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4: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生物的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保护生物的措施

篇1

[关键词] 确定依据 自然保护区 保护范围 外来物种引进 措施 法律制度

1992年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型,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自此,各种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思想和活动应运而生,其中,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对象的范围及其依据已经是当今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并且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的基础和首要任务。

一、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依据

1.生物多样性的决定因素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生物多样性,取决于生态系统中生物链的稳定性。而生物链的稳定性又是由环境决定的, 因此,生物多样性的状况最终由其生存环境和整个生态系统决定。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使物种在自然系统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结构性和功能性得以保证,从而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丰富多彩。

2.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

(1)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理论关系

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集中在濒危物种上,而事实证明,我们未来的工作必然转向生态系统功能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是为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濒危物种上,更重要的体现在生态系统和与人类的关系上。人们关心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人类生存的威胁,首先会注意到最易灭绝的物种上, 越是濒危越重要,这一点是非常合理的, 然而,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便会认识到物种与森林保护、湿地保护和生物圈等有着更为重要的关系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平衡才是最终目标。

(2)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有效性分析

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了保护珍贵和濒危动、植物以及各种典型的生态系统,保护珍贵的地质剖面,为进行自然保护教育、科研和宣传活动提供场所,并在指定的区域内开展旅游和生产活动而划定的特殊区域的总称。世界各国划出一定的范围来保护珍贵的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已有很长的历史渊源,一般都把1872年经美国政府批准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看作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然保护区。20世纪以来自然保护区事业发展很快,目前全世界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不断增加,并成为一个国家文明与进步的象征之一。截止2007年,中国也已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900多处,大家普遍认为,自然保护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对濒危,珍稀物种的繁殖、驯化贡献尤为重大.而我认为,看到自然保护区效果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值得探讨:这种保护技术虽然在短期内起到了保护物种生存的目的,但它将动物与其自然栖息地隔离开来,不同程度的干扰了生态进程, 物种与环境,物种与物种之间的演化过程就此消失,是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严峻挑战.以大熊猫保护为例,建立专门的保护区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了自然生态环境,在人工帮助下繁衍生息,但本质仍是被保护而非自然生存状态,它作为生态系统元素的一部分,功能并没有得到发挥,其野性和生存能力不是加强了,而是大大减弱了,长远看来,反而不利于其未来的发展.此外,自然保护区的经营和管理也已出现问题,主管部门较多 ,各自为政,影响了整体规划;许多保护区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没有提供足够的经费,而不得不面对现实,通过各种途径增加收入, 把开发利用保护区的旅游资源与其他生物资源作为保护区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部分地区由于资源紧张,还出现了居民和保护区争夺资源使用权的现象,这些因素都影响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物种目的的发挥,因此, 自然保护区的有效性问题至得认真商榷。

3.生物多样性的区域性

(1)生物多样性的区域性理论

不同的物种适应不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生物多样性保护并不意味着地球上每一个角落的生物都一样多,结构都完全相同。不同地区都有适合其条件而生长的物种,该物种在此地数量多起积极作用,在另一地方则可能相反。例如外来物种入侵问题,由于人们对物种特性的不了解,致使某个物种的引进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由此可见,物种的区域性本身就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

(2)外来物种引进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有效性分析

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一段时间内我们便将引进外来物种作为快速增加物种数量的重要手段,这种方法短期内看似有效,却带来了一个长远和影响深刻的大问题,即外来物种入侵: 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系统中的物种经过上百年、上千年的竞争和适应,才形成了现在相互依赖又互相制约的密切关系。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必须要有人的帮助才能勉强生存;也有可能因新的环境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而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以“紫色恶魔”的凤眼莲即俗称的“水葫芦”为例,1884年,原产于南美洲委内瑞拉的凤眼莲被送到了美国新奥尔良的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国的人见其花朵艳丽无比,便将其作为观赏植物带回了各自的国家,殊不知繁殖能力极强的凤眼莲便从此成为各国大伤脑筋的头号有害植物。在非洲,凤眼莲遍布尼罗河;在泰国,凤眼莲布满湄南河;而美国南部沿墨西哥湾内陆河流水道,也被密密层层的凤眼莲堵得水泄不通,不仅导致船只无法通行,还导致鱼虾绝迹,河水臭气熏天;而我国的云南滇池,也曾因为水葫芦疯狂蔓延而被专家指称患上了“生态癌症”。由此可见,盲目引进外来物种,不仅不能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发展为一场生态灾难。

二、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范围

生物多样性保护对象的范围包括哪些,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采取措施保护濒危及珍稀物种,减小物种灭绝速度.另一种则认为, 保护生物多样性,那就是保护所有生物,任何物种都不应从生态系统中消失.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确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象必须有科学的依据,以下两个问题值得大家商榷:

1.是否每一个物种都应受到保护

从各类研究数字可以看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过去60万年间10万种左右的物种才消失,而现在每一个小时就会消失一种生物,物种灭绝的速度是相当惊人,自1600年以来, 人类已经导致75%的物种灭绝。由此,许多人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保护地球上所有存在的物种,使物种的数量保持在最大数目.我认为这一点是需要认真考虑的:从进化论而言,每一个物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能保存下来,都有它的合理性.但同时,自然界也遵循自然选择的规律,随时淘汰那些不符合环境,地理状况及气候物种,达到自然状态的最优化.生态系统中所有物种都是彼此联系的,但它们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某一个物种灭绝、或者濒危,并不足以使生态系统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关键还要看灭绝或濒危的是什么样的物种,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是简单的保护所有物种,而是要尽可能的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和环境的影响,使不该灭绝的物种降低灭绝的危险。

2.物种的保护应注重量和质的结合

目前,我国已经采取许多措施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所建的自然保护区涵盖了我国70%的陆地生物系统、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使绝大多数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得到保护.我们在保护物种上做出的成绩值得肯定,另一方面,还应该充分认识到物种质量的重要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单单是盲目的维持和增加物种的绝对数量,还要考虑物种的未来发展,其年龄结构必须合理,性别结构必须稳定,优势基因必须发扬,从整体上提高物种的质量,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和生态系统本身的需求。

