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笔记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4: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工电子技术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您好!
首先向您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对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来阅读我的求职材料表示忠心的感谢。
早就在校期间看到了贵公司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和优异的业绩,非常希望能够加入到贵公司供职。之前我已经在贵公司实习过,贵公司的良好的管理和优异的业绩深深的打动了我,我在实习回去后感受良多。
在我即将毕业时,我想到了贵公司,想到贵公司来谋求一份职业,一方面是考虑到贵公司的良好的形象和业绩,另外一方面也是考虑到我自己的个人条件也算不错,斗胆向贵公司写出求职信。
揣着梦想,自己即将踏出校园,在纷繁的市场中苦苦地追寻着人生的新起点。深信学校外面必定是一个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的世界。它包含着的不仅仅是机遇,更多的是挑战。深知,机遇总是垂听有准备的人,充满自信的自己并非无备而来。追忆大学的得与失,却也无怨无悔。求实的自己明白把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更重要。我将以谦虚,诚恳,自信的态度面对待工作,生活中的得与失,努力使自己在企业的舞台上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我是xxx学院xxx届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我严于律己,宽于对人,逐步完善自己,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还自学许多课程。在一年一度的实习和设计,我加强实践动手能力。我在第二专业方面,自学应用电子技术,并取得了家用电子产品维修中级,高级办公自动化证书。此外,还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一直在校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试验室协助管理试验室。凭着对电子技术的兴趣,熟练掌握了一些电路和试验仪器的知识,如示波器,计数器,函数发生器的使用与维护等。在英语方面我一直在加强学习。
在学习的同时,深知独木难成林的道理,与同学融洽相处,协作共事是的校园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校期间一直担任学院宣传部委员,自信具备了协作素质与团队的精神,愿作为企业集体的一员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在如今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我所见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真诚地希望加盟贵公司,我定会以饱满的热情和坚韧的性格勤奋工作,与同事精诚协作,为贵公司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我渴望一份良机,为贵单位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求更大的发展良禽择本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尊敬的领导,雄鹰展翅急需一方天空,良马驰骋尚待一方路径。贵单位所开创的业绩和远大的开拓前景我仰慕已久。深信我会用自己勤勉的汗水与同仁一道为贵公司的锦绣前程奋斗不息,奉献我的年轻的热忱和才智!我真诚希望成为其中一员。
我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过去的成绩已成为历史,未来的辉煌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创造和实现。在这斑斓多彩,日新月异的年代,只有高素质,高质量,高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相信你的您的信任和我的实力的结合将会为我们带来共同的成功。蒙阁下抽暇一顾此函,不胜感激!
谢谢!
篇2
关键词:技工院校 电子技术应用 毕业设计课程
以往技工院校电子专业的课程大多是以学科体系为主,所讲授的知识比较分散,基本没有体现出整个电子产品设计制作的工作过程,在教学上已经远远滞后于企业对毕业生的技能要求。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提升教学质量,笔者学校从2009年开始在电子专业高级工毕业班开设了毕业设计的课程。对于技师学院的学生来说,经过4年理论与技能的学习以后,完全具备实施该课程的技术水平。通过几年的课程实施与不断改进后,该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既提升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以下是课程具体实施的6个环节。
一、课程的策划
笔者学校毕业设计课程安排在高级工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安排的课时为每周6节课,采用小班化教学模式,即安排一位指导老师辅导不超过30名学生,以保证毕业设计作品的质量,并确保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辅导。在指导教师的选择上,学校会安排一些有企业工作经历与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来担任,以保证教学质量。毕业设计形式采用实物作品与论文相结合的两种方式,既考察了学生的技能水平、理论知识水平,又通过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技术上的归纳总结能力。
二、课程实施场地与时间安排
在课程实施与指导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安排好合适的场地与设备给学生,引导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或者上网查找资料。在教学实施的场地上,白天正常课程的6课里面会安排每30人一个实训室给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同时在实训室里提供必要的工具与仪器设备,例如电烙铁、万用表、示波器、电脑等,也允许学生自带工具与笔记本电脑进入实训室,尽量为学生提供良好便利的制作场地与条件。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每周6节课的时间对于学生要完成毕业设计来说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也把晚上的时间利用起来,在每周的晚自习时间里把实训室也开放给学生进行毕业设计。
三、分组与选题
第一天的课程先安排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选题,原则上规定每个小组不超过3人。分组以指导老师意见与学生自我组织相结合,最后得出分组名单。选题是实施毕业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给学生安排好合适的课题,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既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难度要适中,又要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去制作。笔者学校一般会由指导教师提供20个左右的课题供学生进行选择,考虑到学生技能水平的参差不齐,因此在课题难度上会按照20%属于高难度、50%属于中难度,30%属于低难度来组合。
四、制作过程与教师指导
在学生分组完毕和选择好课题以后,就要开始设计方案了。毕业设计方案是整个毕业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该教学环节上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每组学生都要把完成的毕业设计方案提交给指导教师进行审查,指导教师在审查以后再给出技术指导意见,然后把意见反馈给学生进行修改,学生修改后要再给指导老师进行审阅。
确定了设计方案以后,接着就要求学生列出元器件材料清单与采购计划。一般来说一些常用的电子元器件与材料,只要学校有的都会提供给学生,但是有些学校没有的材料,学生就要自己到电子市场或者在网上进行采购。指导老师在学生制作与调试电路的过程中也会指导学生解决一些技术上的疑难问题。毕业设计的主体还是学生,必须要让学生自己去做,在学生遇到困难以后,也要尽量让他们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起到引导督促和技术指导的作用。在毕业论文写作方面,由于学生都没有写作论文的经验,因此指导老师要对学生讲授论文写作的流程、格式与方法等知识,同时可以给出几篇范文给学生参考。为了鼓励学生写好论文,指导教师也可以设立论文优秀奖来奖励论文写得好的同学。
五、作品演示与现场答辩
课程实施的最后一周,就要进入作品演示与现场答辩的环节。学生既能会做项目,又要把技术要点说出来。在该环节,笔者学校组织包括指导老师在内的5名教师担任评委,给每组学生的作品打分并现场对学生进行提问。首先由每个小组的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作品,并由学生通过PPT来介绍作品的结构、工作原理、具体功能和收获感想等。然后由评委对该组的学生进行现场答辩,考察学生的技能和理论水平。在答辩现场也会安排本专业的其他学生进行旁听,从而让现场答辩起到公开示范的作用。
六、评价与反馈
在每个小组作品演示与现场答辩环节结束以后,各评委会根据毕业设计作品的功能、技术难度、学生的答辩表现等给每组学生进行评分,然后由评委对毕业设计作品进行现场点评,给学生提出技术上的改进意见。学生评分表由三个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分,课程的总成绩就由这3部分成绩综合起来。当所有小组都完成演示与答辩以后,指导教师现场宣读分数,并对每一个小组学生的表现和作品质量进行评价。
毕业设计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可以把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由以前的“要我学,要我做”改变为“我要学,我要做”,并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增强了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引导学生向更高端的技术领域进行探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主动收集信息、小组合作与沟通、学习和自我探索完成工作的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过程,使技校生熟悉整个电子产品设计制作过程,掌握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即将踏进社会的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润华.技工院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教学初探[J].职业,2014(30).
[2]汤光华,伍礼杰,曾春霞.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设计“九步循环指导法”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 2009(6).
