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平衡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5: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平衡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全纳教育 生态课堂 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2
全纳教育作为20世纪90年代新兴的教育理念,在近些年已开始应用于教育领域,它的教育平等思想、建设和谐班级、和谐学校以及建设和谐文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研究探索新型教育模式起到重要作用。生态课堂就是伴随着这样一种理论应运而生的教育思想,它属于教育生态学的微观研究范畴,关注学校与课堂环境,分析学校的校园环境、物质设备、课堂座位安排、分班制、学生亚文化、课堂气氛等因素对教师学生的生活及心理影响,以寻求一个合理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该文意在通过全纳教育的教学理念来解读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
1 全纳教育理论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源于人们对教育民主化的不懈追求,其产生之初是为了尊重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的权利,使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共同学习,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1]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全纳教育已经超出了特殊教育的范畴,拥有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如今的全纳教育理念应用于教育领域体现为一种新式的教学观。
1.1 全纳教育所体现的是一种平等和谐的教育理念
全纳教育提倡每个学生应具有相同的、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不应根据他们在文化、智力、语言等方面的差异而进行歧视和排斥。全纳教育还提倡树立人文主义思想,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活动必须体现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师应当提供给每个学生以平等的机会参与到各项学习活动中去,平等的给每个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证明自身的能力,以确保课堂教学在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1.2 全纳教育所体现的是一种交流合作的教育理念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思想,在给予全部学生平等受教育权利的同时,鼓励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形成一种积极交流、平等对话的教学氛围,以便充分了解到每一位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全纳教育讲求教育的平等性,但作为具有个性差异的学生来讲,他们的需求也是各有不同,这就需要借助集体的力量来加以解决。同时,其强调“积极参与,改造社会”。
2 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
2.1 生态课堂的内涵
“生”即有生命力的,活着的。“态”是指事物的形状、状态。在此基础上的“生态”就被理解为焕发着生命活力的状态。“生态”的基本内涵为“生命”和“关联”,当这种“生命”和“关联”体现在课堂这个特定的时空时,课堂生态必然体现为课堂时空内生命体之间及其同环境之间的关联。[2]我们的课堂正是需要这样一种状态,在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教师与学生平等的充满活力的学习和对话,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学习中得到充分的生命体验。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看不到太多生态的影子,传统的课堂教学把课堂当做车间,学生既是“原料”又是“产品”,所以有了“合格率”“、优秀率”;把课堂教学当做“工艺流程”,上课就是演示教案的过程。[3]因此,创设有利于学生的积极的课堂生态情境,形成一种师生的平等交流、生生的协同合作的和谐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2.2 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
《标准》将语文教育的特点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人文性,对学生精神领域有深刻影响并形成对语文材料多元的反应;二是实践性,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三是鲜明的民族性,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于学生口语交际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结合初中生自身特点与语文教学特点,将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概括如下:
(1)整体性与和谐性
全纳教育倡导教育的平等性,让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在一起进行学习,这就体现了一种整体的观念,同时创建师生与生生之间平等和谐关系的教育观念,也为生态课堂的创建提供了理论基础。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那么就意味着处于课堂环境中的各因素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具有内在统一性。首先,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等因素是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学生作为课堂生态主体,对于自身知识结构的变化一方面取决于课堂生态主体自身学习的形式,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教材本身的性质与课堂生态主体的教授形式,例如:初中生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也容易被外界事物影响心理和情绪,教室的布置形式,板报的设计样式会或多或少的对初中生的学习情绪造成影响。其次,课堂生态主体之间相互作用也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教师与学生之间会出现双向回应的现象。譬如,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专制性态度会对学生造成或抵制或顺从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反过来又会对教师的行为起到某种促进作用,这就体现了课堂生态主体间的内在统一性。生态课堂的和谐性就是指课堂中各因素间的和谐,即整体的和谐。如师生间的和谐,学科间的和谐,课内与课外的和谐,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教学目标之间的和谐等等。和谐的生态课堂,不仅会形成学生尊敬老师,教师热爱学生的美好景象,也会使师生间的交流达到相互认可从而产生精神共鸣,在这样一个和谐的教学情境当中,教师和学生的执教和学习能力也将得到最好的发挥。
(2)开放性与生成性
全纳教育所倡导的公平教育理念要求摒弃所有文化、语言、智力等方面的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相同的受教育权利,这体现了一种新型教育的开放性。以全纳教育理论为指导的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开放性首先体现在物的开放性。物的开放性是指课堂中的物不是只局限于课堂空间内的几个物件,而是他们与外界各生态系统也具有相应的联系。其次体现为人的开放性。这主要体现为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彼此敞开心扉,用心交流,在教育学的过程中充分的表达自我,认识对方,从而在精神世界里产生共鸣。初中语文教学的性质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自身的情感体验及与他人的双向交流,因此,这样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再次,开放性还体现为课程的开放性。它主要包括课程内容的开放性与课程实施的开放性。这里的课程内容不能简单被理解成教材和课本,而是一种囊括了数字、符号、文字、观念乃至生活的文本体现。初中语文课程更是体现了这样一种特征,在教授过程中,不仅只满足于课本内容和文字符号,而是应该将语文课本内容与当今社会现实和内心情感体验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生成出一种对于知识的全新感悟,才能体现出学习的价值,这便是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生成性特征。因此在这样一种课堂气氛中,学生才能勇于展示自己的个性,大胆提出自己的怪诞离奇的观点,从而生成出对于所学知识的独特观点和感受。
(3)协变性与互动性
全纳教育提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积极交流与互动合作,共同营造一种和谐合作的学习气氛。在课堂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体现,在这个平等、民主的生活共同体当中,知识与专长的获得需要借助于每个人的力量的合成来加以实现,通过各自优势的结合,来达到共荣共生的意义。这种协同进化的观点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各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一方的变化会导致一方的协同变化。首先,课堂生态环境与课堂生态主体间的协同变化。例如实践证明,初中学生对于周围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依赖感,周围环境的变化也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情绪的变化。教室墙壁颜色的明亮或灰暗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会产生或促进或抑制的作用。其次,作为课堂生态主体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具有协变性。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交织在一起,教师的情绪变化与精神饱满程度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相应影响,相反,学生的学习态度对老师的教学情绪也会形成一定的促进或阻碍作用。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进步的过程。师生间的交往与互动是基于互惠原则基础上的。更倾向于信息的交流、知识的共享,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对初中学生而言,交往互动意味着个性的施展、思维的发散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初中语文教师而言,交往互动则意味着专业的成长与自我的实现,而不是时光的消耗。这种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是构成生态课堂这一平衡系统的必备
条件。
(4)平衡性与可持续发展
全纳教育思想成长至今,已将公平合作、平等和谐、开放交流等教育思想深入到各个教学领域,最终目的是通过这样一种教育制度为学生提供一种生态平衡的学习环境与成长环境,并长期进行达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生态课堂遵循着生态平衡规律,即各个因子和谐、平衡才能发挥各组成要素的正常功能,并由此产生整体功能的放大效应,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目的[4]。生态课堂所体现的这种良性循环关系,告别了知识霸权的统治,使人的身心得到均衡、平等以及持续的发展。
人的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要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减少对外界的依赖性,从而提高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在这样一个师生、环境、课程、教学共同发展、相互适应的过程中,使得课堂具有了蓬勃的生机,生命不止的循环、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学生处在逻辑思维初步确立的过程中,对于课文课程的学习更多的有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同时在形成中对于教师的教授又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这样就更需要一种良性的互动与交流,来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从而形成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王天平,金玉梅.论全纳教育视野下的课程实施[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4(2).
[2] 杜亚丽.关于生态与生态课堂的解读[J].现代教育科学,2009(1).
