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系统分析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5: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系统分析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系统分析理论

篇1

构建该指标体系旨在将现如今我国社会保障的实际状态更为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体现出来,并可以为各种决策的颁布以及政府的下一步工作等提供参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要包含多种模块:社会优抚统计、社会福利统计、社会救助统计、社会保险统计与人力资源统计。

(一)社会优抚统计社会优抚的对象包括从事政府部门工作,从事军队工作以及其他特殊部门工作人员及家属,社会优抚的工作就是对社会优抚对象给以抚恤、优待和安置。这其中主要包括向残疾军人、烈士、复员军人、烈属、军属提供抚恤金、补助金工作;为退伍的荣誉军人提供生活保障;妥善安置退伍军人工作。因此社会优抚具有一种特殊的社会保障,它可以安抚军心,实现军民团结,从而保证社会的稳定状态。

(二)社会福利社会福利的概念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的社会福利是指政府为社会大众保证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环境,并给予他们各种津贴,提供多种服务,建立利民的社会公共设施等,从而令国家的福利达到一个新的层次。而我们在构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统计体系时考虑更多的是狭义上的社会福利,它是指政府和社会向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服务和帮助,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自立能力。其实我国早期,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统计体系就大致建立起来,但统计主体为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统计。随着时间的推移,养老保险统计等也逐渐归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统计体系之中,但保险福利统计逐渐被社会保险统计替代,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统计也包含于其中,该阶段,我国新兴的统计体系雏形已初步形成,该体系由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转变而来。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关于社会保障的统计体系将逐渐演变为独立的个体,而在该体系中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也将出现在统计年鉴中,该目标的实现,还是要靠相关部门的努力,遵循管理部门与统计部门相对应的原则,由相关的管理部门对本部门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后,将数据交由相关统计部门。

(三)社会救助统计社会救助的概念为收入较低的即收入达不到国家最低收入水平的人员提供社会保障和救助。主要的救助对象分为三类:一是孤寡老人、残疾人、孤儿都无依无靠、无收入来源、无工作能力的人;二是有一定的收入来源,但收入过低的人;三是有收入来源和工作能力,但因意外事故发生没有自我救助能力,且事故发生后,生活水平达不到我国最低水平的人。社会救助统计,具体可分为:专项救助、灾害救助和贫困救助。

(四)社会保险统计社会保险体系指标中最为核心部分即为社会保险统计。其对象包含整个劳动者群体,社会保险旨在可以为劳动者的生活提供进一步的保障,具有补偿收入减少的性质,社会保险是通过国家立法,并且资金的筹集渠道较多。当劳动者因年龄过大、下岗、意外伤害、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使它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具体来讲,社会保险又分为: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

(五)人力资源统计人力资源统计的主要工作为分析我国的人力资源配置,研究劳动数量等。具体来讲,人力资源统计划又可划分为:人员流动、构成、劳动报酬和指标的统计。

二、结语

篇2

关键词: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2-7781-03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在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和计算机科学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应用课程。本课程在阐述管理信息系统的有关概念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信息系统建设的概论、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信息系统规划、实施、维护以及评价,重点讲解基于结构化思想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简单介绍面向对象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思想和方法,最后对信息系统应用与发展进行了简要阐述。我校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承担信息管理和从事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审计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顺应时代要求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潜质的复合型专门人才。该课程是实现我校信管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课程。

1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堂教学的探讨

1.1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定位及特点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课堂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在了解信息系统相关概念和知识的基础上,理解信息系统常用开发方法,掌握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思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内容,同时能够基于组织、管理和技术全面地分析、设计实际的信息系统。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该课程的先修课程有信息管理技术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信息系统开发工具、管理学等,在学习完成这些课程基础上,在大三的下学期开设《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之后紧接着就是大四第一学期末开始的毕业设计,该课程是毕业设计之前的先修课程。无论从开设课程的体系结构上还是开课时序上,《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一门承上启下的重要课程,是实现信管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的专业课程,是为信管专业学生今后从事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维护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的课程。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它的内容多,抽象程度高难以理解。《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通常按照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展开介绍的,信息系统开发的五个阶段,重点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阶段,这两个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结构化的分析与设计以及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对于从未有过开发信息系统的经历的同学,这些内容多而繁杂且抽象,尤其是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中用UML进行信息系统建模具有相当高的抽象程度。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以及开发工具不断更新,要求课程的内容也要不断的更新。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信息系统的整个开发过程只有通过实际案例的实现才能理解其理论,掌握其开发技术。所以如何设计、安排课程的实践内容是该课程的重要任务。

1.2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时数90其中包含54课时理论和36课时的实验课。课堂上教师主要借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讲解其相关的理论知识。具体教学过程上,通常第一节课教师首先介绍该课程在我们信管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地位、结构及主要内容,介绍在学习过程对学生的要求以及考核的形式。其后,根据大纲的要求,按照教材的主要内容进行讲解,讲解过程中均用学生能够理解的事例来解释相关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理解。课后布置大量的练习题,教师批改后通过习题课讲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1.3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中的优点

1.3.1 教学内容易于理解

在教学中对于抽象的概念的理解,教师结合了具体的实例,加强了学生的理解,如对数据存储条目,不只是告诉学生其主要描述该数据存储的结构及有关的数据流、查询要求。还配备了具体的例子,给出系统中具体的数据存储条目,让学生明白数据存储条目的具体定义。

1.3.2 课堂加强练习

在课堂上老师讲完相应的知识点后不但会给出例子,还会给出相应的题目,让学生动手自己做,并把作业当堂上交,这不但使学生得到了练习,还可以作为学生的考核。充分的利用了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教学。

1.4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堂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听课人数较多,主要采用的是以老师讲为主间或学生提问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缺少师生互动,学生就会抱怨课程枯燥乏味,他们就不愿意跟着老师的授课思路进行思考,使得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给他们的信息,并没有通过学生大脑再思考变成自己的知识,很难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我们准备将过去的大班教学分解成小班教学,除了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外,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以及互动探究、分组讨论等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讨论的空间,使教学由注重知识灌输向注重能力培养转变,由单向信息传递向多向信息交互交流转变,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最终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由教师主导,将学生分成若干个角色完整的开发团队,成员扮演着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程序员、操作员等角色,承担着整个开发过程每一阶段的任务,在协作过程中完成信息系统的开发。针对老师来说,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授课内容也要不断更新,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与学生共同讨论,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践教学的探讨

2.1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对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对组织系统的抽象描述和建模的能力,熟练使用分析工具来描述信息系统模型,进而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后期的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 开设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实践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它也是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及运用中的创造力的重要途径。我们的实践教学主要分为二部分,一是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实验课,二是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课程设计。

2.2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课的内容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实验课程共计36课时,内容分为2个部分,第一部分要求学生学会操作用友ERP-U8会计财务管理软件,学生操作完成后,系统实现的每一部分功能能够绘制出它们的数据流程图。第二部分是借助CASE工具如MS Project、MS visio等软件,学会绘制甘特图、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以及系统结构图。学生完成实验课程后,能够了解软件系统的基本结构,熟练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中所使用的CASE工具,为后续课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课程设计共安排40课时,我们制定了相应的课程设计指导书、大纲等相关教学资料。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承担信息系统开发不同阶段的任务并协作完成。每个小组的课题可自行命题也可根据老师提供选题来确定。学生利用这段时间,对所开发的信息系统进行调研分析,完成系统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系统分析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书文档。通过课程设计这一阶段的教学实践,同学们更好地熟悉了开发信息系统的整个过程,掌握了开发文档的撰写,培养了同学们互相协作精神。因此,课程设计非常有效地服务了课堂的理论知识。