三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应采取的措施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我国目前的一个重要任务,确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象及其依据,完善相关法律制度首当其冲,我认为,实践中应该对各个物种的情况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1.就地保护: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就地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等. 目前,全世界的生态专家已经得到一个共识,如果你要去保护野生动物,那么最好的理念就是在野生动物的家乡、原始栖息地去保护它。比如说保护大熊猫,不是将其放在动物园里,而是将它放到保护区内更为合理。当然,待情况转好后,大熊猫的最后归宿不是被人们养起来,而是被放归大自然自由生存.就地保护是现今我国最重要,涉及面最广的一项保护措施。

2.迁地保护: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因生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等原因,而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到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迁地保护为行将灭绝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的最后机会,然而,将物种放进动物园,植物园是不是就达到最终目的了,答案是否定的,迁地保护目的是使即将灭绝的物种找到一个暂时生存的空间,待其元气得到恢复,具备自然生存能力的时候,重新回到生态系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一个重要补充。

3.建立基因库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们已经开始了一项新的计划,建立基因库,来实现保存物种的愿望。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把各种珍稀动物的胚胎、基因冰冻起阿种措施听起来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实践中必须予以严格控制。因为它一定能够程度上挑战了大自然的生存规律,一旦滥用会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

4.为了保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我们必须运用法律手段,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第一,补充自然保护区制度,明确保护区的设立和管理体制。第二,建立严格的控制外来物种入侵制度。从维护国家和地区生态安全的角度出发,加强对外来物种引入的评估和审批,实现统一监督管理.如加强生物引种,交通运输,国际货物贸易等分方面的监督,建立生物引进风险评价等。第三,建立基金制度。要有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有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基金制度,保证国家专门拨款,争取个人,社会和国际组织的捐款和援助,为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孙儒泳:《生物多样性的启迪》[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2]胡嘉滨: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法律体系的重构[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2)

[3]陈晗霖:我国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安徽农业科学,2006(3)

篇2

关键词:生态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保护途径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1014102

1 引言

植物在环境中起到了承接的作用,而如果要构建城市的生态园林,则需要将城市系统与生态系统相结合。在这种要求下,便产生了生态园林。对于生态园林来说,若想要保护城市系统的稳定并加以发展,则必须要保护生态系统的植物,而植物的多样性则是反应生态系统是否顺利成长的重要标志。

2 生态园林中植物多样性研究的背景

2.1 生态园林中植物多样性现状

在现代城市的建造与进程中,城市中的植物越来越少,生态体系也面临着相对单一的情况。而在原有的生态系统中,自然植被被逐渐破坏甚至消失,生物多样性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受到极大的威胁。因为城市的建设,很多体表植被被破坏,因此很多园林中的植物都是人工培植或筛选,而在这种情况下生态体系便无法建立成功。而对于现有的城市园林来说,其植物也基本上较为统一,一些乡土化的植物或者树种,都被当成杂草而清除。城市园林不仅缺乏地方特色,而且物种的多样性也无法保证。作为城市生态体系保障的城市园林植物受到破坏,则会加剧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因素,同样,也会对城市居民的健康造成威胁[1]。

2.2 生态园林中植物多样性研究意义

我们常说的生物多样性是指物种的多样性。而植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多样性也是园林构建的基础。因此植物多样性越加丰富,园林体系将越加的完善,生态系统也会更加的稳定。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其自身的必要性,因为在美化城市风景,增加城市物种上有着其独特的作用。而园林景观所拥有的植物多样性,会在四季变换的时候带来生态效益,不仅改善居住环境,更净化了空气,因此对园林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必要的,植物多样性保护不仅仅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通过保护最终要实现的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 对生态园林中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

3.1 生态园林中植物种类分类

在追求园林植物多样性的时候,首先要对现有园林植物进行分类,打好生态基础。继而再加以引进生存能力相对较弱的观赏性花卉。首先园林苗圃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生态保证。在城市园林的建设中,绿化事业是重中之重,是园林建设必须要规划的重点项目。苗圃不仅可以作为植物,对城市园林起到高度的绿化作用,更可以为城市的园林生态建设做出基础植被覆盖的保障。提高园林苗圃的建设力度,也在外来植物资源的培育、野生植物资源的引进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其次需要引进更为优质的乔灌木品种,丰富物种的多样性。在园林生态植被系统的建设中,若生态结构稳定则树种的培育工作也会加快,物种的多样性的建设速度也会被促进,最终不仅要保护园林植物多样性,更要形成植被种类基地,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生态园林的可持续发展[2]。

3.2 生态园林中植物多样研究的途径

3.2.1 种子保存

种子是植物生长发展的根基,对种子的保存是最经济与最直接的方法。对植物遗传资源进行储藏,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对植物的多样性进行保护。

3.2.2 建立园林内的植被储存库

对于现代生态园林的建设来说,单单凭借引进物种与人工栽培,是无法满足生态园林的建设要求,也不符合可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就要求园林方面可以建立以园林所需植被为主的植被储存库。在储存库中,不仅可以保存种子等,更方便研发人员做相应的研究,并提供可行的种子环境保护条件。通过储存库的建立,来为植物的多样性做必要的后勤保障。

3.2.3 加强宣传教育

无论是生态环境的建设,还是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的举措是加强居民的道德素质培养与监督体系法治的建设。通过政府干预,在全社会推广并营造保护环境的氛围。更可以鼓励高校与园林合作,为植物物种的多样性贡献技术支持,并加强技术交流。要通过各种手段使保护植物多样性的观念真正地被群众牢记在心中。

3.3 生态园林中植物多样性研究的注意事项

3.3.1 强化植物园林的硬件配置

在保护植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只有引进多种植物,并加以细心的呵护,才能使现有的园林生态系统得以加固。只有生态系统稳定了,才能对植物的多样性进行保护,并提高生态园林的观赏性,惠及民生。

3.3.2 对现有植物进行技术培育。

植物的多样性除了对植物的引进之外,还要对现有的植物进行培育,一方面试增加其观赏性,另一方面,培育新植物新品种的同时,可以创造更适合当代生态系统的植物,稳定植物的生存方式。这样可以大大增强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色彩的多样性,甚至植物功能的多样性。

3.3.3 园林规划

为了能够形成缤纷多彩的园林群落景观,则必须构建多种植物群落的园林生态系统。通过城市生态园林的规划,不仅可以对城市空间加以利用,对城市的单一建筑进行规整与协调,更可以通过对植物的栽培改善城市的生态与自然环境,改变现有城市布局,丰富居民的工作与生活。