篇2
关键词:网络教育;生态特征;生态功能
生态理念是人们从生态学的视域观察理解事物时持有的基本立场和核心观点。 可具体化为生命的理念、有机的理念、整体的理念、内在关联的理念、动态平衡的理念等。[1]从生态的视角来审视和理解网络教育,就是要把网络教育看作一个具有生命的、动态平衡的有机体。
一、网络教育生态系统概述
第一次正式把“生态学”运用于教育研究中是1966 年美国学者阿什比的著作――《基于英国、印度和非洲的大学的高等教育生态学研究》,书中提出了高等教育生态学的概念。随后,学者们不仅拓宽教育生态学研究范围,更向纵深处研究发展。
在我国,各类教育学家和生态学家对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二十世纪末才出版了三本研究教育生态学的专著――专著名称都是《教育生态学》,作者分别为吴鼎福(1990)、任凯和白燕(1992)以及范国睿(2000),这三本专著奠定了我国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基础。随着教育生态理论的发展,在网络教育研究中也开始引入生态学思想进行跨学科研究,将网络教育视作类似自然界中的有机生命体,现已开展了“网络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网络教育生态平衡研究”等相关研究。
二、网络教育的生态特征
网络教育是一种社会组织,在社会系统中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竞争和相互支持的关系。网络教育生态特征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网络教育的生命特征。网络教育由人(教师、管理者、学生)、教育信息资源、网络环境三大部分组成,三个部分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关联,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网络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作为有机生命体,其构成要素通过相互作用和影响,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和价值转化,在合力的作用下直接或间接地为网络教育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所需的养料。
第二,网络教育的组织生态特征。网络教育是传统教育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形成的新型教育组织机构。网络教育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因子,它们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关联,具有组织生态系统特质。网络教育生态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组织单元,符合组织生态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可以借鉴组织生态学理论对网络教育展开研究。
第三,网络教育的信息生态特征。网络教育是社会信息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蕴涵的海量教育信息资源,是信息家族的重要成员。网络教育在数字化环境中成长与运行,具备信息生态系统的运行特征,它与社会组织之间以教育信息开发利用为纽带而产生密切的社会关联,符合信息生态学研究的基本特征,我们可以从信息生态学的视角对网络教育的运行规律及其社会环境的协调进行探讨。
三、网络教育的生态功能
1.网络教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是指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转换、再生的规律。网络教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主要是指自然物质和人工物质在网络教育内外的反复交流和作用的过程。自然物质包括各种环境要素,例如空气、阳光、水分等;人工物质是网络教育物质的主体,主要包括建筑、设备、技术、人员和资金等。借助自然和人工物质的输入、输出、转化和交换,网络教育生态系统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和与外界的物质交流,保持着系统活力。
2.网络教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网络教育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包括社会向网络教育生态系统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相应硬、软件资源和基础设施;[2]另外,还有一种以知识为形态能量流动即网络教育资源。在网络教育生态系统中由点到线、从线到面地向各个方向的网络教育参与者流传开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知识流呈递增的趋向。
3.网络教育生态的信息传递
网络教育生态系统作为人工的信息系统,本身是一个自构的信息生态系统,网络教育既是教育生态中信息链的一个节点,其自身也是一个生态场。在网络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两类信息流: 一类信息流是以数字教育信息为构成内容的信息流,这是网络教育的主体信息流。网络教育通过对信息流的加工、储存后,其信息服务功能得到加强,构成网络教育的主要生态链。另一类是一般的信息流,即各种社会信息,如技术信息、政策信息、需求信息、人才信息等构成的信息流,对网络教育的运行起着辅助、保障作用。整个系统分工明确,实现良性的信息流动。
总之,从生态系统角度来看待网络教育活动的发展,这将有助于网络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丰富和发展,为网络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刘贵华,朱小蔓.试论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J].教育研究,2007(07).
篇3
关键词:灌木;园林;应用
1、前言
所谓的灌木植物造景,是园林设计艺术中的关键环节,其旨在遵循一定的审美原则、运用一定的设计方法,将山、水、石、花、草、树等景观材料,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分解、设计、搭配以及组合,从而创造出一种和谐、统一、完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的景观。在日常的灌木植物造景过程当中,设计者们往往有意识地按照造景材料不同的生物特性和美学原则,进行科学而合理的搭配,从而为人们设计出美观、自然、和谐、统一的园林景观。
2、灌木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
灌木植物在灌木植物造景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灌木植物造景中对景观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包含了以下五条。
2.1 灌木植物造景对于景观植物的利用需要突出其艺术性
灌木植物造景的本意是利用灌木植物特有的自然特点给人带来美的感受。因此,在灌木植物造景中需要充分体现公共环境的艺术价值,充分表达出城市的艺术档次。应该合理搭配各类植物,并以当地特色植物为主来进行人工植物造景,以适应自然群落的基本需要。
2.2 灌木植物造景需要对景观植物进行优化组合
灌木植物造景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自然景物在特定空间内能够营造出的气氛与环境,造景需要合理的安排景观植物之间的相互组合,相互衬托,尽可能将景观植物的最美形态,最美色彩组合展现出来,实现植物配置的科学性以及生态学的统一性,带给人不同层次的风韵美的感受。
2.3 灌木植物造景对于景观植物的利用需要充分凸显地域特色
灌木植物造景实际上是城市的一张自然名片,是反映一方水土特色的平台,因此,灌木植物造景需要尽量选取本地的特色植物,进行综合设计。
2.4 灌木植物造景对于景观植物的利用需要严格依据生态学原理
环境温度、水分及土壤等环境因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植物的正常发育状况,它们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相互制约,需要充分了解不同植物特性结合实际环境进行配置。
2.5 园林景观造景需要协调对比
有机结合自然元素和文化背景。灌木植物造景需要有较好的协调性和对比性来给观众带来良好的视觉效果,需要结合城市的文化底蕴,满足本地居民的观赏需求。
3.灌木植物造景的基本内涵
所谓的灌木植物造景,是园林设计艺术中的关键环节,其旨在遵循一定的审美原则、运用一定的设计方法,将山、水、石、花、草、树等景观材料,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分解、设计、搭配以及组合,从而创造出一种和谐、统一、完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的景观。在日常的灌木植物造景过程当中,设计者们往往有意识地按照造景材料不同的生物特性和美学原则,进行科学而合理的搭配,从而为人们设计出美观、自然、和谐、统一的园林景观。
4.色彩灌木在灌木植物造景中应用
4.1色彩灌木在灌木植物造景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4.1.1因地制宜的原则。众所周知,不同的色彩灌木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尽相同,只有在适合的环境条件才能存进色彩灌木的健康成长。因此,在灌木植物造景中运用色彩灌木这一新型造景材料,必须从色彩灌木不同的自然特性出发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不同的土壤、湿度、温度、阳光以及水分的条件下,选择不同种类的色彩灌木进行栽培。例如,红叶石楠喜光,在光照条件充足的情况下,生长状态良好,色彩鲜艳,而在光照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则会造成其生长状态不佳,色彩暗淡。因此,只有根据色彩灌木的生物特性出发,进行科学而合理的栽培,才能充分发挥色彩灌木的观赏价值。
4.1.2合理搭配的原则。在园林设计艺术过程中,合理的搭配是非常重要的原则之一。特别是在色彩灌木的造景设计中,应当切实根据色彩灌木的株形、姿态、花形、花期以及色彩等基本特征,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精巧的搭配。这样才能切实做到适地适花、合理配植,营造园林景观的节奏与韵律,最大限度地迎合人们日常的审美习惯,充分发挥色彩灌木的观赏价值和环境效益,真正实现灌木植物造景的自然、和谐、统一。
4.1.3生态平衡的原则。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穿于园林设计中,是当今园林绿化设计发展的一大进步和特色。因此,将色彩灌木应用于灌木植物造景,同样必须尊重自然、爱护环境、遵循生态平衡的基本原则。在选择和栽培色彩灌木时,必须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的实际出发,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倡导生物的多样性,这样才能促进当地环境的自我更新,从而实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目的。
4.2色彩灌木在灌木植物造景中的重要作用
4.2.1单独成为景观,丰富园林景观设计。在园林设计过程当中,可以将恰当地选择色彩灌木独植、丛植、片植等手段设计成为独立的景观。例如,呈片状的牡丹或玫瑰、呈带状的月季、独株直立的蓝冰柏等等经过精心设计都可以单独成为一景,这样就可以极大地丰富园林景观的景观以及色彩,形成令人赏心悦目的图画,吸引游览者的视线,成为园林景观的焦点。
4.2.2进一步优化景观,有力烘托环境和氛围。以前,在我国传统的城市绿化以及园林设计中,常常中运用绿色灌木来进行造景,这样的造景方式色彩单一,景观平淡无奇,容易造成观赏者的视觉审美疲劳。而在现代园林设计技术中,特别注重将色彩鲜艳的色彩灌木运用于造景过程中。无论是独株还是成片、成带、成块的色彩灌木,都可以栽培在花坛、广场、道路的周围与其它绿色植物互相搭配,构成美丽的镶边以及各种字符和图案。色彩灌木的合理运用有助于表现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和跳跃感,突出整个景观的主题,有效的提升景观设计的品位,优化外部环境,烘托环境氛围。
4.2.3有效分割空间,实现园林景观的形式美和功能性。园林绿化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人们创造美的环境以及休闲功能完善的活动场所。在园林设计中,可有有效利用色彩灌木来分割空间,顺利实现园林景观的形式美和功能性。例如,在草坪、广场、道路等场所的园林设计中,可以运用带状或片状、直线或曲线、规则状或不规则状等形式对色彩灌木进行栽培和设计,分割出一块块独立的功能区,这样既可以形成流畅的线条美,也可以营造花开叶散的色彩美,可以打破大面积的色块格局,把整个园林分割为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景致,从而有效地美化和丰富了整个园林设计的景观,同时实现了园林景观的形式美和功能性。
4.2.4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城市绿化中还是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运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重大意义,色彩灌木的运用当然也不例外。一方面,色彩灌木类木本植物根可以有效地固持土壤,提高土壤品质,大大增强边坡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与其他草本植物相比较而言,色彩灌木的光合作用功能性更强,可以有效地吸收、稀释、分解大量的烟灰粉尘以及空气中的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对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因此,在灌木植物造景中运用色彩灌木,其保护环境以及维持生态平衡的重大作用不容忽视。
5、结语
