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4: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机械运动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知识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
2、知道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
能力目标:
1、观察实验能力:能从生活中观察到物体机械运动的实例.
2、思维能力:判断和分析机械运动,结合参照物的知识分析运动和静止的情况.
3、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释、判断自然界中的运动现象.
情感目标:
1、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教育.
2、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
3、利用地球同步卫星的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
教材从实例中引出了物体运动的问题,并称物置的变化为机械运动,再推广到自然界的实例中.参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实例引出,并联系实际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实例,要求学生会联系实际判断已知参照物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情况和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的参照物.在此基础上,感性的分析了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即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渐深化,最后分析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并思考一些问题.
教法建议
尽量不加深课本上的内容,而应当多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由实践中学习的习惯,加深一些物理学习方法的体会.
通过讨论引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直接界定物理学中的机械运动,对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学习,应当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并由此引出参照物的概念,关于参照物的问题要由学生列举实例,学生分析,教师可以做评价,最后总结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内容的教学中可以使用适当的媒体资料,例如可以用课本的配套录像带"运动的相对性"并回答本节的练习.
匀速直线运动的教学,观察和分析课本上的实例,说明这是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由学生思考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加深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给出定义.定义中只须讲清快慢不变,不宜引入速度的概念.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单元分析
本节教学重点是参照物的教学,关于参照物要求能够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择的参照物和知道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教学过程分析
一,机械运动
讨论引入新课,学生阅读教材的内容和提供的参考资料,阅读问题是:什么叫机械运动;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的机械运动;课桌、房屋是否做机械运动,为什么;能举出绝对不动的例子吗.
对学生列举的示例可以进行分析,注意讲解的问题:我们把物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宇宙是运动的,其中的所以物体都是运动的.
二,参照物
说明日常生活中对一些现象的解释,并进一步引出了参照物的概念,讲解时注意的问题是: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不同的人对运动的描述不同,其原因是他们对运动描述所选择的标准不同,我们把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由学生列举实例说明当选不同的参照物时,同一物体的运动的情况,并深入分析选其他参照物时的运动特点.
分析两类实例:已知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描述的运动情况判断选择的参照物.由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教师提供参考示例学生分析,也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由学生组成小组,自行设计问题,讨论,由教师评价.提供一些参考示例:“每天的日起日落这句话是以什么做参照物的”、“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的某处上空,这是以什么做参照物”、“以太阳做参照物,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运动情况怎样”、“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歌词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中所选的参照物各是什么”等.
三,匀速直线运动
观察一些实例,可以提供录相和视频文件、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些运动的特点,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他们发现其中的共性,总结出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讲解时,要注意匀速解释成快慢不变,而不要引出速度的概念,使学生形成对匀速的感性认识,并说明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而物理研究问题是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的.
对于想想议议中的问题,可以提供学生自然科学中的图片资料,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课前就布置查阅资料的预习内容,要求查找关于我国卫星发射的情况和卫星运动的资料.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
查阅关于“列车速度”的资料
【组织形式】
学生小组
【参考题材】
1.列车发展的历史,包括我国的发展史和世界的发展史.
2.各个阶段的列车的速度.
3.各个阶段的列车的形式(例如蒸气机到磁悬浮列车).
4.世界各地区对列车发展的贡献.
【评价方案】
1.网上查阅的资料,列出历史记录.
篇2
关键词:问题;促进学习;提问不当;改变提问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023-01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者要掌握规则,首先要理解构成该规则的概念,否则就不可能充分理解该规则的含义。学习规则的目的,是利用它们来解决问题。人们为了解决问题,常常需要把一些简单的规则组合成复杂的、高级的规则。因此,学习者在获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一种新的能力,即把他们学到的东西用于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这意味着他们已经习得了一种或一组新规则。为了解决问题,学习者必须识别问题的基本特征,并能够回忆起已学过的有关规则[1]。教师的引导往往是必需的。那么教师教学设计中的有效提问就显得尤为重要。
1.教师提问行为现状及结果
科学是一门严谨性、逻辑性、科学性要求较高的学科之一。科学中的概念、原理等本身是比较枯燥的。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设计问题将学生已有的科学生活经验和科学原理联系起来?如何提问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原理?教学过程中该设置哪些问题?
回答这些问题前,我们先回顾教学问题现状。教师层面具体表现为:课堂时时问,且问题层次不均、不连贯,要么问题过于简单,无须思考即可完成;要么问题虽有一定难度,但不管是否理解,只要对照教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要么问题确实很难,学生根本没能力解决;要么问题指向不清晰,学生不知如何思考;其次,教师以"是不是"、"对不对"等简单判断的低思维水平问题呈现给学生。例如: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是谁设计了生物?等。而真正有意义的问题往往被教师忽略掉或者一带而过,或者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就讲述所谓的"标准答案"。
学生层面具体表现为:课前进行知识点的操练。课堂上以笔记的形式进行知识点的摘录。课后以"点击要点"的名义进行知识点强化。例如:根据密度的意义,可以得到密度的定义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密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质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体积,则密度公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问题往往在课前导学、课堂练习、课后巩固中频繁出现。
这些现象造成的结果表现为:
一是没有广度的问题。问题只面向少数学生,学生参与面窄。有的教师干脆是先把学生叫起来再提出问题,造成的直接结果是:被提问的学生由于紧张,不知所措,难以很好的回答问题,而其他的学生却只能当看官--没有思维活动的参与。
二是没有难度的问题。教师一提问人人举手,没有提问的必要。有的问题学生只需要回答是与不是,提问成了一种装饰,白白浪费学生大量的课堂时间。
2.教师提问不当的归因与应对
2.1 问题忽略了学生的原有水平。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中指出:假如让我把全部把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2]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问题的设计应当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注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设计有利于学生思考、动脑的问题。实质就是充分考虑到学生原有的水平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
在教学《原子结构的模型》这一内容中,为了解原子的构成,教师往往会设计这样的表格有助于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过程。
课堂探究: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和修正阅读教材,填写下表:
时间 模型类型 科学家 主要观点
1803 道尔顿模型
(实心球模型) 道尔顿(英) 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时一个坚硬的实心小球
1897
1911
1913
现代 电子云模型 - 电子出现在原子核周围,
有的区域出现的次数多,
有的区域出现的次数少。
以上事实说明:建立模型需要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过程,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笔者让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对照八年级教材填写上述表格。这些小学生能做到和八年级学生一样准确无误地完成问题。即使完全做对,又能说明什么呢?
