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4: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经济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信息经济;信息管理;创新;互联网;会议综述
信息经济学是一门内涵丰富,外延广阔的交叉性学科,为了更好地促进信息经济学在国内的发展,由国家级学会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主办、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的第28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第9届博士生论坛于2016年11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大会包括中国杰出学者论坛、博士生论坛以及学术年会3个主要议程,颁发了中国信息经济学乌家培奖、理论贡献奖、青年创新奖和最佳审稿人四个奖项,表彰优秀贡献个人和团队34个。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事业单位的200多名信息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代表出席了此次大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汪同三和国家发改委的张长春在大会上分别就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作了深刻分析,指出了我国经济增长中积累的矛盾和风险交织呈现,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驱动力创新。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是我国信息经济学界展示学术前沿成果最具影响力的顶级学术交流平台,本届年会以“信息经济理论创新与中国问题”为主题,聚焦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经济与信息管理创新研究,顺信息技术发展之势而为,应我国数据驱动型经济而谋,体现出重塑行业结构新思路的智慧韬略。为了帮助学界了解在本次学术论坛上各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精准把握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动态,本文以“信息经济统计测算与预测研究”、“政府管理的信息经济学研究”、“ICT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研究”和“用户信息行为研究”4个方面为主题综述此次论坛的研究成果,发现研究成绩和存在问题,指出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1信息经济统计测算与预测研究
1.1信息经济统计测算研究信息经济学较有代表性的研究领域是关于信息经济和信息产业的研究,即通过对涉及信息活动有关的国民经济活动进行统计测算,从宏观上分析信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情况[1]。中山大学的谢康、廖雪华和肖静华利用随机前沿非参数估计模型,分析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质量和路径以及融合路径对企业规模扩张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的影响,其结果指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路径对企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总体是递增的;同时,南开大学的李坤望基于企业异质性理论,对中国企业在地区-行业-企业层面上进行了实证研究,探寻信息化密度、信息基础设施和企业出口绩效之间的关系[2],结果表明信息化密度高的企业具有更好的出口绩效,并且在其他相同条件下,这种效应会在信息基础设施水平高的地区放大。前述两项研究均采用了面板数据集,较好地测算了趋同和演化过程,有助于理顺企业信息技术投入和企业经济效益增长之间的结构关系。此外,重庆大学的朱安明等利用优化权重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了2014年39个工业行业的综合效率和优化权重,略显不足的是,信息化的投入指标仅用其所拥有的计算机数和网站数来表示,指标选取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完整代表性,建议还可以考虑信息系统应用覆盖率、信息资源覆盖率、信息技术贡献率等指标。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蔡跃洲和张钧南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来源进行细致分解,以此分析了信息通讯技术(ICT)的替代效应和渗透效应[3],结果表明ICT在2010-2012年间的平均贡献率已经接近10%,同时,ICT的使用能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提高宏观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表明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已经非常显著。本研究的缺憾之处在于结论中表明ICT渗透效应的体现需要5年时间,该时间周期略显过长。前述可知,多位学者从宏观上计算了ICT对国家或行业的经济增长贡献情况,为我国的信息化战略实施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和政策制定依据。未来研究还可以采用多案例的研究方法,从微观上分析ICT对企业创新能力、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1.2信息经济预测研究经济预测是通过科学的理论、方法和计算过程预测经济的未来发展状况,从事信息经济研究的人员积极探索“互联网+”情景下的经济分析手段,取得了一些较为显著的成果。中国科学院的汪寿阳介绍了“TEI@I”方法在复杂经济问题预测中的应用,该方法用传统计量模型处理经济活动中的主要趋势,用文本挖掘和专家系统处理现实对象中的突现性和不稳定性,最后基于集成的思想,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技术对其进行非线性集成,从而获得一个更为精确的预测结果。该方法用情境知识引导经济预测过程,将一些难以显式出现在预测模型中的影响因素考虑进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在发生随机事件冲击时预测误差较大的难题。此外,清华大学的刘涛雄和徐晓飞提出了“两步法”预测宏观经济[4],该方法先穷尽结构化数据,再引入互联网搜索行为的非结构化信息进行变量挑选,一共使用6种模型,比较了采用不同类型信息的预测效果,经过不断的比较和挑选过程,从而确定最优模型。其结果表明对于宏观经济预测而言,单纯使用互联网搜索行为数据,由于大量信息噪音的缘故,其预测效果并不理想,而在结构化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增加互联网搜索行为数据则可以帮助改进预测效果,证实了互联网搜索行为数据并不能替代现有的结构化统计数据,而是其有益的补充和完善。由此可见,上述两个研究均是针对宏观经济总量预测的复杂问题,分别强调了不同预测方法的结合和互联网情景下的非结构化数据与传统结构化数据的结合。值得拓展的是,未来的研究还可以深度开发其他互联网在线信息,用于如公共卫生、房地产市场需求预测等方面,从而进一步检验其预测效果。
2政府管理的信息经济学研究
2.1政府契约设计的研究信息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有效使用并分配信息资源[5],契约是进行市场交易的前提,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属性的差异性决定了契约机制设计的多样性[6]。中国人民大学的聂辉华针对中国政企合谋的现象,建立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的3层博弈模型,论证了从政府合谋到政企合作的路径,该研究聚焦中国现实且敏感的话题,解释了普遍的政企合谋和中央对地方生产活动的周期性干预现象,为合谋理论提供了新思路[7];湖南大学的马滔构建了一个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探讨了平台方如何通过机制设计规制需求方行为,以解决供给方资源共享激励不足的问题,结果指出政府平台方通过建立保证金与保障金机制,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共享效率。委托理论运用中,重庆邮电大学的万晓榆和龙宇运用委托理论构建了第三方公众参与下的激励-监督模型,结果表明政府的监督惩罚机制和公众评价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服务商的努力水平,有助于引导服务商提高信息服务水平。此外,中山大学的陈斌、北京大学的翁翕团队等基于契约设计,分享了中国政府如何激励创新的系列研究成果。上述可知,专家学者们的研究共同点均是聚焦于中国的现有现象和现存问题,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从博弈论和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了制度对于经济行为的影响,优化了我国现有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政府与各个共享经济平台合作共治的机制,以及在政府架构的设计过程中如何平衡物权、人权、契约、效率等关系。
2.2政府社会化公众服务研究互联网的技术创新成果和理论成果已经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之中,催生了较多的社会化公众服务平台。在我国,社会治理是由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多方治理主体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社会化服务平台为公众参与治理活动提供了新思路。湖南大学的周莎和刘征驰提出了私人力量协同政府供给公共品的内在逻辑,创新了社会化电子商务模式与传统政府职能之间的合作,充分挖掘了其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可能性,弥补了现有研究对众筹领域社会价值挖掘的局限性,未来研究关于众筹能否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化公众共同管理事务的新模式,其实施的可行性还有待进一步深化证明。
3ICT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研究
3.1ICT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新常态下,“互联网+”给实体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力,企业纷纷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流程再造和价值链重组。中央财经大学的吴溪等基于交易成本的视角,探讨了“互联网+”的企业战略选择、市场反应和转型业绩,对传统企业实施“互联网+”战略的动因和后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销售费用率较高的公司更有动机选择“互联网+”战略,而上市公司采用该战略后,并没有显著提升公司的会计业绩,由于仅使用一年的数据,忽略了信息战略投资回报的周期性,因而研究期限过短是造成结论经济贡献不明显的因素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陈猛、刘和福利用资源优势理论和服务主导逻辑理论,通过制造业和服务的对比研究,研究了IT能力如何影响服务创新和财务绩效,发现IT探索能力对利用式服务创新具有正向影响。北京大学的董小英等采用多案例研究的方法从资源观、服务观、价值观、交互观和系统观对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进行深入探讨,总结归纳了共性,对比分析了企业间的差异性,区分出了互联网企业、高转型度企业和低转型度企业的差异。文章略显不足的是仅对6家企业实施了调研,其结论的普适性还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验证。可见,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绩效研究中,学者们的关注对象从上市公司、传统企业到企业IT能力,体现了研究对象的丰富性,研究方法既有定量的实证分析,也有定性的案例研究。未来研究可以从前述的研究融合中入手,如可以关注非上市公司的研究和其他业绩表现因素的影响,研究IT能力如何影响财务绩效中,除了可以关注效用的变化,也可以从成本等其他视角去考量。
3.2ICT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研究现代市场竞争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能否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能否与供应链的上下游合作伙伴建立密切联系,因而供应链绩效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国地质大学的朱镇分析了企业如何利用IT使能的整合能力提高分销渠道的敏捷绩效,并进一步探究了新兴经济体市场的内外部制度环境对上述关系所起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平台整合和知识整合对敏捷绩效的影响存在结构性差异,然而研究中采用问卷形式研究绩效问题值得商榷。不难发现,上述研究均从不同角度拓展了现有ICT对企业管理研究的范式和内容,值得指出的是,研究方法和样本数据的获取仍需完善,如应考虑用纵向数据替代截面数据,用实验法替代问卷法等,从而使得研究结果更具有效度和科学性。
