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资源价值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4: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资源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资源价值

篇1

[关键词]两山理念;森林资源;生态价值;核算

一、问题的提出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同志在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为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指引。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无疑革新了我们对山水自然资源的认识。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如何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这其中至少包含了两个问题,即价值实现形式和价值核定路径。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2014年浙江省湖州市开创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编制全国首张自然资源负债表。主要核算项目包括土地、森林、水等自然资源。从浙江湖州市的实践分析,截止2017年湖州市林地总面积290517公顷,人工更新乔木林面积172公顷,特殊灌木林增加1053公顷。自然资源的变动,将量化生态变动对当地GEP和GDP的影响。自然资源生态价值核算,以“看得见,算得清”的模式,量化资源,更好的利用资源。湖州市资产负债表充分证明了自然资源资产是湖州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再次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对区域内相关自然资源进行盘点清查,解决了自然资源实物量的问题,为核算自然资源价值奠定了基础,但是如何看待这些实物量中包含的生态价值,更进一步地,我们要探索生态价值的转化路径,如何让蕴含的生态价值充分体现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二、文献回顾

(一)国外理论研究与实践

国外在自然资源价值核算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与加拿大。其中,美国“湿地缓解银行”的形成与发展较为典型。20世纪70年代前,美国政府牺牲湿地以推动经济发展,导致大量湿地由于围垦、排水而遭到大范围破坏,生态功能严重退化甚至丧失。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湿地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应对气候变化、调节水分循环、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深刻意义,对经济、文化、科研及休闲旅游也具有重要价值。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联邦政府开始研究湿地保护方案,提出建立补偿性缓解机制。为满足大量湿地补偿需求,“湿地缓解银行”应运而生。这种市场化补偿机制,目的在于将一定数量已保护修复的湿地,经第三方维护,出售给其他开发者,以帮助后者履行其法定补偿义务。开发者在对土地进行开发管理时,必须对使用的土地、湿地等具有生态价值功能的自然资源予以补偿,通过这种补偿机制,达到保护湿地、抵消开发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影响的目的。“湿地缓解银行”机制由权责清晰的三方体系构成,包括政府审批和监管部门、购买方、销售方。政府部门的权力包括对缓解银行的正式审核批复,对生态绩效的长期监测。购买方是对湿地造成损害的开发者,其通过从“湿地缓解银行”中购买“湿地信用”,将补偿生态破坏、对生态成效进行长期维护和监测的责任全部转移给销售方。销售方一般是“湿地缓解银行”的建设者,维护者或是生态修复公司,其享有对“湿地信用”进行交易的权利,也承担湿地补偿责任。经过几十年的摸索,“湿地缓解银行”成为美国政府最推崇的补偿性缓解方式,不仅吸引了大量的私人企业投资参与建设,激励了土地所有权人、社会公众参与湿地保护,还推动了湿地修复技术的进步和湿地修复产业的发展,有效地保障了湿地资源及其生态功能的动态平衡。

(二)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国内对自然资源实物价值的认识由来已久,但直到近几年才逐渐意识到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后,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以及价值实现机制成为学界和理论界关注的重点,特别对自然资源负债表的编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见于土地管理学领域和会计学领域的四个理论。1.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是生态价值核算的核心基础和最终目标。是指在不降低生态环境质量、不破坏自然资源基础上,进行持续性经济发展。生态价值核算目的在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和强化资源与环境系统的生产、更新、补充能力。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重要理论支持。2.绿色GDP理论。绿色GDP是扣除了自然资产(包括资源、环境)损失之后的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指标,绿色GDP理论的实践,对资源环境核算及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提出了现实要求。3.自然资源价值理论。自然资源价值理论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采用实物量与价值量结合的列报模式提供了可行性层面的理论依据。依据该理论,自然资源的价值至少包括存在价值、经济价值与环境价值。但如何对资源与环境进行全面核算,对自然资源要素价值量进行计量仍是自然资源核算的主要难点。4.环境会计理论。环境会计研究包括量化环境资源、自然资源价值及核算环境改善收益,为政府部门或相关单位等提供可用环境信息。环境会计理论涵盖了会计学、可持续发展、环境经济学这三门学科的相关知识,主要强调资源环境的有限性和稀缺性,达到社会对环境的重视。环境会计研究领域的丰富成果,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构建政府宏观环境会计体系不可缺少的环节。环境会计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要素的确认与计量提供了有益参考。

三、我国森林资源生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有关自然资源生态价值实现的实务探索,福建省南平市森林资源的做法较为典型。南平市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78.92%,林木蓄积量大,约占福建省总量的30%,南平市农民人均林地近15亩,76%以上山林林权处于“碎片化”状态,面临森林资源整合分类、资产变现、社会资本引进困难等问题。2018年,南平市顺昌县开展“森林生态银行”试点工作,构建了集自然资源管理、开发和运营一体的“生态银行”平台,对碎片化的森林资源集中收储和整合优化,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委托专业产业运营商进行具体管理,探索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主要做法是:

(一)政府主导建立“森林生态银行”运行机制

顺昌县林业局统筹资源站、国有林场伐区调查设计队、林场护林队伍等力量,开展森林资源管护、评估、改造、提升、设计、开发等工作。通过对零散的生态资源进行整合与提升,引入社会资本和专业运营商,将资源转化为资产和资本,使生态产品有了价值实现的基础。

(二)盘点森林资源底数

清查全县域林地分布、森林质量、保护等级、林地权属等数据,进行确权登记,明确产权主体、划清产权界线,形成全县林地“一张网、一张图、一个库”数据库管理。对森林资源进行全生命周期动态监管,实时掌握林木质量、数量及分布情况,实现林业资源数据的集中管理与服务。

(三)推进资源流转和资产化

遵循平等自愿和不改变林地所有权的原则,将碎片化的森林资源经营权和使用权集中流转至“森林生态银行”,由后者通过科学抚育、集约经营、发展林下经济等措施,实施集中储备和规模整治。顺昌“森林生态银行”目前已导入林地面积6.36万亩,其中股份合作、林地租赁经营面积1.26万亩,赎买商品林面积5.1万亩,盘活了大量分散的森林资源。

(四)实现生态资本增值收益

通过“森林生态银行”平台的科学管护和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森林资源质量、资产价值和森林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不断提高,林木蓄积量年均增加1.2立方米/亩以上,特别是杉木林的亩均蓄积量达到了11.19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通过“森林生态银行”的集约经营,出材量比林农分散经营提高25%左右,部分林区每亩林地的产值增加2000元以上,单产价值是普通山林的四倍以上。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南平市主要水系的水质全部为III类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9.1%,PM2.5平均浓度为24微克/立方米。

(五)打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

南平市根据其林木资源优势,通过对接市场、资本与产业,启动了医药、家具、养老旅游等产业项目;积极对接国际需求,为规模加工企业产品能够出口欧美市场,将27.2万亩林地、1.5万亩毛竹纳入FSC国际森林认证范围。通过自主策划、设计,实施福建省第一个竹林碳汇项目,创新多主体、市场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了森林生态“高颜值”、林业发展“高素质”、林农生活“高品质”的目标。

四、实现森林资源生态价值核算的设想

(一)森林资源生态价值核算的因素

我国森林资源丰富,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丽水通过全国首宗“经济产出价值+生态环境增值”方式,进行出让地块的生态资产评估核算,获得生态环境增值9.75万元、淳安“两山银行”试点借鉴商业银行“分散式输入、集中式输出”模式,进行规模化收储、专业化整合、市场化运作等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中做了有益探索。综合考量现有研究成果,对森林资源生态价值的核算可以着重考虑以下因素:1.明晰界定产权。清晰的产权是价值核算的基础。通过明确的产权,以丽水为例,从2006年开始,开展林业投融资改革试点,通过颁发林权证,使2100万亩森林变成一张“活期存折”,通过交易,盘活相当大的森林生态资产。丽水龙泉市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提高林地经营效益,建立生态奖补机制,累计实现林业总产值92.7亿元,同比增长13.6%。2.推动市场发展。龙泉市森林覆盖率84.38%、林木蓄积量1912万立方米,其探索特色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新路径,通过铁皮石斛、白玉笋干、山茶油等林下产品,为经济发展提供助力。由此可鉴,可以通过成立森林公园,做大森林旅游,推进森林体验与康养,开发生态教育,提供游憩休闲等服务产品,结合地域历史与民族风俗进行生态文化产业开发,挖掘森林生态价值,通过对生态产品的深加工,为森林资源提供市场。3.设置生态指标。编制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包括文化、旅游、农业、康养、健身等产品。编制生态价值核算指标,设置森林生态区位、林木种类、蓄积量、年生长量、生物多样性、负氧离子含量、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空气净化、水质净化、气候调节、固碳释氧等因素。生态指标的设置,按照对生态产品与生态功能的认识深入动态调整。4.核算生态价值。在盘点生态资源实物量的基础上,分项核算指标价值,即对各个“功能量”块进行整合核算。根据市场的形成,分别运用市场价值核算或其他评估方法,确定生态产品的价格和各项生态指标因素的价值,最后核定局部地区森林资源生态价值总量。核算应尽量避免指标设置不科学或考虑不周导致核算结果失真。

(二)森林资源生态价值核算的过程

1.交易单位的标准化确定。“湿地缓解银行”进行交易时,由于受损湿地与待售湿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生态特征、生态功能的不同,产生了统一量化标准“湿地信用”,含义为恢复、新建、强化、保护现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后增加的湿地面积与生态功能。过程包含如下三个步骤:一是根据水文地貌分类,判断待售湿地与受损湿地的类型是否相似可替;二是对不同生态功能进行评分,综合九项指标:湿地物种栖息地、支持食物链、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景观异质性、本底物种支持、提供通往水体环境的渠道、天然水文变化情况、维持水质、支持土壤过程。每一项的分值按照从0(无此功能)至1(能完整提供此功能)进行打分;三是计算湿地功能容量指数,即对生态功能评分取平均值,“湿地信用”的数量即湿地面积与湿地功能容量指数的乘积。因此,针对我国森林资源核算,可以首先确定一个标准额度,通过森林各项生态指标,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利用统一的交易单位,便于价值衡量与交换。2.可交易额度的定量确定。在美国,“湿地信用”的交易数量由买卖双方确定。购买方不仅需要考虑拟购“湿地缓解银行”的服务区域(一般来说,不同服务区域不可进行交易),还需要考虑受损湿地与待售湿地的面积与生态功能,这些因素会导致“湿地信用”转化率的不同。我国森林资源生态价值核算在可交易额度方面也有所限制,首先,限定区域。每个区域由于生态资源的相似性,以区域为单位,使用相同计量,例如安吉、丽水、淳安。其次,限定总额。区域内生态价值总额一定,方便统计资源量增减。额度的确定有利于控制生态市场的资源流动量。3.交易价格的合理性确定。“湿地缓解银行”是一个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体系,其交易行为完全受市场供需情况影响,不受政府的控制或影响。作为一个买卖双向交易市场,“湿地信用”的交易价格由两方公开交易确定,一般会考虑建设成本、预期利润、市场情况等因素进行定价,保证交易价格的合理性。这对我国森林资源生态价值的意义也十分重大,合理的价格是进行生态交易的基础,我国可以参考美国的由交易双方确定价格,也可以根据国情,选择合适的定价标准。由买卖方协定价格可以有效地满足双方既得利益,而政府定价,则可以有效地保障市场环境的公平公正。因此,价格确定方式仍值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赵彦泰.美国的生态补偿制度[D].中国海洋大学,2010.