2.4 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目前《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在内容、教学方式、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在教学安排上有些不合理。我们准备对今后的课程设计教学安排作一改进,即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系统规划”完成后,就开始布置课程设计工作,将放在学期结束后的课程设计的部分内容提前到前面,使得学生对系统的前期调查和分析有较充裕的时间,课程结束后学生利用课程设计时间集中撰写各种文档。同时,在教学过程加强校企合作,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更加紧密地了解社会对信管人才的确切需求。

3 结束语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一门理论性、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随着信息技术、管理科学等学科的发展不断发展,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设计出合理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过程的效率和效能。结合课堂教学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培养社会需求的信管专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沈群力.《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教学探讨[J].实验科学与术,2007(4).

[2] 成卫,张小川.信息系统案例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重庆工学院报,2006(11).

[3] 陈玉栋,郭长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福建电脑,2006(5).

[4] 张富国.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学研究,2007(1).

[5] 黄双颖.关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优化的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08,4:112-113.

[6] 余梅,郑悦林,余肖生.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探讨[J].医学信息,2009, 21:222-223.

篇3

关键词:电力系统分析;慕课教学;教学方式变革;成绩评定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191-02

一、绪论

电力系统分析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包括稳态分析和暂态分析,涉及潮流计算、短路计算和稳定性计算这三大模块。[1]由于涉及大量计算,该门课程理论性非常强,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高数、线性代数、复变函数等数学基础;同时还要求学生先修电路原理、电机学等电气专业课程,必备相应的电气理论知识。此外,作为一门与实际电力系统联系紧密的专业课程,在学习本门课程时也要求学生具有工程思维,在理论计算中融入工程实际,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该门课程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比如物理概念的阐述、公式的推导、定理的解释等,使得学生在学习时比较吃力,一方面源于定理公式的晦涩难懂无趣;另一方面由于无法接触实际电力系统设备装置等,无法将工程思维融入理论的阐述和推导中,最终导致学生无法深刻理解理论知识,致使该门课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到实践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教学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目前的电力系统分析实践教学多通过参观实习的方式进行,这种教学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如与理论学习脱节,学生只注重实践而难以联系理论知识、浅尝辄止难以深入等问题。与此同时,以往电力分析课程的成绩评定方式也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和锻炼,而作为一门与工程实践联系紧密的课程,如果没有对电力设备有直观的认识,很难以学习并理解相应的理论知识。因此,教育工作者不断探寻能够实现电力系统分析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从而大大提高其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2008年加拿大人Dave Cormier与Bryan Alexander联合提出的慕课(MOOCs)的概念,慕课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教育平台(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简称。[2]慕课一经提出,便呈井喷式发展,美国《纽约时报》发文称2012年为“慕课元年”。[3]许多著名专家一致认为慕课是“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并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4]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慕课具有许多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优点:1)不受时空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2)授课形式多样化,充分运用多种手段比如动画、视频、微课程和小测试等,使得教学深入浅出,更加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互动教学,形成强大的论坛或学习社区,更好地促进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教学和学生间的协同学习。[5]因此,如果将慕课理念引入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教学中并实现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的高度融合,将大大促进该门课程教学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为该门课程的教学变革提供一个可行的方向。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将慕课教学理念引入电力系统分析这门课程主要存在三个问题:[6]

(一)缺乏生动的慕课素材

目前网上有关电力系统分析的慕课只不过是课堂教学的录像视频。然而,作为一种新型的、颠覆性的教学新模式,慕课不仅是传统课题教学的录像,而是涉及将知识以更加生动、丰富、互动性强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激发起内在学习动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因此,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慕课制作需要专业教师、课件设计师、摄影师以及IT专家等专业人士的团队工作和共同努力。如何适应大学生知识结构和心理成长结构,制作出适应大学生在线学习的慕课课件是其中一项极为关键的工作。

(二)缺乏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课堂教学属于单向“填鸭式”模式,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致使学生被动接受死知识,信息流通不对称,最终造成大学生“思考力”丧失。而单独慕课教学则会造成同学之间、师生交流不足,容易导致个体固步自封,思想僵化。大学不仅仅是一个传递知识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培养能量和传递情感的地方。大学同学之间共同生活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都将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和综合素质提高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7]因此,寻找一种能够正确结合传统课堂教学和现代慕课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传统教学和慕课教学各自的优势,对于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课堂教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缺乏科学的学生成绩评定方式

传统教学多采用考试或者考核等方式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由于缺乏对学习过程的跟踪评价,导致大部分同学以结果导向性方式进行学习,多表现为考前突击、重点突击等方式,缺乏对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系统性全面把握,使得教学效果大大折扣。而慕课多采用计算机评估、学生互评、网络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但这种方式缺乏思维能力、思考力的培养,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成绩。因此,如何统筹考虑传统教学和现代慕课的各自优势,并将之应用于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成绩评价体系中,是慕课成功应用于电力系统分析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三、应对措施

针对慕课在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主要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针对性探索:

(一)慕课制作

以“复杂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牛顿-拉夫逊算法”这一章节为例进行慕课制作。基于模块化、层次化等思维,采用图表、动画等多种方法精心制作PPT课件;优选教学名师,开展多种形式课堂授课;优选专业优质慕课制作团队,制作高质量在线慕课课程。

慕课主体部分是课堂视频,通常视频的时间限定为8-10分钟,视频分成多个段落,段落之间设置问题等形式以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然后在下一段落系统自动给出反馈。

(二)课堂教学模式变革

采用先观看慕课视频,学生自主思考、分组讨论深化理解知识点;然后针对课程难点和重点,教师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讲解并进行师生互动的方式。课堂教学的核心以问题为导向,启发学生自主性思考;遵循科学探索规律,循序渐进引入课堂理论知识;结合工程思维,理论联系实际,拓宽和加深学生思考方式;引入互动-对辩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而不是被动接受者。

(三)学生成绩评定方式改革

采用传统考试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成绩评定,在过程评价中重点考察能力锻炼、课堂互动、实践应用等多个因素,合理选择权重系数,如30%+30%+40%的比例系数计算学生最终过程成绩;然后通过传统考试方式考察学生对重点知识点、定理、物理内涵的理解和掌握。此外,可以科学引入自评和互评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准确评价自己及他人,在自我认识和与比他人的比对中不断提升自我。在未来的成绩评价中将合理纳入多种评价机制,综合评估学生表现。

四、结语

本文综合考虑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内容属性以及慕课教学的先进理念,将慕课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主要从慕课课程制作、课堂教学模式变革、学生成绩评定方式改革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慕课教学在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中遇到的困境和难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于促进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探索方向。当然,慕课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大的深刻融合还有大量工作需要继续深入开展,我们也将不断、积极主动地开展这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张靠社,张欣伟,宁联辉,等.《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8,20(2):126-128.

