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优化原则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5: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源优化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到目前为止,什么是水资源还没有一个公认的非常严谨的文字描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水资源定义为:自然界一切形态(液态固态和气态)的水都算水资源。直到1963年英国国会通过的<水资源法>中,改写为“具有足够数量的可用资源”.即自然界中水的特定部分。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INEScO)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水资源是“作为资源的水应当是可供利用或可能被利用。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质量,并且可适合对某地为水资源需求而能长期供应的水源”.
在我国,对水资源的理解也不尽相同。1991年<水科学进展>编辑部组织了一次笔谈,就水资源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讨论。最后认为:水资源是水体中的特有部分,即由大气降水补给,具有一定数量和可供人类生产、生活直接利用,且年复一年的循环再生的淡水。
从上述文字表述可以看出水资源具有如下特征:水资源包含在水体之中,并且是水体的一部分;而水体中的其他部分,在特定的条件下还可以转化为水资源;水资源如果保护不好也可能转化为无法利用的水体,而危及社会的安全。根据自然资源的定义及综合以上各家的观点,水资源是能够被人类开发利用并给人类带来福利、舒适或价值的各种形态的天然水体。
因此,不是所有降水都是水资源,只有其中能够被人类开发利用的部分才称之为水资源。对于特定区域而言,降水总量是可以获得的,但是这些天然降水中到底有多少是人类可以利用的--即该地区到底有多少水资源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二、水资源可利用量
关于水资源可利用量有很多种定义和解释,下面介绍几种: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中规定水资源可利用量l2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当地水资源中可资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雷志栋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和生态环境允许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措施所能控制引用的不重复的一次性水量。
胡振鹏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针对不同设计水平年,在一定的来水频率下,考虑对水量、水质的需求,天然储水体和水利工程设施可以为人类生活、社会经济活动提供的水量。翁文斌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流域水循环过程中的水文条件不发生明显改变的前提下,从流域地表或地下允许开发的一次性水资源量。夏自强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在扣除维持生态环境用水和水资源总量中部分不能或难以控制的水资源量后,人类可以利用的最大水量。
分析上述定义,理论上比较清晰完善,但实际分析计算时很难操作。水资源可利用量确定要考虑的条件有生态与环境需水量、技术上论证可行、经济上分析可行。从这3个方面来分析,内涵和外延都很大,很难具体操作。
同时,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影响因素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学技术进步情况、水污染状况、生态与环境状况、天然来水状况、以及技术经济因素等。由于这些因素是动态的,随时间变化的,导致水资源可利用量也是动态的;同时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尤其是水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受认识水平限制,现阶段较难量化。
三、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
承载力是一个起源于古希腊时代的古老概念,在生态学中一般被定义为“某一生境所能支持的某一物种的最大数量”,它包含着极限思想,并有2个层次的含义:第一是所承受的力来自于某一生境以外的某一物种;第二是某一生境自身不遭受破坏,因为生境一旦破坏,再重新修复是不可能的。
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成果较多,目前普遍接受的定义如下:
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技术水平下,当水管理和社会经济达到优化时,区域水生态系统自身所能承载的最大可持续人均综合效用水平或最大可持续发展水平。水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区域、某一时期、某种状态下的水环境条件对该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支持阈值。
从上述概念出发,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承载体可以是人口总量,生物总量,也可以是经济总量。这个概念有4个层次的内涵。一是生态内涵,它表现为这些承载力具有极限含义,它所承载的综合效用具有生态上的极限,对其开发利用应以不超过这个极限为前提。二是技术内涵,这些承载力并非一个纯粹客观的概念,而是与人类作用有关,具有主观性的一面。它与特定的技术水平有关,随着不同时期总体技术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些承载力具有跳跃性,表现为时间上的技术动态性。三是社会经济内涵,通过社会经济系统结构的优化,社会经济容量或规模会有所不同,从而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力。四是时空内涵,表现为水资源承载的综合效用及其约束因素具有区域性;不同的时空尺度,相同水资源和环境条件的承载力是不同的。
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中提到了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这2个专业术语,但是关于这2个参数如何确定没有提出相应的方法,因此该参数的确定方法值得研究探讨。
四、生活和生产需水的预测方法
目前用于需水预测方法较多,如定额法、趋势法、弹性系数法、人均综合用水量法等。分析这些方法,各有特点。
定额法需要确定每一行业不同水平年的用水定额、发展规模、以及水的利用系数。要在需水预测之前先要预测这些参数,由于这些变量较多,其影响因素更多,这些参数的预测比需水的预测更复杂,从而导致预测结果误差较大。我国以前若干个五年计划的需水预测成果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趋势法、弹性系数法需要较多的历史资料,受历史资料的可收集性限制,这些方法应用起来有一定难度。另外发达国家用水的经验表明:用水量与人口、发展规模之间的关系不是单一的递增或递减关系,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有所差别,不同发展阶段有所差别,不同产业结构有所差别。因此利用这些方法进行需水预测也有一定困难。
人均综合用水量法主要应用于城市需水量的预测。由于城市的产业结构十分复杂,要想弄清楚每一个行业的用水定额及其发展规模难度较大,因此为简化计算,采用人均综合用水量法来进行需水预测。但是这一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因为人口不是区域消耗水资源的唯一指标,尤其是现在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少。因此到底用哪一种方法进行需水预测能够得出一个可以接受、误差较小的成果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五、生态环境需水量
生态环境需水是指为维持生态和环境功能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所需要的最小需水量。实际上,生态需水与环境需水两者之间存在着交叉和重合的部分,生态需水主要侧重在生物维持其自身发展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环境需水则主要体现在环境改善方面。
杨爱民、郑红星、王浩、刘昌明等认为“:生态需水应该包括环境需水,所以也称为生态环境需水。生态需水是指在一定的生态保护、恢复或建设目标下,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其生态系统维持良好的稳定状态时所需要的水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鉴于现在对生态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入,前述界定中的”在一定的生态保护、恢复或建设目标下“的”建设“二字应该去掉。生态环境需水量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基本理论和方法也较多,其中大多建立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基础上,现阶段可操作方法主要是基于水文学基础的几个方法,如最枯10月法、Tennant法等。最枯10月法:我国在《制定地方水污染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GB3839--83)中规定:一般河流采用近10a最枯月平均流量或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作为设计水文条件。该方法原来用于计算污染物允许排放量,而现阶段把它作为生态环境需水量。实际操作上该方法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部分季节性河流、现阶段断流河道的生态与环境需水量为零,其允许污染物排放量为零(设计水文条件为零)。
Tennant法似:是以预先确定的年平均流量的百分数作为生态环境需水量。Tennant提出,以年平均流量的10%作为水生生物生长低限,以年平均流量的30%作为水生生物生长的满意流量。Montana以年平均流量的10%作为最小生态需水量,最佳范围为年平均流量的60%一100%.该方法适合于大江大河等较大流域,而没有考虑河流流量的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因而有其局限性。此外还有日均流量法、Texas法、N6PRP法、Basiclfow法、月年保证率法、最小月年径流法、ABF法、FDCA法、40%准则等。这些方法计算方便,基本上是经验值,各有其实用性。
因此,分析总结前人的成果,提出适应不同对象的水文、生态、环境等条件的生态环境需水量估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六、水资源短缺
水资源短缺是一个貌似简单但又存在许多异议的概念。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判别标准是以人均水资源量进行缺水程度划分。
但是这个划分标准下面隐藏着许多问题。首先人口不是区域消耗水资源的唯一指标,尤其是现在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少。其次生态需水与人口没有直接关系,用人口作为评价标准也不合适。因此,对于水资源短缺的辨识采用单一的标准或指标是很难概括的。
实际上,水资源短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具体对于一定区域来说,它所描述的是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区域可供水资源量和水质的时空分布不能满足现实标准下的区域人口、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等系统对水资源需求时的状态。因此对缺水的界定应当拓展到水资源系统承载的主客体两个方面同时考察。
在水资源系统承载主体方面,人类社会已经从最早的逐水而居,发展到现在的资源水利、可持续水利等理性思索,水资源系统的外延不断被拓展,内涵不断被丰富。同时人们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应由最初单一的地表水系统拓展到地下水、大气水、海水、劣质水(包括污水、微咸水和咸水)等多个系统,水资源系统承载主体多元化特征日益突出。
水资源系统承载的客体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替改变,在无人类活动干扰作用下,天然水资源系统在其循环过程中滋养了丰富多样的天然生态系统。自从人类社会行为作用于水资源系统伊始,水资源系统承载客体的纯自然属性便开始发生改变,水循环系统的社会驱动力持续加大,农业和工业经济系统的需水量和取水量不断上升,水资源系统承载的客体逐渐演绎成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
其社会经济功能得到充分体现。由于水资源系统承载客的多元化,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就存在着竞争与分配的问题从水资源系统承载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分析,不简单地将水资源供需平衡的认为不缺水、不平衡的认为水。且不说水资源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目前尚未清楚,就是科学合理地确定一定社会经济系统需水量及其节水潜力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更有社会经济系统的产结构问题。
因此,对于特定的区域和范围,如何科学合理地界定其水资源是否短缺值得研究和探讨。
七、水资源合理配置