4用户信息行为研究
用户行为是用户有意为之的主体性活动[8],用户行为的研究也是信息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主题。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周军杰研究了老年人在虚拟社区的参与行为,具体比较了其知识贡献和知识接受行为的异同,识别出社会氛围、认知因素和老年人特征3个因素显著影响老年人的知识参与行为。其研究价值在于重视了老年人群体在虚拟社区的参与行为和知识贡献行为。中南大学的朱张祥等针对青年群体和老年群体,研究了对移动慢病管理服务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发现采纳行为存在经验距离的差异,该研究对移动慢病服务提供商的推广实践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同时,中南大学的曹仙叶等也研究了在线医疗的相关行为,具体为线上咨询的信息质量和边缘信息对其线下就诊采纳意向的影响,结果指出医生回答的相关性、信息量、简洁性以及医患的在线交互因素均能影响患者的线下就诊决策,但研究样本只针对少数几种病种,也并考虑患者特征。山东财经大学的李旭和刘鲁川基于心理契约的视角,研究了用户对社会化阅读APP的不采纳行为,即忽略和退出行为,研究发现系统本身的质量对用户的影响程度已经逐渐减弱,阅读内容和社交性的功能则对其影响正逐渐增大。该研究对运营商采取不同措施提高用户活跃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华侨大学的王伟将众筹项目的文本语言依据说服风格进行分类,利用文本挖掘的方法建立了语料库,并构建了语言说服风格对项目筹资影响的计量模型[9],研究发现认知过程和心理状态同时调节投资行为,并且语言说服性可以对这两个变量产生影响。该研究通过向筹资者提供最适合的说服风格指导,从而提高平台的总体筹资成功率。但研究只考虑了项目摘要的小部分文本信息,并未细致考虑详细描述文本的语言说服风格。综上,用户行为是信息管理领域研究的重要领域,深入研究有助于信息服务提供方准确把握用户行为特征,从而更好地改进系统或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10]。学者们对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更加突出社会网络的应用情景,如众筹、虚拟社区等,研究对象也从活跃的中青年用户向老年用户转向。不难发现,信息技术大跨度地实现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协同创新和经济共享,为科学研究人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平台。未来研究还值得进一步拓展,如可以从多视角研究老年人参与各种社群平台的行为特征,可以对照不同的语言平台,探索众筹项目发起者在说服风格使用上的差异等。但也需要指出的是,研究在量表开发上不能一味地模仿国外量表,而应针对我国现实情况,开发适合本土化的量表;在数据采集方面,需要更加注重搜索平台等互联网产生的客观数据,正如清华大学的陈国青提出的大数据驱动的研究思考,即必须同时重视模型驱动和数据驱动,尤其是多源数据的融合和外部视角的引入。此外,在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等领域,本届论坛也呈现出了一批成果。如在信息系统开发的成功因素探寻方面,中国人民大学的李高勇和毛基业采用单案例的研究方法,发现用户的参与行为可以消除和开发者之间的各种差异,确保需求的准确传递,促使系统的成功开发;在电子商务服务补救质量研究方面,山东财经大学的马良从商家和消费者的双重视角,探究了服务补救质量对于消费者感知公平和补救满意的影响,检验了消费者涉入的调节效应和感知公平的中介效应;在IT能力转型研究方面,中山大学的刘意运用单案例研究的方法,从企业和消费者交互的视角出发,探讨企业IT能力转型的实现机制,弥补了IT能力转型实现路径的研究盲点。
5结论
本届年会重点关注互联网环境下中国的信息经济理论创新和管理实践创新,与会专家和学者们的研究根植于本土企业,围绕经济预测、制度设计、电子商务和信息管理等议题展开,许多方法和视角都极具创新,不仅深化了信息经济学的现有研究,也开拓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思路。本届年会呈现的诸多学术成果,其研究方法逐渐趋向规范化和多元化,并在此过程中追求理论贡献,尤其在用户行为研究方面,依据了丰富的理论模型,如社会心理学的解释水平理论和社会情绪选择理论,组织行为学的跨边界理论等,丰富了信息行为情景化的研究成果;同时研究重视文献理论与现实实践的对话,特别强调复杂情景下的多视角和多方法的结合,特别是为大数据环境下如何处理复杂问题,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客观数据并结合传统的信息分析手段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和方法。需要指明的是,未来研究中,还要进一步注重样本选择、概念界定、操作化测量、数据呈现和解释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以期提升现有的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马费成.信息经济学及其相关术语—与姚健同志商榷[J].图书与情报,1995,(2):1-3.
[2]李坤望,邵文波,王永进.信息化密度、信息基础设施与企业出口绩效———基于企业异质性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15,(4):52-65.
[3]蔡跃洲,张钧南.信息通信技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替代效应与渗透效应[J].经济研究,2015,(12):100-114.
[4]刘涛雄,徐晓飞.互联网搜索行为能帮助我们预测宏观经济吗[J].经济研究,2015,(12):68-82.
[5]乌家培,谢康,肖静华.信息经济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11.
[6]科斯?哈特,斯蒂格利茨,等.契约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23-47.
[7]聂辉华,张雨潇.分权、集权与政企合谋[J].世界经济,2015,(6):3-21.
[8]宋雪雁,王萍.用户信息行为研究述评[J].情报科学,2010,(4):625-629.
[9]王伟,陈伟,祝效国,等.众筹融资成功率与语言风格的说服性———基于Kickstarter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6,(5):81-98.
篇2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理论;医疗保险市场;影响
中图分类号:F840.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1
信息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医疗保险中的买卖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难以得到完全真实的信息,这造成了保险市场中的道德方向和逆选择,影响了医疗保险的顺利运转,使保险市场在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现象的发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疗保险机构的负担,影响了医疗保险公司的健康发展。
一、不对称信息理论简介
不对称信息理论又称之为契约理论,是研究在不对称、不确定信息条件性当事人双方的行为,并且寻求一种均衡的制度和契约来规范双方的经济行为的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作为微观经济中非常活跃的理论,它能够解决传统的经济理论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在现实生活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医疗保险行业中[1]。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发展和保险市场具有密切的关系,保险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是经济学在最为典型的一种不对称现象。对于保险企业来说,信息不对称不仅影响到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和管理,而且也改变了保险企业经营的基础,的保险企业的正常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信息经济学中不对称信息指的是某些参与人要有一些其它的参与人所不拥有的信息,只有自己了解而其它人所不了解的信息称之为私人信息,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人称之为人,没有私人信息的参与人称之为委托人。信息不对称又可以分为不对称信息内容和不对称发生的时间。不对称信息内容指的使某些参与人的知识或者行动,在某种环境性人所拥有的私人信息是指其本身所不能控制的外生学习,例如保险推销人员虽然知道他所推销产品的好坏,但是真正能够决定保险质量的是保险公司的行为,这不是由保险推销人员的行为所能够决定的[2]。不对称信息的发生时间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前,应当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事前的不对称信息称之为逆选择的模型,事后不对称信息称之为了道德风险模型。道德风险和道德具有直接的关系,它是由于当事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所采取的行为,
二、不对称信息下的医疗保险市场分析
医疗保险是保险逆选择发生的重要区域,由于投保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具有足够的了解,而保险人则很难得到明确的相关信息。在确定的保险价格之下,会发生健康不佳者积极投保的现象。投保逆选择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投保人对保险的标的的质量、环境以及风险等因素以及和个人的损失期望具有密切关系的私人信息等具有足够的了解,而且保险人由于成本和知识的约束,职能按照医疗保险标的的大类来确定保险费率。当标的的风险水平高于保险费率时,被保险人就倾向办理医疗保险,反之则自留保险。投保人的逆选择会导致其后果不断的循环加强,由于逆选择提高了保险的平均损失率,导致保险企业亏损。保险人为了减少亏损,就会相应的提高保险费率,这又会导致低风险水平的投标人退出医疗保险。这样不断的循环最终将会影响到医疗保险市场的发展,降低了保险市场的效率和质量[3]。
投标人的道德风险也是影响保险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办理医疗保险的投标人由于投保的影响,而降低了在事故发生之前的投入,例如坚持不好的生活习惯等,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放松警惕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事故的发生率。保险欺诈也是医疗保险中常见的消极现象,投标人以骗取保险金为目的,伪造保险事故的原因、故意夸大自己的损失、故意制造医疗保险事故等方式,使保险人因为认识错误而支付保险金的行为。保险欺诈是对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非法利益,是投标人道德风险的违法保险,是违法法律的道德风险行为。由于医疗保险市场中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所以医疗保险出现之后欺诈也随之出现。同时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还具有比较高的隐蔽性,导致了欺诈随着医疗保险的不断壮大而不断的上升[4]。道德风险增加了医疗保险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保险标的的损失,同时也提高了保险的成本,破坏了保险市场的平衡。
在我国的医疗保险市场发展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过度医疗的问题,表现在对新技术的过度使用、临终过度治疗等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而且也影响了医疗保险的发展。为了降低我国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应当在吸取国内外保险检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医疗保险市场发展党员实际,从建立完善的制度,把医患双方作为解决问题的根本,解决道德风险的问题。在信息不对称理论下,要努力的保持信息的透明、公开和自由,避免在医疗保险的发展在出现信息扭曲、失真。因此对我国的医疗保险体制进行改革,是解决道德风险的重要措施。
三、结束语
在信息不对称的理论下,保险公司常常面临着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的风险,增加了保险公司的经济风险。如果这种放任这种现象不断的循环,最终会降低医疗保险的质量和效率,导致医疗保险市场的混乱,对于社会医疗保障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应当从制度上加强对信息的公开、披露,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真实度,降低保险公司在进行医疗保险业务时产生误判的现象,保障医疗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冠男.我国健康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实证研究及其对保险定价的影响[D].上海财经大学,2010.