[2]李兴武,曹领棋,李向仓.“慕课”对军队现代远程教育的启示[J].继续教育,2013,(11):78-80.

[3]黄.英国推出大规模在线课程平台以应对美国的竞争[J].比较教育研究,2013,(2):108.

[4]李晓东.“慕课”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2):89-92.

[5]李曼丽,张羽,黄振中.慕课正酝酿一场新教育革命[N].中国青年报,2013-05-23.

[6]郭英剑.“慕课”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J].高等教育管理,2014,8(5):29-33.

[7]张男星,饶麈.“慕课”(MOOCs)带给中国大学的挑战与机遇――访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J].大学:学术版,2014,(1).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MOOCs in Power System Analysis

GUO Fei,HU Xiang-dong,TANG Xian-lun,CHEN Gong-gui

(College of Automation,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Communications,Chongqing,400065,China)

篇4

[论文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企业资源计划 ERP沙盘

[论文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人才的需求,探讨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职业定位,研究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知识体系构成,提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走出就业瓶颈提供可参考的人才培养新思路。

1现状分析

高校的专业设置受到社会分工的直接影响。一般说来,高校的专业设置主要以满足社会已有专业分工为原则,使大学生一毕业就能很好地适应专业工作岗位。

然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管理)专业的设置却有些特殊。中国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起步较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尽快与发达国家接轨,加快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在社会专业岗位并不清晰的情况下,中国高校纷纷开设信息管理专业。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信息管理专业从无到有,发展非常快,至今已遍布全国各大高校。信息管理专业的职业定位从建立至今始终处于探索状态,虽然国内外学者一直在研究探索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职业定位,但是大多没有系统化地从信息管理专业社会职业定位的角度来反思学生的知识构成与专业技能,使得教学体系的改革始终与学生就业脱离,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信息管理专业学生专业培养与将来就业的直接接轨。

从理念上说,信息管理专业是一个管理学与计算机科学交叉的专业,所学的课程一般包括管理学相关课程、计算机相关课程和信息管理相关课程等。学生的就业方向可以是管理、计算机和信息管理,侧重在信息管理。

但从实际就业情况来看,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应聘工作岗位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管理技能不如管理专业的学生,计算机技能学生不如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市场上提供的信息管理岗位需求比较少,且多数是要求从事电子化办公秘书工作,没有多少专业技能可言,这样的岗位各专业的本科生都可以胜任。由此反映出现行的信息管理专业在职场上没有体现其特有的、有别于其他专业的自身职业素质和技能,这是影响信息管理专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2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职业定位分析

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做了明确规定: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能力,掌握系统思想、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根据上述培养目标来检索具体的社会岗位需求,发现国家企事业单位或部门在招聘的时候很少提供信息管理专业岗位需求,即使提到也是等同于计算机相关专业要求。

国家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高速发展轨道,信息化战略地位、信息化推进组织体系、 信息化政策规划体系、信息化基础设施等已初步建立。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衡量企事业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我国现阶段正处于信息化建设期,毫无疑问,社会需要信息化建设人才。

以企业信息化建设为例,其信息化人才需求包括技术领域、制造领域、管理领域等方面信息化建设人才,同时需要计算机硬件系统购置与维护、软件系统开发与维护、网络环境维护、信息化建设规划等方面人才。

技术领域信息化建设主要要求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制造领域信息化建设主要要求计算机辅助制造专业或自动化专业;管理领域信息化建设一般要求计算机及相关专业。

很明显,信息管理专业岗位应该在管理领域(覆盖政府机关、工商企事业单位等各行业管理领域)信息化建设,重点要放在信息化建设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信息系统软件引进、实施与维护上。

从我国信息化建设现状来看,企业内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岗位需求没有进行专业细分,它将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分析、设计、开发、引进、实施、维护和信息管理等工作需求统归为做软件。因此,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的入门要求就是能够编程,包括企业内部覆盖销各职能部门的信息系统软件,也包括企业各层次网站系统开发。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则以网站系统开发和工作流管理为主。

也就是说,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进入企事业单位的基础技能是软件开发,这一点与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生就业要求相近。但在开发过程中,信息管理专业人才优势逐渐显露出来。即在系统需求分析过程中,信息管理专业学生更容易理解管理者的要求,对管理理论思想方法的掌握使其能够在理解现行管理系统的同时提出更高的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路。

根据上述分析,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要在信息化建设中找到合适岗位,软件开发技能培养是未来就业的敲门砖,而管理理论思想和方法的掌握则是其未来成为企业CIO的奠基石。

3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知识体系构成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既不是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也不是管理人才,它不同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有别于工商管理等管理专业。它的专业知识体系是二者的融合,与二者有很多交叉,又有很大差别。在基础理论上它强调管理学基础,在应用技能上则强调信息系统软件开发能力,编程能力将是其走入社会成功就业的基本要求。

应对现行的社会需求,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的构成至少要包含下述几个方面:

(1) 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理论知识

要求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掌握企业管理相关理论知识,知识面涉及企业计划、采购、生产、财务、销售、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管理理论知识。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基础知识

要求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基本组成、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程序设计基础、网络基础知识等。

(3) 管理学思想理论方法综合应用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管理学理论与方法、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运筹学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管理问题,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引导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信息系统软件开发能力

要求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数据库技术和相关开发工具,实现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

(5) 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综合分析现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结合管理流程再设计,提出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解决方案。

作为一个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的信息化建设人才,要掌握必需的管理学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能力。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不能只是认识和了解,必须经过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的磨炼,形成系统化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才能支持学生进入信息化建设行业中,胜任信息化建设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信息系统软件引进、实施与维护等信息化建设工作。

4建立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为了能够适应当前社会需求,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密切结合,将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成为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一定专业实践技能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真正实现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分阶段确定培养目标,通过各阶段学习与积累,逐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1) 信息管理专业管理学基础能力培养

以理论教学为主,结合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管理学基础。参考教育部规定,开设下述课程: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管理学原理、应用数理统计、运筹学等。

(2) 信息管理专业管理运营技能培养

以提高学生的运营管理方面专业素质为目标,在掌握管理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经营管理的综合运用能力。开设ERP沙盘模拟演练实验课,通过实际运营的模拟演练,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上升到实际运用阶段。同时,通过运营能力的竞赛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系统管理思想,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管理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建立立体的管理学思维方式。

(3) 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基础能力培养

在管理学基础知识培养的同时,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主要开设下列课程:计算机导论、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程序设计语言、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等。

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术方面专业素质为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简单软件开发能力。结合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建立软件开发基础实验室,通过对数据库、程序设计语言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基础应用能力。

(4)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思想的培养

在管理学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础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开设企业资源计划(ERP)原理与应用课程,开设ERP系统操作实验课,培养学生将管理学知识与计算机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强化学生管理信息系统集成设计思想,提高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能力。

(5) 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

开设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开设软件开发实训课程,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结合学生的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完成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全过程中,使学生具备信息化建设人才岗位需要的能力。

5结束语

当然,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推出将对旧教学体系有很大冲击,特别是对本专业专任教师的知识构成和技能要求非常高。