配置是指配备、安排。资源配置是指生产性资产在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资源分配之所以成为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的资源供应有限,而人类欲望通常又无限,另方面是由于既定资源具有多种不同可供选择的用途。
水资源合理配置是指在流域或特定的区域范围内遵循高效、公平和可持续性原则,通过各种工程与非工程措施,考虑市场经济规律和资源配置准则,通过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等手段和措施对多种可利用的水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进行的调配。
通过以上概念界定可以看出,水资源配置问题提出的前提是水资源有限性而导致的供需不平衡矛盾以及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矛盾,关注的重点是多种水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的分配。实际上,水资源区别于其他自然资源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它的时程上分布的不均匀性,因此水资源合理配置不仅体现在空间上,同时也体现在时间上;不仅体现在某一水源上,同时也以现在多种水资源的联合配置上。
因此,研究和探讨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技术和方法,对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科学高效地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八、水资源配置的一般原则
前面已经叙及水资源配置问题提出的前提是水资源的相对短缺,即资源有限而需求持续增加导致的供需失衡。当水资源有限,不能满足所有用户的用水需求时就存在着分配水量的优先顺序问题。
从水资源方面分析,它具有流动性、随机性、易污染型、利害两重性等不同于其他自然资源的特有属性。在用水户属性上分析,从平面位置上,它们分布在河流的上下游、左右岸甚至跨流域;从用水时间上,他们可以是现在的用水户,也可以是将来的用水户;从用水户的性质上,他们可以是人口、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等;从用水的主体上,它们可以是自然人、社会法人、社会组织、社会公众(如生态环境用水)等。这些属性决定了水资源分配方式较其他自然资源的分配方式更复杂。
篇2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
摘 要:将经济学资源有效配置引入会计研究,以资源优化配置论为目标,分析社会责任会计功能,从而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现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社会责任会计;资源有效配置;会计功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2-0057-01
随着中国逐步成为全球资本流向的热点地区,中国会计也在世界浪潮中飞速追赶着世界会计文明的足音。但我国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员下岗失业等。作为当代社会的细胞,企业并非存在于真空中,它与社会各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必须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
一、社会责任会计的会计目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本质要求,即企业在追逐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注重社会效益,使两者辩证统一。在一个健全的市场制度下,企业追求利润和承担社会责任之间,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基本一致的,社会责任会计应运而生。从整个社会利益的角度,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更侧重以资源配置优化论为会计目标,对企业外部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进行深入核算,为有效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而提供充分、有效的信息。对此经济学和会计界有着十分宽厚的理论研究基础。
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存在辩证关系:从短期看,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时存在矛盾性,即为了提供社会效益,不得不放弃短期的企业效益;如企业必须严格自律遵守政府出台的废气污水排放指标,这可能使企业的短期效益受损。但是从长期看,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存在协调统一性,具体表现在:企业效益的提高有利于企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也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等,从而促进社会效益的提高;同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增加职工文化教育方面的投入等也会提高社会效益,社会效益的提高反过来又会促进企业效益。社会责任会计的最终目标正是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社会效益,实现社会净贡献最大化。由此可见,社会责任会计以资源配置优化论为目标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
二、社会责任会计的功能
社会责任会计是对企业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和经济后果进行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和分析,着重揭示企业的社会责任,即企业对社会所造成的外部经济或者外部不经济,并且对外披露相关会计信息在经济市场中流通,引导资金的流向,从而对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发挥作用。
1.基于自然资源配置角度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功能
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从外部性角度看,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是为了解决企业行为的外部性问题。早在1912年,庇古发表的《财富与福利》中曾提出“外部效应”一词,外部效应会使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点,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为此,美国经济学家科斯提出社会成本理论,即“假定市场交易为零,则只要初始权利界定清晰,资源配置即可通过市场交易达到最优”。
为有效解决自然环境的外部性问题,需要把斯科定理的产权界定引入制度改良的范畴,即在纯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把握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的安排、运作及重新安排的内在逻辑,从而实现有效配置资源,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目标,这就需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从社会的角度发挥会计功能,从宏观的角度计量和反映企业目标的执行情况,使企业在客观上解释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为社会制度的改良提供依据。
2.基于社会资源配置角度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功能
社会资源配置机制一个鲜明的特征是资本市场在此机制中起到核心的作用。社会责任会计对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促进功能可以从两方面考虑:第一,促进社会资源的第一层优化配置:在一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机制中,社会责任会计是联结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企业的关节点,是在宏观经济的调控下引导资金流向的广告,即以会计信息为载体,通过资本市场促进社会资源在微观单位的优化配置。第二,促进社会资源的第二层优化配置:从企业管理当局的角度看,可以根据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例如企业高管通过会计信息分析提品或劳务的盈利,兼顾企业内部和社会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来确定生产。
综上,可以看到社会责任会计更宏观的蓝图:在一个健全的市场制度、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下,社会责任更具可核性,企业行为与社会价值协调统一,市场机制和利润机制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为更好实现这一蓝图,一方面,需要不断探索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构建完善的社会责任会计体系;另一方面,在企业责任会计的基础上,需要搞对价格制度,搞活激励机制。
三、结语
社会责任会计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会计,成功地将会计的作用从微观过渡到宏观,以资源优化配置论为目标,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促进功能,为制度设计奠定基础,从而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现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有效解决我国近年来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会计界需要将经济学资源有效配置引入会计研究,推行社会责任会计。通过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经济学研究,搭起宏观和微观间的桥梁,对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起很好的指导作用,使社会制度得以不断的完善,从而资源的优化配置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无线认知网络;多目标优化;自适应克隆;自适应交叉;自适应变异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0-2207-05
Resource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of Wireless Cognitive Network Based on Adaptive Neighbor Selection Cloning Genetic Algorithm
TAO Ying1, CHEN Zhi-kui1, CHENG Chen2,CHEN Long-jiu2
(1. Laboratory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 Database Technology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ftware College, Dalian 116621, China; 2.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ftware College,Dalian 116621,China)
Abstract: The resource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of Wireless Cognitive Network (WCN) is not allowed to ignore, which is one of research hot pot in the reasonable use of free spectrum resource.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would be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for the diversity of the resource parameters. In this paper, it’s based on the basic parameter, i.e. the least signal interference noise ratio(SINR), to meet the basic QoS needs of WCN using there related parameters of bandwidth, power consumption and transmission rate. It put forward a kind of adaptive neighbor selection cloning genetic algorithms (ANSCGA) to solve parameter resource allocation problems based on the cognitive node capacity degree,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target of bandwidth minimization, power consumption minimization and transfer rate maximization in the network. After compared with the classic algorithm NSGA-II, ANSCGA has certain advantages.
