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5: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议

篇1

(一)统筹化运作模式缺乏

2014年江西省融资平台总资产规模大部分低于50亿元,由于整合力度不强、资源注入不够,省、市、县(区)各级平台总资产规模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除了全省污水处理和保障性住房项目外,鲜有通过省、市域,龙头企业统筹的方式集合多方力量,统筹运作项目融资。

(二)市场化运作模式缺乏

就全省融资平台来看,货币资金普遍偏少,平均仅占总资产的7.5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51%;土地使用权占总资产的比重平均为46.3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2.76%,以土地出让收益为主要还款来源及抵押物。而江西省矿产、水资源丰富,是农业大省,而大额矿权、水域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等融资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相关产权交易、确认、评估和抵质押登记机构、制度尚未建立。

(三)风险防控机制缺乏

江西省部分地方政府债务率偏高,直接影响了融资空间。有些设区市财政负债超过政府当年可支配财力。全省的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没有健全,风险预警和统筹管控能力较弱。

二、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投融资政策建议

(一)就监管政策限制,构建市场化运作主体

一是引进民营、外资等社会资金,注入土地、矿权、园区、收费权、水域经营权、企业和金融股权等经营性资源,构建以企业信用为依托的市场化运作主体即城市综合运营商,突破监管政策对融资平台为公益类项目融资的限制,构建符合监管要求的,能为城镇化建设各领域项目融资的合格融资主体。二是省域统筹建设市县项目时,由省、市县公司和投资者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或创建城市开发基金,构建省域统筹的市场化运作主体,壮大公司、基金实力,统一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其中组建项目投资公司类似于城司,政府对此熟悉但因引入新的资金将会稀释原股东的控制权从而不利于再次引入新的投资者;成立开发基金适合滚动开发,便于再次引入社会资金扩大规模,能以股权投资作为种子资金撬动大额信贷融资,但对市场化运作要求较高。

(二)就融资主体分散,构建统筹化运作模式

一是针对省内融资主体分散的现状,在省级层面,由省直各主管部门牵头,分别打造、整合各行业以企业信用为主要依托、市场运作为基石的省级投融资平台,以“统借统还”模式破解全省同质性项目融资难题。二是构建统筹化运作模式。由省级公司统筹市县项目建设与融资,市县级政府以投资或代建等形式参与建设、融资和还款。大力推广中小企业“四台一会”和龙头企业统筹园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农户贷款这些统筹化融资模式。

(三)就融资资源缺乏,构建市场化运作模式

一是创造融资资源。建立公共收费制度,以供水、污水、垃圾处理等收费权作为融资资源;建立补贴制度,以农业,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公路建设等项目的政府补贴作为融资资源;建立政府购买制度,以政府的项目补偿金,公共领域发展基金,政府偿债基金,政府回购款等作为融资资源;建立资源转化制度,土地增减挂钩和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后,结余土地的出让收入可作为融资资源,冠名权、矿权、水域经营权、收费权等可作为融资资源;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民宅基地等的确权、抵押、交易机制,将农村资源转化为融资资源。二是整合挖掘融资资源。按“以丰补欠”的理念捆绑、组合项目,共同融资,以经营性项目的融资资源解决公益性项目融资难问题;通过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等方式挖掘、盘活融资资源。

(四)就融资渠道单一,构建多元化筹资模式

一是运用公私合营PPP模式中的PTI、BOT、TOT等融资方式,引导民营、外资资金参与城镇化项目建设。二是争取市政债券发行试点,建立城镇化建设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农业风险基金等,充实项目建设资本金。三是综合运用企业债券、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私募债、信托、股票、保险资产债权和股权投资计划、资产证券化、排污权交易、碳排放交易等市场化融资方式,鼓励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等公共基金参与的方式,解决资金难题,从而达到融资和避险双重目的。

(五)就政府债务风险,构建高位统筹机制

篇2

【关键词】产城一体化 空间布局 工业生态系统 社会生态系统

一、小城镇工业园区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小城镇工业园区,是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小城镇的发展也为工业园区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两者的相互带动、协调发展,是实现小城镇稳定、快速发展的主要保障。同时,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建设也会带来城园空间布局混乱、因园失地带来的农民安置问题、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等一系列比较突出的矛盾。这些矛盾及现象,阻碍着小城镇及工业园区的发展。因此,在规划阶段,对工业园区进行科学的空间布局,实现二者健康、可持续发展,也是当前小城镇工业园区规划研究的热点。

二、产城一体化的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思路

根据“产城一体化”的内涵要求以及当前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研究总结,“产城一体化”为视角下,小城镇工业园区的规划,应以生态化、可持续、以人为本为原则,以小城镇工业园区与小城镇的产业、功能、用地一体化共同发展为目标。①通过工业园区的产业带动,实现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升级;②通过小城镇与工业园区的空间优化布局,实现小城镇与工业园区的空间有机扩张、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城乡生态格局的维护;③打造生产便利、生活舒适的小城镇工业园区,最终营建宜居宜产、生态和谐的小城镇。

三、“产城一体化”为目标的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理念

(一)工业园区与小城镇空间布局模式

工业园区的选址产生各式各样的与小城镇空间的结合方式。根据工业园区与小城镇规划区范围的空间关系,其空间关系主要体现为如下两种:工业园区布局在小城镇规划区内,是小城镇总体结构的组成部分,小城镇对工业园区的带动作用较强,工业园区可直接利用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容易快速得到发展。工业园区在小城镇,与小城镇内部空间联系不大,接受小城镇的辐射。

(二)小城镇工业园区生态系统规划

工业园区生态系统的构建是工业园区“产城一体化”的空间结构布局的终极目标。通过整合工业园区资源,从园区功能、用地组织、道路系统等方面与小城镇综合规划,营造宜产宜居的工业园区环境,最终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园区生态系统。

(1)绿地景观生态系统的构建。园区绿地系统规划:工业园区内的绿化用地主要包括防护绿地、公共绿地、水系湿地、生态农田四种。景观生态系统构建:工业园区内部通过营造生态景观,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产业与生态相互协调发展的环境。工业园区缓冲地带及园区外部,运用水系、森林、生态农田等,既可保证园区的有机增长,又可实现园区与城镇用地的可持续发展。

(2)工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工业生态系统主要是基于工业生产的生态循环形成的,体现在产业链组织、能源循环路径,以及根据循环产业链组织形成的工业园区产业、用地的布局。同时,通过交通联系、功能互补,加强功能复合单元及各产业链间的联系,实现工业园区整体的产业循环。

(3)社会生态系统的构建。社会生态系统主要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对工业园区与小城镇的社会结构、居民构成、生活方式进行统一规划以实现社会的文明、健康发展,将工业园区真正打造为留得住人的城镇发展新核心。

四、恒口示范区工业园区规划改善建议

(一)恒口示范区规划发展概况

恒口示范区位于陕西省安康市,处于月河、恒河流域的交汇地,与陕南中心城市安康相距27公里,是安康的中心城市扩展和进一步扩张推动发展的链接区域,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承东接西”的辐射作用。东向发展至与五里镇相接的行政区边界,西向发展至规划产业用地边缘,南向发展至现状十天高速北侧,北向发展至恒口山体边缘。