4 结语

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是重中之重,而其工作也是长期而艰巨的。在这个保护任务中,只有社会各个部门相配合,才能真正的使工作取得成功。我国政府在植物多样性工作的保护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对于政府来说,只有将责任细化,才能推动植物生态的保护,这就要求相关部门不仅要在日常的实际工作中进行监督监管,更要引领全社会的保护意识,通过共同努力来建立稳定的生态园林。植物多样性的保护不是简单而迅速的,它需要稳定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为城市生态的健康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篇3

转基因产品之所以成为世纪焦点话题,集中了国际法学界对其多维的深切关注,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从上世纪末开始,粮食、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三大威胁,而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初步成果给世界各国,尤其是欠发达国家的温饱难题的最终解决带来灿烂曙光;另一方面,转基因技术一反传统的通过自然育种的方法,利用人工的技术强行介入自然育种进程,在很大程度上打乱了自然育种周期和扰乱了自然规律,在科学上和伦理上引起了全球争议。

一、保障生物安全的国际立法

生物安全问题很早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许多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卫生检疫以及动植物检疫方面的法律规范,并成立了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等有关国际组织。

(一)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简称cbd)于1992年6月5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由175个与会国家签订,该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生效。截至2000年5月,公约的缔约国有177个。公约阐明了“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 或biodiversity)的含义,即所有来源的形形的生物体,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以及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bd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公平获益和分享遗传资源提供了一个综合而全面的法律框架。

(二)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该议定书与生物多样性公约有着一脉相承的亲缘关系,1995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第二次《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大会,决定开始谈判拟订这样一个议定书,并成立了开放的生物安全特别工作组。2000年1月29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大会上,经过艰苦努力,各方达成妥协,终于结束了5年的谈判,通过了《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the cartagena protocol on biosafety of 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简称bsp)。该议定书是世界上第一个管理转基因活体生物越境转移的多边国际公约。

二、wto管理转基因产品的机制

(一)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

《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即sps的主要目标是防止各国采取的sps措施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消极影响和以保护生命或健康之名滥用sps措施。按照sps的宗旨,缔约各方有权采取“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在必要时还可以采取限制贸易措施,但这要遵循以下三条基本原则:

1、科学证据原则

根据sps第2条规定,各成员方要确保任何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是根据科学原理而进行的,如无充分的科学证据,则不得保持(第5条第7款规定的情况除外)。根据该协议第3条规定,既便是各国采取的检疫措施高于国际标准、指南和建议,这些措施也必须以科学为依据。这些规定说明,科学证据是一切卫生检疫措施的首要标准,是检疫规则的基石。

2、风险评估和适度保护原则

sps允许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可承受危险程度,制定本国的标准和规则,同时还须考虑国际组织制定的风险评估技术(第5条第1款)。为了将保护对贸易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限度,成员方应在考虑有关风险评估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其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并据此作出保护的适度水平(第5条第4款)。

3、国际协调原则。从本质上看,sps的目标是通过要求各成员方采用国际标准,从而达到协调各成员之间所采取的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目的sps要求各国采取的动植物检疫措施应该依据国际标准、准则和建议(第3条第1 款),并应尽可能参与相关的国际组织及其附属机构的活动,以促进在动植物检疫措施方面的国际协调。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即tbt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一国(或集团)以维护国家(或集团)安全或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或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措施,如技术标准与法规、合格评定程序、包装与标签要求、产品检疫、检验制度、绿色技术壁垒和信息技术壁垒等。与其它贸易壁垒相比,tbt有着广泛性、系统性、双重性(合法性、保护性)、隐蔽性、可操作性、针对性、扩大性和争议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首选措施。tbt的合理性主要来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国际标准的采用

tbt敦促各国朝使用国际标准方向努力。tbt第2条第4款责成成员使用现存的国际标准,除非这些国际标准或其中的相关部分对达到其追求的合法目标无效或不适当(第2条第4款)。

2、合理的措施成本

tbt措施主要包括技术法规和标准(涉及到包装、标志或标签方面的要求)以及为符合技术法规和标准而制订的测试和认证程序。tbt规定,标签的成本一般应与制定该标准的目的相符,即产品标签的成本不应过分加重生产者的负担和损害消费者从标签上获得的利益。在美欧转基因产品贸易争端中,美国反对强制性地对转基因食品加贴标签,而欧盟实行强制性标签监控制度。欧盟认为在转基因食品包装上加贴标签是按其认为合适的水平采取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措施。(第2条第2款)也是尊重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要求。而美国认为欧盟的标签政策是“不透明的,无法预测的和非科学的”,实际上是要求对来自美国的转基因产品必须进行安全测试,是阻碍自由贸易的非科学的贸易壁垒。

篇4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意义

我们生活的自然界极其复杂且色彩缤纷,其根本在于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不仅是自然界形成与进化的重要基础,也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物质与环境方面的保证。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宝贵的生产、生活资源,它一方面维持自然生态平衡,保持人类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药物和工业原料等。

1.孟家岗林场生物多样性现状

孟家岗林场植被构成是以柞树、白桦、黑桦等先锋树种为主的的天然次生林和以针叶树种为主的人工纯林,植物群落和生物物种较单一,对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不利。近年来,林场注意在天然林、人工林冠下更新红松、云杉以及在采伐迹地更新水曲柳、落叶松等混交林,特别加强了对高保护价值森林的保护。林场属于七星峰东北虎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的相邻林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给野生动物创造了良好的繁衍生息的环境,主要的林副资源有山野菜,如蕨菜、薇菜、广东菜、刺龙芽、黄花菜年贮藏量可达15000千克;中药材,如刺五加、五味子贮藏量可达20500千克。食用菌,如木耳、蘑菇年贮藏量可达5050千克;果品,如山葡萄、山里红、榛子、核桃、松籽年贮藏量可达55150千克。各种野生经济植物有着蕴藏量大,分布广泛,纯天然、无污染的特点,有着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林场分布各种森林昆虫200余种,林内经常可见狍子、野猪、熊、鹿、野兔、松鼠、雉鸡等20多种野生动物出没。

2.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

2.1森林资源逐步减少

孟家岗林场大部分森林资源是20世纪70年代营造的,经过了几个轮伐期之后,林场可采资源在逐渐减少,这样给本施业区内生物多样性带来重创,野生动植物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分布呈缩小状态。

