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市场调研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4: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贸易市场调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际贸易市场调研

篇1

1现代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1.1经济环境

基于经济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阶段。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的收入水平以及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具体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际市场营销。针对消费品市场进行分析,经济发展水平程度较高的国家对于市场的产品款式、性能以及特色方面存在品质竞争以及价格竞争。二是市场规模。企业进行国际市场营销的过程中,主要是关注国际市场的规模,对商品服务总量以及购买力进行分析。换言之,即人口以及收入方面的规定决定市场规模。三是消费结构。开展市场营销需要基于国际市场方面的各项消费因素进行分析,保证市场消费状况呈现出良好的状态。

1.2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环境的内容能够对营销活动产生直接影响,其中法律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市场营销活动的开展。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在进入到企业市场营销环境当中时,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同时法律内容主要是由不同环节当中的法律构成,促进国际营销的顺利开展[。

1.3文化环境

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含艺术、信仰、知识、法律以及风俗等方面的内容,以及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其他方面能力及习惯的总和。文化内容能够渗透在营销活动当中的各个环节,开展国际营销的主体是构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能够评判市场营销的具体效果。因此,正确运用文化差异性能够实现国际市场营销的开展以及营销策略的制定。

2现代国际贸易环境下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制定

2.1国际市场调研

海尔公司有一句名言“:市场永远不变的规律就是市场永远在变。”国内营销与国际营销方面存在本质的不同,即两者市场营销环境存在差别。在开展国际营销策略制订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国际市场调研,制订符合国际市场发展规律的营销措施。在市场调研的过程中既应该对微观方面进行调查,还应该考察与公司业务发展相关的宏观环境。如果对于出口市场方面的语言文字、、价值观以及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与相应经济层面的因素不够了解,将导致国际市场的开展失败。因此,在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制订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国际市场调研,保证对直接以及间接影响市场的因素进行分析,满足占领市场的营销目标达成。

2.2强势推广品牌

品牌是国际市场营销开展的根本因素,同时也是面对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内容。企业对于品牌的创建方面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改革,将传统出口产品当中的低附加值、低价值、低质量、低自主的品牌进行摒弃,以此迅速占领市场,保证国际市场方面改变对我国产品的传统认知。因此,在强势推广品牌,打开国际市场方面,需要做到以下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市场细分与产品细化。在传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面对出口的产品,为了开拓海外市场,造成产品众多但其中无精品的状况产生,面临尴尬局面。就现代国际贸易环境下,企业自身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应该将国际市场进行细分,有效总结商品在国际市场的具体优势,推广能够快速并且长期占领市场的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提升品牌优势。想要在目前国际贸易市场营销过程中占据优势,其根本因素是企业自身产品的质量以及品牌效应,能够具备优势品牌以及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占领国际市场的标志。不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品牌战略是拓展市场的根本选择。因此,我国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注重实施品牌战略,运用品牌的号召力吸引消费群体,实现国际市场的占领以及强势推广品牌战略。

2.3规范网络贸易

随着现代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已经被应用在各个市场竞争环境当中,网络贸易的方式也逐渐成为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我国目前高级计算机人才以及技术水平的缺乏,造成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受到影响,企业在国际市场营销方面并没有意识到网络的重要性。这种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现代国际贸易环境下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往来相差甚远。同时,网络贸易的发展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空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网络安全也成为影响国际贸易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如交易安全性、网络贸易的征免税、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电子合同纠纷等问题屡见不鲜,相应问题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因此,在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制定的过程中,需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制定完善的标准以及法律法规,健全网络贸易的健康发展。积极培养高级计算机人才,为我国国际贸易网络营销的开展奠定基础,拓宽海外市场。

2.4政府引导下的优势整合

在整个市场环境的发展中,企业是整个经济运行与发展的主体内容,但政府的宏观调控在整个经济的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国际贸易方面,政府根据我国国际市场营销的状况,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在国际贸易往来当中的积极作用,全力帮助企业面临国际贸易市场的状况与挑战。企业想要开展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制定,与政府支持密不可分。企业与企业主体之间相互独立,并且每一个企业的自身特点以及发展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单独的企业在现代贸易环境下单独完成国际市场营销的能力有限,如果将企业进行优势整合,能够有效地打造一支高质量的营销团队,这样在国际市场营销方面能够取得的效果将会更加明显。因此,对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方面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政府因素。只有政府在区域经济的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优势,才能够促进区域内部的资源整合,使得企业与企业之间达成共识,致力于开发良好的合作渠道,优化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内容,建立良好的国际市场营销竞争的贸易环境。

3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经济逐渐蔓延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实现了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经济整体。经济不断发展,国际贸易市场营销方面也必将得到推动,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同时,由于网络时代的到来,国际贸易市场网络营销方面也应得到充分重视,实现对各项资源的充分利用。我国在网络国际贸易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大力培养高级计算机人才,满足国际市场营销的根本需求,在未来的发展中构建属于我国的网络国际贸易营销体系,保证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更加完善,市场的拓宽面得到发展。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市场中出现的个性化需求以及无形价值方面进行充分关注,将提升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各项因素进行妥善处理,为我国占领国际贸易市场提供保障。