(二)恒口示范区规划改善建议

恒口示范区已建有17个产业园区,多为农业、渔业和养殖业等第一产业园区,产业园区数量和种类较少,产业配置体系不够健全,未形成规模化发展。恒口作为生态禀赋优良的小城镇,应当结合各小片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及基础设施条件,增强相邻园区间的产业互动,形成片区的集聚效应。使恒口示范区的未来产业结构将可能形成沿月河发展的带状结构。

(1)示范区产业布局规划。恒口示范区属于汉江流域上游,为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应优先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提升发展传统工业,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构建具有安康特色的循环产业体系,并针对生态移民、搬迁区域进行重点改善,实现城园互动发展。

篇3

关键字:新型城镇化;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可以定义为,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以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为发展的动力,统筹兼顾,推动城市的现代化、集群化,农村的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文化繁荣、经济高效、社会和谐、个性突出鲜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能稳步实现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的城镇化道路。作为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中原经济区仍然面临着人多地少城镇化水平低等严重制约三化协调发展的现实问题,急需通过发展新型城镇化道路来解决。

一、中原经济区的现状

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了河南全省,河北省邢台市、邯郸市,山西省长治市、晋城市、运城市,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阜阳市、亳州市、蚌埠市和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和泰安市东平县,区域面积28.9万平方公里,2011年末总人口1.79亿,地区生产总值4.2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3%、13.3%和9%,它地处我国腹地,承东启西,交通地理位置重要,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和能源原材料基地,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文化底蕴深厚,但同时,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却较低,这严重制约了中原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原因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相互独立却不可分割的。在“三化”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中,新型城镇化连接了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以城镇的发展带动产业的集聚和经济的转型,以产业的集聚带来人口的转移,从而以人口的转移促进农业现代化,以达到“三化”互动互促协调发展的目标。因此,把握新型城镇化同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间的关系对于理解新型城镇化对“三化”协调发展的引领作用是必要的。

(一)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关系

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城镇化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生产场所和消费市场,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了产业支持和丰富的就业岗位,城镇化和工业化保持着良性的互动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库兹涅茨就曾对此进行过研究,它认为当城镇化率的发展阶段在30%―70%时,城镇化会取代工业化成为经济发展第一推动力,从而表现出依靠非工业产业来支撑城市发展的现象。而目前,中原经济区各市的城镇化率都已超过30%,已经处在转型期的初期。因此,发展新型城镇化以带动产业的集聚和经济的转型,去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成为了必然。

(二)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农业现代化是要求利用现代工业设备、科学技术、管理方法来发展农业,利用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来武装农民,是一个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农业现代化首先要求实现农业机械化,将先进的设备大规模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才能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因此,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要求拥有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条件。而中原经济区人口众多,城镇化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人多地少,严重制约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也无从谈起。所以,发展新型城镇化,提高中原经济区的城镇化率,才能够吸收农村剩余人口,使农村人口不断的向城镇转移,为实现农业规模化乃至现代化提供先决条件。所以说新型城镇化是连接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之间的桥梁,是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着力点。

二、发展新型城镇化引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破除体制障碍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深化改革,以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这样的制度保障包括了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改革户籍制度。二元户籍制度是制约新型城镇化发展,阻碍“三化”协调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障碍。由于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农民虽然长期在城市生活和工作,但是由于拿不到城市身份,所以仍然保留着农村的土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真正转移难以实现,农业规模化也难以真正实现。因此,要实现城镇化,就要破除二元户籍制度,但解决农民工的城市户籍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出台一些措施,每年解决一批农民工的户籍问题,逐步进行,以减轻政府,企业和社会的投入压力,例如,让在省辖市市区务工三年及其以上、有稳定工作、固定收入和住房的人员,可以转为城市户口; 在省辖市市区就读的农村籍大中专学生,迁入本市城市户口; 购买商品住房或投资兴办实业累计纳税到一定数额的,可申请在当地迁移入户。

(二)构建新型城乡体系

构建新型城乡体系就是要建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中小城市、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五级城镇体系,其中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尤为重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未来很长时间仍然会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留在农村,所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就地创业、就近就业,为城镇化提供稳定的环境是一件长期而必要的任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能够有效的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的延伸,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缩小城乡的差距。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中原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重点和关键。要按照“分类指导、就业为本、科学规划、群众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支持农民参与,尊重农民意愿,实事求是,按照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

强化产业集聚

新型城镇化如果要健康可持续发展,就要做到产业集聚、产城融合,即是以产业的集聚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就业岗位的数量和承载能力来决定农民进程的速度和规模。中原经济区多数农业县( 市) 工业发展相对落后,生产要素聚集优势不明显,因此要通过发展产业集聚区,集约利用土地,引导产业向集聚区集中、居住与服务向城镇集中,实现产业发展与城镇发展的有机融合。这一方面使得产业聚集所吸纳的人口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持,另一方面,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也为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提供了条件,尤其是产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考虑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共享和衔接,围绕产业集聚区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在产城融合的过程中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即在提高城镇化率的同时防止过度超前城镇化出现造城运动、形成“空心城”等现象。

参考文献:

[1]王健君,王子鸢.城镇化:后危机中国新动力[J].望,2010(10)

篇4

“长期以来县域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盲区,发展县域高等教育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健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需要”。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形势下构建和发展与县级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系,以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为主体,以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县办广播电视大学和非学历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为补充,承担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是高教改革发展的现实选择。县域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城镇化发展培养所需要的留得住、用得上、实用型的人才,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县域高等教育建在本县内,大部分学生可以不住校,在吃、住方面可以为农村家庭节约大笔资金;课时安排灵活,除了正常的全日制授课外,可以安排在双休日、假期或者晚上进行,方便了一些在职学员;因县办高等教育主要是为本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所以县域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灵活,课程设置主要是面对本县发展所需而开设的实用性课程。

一 县域高等教育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效能分析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县域高等教育能够根据县域经济社会的需要,面向县及乡镇的现代农业及工业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开设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需的专业并开展各种相关技术、技能培训,为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培养大批留得住、用得上、实用型人才。县域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文化传播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发展机遇与条件,完全可以发挥更大的助推新型城镇化的效能。

(一)为城镇化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以大中城市和沿海城市为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把农村优秀的人才选拔到大城市学习最终留在大城市发展,经过这样长期的抽取,致使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镇的高级专门人才严重短缺。县域高等教育设在县域的行政中心,满足不同人群的教育需求,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所需培养大批的留得住、用得上、实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服务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县域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依据市场的供求动态,培养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需的具有创新、创造、创业能力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在培养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需人才的同时,也促进了县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了高校与地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互利共赢的局面。

(二)支撑现代农业和城镇工业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依靠现代农业和城镇工业化的发展。“三农”问题,是我国发展关注的重大发展问题之一,传统农业的发展已不适于新型城镇化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小农意识,培养出新型农民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县域高等教育在新型农业科技研发、试验与普及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乡镇企业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重要力量,县域高等教育在促进乡镇企业的技术更新、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大的用武之地”。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是技术落后、工人的素质偏低的局面。县域高等教育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和企业合作攻关,为乡镇企业设计新技术、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开发新的产品、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员工。

