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日,在湖南省政府召开的新闻会上,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方先知透露,因为供地率不达标,长沙、株洲已经暂停新增建设用地审批。近两年来,“供地率”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里,作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考核体系的核心指标,这一专业名词的神秘面纱正在慢慢揭开。
供地率考核成为促节约“杀手锏”
土地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土地供应直接关系到城市建设、房地产市场建设乃至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自2003年土地参与宏观调控以来,土地供应在调整产业布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供地率,即供地面积与批准面积的比率,是衡量地方政府土地供应效率、集约节约用地程度的一项关键性约束指标。”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地产管理处处长王宽苏为记者做了“名词解释”。他说,国土资源部2008年下发《关于部署运行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284号),明确了对各地供地率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对未按规定及时上报信息或发现虚报、瞒报的,将暂停受理该省用地预审和用地申报。省政府也分别于2007年、2008年、2011年下文对供地率提出要求。201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实行批地与供地挂钩”的考核政策,对前三年及当年土地供应率未分别达到80%、60%、40%、20%的市州、县市,暂停受理其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申请,并相应扣减其下一年度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而在前不久召开的2014年湖南全省地产管理工作会议上,供地率考核内容进一步具化,考核年期为2010、2011、2012、2013年,达标率分别为90%、80%、60%、40%。会议还强调,对批而未取、批而未征、批而未供、批而未用、未按期开竣工土地面积较多的县市进行实地督办和通报。
此外,从2011年开始,供地率考核就纳入了湖南各级政府绩效评估范围。在上述提到的新闻会上,方先知介绍说,对各个市州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绩效考核,达不到供地率的,影响负责人当年的绩效考核,实行扣分制度,并停批建设用地。
供地率低下成因错综复杂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中期,各项建设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旺盛,每年建设占用耕地达几百万亩,这为耕地保护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同时,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还较为低下,粗放利用甚至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针对这一情况,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指明了以节约集约用地来破解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这一矛盾的出路。”国家土地督察沈阳局局长崔岩在研究供地效率分析及对策时撰文指出,“土地批后供应是影响土地利用效率的关键环节,土地审批供应及时、土地资源及时配置到用地者手中,必然会加快土地利用速度,反之就会造成闲置浪费。”
实际上,造成供地率低下即批而未用问题的原因有不同方面和多个层次,比较复杂。综合湖南、东北三省等地调研报告发现原因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是土地审批环节多,程序繁杂,时间过长。一般建设项目从初步意向到正式立项,从选址到征地和供地,需通过发改、建设、规划、环保、林业等多个部门,审批手续多,工业项目环评、立项等手续办理时间长,导致土地成交后迟迟不能签订出让合同;经营性用地需采取招拍挂方式,供地周期较长。
二是部分项目征地难度大、周期长。主要是一些旧城改造项目和城中村改造项目征地拆迁补偿不到位,造成供地困难。部分区域被征地农民攀比情况严重及征地拆迁历史遗留矛盾多等原因,有的建设用地项目征地难度大、周期长,导致供地迟迟无法进行。
三是城市规划调整,影响供地手续完成。由于地方年初预测年度用地时间紧、难度大,未对拟用地地块进行勘测定界,造成实际用地时与国家批准的面积、位置、地类、权属存在误差。同时,由于与相关部门的报批前期沟通不够,用地审批时间过长,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方案及实施方案批准后,部分区块因相关规划调整和用地条件发生变化,无法供地,造成计划指标浪费。个别地方还存在政府换届后,对城市发展方向进行调整,导致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发生改变,影响项目供地。
四是项目资金不到位,征地拆迁进度缓慢导致供地率低。土地征收和农转用手续报批后,因项目资金短缺或没有及时到位,导致没法启动征地拆迁工作或征地拆迁进度缓慢。在未供地项目中,因该原因造成的征地率、供地率低的项目也较多。
此外,对已批已用土地网上录入不及时也影响了供地率的提高。
供地率提高促推集约用地
据了解,在近几年国土资源部的用地审查中,供地率信息是审批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的重要参考,不得不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针对供地率不高的现状,湖南自2011年开始重点抓批而未用土地的整改清理工作。
