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4: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少子化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少子老龄化背景下中国人口结构变化与房价变化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少子老龄化现象所导致的房价波动滞后于少子老龄化进程;少儿抚养比的下降、老年抚养比的上升和家庭结构微型化是推动我国房价持续上涨的重要人口结构因子;但从人口结构层面看,未来我国房价并不具备快速上涨的基础,恐面临较强持续性的下行压力。

【关键词】 房价波动 VAR模型 少子老龄化 家庭规模微型化

一、引言

目前,中国已处于“少子老龄化”加速发展阶段。“少子老龄化”,即少子化与老龄化的统称。截至2013年末,中国0―14岁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7%,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9.7%。伴随着少子老龄化现象,我国平均家庭户规模日益微型化,而这三者的发展态势竟与我国房价的波动呈现高关联度。据世界官方统计经验,我国并不具备少子化的社会基础。因此,在少子化与老龄化并存的社会背景下,以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房价与人口子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课题,极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然而国内外关于人口“少子老龄化”与房价关系的研究甚少,大多仅从老龄化单一角度考察与房价关系。大体来说,国外研究综述可概括为老龄化“悲观论”和“乐观论”。“悲观论”认为老龄化可能会造成房价下跌,导致房市奔溃。代表者有Modiglianni和Bergantino。而“乐观论”认为经济体制自身的调节可以熨平老龄化对房价的冲击。代表者有BrooksWalker和Lefort。

由于我国少子老龄化等人口结构的转变现象出现较晚等原因,国内学者对其研究起步迟。费方域等基于代际交叠局部均衡模型,论证房地产投资到期收益率与人口增长率无关。邹瑾深入剖析了人口老龄化对房价的影响,但未考虑少子化对房价的影响。陈国进等分析了中国人口抚养比与房价的关联性,但其研究未基于我国人口少子老龄化的现状、所构建模型未设置控制变量,稍显欠缺。

因此,本文基于VAR动态模型,采用Grange因果检验、面板协整检验等实证方法深入探究少子化、老龄化及家庭结构微型化对房价的动态影响,从而深化少子老龄化背景下对我国房价变动趋势的认识。

二、模型构建

考虑到本文所选人口结构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动态联系等不利因子。笔者特选取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令模型不含外生变量,构建非限制性向量自回归模型如下:

yt=A1yt-1+…+Awyt-w+?着t,t=1,2,…,T

式中yt是n维列向量,T是样本数,w是滞后阶数,At为n×n维待估系数矩阵,?着t是白噪声向量。综合分析全国住宅销售均价及人口结构变化规律及动态联系,令yt=(LnPt,LnCDRt,LnODRt,LnHJt,LnYt,LnCNt)。其中P为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CDR为少儿抚养比,ODR为老年抚养比,HJ为平均家庭户规模,Y为人均可支配收入,CN为非农业人口比。且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非农业人口变量为控制变量。

三、实证检验

为消除异方差,对数化各组数据,分别记为LnP,LnCDR,LnODR,LnHJ,LnCN,LnY。

1、面板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通常经济时间序列为非平稳,须对变量时间序列做平稳性检验。LLC检验和IPS检验结果显示:一阶差分后少儿抚养比等六个序列均平稳。而本文重点关注我国少子老龄化背景下人口年龄结构分布与家庭结构微型化对房价的影响,故以下将对其着重进行分析。

因LnP,LnCDR,LnODR,LnHJ序列是同阶单整序列,故采用基于回归系数的Johansen协整检验(表1)。结果表明:LnP、LnCDR、LnODR、LnHJ序列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即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平均家庭户规模对房价具有长期稳定的影响。

2、Granger因果检验

根据信息化最小原则,计算最佳滞后阶数为1。以下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商品房均价与人口子结构之间的因果关系。如下表2。

由检验结果可知,少儿抚养比(LnCDR)与老年抚养比(LnODR)相互引导;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单方面引导平均家庭户规模(LnHJ),且人口结构变量对房价的具有单向影响。

3、VAR模型估计

通过对VAR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发现VAR模型系统稳定。然后对其残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其服从正态分布、无异方差性、无自相关性。

4、脉冲响应分析

因格兰杰检验无法显示三变量对于房价的动态影响及相关程度。以下将引入脉冲响应方程进行动态分析。如图1。

在给少儿抚养比(LnCDR)施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正向冲击后,对房价产生了负效应,且长期来看这种效应具有较好的持续性。当给老年抚养比(LnODR)一个正的冲击后,房价呈上升趋势,虽于第3期有所下降但之后迅速反弹并达到最高点,之后长期趋于稳定;从第4期到第8期,正效应最大。说明老年抚养比的上升有助于提升房价。平均家庭户规模(LnHJ)给予房价冲击后,房价迅速下降,在第2期达到最低点,且从长期来看房价呈现下降态势,说明房价与平均家庭户规模存在反向变动关系。对此,可分别从以下三点进行解释:第一,曾经的“婴儿潮”转变为“婴儿荒”。第二,“三重动机”施压。首先,老年人改善自身住房的需求随社会进步不断强化;其次,福利分房制度和计划生育的实行强化了老年人帮助下一代购房的动机;最后,老年人群投资渠道匮乏,而房产投资热吸引了大量资本。第三,家庭规模微型化下持续增加的住房需求,推动房价上涨。

由脉冲响应图进一步分析,可得出少儿抚养比等三变量对房价的影响伴随期数的推进而逐渐减弱。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如下:首先,国家生育政策不断调整与完善。如2013年末国务院出台“单独两孩”政策,将通过减少家庭购房需求给予房价下行压力。其次,伴随老龄化程度的深化,由于高额的医疗保健费、老年人投资问题得到解决等因素,老龄化对房价的推动将减弱。

5、方差分解

为进一步完善VAR模型分析,以下将运用方差分解方法,探讨人口结构各变量的冲击对房价变动的贡献程度。如表3。

由表3可知,人口结构变量对于房价的影响均滞后一期,而来自房价自身的影响当期就能实现,但前四期内房价自身贡献率从100%迅速降至53.54%,之后有小幅上涨;少儿抚养比对房价冲击的贡献度不断增加,长期来看,一直在8.5%以上徘徊;老年抚养比对房价的冲击较之少儿抚养比大,且于第3期达到最高值18.92%;平均家庭户规模在三者中对房价的冲击最大,在第三期达到19.58%,从长期来看稳定在17.50%左右。故可综合得出,短期内影响我国房价波动主要源自房价自身,但影响力度渐弱;其他三项人口结构变量对房价均具有长期影响,其中老龄化和家庭结构微型化影响较大。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Johansen协整和Grange因果检验表明: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平均家

庭户规模是房价的格兰杰因,且对房价具有长期稳定的影响。同时,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也是家庭户规模的格兰杰因。一方面,少儿数量减少、老年人追求高质量的晚年生活是导致家庭结构微型化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家庭结构微型化通过对住房需求的改变进而直接影响房价。

第二,借助VAR模型估计和脉冲响应函数,动态地分析少儿抚养比等三个人口子结构变量对房价的动态影响。综合以上结果可得:一方面,受到福利分房制度、计划生育政策、金融发展程度及住房多样化需求等多因素的影响,少儿抚养比及平均家庭户规模的下降、老年抚养比的上升是推动房价持续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少子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未来我国房价快速上涨的趋势可能发生逆转。

第三,少儿抚养比等三人口子结构变量与房价的方差分解表明:首先,短期内房价波动受自身变化的影响很大,但大体呈递减趋势。这是由于房地产市场化初期的不成熟性和市场的内在弊端所致,但该现象会伴随政府调控的加强及房产市场的不断完善而逐渐消失。其次,少儿抚养比对房价的冲击程度较小,老年抚养比、平均家庭户规模对房价的冲击程度较大。最后,人口子结构三指标对于房价的影响均滞后一期,而来自房价自身的影响当期就能实现。

针对以上分析,政府在调控房价时,不能仅从房产自身因素出发,而应统筹考虑少子化与老龄化、家庭规模微型化等人口子结构因子。同时,为弱化房产政策的滞后效应,应主动构建应对少子老龄化现象造成房价波动的决策机制和前瞻性预警机制。提高把握房产市场脉搏的敏锐性,不断调整政策思路,避免房产市场的萧条对国民经济的可能冲击。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耦合发展研究”(编号:13CJY008);湖南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城市房价高企的因素分析”(编号:SCX1402)。)

【参考文献】

[1] BERGANTINO,S.M:Life Cycle Investment Behavior,Demographics and Asset Prices[D].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98.

[2] Brooks R:Asset-market effects of the baby boom and social-security reform[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2(2).

[3] Walker E:Lefort F. Pension reform and capital markets Are there any(hard)links[J].Abante,2002(2).

[4] 费方域、史青青、朱微亮:人口红利与房地产收益率的无关性[J].经济学(季刊),2010(1).

