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前景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5: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工程前景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工程前景分析

篇1

【关键词】环境工程;问题;措施;

一 环境工程的含义

环境工程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环境工程同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医学中的环境卫生学和环境医学,以及环境物理学和环境化学有关。由于环境工程处在初创阶段,学科的领域还在发展,但其核心是环境污染源的治理。相应方面的科学研究也已经出现,环境工程学便是其中的一门学科。环境工程的内容大体上包括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工程,以及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环境系统工程等方面。

二 环境工程中污染源防治的分析

环境工程中污染源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1)水污染源状况.(2)大气污染源.(3)固体废物污染源.(4)种植业污染源对环境的影响.(5)畜牧养殖业污染源对环境的影响等等。以下就主要防治方法进行分析:

1、水体污染的防治。尽快实现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过程控制的战略转移,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综合治理点源、面源和内源污染,高度重视污水再生利用。同步规划和建设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实现由单一的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向污水综合利用转变。

2、大气防治方法.(1)加强大气监测,大众媒体监督;(2)促使企业进行工业改造,加大环保投资;(3)控制交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

3、固体废物的防治方法。(1)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全名环境保护意识;(2)逐步推进固体废弃物排放收费制度;(3)实行工业企业固体废弃物排放许可证制度;(4)积极推行ISO14000生命周期思想。

4、土壤种植业的治理方法。(1)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2)积极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3)普及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农药用量;(4)积极回收农膜,大力推广新型可降解农膜;(5)依靠科学技术,开展生态农业建设

5、畜牧业污染治理方法。(1)合理加工日粮,在饲料中减少使用含硫矿物质如硫酸铜和硫酸铁,可降低含硫臭气;(2)添加酶制剂,消除相应的抗营养因子,补充动物的内源酶,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排泄物;(3)粪便能源化和肥料化,畜禽粪便可以作为沼气池填充原料,经发酵后的残渣返田增加肥力,改良土壤,防止土地板结,减少化肥的用量。

三、环境工程建设的应对措施

1.物料闭路循环,废物综合利用

工业生产中的“三废”实质上是生产过程中流失的原料、中间体和副产物,尤其是我国农药、燃料行业的主要原材料利用率一般只有30%~40%,有60%~70%以“三废”形式排入环境。在生产过程中比较容易实现的是用水闭路循环,供水、用水和井水一体化,一水多用,分质使用,净水重复使用。我国现已研制成功的利用磷石膏联产硫酸和水泥,利用硝酸生产尾气制亚硝酸,利用硫酸生产尾气制亚硫酸钠,从硫铁矿烧渣中回收金、银、铁,从乐果合成废水中萃取回收乐果等.都是很有使用价值的“三废”综合利用技术。

2、资源综合利用,开发二次资源

在工业生产中,通常原料、燃料费用约占产品成本的60%~70%。一些基础工业原料,如煤、石油、矿石、盐等大多具有多种化学成分,一些生产厂家仅利用其中的“有用部分”,其余的“无用部分”均作为废物弃置,不仅产品成本高,而且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仅为30%。随着工业的发展,各种废弃物量与日俱增,不少国家已认识到废品回收利用的重要性和利用二次资源的紧迫性,认识到必须把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看做是一个整体,把原料―工业生产―产品使用―废品―弃人环境这―传统的开环模式变成原料―工业生产―产品使用―废品―二次原料资源的闭环系统,使原料资源进入社会后,能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实现多次循环,不造成环境污染。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二次资源的利用列为国家优先考虑的经济战略之一,使二次资源的利用率逐年上升。我国每年有300 多万吨废钢铁、600 多万吨废纸、200 多万吨废玻璃,70 多万吨废塑料、30 多万吨废化纤、30 多万吨废橡胶未被回收利用,大量的可利用资源作为废弃物流失,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因此,我国回收利用二次资源、资源综合利用的潜力很大,任务也相当艰巨。

3.鼓励社会多元化的投资,强化环境工程建设的体制建设

在城市生活污水的建设上,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公害处理上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上,都需要有比较规范的一套体制系统进行维持。让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到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当中,有利于城市环境工程的良性运行。建立起必要的环境引导机制,加强宣传,加大政府对这些参与者的奖励和维持,调动他们的建设积极性,推动整个城市环境建设的发展。

四.加强污水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环境。

1.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优先建设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特别对于北方缺水城市以及工业产业聚集区域,污水再生需求显著,应从总体规划和合理布局的角度,开展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并通过市场机制和经济调节手段,确保设施运行正常。在设施建设的同时,应加快制定适用于我国的污水再生利用指南,提供有关污水再生利用项目规划、设计和运行方面的指导。对有关的标准、特别是水质标准要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的结果修改现有的标准或制定新的标准,以确保污水再生利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2.大力加强科技对设施建设的支撑作用

水专项作为我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关键科技创新及应用示范项目,其研发推广重点将从点源污染物削减为主转向面源和点源削减控制并重,从提高集中式污水处理效能为主转向大型集中式与小型分散式高效技术开发相结合并重,从单纯 污染物削减为主转向节地、节能、节材式污水处理技术转变。

3.进一步深化污水处理行业体制机制改革

继续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大力推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主体、运营主体招标制度,建立健全污水处理设施特许经营制度,加快推进包括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和利用、污水再生利用在内的价格和收费制度改革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污水处理领域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4.明确责任、加强监管,确保设施运行效能

通过建立健全污水水质监测机构,完善相关制度,防止由于进水水质问题影响设施运行效率,并确保出水水质达标。加强和规范中小城市排水管网的管理和维护,确保中小城市配套排水管网设施的完好和正常运行。明确政府和污水处理厂在污泥处理处置方面的责任。逐步建立相对完善的再生水利用制度体系,实现再生水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结束语

在进行环境工程建设中,需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工程建设之间的关系,面对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问题,只有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科学管理、创新工作机制、解决好环境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才能达到真正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Z].2008

篇2

关键词:输变电;设施电磁;环境干扰;影响

Abstract: the author discusses many years work experience, modern facilities of transformation project of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preliminary analysis, and puts forward how to improve substation facilities transformation project of electromagnetic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only supplies the reference.