4结语

篇2

(一)融资渠道少,融资形式单一

目前自有资本和民间资本融资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银行或金融机构的债务融资占据比例很小。中小企业迫切需要资金,但中小企业筹资难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除了股东投入的权益资本以及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自然负债外,似乎很难找到适当的筹资方式。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途径基本限制在担保贷款和抵押贷款,符合银行规定条件进行融资并非易事。银行间接融资功能单一,贸易贷款、打包贷款较多,仓单融资、出口商业发票融资等很少。证券市场门槛高,中小企业也难以通过股权融资。

(二)流动负债所占比例较大,自有资金缺乏

在中国现有正规统计中,许多中小企业存在严重的财务问题,在相对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下,企业的资产来源非常有限,中小企业之间便会互相担保,申请贷款。一旦一家公司因经营不善而蒙受损失,则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若短期内急需资金,中小企业之间会互相拆借,或通过内部融资的方式解决。自有资金主要依靠自身的积累,由于规模有限,自有资金和财力都是十分的薄弱,根据调查,我国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来源过于单一,主要是依靠各类金融机构贷款,企业的权益性融资和其他来源融资较少,债券类融资最少。

二、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中融资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中小企业自身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来自中小企业自身。金融机构的营利性决定了其资金投向会避免风险比较大的中小企业而选择那些安全性高的资金市场。在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不占主导地位,只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市场风险天然就比大企业大。另外,中小企业经营机制不健全,产权不明晰,历史包袱沉重,资金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管理人员素质差、技术创新能力差,市场开发能力不足;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严重,缺少防范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手段,同时大部分中小企业处于激烈竞争的领域,进入和退出的频率相对较高。中小企业的易变性和巨大的经营风险给融资带来根本性的负面影响。

(二)金融部门的原因

1.金融系统融资政策滞后。金融部门作为一个企业,经营原则是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其中盈利性是根本目的,安全性是基本前提。经营中,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不高,普遍缺乏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适用金融产品、信贷评价体系和担保体系。信贷评价体系中也缺乏适用于中小企业的评价模块,按大企业标准,过多地考虑企业的财务指标,使很多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无法得到贷款。因此,要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必须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发展更加有效的融资模式。

2.金融部门与中小企业间信息不对称。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多、质量良莠不齐,中小企业的突出问题是管理水平低下,造成财务管理水平低,报表账册不全,内部制度不严,财务信息失真严重。金融机构无法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银行不能准确、快速地判断这些企业负责人的真实信用水平,这就使中小企业在获得银行贷款融资时,由于过度竞争导致了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因此,银行要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只有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以提高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质量,否则银行的贷款违约率将会提高。这是增加成本或经营风险的两难选择。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为躲避自身的经营风险和降低经营成本,只有选择不向中小企业贷款。

三、对改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建议

(一)降低融资难度,拓宽融资方式

为打破当前国际贸易中的现状,我国中小企业可以利用以下的途径进行拓宽融资方式:1.发展地区性中小银行。地区性中小银行一方面没有财力支持大企业的大项目只能支持中小企业的小项目,而且,地区性中小银行对当地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家的人品、能力等和大银行的分支机构比较起来有信息优势。2.建立银企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赋予银行更多的权益,允许企业与银行相互持有各自的股份。这样密切了银企关系,有利于互相监督。3.开展融资风险较低的金融业务。金融部门要及时向企业推介合适的业务品种,根据中小企业开展正常进出口业务的贸易融资需求要积极创新金融服务,对传统产品,要办出新意。

(二)建立健全新的信用评估体系和贷款监管体系

金融部门应制订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估办法,使之科学合理地反映中小企业的状况和偿债能力。不仅加强传统财务报表分析,还要加强对外销渠道、经营者的素质、结算方式、贷款归还、产品的科技含量及市场潜力等内容的审查,从各个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综合信用等级评估,科学合理地反映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完善贸易融资法律法规体系,营造适合金融机构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外部环境。放松事前的金融管制、强化事后的金融监管,要放宽行业准入限制, 在合理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资本进入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领域,以期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问题的解决。

(三)探讨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

在宏观上, 政府应集中力量在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场上开展创新, 着力加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产品市场、外汇交易市场以及商品期货市场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建设, 为金融机构在微观上开展金融创新奠定良好的市场基础; 在微观上, 金融机构要在市场的自发引导下, 加快经营思路和经营方式的转变, 加大市场调研和创新产品的研发投入, 下大力气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尽快提高金融机构市场化运作的能力

(四)向先进国家学习国际贸易融资的经验

这些经验主要有:1.坚持本国产品出口。发达国家一般都坚持出口融资用于购买本国的机器设备和其他商品。2.审查与贷款相分离。尤其对出口信贷及担保项目审查严格,尽量保证贷款的偿还。3.融资渠道多元化。多以国家预算资金为主,设方筹集其他资金。发达国家出口融资的来源主要是依靠国家预算,也有私人资金和地方资金。例如意大利的出口信贷及担保,主要靠国家预算资金,在资金不足时在市场发行债券筹集资金。所以,国家应该允许国内部分有条件的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到股票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篇3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5(C)-0190-02

一、浙江省旅游服务国际竞争力模型

1、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建立

根据旅游理论和波特国家竞争力理论,同时结合将旅游服务国际贸易因素,建立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表。

表1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二、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浙江和全国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市场情况