篇2

[关键词] 芍药内酯苷; 芍药苷; 肝郁证; 一氧化氮;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Investigation of effects of albiflorin and paeoniflorin on hippocampal BDNF and NO in chronic restraint stress rats

ZHU Yingli, WANG Linyuan, WANG Chenglong, ZHAO Danping, WANG Sha, FEI Wenting, ZHANG Jianjun*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antidepressantlike effects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albiflorin, paeoniflorin on rats with chronic restraint stress model. Fluoxetine and Xiaoyao group served as the positive control, body weight, sucrose preference test and the open field behavioral experiment were measured, the levels of nitric oxide (NO) in hippocampus were detected by Greg colorimetric method. Furthermore, the levels of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in hippocampus were detected by ELISA. Finally, the expressions of nNOS mRNA in hippocampus detected by RTqPCR, the protein levels of nNOS and BDNF in hippocampus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the pass counts of paeoniflorin group(30 mg・kg-1) and albiflorin group(30 mg・kg-1) were obviously increased(P

[Key words] albiflorin; paeoniflorin; liver stagnation syndrome; nitric oxide;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doi:10.4268/cjcmm20162225

白芍[1]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养血敛阴,柔肝止痛。赤芍[1]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 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味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白芍与赤芍来源相似,都含有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等单萜苷类成分[2],研究表明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具有补血、抗应激作用[39]。本实验通过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对束缚应激致肝郁大鼠药理作用以及对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以及NO的研究,探讨白芍特征成分芍药内酯苷与赤芍与白芍的共同有效成分芍药苷的作用机制及特点。

1 材料

1.1 动物 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体重(180±20) g,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合格证号SCXK(京)20160002。

1.2 药品 实验用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均为自制,纯度均高于96%。氟西汀购自PATHEON FRANCE,产品批号5169A(分包装厂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分包装批号5169AA)。逍遥丸(浓缩丸)购自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1510006,经本实验室HPLC测定,本品芍药苷质量分数为4.19 mg・g-1,芍药内酯苷质量分数为2.68 mg・g-1。

1.3 仪器与试剂 大鼠不锈钢束缚器:筒长20 cm、内径6 cm,可通过移动底板调节其长度;大鼠行为学观察敞箱(自制);荧光定量PCR仪(ABI,批号7300);Trizol 试剂(Invitrogen Life Technologies,批号15596026);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现科仪器有限公司,批号752P);RIPA裂解液(武汉谷歌生物科技公司,批号G2002);HRP标记山羊抗兔(武汉谷歌生物科技公司,批号GB23303);HRP标记驴抗山羊(武汉谷歌生物科技公司,批号GB23404);HRP标记山羊抗小鼠(武汉谷歌生物科技公司,批号GB23301);HRP标记山羊抗大鼠(武汉谷歌生物科技公司,批号GB23302)。

2 方法

2.1 分组与给药 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8组,即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2.0 mg・kg-1,相当于人用量15 mg・d-1)、逍遥丸组(4.032 g・kg-1,相当于逍遥丸中白芍人用量4.32 g・d-1,相当于芍药苷18.1 mg・d-1、芍药内酯苷11.6 mg・d-1)、芍药内酯苷组(30,15 mg・kg-1)、芍药苷组(30,15 mg・kg-1),每组10只。持续给药21 d,按每100 g体重灌胃1 mL给药,每日1次。空白组、模型组每天灌胃等量蒸馏水。

2.2 造模方法 动物适应数天后[10],除空白组每笼5只常规饲养外,剩余大鼠进行常规单笼适应性喂养5 d。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进行孤养结合束缚应激模型复制:将大鼠放入自制筒长为20 cm、内径为6 cm,并可以调节长度的不锈钢束缚器中;以不影响大鼠正常昼夜节律为前提,可通过移动束缚筒内底板的位置,使大鼠无损伤完全固定,限制大鼠进退和掉头,以不产生压迫感、不影响呼吸和排泄为度。每天定时束缚3 h(8:00―11:00 am),连续3周。

2.3 样品处理 实验第22天,SD大鼠快速断头处死后迅速取出脑组织,在超净台冰面上分离出海马组织,置于灭菌冻存管,液氮中保存待用。

2.4 体征观察与体重检测 观察大鼠的口唇、眼睛、皮毛、尾巴的颜色、精神状态等变化;并于第1,7,14,21天称重,记录并分析各组大鼠体重变化。

2.5 糖水消耗试验 在实验前48 h,对所有的大鼠进行1%蔗糖水摄取训练;随后断水断食24 h,进行第1次糖水消耗量基线测定;于实验的第7,14,21天分别于8:00―11:00 am测定大鼠1 h内的蔗糖水摄取量,最后计算糖水消耗量=糖水消耗量(mL)/(去离子水+糖水消耗量)(mL)。

2.6 敞箱试验 敞箱为本实验室自制。大鼠行为学观察敞箱(40 cm×80 cm×80 cm)无盖,周壁和箱底均为黑色,底面划分面积相等的25块方格,用白线划分。本实验[11]于在末次处理的1 h后,在安静、四周由遮光帘隔离的独立操作室里进行。操作者带黑色手套,握住大鼠尾根部1/3处,小心放入敞箱正中格,释放后观察5 min的活动情况。并注意每只结束后,用毛巾蘸清水及低浓度乙醇彻底清理敞箱,待其气味挥发扩散后,再进行下一只的测试。测定指标包括:①正中央格停留时间;②方格间穿行次数(三爪以上跨入邻格的次数);③竖起或修饰次数(前两肢离地1 cm以上的次数);④竖起或修饰时间(前两肢离地1 cm以上的时间,包括前肢向上抬举、抓痒、洗脸、舔足等)。

2.7 格里斯法(Griess法)测定海马组织中NO含量 用一氧化氮测试盒进行NO含量测定,其原理是用硝酸还原酶法先将NO3-还原成NO2-,再用Griess法反应测定NO2-总量。即在弱酸性条件下,NO2-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与N1萘基乙二胺偶合形成红色燃料,用比色法可测得NO2-总量,从而得出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NO含量。

2.8 酶免法测定海马组织中BDNF含量 采用ELISA法检测BDNF,每一份样本进行双点测定, 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STAT FAX 2100全自动酶标仪检测BDNF含量。

2.9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qPCR)检测海马中nNOS mRNA表达 每组取4只大鼠海马组织按Trizol试剂说明抽提总RNA。取2 μg总RNA为模板,加入1 μL Oligo(dT)18和无核糖核酸酶的去离子水后于PCR仪上70 ℃保温5 min,迅速置冰上冷却,依次加入4 μL 5×buffer,10 mmol・L-1 dNTPs 2 μL,1 μL RNA inhibitor和1 μL反转录酶,于PCR仪上42 ℃保温60 min,结束后80 ℃保温5 min灭活反转录酶。取0.2 mL PCR管,配制如下反应体系,每个反转录产物配制3管:2× qPCR Mix 12.5 μL,7.5 μmol・L-1基因引物2.0 μL,反转录产物2.5 μL,蒸馏水8.0 μL。取0.2 mL PCR管,配制如下反应体系,每个反转录产物配制3管:2× qPCR Mix 12.5 μL,7.5 μmol・L-1内参引物2.0 μL,反转录产物2.5 μL,蒸馏水8.0 μL。PCR扩增预变性,95 ℃10 min;循环(40次)95 ℃,15 s到60 ℃,60 s;溶解曲线75 ℃到95 ℃,每20 s升温1 ℃。PCR反应及数据采集在LightCycler 2.0系统上进行,记录其循环阈值(CT),基因表达结果采用相对定量公式2ΔΔCt计算,其中ΔCt值=靶基因的Ct值-βactin的Ct值。测定海马组织中nNOS mRNA表达水平。

引物设计使用Primer 3.0 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见表1。

2.10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中nNOS以及BDNF的蛋白表达 每组取5只大鼠海马组织。冰浴30 min,期间用移液器反复吹打,确保细胞完全裂解。裂解30 min后,移至离心管,在4 ℃下12 000 r・min-1离心5 min,收集上清,即为总蛋白溶液。再按照常规Western blot方法操作,以βactin蛋白表达水平作为内参,以各样本与相应内参灰度值比值为蛋白相对含量。

2.11 数据处理 数据用±s表示,采用SPSS Statistics 20.0的IndependentSample T Test或Oneway ANOVA过程(两两比较采用SNK)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

3 结果

3.1 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对肝郁大鼠体重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体重从第7天开始明显降低,差异非常显著(P

3.2 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对肝郁证大鼠糖水消耗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糖水消耗量从第21天开始明显降低(P

3.3 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对肝郁证大鼠敞箱自发活动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修饰次数明显降低(P

滞留时间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

3.4 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对肝郁证大鼠海马组织中NO含量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NO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

3.5 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对肝郁证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含量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DNF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

3.6 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对肝郁证大鼠海马组织中nNOS mRNA表达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nNOS mRNA表达明显升高,差异非常显著(P

3.7 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对肝郁证大鼠海马组织中nNOS 蛋白表达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nNOS 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

3.8 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对肝郁证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 蛋白表达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DNF 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

4 讨论

肝郁,中医认为是一种情志相关疾病,常见于现代医学中的精神神经类疾病,与慢性应激引起的抑郁症相似[12]。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知应激(CUMS)大鼠模型和嗅球损毁抑郁大鼠模型对白芍提取物(芍药苷48.89%和芍药内酯苷18.99%)及白芍有效成分芍药苷进行研究,发现白芍提取物与芍药苷均具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且机制与调节大脑皮层单胺类神经递质和NO/cGMP通路有关[1316]。

本实验采用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慢性束缚应激结合孤养方法复制大鼠肝郁模型[10]。从第7天开始,大鼠体重开始急剧下降,出现毛发凌乱、色泽晦暗、喜蜷伏角落,灌胃时反抗剧烈、撕叫挣扎等现象,与肝郁证临床表现特点相一致。从14 d开始,大鼠兴奋性持续降低、探究兴趣减弱,体重增长缓慢,但各给药组与模型组之间并未出现统计学差异。第21天模型组、给药组大鼠体重出现增长差异,糖水消耗量,行为学旷场实验中穿行次数、修饰时间、滞留时间明显变化。

本实验以逍遥丸和氟西汀为阳性对照药。氟西汀作为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SSRI)抗抑郁药,常用于临床治疗抑郁症[17]。逍遥丸作为传统中医名方,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柴胡、白芍、当归、白术(炒)等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之效。经HPLC检测本次使用逍遥丸中芍药内酯苷及芍药苷质量分数分别为10.80,16.89 mg・kg-1。表明在本实验给药剂量下,逍遥丸中芍药内酯苷及芍药苷含量与本实验二者的给药剂量相近。

海马作为与情感疾病相关的大脑边缘系统构成组织之一,在学习、记忆、情绪、内分泌、内脏活动及介导应激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18]。一氧化氮参与抑郁症的发病过程,抑郁症患者血清及脑内一氧化氮升高,一氧化氮合酶及NMDA 受体拮抗剂对抑郁症治疗有效[19]。研究表明,NO作为一种神经信号的传递物质, 可以促进脑部的血流量,并可能与脑细胞的发育、脑细胞的学习和记忆过程、后脑垂体激素如血管加压素和催产素的分泌、保护脑细胞避免毒物的攻击及脑缺血时调整脑血供应等有关[20]。在本模型条件下,NO升高的原因可能与慢性应激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糖皮质激素持续高分泌以及脑内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增多有关[21],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均可以降低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海马NO含量水平。

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nNOS)是内源性的通过催化底物左旋精氨酸分解产生一氧化氮的一氧化氮合酶之一[18]。nNOS 已经被证实是海马中神经元再生的抑制分子,研究表明nNOS是介导氟西汀影响神经元再生进而影响抑郁行为的关键分子[17]。本实验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对nNOS蛋白表达的影响却并不明显,这可能与NO对抑郁症具有双向作用有关,原因有待深入研究。

“神经营养假说”认为,人类的抑郁障碍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降低及功能下调有关,临床上对抑郁症的治疗可通过提高脑内神经生长因子水平抵抗应激引起的脑组织损伤[22],它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和治疗机制,并可能与抑郁症的预后密切相关。而另一方面,NO又能控制长期突触改变中的早期基因如BDNF等表达,使树突减少、突触终端结构改变、神经可塑性降低, 从而导致以海马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情感调节中枢功能失常[1920]。本实验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增强海马中BDNF 水平以及表达。

综述以上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能够通过增加大鼠体重、提高大鼠自主活动和探索行为、降低紧张度和对新环境恐惧等方面改善大鼠抑郁样作用;其机制与调节海马内NO含量以及BDNF的表达有关。

[致谢] 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实验中心李伟老师对本实验提供了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典.一部[S].2015:105.