林场山地为完达山系西麓余脉,仅在部分山脉与平原交汇处存在小面积间歇性积水型沼泽类湿地,在施业区内呈零星分布,湿地总面积仅有74公顷,湿地水域面积不稳定,部分湿地在枯水季节经常极度缺水,只有在较大沟系周围湿地的水草比较丰茂,近年来已常见野鸭类水禽出没,随着湿地保护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林场的湿地将逐渐恢复和扩大。

2.2人类活动的加剧,使物种灭绝的速度在不断加快

人类的衣食住行与野生动植物密切相关,但由于近些年以来,乱捕滥猎、无组织的乱挖滥采的现象时有发生,使辖区内的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遭到破坏,进而使生物多样性受到普遍威胁。另外,人类对环境问题认知的盲目造成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如从残余农药在食物链中的富集、工业废气、废水、废渣的大量排放,到人们生活垃圾的堆积等等。环境污染使得许多陆地和水体不再适应野生生物的生存。从而使物种灭绝的速度在不断加快。

由于林木和湿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减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态调节能力越来越小。虽然林场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但由于一部分人对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的各种功能和价值,尤其是生态价值给人们带来的间接价值还缺乏全面了解,对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过度破坏利用资源来换取暂时经济利益的行为仍在继续,如不采取更加有效的保护措施,该施业区内的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将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存。

2.3法律和制度的不合理,不严密,加剧了生物多样性丧失

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依然薄弱,法律法规不健全,虽然有《森林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都是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而言,在采集、运输、收费等方面没有具体规定,法律和制度执行不力、不严,加剧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总之,如果生物多样性被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将不再适合人类生存,一旦生物多样性水平降低到一定水平,当其不能有效地改善环境的时候,人类将面临很难逆转的生存灾难。

3.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3.1建立保护区,加强物种保护

孟家岗林场位于中温带湿润气候区,雨热同季,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根据该地气候条件及物种分布现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加大保护力度,把保护、科研、资源开发和生态旅游相结合,达到可持续发展。主要加强保护区建设,尤其是各种濒危物种的保护,针对林场施业区资源现状,合理划分生态保护类型,使森林、草地、水生态等生态系统基本达到良性循环,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

3.2因地制宜,建立生态管护,减少资源采伐利用

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在本施业区内,加大生态管护区面积,抓住此次林业改革的有利契机,进一步保护森林资源,削减木材采伐产量,加大资源保护力度,调整生产力结构,加大林区多种经营生产,通过以林养林、以工养林、以副养林,实现逐步过渡。

篇5

【关键词】 农药;危害性;绿色植保

一、农药的危害

农药的危害大致分为对人体的危害、对其它生物的危害和对环境的危害。

(一)对人体的危害

我国每年约有10万人农药中毒,死亡人数达上万人。 长期接触一定量的农药,如农药厂的工人、周围居民和使用农药的农民,可使农药在体内不断蓄积,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地威胁。

(二)农药对其他生物的危害

喷洒农药后,有害生物将产生并获得对化学农药的抗性,并将这种抗性遗传给它的后代。若重复使用药剂,这些具有遗传抗性的害虫个体日益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遗传抗性的害虫种群,从而使药剂防治的效果降低以至无效。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害虫与天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农药在杀灭有害生物的同时,也杀伤了有益生物,没有被农药杀死的天敌,也将因食物短缺而饿死和繁殖量下降,降低了它们对有害生物的控制作用。而害虫失去了天敌的控制,很快就会爆发起来。

(三)对环境的污染

农药会对空气、水体环境造成污染,被农药长期污染的农田土壤也会出现明显酸化;土壤养分随污染程度增强而下降;土壤空隙度减小,进而造成土壤板结。农药毒性越强,在土壤中降解就越慢,残留期也就越长,就越容易造成土壤健康的降低。

二、绿色植保

绿色植保就是指通过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控制、物理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来控制农业有害生物的一种环保型的植物保护技术。在“绿色消费,持续发展”已成为最新潮流的当今,加速推广应用这一技术可实现在农业生产中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杜绝因单一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而引起的农产品残留农药超标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绿色食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植保的基本策略如下:

(一)生态调控植物保护体系

影响有害生物的发生是多方面的,在通常情况下,使用单一措施不可能长期有效地控制危害。要根据病情、虫情及环境条件,从整体出发,有选择地运用和系统地安排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要改变以往单一杀死害虫百分率来评价防治效果的做法,任何单一的防治措施都可能产生预料不到的或不能令人满意的结果。应强调各项防治措施的协调和综合,用生态学、经济学、环境保护学观点来全面评价。绿色植物保护技术体系必须充分发挥各种植保措施的优势,在原有植保技术体系上做适当的调整或优化组合,以减少技术应用环节的失误导致的负效应,尤其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开发生态调控技术,形成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抗性品种为核心、生物防治为先锋、必要的化学防治为辅助的植物生态保护技术体系。构建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要从宏观区划、布局、间作、套作、轮作和微观引进天敌、生物防治、抗性品种培育利用等具体植保措施两方面考虑。

(二)允许一定数量的有害生物存在

要想彻底根除有害生物,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即使花费巨大的经济代价,最终还是难以如愿。自然规律要求我们必须正视有害生物的合理存在,设法把有害生物的数量和发生程度控制在较低水平以下,即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以下,为天敌提供相互信赖的生存条件,减少农药用量,维护生态平衡。有害生物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防治有害生物必须全面考虑整个生态系统,要依据有益生物、作物、有害生物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抑制有害生物生长发育,有利于发挥天敌控制作用的生态条件,而对人类长期生存的环境基本无影响。

(三)合理使用化学防治

在农作物有害生物控制过程中,为了有效及时地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采用化学农药仍然是重要的手段,尤其在害虫暴发或病害流行时,没有化学农药解决不了问题。但在使用化学农药过程中必须做到安全、合理,才能预防和减轻对农产品、环境和人畜的毒害与污染。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应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合理选择农药品种与剂型,以减少对有益生物的危害。二是采用适宜的施药方法,以达到满意的防治效果和减少农药用量与飘移污染。三要合理轮换和混用农药,以减少用药次数,减缓有害生物的抗药性的产生。四要将其纳入综合防治体系,充分发挥其他措施的作用,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四)充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我国当前在广大的农村,虽然没有更多的条件组建大批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团队,但国家已制定出了“启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特设岗位计划”的相关法律、法规,各地应充分了解、应用这些政策,积极创建、扩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员队伍,不断壮大农业技术推广团队规模,在推进绿色植保技术中积极发挥作用。在推广中要采用最容易让广大农户对绿色植保技术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并向农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做好后续的推广服务工作。让使用绿色植保技术生产出的绿色农产品实现“优质高价”,并以此促使更多农民认识到使用绿色植保技术的好处,以此推进绿色植保技术的广泛应用,已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结束语