综上所述,色彩灌木因为其独特的外部特征和生物特性而在当今的园林设计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但是不得不注意的是,在园林造景中应用必须遵守因地制宜、合理搭配、生态平衡等原则,这样才能在灌木植物造景中顺利实现色彩灌木制造景观、烘托氛围、分割空间、保护环境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园林设计中,应当有意识地遵循一定的原则,科学而合理地运用色彩灌木进行搭配,对进一步丰富园林设计景观、增加其审美价值以及进一步提升其功能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规划 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是当前人类在面临严峻的生态危机时所提出的一种对策,对世界各国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强大的生命力。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又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迅猛的阶段,因此如何在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同时保护环境、减少对自然的伤害,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城市建设领域,走生态城市之路亦是大势所趋。因而,不少地方政府已经将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并予以实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认真研究城市生态规划,使生态学思想深入人心。
一、什么是城市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一词最初由英国植物群落学家A・G・坦斯利于1935年首先提出,他根据前人和他本人对森林动态的研究,把物理学中的“系统”引入生态学,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任何生命系统及其环境都可以称之为生态系统,在空间边界上是模糊的,其空间范围很大程度上是依据人们所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或地理条件等因素而确定,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生态综合体。
“城市生态”由美国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帕克于1925年提出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成为生态学的研究中心一样,城市生态系统也成为城市生态学的研究中心和重点。城市生态系统是指特定地域内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包括生物的和物理的,社会的和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通过各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地或社会、经济、自然复合体。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以人为核心,是一个融合了自然、经济与社会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然生态系统到农业生态系统的演变,最后才产生了城市生态系统。在工业革命以后,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转移,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尽管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历史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中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城市生态系统却对整个人类生态系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人类生态系统的主体。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
关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有很多种不同的观点,不过有一点是一致的: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复合型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具有很强的人工性。除了人这一主体之外,还包括自然系统、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这种划分是一种广义生态系统观,是把整个城市当作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按照这种组成方式可以从整体上研究城市的生态机理,进行城市生态建设。
在社会学中,将城市生态系统分为城市社会和城市空间两部分。城市社会包括了城市居民和城市组织,城市空间则是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集合。将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重新分析,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生命系统,指城市人群和自然生物(包括野生动植物和人工栽培或饲养的动植物)。二是环境系统,包括次生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广域环境。次生自然环境就是一些自然要素和自然资源;人工环境又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广域环境是在更大的范围上来说的环境,包括城市周边的郊区环境以及整个区域环境。 这种组成形式严格遵循了生态系统的要素构成,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导关系。在城市中,自然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人安排的,在人的干预下,城市生物种群单一,优势物种突出,群落结构简单,空间分布也受到人为的限制
三、如何实现城市生态的可持续规划
(一)生态城市与可持续发展
现代城市作为一个多元化、多介质、多层次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各层次、各子系统之间和各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城市生态规划坚持以整体优化、协调共生、趋适开拓、区域分异、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有助于生态功能合理分区和创造新的生态工程,其目的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寻求最佳的城市生态位,不断地开拓和占领空余生态位,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潜力,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共生。
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同时又将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及多种技术手段应用其中,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开发和生态建设提出合理的对策,辨识、模拟、设计和调控城市中的各种生态关系及其结构功能,合理配置空间资源、社会文化资源,最终达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目的。在生态规划中,体现着一种平衡或协调型的规划思想,综合时间、空间、人三大要素,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人类生存空间向更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首先,城市生态规划强调协调性,即强调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是规划的核心所在;其次,强调区域性,这是因为生态问题的发生、发展及解决都离不开一定的区域,生态规划是以特定的区域为依据,设计人工化环境在区域内的布局和利用;第三,强调层次性,城市生态系统是个庞大的网状、多级、多层次的大系统,从而决定了其规划有明显的层次性。城市生态规划的目标更强调城市生态平衡与城市生态发展,认为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城市生态平衡和城市生态发展。
(二)城市生态规划需遵循的设计原则
1.社会生态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生态规划设计要重视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体现尊重、包容和公正,生态规划要着眼于社会发展规划,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公平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2.经济生态原则。经济活动是城市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之一,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城市的发展,生态规划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持续性。这一原则要求规划设计要贯彻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优化产业经济结构,促进生态型经济的形成。效率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3.自然生态原则。城市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原则要求生态规划必须遵循自然演进的基本规律,维护自然环境基本再生能力、自净能力和稳定性、持续性,人类活动保持在自然环境所允许的承载能力之内。规划设计应结合自然,适应与改造并重,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平衡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4.复合生态原则。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系统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规划设计必须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三者兼顾,综合考虑,使整体效益最高。规划设计要利用这三方面的互补性,协调相互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努力在三者之间寻求平衡。协调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以上这些原则都是普遍性的,但城市是地区性的,地区的特殊性又受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影响。因此,这些原则的具体应用需要与空间、时间和人(社会)的结合,在特定的空间中有不同的应用。
(三)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
1.高质量的环保系统。对不同的废弃物按照各自的特点及时处理和处置,同时加强对噪声和烟尘排放的管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
2.高效能的运转系统。包括畅通的交通系统,充足的能流、物流和客流系统,快速有序的信息传递系统,相应配套有保障的物质供应系统和城郊生态支持圈,完善的专业服务系统等。
3.高水平的管理系统。包括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医疗保险、劳动就业、治安防火、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保证水、土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适度的人口规模,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
4.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不仅应有较高的绿地覆盖率指标,而且还应布局合理,点、线、面有机结合,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组成完善的复层绿地系统。
5.高度的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意识。应具有较高的人口素质、优良的社会风气、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高度的生态环境意识,这是城市生态建设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
从生态规划内容可以归纳出一些具体的城市生态规划目标:从人类的角度来说,城市中具有合理的人口规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和谐;从土地的角度来说,城市用地结构合理,开发有序,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城市功能获得适宜的生态区位;从空间的角度来说,城市空间与其承载的城市功能相适应,具有高效、低耗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使得城市既呈现动态发展的态势又保持稳定有序的结构;从环境的角度来说,城市功能的发挥不超过其环境容量的限制,促进城市健康、持续发展。
归根到底,城市生态规划最主要的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居民作为城市中的主体,在生态规划中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围绕主体――人来展开各种规划措施。城市生态规划的对象主要是城市中的各种生态关系,这种生态关系又集中体现在以土地为基础的人与环境的关系上,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不断优化城市建设、利用保护城市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这样才能实现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宗旨,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沈清基.城市生态系统基本特征探讨[J].华中建筑,1997.