[2]倪艳,秦臻.绿色GDP绩效考核的实践探索与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9(25):5-7.

[3]於方,杨威杉,马国霞,周颖.生态价值核算的国内外最新进展与展望[J].环境保护,2020,48(14):18-24.

[4]陈敬东,潘燕飞,刘奕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基于浙江丽水的样本实践与理论创新[J].丽水学院学报,2020,42(1):1-9.

篇2

[关键词] 旅游资源 指标体系 权数

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的兴起不过是仅二十年的事,但却已经引起非常广泛的影响,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了对发展泰山生态旅游的必要性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以便在实际运用中更好的操作,因此有必要对泰山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进行客观、定量的分析。

一、评价指标体系

旅游资源的科学评价是其合理开发的前提和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构建是旅游资源科学评价的第一步。为了使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准确、客观的反映出泰山山岳型生态旅游资源的特质,因此,采用以旅游资源构成要素来作为泰山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因子,考虑本研究的目的,参考瓦尔(T・Var)模型、台湾模型和万绪才提出的山岳型旅游资源评价方法,选用气势、地质地貌、植物、动物、水体、气候、文化古迹、风俗民情、景点集中度、景区承载力等十个评价指标因子,每一个评价因子根据其特质选用不同的评价参考内容进行综合评分。

二、评分标准的建立

为了使评分标准科学准确,评分标准尽量采取量化方法,对不能量化的指标采用模糊评判法,如很小、较小、较大、大、很大,通过游客调查和专家征询进行评分。评分采用百分制,满分为100分,分为100~80、80~60、60~40、40~20、20~0五个等级。

三、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的合理确定是定量评价的又一关键环节。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主要思路如下:

1.将选定的上述10个评价指标按对生态旅游影响或贡献的重要程度两两比较进行排序,贡献大的排在前,小的排后;经比较重要性先后顺序为:气势(T1)、地质地貌(T2)、景点集中度(T3)、文化古迹(T4)、植物(T5)、气候(T6)、风俗民情(T7)、水体(T8)、动物(T9)、景区承载力(T10)。

2.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A。令aij代表两两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其数值取1~10,1表示i与j两因素同等重要;aij取2~10表示i因素比j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强;aij取2~10的倒数表示i因素比j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弱。

3.求解此矩阵可得到10个评价指标因子的权重(Pj)。A=(0.290,0.210,0.152,109,0.079,0.056,0.039,0.029,0.020,0.015)T。

四、泰山生态旅游资源质量分析及评价

根据评分标准对泰山生态旅游资源各评价指标进行评分(Xi),将各评价指标所得分数(Xi)与其权重(Pj)相乘,求其和,得泰山生态旅游资源质量的总评价值T。

泰山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评价表

计算结果表明,泰山生态旅游资源质量总评价值是87.69分,说明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的泰山,具有雄伟壮丽的自然风景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风景资源品位高,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形成年代久远,地质构造复杂,适合开展生态旅游。

参考文献:

[1]万绪才徐菲菲:山岳型旅游资源质量综合评价研究[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2,2,16~17

篇3

由于开垦、采摘、放牧、非法交易等人类无计划、过度对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使植物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种群数量日渐萎缩,多数物种濒危。因此合理开发保护植物资源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当前发展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国策,农村生态绿化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村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美好蓝图的重要体现,更是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

因此,把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农村生态绿化有机结合起来,将是农村生态绿化的重要课题。或者说,在农村生态绿化中开展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农村生态绿化中,开展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利用,一是改善了地球环境,更加适合居住,有利于人民的身心健康;二是能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是保护水资源的治本举措;三是有利于合理运用和节约土地资源,促使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四是有利于保护植物资源,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奠定基础。

没有高规格的新农村生态绿化,新农村建设就不会有更高的水平;没有合理的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也就没有更高水平的农村生态绿化。要使新农村建设健康、科学发展,必须一开始就重视农村的生态绿化问题,要把新农村的生态绿化融入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之中,要把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融入农村生态绿化之中。通过农村生态绿化,大力提高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管理能力,对全面推进河南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加快中原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河南是农业大省。近几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农村生态绿化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通过生态林业省的建设,使农村生态绿化上升到了一个较高水平。但是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河南的农村生态绿化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没有完善的管理体制,没有完善的县级规划,资金投入也较少,农民对生态绿化的意识很差。所谓的农村生态绿化,都是各村自己的独立绿化,没有全局意识,没有把利用植物资源作为开发生态经济的意识。换句话说,基本上就是栽了几棵树,无科学性和计划性,不能充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发挥不出较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更谈不上对植物资源的保护效益。

因此,在河南农村生态绿化中,还有很多创新和发展的空间。只要我们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认真按照农村生态绿化的原则,积极开发适应当地的农村生态绿化模式,结合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认真管理和开展合理的评价,那么河南的新农村生态绿化就会有一个新的发展台阶,就会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使新农村生态绿化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河南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生态绿化工作,既要从发展农村经济的角度开展工作,还要从国家生态绿化的大战略角度去把握农村生态绿化工作,更要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开展工作。河南的农村生态绿化,是林业生态省建设和国土绿化的补充,要纳入国家国土绿化和河南省林业生态省建设的框架之中。河南的农村生态绿化,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省、市、县、乡(镇)、村各级政府都要有规划和目标。规划和目标的制订,要在国家和省规划目标的框架下,以县级生态绿化为基本单位。县级农村生态绿化方案,必须聘请著名专家详细论证,要结合国家国土绿化和省林业生态省建设方案来科学制订。乡镇和村庄的生态绿化,必须融进县级规划,符合县级生态绿化的大方案。也就是说,乡镇、村的具体新农村生态绿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均要按照县的生态绿化规划方案开展工作,实施管理。

二、农村生态绿化工作是一个科学工程,有一个长期和艰巨的过程。为了少走弯路,要合理使用各种植物资源,要遵守农村生态绿化的各种原则,如新农村建设规划原则、城乡一体化与生态旅游原则、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原则、获最大经济效益原则等。按照原则办事,就会使新农村生态绿化少走弯路,就会可持续科学发展。

三、要科学地开展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特别是要对药用植物、园林植物、蜜源植物、果品植物、用材植物、淀粉植物、蔬菜植物、能源和油脂植物、抗污染植物以及河南特有植物广泛开展研究,要在不同地区开展不同植物的生态绿化,不同地区开展不同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要使不同地区的植物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四、要根据不同地区植物区系特点,开展不同的绿化生态模式。新农村生态绿化与景观生态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与发展农村旅游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与现代农业相结合模式、与立体林业相结合模式、新农村生态绿化的道路和村镇以及村镇庭院采集相结合模式、新农村生态绿化和野生资源结合模式等等。

五、实施过程中,在管理方面应以县级为生态绿化的基本管理单位。县级政府要加大管理资金投资,要建立县级专门的绿化管理机构,完善机构人员的定岗、定编,实施岗位工资,制定专门的农村生态绿化管理和奖罚制度,为确保农村生态绿化建设长久、稳定地开展工作,提供管理和制度保障。县级政府要广泛开展新农村生态绿化方面的科技研究,成立本县的生态绿化科研室、生物技术支撑的绿化植物繁育中心和育种园地,依靠科技提高生态绿化和植物资源保护利用水平。

六、政府要加大对新农村生态绿化的评价和研究,要把新农村生态绿化的评价制度和评价结果的运用作为新农村生态绿化管理的重要内容。要搞好新农村的生态绿化建设的评价工作,一是要制订出新农村生态绿化效果的评价原则、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案;二是要加大评价工作的具体实施力度。有了科学合理的新农村评价体系、评价过程、评价结果以及评价后的奖惩制度,才能促使新农村的生态绿化更有效地开展。

可以设想,一个好的生态绿化县,应该是符合生态绿化原则,突出地方生态特色,突出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具有较新的生态绿化模式。具体说就是,村与村之间道路宽阔笔直,两旁的树木高大整齐,村容村貌整洁干净,村庄内外绿化整齐美观,庭院绿化形成特色等。在突出生态绿化效果的同时,植物资源也要广泛得到利用和保护,从而为农民获得较大经济收入,最大经济效益。通过县县农村生态绿化工程的网络,全国就会形成了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人类生存环境就会得到更好的优化,淡水资源的枯竭趋势也会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篇4

关键词:生态资本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只注意到了对社会经济的正面效应,没有反映负面效应所造成的影响,从而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陷入到一个环境恶化、资源缺乏、生态失衡和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之中。因此,改革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资源环境进行核算,走“绿色发展”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经济活动离不开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三者共同作用。“绿色发展”就是以“绿色GDP”为发展目标,从现行的GDP中扣除资源环境成本和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服务费用,在保障生态资本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更多地以人力资本代替资源资本和环境资本,提高物质和能源的使用效率,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低能耗、低污染。

1生态资本内涵

1.1生态资本定义

生态资本是相对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实物资本与金融资本)而言的,表现为生态系统所有的资源生态潜力、环境自净能力、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整体有用性等生态质量因素的总和,是具有生态价值的资本。生态资本按空间构成关系可分为三类:(1)地质资本,包括矿物资源和化石资源;(2)地理资本,包括土壤资源、水力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3)星际资本,包括光能和风能。而应纳入生态资本价值核算体系的只包括地质资本和地理资本这两种数量有限的资源。

1.2生态资本的特征

生态资本作为参与经济活动的要素之一,同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一样,生态资本的特征也具有二重性:一是具有生态资本的本质属性,具有自然生态功能,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表现为生态资本的使用价值;二是具有资本的共同属性,即以保值增值为目的,遵循市场供求与竞争规律,表现为生态资本的价值。