[2] 张建军,李伟,王丽丽,等. 赤芍和白芍品种、功效及临床应用述评[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0):3601.

[3] 张建军,黄银峰,王丽丽,等. 白芍、赤芍及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对综合放血法致血虚小鼠补血作用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9):3358.

[4] 屈胜胜,张建军,黄银峰,等. 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对放射线辐照法致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5):2952.

[5] 朱映黎,张建军,黄银峰,等. 白芍和赤芍对环磷酰胺致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及对IL3、TNFα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4):1060.

[6] 朱映黎,张建军,王景霞,等. 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对环磷酰胺致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及对GMCSF,IL3,TNFα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2):333.

[7] 朱映黎,王林元,王景霞,等. 芍药内酯苷对环磷酰胺致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及机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5):1896.

[8] 朱映黎,王林元,赵丹萍,等. 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对血虚免疫抑制小鼠的补血作用及机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3):207.

[9] Zhu Y, Wang L, Yang Z, et al. Hematopoietic effects of paeoniflorin and albiflorin on radiotherapyinduced myelosuppression mice[J]. Evid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2016, 2016(15):8.

[10] Liu Lanxiang, Zhou Xinyu, Zhang Yuqing, et al. The identification of metabolic disturbances in the prefrontal cortex of the chronic restraint stress rat model of depression[J]. Behav Brain Res,2016,305:156.

[11] 王天芳,陈易新,季绍良,等.慢性束缚致慢性疲劳动物模型的研制及其行为学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5(5):29.

[12] 陈家旭,杨维益.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研究概况及其与中医肝脏关系的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8(4):11.

[13] 王景霞,张建军,李伟,等.白芍提取物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大脑皮层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1):1897.

[14] 王景霞,张建军,苗春平,等.白芍提取物对嗅球损毁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3):158.

[15] 王景霞,张建军,李伟,等.白芍提取物治疗抑郁症的实验研究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7):184.

[16] 王景霞,张建军,李伟,等.芍药苷抗抑郁作用与NO/cGMP通路相关性研究[J].中药与临床,2012,3(1):28.

[17] 吴海银,张晶. 海马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再生通路介导5羟色胺类抗抑郁药作用[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3,18(3):257.

[18] Santarelli L, Saxe M, Gross C, et al. Requirement of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 for the behavioral effects of antidepressants[J]. Science, 2003, 301(5634):809.

[19] 李欣,周虹,杨宝学. 一氧化氮与抑郁症发生的相关性[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0,37(4):356.

[20] 王景霞,刘妍,张建军. 一氧化氮与抑郁症[J]. 现代医学,2011,39(1):107.

篇3

关键词: 少子化 高龄化 终身教育

近来,韩国成了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人口的高龄化速度急速上升。据预测到2050年时的韩国人口总数与现在相比要减少8%,到4,400万人左右。在韩国,面对这样急速发展的人口高龄化发展趋向,及时地采取相关措施是当前国家和社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因此,在以知识和资讯为中心发展的21世纪,建设终身学习社会成了时代的必然需求,也成了解决少子高龄化问题的唯一途径。当前,在终身学习社会中,重视高龄者教育和学习,不仅是为了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对国家确保劳动人口,以及维护社会的发展与安定显得更加重要。

1.韩国少子高龄化的进展与对策状况

(1)少子高龄化进展状况

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出版发行的《世界人口白皮书2010》显示,2010年韩国的合计特殊出生率为1.24人。在对186个国家和地区展开的调查中,比韩国这一数字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仅仅只有香港(1.01人)及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1.22人)。今后,在东亚地区中,随着地区经济统合的紧密化,笔者认为将加速高龄少子化的进展;不过,正如同经济已超越国界加强其紧密化程度一样,已经不能视其为单一国家的问题而置之不理。(牧野,2007)根据去年韩国统计厅的统计调查,2009年的合计特殊出生率为1.15人。如〈图1〉所示,当前韩国的少子化问题已成为影响今后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

图1 合计特殊出生率的推移

(资料:统计厅、《2009年韩国社会指标》)

在少子化迅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生活条件的改善人口的平均寿命在不断地延长,因而人口的高龄化也出现了急速发展的趋势。据统计2008年韩国的人均寿命已经达到了81.1岁(男性76.5岁,女性83.3岁)。其实,根据联合国的定义,从2000年开始韩国已经步入了高龄化社会。人口高龄化现象之所以发展迅速,人均寿命的延长仅仅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由于严重的少子化的出现所产生的。据预测,韩国从高龄化社会(2000年)过渡到高龄社会大约需要18年时间,而由高龄社会再过渡到超高龄社会仅仅需要8年的时间[1]。另外,韩国统计厅发行的《2009年韩国社会指标》中显示,65岁以上的人口在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0.7%,这一比例已经创下了历史新高。人口老龄化指数达到了63.5,比前年增加了4.2%。如果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据预测到2020年韩国人口老龄化的指数就会上升到125.3。(参照〈图2〉)

图2 人口构造及高齢化指数的推移

(资料:统计厅、《2009年韩国社会指标》)

伴随高龄化旋风式的发展速度,国民年金,医疗保险,基础高龄年金,高龄长期医疗保险制度,医疗设施等等用于高龄者的公共费用支出已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据统计预测,在国家整体公共费用支出中,老年人的支出比重在2004年时已经达到12.8%,等到2020年时这一数字将上升到32%,到2050年时将上升到55%。实际上,现阶段由于韩国政府财政收支的不断恶化,国家的经济成长率已经逐渐开始出现衰退的迹象。今后,伴随劳动人口的减少和劳动人口平均年龄的增长,储蓄、消费和投资的萎缩,国家的整体经济活力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另据预测,韩国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发展到2020年时会由2000年代的5%下降到3%,到2040年时下降到1.5%。(参照〈图3〉)经济的衰退与被扶养人群(高龄者)的增加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阻力。

图3 潜在经济发展的展望

(2)高龄化对策的现状

韩国的人口抑制政策的实施,从196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了1990年代中期。进入2000年代以后随着鼓励生育政策的出台,先前的人口抑制政策方向出现了重要的改变。在中央,于2003年12月成立了总统咨询智囊机构(“高龄化及未来社会委员会”,之后改设为“少子高龄社会委员会”)。在2005年5月“少子高龄社会基本法”建立后,又先后制定和出台了2006年到2020年间的3次5年发展基本规划。

其中,第1次基本计划,即从2006年到2010年,标题为“创建美好社会计划2010”)以扭转出生率低下的趋势和适应高龄社会为目标,围绕创造有利于生育和养育子女的环境,建设在高龄社会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提高和发挥少子高龄化社会的成长动力,营造适应少子高龄化社会的氛围,增强政府政策效果的四点原则展开了有计划的实施。

但是,这样的政府政策实施由于2008年政权的交替而出现了停滞的迹象。前政权(卢武铉总统)所设立的直属总统管理的“少子高龄社会委员会”,不但制定少子高龄化社会基本计划,而且面对少子高龄化问题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可是,自李明博总统就任以后,“少子高龄社会委员会”被降格至由保健福祉部门管理。政府面对严峻的人口问题采取这样消极的态度,很多学界人士和市民团体都对此表示了强烈的不满。2009年11月27日,由非执政党提议“少子高龄社会基本法修改案”,该修改案旨在恢复“少子高龄社会委员会”的先前地位和重要作用。

2.大学及大学附设平生教育院,开展高龄者教育支援事业

根据平生教育法第30条规定,大学附设的平生教育院,是在大学校长的管理责任下,并且根据各大学的条件及特点为举办平生教育而设立的教育机构。到2009年,大学附设的平生教育院中,4年制大学有242所,专科大学有127所,加之另外11所共计有380所大学设立了平生教育院[2]。这个数字占到了全国高等教育机关总数的72.5%。

从2002年开始,政府教育人力资源部通过开展“高龄者教育课程试点运行支援事业”,鼓励在大学附设的平生教育院开设高龄者教育课程,对其中优秀的高龄者大学和高龄者教育项目课程提供援助。在2003年仅有3所大学接受了这项援助,到2004年时已经增加到了10所大学,目前这一数目还在不断地增加。

结语

以上我们概括了面对少子高龄化的不断发展,韩国政府和社会所采取的相应措施。伴随高龄人群的不断增加,社会的负担已经越来越重。如何将高龄人群的社会负面形象转变为为社会发展作贡献的积极形象,是建设终身学习社会或者说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环节。借鉴国外的先进模式,积极地推行高龄者教育,是未来中国社会应对少子高龄化问题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需要。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日本;少子化;育儿费用

一、日本少子化的现状

(一)少子化的概念界定

维持人口长期稳定的合计特殊出生率(1位女性一生所生的孩子数)称为人口置换水平。联合国推算指出。标准的人口置换水平为2.1。如果一国的出生率长期低于人口置换水平,则被称为少子化。