表2浙江省及全国旅游服务进出口贸易额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WTO、浙江外省经贸厅

表3浙江省与全国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比重表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商务部服务贸易统计数据计算获得

2、国际竞争力指标分析:

(1)国际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公式如下:

P=Xai/Xwi

因此可以表示为:

国际市场占有率=出口总额/世界出口总额

表4国内各省市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市场占有率

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WTO、中国统计年鉴计算获得

(2)贸易竞争指数

贸易竞争指数(TC)指数用公式表示为:

TCij=(Xij-Mij)/(Xij+Mij)

其中TC表示j国i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X和M表示j国i产品是出口额和进口额。具体的说:

如果TC≥0.8,说明该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如果0.5≤TC≤0.8,则说明该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如果0≤TC≤0.5,则说明该产品具有强竞争力;

如果TC=0,则说明该产品具有一般竞争力;

如果-0.5≤TC<0,则说明该产品具有低竞争力;

如果-0.8≤TC≤0.5,则说明,该产品具有较低竞争力;

如果TC≤-0.8,则说明该产品具有很低的竞争力。

表5浙江和全国2005―2009年旅游服务贸易竞争指数(TC指数)

数据来源:商务部服务贸易司、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数据计算获得

(3)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是巴拉萨(Balass)1965年首先提出并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RAC)指数是通过计算一个国家某种产品出口占该国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产品出口占世界总出口份额的比例,来定该国这一产品在国家出口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根据比值的大小确定该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其用公式表达为:

RCAia=(Xia/Xit)/(Xwa/Xwt)

公式中Xia是i国家在产品上的出口,Xwa是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总出口,Xit是i国家在t时期的总出口,Xwt是世界范围内在t时期的总出口。具体地说:

当RCA>2.5时,表示该国该类产品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当2.5>RCA>1.25时,表示该国在该类产品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当1.25>RCA>0.8时,表示该类产品具有平均的国际竞争力;

当RCA<0.8时,表示该类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

表6浙江省和全国2005―2009年旅游服务贸易显示性竞争指数(RCA指数)

数据来自商务部服务贸易司、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浙江统计年鉴》和《浙江旅游统计年鉴》数据计算获得。

3、实证结果分析

实证结果中的市场竞争力表中浙江的旅游服务贸易市场占有率虽低于江苏,但呈上升趋势,有一定的竞争力;TC指数表中浙江省的旅游服务贸易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RCA指数表中浙江省的RCA指数2005年到2006年均处于稳中有升的状态,但2008年开始大幅下降,主要受金融危机影响,显示性比较优势从中度变到了微弱,说明浙江省的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还略低一筹。表明浙江省旅游业还存在一些不足。根据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具体分析如下:(1)浙江省旅游资源缺少深度开发和技术创新;(2)浙江省旅游区域旅游发展欠平衡,整体协调不够;(3)浙江省旅游环境欠保护和合理开发;(4)旅游企业自身的弊端。

三、提高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1、实行保护、开发与创新并重的原则来开发旅游资源

积极寻求保护性开发措施,坚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促进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只有走有效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发展道路,旅游业才有生命力。丰富多彩的自然、文化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开拓海外市场和刺激国内旅游需求

开拓海外市场,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我国自1994年首次参加PATA活动以来,增强了营销意识,开拓了销售渠道,我省旅游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和谐公众关系,把目标对准欧美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新产品,提高产品结构档次。没有良好的国内市场做基础,要想引进高端客源是不可能完成的。只有国内旅游企业在有序竞争和谐安定的大环境下,国内游客反响良好,才能吸引众多国外游客。。

3、提高旅游企业的竞争优势

从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结构看,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结构发展不均衡,如何优化产品结构,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旅游产品多样化、系列化、配套化。旅游需求是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需求在内的综合性需求,因此,旅游经营者需对各类旅游产品进行综合开发,使其协调发展。建立共同市场为目标,实施旅游营销策略。做好前期的市场调研和分析工作。对市场进行细分,实行差异化营销,进行市场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营销平台,网络营销主题策划上有所突破。

4、加强旅游支持性产业和产业链的建设

建立区域性协作机制,加强旅游企业的协作应搭建信息平台,促进各地区特色旅游信息和人力资源的交流;强化区域特色旅游法律约束机制,提升合作的效能;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建立区域协商制度,共建无障碍旅游圈。促进旅游企业和旅游相关产业的合作,坚持服务贸易的发展与制造业的相互促进。

5、充分发挥中介媒体对旅游的辅助作用,提高国际竞争力

发挥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在旅游活动中的杠杆作用对于旅游,制定符合实际的旅游政策和规划,调节旅游供求矛盾,协调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的关系。实现区域协作、企业合作,资源共享,加快发展的目标,同时改变我省旅游业发展区域结构不平衡问题。加强国际旅游公关。树立旅游接待地的良好形象,不仅需要旅游企业的营销,同时需要借助政府的活动。开展促销主题比如世博会。利用政府的政治活动及邦交活动,对传统客源市场(日本、韩国、东南亚)的促销;开发新兴市场(欧洲、北美);挖掘潜在市场(南美、中东)。开拓高素质游客,并注重服务性公关,以良好的形象和服务赢得“回头客”。

作者单位:浙江省工业大学经贸系

参考文献:

[1]中国服务贸易指南.tradeinservices.mofcom.省略/index.shtml.