但是,生态资本不同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生态资本具备其它资本所不具有的特征:(1)整体增值性。资本的目标是价值最大化或盈利最大化,由于生态资本受到生态系统整体性的制约,保持生态系统内各因子的平衡协调,是实现生态系统整体价值最大化或盈利最大化的前提;(2)长期受益性。通过合理利用生态资本,其使用价值与价值将不会永久丧失。并且,可再生资源还能依靠其自生的累积性,使生态资本自动增值,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3)双重竞争性。生态系统各因子是在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中得到发展的,遵循共生、相生相克等自然生态竞争规律;同时,生态资本又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存在着市场竞争,遵循市场竞争规律;(4)开放性与融合性。生态资本既具有生态环境系统的开放性与多样性,又具有一般资本的融合性与扩张性,生态资本经营可以采用产权主体多元化、利益共同体等方式;(5)极值性。生态资本能够承载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经济功能的需求,但是,生态资本对人类的需求并不是无限满足的,其承载力具有一定的极值,超过极值进行开发和利用,将会导致资源环境的退化;(6)不动性与逃逸性。生态资本既具有资源环境的空间固定性,又具有一般资本规避风险的逃逸性。低回报率的生态资本会转移地域或变换形态,流动到回报率较高的领域,引起生态资本的资本功能性逃逸;(7)替代性与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生态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间能够相互替代或相互转化;(8)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严格的区域性。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的组合和匹配都不一样,而“因地制宜”是合理使用生态资本的一项基本原则。

2生态资本价值理论

生态系统依照其是否凝结人的劳动可分为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我国目前的经济价值核算体系不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价值核算,导致生态资本价值被低估和人类对资源环境需求的过度膨胀,从而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自然生态系统是否具有价值在理论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劳动价值理论、效用价值理论、要素价值理论和供求价值理论等主要价值理论都对此有着不同的认识。

2.1劳动价值理论

劳动价值理论是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广泛地应用于价值的确认和计量中。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劳动是衡量物品是否具有价值的唯一标准。如果生态资本具有价值,该价值就是物化在资源和环境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人们的抽象劳动与生态系统相结合,生态系统就具有价值;相反,当某一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和环境没有投入抽象劳动时,该生态系统也就不具有价值。而生态资本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生态资本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在实际中,不管人们是否承认没有投入人类劳动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否具有价值,该生态系统都是客观存在的,发挥着具体的生态服务功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化,没有投入劳动的生态系统或部分投入劳动的生态系统同样具有价值的观点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是,劳动价值理论在生态资本价值计量方面存在着困难。

2.2效用价值理论

效用价值论认为价值就是人们对物品效用的感觉和评价,效用是价值的源泉。自然生态系统能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求,具有价值。但是,效用价值理论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它仅能为生态系统的存在价值、选择价值的确定和计量提供可行的方案。

2.3要素价值理论

要素价值理论认为自然生态系统等非劳动要素与劳动要素一样共同创造价值并参与到价值分配中,所以自然生态系统同样也具有价值。但是要素价值理论模糊了劳动创造价值这一科学定义。

2.4供求价值理论

供求价值理论认为有需求的东西就具有价格,供求决定价值,供求关系是价值规律的内涵。该理论认为自然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稀缺的资源,通过市场可使得其价值能够充分得以体现,在价值确认和计量上具有可行性。

总的来说,自然生态系统也具有价值,并且与人工生态系统一起组成生态资本,参与到价值创造的经济活动中去。

3生态资本价值核算方法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将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了一套资源环境与经济一体化核算体系(SEEA)。该体系能准确地表现资源和环境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并以最简明的经济指标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本质。SEEA核算法通过把资源和环境账户作为SNA(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体系)的卫星账户,然后与核心账户(货币型账户)对接形成一体化核算。由于资源和环境是物质型账户,需要先将环境账户和资源账户转换为货币型账户。目前生态资本价值的核算方法有以下六种。

3.1补偿价值法

补偿价值法根据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凝结抽象劳动后的资源环境具有价值,从补偿角度看生态资本价值(w)包括三部分:

W=C+V+m

式中,C、V、m分别为补偿、保护与建设某项资源环境所投入的物化劳动价值、活劳动价值和活动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该法以实际投入的补偿支出计量资源环境的两大价值,应用了历史成本属性,可靠性较高但相关性不足。同时,没有收入劳动的资源环境与少量投入劳动的资源环境同样也具有价值的观点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对这部分资源与环境不进行计量的话,资源环境总价值易被低估,造成资源环境的滥用。因此,补偿价值法主要适用于资源环境补偿增值的计量。

3.2总经济价值法

总经济价值法根据效用价值理论,将资源环境价值(TEV)按效用不同分为两大类:使用价值(uv)和非使用价值(NUV,又称存在价值);又将UV细分为直接使用价值(DUV)、间接使用价值(IUV)与选择价值(OV)。其计量关系为:

TEV=UV+NUV=(DUV+IUV+OV)+NUV

式中,DUV是指资源环境直接满足人们生产和消费需要的价值,表现为物质功能,可直接根据市场价值法计量;IUV不直接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但可为生产和消费创造必要条件,表现为环境容量和舒适,可采用生产函数法、损失规避法、预防支出法等计量;OV是人们愿意保护现有资源环境以备未来使用的支付意愿,相当于消费者为一项未使用的资源环境所愿意支付的保险金,表现为资源环境的自行维持功能;NUV为人类对资源环境的永久享用价值与资源环境潜在功能价值的合理评估。目前DUV与IUV可应用于历史成本、现行市价等属性进行直接或间接计量,比较可靠;OV与NUV均仅能采用价值评估法进行计量,计量的主观性强,可靠性低。因此,企业在进行资源环境价值核算时,只要同时符合可定义性、可靠性与相关性要求,企业就应将其拥有的或控制的资源环境确认为自然资产,并同时确认相应的生态资本。

3.3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

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根据地租理论和财务管理理论,将预期的资源环境在未来一定年限内产生的两大价值(即预期的租金或收益)按社会贴现率折现后的现值作为资源环境价值。其计量公式为:

V=V1+V2

V1=qRo/r

V2=A(1+K)/(nQ)

式中,V为资源环境价值;V1、V2分别为资源环境的商品价值与服务价值;Ro为基本地租或基本租金;r为地租率或平均利息率;q为资源等级系数;A为投入总额;Q为受益资源总量;n为受益年限;K为资金利润率。该法应用了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属性,可较为准确地反映资源环境的未来经济利益。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法主要适用于融资租人、借人资源环境的价值计量。3.4边际机会成本法(MOC)

边际机会成本法基于效用价值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经济活动的成本代价不仅包括对生产各个要素的消耗,而且也包括由于外部不经济行为对生态系统所造成的代价。因此,理论上任何资源环境产品的价格P等于其边际机会成本(MOC),MOC又等于资源环境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MPC)、边际资源耗竭成本(MUC)与边际环境成本(MEC)之和。即:

P=MOC=MPC+MUC+MEC

生态资本价值(V)=MUC+MEC=P-MPC.

式中,MPC常用生态价格定价法或影子价格法计算,较为准确、简便;P为资源环境产品的现行市价。该法主要适用于生产性资源环境价值的核算。

3.5总和价值法

该理论认为生态资本价值核算方法应该从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全部论述中去寻找结果。这部分学者认为,生态资本价值不单单是指直接投入其中的人的劳动价值,还包括生物有机体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价格,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地租。也就是说,生态资本的价值等于人类直接投入的劳动、生物有机体的使用价值与所有权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级差地租之和。投人生态系统的人的劳动包括投入人工生态系统的劳动和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劳动,是抽象的一般社会必要劳动;生态有机体的使用价格实际上是生态系统服务所有权与使用权转移的货币表现,它是经济所有权存在,生态系统被所有者控制,生态系统因所有权规律而产生一种现象,即当社会需要交换资源环境时,生态系统由于有用性而获得价格;生态系统服务级差地租是生态系统服务的差别为基础的地租。

3.6替代价值法

替代价值法根据效用价值论,将不能直接进行价值计量的资源环境,按其各项主要功能分别选用合理的计量方法进行功能替代,计算各项功能的价值,将总价值视为资源环境价值。替代价值法主要有较为可靠的市场价值法、旅行费用法,以及主观性较强、可靠性较低的调查评价法、支付意愿法等。它主要适用于计量资源环境的服务价值,应用时应优先选用较为可靠的替代方法。

4生态资本价值核算与可持续发展

经济理论认为,能够带来收益的东西称为资本。生态系统,无论是天然的生态系统还是已投入了人类抽象劳动的人工生态系统都可以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社会财富。按照资本能带来收益和财富的概念以及生态系统为人类带来巨大收益和财富的事实,生态系统无疑是资本。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都没有对这种资本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经济发展也为之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并不明显。所以,加强生态资本管理,制止生态系统耗减和质量下降的趋势。通过技术进步、资源利用和环境改善,限制不合理的经济增长计划,适度地开发和利用资源环境,加强生态系统的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进行生态资本的价值核算,准确评估经济活动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退化数量,事前分析不同经济政策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影响,以便决策,从而构建一套能够提供可持续经济增长趋势和经济预警信号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4.1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的贡献有公共品或准公共品的属性,长期以来,资源环境的产权很难界定清楚或产权得不到保障。众多微观个体构成的群体共同拥有、享用资源环境,对于占用或利用资源环境的利益相关者来说,这些生态系统产品具有稀缺性,对于构成这些群体的个体来说,由于权益分别、交换的代价远远大于它们获得收益,人们更乐于作为免费搭车者,而不愿为享受生态系统付出代价。因此使用者感受不到生态系统的稀缺性,价格机制不能刺激使用者保护生态系统。市场机制的引入,由于使用者已经逐渐意识到生态系统潜在或实际的短缺,价格得到显著的提高,从而强烈刺激使用者投入资金保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通过经济体制的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可为经济绿色发展奠定基础。

4.2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长期以来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但是,20世纪末兴起的知识经济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经济的发展的主要源泉不再是劳动力、资本或原材料,世界经济的增长也从增加投入型变为知识和技术进步型。我国已经确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将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一套绿色资源环保型社会经济发展体系,走持续发展道路。

4.3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共同决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伴随着经济增长和工业化,人类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以往较为丰富的生态资本变得日益稀缺,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各国纷纷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希望由此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现在,各国在进行政府决策时,更多的是将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进行资源环境核算,使人们正确地看待经济增长成本,注重经济增长质量。

4.4健全相关法制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篇5

【论文摘要】循环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荃础上,而且体现了生态价值论的荃本理念。在循环经济活动中人们以复杂劳动创造了价值,复杂劳动主要包括通过科技创新对工业工艺流程进行改造,通过系统工程协调工业布局。人们不仅在循环经济中创造了价值而且保护、节省和储存了生态价值,因为循环经济拓宽了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提高了单位资源的产出率,降低了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传统工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在于没有解决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平衡关系,对劳动价值的单一追求,意味着对生态价值的忽视,这是工业经济发展思路狭隘的致命之处。生态经济价值是循环经济富有特色的价值形态,体现了循环经济将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兼顾和融合的特点,体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视野即经济活动应该具有环境良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经济价值是在劳动价值与生态价值对立关系基础上实现统一关系的产物,体现了经济领域中的价值关系辩证法。

