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创新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4: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创新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创新的概念

篇1

一、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的概念

在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然条件,在社会转型背景下进行企业管理创新,必须要创新企业产品工艺和产品理念。就目前的发展形势而言,我国的企业要想完成现代化的转变就需要解决两个必要的问题,一个是企业需要不断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另一个就是企业需要从封闭式的发展模式向开放式的发展模式以及从国内经营形式向全球化共同经营的形式转变。要想将问题完全解决,企业需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有企业发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就是创新,并且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创新发展这一要求。

二、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市场经济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

信息化为企业经济的市场化提供了生产力基础,过去“以产定销”的计划经济时代已经结束。目前市场竞争已经由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和企业形象、是企业的“综合经营力”两个方面决定。为此,构建不断适应市场的应变系统,强化企业的策划力与创新力成为了煤炭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2.知识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要求

信息被称为“世界经济的生命线”,目前正在逐渐改变企业的生产方式,并已成企业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知识经济就是信息经济,信息技术已经深刻地影响产品结构和创新走向,传统的发展模式正被不断注入的信息和知识要素所改变。因此,企业应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了的形势,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适时作出管理变革和创新。

3.企业现状和深化企业改革的要求

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其经济增长方式就应当由“总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从粗放经营转到集约经营上来。目前人员素质差,技术水平低,成本耗费大等问题困扰了很多企业,很难在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条件下提高煤炭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因此,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发展规模经济,利用现有生产能力进行挖潜、革新、改造,走集约经营路子;通过节约和优化组合提高生产要素来提高产品质量;采用先进技术设备来提高生产要素质量。所有这些都需要企业进一步的深化改革、转换机制,来能激活管理创新。

三、做出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的假设

目前我国社会的转型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从以前的传统农业社会相现代化的工艺社会转变,在这个开放型的社会,其管理也必须要开放,不同管理理论与思想之间的互动和融合使得管理也开始深层变革,同时也引起了社会转型和管理转型之间关系的讨论。

Chandler在编写《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管理革命》时,其中表达的理论就表明了企业管理创新的一部分就是企业组织的创新和发展。随着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也提高了企业的复杂性。这就形成了经理阶层的职业化和科层式管理方式。

1.假设一:企业管理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

社会文化社会是会影响到企业管理,而企业管理也是会影响到社会文化。当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相一致时,能够促进企业高效正常运转,并可完成目标。在社会文化中是可以体现企业管理,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了企业管理文化、理念等。为了促进企业管理成功,可以很好的利用社会文化。

2.假设二:推动企业管理者的创新

在假设企业创新人时,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是会进行自主创新,并会取得显著的创新效果。企业管理者的创新人假设可以有效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创新中,企业管理的实际效果更好的推动了企业管理,也可以更好反映出企业管理创新和创新人的关系。

3.假设三:企业管理转型假设

企业管理转型是有效变动企业管理中的组织管理模式、人们对企业管理的理解及企业管理价值等方面的关键条件。在社会转型背景中,社会中任何形态的转变都会涉及到企业管理转型。在社会形态转型过程中,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了企业的转型。

四、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模型

Pierre-Jean Benghozi区别了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技术创新,在当代潮流下,比如多元化、不稳定、竞争激烈及技术变革的加速等,企业不仅要创新技术(绩效、可靠性)和经济(营销策略),也要进行管理创新,如内部协作流程、发展费用的控制、个人管理等,这时就在市场和技术范围中将管理创新剥离出来。

1.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要对社会经验进行有效归纳总结,以此建立概念性质模型

它将传统理性作为主要原则,人们借助传统知识和经验对世界背景的道理进行理解和总结。和企业管理相关的传统理性有着很多,比如一系列的人性论,像人性本善理论、理性人假设等方面,这些都是传统企业管理经验的升华以及企业逻辑的延续,也是归纳和总结的社会经济。

2.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是由经验方法得到的,在传统理性发展而来,但要有效结合企业传统理性和实用理性,才能让人们认同企业管理创新模型所具备的使用性和可靠性

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是要对管理时空的连续性进行肯定,并要按照管理工作的普遍性和特色性对管理创新概念模型进行确定。在社会转型背景下,传统理性本身具备的属性也有着不合理的理性。因此,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在基于传统理性时,也要获得实用理性的支撑。因此,在判断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时,要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实践活动进行有效分析,使实践活动得到准确验证。在得出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式时,要贴合经验模型偕实用,并有效共用传统理性与实用理性。

3.有效研究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全面分析企业的管理创新问题

当企业管理创新活动和管理创新概念相符时,就可以判断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是否符合企业管理模式。在判断企业管理创新基本属性时,可以以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为基础,建立有效的企业管理创新模式。当企业管理创新与模型内容不相符合时,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就无法确定企业管理模式,并没有具备实用性,这时就需要选择另外一种概念模型。

篇2

关键词:创意产业;设计创新;概念设计

中国的环境设计行业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从无到有,走过了一段东拼西凑和学习借鉴的艰难发展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高素质设计师队伍的不断成长,曾经的粗放式发展,重复建设,已经不能再适应社会需求,以设计创新谋求发展之路成为当代设计界的主旋律。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环境下,环境设计从粗放式发展转变为向创新思维要效益,在设计与教学中,探讨环境设计的创新模式势在必行。

1创意产业背景下,创新产生价值

环境设计作为创意产业的一部分,设计师必须丢弃单调的功能主义设计观,逐渐认识到产品和服务包含象征性意义和非功能性价值。借用经济学家JosephAloisSchumpeter对于创新给出的概念:“创新”(Innovation)是将原始生产要素重新排列组合为新的生产方式,以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一个经济过程。在JosephAloisSchumpeter经济模型中,能够成功“创新”的人便能够摆脱利润递减的困境而生存下来,那些不能够成功地重新组合生产要素之人会最先被市场所淘汰。同样,在环境设计领域中“创新”赋予环境空间前所未有的生趣和意境,发挥人们的想象力,承担起艺术“改变生活”的承诺,这种设计将是顺应时代的创新性设计,被大众所接受从而付诸实施,否则将被设计市场所淘汰。在创意产业语境下,产品的设计创新具有特殊性。一般意义上的设计创新是指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从用户的需求出发,以新的设计理念为指导,利用人类已有的相关科技成果,通过新颖的设计方法和手段,创造出全新的视觉形象,开发新的使用功能,以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而在创意产业语境下,设计创新的重点在于产品的非实质性品质的创新。产品的价值(价格)更多依赖于它们无可测量的非实质性品质,而不是依赖其具有的有用性(使用价值),这些非实质性品质,如风格、新颖性、商标声誉、匮乏性或“独占度”——能授予产品一种与艺术匹配的地位[1]。其中产品的风格、新颖性以及产品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故事的发掘,正是设计师工作的重要内容。设计创新带来产品高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提升社会效益,同时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创造无与伦比的竞争优势。设计品质的优劣与市场受欢迎程度,关键在于创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表明,满足了“基本需要”后,还有“爱、友情和归属感的需要”和“尊重需要”,社会现在还能继续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逐渐增加的物质生活水平促进人们来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而设计创新就是以满足人们更高层次需要为目的。针对于产品的基本功能需求的设计,处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金字塔的底端,难以调动大众潜在的购买欲望。例如,作为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用餐活动的餐厅,只注重饭菜品质就可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但是要想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甚至更高层次的需要,就要诗意地把握消费者的审美心理、社会文化心理,塑造新颖的餐厅空间情境,让顾客在其中找到归属感,增加顾客的认可度,这样才有可能带来高附加值,提升餐厅的经济效益。

2概念设计是设计创新的有效方法

从总的社会层面来说,设计创新是人类的财富之源,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从设计师个体来说,创新是设计师的立身之本,是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设计创新的重要性无需多说,我们必须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设计创新模式。在环境设计中,乃至于设计教学中,设计创新不是具体的知识,它是一种思维模式,是一种能力,记住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即可。我们必须去探求这样一套方法去应对设计项目——从客户需求出发,分析研究设计项目资料,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概念设计正是这样一种由分析用户需求到生成概念产品的一系列有序、可组织、有目标的设计思维模式,它表现为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由感性到理性的不断进化的思维过程。概念设计是从设计对象的众多属性中撇开非本质属性,提取出本质属性,用某种媒介手段概括起来,并以其为主线贯穿全部设计过程的设计方法。它通过设计概念将设计者繁复的感性和瞬间思维上升到统一的理性思维从而完成整个设计[2]。就环境设计而言,“概念设计”就是用视觉语言把我们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表达出来,这种认识就是我们从事物中提炼概括出来的概念或思想。这些概念和思想也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点子、创意、想法,区别于其他领域,在室内设计中它们都要归结为视觉形态和空间语言。它们构成三维视觉形态,建构特定空间关系,形成市场价值,呼应人们高层次需求。

