困交加。他们是贫困老人中最困难的一部分。(三)自己无生活来源,儿孙无能力赡养。在这些贫困老年人中,有的子女病残,智力低下,生活不能自理;有的子女下岗待业,或无一技之长,难以再就业;有的儿子去世,媳妇改嫁,留下孙儿孙女,还要由老人抚养,因而导致老年人生活更加困难。(四)部分家庭法律意识和敬老观念较差。家庭养老是当前养老的主要途径,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家庭,法律意识和敬老养老观念都比较强,能够履行赡养义务,但有少部分家庭及其子女,法律意识和敬老观念比较差,不愿赡养老人,导致老年人晚年生活贫困。(五)无退休金或退休金低。这种因素致贫的老人主要在城镇街道、集体企业退休,无退休费或相对较低,难于保障基本生活。(六)天灾人祸和其他突发事件。因此助老济困工作任务艰巨,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2.医疗保障体系薄弱,短期内很难实现老有所医。虽然有了新农合但是报销的金额种类不同,特别是对特困重病老年人来说,就医仍是个老大难问题。
3.社区或政府对于老年市政设施投入较少,老年人活动没有空间或空间较小,投入机制不稳定。
4.特困老人的救助机制缺乏长效型,需党政重视,全社会参与和慈善捐助。
5.针对老年人事业的优惠政策少,有的政策落不到实处。
三、建议与对策
1.当前要着力解决老年人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养”和“医”的问题,把城乡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城市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城乡贫困老年人的医疗救助、生活救助制度真正建立健全起来,使城乡老年人都能享受到最基本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篇10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一项重要的夕阳工程,面对全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人员应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按照服务机构网络化、管理模式多样化、服务内容多元化、管理工作规范化的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的总体思路,实现从单一化服务向多元化服务的转变,加强与各级老龄机构的联系、协调、沟通,积极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难题提供可借鉴推广的经验。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事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位置更加显现,而每一项涉及民生的事情都需要通过宣传来广而告知。
一、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一)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待遇标准不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提高,影响了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满意度。
随着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不断推进,纳入社区管理服务的退休人员获得的实惠越来越多,免费健康体检,重大节日慰问,重病慰问等惠民举措深得退休人员欢迎。但生活在社区的退休人员一旦遇有重病或家庭发生变故,随即沦为特困的情况屡有发生,特别是近几年居民消费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快,给退休人员的家庭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进一步做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必须建立随着经济发展适时提高退休人员重大节日慰问、重病慰问等服务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让广大退休人员共享社会经济改革发展成果。
(二)现有服务不能满足当前退休人员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目前老年人具有基数大,增长速度快,高龄化显著的特点,农村城市化、家庭小型化,子女成家后单独居住,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原因,使退休人员对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满足空巢、高龄、患病,尤其是高龄失能退休人员的生活需求,是我们社会化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二、思路与对策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质量,围绕”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深化管理”这一主题,进一步规范各项制度,拓展服务内容,提高管理水平.。
(一)理顺两个关系,进一步完善社会化管理工作体系。
一是在工作的推进上,要形成政府重视,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二是在开展服务活动时,要理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与街道、社区的积极性,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形成科学,完善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体系。
(二)建立和完善两个服务体系。
建立和完善两个服务体系:一个是自我管理,互助服务体系,一个是社区志愿者义工服务体系。自我管理,互助服务组织的健康发展是开展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的组织保证。要高度重视和充分鼓励,发挥退休党员干部和一般人员的奉献精神,潜在的热情和创造力,善于激发,善于引导。积极鼓励年轻的老人为年老的老人服务,成立组织严密的退休人员自我管理、互相服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的友爱互助、扶危济困活动。积极探索建立社区志愿者义工制度,可在条件相对成熟的社区先进行试点,以示范性辐射影响全局,逐步促使全社会都参与到为老年人,为退休人员服务的行列中来。
(三)紧抓管理,规范操作,提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
进一步优化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业务流程和完善社会化管理信息系统,确保每一个参保职工从办理退休手续、档案交接,到所在社区接收管理,都能规范有序,准确通畅进行,同时在整个管理网络中对各类基础资料及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各类信息的完整、正确。
(四)以人为本,关爱退休人员的生活,深化社会化管理服务内涵。
报纸杂志、广播是向社会宣传,介绍社会化管理工作,并反映退休人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的宣传工具,各退管机构要充分利用。要加强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政策、工作内容和工作成效的宣传,同时,也为退休人员提供一个可以交流思想、感情生活的文化阵地。要不断提高一报一声的科学性、可读性、可听性、趣味性,为广大退休人员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加强活动中心建设,各级退休人员活动中心是面向各地开展示范服务活动的窗口,依托这个窗口向退休人员开展有示范作用的有针对性的义诊、咨询、文体、娱乐活动,为退休人员提供优质、便捷的示范服务,将活动中心打造成一个示范性的退休人员休闲乐园。
(五)统筹发展,破解难题,提升社会化服务的能力.
目前在城区对于退休人员中的弱势群体,如鳏寡、孤独、伤残、病残等的困难帮扶,是社会化管理的一大难点。我们不仅要学习外地先进经验,还要不断探索好形式和好路子,有效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切实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党的关注民生、安民惠民政策的温暖。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由农保转城保,以土地换城保的人员以及返乡享受绿色养老的退休人员逐年上升,预计将有大批人员要纳入社会化管理,这将又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对此我们要本着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组织人员加强预测调研,谋划应对方案,科学规划,做好参谋,大力推进农村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开展村级退休人员活动场所达标建设,依托村级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实现90%以上行政村建有退休人员活动场所。
(五)逐步建立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标准自然增长机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退休人员生活水平总体上得到很大提高,但由于居民消费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快,退休人员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受到影响。目前,作为政府民生工程的退休人员免费健康体检、传统佳节慰问、重病特困慰问等服务,其标准仍停留在社会化管理服务开始时的水平。为将惠民好事做好,需要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让退休人员同步享受社会经济改革发展成果。
(六)夯实基础,抓好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