学生专业思维方式的形成是通过每一门课程的学习、每一位授课教师专业思维方式的渗透而逐步形成的。这涉及专业人才队伍知识构成的改变,涉及整体教学课程的调整,对师资力量提出了有别于管理专业和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更高的专业技能要求。

信息管理专业专任教师的知识构成要兼有管理学知识和信息技术技能,同时要求进行过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否则很难在学生的4年学习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建立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管理问题的完整的、系统化的专业思维方式。特别是学术带头人应该具有实际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经验和大型软件实施经验,能够从专业发展角度引领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达到高质量、高目标的专业人才定位。如果以管理学方面教师或计算机方面教师作为学术带头人,由于其专业思想的局限,会导致专业发展向某一方面侧重,造成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只懂管理、计算机相关技能很差,或者有一定的计算机相关技能、管理理论基础却很薄弱的情况。

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将编程作为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但更要注重学生的分析与设计能力的提高。编程能力是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基础,而在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助其良好向上发展的应该是分析与设计能力。

在当前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大环境下,如何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合理调整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教育与就业的近距离对接,这是当前高校专业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从本科生职业定位入手,研究适合学生专业的社会需求,明确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确定不同的相互关联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将是未来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调整的新思路,也是解决高校教育与社会就业脱离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 胡昌平.面向21世纪的中国信息管理类专业教育[J]. 情报学报,1999,18(1):3-9.

篇5

实际意义

关键词:MIS

管理信息系统

软件工程方法

传统的MIS理论并没有过多地把自己与软件工程联系在一起进行讨论、研究,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对自己的开发理论、开发方法的论述上,它对与软件工程的联系的描述只是在MIS系统理论中对系统实施阶段进行论述时比较粗略地提到了开发语言这一软件工程中的比较独立的要素,而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中,软件工程并没有被列入到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内容,因此,这样的做法引发的一个比较不利的结果是MIS系统的开发者们通过需求分析运用MIS理论可能会推理出一个比较理论、呆板的MIS模型框架而不一定会得到一个高效、实用的MIS系统。这样的结果对于MIS的建设来说无疑是不成功的。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在MIS的建设过程中适时地联系软件工程的一些方式、方法,这样,在两种理论的指导下,MIS建设的成功率应该是比单一的MIS理论高出不少。

1、 软件工程的诞生体现了MIS建设的需求

MIS,即管理信息系统,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后不久便有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的需求,在早期,我们的计算机系统在信息处理方面主要从事的是统计、计算、制表和文字处理的功能,它使用的核心技术就是高级语言和文件管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系统便是EDP(电子数据处理)系统,这种状况从五十年代初期一直延续到七十年代初期。而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随着数据库技、数据通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便产生了以综合信息管理为目标的传统的MIS。到了八十年代才有了具有决策功效的现代意义上的管理信息系统,如DSS(决策支持系统)等。可以说,是管理的需求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导致了MIS的诞生并推动了它的发展。

软件工程则与MIS有着天然的不同,它是纯粹计算机技术的产物,它是用工程、科学和数学的方法研制、维护计算机软件的有关技术及管理方法。它的目标是在给定成本、进度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可修改性、有效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可适应性、可移植性、可追踪性和可互操作性并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产品。它诞生于六十年代末期,与传统的MIS基本上同时诞生。它所包含的面远远地广于MIS。

软件工程的诞生源于六十年代末的“软件危机”,可以说是大型软件项目的开发和计算机软件的可维护性导致了“软件危机”的发生。然而,传统意义上的MIS系统到这个时候才开始

提到理论的高度上来,因此,软件工程的一套理论方法在MIS理论中根本上也就得不到体现,

因为,MIS基本上还没有经历过“风浪”。

MIS也是一种软件,它是软件工程中的事务处理类软件,与其它软件一样,它有自己的一套开发理论,但由于侧重点的不同导致了MIS理论在其实施阶段(软件实施)的论述并不能完

全体现软件开发的特点,许多的MIS建设都由于建设者过度注重MIS理论而忽视了用软件工

程方法来指导MIS建设而导致了MIS建设的不完全成功:效率低下、功能不完善、开发延期

或经费严重超过预计。而随着社会和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的不断发展,MIS的建设规

模也越来越庞大,开发协调工作和系统维护工作将越来越烦琐,MIS也将出现建设“危机”,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成型的软件工程方法绕开危机的发生。

2、 从MIS建设和软件开发过程看在MIS建设中运用软件工程方法的好处

MIS建设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系统规划、系统开发、系统运行与维护、系统更新。我们所论述的通常意义的MIS建设主要是指系统规划和系统开发。系统规划主要是指战略规划、需

求总体分析和资源分配的总体方案,而MIS建设的重点是系统开发。在MIS理论中,系统开

发分为三个部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单从开发过程来看,软件开发经历的大

致也就是这么几个阶段。但是,在各个阶段所运用的方法和工具就有着比较大的差别。

在系统分析阶段,MIS建设理论中阐述的方法一般都是结构化分析方法,通过运用数据词典

和数据流图来对系统模型进行结构化阐述,这种方法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需求分析结果简

单明了,可以使整个系统分析工作规范化和逻辑模型描述的标准化,但是,由于系统分析涉

及到复杂的组织管理与技术环境,分析过程中要处理的有些问题是结构化分析方法所不能覆

盖的。这种分析方法可能就会直接导致系统建设的失败。这时候,我们可以参照软件工程中

的一些需求分析方法:如面向数据流和面向对象的方法,引入对象的概念,用对象来描述实

体,结合实体—关系图、对象及消息传递图、类结构图、对象状态转换图、主题词结构图等

对一些非结构信息进行分析,建立非结构模型,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引入形式化方法,

利用形式化规格说明语言严格地定义用户需求,让系统设计人员通过形式化语言很快就能掌

握系统分析人员的分析结果和意图,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的系统。

对应于系统分析方法,MIS理论在系统建设阶段采用的主要也是结构化的设计方法,与在系统分析阶段遇到的问题基本相同,在系统设计阶段我们同样可以引入软件工程方法中的优秀

分子,为MIS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在传统的MIS理论中,直到系统实施阶段才把MIS作为一

个软件来描述,而在此前,MIS都是用系统理论来描述的,这也就是说,似乎只有从MIS的

系统实施阶段才可以开始引入软件工程的概念,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我们完全可以

把软件工程的一套方法从MIS建设的一开始就引入进来,弥补传统MIS理论的不足

在近期的MIS理论中,对面向对象的方法(OO)也有了一般性描述,但是,基本上还没有把

它列为MIS建设的理论内容之一,而作为一种软件开发方法,面向对象已经在软件开发领域

里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并且有了相当成熟的理论,我们在MIS的建设过程中,完全可以

大胆地从理论的高度来运用面向对象,使这项已经不算新鲜的技术在MIS建设中继续发挥它

的威力。

3、 MIS也要“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软件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软件工程中的任务是: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对人员进行组织分工;按照计划的进度,以及成本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的要求,进行软件开发,最终完成软件项目规定的各项任务。项目管理是否成功是软件开发是否成功的一