Key words: Wireless cognitive networks;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Adaptive clone; Adaptive crossover; Adaptive mutation
1概述
认知无线网络的核心思想是使无线通信设备具有发现空闲频谱并合理利用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因频谱的固定分配政策而导致对频谱的不合理应用。该文针对认知无线网络中认知用户网络多目标资源参数优化问题,研究最小信号干扰噪声比值(SINR)关键参数之间的平衡关系,通过克隆及交叉变异算子的设计提出自适应邻域选择克隆遗传算法(Adaptive Neighbor Selection Cloning Genetic Algorithm, ANSCGA),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收敛速度以及种群多样性问题。该文主要优化网络已使用带宽、已使用功率和数据传输速率三项参数,借助优化算法寻找收发节点对的带宽分配和功率控制参数,达到最小化已使用带宽、最小化已使用功率和最大化传输速率的优化目标。
2认知无线网络模型
该文基于IEEE802.22WRAN标准简化的模型,在该协议模型下,当且仅当接收节点在相应传输节点的传输范围且不在其它传输节点的干扰范围之内,信号传输才能成功。该文在针对认知网络用户在接入主网络资源时资源优化问题引用最小信号干扰噪声比值(SINR)来均衡关键目标参数时,同时考虑干扰温度限制因素。
2.1系统QoS需求
考虑一个网络覆盖区域,其中分布着N个认知用户。为描述方便统一将认知用户称为节点。假定从源节点i到接收节点j的信道功率增益为
必须大于某一门限值满足
,故而接收节点j通过CDMA复用方式共享主网络资源时,接收端处的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故而主要优化参数为使用带宽、消耗功率以及传输速率。为了保证信号干扰噪声比最小,优化问题转化为求解最小化已使用带宽、最小化消耗功率及最大化传输速率。2.2优化目标参数
考虑认知网络中认知用户节点不能干扰主网络用户节点工作,所以定义,具体指网络中各个节点已使用的带宽之和。这里用来评价网络中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在传输速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网络中被占用的频谱资源越少,说明该网络中频谱资源有效利用率越高。具体表达式如下:,具体指网络中所有节点功率消耗的总和。对每个节点而言,在确保通信质量的前提下,应将其传输功率控制到最低,以确保网络寿命,当网络中任何节点能量消耗完时,网络寿命终止。具体传输功率表达式如下:表示从节点i到节点j的传输带宽。
2.3系统优化模型
无线认知网络资源参数优化模型可表述为:对于存在N个节点的网络区域,对于节点的带宽和消耗功率进行优化调整,确保整个网络区域在保证传输速率最大化的基础上所有节点使用带宽和消耗功率最小化。
3自适应邻域选择克隆遗传算法
该文基于一种自适应邻域选择克隆遗传算法[3],针对认知无线网络中认知节点需要感应可使用频段的特性,引入认知容量概念作为克隆适应度成比例计算,确保种群在认知容量高的节点附近进行集中搜索,提高算法速度。同时在进化期间节点根据种群邻域进化情况,随时自适应调整进化策略,确保种群多样性,算法收敛性取决于作为其核心操作的高频变异算子。
3.1抗体适应度
在IEEE802.22WRAN标准下,每个认知传输时帧由感知部分和数据传输部分组成,感知时间越短,用来传输数据的时间就越多,认知容量就会越大,但感知时间太短会造成检测的误差过大,导致对主节点的干扰过大,要做到最大限度不对主节点产生干扰,认知节点必须周期性的快速准确检测主节点的工作情况,这里假定感知存在检测概率为待优化参数[4]。
3.2邻域选择克隆算子
在克隆遗传算法中,克隆的实质是在抗体进化过程中,在每代候选解的附近,根据适应度的大小进行克隆,产生一个变异解的群体,从而扩大搜索范围(即增加抗体的多样性),有助于防止进化早熟和搜索陷于局部极值,同时通过克隆选择来加快收敛速度。
自适应克隆选择算子操作的对象是活跃抗体,每个活跃抗体要进行克隆的抗体的克隆数为抗体种群最差抗体的适应度值。
邻域选择操作作用于活跃抗体节点,本算法根据活跃抗体的认知容量度大小决定在活跃抗体周围搜索抗体的数目,从而形成邻域种群。拥有较大认知容量的活跃抗体有更多机会搜索其自己的邻域抗体。每个活跃抗体的邻域种群抗体的数目为给定的最小变异率[6]。
对于适应度高于平均适应度的抗体,对应于较低的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使该抗体得以保护进入下一代;而低于平均适应度的抗体,相对应于较高的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使该抗体被淘汰。抗体会在每次迭代过程中根据认知容量度值自适应地调节变异步长,同时确保在认知容量度高的抗体周围集中搜索提高收敛速度,同时也保持了种群的多样性。
3.4算法伪代码如下
Procedure[P]=ANSCA_OPT(aB,bB,aP,bP,NP,NG,,eps)
Initialize P(NP)//随机生成N对实数编码收发节点(带宽、消耗功率、空闲概率以及工作概率) for k=1:NG//迭代未满足最大次数
for 1:NP//对传输距离内所有收发节点对f
4仿真实验
4.1通信节点路由优化仿真环境
用该文所提算法对无线认知网络节点进行参数优化。抗体对应于问题在给定范围内的可行解,根据抗体的认知容量度来度量抗体的适应度,高适应度的抗体是选择、克隆、搜索、变异和组成最优解的对象。
基于MATLAB仿真环境,在图1网络仿真节点路由分布4.2仿真结果与分析
相应数据是仿真运行78次后的结果,每次算法的进化代数为20,活跃抗体数为20,缩放系数为0.1。
在未进行优化网络中,具体22对收发节点的使用带宽参数与功率控制参数如图2(a)和(b)所示,其中,图2(a)展示的是带宽参数,图2(b)展示的是功率参数,整个网络使用带宽
同时选取经典多目标优化遗传算法NSGA-II对该网络进行优化,其22对收发节点的带宽参数和消耗功率与ANSCGA对比如图2(c)和(d)所示,其中图2(c)展示的是优化后的节点已使用带宽参数,图2(d)为优化后的功率参数,NSGA-II算法优化结果为:已使用带宽
相比之下,该文提出的ANSCGA算法优化结果相对较优,优化后的速率分别比为优化的高出0.026%,比NSGA-II算法优化速率高出0.011%,同时使用带宽和消耗功率也分别是优化后最小的。另一方面,在未优化时,带宽大于40MHz的节点对有8对,功率大于80W的节点对有6对,经ANSCGA优化后,带宽大于40MHz的节点对只有4对,功率大于80W的节点对只有3对,而经过NSGA-II算法优化的节点对带宽大于40MHz的节点对有6对,功率大于80W的节点对有4对。可见本算法在无线认知网络资源参数优化方面存在一定的优越性。
5结论
该文提出了一种ANSCGA用于求解无线认知网络中资源参数分配优化问题,将节点的认知容量度作为算法适应度的一部分,使该算法在搜索部分主要集中在认知容量度高的节点附近进行,提高算法速度,同时通过自适应克隆算子、自适应交叉和变异算子 有效提高了算法性能,保证了节点的多样性,并有效解决了无线认知网络的资源参数优化问题。
参考文献:
[1]Yiping Xing, Chetan N. Mathur, M.A.Haleem, et al. Dynamic Spectrum Access with QoS and Interference Temperature Constraints[J]. 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 2007, Vol 6. No.4.
[2]杨世恩,陈春梅.认知无线网络中的跨层资源优化[J].计算机工程,2011, 37(15):69-72.
[3]Gong Maoguo, Jiao Licheng, DuHaifeng, et al. Multi-objective Immune Algorithm with Non-dominated Neighbor-based Selection[J].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2008, 16(2):225-255.
[4]AYMAN A, EL-SALEH, MAHAMOD I, et al. Comparison between overlay cognitive radio and underlay cognitive ultra wideband radio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C].Langkawi:Proc.Of the Fifth IASTED(AsiaCSN 2008), 2008: 41-45.