树立“绿色植保”理念,就是要完善植保方针,从“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迈向“有害生物持续治理”;要调整植保策略,达到区域治理、综合防治,技物结合、专业防治;要调整植保思路,在时间上要实现从“关键季节”到“周年往复”的转变,在空间上从“作物系统”向“农田系统”转变,从“单一作物”到“多种作物”转变,从“单一病虫”到“生物群落”转变,在技术上要从“单一措施”向“综合调控”转变,从“应急处置”到“持续治理”转变,以实现保产增收、提高综合效益的目标。生态环境始终按着自己的规律不断发展,生态平衡不容破坏。我们只有遵循自然的规律,合理利用自然条件,才能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篇6

关键词马尾松毛虫;生物防治;营林措施;分类施策;效益;安徽安庆

中图分类号S736.71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1-0193-02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鳞翅目、枯叶蛾科、松毛虫属的一种昆虫。其是我国南方各省为害森林最严重的害虫。马尾松毛虫主要为害马尾松、湿地松等。松树被害后,轻者造成材积损失,松脂减产,种子产量降低;重者针叶被吃光,导致松墨天牛、松白星象鼻虫、松小蠹虫等蛀干害虫大发生,以致松林大面积死亡。同时松毛虫具毒毛,人体接触容易引起皮肤痒、皮炎、关节肿痛,严重时会致残等,影响人们身体健康[1]。其对森林的危害与食料、气候、林型、地形等关系十分密切。马尾松毛虫的防治,就要以此为依据,以营林措施和生物防治为基础,以无公害药物防治为辅助手段,在有效控制松毛虫虫口密度的同时,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资源,提高林分质量,改善生态条件,逐步实现可持续控制。

1马尾松毛虫危害因素分析

1.1食料

松毛虫的生长、发育、繁殖与食料丰欠程度关系非常密切,在食料丰富的条件下,幼虫生长健壮,繁殖量成倍增加;食料不足,容易引起松毛虫大量死亡。当松毛虫大发生时,常在幼虫尚未达到老熟阶段松针已被吃光,此时由于食物缺乏,可促使幼虫提早结茧化蛹,但化蛹率及羽化率比正常要低,且产卵量也减少。

1.2气候

气候直接通过温、湿度对马尾松毛虫的生长发育起作用,同时间接通过寄主植物及天敌等对其起作用,促使松毛虫种群数量变化,因此气候对害虫大发生的影响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一是温度对松毛虫幼虫的影响,以越冬代较为明显。在幼虫越冬前后,若气温不是骤然升降,则对其死亡率的影响不大,如果短期内气温升降幅度过大,在越冬前可影响到幼虫体内脂肪的累积;在翌年春季出蛰开始活动大量取食时,如遇寒流侵袭,日平均温度骤降至5 ℃以下,连续几天,可使越冬后的幼虫大量死亡。温度还可以直接影响发育历期的长短,越冬气温低,发育所需的时间长,夏季气温高,繁殖1代所需时间就短。6―7月气候高温干燥,对幼虫生长发育不利,地表温度超过40 ℃,会使迁移爬行在地面的幼虫大量死亡。高温能直接影响松毛虫卵的孵化,在32 ℃的气温下,可影响孵化率达40%左右。二是湿度对松毛虫的影响。松毛虫卵、幼虫和蛹,在长期相对湿度低于75%时,不能保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幼虫生活在湿度为75%以下的环境中,其生长发育缓慢。蛹在50%湿度下,蛹期较正常情况延长1~2 d。高湿对幼虫孵化有利。在江南地区,4―5月阴雨连绵,空气相对湿度很高,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往往使松毛虫大批感病死亡。在幼虫孵化期间,狂风暴雨可使多数初孵幼虫趋于死亡,如果绵绵细雨,风力不大则反而有助于其传播和存活。干旱影响空气湿度,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促使松毛虫幼虫猖獗为害,但过度干旱可以抑制害虫的大发生。

1.3林型

各种类型的混交林都具有减轻虫灾的作用,一般在纯松林内虫口密度大,受害重,天敌寄生率低。混交林虫口密度小,受害轻,各虫期的天敌寄生率高,大面积的混交林可以避免松毛虫灾害。

1.4地形

安庆市深山区海拔较高,气候条件不利于马尾松毛虫生存,该市松毛虫多发生在丘陵区和浅山区。根据地形、林分因子和历年虫情,对安庆市马尾松毛虫发生类型区作以下划分[2-6]。一是常灾区。该区松毛虫在一个大发生周期内频繁发生,林分状况为中幼林、人工纯林集中连片在333.33 hm2以上,植被覆盖率在60%以下,天敌种类和数量低于该地区松林内的平均值,控制能力低,管理粗放,人为破坏严重,多样性指数低于该地区松林内的平均值,海拔在400 m以下。二是偶发区。该区松毛虫偶然发生,年间隔2~3年以上,林分状况为种类和数量高于该地区的平均值,有一定控制能力,人为破坏较轻,多样性指数高于该地区松林内的平均值,海拔高度为400~600 m。三是安全区。该区松毛虫虫口密度在自然调控下维持在对松林不造成损害的水平,林分状况为针阔混交林,植被覆盖率在90%以上,天敌种类和数量丰富,人为破坏很少,多样性指数高,海拔在600 m以上。

2马尾松毛虫防控措施

2.1政策措施

2.1.1准确掌握虫情。在松毛虫幼虫活动期间,每年调查种群数量情况3次(2―3月、6―7月、9―10月),调查幼虫发生范围及数量、危害情况,便于确定防治地点、时间等,并设立标准地调点区域种群量、有虫株率、虫口密度、天敌寄生率等情况。

