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4: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特点

篇1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是突破性的,更是探索性的。需要试点的先行和推进,从而对改革试点的评估提出了新的挑战。第一,经济体制改革的细节突破性要求评估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促进改革有效突破已有的经济体制障碍。第二,经济体制改革的动态探索性需要基于流程和过程的动态评估,同时要求评估具有极强的公正性。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是有效推进中国经济全面发展的历史使命,而对于这一改革进程中试点的有效评估更是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同时,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推进具有强烈的探索性、动态性及过程性。首先,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是探索性的,需要改革试点的先行和推进,从而为改革政策的全面实施做好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加强重大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目前我国已建立了12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部署了若干重大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试点工作。经济体制改革试点是新时期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行之有效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探索路径、积累经验、防范风险、提供示范。其次,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是动态的,会面临各种复杂要素的关系和不确定。最后,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是过程的,要经历试点前的准备、试点中的管理及试点后的经验总结等环节的全过程。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试点第三方评估的方法

1.基于互动过程的动态评估方法由于改革试点的先行和推进是探索性的,历时发展的思维成为必然要求,时间因素必须考虑。“针对研究设计中的时间问题,研究者有两种主要的选择:截面研究和历时研究,截面研究(cross-sectionalstudy)是对一个代表某一时间点的总体或现象的样本或截面的观察。历时研究(longitudinalstudy)是一种跨时段观察同一现象的研究方法。”(巴比,2009)不可断然认为经济体制改革试点评估要拒绝截面研究方法,但是,可以肯定其更侧重于历时研究方法,关注互动过程。因此,本研究主张选用“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质性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策略进行评估。质性研究“强调社会现实的建构性,强调研究者与他(她)所研究的对象之间的密切关系,强调研究问题受情境的限制”。质性研究者“强调研究的价值承载性质”。而量化研究“强调变量间因果关系的测量和分析,而不是过程。”(邓津,林肯,2007)侧重于过程的探索性改革试点工作,质性研究策略是最适宜的。(1)扎根研究在质性研究层面,以理论构建著称的研究方法是最早由Glaser和Strauss(1967)提出的扎根研究方法“,提倡在基于数据的研究中发展理论,而不是从已有的理论中演绎可验证性的假设。”(Charmaz,2006)扎根理论的提出进一步奠定了质性研究的根基(Charmaz,2006)。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给予了第三方评估有效的启发,及评估需要扎根于改革试点的过程数据进行评估。(2)案例研究案例本身是活动、事件或问题的集合,通常是按时间序列对能够反映活动或问题的一系列现实事件的描述(Dooley,2002)。从而,案例研究强调一系列事件、条件及其之间的关系研究,关注历时性、动态性数据(Eisenhardt,1989),过程性地对现象与情境综合分析,通过对案例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解决“为什么?怎么样?”等之类的探索性研究。案例研究是一种社会研究方法,对某一个体/群体/组织/事件等进行描述性、探索性或解释性的分析,理解情境下的动态过程(Eisenhardt,1989)。“案例研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突出情境、展示过程和揭示关系。首先,案例研究对情境的关注有助于解答‘为什么’的问题,有助于研究者深入聚焦于管理现象,进而有助于理解并应用学术研究的成果。其次,案例研究对过程的展示突出了历史因素和时间因素的重要性,有助于实践者进行过程设计。此外,案例研究有助于揭示深藏于演化的、复杂的现象之后的各种关系,而截面式研究则难以挖掘这些关系。”(黄江明,李亮和王伟,2011,p.119,引用Elsbach的观点)改革试点的运行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案例,运用案例研究的思想对其进行评估能够有效发现试点过程中的问题、经验、创新及其影响。