一是加快批而未用土地处置,强化定期通报制度。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督促各地按照节约集约用地、保重点保民生的要求,采取“调整区位或改变用途盘活一批、完善手续补办一批、严格执法查处和收回一批”的处置思路,落实整改措施和盘活利用方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是科学制定供地计划,加强计划实施管理,协调批次报批的时间和供地的时序。做好城市用地的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供应,优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将经营性用地统征储备和重点项目“点供”结合,加快土地征收、前期开发和供地速度,促进土地及时供应。
三是各地加强工业用地前期项目预公告、资料准备、资格审查等工作,在“先定地”的基础上引进好的项目,使批次报批提前,从而提高供地率。对因城市规划调整、意向用地者无法落实投资等原因造成土地无法利用的,按照规定的范围、条件和要求进行区位调整或改变土地用途。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推进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建设,将保障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权益有机结合。
四是各地加强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建设,将土地供应作为重要闸门,对招拍挂公开获得的土地不需再进行项目立项和规划选址审批,将配套的服务设施建设与土地供应同步规划、同步推进。
篇2
一、关于工业用地土地使用权续期办法
(一)萧山区工业用地土地使用权续期办法
1、政策出台背景
萧山经济发达,工厂林立,在上世纪90年代,为了减轻企业负担,萧山区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具有萧山特色的级差地租政策,将工业用地分成20、30、40、50年四个不同档次,时至今日,最早一批实行20年出让期的工业用地已到期。据统计,全区共有约300个到期项目。为解决企业主所面临的土地到期问题,萧山区在2015年出台了《工业用地使用权出让续期办法(试行),对续期条件、续期年限、续期费用等问题,都有明确的规定。2019年,在试点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对续期办法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更为完善的续期政策,出台了《杭州市萧山区工业用地使用权出让续期办法(修订)的通知》。
2、适用范围
以协议方式供地,且原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规定的出让年限低于法定最高年限50年的工业项目。
3、准予续期的情形
符合萧山区现行产业发展导向,属于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内鼓励类、允许类产业和项目的;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等要求的;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等级为A类(鼓励类)和B类(允许发展类)的。
4、准予短期续期或租赁的情形
(1)属于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内限制类产业和项目的;
(2)工业园区范围内,虽属禁止(淘汰)类产业,但被列入转型或产业提升改造项目的,由所在镇街(平台)出具意见并经经信部门认定后,可在整改期限内予以短期续期;
(3)实际用途与原批准的工业用途不符,或因产业调整等原因暂时空置的;
(4)虽不符合城乡规划要求,但近期内无拆迁计划的,由所在镇街(平台)出具同意意见后,可予以短期续期;
(5)已列入征迁计划的宗地,暂不实施征迁的,经镇街(平台)认定后,可在征迁计划实施前给予短期续期,续期年限由镇街(平台)认定;
(6)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等级为C类的;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等级为D类,并征得区经信部门同意续期书面意见的;
(7)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规定的其它情形。
5、不予续期的情形
(1)被列入萧山区现行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中禁止(淘汏)类产业项目且属于工业园区范围外的;
(2)连续三年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等级为D类且属于工业园区范围外的;
(3)不符合城乡规划要求的;
(4)已被列入征地拆迁范围的;
(5)超过整改期限仍未整改到位的;
(6)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规定不予办理的其它情形。6、续期年限
续期年限原则上最高不超过20年,同时,与原合同签订年限及多次续期后的累加年限不得超过50年。准予办理短期续期手续的,续期最高年限按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等级高低给予2-10年。
7、收费标准
标准续期出让金的计算方法:出让金基数为现行基准地价的20%,在出让金基数上再按联审确定的续期年期(对照《不同年期基准地价表》)进行修正。即出让金分等级收取,按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等级A类按标准续期出让金收取,B-D类企业上浮5%-20%。按萧山区2019年工业用地基准地价65万元/亩测算,标准续期出让金(50年期)为13万元/亩,20年期为10万元/亩。
综述:萧山区工业用地土地使用权出让续期办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详细的规定了续期的条件、年限、收费标准、办理程序、不予续期及到期未申请续期的处置办法、特殊情况下续期申请人主体资格认定及续期年限的相关规定等。