(三)提升城镇文化品位

建设社会主义农村新文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的之一。县域高等教育要充分发挥文化传播的职能,为改变和提升县域文化发展水平发挥引领的作用。我国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的小农意识和一些封建思想在农民头脑中根深蒂固,县域高等教育是县及乡镇现代文明和现代文化传播的中心,大学是社会主义新文化领导者,时刻与我国主流文化相吻合,所以,县域高校应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去辐射和提升县域文化,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的文化建设。

二 县域高等教育助推新型城镇化效能的实现方式

近年来,按照国家出台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优化结构、办出特色”的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正在进行调整。对于县域高等教育而言,应利用其优势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要而办学,政府在政策、制度上给予支持和引导,使县域高等教育充分发挥其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效能。

(一)发挥县域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优势

县域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同其它省部级高校一样承载着人才培养的功能,是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需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实用型人才的摇篮。县域高等教育作为县域教育的最高学府,在专业设置、招生、人才培养、就业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 专业设置要对接现代农业与城镇工业化发展需要

县域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而设,以对接现代农业与城镇工业化发展所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生源、学生需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等因素设置相关专业。如对接农业开设农产品种植、加工及水产品加工、运输等相关专业,对接城镇工业化发展开设化工、生物工程等相关专业,对接矿产资源开发开设安全工程、金属冶炼、玉器加工等相关专业,对接沿海地区开设海产品养殖、加工、运输等相关专业。

2 试行属地招生政策

县域高等教育实行属地招生的政策。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招收适龄青年,招生采取国家统招和县域特招两种方式。国家统招,依据国家划定的分数线招收高中应届毕业生,培养成为现代农业或乡镇企业发展所需的管理或技术人才。县域特招是根据县域现代农业发展和城镇工业发展所需而特别招收的一批适合城镇发展所需的适龄青年,实行自主招生,自出考题或者免试入学的方式招收区域内的适龄青年,培养成为对接现代农业和新型工业化所需的一线工作人员。实行属地招生政策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对教育的需求,还为当地企业输送了大批的合格工人,达到了互利共赢的目的。

3 探索对口培养岗位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县域高等教育实行对口培养、岗位对接的人才模式,实行企业预订式培养,企业需要哪类人才,学校就根据市场需求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实用型的人才。实行学位制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满足县域内不同人口的需求。提升县域人口的就业能力和满足城镇工业化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4 实现直接上岗属地就业

县域高等教育实行属地就业的模式,学校根据企业的需要培养专门人才,实行订单式培养,毕业后直接上岗,避免了企业招工后的培训环节,并且增加了当地居民的就业率,真正实现了人才的用得上、留得住,促进了县及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企业、地方、学校三方共赢。

(二)重视县域高等教育的科技研发与推广作用

县域高等教育作为县域的最高学府,“其科研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科研立项与技术研发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导向,特别是要为解决本地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问题”,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农业的发展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县域现代农业的发展普遍落后,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使得先进的农业经验及器具难以推广到农业的发展中,县域高等教育作为县域的高等学府在普及现代农业知识和新型现代化农业器具的使用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县域高校通过科技下乡、新型农民培训、新型现代化器具的推广与使用等方式,帮助新型农业的发展。

在城镇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县域高等教育也承担着科技研发与推广的重担,助推城镇工业化的发展。对待原有城镇老旧企业,通过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提高他们的生产素质,并帮助他们研发出新的生产技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面对城镇新兴企业,县域高校通过向企业输送高素质的员工、新技术的引进及新产品的科技研发与推广等方式,帮助新型城镇工业化的发展。

(三)实现县域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播和创新功能

高校是当今流行文化的引导者,是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中心,县域高等教育作为本县文化中心要充分利用其自身文化传播与创新优势,促进与当今主流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组织学校的广大师生积极主动地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向广大农民传播当前主流文化,并普及医疗、法律、金融等文化知识,还可利用广播、网络、文艺汇演等形式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升新型城镇化居民的文化素质,帮助他们成为新时代的新农民。

县域高等教育图书馆对市民的开放是促进公民素质提升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相对社会公共图书馆而言,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更为专业,且各所高校因不同的办学专业和特色,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也都各具特点,可以满足不同人士,尤其是社会人士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的优势,提高城镇公民的阅读量,满足了城镇居民的阅读需求,促进全民阅读的发展,实现了信息和文化资源共享,是进行全民素质教育的资源宝库,在提升城镇居民文化品位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水芹,许建虹.地方高校应主动为农村城镇化发展服

务[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4).

[2]刘金玉.论我国发展县域高等教育的时代必然性[J].顺

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3]尹海波.试论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北

方经济,2012(11).

[4]崔国富.地方高校对城镇化的助推效能与实现对策[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8).

篇5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三化”协调;引领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新型城镇化是适应国内外的发展大势和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统筹城乡为核心,以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聚为手段,以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科学发展为目标的历史过程。就河南而言,符合河南实际具有河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它包括五个层次,即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如郑州、洛阳)、地区中心城市(省辖市所在地)、中小城市(一般指县城和新型的小城市)、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既是国家的方针战略,也是河南立足基本省情,面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特征,破解新老“四难”问题的客观要求。

1.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统筹城乡发展。和过去城乡分离、二元结构突出的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传统的城镇化注重单个的城市单元,追求的是单纯城镇化率的提高,而往往忽视土地等资源承载能力的提高和城镇功能的完善。而新型城镇化强调的是完整的现代化城镇体系,更加注重建设紧凑型城市、复合型城市、低碳绿色城市以及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等新理念;是充分发挥不同层级的城市功能的作用,彼此之间相互借助、相互促进。在构建现代化城镇体系的过程中,新型城镇化是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通过“核心带动”,使不同层级的城市带动各自周边地区发展;通过“轴带发展”,用交通道路把各个城市连接起来,实现城市之间的相互支持、相互借重,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对接周边”,加强对外联系通道建设,加速区域之间的人流、物流以及要素互换,促进毗邻地区融合、联动发展。

2.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促进产城融合。产城融合是现代农业和新型工业的基础,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可以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空间和就业部门的双重转变。因此,新型城镇化将更加突出县域城镇的承载承接作用,在依托原有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基础上,以县城和中心镇区作为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平台,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和自主创业,为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产业转移、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创造条件,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集聚发展。产业的集聚必然带来经济活动和人口的增加,对城镇公共产品产生新的需求,推动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集聚发展;合理的产业布局,可以深化产业分工,扩充产业规模,促进文化、旅游、科技、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推进工业化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进,并从根本上破解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最终实现农民居住环境城市化、公共服务城市化、就业结构城市化和消费方式城市化。

3.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实现“三化”协调。“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是一个“三位一体”的社会系统工程,新型城镇化对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可以带动城市功能完善、生产要素集聚和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统筹城乡发展,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注入内在动力;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可以促进产业布局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持续升级,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生产力资源和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重要支持;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供充足的剩余农产品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更多土地资源和更大空间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并且新型城镇、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互为动力、互为支撑。

二、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是“三化”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是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工业发展的新要求。新型工业化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城镇载体和人力资本积累为基础,而现代工业发展更加依赖信息、研发、配套服务和环境等,对教育、金融等生产业的依赖大大增强,工业化动力越来越多的来自于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带动。知识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知识需要人与人的沟通与交流,具有显著的规模收益递增效应,进而对城镇的要求更高,这是必须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的深层原因。