2.基于政策仿真平台的改革试点评估研究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宏观财政货币政策的制定带来了很大难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定量性对于提高我国决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经济体制改革试点第三方评估的核心内容之一即是模拟改革试点政策实施效果,但是现行的政策评估工具门类庞杂,不同的政策仿真工具基于不同的理论背景,具有不同的适用条件。通过资料收集,总结现行的主要宏观经济政策仿真模型,归纳不同模型的适用条件及其应用领域,梳理不同政策仿真工具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第三方评估政策仿真平台。(1)改革试点政策仿真平台。政策决策的科学性推动着以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和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为代表的政策仿真模型的快速发展以及在现实问题中的广泛应用。例如,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财政改革政策分析,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被广泛应用于金融货币改革政策分析。传统宏观经济仿真模型具有成熟的经济学基础和丰富的国外应用案例,如何将现有的政策评价模型与中国经济本身具有的独特性相结合,实现现有政策仿真平台的本土化是政策仿真模型在评估第三方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2)改革试点政策仿真情景设计。我国经济正在经历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我国财政也进入了新常态。以财政政策为例,财政收入由高速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财政支出从建设型财政向服务型财政过渡,财税体制改革由局部试点向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第三方评估机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是政策仿真情景设计如何全面反映中国经济固有特征以及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时代特征。要在归纳总结我国经济经济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论述政策仿真情景设计对于第三方评估机构得到的政策模拟效果的影响。(3)改革试点政策仿真平台。政策仿真模型的应用是保证改革试点方案决策科学性的重要保障,第三方评估机构一方面要普及政策仿真平台的广泛应用,一方面要确保政策仿真平台的合理应用,确保最大限度发挥政策仿真平台相应的政策辅助功能。但是政策模拟过程采用了大量的研究假设以及情景设计,均会对模拟结果产生影响,如何在第三方评估过程中合理应用政策仿真结果,即为决策过程提供科学依据,又不盲从于模拟结果,是政策仿真平台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本课题重点研究政策仿真平台模拟结果在第三方评估过程中合理运用问题,明确政策仿真结果对于第三方评估的重要意义以及局限性。

3.基于大数据理论与技术的试点实施效果评估研究近几年来,评估理论与方法发展十分迅速。在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指标权重的确定方面,更加强调节能、环保、创新等价值导向功能;在信息融合和评估结果的应用方面,更加强调可信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面向证据不完全可靠、概率不完全可知条件下的证据推理规则等新方法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社会媒体、电子商务平台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具有规模性、高速性、多样性和重要价值的大数据资源,这为基于大数据的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源,也为提高各类评估的时效性、客观性和科学性提供了重要保障。大数据资源既可以作为传统评估数据的重要补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传统评估理论与方法,也可以作为独立的数据资源,推动建立新的评估理论与方法。新一代的交互式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为第三方评估理论带来了巨大变革。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同样深刻影响着宏观经济体制的变革方案的实施过程。对还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传统第三方评估理论及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需要新的评估理论及方法的产生。课题组在总结原有第三方评估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创新原有评估理论和方法,为第三方评估机构适应时代变化提供参考。因此,总结和分析国内外互联网技术在第三方评估应用方面已取得的进展,重点分析国内外网络技术在第三方评估领域应用存在的差异,分析差异的来源及提高国内第三方评估效用的途径,总结现有网络技术在第三方评估典型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经验及教训,为我国基于大数据理论的第三方评估有效规避风险提供政策支持。重点研究在不同改革方案试点领域国内外基于大数据的第三方评估应用情况,结合国内外经验教训及国内实际情况,为我国全面、深入地推广互联网技术在第三方评估领域的应用提供建议。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 企业会计管理体制 改革思路 理想模式

    会计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界定会计管理组织形式、划分会计管理职责权限、设置会计管理机构、实施会计人员管理的组织制度,它取决于经济管理体制,并属于经济管理体制的一部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会计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施会计管理的机构和组织;二是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的有关法律、准则和制度等规范体系。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以下几种会计管理体制类型。

    一是集中与立法管理型。所谓集中与立法管理,是指政府积极参与会计活动的管理,这种管理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来进行,而会计职业团体在会计活动的管理中不占主导地位,只起着协助政府管理会计活动的作用。法国和日本是集中与管理型国家。

    二是自我管理型。所谓自我管理,是指政府对会计活动的干预较少,除某些必要的立法外,对会计活动的管理完全交给会计职业团体自行管理。英国、美国是自我管理型的国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企业现行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日益暴露出来,不仅不利于会计工作自身的发展,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因此,我国国有企业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我国企业现行会计管理体制的概况及主要缺陷

    世界各国的会计管理体制因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而具有不同的特点。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占主体,会计工作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有其特殊的作用。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基本上采用由国家和企业双重领导、双重管理的体制。各单位(特别是国有企业)均是国家行政部门的附属物,而不是独立的经济实体,经济关系比较简单,会计人员双重身份的矛盾,以及会计造假问题并不突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化,企业与国家的经济利益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遇到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国有企业缺乏活力。企业体制陈旧,政企不分,产权不清,这是窒息国有企业活力的根本因素,这也导致企业会计主体错位。企业管理不善,使得企业不能有效营运。在企业管理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会计人员进行的理财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心,强化会计管理已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在这种新形势下,现行会计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企业会计管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大量存在。我国先后颁布了《会计法》、《公司法》、《注册会计师法》等法律规范,但由于相关人员法律观念淡薄,仍然有许多会计违法案件,导致会计管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大量存在,在利益与法律冲突面前,会计人员出现摇摆不一的情况。