【改变提问方式】
学习是描述那种与经验变化过程有关的一种术语。它是在理解、态度、知识、信息、能力以及经验技能方面学到相对恒定变化的一种过程。基于这个过程教师应设计问题让学生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认识到"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以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激发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3]。
上述案例中,为了让学生体验建立原子结构模型的思想和修正,我们设计如下问题:(1)请你理出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2)从目前认识看,原子结构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型;(3)科学家们认识原子结构的过程中,都用到了哪些科学方法;(4)请你评价卢瑟福对认识原子结构的贡献;2.2 问题的导向过于粗略。认识理论揭示,学生在认识事物时,在已有的认识结构基础上,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通过自己主动地观察、分析、猜测、验证、概括,从而形成认识并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这也就是说,学生的认识要有过程,而这个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不可缺少的、不可逾越的。同样问题设计过于粗略,那么学生在逻辑思维上也会出现一种无序的发散。
【案例分析】
在教学《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这一节课,为了利用学生理解溶解,教师考虑到溶解时微观层面上的概念,设计了观察硫酸铜溶解实验,试图让学生从硫酸铜晶体的溶解,溶液颜色的加深这一宏观现象得出溶解的微观实质。但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只是简单的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观察到什么现象?结果很多学生居然不知道该讲什么,怎么描述?
【改变提问方式】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启而不发?在初学阶段,教师要细化教学过程,可用具有层次性的问题设计,由浅入深进行层层导向。我们不难发现教材的大量活动中有很多填空。我想它的意图不仅是让学生参与进来,加强记忆,更重要的是细化过程,理顺学生思路,是引导学生理解概念形成过程重要手段。这是任何有梯度的问题设计都不能代替的。
上述案例中,为了让硫酸铜的溶解实验能更好的服务于溶解概念的得出,教学设计中作了如下改动:加入的硫酸铜晶体逐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硫酸铜溶液的颜色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且各部分颜色的深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问题缺少有价值的情境。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体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所以教学中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有效情境进行提问,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科学原理解决科学问题。
【案例分析】
在《机械运动》教学中,知道什么是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对机械运动进行分类,教师设计如些问题:(1)站在下降的电梯里的人,以电梯为参照物,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2)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为标准,这个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坐在教室的我们相对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运动的,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们运动与否的参照物,二相对于地面来说,我们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参照物。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不是绝对的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变提问方式】
按如此问题进行教学,学生能新习得什么?学生已很清楚的内容是不是其教育价值就不大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机械运动已具有丰富的经验,在参照物概念的提出时,也能欣然接受,但这不是全面、系统的,而是零碎的。体现有效的学习过程包括:活动、思考、发现、表达。上述案例中,通过问题结合情境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有效的学习过程。将提问改成如下形式:
(1)究竟谁说的对。摩天轮(如右图)是一种大型转轮状的机械建筑设施,上面挂在轮边缘的是供乘客乘搭的座舱。你坐过吗?如没有,找机会去体验下。
一个周末,李明会王军一起坐摩天轮。在同一个座舱中,胆大的李明四处眺望着,快转到最高点时,说:"真刺激啊,我们都快运动到最高点了",胆小的王军不敢往外看,听后却说:"瞎说,我们从坐上到现在就没动。"
问题:两个人坐在摩天轮的同一个座舱中,李明说他们在运动,而王军却说他们没动(静止),那他们两个究竟谁说的对呢?一定要说出你的理由。
(2)结合对第一个问题的分析,在进一步思考:
1)什么是机械运动?2)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尝试分步骤写出);3)你还有其它什么发现?
结语:由于教学设计中教师提问不当并不仅仅局限于这四个方面,当然促进学生学习的因素也不只是教师提问行为单方面的原因。但通过本文,可以知道提问是一个完整的工程,并非是教师根据自己意愿和教学情境随意发问。基于此,要有效提问,能促进学习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备教材:
确定教学目标,难点、重点、关键点。
教材内容是否需要扩展,扩展到什么程度。
教学内容是否需要细化,细化到什么程度。
(2)备学生:
已有的知识、技能。
判断学生认识水平与本节课所需认识水平之间的距离。
(3)备问题:
注意教学内容是否需要有层次性的问题设计,由浅入深进行层层导向。
教学内容是否具有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特征,从而设计有思维深度和广度的问题。
教学内容是否涉及实验方法,则设置实验设计和分析。
参考文献:
[1]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篇3
1 教学过程设计和典型课堂片段
课件展示 扩散实验
提问 该实验说明了什么?
出示 一个茶叶蛋和普通的鸡蛋,让学生观察它们的不同之处.
提问 茶叶蛋颜色变深说明了什么?(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如果我想缩短做茶叶蛋的时间,你有什么建议?(把鸡蛋放在汤里加热)你的理由是什么?(温度越高,粒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归纳 由此可见,物体内部大量粒子的无规则运动跟温度直接相关,我们把这种运动叫做热运动,温度越高,表明了微粒的热运动越剧烈.
师 我们也知道,当一个物体在做机械运动时,它具备了什么形式的能量?(动能)大量粒子在做热运动时,这些粒子有能量吗?我们把大量粒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内能,我们以前提到的热能就是内能的俗称.一个物体,内部粒子热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多,物体的温度也越高.
练习 下列物体是否具有内能:(1)炽热的铁水;(2)冰冷的雪山.
学生判断后,教师要追问为什么,且要说明不管是高温物体还是低温物体,组成的粒子都永不停息地做热运动,只是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不同而已,可见,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提问 物体的内能会变化吗?你判断内能变化的依据是什么?你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断温度的变化?(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到测温度,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如果不用温度计,你有办法判断温度变化吗?学生先小组讨论、画图说明或汇报均可,学生汇报时教师可以问学生这样设计的原因)
师 我们接下来通过活动或实验判断物体内能的变化情况.
1.1 双手摩擦
提问 手的内能如何变化?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演示 红外线温度计测试摩擦过的手心温度.
提问 这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大量的实验表明,克服摩擦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板书)
1.2 压缩空气引火(两次实验均未成功)
师 很遗憾,实验没有成功.若是成功,应可看到硝化棉燃烧起来.
提问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你能分析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吗?
归纳 大量的实验表明,压缩空气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物体做功,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增加.
1.3 物体对外界做功
提问 看到了什么现象?出现白雾现象说明了什么?你能分析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吗?
演示 介绍点式温度计,做实验,看数据,记录数据.