Key words: power transformer; Facilities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al interference; influence

中图分类号:O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近年来,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城市用电量不断激增,电网密度的日益增大,输变电企业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将面对越来越多的环保问题。随之而来的新建变电站工程不断增加,而这些变电站工程往往位于城区,其对周围环境产生的电磁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谋求电力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缓解近年来大量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周边居民因电磁干扰问题而过度维权引发的多次阻碍施工的社会矛盾,已成为当前改善电力建设外部环境的重要工作之一。

1输变电的电磁环境

1.1电磁环境的产生

在电力系统中承担电荷(电能)传输功能的主要电力设施是变压器、互感器、开关设备、导线和绝缘子等。输变电设施是一个个电磁源,其带电运行时就会形成输变电工程的电磁环境。在输变电工程中,评价电磁环境影响的主要关注点是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无线电干扰。

电气设施的工频电场是由导体与大地之间的电位差引起的;工频磁场产生于流经导体的电流,空间磁场的大小与电流大小成正比;架空输电线路的无线电干扰主要来自电晕形成的脉冲电流。正常情况下当电位差小于15kV∕cm时,基本不发生电晕放电。电晕放电在设备投入运行后会逐渐减弱并趋于稳定;而在事故情况下(如绝缘子闪络时),其放电频谱可高达数百MHz,其强度有时比电晕放电还强,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将更大。

1.2电磁环境的影响

在输变电工程中,电磁环境影响主要考虑对输变电设施附近的人、畜和植物产生的影响,以及无线电干扰对临近电气设备产生的影响。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主要从生物效应和健康影响2个方面进行研究。

2电磁环境影响的测试和分析

2.1电磁影响的测试标准

(1)工频电场强度:执行HJ∕工24~1998《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推荐的居民区工频电场4kV∕m的评价标准限值。

(2)工频磁感应强度:执行HJ∕工24~1998《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中关于对公众全天辐射时工频磁场限值0.1m工作为磁感应强度的推荐评价标准。

(3)无线电干扰场强:参照执行GB15707-1995《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要求,110~220kV变电站外(非出线方向)20m处、测试频率为0.5MHz的晴好天气条件下,无线电干扰场强不大于46dB( V∕m)。l10~220kV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20m处,测试频率为0.5MHz的晴好天气条件下,无线电干扰场强不大于53dB( V∕m)。

2.2变电站电磁影响的测试与分析

变电站的电磁影响主要来自出线架构和室外变压器等高压电力设施,变压器的电压等级主要影响电场强度的大小,变压器的容量主要影响磁场强度的大小。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的测试范围选择以站址为中心500m以内;无线电干扰评价范同选择变电站围墙外2Krn的范围内。

(1)变电站电磁环境测试。工频电磁场场强监测点一般选择在变电站电源进线一侧,以围墙为起点,测点间距为5m,依次监测至直线距离500m处为止。分别测量地面0m和距地面1.5m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综合值。

(2)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试。无线电干扰水平监测点一般选择在变电站测量路径上(非出线方向)2nm处(n=0,1,2,…11),并在测量路径上20m处加测一个无线电干扰场强监测点位。

2.3高压送电线路电磁影响的测试与分析

(1)高压送电线路电磁环境测试。工频电磁场是以档距中央导线弧垂最大处线路中心的地面投影点为测试原点,沿垂直于线路方向进行,测试间距为5m,顺序测至边相导线地面投影点外50m处为止。

分别测量离地面1.5m处的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

(2)高压送电线路无线电干扰测试。无线电干扰水平监测点选择在送电线路测量路径上(非出线方向)2m处(n=0,1,2,…11),并在距边相导线投影20m处加测一个无线电干扰场强监测点位。

3改善电磁环境影响的措施

3.1变电站改善电磁环境影响的措施

变电站工频电场强度的特点是随着距离变电站围墙越远,电场强度下降越快,靠近变电站进出线处则稍高。变电站工频磁场强度主要来源于进出线的电流。变电站内部电气设备产生的磁场强度,随距离的增加而快速下降,在变电站围墙处的工频磁感应强度通常与背景水平相当。

变电站的不同建设形式对其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工程建设中在确保变电站运行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优化设计方案,对电气设施采用不同的布置形式,充分利用建筑物对频电场的屏蔽作用。利用磁屏蔽和涡流屏蔽减弱工频磁场强度,都将有利于减小变电站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强度。

目前国内常用的变电站典型没计中,按照不同的建设形式,一般分为户外变电站、户内变电站、半地下变电站和全地下变电站几种,其中户内变电站围墙处的电场和磁场强度较户外变电站要低得多,全地下变电站最为理想,但是其造价比常规户外变电站要高得多,增加近l倍。综合考虑整体效益,目前全地下变电站仅建设于城市中心区繁华地区等土地资源紧张,需与城市景观协调的地区。

3.2高压送电线路改善电磁环境影响的措施

输变电工程中一般采用2种输电形式,即架空线路和电缆。架空线路存地面会产生电场和磁场,电缆因敷设在地下,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而不会在地面上产生电场,但是仍会产生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