    2.对国有企业会计工作的管理有着一定影响等行政性管理、相关经济法规“政出多门”且彼此之间多有矛盾。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税务机关、金融机关等国家机构都或多或少承担了一定的对企业会计和注册会计师监督和管理的职责,这种“政出多门”、互相推诿、事无巨细的“全方位”行政性管理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转    3.国有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建设不完善,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由于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人员的人事、工资等关系个人切身利益的权益掌握在企业管理者手中,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往往“印在纸上,挂在墙上”,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失去了它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导致内部控制建设严重失控,滋生大量贪污、腐败等现象。

    4.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监督职能弱化、财经秩序混乱。会计管理力量薄弱,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加之外部监督不力,致使企业财会违法违纪、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严重干扰了我国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二、对我国会计管理体制改革几种主张的主要评述

    关于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理论界主要有以下几种主张。

    第一种思路是实行会计委派制,即把国有企业会计人员从企业中独立出来,由政府向国有企业委派,强化会计监督。第二种思路是实行适度控制,政府对国有企业会计人员人事管理进行干预,国有企业会计人员的变更必须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适度强化会计监督。第三种思路是实行间接控制,即会计回归企业,强化会计管理,政府通过完善相关法规,对企业会计实行间接指导、控制。我国国有企业会计应采用何种管理体制,我认为,应从会计本质出发,结合我国国情来进行选择。

    三、关于我国国有企业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与理想模式的选择

    会计管理体制属于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经济体制的整体要求,对一定范围内的会计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的方式、方法所做出的具体制度安排”。经济体制的整体要求,作为会计管理体制形成、发展和创新的内因,决定了会计管理体制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相符合,否则就会影响甚至阻碍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这就意味着,只有把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置于特定的会计环境中来加以研究,才能更好地衡量会计管理体制的先进性和效益性,才能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我认为,关于我国国有企业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我们应把握的基本思路是吸收其他国家会计管理体制和我国关于会计管理体制改革几种主张中的优秀成分和思想,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建立适应经济、政治、法律等会计环境的会计管理体制,由政府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并充分发挥民间会计组织的作用,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来讲,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合理把握政府对国有企业会计管理的主导地位。首先,要强化会计法制建设,把会计管理引导到法制道路上来。会计行为合法与否是以会计法律制度规范作为判断标准的,因此,必须完善我国的企业会计法制体系,使对会计违法行为的制裁真正有法可依。其次,就是要维护政府在企业会计管理中的“主管”地位,使全国的企业会计工作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服务国家宏观调控的大方向。

    2.健全会计监督体系,真正建立起企业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从而有效加强对会计人员和企业行为的监督和宏观管理。首先,企业自身要加强内部监督,注重经济事项的事前和事中监督,设立内部结算中心和内部审计机制,加大内部监督的力度。

    3.探索会计人事制度的模式,重新定义企业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有效保障企业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这是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目前国有企业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现阶段,可以尝试着分单位性质进行会计人员管理改革。

篇3

根据县规划和建设局的安排,我将参加省建设厅、市规划和建设局组织的《城乡规划法》培训和我自己学习《城乡规划法》的体会向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作汇报。我的汇报分三个部份,第一部份是《城乡规划法》制定的时代背景,第二部份是《城乡规划法》的立法目的,第三部份是《城乡规划法》与原《城市规划法》相比较彰显的特点及主要内容。

第一部份:《城乡规划法》制定的时代背景

对《城乡规划法》制定的时代背景主要从二个方面来看:

一、以《城市规划法》为基础构建城乡规划法律制度的不足

1、城乡二元分治,不利于统筹发展

《城乡规划法》出台前,我国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是建立在对城市规划管理依据《城市规划法》,对村庄和集镇的规划管理依据《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基础上的城乡二元结构管理模式。城市和乡村分别对待,不同的法律和法规,分别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还造成了法律空白,在一些地区无法进行有效的规划管治,这一点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和各类开发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2、偏重技术管理,不利于政府职能转变需要

《城市规划法》形成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内容上难以突出城乡规划必须适应政府职能转变,难以充分体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原则。今天已十分明确,城乡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很强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广泛领域。城乡规划由物质空间设计走向综合规划,由技术管制走向公共政策。由于《城市规划法》没有突出对公众利益保护的规则,使规划在制定和实施管理中不能十分有针对性地保护资源、环境、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