[3]杨碧石.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化教学模式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7).
篇3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 运用领域 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a)-0101-01
在信息化的现代以及国家经济发展和进步是以电工电子技术作为基础的大背景下,每个国家都将发展重点放在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上。只有发展好电工电子技术才可以更好的推进科技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增长,因其在提高生产率方面的显著效果电工电子技术已在众多领域中被广泛运用。
1 电工电子技术的分析
1.1 电工电子技术的概念
电工电子技术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因其发展阶段的不同在每个阶段都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如在电工电子技术发展的早期,人们对电工电子技术的理解就是机械设备通过一些电力设施自发自动工作以此来达到提高作业率的目的;在电工电子技术发展的中期因为半导体的出现及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大大促进了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而使电工电子技术有质的飞跃的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出现及发展;在信息化的今天,电工电子技术就和计算机技术一样同样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硬件和软件:硬件就是以半导体为主的设施设备,软件主要是指在设备运行时需要执行的程序;正是这因为两部分的配合电工电子技术才可以提高作业效率。
1.2 电工电子技术的特征
电工电子技术最鲜明的就是其精细化的特点。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中,大多数的生产中使用的机械设备精度加工有限并且不能完全自动化,在进行工作的时候需要操作人员在旁控制来进行实际的操作,但是这些工作人员是需要休息的并且还需要支付薪酬;然而电工电子技术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电工电子只要保证供给电量的充足就可以一直工作并且不需要工作人员的操作大大提高了作业生产率的同时还降低了成本。电工电子技术本身是带有可控制芯片的,而计算机技术又是电工电子技术方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因此电工电子技术的运用不仅体现在生产方面,其他领域也都存在着电工电子技术的身影。
2 电工电子技术现状分析
2.1 电工电子技术不良因素
电工电子技术虽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进步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但是科学的发展永远不缺少障碍,电工电子技术的障碍就是理论说明少于实践经验。我国的电工电子技术发展的势头虽然让人欢喜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在使用电工电子技术的时候没有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效用。怎样利用电工电子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是促进我国电工电子技术进步的最大动力。
2.2 电工电子技术运用存在的问题
电工电子技术的显著的特点就是提供生产率,因此很多企业都希望通过对本企业内部进行技术改革全面运用电工电子技术,但是正是因为电工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现在的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型号优劣不同的电工电子设备,因此怎么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设备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有的企业因为效益的原因选择价钱低廉的电工电子设备但是这样又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生产率;有的企业虽然高额购进电工电子设备但是企业自身的生产作业线不能满足电工电子的设备的要求,其实就是生产线较为落后没有能力发挥最大的效用。
3 电工电子技术的多领域的运用
3.1 在电气领域的运用
在社会经济和企业发展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大背景下,怎样增加企业的利益是各个企业的的当务之急,因此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电气设备是有效措施之一。但是电气设备因其型号的不同、价钱的不同、质量的不同、使用方式和使用环境的不同都会对电气设备的使用和维修造成不同的影响。因此企业应加大对电气设备的管理成本,并且要时刻对电气设备进行监控和定期检查。这样做不仅能有效的避免电气设备出现问题的机会还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并且在为企业效益方面有显著提升。
3.2 在通讯领域的运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讯领域也在飞速发展,其中最大的助力就是电工电子技术。如今的通讯已经普遍使用3G网络同时还实现了无线通讯。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通讯领域的发展的每一个方面有存在着电工电子技术的踪迹。电工电子技术的是通技术的基础,没有电工电子技术的奠基通讯领域的不会有现在这样的成就。
3.3 在电力领域的运用
电工电子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在高压直流输电和柔流输电两方面: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电工电子可以使设备结构简化并且降低工程造价减少换流站的占地面积,利用电工电子技术的时候可以保证在输出电流的时候维持输出系统的稳定不会中断;至于柔流输电系统中可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3.4 在紧急供电中的运用
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安全保障就是USP紧急供电是否可以正常使用。紧急供电也是维持计算机、通讯系统以及不能中断供电的企业所具备和必需的一种质量高、性能好、可靠性强的电源。
4 电工电子技术的新技术预测
4.1 新型太阳能技术
科学家们预测在不不久的将来塑料也可以成为太阳能电池的一种。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和每个国家的大肆开掘,资源情况是每况愈下因此为了解决资源的问题科学家们发现只要将二氧化钛和一种能够吸收阳光的染料涂抹覆盖在塑料薄膜的表面,当接收到光源的时候染料吸收到的光可以刺激激发二氧化钛中的电子从而发电。而这种新技术主要将运用在例如:手机、笔记本等便携小巧的电子设备方面和电动车的车身以及安装在居民的屋顶以供日常生活的正常使用。
4.2 无线漫游技术
无线漫游技术主要是致力于解决无线领域混乱的情况。在无线领域中,手机通信、军用和民用无线通讯、局域无线通讯是各自在出厂时就设定好的频段里进行使用,所以各国的手机在本国内是可以畅通无阻的使用但是出了国就是不可以使用的了。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用软件替换硬件来达到国国通讯无障碍的目的。
5 结语
电工电子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自出现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其的重要性。电工电子技术不管是在科学技术方面还是在人们的生活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在众多领域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和电子相关的方面。电工电子技术当然不止只是在本文介绍的这几个领域有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电工电子技术会在科学技术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电工电子技术不仅仅是现在就对众多领域有着显著的运用效果,它的作用在未来会得到更好的利用以及取得更好的使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洪敏.电工电子技术的多领域运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1):294.