篇4
论文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原则,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体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客观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数字化技术是支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包含人文精神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本文所说的网络是指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实现便捷通讯和资源共享为目的,发展人的本质的虚拟世界。它主要是指互联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以认清网络本质和影响为前提,利用网络促使网民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虚拟实践活动。in原则是指人们在既定目标和特定条件下,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必须遵循的准则和标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原则,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体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客观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有机统一的原则。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网上和谐发展的可能性
由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构成的互联网诱发的数字化及其运用已渗透到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教育等领域,涌现出数字经济、数字农业、数字军事、数字教育等。数字化是网络的一个主要特征。网络可以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是地地道道的多媒体。虽然目前仍存在如电视、广播等远距离教学的模拟教学手段,但这些都将迅速被数字化电视、广播等所取代。
数字化技术是支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是由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传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检索浏览前端平台组成的用于人们教学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数字化将是一切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核心。离开了数字化,现代与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将成为无本之木。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外网络教学或其他教学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当然,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不纯粹是数字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简单应用,它是建立在数字化技术基础之上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一整套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传输快速的通讯网络和效果良好、操作方便的前端平台是数字化教育技术发展的核心,而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确立,则是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的可靠保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网络技术使得其外延有了无限扩展的可能,如果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角度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高科技飞速发展与人文科学被冷落,正是我们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二律背反。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处理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第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多元化并由此带来人文精神的散乱化。客观事物形态多样化带来人们主观思维模式的多样化,这是现实世界网络信息多元化的必然结果。网络世界是一个广裹的虚拟世界,是一个无视国界、无视种族、无视地域、无视权威、无视等级的世界。网络文化新观念诱导着人们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地审视社会,审视周围一切环境,而行为方式也表现为千变万化。网络新观念的特点是:非线性的网络思维、信息传递的多感觉通道、时空无限放大或缩小、中心消解的边缘化、信息无终极的流动、将抽象变为现实的虚拟手段等。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多了一些散乱,少了一些凝聚,行为就缺少人文精神。
第二,知识资本、数字化技术产业化显得红红火火,人文精神却变得异常冷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培养特定网民的品格和精神,唤醒他们的心灵良知来支撑自己的一切行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它的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功能加大加强,但人文精神欠缺所造成的社会不良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数字化技术竞争式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越快,往往越是不能很有效地培育人的真善美,反而把人性中好的因素压抑了或是扼杀了。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充分发挥和利用数字化技术为人类造福的优势的前提下,必须注意抑制数字化技术发展给人们带来的负面效应,认真处理好信息技术发展与人文思想教育的矛盾,克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大于内容的劣势,积极培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努力创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发展模式,把人文精神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1.网络的双刃剑作用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数字化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是柄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网络信息污染等危害人类的不利因素。网络信息中的黄色信息和黑色信息对沉溺其中的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至于那些利用网络从事数字破坏、盗窃、诈骗和洗钱的行为,则会引发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由此观之,数字化技术必须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在提高产品的数字化技术含量的同时必须与高度的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即现代社会所追求的人才,不仅仅具有高度的科学素质,而且还必须具备高度的人文素质,是一种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整合类型。
2.网络人文精神所具有的独特时代意蕴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人文精神,是人文文化的核心。人文文化一般而言是在一定时代一个民族认识人、对待人的思想观念、文化艺术、伦理道德,以及关于人的学说,这使人文精神带有时代的印记、民族的特色。但在网络时代,人文精神具有了不同于以往时代的意蕴、普遍的价值。网络技术第一次使人文精神的传播获得了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为不同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的人文精神的交流,奠定了广泛的基础。网络的即时性和共享性,为人文科学的研究,为共享人类思想文化成果提供了普遍现实的条件。但是,我们站在网络时代,发掘网络人文精神的时代意蕴,并不否认网络给人文精神带来的消极影响。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在看到网络给人文精神弘扬造成消极影响的同时,要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弘扬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精神的境界。网络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科学人文精神的弘扬提供了史无前例的广阔舞台。我们要在“网络世界”的新舞台上,清扫各种思想垃圾,清除各种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因素,以技术与知识的创新促进网络人文精神,以网络道德与网络法的建设保障网络人文精神,从一个境界走向一个更高的境界。IZl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虚拟空间,没有人文精神支持的网络虚拟空间恐怕要变成虚无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要沉重地思考这些问题,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协调发展科学技术精神与人文精神方面迈出一步,哪怕是一小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显示出不可估量的价值。[3]
我们要立足于数字化技术时代,倡导人文精神。如果只在网络上生活,人就会被工具化、数字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引导上网者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但如果只讲人文精神,就会忽视隐含在网络里的科学精神,忽视教育手段的进步。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把人文精神融人到网络里面去。f41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所谓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就是把发展信息技术及其集中表现的数字化,作为加快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大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与其他国家相区别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的新路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是实现数字化,其中的关键是要把数字化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一个经济目标,也是一个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包括人文精神及其指导下的各项制度。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以及生活更加殷实,无不包含着人文精神,即使是经济更加发展,科技更加进步等,也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所以关键是要把人文精神与数字化结合起来。!习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人文精神在数字化中的作用,在现代化中实现人文精神与数字化的结合,也就是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时间上要把时代性和传统性结合起来;在空间上要把引进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先进的东西与本土化结合起来;在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上要把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合起来。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统一的主要途径
第一,对学生网民实现人文关怀。在现实物理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是直观的,它的有效性几乎全依赖于热情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关怀情结。到了陌生的网络虚拟空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否保持有效性的关键在于能否使受教育者在冷冰冰的网络空间感受到彼端传来的温暖和人文的关怀。在许多网络交流比较发达的高校中,流传一种网友现象,其重要程度超过了10年以前人们津津乐道的笔友。在网友圈中形成的相互关怀要比许多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关系还要凝重得多。许多网络爱好者认为纯粹的网友之间交流并没有特殊之处,其交往形式和程度几乎雷同物理空间的知己好友。不少网友认为在网络空间得到的关怀和帮助并不亚于在现实空间得到的一切,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差异。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他们认为在网友圈中更容易得到关怀和帮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敏锐地抓住这些细枝末节,构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I61
网络生活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在网络时代到来的时候,遨游在“虚拟化”的网络空间中又生活在真实的物理空间的上网学生,既需要网络技术给他们带来物的福扯,同时也需要获得一种人文的关怀,让他们寻找到一个精神上的家园。在网络时代,对上网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方式多种多样,其内容主要着眼于提高上网学生的网络素质,使上网学生在思想、技术、道德、法制和心理上有承受、控制网络的能力,能适应虚拟社会并能安全地回到真实社会中来。要教育他们用一种非常健康的心态来进行网络活动,教育他们既能上网也能下网。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清醒地认识到自然的浩大和精妙,看到网络领域人类太多的空白和无知,要教育网民学会谦虚,学会自律。
第二,构建具有人文精神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首先,人文精神应作为检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否有效的准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目的就是运用信息多媒体传播人文知识,通过学习者的解读、领悟、思考,培养学习者的人文精神。比如电脑网络传播出来的精美画面、音乐、文字、语言、图表等都是代表着一定思想意识观念的物质载体,能使学习者的情感熏陶和体验锻炼得到有效升华,唤醒他们的善意心理良知,变为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