3概念设计的步骤

北京清尚建筑设计研究院与清华美院设计的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就是一个运用概念设计思维模式进行设计创新的成功案例。世博会展馆不仅引领着各个时代的建筑思潮,而且在空间和技术的创造上也一定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空间观念和体验[3]。根据米兰世博会的场地和要求,经过综合分析,中国馆确立了以“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为主题。麦浪、田野、城市天际线等视觉形象的展现成为语言媒介的视觉形象转述,很好地体现了设计主题。最终用放样技术把田野和城市天际线相连,自然景观元素与群山型的建筑相呼应,呈现出一片壮阔的中国大地景观。同时,建筑外形提取了传统歇山式屋顶的造型元素,让中国馆打上深深的中国建筑文化烙印。在世博会的国际舞台上,其体现了中国气度,很好地展现了中国在有效利用资源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从米兰中国馆的设计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以概念设计做为一种设计创新模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分三步走。

3.1概念的提出

概念设计的第一步是对事物作出一个既感性又理性的认识,一方面有对于场地空间的历史、现状、功能需求、技术参数的分析;另一方面,也有在空间中那回眸一望、记忆中的一份感动、使用者的生活琐事等等感性的片断和灵感的闪现,从中找出事物的本质属性,这种认识就是我们从事物中提炼概括出来的概念或思想。美国当代建筑大师斯蒂芬•霍尔在其著作《锚》中也就设计概念的提出讲到,一方面是理性思考的,即“从功能方面对场地的解析、远处的景观、日照的角度、交通的运行以及通道”;另一方面则是灵感、经验的,即“从场地的第一感觉中产生意念……赋予一个新的空间确切内涵。”概念设计的关键在于思想,对于室内设计而言,具有同样功能属性的空间不计其数,尽管现代主义大师们提出“功能决定形式”,但这些空间不可能以同样的面貌存在。不同的地点、不同人使用、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甚至一场、冬天的一缕阳光,抑或门前一棵柳树等不确定性因素,都为空间带来无数的可能性。设计者根据所掌握的各种信息,对室内空间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明确空间定位,最终形成一个对该空间的独特认识,提炼出设计概念。

3.2.概念的转化

当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确定下来之后,对于空间的完整认识起初可能是以文字语言这样一种媒介表述出来,也可能是文字语言与影像相结合的,最终在环境空间中都需要转换成空间语言与图形语言。概念转化的关键在于设计概念是否能够全面透彻执行下去,设计想法能否有效表达出来并适用于环境空间。在这个对接的过程中,需要平时训练有素的空间组织能力,需要对图形语言的抽象与构成能力,需要建筑史与建筑理论知识,形成该设计项目的一整套系统造型组织模式语言,用这套模式语言统筹该环境空间设计的方方面面。从设计语言学的角度说,也就是形成一个特定的句法,把这些单个设计词汇组织起来,表达一定的语义,塑造其特有的空间意境。同样的词汇由于句法不同,可以有多种语义,这正是概念设计的创新本质,是我们能够产生新形式、新语言的关键。同样是设计灵感来源于山川的视觉形态,但设计的形式语言组织方式不同,譬如说句法运用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的方式与运用立体构成的方式建构出来的空间,肯定是大相径庭、各有特色的。

3.3概念的实施

概念设计可以让设计师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在精神的世界,但要想概念设计结出硕果,那么就要在概念实施的过程中紧扣主题,始终以设计概念为中心,保持设计的独立性与完整性。在设计概念的框架下有了整体的视觉形象,让视觉形象统筹整个空间,这样就避免了设计中东拼西凑所造成的空间中各个界面形象的凌乱、不协调。概念设计要有可行性的材料和技术支持,如果现有技术不能完全支撑我们的创意,首先要想办法去解决。在弗兰克•盖里设计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时候,其外墙曲面在技术上是个难题,但整个项目没有为此放弃,设计者不是修改设计方案而是请技术人员设计了相关的软件,用于解决这一技术难题,从而成就了这一解构主义的建筑杰作,也让我们看到了之后一系列巨大体量的曲面有机形态建筑。如果以当时的技术无论如何跨越不了现实与想像的鸿沟,也可以做一些技术上的替换和妥协。伍重设计的悉尼歌剧院以海面上的白色风帆作为设计概念,计划把屋顶设计成壳结构,但当时的技术和资金无法完成,最终妥协,用同样形状的混凝土结构代替,最大化保持了设计概念,为世界留下了童话般的建筑并成为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在信息化时代,强大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让概念设计有更大的施展空间,为概念的表达和实施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为设计创新提供更多可能性。

4概念设计具有可操作性

简而言之,在基于概念设计的环境设计创新模式过程中,首先,设计师从理性分析和感性的灵感闪现中确立设计主题,揭示对象的本质属性;然后,用视觉语言替换文字语言,对视觉图像和空间进行处理,形成独特的环境空间视觉语言;最终,与现有的材料技术进行整合,把概念转换为物质实体,完成现实环境空间建构。总之,概念设计模式在设计创新过程中思路清晰,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如能在设计实践和教学中适当加以运用,可发挥较好的效果,大大提高设计者的设计竞争力。

作者:王莹 单位:大连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英贾斯汀•奥康诺著,王斌,张良丛译.艺术与创意产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150.

篇3

【关键词】 创新 能力 提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能力的根本。

1 创新和创新思维

1.1 创新

(1)创新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创新”解释为:“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创新是一种用充满想象力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

创新的本质目的: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

创新的主体:人。

创新的核心:就是创新思维。

创新的关键:就是改变。

创新的结果:两种:其一物质的。其二非物资的。

(2)创新与创造的区别:

创造:就是人产生新的精神或物资的思维与行为的总和,强调的是新颖性和价值性,着重指首创,是一个具体结果。

创新:是创造的过程和目的性的结果。

1.2 创新思维

(1)创新思维的概念。

创新思维:就是不受现实的常规的思路的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2)创新思维的重要性:1)创新思维是企业竞争的法宝;2)创新思维对我们每项工作都有作用

(3)常见的思维障碍:1)思维定势(从众思维、权威型思维);2)思维惯性(习惯性思维、刻板型思维)

(4)突破思维障碍:第一,顺向思维。第二,改变思考的顺序(逆向思维)。第三,转化思维方式:1)相互联系的事物相互转化;2)直接思维转化间接思维。

1.3 创造力

(1)概念: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条件和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经过反复研究和实践,产生某种新颖的、独特的有价值的成果,这种能力叫创造力。

(2)如何充分发挥创造力?①要充满好奇心②无知者无罪③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2 创新能力

2.1 创新能力含义

创新能力是指主体在创造性的变革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整合,即从产生新思想到产生新事物再到新事物推向社会使社会受益的系列变革活动中,创新主体所具备的本领和技能。

2.2 创新能力的特征与作用

第一:特征:(1)综合独特性;(2)结构优化性。

第二:作用:(1)教人学习创新思维;(2)教人如何进行创新实践;(3)教人解决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

2.3 创新能力形成的基本原理

(1)遗传因素;(2)环境;(3)实践;(4)创新思维。

2.4 创新能力的构成

包括: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整合多种能力。

3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

3.1 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的界定

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和创新能力,并在社会实践中,以创造性劳动为科学技术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的人,包括: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社会服务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技术作用和生产人员等各类专业专有技术人员。

3.2 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

篇4

【关键词】金融创新;发展;金融行业

一、金融的概念界定

(一)在国内金融概念的发展历程

对于金融的概念界定,有的学者如高翔、陈东将“金融通常解释为货币资金的融通,或指货币资金的流通和周转,它是在货币资金盈余者和短缺者之间调剂货币资金余缺。由于这种货币的融通,往往同信用联系在一起,因此金融又是货币流通的调节和信用活动的总称。”

