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29 00:21: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艺术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艺术设计

篇1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发展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艺术设计应运而生,为人类提供舒适高雅的环境设计,为人类的生活进行优化与协调,就是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宗旨。随着社会思想的不断解放,人类对个性的要求也需要得到满足,因此加入个性化设计的研究是当今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需求。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及其意蕴

从广义讲,环境艺术是人类创造生活环境的综合科学与艺术。从狭义讲,环境艺术是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人类对环境的艺术创造。许多艺术家把环境艺术与公共艺术、街道艺术联系起来,认为环境艺术就是指与环境有关的环境雕塑、绘画。这样去理解人类居住环境是不能推进环境艺术进步的。环境艺术设计不仅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据应用范围可归纳为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两大类型,室内空间包括家居设计、酒店餐饮空间设计、商业展示空间设计、娱乐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等。室外空间包括城市及地区规划设计、园林设计、景观设计、建筑立面、公共空间设计、壁画、雕塑等环境艺术作品设计、景观照明等。它对人类生存的整体环境进行了设计,协调了人们生活方式,对人类行为起引导作用,是人生存环境各系统工程的综合性艺术。环境艺术设计意蕴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居环境中的生活环境人们在日常活动中受文化、性格的影响,在体会商业、休闲娱乐环境给他们带来的情趣与活力的同时也在下意识的改变他们的生活环境。这种空间环境是人与环境互动影响共同创造的。二是人居环境中的自然环境在人们居住的自然环境中,环境向该居住地的人发送自然信号,它包括山、河流、雨露。

二、我国当前环境艺术设计问题分析

1、城市环境监管模式不合理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城市环境管理主要是由建筑设计城建、规划部门进行管理,市政部门管理道路交通、林业部门管理城市绿化,环卫部门管理环境场所的日常维护等。而这种纵向管理模式很难使公共环境设计与日常管理协调同意,从而局限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体质量,使得城市环境设计的艺术水平较低,缺乏系统性。

2、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缺乏公众参与

现阶段,我国的环境设计,不论是市政设施设计、建筑设计,还是广告、绿化设计,都是由私有单位或个人进行设计的,不能广泛征求城市公众的想法与建议,从而使得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成为了某些意志的产物,成为设计者展示自身个性的平台,而不能与公众的审美需求有效结合。

3、环境艺术设计方式单一,缺乏时代性和地方性风格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环境中广场设计简单化的大草坪设计方法以及各种帽子工程等的设计方法的广泛应用,使得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缺乏现代艺术特色,人们频繁的对陈旧设计观念的模仿更加催化了这种设计方式,从整体上显现出设计效颦的局面,缺乏地方性和时代性风格。

4、环境艺术设计与自然因素不够协调

从我国传统园林设计来看,一贯崇尚环境与自然的和谐,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对此的关注不够,往往不能正确处理建设功能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通常而言,我国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目前主要集中于各种高新技术和高科技材料的应用,而忽略了对自然资源的应用,不能充分结合自然功能,从而使得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够协调。

三、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在中国80年代,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围绕以人们需要怎样的“现代设计”和以怎样的方式去理解“设计”而展开。而进入21世纪,关于中国环境艺术设计认知问题关键在于: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进程中不是对“西方设计风格的模仿”,也不是按照西方的模式在进行“实体操作”,而是大众基于全民族“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历史情结考虑,去选择怎样的中国环境艺术设计道路。

在新的历史时期,环境艺术设计具有更加广阔的学科视野和研究范围,以整个人居环境为设计的中心,更加注重环境生态、人居质量、艺术风格、历史文脉和地域特色,其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更加人性化,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当今社会,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显著,人设计创造环境,环境又反过来影响指导人的行为。以人为本的思想已成为环境艺术设计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原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去探索如何让人的设计与创造、环境的影响都变得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我们不但要尊重环境和客观规律的发展,同时更要尊重与人有关的因素。

2、尊重自然、生态优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尊重自然、生态优先是环境艺术设计最基本的内涵,这一内涵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必须打破“人类中心论”的枷锁,充分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建立新的环境设计理念,充分整合资源,使新时期的规划和设计从传统的粗放型转向高效的集约型。生态和谐是永和不变的主题,人类的生活无法离开自然环境,所以保护自然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不可停止、不可推卸的义务与责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最后必然会给人类自身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因此,注重生态化环境设计的发展是必然的。

3、更强调便捷化,走向科技智能趋势

现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极大地影响并改变着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各种新的设计形式和风格也随之产生。科技的发展使智能化渐入设计理念之中,丰富了环境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为设计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较高的设计质量。作为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艺术设计,将更多的科学技术融入其中是自然的,新的科学技术会让设计变得更加科学合理。新的科学技术能够拓宽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领域,为其带来多变的设计形式、设计方向与设计方法。

4、深入挖掘地域特征,凸显本土文化特色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发展全球化的过程中,很多城市都在追求和国际接轨、发展世界性,却往往会忽视民族性。我国的设计者们为了能够快速的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对国外的优秀设计进行积极的研究与学习,对国外的优秀经验进行吸收,这种做法虽然具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如发展了现代化设计,但是也在学习和借鉴的过程汇总失去了传统。所以我们在发展本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时,走出一条富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设计之路。在坚持属于我们自己特色的同时,我们的设计水平也会更加成熟,更加具有民族化。相信在未来的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将是民族化设计的天下。

5、充分结合高新科学技术进行设计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的社会进入了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的运用已经到了方方面面。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了幸福指数也增加了,活动范围的足迹也就逐步的扩大,人际交流越发的密切,与此同时对于身边环境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加之社会中的老年、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有不同与主流人群的行为和心理方式,对于居住环境的功能有着要求多的要求,如精神性要求、功能性要求等,出于这方面考虑,也应该对环境艺术设计进行深入探究,充分体现出环境设计的以人为本理念,实现环境设计的人情化。

结束语:

总之,我国环境艺术设计领域,正经历着飞速的发展,正在逐步的与世界接轨,实现前所未有的超越。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产业,已经在世界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也为中国制造作出了接触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左小强.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现况探析.[J].大众文艺,2013.

篇2

问:环境艺术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多元化学科,请您对将来年发展方向作一下展望?

张绮曼(简称张):环境艺术这门学科,过去只局限在室内空间施展才华。现在是从室内到室外通盘考虑问题,所要考虑的空间范围更大了。若说到展望,将来从世界各国的发展方向上看,会出现更大空间的环境艺术,即从小的、局部的空间慢慢走向扩大的、全局性的空间艺术形态,甚至精神空间艺术形态。

问: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一直较发达国家有一定距离,目前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改变这个差距?

张:我国古代的建筑在世界上是站得住脚的,我国很多优秀的建筑已经成为宝贵的世界建筑遗产的一部分。现在我们的建筑没有走到世界前列有它的历史原因,也有科技等各方面的原因。在中国旧建筑和新建筑之间如何和谐相处?已经建成的建筑怎能样通过改造变成一个新的空间场所?假如直接从空地上开发全新的项目,又如何把握整体?这些问题比较难回答,但从世界各国的开发状况来看,应该从更大的范围去考虑而不是只着眼于局部,只要去想办法,问题还是能解决的。中国马上就面临着更大范围的开发,一小块地局部开发是我们现在的状况,使环境没有整体效果。更大范围的、更大空间的整合开发给我们提出了挑战,我们必须把环境意识提升到一个高的层次上,才能顺应这一趋势。

问:现在建筑界提出了“一个地球的理论”、“生态理论”等一系列问题,请您谈一下现代的生态理论?