[2]戴天兴.城市环境生态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3]王发曾.城市生态系统基本理论问题辨析[J].城市规划汇刊,1997.
篇5
一、老子关于人自身和谐的思想
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个体的身心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老子认为,要想达到人自身的和谐,就要塑造健全的人格。“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老子》第十章)这就是说,一个健全的人格必须是形体和精神合一而不偏离。“抱一”就是抱“道”,能抱“道”即是使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可臻至于和谐的状况。具体表现如下:
老子反对贪欲,主张淡泊。比如“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老子》第三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去此。”(《老子》第十二章)如果个人纵情于这些声色犬马的生理欲望之中,过分地满足,就会伤害人的身体,破坏人身心的和谐。和声色犬马相比,名利地位则属于更深层次的欲望,“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第四十四章)正如《红楼梦》的《好了歌》所唱“世人都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为虚名忙碌,为虚名奔波,到头来,也只是一场空。名誉与财富都是身外之物,多求多得必然会伤害自己。社会的发展并不意味着道德的败坏,但贪欲的诱惑,却容易使人性扭曲和堕落。
针对人心的贪婪,老子开出了一剂良方,那就是淡泊洒脱,知足常乐。淡泊使人清醒,使人明智,使人坦然,淡泊可以使人明辨是非。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展示出太多的诱惑。在诱惑中行进的人,更要保持这份淡泊,只有淡泊洒脱,才能心常安泰。其实淡泊和知足关系非常密切,老子主张淡泊,同时,他把知足看的也很重要,“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第四十六章)只有内心体会到满足的那种充实感,就会永远感到充实。
现代社会以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为其重要目标之一,这必然引发个人对私欲、权势的渴望和追逐,导致人性的异化。老子淡泊,知足、知止,少私寡欲的思想无疑是一贴清心丸,对于执迷于富贵得失、名利争夺之中的现代人起到警示作用,在心灵深处树立起和谐和平的信念,从而健全人的心身,维护和谐,促进和谐。
二、老子关于人与人和谐的思想
社会性是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最根本的属性,我们每天都要和各种各样的人发生联系。那么怎样与人和谐相处?怎样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呢?对于这个问题,老子又给我们指明了道路。
(一)宽容豁达,有容乃大
老子认为道包容万物,善利万物,是最大的善者。人与人相处也要宽容、豁达。“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老子》第四十九章)“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老子》第二十七章)他认为,人人都应不以私见待人。看到善良的人或善良的事情,圣人应以仁慈之心去亲近他;看到憎恶的人或不舒心的事情,圣人也应该一样以仁德之心去感召他而不抛弃他。
与人交往,老子不但提出要宽容,而且还提倡要“以德报怨”(《老子》第六十三章)。以德报怨,就是以恩德来报答别人曾给予自己的怨恨。显然,没有与人为善的愿望,没有博大的胸怀和宽宏的气度,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二)诚信为本,坦诚相待
从古至今,讲信用、重信誉,一直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古人还将“诚”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和道德规范的核心。《老子》展示出“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 (《老子》第四十九章)的博怀,向世人昭示着人与人交往的和谐境界。同时,他又指出“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老子》第二十三章)就是说,一个人若是不守信用,就会有人不信任他。人生中,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抱着一种求真的态度。我们往往追求代表真实的人和事物,因为它代表着最崇高的美德诚实与正直。
三、老子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
(一)搞好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老子指出:“六亲不和,安有孝慈”,(《老子》第十八章)旨在追求六亲(即父子兄弟夫妇)之和,这对于我们今天搞好家庭伦理建设,有重要启示意义。“家和万事兴”,促进家庭内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家庭美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二)谴责社会不公,促进社会和谐
老子强烈谴责社会不公,希望社会和谐、平衡、公平。他说:“天之道,其犹张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第七十七章)老子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则作对比说明,社会规则是极不公平的,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②]人世间多少富贵人家不劳而获,多少权势人物苛敛榨取,社会上处处可看到弱肉强食的情形,正如老子所说,剥夺不足以供奉有余。自然规律则不然,它是拿有余来补不足,而保持均平调和的原则。老子斥责“人之道”,强调“人道”要效法“天道”,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和谐。
(三)以“德”治世
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了一个万物归德的美好世界。““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老子》第五十一章)在老子所建构的道德体系中,二者是同一系列而层次不同的两个范畴。德”是“道”的体现和载体,从“德”做起,才是人文主义和人本精神的归宿。中国人传统的美德、品德、功德和道德,如同传统基因一样,注入在我们的血脉里。现代商品经济的大潮正把人们推向一个贪婪、倾轧、狂躁的旋涡。而老子“德之家园”正是人们在“返朴归真”的思潮中一个温馨和纯净的乐土。
四、老子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人类从自然中走来,一刻也不能够离开自然,人类及一切生物都是自然之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老子》第五十二章)乃是天经地义的事,只有保护好大自然才能 “没身不殆”。才不会吞食苦果,遭致危险。对于自然只应辅助、顺应而不是强加和毁坏,这就是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幽深邃密、博大宏远。概括说来,最能体现其基本精神和基本旨趣的,莫过于:
(一)“物我为一”的整体观念
老子的生态伦理理论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整体观之上的,是以道生万物、人天同源为其基本特征的。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本源和共同的法则。老子认为,法自然的道既是万物的本源和母体,亦是支配制约天地万物的总规律和总法则。人与自然环境相统一、相协调的整体感在老子哲学中是异常鲜明的。他认为,宇宙间的一切自然之物都是以“道”为其最大的共性和最初的本源,从而构成了有机统一的整体。而人也是天地万物自然界的一部分,“天地一物,物我一也”。老子的宇宙观认为,人处于宇宙大系统之中,“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万物归根到底是由“道”产生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老子认为,人源出于自然并统一于自然界,且必须在自然所给予的条件下才能生存。
(二)“知常知和”的平衡思想
老子从物我为一的整体观念出发,强调天地人的有机统一和维护生态平衡,把“知常知和”提到生态伦理的核心地位。生态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是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置重生态平衡。人类从渔猎文明、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直至当代的科技文明和信息文明,日益深刻地改变着地球生态系统的面貌。特别是近代工业文明以来,人类活动引起自然界更加深刻的变化,人工生态系统在全球范围内代替了天然生态系统,打破了天地自然伟大的平衡,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危机。正如恩格斯所指出:“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自己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③]破坏了的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报复说明了维持生态平衡的极端重要性,也使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生态系统与人类自身的关系。在置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方面,老子提供了至今仍令人深受启发的伟大智慧。“不知常,妄作凶”(《老子》第十六章)的警钟。“知常”就是认识自然规律。只有按照自然规律来开发自然,才能和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只有在大自然中重新定位,把人与自然的对抗状态转变为和谐状态,我们才能拯救自己。
(三)“知止知足”的开发原则
篇6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矿山污水、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
现今,据环境部门监测,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 1 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全国 1/3 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1/4 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 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 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 的水源已不能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为60% ― 70% 。根据统计,中国有3.2亿农民没有饮用水;大约有1.9亿农民是喝受到污染的水。此外,灌溉农田的水散发着恶臭,而且漂浮这一些污染的泡沫。而这样条件下生产的食物,我们却每天都在食用。
以上这一切都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水污染的整治问题已经越发的迫切,它不但威及到现今人类的健康,也威胁到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故而,打破我国传统的重经济、轻环保的现状,对于紧迫而又影响深远的环境问题应用重典调治,调整该问题必须要依赖惩治性强的刑法,这也就是对于此类罪的构成以及刑事责任进行研究的意义。
对于“犯罪”的概念,各个国家的刑法都有不同的立法体例。基本上分为以下情况:①根据犯罪的法律后果来给犯罪下定义。通常形容犯罪是依法应当受到刑罚的行为。②按照犯罪的成立条件下定义。例如,德、日学者通常认为,犯罪是符合构成要件、违法的、有责的行为。③结合犯罪引起的诉讼程序给犯罪下定义。指明犯罪是能够引起刑事程序的行为或行为结果。④根据犯罪的性给犯罪下定义。⑤结合犯罪本质特征与法律特征下定义。苏联的学者提出,犯罪的基本特征就是社会危害性、违法性、罪过、应受惩罚性、不道德性并将犯罪实质特征与形式特征结合研究。