[2]李玲,汪浩,曾等.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卫生经济学理论[J].中国卫生经济,2010,29(05):5-8.
[3]李翔.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运行中道德风险的控制与防范[J].经济问题探索,2011,(04):55-58.
篇3
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经济发展实际情况,顺应时展规律。宏观经济管理行为同样需要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平衡市场的能力。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首先,宏观经济管理需要目标市场调控相关不足部分。由于市场调节的能力有限,又存在弱点,往往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实时性,因此,需要政府加以宏观调控。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是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次,在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政府对国有企业放权,不会过多干涉国有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决策问题,这样就十分有效的维护了形成的市场经济环境。并对市场经济的弊端进行规范,从根本上确保了国有资产以及相关问题的安全性。最后,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能够更好的维持市场经济的环境良好与秩序健全。通过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能够更好的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性。更好的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国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监督力度与机制。不断促成良好经济竞争环境。
二、宏观经济管理条件下的经济信息重要性分析
经济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其能够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部门之间形成良性沟通提供桥梁性的作用。同时,也是经济管理部门行为的重要数据指导。能够有效的促进社会经济生产管理效率提升,拓展人类智力发展。因此,大量的收集和掌握经济信息对提升生产力以及提升实践效率意义重大。经济信息同样还能够具体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其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程度与利用效率。是工业发达国家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能够从根本上推动发展。与此同时,经济信息在现代经济环境当中表现出多元化功能的特征,能够开发、增值、预测经济行为相关活动。在人类社会生活当中,信息、物质以及能源作为人类发展的不可或缺重要基础,其中信息的重要性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三、基于宏观经济管理条件下的经济信息应用措施
宏观经济管理行为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具体包括计划、决策、监管以及服务等部分。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宏观经济管理实际效率,需要不断健全宏观建立机构机制。经济信息意义重大,其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更加至关重要,因此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行为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和完善经济信息管理系统。
(一)构建科学合理经济信息管理网络
在进行经济信息应用措施管理的过程中想要做好信息工作,必然需要具备如何掌握经济信息的能力,而经济信息掌握同样需要遵循一定的收集原则和规范。经济信息的收集工作更加需要科学的设计与规划,不能贪多求全。盲目的经济信息收集会增加信息管理的负担,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经济信息管理。同时,经济信息收集还要确保信息的及时性,要充分体现出信息的时间观念。除此之外,经济信息的掌握与收集更加要有针对性,只有有针对性的信息才具有使用价值。另外,经济信息的收集还应当从实际出发,形成系统性、完整性的长期信息收集机制。
(二)建立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
宏观经济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体现经济信息总体正常运行的内部联系和特征的信息。对于宏观经济的管理,要逐步建立一配套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此系统应坚持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统的完整性,允许一定的独立性、保证一定的可靠性、讲究经济性的原则。体制改革是宏观经济政策效应能够实现的保证,所以要加大力度进行体制改革,首先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加快国有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不断的改革国有企业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还要改进我国的金融体制,逐步与国际金融接轨,更要实现财政体制变革,实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良好财政体系,要建成现代国家体制,不断提高政府的效率和廉洁性。
(三)加强经济信息导向作用
我国不断加大宏观经济管理力度,最终目的在于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整体进步。为了实现这一最终目标,在宏观经济管理中要加强经济信息的引导作用。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和控制中一直具有双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只有保证经济信息应用科学合理,才能促进经济管理效率的提升,若应用不当,则会对宏观经济管理起到制约影响。因此,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必须要加强经济信息的引导作用,以经济信息为重要的发展导向,实现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例如,在某地区内进行经济信息的收集、整合,分析出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此为依据相关部门采取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顺利,推动区域经济整体进步。同时,通过经济信息的引导,能够避免出现局部经济和整体经济冲突的问题。提升局部经济发展效益推动整体经济进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四)加强宏观经济体制改革
基于经济信息所产生的重要意义,在经济管理中相关部门要注重经济信息引导下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可以进行的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有:
①在考虑到宏观经济长效发展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当前的体制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个体化措施加强对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
②基于我国当前经济体制的发展情况,可大力倡导,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便能起到推动国有经济健康、良好发展的作用。
③通过对国际金融形势的分析,加强对我国现有金融体制的改革,使国内金融体制能够与国际接轨,进一步地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四、结束语
篇4
会计理论基础是支撑会计理论大厦的脚根、支撑点,同时也是会计理论产生、发展、丰富和完善的力量和源泉。二者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会计理论基础的完善与否直接制约着会计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另一方面,完善的会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巩固了会计理论基础,使得会计理论基础更加坚实、雄厚,更好地促进会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在高科技信息技术时代,会计理论基础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其内涵、外延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对于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理论基础的界定
信息技术环境下,为了正确地对会计理论基础进行界定,我们有必要先澄清会计理论基础与会计理论以及会计基础理论的关系:这三者之间有无区别、它们关系是什么以及它们在会计理论大厦中的地位和作用各是什么等。
1.会计理论基础与会计理论的关系
会计理论基础是会计理论研究的根本和出发点,它与会计理论的关系十分密切。就本质而言,会计理论基础和会计理论都是会计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成果,只不过会计理论基础比较直接、具体,而会计理论相比较则较为间接、概括。从整体考虑,会计理论基础应该是会计理论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想系统、透彻地研究会计理论的实质、精髓,必须要将会计理论基础纳入到会计理论学科体系当中,因为离开了会计理论基础而单纯地、孤立地研究会计理论,无啻于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从局部出发来考虑,会计理论基础还应该是会计理论研究者着重研究的课题,因为会计理论基础的稳定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会计理论大厦的稳定和完善。然而会计理论基础并不等同于会计理论,它不具备会计理论所特有的高度抽象性、普遍适用性、严密逻辑性和普遍指导性等特征。因此,会计理论基础只能是连接会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①先有会计理论基础,再有健全的会计理论学科体系;②会计理论基础是会计理论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③会计理论基础是会计理论主体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关节点,类似于桥梁。
2.会计理论基础与会计基础理论的关系
会计基础理论是通用于任何独立于会计活动的各种具有普遍指导性的理论,是与会计应用理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范畴。作为指导性的理论,会计基础理论同样也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普遍适用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就内容而言,具体包括会计目的、会计概念、会计原理、会计原则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会计基础理论并不同于会计理论基础,它是对会计理论基础的高度概括与抽象的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会计一般概念和原理,用于规范会计应用理论,进而指导会计实践活动。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理论基础的选择与确认
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理论基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和确认:
1.多角度、全方位为会计理论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广泛应用,会计理论基础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内容不但包容了传统会计理论基础的基本内容,而且还将与会计学科相关的其他学科理论、新兴学科观点、高科技信息技术理论均引入会计理论基础的范围,相互交融、渗透,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为会计理论服务。具体表现在:首先,会计理论基础决定着会计理论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会计理论基础的完善与否直接制约着会计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会计理论基础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引起会计理论发生相应的变化;其次,完善的会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巩固了会计理论基础,使得会计理论基础更加坚实、雄厚。进而更好地促进会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因此,我们判断某一理论、学科是否是会计理论基础,首先要看它是否全方位、多角度地为会计理论的发展服务。
2.充分实现与会计环境互动性
会计环境是会计理论乃至会计理论基础发生变迁的外在动因,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广泛地应用到会计领域中,促使着会计理论基础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一方面,信息技术刺激了会计理论基础的变革,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理论、网络时空观深层次地植根于会计理论基础,将先进的高科技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实务工作之中,加速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服务手段的飞跃性发展;另一方面,会计理论基础发生变化以后,也会通过权能传递、信息交换和功效联动等方式与会计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最终使得会计环境发生所预期的变化,并与会计理论基础处于协调的统一体之中。会计环境对会计理论基础的作用可以看作是环境特性的变化引起会计理论基础特性的变化,而会计理论基础对会计环境的反作用则是会计理论基础自身内部结构的调整以及有关效能的丧失和获得,进而又会在满足社会需要程度方面发生连锁性变化。因而能否与会计环境之间具有动态互动性的关系,也是判断会计理论基础的重要标准。
3.作为会计理论基础,必须是沟通会计理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桥梁、纽带