篇4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非电专业;教材选择
作者简介:邴丕彬(1982-),男,山东青岛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电力学院,讲师;李忠洋(1983-),男,山东枣庄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电力学院,讲师。(河南 郑州 450011)
基金项目:本文系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11年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050-02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高等院校理工科非电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它也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有关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与电工电子技术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今后从事本专业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包含“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部分内容,涵盖了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变压器、电机学等多方面内容。然而,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工和电子技术的信息量日渐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学科专业教学计划的改进,“电工电子技术”的学时数进一步减少。这种矛盾的出现,要求教师必须及时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验等不断进行改革与优化,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以便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庞大的信息灌输给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当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国内高校高级教育人才的不断引进,“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可以发现该课程的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从学生方面来看,“电工电子技术”毕竟不是这些非电类学生的专业课,部分学生认为所学的专业与电工电子无关,以后工作生活也不会涉及电工电子方面的知识,因此这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还有部分学生听说“电工电子技术”比较难,对学好这门课程缺乏信心,甚至有个别学生纯粹就是为了文凭而学习,这些思想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其次,很多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在理论教学中,往往只采用单一的讲授法,一味地进行枯燥的理论推导,这样就会使电学基础差的学生听不懂课程,逐渐形成厌学、怕学的心理,最终发展到不学的地步。在仅有的几个学时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往往也只是机械地模仿书本上的例题,缺乏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实验的环节,这样的学习过程,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脱离,达不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效果。陈旧的实验设备已经与新知识、新技术严重脱节,使学生掌握的实践技能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最后,由于各非电类学科的专业培养目标不同,人才培养方案中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和深度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因此,“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要求也将不同。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任课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自身应具备渊博的知识,尤其是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最终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门课程并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
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改内容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由电力学院电工教研室承担理论和实验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该教研室响应教改要求,从自身水利水电的特色出发,针对上述问题,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深入探讨,逐步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
1.教学内容
目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每年有几千名学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由于不同学科的专业培养方案不同,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讲授的课程重点和深度有所区别。因此,该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随着各学科专业培养计划的不断调整,授课院系必须首先和开课院系进行沟通,仔细研究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需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根据不同专业对电工电子的要求,对电路、电子技术、电机与控制三个模块进行有侧重地组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区别教育。例如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对“电”知识的要求更为广泛、更为实用,趋向于科普化,授课教师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就会更多地偏重于知识性和应用性,增加一些日常接触到的用电实例,刻意淡化电工理论的数学推导和计算过程,这样的处理就能够降低学习的难度,增强其知识性、趣味性,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电的相关技术及其应用,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培养“电”的基本素质。
2.教材选择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较多,学时有限,教学过程中要做到面面俱到是行不通的,因此必须突出教学的重点。这就对教材的选取有更高要求。目前,由于学时有差异,不同高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选择的教材也不尽相同。常见的比如32学时的课程可以选择秦曾煌的《电工学简明教程》,讲述的重点是与电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64学时的课程可以选择秦曾煌的《电工电子技术》上下册,该教材则要求学生能够理解重要理论推导过程以及延伸应用;此外,在教育部新的专业目录下, 部分专业的“电工电子技术”已经更改为48学时了。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根据自身发展特点,除了部分专业保留了32学时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安排外,在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学科中将学时增加到了48学时,如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消防工程等各类非电专业。在此前提下,如何选择一本满足现代课程体系要求、适应当前人才培养要求的少学时“电工电子技术”的教材,成为当前课程建设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鉴于此,电力学院电工教研室原教研室主任侯树文主编了《电工电子技术》一书,对传统电工电子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必要的综合和整理,使学生在较少的学时内能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理论框架和相应问题的分析方法。考虑到数字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该书还特别增加了数字电子电路的分析和应用等内容,获得学生的一致好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是专业学习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教师理论教学的水平能够直接决定本课程学生学习的效果。授课内容应该贴合现实生活,体现出“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的广泛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学到比较实用的知识。教师的授课形式应多样化:能够灵活运用语言和肢体表达,结合板书与多媒体等表现形式,加上学生的课上、课间和课后反馈,定时答疑等辅助环节,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更为有用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
(1)语言和肢体表达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配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将课堂内容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引导学生发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运用课本上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而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肢体语言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为有利的工具。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思考。
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需要有一定广度的内容扩展。比如,授课教师可以将课堂所授知识联系扩展为现实生活的实例,让学生明白学习这个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用在什么地方,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和认知。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现代科技,如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等离子体技术等高新科技,分析这些高新科技的发展与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点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电工电子技术”已经成为各个工程技术领域的基础,这样就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最新科技的发展动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动力。另外,还要让学生明白,掌握电工与电子技术对他们今后的工作生活将大有帮助。
(2)板书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板书是一种最通用的教学手段,是教师与学生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也是课堂信息的精华,具有直观、浓缩、强化、科学等特点。板书配合口授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好的板书应该主次分明,层次清楚,能强化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好的板书应该提纲挈领,言简意赅,有助于学生的视觉记忆,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便于学生记录笔记和课后复习。
板书要为教学服务,而教学却不能被板书所累。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被板书束缚其中,一板一眼,一招一式都受限于板书的内容和时间。如果教师围着板书转,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完成板书,那么把板书的“导”变成了“套”,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度”的概念,探求更适合于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的板书,使板书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
(3)有效利用多媒体资源。目前,随着国家对教育投资力度的加大,普通高校的教学硬件设备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很多教室已经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多媒体技术能够非常方便地用声音、图像、文字等方式直观和形象地向学生表达教学内容,一扫呆板的传统教学模式,能够强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教学效率,深受学生欢迎。授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新的技术成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多媒体教学作为传统教学方式的有力补充。比如在讲授电动机的相关控制电路时,就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这样既免去了教师讲授时泛泛而谈时的尴尬,又不会因为绘制复杂的图形而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几张图片、几段短片下来,学生感到好像亲身去了一趟电机厂,对电动机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4)及时获取反馈信息。随着课堂教学的进行,及时反馈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应答、观察学生的表情,课下还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据此及时对教学方式和授课内容进行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状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还可以采用许多新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如可以通过电子信箱、飞信、QQ聊天等方式和学生在线交流,使课程的学习与交流不仅限于课堂,这样就能够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畅所欲言,大胆提出教学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授课教师带着学生的期盼进行授课,自然能够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授课教师还可以在课后为学生配备适量的习题和作业,强化和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5)答疑成为教学环节的有力补充。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针对教学环节制定了完整的答疑程序,教师除了与学生面对面进行答疑之外,还鼓励采用集体答疑、网络答疑等多种答疑形式查漏补缺,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元,更多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渠道和学习资源。对所学知识不遗留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肯定的举措。
4.实验教学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也分为“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部分实验内容进行。电力学院的电工教研室专门配备了电工技术实验教师和电子技术实验教师与理论授课教师合作共同完成该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
一般来说,“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包含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两部分。其中,验证性实验指的是为了配合本课程的理论教学而设置的实验,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式,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如验证经典的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等。设计性实验目的是检验学生灵活应用本课程的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学生根据课堂学过的理论知识按照要求自主确定实验方案得出实验结果。从实践结果来看设计性实验的效果不错,学生不但从中锻炼了动手能力,而且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了对本课程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验教师应该适当地增加设计性实验的内容,挖掘学生思考问题的潜力,敦促其认真学习课堂理论知识。
三、教学效果
本文通过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从教学内容、教材选择、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等方面对教学改革进行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学时内扩充知识面,提高其实践创新能力。实践证明,学生非常积极地配合教学,并轻松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了非电专业“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兆龙.“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探讨[J].成功(教育),2011,(18).
[2]张雪辉,刘素贞,李华,等.如何提高“电工学”的教学质量[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Z2).
[3]赵丽欣,王建平,张勇,等.“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36).