“而在我国近代金融一词的概念及发展如下,‘金融’一词产生于近代,由日本传入我国。我国古代没有‘金融’这个词,但货币、信用及其有关活动则起源很早,没有‘金融’的词汇,而有‘金融’的实际。在近代,中国银号、钱庄常有金融融通之说,其意义与金融相近,但正式用‘金融’一词来表达事物的是在我国近代银行业(1897年5月27日,中国通商银行成立,标志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开端)兴起以后。民国元年(1912年),北京政府财政部文件中曾有‘自去秋以来,金融机关一切停滞’之语,那时‘金融’这个词的含义仍不明确,也没有在社会上广泛使用;1915年编写的《辞源》中收有这个词条,解释为‘今谓金钱之融通曰金融,旧称银根。各种银行、票号、钱庄曰金融机关。’那时‘金融’还是个新鲜的词。1920年,北洋政府发行‘整顿金融公债’用以解决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停止兑换的风潮,以后‘金融’一词就与银行业务活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与“财政”相区别的概念,被广泛地运用。”我们接下来看一下金融一词在西方国家的演绎,在17世纪,金融从物质生产部门中分离出来,初步形成独立的产业。它的发展以物质生产规模和水平为基础。因为本文主要是针对国内的金融w系的研究,因此在此就不对国外金融进行过多的介绍。

我们再来看一下,陈东学者对金融这一词发展历程的介绍,在他的《金融概念的传统规范及其发展》一文中这样写道:“‘金融’一词产生于近代,由日本传入我国。我国古代没有‘金融’这个词,但货币、信用极其有关活动则起源很早,没有‘金融’的词汇,而有‘金融’的实际。1915年编写的《辞源》中收有这个词条,解释为今谓金钱之融通曰金融,旧称银根。”

二、金融创新的发展

关于“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大多数都是以奥地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The THeory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一书中的关于企业“创新”的定义为理论基础。同时,北京大学陈岱孙、厉以宁主编的《国际金融学说史》根据熊彼得经济创新的定义将金融创新定义为:金融创新就是在金融领域内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是各种金融要素的新的结合、是为了追求利润机会而形成的市场改革。金融创新浪潮的兴起与迅猛发展,给整个金融体制、金融宏观调节等经济发展乃至世界经济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我国近年来的金融创新,无论实在品种上、工具上还是在制度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三、金融创新理论对金融行业的影响

对于金融创新对金融行业的影响,我主要想从杜莉、张云学者在《吉林省金融创新效应及其提升》的文章中所提出的金融创新动因方面进行论述,主要包括:“第一,顺应需求的动因,是为了顺应人们财富增长后对金融投资品的需求、防范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等需求而催生金融创新;第二,顺应供给的动因,是指在出现新交易技术、新产品、新经营管理理念的背景下,金融部门出于维持自身可持续发展、追逐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而推出创新;第三,规避管制的动因,主要是金融部门为了回避或摆脱内部和外部制约而催生的创新,其中,内部制约分别包括金融机构内部传统的增长率、流动资产比率、资本率等管理目标,制约包括金融当局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金融市场的一些约束。”接下来我们逐一看一下每个金融创新得动力因素对金融行业的影响:

1.二位学者在文章中提及的第一个动力因素就是也就是说金融创新是时代的产物,顺应金融行业发展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运用而生。它的产生对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使金融行业在早先的基础上发生了由量到质的变化,为这个行业增添了新的色彩和发展动力。

2.第二动力因素,这一点是金融行业为了让自己在社会这个大的网络中更好的发展,而实现的自我突破。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社会就相当于一个网络一样,但是这个网络是无形的、确真是存在着,在网络中,存在着不同的节点,每个节点就相当于一个社会位置。我们都生活其中,利用位置上所赋予的权利和资源去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同时,我们又受限于其中,无法逃避这个网络对我们社会活动的限制,这时,我们只能在不违背“网络”所制定的规则下,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网络中占据最佳位置,实现对利益的追求。金融创新理论的提出、建立与发展其实就是如此,只有这样,金融行业才能不断发展与进步,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

3.金融创新动力因素的最后一点,主要是为了规避金融在发展中的限制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案。正如我们所知事物都是螺旋上升从而不断发展的,那为什么不是直线上升从而发展呢?其一,是因为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一定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其二,在事物从量变实现质变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阻碍,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改变进步的方法,提升进步的思维等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因此,快速、直线的发展可能暂时是有效的,但是必当收到阻碍,从长远的角度看来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不能够长期的适用。

四、小结

金融创新的动力因素促进了金融创新理论的不断升华与进步,金融创新对金融行业的发展是起到推动作用的。通过金融创新理论实现不断地突破,通过实践不断验证与修正理论的不足从而也实现金融领域的创新。因此,在金融领域我们应该坚持创新,不断创新。为我国的经济作为贡献,为我国的发展填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高翔,陈东.金融概念的定义演变[J].兰州学刊,2005(3).

[2]陈东.金融概念的传统规范及其发展[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3).

篇5

这几年,炒作包括云计算在内的新概念似乎已成为一种潮流,一种时尚。新概念在给我们带来新思维的同时,也产生海市蜃楼般的幻影,跟着新概念走,有馅饼,也有陷阱。

时下,名目繁多的新概念正成为中国市场的新鲜名词。企业靠新概念开辟市场,各路商家把新概念作为卖点来忽悠消费者,房地产开发商以低碳新概念炒作楼盘,服装商以负氧离子束身新概念推销内衣,生产塑料水杯的厂家以碱性还原水新概念作诱饵哄骗消费者,普通的电视机也以互联网互动新概念招摇过市,连风投也靠炒作新概念放大投资效应。一时间,新概念的标签满天飞,似乎一切都已过时,我们正步入时髦的新概念时代,新概念好像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

不可否认,社会需要新概念来推进,时代需要新概念来引领。每一次商业大潮到来前夕,必有新概念呼风唤雨。

十多年前,当人们还沉醉在柯达、富士胶卷变幻神奇的影像时,数码新概念横空出世。拍照片不用胶卷,“底片”不怕光,可以随意复制粘贴保存,这对当时的人们来说,近乎天方夜谭,或者简直就是江湖骗术。可是,曾几何时,数码相机已经普及,人们也步入数码时代,依赖胶片生存的柯达、富士公司不得不转型去干别的营生。

不过,新概念倘若被人“绑架”,又成祸端。这是个创新的时代,又是个浮躁的时代。当新概念被浮躁的人群用来牟取商业利润时,就嬗变成钓鱼的诱饵。

比亚迪就是打着这个时代烙印的公司,在高扬新能源创新旗帜的同时,又陷入新概念的浮躁泥潭,最终近乎――枕黄梁美梦。

2008年4月21日,涂着“新能源新动力新概念”绿色宣传标志的比亚迪E6在北京车展亮相,这是比亚迪首款纯电动汽车。挟着新概念的大风,比亚迪似乎夺得了市场的先机。彼时,正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前夜。9月,随着雷曼兄弟破产倒闭,全球资本纷纷舍弃金融衍生品夺路而逃,转而追逐新能源这块利润蛋糕。而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一路飙升,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也超过了警戒线,迫切需要寻觅一种新能源以补充石油不足。

虽说憧憬很丰满,可现实却十分骨感。电动汽车与石油市场相生相克,有着一衰一盛的关系,有着一枯一荣的反衬。而近年来石油价格并没有如人们想像那样持续上涨,电动汽车因此失去了市场刚性需求的支撑,如大家闺秀一样,好看而不好嫁。比亚迪E6就遭市场冷遇,2011年1~9月份的实际总销量不过263辆。

而国家对电动汽车产业的政策举棋不定,又让比亚迪在汽车市场如醉汉醉驾。已胎动数载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至今尚在腹中孕育,至今没有正式颁布,说明高层对新能源汽车的战略路数尚未成熟。

比亚迪想借助新概念一飞冲天,可现实给予它冷酷的一掌。比亚迪电动汽车问世以来脚脚踩空,希望变成~串串肥皂泡。

在比亚迪热炒新概念的喧嚣中,股神巴菲特的加入无疑是~颗重磅炸弹。名人效应确实为比亚迪增添不少风光,但泡沫很快就破灭――与2009年10月23日比亚迪在港股市场最高点88.4港元相比,2011年8月28日仅为15.98港元,缩水80%。