造成少子化的直接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主要有:现代人的晚育倾向使女性的平均生育数减少,由于女性参加工作,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结婚、育儿在人生中所占的优先顺序下降,结婚和养育子女对教育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结婚与生育在文化上有密切关系,晚婚化倾向和终生未婚率的上升是造成晚育甚至不育的直接因素。

一国如果出现“少于化”,就会对国家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如人口下降、社会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等。老龄人口增加使社会保障费支出增大,劳动力减少使社会活力低下,造成经济活动停滞、生活水平下降。

(二)日本人口年龄结构及其特征

1 日本总体人口年龄结构

根据1956年联合国发表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经济社会含义》提出的标准,65岁以上老年人所占比重达7%以上的人口为老年型人口。1970年,日本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率为7%,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且人口高龄化的速度十分惊人。截至2002年9月,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2362万人,比上年增加78万人,占总人口的18.5%,超过老年人口比例占18.2%的意大利。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国家。同时,日本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突破千万大关,达1003万人,比上年增长51万人。另一方面,日本新生儿数量不断减少。少儿人口(14岁以下)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日益下降。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发表的数字。2001年日本少儿人口为1834万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率为士4.4%,2002年少儿人口为1812万人,所占比率仅为14.2%。截至2005年,日本全国人口约1.27亿,其中65岁以上老年公民2682万人,15岁以下少儿1740万人,分别占全国人口比例的21%和13.6%。日本老龄人口比例居世界首位,少儿人口比例则跌至世界末位。

2 日本的少子化及其影响

日本等发达国家多以一位妇女从15岁到49岁之间生育儿童的平均数表示出生率。日本的出生率在第一次婴儿潮(1949年)达到4.32,并在第二次婴儿潮(1973年)达到2.14。但之后不断降低,和其他先进国家相比,目前已经达到最低水平。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日本人口出生率已连续多年呈下降趋势,2003年日本新生儿出生率为1.29,比2002年的1.32降低了0.03,2004年继续下降至1.28,2005年更是降到1.25,从而连创新低。从日本国内地区情况看,出生率最低的是东京,跌破了1.0,仅为0.98。又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初步统计,2006年日本出生的婴儿增加了2.3万人,总数达到了108万人以上,6年来生育率首次出现了增长势头,预计2006年日本的生育率可达到1.29。出生率下降虽然是西方发达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但其他国家经过采取一系列鼓励生育政策后,基本已止跌回升。只有日本还在继续下降,而且下降幅度出乎意料,如果继续下去,10年后将会引起劳动力不足(估计缺少400多万人),造成经济成长率降低0.7%的严重后果。这一后果还可能导致未来日本社会保险减少,而受保的高龄人口增加等重大问题的出现。

二、家庭育儿支出对日本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影响

依据社会发展的经验,少子化是高度发达国家才会面临到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来自心理层面的影响大于生理层面的因素。从以下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育儿成本过高给家庭造成经济和心理上的负担导致晚育少育甚至不育是日本少于化趋势加剧的首要原因。

(一)日本家庭收支概况

日本野村证券株式会社以居住在东京及其附近、京都大阪及其附近的、家庭中孩子在0~18岁左右的700名母亲为对象进行了调查。该调查自1989年(平成元年)开始,至今已进行了9次(隔年一次)。调查内容主要就家庭收支等问题进行,根据第9次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家庭每月的支出平均为26.8万日元,其中28.6%的家庭每月支出在20万日元以下,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25~30万日元的家庭占24.1%。家庭中只有1个孩子的月支出平均为23.7万日元,而有2个或3个以上孩子的家庭月支出平均则超过了28万日元。这一结果说明了孩子越多,支出的费用越大这样的一个事实。此外,在长子(女)还是婴儿的家庭中有55.8%的家庭每月支出不到20万日元,而长子(女)已上高中的家庭每月支出不足20万日元的仅为17.6%。可见孩子在18岁之前,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月的花费会越来越多,给家庭造成的负担也会越来越重。

(二)日本家庭育儿费用的支出情况

分析育儿费用问题首先要明确天使系数这样一个概念,因为它是说明育儿费用的有效模型,所谓天使系数。是从恩格尔系数(饮食费用在家庭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派生出来的词汇,是指每个家庭在一个月的家庭支出中,给孩子的零花钱、学校及补习班的学费、孩子的衣食住行、生病、休闲所需费用、将来的储备金、孩子的保险等等所有与孩子有关的花费所占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天使系数=育儿费用÷家庭支出×100%。从中也可以看出,天使系数越大,则表明育儿费用在家庭支出中所占比重越大,给家庭带来的负担也越重。

根据第9次野村证券的调查,日本家庭2005年天使系数的平均值为28%,也就是说,在日本家庭每月的支出中平均有1/4是用于孩子,就其具体而言,处于婴幼儿、学龄前儿童或小学生、中学生家庭的天使系数分别为16%、25%和35%以上,独生子女家庭的平均值为19.7%,而3个孩子以上家庭则为37.6%,是独生子女家庭的近两倍。由此看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孩子数的增多,家庭负担不断加重。直接造成日本家庭再次生育的意愿下降,如在1993年日本家庭平均的天使系数达到高峰之后虽有所下降,但这并不是家庭的育儿负担有所减轻的结果,而是由于家庭育儿负担的加重。导致少育不育,致使孩子数量减少,从而总的育儿费用降低,天使系数缩小的结果,那么,育儿费用为何会如此高呢?理由是孩子们的教育费用过多使然。

教育费用一向是育儿费用中比重最大的一项开销,特别是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投入也不断加大。教育费用除了幼儿园到大学必需的学杂费之外,上补习班、学习各种才艺的费用等占有一定比重。例如,1997~2002年此项比重在

育儿费用中达到了35%左右,2005年达到了37.5%。再从孩子数量来看,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教育费用在育儿费用中所占比例为27%,2个孩子及3个孩子以上的家庭中,此项比例则高达40%以上。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学费及各种补习费用等各种费用不断增加,使得教育费用在育儿费用中所占比重由10%以内逐渐增加到近50%。据保险公司计算,仅从教育费用来看。如果从公立幼儿园到公立大学的话,最少也要花费850万日元,而如果从私立幼儿园到私立大学的话,其费用则要高达4400万日元,如此大的费用,使得父母不得不慎重考虑生育问题。

三、日本少子化政策及其实施效果

(一)日本少子化政策的主要内容

为了减轻育儿负担,日本政府在1990年以后推出了一系列政策。1991年3月,日本政府颁布了《育儿休业法》,1995年6月颁布的《育儿・介护休业法》对其进行完善,规定了带薪育儿休假制度,1994年12月,由厚生、文部、劳动和建设四省大臣一致同意制定了“关于今后为支援育儿政策的基本方向”(简称“天使计划”),其重点包括:(1)完善雇用环境;(2)充实多种形式的保育服务设施;(3)充实母子保健医疗体制。(4)完善住宅及生活环境,(5)充实学校教育和校外活动、家庭教育,(6)减轻养育子女而出现的经济负担。1999年12月,日本政府又制定了“新天使计划”,其内容与“天使计划”基本相同,只是在现已实现的目标基础上,又制定出新的目标,并加大力度。此外,日本劳动省自2000年度起,对部分为职工照料孩子和家庭提供方便,创造易于妇女边劳动边生育的宽松环境的企业进行表彰。而地方政府也为鼓励在本地区居住的在婚妇女生育子女,特设“生育奖励奖金”,日本政府于2003年通过了《少子化社会对策基本法》,重点从“生”的方面出发,要求企业确保女性产假,享受和其他人一样的受雇权等。不久又提出要重点从“育”的方面着手,加快完善城市的保育设施,将育儿女性的养老金免除期由原来的到孩子,1岁延长到3岁,同时提高婴幼儿的福利补助等。

(二)日本少子化政策的实施效果

无论是日本政府还是企业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创造有利于养育子女的环境,以提高生育率。然而,日本家庭对育儿费用的负担感仍未得到缓解,日本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趋势也依然未能遏止,2005年的调查显示,60.5%的主妇依然感觉到育儿费用给她们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其中16%的人认为负担沉重,44.5%的人感觉存在负担,从收入状况来看,年收入在300~1000万的家庭感觉负担最为沉重,而这种年收入在300~1000万的中间阶层家庭占日本家庭总数的80%以上,就出生率低下的原因所作的调查显示,认为育儿费用的负担过重是最主要原因的人数最多,占57.8%,其次是由于工作和育儿二者难以两全。尽管日本的出生率连年下降。但还是没有足够的幼儿园接纳这些孩子,几乎每座城市的幼儿园都存在排队等候人园的问题。

篇5

以下谈到的20种养老模式,正为老人的养老行为提供了包容多个“大菜”的一桌丰盛大餐,并帮助老人在“大菜”中,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和意愿自主随意地“点菜”,选择自己最适合的养老模式。总有一两种正好能对上“胃口”。各种养老模式的运用也非单打一和一次定终身,而是可以根据时势的需要,给予相当的模式转换或综合加以使用。

“居家养老”和“社会养老”是两种最基本的养老模式,其他一些养老模式一般都是从这两种基本养老模式衍生出来的。

世界养老模式的发展轨迹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养老的内涵与养老模式也在不断变化。考察世界上养老模式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在人口转变及由于新生婴儿数量减少,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导致劳动人口日益减少出现的“少子高龄化”现象尚不明显、养老还没有被作为“问题”提出之前,世界各国的养老模式都普遍是“居家养老”;在“未老先富”的一些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在实行居家养老的同时,国家也大量投资兴办各种养老机构,推动“社会养老”模式一时兴起。

但随着人类社会逐步从少子高龄化社会走向少子高龄社会,特别像日本、北欧等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已进入以少儿人口减少为主的人口减少社会。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发达国家,也已感到将难以承受迅速增长的社会养老之财政负担,而且人们也逐步认识到兴办养老机构、实行社会养老将割断被养老人与家人的“共存”联系及情感诉求互动空间,不利老人的身心健康,居家养老可缓解或避免这些矛盾,于是又导致“居家养老”模式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回归。