2.1.2针对分类施策。不同的发生类型区地理气候环境、松林状况、人为活动以及监测防治技术水平等因素,制定防治措施,坚持从生态学角度出发,以虫情监测为依据,以营林措施和生物防治为基础,以无公害药物防治为辅助手段,集成、组装、配套使用先进科研成果和成功经验,在对松毛虫虫口密度有效控制的同时,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资源,以提高林分质量,改善生态条件,逐步实现可持续控制。原则上把常灾区划为重点治理区,偶发区划为一般治理区,安全区划为生态保护区。一是常灾区。以林分改造和封山育林为基础,加强监测预报,采取有效措施对虫口密度进行控制,以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使其从常灾区逐步向偶发区过渡。主要防治措施为:全面封山育林;用灯光诱蛾,以杀灭成虫;改造虫源地;对松毛虫重度、中度危害林区,采取喷施白僵菌、CPV、无公害化学药剂等方法防治,以压低虫口密度;对轻度危害、有一定自控能力的林分采用封山育林、施放白僵菌等生物药剂、招引益鸟等措施。二是偶发区。加强虫情监测,严密监视虫源,定期调查松毛虫发生密度。采取以预防为主、重点除治为辅的策略。加强封山育林及管护力度,培育混交林,保护利用天敌,稳定虫口密度,提高林分自控能力,逐步实现由偶发区向安全区转化。对偶发区进行大面积的治理时主要采用招引益鸟、施放白僵菌、释放(招引)寄生蜂等预防性措施;必要时,使用无公害药剂,以压低虫口密度。三是安全区。加强林木保护管理和合理经营利用,保持和完善森林生态环境,防止现有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加强监控,不轻易施以药剂防治。

2.2技术措施

2.2.1营林技术措施。一是营造混交林。在常灾区、偶发区的宜林荒山,遵照适地适树的原则营造混交林;对常灾区、偶发区的疏残林,对原有地被植物进行保护利用,补植阔叶树。树种选择栎、栗等壳斗科植物,以及樟、木荷、檫、枫香等。采用带状、株间、块状等混交方式均可。林间合理密植,以形成适宜的林分郁闭度,创造不利于松毛虫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建立自控能力强的森林生态系统。二是封山育林。对林木稀疏、下木较多的成片林地,进行封山育林,禁止采伐放牧,并培育阔叶树种,逐步改变林分结构,保护冠下植被,丰富森林生物群落,创造有利于天敌栖息的环境。三是抚育、补植、改造。加强对郁闭度较大松林的抚育管理,适时进行抚育间伐,保护阔叶树及其他植被,增植蜜源植物。对现有纯林、残林和疏林,保护林下阔叶树或适时补植速生阔叶树种,逐步诱导形成混交林。

2.2.2生物防治措施。一是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CPV)制剂。其具有感染率高、寄主专化性强,不污染环境、不杀伤天敌的优点。其杀虫机制是通过害虫的取食,病毒多角体进入害虫肠腔,在肠腔内碱性肠液的作用下溶解释放出病毒粒子,病毒粒子攻击害虫中肠细胞并在细胞中不断复制,最后导致害虫因消化系统崩溃而死亡。CPV选用广东茂名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水溶性乳剂,含有效成分(多角体)≥30亿/mL,按照45~75 mL/hm2对水75 kg比例进行喷雾。二是白僵菌。其是一种真菌微生物杀虫剂,杀虫有效物质是白僵菌的活孢子。孢子接触害虫后,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萌发,生长出菌丝侵入虫体内,产生大量菌丝和分泌物,使害虫生病,经4~5 d后死亡。死亡的虫体白色僵硬,体表长满菌丝及白色粉状孢子。孢子可借风、昆虫等继续扩散,侵染其他害虫。白僵菌选用安徽省皖东微生物制剂厂高孢粉(球孢白僵菌),活孢量>108亿/g,含水量

3成效分析

根据安庆市马尾松毛虫发生情况,结合松毛虫防治工作,分别在潜山县黄铺镇、梅城镇、天柱山镇、源潭镇共选择12个小班供试验观测马尾松毛虫防治效果,试验区面积820.2 hm2。为了便于观测,按照面积,每个小班设立4~6个标准地,共设立64个标准地。生物防治时间为2003―2007年,历时5年;封山育林时间为2001―2010年,历时10年。试验区确定后,设立固定标准地,进行林分调查,根据标准地内马尾松平均高和平均胸径,选择3株标准株,清点标准株上虫口数。防治施药后,为了保证调查数据可靠性,防止死亡幼虫落入林下,可使用纱网将标准株罩住,连续观察20 d,统计虫口减退率,20 d后拆除纱罩。与此同时,在每个小班附近选择立地条件、林分状况相近的林分,设立1个对照试验观测标准地,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

3.1营林措施成效

封山育林、营造混交林等营林措施不仅增加了马尾松毛虫天敌的种类和数量,还对其有保护作用,提高了天敌对马尾松毛虫的控制效果。一是增加天敌种类和数量。通过营林措施,形成混交林,可迅速提高林分郁闭度和植被盖度,大大改善森林生态环境,大大增加蜜源植物和昆虫种类,对天敌的营养补充和转寄主起重要作用,有利于天敌繁衍、种群积累和扩大。通过标准地调查,采取营林措施的林分,比未采取营林措施的林分,林下植物种类增加154.5%,盖度增加124.4%;林内昆虫种类增加191.3%,数量增加271.2%,其中马尾松毛虫天敌数量增加332.6%(表1)。二是提高天敌对马尾松毛虫的控制效果。由于营林措施改变了林分结构,增加了林内生物多样性,提高了林内湿度,有利于对天敌进行保护,发挥天敌对松毛虫的的控制作用。

3.2生物防治措施成效

生物防治主要是通过在林间释放白僵菌和CPV,增加林间马尾松毛虫病原微生物数量,以达到控制马尾松毛虫的目的。通过试验区调查,马尾松毛虫幼虫、蛹白僵菌当代感染率在32%左右,CPV喷雾小班内当代感染率在90%以上,样(下转第197页)

(上接第194页)

地内非标靶昆虫个体数是对照区的4.2倍以上(表2)。因此,综合采取生物措施,能将马尾松毛虫控制在较低水平下,防止马尾松毛虫大暴发,可以减少化学防治次数和防治范围,减少化学防治带来的面源污染,保护了林间天敌,提高了森林抗性,还减少了化学防治对农业的污染。

4致谢

本研究得到潜山县森防站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5参考文献

[1] 陈昌洁.松毛虫综合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19-59.