篇5
关键词:国防资源;优化配置;基本思路
国防资源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军队战斗力和保障力的根本保障。当前,国防和军队建设正处于转型期,世界新军革也对我军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目前在国防资源配置的标准体系、制度建设、方法手段和监管模式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军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在此特殊历史背景下,深入研究优化国防资源配置的基本思路,对于我军实现国防资源综合效益最大化,全面提升部队战斗力与保障力,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期优化国防资源配置要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防建设发展相适应,其基本目标是:根据国家安全与新时期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需要,通过优化配置决策机制和完善制度建设,实现国防资源结构优化。通过优化配置方法手段和加强监督管理,实现国防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走出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路子;实现军队战斗力的切实提升,增强我军履行历史使命的能力;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围绕新时期优化国防资源配置的基本目标,需要完成以下主要任务:首先,在明确需求与标准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国防资源配置决策,统筹配置工作。其次,搞好相关制度建设,实现国防资源配置过程规范化。再次,配置管理信息化为突破,优化配置方法手段,实现国防资源配置高效化。最后,以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为基础,完善多部门分工协作的监督机制,破除“利益部门化与资源垄断的藩篱”,切实提高国防资源配置的质量效益。
一.建立资源配置标准体系,优化国防资源配置决策机制
建立科学的国防资源配置标准体系,有助于摸清“家底”,实现资源再配置;有助于明确增量资源的配置方向和结构;有助于优化国防资源整体配置决策。在建立标准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全面性原则。国防资源种类众多,涉及军队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标准体系应涵盖各类资源,以增强标准体系的实用性。
第二,科学性原则。标准体系的制定与完善必须以充分调研为基础,应深入部队、深入基层,了解其对财、对物的真实需求。并且,应以定性定量相结合为手段,尽可能多地使用定量标准,增强体系的客观性与科学性。
第三,具体性原则。各类资源应建立适应各自特征的标准,比如经费配置标准应侧重于投量、投向,而资产配置标准则应侧重于结构。
第四,可行性原则。配置标准体系的建立必须综合考虑国防需求与国家供给能力,选择适合我国国情、军情的配置路径,避免脱离实际需要。
第五,动态性原则。当今的国际安全形势瞬息万变,导致新时期新阶段我军对国防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应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及时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完善,避免因标准的时滞造成资源浪费或闲置。
二.搞好资源配置制度建设,规范国防资源配置行为方式
首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国防资源配置应以法律法规为依据,规范配置行为方式。我军应以建立完善军队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为突破,规范实物资产的配置与管理。
其次,完善预算制度。预算是统筹财力资源配置的有力手段,因此必须进行不断完善。我军应借鉴美军的“规划-计划-预算”,延长预算编制时间,在编制预算前对国家安全战略进行充分规划、计划,做到每项预算都有详实可靠的依据。在编制预算时,不但需要对每项预算进行严格测算,确保预算的准确性,而且需要广泛听取意见,协调好各方面关系,促进预算执行。
而且,应增编临时预算,防止因国防预算审批时滞造成经费配置无章可循。同时,必须增强预算管理,强化预算在国防资源配置中的约束作用,即所有经费纳入预算管理,增强“资预结合”能力,规范配置行为。
再次,建立国防资源配置限额管理制度。限额管理制度应主要包括经费消耗限额、物资拨付与储备限额等,配合国防资源配置标准体系,调整存量资源结构、优化增量资源配置,实现国防资源合理配置。
最后,建立和完善国防资源配置管理责任制。我军必须严把国防资源配置审批关,对每项配置进行跟踪问效。对资源配置不足与超标配置,严格追究审批人或管理人的责任,切实提高国防资源配置规范性。
三.优化资源配置方法手段,搭建国防资源配置先进平台
当今是信息与技术爆炸的时代,优化国防资源配置就必须优化配置方法手段,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广泛收集信息、合理分析信息,提高国防资产配置效率。然而,国防资源的信息非常繁杂,诸如国防资源的规模、种类、结构、位置、状态、作用、标准以及配置对象的信息都要全面掌握,给配置管理带来了困难。因此,必须加强国防资源配置的信息化水平。
首先,建立国防资源配置信息管理系统。国防资源配置信息管理系统不但要收录资产的基本信息,而且要收录预算数据,实现供需对照。
同时,应按层级设计访问权限,防止在信息互联互通时泄密,增强系统保密性。其次,建立统一的国防资源信息编码。采用信息编码技术对国防资源的现有编码进行整合,按资源类别建立统一的编码,补充建立空白编码,为信息系统的数据录入与管理提供便利。再次,逐步实现国防资源配置信息管理系统可视化。在统一编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条形码技术、射频技术和光储卡等技术为每类资源“贴上标签”,拨开“资源迷雾”,使资源信息能够及时得到反映,实现信息系统数据库动态可视化。
最后,拓展系统功能。在基本配置功能的基础上,应开发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辅助决策功能,以模型估计为基础的效益评估功能,以动态数据库为基础的监督预警功能。
四.完善资源配置监督管理,提高国防资源配置质量效益
良好的监督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国防资源配置的质量效益,因此应从以下三方面强化监督管理。第一,建立健全国防资源配置绩效考评体系。考评体系的建立必须紧紧把握住影响国防资源配置的关键环节,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从配置目标、配置成本、配置收益和综合效益四个维度进行考评。通过客观公正的考评,引导和促进各部门强化配置管理,并为国防资源配置监督提供可靠依据。
第二,建立矩阵式国防资源配置军内监管机制。在军内监督管理过程中,各部门分工协作,各级党委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对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总体部署;财务部门着重发挥价值管理职能,严把产权与经费两关;审计部门主要负责配置的经济监督与评价;纪检部门则负责对配置过程中的违法违纪事件进行检查处理,并着重对相关领导的管理责任进行监督。在监督体系的建立过程中,须处理好各部门的利益关系,增强体系协调性。
第三,建立适当的地方监督机制。地方监督主要包括政府监督、舆论监督与群众监督。通过地方监督能够有效督促军队合理配置国防资源,切实提高国防资源配置质量效益。(作者单位:军事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肖俊华,柏红川,陈刚.国防资源配置与非战争军事行动需求分析[J].军事经济研究,2010,(12):15-17.
篇6
【关键词】教育资源 优化配置 有效性
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现有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以缓解目前的资源短缺现象。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是理论者的思想,是实践者的行动。要透彻认知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要有效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从以下几个问题认识与解决。
一、化学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基本原则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应该在怎样的区域内实施?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可以是国家级层面的,可以是省级层面的,也可以是县级层面的,还可以是学校层面的。不同层面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会有不同的内涵。所以,我们在探讨化学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时,首先要明确的是什么区域内的教育资源配置。
基本公共化学教育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及差距,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调研中,我们认真比对上级的要求分析资源配置上的差距;比对先进地区的做法研究工作上的差距;比对区域间的优势剖析发展上的差距;比对群众的愿望了解需求上的差距,认为当前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方面存在很大问题。
如果站在县级或者学校的层面,从大的角度来探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那我们阐述的思想,就好似来自远方的雷声,要准确把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必须先了解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所在的区域。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重点是辨证明晰教育均衡理念,从三个方面来增加对均等化的理解和认识。提到均等化,人们往往误以为就是人人享有一样的教育。无论领导者、教育工作者,还是社会界,都应该对均等化的理念有基本的、科学的认识。一是对均等化不是简单的平均化和无差异化的认识。教育均等化服务不是指所有公民都享有完全一致、没有差别的公共教育服务,而是在承认地区间、城乡间在经济发展、自然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前提下,为所有公民都提供一定标准的基本公共教育。二是对教育均衡包含教育资源数量上的浅层次均衡和教育质量上的高层次均衡的认识。在教育资源数量上,可以遵循平等对待和补偿弱势的原则,通过“削峰填谷”使强弱双方在数量上趋于平衡。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强弱双方的所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教育质量的高层次均衡。三是对教育均衡是有层次性的动态发展过程的认识。教育均衡是相对的,始终处在均衡与不均衡之间。当一个均衡目标基本实现后,需要鼓励和推动一些学校在竞争中逐步形成新的优势,在“均衡―不均衡―新的均衡”中推庸共教育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主体是谁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谁来实施?也就是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主体是谁?要弄清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主体,必须先要知道谁主管教育资源?依常规,谁主管着教育资源,谁就是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主体。在当前的形势下,客观来说,政府能够给足教育经费就很不错了,经济的发展问题、社会的稳定问题,政府都关心不过来,自然就无法顾及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只能由县级教育局来完成。真正说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我们第一反应往往是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的问题。但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往往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必然有限,不可能由于要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政府忽视其他投入只管教育投入。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是在一定经济与社会基础上开展的,也就是说,不管是教育资源丰富,还是贫乏,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都得进行,其主体有责任对区域内的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之产生最好的效益。推进教育内部改革,进一步完善教师交流机制。深化教育内部改革,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教育系统化学校教育人才存量资源的盘活与优化工作。实行总量控制,优化结构,实施动态、规范和科学的管理,盘活存量资源,确保教育行业最大程度的人才使用率。
三、有效开发和利用化学教育资源的基本途径要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其主体必须先要知道,自己手中有哪些教育资源?有多少教育资源可以用来进行优化配置
站在不同的层面,教育资源会有所不同,如国家层面上的教育资源肯定与一个学校层面上的教育资源是不同的。本文讨论的是县级层面上的教育资源。不管是哪一个层面,教育资源总是丰富的,但是,可用于配置的教育资源却不一定很多。例如,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教育局就很难配置好区域内的教育经费了,同样,这样的形势涉及学校,学校也无法配置好学校的教育资源了。要优化配置好教育资源,明确教育资源有哪些还不够,更要明确的是,哪些教育资源是可以用来配置的。比如说师资队伍存在学段学科及城乡间的不均衡。一是化学教师培养和培训基地缺失。教师知识更新的培训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受到影响。二是学段、学科教师不平衡。三是农村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年龄结构老化。四是教师的招录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四、如何才能对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一)教育资源的含义
教育资源是指为了教育、培训社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而在教育领域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约束下所做出的决策,使其分配给不同区域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适应所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达到最佳组合。
(二)化学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
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大体有市场配置教育资源和政府配置教育资源。一般来说,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不会是单一的,而是两种配置方式同时存在、相辅相成。对于教育资源配置,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增加教育供给,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最终目的。