归纳 大量的实验表明,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减少的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提问 同学们还发现温度计的数据变化有什么问题?为什么?(学生分析)
师 综合以上分析,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它形式的能发生了相互转化,功是量度内能改变多少的一种量.做功改变内能在生活中得到了应用.
展示图片并思考 下面请同学们判断这幅图中改变内能的方法是什么?和刚才了解过的一样吗?在这图中,能量的形式有变化吗?内能从哪个物体向哪个物体传递?生活中类似这样的方法有吗?请举例说明.
归纳 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发生了转移,我们把热传递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用Q表示,热量是热传递中物体内能转移的量度,热量的单位和功、能一样,也是焦耳.在热传递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
幻灯展示 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利用和防止热传递的例子).
提问 如果你没有看到内能改变的过程,单凭可乐温度的升高,你能说出究竟采用了什么方法吗?
总结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小结 要求学生用下列名词:内能、做功、热传递、能的转化、能的转移、等效、功、热量来完成概念图.
课堂练习
(1)下列两个实验是通过什么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演示:短路实验(6 V电源、涂凡士林的铜导线)
(2)拓展:以上第1小题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那么到底是压缩气筒的空气做功还是活塞克服筒壁摩擦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2 课堂与设计评析
2.1 教材处理得当,学生引导到位
物体的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讨论的是物体宏观机械运动和相互作用具有的能,而内能是由于物体内部大量粒子无规则运动及相互作用所具有的能.内能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就学习要求看,关于内能的讨论较机械能深入了一个层次.同时,由于影响内能大小因素的复杂性和热量过[HJ1.7mm]程量的出现,瞬间使学生的学习空间变得复杂,教学中深度和难度的把握,对教师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而庄振海老师很好地把握了教学的“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灵活使用,大胆取舍,采用了较为直观的实验手段和转化的思想方法,化抽象为直观,化难为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导入新知识,找准了学习起点和思维基点,使学生有话可说,有物可思.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可使师生对话顺畅自然,可使学生的学习处于最近发展区,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
2.2 学科特色鲜明
科学教育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三个方面的内容.就学科知识而言,《物体的内能》是一节学科味浓厚的物理课,而上课老师牢牢抓住“温度”这一中介知识,设置问题情境,展开讨论,使物理知识和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较好体现了《科学》学科的综合特点.课堂中,提出假设、巧妙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等科学方法的渗透始终贯穿其中.课堂紧密联系生活(酱油鸡蛋、炽热的铁水、冰冷的雪山、火柴、冷毛巾降温、热水袋、保温瓶、北极熊)关注细节、严谨推理,使学生科学精神培养不再是一句口号,在本节课中得到了真实和有效践行.在初中学习的关键时刻,教师仍在努力追求: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3 注重过程分析
不论生活现象、演示实验,还是课堂问题,教师总是面带微笑,循循善诱,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并得出结论.学生困惑和问题的有效解决,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也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比如,双手摩擦实验中,老师设计了如下系列问题:手的内能如何变化?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这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又如,气体对外界做功演示实验中,老师引导学生:看到了什么现象?出现白雾现象说明了什么?你能分析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吗?
2.4 精心设计实验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理科课程.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理解和巩固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品格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上课老师将“红外线测温仪”高科技仪器引进课堂,引发了学生对科技和生活的关注,有利于严谨科学态度和思维习惯的培养.点式温度计测量气体对外做功后的温度变化实验,是对教材实验的拓展和改进,放大和量化了实验现象,效果显著,是本节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一系列精彩的实验设计,充分发挥了科学实验的教育功能:做到动手、动脑和动情并重,融操作技能、思想方法、观念态度于一体,有利于三维目标的达成.
2.5 概念图的巧妙应用
概念图是康乃尔大学的诺瓦克博士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技术,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上课老师先将内能这一主题的相关概念设置成方框,并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进行连接,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然后要求学生填写.从知识表示的能力看,概念图能够构造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便于学习者对整个知识架构的掌握,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形成,促进知识的迁移.通过概念图有助于学生直观快速地把握本节概念体系,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而有意义.
总之,整堂课目标适切,内容恰当,过程合理,师生民主,结果有效,是一节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的好课.当然,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探讨和商榷的问题.
首先,课堂问题的设计,应清晰有效.课堂提问有强化知识信息的传输、评价学生学习的状况、调控课堂教学的过程、激发思维活动的发展以及沟通师生情感的功能,它是学生认知活动开始的关键,是教师运用教学艺术,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基本控制手段,它适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各种教学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庄老师在新旧知识过渡、直观演示、分析归纳、演绎概括、总结谈话、指导练习等环节都注重使用提问这一手段促进学生思考,发展和提高自身能力,实现教学目标.但上课老师对问题的设计尚存不足,如:“扩散现象说明了什么?”、“茶叶蛋颜色变深说明了什么?”等导课过程中设计的问题,上课老师注重对预设答案的期盼,思维的过程性不强,学生的思考空间也过于狭窄.特别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你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断温度的变化?请说出你的方法或设计实验方案”,问题指向模糊,缺乏针对性,难以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同时,由于对“温度高低变化”的讨论不是本节的重点,没有讨论的必要.