个相当关键的因素。而在MIS的理论中,系统规划和系统开发是其论述的重点,甚至连系统

实施也没有涉及到较为深层的理论内容,更不用谈“项目管理”这种似乎是系统建设之外的

内容了。其实,在MIS中要引入项目管理的概念,除了在系统实施阶段对纯软件的质量进行

度量以外,还要求对系统的开发进度进行详细的安排,对系统开发计划进行可行性评估,对

系统开发各个阶段资金进行预算,对预算进行评估;同时,还要求对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

结果进行评估和度量,评估合格才可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实施的结果只有通过软件质量度

量、系统整体质量评估才可以投入到运行阶段。

软件工程在项目管理方面已经积累了一整套量化理论,从软件度量、软件项目估算、软件质量度量、软件复杂性度量、软件可靠性度量和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都有其量化模型,我们在

MIS建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利用这些现成的模型对我们的MIS系统建设工作进行管理和评

估,还可以从中引申出适合MIS的一些理论模型,用于对MIS开发的评估,提高MIS开发的

质量和成功率。

4、 在MIS建设中充分利用软件工程方法中的新技术

由于MIS理论对软件开发技术的阐述并不是很丰富,因此,一些比较新的、实用的软件技术并没有被MIS理论所阐述和吸收。其中OLE技术和代码重用技术虽然在具体的MIS实施过程

有所运用,具体的编程人员也可能会从一些开发工具的说明对这些技术做一些了解并能够熟

练地使用它们,但是,若能够把这些技术从理论的高度从系统分析设计阶段就考虑到MIS建

设中去,再加上编程人员的应用技巧,MIS建设的质量不是会有更大的提高吗?

OLE其实是一种较大范围的代码重用,在软件工程方法中OLE已经有了六年以上的历史,微

软的COM(构件对象模型)技术和DCOM(分布式构件对象模型)技术为OLE的应用做了大量

的基础性工作。Microsoft已经在其开发工具如VB等和办公软件Office 97里为代码重用

预置了接口,其他的开发工具如Delphi3等也提供了这中重用接口,因此,作为一种节约开

发时间、提高开发质量的技术,理应称为MIS理论研究的一部分内容。

中国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还远没有赶上世界的节拍,MIS的开发与应用在全国还是方兴未

艾,在传统的MIS注重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前提下,为了把我们的MIS建设工作做得更好,

篇6

关键词:系统科学 城市管理与规划 系统分析 系统规划 功能模拟

1 引言

步入20世纪,中国的经济转型极大的刺激和促进了中国城市化的全面发展,预计到2012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50%。一方面,快速的中国城市化进程意味着中国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城市的物质空间与社会经济空间都将会发生巨大变化;另一方面,中国的城市系统的复杂化程度以及内部的矛盾也逐渐增强。因此,传统的城市管理与规划的理念、办法和手段已经难以适应市场机制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在这种现实背景下,从事城市管理与规划的政府管理人员与学者们要更新观念、改良方法,用系统科学去发现、思考、研究和解决城市管理与规划中出现的新问题。

2 城市管理的系统性研究

2.1 系统和系统科学

目前,国内外对系统的定义很多,其中相对简洁且认可度高的定义是,“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的主要特点有:(1)由若干要素组成;(2)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特定关系;(3)其结构决定了整体的特定功能;(4)功能是在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

系统科学是探索系统的存在方式和运动变化规律的学问,是对系统本质的正确反映和真理性认识。从分析综合的统一性出发,研究影响和改变系统结构和系统功能的一般途径。

2.2 城市的系统性研究与其特征

城市的系统性是研究城市管理与规划的系统性的基础。从浩瀚无际的宇宙,到分子、原子,均可称之为系统。城市当然也是一个由复杂交错的各种成分组成的系统,其具有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功能性和环境适应性等基本特征。

通过对城市定义的理解,可以发现城市作为一个系统,有以下几个要点:首先,城市是一个灰色系统,具有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复合,硬系统与软系统相复合的特点;其次,城市是一个开放性系统,既系统本身与系统外部环境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再次,城市是极为复杂的,包括众多元素的社会复杂巨系统。最后,城市是动态系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背景之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至大,从简入繁,从单一到综合。这些特点,显示出城市系统既存在空间层面的转移,有包含时间轴的演化,贯穿于城市系统的始终。

3 系统科学在城市管理与规划中的应用

对城市系统性分析,也就是将系统科学的原理、观点和方法运用于城市系统的管理与规划中。主要的城市系统分析的方法有三种:系统分析方法、系统规划方法、功能模拟方法。

3.1 系统分析方法

系统分析方法是为确定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效用,而对系统各种要素过程和关系进行考察的方法。在城市研究中。系统分析方法是作为城市总体研究方法出现的,它的主要功能特点是:(1)始终把城市看作一个由众多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要把城市整体作为研究问题的出发点。(2)为城市在“协调、合理”的原则下,寻求最优的发展道路提供研究方法上的可能性。唯有从城市整体出发的系统分析方法有可能把握那些最能反映城市问题特征的变量或参数,从而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前提下找出一条最佳发展道路。

在目前条件下,系统方法在城市研究中还主要用来进行一些宏观领域的分析和宏观政策的评价,定量化的水平还有待大力提高。系统方法在城市研究中的有效使用程度,仍然是摆在城市问题专家和系统方法专家面前的一大问题。

3.2 系统规划方法

系统规划方法主要有PER方法、PDCA方法。PER方法是指科学研究计划的选择修定方法。PER是计划(Plan)、选择(Elect)、修定(Revise)三个英文的简称。运用PER方法时,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照系统方法的原则,通过系统分析,了解全部工程要素和关系的逻辑顺序,制定初步方案和计划,计划可有几套以供选择;(2)根据工程顺序列出明细表,通过计算分析。画出工作计划的网络图,找出“关键线路”;(3)进行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根据网络图的“关键线路”筛选方案,确定最佳方案;(4)执行计划或方案。在使用PER方法的执行方案过程中,为不断完善和提高,通常用“PDCA计划循环法”(PDCA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ek)、总结处理(Action))。

3.3 功能模拟方法

所谓功能模拟法,是指在暂不考虑系统内部组成要素及结构的条件下,运用模型来再现原型功能的方法。城市系统模拟的基本特征是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把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加以模仿、简化与抽象。

常用的模拟分析方法是“列昂节夫”的投人―产出模型,及其扩充模型-SAM(社会核算矩阵)。在系统动力学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德国科学家维斯特(Vester))和赫斯勒(Hester))博士70年代末提出了“灵敏度模型”,它适用于城市生态系统关系的模拟与调控。

4 结语

从我国规划理论的建设来看,目前正处于理性规划的阶段,也与系统规划的基本原理相符合。并以系统论的基本观点来指导城市规划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城市管理者与研究学者由来以久的使命感,从而才能使规划更好地为城市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刘综如.系统科学方法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华中建筑,2005(1):15-16.

[2]张帆,朱嵘.基于 Mcloughlin 系统论的城市规划管理研究[ J] .上海城市规划,2005(4): 13-17.

[3]王磊,董磊,吴伟.基于系统论的城市规划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1): 41-42.