[2]WTO服务贸易总协定内容摘要.wtolaw.省略.2002-05-14.

[3]孙夏.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外资•下半月》,2009年6期.

[4]郭亚军,曹卓,杜跃平.区域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旅游科学》2008年4期.

[5]沈明其.浙江省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对外经贸实务》,2008年4期.

篇4

一、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概述

在当今的贸易环境下,世界各国都在进行贸易体制改革,加快贸易体制升级,着力发展贸易促进机制,建立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也在尝试贸易体制改革,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建立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是我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必经之路。

(一)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

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关于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定义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论,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笔者认为,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国家为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提高利用外资质量而提供的经济。具体包括:改善投资环境和公共基础设施,建立更加舒适宽松的投资环境;统一对外贸易出1:3政策和公共商务信息,以帮助公众“一站式”访问现有的政府信息和服务;协调海关、质检、税务等相关的对外贸易管理部门,为出1:3企业提供更加快捷的贸易手续;强化政府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加速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提高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能力;开展海外市场调查,为出1:3企业提供全面的出1:3咨询服务。它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国内企业,还应惠及普通的公众。

(二)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类型

1.出口贸易公共服务体系

出1:3贸易公共服务是指国家为促进出1:3的增长,为出:13企业提供政策性扶持和制定出1:3发展规划,并为出1:3企业提供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出1:3贸易公共服务包括:出1:3贸易金融服务(例如建立出1:3银行,为出1:3企业提供贷款等)、技术性促进措施、简化出1:3手续、政策咨询、出口商品技术服务、出口研发服务、出口贸易促进政策、出:13贸易摩擦救济、贸易市场凋研、贸易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出1:3贸易公共服务体系是以出1:3贸易公共服务为基础,以政府为主体,充分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调动出1:3企业的积极性,为出口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机会均等的公共服务。

2.对外贸易环境公共服务体系

目前国内外关于贸易环境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表述,但是可以归纳为:在整个贸易过程中,对贸易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包括相关的贸易软件和硬件基础。具体包括:国家的政治稳定性,相关的贸易制度、政策和法规,基础设施和各种贸易配套设施,以及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与标准。对外贸易环境公共服务体系是指积极地运用各种行政手段,营造宽松和有利的对外贸易环境和投资环境,积极地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3.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行业协会为辅助,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旨在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为本国和国外贸易企业提供国际市场信息、国际贸易政策法规信息、对外贸易运行状况信息等。该体系有利于国内出:13企业了解国际贸易市场变化和贸易伙伴所在国的政策法规,规避风险,节约生产成本。另外,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还包括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出1:3商品技术服务体系、出1:3研发公共服务体系等一系列的公共服务体系。

二、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与演进

近年来,随着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逐步放缓,对外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这些国家大都对贸易体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努力建立一套完整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使之更加高效、便捷地为本国企业服务。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有助于加快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一)法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

进入21世纪以来,法国经济形势出现了衰退的趋势,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近年来,法国不断地改革现行的贸易促进体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该体系推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营造了更加有利的贸易环境。

1.庞大的对外贸易促进体系

法国的对外贸易促进机构主要包括:经济财政工业部对外经济关系司、驻外经参处、各大区外贸局、法国国际化促进署(原对外贸易中心和法国国际化促进署合并)等。各部门通力合作,以向企业提供各种信息为己任,以为企业制定对外贸易促进政策为手段,共同为法国企业服务。法国的对外贸易促进政策主要以信息咨询服务和财政补贴为主,鼓励本国企业“走出去”和参加国际展览会,并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培养本国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简化为企业提供出口信息和支持的手续,并实行对外贸易促进手段完全商业化运作,既符合欧盟的相关规定,又不违反世贸组织原则。

2.高效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法国通过对外贸易中心和工商会等机构,收集、调查和整理全球对外贸易信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高效的信息服务。法国政府在国外设有100多个驻外经商机构,这些机构收集大量的所驻国的贸易信息、市场综合产业信息、法律法规、融资条件以及出口担保等方面的政策,为本国企业出口和对外投资提供服务。并对信息服务实施标准化管理,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标准化信息管理体系,实现整个信息服务程序的可控性和有效性。通过高效的信息服务,推动了本国企业的发展,开拓了海外市场。

3.完善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

法国的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所占的比重不高,一度只维持在40%左右。随着法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中小企业在法国对外贸易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法国政府鼓励中小企业扩大出口,中小企业很好地与政府或私人伙伴联合,这些企业在国外谋求发展,并在法国创造就业机会;设立了法国技术创新署、法国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法国风险投资公司以及风险投资基金等部门,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转移及国际合作提供财政保障,为法国中小企业在国外投资设点和开发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英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

英国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非常重视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对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一直尝试着改进公共服务领域中的创新思维、服务思想及政策措施。试图更好、更全面的为对外贸易服务。

1.完整的对外贸易促进体系

英国的对外贸易促进体系遍及各地,具有纵向与横向紧密结合、覆盖范围广、服务细致等特点。除了政府和地方当局各经济管理机构的广泛参与外,民间机构在对外贸易促进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英国的贸易促进管理部门主要包括:贸工部、外交部、国际贸易总局、出口信贷担保署等政府部门,这些政府部门在贸易促进方面的作用主要是制定相关贸易促进政策,维护出口企业和外投资公司的利益,营造公平的贸易环境,提供各种贸易咨询、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从而很好地促进了英国的贸易发展。