张: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先秦时期哲人们就已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哲学理念,现在国外许多建筑师也在引用中国的“天人合一”理念,可见其影响力之大,这就说明正确的理论永远不会过时。

由于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形式和社会关系与传统的农业经济已完全不同,人类生存环境受到挑战,生存质量下降,今天,人们不得不思考与环境相关的众多问题,这在建筑界与环境艺术界提出了“一个地球的理论”、“生态理论”。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它包括了城市及地区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公共空间设施设计等内容。环境艺术是人们为了改善生存环境而进行的设计行为。在人类生存环境受到破坏的今天,人们寄希望于环境艺术,希望通过环境的设计改善生存状况,追求生活的理想境界。21世纪是信息时代,也是生态文明的时代,人类应用已掌握的高新科技,探寻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环境空间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在被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原则下进行环境设计:第一有利于保护地球这一唯一的生存环境(回归自然趋势),第二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健康及安全(安全、合理趋势),第三有利于使用者精神和谐及心理愉悦(增加艺术力度趋势)。

现在社会上各行业总说“以人为本”,这好象是响应人文的唯一口号,我并不完全赞同。过去征服自然就是以人为本,主观意识是以人为轴心,最后终于遭到自然的报复,所以光这么简单的提法比较片面。应该是以能够为人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大自然为本。

问:您认为怎样才能使北京既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现代国际的大都市?

张:从北京近几十年的建设来看,有相当的建筑是一种破坏性的行为,所以再要搞就很难了。但是在北京政协会议上,我对国家大剧院方案是支持的,就象你刚才提到的问题,在天安门旁边,搞一个现代化的建筑,尽管现在还有人骂它,但我觉得它的造型极其单纯,反而有可能不会去破坏这个古都,因为中国古代的建筑还是讲究单纯化的。较多的装饰是古建的特色,但古代建筑是非常讲究“方”和“圆”的搭配,即“天圆地方”。大剧院用一个简单的椭圆形,把功能都统统在里面,这就比搞一个造型繁琐,哪怕再有传统造型的东西搁那儿都要好。因为它的单纯,所以能和简约的现代风格相合;也因为这种单纯,才能把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突出出来。如果搞个复杂的“小帽子”什么的东西放那里,那就肯定完蛋了。我在许多会上积极支持大剧院,上些代表就很奇怪地问我:“你怎么会同意的?”我当时就说,不管什么鸡下的蛋,只要是好的,我都能接受。

济南舜耕山庄贵宾楼四季厅

我想,单纯化、简约化是我赞同国家大剧院的原因。现代大师的东西是概括的,现代材料和技术已经能实现这一风格的建筑了。过去在材料上做不到,这才逼得设计师变这变那,在建筑物形多加线来装饰。现在材料完全能达到设计的要求。所以现代化北京城的建设,应当搞一些较为单纯的建筑。

问:历史街区的保护是营造城市文化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听说您就北京长安街两旁的环境设计进行了修改,请您发表一下见解。

张:长安街的不断更新改造,已使其许多历史文化风貌不复存在。既要解决好保护,也要考虑其政治、经济的发展问题。以前,在纪念堂那儿是一片松林,人们可以在里边休憩,很舒服,现在已经没有了,我认为长安街需要增加绿色。现在虽“破墙见绿”了,但还不够,与香榭利舍大街比较,后者文化气息更浓一些,还保留了一些老的石头地、座椅,而长安街的灯柱下边又有铜皮包一遍,这样搞显得少了一些古意。

我觉得平安大道也应该进行再次改造,现在它太干巴了,缺少绿色。我对平安大道有一个整体的规划设想――在平安大道旁边和树种成双排,类似园林大道,这样双排树之间就有了休憩的椅凳了,而且双排树之间再留有一段停车的的地方。现在是街宽房子小,不成比例,面且拓宽了马路,造成尺度失控,也使街“火”不起来,倒不如弄出一点来做成双排树,效果就不一样了。

平安大道的改造整体考虑需要“绿”色,还要为其今后长远的发展着想,更重要的是在改造的过程中尽量不破坏古文化建筑,这才有其真正的意义。

问:请您谈一下有关建筑界对绿色的认识,您对绿色设计的理念?

张:黑川纪章划分的机器原理时代与生命原理时代,都在讲求一个寻求人类生命及文化的良性发展途径。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是使人类逐步远离自然。城市居民因远离大自然产生的心理压迫感和精神桎梏感,使他们对日渐严重的“城市病”越发感到沮丧,城市热岛效应、空气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水环境污染……,迫使人们为断地降低生存品质来适应城市独特的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人们不断被驯化,也不断地异化。于是早在1898年,英国的霍华德就提出建立“明白的花园城市”,主张将大城市建立起宽阔的绿带,使之与大城市融合为一。1935年在美国马里兰规划建设的小城市格林贝尔特(GreenDelt),就是绿带的意思,并罩上了“花园城市”的色彩,后来出现了“城市森林”学派。

共生和谐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对“绿色”的向往。“绿色”设计的具体手法是:可将室内外空间一体化,创造出开敞与流动空间,让更多的自然景观、阳光和空气进入室内;在城市住房、商业服务设施的内部空间追求田园气氛,运用有生命的造型艺术包括中国咫尺千里、移天缩地的传统盆景艺术等;用艺术手段来营造室内的室外化艺术氛围;使用可再生的自然材料,让使用者从材料的色泽、肌理和特殊的气味等方面充分体验大自然意境和怀乡之情。

我的“绿色”理念是:第一,环境设计应尽量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开发资源和材料的再生利用,按“绿色”建材概念要求进行设计。第二,环境设计要树立环保、健康、安全、文化的理念,在空间组织、装饰装修、陈设艺术中,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元素和天然材质,创造自然、质朴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第三,改变人们世俗的审美判断标准,不搞过度装饰,不搞病态空间,减少视觉污染,减少人力、物力的滥用和浪费。第四,“绿色”概念在这里已从狭隘的色彩概念转变为环保和生态概念。“绿色”口号所指的范畴不断扩大,“吃绿”、“穿绿”、“用绿”、“住绿”、“游绿”、今后还会有更多的绿……

问:加WTO以后,会不会缩小中国国内设计师在中国建筑市场占有的份额?

张:我认为入世对我们是件好事。因为加入WTO后,中国建筑师会更有机会学习国外一些先进的设计手法和观念,从而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另外入世带来竞争,这就要求设计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要知道,国外的建筑师都有危机感,因为不及时充实自己就会落伍,而在中国,大家都能混日子,有活干。所以入世对中国设计界是件好事。至于份额的减少,我倒认为不用担心。只要设计师真正有能力,就不会惧怕竞争!

问:“创新”是建筑界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您认为当前应如何开创一种新的道路?