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新要求。2011年,河南三次产业比重为12.9:58.3:28.8,最突出的问题是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工业内部结构层次偏低,多处在产业链的前端和低端,高技术含量与高附加值产业比较弱,河南仍然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同时,城镇化水平低造成的集聚度不高已经成为“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制约,2011年河南城镇化率40.6%,全国平均水平是51.3%,河南落后全国平均水平10.7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滞后,造成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受阻,低水平、重复性建设,严重浪费了有限的能源和资源。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出路就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用新型城镇化引领来带动生活业和生产业大发展,推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进而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三是新型农业现代化和河南省情的要求。现代农业要求以一定的土地集中为基础,这与我们人多地少保粮任务重的基本省情相冲突。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集约节约、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既可以解决工业化、城镇化用地的刚性需求与保护耕地硬性约束的矛盾,又可以减少农村人口,为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快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现代城镇体系,是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大创新,只有人口集聚了,服务业才能发展起来,农民的收入来源才能从田地里转出来,农民才能改变过去的生活状态,向新型农民转变,农业现代化水平才能得到提升。

三、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多措并举

1.坚持科学规划先行,绘制城镇发展蓝图。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必须规划先行,突出规划的龙头和引领作用。立足建设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全局这个定位,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城镇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等相互衔接,以规划为总抓手统筹新型城镇化发展,统筹推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引领 “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在制定规划时,坚持领导、专家和群众相结合,不仅要体现党委、政府的发展理念,也要体现专家学者的专业水平,还要体现城镇社区居民的价值需求。在规划落实时,坚持规划的刚性约束,提高规划调控能力;制订并推行规划核实制度、建设工程规划变更管理办法,遏制违法建设行为;加强党性教育,完善党风廉政制度,提高党员干部廉政为民、服务惠民的自觉性,为规划工作的科学实践落实提供保障。

2.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提升城镇化承载能力。按照现代城镇体系构建要求,统筹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是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优化中心城市布局和形态,推进产业集聚、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完善中心城市功能,大力实施老城改造与新区建设,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尽快实现新老城区有机融合。推进中心城区团式发展,加强组团成员之间的经济联系及城际交通连接,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互利共赢。二是推动县城和小城镇加快发展。强化规划统筹指导,以城市的标准规划和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宜居水平。三是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精心编制新型社区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搞好村镇规划与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无缝衔接、精准对接。调动基层和群众积极性,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整合项目资金,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3.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强化城镇化产业支撑。按照“产城互动”的要求,围绕工业需求优化城镇功能,以产业发展促进城镇扩张。把产业积聚区作为产城互动产城融合的载体,突出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重心地位,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围绕确立的主导产业,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优先配置生产要素,扶持龙头企业,对接配套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强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多策并举筹措资金,充实投融资平台资本金,放大融资规模,最大限度地为产业发展提供到位服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完善集聚区道路、水、电、气、污水垃圾处理、通信网络、公交等基础设施配套,并积极主动与城区对接,努力实现产业集聚区和城区相互衔接、相互贯通、资源共享,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4.完善政策配套,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探索创新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努力探索城镇建设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多元化融资方式,整合并盘活城镇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带动各种投资主体加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的城镇化建设资金筹措格局。努力消除影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建立健全城镇土地流转机制和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体系,深入实施土地出让、租赁、作价入股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权招拍挂的有关规定,并使土地收益向农村居民倾斜。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切实加强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工作,把城市建设中的失地农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并积极向农村延伸,努力形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统一平等的就业制度,加大就业工作力度,切实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社区服务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加快建立分类有序的农民转化为市民的推进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放宽城镇落户限制。

5.强化城镇管理,提升城镇品位。顺应农村人口向城镇加速转移的趋势,满足城镇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的需要,创新城镇管理长效机制,推进城镇综合管理与科学考评,不断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强化城镇化管理,加强对政府提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核评价,积极探索城镇管理新模式,加强部门联动,建立集社会管理、经济发展、文化娱乐、环境卫生、治安防控与一体的现代城镇综合治理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城镇管理手段,加快城镇管理信息网络建设,加强城镇各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为政府综合治理、科学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徐宪平.面向未来的中国城镇化道路[J].求是.2012(5)

篇6

关键词: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廊坊市 城镇空间结构 城市规划

党的十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明确提出提高城镇化质量的要求。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才能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努力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将为我国赢得巨大的优势和发展空间。

传统城镇化,是指由农业人口占较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逐步转变的过程。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一、廊坊市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廊坊市东临天津市,北接北京市,西部和南部分别与保定、沧州两市接壤,全市总面积6500平方公里,实际居住人口420多万人。下面简述廊坊市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一)城镇化发展较快,但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均衡,地域之间差距较大

尽管廊坊市城镇化发展迅速,但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均衡,廊坊市各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差异较大。主城区、三河、霸州三市城镇化水平最高,在50%以上;大厂、香河、文安次之,在28%以上;其余县城(市)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在20%―29%之间。在大城县、永清县这些地区,农村人口城镇化推进缓慢,城乡二元结构较明显,农村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人才比例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高端人才匮乏,难以支持高端产业发展。

(二)城镇空间结构不成体系,受北京天津的影响明显

目前廊坊市共有省辖市一个,县级市两个,县城六个,县城以下建制镇52个。廊坊市域被分成北三、南七县(市、区)的行政区划格局,在地理上相互分离。廊坊中心城区在北京、天津两个超大规模城市的挤压下规模偏小,核心竞争能力不强,在全省城镇网络中的等级地位不高,没有形成辐射全市的经济中心。主城区首位度仅为3.1,正逐步演化为京津两市的高科技研发和生产基地、工业基地、食品供应基地及重要的产品销售市场。

(三)城镇职能结构总体上趋于低端化

廊坊市域城镇职能主要来自于京津城市的辐射配套,低端化特征较明显。目前只有廊坊中心城区具有相对高端的研发、会展商务、休闲娱乐等职能。廊坊市域多数城镇仅具备自给自足的偏向于农村的低端服务,对外中心服务职能不足,尤其是南部三县部分商贸型城镇还停留在传统集镇的发展阶段。城镇制造业职能也相对低端,大多以工矿资源初级加工、木材初级加工为主,高新技术产业等还处于起步阶段。同时,城镇职能对外部依托较强,依赖相邻的北京、天津等重要产业外溢形成了一系列的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城镇。

二、廊坊市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除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有较大差距外,城镇化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新型城镇化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化相比具有新的内涵,更加注重城乡统筹、产城统筹、经济社会统筹、外延与内涵统筹。从调研的情况看,目前不少领导干部和群众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许多模糊认识。主要是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认识不清,其次是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缺乏信心,认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难度较大。

(二)城镇建设基础差、规模小

一方面中心城市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对周边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比较缓慢。与周边县特别是先进地区相比,我市县域城镇发展比较滞后,县城和小城镇发展缓慢,难以有效发挥产业、人口的承接承载作用。三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难度大。

(三)规划引领作用发挥不够

一是老城区规划落后,新城区规划落实不够。二是县城总体规划层次偏低,修编不够及时,对县城框架拉大、产业集聚区建设和争取土地、项目等扶持政策带来了诸多限制。三是规划执行不够到位,依规建设的意识不强,存在随意改变规划的现象。