[4]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顾良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篇7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自然科学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2-0156-01

一、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技术

自然辩证法是完整学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学说中与科学技术联系最直接的部分。形象地说,自然辩证法是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之间的一座桥梁,具有特殊的文化或智识意义。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我们搞清科学和哲学的关系,从而更加清楚地认识科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更加全面地观察思考问题,只有加深了认识,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迎接新的科学技术的挑战。自然辩证法为探索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制定和完善正确的科学技术方针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我们的实际生活工作中起到指导作用。

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的。比如对应于“机器能不能思维”这个问题,科学层次上研究人工智能,如果说自然辩证法已经明白了机器和人脑思维的差异,那么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就具有指导意义。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很多问题是认识研究自然世界、科学技术不可回避的问题,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

“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包括理论、技术和教育实践的综合系统工程。是一个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不断提出新目标向前发展的工程[1]。如同任何一种学科,计算机具体其科学性和发展规律,依托于科学技术。因此,自然辩证法与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譬如当一个计算机专家去研究分析一个计算机问题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思考它哲学层次的问题,同时依据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哲学层次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从计算机科学的研究中去总结、归纳,同时很多自然辩证法的问题,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中得到了解决[2]。

二、学习自然辩证法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意义

世界上诸多国家之所以纷纷提出自己的信息化战略,争先恐后地建设本国信息高速公路,不遗余力地发展和推广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根本原因在于信息化可以对本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功效,可有助于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很多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都是在自然辩证法的指导下的。而对于高职校这类主要培养职业类实践操作人才的学校,计算机信息技术这一基础学科,无论是对于计算机专业还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说当今世界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和英语成为了现代社会人才必备的两大技能,谁缺少计算机技术,谁将会被社会所淘汰。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到很多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例如:

(一)教与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两个矛盾统一体,如何使学生可以学习到知识,掌握实践技能,提高教学效率,需要教师协调好“教与学”。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模拟法,游戏教学等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测试,模拟实训操作等及时得到学生学习效果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修改讲课速度和教学案例等。职校的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学习能力较差,很多所谓的“乖孩子”又仅仅只能学会书本的知识,无法在实际工作中活学活用,掌握实践技能。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一味的灌输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很好的处理学生“学”的一方面,了解学生的需求、特点。根据职校学生的性格特点,多用有趣的,贴合生活的案例来教学,多以鼓励为主,多增加综合实训等。因为“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不仅仅是矛盾体,更是一个统一体。处理好教与学的矛盾统一关系,对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系统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是为确定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效用,而对系统的各种要素、过程和关系进行考察的方法[3]。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性非常强的科目,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为防止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需要掌握系统分析法。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运用系统分析法,来讲比较庞大的实训案例,转化为子系统来设计,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这个科学方法,更好的得到实践效果。比如,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有要求学生在模拟情景下进行“某公司业务表单操作”综合实训练习,这实际上是让学生将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知识的过程,在这种模拟环境下,学生需要分析各个表格的数据,分析它们的相互关系,最后运用这些信息对某公司的业务进行汇总操作,完成各类表单制作。这样运用系统分析法所做的综合实训设计,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学会实践操作,学会转化知识。

除以上几个例子,自然辩证法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有着更多不容忽视的指导意义。正确了解自然辩证法与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透过表面的自然现象,从本质上深层次地理解并发掘自然规律,提高教学效率,这就是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根本意义所在。

三、结束语

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对于一名老师来说十分重要。因为人,尤其是孩子,更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他们身上有着一些未被磨灭的特质和天性,而且每个人都不尽相同。因此要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些耐心,细心观察,总结经验,反思过程,针对他们的性格特点,善于发掘并培养这些特长,并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缺点,用很善巧的方法去成就学生,让他们真正实现自我价值,便成了因材施教的首要任务,这也是我们今后的重要课题,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自然辩证法思想的指导。

总之,作为哲学的自然辩证法是联系哲学与科学技术的纽带,它和科学技术,包括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关系密不可分。以自然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待教学,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将教育教学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叶莲.将自然辩证法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中[J].科技信息,2011,15:327.

篇8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财经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298-02

一、信管专业发展综述

20世纪60年代,一些信息技术发达的国家首先开办了信息管理专业。20世纪70年代,规范定专业名称为管理信息系统。现在,几乎所有国家都开设此专业。国内而言,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首办经济信息管理专业。1994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其中有5个与信息管理相关的专业: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学、科技信息学、经济信息管理、林业信息管理。1998 年教育部将这5个专业整合成现在的信管专业,归属于管理学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截至目前,中国开设信管专业的院校已达500多个,包括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等层次。

目前,国内高校信管专业建设呈三种方向。第一种侧重技术方面,以理工科院校为主(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第二种侧重情报学、信息学方面,以综合性大学为主(如武汉大学、北京大学等),第三种侧重经管方面,以财经类院校为主(如东北财大、青海大学财经学院等)。

1998年,教育部确定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1]。1999年,教育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5所高校对信管专业发展问题进行研究。确定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具有坚实的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运用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的方法,从事各级各类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从事各种领域的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工作的高级人才[2]。这两个培养目标均说明信管专业旨在培养管理、技术兼顾的跨学科复合人才。

二、信管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

1.人才培养方案陈旧。部分院校的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及时更新,不能准确把握社会对此专业人才的需求。专业课程体系不尽合理,不能反映管理新理念和技术新趋势,进而影响毕业生的专业素养,造成就业压力。

2.专业特色不鲜明。部分院校的信管专业方向不明确。学生无法正确定位自己的专业,无法将所学内容融合为一个知识体系。他们觉得自己学得多,但学得不深入,通才不通。什么都学,但什么都不专。技术不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管理不如管理专业的学生,严重影响学习热情与兴趣。

3.专业建设重理论轻实践。多数院校很重视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与考核,但忽视实验课程与实践环节。由于缺乏实践环节的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差,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系统应用与开发难。

4.师资力量有待加强。师资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教师的知识交叉性不足。很多信管专业教师是从其他专业领域转来的(如计算机、管理等),他们自身的知识不全面、广度不够,导致教学时内容有侧重。另一方面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不能结合案例、切合实际开展教学。

三、财经类院校信管专业发展研究

1.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优化课程体系。综合考虑社会需求、信息技术主流、地方经济需要等因素,确定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使教学课程更趋合理化。合理平衡信管专业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理论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 [3]。通过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如英语、计算机、中文写作、心理学、哲学),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养;通过经管类基础课的学习(如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为经管类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开发奠定基础,培养学生较好的创新思维和观察能力;通过计算机类基础课的学习(如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电子商务等),培养学生较强的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能力;通过专业课的学习(如管理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培养学生较强的信息管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能力。

2.突出财经特色。发挥自身优势,从自身特色出发,建设具有财经特色的信管专业。着眼点在于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紧紧围绕经济管理展开,培养经济管理及社会各领域需要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信息化人才。具体而言,在开设上述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一些经管类课程,尤其是经管类信息系统应用与开发的课程(如会计、财务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金融类信息系统应用与设计等);增加经管类信息系统应用与实践的环节,培养学生经济管理方面的素养。这些课程和实践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理论基础上,熟悉经管领域实际的业务流程,掌握行业信息系统的应用,理解行业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成长为既懂管理科学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又具备经管领域行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实用人才。