一、生态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

将经济与价值联系起来进行哲学思考,马克思做出了杰出贡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经济与价值的关系真理。从历史的角度来说,马克思的价值论贡献是伟大的,主要在于劳动价值论。当考察当下人类遇到的环境与经济关系问题时,我们发现仅仅以劳动价值论来说明现时代的自然资源、劳动、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当时的研究条件和应用条件,重点揭示了微观领域的劳动价值关系,对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作出了近似于忽略不计的处理。随着经济学的深人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的拓展,经济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劳动范畴。

马克思在其《资本论》(第一卷)中引用威廉·配弟的话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马克思在这里承认了经济财富的全面价值来源在于人类劳动和土地等自然资源。遗憾的是马克思赋予了劳动以价值,却没有赋予土地等自然资源以价值,而仅仅是承认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并不是由于劳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不相容的关系。

由于自然物的使用价值是无法计量和难以比较的,而经济学基本上沿着数学化的方向发展。长期以来经济学的发展没有重视自然资源,不仅仅是因为其与人类劳动的区别,还因为其不容易量化和比较的特征。自然资源作为一个既没有价值当然也不能以数量进行比较的财富来源,在经济学发展的第一阶段被忽略了。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作为后来者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前人的理论创造,也不能无视现实的要求。立足于现实,从逻辑上说,生态价值论是劳动价值论的补充,二者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我们仅仅从劳动创造价值的角度来谈自然资源的价值是不合适的,因为劳动价值论的学术前提与生态价值论是不同的。比如说,以前人们说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该结论显然是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自然资源没有价值,是违背常识的。中国的《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都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当作价值的第一含义,现在看来,这些解释都将价值的含义作了狭隘的理解。相反《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把价值的常识理解当作价值的第一含义。"value :quality of bing useful。:desir- able:有用性,重要性,价值”。从常识的角度来说,价值既包括可以数学计量的劳动价值,也应该包括不能数学计量的,如使用价值。在使用价值概念中,汉语构词是偏正结构,暗示了“使用价值也是价值”的理解。由于马克思明确划分了价值与使用价值,所以就造成了学术界对自然物价值的误解。实际上马克思谈到的价值不是“价值”,而是劳动价值,用劳动价值代替价值,有以偏概全之嫌,并且很多事情就说不通了。因为就概念来说,价值的宽泛含义显然不是劳动价值所能涵盖的。但是把马克思理解的价值表述为“劳动价值”,那么自然物的价值就容易理解了:自然物不是人类的劳动创造,没有劳动价值,但是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所以显然是具有价值的。既然自然物有价值,那么保护环境和节省利用自然资源就合情合理了。要不,说自然资源没有价值,那么就可以浪费自然资源了,这根本说不通。

由于概念使用和理解上的问题,我们误解了马克思,马克思的价值是指劳动价值,不是一般所指的“价值”。从逻辑上说,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应该包括所有的价值形态,如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伦理价值、宗教价值,等等。这样的话,我们在劳动价值之外,就能够承认生态价值的存在了。生态价值的存在证明自然资源和环境对人类来说是有价值的。从哲学角度来说,自然资源作为客体满足人类作为主体的各种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就是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具有价值是我们保护环境的价值前提。没有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的肯定,循环经济的保护环境初衷是不可思议的。

自然环境不仅具有价值,而且具有人类所不能创造的价值。人类凭借自己的脑力和体力,长期致力于经济财富的创造,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创造巨额财富使得人类对自己的创富能力的认识急剧膨胀,人类获得了有史以来最积极的自信心。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创造一个自然界作为自己的生存环境,人类的创作力不能代替自然界的创造作用。美国科技界启动“生物圈2号”工程,目的是再造一个人类的生态系统,可是最终失败了。“生物圈2号”工程的失败让我们懂得,目前自然界是人类不可替代的生态系统。实事求是地说,迄今为止人类所有的创造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人类自己的欲望和要求,在很多的方面并没有考虑到自然界生态循环的规律要求,比如工业流程的孤立设计就与物质、能量的自然生态循环相违背。人类与自然不协调的经济行为破坏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及其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告诉人们,人类应该在自然界面前谦 虚一点,人类经济行为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自然界的规律要求,人类的创造不能取代自然界的创造。人类社会不过是整个自然界系统的一个部分,这个系统的命运不是掌握在人类手中。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要取决于自然界的选择,这就是“浪花淘尽英雄……青山依旧在”。

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体现在真、善、美多个方面。“真”的价值体现在人类科学研究、模仿自然界智慧等方面。“美”的价值就是自然界为人类提供审美对象、影响人类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生活、宗教等方面,其中自然界的经济价值是本文的主题之一。自然界的经济价值绝不仅限于传统经济粗放利用的自然资源价值,比如森林作为木材的价值。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自然界经济价值的发挥取决于生态条件的状况。直接来自于自然界的经济资源同时也是生态资源,同一资源综合地发挥着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由于生态价值的作用,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得到了可持续的发展。

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不仅体现为自然界对当代人类的价值作用,也包括自然界对人类后代的价值作用。人类后代的命运寄托于现有的自然资源能否有效的保护,也就是说自然资源的生态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保证人类后代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其他价值。生态价值是自然资源的基础价值,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是以生态价值为基础的,生态价值的缺失将大大降低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耕地的沙化就大大降低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人类的发展不仅是自身种的延续,还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条件。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然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存在上,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存在有利于自然资源生态价值的发挥。

广义而言,生态价值不仅包括自然界对人类的生态价值,还包括人类对自然界的生态价值。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对人类正面的价值作用。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对自然界—人类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所以人类对自然界具有价值关系,人类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都体现了对自然界的良好价值。

二、循环经济:创造价值

既然生态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那么自然界创造的生态价值以及人类创造的劳动价值就是经济价值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也就是说经济系统所涉及的价值类型至少包括生态价值和劳动价值。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主要是三类: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当然与此相应地就产生了三大价值: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资本价值以及劳动力价值。从终极源头来说,资本价值来源于劳动创造价值。也就是说,经济活动中主要包括两类价值即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运作模式,相对于传统经济模式在价值创造方面,必然具有更大的优势。那么循环经济是如何创造价值的呢?循环经济作为人类的行为选择,它创造的价值必然是人类劳动创造的价值,而不是自然界创造的价值。自然界创造的价值集中于人类经济活动开始之前。经济活动开始之后,主要是人类劳动创造价值,无论这种劳动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相比较而言,循环经济要比传统经济更能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循环经济创造价值的主要手段是科技进步和策略智慧。由于科技含量的提高,’循环经济创造的价值主要是由人类的复杂劳动带来的。

循环经济中的人类复杂劳动是立足于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生态目的的劳动。具体来说,包括各经济环节的技术改造、工业流程重组、产业衔接整合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循环经济关注的重点不再是经济环节的微观部分,而是经济运行的宏观系统以及系统之间的联系和协调。为了发展循环经济,我们要改造工业流程,对工业环节进行技术改造,最终要实现经济系统与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良性对接。

循环经济创造价值,“创造”一词在这里的意思决不仅仅是源头性的产生,还包括价值的储存和转移。在循环经济中,人们的劳动创造经济价值。人类节省资源和减少污染排放的行为也是劳动,创造的是生态价值。人类的循环经济行为阻 碍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对自然环境是有益的,这反过来又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具有生态价值。当然循环经济创造的价值主要还是经济价值。自然界创造的生态价值在循环经济中被节省、储存和循环,体现在不同层次的生产成品上。人类减少污染排放而产生环境价值,降低了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相对于传统经济粗放利用自然资源价值的方式,循环经济变相地创造了生态价值。在经济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 自然资源利用率,就会延长自然资源的存续和保护环境,所以说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显著的生态价值。 具体来说,循环经济创造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原材料、能源开发环节。在该环节,循环经济由于置人了保护环境的理念,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回采率,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重视开发可再生能源,而避免了由于大规模开发不可再生资源而威胁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区别和采取不同策略,就是基于循环观念的引人和理解。实际上不可再生资源就是资源循环生成极其缓慢的资源;可再生资源就是循环生成比较快的资源,如风、太阳能等。循环生成缓慢的资源作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具有维持环境稳定和完整的生态作用,其开采和使用应该降低,否则生态环境将面临较大威胁,人类将难以适应环境的巨大变化。相反,循环生成快的资源具有无限的可利用量,并且大规模利用不影响环境的美丽、完整和稳定,没有明显的生态负面作用,并且充分利用了不断循环产生的大量资源和能源,为大规模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2)工业“三废”的回收利用环节。适度延长工业流程,整合工业布局,对工业“三废”进行再加工和深加工,既提高了单位资源的产品产出率,又减少了污染排放,对生态环境具有增益作用。比如糖厂的甘蔗渣和甜菜渣可以用来造纸,造纸排放的废水可以用作水泥制造。(3)消费品报废后回收再利用环节。随着经济发展,报废的消费品数量日益增大,其占有的可利用资源相当可观,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加强对报废消费品中可利用资源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比如报废的家用电器,其中有很多零部件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另外像汞等有毒的物质会因为不回收而污染环境。

总之,循环经济是将经济过程的循环与生态系统的循环融合起来,协调经济循环与生态循环,减少两个循环之间的冲突,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目标。

三、生态经济价值:循环经济的价值选择

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诞生的背景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工业经济,从传统工业经济到循环经济经历了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传统工业经济以“大规模消耗自然资源、造成大规模环境污染”为主要特征,该经济模式具有显著的生态和社会负面效应,从而引发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担心。为了确保人类的经济前景,循环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循环经济从微观上说,起步于工业流程的生态设计.如清洁生产,还有垃圾等工业排放物的再利用,但是由于经济属于宏观范畴,其涉及范围远远超过工业工程,在单一的工业工程之外,循环经济发展了不同的工业工程之间的复合设计、不同企业之间的工业工程循环设计,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循环设计,最后是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复合设计和循环运作。这个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反映了循环经济由循环工艺到循环经济的发展历史。