[4]刘晓静,刘建平.关于电工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
篇5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创新设计;能力培养;教学手段
作者简介:任立红(1966-),女,内蒙古赤峰人,东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工电子中心,副教授;李晓丽(1980-),女,河南焦作人,东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工电子中心,讲师。(上海 201620)
基金资助:本文系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项目和东华大学“卓越工程师课程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066-02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列入中国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计划,[1]是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型工程师,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2,3]为适应东华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着力打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目标和面向未来的纺织类、化工类、材料类、设计类等工程行业对高技术创新型复合人才的需求,我们针对学校卓越工程师计划对“电工电子技术”这门工科课程的任务要求,结合不同专业做出相适应的课程创新教学改革,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和应用更深、更新、更多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打好基础。
一、课程设计思路及目标
“电工电子技术”是高校非电类理工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大多数非电类专业学生学习电类基础知识的唯一窗口。它包含强电、弱电的各个学科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同时,与各行各业的生产及管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随着科学技术及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日新月异,使得该课程具有新知识多、新产品多、新技术多、新工艺多的特点。因此,它是一门覆盖面广、知识面广、实践性强、适用性强、知识更新快的课程。它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有利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为培养学生独立的工作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细致踏实的工作作风、后续实践性课程的学习、生产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校非电类不同专业(含纺织工程、纺织外贸、针织工程及服装、纺织检测、服装设计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工程设计、高分子材料、生物工程、应用化学等专业),学生基础差异很大,各专业培养方案不同,对“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内容的要求不尽相同,如何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做出与之相应的课程设计值得探讨。目前,学校纺织品设计、轻化工程、高分子材料、环境工程等专业是第一批加入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相关专业。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我们结合不同专业做出相适应的课程调整改革思路,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进行了教学与实验的创新设计研究,力求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前提下,选择相应教学内容,组织课程,制定各自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课程设计、实验方案,改善课堂教学措施,提高课堂效率,创新教学手段。同时,最大限度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不仅重视理论基础传授,更要加强实验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训练,增强学生面向工程的现代化软件应用能力、实际电工电子电路设计能力、理论结合实际的实验能力、小系统设计调试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应用能力,着力提高工科类专业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教学手段的创新改革
“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难点主要在于三个方面:知识面广、学时少、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就教学内容而言,64学时的课程涉及面广,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普遍存在一些知识内容方法复杂、过程繁琐、依赖经验的现象,对于初学电路、缺乏经验的低年级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有不少学生中学就很少学习物理,更有很多学生仍存在严重的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学习方法有问题,不能从系统概念和应用角度理解电工电子的基本概念定律,而是依旧依附于教师手把手教给一些解题技巧、埋头在细节问题的分析计算上。因此对于上课教师来说,如何把控教学很有难度。如何处理学时有限与知识内容广的矛盾、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矛盾等,都是在本课程教学实施中必须充分重视和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力争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广而博”的知识中选择、重构合理的教学内容,同时顺应时代潮流,紧跟相关行业的技术发展状况,可以使学生获得有关电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电路分析和电路设计的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融合的能力,提高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为后续其他工程类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科知识融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成为复合型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电工电子技术”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加强实验室建设,重视实践环节始终是“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针对卓越工程师计划,我们尝试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实验条件和实验模式,增加虚拟实验、开放性实验、综合实验、小系统制作等,力图大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技能、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1.凸显绪论课教学与章节概述的重要性
“绪论”教学是学科教学的开端,是学生接触电工电子知识的第一堂课,有其独特功能。这功能表现在“启动”、“启发”和“激发”等3个方面,具有创意的新课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和动力。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在绪论部分引入尽可能多的与本课程相关的知识内容;结合新器件、新产品、新软件的不断涌现,介绍与本课程有关的产品的最新发展;阐述清楚本课程与学生所学工科专业相关课题的关系,告诉学生本课程在其工科专业学习中的地位,引发学生从思想上对学习的重视,启发学习动力;通过图片、小产品、实际应用小电路、视频等丰富多彩的展示,体现课程与生活的关联,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章节概述尽可能体现前后章节不同内容的内在衔接,比如交直流衔接、单相三相交流电的衔接、模电数电技术的衔接,使学生的学习一直处于逻辑连接状态而不至于发散,更能使学习的知识尽可能系统化。
2.创新讲课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活动的主题,要用生动精练的语言、灵活的思维和循序渐进的诱导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理论和实际充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板书、多媒体演示、EWB虚拟实验设计演示、课堂小测试、重点问题课堂讨论等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任务感、责任意识,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实践证明,教学手段从单一满堂灌形式向多样化传授方式发展,可提高学生出勤率,调动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学时少而内容多的矛盾。
3.不断修正丰富多媒体课件
通过多媒体手段、EDA技术等来化解课时少内容多而学生基础差异明显等矛盾。把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信息完美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效率,最大化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合理使用课件,将板书和课件有机结合,顺理成章。综述性内容,提供丰富的信息及连接,便于预习、复习、整理;对推导性、图形转换等环节,板书必不可少,首先使用板书讲清电路分析思路,对电路转换则让学生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地将电路分析透彻,之后再借助多媒体生动演示一遍,不仅再次为学生梳理思路,同时也对分析推导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结论性陈述加以整理和总结,方便以后的复习。
4.将EDA仿真软件引入课堂
针对学时缩减与内容剧增的矛盾,我们的解决思路是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将EDA仿真软件引入课堂,提升学习兴趣,直观感受基础理论和概念。在教学中使用仿真技术,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仿真虚拟实验的过程,从构思、建设调试到出结果,使理论知识与计算机实践能力完美结合,也是工程师的必备技能。诸如交流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波形的产生过程,通过虚拟实验,设计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的实验效果,同样丰富到教学课件中,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情景快捷地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来。
除了EWB虚拟电子实验台,还可以丰富MATLAB在电路分析中的使用、FPGA在数字电路设计分析中的使用,大大丰富学生们的学习经验。
5.增加电工实验
在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二者关系时,我们明确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此不仅增加实验室虚拟实验的机会,多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加大实验力度,还增设小系统设计环节,加强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科设计素养。
6.逐步完善模块化教学
为提高效率,在有限的课时完成相应的理论讲述、实际应用分析,努力完善一些模块化教学实验,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在理论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考核强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实验内容、实验条件等方面予以倾斜。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基础差异,可以适当增减教学内容、难易度,并通过自学、课堂讨论、网上互动答疑环节、实验室实验验证等不同授课方式完成教学,进而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性和研究性的学习。
三、教学实践的改进措施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切实保证课程目标的具体实现。
一是修订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精选基础内容;删减细节问题的定量分析计算;加强应用系统概念和电路、器件的外部特性及其应用;增加实际应用型内容。
二是为了配合实验教学,编写出版了课程教材《电工电子学实验》,并将实验拍成录像存放在网站上,便于学生实验前的预习和学习。
三是建设网上教学平台,增加教师与学生沟通渠道。建立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网站,其功能有:承载上课的教案,供学生下载和复习用,把学生从上课抄笔记的重压下解脱出来,让他们上课更能集中注意力听讲和积极思考;开辟讨论角,鼓励学生网上讨论问题,相互讨论、与教师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这种学生自学、复习、自测、讨论、教师答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的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四是逐步完善教学资料,授课中引入与课程相关的各类图片、动画演示、电教片等,以实例展开教学,增加学生兴趣,提升课堂实际效果,缩短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距离,提高学生设计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五是加强课堂互动。对于教学难点,并不刻意强调其难度、深度和要求学生掌握复杂的方法,而是着重讲清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配合简洁明了的例题、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分析、设计流程和方法。
六是改进考核制度。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是促进学习的方法之一。将过去单一的闭卷考试改为闭卷与开卷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设计与实验相结合的多元考试方法。这样既防止了学生平时不注重学习,期末突击的弊端,又全面考查了其综合应用能力。我们对考试的定位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脉络和重点,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学习的热情。因此,采取了多元化考核方法:课堂小测试;用PowerPoint制作一个课件;作业加分;课程结束后的相关总结小论文、小电路设计;期末考试。主要考核学生是否建立起一个扎实的电工与电子技术知识体系。
四、结语
在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教学实验实践中,卓越的效果从实践中得以体现,同时要求理论内容能够很好地服从实践。“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对于非电类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些难度,毕竟非电类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重视程度又不高。而在理论学时进一步缩减的前提下,如何增加实验要求、提高实验效果、增强学生小系统实际设计能力,还需要学生和教师之间积极配合。
我们力争在不断试验中重新定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特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探寻教学效果的突破手段,突出实验、实践环节的作用,从实验数量、内容、方法上有所突破,注重与工程实践的联系,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做中学、练中学”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和学习兴趣。同时努力依据专业组对我们的需求提升课程效果,并进一步总结修订完善。为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还要不断完善并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教高[2005]8号文件)[Z].