会计理论基础为会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提供了一个公共区域(见图一),在此区域内,各个学科理论知识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共同为会计理论服务。因而就内容上讲,会计理论基础仍然是会计理论学科体系的研究内容,但它本身并不纯粹是会计理论,它是连接会计理论与其他学科体系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也是会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叉渗透区。会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渗透的方式主要有感染、借用、移植等,通过这些方式使得会计理论基础同时具有了会计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体系的某些优势特性,而正是这些优势特性推动了会计理论不断地发展、完善、变革。同时,作为桥梁和纽带,会计理论基础自身还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功能。也就是说,会计理论基础变化的原因首先是自身内部矛盾不平衡而引起的自我修复和自我更新,外部环境变化对会计理论基础的影响最终也是通过会计理论基础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而实现的。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理论基础的特点
(一)内容多样性
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学、信息博弈论、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电子商务以及基因技术、纳米科技等尖端学科理论广泛地渗透于会计理论基础之中,与传统的会计理论基础共同支撑着日益发展、完善的会计理论体系、同时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理论的新思想和新模式,比如,企业再造工程理论(将主要绩效指标定位于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成本以及员工工作效率等)、虚拟企业理论(主要强调组织虚拟化、功能虚拟化和地域虚拟化,实现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和协调手段的临时性的动态联盟)、学习型组织理论(主要从系统基本模型角度阐述团队学习效应和系统思想理念)等都将广泛地融入到会计理论基础之中,促使会计理论基础不断地完善、健全和充实。
(二)动态性发展性
会计发展的外部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要的变化。前者要求会计充分发挥其反映的职能,不断地将新的、变化了的经济业务反映出来;后者则要求会计自身的内容、性质等发生实质性变革,努力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客观需求,便于广大信息需求者准确作出决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完善,会计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客观要求越来越高,必然会促进会计向广度和深度方向全面发展。会计理论基础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完善,在充分地吸取新的学科理论养分的同时,也摒弃了一部分不适合于信息技术环境下陈乏的、过时的理论。
(三)交互渗透性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社会生活的空间相对缩小,各学科领域之间的渗透也日益频繁、紧密,它们通过移植、借用、感染三种方式共同组成了一个有序的、交互渗透的、相互关联的动态网络,共同服务于会计理论。就移植方式而言,主要是指会计理论基础将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内容直接引入会计领域之内,促使会计理论朝着粗放型方向发展;借用方式则是指利用其他学科理论的观点、方法分析会计问题,从前沿、更广泛的角度来研究会计问题比如产权会计、会计准则与制度变迁,促使会计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感染方式则是指会计理论经过长期的、不断地与其他学科理论相互交融,不断地吸收先进的思想观点、文化模式,运用高科技技术手段促使会计理论基础的内涵与外延发生实质性变革。
(四)质量性
会计理论基础作为会计理论的根基,其质量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概括而言,具体表现在稳定性、安全性和品质性三个方面。就稳定性而言,尽管会计理论基础在整个会计理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呈现出动态性和发展性,但是就某一时间段、期间而言,会计理论基础还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的,否则会计理论根本就无从发展;就安全性与品质性而言,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同样是保证会计理论基础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为缺乏安全性、品质性的会计理论基础根本就不具备支撑会计理论大厦的能力。
(五)虚拟性
会计理论基础并不像实体组织那样具备有形的。规模化的根基,它是通过将多个相互关联的学科的经济资源迅速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没有围墙、超越空间约束、依靠信息网络手段联系和统一协调的,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的客观存在的无形的根基。这里的虚拟性有两层含义,即一是会计理论基础内部的虚拟化,主要是指会计领域内支撑会计理论大厦的纯会计理论基础的虚拟化;二是会计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领域之间交互渗透关系的虚拟化,即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和协调手段的动态联盟式的虚拟组织系统。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理论基础的新内容
篇5
“计算机和现代通信为图书馆提供了技术支撑,电子资源脱颖而出,带来革命性变化。科学引导着知识管理系统,为管理、传递和使用知识提供路径和方法。”Yadagiri,S.强调,在迅速出现的数字纪元和知识社会,知识管理能够加速知识的传播,改善图书信息中心的业务程序,增强其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升其业界地位。美国学者Baker,ShirleyK.认为,在高校,在一些学科,高等教育和图书馆在巨大的机遇面前,要肩负起数字信息和知识管理的重任。盛小平教授基于文献计量法论证了知识管理不是一种管理时尚,利用库恩的学科定义标准验证知识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KarlWiig在《知识管理:一门渊源久远的新兴学科》等文中强调,知识管理成为一门新兴学科,需要包括管理科学、认知科学、经济学、教育方法、人工智能、信息管理与技术科学在内的支撑性学科。伊朗学者Hazeri和澳大利亚学者Mar-tin及Sarrafzadeh认为,知识管理作为一门学科,隶属于图书馆学和信息科学,并强调其多维度,即涉及组织、企业、管理和实践等多个领域。据调查,全球排名前500强的企业都不同程度实施了知识管理项目,政府部门和其他组织机构也在积极引入知识管理,促进自身发展,提高竞争力,知识管理实践活动已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展开。图书情报界参与知识管理的研究是大势所趋,吴慰慈教授指出:“开展知识管理问题的研究,将推动图书馆学研究超越传统图书馆机构的局限,去面向更广阔的实践基础。”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是当前图书情报学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在知识管理的研究方面,图书情报学具有先天优势,如果能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图书情报学的学科地位、应用范围和社会影响都将产生大的飞跃。学科的理论体系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存在与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处于起步阶段的知识管理学。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知识管理不断从相关学科吸收营养,在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信息技术方面颇有起色,逐渐确立了一定的学科地位,形成了独有的理论体系。但实践超前、理论滞后是目前知识管理学研究的基本现状。
2知识管理的概念及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可行性研究
柯平教授认为,知识管理学是关于知识管理理论与应用的一门科学,其主要内容有:①理论知识管理学(包括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发展研究和知识管理学科体系);②应用知识管理学(包括知识管理方法论、技术和系统研究);③专门知识管理学(包括企业、政府和公共知识管理学等)。人类迈入21世纪,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图书情报学的知识化加速发展,图书情报学终于从以文献、信息为中心走向以知识为中心,呈现图书情报学研究的知识化趋势。知识管理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源于图书情报学的理论基础,它需要凭借一定的信息技术以实现其功能,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最重要的工具。现代信息技术为知识管理奠定了技术基础,使大规模的知识存储、快速的知识传输成为可能。图书馆正是在技术取得突破进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支撑知识管理的技术设施,才使文献信息知识资源的建设过程与知识生产、传播、扩散、应用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建设水平,也为图书馆实施有效的知识管理提供了保证。
3知识管理学科来源研究
3.1哲学上关于知识的认知
在西方哲学中,对知识的追求充满了怀疑主义,这使得很多哲学家寻求有助于他们建立不容怀疑知识的终极真理方法。柏拉图把知识定义为经过实证的正确的知识。从德国的康德和黑格尔开始,认为知识的来源和认识包括主观感受和理性推导两个方面,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和适应的过程。哲学认为,知识的本质在于它从社会实践中来,正确可靠的知识能科学地反映客观事物,是经过实践检验的。
3.2经济学关于知识和知识管理的讨论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指出,每个经济主体都拥有独特的知识并强调组合显性知识的重要性,比如新出现的产品、生产方法、材料、市场和组织等都是源于知识新的“组合”,他关注的是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变化过程。20世纪70~80年代,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传统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和资本退到第二位,信息作为经济资源渗透到各种经济活动中,信息就是财富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发现,世界经济的竞争、经济全球化越来越依赖于科技进步,“知识就是力量”这一理念重放光芒;在后工业社会,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极大提高了生产力,知识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内在核心因素,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提出新经济增长理论,“在计算经济增长时,必须把知识直接放到生产体系中考虑”。1995年,美国许多企业的无形资产比例已经高达50%~60%,体现于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中的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知识已不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力量”,知识积累导致技术变革,构成经济增长的原动力。20世纪90年代,现代企业出于竞争的需要,将知识视为组织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知识管理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3.3经济管理学的知识解释
管理是人类社会中必不可少的活动,自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20世纪20~60年代的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40~80年代的“管理丛林”,到20世纪80年代的企业文化阶段,在一百年的时间里,管理革命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统治力量,这凝结了无数管理实践者与理论工作者的汗水和心血。恩格斯指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是由生产决定的”,社会需求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强大动力。20世纪60年代,美国管理学大师PeterF.Drucker首次提出知识管理这一重大概念,80年代以后陆续发表大量相关论文,对知识管理做出了开拓性工作。1988年,他发表《新型组织的出现》,认为知识是一种能够改变某些人或某些事物的信息。1999年,波士顿大学信息管理学家T.H.Davenport出版《营运知识》,标志着知识管理正式登上历史舞台。20世纪末,现代经济学、管理学和知识经济理论日益成熟,并渗透到企业管理中,使企业管理思想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出现了第五代管理思想,即知识管理。因此,知识管理是时代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知识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从思想角度看,当代知识管理有许多渊源,比如抽象性的哲学思考,以及特定工作场所对专业知识的需求所引发的某些具体思考。总之,人们在试图揭示社会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方面所作的努力,以及20世纪管理界种种提高效率的努力,都构成了知识管理的重要渊源。
4知识管理学的学科定位
4.1学科定位
笔者通过万方数据库,以“知识管理学”为题名,“概念”为关键词,共检索到1987~2011年学术论文140篇,外文文献48篇;通过EBSCO数据库,以“knowledgemanagementscience”为题名,“concept”为关键词,共检索到1987~2011年国外研究文献39篇。这些论文涉及图书情报、管理、制造业、工程、医学、数学、计算机等众多领域。可见,知识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调查发现,大量的知识管理教育研究项目首先源于图书情报学或信息管理,其次是计算机或工程,商业和管理。集合的课程、宽泛的知识管理技巧和资产清楚地表明了知识管理教育的多学科性。这也与邱均平教授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即知识管理是一种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它对信息管理及其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今后一段时期,信息与知识管理的研究将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续以图书馆和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