(四)产业支撑能力不够强

廊坊市经济发展基础不够强,尤其是有利于增加财税收入和扩大城镇就业的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城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强,新型城镇化发展后劲不足。产业集聚效应发挥不够,部分产业集聚区在前期引导企业入住时,没有考虑产业集群发展,使众多关联性不强的企业“扎堆”。

(五)保障措施跟进不够

一是城镇化建设资金短缺。二是城镇化建设用地保障难度大。三是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相对滞后。

(六)城镇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城镇监管不够到位。二是城镇居民文明素质有待提高。城镇居民法规意识、自律意识、监督意识、文明意识不强,城市文明风尚还没有真正形成。

三、推进廊坊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当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环首都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这些都为廊坊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

(一)提高认识,用科学发展观提升城镇化水平

一是要处理好当前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从实际情况出发,既要确保当前城镇化建设的良好发展,又要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基础。二是要处理好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用“三化互动”来化解城乡二元结构之间的矛盾。三是要处理好突出重点和全面发展的关系。要实现城镇化的统筹和谐发展,用既有的财力、人力、物力,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推动全局。

(二)统筹规划,发挥规划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发展规划必须着眼廊坊市“生态、智能、休闲、商务”的城市定位,充分考虑适应未来人口与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抱着对城镇发展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以大幅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承载力、竞争力为根本出发点,高标准地制定规划,引领新型城镇化持续发展,加快形成完整的规划体系。一是确立新的城镇规划理念。二是要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三是要立足廊坊发展实际。四是要体现特色。五是打造亮点。

(三)完善体制政策,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是加快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城镇化的实质就是农民变市民,而户籍二元结构的存在限制了农民进城。建议进一步放宽条件,在个人自愿的基础上,把在城市有固定住所、长期从事非农职业的人员和在城市工作或缴纳税金具有一定年限的人员及谋求在城市就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登记为城镇户口。对入住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民及时转为城镇户口。

二是改善进城农民各种生活保障。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发展,为进城农民提供有力保障。首先要提高住房保障,对已经转为城镇户口、符合条件的农民家庭与城市低收入家庭一样提供廉租房,允许在城市就业具有一定年限的农民工申请廉租房。其次要强化就业保障。最后要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争取实现社会保障均衡化,使农村居民进城后与城镇居民享受到同等的养老、医疗、失业和生育等社会保障;要将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纳入城镇医疗、养老保障范围,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强城镇路网建设。以中心城市为枢纽,以县城和乡镇集镇为节点,以新型农村社区为网点,建立起干支衔接、畅通快捷的综合交通体系。二是建设完善的城镇水、电、气、暖供应系统。三是统筹建设城镇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优先规划建设中小学和幼儿园,完善医疗卫生设施,加快推动科技、文化、体育设施建设。

(五)强化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

产业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加快我市经济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打造产业聚集平台,提升产业集聚区建设水平。在进一步完善道路、水电、污水处理设施的同时,加大产业集聚区商务、物流、通信等设施建设。建议把园区建设作为城市化发育不充分阶段培植和支持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抓好功能区建设,打造具有带动城市经济向高端发展的产业集群,优化电子信息核心开发区,拓展先进制造业园区,提升新型农业园区,促进多园区整合联动,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产业特色突出、要素高度集中的功能区,成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发展载体,真正发挥其对区域产业引导、技术扩散、功能辐射的重要作用。

二是要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着眼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根据廊坊市劳动力资源、农产品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制定特色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特色产业园区,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加强园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综合保障能力,重视科研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品竞争力。

三是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议一方面努力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水平,针对我市传统服务业发展“小、散、弱”的实际,积极引进外地大型企业或集团,支持本地有实力的企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着力推动生产业发展。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技术研究和开发、商务会展等,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

四是创新发展农村产业。在构建新型城镇建设体系中,应根据农村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农村产业发展,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建议稳步发展现代农业,以优质粮食、果木、蔬菜、养殖等产业为重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通过农业产业化、休闲化、科技化、旅游化与农村改造一起实现城乡统筹,在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打造京津菜篮子生产服务产业化基地。

(六)努力提升城镇建设品位

一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着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扩大城市道路、公园、游园、居住社区的绿化面积,提升绿化的层次。发展城市低碳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二是打造现代文明城镇。重视城镇文明形象的打造、居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三是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现代城镇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城镇管理职能,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责任。积极推进城市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

四、结语

本文调查了廊坊市城镇化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廊坊市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廊坊市的实际情况给出了推进廊坊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具体建议。我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相信在政府部门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得到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的质量也将得到较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从世界城市化大趋势看中国城市化发展[N]. 科学新闻2003,9

[2].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4-10

[3]廊坊市政协办公室.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廊坊:廊坊市政协办公网,2012,5

篇7

当前,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由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工程量较大,涉及到的部门较多,因此必须要有金融的支持。但是其金融支持体系建设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地方金融支持城镇化的战略眼光短缺、金融支持城镇化的供给量不足、金融支持城镇化的手段单一、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着力点不足、缺乏完善的金融支持发展政策等。因此,必须要对其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全面加强金融支持体系在江西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二、江西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金融支持城镇化的战略眼光短缺

很多金融部门对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认识不到位,认为其只是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而自身难以获得预期的收益。其一,金融机构市场定位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存在一定的矛盾,其难以在既定的时间内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

(二)金融支持城镇化的供给总量不足

一方面,很多金融机构对江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供给难以满足其需求,基础设施建设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其建设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当前江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不足,且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很多金融机构不愿意对其进行资金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其所获得的资金也较少,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推动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使其成为阻碍当前江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三)金融支持城镇化手段单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金融行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但是仍然存在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市场化程度较低、货币和资本市场缺乏必要的联动机制等问题,使得江西省在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难以充分有效的配置和利用金融资源。从金融支持江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手段来看,传统的信贷手段依旧占据主体。从新型城镇化的融资结构来看,银行的间接融资依旧是主要的模式,而缺乏必要的直接融资。

(四)金融支持城镇化着力点不足

一般而言,商业银行从其自身的利益来看,一般会将信贷资金投入到质量较高的客户身上,由于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的资金量较大、缺少还款来源、资金回收周期长,而被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视为风险较大的授信业务,因此其不愿意放贷。另外,在金融机构对一些小的城镇开发项目提供贷款的同时,也难以找到合适的贷款主体,最主要原因是乡镇政府作为行政组织而不具有贷款主体的资格,因此也难以得到金融机构的资金。

三、江西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金融组织体系建设,扩大金融服务范围

在江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加强金融组织体系的建设,通过不断创新金融系统服务模式,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建立政策性的商业金融等组织形式,持续扩大金融支持对江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服务范围。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开拓新的金融组织模式。对于江西省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适当的引入大型商业银行和保险等金融机构,使其相互协作,共同开拓出新型的、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渠道,确保能够为落后的乡镇地区提供更为安全、更为便捷的金融支持,以此完善当前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金融支持体系。

(二)积极完善有利于金融体系建设的扶持政策

其一,要在金融机构的建设过程中积极引入民间资本,使其充分发挥对江西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投资的便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全面提升民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营水平,为江西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其二,要通过税收等政策扶持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引进更多的金融企业,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以全面促进江西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其三,要充分引入具有丰富经验的金融部门前来提供相关的支持和服务,不断对其实施政策方面的优惠,使其能够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为江西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其四,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作用,根据江西各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和金融支持的现状,对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设提供必要的引导和实施相应的监督。