篇6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分析改革发展
1引言
“电工电子技术”是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在高校是工科类专业的必修课程[1]。现在高校都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这门课程的实验课程就成为一个更加重要的环节,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在实践动手的环节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2]。理论与实践高效地相结合,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针对当前课程特点和现时开展的实验教学所出现的弊端问题,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并给出一些改革意见。
2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现状
2.1实验内容传统单一,设备陈旧
传统实验陈旧单一,目前大部分高校长期教授传统的实验教学课程,电子实验以模拟和数字电子理论为基础,数年来学生学习的实验内容就是学习焊接技术,以超外差收音机电路板作为操作对象供学生锻炼动手能力,更深一点的学习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制作PCB电路板。电工实验模块是以电工技术理论为基础,其实验项目是正反转电路和铣床控制电路,学习电路的工作原理后,进一步动手接线完成电路,最后进行调试并试电分析。实验内容简单,实验技能有待加强。实验项目大都是固定的验证性实验,大都提供详细的实验步骤,仅体现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设计能力有待提高。面对这样长达十年都没有进行更新的传统实验项目,在这样的实验环境下,非常不利于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采购教学设备实行统一招标,通常以最低报价厂家中标,一分价格一分货,低价格采购进来的设备质量根本无法适用于频繁的大学生课程教学。实验设备年龄都较大,实验内容也是固定的,常年只是讲解几个固定的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较少,加上一些实验测试仪器老化,调试困难,使学生彻底失去了本门实验课程的兴趣,限制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开发应用能力的培养,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2.2实验课程不受重视
学校针对电工电子实验课程的课时每年都在缩减,甚至将一些机电相关专业的电工电子实验课程直接削减了,而且学生在实验课程的学分占比也较小。所以,在这样的形势下,学生对上课也不重视,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来上课。甚至许多学生都不愿意动手操作,觉得实验课程不重要。所以,长此以往,学生对实验课程越来越提不起兴趣。最后,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后无法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3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
由于电工电子技术是电类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学生大部分时候接触的都是理论课程,所以学生对实验课程会觉得很陌生,动起手来很笨拙,觉得操作起来很困难,无法承受一点挫折。面对我们的焊接实验项目,很多学生无法独立完成自己的项目。而对于正反转实验项目,很多学生对低压电器和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觉得困难,从而影响了学生对实验课程的积极性。
2.4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
在中国填鸭式的教学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方式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先理论后实践。在理论课期间老师已经把实践内容详细地讲解清楚了,很多学生上课不认真做笔记,在实验过程中一出现问题就急忙去找老师解答。完全不会自主思考,自主查找资料。所以,当下大学生出现了这样的严重问题。理论知识运用得过于死板,过多地依赖于老师,使学生对本次课的实验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都认识不足,不能更好地理解理论教学内容,不能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
3.1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丰富实验层次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使所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今后的发展和需要,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都应不断进行调整和更新[3]。传统的实验项目如果太过陈旧就可以淘汰掉,例如我们现在应用的电子实习项目收音机的手工焊接,现在社会上基本不需要人工焊接技术,主要依靠的是机器焊接,电工实习项目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这个实验课程已经持续教学十多年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教学课程也应该得到更新。眼观社会的发展,部分高校已经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改革,开展了机器人实验课程,机器人课程具有涉及学科广泛、实践性强、探索性丰富等特点,机器人实验教学是必然的趋势[4-6]。教学机器人涉及内容广泛,学生可以自主编程操作机器人,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样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机器人的设计开发,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社会培养机器人技术方面的人才。
3.2更新实验教材
任何一门实验课程的开展都离不开一本优秀的教材,没有一本系统的教科书作为基础,学生的实验课程就无法正常开展。而学生对现有的实验书籍不够重视,上课基本不带教科书,课前更不会去预习、复习,学生只是上课听听老师讲,看看PPT课件,然后基础性地完成实验项目。原因是实验教材很多内容与实验项目无关,书籍厚重繁冗,提不起学生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应该结合我们的实验课程总结归纳出对学生有用的实验计划,根据计划认真完善实验教材。
3.3建设专业的实验教师队伍
纵观高校的实验教师,由于实验教师不被重视,所以实验课程的教师也就被定义为低学历低能力的范畴,很多高校的实验老师并非科班专业出生,而且很多就教师自己在应聘到实验教师岗位之前并没有接触过实验课程,所以在教学生之前也是现学现教,学生只要问一些深度专业问题,老师都无法解答。所以建议高校给实验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组织教师到企业学习具体的工程操作,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同时,与企业进行合作,学校也可以邀请企业里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指导学生的实验等,以便学生能够结合实际工程情况进行学习,进一步理解教材当中的理论知识。
3.4开设创新性的实验课程环节
创新、开放、共享是信息时展的显著特征和重要理念,也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工与电子实验教学课程应该选择传统与新型课程相结合,两者不能摒弃哪一个而独立存在,作为教学课程,我们不同于企业产品开发,要不断地更新产品来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用基本的传统的知识来告诉学生社会的发展情况,新型知识点离不开传统的基础原理。所以在保留传统试验的基础上增添一些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时代课程,避免学生在进入社会的时候面对新世界一概不知。同时,通过增设创新性的课程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模式。创新性课程不是固定不变的,学生可以自主设计或者团队合作去完成一个作品。这样的一门课程完全是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只要学生参加并完成自主设计的作品就可以得到学分,没有严格的评分标准,主要是为了发散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轻松而又愉悦的上课环境。
3.5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创建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
现在大部分高校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只注重科研不注重教学,乃至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只会照本宣科,把上课当作任务,一味地一个人上课,不和学生互动交流,学生面对老师也是觉得老师高高在上,不懂也不提问。为了能让学生感受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时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如可以问学生,你们用过收音机吗?收音机为什么能收到电台?为什么收音机收到的电台是有限的?几个简单问题便让学生产生好奇,接着他们会动脑筋思考,涉及的知识点便会一个个呈现在面前。
篇7
关键词:信心;兴趣;方法;实训评价体系;专业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38-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系统的日益复杂化,电子电工实训课从内容到形式都将发生深刻变化。目前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普遍存在与工厂脱节的现象,在企业只需几个月就熟练掌握的技能而在校学了二三年却依然不会。为此,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增强自身竞争力是实训教学改革重点。本文结合电工电子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情况,提出了相关的改革措施,以便使电子电工实训教学体系逐步趋于系统和完善。
一、电子电工实训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专生基础普遍较低,很多职校实训课主要以基础验证型实验为主,教师主要指导学生根据理论课所学的原理,按照教科书上的操作步骤,进行记录数据、书写实验报告。加之学校配备的实训教学设备陈旧简陋,配套数量较少,多个同学共用一台设备,实训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此外,实训室里有各种设备的阻挡,课堂纪律的把握比较难,讲课效率低下。因此,这状况造成了实训内容与实际工作或生产的技术要求相距很大,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驾驽于实际运用的能力差等问题。