张:“创新”设计应努力探索人类社会生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设计是一种创造过程,一定要有创新,要解决好一系列问题,包括材料工艺的运用、造型的特征、科技性能水平的诸多方面,国外以designer是很重视的,日本一位教授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人是有两次诞生的,一种是科学家,一种是艺术家,他们是在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他们是在搞创造发明,他们能够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问题,所以说有第二次诞生。一个好的设计师的作品应该让人感到生活的美好,感到生命的价值。所以,创新一定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另外,创新应具有精致的细部设计,强化设计是创新中的一个重点,没有细部的设计就会显得简陋、粗糙、空洞、乏味。

真正的设计师应该具有高尚的品质,因为设计创新本身就是一种对文化的追求过程,这要看设计师是否具有这种能力――从大自然中发现美的规律,再运用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以有意境和情趣的环境来为人服务,如果设计师的作品除了满足人们的使用功能以外,又能使人愉悦情怀,陶治情操,对审美有一种健康的导向,那这样的设计作品我认为具有高尚的文化品味。

问:如果您遇到一个建筑环境很差的项目,您会去做吗?

张:设计的过程就是克服困难的过程,再糟糕的建筑我都有能力把它改好,一般委托我的建筑我都接受。

当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改变时,现代也有许多办法,例如在国外一些建筑厂房不用后,经改造要变成新的场所,室内设计师发挥的余地还是很大的,室内设计不光是美化,而且从使用功能上帮助建筑提升,所以室内设计专业在世界各国都很受重视。

问:当今,国外室内设计专业发展到什么程度?国外的教学体系对培养人才是什么样的状况?

张:国外的室内设计不是一个单纯的专业,而是包括在环境设计里头,课题的练习范围比较广,建筑也做,环境也做,外广场也做,一般的毕业生能力比较强。在学校,不要求学生专业专到什么程度,而煅炼的是学生的创造力。比方说画施工图,国餐的教师并不要求省学生画施工图,他们认为关键在创造性思维,学生毕业后,跟一个工程下来,很快就会画了。一个好的设计师首先应该是有好的创意的人。

日本学生进入学校后,经常用勤工俭学的钱自费出国旅游学习,甚至对某个项目做实际调查。在多元文化并行发展的信息时代,中国学生是有欠缺的,所以,中国设计师在况标时往往在“表面造型”上有创意,而国外提倡在“专业”上有创意。包括使用行为和形态上都有新的创意,如:可调节光线的窗子,可转动的圆柜子,纸板家具……,在创意上更讲究“专业”功能,所以中国学生在参加国际竞赛时很少中标。

问:您主编的三本《室内设计资料集》已成为国内院校较为重视的一套大型专业工具书集,请谈谈您当时编这书的初衷和背景?

张:这套书对室内设计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分析、评价,并总结了许多不同流派和它们的艺术特质、设计技法等。回想起当年编书的情景真是感慨万千啊!当时处于改革开放时期,室内设计专业地国内刚刚开始,而香港饰行业大举北上,做了很多大饭店的建筑和室内装饰项目,中国的设计师明显竞争不过。设计师手时里的资料很少,我们当时很想为这个专业打点基础,正好建工出版社来找我们,当时教学任务很重,但还是下定决心,调动全系力量来编写这套书。出版后没想到会有那么大的影响,社会既然需要这本书,我们准备将来再版时,加入一些新的内容让它更完善一些。

问:您作为一个业内女设计师是否要付出行更多呢?

张:我认为只要努力女设计师不比男设计师差!世界上成功的女设计师很多。我从学这个专业后投入就非常大。在设计中,我还是比较有竞争意识的,怎样能使自己的作品不一般,做得有突破,当看到自己设计的作品最后得到实施并受到好评时,自己创作中所付出的辛苦就觉得无所谓了,虽然很累,但是会有很大的安慰。我也知道环境艺术和电影艺术一样永远是一种遗憾的艺术,反而更刺激了我创作的欲望,我喜欢这种充实的生活。(祁叶执笔)

收稿日期:2002年3月

图注:

(左图)居室设计 (中图)中央美院接待室 (右图)山西老大同酒楼前厅

(左图)北京饭店装饰壁画

篇3

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艺术设计水平不断提高,一方面是室内和室外环境设计教学系统化和专业化;另一方面,相关行业逐渐成熟,在环境艺术设计实践领域,已经形成例如室内装饰和设计两大行业,对更多的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设计实践对人才培养的声音也越来越高,可以说,社会分工的不同使原始的教学结构分化着。同时,先进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由于有限的读书时间和逐渐涨增多的课程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整合现有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十分必要,在强调基础宽厚、积累厚实的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加强专业方向的学术研究与实践,建立相对独立的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教学结构。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环节的研究

1.讲授时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设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真正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去解决解决问题。但是,低年级的学生是很难理解一些枯燥的理论,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应考虑将理论教学内容分成若干单元,每个单元都密切与设计过程进行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互结合起来,把枯燥的理论知识的融入每个有代表性的工程实例中。通过参观访问,老师现场指导学生,让学生零距离感受每一个设计原则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从而直接提高学习效率,如“装饰材料和施工”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教学。另外,现场教学,能够使学生学习一些日常的课堂教学无法描述的知识、无法感受的设计理念,如空间感,装饰材料的质感、材质的对比等。

2.进行市场调研并分析资料

任何创新意识的建立都出现在科学的思考之后,因此市场调查和研究是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这个过程是基于对设计项目的整体环境、功能、背景、数据收集、调查和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再比较、归纳。科学的结论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如果市场调查不深入就会造成数据分析不全面,项目的市场定位不准确。因此,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设计提出更合理的发展方向,对市场定位的项目设计起关键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研究可以使学生的思考,同时也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观察、勇敢、独立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等。

3.确立合适的课题,再展开设计

目前,很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计中,普遍有一些利用虚拟的课题进行联系的情况。作为一个合格的设计师,为项目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如该项目的招标、投标、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现场施工协调和监督等都需设计到,甚至一块玻璃的成本应该知道。课堂上的虚拟课题,没有实际设计项目真实,解决不了真正的技术问题。因此,建立设计课题时,应结合实际工程中,实题实做,要在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范围中,让学生到社会去联系及设计项目,还可举行实际设计项目的设计比赛,更加调动学生的设计热情。

4.加强能力和自身修养的提高

加强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建设。艺术设计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范围广,要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设计水平,就必须涉及到多学科,如现代科学、建筑、历史、文学等。目前,各种新的学科、边缘学科的整合了各种传统专业知识的,因此我们必须在很多方面的对其需要进行立体研究。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妨学习美国的一些课程经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朝着多面化、宽广化的方向发展,应该是具有很大的优势。

三、结语

篇4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要素;领域;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目前一门新兴的专业,在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中,发展的历程相对较短,发展的空间也很大。我们应该积极抓住这一机遇,在充分发挥各院校优势的基础上,注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基础建设,从根本上完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把握教学规律的探索和总结。

1 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所谓环境艺术设计,就是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充分的设计,以达到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需求环境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从另一个方面也被当作是为了人类居住环境空间的设计。这一空间的设计可以分为室内空间设计和室外空间设计两个部分。环境艺术设计的合理提出,改变了以前单独分散的看待室内外设计的态度,它把室内外的环境当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来进行系统的设计。单独分散的环境设计很有可能导致片面的追求环境形象而忽视建造的可能性,忽视建筑的质量和效益,同时,单独分散的室内设计还可能由于盲目的追求建筑进度而放弃技术的要求和标准。事实上,环境艺术设计不能是脱离了环境的整体利益而盲目的进行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以及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是要为人类创造出更多的适合居住的生存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居住的环境已经由以往的单一物质需求转变成了多功能需求和艺术性的精神需求,这种需求就很好的给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方向。