3.加强实践环节。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职业技能、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信管专业的实践活动包括:课程内实验、实验课程、课程实习、校内实习、校外实习、毕业设计等。(1)课程实验。信管专业的部分课程理论性、系统性、应用性都很强,单纯理论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而影响到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就业。因此,要适当加大实践类课程的实验课时比例,多开设一些实验课程,对重要的专业课设置课程实习。(2)校内实习。建设校内实习基地,模拟企业实际进行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开展一些校园内的专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3)校外实习。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在实习基地学习和实践。如利用财经学院在财经行业的影响力和优势,与财政厅及下属单位、会计事务所、银行、证券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实习基地。一方面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锻炼学生,实现双赢。(4)毕业设计。毕业设计作为学生学习和工作的中间环节,作用重大。传统“导师命题、学生接受”式的被动做法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选题主动性,与就业孤立。因此,提倡侧重实际应用的、以学生为主体选题的毕业设计(学生也可从参与的教师课题中选题)。(5)其他实践活动。假期社会实践、参与教师课题、到企业内顶岗实习等活动都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实践精神,锻炼实践能力。

4.完善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1)重视教学手段的完善与更新,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辅助教学;建设基于网络的教学互动平台;交流各具特色的教学文件;开发专业教学应用软件包;建立专业知识数据库;编写适合财经院校的教材,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实施教学活动。(2)改变传统的教师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营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倡导引导式、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的互动教学新方法[4]。信管专业的核心课程多数系统性、理论性、知识交叉性强,案例法、启发法、讨论法等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团队意识和沟通技能。

5.改革考核体系。传统“笔试为考核形式、课程基本知识为考核内容”的考核机制下,学生为应付考试而学习,高分低能,不利于就业与今后的发展。因此,要改变这种单一的考核体系,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如在MIS、IRM、ERP、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专业课程中采用案例分析、调查报告、课程论文、系统展示与讲解等形式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

6.加强师资建设。优秀的师资力量与教研团队是专业建设的保证[5]。信管专业知识交叉性强、技术更新快,对教师水平要求更高。可以通过培养在校教师、引进高层次人才、聘请行业专家等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具体而言,第一,在校教师要紧跟技术发展的脚步,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升学历层次,提高科研水平;第二,引进人才,吸引优秀的信管专业硕士、博士毕业生到学校从事教学科研,扩充教师队伍;第三,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讲授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和在校教师水平的提高,而且可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为学生实习、就业创造机会。

7.加强沟通。(1)加强校内不同专业间的沟通:信管专业与其他专业间互通有无,互相促进,互相协助。青海大学财经学院开设有电子商务、会计、财务管理、旅游管理等12个专业,部分专业设有专业实验室,信管专业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实验室了解经管领域的业务流程,熟悉相应信息系统的操作,培养行业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的能力。尤其是电子商务专业,与信管专业关系更为密切,两专业可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2)加强不同院校间信管专业的沟通:信息社会,封闭孤立地办学和建设专业很难取得较大成绩。信管专业以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为支柱,更需加强对外交流。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取经、邀请其他院校专家讲学传经验等方法学习其他财经类、综合类、理工类院校信管专业建设的经验、教训和新进展。(3)加强与社会组织的沟通:加强与社会组织的沟通联系,进而开展校企合作,不仅有助于建立长期的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创造机会,而且,企业可为学校提供科研素材和经费支持,学校也可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和社会。

四、结论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行各业急需信息化人才,作为信息化复合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校信管专业建设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课题组.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阳向军.西部地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情报,2008,(1).

篇9

【关键词】信息专业;培养模式 ;现状;改革

信管专业全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由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科技信息、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和林业信息关联度等5个背景专业整合而成的一个新专业。该专业主要研究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信息化社会,如何管理大量繁杂的数据,并从中挖掘、获取有效的信息,是该专业的研究重点。信管专业是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及行为科学等学科的交叉组合。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维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社会对信管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行业管理日益规范的今天,信管专业学生就业前景普遍看好。但是,从实际就业情况来看,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应聘工作岗位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管理技能不如管理专业的学生,计算机技能不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因此,导致信管专业学生毕业以后都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相关专业的工作岗位。问题主要出在目前信管专业毕业生所具备的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企业与社会发展的要求。

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社会对信管人才的需求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需要信息管理和分析的人才。主要从事以下工作: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信息资源管理等。

(2)需要信息系统的管理人才。主要从事以下工作:信息系统需求管理、运维管理、项目管理、外包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等。

(3)需要信息化管理的人才。主要从事以下工作:政府部门负责信息化规划的专员、企业信息主管(CIO)等。

(4)需要具有 IT知识的管理人才。从事非本专业工作的信管毕业生,其 IT知识特长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易于将业务管理和信息技术应用结合,因而政府、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业务管理岗位也非常欢迎信管专业的毕业生。

(5)需要流程规划和系统咨询人才。主要从事以下工作:企业流程规划师、解决方案咨询顾问、系统分析师、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分析师等。

社会对高质量信管人才的大量需求促使我们反思高校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我们通过教学改革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二、信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信管专业的课程由不同学科中的课程组成,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学习内容方面,知识面广但课程深度不够,表现为什么课程都学,而结果是什么课程都没有学会。二是就业竞争力方面,学生无一技之长,专业特色不明显。具体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定位不明确。信管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既懂经济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但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很难进行把握,各个高校对此专业学科范围、内容理解上不尽相同,无法确保一致性。因此,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办出专业特色,适应社会对该专业高级人才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一是课程设置没有面向社会需求。信息技术发展极为迅速,但受高校教学计划性和规范性等的限制,信管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很难与新技术的发展保持同步,学生所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二是专业课设置没有充分体现信管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特色。信管专业的专业课设置偏重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缺少综合运用类课程。而信息技术与管理结合的领域信息分析、设计和规划方法方面的课程更是偏少,导致专业特色不明显,使用人单位感觉该专业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不如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学生,在管理方便不如管理专业的学生,而在信息分析和规划方面的深度又不够,从而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3)师资力量薄弱。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成为信管专业建设中突出的问题。经调查,大多数高校的信管专业皆是由某一背景专业改名而来。其突出表现是,这些高校的教师队伍基本上没有按照新专业知识结构重组的需要重新分配,如在以科技信息为背景专业的高校中,师资大部分仍是传统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方面的师资。

(4)实践教学手段匮乏。信管专业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必须通过深入的实践,才能达到对理论的充分理解。而目前很多高校及教师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实践教学环节十分薄弱,无法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明确专业发展方向

该专业是一种新兴的边缘学科、综合学科。信管专业本身就是管理科学、信息技术和系统科学所构成的跨学科领域的专业,强调的是信息技术与管理系统的互动结合和边缘学科知识模块的复合。因此,我们应该将该专业的学科定位为: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记忆信息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教学机构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从事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开发,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信管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需要教师要同时具备胜任理论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的素质。全面掌握企业实践案例,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因此,采取有措施提高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并激发他们的学术研究能力,激励教师走出去读书深造或进行课程学习,不断丰富专业知识,高效率地指导学生。

(三)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信管专业教学内容的设置应考虑分析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理顺脉络,科学地制定教学大纲,保证教学的系统性,避免内容的交叉重复与遗漏。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可以借鉴国外教学经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性强的内容。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旧教学模式,加强实践、实习环节。再设置这些课程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管理,使老师、学生真正投入到实践中,学生从中加强动手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上机考核、组织答辩等形式对学生的实践课程进行考核,使学生真正从思想上提高对实践课程的认识,提高重视程度。

(四)加强产学合作

信管专业发展迅猛、实用性强,只有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才能充分利用高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各自优势、高校要积极争取得到企业和社会更多的资源投入,将教学从课堂上延伸到企业生产管理的前沿。

四、结束语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朝阳专业,要切实从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出发,紧跟时展的步伐,根据自身的办学层次、办学特色、学校定位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查先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课程体系研究[J].情报学报,2003,22(4):

507-512.