(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1.教育性和服务性原则
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如何分配,除了坚持资源应用效率性原则外,还应发挥能够支持和强化教育的功能,突出教育性。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服务,即为学习者学习服务。
2.合理性原则
看一个教育机构或教育单位对教育资源的应用和分配是否合理,我们要看其资源配置是否在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同时,最大化地提高了教育资源利用率,使之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规模效益原则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不仅仅是指校内资源的优化配置,还应考虑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的相互融合与共享,同时还能为学校创造经济效益。
4.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在考虑教育公平的前提下,要根据本地教育实际和社会发展需求准确、合理地制定资源配置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篇7
1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的思路
首先,实行高校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要有学校管理层的全力支持,这是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的前提。同时全校教职工的配合也至关重要,推进教学资源整合和优化要动员全校的力量,由学校管理层倡导,全校教职工全力配合才能使整合优化工作开展起来。其次是建立和完善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的相关制度。最后是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制度的执行和反馈,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制度的执行和反馈就是对整合优化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的活动。
2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的原则
2.1目标导向原则
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要有一定的目标导向,这个目标导向为整合与优化提供了方向和考核的标准。把目标导向转换为具体的行动方案就是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益和效率,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主观能动性,组成多功能团队,提高科技攻关能力。因此在设计评价指标时也是以此为目标,重点考核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益和效率,并采取相应优化措施使物力资源和教师资源得到整合与优化。
2.2人人参与原则
人人参与原则是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不是靠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这需要高校内部各个成员共同努力,严格贯彻执行,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上到学校领导,下到学校教职工,都要参与到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的各个环节,将整合与优化的观念融人到工作当中,使整合与优化相关制度、政策得到有效实施。
2.3效益原则
效益是衡量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结果的最直接的指标。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是为了提高教学资源的投人产出效益和利用率,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处处体现了效益原则。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手段,使得教学资源的产出效益或利用率得到了提高,就可以认为教学资源得到了一定的优化。因此,效益原则是衡量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结果的最佳标准。
3学资源整合与优化方案设计
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的方案设计是在教学资源整合优化整体思路得到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设计的,只有总体上有制度上的保证才能使整合优化方案顺利实施。
3.1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的步骤
首先,由学校管理部门对全校教学资源进行清查,通过投人产出效益评价和利用率状态评价对教学资源进行状态分析。其次,根据分析结果将教学资源进行初级分类,分为:可优化资源和不可优化资源,然后对可优化资源中投人产出存在问题或利用率较低的资源细分为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再次,根据资源的性质采取相应优化措施进行优化。最后,对优化后的资源再次进行效益评价和利用率评价,回到最初状态。这个方案是一个循环的过程,直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止。
3.2教师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首先,树立“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的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的观念,其核心是要确立广大教师在办学治校中的主体性地位,加快高校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把“为教师提供一流服务”作为学校机关职能部门和全体管理人员以及后勤服务人员工作的出发点,在考虑问题、计划工作时要以为教学、科研人员服务为重、为先。急教师所急,想教师所想,全心全意地为教师服务,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总而言之,“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意味着必须提高广大教师参与学校内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校的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在学校管理中,必须牢固树立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着眼于人才资源的开发,致力于人才的合理利用,做到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要始终坚持尊重教师的意愿、了解教师的需求、激发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师的潜能和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转变高校管理和服务部门的职能,建立以教师为中心的现代师资管理模式。实现从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转变.
其次,完善学术团队的激励考核制度。鼓励教师加人科研团队,必然要在学校政策和考核机制中体现出来,对科研成果的考核要将个人业绩与团队价值结合起来进行考核,构建学术团队考核指标要将能学术团队的组成和效益进行细分,使其反映学术团队的价值。
3.3物力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物力资源的整合和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打破部门界限,深化共享意识。二是共享资源IR的公开传播。
肖先.打破部门界限,深化共享意识。资源共享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最有效的办法,资源共享可以促进创新、提高办学效益。而日前学校中大多数教学资源分属于各学院或部门,如大型仪器设备分配后通常归各学院的实验室所有,即使在闲置期间也不能由他人使用,甚至出现单人专用的现象,仪器设备的使用封锁在小团体或个人的小圈子里,导致了其利用率低和重复购置的现象。实现资源共享是提高物力资源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首先必须更新‘伪我所有、为我所用、于己方便”的旧观念,从全局的层面上看待物力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物力资源共享及其管理机制的建立不是大学领导和某一部门的行为,而应是从领导到教职工的普遍行为,而这种行为的实现,必须以更新旧观念为先导。另外,建立共享机制不是简单地将物力资源集中起来,而是管理方式的改变和使用上的开放。
其次,共享资源信息的公开传播。物力资源不仅可以实现校内各部门共享,也可实行对外开放,收取一定的费用来补贴物力资源的成本。而采取这些措施的前提是使共享信息得到传播,包括校内公开通知和社会宣传。共享资源信息的公开传播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基本前提,若信息没有流通,没有人了解有哪些资源可以共享,就不会有人来提出共享要求,使共享无法实现,最终使资源共享变成了一种口号。
篇8
关键词:问题、原则、措施
中图分类号:D035.2文献标识码:A
一、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用人制度不完善
我局人力资源存在文化程度较高、人力资源丰富的特点,但是其中存在部分员工专业不对口。企业仍然存在因事择人,强调人适应工作。部分岗位设置未能做到人尽其才,按才录用和因事设岗的原则。用人机制和历史遗留的原因,部分供电企业未能完全做到因事设岗。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完善
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人才流动非常少,人才流动机制的不完善,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此外,绩效考核等实施力度不够,缺乏明显的激励机制,影响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3、缺乏科学的员工开发机制
我局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的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企业高端人才缺乏。同时,我局对于各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机制不健全,专业管理人才队伍能力、素质不够。对基层员工的培训和潜力开发针对性不强、实效性较差,未能形成一支扎实的基层技术人才队伍。
二、人力资源配置优化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1、企业内部为主的原则
在使用人才时,应首先从本单位人才着手。同时建立起使用人才的激励机制。这两个机制都很重要,从内部培养人才,给竞聘者提供机会与挑战,造成紧张与激励气氛,是促成我局发展的动力。但是,这也并非排斥引入必要的外部人才。对生产一线的紧缺性人才,通过专业对口录用高校毕业生,提高我局人才当量密度。这些岗位给竞聘者提供机会与挑战,
2、能级对应的原则
“能级对应”就是要采取“因岗定人”、“因事设人”,就是要根据工作分析来确定企业完成各项工作所需的工作技能、责任和知识,确定各项工作的任务和性质,进而确定所需的工作岗位,再以工作岗位的需要为出发点,配备所需人员。当然,能级对应原则不仅指避免能力不足的人员上岗,还应重视能力定位原则,即避免能力过高的人员被安排在普通工作岗位所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
另外,在实行“因岗定人”时,还要同时引入竞争机制,无论是在招聘员工时,还是在员工绩效考核时,都要严格实行竞争上岗。这就要求企业领导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定要去除老的用人陋习,一切以企业利益出发,认真把握用人的能级对应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全体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动态调节的原则
长期以来,我国对企业人员实行的是统一计划调配管理的方式,使企业一方面许多职位得不到合格人员,形成人员奇缺的现象,另一方面,又有许多专业人员专业不对口,用非所长,形成人员浪费现象。人员缺乏与人员积压并存,急切地呼唤着人员流动,合理的人员结构调整,也需要人员流动来实现。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员工的能力在各自的岗位也在不断变化。因此,需要保证随着岗位的变化,随时对人员配备进行调节,避免一职定终身的现象发生。
4、优势定位原则
根据员工的优势,安置到最有利于优势发挥的岗位上。同时,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确保能级对应,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
三、供电企业如何进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应该根据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进行。
1、 宜阳局本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开选拔供电所副所长岗位、管理专责岗位,通过这些岗位竞聘,实现人与岗位的合理匹配,体现人才优化、岗位优化。同时,为加强我局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改进我局后备干部管理工作,公开选拔中层后备干部的选拔,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的电力后备干部队伍,达到备用结合,促进新老干部交替的正常化、制度化。对上岗员工实行动态管理,划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上岗身份,根据每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定期进行考核,给予员工压力动力。
2.调整生产一线人员,把工作能力强、素质高的人员安排到生产一线,新进高校毕业学生安排到生产一线,其中研究生不少于3年,本科生不少于5年,专科生不少于8年,保持队伍的活力。同时,根据生产需要,对一线员工配置一定的辅助人员,确保各项生产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
3.避免因人设岗的现象,保证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在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对于初级技能的员工与现岗位匹配度较低,经转岗培训合格后,可匹配到程度较高的其他初级技能岗位,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使合适的人才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促进相关岗位的技术进步。
4.供电企业内部各岗位,应保证让每个岗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体能结构合理,符合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形成职工之间的互补效应,确保企业的良性发展,保质保量各项工作的完成。
结束语:人力资源管理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因此,应通过最低的人力资源成本,实现最高的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从而为企业持续发展不断提供强有力的人力储备及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宋小忠,易涛.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索与研究[J].人力资源,2007,1.