篇4
机电专业应用数学项目化教学设计一、课程定位
“机电专业应用数学”是机电工程专业一门必修课程,其先修课程是初等数学,后续课程为:机械零件数控加工、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数控编程及操作等专业课程。这些专业课程根据岗位不同,主要分研发岗位课程、生产岗位课程,学习期间学生还要参加各类技能比赛、考取技能证书,毕业前要进行顶岗实习、撰写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学生通过对数学基本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还可以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数学支持,为专业问题的解决提供思想方法,所以本课程定位是: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服务,为工作岗位的需求服务,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二、机电类专业毕业生岗位及能力分析
机电类专业毕业的常见就业岗位是:机械(模具)设计、制造、安装、检测、维护及调试,技术改造,产品开发与营销等。
机电类专业毕业生需要具备的与数学有关的岗位能力有:能够正确选择加工工具与设备(机),能够灵活操作数控机床进行零件加工(机),能够正确选择、组装、检修设备的元器件(电),能够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能够对设备状态进行正确判断(综合),企业决策与管理能力(综合)。
机电类专业课程中与数学相关的能力有:刀具角度、零件尺寸的计算能力、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时的参数计算能力,会计算机床电流向量,会对零件各类数据进行分析等。
三、设计思路
“机电专业应用数学”课程设计,就是通过以上分析,提炼出机电类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数学能力,以及支撑这类数学能力所需的数学知识,将机电专业应用数学教学内容按项目进行划分。采用以实际问题解决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辅以案例、任务驱动和问题导向教学法,教学环节采用项目式情境引入――数学新知学习――项目解决导出。整个教学遵从数学课程的基础性、针对性、现代化、互动性和层次性原则。
四、教学目标
(一)通识能力目标
1.具有概念互译能力,能够将机电类概念与数学概念对接;2.具有问题转化能力,会将机电类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3.具有运算能力,能计算出数学模型的解;4.具有回归能力,会将数学解回归成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5.具有迁移能力,会将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迁移成其它问题的解决方案。
(二)专项能力目标
会利用各类方程对凸轮、齿轮、连杆等机械构件运动轨迹进行描述、分析与计算,会利用微积分对电路、电机的电流、电压等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与计算,会利用微积分计算工程机械中受弯构件的刚度、强度,会利用微积分对机械元件进行设计和性能校核,会用解析几何知识对数控编程中的基点与节点进行选取与计算,会利用数理统计知识对加工零件的质量、误差做数据分析。
(三)知识能力目标
掌握函数、三角函数、参数方程、极坐标基本知识,充分理解极限、连续、导数、微分、积分概念,熟练进行极限、导数、微积分基本运算,理解常微分方程的概念及求解方法,掌握空间直角坐标系、向量、空间平面、直线、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本知识。
(四)素质教育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树立学生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形成敢于创新的职业习惯,养成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内容
整个教学内容以数学知识体系为主线,以岗位与专业课程需求的教学项目为引领,构建项目化教学内容。“机电专业应用数学”分为四个教学项目,分别是:项目一:机械构件运动轨迹的描述、测量与计算。项目二:机电工程中受弯构件的变形计算,机械元件的设计计算、性能校核和优化设计。项目三:机械零件的绘制、测量及加工计算。项目四:零件测量精度分析。
四个教学项目对应四个教学模块,分别是:初等数学(函数、参数方程、极坐标)、微积分学(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其应用、常微分方程)、空间解析几何和空间角度的计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事件及概率计算、随机变量、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六、情景设计
在项目四(零件测量精度分析)中采用的情境是:要对一批零件的加工精度进行统计分析,通常首先对每个零件的尺寸进行测量并记录,然后将尺寸划分成数个等长度的区间段,统计各个区间段内的零件数目,最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里,以每个区间的中点为横坐标,以该区间内的零件数占总零件数的百分比为纵坐标,画出若干个离散点,将这些离散点用光滑曲线连起来,就得到了零件尺寸的正态分布图。由此情境进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的学习。
七、首末次课设计
(一)第一次课设计
环节一:畅所欲言
学生自由发言,介绍对机电类专业的认识、对本门课程的认识、希望从本课程的学习中获得什么等。
环节二:项目展示
展示机电专业中需要的数学知识,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
环节三:课程要求
教师介绍本课程的特点、学习方式、学习要求,考核标准。
环节四:分组交流学生分组交流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二)最后一次课设计
环节一:谈谈收获
每个学生谈谈本课程的学习收获,老师补充,进行课程总结。
环节二:秀秀实力,分组进行
1.计算交流电路中电阻元件从电源吸收的平均功率
2.用微分方程知识分析机械运动中的阻尼现象及特点。
环节三:评评成果
各小组之间开展互评打分,教师参与评价并进行评分。
八、考核方式
1.学习态度考核:10%。学习态度包括课前预习、课堂纪律、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
2.完成项目情况考核:30%。包括完成项目过程中表现出的数学互译能力、模型构建能力、计算能力、创新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期末考试考核:60%。期末进行闭卷考试,考查一学期所学基本数学知识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设计效果
通过项目化课程设计,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由被动变主动,由消极变积极,学习热情大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授课内容由原来的单纯数学知识变为与专业有机结合的数学知识,因此知识结构由一元变多元,由枯燥变丰富,又因为增加了相应专业课知识,课程改革后对数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单一变综合,由闭塞到开放;要从过去以纸上推演、证明为主的数学操作,转变为以专业软件为主进行运算的数学操作。不仅要熟谙数学知识,还要了解机电行业专业知识;不仅要会解决数学问题,还要会发现数学问题。
篇5
1 引 言
按照新课程标准理念,一个良好的教学设计要注重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要注重给学生创建“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环境,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和谐达成以及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培养,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和学科知识实现同步健康的成长[1]。
2 “杠杆”的教学设计
2.1 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2]
《杠杆》是八年级下册第十三章第一节的内容,虽然与前面的内容关联不大,但却是物理学机械运动的开始,也是力学知识的基础。同时,杠杆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并且无处不在。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学期的物理,对于物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对力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同时,初二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较好的形象思维和逆向思维,但是依旧有认知上的困难。
2.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杠杆,了解生活中的杠杆及其作用;
②了解杠杆的五要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③了解杠杆的分类,解释生活中的杠杆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①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杠杆的基本原理;
②以小组为单位,运用科学的物理方法,科学探究,分析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③让学生经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体会到分析、归纳、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②通过列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杠杆实例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③让学生明白物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是密切的,将物理规律与生活结合,在兴趣提升中学好物理。
2.3 重点、难点
重点: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难点: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学生学会寻找力臂及画出力臂。
2.4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学仪器,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杠杆器材。
2.5 教学设计思路
《杠杆》是一节将实验探究与教学相结合的课程,此教学设计先通过演示实验及一些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了解杠杆的本质及其相关因素,之后再进行实验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2.6 教学过程(如表1所示)
2.7 巩固练习
一、填空题
1.杠杆上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距离称为力臂,杠杆平衡条件写成公式是________。
2.一根杠杆,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3∶2,要使杠杆平衡,则动力与阻力之比是________。
3.在下列器件中:
①夹面包的镊子;②托盘天平;③独轮车;④定滑轮;⑤理发剪刀;⑥铡刀。
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___,属于等臂杠杆的是________,属于省距离杠杆的是________。(只需填序号)
二、选择题
4.下列工具中,不是利用杠杆原理工作的是
( )
A.用十字镐撬石头 B.翻斗车卸货
C.用刨子刨木头 D.用铲子铲煤
5.在使用杠杆时,力和力臂的关系是( )
A.有力作用在杠杆上,力臂一定大于零
B.有力作用在杠杆上,力臂可能为零
C.有力臂,但不一定有力作用在杠杆上
D.力臂越大,说明作用在杠杆上的力越大
三、简答题
6.如图2所示,独轮车车斗和车内的煤受到的总重力G为900 N,此重力作用于A点,车轴O为支点。将车把抬起时,作用在车把上向上的力有多大?省力吗?