4.2研究对象
从一门独立学科的视角来看待知识管理,整合各个学科优秀学者各有特色的理论和技术,柯平教授提出知识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知识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个人和社会的知识过程的学科,在此,知识过程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知识的产生、组织、传播、共享、创新以及知识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知识管理绩效评估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文化、制度等手段同样重要;同时他还提出了由知识治理、战略知识管理和一般知识管理组成的三层次知识管理学学科体系框架。
5案例分析
众多企业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综合的管理问题而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涉及企业的各个层面,如组织方式、管理方式、信息系统、业务流程等,它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开展知识管理项目必须取得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甚至由他们直接主持推进。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较为成功地实施了知识管理,其主要措施如下。(1)选拔人员。中国海油以年轻化、知识化为宗旨规范干部选拔标准,1999年以来,共提拔近100名较年轻、本科以上学历干部,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干部交流,每年选拔5~10名中高级管理人员到国外攻读MBA。(2)学习型文化。长期以来,企业内部形成了学习型文化,正是这种文化,使其敢于承担风险又善于驾驭风险,始终保持创新的热情,勇于超越现状。(3)科学管理。在管理上,制度成为企业运行的根本法则,高度集中的资金管理制度、科学严格的决策制度、经济有效的用工制度成为企业管理的基点。2001年,在财政部对中直系统资产总额超百亿的62家企业的绩效评价中,中国海油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均为第一,被亚洲权威金融及投资管理杂志Asiamoney评为“2001年度亚洲最佳管理公司”。可见,知识管理项目实施的决定因素在于:以知识为核心,以人为本;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提出知识管理具体解决方案;与特定业务流程有机结合。目前,我国图书馆知识管理处于理论研究向实践应用的过渡阶段,实际案例不多。
6知识管理学的研究趋势和现实覆盖力
篇6
关键词:
环境会计
信息披露
模式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开采资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环境信息披露问题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实务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生产过程是一个消耗过程,任何企业一旦投入运营必将消耗资源同时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它应把恢复和治理环境作为自己的义务,应积极对外披露环境信息。然而环境会计虽然在近30年的发展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其理论和实务尚不成熟,尤其是我国环境会计理论主要来源于西方国家,没有形成自己的环境信息披露理论和特色。在企业层面、系统地披露其环境会计信息实务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环境会计计量理论研究的不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机制也正在形成“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企业使用环境资源,就必须对所耗用的自然资源和破坏了的生态环境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不仅需要采用一定的计量手段量化在财务报表中,还必须确定一个合理的分配标准,将环境成本在使用同一环境资源的不同企业、单位和部门之间予以分配,以充分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由于环境会计计量理论研究的不完善,实务上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合理的分配标准,使得企业很难反映和控制其环境资源及耗费和补偿情况。
2.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缺乏科学的定量方法。传统会计核算只考虑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很少考虑环境因素,现行的财务报表中提供的货币信息局限于能够按以货币计量的业务和事项使其提供的信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综合性。信息使用者无法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由于缺乏科学的定量方法及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使得需用货币计量的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等信息的披露缺乏可操作性,这将直接影响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
3.会计准则的制定未充分考虑环境责任和环境风险。传统会计理论对产品生产中环境成本未加考虑,在宏观层面上虚增国家财富,为此,建立一套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对经济发展中环境资源的耗费和补偿进行反映非常必要。但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对环境会计要素没有给子确认,由于缺乏环境会计行为规范标准,也无法统一环境会计核算的对象及披露模式,给环境信息的披露带来一些困难,现行的会计制度中,仅在企业“管理费用”会计科目中设置了“排污费”,和“绿化费”,项目,缺乏相应的核算体系。因此,应尽快制定有关环境会计准则,建立与我国环保要求相适应的会计核算体系,让企业如实记录和反映环境管理活动,充分披露其现实和潜在的环境责任及其面临的环境风险。
4.环境法规体系不健全不利于运用环境会计披露。在特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社会要求的可持续发展发生矛盾时,如果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制度的强制性要求,多数企业不会主动牺牲自身经济利益,也不会自觉地增加环境支出,即使增加了相关环保支出,企业也因怕损害其环保形象而在一定程度上仍不愿意主动向社会披露其环境信息,近年来,我国虽相继了一些与环境要素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环境法规体系仍不健全,内容笼统,与实务操作之间有很大的距离,立法的深度与广度以及执法的力度都需进一步明确和加强,这些因素不利于在实务中运用环境会计披露环境信息,传统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上述缺陷,无法完全适应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
二、现代会计应考虑环境信息的披露
在传统会计核算中,资产负债表对部分环境负债未作确认,利润表中同样未确认企业采取环境治理措施发生的支出,最终导致信息使用者不能客观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此,现代会计应增加环境信息的披露内容:
1.环境信息应纳入会计报表范畴。大量的环境信息,如环保经常性支出,环保研究开发费用,环保治理费用等可以采用一定的计量手段量化反映在财务报表中。负债的确认,以及利润表中成本与费用的确认,应充分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尽管环境成本如环境污染补偿成本、环境损失成本、环境治理成本等被认为是社会成本部分,而非个别企业生产成本部分,但不久的将来人们会接受环境成本是企业总成本的构成,企业应对所耗用的自然资源和破坏了的生态环境付出一定的代价,其目的是考虑可持续发展,这一观念的转变将使环境信息被纳入会计报表范畴。
2.会计的作用在于提供企业经济和财务信息,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家环境管理部门需要了解企业执行了环保法律法规的情况,评价企业的环境业绩。二是由于环境问题预示着未来的受益和风险,联系着未来的负债和费用,因而,许多投资者愿意将传统财务报表中的收益能力与环境信息联系起来进行各项财务指标的分析。而且,近来有些国家的投资者出现了将收益与环境并重地看待而不能只看中收益,投资对象的“绿色投资”趋向。三是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有的将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要的信贷决策依据,甚至有的还成立专门的“绿色银行”了,把环境问题作为首要的方面考察。四是消费者与社会公众随着环保教育水平的提高,日益注重企业的环保形象。会计为了能使提供的信息符合上述各方的需要,势必被要求向国家各职能部门提供所需的环境信息。若会计消极对待环境信息的报告,与那些注重环境并在环境改善方面有所支出的企业相比,在对外报告中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不很理想,但无疑破坏了企业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将不利于环境保护。
三、构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目前,会计学界提出的绿色会计、生态会计或可持续发展会计,其目标就是解决会计如何向外界提供企业环境信息问题。由于环境会计起步较晚,环境会计准则尚未出台,因此环境会计报告体系尚无统一的要求。笔者认为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应采用独立报告披露和专题报告分析两种模式。
1.采用独立报告披露模式。选择一些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对国民经济影响比较大的国家重点建设行业或上市公司作为试点,在传统财务会计报告中,可以在文字说明、补充资料、附注等形式,揭示一些基本的环境会计信息。重污染企业一般可以按照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如某地区污染企业数量,总量比重法、万元产值平均法等方法进行判断。中国证监会应要求企业在上市时将企业是否属于重污染企业重点披露。在会计核算上,环境会计的核算内容可以暂不纳入日常的会计核算体系,可从现有的会计资料中取得与环境会计有关的资料,直接形成基本的环境会计信息。如果这些信息可用一些准确的数据指标或货币指标予以披露,并可辅之以文字说明;如果在日前状况下,不能获取相对准确的数量信息,则可用文字加以叙述。独立报告披露模式的内容应包括企业简介与环保方针、政策,环境标准如废弃物、产品包装、产品污染排放、循环使用等信息、环境会计信息包括环境资产,环境支出、环境负债、环境治理准备金、环境收入等以及环境业绩信息如环境治理与投资、奖励和环境审计报告。
2.采用专题报告分析模式。在现有财务报告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会计科目会计报表和报告内容的方式报告企业环境信息。并通过报表分析如大气污染指标;水质污染指标;噪音污染指标;资源破坏程度指标等评价环境污染程度。通过报表分析如主要用于描述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废水最终排放量减少的程度,资源产出率;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耗;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水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城市生活污水再生率;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率;废钢铁回收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降低率等指标反映通过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降低废物最终排放量、减轻环境污染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完善的环保法规,并充分发挥其环境执法的效力;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使资源产品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反映消耗的自然资源价值;形成比较完整的环境会计理论与方法,逐步消除实务操作中的主要障碍,如环境信息计量障碍、环境成本分配障碍等;制定出完善的环境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使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统一的标准,实现实务的可操作性与统一性;制定出统一的环境审计标准,实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
参考文献
[1]高雅军 信小娟 试论建立我国环境会计的必要性
林业科技情报 2004.3
[2]林光侨 环境成本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
煤炭经济研究 2004.6
[3]安庆钊
环境信息披露模式探析
经济师
2004。2
[4]蔡荣芳 尹玲燕
试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经济师
篇7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要想使小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并把终身学习与合作学习融为一体,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关键就在于实施信息技术的操纵者——教师;此外,一所学校的教育水平主要就在于教师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只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改变传统教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实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才能促使学生的整体和谐发展。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师
教育创新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教学资源,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实施思维创新,最终达到教育改革的要求和目标,故此我作为一名教师,并结合自身的切身实际和观察,谈一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专业素质如何提高?