整个文件至关重要的一环是 “工业企业亩产效益评价”。(工业企业亩产效益评价是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将工业用地进行行业分类,发改、招商、国土、经信、生态环境等多部门联动,对企业的亩均经济效益、亩均税收、亩均销售值、亩均产值等内容平台进行评价考核)。
企业能否续期,一切看评价。评价的好坏直接影响续期的年限和出让金高低。
(二)对晋城开发区工业用地续期的思考
目前,我区老区已到期的工业用地3宗,分别是:山西江淮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山西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森鹅服装有限公司。三宗用地土地使用权期限均为20年,于2017年到期。如何办理续期,我局建议可以参照萧山区的做法,首先建立起我区的“工业企业亩产效益评价”制度,为续期工作建立基础。续期手续按以下程序办理:
1、申请。由企业提出续期申请。
2、部门联审。由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牵头,组织区相关职能部门(经济发展、建设环保、招商等部门)按照“工业企业亩产效益评价”各项规定,对企业产业、经济效益、城乡规划情况、征迁情况作出评价,确定综合评价为A类还是B类或其它,各自出具书面意见。
3、作出准予续期或不予续期决定。由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根据联审意见作出准予续期或不予续期初步意见,报开发区管委会审核同意。
4、公示。对准予续期的进行公示,公示期10天。
5、地价评估。根据续期年限进行地价评估,按评估价补缴出让金。
6、签订出让合同。公示期满无异议的,由受让人与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签订土地使用权续期出让合同,续期方式为协议出让。
7、缴纳出让金。由受让人按合同约定缴纳出让金及相关费用,费用交清后,由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起草批复报开发区管委会和市政府审批。
说明:对不予续期的处置办法
根据以前签订的土地出让合同,土地使用权到期后,如不续期,须无偿收回。按照以往经验,显然无偿收回难度较大,参考萧山区做法,对于配合收回土地的企业,与其签订收回协议并办理土地注销后,可由开发区财政给予适当奖励。
二、关于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出让模式
浙江省的标准地出让模式走在全国前列,全国第一宗标准地出让就在湖州市德清县。通过在湖州南太湖新区调研,我们了解到,湖州市目前工业用地已全部施行标准地出让。
(一)湖州市标准地出让制度
“标准地”概念:所谓“标准地”,是指在完成相关区域评估基础上,带着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容积率、单位能耗标准、单位排放标准、亩均税收等至少五项基本指标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通俗点说,也就是政府事先定标,让土地“自带嫁妆”出嫁;企业对标竞价,清楚知道所“娶”何地,按标施建;项目建成后,政府再对标验收。
“标准地”出让意义:标准地出让颠覆了传统的供地模式,土地带上“标准”一起出让,用“承诺制”代替“审批制”,既方便企业快速投产,也倒逼企业更好地落实“标准地”的各项要求,是以高质量为导向的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培育壮大产业群、推进高质量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地”出让的前提条件:标准地出让的前提是完成区域评估。即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前提下,拟出让“标准地”所在区域要统一组织完成区域环境影响评估、节能评估、防洪影响评价、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区域评估。
标准的制定: 由省级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全省新增工业项目“标准地”指导性指标,建立指标动态调整机制,适时修订指标体系。各市、县(区)政府参照全省新增工业项目“标准地”指导性指标,根据产业准入、功能区划和相关区域评估要求,建立符合当地实际、切实可行的新增工业项目“标准地”的投资、能耗、环境、建设、亩均税收等控制性指标体系,并实行动态调整。
实施程序:
1、标准地预设。选定地块,联合会审,明确各项标准。
2、出让。自然资源部门编制土地出让方案,报政府批准后,出让公告。
3、备案。竞得人签订《土地成交确认书》后,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将土地出让相关信息抄送各相关部门,招商部门负责与竞得人签订《标准地使用协议》并收缴项目履约保证金。竞得人凭《标准地使用协议》和履约保证金发票到自然资源部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缴纳出让金等费用、办理不动产权证书。审批局根据标准地使用协议、土地出让合同、不动产权证书及竞得人相关承诺做好“一窗受理”,完成项目备案。
4、实施。项目承诺备案完成后,项目负责做好规划设计等相关工作,按承诺备案制的要求提交相关资料报备后,由建设局负责核发施工许可证,各职能部门结合报备情况主动上门服务,实施全过程监管,重点检查企业是否按承诺制标准和建设方案组织施工,发现问题及时告知整改。
5、验收。项目竣工后,由建设局牵头组织各部门进行联合验收,项目初试运行结束后,由发改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对能耗标准、环境标准、亩均产出等指标进行复核,通过竣工验收的,及时退还履约保证金;未通过的,由各主管部门进行查处整改,追究违约责任。
综述:“标准地”出让是全面贯彻落实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要求,实现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围绕“事先做评价、事前定标准、事中作承诺、事后强监管”建立的一种出让制度;是推动市场在土地资源要素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实现政府“有为”之手和市场“有效”之手的有机统一。