巴菲特是人不是神,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比亚迪的新概念蒙蔽了巴菲特敏锐的眼睛,他以为“抄底”比亚特,又有新能源新动力这个新概念作护身符,就能拣到一个金疙瘩,结果却是拾到一只烫手的山芋。

平心而论,每一个新概念都有创新的成分,但也有文野之分,真伪之分,优劣之分,而且思路和口号的创新与产品的创新,乃至产品与市场的接轨,要用一定的时间来衔接,其过程也许是漫长的。有时候,思路不代表实际道路,口号变成现实不仅要下一番真功夫,还要市场认可。

当下中国市场的现实是,创新的思路新奇诡异,创新的口号五花八门,而创新的实践举步维艰,创新的成本越来越高,梦想与现实往往有一大截距离。

就拿比亚迪来说,生产电动汽车是一种创新,但这种创新与市场相割断;市场不买单,创新就成了新概念的炒作;方向虽对,但起程的时间太早太快,欲速则不达。

比亚迪走过的弯路证明,别拿新概念来炒,别把新概念当作商业噱头来玩,画的饼不能充饥,毕竟在当下,新能源车发展前景还不是很清晰。

篇6

早在20世纪80年代,欧洲区域创新环境研究小组就界定了创新环境的构成要素:1.1创新环境的表象创新环境的表象由域内行为主体(包括企业、研究机构、大学等构成的集)和社会感知(包括创新文化和创新技能构成的集)构成,其中的创新文化又表现为创新主体的常识、学问、体验、规范和主导价值观等,它们与域内的生产活动相联系而形成创新文化的原始累积。当资金、技艺(显性资源)、企业经营哲学、创新能力(隐性资源)这些资本和信息相结合,就会发生创新。所以,多数情况下,创新的产生并不是来源于某个单一企业,而是区域内众多元素共同参与的结果(见图1)。1.2创新环境的内部运行机制创新环境的内部运行机制由三个方面体现,其一体现在创新企业内更容易实现人力资源的自我整合。例如美国硅谷作为世界高新科技的引擎,其技术创新的扩散路径之所以能够顺畅,主要源于不同阶段的人力资源能实现快速的自我整合;其二体现在中心城市为创新活动提供了创新可能发生的场所,因为多数大型公司都聚集在中心城市,而中心城市能提供有利于它们进行地区和国际间经济交换的种种资源;其三体现在域内各种组织的相互协调、组合。区域内中小企业虽然在基础设施、资金方面不占优势,但是它们仍然可以利用其独特的、别人不可取代的传统手艺吸引区域外的合作者进入创新网络。而区域内的政府、研究机构、大学通过改善域内环境,如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资金支持、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向企业输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等方式作用于技术创新活动;最后,内部运行机制还体现在技术社会化的过程。近代科学诞生以后,人们往往把科学技术活动看作“独立自主的东西”,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通过社会结构、群众合作可以使组织产生共同的集体学习行动,这不仅是一个智力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1.3创新环境的协同作用协同就是各个资源、要素融合产生的扩散效应。区域创新的过程其实就是协同作用发挥效果的过程,创新环境负责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有形和无形氛围。资源、原材料、生产模式会影响企业的产品、服务的质量;市场环境会影响企业在销售、竞争中模仿学习的能力;配套设施、信息服务可以改善企业和其他行为主体的合作关系。具体来说,域内各种资源相互结合,引导企业和其他主体达成合作,并研究它们的共同利益,由此产生了企业和其他主体之间相互依赖,共同发展。而这种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同盟模式反过来又有利于改善各种要素、优化各种资源,使创新主体所处的环境更加优良。1.4创新环境提供共同学习的环境这种环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强调四个必要因素:人际的交流互动与协作、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包括学习经验、兴趣特征、学习风格和学习动机)、学习者共同的整体目标、学习的社会性。当学习者通过人际沟通和交流产生了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动机、并利用自身和他人的经验,付诸于创新的实践行为中,争取达到创新目标,创新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增大。1.5创新网络的形成区域内的行为主体有选择地与其它企业或机构结成“持久的稳定关系”,这种“持久的稳定关系”就是“创新网络”。处在关系中的各种资源相互结合使得域内资金、信息甚至是生产机密得到扩散,这有利于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和经营风险,更有利于企业在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实现自主创新。

2创新环境概念研究的归纳

2.1从网络论的角度定义创新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新环境和创新网络的定义是相似的,因此许多学者并不区分二者有何不同。StorperM.(1997)认为区域性制度、规则和惯例等强调行为主体在区域中为促进创新而形成的复杂网络关系,它们是促使创新产生的根源,也就是所谓的“创新环境”;ConwayS.和StewardS.(1998)认为参与主体的知识、思维模式、信息的接受和传播、技能的复杂组合引发创新,这种复杂组合就是创新环境;王缉慈(1999)认为区域内行为主体通过长期的合作、沟通、交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从狭义上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文化环境,这种社会文化环境就称为创新网络;TostyP.(2001)认为创新环境就是创新主体在社会化、系统化和网络化的过程中所处的复杂网络氛围。由此我们了解到,以上学者所界定的创新环境强调的并不是支撑创新活动发生的基础设施和物质条件,而是创新主体所处的物理、地理环境中的社会、经济、文化、法律和政策等因素相互交错、相互渗透而形成的网络关系(BramantiA.等1991)〔1,2〕。

2.2从系统论的角度定义创新环境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寻找建立一定结构形式联接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于是国内的学者力求把创新环境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既有结构又具备某种功能。贾亚南(2001)区分了创新环境的层次,由外到内分别包括基础、信息、文化、组织等四个层次网络;盖文启(2002)认为创新环境既包括促进区域内行为主体不断创新的静态的环境,也包括区域环境自身随着周围客观条件的变化,不断改变创新模式和改进创新机制的动态环境。对于创新环境概念界定比较全面的是《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区域创新环境包括市场需求、劳动者素质、金融环境以及创业水平、基础设施(通讯)等五个方面。此后许多文献都借鉴了此处创新环境的内涵,并以此为依据开发了创新环境概念的外延及创新环境的各层级指标。因此,国内学者多是从系统论的角度定义创新环境的概念,尽量把影响创新活动的各种因素都囊括在创新环境内,使得创新环境的概念扩大化。

3创新环境对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

关于创新环境对创新的影响研究,国内外学者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国外学者主要从政策环境,产业集群,国家创新系统组成部分等3个角度进行研究。国内学者热衷于创新环境对创新活动影响的实证研究。

3.1政策环境对创新活动的影响

YannisG.和HowwardJ.(2002)认为国家出台的各类政策法规对本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家政策支持企业的创新行为,创新活动就容易成功。反之,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创新活动也不易成功;CollinsP.和Pon-tikakisD.(2006)在研究中发现国家的政策环境有利于生产重大战略产品、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或重大装备开发,消化吸收重大技术引进和发明专利等。因此,国家的政策环境是整个创新环境中的重要要素之一;WessnerC.(2007)研究了世界范围内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技政策环境能有效促进科技产品在全球范围的应用和推广。

3.2产业集群对创新活动的影响

DebressonC.和AmesseF.(1991)认为依附于空间集聚区内的技术企业在创新过程中更占据优势,因为集聚区内集聚了众多的企业、这些企业之间很容易形成上下游的产业链,处在不同位置的企业通过分工合作关系构建了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这些网络关系将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SaxenianA.(1994)认为由于企业集聚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更容易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最终促使企业从模仿中实现自我创新;BramantiA.和MaggioniM.(1997)认为处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能充分享有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和便利,能获得集群内政府机构和其他相关组织的支持,能拥有专业化劳动力和高素质的人才,这些都是集群内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有力保证;BaptistaS.(1998)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处于产业集群环境内部的企业具有明显的学习效应,一个企业的成功往往会带动一大批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企业产生,其学习效应呈裂变式扩张。产业集群打破了单一企业和产业的概念,处在集群内的每一个主体的行为都不只和自己相关,这使得它们会从整个集群整体去思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3.3国家创新系统组成部分的角度