3 教学反思
篇6
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拓展教学不但与课标要求相符,也体现了现代教育新理念.
笔者以德育与实验拓展教学为例谈点体会.
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拓展教学
在新课标下,重视教学的三维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地渗透与拓展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1.把握物理学史,进行德育拓展
在初中物理中,物理原理、物理规律大多是由物理科学家通过不懈努力而获得的.在教材中,有些插图与资料对一些物理科学家的科学事迹、科学贡献、学习态度等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这些都是良好的德育素材,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物理科学,感受物理学家为真理不断奋斗、勇于拼搏的精神,以熏陶学生情感.同时,也帮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形成背景,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并掌握一定的方法.
例如,在讲“欧姆定律”时,教师可介绍欧姆探究“欧姆定律”的故事:因当时实验条件的限制,缺乏电流测量仪器,欧姆想方设法,在经过无数次失败后,才制成了精确的电流测量仪器——电流扭秤.同时,当时电源缺乏稳定性,他又经过5年时间才找出有稳定电压的电源.这样,让学生体会欧姆的那种敢于批判自我、求实、创新的探索精神,感受其坚持不懈的毅力,以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建立正确的学习情感态度.
2.善用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拓展
在物理教材中,体现了物体的运动规律,体现了客观存在,也体现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教材知识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同时,在物理教材中,有着十分丰富的知识,并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因此,在物理拓展教学中,在教授基础知识时,教师可适时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例如,在讲“运动的概念”时,教师可渗透相关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物质是变化的、运动的.然后教授系列知识点,由微观分子热运动至宏观事物机械运动,由摸不着、看不见的电磁运动至光折射、反射与传播等,让学生明白:运动的本质即物质的运动,而方式是各式各样的,并能够相互转化.但运动也是非常复杂的,因而平时说的运动则是以某一参照物来说的,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又如,在物理知识中,有些物理公式、物理概念是由实验推理而得,如欧姆定律、反射定律等.因知识与经历有限,学生有时会对一些知识产生怀疑,此时教师应鼓励与引导学生不局限于书本,敢于质疑,大胆探究,以实验进行验证,从而培养学生求实务真、科学严谨的品质.
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实验拓展教学
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重要的学习手段.因此,在拓展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实验拓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多向思维.
1.开展拓展教学,凸显探究过程
过程与方法是教学三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加强实验过程,让学生观察与体验物理知识形成过程,使其更好地理解与把握实验原理.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课堂演示实验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如何才能让学生由“看热闹”转变到“看门道”,把握所教知识,提高相关技能,这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实际上,实验服务于教学,可帮助学生把握知识与概念.所以,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展示物理过程,凸显探究过程与实验原理,让学生体验知识,构建认知结构.
例如,在讲“压强”时,教师应利用实验拓展来探究压强概念,可以突出物理过程,帮助学生由现象观察中逐渐把握压强本质,使其认识到过程的作用.
2.开展拓展教学,诱导多向思维
篇7
关键词:物理概念;重要性;特点;形成途径
在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们在分析物理现象或处理物理问题时,常常出现错误的判断或者束手无策,也有的学生对概念倒背如流,但一用就错。究其原因,其重要的一条是没有正确理解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既然重要,那么,什么叫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有哪些特点?掌握基本物理概念的过程及如何进行物理概念教学等等,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一种抽象。某一物理概念,就是某一事物、现象的本质在人的大脑中的反映,它是在大量观察、实验,获得感觉、知觉,形成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想象,区别出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把一些事物的本质的、共同的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建立的。一切概念都要通过词语来表现,定义是对概念内涵(物理意义)的揭示,条件是对概念外延(适用范围)的限制。
本文根据物理概念的特点,结合平时课堂教学实践,就加强概念教学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一、物理概念的重要性
物理概念不仅是物理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是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之一,也是教学的出发点。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本质属性的一种抽象,是在大量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的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又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物理世界中,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成为物理思维的有力工具。所以,如何突破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是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物理概念的特点
1.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的产物
例如,我们观察到下列一些现象:月亮会升起,汽车会前进,机器在工作,人在行走等等。尽管这些现象的具体形象不同,但是我们可以撇开它的具体形象,从它们的共性去考虑时,就会发现其共同的特征,即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于是,我们把这个从一系列具体现象中提炼出来,又反映着这一系列具体现象本质特征的抽象,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就是一个物理概念。
总之,任何一个物理概念,都是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
2.定量的物理概念,是可以用数学和测量联系起来的
许多物理概念,如力、质量、速度、温度……都具有定量的表示,如某个力是100牛顿,某物体的质量是1千克,……然而,也有许多物理概念,表面看来,是不定量的。实际上,它们也具有定量的含义。如“平衡”的概念,其定量含义是:如果研究对象是质点,则意味着质点的加速度等于零,故其平衡条件为合外力等于零,即F合=0。
3.物理概念还具有各自的特征
中学物理涉及的概念约四百余个,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是反映物质属性的。如:运动、惯性、质量、能量、电、磁、波粒二象性等,这类概念的特点是:其含义深刻,富有哲理性,很难从其表面定义上获得深入理解。只有随着知识学习的积累和发展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第二类是反映物质及其性质的。如:速度、加速度、密度、电场强度、电势、电动势、电阻、电容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用两个或几个物理量的比值来表示它们的定义。
第三类是反映物质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如:力、压强、冲量、功、热量。这些概念的特点是:与物质间相互作用密切关联,对于单个物质是毫无意义的。
第四类是一些描述物理现象的名称。如:匀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简谐运动、反射、折射、干涉、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反射性、核反应、质量亏损等。这类概念的特点是:就其概念本身而言,并不难理解,难理解的是这些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条件、及规律。
能否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概念直接影响到某一章乃至整个物理学的学习,下面就讨论一下掌握物理概念的途径。
三、形成物理概念的途径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本质属性的一种抽象。教学设计时必须通过感知活动、观察实验、科学抽象、归纳总结、理解运用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才能获得研究物理问题的感性材料,在这个基础上,经过认识加工,思维整理,从而突破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1.通过感知活动,为概念的形成提供认识基础。概念的形成是极为复杂的认识过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身边的物理问题勤观察,勤记录,勤比较,以收集丰富的感性材料,形成具体的感性认识。通过大量的现象和事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对感知事物或现象经思维加工,剔除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以形成概念。
2.通过观察实验,为概念的形成提供科学依据