3、不适应经济体制转轨后的开发管理

《城市规划法》在内容上对规划编制作了较多规定,而对规划管理、操作程序、监督检查、法律责任规定得较少、较笼统。随着改革的深化,一系列新制度,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投资体制的改革、分税制等,带来城市发展动力的多元化和利益群体的分化。建设单位有着不同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利益主体,甚至地方城市政府也产生了追逐利益的冲动。

4、《城乡规划法》出台前的规划体系难以适应城镇化和城乡建设发展的需求

⑴各级城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导致城乡规划缺乏基本的区域协调与制约机制;

⑵城市总体规划内容繁杂,强制性内容不明确,难于作为管理依据;

⑶镇的地位及其规划缺乏实事求是的定位和规范,导致小城镇规划的法律规范薄弱;

⑷城镇详细规划缺乏严格的法定约束,导致详细规划从制定到实施都表现出随意性,各级城镇的规划实施管理难以有效规范;

⑸乡村规划缺乏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导致乡村建设难以逐步实现集约化发展。

5、监督机制不完善,不适应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城市规划法》比较注重对行政权力和管理手段的维护,而对政府部门实施监督制约和对公民、法人以及社会组织的保护性规定薄弱。在规划编制的组织上,强调单一的政府行政部门责任,没有将公众参与、多部门参与作为法定程序;规划决策限于一个相对封闭的机制。据此形成的规划管理体制,使编制和实施规划的职能主要集中在城市政府,而立法机关、上级政府、社会公众对规划工作这一行政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对地方政府的违法行为缺少法定的纠正能力。(举李伯富规划修改的例子)

6、法律责任较轻,不利于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城市规划法》对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较为原则,可操作性差。主要针对违法建设行为本身提出纠错规定,对违法行为人的处罚仅涉及由单位给予行政处分;特别是对政府的违法行为,若非涉及经济犯罪,基本上构不成法律责任。这样的法律制度,为规划决策提供了很大的随意性空间。对于建设单位和个人而言,为了谋求利益最大化,也会在计算违法和守法的成本后,不惜违法牟利。鉴于一些地方违法的机会成本远低于守法的机会成本,更加导致违法建设行为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城市规划工作大背景发生了深刻变化

1、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城镇化快速发展

⑴城市数量和规模迅速增加,建设量大面广;

⑵小城镇发展,建制镇内涵发生了本质变化;

⑶全国范围内人口流动数量庞大。

目前,全国流动人口为1.3亿人。全国人口流动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从距离上看,以近距离的省内流动为主体;分省看,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分城乡看,主要是从乡村向城镇流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十一五”期间流动人口的流向格局不会有大的变化,规模可能会持续增大。

2、经济体制改革使城市规划工作面对新问题

⑴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

⑵快速城镇化与人均资源少、环境脆弱的矛盾更加突出;

⑶经济体制改革,市场配置资源,看不见的经济之手发挥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强大,给我们城市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无限活力。但是,由于我国市场体制尚未健全、行业分割、城乡分割的因素,也存在着市场机制失灵问题。第一,以优胜劣汰为主要特点的市场机制无法解决由于城乡发展政策。第二,城镇商业性公共设施建设过量,政府主导性公共设施建设普遍不足。第三,必须依靠政府才能解决目前所存在的住房供应结构失衡、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生存保障和城市特色风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城市规划管理依法行政成为迫切要求

⑴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要作用,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首先要保护公众利益与公平,而不是操作具体项目;

⑵城市规划决策对经济发展能造成很大的影响,各级领导都认识到,城市规划失误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⑶经济成份多样化,城市规划涉及到公共管理与私有权利的关系,城市规划的实施无权损害私有权利;

篇4

4月20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刘永富透露,从1995年社保制度改革以来,截至20__年底,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规模累计已达7400亿元,而且每年还将以1000多亿元的速度增加。

据专家解释,7400亿元的资金中,绝大部分是用于支付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初,各地并没有严格按照文件要求的“统账结合”方式操作,而是实行了“混账管理”,用企业为在职职工缴纳的社会统筹基金来支付他们的养老金,这笔钱不够时,又动用了在职职工为自己缴纳的个人账户基金。同时,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困难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严重,特别是为了安置富余人员,大量职工提前退休,将负担转嫁给了养老保险。