国外学者大多认为创新环境是国家创新系统的要素之一。OECD曾在提出的《国家创新系统》报告中指出,创新环境是指为创新活动提供标准和规则的国家体制和结构因素(OECD,2001)〔3〕。HerstadS.(2010)等人把创新环境定义为政策环境,认为国家创新系统的政策具体指能对创新活动发挥影响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如果这些政策、法规得当,就会促进技术创新活动广泛的开展。反之,就会削弱区域内技术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Taylor.和MarkZ.(2009)认为国家创新系统为行为主体提供了良好的外部运行机制,减少企业和其他主体的矛盾和摩擦,能够保证企业运行效率的提高;From-holdE.和Martina(2007)等人认为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生产、投放市场最好依赖于国家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创新环境,以使其发挥“孵化器”的作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创新活动的风险。

3.4创新环境对创新活动影响的实证研究

篇7

【关键词】社会企业;社会创业;社会企业家;社会责任

2006年,印度银行家Yunus的微型贷款大获成功并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由此“社会企业”作为一种范式创新,逐渐被中国各界所接受并推广。其概念中的诸多要点,比如强调以积极的方式寻求改变而非单纯攫取利润,比如同时利用商业模式维持日常运作都令国人们眼前一亮。目前国外对于社会企业的探索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取得了一定成果,而我国虽然在近几年对于社会企业进行了尝试,但在理论方面针对于中国情况下的研究却相对滞后,本文希望通过对国外社会企业研究现状的梳理,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试图为中国社会企业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相关意见。

一、社会企业相关概念界定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社会企业的相关概念界定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始终难以达到完全的共识。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对相关概念的界定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分别是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社会企业家(social entrepreneur)和社会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

(一)社会企业

国外对于社会企业的概念界定强调社会企业组织本身的特点。Thomas(2004)认为社会企业是第三部门中的一个要素,它的出现代表着从传统福利系统向混合系统的转变过程;进而,Leadbeater(1997)提出了社会企业具有社会性和创业性的双重特性,它就将创新和创业精神结合在一起,以创建一种能够创造社会福利的有效机制;Smolly(2006)认为社会企业运用了商业技巧和谋略,但其初衷和最重要的目的却是为了追求公众和社区利益;Mort(2006)也从多维度定义此概念;“欧洲对社会排挤的新回答”项目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社会企业联盟、香港政府等这些组织机构都认为社会企业是采取商业战略来实现社会目的的组织。这些定义普遍认识到社会企业组织的社会性和经济性的双重属性,这种属性体现在社会企业从组织目标到组织战略选择等方方面面。

(二)社会企业家

考察社会企业家与众不同的特质是相关概念界定的重点内容。Young的观点是社会企业家以新的方法来解决社会弊病;Prabhu(1999)认为许多社会家具有改变环境的强烈欲望,同时具备超凡的行动力、忍耐力和创造力,并为他们的目标群体服务,经济利益只是作为实现最终目的的手段;同样,阿拉善生态协会也提出了在企业家素质的基础上,对已有资源的使用进行创新;Drucker(2006)则指出社会企业家是指为了创造更高的产出率而改变社会部门流程的人,角度新颖但却内容单一。迄今,比较系统的从多维度界定社会企业家概念的学者仍为数不多,其中Dees提出了判断社会企业家的五个标准:履行一项能持续产生社会价值的使命;通过不断发掘新机会来完成这项使命;不断创新、适应和学习;不受当前资源稀缺的约束,大胆采取行动;对目标群体负有高度的创造价值的责任感。

(三)社会创业

社会创业概念强调了社会企业的动态过程,特别突出了社会创业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有别于传统创业过程的创新性,以及创业目标从单纯盈利向创造社会福利方向的转变。比如McLeod(1997)、Peredo和McLean(2006)均认为社会创业是以社会性为根本目的、运用创新的商业化方式进行的创业;Jim Masters(2003)强调社会创业是为弱势群体提供工作机会,具有社会使命的创业计划;Weerawardena(2006)认为社会创业是在环境动态性、可持续性和社会使命这三个外部环境要素的约束下,通过识别和认知机会来进行的社会创业实践;Dees(1998)则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对于社会创业相对完整的定义:(1)社会创业是一项持续产生社会价值的事业;(2)通过不断发掘新机会来达到社会目的;(3)持续的创新、适应和学习过程;(4)不受当前资源稀缺限制的大胆行动。

二、社会企业的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从三个大视角展开陈述,即社会企业、社会企业家以及社会创业来研究社会企业,这是由具体研究对象差异所决定的。每个大视角中的研究依照所循理论、关注重点、研究动机等等的不同又分化出各自具体的角度。

(一)社会企业视角

早期以社会企业视角出发的研究大部分着眼于社会企业概念的引入,选择这一视角的学者们试图通过具体的社会企业案例来展示社会企业的真实面貌,并以此为基础对社会企业进行概念界定和类型划分。另一个主要的研究视角试图探讨非营利组织商业化的可能性、具体路径和方法。由于社会企业所具有的光谱连续性特征,不少学者都将之看作为非营利组织突破瓶颈的重要途径之一,因而在这个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Dees早在1998年就做了非营利组织商业化的研究,他指出“亲商的时代精神使得营利动机在非营利组织的世界中更加容易被接受了”。同时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相反的观点,Alexander和Weiner(1998)在他们关于“非营利组织应用公司化模型(Corporate Governance Model)”的研究中就指出:“公司化运营方式与相应的组织内在价值观及可取的资源息息相关,这使得非营利组织想要采取营利组织运营方式以解决其现有问题的想法是不可行且不理想的。”

(二)社会企业家视角

早期基于社会企业家视角的研究立足于社会企业家与商业企业家的区分,并试图以社会企业家角度给出社会企业的定义。Young(1986)最早对社会企业家和商业企业家作了区分,他认为社会企业家以新的方法来解决社会弊病,比如发展和推行新的工序和方法,组织和扩大新的服务。其次是Dees(1998)的理论,他认为社会企业家的概念植根于“企业家”的概念之内企业家应该掌握对机会的认识与把握、对实现途径的创新及对资源的有效配置。而目前以社会企业视角出发的研究中,大量研究则将关注点放在社会企业家的精神特质上,希望由此找到如何培养更多社会企业家的方式。如美国记者Bornstein(2004)在《如何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与新思想的威力》一书中归纳了社会企业家应具备的品质特征,他认为成功的社会创业者是那些“矢志不渝地实现一种对于他们来说意义重大的目标的人们”,并提出了成功社会企业家的6种明显特征;再比如英国学者Leadbeater(2001)在他的研究中提出,一个合格的社会创业者必须具备三种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改变现状的能力,以及以下技能:领导力、会讲故事、精通人事管理、具有远见且能把握机遇、建立同盟;还有部分学者归纳了产生社会企业家的群体的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社会企业家行为评价标准的应具备的元素。

(三)社会创业视角

该视角的早期研究主要立足于找出社会创业的概念边界。大量的研究都依附于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的概念框架中,因而常常以Say(1819)企业家价值创造观点、Schumpeter(1934)的企业家创新和改革观点,Drucker(1985)的机会发现及利用的企业行为观点以及Stevenson(1985)的资源丰富观点为理论依托。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由Dees(1998)提出的社会企业光谱理论,他早在1998探讨社会创业内涵时就曾提出:“社会创业”这一新概念的引入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代表着原先部门边界的模糊化。几年后,Dees从社会创业的主要动机、方法和目标以及主要利害关系人等角度深入了他的研究,具体比较并分析了传统的NPOs、社会企业以及盈利性企业三者之间的相互间关系,他的光谱清晰地揭示了社会企业与传统NPOs和赢利性组织三者作为一个连续体的特征。在社会创业企业的组织连续性上,Alter(2007)归纳了Dees的研究成果并且进行了延伸,他分别从价值创造的多重性和目标导向的双重性来解释了社会创业光谱连续体,社会创业在动机上的双重性体现为它兼具了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在对类研究进行溯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术界对于社会创业有一个从“创新的组织”到“创新的过程”的认识变化过程,在该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学界对社会创业双重底线(double bottom line)的认知,即它同时兼具“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