(二)对晋城开发区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的思考
2018年,山西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支持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30条)要求在全省推进“标准地”出让改革。今年,晋城市政府下达我区的任务中也要求完成500亩标准地出让。开发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通过“承诺制+标准地”出让改革,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势在必行。
建议:标准地出让模式在浙江省已趋于成熟,可参考使用。目前我区已实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为推行标准地出让打下了基础。建议开发区管委会以目前正在准备土地报批和开展通平工作的500亩地为“标准地”出让试点,按程序进行出让。
1、区域评估。开发区管委会组织有关部门搞好政府统一服务,开展500亩土地范围内区域评估,完善区域准入清单和负面清单。
2、制定指标。制定工业项目“标准地”的投资、能耗、环境、建设、亩均税收等控制性指标体系,为标准地落地提供基础。
3、达到净地。进行通平工作,达到净地出让要求。
4、联合会审。进行联合会审,明确拟出让标准地各项指标。
5、出让。编制土地出让方案,报政府批准后,出让公告。
6、备案。竞得人依次签订《土地成交确认书》、《标准地使用协议》、缴纳项目履约保证金、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缴纳出让金等费用、办理不动产权证书后到审批局进行项目备案。
7、实施建设。竞得人办理施工许可证、作出各种相应承诺,开始实施建设。
篇3
关键词:三旧改造;新产业;土地;大规模
Abstract: three old transformation is as transform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 way to "three old" transformation to a higher level, more wide range, better effect on promoting, realize from the "old town, old factory building, former house" to "new city, new industries, new community" transformation. To make this city to eve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enrich the masses.
Keywords: three old modification; The new industry; The land; large-scale
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自2009年省政府颁布《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后,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的配套、细化政策,一场以实现从"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向"新城市,新产业,新社区"的转变,旨在释放土地潜力的"大拆大建"在广东高调推进,其最大目标是"挪地"。对广东而言,大规模的"三旧"改造行动,在"拆旧引新"之外,还被寄予产业升级转型的厚望,有专家认为,这或是解决资源瓶颈的最后一次机会。但如此大规模的"城市再造运动"如何才能扎实、有序地推进?这是摆在当政者面前的棘手难题。
1要解决好“三旧”改造的三个方面
要解决好“三旧”改造,就一定要让利,不但要让利,还要让大利。这个让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最大限度的优惠政策;二是政府把利益最大限度地让给区镇一级;三是政府最大限度地让利给原居民。
第一方面,现行的政策优惠力度是较大的。经过3年的不断实践,“三旧”改造的系列政策已基本完善,相关配套操作细则也相对成熟,在实际工作已明确了工作的目标、职责、范围、计划、手续、政策和管理等内容,尤其是多方面、多途径的优惠政策,如适当提高土地开发容积率,拆迁单位前期投入的拆迁补偿成本可在地价款及区(镇街)财政对该项目所收取规费中按一定比例抵减等。这些政策措施,如能真正落实到位,将对引导和规范“三旧”改造工作起到非常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第二方面,“三旧”改造这样庞大的工程,由政府来单干肯定不行,还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新开发创新运营。为了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投资,市级财政必须把全部的收益下放到区镇,使得区镇的社会力量有利可图,才能激励他们与政府一起,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第三方面,就是让利于原居民。在市场经济中,城市再开发是基于解决旧区的人口密度过高,建筑物老化,公共设施不足或土地利用率过低,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而城市再开发的动力来源于利益动机,因此,在“三旧”改造过程中,平衡好政府、开发商和原居民的利益,尤为重要。
扎实推进“三旧”改造,一要针对重点、热点地区,迎难而上,努力实现个体效应向规模效应转变,保证城市建设的有序进行和城市产业升级功能的实现;二要抓示范、抓试点,通过示范区带动和推进其他城区“三旧”改造;三要实施分类指导,对历史文化街区、城中村、片区危旧房和企业旧厂房等进行分类改造;四要加强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一方面要形成好的“三旧”改造氛围,另一个方面为旧改工作找到更好的方法,步子要更大、办法要更多、效果要更好。
2如何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应注意整体环境协调和功能完善,对那些有文物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旧建筑应予以保留;同时,在改造的基础上还可加入文化创意设计,使其实现功能转换和价值提升。