其实,如果说7400亿元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规模的出现,是各级政府在政策的执行上有所偏差,不如说是在当初政策的制定和安排上侧重点不同所致。因为说到底,这是改革的成本由谁负担的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个问题如果再得不到妥善解决,风险将会越积越大,甚至会危及我们的改革进程。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收入分配方面。收入差距拉大现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学者指出,这同样将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一定威胁。但是,回想改革开放初期,拉开收入差距曾经是提高经济效率和个人生产积极性的主要措施之一。农村实行,城市推行工资加奖金的收入分配制度。但那时收入差距的扩大并没有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这是因为在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下,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几乎所有社会成员的收入都得到了加强。但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分配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相当一部分底层群众的收入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其根本原因是在分配领域,未能及时调整或出台比较有效、有针对性的政策,以至于分配领域的诸多矛盾有所激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权利寻租、国有资产流失等各种腐败行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在不久前阐述今年改革的“艰巨性”时这样说道,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着一些难点,矛盾突出,牵扯面广,涉及敏感性强的领域和环节。有些改革,不仅涉及经济关系,而且涉及上层建筑;不仅涉及经济领域,而且涉及社会稳定;不仅涉及众多的利益主体,而且涉及深层次的权利和利益调整。我们认为,这些特点在社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推进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将是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的攻坚阶段的标志性内容之一。

在《国务院关于20__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关于“推进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部分约三四百字,既提到了“扩大做实个人账户试点”等具体问题,也提出了“组织研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等事关全局的研究课题,关心弱势群体、体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贯穿其中。当然,三四百字的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认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两个方面尤其值得注意。

首先,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我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保障体制很不完善。财政“分灶吃饭”以后,社会统筹变成了地方统筹,落后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很快陷入了困境。在这种情况下,那种过分强调以缴费为基础的社会保障方式,恰恰容易把最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排斥在外。

有关专家认为,在计划体制转为市场体制的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当然也需要转向以市场为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可以解决所有的社会保障问题。比如,在社会福利(救济)制度以及城市社会保障体制的平稳过渡等方面,各级政府都应该承担而不是推卸自己在经济上的责任。

篇5

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以下几种会计管理体制类型。

一是集中与立法管理型。所谓集中与立法管理,是指政府积极参与会计活动的管理,这种管理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来进行,而会计职业团体在会计活动的管理中不占主导地位,只起着协助政府管理会计活动的作用。法国和日本是集中与管理型国家。

二是自我管理型。所谓自我管理,是指政府对会计活动的干预较少,除某些必要的立法外,对会计活动的管理完全交给会计职业团体自行管理。英国、美国是自我管理型的国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企业现行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日益暴露出来,不仅不利于会计工作自身的发展,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因此,我国国有企业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世界各国的会计管理体制因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而具有不同的特点。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占主体,会计工作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有其特殊的作用。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基本上采用由国家和企业双重领导、双重管理的体制。各单位(特别是国有企业)均是国家行政部门的附属物,而不是独立的经济实体,经济关系比较简单,会计人员双重身份的矛盾,以及会计造假问题并不突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化,企业与国家的经济利益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遇到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国有企业缺乏活力。企业体制陈旧,政企不分,产权不清,这是窒息国有企业活力的根本因素,这也导致企业会计主体错位。企业管理不善,使得企业不能有效营运。在企业管理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会计人员进行的理财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心,强化会计管理已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在这种新形势下,现行会计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企业会计管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大量存在。我国先后颁布了《会计法》、《公司法》、《注册会计师法》等法律规范,但由于相关人员法律观念淡薄,仍然有许多会计违法案件,导致会计管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大量存在,在利益与法律冲突面前,会计人员出现摇摆不一的情况。

2.对国有企业会计工作的管理有着一定影响等行政性管理、相关经济法规“政出多门”且彼此之间多有矛盾。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税务机关、金融机关等国家机构都或多或少承担了一定的对企业会计和注册会计师监督和管理的职责,这种“政出多门”、互相推诿、事无巨细的“全方位”行政性管理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篇6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和成功发射“神七”之后,不少老外老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到底是富国还是穷国?

我回答他们说,确切地讲,国家已经在改革开放中富有起来了,改革开放所激发的活力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居民还并没有富起来,因此,我国在未来三十年的改革中,应重视如下的改革举措。

一是重塑国家与居民的收入分配关系,新增收入要更多地向居民倾斜,如果说改革前三十年是解决国富问题,而后三十年则是要解决民富问题,因而我们要推进包括向居民免税、退税、提高个税起征点为内容的税制改革,要推进让居民能享有国有资产收益为特点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要推进有利于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金融体制和房地产体制改革。

二是要将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内容,真正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制,因而我们不仅要将国家财富的增量更多地用于社会保障,而且还要将国有财产的存量部分也能用于社会保障,例如可以将优质国有资产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从而使社会保障有丰富的财力支持。