循环经济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区别的关键在于不同的经济价值观,即在经济活动的价值追求中体现了不同的经济目的。传统经济模式的目的是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基础上生产和销售更多的商品,获取利润,积累财富。由于人们对成本的理解是狭隘的,没有考虑环境成本,所以这样建立起来的经济模式利用了甚至是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破坏和污染了自然环境,总之是牺牲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循环经济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基础上兼顾了生态环境的规律要求,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利用,同时减少了排放物,有利于环境净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价值观上,循环经济与传统工业经济的差别是明显的。传统工业经济只追求经济价值,没有考虑生态价值等其他价值的意义。循环经济不仅体现了经济价值,而且体现了生态价值,这种对多种价值的兼顾使得我们发掘出这样一种价值,即生态经济价值。所谓生态经济价值就是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融合的价值形式,是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共生、兼顾的产物。循环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原有经济模式的调整,意味着过高的经济增长会出现减缓甚至是负增长,所以发展循环经济就是暂时牺牲部分经济价值,保护和发挥更大的生态环境价值。这是对过去片面强调经济价值的一种纠偏,纠偏的目的在于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在经济活动中的相对平衡。我们知道健康的必然是相对平衡的,相对平衡的经济活动、价值结构有利于经济长期健康地发展即可持续发展。

传统工业经济单一地体现了经济价值,循环经济不仅体现了经济价值,而且补充体现了生态价值,这是对传统经济的价值结构的有效调整。由此可提出如下问题:有没有一种经济模式单一地体现生态价值,而没有经济价值?在比较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背景下提出这个问题是合乎逻辑的,但是从事实的角度来说没有意义。因为经济价值是所有经济活动的核心价值,取消了经济价值,也就无所谓经济活动、经济发展和经济模式了。

人类现在的经济活动之所以要兼顾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因为经济活动是一个系统,相比较生态系统来说,它只是一个微观的系统,该系统的健康运行要受到其环境的严重制约。经济活动的环境就是包括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在内的宏观系统。有人说,经济学家把生态环境当作经济活动的一个微观系统来研究,而生态学家则把经济活动当作生态系统的一个微观部分来研究。这话说的是对的,学科研究的视角差异必然造成世界理解的差异。简单比较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谁比谁更宏观,没有太大的意义。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本来就不是宏观与微观的关系,不是一个谁包含谁的关系。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是一个交叉关系结构,两个系统有一个巨大的重合部分。如果说这两个系统没有重合的部分分别体现了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那么这个重合的部分就体现了生态经济价值。只有这一部分才最有价值,真正体现了这两个系统关系发展的前景,体现了人类对经济发展的期望。

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创新

[中图分类号] X1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1-0043-02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

十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福佑中华,造福人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构建生态文明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理念,协调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充分而科学地利用已有的工业文明,充分发挥各地生态、资源、产业的机制优势,引导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教育与培养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贯穿政治建设,十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强调保障人权和民主,提出“协商民主”制度,要求“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为此,我们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全面发展的生态文明道路。

二、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

目前,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主要是“原料―产品―废料”的非循环方式,是单向的,结果就是“资源越来越少,污染越来越多,直至崩溃”。不但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而且为弥补其所带来的危害,人们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为工业文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抓住新的战略机遇,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和解,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势在必行。

(一)生产方式的变革

生态文明时代要超越工业文明时代,生态文明生产方式要转变为“产品―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生产模式,实施“资源再生”与地球资源可持续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生态文明的生产的特点是:产品生产与环境保护统一考虑,在统一的生产过程中完成,加大力度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态生产方式。

(二)转变思维并制定适合的发展策略

树立生态学整体性思维,创造“资源矿”,从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的出发,制定新的资源开发利用策略,转变工业文明生产方式为生态文明生产方式,运用生态文明解决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

三、加快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建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教育是桥梁,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体现了生态文明教育的精髓,必须加快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生态文明关系双面建设

生态文明贯穿文化建设,要加快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和事业,不断提高社会生态价值观念和生态生产创造力,使我国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加。

生态文明贯穿社会建设,我们要把握住这个战略机遇,以创新推动教育价值观的变革。

(二)以“教育先行”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教育可以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创新驱动力。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做到教育先行,提升教育价值观的培养,完善教育体系,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不但可以使人提升对社会的认知感,促进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复杂过程的理解,而且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以及生态文明价值观。同时大力发展与生态文明教育息息相关的生态文化产业,要形成社会生态文化氛围,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普及。

1.加快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建设,增强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在教育与研究领域,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建设是基础也是关键,必须抓好课程体系建设以及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这一重要载体。这些理论研究必须与生态文明实践相结合,必须与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社会的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念、生态生产创造力,使我国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加。

2.传统教育价值观必须向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变革。要以创新为手段、为驱动力,创新生产方式,建立新观念,直接从实践入手。我们认为,生产过程使用的资源是有内涵价值的,它的使用,除了“采掘过程”需要付费,资源本身的存在就很有价值,必须付费,必须节约使用及循环使用,建立新的“原料―产品―废料―产品……”生产方式。它最大的特征就是循环生产,循环使用,无废料,形成生态循环。要建立这样的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以生态教育价值观教育普及生态文化、生态意识。

树立教育教育生态价值观,顺应人与自然与社会的生态平衡、和谐共生的发展潮流,从人的教育入手,开展生态价值观的培养,实现“个体、自然和社会的价值”的和谐共存,教育培养“生态人”,完成“生态事”,造就“生态社会”,推进生态文明稳步有序而又快速地发展。

四、创新是变革教育价值观的犀利武器

(一)创新是变革相当有力的手段

1.创新发展生态技术和工艺。建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直至无碳的发展,形成以创新生态技术和工艺为基础的生态教育价值观。

2.创新生产与生活方式生态资源的教育价值观。以创新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以此创新建立新生态方式的教育价值观,营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3.创新生态资源新模式,树立生态资源新教育价值观。创新集约循环利用资源新模式,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的消耗强度,创新发展科学技术,实现能源的可再生、能源的生态生产与发展,创新技术与生态教育价值观,建设节水型社会、保护耕地,生态开发矿产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与生产,可再生,可持续。

4.创新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开发。建立自然生态教育价值观,形成全社会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建立自然生态系统的创新保护措施,保护环境、保护自然。

5.创新生态产品。改变重生生态环境,建立重归自然、重生自然的生态教育价值观,人工干预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人工干预减少荒漠化,减少冰川融化,减少自然灾害。

(二)变革教育价值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1.借助工业文明创新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运用我国发达的工业文明的科学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首先从生态文明教育入手,同时开展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理论研究,建立并不断发展生态文明的科技支撑体系,树立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建设科学合理的生态环保产业,利用当代科学技术进行废弃物的净化处理,直至转换为有益物质再利用,形成良性生态循环,打造生态文明的社会。这其中,教育是先导,利用现代生态文明的科技成果营造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

工业文明高度发达,人们的思维必然会存在巨大的惯性,只有创新才能改变。只有创新,生态教育价值观才能被唤醒,才能有所改变。创新生态教育价值观,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思维的惯性与生活方式的惯性,包括生产方式的惯性。

2.创新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本身就是新生事物,更需要创新,更需要发展,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的创新发展将直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的创新就是要做开路先锋,就是要领先。创新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在建设生态文明中起着思想引导者的重要作用,为建设生态文明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

五、结论

创新是教育价值观变革的有力武器,教育价值观变革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符合十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工业文明已进入末路,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生态文明教育必须超前,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是生态文明教育的精髓。要加快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推动生态文明的文化大发展,直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立新的生产方式――循环生产,建立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创新是变革教育价值观的犀利武器,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业文明,有益于创新生态文明实践发展,有益于创新树立教育教育生态价值观,有益于改变人们思维的惯性。创新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将能有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的“中国路”,以此引领世界的未来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篇7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草地;价值评估

中图分类号:S81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221

作为草地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新疆伊犁在草地资源使用上更加趋向粗放方式,而草地资源合理利用存在过度开垦和放牧的现象,在建设方面没有科学的规划,有越来越多的草原发生沙化。由此可见,对我国草地资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将会产生巨大的价值。

1 研究方法

1.1 数据基础

使用县级行政区划图(1:400万),所用的省界县界数据层编码系统,根据1988年技术监督局制定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所使用的植被数据是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编制的1:400万植被图,所研究的草地资源只要是各种自然植被中的灌丛、草原以及草木沼泽;中科院综考会1:100万中国草地资源图集、中科院综考会1:400万草地资源图;所使用的属性数据源自中国草地资源普查数据。

1.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单价订正及价值计算

使用下面公式,依照生态系统生物量,订正各类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格,并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

单价订正:

在上面公式中,经过订正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用pij 表示,i=1,2,…7,所具有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主要有气候环境管理、栖息地管理、食物产出、生物能循环等;j=1,2,…8,代表的类型共有十八种,主要是各种草原类、草丛类、草甸类以及沼泽类等;表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参考基准单价;表示j类草地中拥有的各类生物量总和;B表示国内草地单位面积平均生物量。

j类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体价值当量如下:

公式中,Vj表示上文讲到的j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总量,表示各类草地面积,而表示j类草地的i类生态服务单价。

区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计算为:

上述公式公众,V表示区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j草地类的面积,表示类草地的i类生态服务单价。

2 伊犁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结果

2.1 不同草地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所谓草地类型,就是指在特定时空内,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相同的草地单元。对不同种类的天然草场进行分析,计算其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以前是每公顷24.1US$,现在增加到了2282.9US$,天然草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均值为50.4US$/hm2.a。这里面的草地类为27282.9US$/hm2.a,其他的各类草原、草甸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160.1~560.8US$/hm2.a,草原类、荒漠类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小于93.8US$/hm20.a

据统计,整个伊犁地区的天然草场,每年能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为 11497.9×108US$。此地草类生长状况良好、密度大,草地覆盖率都在98%以上。伊犁当地的低地及高寒草甸的生态总服务价值的贡献率为5.03%~7.74%,别的类型的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贡献率都不足5%。

2.2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构成

因为草地的覆盖率存在差异,因此可以将草地生态系统划分成温性草甸草原等生物群落,共18类。在对其进行分解的时候,依照的是生态服务类型,废弃物的处置价值占总价值的 31.78%,比重是最高的;扰乱管理价值比重为16.07%、水供应价值比重为3.45%、食物生产价值比重为13.99%,这三者居第2位;侵蚀控制和沉积保存价值占比重为5.66%,其余类型的服务价值比重都小于,

2.3 区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新疆伊犁地区主要属于干旱荒漠和山地草原区:草地面积 9065×104hm2,可利用草地面积 7175.1×104hm2,当地的草地有多种类型,例如温性草甸、温性荒漠类以及高寒草甸类等。伊犁地区属于纯牧区,草地牧业占主体地位,该地的草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212.9US$/a,区域草地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 192.36×108US$/a。

3 结论

该文的研究实践,没有将伊犁地区内零散分布的草地归纳在内,这就使得对有些天然草地的服展δ芪慈面认识,所以计算得出的结果准确性不高。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测量中,订正过程只依照生物量,通过实际的研究活动可知,除了生物量会决定其服务价值,还有草地所处的空间也会其决定作用。对未来项目进行规划评定的时候,要全面对比由它创造的收益和它给生态系统服务产生的损失,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