2.健全的创新服务体系

英国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的创新能力,并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极大地推动了本国企业的创新。作为英国创新的主管部门的贸工部,在资金、信息等方面给予了企业很大的支持。贸工部有多个创新支持措施,如知识转移网络、知识转移合作计划,建立了公益型信息平台;重视信息服务功能,支持信息服务领域的公共服务。此外,还提供培训、会议、考察、国际专家帮助、市场专项调查、人才流动等一系列服务,并且将这些服务渗透到企业技术或市场开发的每一步。

3.宽松的对外贸易环境

英国倡导贸易自由化,实施高度开放和自由的对外贸易体制,营造了宽松的对外贸易环境。英国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制定了税收优惠、设立自由贸易区、为国外企业提供国民待遇等一系列的措施,这些优惠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外资的流入,增加了国内就业机会。

(三)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虽然内容和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对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在政府服务方面,强调服务至上原则,整合政府公共服务资源,更好地为本国对外贸易企业提供服务;重视对外贸易促进体系的建设,建立一套完整的对外贸易促进机制,各种贸易促进机构通力合作,更好地为本国贸易发展服务;注重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为企业提供各种贸易信息,搭建政府公共服务的信息平台;重视企业的创新能力,在资金、政策方面为企业创新提供帮助;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在公共服务领域方面,向中小企业倾斜,改善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为中小企业的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明显滞后,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各个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

(一)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地区分布不均衡

我国目前为止,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中,用于经济建设支出占GDP的比重保持在25%左右,虽然在总量上不少,但质量不高,且地区差异性十分明显。北京、上海等一些经济发达的省市,公共服务支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同时产生的绩效也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公共服务支出明显偏少(如表1)。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发达地区财力状况好于欠发达地区,可支配的公共服务支出非常充沛,再加上多年来的不断积累,在公共服务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的条件下,形成了目前我国公共服务分布不均衡的结果。另外,这六个省市的对外贸易总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79%。由此可见,政府公共服务支出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水平不高

发达国家在推动贸易发展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推动贸易企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虽然在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建立了包括中国贸易指南、国内涉外政策环境、世界各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等在内的数据库和网站,但是总体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信息内容不全面,分布零散,地区分布不平衡,很多经济落后的地区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很难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快捷地了解最新的政策法规等信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落后于实际需求,缺乏统·的信息管理和分工。

(三)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不够

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对经济的发展、就业数量的增加、对外贸易的增长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公共服务领域方面,向中小企业倾斜。我国在公共服务领域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明显不够,主要表现在:政策法规不完善,虽然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但是相关的配套法规明显不足,且可操作性不强;资金扶持不够,我国中小企业无论在融资渠道,还是信用担保与欧美国家差距仍然明显;支持创新不到位,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在财政、税收、咨询、技术等方面给予的支持不够。

四、建立和完善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鉴于我国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发展的缓慢和滞后,2004年通过的《对外贸易法》第五十四条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向对外贸易经营者和其他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因此,建立和完善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有助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为社会公众和进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服务,切实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信息障碍,改善我国对外贸易的运行环境。加大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的专项资金投入,使公共信息服务的覆盖更加全面;强化商务部的网站建设,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对外贸易信息服务;完善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及环境、国外贸易市场调研等数据库的建设,为出口企业提供更全面的指导。

(二)建立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监管体系

我国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还处于萌芽状态,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监督和管理存在着行政职能混乱、监管规则不健全、管理权责不清晰等问题。因此,在大力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同时,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监管体系,促进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强化政府各行政职能部门责任,建立科学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监管权责机制,确保对外贸易公共服务有效的进行;加大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的公开化和透明化,逐渐提高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的民主制度,使公众参与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的管理与监督;建立一支专业化监管队伍,确保监管工作的高效性。

(三)保证资金投入、实现外贸公共服务均衡化

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分布不均衡。经济发达的省市,由于财力状况充足,投入较多,所以效率相对较高,产出明显;而经济欠发达的省市,由于可支配的公共服务支出较少,所以效率普遍不高。因此,政府应在保证总体公共服务资金投入的同时,兼顾经济欠发达的省市,以达到对外贸易公共服务均衡分布,最终实现对外贸易各地区均衡发展。

篇5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一些制约贸易发展的问题不断涌现,如何解决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成为当今热点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建立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有利于我国贸易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概述了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在借鉴国外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对外贸易公共服务公共信息服务

2007年底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进出1:3商品结构不断优化,直接利用外国投资连年居世界首位,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但是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过高,贸易竞争力不强,出1:3市场过于集中,贸易环境改善不明显,中小企业市场开拓能力不足,贸易摩擦频发,利用外资质量不高等等。鉴于此,我国应积极建立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贸易水平。

一、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概述

在当今的贸易环境下,世界各国都在进行贸易体制改革,加快贸易体制升级,着力发展贸易促进机制,建立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也在尝试贸易体制改革,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建立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是我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必经之路。