二、重振学生学习的信心是教学的前提。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它是学习得以持之以恒的保障,是学习的动力源泉。为此,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中专生来说,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信心是首要,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的原因是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不认真学习,贪玩或学习方法不科学、或因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无心向学而荒废学业。所以,很多中专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多是在批评与被遗弃中走过的;有一些成绩时,得不到家长、同学、老师的肯定和关注,没有学习的荣誉感、成就感。为此,职业教育可以从这方面入手。
(1)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爱护和鼓励,让学生感到老师心中有他。即使是些小的成绩,有些小好转也应以表扬。例如面对一个常常迟到的学生,今天如果来得比昨天早,虽然还是迟到了,我们还是应该表扬他比昨天有进步。尽量少骂和批评,多一点关爱之心,肯定他的成绩让他感受到进步的喜悦,达到逐渐打开学生心灵之窗,拉近师生的距离,为师生的心灵沟通、教与学架起桥梁;即使批评也应以一种学生能接受的形式。
(2)多举例一些本校甚至本专业一些成才的实例,让他们知道来到这个学校读中专也是能成功的,不一定比考上高中的同学差。如我校本专业的11级(2)班的朱某和徐某因努力学习被学校免试推荐上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再如11级(1)班的学长张某,现在在北海市的两个冷冻厂上班,工作轻松,就是看机器,有故障就解除,没事可以休息,一份工作二千多块钱,这样一个月就能轻松拿到五千元左右的工资。而且经过学校的调研,目前,整个北海市有九十多家冷冻厂,其中很多厂都缺电工专业人才,让学生知道读本专业的就业前景是可观的。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本来就不爱学习的孩子们喜欢上学习这门课,首先得让他们喜欢上你。你如果想让孩子喜欢你,光傻呵呵地爱他们是不行的,你还要注意走进他们的世界,爱他们之所爱,至少也要关注他们之所爱,和他们取得共同语言,否则他们对你的爱就很可能不领情。
其次,让孩子们喜欢上这门课程。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少讲或不讲理论太深的内容,多动手,少理论作业,充分发挥这类学生爱动手、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如在第一学期中《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通过带领学生制作简单而又有趣味功率放大电路,把学生的精力引到小电路的制作上,尽管作品只要能把声音放大,甚至只有尖叫刺耳的噪声,对于他们来说,都能看到他们成功的喜悦。在这种成功带来的的时候,可以教学生进一步辨识元件,元件好坏判断,根据原理图制作成印刷图进而讲授电路工作原理、制作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最后,表扬制作成功的,指导修复未成功的;创造条件让每位学生都制作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适时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重要保证。
作为实训指导教师,在实训第一课,就要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教育。校园安全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教学安全是校园安全里的一个重要环节。与其他专业实训相比,电工实训由于其专业性质的特殊性,学生常常需要处在交流220v/380v的强电环境中,而中职学校学生大多年龄在15--17岁之间,他们对电充满好奇,很多学生由于缺乏安全意识或因操作不规范而发生一些意外危险,所以实训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稍为不慎,便会造成重大教学安全事故。
其次,使用直观演示法,是学习效率较高的方法之一。如各种电工安全工具、仪表的使用等内容时,指导教师应边讲解边演示,力求对每一种工具、仪表的使用方法熟练地做出正确、完整、规范的直观演示,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在演示的过程中,对于简单的操作,指导教师只需要演示一遍,对于复杂操作,在教师演示结束后,还可采取个别学生模仿演示,多数学生观摩的形式,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过程。当学生在模仿演示中出现错误时,指导教师要纠正错误,并提出注意事项。为提高示范操作的效果,指导教师还可使用电化教学或多媒体课件教学。
项目教学法是电子电工实训课使用最频繁的方法。把项目教学法应用于中职电子电工实训教学,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教学时,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运用知识与技能,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做出选择,充分调动内在动力,教师利用学生的优点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最后,实训教学中还要讲究以点带面,以老带新。在课堂实训操作分组上,学习好的、动手能力强的大约平均分配到各组,以能力强的带动能力差的;在课外成立电工服务兴趣小组,以高年级的带动低年级,使专业内形成精英带动后进,形成良好的学风;通过对外服务,培养学生社会交际能力,专业能力、服务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收费艺术等。
五、完善实训课的评价体系是上好实训课的核心。
项目 配分 评分要素
4个电阻的测量(29分) 插孔选择(1分) 选择完全正确得1分,否则得0分。
档位选择(4分) 每正确选择一次档位得1分。
欧姆调零(8分) 每次测量前进行欧姆调零得2分。
操作方法(8分) 每次操作姿势、方法正确2分,操作姿势、方法欠妥0~1分。
读数(8分) 每次读数快准2分,读数准但慢或有误差1~2分,读数错误0分。
2个电池直流电压的测量 (11分) 插孔选择(1分) 选择完全正确得1分,否则得0分。
档位选择(2分) 每正确选择一次档位得1分。
操作方法(4分) 每次操作姿势、方法正确2分,操作姿势、方法欠妥的0~1分。
读数(4分) 每次读数快准2分,读数准但慢或有误差1~2分,读数错误0分。
交流电压的测量(8分) 插孔选择(1分) 选择完全正确1分,否则0分。
档位选择(1分) 正确选择档位得1分。
操作方法(3分) 操作姿势、方法正确3分,操作姿势、方法欠妥的0~2分。
读数(3分) 每次读数快准3分,读数准但慢或有偏差1~2分,读数错误0分
时间 1分 规定7分钟内完成得1分,超过规定时间5分钟的倒扣1分。
卫生 1分 实训完后,自觉整理器材及卫生的得1分。
实训课程的考核要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操作情况、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侧重技能方面的考核,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为了杜绝学生应付实训课,我们将实训课程考核分解为几个过程,细化成绩的评定。
(1)实训态度:把每次的实训课分准备和德育两部份。准备是前一个星期通过课堂教学把实训内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教师提前布置实验任务,让学生准备。上实训课前,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鼓励学生有备而来。德育主要考察学生的出勤和课堂纪律,根据签到以及课堂的情况打分,迟到、早退按照不同程度扣分。实训态度成绩一般占20%。
(2)操作:实验操作当堂打分,根据学生在实训室里的表现,主要包含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卫生情况。操作阶段的成绩一般占50%。 下面是指针式万用表的使用操作考核标准的一个案例。标准从操作、时间等方面都给以配分,在操作时,主要考查学生在高压情况下是否有用右手单手操作的安全常识,标准使学生对操作的要求一目了然。
(3)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考查学生实验总结和分析能力的依据,成绩一般占30%。
实训评价方法从学习态度、操作技能、安全文明生产等方面给学生做出了明确评分标准,学生在此评价标准下,可以对照评价标准规范自己的实训过程,明确自己技能训练的要求,确保实训过程的规范性,以及自身的行为习惯、操作技能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和提高。
六、教师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电子技术的发展非常迅猛,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理论,掌握新技术。专业教师应不定期到企业向有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专业技能;学校要组织多样化的教师学习形式,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相结合的模式,并鼓励教师面向企业,面向生产,直接参与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技术改造等,努力建设一支“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结语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基本上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的新体系,通过教学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水平及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学校专业方向的不断调整,电子电工系列实训教学体系的改革还将继续深入下去,改革的工作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戚新波.电工技术基础[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5.
[2] 沈龙明.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3] 李宏翰.心理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4] 唐德海.徐学.教育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
[5] 汪高法.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8,8.