我国现今采用的就是此种方式,在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集体所有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财产,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也就是说水污染行为在罪行法定的精神下,在我国要定义为犯罪,至少要符合以下的条件。首先,侵犯上述刑法13条所规定的某种法律客体。此点,水污染罪侵犯的客体可归结在“侵犯公民私人所有财产,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以及危害社会的行为;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集体所有财产;破坏社会秩序;”这几点上。其次,要为法律所规定。根据我国刑法第338条与346条所规定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可证明我国的法律保护范围是满足上述要求的。最后,要达到犯罪,即要排除刑法中认为是显著轻微的裁量要件。据此,依照刑法规定了水污染罪的条件下(在现今中国刑法环境下,暂且归于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但并不能否定水污染罪的独立构罪本质),按照法律的规定,侵犯了相应的客体,并且在自由裁量中认为情节(情节可归结为行为方式,后果,影响等)达到了某种危害,以至于要受到刑罚的危害社会行为或行为结果,就是水污染罪。
有关水污染罪概念的争论未曾停止过,学界争论的焦点在于对于危险犯是否应该论罪的问题。危险犯是以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的法律规定的发生某种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为既遂标志的犯罪。例如在投毒罪中,只要行为人故意实施了投放毒物的行为,足以危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者大量公私财产安全,即构成投毒罪既遂。水污染罪的危险犯应当论罪,理由如下:①水污染罪为公害污染,其危害影响深远较大,应由长远角度观察,而并非专注其行为的实害结果,所以,应将危险犯作为环境刑法的重点。② “由于危害环境行为与其危害结果之间较其他犯罪而言,缺乏一种明确的表面联系,而且危害结果的出现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处罚危险犯就显得尤为重要。”③水污染可对生态平衡造成危害,而对生态平衡所造成的危害一旦形成,要恢复生态的良性运转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刑法介入的阶段应当前移,以免水污染行为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综上所述,所谓水污染罪,应对危险犯予以惩罚。
水污染罪的特征,是此犯罪区别于其他犯罪的表现。水污染罪除了具有传统犯罪的一般特征之外,在社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不仅仅以权利义务为内容:水污染犯罪与其他犯罪相比,所指向的对象由一般的社会关系延续扩展到环境生态利益,而不是像其他罪名一样,保护的仅仅是权利以及围绕权利所产生的社会关系。
技术性与专业性的特质:要区分水污染最大的构成,罪与非罪,罪过形态等问题,比如要涉及有关理工类的专业问题,这也是其区别于其他犯罪的特征之一。
(3)犯罪的隐患性与长期影响难以消除:水质一旦被污染,其影响将长期存在,并且污染危害将持续。而其他犯罪一旦被司法处理,犯罪影响即宣告消除,危害也就不存在继续性。
(4)不可避免性:与其他犯罪不同,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水污染是在社会对经济的要求下,不可避免地存在的,而一定程度的排污,被国家认为是合法的,其他有关犯罪行为的实施则不然。
生态环境不断的恶化,使环境法律的完善变得十分迫切。水污染罪是抑制环境恶化,惩治环境破坏的终极武器,也应当是调整水污染行为的主要形式。但是,水污染犯罪的制定以及其运行和发展,在法律等诸方面还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现今,随着中国法制的不断健全,法律调整的广泛应用,将会不断引发新一轮的立法需求。因而,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本身也应当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所向,针对水污染罪的特点进行修订和完善。随着我国刑法的逐渐健全,我国的环境犯罪规制必将走上健康的法治轨道。笔者期待着我国的水污染罪能达到独立法条、内涵确定、正义与效率之间平衡,定罪量刑合理的那一天。而且,相信这一天已不再遥远。
参考文献:
[1]吴峰谷,《自然资源概论报告》,工业出
版社,2004年第1版21页
[2]J.C. 史密斯、B. 霍根《英国刑法》,李贵
方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6页.
[3][苏]皮昂特科夫斯基:《苏联刑法科学史》
曹子丹等译,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22页
[4]宋川.人民法院报,2001-09-18 .
篇7
论文内容摘要:生态道德规范对人们的生态行为起着直接的指导、规范和约束作用。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直接地根据生态道德规范的内容和要求决定是否付诸某种行动与行为或者该如何行动与行为等。因此,明确生态道德规范的属性,遵循生态道德基本原则,建设生态道德规范体系对生态道德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生态道德规范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是生态道德的基本形态,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人们的生态行为起着直接的指导、规范和约束作用。完善生态道德规范有利于生态道德建设成果的巩固和实践。
一、生态道德规范是生态道德的基本形态
(一)从生态道德的内涵来看,生态道德规范是生态道德的直接表现,没有生态道德规范生态道德就无法表现自己,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皮亚杰曾说:“一切道德都是一个包括有许多规则的系统,而一切道德的实质就在于个人学会去遵守这些规则。”生态道德规范是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改造、发展和建设的实践中,所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这些规范和规范在一定情境中告诉人们该如何行为、如何行动,或者不该如何行为、如何行动。如花园中“请爱护花草”、“请勿践踏草木”等警示标语。它直接告诉人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它以特有的方式维持和调节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内涵着人们对自然界的义务和责任,使个人的情感欲望获得某种生态道德理性,进而把初始的美好人性还给个人。同时,还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引导人们自我完善。所以,生态道德规范是生态道德首要的和根本的表现形态,离开生态道德规范生态道德将是不完整的。
(二)从生态道德现象来看,生态道德包括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规范、生态道德实戏三种形态,但无论哪种形态都离不开生态道德规范形态的善恶评判标准。生态道德规范是社会存在的产物,是特定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在人们的道德意识中的反映和概括,是客观的社会道德关系和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对进行道德实践活动的人们的一种基本节制和约束。一个社会想要维持止常的运行,就必须有种社会全体成员共同认同的价值目标和道德标准,然后通过道德规范等价值导向来引导和统摄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使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自觉地符合社会的要求,从而形成社会前进所必需的推动合力。同理,生态道德规范作为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道德行为标准,它是特定的人与自然关系在人们的道德意识中的反映和概括,是客观的生态道德关系和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对人们进行生态道德实践活动的基本节制和约束。人类要想生存发展,人类社会要想存在发展,就必须形成共同的生态价值道德标准,并通过生态道德规范来引导和规范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态道德实践,从而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生态道德规范的基本特征
生态道德规范,一方面,它是一定时期人们在同自然的相互“交往”中形成,并以某种风俗、习惯和传统等形式固定下来的“应当”与“不应当”的规范;另一方面,它又是“必须这样”或“不能那样”的强制性行为准则的生态法规。因此,生态道德规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生态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根源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四五千年前在人类历史上曾灿烂一时的“巴比伦文化”,由于植被破坏而销声匿迹了,世界最大的沙漠—撤哈拉大沙漠,几千年前曾是牧草青青、牛马肥壮的天然牧场,因过度放牧而变成沙海。20世纪以来,人类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但同时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能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短缺、温室效应、物种灭绝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来,人类陷入了前所未有 的生存和发展困境。面对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人类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终于从深层次认识到,生态危机的形成,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紧张,缘于人类对自然的失范行为,而这种失范行为背后隐藏的则是生态价值观和生态道德观的缺失。因此,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道德规范应运而生。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对同样的或差不多同样的经济发展阶段来说,道德论必然是或多或少地互相一致的。……我们断定,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
(二)生态道德规范的形成是在人们社会生活的实戏中逐步形成的。生态道德规范是对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和生态道德关系的普遍规律的反映和概括;是社会规范的一种形式;是从一定社会或阶级利益出发,用以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行为标准,也是判断、评价人们生态行为善恶的标准。在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中,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人们的主观认识不断发生变化、相互提升并最终达到统一。生态道德规范作为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及其相应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客观反映,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为上反复实践这些生态道德要求,并通过某种风俗、习惯、法规和传统的方式固定下来。比如,臭氧是阻挡宇宙中紫外线的天然屏障,但由于现代化设备排出的大量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消耗了臭氧,紫外线乘虚而入,侵害人体。二氧化碳的剧增,破坏了地球与外层空间的热交换平衡,使地球持续增温,南北极的冰雪也开始融化了,还有珍奇的动物绝迹,气候恶劣等等。人类在经受了惨痛的教训,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终于醒悟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善待生命是人类必需遵守的基本生态道德规范。此外,生态道德规范的形式、内容、要求等是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永恒不变、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阶级的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荣誉和耻辱等等的道德规范是不存在的。”