(一)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

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关于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定义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论,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笔者认为,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国家为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提高利用外资质量而提供的经济。具体包括:改善投资环境和公共基础设施,建立更加舒适宽松的投资环境;统一对外贸易出1:3政策和公共商务信息,以帮助公众“一站式”访问现有的政府信息和服务;协调海关、质检、税务等相关的对外贸易管理部门,为出1:3企业提供更加快捷的贸易手续;强化政府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加速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提高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能力;开展海外市场调查,为出1:3企业提供全面的出1:3咨询服务。它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国内企业,还应惠及普通的公众。

(二)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类型

1.出口贸易公共服务体系

出1:3贸易公共服务是指国家为促进出1:3的增长,为出:13企业提供政策性扶持和制定出1:3发展规划,并为出1:3企业提供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出1:3贸易公共服务包括:出1:3贸易金融服务(例如建立出1:3银行,为出1:3企业提供贷款等)、技术性促进措施、简化出1:3手续、政策咨询、出口商品技术服务、出口研发服务、出口贸易促进政策、出:13贸易摩擦救济、贸易市场凋研、贸易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出1:3贸易公共服务体系是以出1:3贸易公共服务为基础,以政府为主体,充分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调动出1:3企业的积极性,为出口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机会均等的公共服务。

2.对外贸易环境公共服务体系

目前国内外关于贸易环境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表述,但是可以归纳为:在整个贸易过程中,对贸易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包括相关的贸易软件和硬件基础。具体包括:国家的政治稳定性,相关的贸易制度、政策和法规,基础设施和各种贸易配套设施,以及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与标准。对外贸易环境公共服务体系是指积极地运用各种行政手段,营造宽松和有利的对外贸易环境和投资环境,积极地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3.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行业协会为辅助,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旨在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为本国和国外贸易企业提供国际市场信息、国际贸易政策法规信息、对外贸易运行状况信息等。该体系有利于国内出:13企业了解国际贸易市场变化和贸易伙伴所在国的政策法规,规避风险,节约生产成本。另外,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还包括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出1:3商品技术服务体系、出1:3研发公共服务体系等一系列的公共服务体系。

二、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与演进

近年来,随着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逐步放缓,对外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这些国家大都对贸易体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努力建立一套完整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使之更加高效、便捷地为本国企业服务。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有助于加快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一)法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

进入21世纪以来,法国经济形势出现了衰退的趋势,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近年来,法国不断地改革现行的贸易促进体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该体系推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营造了更加有利的贸易环境。

1.庞大的对外贸易促进体系

法国的对外贸易促进机构主要包括:经济财政工业部对外经济关系司、驻外经参处、各大区外贸局、法国国际化促进署(原对外贸易中心和法国国际化促进署合并)等。各部门通力合作,以向企业提供各种信息为己任,以为企业制定对外贸易促进政策为手段,共同为法国企业服务。法国的对外贸易促进政策主要以信息咨询服务和财政补贴为主,鼓励本国企业“走出去”和参加国际展览会,并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培养本国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简化为企业提供出口信息和支持的手续,并实行对外贸易促进手段完全商业化运作,既符合欧盟的相关规定,又不违反世贸组织原则。

2.高效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法国通过对外贸易中心和工商会等机构,收集、调查和整理全球对外贸易信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高效的信息服务。法国政府在国外设有100多个驻外经商机构,这些机构收集大量的所驻国的贸易信息、市场综合产业信息、法律法规、融资条件以及出口担保等方面的政策,为本国企业出口和对外投资提供服务。并对信息服务实施标准化管理,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标准化信息管理体系,实现整个信息服务程序的可控性和有效性。通过高效的信息服务,推动了本国企业的发展,开拓了海外市场。

3.完善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

法国的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所占的比重不高,一度只维持在40%左右。随着法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中小企业在法国对外贸易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法国政府鼓励中小企业扩大出口,中小企业很好地与政府或私人伙伴联合,这些企业在国外谋求发展,并在法国创造就业机会;设立了法国技术创新署、法国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法国风险投资公司以及风险投资基金等部门,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转移及国际合作提供财政保障,为法国中小企业在国外投资设点和开发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英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

英国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非常重视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对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一直尝试着改进公共服务领域中的创新思维、服务思想及政策措施。试图更好、更全面的为对外贸易服务。

1.完整的对外贸易促进体系

英国的对外贸易促进体系遍及各地,具有纵向与横向紧密结合、覆盖范围广、服务细致等特点。除了政府和地方当局各经济管理机构的广泛参与外,民间机构在对外贸易促进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英国的贸易促进管理部门主要包括:贸工部、外交部、国际贸易总局、出口信贷担保署等政府部门,这些政府部门在贸易促进方面的作用主要是制定相关贸易促进政策,维护出口企业和外投资公司的利益,营造公平的贸易环境,提供各种贸易咨询、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从而很好地促进了英国的贸易发展。

2.健全的创新服务体系

英国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的创新能力,并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极大地推动了本国企业的创新。作为英国创新的主管部门的贸工部,在资金、信息等方面给予了企业很大的支持。贸工部有多个创新支持措施,如知识转移网络、知识转移合作计划,建立了公益型信息平台;重视信息服务功能,支持信息服务领域的公共服务。此外,还提供培训、会议、考察、国际专家帮助、市场专项调查、人才流动等一系列服务,并且将这些服务渗透到企业技术或市场开发的每一步。