与此同时,少子高龄化以及由此造成的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简单化”,已普遍造成家庭养老人力资源的不足及养老功能的弱化,使个人及家庭也同样难以承受“居家养老”的人力需求与经济能力的双重压力。少子高龄化及少子高龄社会的诸多矛盾,迫使人们不断探索新的养老模式,丰富养老模式的内涵和形式,形成养老及养老模式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中国养老模式变迁:从单一走向多元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达水平和国民富裕程度与发达国家比较尚有明显差距。但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严厉的人口出生控制政策,以致几乎与发达国家同步地迎来少子高龄化。

同时我国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特殊国情,不仅使我国少子高龄化背景下的养老矛盾和问题相对“超前”地暴露出来,而且也深刻地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养老及养老模式的选择。

家庭养老,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首选的养老模式。随着城市化和人员社会流动的加快、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造成的少子化,导致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而且现代青年价值观及生活方式的变化,“事业人士”、“孝顺子女”两种角色的冲突和博弈,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对“居家养老”模式的排斥。

于是养老方式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部分老人经济条件的变化和自主意识的增强,兴办养老院等各种“社会养老”模式也逐步发展起来。

与居家养老相比较,“社会养老”模式可通过把老人集中到各种养老院“集体”养老,解决家庭养老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但社会养老也有不少问题。社会养老需要持续的大量投资,没有足够的政府财政补贴几乎就难以为继。近些年来,我国在推进机构养老的过程中,已形成了国家或集体兴办、集资兴办、政府与非营利机构联办、民间资本兴办等几种投资经营模式,这些投资经营模式正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已经建成运营的养老机构,也存在不少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问题。

读者丁女士在给《人民论坛》编辑部的来信中,诉说了她先后转住成都、兰州、北京三个养老院所遇到的不少问题。实际上,她反映的问题,的确是目前国内养老机构普遍存在的。但应该指出,这些问题并不完全是单纯的养老问题,其中有些严格说来应是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的有关国家体制、管理机制、国民素质、社会风气等方面存在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只不过是通过影响养老院管理表现出来而已。

由于目前我国是“未富先老”,养老要承受巨大的财政负担和人力资源需求的双重压力,这就要求我国既不能单纯实行“居家养老”,也不可大范围推广“社会养老”,而必须创新养老模式,走多元化养老之路。于是类似于“以房养老”、“异地养老”等养老新模式就应运而生,不断适应国人多样化的需求。

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

综合考虑我国养老的经济实力、人力资源、文化传统及亲情、空间、服务和需求等一些因素,建议我国应建立以“居家养老”模式为主、以“社会养老”模式为辅的“双轨”、“多元”养老体系。

“双轨”就是指“居家养老”和 “社会养老”两种养老模式,“多元”就是指这两种基本养老模式投资主体、经营机制、服务内容等方面的多样化。

篇6

Abstract: Based on analyzing equivalent circuit of solar cell in the light, the paper gets the calculation formulas of basic parameters of the solar cell in the light, and find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regularity, and improv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influencing factors through the actual data in production process, and then analyzes the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solar cell.

关键词: 太阳电池;开路电压;短路电流;转换效率;串联电阻;并联电阻

Key words: solar cell;open circuit voltage;short circuit current;conversion efficiency;series resistor;shunt resistance

中图分类号:S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2-0033-03

0 引言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打效应将光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便构成了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本文通过对太阳能电池基本参数的影响因素的分析,进一步探讨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有效途径。

1 太阳电池电性能的主要参数

目前反应太阳电池电性能的主要因素有: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填充因子,光电转换效率,最大功率最大工作电流,最大工作电压,串联电阻,并联电阻。

2 太阳电池在光照时的等效电路

太阳电池在光线的照射下,由于光伏效应,引起的载流子也就是电子和空穴漂移会形成从n区流到p区的光电流Iph。当与外电路接通时,就会有电流通过电路,pn结就相当于一个电流源。太阳电池材料本身以及与金属电极的接触面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电阻,为了分析方便,把这些电阻全部看成为一个串联电阻Rs;把不经过p n 结正常电流通道的漏电流都用一个分流电阻Rsh来表示。因此,当考虑串联电阻和分流电阻时,太阳电池在光照时的等效电路就应该如图1所示。

根据图1,由基尔霍夫定律得太阳电池的输出电流方程为:[1]

I=Iph-Id-Ish=Iph-Ioe■-1-■ (1)

Rs——串联电阻;Rsh ——并联电阻

Iph——光生电流;Id——二级正向管电流:

Id=Io(e■-1)(2)

Io=q■+■(3)

Io为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

3 太阳电池的影响因素分析

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是描述太阳电池性能的重要参数。

3.1 短路电流Isc 当负载被短路时,V=0,并且此时流经二极管的暗电流Id非常小,可以忽略,上式可变为:

Isc=Iph -Isc■?圯ISC=■[1] (4)

当Rsh>>Rs时,Isc≈Iph

由此可知,短路电流Isc总小于光生电流Iph且Isc的大小也与Rs和Rsh有关。串联电阻Rs越小,并联电阻Rsh越大,短路电流就越大。理想的光伏电池短路电流Isc=Iph

3.2 开路电压Voc:[2] 一个理想的光伏电池,因串联Rs很小、并联电阻Rsh很大,所以进行理想电路计算时,他们都可忽略不计。所以负载电流满足下式,

I=Iph-Id=Iph-Io[exp(qV/nkT)-1](5)

即太阳能电池在空载情况下的端电压为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用Voc表示。

I=0,有光照时,由上述可知光电流和正向结电流相等,但方向相反,于是由肖克莱方程给出:Id=Iph=Io(e■-1)

两边取对数整理后,A1得Voc=■1n■+1(6)

开路时,可以认为接近于理想太阳能电池,由此可见太阳能电池的光伏电压与电池面积的大小无关。同时也与暗电流有关。而对太阳能电池而言,暗电流不仅仅包括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还包括薄层漏电流和体漏电流。

漏电流:太阳能电池片可以分3层,即薄层(即N区),耗尽层(即PN结),体区(即P区),对电池片而言,始终是有一些有害的杂质和缺陷的,有些是材料本身就有的,也有的是工艺中形成的,这些有害的杂质和缺陷可以起到复合中心的作用,可以虏获空穴和电子,使它们复合,复合的过程始终伴随着载流子的定向移动,必然会有微小的电流产生,这些电流对测试所得的暗电流的值是有贡献的,由薄层贡献的部分称之为薄层漏电流,由体区贡献的部分称之为体漏电流。

3.3 填充因子FF

FF=■=■(7)

太阳电池的光电输出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最大输出功率总在该曲线“膝点”的附近,当电池的短路电流Isc和开路电压Voc一定时,填充因子FF是衡量太阳能电池输出特性的重要指标,其值越大表示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越大。FF的值始终小于1。

填充因子越大,反映到太阳能电池的电流-电压曲线上就是曲线接近正方形,此时太阳能电池可以实现很高转换效率。

3.4 转换效率η

η=■=■=■(8)

At表示包括栅线在内的电池总面积,Pin为单位面积入射光的功率。根据上式可得: 填充系因子越大,即转换效率越大。 因此,影响η的主要因素为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和填充因子,综上所述,影响Voc、Isc、Vm、Im、FF和η的主要因素就是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而实践证明短路电流的变化最直接可以反映效率的变化。

表1及图3是工厂生产的一组实验数据,反映了开路电压一定时,转换效率与短路电流之间的变化关系。转换效率≥15%以后,短路效率在一个狭小的范围(5~6mA)缓慢提高。

其中:Ncell转换效率

3.5 串联电阻Rs和并联电阻Rsh

3.5.1 串联电阻Rs 一般小于1Ω,主要包括金属电极与半导体材料的接触电阻、半导体材料的体电阻和电极电阻三部分。

3.5.2 并联电阻Rsh一般为几千欧姆,主要是电池边缘漏电、电池表面污浊或耗尽区内的复合电流引起的,这几种电流构成了漏电流。而且并联电阻越大,漏电流也就越小。

4 提高太阳电池效率的途径

从上所述可以看出,要提高太阳电池的效率,应提高开路电压Voc、短路电流Isc和填充因子FF这三个基本参量。

表2是一组电池片工厂生产过程中最终测试分选数据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反映电池片电性能的各参数之间是相互牵制的,不是单纯的提高某一个参量就可以改变转换效率,但总体来说,短路电流是必须增大,效率相对就会提高的。

因此,根据生产经验,提高电池片的转换效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4.1 优化晶体硅材料 太阳电池的效率与硅材料的电阻率及少子寿命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Io=q■+■,其中L=■;[2]

n—电子浓度,τ—少子寿命

Voc=■1n■+1

从前面式可以看出,参杂浓度越大则反向饱和电流密度Io越小,少子寿命τn越长,Voc则也越大。因此,理想的太阳电池基底应该是低电阻率和高少子寿命。理论和实践都证明:0.5~3Ω·cm左右的工业生产直拉单晶硅片及铸锭多晶硅片都可以有很好的效果。

4.2 减小暗电流 由I=Iph-Id可以看出,减小暗电流才可以增加短路电流。也就是要减少串联电阻,增加并联电阻,必须减少金属杂质以及其它能够作为复合中心的杂质、缺陷等出现在空间电荷区,抑制高掺杂效应,增加各区的少子寿命。

4.3 提高丝网印刷技术[3] 目前常规工业化晶硅太阳电池的正面金属栅线面积约占整个电池面积的8%。因此为了降低栅线遮挡造成的电池效率损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a)缩小细栅的宽度:工业化生产中丝网印刷的细栅线的宽度已经从过去几年的140~150μm逐步降低到100~120μm左右,并有继续缩小到80μm左右的潜力。

b)超细主栅或无主栅:主栅的宽度通常为1.5mm(对于125mm边长的电池片,或者156mm边长3根主栅的电池片),将主栅宽度缩小甚至完全移至背面,如metal wrap through技术。

c)栅线内反射:栅线是良好的光线反射体,通过特殊设计,可以将部分反射光线通过玻璃、封装材料等内反射再回到电池片表面。

d)提高铝背场烧结工艺水平:烧结铝背场后,不仅材料寿命的增长有所提高,而且碳、氧含量降低.使材料背面附近的能带结构发生变化.减少了扩散过程中的电子与空穴的复合,增大了载流子的扩散长度,提高了少子的寿命。

4.4 不断调整优化工艺流程 在太阳电池制作过程中,硅片要经过表面清洗去损伤层、扩散磷吸杂、PECVD沉积SiN:H膜钝化、铝背场印刷以及烧结等工艺,在这些工艺过程中,硅片要经过不同的高温处理,少子寿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少子寿命越长,太阳电池的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越高,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也相应地提高。

为提高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和控制工艺的稳定性,在工艺过程中增强少子寿命测试对生产过程的监控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通过少子寿命的监控,明确地知道每个工艺过程的质量情况,可以及时调整生产工艺,获得良好的工艺流程,从而达到控制生产过程的目的。提高太阳电池的转换率。

5 结论

影响太阳电池的主要参数是开路电压Voc、短路电流Isc和填充因子FF这三个基本参量,而这三个参量这间往往是互相牵制的,如果单方面提高其中一个参量,可能因此会降低另一个,以至于造成总效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因此在选择材料、设计工艺时必须全盘考虑,力求使三个参量的乘积最大。因此,工业化太阳电池的生产过程中,提高太阳电池转换率不是单一方面的问题,而是要从生产工艺、成本、效率等多方面考虑。从而达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半导体光电》.2007年8月第28卷第4期,p499-499.