一、改变思维,加强修养
多媒体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崛起,使教育引发了一场革命,知识经济呼唤知识创新,教育的信息化促使教师应尽快地研究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才能以生动而形象的画面来加深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拓宽其知识面,对教学内容有了更具体的认识,以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识别能力。
二、发展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一)转变观念,树立科研意识。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不是教师能否从事科研问题,而是绝大多数教师缺乏进行科研的意识。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学习,牢固认识科研的重要性,转变陈旧观念,从而树立全新意识。
(二)学习和掌握教育理论和科研方法
1.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学习一些教育专著,如《基础教育新课程》、《现代教育技术》、《中小学电教》等,以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
2.抓住每一个学习和校本培训活动的机会,以充实自己;
3.多开展一些课例、课题研究,进行试验,撰写论文等,不断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素质和各方面的科研能力;
4.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设备,充分发挥教师共同体的优势,组织教师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四)建立有效的操纵机制,即学校、上级部门制定相关计划,分定期和不定期考核制度,有计划、有重点、有层次地检查,促使教师对信息技术进一步的掌握有督促作用。
三、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
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融入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也是学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把能与信息技术教育相结合的部分进行整合,并且整合的最终目的要服务和应用于课堂,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得到拓展,使教学方式更加生动、更有效。另外人物自由表演、学习气氛民主而愉快、口语交际形式多样化,使英语教学实践化、生活化,这其中自然少不了驱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精细分析、选择相应的多媒体资源制成教学软件,如课件、各种类型的应用软件等,给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听觉刺激,瞬间创设出生动具体的问题情境,能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可以建立学习网站、论坛和给学生留学科综合拓展作业来提升教师自身信息技术综合运用的能力。
四、教师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创新发展
(一)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大胆突破旧观念、旧思想、旧模式的束缚,积极进取,锐意改革;要引导学生不囤于现成知识和结论,大胆求异创新,教师自己要做到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
(二)教师本人要自觉地练好扎实的基本功,不断学习新知识,勤于思考,具有激发学生善思多问、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进行教学方法创新的实践。
(三)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激活学生思维,并质疑问难,多角度思考问题,同时也是在激发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
(四)教师要尽力地创设和谐氛围,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发挥教师的创新热情和调控学生的能力。
(五)运用信息技术活跃想象,激发灵感,培养教师创新思维。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处类旁通,展开丰富想象,迸发出教学的灵感,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升华情感。在教师的整个教育教学的工作中,要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时刻进行自我对比加以反思,并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学经验,更好的成为学生的一个学习引领者。
(七)抓住关键,注意细节。这就需要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尽量使教材内容的要简而精,并注意语言要生动,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主次分明,力争向层次性发展,以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可以说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从而起到组织、引导、控制以及解答的作用,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激发了教师与学生的创新热情,为未来的高层次创造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
总之,在当今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入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时代,培养合格的信息时代人才,教育信息化成为必然,也十分紧迫,而我们作为决定学校教学质量好坏的教师而言,就要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打破传统的线性框框,并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教育能力;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树立信息技术理念,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师科研、教学方法中,取传统教学之精华,注意创新,不断更改教学内容,提高教师教育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教育将是在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的创新教育,教师将在其中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教学信息技术;教学伦理;教师伦理;伦理困境;教学情感;教学价值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以信息技术使用为特征的新型教学形态和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来。从多媒体设备的使用、PPT课件的普及到网络视频课程的开设以及“慕课”的出现,都在深度改变和塑造着教学活动的内涵特征和价值关系。显然,这是一场全新的技术变革所带来的教育教学革命,对传统的授课方式、课程组织、教学模式、教育理念、教学哲学等都起到了颠覆性作用。但隐忧也随之而来,“当前教育管理者、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存在误区:将教育信息化看成是外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一种技术设施建设和投资行为”[1]。此种误区在教学信息化实践过程中不乏“生动”案例,对此问题与现象应予以认真思考和分析。
一、信息技术使用下的教学模式特征
(一)教学关系的调整
教学活动具有特定的语境和场域,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而建构形成的社会交往关系,既是师生这两大教学主体之间的人际交互方式,也是教学关系及其内涵的价值表现形态。在传统教学关系思维中,教学价值以“差序性”呈现出来,教师地位尊崇,完全起到主导作用,所谓“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这种相对恒固的师生关系观念是维系传统教学关系的重要价值基础,其带有很强的伦理道德约束性,学生不大可能僭越这种价值关系来获得知识的传承和创造力的培育,只能“臣服”于教师权威之下,被动地接受单向的知识灌输和观念传导。但网络化、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固有模式和观念,打破了以往建立在尊卑伦理价值观基础上的师生关系秩序,使得建构一种更加平等、开放、民主的新型教学关系成为可能。对教师而言,“新的教育技术把教师从大量重复性的教育活动中解放了出来,激发教师将创造力献给更便于学生学习的课程模块的设计和更具个性的师生交往”[2]。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弱化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控制意识,减少了教师“满堂灌”式的说教欲望,使知识传授可以以非在场式的技术方式来实现,这对教师无疑是很大的触动。对学生而言,因技术的革新进步而获得了主体地位和身份意识的解放与提升,使教学关系和知识传授格局更加平面化和多元化,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和学习的塑造,多维度激发和调动其积极性和兴趣点。信息技术的使用同时打破了以灌输性和接受性为特点的一元化教学模式,创造了新的参与型教学方式,使师生主体在教学关系中呈现出更具交互性和平面化的特点。
(二)教学理念的更新
教学理念主要指围绕教学活动而建构的教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包含教学目的、教学功能、教学机制、教学价值观在内的系统性的教学观念体系。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具有决定性意义。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教学理念是教学认识论和实践活动的积累与反映,具有稳定性、长期性、系统性、理论性等特点。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学的塑造和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学观念的改变和教学价值的确立上。一方面,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教学活动所涉及到的主观性因素和客观性因素的组织、编排、定位等提出了新的逻辑建构。教学不再是单一的、静态的知识灌输和传授过程,教师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者和课堂主宰者,更多情境式和动态化因素被引入到教学中来,相对封闭僵化的教学观念日益被开放多元的教学思维所取代。可以预见,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必然推动传统教学理念的调适,同时也必然会催生与信息化教学相适应的教学理念和价值观念,这是一个双向互动和建构的过程。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推动教学价值取向的更新和教学新观念的确立。从形式上看,教学似乎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专业讲解过程,教师以完成授课任务为教学目标,学生以接受知识为衡量标准,但实际上教学活动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学活动的完成,更重要的在于真理、德性、价值的交换和传达。也就是说,教学不仅关乎知识传授本身,而且关乎知识传授背后的观念和价值,即教师在完成授课任务的同时也必须通过自身向学生主体传达育人思想,以实现教学相长,最终达到智育与德育的统一、教书与育人的统一。信息技术本身不代表任何德性价值,但却为改善教学关系和更新教学理念创造了条件。
(三)教学方式的变革
优化教学方式一直是教学改革的内在动力之一。教学方式是教学思想和理念的体现,是完成教学活动的有效手段。传统教学方式围绕书本教材、粉笔板书等工具进行情境建构,注重教学秩序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强调教学技巧和语言技能,突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性和示范性。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具备强大的课堂掌控能力,具备对授课内容的熟练把握能力,包括备课能力、教案撰写能力、课堂讲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因此,按照传统教学方式来评价一个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个人能力和课堂魅力始终是关键因素。而这种能力和魅力基本上是封闭的,是通过自我探索和积累以及结合个性化塑造而成的,不具有摹本化与程式性意义。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信息技术的特点之一是其使用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方式极大地拓展了教学情境空间,建立起立体化、多维性的知识传授方式。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造和预设了与知识特征相符合的教学镜像,营造了一个使师生“共同在场”的课堂语境,增进了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认知力度,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信息技术使教学活动管理内涵和流程更加规范化、程式化、个性化,有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确化分配和管理,为探索个性化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使教学情境更加贴近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多样性思想的实际。此外,信息技术对教学方式的改进还表现在其互动性、协作性、启发性共存的教学特征上,图像、视频、远程或线上等要素不仅带动了思维的活跃,也促进了师生主体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实践证明,优质和有效的教学,总是与师生主体之间的协作互动密切相关。教学手段的技术化使教学方式弹性化,极大地改变了相对单调的教学模式,也必然会带来关于教学和学习的新观念和新思维。
二、信息技术使用导致的教学伦理困境
(一)教师言传身教示范性的弱化