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特别来源于观察和实验,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就是通过比萨斜塔上著名的自由落体运动实验,来推翻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错误结论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概念形成的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精心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来揭示隐含的不易察觉的规律,从而形成稳固的概念。例如,用两张相同的纸片,一张摊开,一张揉成团,在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让它们自由下落,结果同样重的纸片下落也有快慢之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瞬间就被质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瞬间就被调动起来了。
3.通过科学抽象,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使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这是学生形成概念的关键
物理概念是人脑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教学中,在介绍或学生已获取的有关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类、类比、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等抽象思维的方法,参与“科学抽象”活动,概括总结得出结论,而不是一字不漏地背诵课文的定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分析,才能纠正一些错误认识。 转贴于
4.通过讨论归纳,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物理概念的内涵是反映在概念中的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例如,在“电势”教学时,必须让学生明白电势是描述静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用置于该点的检验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与检验电荷电量的比值来度量,电场中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电势,它决定于电场本身的性质,但与置于电场中的检验电荷q无关。电势同电势能、电场强度的概念不同,电势能是用来描述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势能,其大小既与电场有关,又与引入电场中的电荷有关。电场强度反映静电场力的性质的物理量,电场强度的大小也只与电场本身有关,而与检验电荷无关。电势和电场强度都是从不同角度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它反映了电场与其它事物的本质区别。
物理概念的外延则是指所反映的物理现象本质属性的对象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电势的概念只适用于静电场,而不适用于交变电场。
5.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使学生着重理解概念的物理意义
第一,对于所得到的结论,要用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文字或数学式子来表达。一般先用语言文字表达,再“翻译”成数学表达式。这使学生对有关的概念获得一个明确、完整的认识。
第二,对于概念的文字表达,不应要求学生机械地记忆,重要的是要及时地将其“返回”到具体事例中,使抽象的东西“物化”,并在具体与抽象反复结合的过程中,使之对有关概念的物理意义不断加深理解。例如:一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坐在车厢里的人,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此物体下落后会落到原来的抛出地点吗?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不断争论的过程,就是具体与抽象反复结合的过程,学生通过争论对惯性的理解就会深入一步了。
第三,容易混淆的概念,可采用对比的方法,明确其区别与联系,以加深理解。在物理学中,有些概念看来很相似,但其意义却不相同。对于这些概念,我们可采用对比的方法,弄清其区别与联系。例如电压是反映静电场力做功,把电能转变成其它形式的能的物理量;电动势是反映非静电力做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变成电能的物理量。这是它们质的区别,在量值上它们都是以移动1库仑电荷做功的多少来量度的,二者单位都是“伏特”。所以,电压和电动势的物理意义是不同的,但它们之间又是有联系的。当学生对这两个物理量有了这样的理解后,在他们学习全电路欧姆定律时,从能量转换和守恒的角度来推导和理解这个定律就不困难了。
第四,物理学的许多概念及其公式都有它确定的意义、前提条件和适用范围。应从物理量之间客观存在的依存关系上去全面理解,而不能只从它们之间所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形式说明。例如密度,电阻,电容,加速度等均是定义式而不是决定式,分析它们的变化一定得寻找决定式;又如电功率,一定要注意这些公式的适用条件,领会只有在纯电阻电路中才是等效的。
第五,通过阶段性的学习,让学生逐步形成概念。人的认识规律总是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从浅入深的过程。一个完整的概念的形成和掌握也需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此,强调一次讲深讲透的做法是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的。正确的做法应随着学习的进展,逐步扩大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每一个阶段的学习都应有明确的要求;同时,不同阶段的学习,又必须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以最终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概念。此外,要学生牢固掌握概念,还必须让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加深。
总之,一个概念的形成,理解并掌握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是一个特殊认识和一般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反复结合、相互作用的辩证发展过程,是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加强物理概念教学。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在初中开展名著读教学,不仅有利于拓展课内阅读量, 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而且对中学生审美能力和个性培养,乃至理想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由于受年龄、家庭条件和外界接触面小等因素的影响,初中生对语文名著阅读兴趣不高,在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认知不到位和方法不对等问题,影响了名著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由此可见,探讨如何优化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名著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1.名著阅读教学模式陈旧,内容枯燥
调查表明,中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课堂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模式陈旧。教师基本上都是套用“主题人物情节”的程式进行教学,按部就班地将学生引入既定的教学环节与步骤之中。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创新不够,仍停留在段意归纳、写作主旨和特色掌握的层面上,使阅读教学课变成了介绍背景、划分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的程式性机械运动,无法推动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思考和探究。
2.课任教师名著知识储备与体验不足
要使名著阅读达成既定目标,离不开课任教师的悉心启发和指导。当前,初中语文教师在名著方面知识储备不够,体验不深,名著知识匮乏,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名著阅读指导。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愿意去原原本本地通读名著,致使如果不借助名著辅导性的材料就难以进行教学,所以他们在进行名著阅读教学时只是照本宣科,重点放在知识点讲解上,无法与学生进行深层次交流,所提供的指导也是抽象与样板式,没有感染力,整个课堂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
3.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缺乏有效的考评制度
和其他课程一样,初中语文也有自己的考核标准,其最直接、最明显的评价方式就是考试。但是,名著阅读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如果套用传统考核办法则容易导致名著阅读变成一个死记硬背的过程,达不到名著阅读的真正目的。鉴于此,要完善初中语文考核机制,尤其要建立名著阅读教学方面的机制,通过机制引导教师抓好名著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名著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从中受益。
二、增强名著阅读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措施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示范作用,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爱好
对名著是否感兴趣,直接影响学生能否真正进行名著阅读。教师应充分发挥阅读课的示范作用,从教学途径、教学媒介和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着手激发学生对阅读名著的兴趣和爱好,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增强对名著的审美能力。在具体的指导中,应将激发学生兴趣作为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将审美教育融入其中,改变传统的注重知识讲授的教学模式,着力挖掘名著文本,将名著文本中的崇高主题和完美形象通过形象而丰富的情境呈现出来,让学生亲历美的体验,为其所熏陶和感染。同时,教师可根据课堂阅读示范作业顺势将课本选段延伸至名著整个文本,并为其布置一些问题以引导他们课后去阅读该名著。
2.注意阅读意识和技巧的培养和训练
一是做好读前准备。在这个环节中,引导学生看目录、序言部分,让学生做好阅读思想准备,并借此让学生掌握名著产生的时代条件和文化背景,从而为了解和进一步阅读名著做好准备。