众所周知,“三旧”改造基本上是一次推倒重建的工作。其中,文化心理失衡,社区结构衰落,原有社区秩序的稳定和历史文化都会受到威胁。因为,“三旧”改造不单是物理上的房屋推倒重建,而且是旧社区的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如何协调好历史文化保护问题应会是“三旧”改造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
如何利用这三旧资源实现价值的提升和效益的最大化,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当下我省建设文化强省,我市建设文化名城的背景下,如何在“三旧”改造中实现整体保护、功能转换,价值提升、形象塑造,值得我们仔细研究。
旧城区改造中,应注意整体环境协调和功能完善,对那些有文物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旧建筑应予以保留。因为,有些区域是城市的命脉、文脉,是反映城市文化和历史的地方,如果“三旧”改造涉及这些区域,特别需要平衡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规划、城建部门需加强与文化、旅游等单位的沟通联系,这样才不至于“一推了之,悔之晚矣”。此外,我们的文化部门也应该将最近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结果进行广泛公布,让广大市民、开发商知道哪些是有历史价值的、需要保护的、不能乱动的建筑。总之,城市现代化不是单靠高楼大厦来体现,更应该留住那些祖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让城市有灵魂,让市民有回忆,有思考。
同时,在改造的基础上可以加入文化创意设计,使其功能转换和价值提升,可以将旧城区民居建筑修缮美化后变成文化旅游街区和休闲度假区,文化创意产业区。而对旧厂房改造,可以先评估,再进行功能定位和整体策划,使其变为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基地。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够实现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增强文化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优化资源配置和美化城市环境,增加城市综合竞争力。
3“联合实际,以人为本”思想在旧城区“三旧”改造中的应用
3.1政府制订相关法规、政策,增强宏观调控
政府要制订与旧城区“三旧”改造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和技术标准来办理和约束“三旧”改造行为,减少开发活动中的盲目性和投机性;并且还要加大对旧城区基础设施的投资,改造好旧城区的基础设施环境。
3.2增强规划带领,表现规划透明度和公众参与性
规划单位要求做到对旧城区“三旧”改造难题进行全面透彻细致的分析,充实考虑现状情况,制订系统的改造规划,协调处理空间布局、用地调整、交通、绿化、景观、市政、文物保护等难题;编制“三旧”改造规划要引入城市经营理念,按经济规律办事,进行详细的本钱效果与利益研究,使规划创建在可实现的基础上;在改造整个过程中,应依照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设计、统一配套、统一办理的“五统一”原则,有筹划、有步调地进行旧城区“三旧”改造建设。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与乡镇规划法》颁发实施(实际的行为)后,城市与乡镇规划报批前应向社会公告,组织编制机关应充实考虑专家和公众意见;在城市与乡镇规划答应前,应向社会进行批前公示,征求公众意见,答应后应向社会进行批后公示。这不但表现了规划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性,也加大了公众的参与意识,保护了公众的切身好处,并且还可以以前“政府+开发商+专家”模式转化为“政府+公众+开发商+专家”模式,增强了意识和参与责任感,这是“联合实际,以人为本”思想的又一突出表现。
3.3开发建设要科学合理,避免大拆大建
旧城区“三旧”改造要统一规划、分期拆迁、分期开发、统一配置,先改造、开发条件较为成熟的片区,严格控制条件不成熟的片区,以避免增加后续改造的难度和本钱,并且还需应用“联合实际、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出合理的分期拆迁安顿筹划,对开发的启动区进行科学的选择,方便于规划实施(实际的行为)。
并且,将大规模开发建设变化为从较小规模开发入手的“循序渐进”模式,方便于维持社会空间结构和随时调整开发力度,使开发地段保持灵活性,一旦发生难题可准时处理,在整体上使城市空间的开发建设具有人性化标准,保持了城市的可以进行持续发展。
3.4培育商业气氛,做到宜商则商、宜住则住,表现区域特色
在旧城区“三旧”改造中,应联合实际,相比旧城区的中心区,适合开发商业等经营性物业,在发展居住区的并且,应做到宜商则商、宜住则住,使旧城区保持新的活力;并且在“三旧”改造整个过程中应以人为本,减少疏散人口的做法,保持旧城区以往的繁荣和活力。
4结语
“三旧”改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关到人口疏散、设施更新、环境改善、建筑形体空间的再创造等。旧城区“三旧”改造是城市发展整个过程中必然的产物,既反映城市的发展整个过程,和城市空间规划组织、建筑和社会福利设施的完善整个过程,又表现物质成果,反映当时的建筑和福利设施情形;既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可以进行持续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梁学斌;三旧改造 激活广州新动力[J];房地产导刊;2010年04期
2 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调研组;惠民多赢的助推器——广东省佛山市“三旧”改造调研报告[J];国土资源通讯;201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