[2] 张国庆.马尾松毛虫暴发年份的自然种群生命表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11,32(1):108-112.

[3] 张国庆.节气与生物灾害防治历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25-228.

[4] 张国庆.气候变化对生物灾害发生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318-321.

[5] 张国庆.生物灾害管理论研究与生物灾害精确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2011(3):20-23.

篇7

合成生物学经历了几个重要历史发展时期。2006年以来,合成生物学发展步入崭新阶段,通过对多种基因部件模块进行多元系统构建,形成新型药物、功能材料和能源替代品生产。环境污染生物监测,是指生物在各种污染环境下能够发出一些个性信息,对这些生物反应进行技术考量,自然可以获得生物监测数据信息。

如利用敏感植物指示生物监测,反映水体、土壤、大气等受污染指数情况。对环境污染进行生物监测,可以及时掌握环境污染指数和污染源,为制定具体环境保护策略提供重要技术参考。生物监测极为便利,其准确性也很高,可以为环保部门提供最直接的污染指数信息。

合成生物学将基因联系成为基因组网络,利用计算机进行相关信息操作分析,根据细菌监测判断环境污染程度。可以将细菌、基因等因素进行整合,形成全新生物体。在这个新型生物体中,可以编程生物组件进行多向链接。这个生物组件,可以利用信息占有优势,对相关构建程序进行修正和控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程序,给不同控制模块发出不同指令,使其成为环境污染指数表。生物学下的环境污染生物防治措施,呈现多元发展趋势,各种新型生物组件可以对不同环境污染给出不同生物反应,实现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合成生物学发展历史较短,生物治理环境污染还处于探索阶段,随着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防治环境污染必定会取得更大成功。目前,生物学研究暂时还停留在用DNA来控制细胞的基础上,只有推进技术革新速度,才能赢得生物学研究的广泛成果。计算机工程师对细胞进行编程研究,如对大肠杆菌进行编程,可以让大肠杆菌在高浓度化学物质中发出绿光。这自然成为生物监测的重要手段,也为进一步制定环境污染保护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二、环境污染生物治理措施

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类公害,采用生物治理污染不仅属于新型技术,还蕴含着具大潜力。生物工程技术研究表明,污水净化利用生物降解特殊化合物和多功能微生物,已经获得巨大成功。如从污水净化分离出多种能降解碳氢化合物的细菌,为污水净化开辟广阔天地。微生物可以降解塑料、甲苯等有机物,还能够消解水中的磷酸盐,对土壤进行改良,这对环境污染治理带来重要发展机遇。如找到不同污染物降解关键基因,可以进行多种组合,构成不同基因工程菌株,降解不同环境污染物,这对有效改善环境,清除污染物有重要帮助。

现代合成生物学理论研究发展,新的特殊酶基因和重要代谢过程中代谢产物生成有直接关系,适时开发和利用微生物功能基因,可以掌控微生物代谢机制。通过多种研究方式,从不同角度形成探索途径,可以对最小基因组和人工合成基因组形成针对性研究,这对环境污染物生物处理技术改进提出全新挑战。

篇8

为加强对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肥西县政府于1998年划定紫蓬山旅游开发区,成立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并制定了《紫蓬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4-2020)。目前辖区人口达1.9万多人,行政管辖面积达72平方公里。为保护紫蓬山生态环境,近年来紫蓬山管委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保护环境,采取以下主要措施。(1)对原国有林场实行改制,将原先的林场职工整编为管委会的护林员,主要负责日常的护林防火、预防偷伐偷盗野生树木和偷猎行为。(2)管委会实行常年24小时值班制度,预防区域内针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各类事件发生,(3)严厉打击偷盗树木行为,近年来,共查处偷盗树木行为数十起,并处于没收偷盗工具、没收非法所得、暂扣交通工具、行政拘留等处罚,去年刑事判刑一人。(4)加大对猎捕野生动物行为的打击力度,多次收缴猎捕工具,处分猎捕人员。(5)关闭一级保护区内石料开采企业10家。(6)对一级保护区内的村庄实施大规模搬迁,有效地改变了景区环境状况。(7)兴建污水处理厂,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将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达标排放。(8)处置生活垃圾,在主景区增设垃圾回收设施,村(居)、回迁小区、商业网点等处增设垃圾回收箱桶,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置。(9)对主景区实行大规模美化、绿化,对环山路、环湖路、进山大道等主干道两侧实行全绿化。

2.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环境保护工作对策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目前动植物种类丰富,种群数量激增,生物多样性保存完好。同时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仰止洪水、防风护田、调节气候等方面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在当前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2.1划分公园核心区和实验区,对重点生物资源进行特殊保护

针对森林公园作为林业生产经营和旅游观光、避暑度假、疗养休憩、科研教学、会议研讨的综合性国家森林公园,必须超前制定环境管理措施和生物资源的保护对策,及时划分公园的核心区和实验区。对动植物物种集中分布或栖息繁殖地段,特别是成片的栎树林、松—栎混交林、白鹭种群密集的杉竹林,加以特殊保护。并逐步开展对珍稀动植物的生态观察与研究,以及引种驯化等工作,建立健全野生动植物资源档案库,掌握生物多样性和重点保护物种及其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从而使森林公园的管理走上定量化、科学化轨道。

2.2严格控制建设项目,防止破坏生态环境

严格控制与森林公园无关的项目建设,未经环保部门审批,不得随意建设宾馆、度假村、房地产等各种破坏生物资源、自然景观、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和设施。严禁破坏区域内的山岩、水体、古建筑、遗址、植被等各种景观。切实保护好古树名木、古建筑或遗址,对目前紫蓬山风景名胜区内现存的4家石料开采企业积极向县政府申请,予以关闭。

2.3保护水源与环境清洁

严格保护森林公园水源清洁,加强居民生活区、管委会办公区、旅游地三产服务业生活污水治理,确保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加强对旅游垃圾的处理和环卫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村(居)、回迁小区、商业网点等处垃圾回收设施,做到生活垃圾全部无害化处置。

2.4加强森林防火、防洪

建设和完善森林防火设施,严格管理居住人群与游客防火措施,制定针对性防火、防洪措施与应急事故预案,开展经常性应急事故演练,防范人为或自然灾害造成的火灾或洪涝,以保证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的永续利用。