三、启示

虽然关于社会企业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有一些局限存在。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概念界定不统一。这主要取决于两个原因,一者,各概念界定提出者对于社会企业关注点有所不同;二者,各概念界定提出者依据的理论框架不同。然而,我们认为一个统一的概念不仅对于社会企业理论的发展有所裨益,对于社会企业实践外部环境的改善尤其是不可或缺的。其二,研究方法欠合理。目前有关社会企业的研究绝大多数均选取了定性方法,局限于成功的社会企业案例,当社会企业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对于失败案例的关注无论是对于理论学者,抑或是对于社会企业家们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三,研究视角应进一步细化。关于社会企业的研究比较注重于各类社会企业“共性”的研究,对于各类社会企业的“特性”研究较为欠缺,但事实上,这些差异化因素或许正是影响各社会企业成败的关键。这种差异化因素既产生在于社会企业本身,更可能产生于其外部环境,而对后者的关注尤为重要。

在实践方面,必须承认中国现有的社会企业还很不成熟:找到了合理的商业模式,同时兼顾了其社会性的社会企业实际少之又少。但以此为目标的社会企业正不断涌现,比较成功的实例比如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大连社区公共服务社、罗山市民会馆等等。而一些针对于社会企业的孵化机构也纷纷应运而生,比如在政府主管部门、国内外资助型机构、企业界、学界共同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公益组织发展中心NPI。此外中国的各类民间组织、事业单位等多年来实际上已经在部分实践着社会企业的内容,部分学者将他们称为“社会目的企业”这种趋势的产生其实比目前取得的成果更值得我们关注。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要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发挥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作用。在政府积极大力发展第三部门的背景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的公共服务需求愈加旺盛,加上政府对于公共服务领域逐渐放开,这些客观事实都为中国社会企业未来的发展能提供了条件和契机,同时也对目前国内的社会企业研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在未来对于社会企业的研究中,应当关注的方向包括:

第一,关于NPOs商业化的路径选择问题,社会企业为传统非盈利组织突破资金瓶颈、帮助其增强在运营方面的独立性、竞争力及抗风险力提供了全新的可能。但是非盈利组织因为缺少有效机制制约,在商业化时易偏离初衷,因此需特别注意是如何选择合理的商业化路径及进行权衡。

第二,关于寻求社会企业的中国模式问题。社会企业对我国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虽然目前人们看到了社会企业解决社会问题的巨大可能性,但人们参与公益的经验还相当缺乏,因此即使发展社会企业的资源成倍的增长,社会企业家不断涌现,已有的社会企业组织模式是否会在中国水土不服仍有待验证。

第三,关于社会企业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相关问题。比如考虑我国特殊的制度法律环境对于社会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政府部门究竟应该在社会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承担怎样的角色?是否在税收、法律、行政管理等各个方面存在为社会企业提供帮助的可能性?这些都是未来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

“社会企业”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对于我国来说,目前都仍处在较为初步的探索阶段,但正因为“新”,其在未来的发展才有着难以估摸的巨大可能。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世纪的中国大地上,社会企业一定能找到它所真正适宜的发展模式,并最终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Ayse Guclu,J.Gregory Dees,and Beth Battle Anderson,The Process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Creating Opportunities Worthy of Serious Pursuit 省略,2002.

[2]Heidi Neck,Candida Brush,Elaine Allen,The landscape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J].Business Horizons,2009.

[3]Jim Masters,Profit Making for Nonprofits and Social Enterprise Tool Kit[M].Center for Community Futures,2003.

[4]Pritha Sen.Ashoka’s big idea:Transforming the world through social entrepreneurship[J].Futures,2007,39(5).

[5]Sharir M.Lerner M Gauging t he success of social ventures initiated by individual social entrepreneurs[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06.

[6]Zahra SA,Gedajlovic E,Neubaum D,Shulman J.Typology of social entrepreneurs:motives,search processes and ethical challenge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4(2009):519-532.

篇8

【关键词】创造性 目标 原则 方法

初中数学概念的创造性教学是指教师结合所要教学的数学概念,遵循创造性教学原则,运用创造性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目的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一、初中数学概念创造性教学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首要目标,是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完成初中数学概念的创造性教学必须先完成一般的教学目标,比如让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概念、记住概念、正确地运用概念等一些有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目标,完成这些基本的教学目标是实现创造性教学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还要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助于激发学生创造力。一个人的创造力能被开发到什么程度,能否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具备创新精神。假如一个人不想去创造,哪怕他的智力水平再高,创造力再高,也没一点用处;而如果他具有愿意为科学和人类进步献身的高尚品德,那就会给他的创造力发展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他就可能会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所以,在进行初中数学概念的创造性教学时,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通常我们可以通过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对要学的新概念、新知识产生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大胆进行联想和猜测,以培养学生的挑战性和冒险性;通过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远大理想,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优良品质等。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是一种实践活动。实践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保障,因此可以说,实践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根本基础。只有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才能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的见解、思想和方法,才能把握机会,发挥想象力,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会促使一个人把新的思想、新的见解落实到实际中去,在创造活动中养成实践的习惯,进一步提高创造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最终目的。比如,引导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出发去探究新的数学内容;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发现新概念;可以让学生用学过的数学概念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等。

二、初中数学概念创造性教学的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要遵循基本的教学原则。

1.探索性原则。探索性原则,就是教师要努力使教学活动富有探索性,为学生创设进行观察、探索、发现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联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取新知,把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自觉进行探索新知的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学习中体验探索的乐趣。以前的教学活动以教为主,导致了学生的被动地位,形成了对讲授传播的依赖性和被动性,无法经历探索发现的过程,没有求异思维、驰骋想象的机会,抹杀了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的潜在能力。而儿童本身存在着创造潜能,需要亲历大胆怀疑、多方设想、探索发现、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将创造潜能转化成现实的创造能力。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猜想,激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2.激励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就是要帮助学生实现成功,让学生在学和做中能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以此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热情,使学生能不断地追求新知,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对初中生来说,成功对树立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要经常激励学生,帮助学生,使他们能经常获得成功,使他们形成积极进取的心态,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坚定他们的创新意志,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施激励性原则要注意:教师要积极寻找学生的成功和进步,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要采取宽容态度,不要过多指责;要容忍学生幼稚的或不成熟的想法,尊重并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创造机会使学生能经常体验成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创造潜能。

三、初中数学概念创造性教学的教学方法

1.引入概念的教学。概念的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它是形成概念的基础。对此环节的设计,老师要组织好,后面的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展开,学生才会对老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比较,从而顺利地形成概念。

2.形成概念的教学。形成概念的教学是整个概念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概念的形成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辨别而抽象、概括出概念的过程,因此学生形成概念的关键就是发现事物或形的本质属性或规律。

3.运用概念的教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而概念的运用则是一个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它们是学生掌握概念的两个阶段。通过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加深、丰富和巩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并且在概念运用过程中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等,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那么在进行概念的创造性教学时,要善于综合使用多种方法,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又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概念,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大客户 服务创新 四维度模型

服务创新的含义及四维度模型

服务创新是企业根据社会需求,利用内外部技术条件,对企业资源(含资金、设备、人员等)进行重新组织,推出新服务或提高原有服务效率的行为。而企业大客户服务创新则是企业服务创新在大客户管理这个领域的具体细化和应用。为了形象地从结构上分析企业大客户服务创新,笔者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图1就是服务创新的四个维度以及它们之间的链接关系。

四维度模型的内容及含义

维度一:新服务概念

服务概念是企业对服务的理解以及由此所衍生的具体运作模式,服务概念创新就是提出新的服务理念。“门到门”运输服务、个人理财顾问、电子商务等都是典型的服务概念创新。虽然并非所有的服务创新都具有强烈的概念因素,但是与制造企业相比,概念创新更容易在服务企业中被发掘。

对企业而言,大客户的需求变化以及竞争对手提供的服务(尤其是新服务),将促使他们不断提出新的服务概念来吸引、满足客户。满足客户的需求是服务概念创新的动力,也是服务创新的目的。在这方面,电信行业的法国电信、浙江移动等的大客户服务概念创新值得借鉴。