篇8

    1.对“环境”、“资源”、“生态”理解的不同

    “环境”、“资源”和“生态”是环境法中最常见的三个概念,但至今为止,对于三者的内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仍没有统一的认识。“环境损害”、“自然资源损害”、“生态损害”等不同名称及相同名称的不同理解源于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三者含义的不同认识。德国学者克罗福(Kloefer)教授对环境提出了四种定义:第一种定义即广义的环境,是指周边事物的总称,是生命个体(如植物、动物)与特定周边事物关系的集合体。这种定义在社会学中常用,不能用来明确界定环境保护中的各种关系和权利,因此不是法学概念。第二种定义,即狭义的环境,限于自然环境,是指人类生活的必要自然条件,即土地、空气、水等环境媒体、生物圈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法学上环境是指狭义的环境。第三种定义是规范定义,即环境立法从不同角度所做的定义。第四种定义是克罗福教授本人对狭义环境概念提出的修正意见,他认为环境法上的“环境”是指作为人类生存自然条件的生态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工环境。[10]这四个定义对现有不同层次的“环境”含义进行了精确的归纳总结,环境损害的不同理解范围可从中找出对应。“生态”最早是生态学科中的一个名词,在环境法中最常用的生态概念是“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人与自然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或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系统强调整体性和组成部分的互动性。此外,狭义层次的生态概念是生态服务功能,即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效益。“生态损害”的概念与此相对应,强调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关于自然资源的概念,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定义。对于法学意义上的自然资源,不同的法律中规定有所不同,不同学者的认识也有差异。但这些不同的概念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认为自然资源从本质上说是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一种价值判断与评价,是以对人类的价值为标准的。对比这三者,环境与生态是一对既有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概念。这两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生态是生态学的、以生态为中心的一个概念,人类生态系统包括人,它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有机整体的关系,人与自然都是人类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环境是以人为中心的一个概念,环境与人有关,但环境不包括人,环境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中心与外围的关系,环境是指人周围的物质世界。[11]而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最大区别在于对客观载体所指有差异。自然资源的基本状态往往是以单个要素且以物化形式存在,因此在社会法规范上,自然资源大多可以商品性物化、被所有权界定。环境,是众多自然要素的综合体,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往往以系统形式存在,环境即使被解释为个别独立的环境因子,它也不等于环境因子本身。再有,具有综合性意义的“环境”,即便从“环境容量”等功用性角度可以赋予其“资源”的属性,也多数以公共物品存在,很难通过产权来界定和保护。[12]可以看出,“环境损害”、“生态损害”、“自然资源损害”这三种名称侧重点有所不同。

    2.对环境法本身研究对象理解的不同

    对于自然环境的关注,是环境法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和原因。徐祥民教授甚至认为,环境损害是环境法学的逻辑起点,环境法就是用来应对环境不利变化也就是环境损害的法,就是调整人们为应对环境损害而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而环境法学这个以环境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逻辑起点就是环境损害。[13]表面上看,对“损害”名称选择的不同体现了学者对“环境”、“生态”“自然资源”含义的理解不同,实则更深层次地体现了学者对环境法的研究对象、保护对象、客体等基本理论问题理解的差异。“环境损害”、“生态损害”、“自然资源损害”、“自然资源生态损害”等名称隐约与“环境法”、“生态法”、“自然环境保护法”、“生态环境法”等相对应。

    3.研究视角的不同

    这三者名称的不同也体现出学者研究视角的不同,可总结如下:环境损害常与“环境侵权”相混用,是从原有民法中环境侵权损害制度中发展出来的。环境损害广义的层次理解更为普遍,也更多的被民法学者所采用,将该损害放在环境民事侵权损害中加以考察。学者将对自然环境本身的损害称为“生态损害”与生态学对环境法的影响以及“法律的生态化”不无关系。采用此名称,一方面是与传统环境损害进行区分,强调对自然环境造成损害与传统损害的不同;另一方面,是强调环境的生态功能,强调对生态性利益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概念本身是从经济学中引用过来,以往主要运用在物权法、自然资源法中,体现自然资源对人类的使用价值、经济价值,关注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有效性。自然资源损害就是与此相对应,指出现有法律制度对自然资源生态价值等非经济性价值的忽略,关注对自然资源的非经济价值的保护。

    4.救济路径的不同

    不同的名称背后,也折射出学者对自然环境本身损害的选择救济路径的不同,这些路径可以归纳如下:一般来说,称“环境损害”的学者大多将环境损害作广义层次的理解,即环境损害包括因实施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行为造成的人身、财产等损害以及环境自身的损害。这种观点认为,不仅对自然环境本身的损害具有特殊性,整体的环境损害从构成要件、归责原则、举证责任、诉讼程序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应突破传统侵权理论的限制,环境损害赔偿专门立法。而称之为生态损害的学者强调这是一种“新型损害”,生态损害无论在侵害客体上还是在损害后果上都显着区别于传统损害;不惟《侵权行为法》,其他传统法律亦无法解决生态损害这个新问题,必须依赖于在环境侵权制度基础上探索建立新的生态赔偿制度。这项新的制度,就是生态损害填补责任制度。[1]P21因此,选用“生态损害”名称的学者主要从生态损害的社会救济等责任分担制度的建立方面研究,如建立责任保险制度、行业分担制度等。称自然资源损害的学者主要是关注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主要的研究路径为:第一,借鉴美国的经验,关注实际问题,通过明确责任主体、索赔主体、赔偿范围、索赔额度及评估标准等法律问题,建立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制度。第二,“自然资源”在现有的法律制度中广泛存在,《宪法》、《物权法》等私法领域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做出了明确规定,《森林法》等自然资源单行法也大量存在,因此,对自然资源的损害赔偿制度的研究常与所有权制度联系在一起。

    二、自然资源损害之名称确定

    (一)自然资源损害名称之确定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如要正确的界定自然环境本身所造成损害之内涵,先要厘清“环境损害”、“自然资源损害”、“生态损害”之间的关系,并做出名称的合理选择。综合上述分析,笔者将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损害称之为自然资源损害;将环境损害界定为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的人身、财产等损害及对自然环境本身的损害;对生态损害中的“生态”采狭义概念指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或生态功能。这三者的关系应该为环境损害下的自然资源损害,①特别强调对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即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损害。

    (二)自然资源损害名称确定之原因

    1.体现客体命名的原则

    使用生态损害概念的部分学者认为,就损害客体而言,生态损害的侵害客体是生态系统。所谓生态系统(EcologicalSystemorEcosystem)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一个或多个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自然整体。[14]但笔者认为,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概念,强调生态的整体性、互动性,但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对生态系统的损害是通过对单个自然要素的破坏来实现的。“生态”本身不是环境要素,也不能指代整个自然环境。[2]P20所以,“对环境本身造成的损害”的客体是自然环境,而不是生态系统。这种对自然环境的损害是通过对环境要素的破坏来实现的。依上述,对损害客体的直接命名应为“自然环境损害”,但却确定为“自然资源损害”,其原因在于: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虽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但具体对象和范围又是同一客体。自然环境指人类周围所有客观存在的自然要素,自然资源则是从人类能够利用以满足需要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这些要素存在的价值。因此,可以把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看成一个硬币的两面,或者说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透过人类社会这个棱镜的反映。[15]因此,将对自然环境本身造成的损害称作“自然资源损害”。

    2.有利于明确损害的内涵

    自然资源损害与环境“损害”相比,环境损害在进行内涵界定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环境损害”与“环境侵权”都常用来指因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而危害或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或公众权益,甚至危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一现象,两者容易混淆;第二,通常所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②如我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规定,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因此,使用环境损害一词不易突出是对自然环境本身的损害。与生态损害相比,生态损害进行内涵界定时存在的问题在于:第一,如采用广义的“生态”含义,一方面“生态”强调整个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互动性,不易评估,且该词内涵模糊、外延广泛、不容易确定;另一方面,人是生态系统中一个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广义的生态损害包括对人的损害;如采用狭义的,指生态价值或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态概念”,则忽略了自然环境具有的社会等方面的价值。自然要素除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外,还具有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在现有法律体系下也未得到救济,未来应得到保护。选择“自然资源损害”的称谓,有诸多实益。一方面,该名称可以与我国现有法律规定中出现的“生态环境”、“环境”、“环境污染损害”等概念模糊且不统一的名称相区分,避免混淆,有利于自然资源损害内涵的界定;另一方面,使自然环境本身的损害得到救济的关键是建立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制度,而自然资源损害易于评估、确定,易于确定损害赔偿的范围,有利于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

篇9

关键词:耕地资源 价值测算 征地补偿标准 杨凌区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征收为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利用。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的制定忽略了耕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而这部分价值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耕地资源转变为建设用地的同时,这部分价值随之消失,造成大量的社会福利损失[1]。然而,由于耕地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难于测算,这就使以耕地总价值为基础来构建征地补偿标准面临着较大的困难。有鉴于此,本文从耕地总价值的构成出发,以陕西省杨凌示范区为例,基于价值量化的基本原理构建征地补偿标准测算模型,为现行征地制度的完善提供思考。

1.基于耕地总价值的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构成及测算方法

1.1耕地总价值构成

目前,关于耕地资源的总价值,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诸培新、曲福田(2003)认为耕地资源总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霍雅勒、蔡运龙(2006)从边际效用理论角度认为土地价值的理论构成主要包括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存在价值。

笔者综合考虑了耕地资源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所具有的价值,认为耕地资源的价值包括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其中耕地资源的市场价值是指可以在市场上得到体现的那部分价值,即耕地上的经济产出[2]。耕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是指耕地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它是一种无法通过市场交易又客观存在的正外部性价值。耕地资源的社会价值是指耕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是指耕地资源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所具有的功能。然而,在土地征收的过程中仅对耕地的经济产出价值进行征收补偿,忽略了耕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因此,在制定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应该把耕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纳入征地补偿。

表1耕地补偿标准构成图

1.2耕地资源的市场价值测算

对于耕地资源经济价值的测算,我们采用的是收益还原法。收益还原法是基于预期收益原理,将待评估的耕地资源的每年预期客观纯收益以一定的资本化率统一折算到估价期日现值的一种估价方法[3],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1)

其中,P1是指耕地经济价值,a是耕地资源年纯收益,r是土地还原率,n表示使用年限。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即农户拥有的是永久经营权,此外,在合理使用的条件下,耕地的生产功能具有永续性,因此,在计算耕地资源市场价值时,n的取值为无穷大,那么公式(1)可以简化为:

(2)