三是要加大对再分配过程的调控,更加强调公平,尤其是要解决腐败和垄断所形成的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推动中产阶层的壮大和发展,为国内消费需求上升创造良好的社会基础。

后三十年的改革要以民富为中心。要解决民富的问题,就必须以民为本,而不是以政府为本,政府不能控制太多的社会财富。政府控制的财富太多,就会形成强政府,在强政府的条件下,民富问题是不可能解决的,因此,我们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目前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要限制国家权力体系支配社会财富的规模。

人类社会由三大权利体系构成,一个是人权体系,一个是财产权体系,一个是国家权力体系,我们要有效界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要防止国家权力体系侵蚀人权体系和财产权体系,国家权力体系是为人权体系和财产权体系服务的,而不是国家权力体系支配和侵蚀人权体系和财产权体系。

篇7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 创新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是规定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原则和财政运行机制,明确事业单位收支范围及权限的一系列制度。它具有资金来源多样性、资金使用节约性、管理目的服务性、管理程序严密性的特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应坚持勤俭办事的方针。必须处理好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必须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必须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新形势下,要通过财务管理创新来适应改革的需要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一、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创新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事业单位生存与发展的状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财政虽然对一些事业单位仍然予以一定的支持,但事业单位的运行与发展资金不能完全依赖国家,也就是说国家不再统一计划管理,事业单位要发展就必须面向市场,通过市场竞争,创造经济效益,弥补发展资金的不足。这样就对事业单位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和方法提出了挑战。只有自主开展与本单位工作性质和职能相一致的业务活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创新是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新形势下,逐步打破了行业垄断,行业内部也引入了竞争机制。然而财力大小才是行业竞争的基础。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必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在对外交流合作过程中,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规避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利因素,提高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这在客观上要求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进行创新。

二、事业单位财务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迫切要求财务管理创新

1、制度不健全

例如: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出现把关不严,供应范围过宽,因没及时收回资金出现呆账、坏账、资金分配也存在严重的随意性等现象;对原始票据记载的内容信息失真,“假冒伪劣”的数据粉墨登场;对应缴款项的管理不够规范,使用上比较混乱,大部分游离于政府监督之外,乱支乱用,还助长了腐败行为的滋生。

2、管理思想观念落后

事业单位的领导对财务管理的重视不够,工作缺乏创新意识。一些事业单位领导认为财务管理人员,只是充当付款人的角色,忽视财务管理工作应有的辅助决策和监督控制功能,甚至会把个人的主观意识强加到财务管理人员的头上。

3、人才素质不高

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因缺乏专业的系统学习以及继续教育培训,专业技能水平提升的不快,有的甚至停留在原有的水平。大部分财务工作者工作前未经过专业学习训练,专业技能差,业务素质偏低。如果不加强业务学习,不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就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工作的要求,很难担当财务管理的重任。

三、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的策略

1.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体系

第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确立财务管理目标,充分调动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充分挖掘财务管理人员的创造潜能,建立民主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

第二,要创新多元化的财务管理模式,以适应财务来源多样性的现实。实现投资管理多元化、财务管理信息化。全面、准确、迅速、有效地进行资金运筹,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寻找发展机遇,提高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现金、采购、资产管理、报销、审批等财务管理要程序化、制度化;财务处理流程规范化;财务管理模式要“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

2.适应时代挑战,树立财务管理新观念

第一,人本理财观念。这是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重视人的发展与管理是现代管理发展的基本趋势,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这是有效地开展财务活动、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根本保证。

第二,共赢理财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信息的网络化、科学技术的综合化、经济的一体化,必然要求各单位之间相互沟通和协作。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决策和日常管理中,只有善于抓住机遇,从容应对挑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共赢。

第三,信息理财观念。近年来,信息化管理是组织内部管理的发展趋势,若干事业单位已经建立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业务管理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基本实现资源共享,节约了人力和物力。

3.重视甄别与选拔,提高财务人员队伍素质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改革对财务队伍整体管理水平、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政府有关部门要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从业资格。各级财政部门要重视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培训,加强为实现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知识更新的后续教育的管理。使财务管理工作者熟练掌握各基本环节的规定和要求。

总之,笔者认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需要,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应有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极尽可能地调动各个事业单位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事业单位本身若想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就要乘深化改革的东风,开创财务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孙莉;新时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10)

[2]殷典平,林涛.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做好财务管理创新工作[J]现代商业;2008(27)

[3]张剑.浅析新时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策略[J]现代商业;2008(33)