2 环境艺术设计的要点

2.1 遵循整体环境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建筑物和室内外环境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环境,这个环境要融合在一个特定的整体环境中,这个整体环境就是当地的环境条件或者是当地的风景区,甚至是当地的某个街道和田野。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进行之前,要充分结合当地的整体环境,对整体环境做一个详细的了解,从整体出发,避免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出现小环境与整体环境不协调的现象。

2.2 契合总体风格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室外的环境设计以及建筑的外观、小品等都与建筑的总体风格有着密切的关系,建筑的不同总体风格对环境艺术设计有不同的影响,古典的艺术风格和现代的艺术风格对建筑本身的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就不一样。因此,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要充分契合建筑的总体风格,与总体风格保持一致。

2.3 衬托主体建筑

建筑室外面的环境要在建筑规模和设计内容上与主体建筑保持一个相呼应的关系,能把主体建筑积极的衬托出来,让整个设计产生协调感,充分体现出设计的主题。

2.4 体现建筑性格

所谓建筑性格就是建筑的风格,它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不同功能的建筑有不同的建筑形式,这些建筑形式就形成了不同的建筑性格和使用特征,它也是建筑可别性的基本基础。因此,建筑外的环境艺术设计要充分体现建筑性格,根据不同的建筑做不同的研究与处理。

2.5 注重主次分明

建筑室外的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把主体建筑的积极氛围衬托出来,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主次分明,突出重点,合理进行设计。避免那种盲目的追求视觉效果而冲淡了建筑主题。

3 涉及的领域

3.1 建筑设计领域

建筑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主体和基本要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建筑设计就是对建筑物本身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优美的外观造型等。建筑设计从整体上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领域之一,其设计的空间形象、装饰的建筑风格以及突出的艺术风格都对一个城市的环境和面貌产生很大的影响,它反映了人民生活物质文明的高低,也是人民精神文明的基础。

3.2 城市规划领域

人类居住的城市是由人工环境组成的,人类生存在这个大环境之中,建筑是生存的空间,由此形成了城市街道以及城镇。城市规划一般包含城市发展的性质、人口的规模大小以及建筑物建筑的规模和用地的规划设施等。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时候要在遵循自然经济规律上去进行合理的规划。

3.3 室内设计领域

室内设计就是对人类居住空间的内部进行研究与设计,它不仅是对建筑设计的深化,同时也是建筑空间设计的灵魂。室内设计一般是根据建筑物的不同性质、不同的环境以及建筑物的相应标准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创造出能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的空间环境。室内设计的档次能直接反映出人们生活水平的高低,它是人们居住环境的基础。

3.4 景观设计领域

景观设计主要是对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包括空间街道、空间广场、空间游园、空间绿地等。从环境的构成的不同角度来看,人们既要有舒适的室内空间进行学习和工作,又要有优美的室外环境来陶冶情操和进行自然活动。

3.5 公共艺术设计领域

所谓公共艺术设计就是在那些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合理的艺术创作,它有别于建筑外部的设计,主要是一些相对独立的艺术创作,比如雕塑和壁画等,这种公共艺术设计能够很好的对城市环境起到一个美化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城市的良好精神风貌。

4 遵循的原则

4.1 尊重自然环境的原则

人类的居住环境是客观存在的体系,它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人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合理的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但是不能无节制的浪费环境资源,造成环境浪费。因此,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时候,一定以尊重自然环境为原则,从实际出发,合理进行环境艺术设计。

4.2 以人为主体的原则

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人是环境的主体,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一定要以人为本。环境艺术设计也一样,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把人在环境中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随着现代城市的不断发展,人的主体性地位在城市中逐渐丢失,现在环境艺术设计要把人的主体性给恢复过来,充分的把人的需求放在首要地位,让环境真正成为适合人类居住和舒适的场所。

4.3 创建环境整体性原则

不同的设计要素构成了环境艺术的设计,不论是建筑物及临近区域还是建筑室内的陈设以及绿化等,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遵循整体性的原则,在统一指导的思想下,让其形成一个互相补充互相协调的关系。

4.4 尊重历史文脉的原则

事实上,环境艺术设计就是一个文化的统一载体,它是在一定的时期和地域条件内对人们的生活价值观念的直接反映。因此,环境艺术设计要尊重传统的历史文脉,在设计中体现出传统历史与现代文化的衔接,并积极的把两者充分结合起来。

5 重要特征

5.1 艺术与技术相融合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一般都是艺术与技术相互融合的。科学的技术主要是发挥环境艺术的物质功用;而艺术设计主要是发挥环境艺术的精神功用,通过媒介积极发挥对人的精神效能。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实质上是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的产物。

5.2 自然与人工相呼应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自然的艺术与人工艺术运用较多,有的重在对天然的艺术产品进行合成加工,有的是借自然之景进行单纯的人工创造。但不论怎么进行设计,环境艺术设计都是自然与人工的结合。

5.3 物镜与人文相渗透

环境艺术设计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所设定的空间环境进行充分的设计创作,因此,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还要注重把物镜与当地的人文历史渗透起来,合理融入到设计当中,或者说把环境艺术设计的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互相渗透,进行融合。这样的渗透可以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感染力。

5.4 空间与时间相兼容

环境艺术设计与一般的绘画雕刻一样都属于对空间的艺术造型,但环境艺术设计又与绘画和雕刻的欣赏方式有一定的区别,它也具有实践艺术的性质。环境艺术设计不单单是单纯的空间艺术,也不是纯粹的时间艺术,它具有空间与时间的兼容特性。

6 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需要自然的要素,同时也需要人工的要素来实现。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处于生活与艺术相隔离的状态,这就需要我们积极的创造出一种能使观众身临其境的艺术环境。环境艺术与人的生活生存空间是相通的,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充分结合它的科学性,以科学美来表现出环境艺术的功能美,以功能美来合理完善科学美,从根本上达到环境艺术的功能与科学审美统一。

参考文献:

篇5

1古典艺术中的美学典范

兼顾功能与美学价值:

环境艺术设计中,功能是基础,还要在此基础上附着美术元素。真正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就是功能与美的结合。从功能上看,环境艺术设计已不再是简单的标准。因为以现代建筑设计为例,环境艺术设计已经成为发展的重要力量。从本质属性上看,环境艺术设计不仅带给使用者便捷的服务功能,而且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例如,公园与博物馆等公共场所,在设计方面为了满足休闲娱乐和了解科学文化知识的多种需要,进而利用环境艺术设计构建起强大的公共服务功能,同时对场地环境进行精心布置,没有因为环境空间大小的限制而影响设计的效果。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一定要仔细考虑设计会对功能带来的影响。在住宅区的环境设计中,对居民公共娱乐活动场所的设计,要利用已有的面积,按照群众活动的实际需要,合理布置休闲设备,用简便的设计形式,增加住宅的功能使用效率,提升住宅的艺术效果。如果住宅区的环境艺术设计采用商业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在现代生活的重要区域公园的设计中,要注意有利于人们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设计。将古典美学元素的凉亭设计融入进来,展现古典艺术气息,感受古人对自然生活的审美情操。在具体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要将功能与适合性完美融合,发挥艺术设计的优势。