(三)生态道德规范提出主体的多样性。生态道德规范首先是由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思想家认识并提出的,他们根据人类对自然界的自觉认识,对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实践进行总结概括,提炼出符合一定人类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行为准则,并加以倡导,逐步形成人们普遍遵守的生态道德规范。如: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奠基人、法国思想家阿尔贝特·史怀泽则提出“敬义生命”的伦理学原则,明确指出“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以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位。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伦理原则”。其次,各国的政府、地方行政机关则是生态道德规范产生和普及的核心力量。诸如,我国政府批准的(中国21世纪议程》论述了我国公民基本的生态道德行为准则:一是,所有的人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从而能够过健康和健全生活的权利,并承担有保护子孙后代,满足其生存需要的责任;二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物种享有其栖息地不受污染和破坏,从而能够持续生存的权利,人类承担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三是,每个人都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他生命,破坏、侵犯他人和生物物种生存权利的行为是违背人类责任的行为,要禁止这种不道德的行为。上述三条生态道德行为标准,构成了当前我国最基本的公民生态道德规范,有力地促进了生态道德建设在我国的发展和完善。
三、完善生态道德规范体系
生态道德规范体系是指一定社会或阶级的生态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有机整体。它们对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起着直接的调节、指导规范和约束作用,它的实施和运用有利于巩固生态道德建设的成果,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与善恶,改变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观念,将保护生态、追求资源的永续利用、持续发展作为自身内在约束力的要求,为人类的生产和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自然机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合理的人文支持。
(一)完善生态道德规范体系的意义。在当前,我国一些地方重GDP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法制不够健全,环境立法未能完全适应形势需要,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较为突出。环境保护机制不完善,环境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环境管理效率有待提高,一些领导干部环境保护意识和公众参与水平有待增强。为此,迫切需要制定和实施生态道德规范,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强化人们的自我控制力和自我约束力,进一步巩固生态道德建设的成果。 从生态道德规范体系功能看,良好的生态道德规范体系有利于增强道德行为主体明辨是非和善恶的能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从生态道德规范体系的作用来看,主要在于使人们尊重生命、尊重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正确处理控制人口与合理消费、适度发展与维护生态平衡、消除贫困与反对奢侈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讲,生态道德规范体系能有效地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完善的生态道德规范体系能够在人们心目中树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按照美的原则和规律,不失时机地把人们的审美情趣引导到尊重自然、珍惜生态、保护环境方面来,并使之形成一种社会氛围,带动每个人养成一种符合生态道德要求的高尚情操,唤起人们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从生态伦理出发,保护好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任何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基本生存权,即使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应本着良好的道德意识做出限制危害程度的正确选择,从而自觉地摒弃那些乱捕滥猎、乱采滥挖、乱杀无辜的不道德行为。从而,持续、有效地提高人的生态道德素质,使人拥有保护自然和生命的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知识、生态道德能力与生态道德习惯,自觉遵循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更好地履行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二)健全生态道德规范体系的内容。生态道德规范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社会的、职业的、家庭的和个人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总结起来大概有:一是要热爱自然。要求人们在生命活动中的一切言论和行为,都以维护生态环境为准则,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向自然奉献,在开发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力求维护生态平衡。凡有利于自然的事情,能够减轻或解除自然灾害的事情,就应该自觉努力去践行;一切有损自然的行为则应该避免和反对。二是要合理消费。把消费问题作为伦理道德来审视,作为道德要求来遵循。尽可能使人们的消费行为合乎或不破坏生物圈的良险循环,使人类与自然之间成为亲密伙伴。要强调节约资源,倡导消费文明化、无害化,在利用资源时,节制开发,高效使用,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保持均衡协调,资源利用和消费活动不能对自然造成危害。三是适度发展。对人们的生产活动要从生态道德的视角加以调控,尽可能地少投入、多产出、多利用、再利用、少排放,将自然环境作为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加以保护,改变以破坏资源、过量消耗自然为代价或者“先破坏后治理”的生产发展模式。四是控制人口。应该充分认识到,人口问题是造成生态失衡、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类的生育行为不只受到主观意愿的控制,也不再单纯地受社会控制,而且也受自然的控制。尤其在我国,如果不控制生育行为,实现生态道德利益公正的原则就是一句空话,人口的急增不仅无法实现人类代际间的利益公正,而且也必然加剧代内间的矛盾和冲突。如果不控制生育行为,要摆脱今天的生态危机是非常虚幻的。五是保护生态平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自身的快速发展,在对自然的开发力度加大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生态环境破坏和生态系统失衡。因此,重视生态建设,保护生态平衡,维护生存家园,是每个人的应尽责任和道德义务。
篇8
(一)基本概念:农业发展,是看似简单,实为复杂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方面面。但从技术的角度讲,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是以现代的管理方式和组织形式组织起来的,以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物质条件装备起来的农业生产方式。既包括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也包括农产品的初级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农业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农业的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农业现代化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①农业的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可以大大解放劳动生产力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②农业的化学化,即农药、化肥、农膜等化工产品的大量使用,也有人称之为农业的石油化,或石化农业,因为农业化学品主要来自石油。石化农业与传统农业的重要区别,前者对于提高农业产量和农业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负作用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如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危害人类健康等。③农业的信息化,即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流通过程中的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农产品生产过程的自动监测与自动控制,如精准农业生产中的自动控制,对生产过程实时监测,实时分析,然后根据需要操控相关设备完成相应的生产作业等;二是农产品加工流通领域,用于农产品加工与流通管理等;④农业的标准化,是农业管理的现代化,即农产品按标准操作规程(GOP)进行生产,按质量标准进行检验与管理。农业标准化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证。⑤农业的生态化,亦称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对自然的回归,是对传统农业优越性的回归。传统农业具有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的优越性,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有关的还有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等概念,有机农业是对化学农业的修正,倡导在无任何污染的产地环境条件下,完全不使用任何人工化学品,利用有机肥料和自然条件进行农产品生产。
农业的任何现代化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机械化是工业科技装备农业,化学化是化学科技应用于农业,信息化是信息科技应用于农业,标准化是管理科学的进步,生态化是对机械化和化学化的修正,弥补其在能耗、环保方面的缺陷。当代科技的发展水平以及对农业的装备程度决定了农业现代化水平。因此,科学技术被认为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
农业现代化的各个阶段或方面不是独立的,而是综合协调发展。发达国家基本上完成了上述的五化,在综合配套能力和水平上做得比较完善,目前主要是生态化方面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在农业的投入体制、土地制度、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还很漫长。
(二)现代农业的基本功能:
①食物供给:这是农业的基本功能,与传统和现代无关,农业自产生即是为了满足人类的衣食需要。
②供给工业原料:为纺织、食品、医药、化工等工业提供原料。近年来,由于受环保的要求,国外用马铃薯、玉米等植物淀粉为原料,制造可降解塑料,然后制成一次性餐具等日常生活用品。所以,农业又具有了提供特殊工业品原料的功能,这也是其他产业无法替代的功能,具有良好的前景。