篇8

【关键词】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基本问题;宏观经济学

什么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为指导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其整体情况所进行的实证经济。

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产生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产生的背景是我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是根据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而诞生的专业性术语和知识体系。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将统计学和经济学融合到一起。但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出发点却与两个知识体系完全不同,其具体表现出来的是计量经济学的学科存在和作用。

在计划经济阶段,单纯使用统计学就可以衡量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但是当我国开始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原有的统计学就不能准确地衡量出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但是原有的统计方式也并没有完全被取代,而是调整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所以说,经济体制改革催生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同时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特点

1.实证性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建立在现实客观的基础之上的经济分析方法,具体有三个方面的表现特征:一是从现实出发,分析经济运行规律;二是以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为约束,也就是说,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所使用的统计变量是有时间下标和空间范围的;三是依据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与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进行的分析。

2.综合性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综合性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总量综合,是指宏观经济总量、结构、经济关联度的综合;二是数据综合,是指总括性数据、结构性数据和关联性数据的综合;三是方法综合,是指统计方法、逻辑方法和辩证方法的综合;四是学科综合,是指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综合。

3.假定性

从现实出发进行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不能排除微规因素的影响,但是为了更好地分析宏观经济,一般把微规因素作为条件假定不变,这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一个特点。

三、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问题

虽然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产生和发展为我国的国民经济统计分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发展和实践当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首先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在我国特有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演变而来的,没有实际经验可以借鉴,可以说它的发展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在不断的探索前进当中难免会犯错误。其次国民经济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的特征,想要对国民经济进行既整体又分层次的分析,是一个很困难的难题,这就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

四、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方向

面对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自身的缺陷以及国内外经济的不断变化,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必须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才能继续更好地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建立科学的信息数据搜集整理体系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大背景,所以只有建立科学的信息数据搜集整理体系才能运用海量的数据进行更佳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这对于进行更全面的国民经济分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想要充分地利用互联网发展时代下的大数据,就必须从政府各部门的信息数据做起,必须大力发展政府公共数据共享平台,让这一个数据基础作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基石。一旦数据平台搭建完善,全国的信息可以共享,那么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就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更加准确地衡量出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2.以创新型国家为目标的统计分析

2006年,我国提出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这就说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所以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也必须以创新能力为重要内容。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所以即便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也必须不能一成不变。事实上,科技统计如何融入经济统计并且让创新分析能力建立在经济体系中成为核心要素,是分析研究发展上一个大的发展方向。

3.产业结构分析和金融统计分析

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近些年经济发展的重点,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重要核心内容。所以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产业结构的统计分析将是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

除此之外,金融统计分析也十分重要。因为金融体系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当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改革开放之后,金融改革和发展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必须要进行金融统计分析,保证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准确性。

五、结束语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这当中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功不可没。但是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必须充分完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这样才能让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继续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彦云.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基本问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23~33.

篇9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和价值形态的管理,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如何有效地加强财务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已成为我国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此外,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整个运行机制的重要一环,直接受制于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经营目标简单地说,就是合理利用投入企业的资源创造财富,并使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能满意,使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尽可能实现最大的增值。要实现这一目标,企业财务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财务管理体制正是企业管理财务活动的内容、组织和制度的总称,是企业完成财务工作、处理财务关系、实现财务目标的载体。财务管理体制包括国家与企业之间的财务管理体制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两部分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与完善,都要求国家给予企业更多的经营自主权,这也就使得企业必须注重财务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2.现行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从宏观财务管理体制方面看:我国现行财务管理体制是比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但是,国家有关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有些法规急需制定,特别是作为企业财务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成本管理,其规定大都散见于不同的法规、制度中,尚无一部系统的法规可依。另一方面,微观财务管理体制方面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也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但目前微观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财务组织机构一元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高度统一,两者的决策主体重叠,使机构运行低效;股份制企业中,国有股权不规范,表现在:国有股权代表缺位,弱化了监督机制,同时,国有股权同股不同利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基础不扎实,表现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较差,企业领导也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等;企业资金的投向不合理,资金运用低效等等。另外,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大型企业集团不断涌现,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体制问题也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3.我国财务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