2古典艺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2.1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绿色生态文明观念下的环境艺术设计,人能希望能摆脱现代钢筋水泥的束缚,拥有与自然世界更多的接触机会。所以今天的环境艺术设计更加注重人类设计智慧在适合性方面的努力。从自然进入环境艺术设计范围开始,也需要环境艺术设计对自然的理性思考,这样的设计效果才是人们所追求的。这点在室外环境设计中较为常见,它要求景观的布局与设计必须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尽量的融为一体。比如,武汉著名的江汉路步行街,全长约1.3公里,南北走向,街道展现的是早期武汉的精神风貌,地上的建筑各具特色,但基本上运用了武汉两江交汇、商家云集的设计元素,增加了城市的商业气息,成为到武汉旅游的必选景点,依然成为展现武汉昔日繁荣的缩影。

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需要与自然的融合,要将自然景观纳入到设计过程中,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元素。但要注意融合的适合,避免突兀,影响了设计的整体效果。

2.2突出环境艺术设计的特殊性

环境艺术设计在于对室内外空间结构的设计布局,使景观在空间上体现古典美学感受,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动态美感。这样的设计与实际环境的结合,从生活的不同侧面去发现,都够时刻感受到环境艺术的风格与独特视觉体验。环境艺术设计有时需要安静,有时需要庄严,因根据不同的环境特点,进行设计,不能固守设计原则,要勇于创新。在需要借助植被来突出设计效果时,要将植物最有活力的一面展现出来。以苏州园林景观设计为例,园林本身是相对静止的存在,为了达到与人类活动的密切配合,通过对园林景观设计的虚实结合,在布局与层次上巧妙设计,让人们置身在其中感到景观的丰富与变化,仿佛园林也有了动感。再加上部分的亭台楼阁,可以感觉到大自然的气息。增加了环境艺术的整体效果。

2.3古典艺术的实用性

环境艺术设计是美观与使用功能的统一,失去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完整的。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对古典艺术的审美表现与功能设计应不断进行思考。满足人们对物质条件的需要,让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人们感受到充实的文化沉淀。尤其城市居住大多以小区环境为主,在环境设计中,要注意清新空气、与周围环境格调的统一等方面应该成为设计的重点。而且在设计过程中应当考虑合理性,突出?h境设计可以为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对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保护,增加人们对环境的保护与归属感。

由此可以看出,环境艺术设计中,古典艺术元素的应用不是单一的,需要从综合因素运用考虑,它的理念与运用与现代景观需要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需要在空间、时间上做周密、细致的安排,做好衔接工作才能设计出整体的效果,增强环境艺术的艺术层次。同时,古典艺术元素种类丰富,有狂放类型也有婉约风格,要实现与现代环境的交融,需要设计师精心的设计与统筹安排。

篇6

前言

随着环境艺术设计的不断蓬勃发展,许多设计作品都大胆地应用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使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独树一帜,成为一种备受青睐的艺术表现。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博大精深的艺术内涵,有着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有着温文尔雅的表现形式,这些精彩的元素都是能够在现代的装饰艺术的设计中被应用的,是环境艺术设计中最佳的设计素材之一。本文简单地介绍了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装饰艺术的表现,主要讲解了传统图案、色彩、图形、含义等等。

传统图案文化的表现

我国传统图案文化能够经久不衰地流传至今,足以说明其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大多数传统图案往往可以显而易见地表达一些寓意,有着极强的象征性。在我国的古代社会和民俗文化当中,就存在着一些比较广为人知并且又有着十分吉祥寓意的图案,比如我们熟知的华人图腾――龙。中国人都自称是龙的传人,因此龙在装饰方面一直都是受人欢迎的,古时候一些家境富裕的人们常在建筑物上加入龙的元素,比如鸱吻这种长得像鱼一样的龙的形象就成为了汉族建筑屋脊上的一种装饰构件。而在如今社会,人们仍然离不开对传统图案的崇拜和敬仰,因此在许多装饰艺术上,传统图案文化都有着不错的表现。

传统色彩的表现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色彩元素在装饰艺术中的应用也可以加强艺术效果。不同的色彩往往会在不同的领域中发生微妙的改变,例如当人们想要表达自身喜悦的心情或者营造喜庆的气氛,那么一般就会使用红色为主色调。又比如,在古代,金色与黄色都代表着权力至上,古代的宫殿、帝王的服饰都是以金黄为主。设计师们通过对传统的色彩进行分析利用,就可以使我国传统的文化内涵在现代装饰艺术中表现出来,增强装饰艺术的魅力。

传统图形的表现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一些传统图形甚至能够与现代的载体完美结合,既展现出图形代表的传统意义,又不失大雅之堂,形成一种全新的视觉环境。这里体现出了一种融合的概念,也是一种新思维的创造。同时,也不能忽略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周围环境有无违和感,以达到充分表达图形含义的目的,赋予现代环境深刻的文化内涵。

情感的表达

在古代的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大多使用含蓄的手法来表达情感,无论是外观还是室内布局,都通过合适的物品陈列和文化图案来承载文化,这种表达手法被称为隐喻。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这种隐喻依然受到青睐,也是一种独一无二的表现方式。

形神并举,和谐搭配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项专业的现代设计技术,也要求用现代的审美态度对于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审视。在此过程中,设计师必须充分理解传统文化,利用现代艺术手段对其开发创新,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融合。著名的苏州博物馆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它既保留了传统的文化元素,又嵌入了现代审美。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使其形神并举,和谐搭配,充满诗情画意,传统文化的精神更好地展现出来。

1.自然环境搭配色彩

人作为环境中的主体,生来就对大自然亲近至极,同时人们对美好和谐的事物多有特别的倾心。人无法离开自然环境生存,而通过人对大自然的情感烘托,自然环境也可以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当人们在贴近大自然时,会情不自禁觉得亲近,会自然而然表现出最亲切顺畅的行为方式。值得一提的是,自然界中许多事物都是相对的,就如同你在自然界中永远也无法找到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然而正因为不加修饰又与众不同,才能带给人们舒适的感觉。站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上看,设计师在把握色彩的使用时,要考虑到与自然环境是否协调,要学会从自然界中采集独特的元素,也要注重颜色节奏对总体结构的影响,唯有如此,方能达到环境艺术设计的高要求。

2.自然环境融合文化

我国古代的装饰风格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房屋环境的设计与自然界融合尤其体现了这一特色,这是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最好的启示。而这种近乎完美的融合也是人们千百年来实践经验总结得出,其规律性和视觉效果都经得起漫长岁月的考验。比如,古代建筑中的檐柱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使得建筑看起来有一种稳定的感觉,而屋角的上翘更是很好地展现了建筑的全局性,充分地表达了处在平衡中的和谐之美。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借鉴古人的建筑经验,在充分运用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其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最终呈现出精美的嵌入型结构,使得处在自然环境中的建筑结构既无突兀之感,又恰到好处地体现出设计的巧妙之处。