篇7

关键词 多孔硅;太阳能电池

中图分类号 TM9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1-0136-02

多孔硅是一种近些年才纳入人们视线的纳米半导体光电材料,其在室温下,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特性非常优异,减反效果良好,并且很容易与现在的硅技术进行兼容,因此经常被人们用来制作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中的减反层。本文对于多孔硅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做了一系列的探讨。

1 多孔硅的特点及在太阳能电池中应用的优势

多孔硅具有可见光发射和带隙宽化的现象,通过电化学或者化学腐蚀能使其在晶体硅片上展现出其电荧光和光荧光的特性。其在太阳能电池的应用中具有以下优势:

1)多孔硅具有高的绒面表面形貌,可以增强捕获光源增强多晶硅太阳能的吸光性,较之传统的NaOH溶液绒面腐蚀,多孔硅能够在单晶、多晶、微晶硅的任意取向表面腐蚀成形。

2)多孔硅可以以对阳光的最佳吸收为基础调整带隙。

3)多孔硅具有良好的光荧光特性,可以经蓝光和紫外光转变成波长更长的光线,使得太阳能电池对其具有更好的量子效率。

4)多孔硅设置在CZ法生长的硅片后面,可以有效的吸收杂质原子,这些杂质原子在进行高温氧化时比较容易形成堆积,这种特性可以应用于光伏技术。

5)多孔硅进行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时,操作比较简单,比较适合进行大批量制作。

2 实验

2.1 多孔硅层的制备

多晶硅片需要通过常规的化学清洗,利用碱液腐蚀掉切割硅片的机械损伤层,制备多孔硅层可以采用化学腐蚀法或者电化学腐蚀法,为了能够大批量的规模化制备多孔硅层,一般采用化学腐蚀法。腐蚀溶液主要有HNO3和HF组成,其进行化学腐蚀的反映方程式如下:

通过调整HNO3和HF的配比浓度/进行腐蚀的时间以及腐蚀时给予的温度能够得到孔隙率不同且具有均匀一致的表面形貌的多孔硅,例如在常温下腐蚀制备的多孔硅经过紫外光的照射,能够观察到均匀的橘红色光发射。孔隙率为30%~80%,厚度约为4 μm,空隙的直径为10 nm~1000 nm,加权的反射率为5.25%。

2.2 多孔硅的微结构

多孔硅具有足够大的表面积,即使其腐蚀后孔洞大小不同,但是依然很均匀(如图1所示)。这些孔洞的大小在制作太阳能电池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空隙大小不同则减反的效果也不同(如图2);二是空隙大小不同则电极的接触好坏也不同,从而影响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如图3、4);三是腐蚀的孔隙深度也会影响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2.3 多孔层中的氧行为以及RTO过程的钝化效果

多孔硅富含氧,当制备完毕后,其表面被H钝化生成的SI-H非常不稳定,继续被氧化后生成SI-O,经过高温磷扩散后,仅存有不到三分之一的SI-H。经实验可知:多孔硅制备完毕后,多孔硅的表面未被完全氧化的以及不稳定的H钝化会造成许多表面态和数量较多的悬挂键。这种现象会严重影响光生载流子的存在寿命,从而也影响了多晶硅的少子寿命。采用RTO处理的方法使得悬挂键与氧结合,起到一定的钝化作用,有效的解决了上述现象,提高了多晶硅的少子寿命。

2.4 氧行为

氧是硅中的主要杂质,采用不同的制备工艺,则残留的氧浓度也不尽相同。氧并不会影响多晶硅的少子寿命,其原因是其对热处理敏感发生热行为从而影响硅的电学性质。多孔硅富含氧,因此在制作太阳能电池时的处理时间和温度都必须精确把握,为了更好的控制制备多孔硅过程中氧的热行为,下面对氧的热行为做一个描述。

3 氧施主

热施主TDS:当将硅反应的温度控制在450℃左右时,会生成较多的热施主,其生成速率与硅中氧含量的四次方成正比。微观下的氧施主形态还有TD1-4等。热处理进行10分钟左右,热施主形成速度较快,当温度上升至550℃~650℃时高温退火,这种形态不再出现。

新施主:硅在600℃~900℃高温退火,就出生成不同于450℃的热施主的额外施主——新施主。出现的新施主难以消除,持续高温1100摄氏度几个小时才可以消除。硅的原始氧浓度越高,其产生的速度越快。

包括新施主和热施主在内的氧施主是高校的复合中心,会减少少子的寿命。氧施主能够使导电的类型发生变化,新施主则能够影响太阳能的短路电流。如果加热至950℃以上,可消除新施主,但是需要很长的退火时间,这就和太阳能电池工艺产生不可调节的矛盾。

4 氧沉淀

硅中产生氧沉淀与很多因素有关,除热反应的温度、流程、时间、硅原料的缺陷、含有的杂质、参杂剂的种类以及热历史等之外,退火温度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在650℃以下的低温退火有三种氧沉淀形态:片状无定形、小球性和多面体结晶型;850℃~1000℃的中温退火,氧沉淀为方片状;1100℃~1200℃的高温处理,氧沉淀无定形或呈八面体型。氧沉淀会诱发很多缺陷,例如堆垛层错、棱柱为错等,经过多步高温热处理,使得片状结晶氧沉淀转变为无定形沉淀。

归根结底,事实上氧本身并不会影响硅晶体的少子寿命,距离缺陷处较远的间隙氧不会发生复杂的热行为,只有距离缺陷处较近的间隙氧在超过450℃的热处理时才会发生复杂的热行为,因此,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降低硅原料中的各种原始缺陷和严格掌控热处理的反应时间和温度。

5 总结

经过对多孔硅的微结构、热处理、氧行为等多方面的研究认为:多孔硅反应后的孔洞大小对制作太阳能电池的影响很大,孔隙的大小不同其减反效果也不同,电极接触的好坏也不同,还会影响到电池的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在制备过程中,采用热氧化方法进行钝化多孔硅表面时,温度、升降温速度等都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卢景霄,吴芳,王自健,张宇翔,勒瑞敏,张丽伟.多孔硅在太阳能电池应用中的相关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06,10.

[2]刘祖明,苏里曼.K.特拉奥雷,王书容,廖华,胡志华,李迎军,陈廷金,汪义川,罗毅.多孔硅多晶硅太阳电池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7.

篇8

V: 我们的设计总监领导的设计团队都是母亲,她们都有自己的孩子,因此她们在设计童装时的眼光与一般的年轻设计师是不一样的。孩子的身材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化是非常非常大的,不能同比例地扩大或者缩小。每个年龄段不同孩子的身材特点都会影响最后的打板效果。我们每周坚持邀请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到工作室里来试衣,以保证最终的剪裁同一个款式不同年龄段的尺寸都是最精准的。对于消费者来讲,10岁是一个分界线。在10岁之前,消费者在消费中并未起到主导作用,到了10岁之后,他们就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通过丰富宽泛的产品线,为消费者提供非常庞大的选择范围。

C: 您认为童装品牌应该更倾向于坚守店铺还是积极拓展网络销售?店铺对童装品牌的价值在哪里?

V: 首先,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实体店网络的话,品牌在网上想要取得电子商务的成功是不可能的,因此需要先做好主业。非超级奢侈品集团一线的童装品牌不会花很多预算在宣传上,因此店铺就变得至关重要。相对于其他奢侈品牌花几百万、几千万在硬广告里,我们更多的将预算集中于店铺中的客户体验。例如橱窗就是跟消费者交流,表达理念的一个很好的渠道。

C: 即使是金融危机时期,Hermes、Dior、Burberry、Gucci等奢侈品牌也没有停止开设童装店铺的步伐,近来一些运动品牌也开始推出了自己的童装系列。您认为这背后是否透露出一种趋势?