二是谈演阶段。这即是课堂阅读教学环节。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名著特点创设相应的情境开展谈感想、讨论、简述、角色扮演等各种形式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激发阅读兴趣、巩固阅读成果、拓展阅读层次和增强阅读能力。
三是写作实践。阅读教学后进行写作实践。主要围绕名著来写作,形式不拘一格,读后感、章节续集、故事概要、人物素描、情节摘要、结尾改写、序跋补记等都可以,而且对其中优秀的作品进行奖励和表彰。
3.优化教学设计和完善学生阅读效果评测办法
阅读教学设计要打破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进行教学教案式的安排,应从动态性出发,根据名著的主要内容、基本情节和鲜明特色来设计课题教学内容,使之成为一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既发挥注重个体差异性又符合个性的完整的教学系统。同时,完善阅读效果评测办法。一定的评测制度是激发阅读兴趣,保障阅读效果重要手段。比如,笔者在教学实践就尝试过建立阅读档案袋制度。把班上每位学生的读书表现、已读书目、学生自我反思、读后感、参加的读书活动、师生评价、参与校级名著阅读知识竞赛情况等阅读情况记录在案,并据此做出过程性和终结性的不同评价,以督促、激励阅读教学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钱卫华.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实践探究[J].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物理 教学整合
初中物理的学科所涉及的面比较广,不仅需要对于概念和定义,已经实验过程进行记忆,还需要深刻理解物理原理。虽然说是一门理科学科,但却也包涵了文科学科的学习方式。“填鸭”式的将物理概念提出,并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会使教师丧失教学成就感,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现在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作用
(一)利用多媒体仿真实验提高教学效率。
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之一,实验可以很好的辅助教学,使物理原理和规律更为直观的展现。但是,由于实验教学需要较长时间的实验室准备工作,而且实验的成败也会受到多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教学秩序不易控制。在初中物理中很多重要的实验:如惯性定律、“伏安法”测电阻等等物理性质的演示实验,都可以通过多媒体仿真实验来进行辅助。
(二)能够实现具体到抽象或者抽象到具体的转变,易于学生理解。
例如在学习惯性时,可首先设计一段汽车启动或刹车的视频或动画,看到的现象是汽车突然启动时人会后仰,汽车突然刹车时人会向前倾,然后抽象为模型,再对模型进行分析。通过这种由具体到抽象化的处理,学生很轻松就理解了这一问题。
对难以讲解的概念、定理、定律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物理情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机械运动中的相对运动、回声测距等,中学生就很难理解,也很难描绘清楚。就相对运动的内容来说我们即可应用计算机来演示空中加油的情景和电影《生死时速》中的等速营救等,配上声音的效果,让学生从声音、图像等全方位感受,身临其境,直观地掌握知识。
(三)可以增加课堂容量,增大信息密度,提高教学效率,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要花较多的时间板书,画图用的时间则更多,课堂效率难以提高,而信息技术很容易就解决了这个难题。
(四)能够实现微观过程宏观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初中物理很多知识涉及微观领域,如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扩散现象的解释,晶体与非晶体的结构差异,导体易导电而绝缘体难导电的原因,电路中电流的成因等等。由于条件限制,许多物理实验无法演示,学生只能从理论上感性的了解。
(五)利用多媒体视频,激发学习兴趣,实现教与学过程的再现,丰富学习资源,拓展学习途径。
在课程的引入中,一般的有“直接式”、“复习式”、“习题式”等多种,而现在拥有多媒体后,课的引入方式也更为的多元化起来。特别是对于物理等自然科学,我们可以通过观看图片、音乐、视频等,让学生很快的融入到所学的课程中来。
(六)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了解学生动态,实时反馈教学效果。
一般情况下,作为教师,都希望能够在有限时间的课堂教学内,提高信息传播密度,尽可能多地传授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效益
(一)带动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得物理教师的备课,不仅仅是备教材、备学生,还应该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二)带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以使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自主的学习,更能够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有效的利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和更大的学习空间。
(三)带动了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为实现师生互动提供了桥梁和纽带,为师生互动提供了新的交流方式。
三、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对于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
教师应具有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的能力。信息技术为物理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媒体和资源,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会熟练使用幻灯机、投影仪和计算机等现代媒体设施进行教学,同时要求教师要能够利用常见的工具软件,如PowerPoint、FrontPage、Flash、《仿真物理实验室》等制作简单的多媒体课件,要能熟练的运用网络等信息源进行网上查询,迅速全面收集处理相关信息,利用网上资源充实自己的教学实践。
2、教师能给学生提供适当有层次性、系统性、针对性强的资源,指导学生获取并处理信息。
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数据库和因特网的基础应用,培养学生检索数据的能力,要向学生明确指出收集信息的内容和时间。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公共信息源收集信息。
3、教师的整合能力
教师要不断更新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需要具有跨学科的知识结构,积极参加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培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教师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抓住物理课程内容的重点,以最适当有效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课堂上交流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自豪感;对课本提供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自学,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篇10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物理教学 力学
[作者简介]傅玲(1971-),女、广西合浦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物理;何新凤(1961-),女,广西富川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通讯作者,研究方向为教学评价。(广西 桂林 541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8年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项目“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教育改革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LSZ20080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148-02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改革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物理教学改革与其他课程教学改革一样,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已经不是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工作,因此,必须要求毕业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实验技能和教育教学技能,并了解物理课程对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质所起的作用,且能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要使学生达到这一要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蹴而就,它涉及该专业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要求所授课程的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笔者在物理教育专业“力学”课程教学中进行多年的实践,通过运用探究式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下谈谈探究式教学的做法和体会。
一、探究式教学的含义与探究式物理教学的作用