教学活动不仅仅是教师进行知识灌输和传授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和价值传递的过程。传统教学理念所强调的“言传身教”、“教学相长”、“教书育人”等思想实际上说明了教师所赋予教学活动的主体性意义。换句话说,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以及参与教学的互动程度,往往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展示的个性与魅力有关,包括教师形象、教学技能、语言特征和个人气质等。这些要素构成了教师言传身教的基础。“言传”指教师教学语言运用水平,体现了教师口头表达能力和综合授课能力;“身教”指教师教学的行为或行动能力,反映了教师的总体素养和思想品格。在没有信息技术支撑的教学环境下,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成效,主要还是看其对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和对讲授能力的综合把握,也就是言传身教的示范性程度。显然,当教师意识到教学效果系于一身之时,无疑会强化其教学责任感,更好地发挥示范作用。但当信息技术能够部分甚至全部替代教师“现身说法”的作用时,教师的主体行为有可能受到技术的客体行为的限制或剥夺,教师言传身教的示范性也有可能遭受一定程度的削弱。试想,如果一种新的技术工作能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是否有必要或还会保持固有的价值和逻辑呢?答案是否定的。当知识传授的方式可以由教师主体性的“出场”发展为主体性的“缺场”,多媒体、网络课程、PPT课件、教学视频等不断纳入以口头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体系,人的主体性就会日益受到技术工具性的影响和制约,并最终导致“技术在使用中成为完全独立于人类的存在物”[3]。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主体在教学关系格局中的形象和地位必然有所弱化,其言传身教的主体示范性也必然被技术的示范性所取代。
(二)教学授课过程情感性的淡化
教学活动是感性和理性、工具性和价值性兼而有之的知识传授过程。教师不仅建构知识和真理,更要创造价值和情感,这两者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关系。当然,教学又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很强的技术活,不仅需要良好的授课技能,也需要丰厚的教学积累和情感体验。所以,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要讲课生动传神,能够把自身的价值性和情感性体验及经验融入教学全过程,善于把抽象转化为具体或形象,较好满足学生的知识性诉求和精神性诉求。教师不是知识的“搬运工”和“推销者”,教学也不是机械地“答疑”或“注释”。教师和教学活动的目的与指向都是围绕育人而展开的,这就决定了教师授课过程情感的重要性。很难想象,教师情感和价值倾向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或者是只见“物”不见“人”。显然,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的实践活动,教师通过思想和语言讲授所展示出来的教学魅力和人文情感,能够全方位地展现出教师的综合素养和影响力,同时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同。一个富有情感的教师或一节富有情感的授课是任何技术性工具都不能替代的。虽然教学信息技术使用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会导致教学过程情感性的淡化尚未有可信的实证依据,虽然教学信息技术客观上确实增进了教师教学的丰富性和便捷性,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略一种现象和事实:以往必须要通过课堂讲授的功能现在或许只要通过点击鼠标就能完成,学生对知识传授过程中的情感期待被消弭于“人机”界面之上,教学主体面临“人人”界面的疏离与分裂,其内在的教学价值及情感的传递与交融也会因此而淡化。教学技术本身是用来为教学主体和教学活动服务的,而不是喧宾夺主或反客为主,技术使用应该有机地融合到教学主体的思想创造和情感表达过程之中,成为教学活动的有力助推者。
(三)课堂情境建构在场性的隐化
相对封闭的教室、各种教学教具及辅助设备、教学媒介、教学主体共同构成课堂教学的独特情境。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情境的安排和设置,是保证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教学情境又可以分为主体情境和载体情境,主体情境决定和影响着载体情境的效用水平。传统课堂教学对教师建构主体情境的能力要求较高,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形象和较高的教学素养,才能保持教学主体情境的持续营造和教学过程的“在场性”。这种“在场性”不仅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的责任心和专注力,同时也反映学生课堂学习的融入度和参与度。“在场性”特别能体现师生主体对课堂教学的共鸣和认同,“在场性”强的课堂其教学效果往往普遍较好,师生能动性和主体性则得到进一步凸显。在信息技术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对课堂情境的组织和把握能力部分被辅助技术所削弱,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陷入一种技术化的“路径依赖”,其课堂情境建构的努力正被过多的信息技术嵌入所抵消。课堂情境建构“在场性”逐渐隐退幕后,板书为PPT课件所取代,教材、教案等教学内容早已沦为一个个附着于技术载体之上的“物化”模板,教学行为也成为教师在教学前按照技术思路模拟设定好的“规定动作”,缺乏生机与变化,学生看到的“知识”是一个已经完成的教学产品,课堂教学情境由“主体发声”转为“他者代言”,由此产生了一种类似镜像的教学失真状态:看得见“知识”的“样子”,但不是直观的“知识样子”,而必须通过信息化媒介才能看见。教师和学生从原先的主体间性的交流互动转向媒介间性的交流互动,在此过程中,信息化媒介只是起到对知识的“展示”作用,而不具备建构或塑造的能力。毫无疑问,缺少主体间流的课堂情境,不管信息技术营造出如何精美变幻的课件或载体,充其量不过是没有灵魂的“知识展览”。
(四)教学价值取向人文性的退化
工具性与价值性始终是一对矛盾关系。从科学发展史来看,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技术风险问题,进而引发人类主体对技术理性的道德拷问。探讨价值性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要为技术发展和使用确立正确与合理的价值维度,使其在适当的轨迹内前进。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一样,教学活动通过信息化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和改变,也使知识传授方式和接受方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和拓展。然而应用伦理学的理论思考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技术发展和使用,都有可能带来超出人类价值底线的道德风险。教学作为教书育人的根本环节和主要方式,正是处在这样一个交叉节点上,集德性与理性、价值性与工具性于一体。教学不单是知识的灌输,还应肩负人文性价值观的培育。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既是教师职业生命所在,也是学生人格养成和成长成才的基础。从本质上说,教学应该是一个“知识场”、“生命场”、“情感场”、“人格场”,展现的是科学知识的真理和生命价值的真谛。但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和使用信息技术,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校大量配置的数字化设备被用来做‘黑板搬家’、‘教科书搬家’,与教师中心主义的课堂讲授一起构成了‘人灌+机灌’,加剧了学习的异化和‘非人化’。”[4]客观地说,用信息化技术设备作“高级搬运工”的情况并不少见。根本原因是教学理念未能伴随着信息技术化而同步转变提高,无法建立价值性衡量尺度;部分原因是教师对此认识不足,对信息技术使用只停留在“赶时髦”的阶段。教师应该努力开掘教学本身的人文性价值观,以学生的智育和德育的提升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指向,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学中信息技术使用的关系,使教学回归自身意义。
三、以价值建构引领信息技术合理使用
(一)增进教学价值认识
教学作为一种兼具“人为”和“人文”特征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独立的价值基础和价值准则。教学价值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具体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内涵特点。但不管如何变化,教学价值总是离不开教学主体的现实需要,离不开教学实践活动基本规律的制约与影响。教育教学界对教学价值的认识有许多不同的理论观点,工具论和技术论观点长期影响教学价值的建构,这些观点倾向于把教学当作一种“器物”层面的教学技术方式,缺乏从“道”的层面去思考和认识教学的价值和本质。从教育的角度而言,教学活动是教学主体通向知识世界并进而建构精神世界的主要通道,其所承载的价值不仅赋予教学的合理性,而且确证“为人”的意义。“教学活动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手段的性质,但教学活动也是教师和学生的一种存在方式、生活方式,具有生活的意蕴。”[5]在教学实践层面,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内在趋势,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不可小觑。然而大多数情况是,教学改革或教学管理的改进,也只是注重技术方式的改进或局部完善,或以信息化作为教学管理程序化、机制化的辅助手段,较少涉及教学价值的探索与创新,更谈不上教学价值的自觉。教学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教学价值的建构反映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关系的辩证把握,也体现教学主体的价值定位和实践诉求。如若处理不当,信息技术就有可能割裂原本统一的教学价值体系,造成教学主体对教学价值理解的边缘化或碎片化。在信息技术日渐深入教学活动的今天,尤其需要保持对教学价值的清醒认识,进一步从价值哲学层面来推动教学活动的信息化发展。
(二)培育教师教学伦理
教学伦理是指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师生主体间价值关系所建构的依据与准则。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关系中的地位并不平等,可以说,教师主导着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内容,“教什么、怎么教”完全是教师决定的事情。学生负责把教师讲授的知识体系接收过来并加以吸收消化,至于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并不重要。这种“一言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无法有效建构基于师生关系平等基础上的教学伦理。当然,强调师生平等,并不是要否定师生在知识建构中的“差序格局”,因为就知识传授而言,师生地位本来就是不平等的,而是要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即教学活动乃是师生共同的职责和伦理所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普遍使用,尽管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及教学格局,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教学气象,但如果仅仅停留在此处,信息技术的使用再普遍,也仅仅是工具而已,其仍然无法嵌入到教学伦理的建构中。教学伦理指向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而不是作为工具意义的信息技术。换句话说,教学信息技术要为教学伦理培育服务,而不应成为课堂教学中光鲜靓丽的装饰品。培育教师教学伦理,一方面要把握教学价值的基本理念与教育价值观,从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出发,积极建构充满人文性和道德性的课堂教学环境,努力形成民主、平等、互动的教学关系;另一方面,教师要主动约束过度依赖信息技术的内在冲动,要把构建教学伦理作为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任务,把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放到教学理念的提升和教学伦理的完善上面,而不是放到片面熟悉信息技术使用上面。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充分认识培育教学伦理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教学伦理作为教学技术使用的重要价值基础,不断提升教学活动的价值性和伦理性。
(三)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人类发明和使用技术的目的在于解放自身,让人类主体获得更大的自由。当前教学信息技术使用并无合理规范,使用程度取决于教师个人喜好或需要。但教学对信息技术使用的宽泛却是不争的事实。可以这么说,凡是基本能够实现教学信息化的地方或者有条件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普遍都把信息技术要素当作不可或缺的教学要件来对待,也普遍认为教学信息技术的使用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提升课堂效果的前提条件。事实上,这种普遍认识或做法也会给不善于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带来某种胁迫感,有时也会造成教学提升完全依赖于信息技术的认识误区。尽管教育技术使用的泛化不会必然导致人的主体性弱化,但很显然,过多依赖技术来改进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的价值性就会被技术性、工具性所替代,主体性和客体性、价值性和工具性之间的关系就会失衡,教学理念和教学价值发展的正确方向就有可能发生偏差。因此,合理规范使用教学信息技术,是教学价值建构的应有之义,也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需要认真思考的命题。“对于技术使用来说,合理性不仅关乎使用的目的、价值、形式和效应,而且涉及到利、真、善、美的和谐统一。”[6]而教学活动正是让学生明辨是非、真假、善恶、美丑的根本手段,是让教育对象真正“成人”的必要方式,不管教学活动方式如何变化,也不管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其根本宗旨都不应该脱离“真善美”这个育人的灵魂。信息技术使用的趋势无法改变,但应以合理性为伦理尺度,即技术的工具性不能替代人的主体性,教学活动的价值实践过程不能变成教学技术专制过程。教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使用,要从以人为本出发,合理使用与价值建构并行,才是克服信息技术使用伦理困境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桑新民.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7):16-17.