V: 我并不认为这些品牌的加入会带来怎样革命性的改变。我们常说奢侈品市场是有其规律性的。肯定是从女装产品开始做起,然后发展到男装,童装是第三步。现在童装的奢侈品市场是有愈加兴旺蓬勃之势,其实是反映了奢侈品市场的成熟度日益提高。

这个市场仍然是潜力无穷。因为相对于女士用品以及男士用品来讲,童装奢侈品市场的成熟度还是有限的。

篇9

关键词:失独老人;养老;权益保障。

失独老人是随着失独家庭的出现而出现的,所谓失独老人是指在育龄响应计划生育政策,只生了一个孩子。而在他们中老年时期,其独生子女却因为疾病、灾祸、犯罪等多种非自然原因死亡,但是由于年龄或其他原因他们不能或不愿再生育、收养子女,而变得孤苦无依的一类老年人群体,无法过上像常人那样的晚年生活,实际上为政策执行做出了很大牺牲,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是社会和政府应尽的义务。

一、“失独老人”现状分析。

(一)“失独老人”数量统计分析。

2012年,中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且每年以约7.6万个的数量持续增加。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也对现行生育政策下每年死亡的独生子女总量进行了研究分析(参见图1),由此可见,如果实行现有生育政策不变,未来独生子女死亡总量会快速增长。预计到2050年,中国独生子女总量在3亿左右,每年死亡10岁及以上的独生子女超过55万,累计死亡10岁以上独生子女数量超过1,100万。也就意味着中国未来的失独老人群体将非常庞大。

而这种趋势对整个失独家庭的影响更加巨大。父母养育了惟一的子女十几年,在快要长大成人时却意外身亡,而且这类父母都进入中晚年,生育能力退化,再难重新生育子女,这样的打击更加沉重。积年累月形成客观的人口问题给社会带来很大负担,增加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二)“失独老人”生活情况分析。

“失独家庭”中的老年人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两方面都承受了极大的打击和压力,反映出这部分人群在社会上的弱势地位,社会对其给予特别的关心和保护非常重要和必要。

受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影响,“家庭养老”这种传统养老方式一直占据着主流。儿女的赡养费是父母进入老年阶段最主要的养老收入来源。独生子女对父母来说尤为重要。何况,大多数失独老人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国营企业改制造成的“下岗浪潮”等其他原因使他们收入普遍较低。而且当这些失独老人的子女还在世的时候,有的又疾病缠身。父母总是不惜代价地想要治愈他们也使其债台高筑,陷入经济困顿。相较于一般家庭老人的养老收入来源于子女赡养费、退休金、养老保险等途径,而失独老人由于失去子女,下岗,难以负担养老保险往往失去稳定的养老收入来源,使他们本就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

精神生活方面,失独老人在暮年急需儿女抚养的时候却经历了丧子之痛,而且是惟一的孩子。中国传统文化中父母往往把儿女视为寄托和希望,其打击之大可想而知,失独老人绝大多数难以接受儿女去世的现实,保留着儿女在世时的生活习惯。据调查显示,失独者的精神状态普遍较差,主要表现在自我封闭,内心抵触与人交往,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自我保护,但实际上却不利于人格、心理等的健康发展。意志消沉,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有轻生念头。他们敏感、易怒,难以回归到原来的正常生活。

失独老人的生活物质没有保障,精神失去依靠,这些不仅对其个人的生活造成极大破坏,也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由此可见他们的生活确实亟待改善。

(三)“失独老人”现有应对措施分析。

自2012年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了老年人享有的基本权利,主要是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享受社会服务和社会优待、参与社会发展和共享发展成果等权利。并从经费保障、规划制订和老龄工作机构职责三个层面进一步明确政府发展老龄事业、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的职责。但作为老年人殊的失独老人群体,立法并没有给出明确的保障规定。

目前,各省市根据自身情况主要推出了以下应对措施:

浙江、海南等省推出计划生育家庭扶助政策,给予失独家庭每人每月100-270元扶助金。北京市计生委联合人寿保险推出综合性保险计划,包括养老金保险、疾病身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专为女性设置的重疾保险等共涉及五方面的新种类保险。然而,这些措施主要以各省市自主规定为主,缺乏全国性的统一组织和规定,且配套的政策和立法保障措施进展仍较为缓慢,较难适应失独家庭数量快速增加的形势。

二、“失独老人”产生原因的深层次探析。

失独老人的出现是由多方面多层次的原因所导致的。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大踏步发展,经济腾飞的同时也使失独这一矛盾显得尤为突出而尖锐。现阶段中国的失独家庭已形成相当大的规模是不争的事实。并且,随着我国少子化与老龄化的加剧(如表1),失独家庭必将继续发展成数量众多的一类社会弱势群体。也就是说,失独现象,不仅仅是一个现存问题,更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呈现出愈演愈烈之趋势。因此,结合我国国情,具体分析失独家庭产生的内在、外在原因,并探讨出行之有效的对策显得必要而迫切。

失独现象从人口统计的角度阐述,可以简单概括为某一国家低生育率与老龄化以一定先后顺序出现的产物。进而,我们对失独家庭产生的原因剖析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少子化、老龄化、两者出现的时间顺序。

(一)少子化与无子化的影响。

少子化和无子化是失独老人产生的关键原因,家庭中儿女数量的减少使失独老人产生的几率大大增加。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论证其影响:

1、基于自身职业活动推迟、减少甚至拒绝生育。

职业活动是一项社会性活动,其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个人的职业状况不仅会影响经济收入、社会地位,还与人们的自我满足、社会自我价值的认可等密切相关。因此,职业活动是少子化最根本的动因。求学是职业生涯的前奏,国人受教育人数逐年增多,第四次至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接受高等教育(指大专以上)的人口分别为1990年1,612万人,2000年4,571万人,2010年11,963万人,平均以每十年三倍的速度递增。教育程度往高等化方向蔓延的趋势十分明显,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队伍愈发壮大。学生将更多的精力花在学习研究之上,婚嫁之事推迟是必然的事。创业整体环境优化,国家对自主创业的中小企业主给予更多的政策扶助,目前在中国正式注册的中小企业有4,2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创业者在一个企业产生成长的过程中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非常巨大,放在家庭上的时间和精力则此消彼长,生育问题由此被暂时搁置。

自20世纪80年代起,趁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我国引入了市场竞争体制,劳动者所处的就业环境越来越灵活,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也与日俱增。在目前僧多粥少、就业竞争愈来愈激烈的形势下工作取代家庭成了人们的重心。同时,在数量巨大的就业大军中,女性占据半壁江山。妇女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她们也抛弃了女人作为生育工具的观念,开始跨出家门,投入社会,期待实现自我价值,渴望成为一个成功的女人。而一旦面临生育问题,女性可能会因为生理机制随时被中断劳动,对提拔和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甚至有一部分外企或私企等就业竞争激烈的公司,为数不少的女性员工因为怀孕被解雇,或者生完孩子也失去岗位。生育对女性造成非常大的不便,女性始终缺乏稳定感,便会被迫做出暂时不育甚至终生不育的决定。

2、养育孩子的高额花费,迫使家庭推迟生育计划。

父母从怀孕开始到子女能够经济独立,所需要的费用是极其庞大的。以经济处于全国中上水平的杭州为例,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包括一个新生孩子的衣、食、住、用、行的费用,孩子受教育的费用和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费用,此外还有父母正式或补贴给子女的婚姻支出。父母在抚养和培育孩子时,要支付从怀孕起到他(她)生活自立时为止的各种抚养费用、教育费用、医疗费用。大致可以分为生活费用、医疗费用、教育费用三大板块。而培养一个孩子具体又可以分为五大阶段。如表2,按2012年的消费水平计算,养育一个孩子每一阶段所需要的费用总和超54万,也就是说在不计算孩子出国、读研等更高层次的发展投资且大学毕业后即能自力更生的前提下,父母每年养育孩子的花费为2.5万元。而根据中国统计局官方统计公报显示,杭州2012年的人均GDP为89,696.8元,这表明家庭不到18万收入中近14%用于抚养一个孩子。对于普通家庭而言,不仅要负担高额房贷、生活消费、自身发展投入等,更要考虑老人的赡养费用,因此抚养一个孩子已经是父母的极限。

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对2,157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4.7%的人感觉教育支出已是城乡普通家庭极大负担。很多网友留言说:“养活自己都难,再养个孩子,第一遭罪;第二对不起下一代;第三太没社会责任感。”“生孩子就给套牢,股票可以解套,这只股永远也解不了!”“如果没有很好的经济条件和良好的自身素养,没能力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就不要生。那样将会让自己一生辛苦劳累,连心理安慰也没有一丝,也误了孩子。”“孩奴”也成为继“卡奴”、“车奴”、“房奴”之后的又一热门名词,从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家庭在生育上面的无奈。

3、环境污染影响人类生育率。

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不孕不育率增加,已成为全球的现象,环境污染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环境污染对男性生殖能力的影响主要通过化学和物理两种途径。它们可通过减弱或拮抗男性体内内分泌激素的效应,或破坏雄激素受体从而影响生殖能力。环境污染同样也对女性生殖系统产生重要影响。污染物可在胚胎发育期、青春期、生育年龄及绝经期分别对女性腺垂体、卵巢、子宫、乳腺和神经内分泌系统造成损害,导致女性生殖功能异常,影响卵巢内卵泡的发育和成熟、性激素的合成与释放,导致女性青春期提前、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周期改变、妊娠期胚胎发育异常等。

三、针对“失独老人”权益保护的解决措施。

(一)吸收国外先进模式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养老制度。

1、美国的养老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中国有着同美国完全不同的国情,要保护失独老人的权益盲目仿效美国的养老机制当然行不通。但是,美国在养老模式方面的做法却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当下,我国存在着比较显著的老龄化问题,而这样的一个问题就要求我们适当改变原来的养老体系,使其更具层次感。借鉴美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构架,结合中国的当下国情,我们应当建立一个家庭养老、社会养老、社区养老三者相结合的更为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首先,结合当下现状,大多数的老年人仍愿意选择家庭作为他们安享晚年的场所。这样的一种普遍现象无疑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家庭养老在中国特色养老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我国可通过对自愿承担失独老人养老义务的亲属、朋友提供一定的政策优惠、经济上的支持等方式来增强家庭养老的功能与作用。而为了能给失独老人提供更为全面的照顾,社区单位也应当提供更多的服务,从而弥补家庭养老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漏洞,使失独老人能够更为长期地在家中居住。宏观上来讲,我国应当扩大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从社会养老角度入手,加大对社区、家庭养老的法制化监督,使中国特色的多层次养老保障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2、日本的养老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虽然国情有所不同,但是考虑到同受儒家文化影响,日本的养老模式仍有值得中国参考和借鉴的地方:

从目前的经济现实来看,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可以推进从现收现付制向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转型。原有的现收现付制度固然体现了社会保障的基本价值观念——扶持弱者。体现了社会公平公正,但却难以应付人口的老龄化问题。而日本储蓄积累模式的运作,恰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其养老难问题。基于中国当下的现状,把这种养老制度应用到失独老人养老问题的解决当中,使失独老人在年轻时的收入在当时部分储蓄、固化为养老金,为老年生活提供保障。