法国电信高度重视大客户营销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的服务概念来为大客户服务。首先,公司建立了大客户管理系统,收集和分析大客户的信息以供经营决策。其次,对大客户按合同金额提供优惠。对于消费超过1000万法郎的大客户,如果租用电信线路的合同期为3年的可优惠5%,为5年的可优惠8%,并对大客户按其使用时间提供优惠。最后,为进一步搞好大客户营销工作,早在1987年就创建了法国第一所面向大客户的推销员学校。而浙江移动公司则通过启动大客户“全球通俱乐部”活动来细分客户群,实施差异化服务营销战略,增加服务的含金量,留住高价值客户。浙江移动在大客户服务概念上作了几点创新:首先,细分客户群,体现出俱乐部会员的高价值。浙江移动从全省700多万客户中精挑细选出50万左右作为俱乐部会员的发展对象,同时体现服务差异化,将全球通俱乐部会员又分A、B、C三类,分别享受不同档次的服务。其次,实时跟踪、贴身服务。俱乐部会员全部登记在大客户服务系统中,公司可以实时调取客户资料,了解客户的个需求。再次,提高服务的含金量,让大客户享受到实实在在的高价值服务,涵盖手机维修、业务受理、餐饮、住宿、订票、娱乐等多项服务类别。最后,还不定期的举办俱乐部会员活动,促进公司与会员间的沟通。

维度二:新顾客关系界面

服务创新中第二因素是设计企业与顾客之间的联系界面。界面设计是许多服务创新的焦点,尤其是在服务生产中。服务生产可以理解为围绕服务过程、服务产品和服务的实际消费所形成的供应商――顾客关系的映射。可以看到,在对大规模制造的研究中,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相互作用常常被忽视,但是服务交付以及服务供应商和顾客之间的沟通应是服务创新的主要领域。

许多顾客联系界面的创新以IT为基础,IT应用软件的广泛应用使得处理现有和潜在客户的需要变得相当方便,关系界面的创新将导致整个服务过程的再造。如浙江移动近几年积极开发非面柜式服务,基于IT技术的网上营业厅为客户提供了全新的用户界面。

服务提供者与顾客的交流就是创新的主要来源,一般很难清晰地界定生产者行为的终点和用户行为的起点。在这方面,企业应根据大客户的要求,加强对服务收费费用的监控,减少差错发生的可能。企业还通过编辑企业刊物,将最新服务收费调整、优惠政策、新业务知识、各类通告等送到每位大客户手中;同时还举办业务展示和各类业务讲座等一系列服务创新措施。

维度三:新服务交付系统和组织

新服务交付系统和组织涉及到内部组织的安排以便引导员工正确完成自己的工作并进一步发展服务创新。该维度与生产和交付新服务产品的组织本身、如何给员工授权以使他们更好地交付服务产品这两方面密切相关。对一个拥有众多分支机构的大公司来说,重要的是发展一种可以通过分支机构向顾客提供标准质量产品的交付系统,在这方面麦当劳的连锁服务形式堪称典范。这里一方面需要建立服务输出标准,让顾客确信他们得到的是预期的服务;另一方面,企业尤其是专业服务(广告设计、计算机服务等)企业必须给员工授权,使员工更具灵活性和创造性。

企业的大客户业务流程是从客户申请到服务实施的一系列过程。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企业内部可以设立专门的业务牵头和协调部门,负责从方案设计、资源调配到服务的最终实施等工作,完善电子化流程,约束各道工序的时间。该部门的设置可参照矩阵式结构,固定少量人员,遇到重要项目可以召集相关部门人员一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企业大客户服务业务是典型的需求拉动型生产系统,可以采取准时化(JIT)生产方式。企业根据大客户的业务需求,“生产”大客户所需要的服务业务,满足大客户的新需求。

根据大客户业务的特点进行组织结构重组和员工培训也是维度三的重要一环。企业一般围绕大客户的行业性质设置部门,组建服务团队。在员工培训上,除了针对客户特点对客户经理进行技术与营销技能培训外,还应对项目经理、后勤支持人员以及一线服务人员进行相应的素质培训。

维度四:技术选择

技术选择主要涉及到服务型企业在实际情况中的技术发展尺度问题。服务创新离不开技术创新,所有的服务都依赖于某些技术的运用如购物车和仓储系统等。因此在技术驱动型创新中,“技术”与“服务创新”存在广泛的联系。在实践中,技术的变化是服务创新的主要推动因素,尤其是IT技术更被认为是其中的革命性技术。

当然,服务企业对于技术的选择与制造业不同,服务创新是一种用户主导型创新,常常是由下游服务部门推动的。尽管服务企业的某些技术要求来源于供应商,但是用户在新服务的发展和应用中确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个维度的实施过程

任何服务创新活动都是包括这四个服务创新维度的集合体。一项新的服务意味着开发新的服务交付系统、改变员工工作方法或与顾客的关系以及在经营过程中使用新的服务技术等。

企业大客户服务创新的各个维度之间的联系经常在营销活动和组织发展中形成。实施一个新的服务概念需要资深的市场专家建立与大客户交流的界面,需要通过营造合适的服务交付系统,了解服务是如何实现的(包括服务的生产与交付)。因此,企业要实现大客户服务创新,首先要能识别并持续观察现有和潜在的在大客户服务领域中的竞争优势;其次,企业需要与大客户保持接触,熟悉大客户的特点和要求,分析大客户的真正需要;再次,企业需要了解并改善员工所具有的能力、技能以及服务态度;最后,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来定义各个服务创新维度及它们之间链接关系的权重,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创新。

参考文献:

1.李万秋.物流中心运作与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赵林度.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篇10

[关键词]知识管理 知识创新 直觉 SECI模型 创新空间

[分类号]G251 B026

1 引言

知识创新空间理论,简称创新空间(CreativeSpace,cs),是日本学者Nakamori和波兰学者Wierzbicki最近共同提出的一个有关知识和科技创新活动的综合性全新理论模型。Wierzbicki和Nakamofi等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迅速发展这一现状出发,融合东、西方文化精髓,着重吸收20世纪尤其是后半期的人本主义的哲学知识论思想,并系统汇聚近20年来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领域产生的有关组织知识创新及管理的实践性理论,据此提出了有关知识、技术创新活动的创新空间理论。创新空间既是一个理论性、综合性的模型,也是一个框架性和发展中的模型。理论性和综合性是说这一模型吸收了广泛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一些基础性的理论研究成果;框架性表明这是一个建构中、发展中的理论系统,还需要不断补充、细化和完善。建构者自己称这一理论为元模型,同样是说这一模型的理论性和抽象性。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都正处在继续改革、创新发展的关键时刻,正在建立创新型国家,因此有必要在创新理论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无论是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归根结底都是知识的创新,都需要创建新的知识、更新既有知识。

2 创新空间理论的产生背景分析

哲学中的经典知识论虽然以知识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但一般总是以知识的确证、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的历史发展变革等为主要研究内容,对知识的创新过程则很少关注。近20年来,围绕知识管理、知识型企业的研究,在管理科学和系统科学领域产生了一系列有关组织知识创新的理论,其中以日本学者Nonaka等提出的SECI螺旋理论为代表。但是,SE-CI有关隐性知识的概念过于宽泛和模糊,而且知识创新的螺旋过程还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与SECI同一时期产生的其他许多知识创新理论发现了更多的知识转化关系,所以,SECI理论非常需要泛化,需要与其他相类似的多种理论进行整合。

此外,20世纪下半期,现代西方哲学、人文学术以至科学都对人类的直觉认知(包括情感认知)有了十分深刻的认识,概括起来就是,人类的认知中直觉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传统的主观与客观、理性与非理性的划分过于笼统,不能够很好阐释信息时代知识发展的问题。直觉同理性有区别,但不是非理性,而是一种准理性(a-rational),因此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需要有一个中间的第三层次,即直觉。

总之,创新空间理论是在知识时代的发展需要、有关知识创新活动的知识理论强劲发展并急需全面整合的背景下产生的。

3 创新空间理论主要内容与特点

3.1 创新空间理论主要内容

创新空间理论的表达模型是一个3×3的矩阵,分为“认知”和“社会”两个基本维度。认知维度分为情感、直觉和理性三个层次;社会维度分为个体、群组和人类三个层次。两个维度相互组合,形成了模型中的9个节点及16种节点关系(见图1)。节点代表知识类型或认知状态,节点关系代表不同类型知识间的转换或特定的认知过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创新空间的3×3矩阵,可以对比SECI的2×2矩阵(见图2)来加以理解。SECI理论的两个维度将组织知识分为四个类别,即个体隐性知识、群组隐性知识、群组显性知识和个体显性知识,四种知识状态依次经过社会化、外化、组合化和内化四个转换过程形成一个整体的螺旋过程。多次这样的螺旋循环上升,正是组织知识创新和累积的过程。