(三)积极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在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各行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市场竞争力,充分带动各地区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政府相关部门的干预,但是必须要在充分遵循市场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设进行适当的干预,全面推动江西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向着市场化和自由化的方向前进。并依据市场的发展变化对其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设进行适度的调整和优化,使其充分服务于江西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四)积极发挥地域性金融部门的作用

城镇地区的金融机构是重要的金融资源,尤其是区域性的商业银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江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发挥地区金融部门的作用,可以充分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到江西各地区进行投资,并组建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和功能健全的现代化金融机构,比如股份制银行等,通过扩股增资的方式提升区域金融部门对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持作用。另外,要本着风险控制的目的,对其具体的金融支持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

篇8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中西部地区; 城镇规划; 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推进经济发展转型与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选择,也是未来城镇发展的方向标。新型城镇化需要巨大的融资作为发展支撑,这些融资将被用于城市基础设施、保障房建设,以及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支出,由此会带来内需的扩大,同时也存在潜在风险。那么,作为科学引领城镇化建设的城市规划,如何规避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为城市政府提供行之有效运营对策?如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公共产品与服务?如何为发展目标的实现设计路径?这些都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时期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当下城市规划编制的工作重心。

2.新型城镇化的认知

2.1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现状

我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新技术革命被视作21世纪影响人类社会进程的最主要的两件大事[[参考文献:

[] 吴良镛,《从世界城市化大趋势看中国城市化发展》[N],科学新闻,2003-9-19.]]。2011年末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3%①,接近诺瑟姆S形曲线的第二阶段末端②,这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以城市型社会③为主体的新时代城市。然而,这只是一种初级的城市型社会,城乡之间在公共资源、公共产品服务水平及管理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城镇化建设的区域性差异较大。况且,我国城镇化率的计算受到流动人口份额的影响,城镇化的发展态势并不稳定。

2.2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征

2.2.1巨大的需求潜力

新型城镇化要求城乡协调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作为基础数据来看,全国总人口13.4亿人,城镇常住人口6.66亿,农村常住人口6.74亿。再进一步将城镇常住人口细分至城镇户籍定居型人口、城镇户籍流动打工人口、农民外出城镇打工、农民工就近城镇打工等多种口径,对应不同人群未来城镇化的需求。可以得出结论,新型城镇化将要解决现有近4亿城镇定居型人口的城市生活需求、2.8亿城镇流动人口的市民化需求,以及潜在1.2亿农村人口转移进城后新增的基本需求,新型城镇化的需求潜力巨大。

图1-1新型城镇化的需求构成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2.2强大的经济增长引擎

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 ,《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4-10).]]。数据显示,2008-2013年间城镇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逐年增高的态势,这种趋势预示着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会拉动更大的资产投资份额,而投资份额的增大会带动投资市场,拉动内需增长,促进经济增长。

表1-1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变化趋势一览表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cjsj/townassetsinvest.aspx?p=1)

2.2.3建设成本压力增大

据财政部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城镇化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地方政府公共投资需求将增加5.9个百分点,在“十二五”时期因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的地方政府公共投资规模将在30万亿左右。据此计算,未来城市政府将面临巨大的建设资金压力。同时,GDP导向的政绩考核、户籍改革导致的公共服务福利成本的增加、城镇公共资产的资本化运营等方面问题在短期内都将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本压力。

3.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转型发展态势

3.1从城市向城乡的发展重心转移

在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要求下,中小型城镇成为接纳乡村人口就业,提高城镇化率的“新生力量”,是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助推力,区域的发展重心将会逐渐从城市转变为城乡,中小城市迎来发展的良机。而从中西部城镇的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受到区位劣势、制度藩篱、经济滞后等瓶颈的束缚,城镇化建设质量较低。

3.2从空间蓝图绘制到注重路径设计的规划方法转型

“规划的本质就是整体考虑、宏观上是相互调节和调控,它的基础是关心人,它的方法是寻找各种最优的路径[[[] 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潘鑫,男,1986.10,硕士,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规划所规划师.

冯涛,男,1979.11,博士,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规划所所长.

]]”。传统的规划强调空间蓝图,笔者认为目标与问题导向下的城市规划应更注重路径设计。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求潜力大,同时城市政府的建设成本压力大。如何解决面临问题并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目标,路径设计尤其是科学高效的发展路径设计显得重要,与空间蓝图绘制相比,研究路径设计的规划方法与规划对策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时期城市规划的重要任务。

3.3从主导到引导的政府角色转变

传统政府主导型的城镇化模式,行政级别高的城市可利用自身的行政地位来吸取土地、资金、人才等优势资源要素,进而导致出现“灯下黑”、城镇体系与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区域性失衡等现象,演化成为“城乡割裂、城乡二元”的格局,这并不利于新型城镇建设。

因此,需打破政府主导的一元化城镇化发展模式,从原有的“金字塔型的一元化社会结构”逐步过渡到“网络型的多元化社会结构”,在此过程中,城市政府的职能也逐步由主导型转变引导型,这将更有利于发挥政府职能与市场力量相结合调控机制,科学高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4.实证研究

4.1选取洛南作为案例的缘由

洛南地处陕西省“东南门户”,近年来,随其逐步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 “西安一小时经济圈”、 “商丹循环经济圈”、 “大华山旅游圈”等发展圈层,城镇化建设迎来发展良机。但其城镇化水平不高,城市产业结构滞后,如何设计自身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是洛南县发展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陕西省洛南县城市总体规划》为实践案例,研究、设计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

4.2目标设定与空间发展谋划

洛南文化底蕴深厚,《河图》、《洛书》、仓颉造字、花石浪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山、水、城”镶嵌的空间特征突出,生态环境优美。规划目标设定重点从城市建设、产业升级、文化塑造三方面展开,详见下表。

表1-2城市发展预期目标一览表

发展维度 预期目标 具体措施

城镇建设 “生态化、绿色化、持续化” 塑造“华山夏都、汉字故里”的城市特色与旅游形象,构筑环保、绿色、生态、低碳的宜居城市

产业升级 “低碳、生态、数字、智慧” 打造关天经济区现代材料基地、绿色特产基地、生态旅游基地

文化塑造 “重点建设、积极推广” 弘扬河洛文化、汉字文化和民俗文化,塑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名片

以目标为导向,绘制城市空间发展蓝图。按照“上塬入川,建设新区;疏解老城,保护山水”的城市空间发展规划,构建未来城市空间架构。提出“沿河集聚、跨塬成组、中优协调、绿楔嵌入”的空间发展模式。同时以生态背景为基底,以城市外环绿带、滨河景观绿廊、组团间楔形绿地为廊道,以城市功能区为斑块,构建“基底—廊道—斑块”相结合生态格局。

图1-2城市空间发展示意图(左)与城市生态格局示意图(右)

4.3发展路径设计

4.3.1规划理念与技术体系

以经营城市为理念,借助市场机制对洛南自身的自然生成资本、人力作用资本及相关延利资本进行重组营运,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实现城市资源配置容量和效益的最大化与最优化。运用经营城市理念、招商引资项目库、项目运作相结合的三维一体的技术体系,从理念引领、项目库储备、项目融资建议、预期收益分析等多种措施,设计洛南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4.3.2招商引资项目库储备