(二)促进“失独老人”走出精神困境的方法。

独生子女是家中的惟一支柱,夸张而言,失独老人变成了某种程度上的精神残疾者。基于这一现状,社会应该把目光聚焦到如何让失独老人淡化疼痛、看见新的人生希望这一问题的解决上。

宏观上来说,建议社会可以探索建立一种具有人文关怀性质的体系,通过项目化、社会化的运作,对失独的老人开展专门的心理辅导。客观来说,失独老人对已逝子女的思念和回忆是无法避免的,但是过多地沉湎于过去只是雪上加霜,成为他们未来新生活的一种羁绊。此时,光靠失独者的自我调节是远远不够的,专业人士可运用科学、专业的知识有针对性地对失独者进行悉心的心理辅导,让他们正视人生的重大波折,学会接受现实,继而展望未来。

失独者是某种程度上的精神残疾者,莫大的悲痛让他们不敢直视真实的世界,而总是会将自己封闭在黑暗的世界里。长此以往,他们的心灵将会被扭曲,抑或是变得不堪一击。此时,社会组织应当立即行动起来,主动帮助失独者与外界建立起比较良好、健康的联系。在这个方面,不少城市已经开始了初步的尝试。例如,重庆建立了真情联谊会,通过联谊会让失独家庭们汇聚在一起,彼此沟通交谈,开展各种丰富的活动,打开了他们封闭的内心世界;大连的一些组织通过QQ群传递正能量,让失独者度过苦难,走出悲伤。

(三)推进立法,从根本上保障“失独老人”权益。

实际上,政府对失独家庭的照顾工作近年来正在有序展开。10多年前,即2001年颁布的《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七条为这项工作做了很好的奠基,其中明确规定: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2007年8月,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在全国部分省市开展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持制度的试点工作,这便从实践意义上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此次试点规定政府视情况给予满49周岁且其独生子女伤、病、残或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子女的夫妻每人每月不低于80元或100元的扶助金,一直到其亡故或其子女康复才停止。这些努力也反映了政府已经开始正视这个问题并将其提上日程。

然而,随着中国计划生育的落实与深入,中国家庭的规模不断变小,随之而来的就是老龄化进程的推进和养老问题的不断凸显。目前来看,已有的立法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随着“失独问题”在两会上的不断提出,立法的推进无疑已经势在必行。

为了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必须利用更有强制力的法律手段来保障这些特殊群体的利益,例如适当增加因独生子女发生意外或者死亡而处于失独处境的群体的保障条款,根据实际国情和人民需求出台具体的养老保障法等。与此同时,确定落实相关部门的法定监督义务也是这项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解决工作的推进和有效落实,以便于建立更为健全的养老保障制度。另外,从根本上来说,计划生育政策也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改与完善。法治时代,有法可依,失独老人的权益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护。

参考文献:

[1]柳志艳。勇敢地生活下去——呼唤社会关注失独者群体[J].学理论,2012(20)。

[2]董丽红。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的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12(12)。

[3]熊婧,肖汉仕。“丁克”家庭的经济社会学分析[J].法治与社会,2008(32)。

[4]李文杰。精神慰藉是失独家庭的复活剂[J].中国社会报。2012,11[5]宋晓娟,杜娟。丁克家庭现象对中国传统人口伦理思想的冲击[J].学理论,2011(1)。

[6]杨倩。当代中国少子化现状及成因分析[J].今日科苑,2011(10)。

[7]曹娟。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对策研究——基于中日两国的比较[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8]邱红。日本人口少子化与养老金制度改革[J].人口学刊,2006(6)。

篇10

日本经济已连续四个季度出现负增长。据日本内阁府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GDP负增长为-15.2%(年率),创下战后最大降幅。尽管一季度欧美国家均出现了大幅度的负增长,但与美国的-6.1%、欧元区16国平均的-10%、德国的-14.4%(均为年率)相比,日本无疑是发达国家经济衰退的冠军。

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长期低迷时期,日本媒体上曾出现“日本经济战败”、整个日本像一艘即将沉没的“泰坦尼克”号等悲观论调。然而日本经济并没有沉没或崩溃,2002年二季度至2008年二季度,日本又经历了战后以来时间最长(约六年)的景气扩大期,虽然六年间平均实际增长率仅为大约2‰但对于一个成熟的、人口超高龄化的经济体来说,有2%的增长就算不错了。

这次,日本经济又“大大地”刷新战后最差纪录,自然又激起了日本媒体一片悲鸣。日本共同社称日本经济“呈现全面崩溃”,“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西方媒体也纷纷表示“日本经济真的不行了”。其实,其他主要西方国家本身也都陷入不同程度的衰退,说日本“不行”有点“五十步笑百步”的味道。

日本经济确实“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不过人们最关心的是日本经济是否呈现“全面崩溃”。如果今年二、三、四季度继续重复“一个季度比一个季度差”的趋势,那么2009年全年将可能出现两位数的负增长,届时说日本经济陷入“全面崩溃”也不算言重。但从当前趋势看,在今年二季度以后,日本经济不至于重复一季度那样的大幅度负增长,甚至可能转为正增长。其理由是:

一些重要经济指标好转

如果按月别看一季度日本经济表现,可看出3月的一些重要经济指标趋向好转。据日本财务省贸易统计,经季节调整后算出的“出口数量指数”从去年7月至今年2月全是负增长,但3月该指数转为正增长,为3.4%。出口大约占到日本工业生产的一半,受出口数量指数“转正”影响,矿工业生产指数也在3月“转正”,为1.6%(该指数从去年9月至今年2月是以两位数持续恶化),还可能在4、5月扩大正增长的幅度。鉴此,5月20日日本公布创历史纪录的一季度负增长数字后,当天东京股市不降反而略升,也反映了上述经济指标趋好、使市场增加了经济触底反弹的信心,专家估计今年一季度日本经济触底的可能性较大。

库存方面的有利条件

从库存调整对GDP的影响看,去年秋季以来由于出口骤减导致库存大量积压,对此,日本的企业在六个月来通过严格的减产措施促使库存迅速下降,达到低于最终需求的水准,这就为二季度增加生产以便靠向最终需求水准留下了余地。今年一季度的负增长率中,有3至4个百分点(年率)是企业削减库存投资所造成的,经过付出这种“牺牲”已使库存达到合理水平,这就为二季度恢复生产创造了条件。实际上,库存调整的效果在3月已开始显现,预计,在一季度“为负增长做贡献”的库存投资,在二季度可望“为正增长做贡献”。政府应对危机措施的力度加大

从政府的景气对策看,去年8月以来,日本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应对危机的政策措施,其规模和力度一次比一次大。相继出台了“实现安心的紧急综合对策”(11.5万亿日元)、“生活对策”(26.9万亿日元)、“生活防卫的紧急对策”(43万亿日元),上述三项对策的财政出动规模总计达12万亿日元。此外,还修订了《强化金融机能的特别措施法》(原订于2004年),严阵以待,为尚未受到严重冲击的日本金融机构筑起坚固的防线。2009年4月,日本政府又推出“追加经济对策”(56万亿日元,其中财政资金15,4万亿日元),与前面的各项对策加起来,财政出动规模达到近28万亿日元。

在伦敦举行的G20金融峰会上,美国要求确保垒球采取支持经济复苏的协调行动,呼吁其他国家和美国一样加大开支,使今明两年财政经济刺激金额占到各国GDP的2%。而日本迄今的财政出动规模已超过美国所要求的占GDP2%规模的两倍。预计,日本政府一系列应急对策的效果很可能在今年4月1日开始的新财年逐渐显现出来。有专家特别对政府实施的对环保车实施减税、对购买节能家电实施优惠等措施给予肯定的评价,因为这两项措施既有刺激消费的“速效性”,又有作为环保对策的“战略性”。不过,虽然日本政府推出“追加经济对策”可望促使公共固定资本大幅增加,并进而促使增长率回升,但这不过是依靠注射“强心针”刺激出来的增长,而不是依靠民间需求推动的“自律”的增长。

出口的“历史性恶化”可能过去

这次日本景气恶化是在百年一遇的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由于出口急剧减少而引发的。2002年以来,牵引日本经济恢复的出口需求主要集中于高级耐用消费品(主要是汽车和面向消费者的高技术产品)和投资品(中间产品),而美国经济衰退打击的正是日本高级耐用消费品的出口――因为经济形势恶化势必促使美国人的消费“降级”;中国经济减速又正好影响到日本投资品的出口――因为中国最终产品的出口下滑势必导致对中间产品的进口需求减少;加上日本进口减少相对于出口减少的滞后――因为进口情况主要取决于日本国内经济形势,而日本国内经济恶化比美国等海外经济形势恶化慢了一拍,因此,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日本外需(出口减去进口)的急剧下滑可以看做是多种因素汇合作用的结果。从二季度开始,上述“多种因素汇合”的局面将可能过去,例如随着日本经济陷入严重衰退,进口减少幅度势必加大,从而使外需的下滑将可能有所缓和。再者,鉴于世界各国加大刺激内需政策的力度并初见成效,加上日本企业减少产能和调整结构的非凡努力,日本出口的“历史性恶化”有可能过去,在二季度即使出口依然减少,但减少的幅度也不至于像一季度那么大。经济基本面并非“倒数第一”

从今年一季度日本GDP增长率看,日本成了主要发达国家中的“经济衰退冠军”。然而,GDP并非衡量经济发展的惟一指标,而且值此经济全球化、全球面临环境危机、能源价格在上下波动中持续上涨的时代,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的局限性越来越大。如果从经济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来看,日本经济的基本面在主要发达国家中并非“倒数gg--”。

值得关注的事实是:(1)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日本金融危机的程度相对较轻,还没有出现金融机构破产的严重事态,日本还连续18年是世界最大债权国,2008年底日本政府、企业、个人持有的“对外纯资产”(在国外持有的资产减去负债)高达225.5万亿日元;(2)今年3月日本的失业率上升为4.8%,而美国的失业率高达9%;(3)日本的企业对各种危机的应对能力比较强,正在通过积极创新寻求摆脱危机的出路,日本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和经验,可在垒球应对环境危机的时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