3.宽松的对外贸易环境

英国倡导贸易自由化,实施高度开放和自由的对外贸易体制,营造了宽松的对外贸易环境。英国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制定了税收优惠、设立自由贸易区、为国外企业提供国民待遇等一系列的措施,这些优惠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外资的流入,增加了国内就业机会。

(三)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虽然内容和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对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在政府服务方面,强调服务至上原则,整合政府公共服务资源,更好地为本国对外贸易企业提供服务;重视对外贸易促进体系的建设,建立一套完整的对外贸易促进机制,各种贸易促进机构通力合作,更好地为本国贸易发展服务;注重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为企业提供各种贸易信息,搭建政府公共服务的信息平台;重视企业的创新能力,在资金、政策方面为企业创新提供帮助;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在公共服务领域方面,向中小企业倾斜,改善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为中小企业的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明显滞后,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各个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

(一)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地区分布不均衡

我国目前为止,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中,用于经济建设支出占GDP的比重保持在25%左右,虽然在总量上不少,但质量不高,且地区差异性十分明显。北京、上海等一些经济发达的省市,公共服务支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同时产生的绩效也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公共服务支出明显偏少(如表1)。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发达地区财力状况好于欠发达地区,可支配的公共服务支出非常充沛,再加上多年来的不断积累,在公共服务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的条件下,形成了目前我国公共服务分布不均衡的结果。另外,这六个省市的对外贸易总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79%。由此可见,政府公共服务支出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水平不高

发达国家在推动贸易发展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推动贸易企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虽然在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建立了包括中国贸易指南、国内涉外政策环境、世界各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等在内的数据库和网站,但是总体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信息内容不全面,分布零散,地区分布不平衡,很多经济落后的地区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很难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快捷地了解最新的政策法规等信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落后于实际需求,缺乏统·的信息管理和分工。

注:根据公共服务综合绩效得分分布情况,将公共服务绩效等级分为五级:A级代表“优秀”;B级代表“良好”;C级代表“一般”;D级代表“不足”;E级则代表“匮乏”。

(三)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不够

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对经济的发展、就业数量的增加、对外贸易的增长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公共服务领域方面,向中小企业倾斜。我国在公共服务领域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明显不够,主要表现在:政策法规不完善,虽然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但是相关的配套法规明显不足,且可操作性不强;资金扶持不够,我国中小企业无论在融资渠道,还是信用担保与欧美国家差距仍然明显;支持创新不到位,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在财政、税收、咨询、技术等方面给予的支持不够。

四、建立和完善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鉴于我国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发展的缓慢和滞后,2004年通过的《对外贸易法》第五十四条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向对外贸易经营者和其他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因此,建立和完善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有助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为社会公众和进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服务,切实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信息障碍,改善我国对外贸易的运行环境。加大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的专项资金投入,使公共信息服务的覆盖更加全面;强化商务部的网站建设,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对外贸易信息服务;完善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及环境、国外贸易市场调研等数据库的建设,为出口企业提供更全面的指导。

(二)建立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监管体系

我国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还处于萌芽状态,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监督和管理存在着行政职能混乱、监管规则不健全、管理权责不清晰等问题。因此,在大力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同时,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监管体系,促进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强化政府各行政职能部门责任,建立科学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监管权责机制,确保对外贸易公共服务有效的进行;加大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的公开化和透明化,逐渐提高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的民主制度,使公众参与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的管理与监督;建立一支专业化监管队伍,确保监管工作的高效性。

(三)保证资金投入、实现外贸公共服务均衡化

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分布不均衡。经济发达的省市,由于财力状况充足,投入较多,所以效率相对较高,产出明显;而经济欠发达的省市,由于可支配的公共服务支出较少,所以效率普遍不高。因此,政府应在保证总体公共服务资金投入的同时,兼顾经济欠发达的省市,以达到对外贸易公共服务均衡分布,最终实现对外贸易各地区均衡发展。

篇6

关键词:劳动密集型企业;竞争压力;竞争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2-0101-02

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国际分工产业链中地位和技术含量均较低,劳动量投入大,资金占用少,其劳动投入显著高于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此类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层次低,无法以高溢价增强竞争力。伴随我国经济政策的改革和变动、国际贸易大环境的变化,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优势正在走下坡路,企业利润日益变薄,成本不断增加。如何增强竞争实力关系到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存亡和发展。

一、劳动密集型企业竞争压力来源

(一)竞争优势方向有所变化

相比于其他生产要素,成本优势非常脆弱,伴随国际范围内生产力发展和技术革新,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竞争优势逐渐衰减。当前在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数量巨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然而仍然属于弱势企业。根据经济学相关理论,价格、质量及交货进度为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三因素,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低价竞争往往以降低产品质量水平作为代价。在如今的国际市场中,越来越多的买价,尤其是欧美买价提升了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倾向于以稍高价格购买优质产品,而非单纯追求廉价劣质产品。特别是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危机影响下,各商家之间竞争白热化更是提高了技术、设备及资金投入要求,贸易壁垒由此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模式日益凸显。在各国买价质量验收标准愈发严格的基础上,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更加深刻体会到想要维持现拥有的出口市场,必须将质量、技术及服务等因素联合在一起。但是在短期内,仅仅依靠提高技术门槛和产品附加值来谋求企业利润的提高也是十分不现实的,这会使企业面临不断增长的成本,削弱企业的低价竞争实力。