1.2.1耕地资源年纯收益的计算

耕地资源年纯收益的计算方法如下:

耕地资源年纯收益=耕地资源年总产值-耕地资源年总费用 (3)

式中:耕地资源年总产值是指主产品年产值和副产品年产值之和,耕地资源年总费用是指年生产成本与年土地成本之和。其中年生产成本是指物质与服务费用和人工成本之和;土地成本是指流转地租金与自营地折租的和[4]。

1.2.2土地还原率的确定

耕地收益还原率一般以安全利率加风险调整值作为土地还原率,安全利率选用一年期存款年利率,再考虑风险调整值,由于耕地资源经营的未来风险相对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我们可以选用一年期存款利率作为土地还原率[5]。

1.3耕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测算

1.3.1耕地资源的社会价值的含义

耕地资源的社会价值是指耕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所具备的价值。即耕地资源的社会价值是耕地资源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社会稳定价值以及保障农民生产生活的社会保障价值之和。

1.3.2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的测算

耕地资源的社会保障价值主要由基本生活保障价值、养老保障价值、失业保障价值和医疗保障价值构成。

基本生活保障价值的测算。耕地资源具有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的作用,本文采用机会成本法(在无市场价格的情况下,资源使用的成本可以用所牺牲的替代用途的收入来估算),用政府为农民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金的量化来代替耕地资源的基本生活保障价值。

基本生活保障价值的计算方法如下:

基本生活保障价值V1:

式中:k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元/人);s为人均耕地面积(亩/人)

养老保障价值测算。耕地资源的养老保障价值可用替代法进行测算。由于现阶段我国城市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比较完善,但是农村在这一方面比较薄弱。因此我们可以参照国家为城市居民提供的社会养老金,并用城乡收入比进行修正从而得出耕地资源的养老保障价值。其具体的计算公式为如下:

养老保障价值V2:

式中:E1为政府为农民提供的社会养老金(元);E2为政府为城镇居民提供的社会养老金;i1为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i2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r为还原率;s为人均耕地面积(亩/人)

失业保障价值测算。耕地资源的失业保障价值是指耕地资源在缓解农村就业压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农民从事非农就业岗位需要进行教育和培训。因此在测算耕地资源的失业保障价值可用劳动力的培训费来代替。其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失业保障价值V3:

式中:f为单位劳动力的培训费(元/人);A为人均每年的培训费(元);s为人均耕地面积(亩/人);r为还原率

医疗保障价值测算。耕地资源的医疗保障价值同样可以采用替代法进行测算。因此我们可以参照国家为城市居民提供的医疗保障金,然后用城乡收入比进行修正进而得到耕地资源的医疗保障价值。其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医疗保障价值V4:

式中:E3为政府为农民提供的医疗保障金(元);E4为政府为城镇居民提供的医疗保障金(元);i1为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i2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r为还原率;s为人均耕地面积(亩/人)

综上,耕地资源的社会保障价值可以用:P2=V1+V2+V3+V4 来表示。

式中:P2是耕地资源的社会保障价值;V1 是基本生活保障价值;V2是养老保障价值;V3是失业保障价值;V4是医疗保障价值。

1.3.3耕地资源社会稳定价值的测算

耕地资源的社会稳定价值指的是农产品在供给的保障上所体现的价值。国家对占用耕地收取的费用主要包括耕地占用税、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和新菜地建设开发基金。这些税费全部用于农综合开发和土地复垦整治等能有效提升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因此用这4项费用来代替耕地的社会稳定价值[6]。

P3=C+D+E+F (8)

式中:P3是耕地资源的社会稳定价值;C是耕地占用税:D是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E是耕地开垦费:F是新菜地建设开发基金。

1.3.4耕地资源生态价值的测算

关于耕地资源生态价值的核算,本文依据谢高地、鲁春霞(2008)等人建立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中的农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来测算(表二),计算不同年份的农田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需要根据物价指数进行修正,计算具体地区的农田生态价值时在通过王万茂、黄贤金(1997)的研究耕地生态系统潜在的经济产量进行修正。其具体公式为:

P4=λ×q×n/m/r (9)

式中:P4是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λ是修正系数(用物价指数进行修正);q是指2002年全国耕地平均生态服务价值;n是指具体地区耕地生态系统的潜在经济产量;m是指全国一级耕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平均潜在经济产量(根据王万茂的研究测算其值为(712.67kg/亩);

r是指土地还原率。

2.实证研究

2.1样本区域概况

杨凌示范区位于八百里秦川的腹地,东有漆水河与武功县为界,南隔渭河与周至县相望,西和扶风县接壤,北由韦水河与扶风县相连。处于东经108°~108°07′,北纬34°12′~34°20′之间。人口18.59万,其中农业人口11.9万,土地面积1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6万亩,国务院批准的规划面积22.12平方公里。农民人均耕地0.8亩,是中国农业起源之地。

2.2样本区域耕地资源市场价值的测算

本文选取小麦、玉米、油菜籽作为杨凌示范区的主要农作物,根据耕地资源市场价值的测算原则,我们通过计算主要农作物的纯收益,来计算杨凌示范区耕地资源的市场价值。通过在陕西省物价局查找得出主要农作物的纯收益以及在2012年《陕西省统计年鉴》查找得出当年杨凌示范区主要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并赋予各农作物的收益权重,最终计算得出杨凌示范区主要农作物的纯收益为220.99元/亩,已知2012年杨凌区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根据耕地经济价值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杨凌区耕地资源的市场价值为:7366.33元/亩。

表3 2012年陕西省主要农作物成本收益表(单位:元/亩)

资料来源:陕西省物价局 杨凌示范区发展和改革委

2.3样本区域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的测算

2.3.1杨凌示范区耕地资源社会价值的测算

第一,社会保障价值测算

基本生活保障价值的测算。2011年11月26日起执行的杨凌示范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2200元/人,杨凌示范区农民人均耕地为0.8亩/人,根据公式2,得出2012年杨凌示范区基本生活保障价值达到2750元/亩。

养老保险价值的测算。根据陕西省统计年鉴,2012年杨凌示范区农村家庭纯收入为1084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925元,杨凌示范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金为1080元, 还原率取2012年一年期存款利率3%,人均耕地为0.8亩/人。根据公式3,可算出2012年杨凌示范区养老保障价值为16302.26元/亩。

失业保障价值的测算。通过公式4计算失业保障价值,人均年培训费根据任刚的测量方法[7],取A=1262元/年,选取20年长期国债利率2.79%为还原率,使用年现金公式(公式4)f=13607元,可得2012年杨凌示范区失业保障价值为17008.75元/亩。

医疗保障价值的测算。根据陕西省统计年鉴,2012年杨凌示范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金为200元,根据公式5,可得2012年杨凌示范区医疗保障价值为3018.94元/亩。

杨凌示范区耕地资源的社会保障价值为以上四者之和为39079.95元/亩。

第二,社会稳定价值测算

根据《陕西省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杨凌示范区耕地占用税税额标准为22元/m2,根据《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及等别》的相关规定,杨凌示范区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为24元/m2,根据《陕西省新菜地和农田水利开发建设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杨凌示范区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为5000-7000元每亩,计算时取平均值为6000元/亩。其中耕地开垦费没有统一标准,可用如下公式进行测算:

式中:C为耕地开垦费;X为耕地开垦的投入;Y为收益损失;Z1为耕地资源的土地资本投入量;Z2为土壤培肥投入量;b为土壤培肥投入资金额;R为贷款利率(取三到五年贷款利率6.15%):r为还原率(取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3%),n为土地开发年年限(4年);a表示收益损失额,以耕地年纯收入表示(220.99元/亩),以任浩[8]对全国土地整理的开发预算资料,查出杨凌示范区单位面积土地资本投入量Z1为2898.55元/亩,土壤培肥资金投入量b为122.11元/亩,根据公式可得Z2为504.93元/亩,Y为821.44元/亩,可得杨凌示范区耕地开垦费为4224.92元/亩。

由公式6可得杨凌示范区耕地资源的社会稳定价值为40891.59元/亩。

综上,杨凌示范区耕地资源的社会价值为79971.54元/亩。

2.3.2杨凌示范区耕地资源生态价值的测算

耕地资源生态价值的测算。根据表二,可得出2002年全国耕地生态系统平均生态服务价值为407.62元/亩,根据王万茂,黄金贤[8]的测算,可得出2002年杨凌示范区耕地生态系统平均生态服务价值为350.8元/亩,要计算2012年杨凌示范区耕地生态系统平均生态服务价值需要对此数据进行修正,本文采用居民消费物价指数进行修正即可,2002、2012年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比值约为1.07(陕西省统计年鉴),可得出2012年杨凌示范区耕地生态系统平均生态服务价值为375.36元/亩,根据公式7可得2012年杨凌示范区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为12512元/亩。

2.3.3测算结果说明

根据以上的计算结果,2012年杨凌示范区耕地资源的总价值为99849.87元/亩(表四),其中耕地资源的经济价值为7366.33元/亩,社会价值为79971.54元/亩,生态价值为12512元/亩。

从表四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杨凌示范区耕地资源的经济价值比重为7.38%,社会价值的比重为80.09%,生态价值的比重为12.53%,社会价值在杨凌示范区的比重最大。在耕地资源的社会价值构成中,耕地的养老和失业保障占据主体地位,可以看出耕地资源对农民的保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讨论与政策建议

3.1杨凌示范区现行征地补偿价格

2010年4月13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征地统一年产值及区片综合地价平均标准的通知》(陕政办发〔2010〕36号)公布了陕西省各县(市、县)征地统一年产值补偿平均标准,杨凌征地统一年产值平均标准为1416元/年,平均补偿倍数为27倍,平均标准为38232元/亩。

3.2可行性分析

由测算结果可知,基于耕地总价值的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是现行征地标准的2.61倍,将研究的结果与非农建设用地的基本地价进行比较,可验证我们构建的征地补偿标准体系是否可行。根据《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国有土地基准地价表》所公布的数据,商服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选取中间标准,单位面积地价分别为24万/亩,18万/亩,13万/亩,分别为杨凌示范区单位面积耕地价值的2.41倍,1.81倍,1.3倍,因此基于耕地总价值的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是可行的。

3.3政策建议

2012年杨凌区基于耕地总价值的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是现行征地补偿标准的2.61倍,目前的征地补偿标准偏低,主要是因为在土地征收的过程中仅对耕地的经济产出价值进行征收补偿忽略了耕地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因此在构建征地补偿标准体系时,应当把耕地资源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纳入其中。基于耕地总价值的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完善了耕地的补偿范围,突出了耕地资源对农民的社会保障效用以及生态效用,有利于耕地资源的保护。

参考文献:

[1]王仕局、黄贤金、陈志刚,等.基于耕地价值的征地补偿标准[J].中国土地科学,2008(11);44-49.