结语

篇7

关键词:数字虚拟技术;环境;艺术设计

数字虚拟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改变了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和手段,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方法,创新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形式。并且,数字虚拟技术的便利性和高效性促进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快速发展。但是,人们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对数字虚拟技术过度依赖,任何设计环节都依靠数字虚拟技术,缺乏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深入思考,导致环境艺术设计内涵缺失。并且,部分环境艺术设计师依靠数字虚拟技术过度追求商业利益,而忽视了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对数字虚拟技术的运用存在很多问题亟须解决。研究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能有效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对环境艺术设计创新有着深刻意义。

1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

1.1设计方案的优越性

传统环境艺术设计主要依靠手工设计操作,设计细节的修改也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甚至需要重新设计。而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的修改和完善十分方便,能够及时纠正环境设计中的局部问题和全局问题。具体来说,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虚拟数字技术可以省去复杂的人工设计操作,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计算机设备的物力特征等,自由选择设计的色温值和照明度,并通过设计预览来预览设计效果,及时发现设计中的不足。

1.2互动性

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根据客户要求来进行,而设计过程中也会融入设计师的思想。但是,环境艺术作品的设计需要满足客户的要求,作品功能等要得到客户的同意。因此,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需要与客户进行互动和沟通。并且,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要素众多,如果在设计之前没有形成符合客户需求并正确表达设计思想的设计方案,很容易激化客户和设计师的矛盾而重新设计,浪费大量的资源。而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能够利用先进技术让客户在设计软件上预览设计成果,并根据客户的意见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进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原则

首先,目的性原则。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必须坚持目的性原则,明确环境艺术设计的目标,并掌握设计内容、设计效果和设计环境,避免凭借设计师的主观意愿进行盲目性的环境艺术设计。其次,艺术性原则。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坚持艺术性原则,明确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审美和艺术价值,积极创新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为环境艺术设计发展增添活力。为此,环境艺术设计师应该充分运用自己的创作灵感和创作经验来创新艺术形式,向人们展示更加丰富多彩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另外,设计师应该熟练掌握数字虚拟技术,使用数字虚拟技术为环境艺术设计增添亮点。再次,集成性和交互性原则。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够给受众以强烈的感官刺激。而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的感染力和感官刺激来源于数字虚拟技术的集成性。数字虚拟技术集成了多种设计技术和设计软件,并对不同的设计技术机型优化组合,才能呈现出良好的设计效果。另外,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具有较强的表现力,能够与受众进行互动和沟通,强化受众的情感体验。最后,真实性和科学性原则。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主要面向社会公众,设计内涵必然会影响到社会发展。为提高环境设计的社会效益,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必须坚持真实性和艺术性原则,采用科学的设计方法和现实生活中的设计材料,设计科学合理、符合社会现实的环境艺术作品。

3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

3.1过于依赖数字技术

数字虚拟技术、艺术、创意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的核心要素,而在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三种要素之间的有机整合并不是三种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运用基于数字虚拟技术将创意和艺术连接起来,创造具有艺术价值的创意产品。虽然数字虚拟技术比传统的手绘设计更加方便准确,但是数字虚拟技术也有一定的缺陷,会在一定程度上模糊设计线条和颜色,影响环境设计的整体效果。然而,在数字虚拟信息的支持下,环境艺术设计师为了节省设计时间和精力,过度依赖数字虚拟技术,忽视了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价值和情感表达。

3.2过度追求商业利益

虚拟数字技术创新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方式和途径,有效提高了环境艺术设计产品的价值含量,成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常用技术。然而,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十分重视数字虚拟技术带来的商业价值,数字虚拟技术成为环境艺术设计商业炒作的噱头。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过中为追求商业价值而过度重视数字虚拟技术的运用,忽视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内涵和艺术魅力。另外,还有部分环境艺术设计师在过度追求商业利益的过程中陷入了唯技术论的错误之中,一味使用数字虚拟技术而违背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属性,将数字虚拟技术放在第一位,忽视了艺术设计的内涵和审美。

3.3文化内涵缺失

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将环境艺术设计与文化内涵相分离,忽视了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文化因素,导致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缺失。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过度重视数字虚拟技术的应用,而忽视了环境艺术设计展示的时代风格和时代精神,虽然设计出了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但是这些环境艺术设计产品由于文化内涵的缺失很难引起大众的情感共鸣。

4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策略

4.1合理利用数字虚拟技术

首先,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应该正确对待数字虚拟技术,充分认识到数字虚拟技术的辅助作用和服务地位,将艺术设计放在第一位,使数字虚拟技术为艺术设计服务。其次,环境艺术设计师应该合理利用数字虚拟技术,熟练掌握虚拟技术,充分了解数字虚拟技术的缺陷,避免数字虚拟技术缺陷对环境艺术设计效果的影响。最后,环境艺术设计师不能一味地依靠数字虚拟技术来进行环境艺术设计,而应该将数字虚拟技术与传统的手绘设计相结合,将数字虚拟技术作为设计的辅助手段,充分运用自己的创意和思维进行环境艺术设计。

4.2合理追求商业价值

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应该科学处理环境艺术设计的社会效益和商业价值,合理追求环境艺术设计的商业价值。为此,环境艺术设计师不能一味地追求数字虚拟技术带来的商业价值而违背和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要在保证艺术设计内涵的基础上,运用数字虚拟技术来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何博知.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2(07).

[2]…周培文.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家参谋,2017(14).

篇8

[论文摘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形成以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美学观为基本的出发点的城市发展,规划和设计理念。通过回顾和认识所在城市中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分析中国现阶段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严峻的生态问题,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方法。

一、环境的含义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也是向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自然资源的供应基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明确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其中,“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就是环境的科学而又概括的定义。它有两层含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所说的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的人类生存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毁灭。同时,环境又不是泛指人类周围的一切自然的和社会的客观事物整体。比如,银河系,我们并不把它包括在环境这个概念中。所以,环境保护所指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作用于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界事物。

(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这个概念也在发展.如现阶段没有把月球视为人类的生存环境,但是随着宇宙航行和空间科学的发展,月球将有可能会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组成部分。

二、环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破坏和污染所引起的。如:火山活动,地震,风暴,海啸等产生的自然灾害,因环境中元素自然分布不均引起的地方病,以及自然界中放射物质产生的放射病等。

另一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超过了环境容量的容许极限,使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超越了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的现象,这些都属于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多指人为因素造成的。当前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于是人们呼吁“只有一个地球”,“文明人一旦毁坏了他们的生存环境,他们将被迫迁移或衰亡”,强烈要求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环境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伴生产物。具体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人口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

2.伴随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

3.人类在开发建设活动中造成的生态破坏的不良变化;

4.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如军事活动,旅游活动等,造成的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破坏,珍稀物种的灭绝以及海洋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三、环境治理和保护

在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郑州市这几年下了很大的工夫。对于母亲河的治理就已经略见成效。2007年5月,总书记亲临黄河视察工作,黄河市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一定要把她治理好,一定要把环境治理好。

以前,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的破坏,黄河两岸的环境一度非常恶化,绿城经常在开春的时节会经受一次又一次沙尘暴的洗礼,而我们的母亲河也在很多河段出现了断流的现象。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人们日益追求生活环境优化的今天,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了。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我国也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设计领域的一种战术回应,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也因此从观念转变到理论建构乃至设计,创作的方法技巧等方面都必将得到重大的发展。此间,“生态经济”,“生态产业”,“生态美学”及“生态建筑”等新概念应运而生,冠以“生态”的各种词汇频频出现在各行各业的文本中,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实现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绝非易事。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是在城市发展战略或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指导下相对独立的规划体系,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从宏观到微观可分为: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环境设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含空间性质,功能,生态质量,绿化,环卫,人群特色及景观风貌等研究内容。