(二)成本优势逐年递减

首先,劳动力成本有所上涨。目前,“用工荒”现象成为我国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据2011年相关报道,“用工荒”已经由东南沿海地区蔓延到中西部地区。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种劳动力缺乏地区的转变表明中国面临“刘易斯拐点”。“用工荒”现象的出现无疑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成本有所上涨,有关数据显示,部分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上涨幅度高达30-50%。

其次,出口退税率有所降低。为了推动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均衡度的提升,政府多次对进出口退税率结构进行调整,下调部分传统、非高新技术产业,如水泥、玻璃、陶瓷、纺织、塑料、木材制品加工及制革业。这一举措,间接提高了部分企业的出口成本。

再次,人民币升值。自从2005年7月我国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一系列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兑美元汇率持续高升,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升幅度逼近20%。这一重大改革,使得我国企业产品出口成本有所提高。介于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缺乏其他附加值,因此没有足够议价能力摆脱风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44%企业“具有相当弱的议价能力”,12%的企业“基本上无任何议价能力”。这就表明,在实际的市场竞争中,我国大部分企业仅能依靠手头上现有的老顾客来维持运作,一旦贸然提价便很有可能失去现有订单,于是便为了继续运营生存而采取各种措施来压缩利润,这便增加了企业生存压力。

另外,原材料价格有所上调。从2011年2月我国商务部最新数据统计能够看出,主要生产原料,如钢材、矿产品、有色金属、橡胶及化工原料价格持续走高,这无疑带来了生产成本的提高。另有报道,鉴于纺织行业原材料成本的增加,在我国第21届华交会上,相当多的企业因成本问题不敢接单、报价,这一现象显示出了我国不容乐观的外贸形势。

最后,成本最低国优势不复存在。在最近几年,印度、越南、墨西哥、巴西等国家逐步提高了对外开放的步伐。他们在纺织、建材等行业的产品结构与我国比较类似,且成本优势也较为明显,因此对于我国的产品出口造成了一定的竞争。举例来讲,近几年中,国际纺织类品牌将大量订单从我国转移到印尼及越南等国家,美国也不断将机械零配件的加工订单迁移至墨西哥等国家。

二、劳动密集型企业如何应对竞争压力

(一)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在产品价值的实现过程当中,包含着许多过程的参与,如市场调研分析、产品的外形功能设计、生产车间的生产、生产工艺的完善、原料的采购以及物流的配送等。企业想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就必须提高整体管理水平,以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将各个部门、环节有机联系在一起,严密把关每一步涉及到产品质量的因素。通常情况下,中小型的企业拥有相对简单的组织结构,技术人员及经验充足的管理人员稀缺,员工的固定性较差,因此对这部分企业而言,企业管理水平的加强尤为重要,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更是不可缺少。

(二)提升员工整体素质

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竞争实力、不断优化产品质量的过程中,设备、环境优势固然重要,而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生产、运营的中心主导主体,是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最主要因素。劳动密集型产业本身需要的劳动力就较多,每一个环节都是全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一支高素质队伍则是企业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因素。企业应该首先注重核心管理队伍的建设,其次应该加大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调动所有层次员工积极投入生产活动。同时,必要的技能培训与课程不可或缺。企业应尽可能发觉员工的潜能,将其主观能动性充分运用到企业的生存运营中。

(三)实施国际认证、打造国际品牌

劳动密集型企业应该在控制自身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提升国际认证意识,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树立相对权威的形象,以国际认证体系来标榜自己的品牌。如CE认证、ISO系列认证、焊接企业国际EN15085认证、欧盟EN-71认证、国际铁路行业管监IRIS认证等。

企业应以获得国际认证来构建进入国际市场的桥梁,打破技术壁垒最有效手段之一也是实施国际认证。举例来讲,在最近几年中,我国少数企业拥有焊接企业国际EN15085认证,凭借这一优势,国际很多大企业便趋之若鹜的将这些企业作为产品供应商;更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仅在获得认证的企业名录中进行产品供应商的选择。

(四)从实际出发,形成品牌特色

作为以质取胜的高级阶段,品牌战略值得所有中小型企业的重视。然而,相当一部分企业认为,特色品牌的形成固然很好,但是需要长时间、多精力的投入与努力,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利益增长效果,于是他们毅然决定放弃品牌培育。从长远来看,品牌是高质量的有利象征,品牌溢价能够对部分客户产生更大的吸引力,而品牌的建立才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有保障的运营通行证。正如某经济学家所言,不是等企业做大了再实行名牌战略,而是要以名牌战略助企业做大。

总结

产品质量构成了企业对外说服力,而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否立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质量的高低。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毫不动摇地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实施国际认证、打造国际品牌,并从实际出发,形成品牌特色。

参考文献:

[1] 张建平.劳动密集型进出口企业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江苏样本企业的调查[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0年(14):22-23.

[2] 杨秀清.发挥老优势 寻求新优势——对我国产品成本优势的忧思[J].时代经贸,2011年(12):46-47.

[3] 魏钢焰.WTO框架下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趋势及对策[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0年(2):10-11.

[4] 徐理军.全球跨国并购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0年(3):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