[2]刘畅.高校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讨[J].网络与信息,2012,5.

[3]陈海燕,张烨.信管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09,20.

[4]袁红.提高地方院校信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研究[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1,3.

[5]赵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1,10.

篇10

关键词: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可靠性;存在问题;应对方法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公路线形设计是公路设计的核心,其设计应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舒适,驾驶员的视觉和心理反应,引导驾驶员的视线,保持线形的连续性,使驾驶员有足够的舒适感和安全感。公路线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公路运营的安全、经济、舒适、快捷功能的发挥。目前我国公路路线设计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所规定的各等级公路的线形设计标准值,采用设计车速为基础设计参数规定的最低设计标准,其他的设计指标根据设计车速相应取定。提高道路运输的能力和服务水平,达到线形设计最优经济性,建立合理、科学、完善的公路路线设计方案比选评价方法是科研和设计人员共同面临的挑战。

公路的路线定线是公路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路线线形是一条公路的骨架,线形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公路的桥隧、人工构造物、路基、路面等的设计,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同时在公路建成后,如果再要改变线形,一般也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高等级公路的路线,一经建成将长期制约着公路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发挥。所以,有的国家提出公路路线是公路的生命,它对汽车行驶的舒适、安全、经济和道路的通行能力,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

一.公路路线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国外发达国家关于公路路线设计的理论已经从单纯考虑汽车的动力学要求,逐渐注重考虑驾驶员的生理心理特征,提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线形设计后使用上的舒适性,并在开展设计的安全性、连续性、一致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我国的路线方案基本上是采取传统的经济评价、财务评价以及工程技术方面比较方案优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忽视了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不能全面反映线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经济上最优的方案未必是最优方案。

二.公路路线分析方法

公路路线优化问题具有设计目标不可公度性和目标间的矛盾性两大特点,设计目标的不可公度性是指各个目标没有统一的度量标准,很难加以比较。线性设计目标间的矛盾性是指如果采用某种方案去改进或改变某一目标值,可能会使另一目标的最优值变好或变坏。

(一)可靠性研究分析

可靠度理论在公路线形设计中的应用很早就已经开始研究,而我国将可靠度理论应用在公路路线设计方面研究还未全面开展。可靠度理论在一些领域特别是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学中应用较广泛,同时在运输工程学领域也有研究,如公路排水管道设计、交通信号灯间隔时间可靠性分析,信号配时设计等。可靠度理论是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用概率来描述工程结构可靠性的问题。

公路路线设计可靠性分析中,主要目的是根据路线设计极限状态下功能函数计算可靠指标、失效概率等。路线设计功能函数是用公路供给值和驾驶期望值来表示。假定公路供给设计参数随机变量为s,驾驶期望设计参数随机变量为D,其相应的概率密度函数为冬和,且S与D相互独立,则功能函数z表示为:

Z=g(S,D)=S-D

对于路线设计的各个极限状态方程:当Z=0时,该路线设计参数处于极限状态;当Z>O时,该路线设计参数满足功能要求;当Z

假定随机变量s和D均服从正态分布,其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和,则功能函数z:s—D也服从正态分布:其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及和,失效概率:

对其进行标准正态变换,令,可得:

式中,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现引入符号β,并令,则得:,式中:β为一量纲的系数,称为可靠指标,可靠指标β的表达式为:

(二)系统分析法

将路线设计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可以对设计成果及环境约束情况作出定量或定性的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案,从而达到最优化设计。系统分析法包括五个要素:目标、评价标准、现状数据、分析评价、优化决策。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公路路线设计应对公路的平、纵、横三个面进行综合设计,做到平面顺适、纵面均衡、横面合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是公路设计的依据,也是评价公路路线设计可靠性质量的标准,其表现为一系列规范条文,这些规范条文既有原则性的。也有针对各个细部的,所有规范条文构成一个系统现状数据,包括路线设计成果及公路环境约束的数据。公路设计成果数据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采用值,环境约束状况则包括地形、地质、水文情况等。将公路设计现状与评价标准进行比对,将公路环境约束与设计现状比对,分析路线设计的合理性,论证需要加以改进的,基本合理但仍有改进余地的,基本达到技术要求而不满足经济要求的,满足经济要求而实际技术指标不太理想的;对公路分析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合并、归类,找出重点.提出科学合理的优化方法,并付诸实施,同时对公路优化后的成果数据进行再分析与优化。

系统分析法的要点包括:系统与定量,系统分析法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按系统与定量的原则来要求,系统要求全面、清晰,定量要求书面化的数据成果。系统分析法评价公路线形设计质量,工作量相对较小,且定量分析的结果清晰明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情况下,在路线设计中推广系统分析法。有效地提高路线设计质量,合理地减少工程量,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三)路线智能优化法’

智能优化法是基于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和多目标遗传算法求解路线方案Pareto最优解集的公路路线智能优化模型,获得协调各设计目标的路线方案,作为交互式公路路线CAD系统初始设计方案,从而提高公路路线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水平和设计层次,提高公路路线设计智能辅助决策能力。

公路路线设计优化过程必须从公路原始空间数据库中真实及时地提取、分析与公路路线相关的空间数据,为公路路线目标函数计算提供数据资料依据;按所需空间数据的属性和查询方法,路线设计空间数据挖掘方法可分为点数据挖掘、线数据挖掘、面数据挖掘。公路是敷设于自然界的人工构造物。所经区域的地面高程决定了路线的位置、工程量等因素,是公路路线设计的关键信息。通过GIS的空间分析模块,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可获得路线地区任一点的地面高程,由于公路路线设计需要纵断面地面线和横断面地面线,所以必须将公路路线设计领域知识与GIS空间分析相结合,以获得所需地理地质和公路区域的有效信息。公路路线在布设时,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公路、铁路、河流等相交,通过GIS的拓扑关系查询,获取公路与线状构造物的拓扑关系,合理地确定立体交叉或平面交叉的类型。而通过分析路线所交河流的宽度、流量等信息,则可以合理确定拟建桥涵的跨径,从而为公路路线方案优化提供充分的信息。面数据挖掘方式,为公路路线挖掘面域信息,为路线设计提供依据。

建立公路路线智能优化系统模型,有利于解决路线优化过程中模糊性、不确定性问题,为公路路线的设计提供科学和有效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