1.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平衡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及特色风貌等指标,在定性的基础上逐步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2.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其中包括价值观念,心理需求,文化取向;人口规模,人口特征(年龄,职业,性别,消费层次等等);人群在城市空间系统中的流动,集散和停留时间等规律;休闲方式选择与休闲文化取向。

3.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的生态绿色空间进行调整,空间规划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及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形成“点,带,场”相结合的空间系统。这些空间包括有:城市广场,主要步行街道,城市滨水地带,公共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大型建筑庭院及市郊农产品绿地等。

4.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包括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游憩,娱乐,运动,集会,展示,分隔,交通……),人流及文化艺术表达等各项功能。规划同时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的认定。

5.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的控制下,充分考虑环境主要空间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主题等方面的规划。

6.绿化规划对空间进行全面的指标控制。基于各空间功能,生态指标,建设条件确定各空间绿化指标时效要求。绿化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绿地率,郁闭度及叶面系数等。绿化规划要对各主要空间值等特征加以规定。

7.局部空间环境规划。对城市“绿色空间”的人口容量进行测算,制定生态环境目标(空气,湿度,土壤,灰尘,噪音及风等)和环境保护治理的措施。

8.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的关系。城区与郊区绿地系统的协调关系,区域空间调节关系,休闲人口流动的关系等等。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的开发和建设现今已经即将完工,首先从设计和规划上来说就是与国际接轨的,世界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对整个新区的建设做了一个全面而又详尽的规划和设计,无论是从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绿化规划对空间进行全面的指标控制、局部空间环境规划、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的关系等等这些入手,都是将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和环境很好的融合到了一起,很好的解决了当地环境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在某些问题上的矛盾。

很好的解决环境问题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美化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吴良镛,面向21世纪的建筑学[Z],国际建筑师协会“北京”(讲稿),北京,1999

篇9

1.1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需要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涉及美术、雕塑、装饰、建筑、园林、人体工程学、材料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要求专业理论广,专业技能多样,“创造性”是其最根本的特点,设计目标指向“为人民服务”,这些方面也是人才培养的切入点,针对这些特征在教学中要强调传统教学与社会性实践的并重,强调其专业实用性和社会服务性相结合,这就要求与时俱进的专业实验室建设保驾护航,它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1.2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需要

培养“设计师”,是各高校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设计师的最根本品质是要富有创造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意识的来源常常是艺术与设计实践,实验室在高校教育中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阵地,它不仅将学与用相贯通,更重要的是能够为环境艺术课程学习各个相关专业的交接与融合搭建一个互通的平台,根据对国内外多所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考察,实验室已经不再是教学的选择性条件,而是必需项,实验室建设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

1.3产、学、研共同发展的需要

实验室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基地,也是教师的科研基地,在这个基地上实现了教师将课程理论知识系统化、序列化的传授过程,指导学生在实验室通过相关的过程将学习理论成品化,学生通过相关的学习与亲身实践接收知识体系并形成为相应作品;教师在进行教研和科研工作时,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实验室的完善配套;党的十关于教育问题着意提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这就要求将教学与生产结合起来,实验室就是校园生产的初期平台,就目前来看各个用人单位也非常重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实验室建设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产、学、研齐头并进的客观需要。

2实验室建设与教学相结合

2.1转变观念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具有时代性、新颖性、预见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更新,相应的实验室基础性设施、设备、和实验手段都需要随着教学知识的变迁而更新,在有些院校许多实验室在建成以后就定了型,数十年如一日,严重阻碍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与时俱进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相关实验室人员应当转变观念,化被动为主动,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并引起重视,使实验室的建设如同计算机的程序更新一样形成一种自觉机制,强而有力的新型实验室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比如学生在图形实验室,可以熟练掌握CAD,3D,SKETCHUP,PHOTO等多种计算机图形处理手段,在模型实验室除了能够掌握模型制作的技术技法、机器设备的使用等还能够将自己的设计成品化等等,只有先进的实验室才能打造学生先进的知识与技术,使学生在实习、择业过程中占据优势,并且通过相应的实验教学,也使得学生成为一专多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后不仅能成为环境艺术设计师,还可能成为模型设计制作师,专业的制图师等。

2.2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

“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是现代大学的心脏”,从整个高校教育来看,无论国内国外强调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共同的目标,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果也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水平的重要条件,而一流的学科建设需要一流的实验室作为支撑,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创新人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质,更是要求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环境艺术设计界有这样一种说法:没有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设计师,就不能称之为设计师,只是单纯的制图员。因为学生的每一次设计都是一个全新的创作和创造过程,在创作过程中除了依靠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相应的技术手法以外,在实验室的实践分析过程是其重要的创新来源,因此加强实验室的建设要把学生作为主体因素来考虑,让学生的实践活动加入到实验室的建设中来,引导学生主动改造实验室设备和开发实验项目,结合学习活动积极提出实验室建设的相关意见和建议,从而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3加强管理

毕业设计是环境艺术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它不仅是学生是否能够取得毕业证、学位证的关键,也是学生大学阶段专业总结性设计的全面体现,但是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如选题与实践脱节、缺乏创新、毕业设计过程中实验室不允许使用等,针对这些问题各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首先根据实验室现存承担能力来为学生进行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选取,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加强实验室的人员配备和制度管理,让学生实现设计与实验相结合,并鼓励学生组成研究团队,团结协作,大胆创新,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这不仅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更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促进实验室建设与完善的有效途径。

2.4加强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

要全面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必须构建一支人员结构相对稳定,业务熟练且有责任心的管理队伍,才能使教学得以保障:①重视人才吸纳,强调按需到岗,实验室的相关人员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得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在实验课程中给予学生专业性的指导;②完善培训制度,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交流活动,向先进院校学习,注重实验室队伍掌握技术手段的时效性,了解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动向和趋势等,提高实验室队伍的整体素质,保证学生实验课程知识、技术、设备的常新性;③完善管理制度,实行激励机制,必须制定一系列相应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要求对实验室进行科学管理,安全制度是重中之重,在此过程中还应该注重鼓励实验室队伍的自主创新能力,鼓励相关人员积极发表与实际工作相关的教学、科研论文,努力提高实验技术和管理水平,对设备进行合理化改进,为环境艺术专业的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2.5以点带面,开展实验室建设与教学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整体课程看作是一个面,那么不同的实验课程就是其中若干个教学点,这些点散布在整个本科阶段这个面中的各个部分,而多个实验课程就形成了许多条线,这些线互相交织构成了一个强大的网络存在于整个教学面中,并与其他课程形成无法分割的关系,如果我们针对教学中的某一实验课程点发生了改变,那么整个课程网络就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我们要重视实验课程这一“点”的作用,加强实验室相关建设,让这个点做的更加完美,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面。