探究是质疑、调查。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包括观察、提出问题、查找资料、明确已知、制订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和预测、进行结果交流的多层面的活动。由此可见,探究是一种开放的、强调过程的学习方式,它注重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去了解事物。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来说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现代物理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自己的探究活动中,进行观察、领悟、交流、总结、建构、升华,做到自己能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此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促进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提高,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二、“力学”课程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设计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教师要明确进行探究的目的,了解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利弊。进行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所以,教师在设计探究过程时,应明确本次探究所要达到的目标。
2.主体性原则。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教学模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应该提供充分的自由给学生进行思考、质疑、探究、表达、讨论等思维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知识背景,在各环节适时进行引导和启发,保证整个探究过程的效果。
3.主动性原则。主动性原则就是要重视学生的态度、感情与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觉得学习是一种内在需要,对学习表现出热爱,并能主动地把学习与自己的生活、成长、发展相联系,进而发展为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相关联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这样才能表现出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
4.全面性原则。从现代智力理论看,教育应该承认学生由于智力成分的多样性而表现出的个体差异,教育过程应该是发现学生的差异并促进个性的发展,所以,探究式教学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智力类型的学生都能经历探究过程,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5.创新性原则。,强调经历探究过程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敢于创新的科学品质,所以,在设计探究过程时,在各环节应留出让学生进行创新的空间,敢于放手让学生进行与众不同的探索,不能为了追求结果的正确而要求学生只按课本的步骤进行操作。
6.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就是要求探究的内容和目标必须是科学的,探究过程的设计既要符合教学目的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规律,符合客观事实,符合教育教学理论。
7.开放性原则。应该改变传统教学中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封闭性,把所学的科目与其他科目相联系,所学的内容与生活、社会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进行探究的科学态度。
8.灵活性原则。探究式教学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每次探究过程中各环节的侧重点应该根据探究内容的不同、参加探究的学生成员的不同而不同。
三、“力学”课程中进行探究式教学设计的实践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物理教师对生活中存在的物理问题应该是敏感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这方面的训练。教师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先引导学生分析其中隐含的物理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然后形成相应的物理问题。力学中机械运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列举很多学生熟悉的生活例子,例如,在质点组力学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荡秋千”“人从地面跳起”这些现象,通过确定研究对象,用有关的物理量来描述变化过程,分析变化原因,与已有认知发生冲突等一系列的思维过程,最后形成探究的问题。
2.引导猜想与假设。猜想是经过观察、实验、联想、类比、归纳、直觉等思维过程,根据已知的科学结论、经验对未知事物进行推理猜测形成假设结论的心理过程。对某一事物结果的预测与猜想是进行科学创新的思想前提,大胆对问题进行预测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物理学中几乎每个重大的发现都表明了这一点。但是猜想毕竟是复杂的思维过程,所以,应该首先让学生体会到蕴涵在一些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中科学家们所进行猜想和假设的智慧。例如;伽利略在驳斥亚里士多德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说法而提出他的惯性原理时。构思的理想实验是:物体沿光滑斜面向下运动时速度不断加大,沿光滑斜面向上时速度不断减小,那么,可以设想当物体在一个无限长的光滑水平面运动时,将永远运动下去,即保持
原来的匀速运动状态;还有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时关于引力的思索:既然树上的苹果受到重力,可否设想这种力的作用范围一直延伸到月亮,这个力甚至就是月亮能维持在它轨道上的原因。这些大胆的猜想是在事实的基础上展开的符合逻辑的推理过程,它可以避免现实条件对实验的束缚,又给进一步的探索指明了方向,在科学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在这些典型例子中感受到科学家们是如何在关键的地方进行猜想和假设从而有所突破。对于猜想和假设这一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要注意引导,不能过于草率而放任自流,也不要过于追求严谨而扼杀了学生的热情,不要随意否定学生的猜想结果,对于学生的一些出乎意料的猜想要细心地多问为什么。
3.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物理是一门实验的学科,科学的探究过程离不开实验,而且在实验过程中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要进行实验探究,学生首先需要根据待解决的问题明确实验的目的,根据实验条件制订方案,解决遇到的困难,处理和评价实验结果,形成结论。经过这样的实验过程,物理课程对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功能将得到很大程度的发挥。其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辅导,介绍有关的实验方法让学生参考,但绝不是提供一切,让学生按照安排好的步骤去做。在学习理论课时,可以结合相应的内容开展实验探究,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学生在学习刚体这一部分内容时,由于思维定式的影响,总是把刚体当成质点来分析,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对小球的平动、无滑滚动和有滑滚动三种不同运动中的功能关系进行比较。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在理论分析过程中没有遇到的问题,如何设计实验装置、如何测量有关物理量、如何减少测量误差等,学生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对刚体模型、功的概念、功能关系等理论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了相应的实验技能,知道如何通过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想。
4.交流合作,评估结果,形成结论。对探究结果的评估是探究过程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它是指学习者在经历探究过程后,对探究的问题有了新的理解后重新审视探究行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对所探究的内容认识更深刻,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得到发展,与别人交流的能力得到加强。评估过程主要分析探究结果与先前的猜想或已有的科学结论是否存在差异,若存在差异,则围绕差异展开评估:(1)评估探究方案的优劣。可通过采用不同的方案对同一问题进行论证并对论证结果进行比较,或重新审视在进行探究过程中是否出现异常的现象和数据等。(2)评估操作过程的正确性。对每一步骤的操作所引入的误差进行分析,分析每一步所采取的论据是否正确。(3)评估所得的探究结果。分析结果与过程是否存在矛盾,对结果的表达是否准确。
四、探究过程评估表的研制
探究式教学的评估是探究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的内容和方式要充分体现学生的探究过程,是学生探究活动的一种反馈,反馈的信息必须有助于探究活动的改进,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对于学生探究过程的评估应该是重视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个体的差异,这就需要评估时更注重质性评估,强调评估指标和主体的多元化、评估方法多样化。根据探究式教学设计理念及实践,研制出探究过程评估表(见150页表)。
采用《探究过程评估表》可以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例如,通过对所提出问题的评估,可以使学生所提的问题不再停留在所观察到的现象表面,学会把观察到的现象与有关的物理量联系起来,并用物理量的变化关系去描述整个变化过程,追寻原因,从更深的层次提出问题;通过对自己所得结论的评估过程,学会如何判断结论的科学性,知道如何查错,能抓住探究过程出现的细节提出新的问题,不再以老师答案为权威;通过评估交流与合作过程,学会如何陈述自己的观点、如何对待不同的见解、如何进行讨论、如何与人合作,使交流更加有效。
我校实践结果表明,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教育专业“力学”等课程实施探究式教学,无论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形成,还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能充分体现教学相长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勾殿红,张贺公.推行探究式教学模式及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J].辽宁高职学报,2010(1).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机械制图实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