创新空间模型中的理性知识大体相当于SECI模型中的显性知识,直觉和情感知识总体相当于SECI模型中的隐性知识。但情感中的显性层面,如艺术、文学以及数字化时代以来迅猛发展的影视,属于显性知识,而情感中的本能部分则属于隐性知识。

创新空间模型蕴含多个既有的知识创新模型,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创新空间右下角由个体直觉、个体理性、群组理性、群组直觉四要素组成的SECI模型及代表了同一个模型西方版本的OPEC模型(见图3)。OPEC同样包含了相当于创新空间中右下角的四个要素,但所使用的名称不同,特别是它的转换方向与SECI中的转换方向相反。

另一个被包含在3×3矩阵中的模型是左上角由群组直觉、直觉遗产、情感遗产、群组情感四个要素构成的Motycka的ARME螺旋模型(见图4),这一模型解释的是革命性的知识创新过程。以玻尔的量子删论发明过程为例,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常常源于重大的科学危机,科学家在直觉遗产中找不到合理的解释时,会运用荣格所阐述的集体无意识,“回归”到人类情感遗产中去找寻答案。其找寻结果影响到群组的情感,这种影响过程或称转换过程,被称为“神话化”。人类的神话及其中所蕴含的直觉以十分模糊的形式影响着群组的情感状态,其后,“移情作用”将这些情感知识转换为群组直觉,群组通过类比及隐喻,即“抽象”的过程,将群组直觉转换为人类直觉遗产。

其他知识创新过程还包括创作和出版。创作即个体生产的艺术作品,如歌曲、音乐、绘画、电影、小说等,成为人类的情感遗产;出版是一个完全相反的过程,即人类理性遗产转换为个体的理性知识。

Wierzbicki在创新空间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EDIS模型(见图5),表达学术机构的常规创新过程。同样使用了创新空间右下角的四个要素,所用名称也相同,但采用了不同的转换名称,而转换方向与OPEC的转换方向相同。常规学术创新以个人的顿悟(enlightenment)为起点,顿悟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个体要将由深层直觉或情感驱动产生的模糊的概念或想法表达出来,这正是新知识产生的过程。经过与群组的辩论,进一步得到确证或补充。在辩论的过程中,群组成员对新的概念或想法达成了共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辩论及不断反思的过程中,群组中的个体成员均获得了潜意识的、直觉的结论(这一观点符合认知心理学对人类“双重加工系统”的研究结论),这个过程称为沉浸(immersion)。当然个体成员最终会有所选择地接受这些隐性知识,将其纳入自身的知识结构中。

3.2 创新空间理论主要特点

创新空间理论最大的创新点在于将直觉概念引入进来。对于直觉在知识创新中的认识,可以追溯到西方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如爱因斯坦、海因伯格、玻尔、波普、波兰尼等,这些学者均认为创造能力是非理性的、直觉的、本能的、潜意识的。然而西方哲学中的主流观点不承认创新行为是非理性的结果,认为

科学是由经验、归纳和逻辑发展出来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哲学的泛自然科学化和泛社会化,对非理性特别是直觉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这些研究认为,人类的思维和记忆是一个双重加工系统,即显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加工系统,直觉思维在潜意识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人类理性知识是以语言形式表达和承载的,而人类语言是一种近似的编码方式,包含着多义和歧义,因而只能够近似描述客观实在。人类毕竟是进化而成的高级的生物品种,仍然保留着与动物特别是高级动物共有的基于本能和感知的直观的(主要是视觉的)、整体的认识和思维,这就是直觉的思维。因此直觉是人类下意识的(包括无意识以及泛意识)、整体的、前言语的想象能力,是处理感觉信号和记忆中直观内容的过程,是人类进化中保留下来的人类言语产生前的思维能力。

那么什么是直觉知识呢?人类的时空观念就属于直觉知识;一个幼童在摆弄积木时就在靠直觉学习空间关系,而这种空间关系的直觉是该幼童未来数学直觉的基础,并因在学校学习数学而得以加强。人类对世界的感知是中观的,对于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关系一般来说个人是无法亲知的,但是正是这种中观的感知使人类能够对时空有很强的直觉理解能力。人类运用语言的能力或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或知识,也属于直觉知识范围。这种直觉知识和能力可以在学校教育中通过语言的训练、形式逻辑的学习而得到加强。可以说,包括空间、时间、语言、逻辑在内的直觉认知能力是人类重要的认知能力。

创新空间理论另一个特点在于将“人类遗产”这一新的范畴作为创新的组成要素。在全球化时代,全人类文化知识遗产对知识创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SECI模型没有考虑的部分。人类理性遗产包括人类的所有经验和理性思维成果,或者说最广义的科学知识,即自然科学和技术、人文学术和各类社会科学,相当于波普的“第三世界”中的理性部分。用数字化技术对这类遗产所进行的数字整合,从本质上改变了人类理解利用这部分遗产的方式,改变了教育的方式,从而进一步影响到知识创新的过程。人类情感遗产,相当于波普“第三世界”中的情感部分,包括人类的各类艺术遗产,如音乐、绘画、文学,尤其是现代影视艺术,为跨代学习、继承人类情感遗产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人类情感遗产部分是显性知识,但同隐性知识紧密联系,促进着人类的无意识的感知能力,影响着人类的信仰、价值观等情感因素,在知识创新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波兰学者Motycka在论述科学危机或科学范式革命时期科学家的创新行为时,强调了人类情感遗产的作用。总之,情感在创新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艺术的熏陶、文化的氛围会影响人类创新的活动。

创新空间理论的第三个特点在于对多种知识创新模型的综合及衍生。创新空间中3×3个节点所表达的要素代表了不同类型的知识,或者说构成了这一模型的本体,而各要素之间的转换关系则表达了多种多样的创新过程。由于其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可以将其称为元模型,即由其可以衍生出多个具体情境下的创新模型,如上文提到的EDIS模型。

综上所述,创新空间确实汇聚了多种创新模型的内容,也表明知识创新过程是十分复杂的过程,而且是多样化的过程。这也说明创新空间一方面为知识创新管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研究框架,或者说提供了一个创新过程的元模型;另一方面也表明创新空间的潜在应用是广泛的。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难以就全部转换关系给予阐述,但理解了直觉、情感及人类遗产的概念,相信不难对其他转换关系进行理解和分析。

4 创新空间模型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创新空间理论是近年来有关知识创新过程的最全面、最系统的理论论述,对当前创新型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或参考价值。下面,仅对这一模型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进行初步的分析。

・创新空间理论在广泛吸收东、西方哲学思想(尤其是20世纪下半期以来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知识论思想)的基础上,着重汇聚集成了近20多年来由于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众多知识创新理论。因此,该理论模型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具有广泛的经验依据,其集成性和元模型的特点决定了该理论的普遍适用的潜在力量。

・创新空间理论在认知维度和社会维度上都以三分法代替二分法,打破了哲学认识论传统上主观与客观、理性与非理性的简单划分,在创新的社会层次上添加了人类整体这个新的层次,着重阐释人类直觉能力和人类遗产影响这两个新的要素对创新过程的巨大作用,这是该理论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具体所在。

・创新空间理论首次区分了企业型组织的知识创新与学术性机构的知识创新。SECI模型适合于企业组织的创新,而创新空间理论提出的EDIS模型则代表了典型的学术创新模式。企业型组织知识创新以群体为主,外化过程――即群体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产生出新的概念或创意,而学术性知识创新是以个人为主,新知识的产生来源于个人的顿悟,即个体隐性知识向理性知识的转化过程,而群体的作用是确证或扩展。

・创新空间理论以及众多知识创新理论的共同之处,就是这些理论都发现了人类创新过程是循环上升的螺旋形过程,而创新空间作为一个集成的理论模型,更是发现知识创新过程具有多样化、复杂性特征,不仅需要多种多样的创新螺旋模型,而且现实中的创新过程往往是多种螺旋过程交互组合,形成更为复杂的螺旋循环过程。

作为一个初创的理论,创新空间理论难免会有一些不足。例如该模型中的人类知识类型及其相互转化的有关概念和术语,即有关模型节点和节点关系的名称过于抽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该理论的更好的理解和应用。不过,概念和概念关系的不断澄清,正是研究工作尤其是理论研究工作的本质过程。创新空间理论目前也正在经历不断丰富、完善的自我改进过程。

5 结语

作为结束语,本文提出如下两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