[6] 张志云.电子技术实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8,9.
篇8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 考试改革
笔者结合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实际,积极探索,对课程考试进行了改革,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电子技术基础的考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考试内容不合理
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更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这种狭隘的考试只是考查学生死记硬背课堂笔记和书本内容,而多数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临时抱佛脚”学习。
2.考试形式单一,忽视动手能力的测试
一般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主要是填空、选择、判断和计算、简答等题型。传统的考试方式把知识的灌输放在首位,而忽视技工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及实际情况。
二、考试改革的实施
1.考试方式改革
科学的评价体系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面的考查;二是考核形式的多样化。全面的考查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考查。精选理论知识,降低理论难度,尽量删除繁琐的理论推导及部分过时及用处不大的理论知识,辅以必要的定量计算。例如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通过合理选择静态工作点,正确选择电路参数,直观、全面地了解放大器的工作情况。但是图解分析法在生产实践中几乎用不上。因此可考虑把图解分析法的内容简单介绍。再如数字电路中各种触发器电路的内部结构及原理,也可以不作深入学习。因为在生产实践中,各类触发器都有相应的集成电路,只需熟悉各类触发器的逻辑功能触发条件及集成电路外引脚的使用即可应用。
(2)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查。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在实践中能力的培养。在考查中,可以通过实验、课程设计、电子小制作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仅能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而且能丰富和发展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使之转化为更高层次的经验、技能和技巧。例如;在学习了整流滤波电路之后,可以带领学生为自己的小家电做一个直流电源,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电路,掌握电子制作的一般方法和技巧,从而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如在介绍了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后,可以要求学生做一个自动水位控制电路等。
(3)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目前许多学生即使对实验的电路能够组装成功,也不能分析电路的原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思维单一、不灵活,更谈不上发挥他们创造力,往往只适合于搞维修之类工作,却难以适应学生向电子电路开发方面发展的要求,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电路的思维,主动吸取知识,探索未知领域的创造性,提高自学能力。
如图1在分析RC正弦波振荡电路功能时,要把握三个原则,第一,先单元后系统。第二,先静态后动态。第三,先放大后振荡。分析步骤分成8步走,逐个击破。分析步骤过程如下。第一步,VT1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第二步,VT2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第三步,两极放大器组合Ui和U0同相;第四步,Rf的负反馈调节两极的Au两极放大电路系统更加稳定;第五步,合成一个标准电压放大器;第六步,RC网络的结构特征幅频特性、相频率特性RC的选频特性;第七步,RC形成正反馈网络;第八步,满足振荡器的所有条件。最后得出整个电路是振荡器的结论。在考查中采用启发式,多提问学生,单元电路功能由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单元组合电路功能由老师先提出几种结果,学生进行判断分析,系统电路由老师指导学生分析。这样有利于开动学生思维并激发其创造性,并能灵活应用所学专业知识提高分析的能力。
技校学生电路思维分析能力,要从学生在学习入门的时候就要抓起,循序渐进。这种思维分析能力如果形成,就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自学能力就被逐渐地培养起来。学生离开技工学校后主要依靠自学来获取知识,在碰到新情况时才不会茫然不知所措,才能开拓思维。
考核的形式可分为以下六种:
一是口头提问。平时课堂上每次复习旧课时可以采用此方式当场记分,起到巩固作用。
二是书面作业。通过作业去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时纠正散漫的学习态度。
三是课堂练习。课堂上做练习可以调动起学生全程学习的积极参与性,勇于表现自我。
四是阶段测试。学习完每一个项目后进行测试,可以使学生重视每一个知识点,能够更全面地进行学习,避免平时不学习、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出现。
五是学生考试。在一题多解或以应用性、方案设计题型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题类型上,可以采用开卷的形式。如实践能力可采取现场操作形式进行考核,而对综合能力可采用写调查报告,写实习报告等形式考核。这些方面要求学生查找大量的数据及公式,不需要死记硬背。
六是闭卷考试。闭卷考试的内容以基础性题为主,精选理论知识点,同时也要涵盖了强电、弱电的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并且引入新的知识点。例如,机电专业的电子技术可引入可编程控制器(PLC),供电类专业可引入晶闸管的应用等。
2.考试评分方法改革
传统的计算方法是将平时表现分和期末考试卷面分两个部分综合为期末考试成绩。但这种方式容易使部分学生平时不学习,“临时抱佛脚”。因此对期末总评成绩的组成进行了改革,见表1。
三、考试改革的效果
通过考试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由于总成绩的各组成部分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这样的考试改革较全面客观,显著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新龙.电工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篇9
关键词:职校教学 电子电工 行动导向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287-01
行动导向教学法,简单的说就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以任务或行动为主导进行具有行动性、针对性的教学,其主要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能更好的适应未来就业职业中所具有的抽象性、复杂性,即通过行动,使学生在独立学习中掌握电子电工的专业知识,进而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合理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是前提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每个环节都是教师所必须关注和重视的,为此,为了更好的发挥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价值与作用,教师就要合理地实施行动导向教学的四个环节。首先,课前准备环节。在电子电工专业教学课前,教师就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即用多媒体等设计课件、进行教学任务和学生组内分工合作行动的设计、准备好相应的教学设备和材料。其次,下达行动任务。即以简洁明白的语言去对新课进行陈述,将包含主题、注意事项、时间等内容的任务进行下达。然后,完成任务。这一阶段是行动导向的主体所在,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组织学生去掌握相应的行动思路,之后教师再按照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小组划分,使学生有时间、有条件的在组内进行分工合作,进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最后,成果展示。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作品进行讨论和评价,找出其中的不足和优点。在传统电子电工教学中,实验与实都是安排在理论教学之后的,这样不仅会延长教学的时间,同时还不利于挖掘学生的智力与能力,而行动导向教学法则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些不足。例如,在教学“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的时候,教师在课前就要先将班中的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并选出组长,之后再下达学习任务:第一,先阅读教材,熟悉二极管伏安特性的电路图;第二,安排各组按照任务步骤拼接电路,记录相关数据,做出特性的曲线图,再进行作品展示。最后,教师再比较学生的作品,给予学生及时而客观的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进行反思和总结,进而实现专业素养的提升。在这节课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都发生了转化,前者变为了课堂的主体,后者则成为了教学环节中的指导者、组织者,而且,学生也在激发了兴趣的同时,增加了电子电工学习的自信,促进了创新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2 丰富行动导向教学方式是关键
首先,项目教学法。将一个独立的学习项目分配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提升搜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和评价项目的能力。具体的过程为:在布置任务之前,教师要给学生布置相应的预习题、思考题等,让学生有方向的去搜集资料、发现自己的问题,在上课上,教师还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提问和检查,并创设电子电工情境,引导学生处理好教学与笔记的关系,实现手脑并用。再借助教学评价环节,进行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将遗忘了的规律进行及时复习和反馈,实现专业素养的提升。其次,模拟仿真教学法。这一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学环境和手段为目标导向的,其主要分为模拟设备教学和情境模拟教学。前者主要是借助模拟设备来支持教学的,其在电子电工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给学生带来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还能有效地降低教学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危险。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Multisim电子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相应的仿真教学,像是在学习“三相交流电路”部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借助仿真软件来设计和完成三相负载三角形连接的教学实验,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认知与三相四线作中线相关的知识,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还能有效地节省电子电工教学资源。而后者则主要是指对一个场景的模拟,这些模拟的场景与实际场景具有相同的功能和作用,只是学生的活动是模拟的,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在与社会企业氛围相同的场景中培养就职适应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3 开展技能实训行动导向是保障