③文化旅游休闲功能:近年也很受重视,实际上,农业的发展包含了农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了挖掘这方面功能,创造新的产业,促进就业,近年国内外发展了观光园区、农家乐、特色农业等以农业为主题的旅游休闲项目。在日本还发展了服务于残疾和老人的无障碍农业项目。
④生物质能源:由于工业化催生的石油和能源危机,各个国家都在寻找替代能源,因此,近年以植物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发展很快。美国、欧盟、日本等多数国家还制定了生物质能源的国家发展目标,提出要在2050年以前用生物质燃料(甲醇、乙醇)替代50%以上的石油燃料。根据近年的发展速度推测,在农业资源发达国家,如美国等,可能要不了这么长时间,估计再有10年时间便可达到这个目标,美国现在已经有25%左右的玉米用于生物能源。我国也很重视,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由于发展生物质能源存在与粮食争地问题,现在有所降温。今年在全国各地建的秸秆电厂亦属于生物质能源的集中利用(替代煤炭)。生物质能源之所以受重视,一是因为它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石油、煤炭),同时它还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保护大气环境。因此,生物质能源会逐步成为农业的重要功能。
⑤生态环保功能: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整体而言农业开发和生态维护是有矛盾的。因为农业开发必然占用土地,从而给环境带来影响。但是作为一个区域,如果规划合理,方法得当,是可以兼顾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维护的,因为农业毕竟是生物的再生产,具有循环性。因此,发展生态农业维护生态环境是农业的新功能。换句话说,农业的发展不但不能损害环境,还要有利于环境的维护。维护生态环境,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动力。在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上,发达国家积累很多好的经验。
(三)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高产、优质、高效:高产优质高效是现代农业的最基本特征,也是农业发展的目标。高产优质高效三项缺少任意一条,都不是现代农业。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对产量的要求外,对品质更加重视。农产品品质既包括农产品的内在品质,也包括外观品质,还包括其专用性。发达社会对品质的要求常常超过对产量的要求,因为品质与效益有更直接的关系,品质好,效益就高,品质直接决定效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农产品流通市场的开放,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农产品的营养、外观、专用性等商品品质得到重视。高效是产业属性,是产业都追求效益。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加效益是发展农业的根本目的,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2)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有两个作用,食品安全需要,和品牌保护需要。农业标准化既是食品安全的保证,又是品牌保护的基础。品牌保护建立在农业标准化基础之上。品牌保护在发达国家既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又是国家的农业发展战略。如法国的葡萄酒,日本的松坂牛肉。专业化有利于简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效率。专业化分为三个层次,区域专业化、产品专业化、作业专业化。集约化包括土地集约,资金集约,劳动集约,扩大规模,高投入高产出。
(3)生态、安全、可持续:生态是指现代农业要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维护,是环境友好型农业。安全指农产品质量安全。可持续是指现代农业坚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与“生态安全可持续”互相包含或者相互联系的概念有很多,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利用等等。这些概念,在实际应用上,也称为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可持续农业等。这些也是现代农业的新理念、新目标。
把农产品质量的安全问题作为现代农业特征,似乎有点政治化。但是,因为食品安全事关群众的身体健康、社会稳定和国家形象,因此各国都很重视。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非常严格质量标准和监管体系。对生产过程的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环节,以及流通过程的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均实行非常严厉的全程监控和安全监管。我国也很重视,并取得了成效。食品安全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国家形象、重创产业的例子有很多,如96年日本流行的高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奶源、2000年英国疯牛病蔓延和2008年我国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对社会造成恐慌和对产业带来的打击,现在仍记忆犹新。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所以,把安全作为现代农业的特征不是没有道理。
二、关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就是符合中国实际,不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1、发展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必须联系中国实际:我国农业的现状概括而言就是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经营分散、方式粗放。
人多地少:耕地是农业的基础资源。据最新统计,我国现有耕地18.26亿亩,人均1.38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其中18亿亩耕地中,光热水土相匹配的优质耕地,即高产田不到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属于中低产田。而且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耕地数量仍在减少,质量在下降。
水资源:中国人均水资源2100立方米,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8%,农业每年缺水300亿立方。而且,时空分布不均,南丰北欠,以长江为界,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80%,但耕地只占全国的30%,而北方拥有2/3的耕地,但是水资源却只有20%。
经营分散:户均耕地规模0.5公顷相当于同样人多地少的日本的1/4,是美国的1/400。集约化、规模化程度非常低。而且,分散经营,组织化、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低。
方式粗放:基础设施薄弱,物质装备落后,科技贡献率低,经营方式粗放。我国科技贡献率不到50%,发达国家为70~80%。
体制:城乡一体化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等体制机制尚不健全。
2、中国农业现代化不能超越农业历史发展阶段:我们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我们的科技、物质等还不够发达,也就是说,物质基础比较差。农民还没有完成大规模投资农业的资金积累和制度保证,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下,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基础。
3、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目标:基本目标是努力提高三种效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不断增强三种能力: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土地产出率:目前我国总体平均土地产出率大致相当于发达国家的50~70%,因为我们的中低产田比例较大。
资源利用率: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不到世界先进水平的50%;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为366吨/千公顷,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5倍, 是日本1.6倍, 是美国的3.6倍, 是法国的6倍。如果不考虑产量和产值因素进行换算,化肥的资源利用率大致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0%,日本的60%,美国的30%,法国的15%。年化肥使用总量4600万吨,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增加生产成本,污染环境。我国地表水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就是氮肥流失。农药使用量130万吨,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30%,而且以杀虫剂和乳油为主,农药结构大致为70%杀虫剂,70%高度农药,70%乳油,施药方式主要为喷雾。所以农药的使用状况亦属于高能耗、低效率、高污染。
劳动生产率:农业人口比例,美国2%,法国4%,澳大利亚5%,日本10%,我国60%以上。我国自建国以来基本上是一个农民养活1―2人,没有大的改变。而美国2个农民除了养活自己的100人之外,每年的农产品出口还占美国出口贸易的20%以上。因此,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
农业抗风险能力:农业风险来自两个方面,自然的和市场的。自然风险包括气象灾害和生物灾害,气象灾害如干旱、洪涝、冰雹、冻害等,生物灾害如病害、虫害、草害、鼠害等。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就是要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自然灾害的抗风险保障能力。市场风险主要由供求关系造成,应由政府调控加以规避。
国际竞争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进口第四,出口第五。随着经济全球化加快,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联系日益密切。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参与全球竞争,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结合自身实际和优势,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现代农业。
可持续发展能力:即发展节约型、循环型、生态型农业,加强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4、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
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基本要求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可以看出,五项基本要求既有中国特色,又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亮点是“生态、安全”。这是我们借鉴了世界先进经验,符合农业发展潮流。
篇9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和谐;生态;建筑
1 生态建筑学的定义