财务管理体制形式取决于经济体制形式。建国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两次改革:一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换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二是由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转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之相对应,我国的财务管理体制也由过去的国家统收统支、统负盈亏逐步转换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确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有企业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对出资者投入的资本金、企业内部积累和债权人借给的资金拥有法人财产权,并以法人财产承担民事责任。国家作为企业的投资者,拥有投入资本金及其相应权益的终极所有权,并以投入的资本为限承担有限责任。企业拥有筹资权与投资权。在遵守国家成本管理法规的前提下,企业拥有成本费用开支权。企业收入在补偿成本费用、交纳税金后的利润,可以对外进行分配。企业可按国家规定以一定年限的税前和税后利润弥补亏损,保证再生产的进行。这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是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紧密相连的,可以说,财务管理体制发生了质的变革,但从一定意义上说,目前的财务管理体制仍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改革和完善。

4.深化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策略

(1)大力推行会计人员委派制

现行的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许多弊端,必须进行改革。而改革的关键即全面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度,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二是健全企业内部约束和外部监督机制,为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奠定基础;三是促进反腐倡廉,加强廉政建设;四是促进一系列财会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

(2)强化企业财务人员整体素质的培养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必须不断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素质,以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益,处于财务管理核心的财务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来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财务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才能依法理财。企业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各类培训,拓宽财务人员知识面。针对企业中一些财务人员生产知识较为匮乏等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不定期到生产一线蹲点、整理生产工艺流程简本等方式,使财务人员了解生产工艺过程,熟悉生产工艺流程,切实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篇10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在各地陆续展开,通过对开展情况的分析,会计人员所在单位和其本人对开展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将此当成任务来应付,而且教育的内容“一刀切”,使会计人员对培训的内容产生质疑。

一、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1.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方面,社会对会计人员的数量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多种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要求会计人员由报账型向管理型转变、由传统手工记账向现代化和网络化转变、由事后核算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与事后核算相结合的结算方式转化。适应形势,更新知识,不断进行教育培训学习,是科教兴国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提高会计人员基本素质的必然要求

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其基本思路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形式多样化,会计主体多元化,在企业错综复杂、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会计工作混乱,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有很多,会计人员整体水平不高、法制观念淡薄是其中一项重要原因。因此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1)要加强学习,坚持方向,提高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2)具有强烈的市场经济意识。了解风险与效益对等的根本法则,市场竞争就是产品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而这一切有赖于国民教育和从业人员的不断学习。(3)架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每位会计人员都应具备高素质和一定的技术知识、娴熟的业务操作能力。(4)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刻苦学习,廉洁奉公,团结协作。

3.扭转我国会计队伍落后现状的要求

目前,我国拥有1200多万会计人员,知识和学历结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较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企业投资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同时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熟练掌握业务的基础上学习更多的新知识、新方法,以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4. 继续教育是公民终身教育的一种类型

目前,国家对国民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对会计人员强调实行继续教育,使之能跟上时展的需要。会计人员具有从业人员多、服务单位性质差异大等特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实质就是会计在职人员的后续教育的一种体现。

二、会计继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1、会计人员对继续教育的认识不足,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

一些单位负责人对职工请假参加继续教育不理解,认为会计只要完成本职工作即可,能力如何只要单位认可就好;会计人员也将继续教育当成是一种负担,既然培训与会计证年检挂钩,只好应付一下。这就违背了国家进行会计继续教育的初衷。企业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不只单纯说教,要从根源上扭转企业和会计人员思想误区,真正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2、培训的内容不够灵活

从现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实际操作过程看,内容安排各有特点。有些地方搞统一,事先安排好一个主题,初级人员和高级人员一同参加培训。而有些地方则会将会计人员分为初级和中高级两种,初级班内容简单,中高级班内容难些。这两种做法都有缺陷,如果“一刀切”,会使初级人员不明白,而中高级人员又觉得内容太简单,最终使参加培训的会计人员认为这不过是在走过场;如果仅按会计人员的层次安排学习内容,忽视会计人员的具体工作差异,特别是企业与预算会计的差异,同样令相关人员怀疑学习的作用。

因此,应在继续教育的管理过程中,认识到这些差异,并加以重视,充分考虑到层次差异和行业差异,安排多种培训内容,使每位学习者都从中受益,从根本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3、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

目前每年的培训时间太短,初级会计人员培训时间仅为72小时,还包括自学时间,这就容易令学习趋于形式。除应适当延长学习时间外,还应加强对自学方面的管理,提出学习的主题和要求,并对此进行检验。

4、培训主体形式单一

各级财政机关负责教育培训的管理工作,使继续教育的多样性受到影响,所在地的会计人员只能在一个地方接受教育,这就使一些缺乏培训认识的个人产生误解,认为这种教育只是有关单位或机构创收的渠道。今后应强调培训主体的多样性,增加竞争机制,提高培训质量,消除会计人员对继续教育的不正常理解。

5、培训质量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