[2]刘春惠.论信息技术对大学教学过程的影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4):19-20.
[3]赵慧臣,张华,文洁.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中技术使用问题的哲学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4,(12):60-65.
[4]桑新民.教育信息化的新潮流与攻坚战———大规模网络课程热潮中的冷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9):22-25.
篇9
第一个阶段就是要使得医院内部的经济管理要完全信息化;也就是说要把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当成管理的中心,让医院财务管理系统拥有一定的自主独立性,在其他方面上的管理能够达到分部进行,其工作的重心就是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第二个阶段就是要把患者的信息电子化,也就是要使得临床信息系统全部电子化,在医院的临床信息上把病患的病历全部都录入电脑并要在全医院内普及。那么就可以使得医院的信息系统都能够相互联系起来,这样在对于医疗服务上的管理能更为完善,同时也可以加强对于病患者的病历信息的管理,信息化的相通可以有秩序地联合其医院各部门的信息,进而以便于对各部门的信息综合管理。第三个阶段,就是把医院所有部门的信息都结合起来,便于所有信息的有效交换。通过计算机的信息技术,医院的其他部门都可以查询到相关部门的部分信息,也就是可以达到资源共享化。这样就有助于医院各部门的数据交流,大大减少了沟通时间和处理数据问题的麻烦。有以上三个阶段可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在医院的管理上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医院信息化系统的构成
由目前的情况上看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科技与技术不断纯熟,并且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在医院的各方面管理中,计算机信息化系统占据着相对比较重要的位置,有着不可估计的作用。信息系统的组成条件为首先要符合医院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要求,然后要符合医院的医疗信息系统要求,最后要符合医院信息系统的整体要求。在对于医院的相关业务活动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我们就要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业务活动,完成对其产生的数据的收集、传递和储存。在传统的数据收集模式里,对于这些庞大的数据分析是需要众多的人力物力,但是由于信息化技术的更新和应用,使得医院在对于数据的分析工作上减少了大量的工作量,并且确保在录入数据时不出错就可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在对于医院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上,我们只要保证信息的传输正确,就可以在计算机的信息管理系统上出现相应的反应,就能自动生成实时记账凭证。这样也可以大大地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且可以对医院内部的业务状况和财政状况相互连接,便于相应的工作人员及时查看并分析。
三、信息化系统在医院经济管理上的相关应用
时代的发展决定了技术的更新,医院在其管理模式上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更新。经济的管理系统是决定着医院的运营,因此,在对于医院的经济管理上,更换好的管理模式是至关重要的。信息系统是医院经济管理的方式和载体,为了使得医院在经济管理上更为高效快捷,就要合理适当地应用信息化系统。以下将简述信息系统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相关应用:
3.1、对于医院管理系统的模式
医院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其内部的功能相对完整且开放。医院的内部的各个部门都存在着一定的管理模式。医院系统内部是有着各个不同的部门,而这些部门的职能和作用也都是不同的,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它们在工作上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因此这就对于医院在管理系统的模式上的要求就高了。从目前的情况上看来,大部分的医院都采用了信息化技术的管理模式,对于一些必要的信息数据都会录入电脑。明显的,传统的管理方式不在符合这个时代的要求。因为信息化的科技与技术不仅可以收集数据的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可以使得各部门的管理能有机结合。
3.2在医院中的经济决策
医院对于设备和药品等的购买必须是要非常谨慎的,因此对于医院内部的经济管理上就要更加小心谨慎,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医疗事故。在医院中有大量的经济决策,对于这些决策我们需要收集一定的信息数据,然后再给以反馈,这样才能决策出最优的实施应用。例如在对于医疗设备的购买、药品的购买费用、各种成本的建设所需费用等等,都是需要信息的录入,对比后才能得出最准确的信息数据。由此可见,信息化技术在医院的经济管理方面上的应用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3.3医院内部经济的管理过程
在医院,对于其经济上的管理一般情况下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医院每年都应该设定自身的期望目标,同时让相关的财务管理部门对于医院目前的情况做出定论,并且对未来的发展进行评估,然后再结合医院的期望目标制定一个合理的经济方案交由上级领导审阅,领导讨论后再决定一个医院内部未来发展的经济目标。第二、要尽可能地应用高科技技术,例如把医院的有关经济数据全部录入电脑,使得医院内部的经济管理上都应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这样可以快捷有效地得到相关的经济数据,进而可以有效地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决策方案。第三、要针对相关部门所提出的经济决策为依据,然后再结合医院目前的财政状况和未来发展计划,对医院内部的相关财政的支出和收入做一个详细的预算和计划。第四、对于医院内部的财政预算和计划要在实际中实施起来,并且要有一个监督机构,督促相关的财政人员和财务管理部门在对于医院的经济实施过程中,要一直处在预想的范围内。并且监督相关的财务工作人员在对于经济上的管理工作和个人工作操守。第五、要在医院的运营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归纳相关的数据,然后再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上进行一定的数据分析和对比,从而找出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要定期地对于医院的经济数据进行收集,把信息系统上分析出来的内容和结论为相关依据,然后交由上层领导,让其作出相应的修正措施并给与一定的参考数据。
四、结语
篇10
“信息不对称”是对以往经济学的重大进步,但是当前的信息经济学确有一些应予改进。
关键词:信息经济学
1996年和20__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都因信息经济学而颁。1996年授于英国学者詹姆斯·莫里斯和美国学者威廉姆·维克瑞,20__年授予3位美国学者,分别是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宾塞、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信息经济学的核心是信息不对称。就是在交易的双方中,常会有“一方所掌握的相关信息不如另一方多”的情形。
“信息不对称”是对以往经济学的重大进步。以往的经济学都是假定交易双方的信息是对称的,这显然和许多现实生活不相符。
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以信息较多的一方就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获取信息较少一方的额外收益。而当前信息经济学更强调的,是违反道德的额外收益,就是“道德风险”,例如假冒伪劣商品、夸大其词、合同欺诈。反过来说,信息较少的一方由于怀疑对方的道德风险,从而选择谨慎,宁可选“品低价廉”者以降风险,于是反而使优品落选,就是“趋劣选择”(学者称为“逆向选择”)。
信息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引发的道德风险和趋劣选择,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很有指导意义。例如建立商业诚信、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都是。
但是我认为,当前的信息经济学,确有一些应予改进。
首先,当前信息经济学的一般性不够好:1、既然有信息不对称,就应该有信息对称;2、信息也是资源;3、“信息不对称”不仅限于经济领域。因此更一般地说,应该依次是这样的过程:资源对称与不对称信息对称与不对称经济资源对称和不对称经济信息对称和不对称。但是当前信息经济学既未讲一般资源,也未讲非经济领域,就直接跳到经济信息。
而且应该指出,研究信息的对称和不对称,首先必须说清“什么是信息”?然而这个最“前提”的问题,当前的信息经济学并未解决。其次,“道德风险”其实不属经济。当前信息经济学研究道德风险,就是将信息经济学非经济化。此外,“信息的对称性(信息的对称和不对称)”既不通俗、也不准确,如果改成“信息的充足性”也许更好。
但是更重要的是,当前信息经济学,对社会许多经济现象尚无法解释,更谈不上怎样改进。例如我国西部农民的农产品怎样进入国际市场,这就是农民的信息不对称。但至少从两个方面,当前的信息经济学无法解释这个问题。首先,我国农民与国际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既不是道德风险,也不是趋劣选择,和当前信息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都不相干。其次,研究中国农民和国际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目的是使农民的信息由不对称变为对称。但是当前的信息经济学,却没有研究信息的对称性转化,所以无法研究农民对国际市场的信息怎样转化为对称。
信息经济学的改进,我认为,首先要进一步提高信息经济学的一般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信息经济学的解释力和应用力。
对提高信息经济学的解释力和应用力,我认为可以这样:
依“能否转化、怎样转化、转化条件”3个问题,研究信息的对称性。
交易双方中,任何一方已有的信息和所需求的信息,两者之间的差距,称为“信息差距”。不妨将信息不足看作“正差距”。以下所说的信息差距,也都是指正差距。那么所谓“信息转化”,实际就是缩短乃至消除信息差距。
交易双方中的任一方,只可能有如下4种情形之一:1、没有信息差距,甚至是负差距,就是信息过剩;2、虽然有信息差距,但是这一差距自己能够消除(自力消除);3、虽然不能自力消除信息差距,但如果在自己和交易对方之间引入若干第三方,就可以消除这一差距;4、即使引入第三方,也不能消除信息差距。
- 上一篇:机械设计规范
- 下一篇:暴雨洪涝灾害的防范与应对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4信息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