传统城镇化发展建设主要依赖财富积累,新型城镇化建设来自城市经营模式的创新。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通过项目建设推动经济产业发展,落实产业升级与发展计划,为政府提供运营城市思路;另一方面根据洛南自身城镇化特殊规律,结合市场经济普遍规律,储备招商引资项目库,以项目带动城市发展。

4.3.3融资模式与运作模式建议

市场化投融资最大的优点是实现投融资主体多元化。针对洛南城市建设扩容的诉求,提出包括BOT、BOOT、BOO、PPP等项目融资模式,并建议形成由城市政府机构与城市建设公司共同管理的项目运作模式,促进项目融资与建设,形成收益。

4.3.4预期收益分析

项目的经济收益可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经营“成本”,缓解城市政府的压力,同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将提升城镇的公共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项目收益既是建设的“本钱”,又是公众的“产品”。通过分析预期收益,可形成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是一次性的,但收益却是长期性的。建设高水平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塑造优质的空间特质,吸引更多投资项目,拉动城市经济增长,以谋取城市的长期性收益。

2)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质量:以旅游类、公共服务设施、公益性设施类的项目建设为依托,为城乡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与服务,促使土地升值。再以住宅,酒店、商业中心等建设项目的土地出让,获取收益。

3)工业企业入园、促进就业:促使工业企业入园,以税收和促进就业获取经常性的收益。同时,工业生产带来的就业人口,促进第三产业和房地产市场发展,又可直接出让配套了各种基础设施的土地,获取一次性收入。

5.结论与讨论

文章认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国家背景下,中西部城镇迎来了发展良机,同时也面临建设资金,GDP导向的政绩考核等方面的压力,提高规划的操作性尤为关键。以《洛南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探讨了通过空间发展谋划、发展路径设计、招商规划等措施来实现发展目标的技术方法。

从城市的复杂性来看,每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特征等不同,要寻求统一的城市规划模式是困难的。因此文章无意对新型城镇化目标导向下的规划模式的进行全面性评述和研究,也不想提出一个普适的规划模式,相反,我们更希望对“如何设定发展路径实现规划目标”这一局部性问题的反思,引起讨论和思索,从而创造出更多的适合不同地区特点的规划模式。同时,我们也想以此为逻辑起点,寻求城市规划与城市科学发展之间的契合模式,以期将规划蓝图落地生根。

注释

①中国科学院的《2012年中国新兴城市化报告》宣布:“2011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首次超过50%,达到51.3%”./gn/2012/10-31/4290659.shtml.

篇9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问题 思路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5-0089-04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厘清的关键问题

(一)质量问题

新疆的城镇化发展在数量和质量上都相对滞后,城镇化发展的愿望和需求非常强烈,因此,急于提高城镇化水平,急于扩大城镇规模势必会成为一些地方政府追求的目标。但是新型城镇化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城镇化质量的提高,要求在城镇规模效应扩大的同时,更加重视人口就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社会发展、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等诸多内容,要通过城市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让城市的公共服务惠及更多的百姓家庭,让城市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城市的生活理念进一步扩散,全面提高城市的文明进步程度。

(二)规模问题

新疆缺少具备重要集聚和辐射影响作用的大城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集中培育发展若干有影响力的大城市,可进一步提升新疆及我国向西开放的水平,对于带动促进整个中亚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要解决因城市规模过大所引发的大城市病,则更应该在城市规划、管理上下功夫,不能单靠控制城市规模,因为当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过后,决定城市增长的不再是本地的资源禀赋,而是城市本身聚集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能力。

(三)成本担负问题

有序合理推进农民、牧民市民化的过程是新疆新型城镇化的关键。给身份转换后新市民真正平等的城市公共服务和福利待遇,涉及农民市民化的成本及其分担问题,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新的研究报告表明,一个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为8万元,那新疆农民市民化的成本与之相比更高还是更低?转换成本都有哪些支出构成,政府必须负担的是多少,农民自己承担的有多少?这些问题都需要新疆各县市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制定科学合理的分担机制。

(四)绿色持续问题

新疆本身是一个生态脆弱区,水资源的地域分布和季节分布极不均衡。新疆的发展建设必须更加重视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要以发展经济、协调生态环境为前提,以节约资源为目标,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的选择必须要考虑与短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脆弱环境的保护相匹配,建立起产业发展和资源环境协调共生的绿色发展机制,降低城镇化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经济、社会成本,实现环境与城市发展的“共赢”。

(五)布局结构问题

新疆城市少,城市小导致规模效益不能充分发挥,进而制约城市吸纳人口的能力、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改进,影响了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此外,新疆的城市布局也存在明显的区域空间差异,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天山北坡经济带和天山南坡产业带区域范围,南疆三地州和北疆西北部区域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沿边区域,更是缺少较大规模,有一定辐射带动作用的大城市。

(六)政策支持问题

由于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相对滞后,以及市场发育不够成熟和完善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新疆的城镇化建设还需要政府在土地、人口、资源分配以及产业调控等诸多方面的配套政策支持。在不违背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新疆应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科学合理指导和调控,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路

加快推进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走符合新疆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即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在城镇化规划建设上的引导作用,加快户籍和土地制度的改革创新,营造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中心城市有序转移、有利于外来人口能平等共享城市发展成果的良好环境;充分借助对口援疆的机遇和力量,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上,将资金和人才向新型城镇化建设集中和倾斜,更多为受援地新型城镇化提供资金和智力支持。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发展模式下,有效促进生产要素的集聚和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培育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集聚效应、资源高度集约利用、有稳定产业支撑的区域中心城市或大城市,最终形成由区域中心城市或大城市带动,多极多点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一要重点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增强城市的辐射集聚功能。二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快推进撤地设市和撤县建市工作,增强新疆城市的树立和综合竞争能力。三要有选择地培育发展一些具备资源环境条件和成长发展空间的特色城镇。四要促进同城化、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发展。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新型城镇化引领新型工业的发展理念

新疆的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都相对滞后,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和教训,树立新型城镇化引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理念。要通过人口、土地的城镇化形成城市规模效应,通过城市建设、城市发展、城市环境改善来推动城市格局的调整、城市产业的重塑、城市面貌的改善和城市品质的提升,通过城市的发展来带动促进新型业态扩张,吸引更多生产要素向城市聚集,解决就业,促进转型,扩大内需,服务城市,发展新型工业化。

(二)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发展模式

发挥政府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集聚生产要素的基础性作用,有选择地将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向重点城市倾斜,加快对重点城市的培育发展,尽快形成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城市,发挥城市的规模效应。不断强化城市基础设施条件的支撑能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的步伐,完善电力、通信、燃气、水利配套保障。不断强化中心城市拓展发展空间的支撑能力,充分利用增量扩张和存量优化两种措施,调整完善中心城市的空间结构,尤其要以增量带动存量空间的结构调整,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不断强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平台支撑,建立区域一体化的信息、投资、贸易、公共服务、政策平台,促进区域生产要素在不同行政区之间的自由流动。不断强化发展环境支撑,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将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成为一个优质要素的集聚中心。最终形成以乌鲁木齐为核心,喀什、伊宁、库尔勒、克拉玛依等为区域中心的发展格局,从而更好地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和区域间顺畅流动。