[2]张星,马朝阳.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要素分析[J].理论研究,2009,3.
篇9
关键词: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探讨
一、前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的发展,在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的同时,各行各业都得以相应的发展,各类型企业也随之应运而生。作为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任务,财务管理在企业的筹资、经营、分配等方面都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经济行为会直接牵动着财务关系,财务管理也因此而变得越来越重要,优化资源配置也表现出其不可忽视的价值。
二、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意义
对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而言,加强财务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通过提升会计核算与会计信息的质量,使编制资源配置的基本方案更加简便。会计核算的相关系统是否健全,可以从会计要素的核算中体现出来,并成为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资产结构以及盈利能力的基本要素。同时,企业资源的总数量与价值、利用现状等基本会计信息都能成为资源配置的方案来源。如果根据相关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并对其结果进行有效的管理与会计核算,是提高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
2.通过加强财务预算的基本功能,在资源配置的方案决策环节,能成为重要的依据。管理会计包含着多种技术与方法,若能合理应用这些技术与方法,再结合企业资产关系,再进行差异分析与全面预算之后,就能找寻出资源配置的投资方式、配置方式与成本、预期效益以及筹资方式等相关的预算资料。再通过对资产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进行模拟编制,以此方式对资源配置之后的财务状况进行宏观了解,使之成为决策资源配置的方案时的重要信息。
3.通过加大会计咨询的作用,使之成为资源配置的方案决策环节的重要技术支撑。资源配置所涉及的工作内容非常多,除了涉及各个部门,例如工商法律、国资管理、证券监管以及财税金融等部门之外,还与各种规章制度、基本政策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体现出较强的专业性、政策性、广泛性特征。鉴于此,企业内部财务部门应发挥其特长,真正落实政策咨询与专业咨询等工作,并从中分析利与弊,确保企业各项工作均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三、资源配置的基本现状分析
纵观市场中各类型企业,其内部资源配置还存在着许多的缺陷,而这些缺陷的存在已经对企业的正常经营与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具体如下。
1.企业内部财务部门还未明确其职责范围。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当企业发展中社会利益和内部利益之间出现了矛盾与冲突时,许多企业会将社会利益作为基本利益,并加大自身资源投入,进而超出了预算的范围。再加之投入与成本之间的划分较为模糊,许多企业对于成本方面的管理机制还未上升至以自身经济效益作为基本理念上,导致经营职能与之成本投入之间也出现了矛盾,威胁了财务分配的安全性。
2.资源配置环节还欠缺机会成本。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概念,机会成本是企业计划项目能否有效落实的决定性因素。企业处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若其资源条件十分有限,就需根据具体情况放弃部分项目,而将所有资源全部投资于某一用途中,使之发挥资源优势,为企业获取更多收益。如果所放弃的部分收益明显低于使用到的收益,机会成本也相对偏低,资源使用效率则非常明显。企业实施资源配置环节,应结合各种主客观因素,对不同方案进行宏观评价之后,择优选取资源利用偏小的那种机会成本,使自身资源投入至收益偏大、有保证的项目当中,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目标,使其经济性特征得以有效发挥。然而,就目前而言,许多现代企业尚未真正认识机会成本,资源配置也存在着不合理的情况,导致企业出现严重亏损,资源浪费十分明显。
3.资源配置相关机制与企业效益出现脱节。企业发展主要依靠经营机制,即自担风险、自主经营以及自负盈亏等,而遵循的基本经营原则包括流动性原则、效益性原则与安全性原则等,这些机制与原则的存在,实质上也是企业发展环节所必须的重要依据。但是,针对企业资源配置方面,当前还未制定出统一标准,导致管理人员的实际操作环节普遍存在着不公平与不公正的情况,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益也因此而受到影响。
4.企业在扩大自身规模时偏于盲目性。许多企业内部财务部门并不能准确定位其基本职能,所制定出来的发展计划与策略也因此为存在着偏差。为了扩大自身规模,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许多企业选择以不计较成本的方式进行,忽略了加强成本管理的力度,导致资源供需之前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使企业发展严重受阻。不但如此,在此发展模式中,财务部门却只能被动的接受,选择以平均分配的原则达到资源配置的目的。
四、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的具体措施
1.通过降低成本,不断提升企业资源配置的项目质量。要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可以从以下四个环节实现。
(1)通过妥善安置企业员工,控制人工成本。以加强员工培训的方式,合理应用在职员工。而针对离退休员工,应以集中管理的方式进行安置。制定企业管理与费用支出等方面的统一标准,以此方式控制人工成本。
(2)通过化解风险,控制风险成本。企业在进行并购时,受外部负债风险与内部管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会使自身重组成本增加。鉴于此,企业应认真履行相关的法律手续,并强化银行函证工作以及基本查询工作,查明是否存在着负债。同时,对于企业内部,应按照核查相关资料、清理档案,通过规避或者化解各种风险,最大限度的控制风险成本。
(3)通过优化设计管理流程与业务流程,控制运营成本。针对企业内部的商品配销及采购系统,应进行统一设计,并不断提升营销、采购以及物流配送、信息配送等技术,控制运营成本。此外,还应对投资管理、信息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等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整合,使管理效率得以提升,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4)择优选取融资方法,控制资金成本。首先,企业应进行内部挖潜,采取分期付款、变现盘活存量资产等措施合理应用客户的结算资金。其次,通过对上时公司所发行的债券、增发、股票等进行合理利用,以此方式进行直接融资。此外,还可通过加强银企合作、通过银行进行信贷融资等间接融资形式,控制融资的成本。
2.通过优化环境,不断提升企业资源配置的整体质量。优化企业的外部环境,提升企业资源配置的整体质量必须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1)以市场化的相关原则作为主要坚持对象,使政府行为不断淡化。资源配置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常见的市场行为,企业通过相关的市场机制,不断优化生产要素,最终实现资本扩张目标。在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过程当中,市场化的相关原则能为其提供交易范围、交易成本、交易机会以及交易工具,使企业消除其后顾之忧。尽管政府行为对于国营企业优化资源配置还起着指导作用,但以行政方式进行企业间吧与划拨重组等操作,会使企业在日后经营活动中出现各种弊端,不仅加大重组成本,严重的情况下会使企业经营失败。由此可见,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必须走上市场化道路。
(2)建立健全的养老保险与失业保险等社会基本保障制度,通过提升就业的能力与创造就业的机会,有效缓解下岗职工就业难等问题,使企业重组环节人员的安置等问题得以合理解决。
(3)加强金融服务等基本功能。对于银行而言,应将企业作为其资金服务于投入的重点对象,提供企业信贷管理、信息咨询以及会计核算等方面的服务,使企业不断走向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并促使其进行制度创新,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
(4)不断提升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中介机构主要包括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投资银行以及资产评估事务所等。通过促使这个机构内部业务行为不断的规范化,从而提升法律公证质量、财务顾问质量以及资产评估质量等。
3.通过财务整合,不断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系统。企业财务整合的质量对其资源配置与经营状况起着决定性因素,因此通过财务整合,力求能不断完善企业采取会计的管理系统。企业财务整合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1)对企业会计核算方式与基本政策进行整合。按照会计准则中提出的具体要求,再结合企业内部生产与管理需求,使企业会计制度与相关政策达到有效衔接。同时,还需对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与方法、单证流转与财务管理等内容进行整合,不断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系统。
(2)对企业的外部关系进行整合。企业的外部关系体现在政府部门与企业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企业与工商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通过建立良好的网络关系与合作关系,使企业朝着可持续化发展的目标前行。
(3)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不断提升其资产的利用效率。企业包含着许多会计要素,而所有的会计要素都必须进行内部控制,例如现金控制、预算控制以及业务流程等方面的控制。按照国资管理提出的基本要求,对企业内部的授权资产管理、经营与监督等进行有机整合,使绩效考核不断的规范化,从而提升企业内部资产的利用效率,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
五、结束语
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不仅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同时还是一项极其繁琐的工作项目,对于企业的生产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通过降低成本、优化环境、财务整合等措施的有效实践,不断提升企业资源配置的项目质量与整体质量,并不断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系统,从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与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菁.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农业会计,2013,11(11).