实训培训是职校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将电子工教学的好,教师就要积极地在实训中贯彻行动导向教学法。首先,行动导向中训练学生的实际测量能力。例如在学习“借助万用表来判断电容器失效、漏电、断极”的时候,教师就要训练学生去实际操作万用电表,对集成块阻值进行测量,并通过各种测量的训练,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取感性与理性的认知,认识和熟练运用何种电子零件。其次,行动导向中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故障了的录音机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像是让学生打开录音机去寻找左右声道的位置,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的实现在电位器的碳膜层上进行酒精擦洗,以此来排除音量关不上的问题。之后,再进行问题的分析,考虑到是不是因为电位器使用的时间太久,而使得碳粉缺少的缘故,在实践操作后,电位器功能恢复正确。像这样,在行动导向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的培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充分发挥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价值,使学生实现操作技能的提升。
4 结语
总而言之,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校电子电工的合理运用,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电子电工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可以说,对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必定会更进一步地促进电子电工教学的改革,使我国职业电子电工专业迎来更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篇10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进入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这一时代改变着人们交流、学习、生活、工作、娱乐方式的每个方面,也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媒体网络以其强大的功能和优势,展示了美好的数字化乐园,也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化时代的改变要求教师彻底重新思考怎样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怎样给学生提供同样的激励。基于信息化时代的教学对象、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都在发生巨大的转变,而这场变革的核心就是教学模式的创新。
2 信息化时代的翻转课堂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提供以微课程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1]。通俗地说,就是传统上在课堂上做的事情改为在家里做,传统上的家庭作业则在课堂完成。翻转课堂打破了教学常规,将课堂时间进行了彻底的调整,教师的角色发生巨大的变化。
翻转课堂有助于差异化教学 在传统课堂中,学生在“流水线”上接受教育,所有学生都学习同样的内容。但学生的学习情况参差不齐,并不是所有的学生来到课堂时都做好了学习的准备。有些学生没有必要的背景知识,有些学生对课程主题不感兴趣,也有些学生对现今的教学模式感到失望。教师要对全班50多名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无法实现的。
而在翻转课堂之后,学生观看视频,自行安排学习进度,并问出恰当的问题,教师只需提供专业的反馈。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是帮助学生,而不是传递信息,这使真正的差异化教学成为可能。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大多数时间在教室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可以对每名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在课堂开始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解答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学习任务,有可能是做实验,有可能是探究性活动,也有可能是定向问题解决活动,或是一次测验,在一堂课上学生完成的活动通常不止一种。翻转课堂足够灵活,可以让缺勤的学生不再落课,让能力各异的学生变得更加优秀。
翻转课堂能教会学生承担自己学习的责任 在传统模式教学时,学生只是“坐着听课”,等着教师告诉他们该学什么,如何去学,什么时候去学。有了翻转课堂模式,学习的责任就落在学生身上。由于所有的课程内容都是预先录制下来的,有需要的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直到理解其中的内容。他们能以适合自身的节奏学习,并可以帮助他们做好时间的管理。学习再也不是强加在他们自由之上的枷锁,而更像是一种等待探索的挑战。教师开放对学习过程的控制,由学生自己接手,学习成了学生自己的事情。
翻转课堂有助于建立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 在传统模式下教学,教师总感觉到筋疲力尽。教师总觉得自己每时每刻都要像“在舞台上演出”一样,需要精力,需要热情,而且通常觉得自己在唱独角戏,得不到学生的反馈。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从课程内容讲授转变为教学指导,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去观察学生之间交流时的情况。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像是在交谈而不是讲课。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有更多面对面的沟通、交流、理解、启发、补充等活动,这样教师与学生交流彼此的观念、情感和理念,共享彼此的见解、知识和思路,丰富教学内容,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达到教学效果。学生来到课堂是为了继续学习或证明已经掌握了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教师来学习知识,通常能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和谐与高效。
3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实践
下面以中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为例,以微课为载体,分析翻转课堂的操作路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中职工科非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全书内容由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基础两部分组成,内容较多,涵盖了交直流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非电类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基础,为他们将来涉及到电的知识打基础。但全书知识点较多,内容繁杂,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很低,部分知识点需要多次讲解,才能完全讲透。针对这些特点,如果以微课为载体,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借助信息化手段在课前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加以引导,就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所谓微课,指的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2]。 微课以其“碎片化”“个性化”“移动化”“情景化”的特征成为翻转课堂最有效的手段。
1)课前准备阶段。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要完成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设计学习任务单,制作微课程及编制相应微练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流程图如图1所示。以“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为例,制作微课的脚本如下。
系列名称:常用半导体器件。
本微课程名称:普通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知识点描述:本知识点主要讲解的是普通二极管的极性判别,包括观察法和测量法,以及使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质量的好坏。
知识点来源:《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章常用半导体器件。
先修知识:PN结的结构和特性,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课程类型:讲授型、演示型、练习型。
适用对象描述:中职一年级学生,对于简单直流电路有一定了解,能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 设计思路:首先以充电器中的元器件识别引入二极管,讲解从二极管外观上判别二极管的正负极的方法;接下来用视频示范使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正反向电阻,从而判别二极管的正负极以及质量的好坏;以霓虹灯引入发光二极管,为特殊二极管的判别做准备。
教学过程结构如表1所示。
2)课程实施阶段。
①课前。教师在信息化平台中微课视频及学习资源,可以是学校网站、内部服务器、教室电脑,或者是班级QQ群、云盘等多种资源,或是刻录成DVD给上不了网的学生。同时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观看视频并做笔记,并在课堂上针对看过的视频问一个有趣的 问题。比如有学生问道:有三个引脚的二极管吗?二极管还有什么样的形状?二极管在电路中能起什么作用?等等。通过这些形式,教师就可以掌握学生观看视频的情况。
②课中。首先针对学生的问题集中答疑。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笔记和提出的问题,找到有共性的问题,比如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二极管的内部结构等,在课堂演示分析讲解、解除疑惑。接下来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操作,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并判别二极管极性和质量好坏。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最后进行评价总结。要求学生完成拥有自评和小组评价功能的电子任务书,在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自动接收每个学生的任务信息,并通过Office软件进行整合。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教师掌握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实现教师的动态跟进,起到辅助教练的效果。
③课后。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最大的挑战在于要建立适宜的评估系统,客观地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要做到对 学生和教师都有益。在形成性评估过程中,教师评估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情况,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制订补习计划,可以让学生重新观看教学视频,或是指导学生查阅教科书,或是浏览可供参考的网站,或者是直接和他们探讨还不甚明了的概念。
4 结语
翻转课堂颠覆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为教师和学生都开启了另一片天空。在无“网”不胜的年代,教师面临一个选择:是要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冒着聪明的学生无聊、学习困难的学生迷茫的危险,用一整堂课来教学生如何恰当地进行电路分析?还是制作一份教学视频按需分给学生,不牺牲课堂时间而是做直接的授课指导?信息化时代的教师,请放手接受挑战,为翻转课堂开展一段艰辛的教育旅程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