(三)构建相对完善的城镇化发展制度保障体系

一是进一步放宽乌鲁木齐、库尔勒、喀什、伊宁、克拉玛依、石河子、阿克苏等主要城市的落户条件,弱化户籍附带的各种利益和福利,为人力资源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提供便捷平台,增强中心城市或大城市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二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利用新疆民族自治区的优势,在征地制度改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农业用地承包等方面率先创新突破,尝试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探索建立农民土地股份制合作社或农机合作社,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有序流转土地,实现规模经营,最终形成并制定既有利于城镇化建设,又不损害农民利益的土地管理制度体系。三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推进新疆城乡之间养老、医疗等社会基本保险便捷的转移接续工作,取消流动人口或进城农民在教育、就业等方面的限制或不公。

(四)创新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的经营方式

一是把城市看作一个开放的系统,把城市各种资源看作是有价值的资源,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配置城市资源,使城市资源的开发效率达到最大最优;鼓励支持各类主体共同参与城市的经营和管理,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企业、社会组织和城市居民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建立高效的公共服务型政府,为城市经营管理的顺利实施提供机制保障。二是要突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市之间的联系,力争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网的全面覆盖。三是要努力尝试嫁接移植援助省市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如选择优秀的学校、医院等,鼓励其在新疆各城市设立分校、分院等。

(五)实现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相协调的产业选择和布局

对工业基础好、资源丰富的区域或城市,在区域内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可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支撑城市,但对工业基础薄弱的南疆地区等地区,则需因地制宜,一是根据其生态环境纯天然无污染,民族特色鲜明的特点,走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借助长寿之乡的优势,建立生态养生城,大力发展养老服务等朝阳服务产业,解决农村养老服务保障能力不足问题;二是在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上,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包括生态农业、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原生态旅游体验等:三是瞄准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机遇,在南疆主要城市建立新能源服务基地,大力发展城市服务业,可通过兴建特色大学的方式,一方面为新能源开发利用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利用大学集聚人气,招引人才,带动延伸产业链发展,提升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六)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顶层支持

一是认真把握国家城镇化发展规划的机遇,争取国家对新疆城市发展建设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建议设立中央新疆城市建设专项资金,加大新疆城市建设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国家资金投入,进一步放宽新疆设市的标准,优先考虑新疆撤地建市和撤县建市工作,有效推动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城市等级管理体制,打破或调整原有的行政区划;二是打破条块分割的限制,特别是减少兵团与地方在城市建设上的摩擦与限制,兵团设市城市应参照石河子、北屯、五家渠等城市师市合一,共同发展的城镇化模式,在兵地交叉的城市,可试点城市辖区设兵团城区等,尽快建立制定能有效促进双方城镇化建设的协调机制,利用兵地双方的优势,整合资源,发挥合力作用;三是在产业布局上,建议参照国际上开发落后地区的经验,考虑将重大基础项目或战略性项目(如飞机制造、军工等)有选择地向新疆倾斜,以此来吸引各类生产要素的汇集流动。

(七)启动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建议在新疆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的理念,将城镇化发展与新疆的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国防安全等有机结合,尽快启动编制城镇发展规划。重点突出集约、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思路,在城市的前期规划和后期经营管理以及城市服务上下功夫。在城市规划上,要借助内地对口援助省市的先进理念和规划经验,科学合理地为新疆城市发展进行战略定位和长远规划,从整体上提升新疆城市的规划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论探索,2010(4)

[2]郝华勇,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转型[J],开放导报,2013(4)

[3]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

篇10

关键词:人本视角;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前言

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我国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注重人们群众属于人类历史发展决定性的主体力量,一切为人民,尊重人民在社会结构的重要位置,促进人民自由和全面的发展。因此,人本思想的核心概念打破了以往社会对普通人民群众看法。在人本思想的影响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秉承该种原则,来建设新型工业化社会的期间,能完成统筹兼顾。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改进传统的观点,能以更新的标准去建设资源节约型的城镇化体制。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二、人本视角下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容

在社会不断发展下,经济逐渐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但是一些社会问题同时现象出来,交通、社会服务、社会秩序以及社会保障方面村存在一些不足。在社会中,人属于社会的主体。因此,在未来社会的建设中应将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满足人们的需求,坚持将人本思想融入到该过程中,利用科学发展观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对城乡一体化形式的建设机制进行统筹,进而能够为建设和谐社会起到促进性作用。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整个社会发展的综合水平,注重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教育体制和文化予以不断完善,与此同时为城镇居民提供更多的服务,这样才能真正的落实人本思想指引下的社会建设[1]。

三、人本视角下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策略分析

(一)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该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指我国公民在地域和民族方面,不存在差异性,所有公民能够享受一致性的公众服务权利,政府应充分的发挥自身公共的服务职能,并能在我国整个社会当中起到催化性的作用,ψ陨砩缁嶂兴有的资源进行优化,并能为人们提供更多、更优质、更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2]。

(二)促进城乡发展的均衡性

统筹乡镇化的发展主要指的是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应利用各种不同的途径来推动城市与农村发展的平衡与一致性,能在很大程度上让城乡居民提供和城市享受平等的社会服务于待遇,进而推动城乡发展的一体化。在此过程中,首先,要强化改革与创新,其中改革属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经过改革来推动社会的发展,不断改进社会发展中原有的价值,进而顺应现今社会发展的潮流。其次,应对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能够保持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对我国不同省市和地区,不同的社会资源应进行合理的规划与配置,采用这样的方式,才能的保障城乡资源的合理运转,这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长久以来,我国城镇很多福利政策只是对城镇户口的居民有充分的保障,但是对于乡村民众而言,设置的福利和社会服务与之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不利与和谐社会的建设,针对这样的状况,受人本思想的影响,应摒弃这种偏见和认知,这样才能为新社会的建设起到促进性的作用。在城镇化实际建设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是正视农民工的地位,大部分的农民工在城镇建设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户口仍旧未变,这样的状况使得在城镇中生活,难免会受到城市居民的歧视,并严重的影响了城镇化建设的水平。基于这样的状况,应对农民自身的社会地位予以尊重,并能保证农民工生活在城市时享受同样的待遇。因此,在建设新型城镇的过程中,应注重促进农民的市民化[3]。

(四)多渠道筹措新型城镇化建设

通过上文的论述得知,新型城镇建设应注重城镇化投资多元化的制度,通过多种多样融资渠道举措所需要的资金,同时要保障资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开展该项工作的过程中,首先,也好充分的发挥的政府机构的作用,强化政府机关公共服务职能,对政府与市场的真实范畴进行合理的划分。其次,注重资金的投资力度。为了给新型城镇的建设,最为重要的问题是保障城镇化建设具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最后,采用民间资金筹措的方式,来为新型城镇化进行建设,这样的方式,对新型城镇建设而言属于一种良好的发展机遇。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论述得知,人本思想应用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对提升农民的社会地位和获得福利待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此次研究中,从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促进城乡发展的均衡性、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多渠道筹措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对此次研究课题提出了几点意见,望此次研究的内容能为新时期社会建设提供参考性建议。

参考文献:

[1]罗先尧.人本取向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30):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