[2]上官亚娟.优化管理、规范核算扎实做好多元化经营财会管理工作[J].中华民居,2012,07(07).
[3]白鹰.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中的财务管理与会计监控探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29).
[4]王国秀.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制度[J].中国市场,2013,42(42).
篇10
【关键词】 区域经济优势 资源优化配置 区域经济学
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经济优势
1、区域经济优势的定义
区域经济优势,是指经过与其他区域之间的比较体现出来的本区域所具有的适合某些特定生产发展的比较优势条件,如在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所具有的更好条件。具体来讲,区域经济优势包括自然资源优势和社会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等)。
2、区域经济优势的特征
(1)区域经济优势存在于区际联系中。一个区域通过与其他区域的联系和比较,就会逐渐发现自身具有的经济优势,所以区域经济优势不是只就自身而言的,而是经过不断地区际联系和对比凸显出来的。区域经济优势的存在离不开区际联系。
(2)区域经济优势只有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实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一个区域所具有的经济优势会逐渐显现,然而只是确定了自己的经济优势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充分利用所具有的各种优势、致力于将优势发挥至极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3)区域经济优势是一种动态的优势。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地激烈进行,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优势也会随之不断的变化而不是保持一成不变。只有保持区域经济优势的动态变化,持续最大化动态的区域经济优势,才能推动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稳定和快速发展。
3、最大化区域经济优势的条件
(1)确定区域经济优势。依据以下几条原则:建立在比较利益原则的基础上;要符合区域宏观布局和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综合分析评价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所有有利与不利条件。
(2)分析利于区域经济优势发挥的资源。根据所具有的区域优势,分析要推进这种优势的发展和扩张所需要的资源,即区域具有哪些优势资源,进而可以利用这些优势资源最大化区域经济优势。
(3)优化区域优势资源配置。在明确了区域经济优势和区域优势资源之后,要根据区域本身的特征和发展阶段优化配置优势资源,争取以最少的优势资源消耗换得最大的产出效益,将优势资源合理配置在效用最大的用途上。
二、区域资源优化配置
1、资源配置、资源优化配置和区域资源优化配置
(1)资源配置的内涵。资源指的是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人力、财力等各种要素的总和。由于对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在面对人类需求时资源总显得相对稀缺,这就要求人们需要合理配置现有的相对稀缺的各种资源,以最少资源消耗获得最大商品和劳务产出为目标进行生产。资源配置,就是指对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上进行比较进而做出选择。
(2)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资源优化配置,指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规律而不是人的主观意志,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实现资源配置,也就是说,通过市场自由竞争和“理性经济人”自由选择,根据价值规律自动调节需求和供给双方的资源分配,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实现优胜劣汰,进而实现对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3)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根据上述资源配置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定义,不难得出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定义。区域资源优化配置,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在不同时间、不同部门间合理分配资源。依据帕累托定律,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指的是在各部门或个人之间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已经达到这样的状态,即使重新配置资源都不能使任何人的情况变好,同时也不会使其他人的情况变坏。
区域资源配置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强弱。因此,区域资源的配置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建设的主要环节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区域资源配置能力是由资源的配置规模、配置强度、配置结构以及配置效果等组成的。
2、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1)推动区域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一个区域要想在经济发展中获得一席之地,就要合理利用所拥有的有限资源,优化配置稀缺资源,争取资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而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需要高新科技的应用,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管理,从而可以有效地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动整个区域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引导区域按照市场需求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实现产需衔接。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的环境中,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可以将有限的区域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根据市场的供求状况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方向,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市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关系到区域经济效益的整体发展,按照市场需求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实现产需衔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能够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顺应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增强区域竞争优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区域必然为争夺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的竞争。竞争作为外部的强制力,促使区域合理有效的利用有限资源、根据市场竞争状态优化优势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区域强化经营管理、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和增强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最大化区域经济优势优化资源配置
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具体的产业或项目而言,就是优化利用资源为实现区域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优化区域资源配置需要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和自然因素等各方面的因素。依靠市场运行机制,针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情况,有效地对区域资源进行最优配置,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依靠市场进行调节,同时也需要宏观政策的支持,只有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区域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对区域优势资源利用进行合理性分析
资源的合理性分析,包括对资源利用的有效性、有偿性、科学性、经济性及综合性等的分析。对区域内各项资源尤其是优势资源的利用,都要经过充分的合理性分析,确定如何配置各项资源才能尽可能的发挥出区域优势,实现最优效益,确保区域内每项资源都能够得到最有效、最科学、最经济并且最合理和最持久的利用。
2、区域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
区域内的资源是共享的,即便是不同产业部门间的资源,也可以依据各自的优势和需要来组合各部门间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最优生产。资源的共享性要求以最大化区域优势为原则和前提,把区域内相对稀缺的资源综合起来,根据资源本身的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产业间优化配置各种可利用的有限资源,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整体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3、不同经济成分间的资源配置
区域中可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这就需要协调各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尽管经济成分不同,却可能需要同样的资源和要素。除了按照市场竞争的原则自动形成资源分配,也需要政府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和需要,对有限的优势资源进行统筹和规划,以促进区域经济最优发展为目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市场和政府相结合,促进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区域发挥优势在竞争中赢得优势地位的必然要求。
4、区域产业部门内资源的最优配置
前面提到不同产业部门间需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那么在同一产业部门内部,更是需要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分配。一个区域的经济优势大小取决于对区域优势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发展区域经济,要充分发掘自身所具有的潜力和优势,在区域产业内根据资源的特点的市场需求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尽管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却是区域的资源优势和资源的配置。这二者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区域的比较优势,并最终能够形成区域自身独特的竞争力。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区域优势和资源配置的内涵和作用,具体介绍了通过最大化区域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容和过程,对区域资源优化配置进行了分析,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也愈演愈烈,为了在竞争中争得一席之位,各区域都在为如何加速经济发展努力奋斗,如特色经济、绿色经济、红色经济等等都是为了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实际上,每个区域相对于其他区域来说都会具有的独特的一些优势,如自然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知识优势或是资本优势等。区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所拥有的这些优势,扬长避短,合理分配优势资源落实市场需求,将优势努力发挥直至最大化,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走向稳定、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蒋满元、唐玉斌:基于区域经济学基本假定的区域竞争力形成机制解释[J].财贸研究,2005(2).
[2] 安虎森:有关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的一些思考(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2).
[3] 孟庆红:区域特色产业的选择与培育――基于区域优势的理论分析与政策路径[J].经济问题探索,2003(9).
[4] 孟庆红:区域优势的经济学分析[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5] 宋德勇、李金滟:区域优势产业:区域产业研究的新思路[J].当代经济,2006(5).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资源教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