[2]王湃、张安录.农地价值构成及其评估方法研究[J].理论月刊,2007(6):163-165.

[3]艾建国、吴群.不动产估价[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4]李佳、南灵.耕地资源价值内涵及测算方法[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

[5]诸培新、卜婷婷、吴正延.基于耕地综合价值的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研究[J].资源与环境,2011.

[6]王仕菊、黄贤金、陈志刚.基于耕地价值的征地补偿标准[J].中国土地科学,2008.

篇10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楚雄市

0 前言

森林对生态环境维持和改善方面有重要作用。比如,森林是天然的制氧机制,万能的消灭环境污染的净化器,它是地球上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多和最稳定的陆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1]。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是指森林对自然过程或生态平衡所做出的以经济为指标评价的贡献,代表着地球经济的一部分[10]。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源、保护培育土壤、二氧化碳的固定、释放氧气、林木营养物质的积累、净化大气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的旅游憩息和科学研究等多种功能。它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所以森林的盛衰直接影响生态环境的优劣,关系着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着社会的稳定。

1)研究的意义

楚雄市位于滇中云贵高原,鉴于其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决定了森林在生态和经济建设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楚雄市森林资源总的特点是次生林多、林分质量差、人工林树种组成较少,结构简单[8]。近年来由于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比如乱砍滥伐,引起了部分生态环境的恶化,在比如水土流失等等。科学客观研究楚雄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服务价值,以期为核算楚雄市森林资源资产提供科学依据,最终为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纳入楚雄市经济核算体系而实现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提供基础,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能促进对楚雄市自然资本开发的合理决策,为楚雄市制定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市民意识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并最终促进楚雄市的可持续发展,及处理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外研究现状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在国外开展较早且研究的类型也最多。20世纪40年代,主要是针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划分和价值评价。许多研究者选择不同的角度分别对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进行了研究[3-5]。Pimentel等[2]研究报道称,仅因水土流失在全球导致的水库淤积所造成的损失就约60亿美元;但Opschoor等[6]认为该评估结果难以服众。1991年国际科学联合会环境委员会就如何进行生物多样性的定量研究专门进行了讨论;Constanza等人[1]综合了国际上已经出版的各种不同方法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研究结果,在世界上首先开展了对全球生物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1997年,由Costanza等创立了较完整的生态系统评估方法,在世界上最先开展了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随后,国际学术界围绕Costanza等(1997)创立的评估方法展开了激烈争论,许多学者和专家等对Costanza的这种评估数据、方法、结果提出过质疑,尽管学者们观点各执己见,但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仍被国际社会及专家学者们广泛接受。Constanza为大区域范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为今后的研究仍提供了可参考的方法。2001年启动的千年生态系统评估则是生态系统评估确是最大规模的实践及尝试[3]。近年来,Serkan[4]、Troy和Wilson[5]等利用GIS技术将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的评估方法和领域在不断在扩大,使评估生态系统的方法更为合理、有效、实用,并且为实际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服务。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开展较晚,自80年代末开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工作,而研究方法多数是借鉴国外的。许多研究者选择不同尺度和角度开展了许多区域性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估工作。20 世纪末,中国的一些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者对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的理论、 方法和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米锋等[8],2003;余新晓等[30],2005;张岑等[12],2007;靳芳等[16],2007;李文华[14],2008;韩素芸等[23]2009;王兵等[17],2009;唐佳[13],2010;陈屹[29],2010)。侯元兆等人第一次以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3个指标对中国森林资源价值进行了评估,王兵等[17](2011)2009 年估算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 10.01万亿元,并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下简称规范)(LY/T1721-2008)[7],特别是 21 世纪以来,对不同尺度、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价值评估开展了大量工作 (李文华等[14],2008、2009),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对于正确认识各种生态系统服务资产、 积极实施生态保护措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楚雄州林业局营业站的施庭有在1999通过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对楚雄州森林生态效益做了初步估算[11]。

当前,大尺度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占据首要地位,特别以全球和国家尺度为多,基于区县等行政区域尺度的生态系统研究较少。本次研究采用的方法为功能分类研究方法,对楚雄市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进行评估,浅析楚雄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现状。

1 研究区概括

1.1 自然地理概况

楚雄市位于滇中云贵高原,金沙江水系和元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带,地跨北纬24°30′~25°15′,东经100°35′~101°48′之间。东邻禄丰县,西与南华县和思茅市景东县接壤,南邻双柏县,北同牟定县毗邻。楚雄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呈倾斜葫芦形。市境山脉皆隶属哀牢山系东麓支平余脉,多呈东南、西北走向。市境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征为冬干夏湿,雨季集中,日照充足,霜期较短,冬季降水量偏少,年平均气温15.6℃[35]。全市土壤类型多为水稻土和红壤土[35]。

1.2 森林资源概况

楚雄市地处云南省中部,是楚雄彝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辖5乡14镇,国土总面积4433[35]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47207.1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8.32%,森林覆盖率76.9%,是云南省重点林区之一。2008年楚雄市活立木蓄积2001.1860万m3[20],森林资源总的特点是次生林多,阔叶林少,森林成分质量差,人工林树种组成较少,群落结构简单。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评估采用的数据及来源为: 国家林业局的社会公共数据(表1[7])、2008年楚雄市林业局完成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表2)。

表1 社会公共资源数据[7]

注:居民生活用水价格采用楚雄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

2.2 评估体系的建立

在充分考虑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机制的基础上,通过认真分析国内外各种评估指标体系,结合云南省森林生态系统背景特征,参考相关文献数据资料,构建适合云南省楚雄市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指标体系(见表3),主要包括7个指标类别13项指标因子,此次考虑到楚雄市森林的主导利用方向及数据指标的可获得性与可靠性,并且由于气候调节等服务功能评估指标尚难以找到合适的评估方法及指标体系[12],在此不列入评估范围。

2.3 评估方法及过程

该研究采用影子价格法、费用支出法、市场价值法及条件价值法等方法,从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林木营养积累、净化大气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游憩与科研文化7个方面,一共涉及13项指标,对楚雄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价值估算。

2.3.1 涵养水源

1)调节水量价值

3 结果与讨论

3.1 楚雄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物量

根据以上评价方法,得出云南省楚雄市7个方面13个指标的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实物量如表9。

3.2 楚雄市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所提供的价值量比较

在7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贡献之中(详见图1和图2),其大小顺序依次均为:生物多样性保育价值>林木营养积累价值>保育土壤价值>净化大气环境价值>蓄养水源价值>固碳和释氧价值>森林游憩与科研文化价值。

楚雄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22843790493.2元・a-1:其中生物多样性保育功能价值最大为8414425185.66元・a-1,占36.83%,占生态服务价值的十分之三多一点;其次是林木营养积累功能,为7558404944.00元・a-1,占33.09%;所占比例最小的是森林游隙与科研文化功能,为93677564.38元・a-1,占0.41%。

楚雄市森林生态系统拥有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并且生态服务价值远远超过实物生产价值,在生态服务功能中,尤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林木营养积累、保育土壤最为重要。楚雄市的森林植被,涵养水源、固碳释氧、森林游憩与科研文化生态服务功能相对较差,价值亦较低。因此,楚雄市森林有待进行培育、改造提升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以期更好地发展其优势在维系楚雄市今后在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人类认识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是一个由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特别以对其价值的定量评估,由于受学科背景、技术方法、研究区域资料收集等因素限制,测定各种有利评估参数其要在小区域内,更深入地研究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工作还仍存在一些困难,涉及森林还有多方面价值的定量评估目前还难以进行,相关研究还有待加强。此次研究仅涉及森林诸多价值中的几个方面,而森林产生负离子、降低噪音、滞尘、森林防护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尚未计入。

要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估的准确性,还要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生态过程进行研究,因此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长期定位研究很有必要。由于时间限制,本次研究是按国家林业局颁布实施的统一标准进行的,并未考虑林龄、林分起源类型等因素,因此今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研究重点仍是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完善。

【参考文献】

[1]Costanza R, d’ Arge R, Rudolf de Groot,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 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 Nature,1997,387:253-260.

[2]Pimentel D, Harvey C and Resosudarmo P.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costs of soil erosion and conservation benefits[J]. Science,1995,267:1117-1123.

[3]Serken G.The estim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in the region of M isi Rural Development Project:Results from a contingent valuation survey[J]. 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 2006,9,30:209-218.

[4]Troy A, Wilson M A. Mapping ecosystem services Practical ch al lenges and opportun it ies in linking GIS and value transfer[J]. Ec,obgical Economics. 2006,60(2):435- 449.

[5]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A Framework for Assessment[C]// Report of the Conceptual Frame work Working Group of the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IslandPress, Washington, 2003:245.

[6]Serafy S. Pricing the invaluable: the value of the world;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8,25:25-27.

[7]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8]米锋,李吉跃,杨佳伟.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25(6):77-83.

[9]李景文.森林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2.

[10]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项目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论[C].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11]施庭有.楚雄州森林生态效益的初步估算[D].云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1999:(2):24-26.

[12]张岑,任志远,高孟绪,等.甘肃省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S].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15(8).

[13]唐佳,方江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2010,25(3).

[14]李文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5]李金昌.生态价值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16]靳芳,余新晓,鲁绍伟,等.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及其评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17]王兵,鲁绍伟.中国经济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应用生态学报,2009,20(2):417-425.

[18]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编写组编.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19]何萍,陈辉,席武俊,等.云南高原楚雄市热岛效应因子的灰色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1):29.

[20]李婕.楚雄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D].楚雄:楚雄师范学院,2011.

[21]鲁绍伟.中国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动态分析与仿真预测[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

[22]张治军,唐芳林,朱丽艳,等.轿子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1):107-112.

[23]韩素芸,田大伦,闫文德,等.湖南省主要森林类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价[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29(6):6-13.

[24]云南省水利水电厅,水利部天津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云南省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报告[R]. 2000.

[25]王兵,李少宁,郭浩.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J].江西科学,2007,5(25):553-559.

,26]赵敏,周广胜.基于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的生物量估算模式及其发展趋势[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8):1468-1472.

[27]云南省水利水电厅,水利部天津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云南省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报告[R]. 2000.

[28]方精云,刘国华,徐嵩龄.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J].生态学报,1996,16(5): 497-508.

[29]陈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及其研究[S].改革与开放,2010,25(8).

[30]余新晓,鲁绍伟,靳芳,等.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生态学报,2005,25(8).

[31]陈留佳.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9,20(6).

[32]温庆忠,魏雪峰,孔德昌,等.滇池流域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5(5):365-372.

[33]国家林业局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