2.6引入“CDIO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CDIO”是现代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它十分符合我们国家的这一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的要求,它指的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四个层次,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特色和课程特点恰恰非常需要这种模式的引入,建立实验室的开放式管理,将学生的构思切实引入到设计实践中来,以实验室为枢纽将所需课程有机整合,达到国家提出的“优化知识结构”,“学会动手动脑”的目标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同学们之间的有机协作,增强团队精神。

3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办学实践

3.1多个实验室的联袂打造共享体系

建筑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设有模型、建筑物理、摄影、构造、计算机图形和美术实验室,形成了涵盖教学多个方面的综合性实验室体系,学校和学院十分重视实验室发展,每年均有专项拨款用于实验室建设,并由专业实验队伍进行管理。依托这些实验教师可以进行科研研究,获得科研成果,促进了实验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实现了一条龙式的实践活动,首先可以在美术实验室进行思路的开拓与构思,然后进入图形实验室完成相应的计算机绘制,并在绘制过程中与模型实验室的模型制作相结合共同完成设计理念的实现,之后进入建筑物理实验室和结构实验室来测定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最后对于定型的完整设计进入摄影实验室对建筑模型,构思设定草图等进行专业性的拍照,之后再回到计算机图形实验室对所有成果进行系统的整合、排版、艺术加工,最终生成一系列成品图纸。

3.2打破院系分隔,协作教学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有一些课程是跨越了院系的学科界限的,如材料学,工程力学,测量学,环境工程学等均是由土木学院、工程力学系、水利与环境学院等兄弟院系来开设,其相应的实验课程也分别在这些院系的相关实验室中进行,实现了互通有无的团结协作精神,为学生的学习建立了完善的实验室解构,形成了良好的教、学、做一体化系统,极大地有利于力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3.3实验室与企业的强强联手

建筑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与郑州大学综合设计院、河南省徐辉建筑事务所、绿地置业等多个设计单位和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与人才输送关系,在合作过程中实验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许多在校合作项目的技术问题都在实验室中得到解决,这些单位也为实验室的建设积极提出建议,捐赠与项目相关的设备等,实现了实验室与企业的联合建设。

3.4依托科技创意产业园区

2012年学校开始将科技创业园计划纳入学校发展蓝图,从2014开始全面建设,根据学校精神,各院系将各自学院的专业发展与相应实验室纳入科技创业园区的开发进程,建筑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将依托学校科技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实现新的发展与创新,在教学、科研和人才输出中发挥更大作用。

4结语

篇10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个性化 设计思维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属于科学和艺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综合类的学科,环境艺术设计采用的是物质与精神相互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而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就是指在进行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本着弘扬历史和本土文化的设计原则,通过借鉴一些有价值的设计理念,吸取公共空间中的艺术精华,让设计出的艺术作品展现出本土风情。然而环境艺术的个性化设计的内涵不同于普通的标新立异,而是要结合本土环境让作品展现出独具特色的美。所以我们在进行个性化设计的时候,不能因为过于凸显个性而忽略了艺术作品与环境的协调性。

1 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及表现意境及媒介作用

1.1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环境艺术主要是对环境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是依附环境而存在,环境艺术可以通过对作品的材质以及尺寸等方面的设计,将作品充分的融入到周围的环境当中,并且带动周围的环境能够表现出一种整体的艺术感。所以在环境艺术的设计中,主要的设计方面是使作品能够与环境进行和谐的融合,使环境与作品充分的表现出一种整体的艺术感。对于环境艺术的内涵,其包含的方面十分广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属于环境设计内容,比如城市规划、园林设计、广场设计以及各种各样的雕塑设计,都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所以环境艺术设计属于对人们日常生活行为整体协调的一种设计引导,属于一种对人们生活的综合设计。

阿纳森在巨著《西方现代艺术史DD绘画、雕塑、建筑》中, 把偶发艺术的创立者阿伦.卡普罗称为环境艺术的创立者。许多现代设计家、艺术家把环境艺术同西欧、北美城市的公共艺术或街道艺术有机联系起来。认为环境艺术是指与环境有关的环境雕塑、绘画等造型艺术, 其实这样去理解人类的居住环境是达不到提升环境艺术质量的, 环境艺术是广义的具有多种不同层次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学科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了城市及地区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园林、广场等公共空间设计、景观设计、雕塑、壁画等环境艺术作品设计以及室内设计、设施设计等。它是人类生存环境中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设计,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协调设计,又是社会和人类行为的设计和引导,是指回归人们生存环境的各系统工程的综合艺术。

1.2环境艺术的表现意境及媒介作用,环境艺术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表现层次。

1.2.1环境艺术所表达的不同意境

人居环境中由于经济、商业、休闲娱乐环境给人们创造了充满生活情趣与活力的空间环境,这种空间环境更多的是人与环境互动共同创造的。人居环境包括自然环境,这种自然环境是向居住在该地区人类传递着自然信息的特定环境, 它包括山川、空气、阳光与水。在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中,人本身的素质与自身的生活经验、审美观点、审美情趣以及对环境的判断力有内在的联系。只有在这三个表现层次上达到统一,才能使人们在心理、生理上得到享受。

1.2.2 环境艺术的媒介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环境艺术的媒介作用, 这种媒介作用一船容易被人们所疏漏。也就是通过环境艺术的作用使居住在某一特定环境的人与某一特定的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连动、相互感应, 人与环境产生共鸣。它不仅仅是视觉方面、也是功能方面的、从精神到物质方面的。我们祖先在城市选址中已经选择了具有临山、择水、明媚的阳光、清新空气的地区去建造自己的乐园, 以达到天人合一。人们可以在自然的保护下去尽情享受大自然, 相反破坏大自然也给人带来灾难。

2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个性化

环境艺术的个性化设计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还能展现出一个设计者凭借着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而逐渐形成的设计风格。可是有时候由于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采用的是隐喻性的表现手法,导致环境艺术设计者所设计出的艺术作品的个性化表现的并不是十分明显,所以需要我们经过细心观察和仔细琢磨才能发现其中别样的“美”。其实,只要我们常常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就会发现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表现在很多方面,本文我们将主要介绍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环境艺术的个性化设计是一种强调外界环境和人们生活之间的协调关系,讲究艺术与科学互相结合的艺术设计方式。环境艺术设计包括很多环节,有时甚至连一件艺术品的摆设都要经过仔细考虑。所以,每一位优秀的设计者在进行艺术设计的时候,都会把业主的设计想法加以润色,然后利用相关的方法进行艺术处理。另外,在这个极具个性的环境艺术当中,在进行个性化设计时,我们还应该坚持改善环境、尊重自然的设计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争取为绿色艺术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因为如果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对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和拥有的自然资源进行毫无节制的破坏,最终会造成我们的生活环境渐渐恶化,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地球的毁灭。

(2)提高空间的使用功能。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的环境艺术设计所涉及到的领域越来越广。环境艺术的个性化设计不仅注重环境质量,还在艺术和技巧等方面具有其独到之处。在当今社会中,在进行环境艺术的个性化设计的过程中,融入环保意识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另外,环境艺术设计者在进行艺术设计时不仅要注意环境与艺术品的协调性,更应该尽力满足业主的实际需要。而环境的空间使用功能会因为不同业主的个人习惯和工作性质的差异而有所区别,即使是相同的空间,采用了不同的设计风格,空间的使用功能也会有所差异。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进行科学的空间规划,采用最有创意和实用价值的设计风格,在提高空间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展现出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