在近年来新开发的许多楼盘中,“绿色建筑”、“大自然的家”等字眼跃入眼帘,令人神往。各项合理的设计、完善的设施。尤其是令人陶醉的生态绿化效果是以往建筑所不及的,现做到这些是经过建筑设计人员长期努力而实现的。在以往的设计中。由于各方面的制约对自然生态环境因素考虑较少,外界环境不尽如人意,日益减少的绿色资源和令人头疼的噪声等等。人们置身于钢筋混凝土的楼内,如同囚笼,令人窒息。日益恶劣的环境也是大自然对人类过度开采的严重惩罚。人类经过沉默、无奈,慢慢开始觉醒和反思。直到大声疾呼,要求重新回到大自然,重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希望建立一种新的建筑形式。不仅是满足人类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为后代保留良好的生态环境;既能做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又能做得“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人们认识日益清晰的新的建筑模式一生态建筑。
怎样的建筑才是真正的生态建筑?“生态建筑”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由于认识的不同,也有许多称谓。如“大自然建筑”、”回归自然建筑”、“绿色建筑”等等。生态建筑是指能够符合生态学原理,与环境能够和谐统一,同时又有着完善的各项设施的高科技建筑,不仅仅是生态学思想与建筑学的完美结合,还应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建筑定义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生态建筑是构造适合人类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的建筑。
(2)生态建筑是在对原有环境加以利用建造的,同时也能够对原有环境加以保护的一种现代建筑形式。
(3)生态建筑是按生态学要求实现生态完整、延续,遵循生态平衡的原则。做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资源的良性循环,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不过度开发使用,不破坏生态平衡。
(4)生态建筑是以生态学为指导,分析当地的地理、自然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将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生态建材、智能建材等高新技术有机结合。在自然生态延续和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科学发展建筑业。
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理解到,“生态建筑”的内涵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建造有价值的绿色居住环境,也就是适合人类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人类向往自然,渴望大自然。清新、静谧、舒适、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二是对周边环境的合理利用,加以保护,不可过度开发。设计人员更应具备超前意识,更要做好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只有做好“科学发展建筑业”和“保护自然生态资源”两个方面的工作。生态建筑才能显示出真正的价值。
2 生态建筑的基本特征分析
与其他建筑形式相比较,生态建筑有许多独特性,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性、内容的复杂性、可持续发展性。
2.1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性
据上述定义。生态建筑取向于生态环境,就是合理利用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建造出适宜人类居住的建筑。在中国北方传统民居的四合院就是在分析各项自然环境的条件下。对通风、采光、安全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形成的,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合理、顺应自然的、舒适的居住建筑形式。
2.2内容的复杂性
生态建筑是以不破坏生态平衡为出发点。做到“建筑”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各种学科的细致分析,综合考虑。要做日照分析,通风分析、地形分析、车行交通分析、植被分布分析、物种配置、雨水、中水的收集处理、空间以及平面的布置、旧建筑的利用、结构造型的分析、保温技术、断热桥技术、采暖技术、制冷技术、太阳能的利用、光(风)电转换存储、当地材料的运用、环境的控制、噪声的控制、地源热泵、自然通风预热(冷)技术、热电联产、空调系统空气热回收、垃圾回收、分类、节水节电设备、人力成本分析、改造成本的分析等等一系列内容。做到各个学科不孤立,综合分析,创造出既有完善功能又有高层次文化品味,既能继承传统建筑的优点。又有高科技的新型生态建筑。
2.3可持续发展性
生态建筑是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系统融为一体的一种建筑形式,其出发点在于减小建筑业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努力做到建筑业与自然环境的平衡。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必定会对资源造成破坏,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建筑业的发展也会使生态环境、传统文化付出沉重的代价。如何缓解建筑业中的这一矛盾?面对这种情况,要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为了做好生态建筑设计,要综合分析建筑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结合环境效应、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做到建筑设计优化、能源设计优化、材料节约及环境设计优化以及经济平衡。创造出一种高层次文化品味的、能继承传统居住形态,保护、改善和发展地方特色的现代生态建筑形式。
3 生态建筑设计
从宏观方面考虑生态建筑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注意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做好整体规划,重视自然环境与建筑的完美结合,充分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必须与环境建立一种新的结合和协作关系。如在方案设计前对建筑场地的充分考虑,它包括建筑物的朝向定位、布局,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场地气候条件的影响、对植被以及水资源的考虑等。
(2)要对周边环境以及各种资源进行分析和高效使用,使建筑经济合理化、最优化,尤其是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加强对耕地的严格管理利用。城市在日益扩大、土地在日益缩小。有限的土地与城市的快速发展形成不可避免的矛盾。如何缓解这一矛盾?必要时放弃眼前的利益,做好城市远期规划,加强旧城、老城的开发与利用。同时建立高效的空间体系,做好地上空间的高效利用;充分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研究,使城市地面、地下、空中有机协调;其次是建立节能和生态平衡,也就是减少各种资源和材料的消耗。在思想上认识到建筑节能对于促进能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能源资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减少人工景观。以自然景观为美。对现有的景观加以利用,我们要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特点和规律加强重视,确定“以自然为重”和“不破坏生态”为原则,加强对自然景观的延续和利用,使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篇10
关键词:中职生;生物知识;中职教育;教材编写
调查起因:一次在上课时,偶尔看到一名学生画了一只小蜜蜂。那只小蜜蜂的脚长在她的腹部,我问学生,你知道真的小蜜蜂是什么样吗?她说知道,可是小蜜蜂的脚是长在这吗?学生很疑惑地看着我。我给她讲了一些关于昆虫形态的知识。她明白了。可她告诉我书上就是这么画的,我是照着这本书画的,儿童画就是这样的。我认为虽然是儿童画,但对于这样的常识学生是应该掌握的,在科学领域的知识同样重要,对于我们的学生应该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于是,设计了试题进行测试。
调查时间:2012年5月
调查对象: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二年级及高中后班学生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人:高玉霞、关云威
调查结果:
一、被调查总人数204人。其中学前专业157人,电子技术专业28人,电脑美术专业19人。一年级174人,二年级21人,高中后9人。
三、数据分析
1.高中后组在18道测试题中,有16道明显高于其他样本。高中后学生的生物基础是高中水平,对于大多数题目掌握得很好,但对于一些书本上没有的题目,仍然答不上来,说明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还是缺乏足够的好奇与探究精神。
2.第二题的第二小题没有学生答对,分析原因是由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对问题的探究思想没有形成,即使发现了事件,也没有去深入思考和探究。说明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还是主要跟着教师,受教师的影响大,或者说有主动性和探索愿望的学生都没来上中职。
3.在各题的总正确率中,只有第二题、第八题的正确率高于60%,达到了及格的标准,其他题的正确率都很低。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日常生活或媒体中常见的知识掌握得好。对于初中学习过的知识记忆得也不算好。
4.一年级、二年级各题的正确率有一年级高于二年级的,有二年级高于一年级的,对于年级没有绝对的关系,因为我们学校的课程中没有生物这一学科。学生的生物基础仍然是初中的水平。
5.对于“写出你认识的昆虫的名称”这道题,高中后的学生只答对了3.8种,其他学生略低一些,学生对于昆虫的认识还是很不足的,有的学生写上了蜘蛛、毛毛虫等,说明学生对于昆虫的基本特征还是没有掌握。
6.对于“写出你身边正在发生着的破坏生态平衡的事件”学生大多数写出了乱砍滥伐、破坏环境。从学生的答题中可以看出他们对生态平衡没有更深刻的理解,对于这方面的知识也没有全面的认识和学习。
7.存在的问题
(1)各年级样本的数量有很大的差别,可能造成对数据的影响。在测试时只考虑到了样本的总量,没有考虑到各分量的关系。
(2)在测试过程中,由于中职生对测试目的的认可程度不同,尤其是对测试的态度存在一定的问题,使测试成绩有偏差。
(3)有的学生想取得更好的成绩,而采取了其他的答题方式,也可能导致数据的偏高。根据测试现场的观察,偏差不大于5%。
四、结论
1.中职生需要进行生物学知识的教育,尤其有必要开展环保教育。
2.需要编写适合中职生的普及型教材。
3.需要编写适合有专业素养需求的适合专业使用的教材,例如:学前教育专业生物教材。
五、建议及解决问题
1.根据各专业的专业要求开发合适的生物课程,例如:学前教育专业,在幼儿园的课程中自然科学部分占有很大的比重,其中生物知识又很多。如果我们的学生没有形成一个准确、系统的知识体系,是很难胜任这方面工作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在科学部分的目标中有这样的规定:“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在内容与要求中规定“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其中的探究方法正是在生物学的学习中常用的学习方法,幼儿所需要的生物学知识与学生在初高中所学有所不同,深度要浅一些,而范围要广的多。学生的初高中基础又不尽如人满意,就是说我们的学生学得本来就不多,记住的也有限,因此,学前教育专业有必要研发一种能够满足需要的生物教材。
2.没有专业需求的,开发中职生公共生物知识教材,提高中职生的生物知识水平。毕竟,生物知识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教给学生提高生存本领的基础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能力,也是中职阶段的教育目标之一。
四、简答题
1.写出你认识的昆虫的名称。
- 上一篇: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体系
- 下一篇:生态修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