篇9

关键词:预防性保护;文物收藏;保护作用

一、引言

文物的收藏和保护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较大,这些外界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其中温度和湿度、光辐射、污染气体、有害生物和人类的活动等是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所以,本文首先对这几类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总结出馆藏文物的收藏和保护的预防性措施,希望能够对馆藏文物的收藏和保护提供积极的方法。基于这个想法,这篇文章就对相应的内容进行了研究。

二、关于馆藏文物收藏与保护的基本概念

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工作指的是,通过一系列的预防性办法将文物即将受到的损坏程度降到最低,避免文物遭受外界因素带来的损害,最终就会实现长期收藏的目的。1930年在罗马举办的艺术品国际研讨会上,预防性保护这个定义第一次被踢出,从那之后人们就对这一概念逐步的深入了解,这更说明了在文物的收藏和保护的过程中预防性保护的重要性。

预防性保护性的措施主要是在文物的保护过程中,将文物可能受到的损伤因素降到最低,在这个过程之中主要体现了保护的主动性。众所周知,文物的修复工作都会对文物造成一定的损害,只是损害的程度有所不同,也就会对原本的文物造成一定的改变,也就在所难免的会对文物中所保存的历史信息造成损伤。

三、影响馆藏文物的主要因素

(一)温度和湿度因素

温度和湿度是文物收藏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外界因素,这两个基本条件会促进外界的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就温度来说,随着气温的增高,文物中的一些物理反应过程就会加快,比如说会增加水汽的渗透效果,这样就会使文物内部高分潮湿和干燥,对文物造成很大的危害。湿度这是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管是金属材料还是非金属材料都经常受到湿度的影响,湿度能够作用于文物使文物产生一定的形变,继而对文物造成损害,同时还会加快文物的化学变化,使文物发生腐蚀或者其他一些劣质反应。

(二)外界气体因素

外界气体因素主要指的是在文物的收藏过程中,文物所处的气氛。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外界气体因素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文物展览柜的装修材料所产生的污染气体,另一类是文物展览柜之外的污染气体进入到柜内。笔者通过对许多博物馆的污染气体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许多展览柜内都存在着甲酸、乙酸、甲醛和乙醛等有害气体,由于展览柜一般处于封闭状态,导致柜内污染气体相对偏高,这种外界环境对文物造成的很严重的损害。

(三)光辐射因素

光辐射主要指的是在文物的收藏过程中,外界光照设施带来的光辐射危害。从物理角度来说光是一类能量,也就会对文物带来非常大的破坏,光辐射还会促进文物材质的各种化学变化,特别是一些纺织类和木漆类的文物破坏尤为严重。同时,光辐射还会引起文物表面物质强度的下降而脱落,进而会破坏文物的整体性,当然更值得注意的是过长的光辐射会造成文物气氛温度的增加,从而对文物的长期收藏造成影响。

(四)有害生物因素

在文物的收藏和保护过程中,生物因素也是对文物造成破坏的一个关键因素。生物因素主要分为两类:动物和微生物。其中微生物是影响文物的主要生物,因为微生物在文物表面能够产生一些生物有机酸,这些产物都会给文物带来很强的腐蚀作用,进而造成文物的损坏。同样有一些昆虫吞食文物的材料,这同样也会对文物造成很大的危害,值得我们关注。

四、在馆藏文物实行预防性保护的具体措施

上面已经分类讨论了温度湿度、外部气体、光辐射和有害生物等不利因素对于馆藏文物收藏和保护的影响,相应的对于这几个方面,可以采用一定的预防性措施:

(一)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办法

因为温度和湿度对馆藏文物影响最大最普遍的一个因素,所以应先对想办法降低温度和湿度的影响。目前在我国的许多博物馆里,调节温度的通常是中央空调,控温效果达不到精确的效果,所以还需要对文物进行辅的控温手段,常见的有把文物放进带有调节温度功能的展柜,以此来给予文物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同时也要对参观人数进行限制,避免附近区域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二)外部气体的控制办法

要想合理的控制外部气体贵馆藏文物的影响,首先要考虑博物馆和展柜的装修材料的选择。在文物放入展柜的时候,应当提前净化附近区域的空气,尽可能的降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在文物入柜之后,也要对展柜的密封性进行检测,用来降低外界污染气体的渗入。退一步说,在博物馆建馆装修的时候,就应当尽量选择没有污染的区域。

(三)光辐射的控制方法

对于光辐射,首先要做到的是应当尽量选择亮度较低的光源进行安置,同时应该尽可能的减少文物的照射时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可以设置具有红外感应的调节系统,就是说当有人靠近的时候光照会自动增强,当人远离的时候相应的会减弱光线,甚至熄灭。这样做就能尽量避免光辐射影响文物。

(四)有害生物的控制办法

一般来说生物对于文物的破坏和影响都是人眼看不见的,所以说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应当经常对文物进行清洁工作,以降低生物对文物的破坏。同时,还可以在必要的地方设置相应的隔x区域,尽量降低微生物的破坏效果。

五、结束语

总之,文物在收藏和保护过程中的预防性措施对文物的保存工作至关重要,应当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总结各种不同的影响因素,对文物的保存工作做到最好。

参考文献:

[1]郭智勇.博物馆展际交流中文物预防性保护策略应用探讨[J].文物世界.2015(05)

[2]吴来明,徐方圆,黄河.博物馆环境监控及相关物联网技术应用需求分析[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1(03)

篇10

【关键词】中学生 生物教学 环境素养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12-02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而地球上生存的所有生物与周围环境互相依赖,互相影响,显然生物学是一门与环境息息相关的学科,环境问题的有效控制与解决,是需要借助生物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来完成。因此,生物学中学生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同时,初中生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与建设者,初中阶段对每一位学生的培养都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在初中教学中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意义重大,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保护环境是每一位学生和老师的责任与义务,更是需要人人重视与关注的课题之一。

一、生物教学中学生环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人类生存的环境与生物学的部分知识息息相关,依据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可以解决环境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生物学作为初中必修的课程,其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树立影响很大,因此,培养初中生环境素养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学生环境素养培养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一致

新形势下,课程改革已经实行了几轮,近年来,教育部门把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加入了培养目标之中,而且给出很多这方面的相关指导工作。这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研究中的环境素养培养上,给予了更多的可行性与机会[1],如:新课标中课本中的“人与生物圈”的内容,更形象的为环境教学与生物教育相互影响提供了相应懂得契机。

第二、学生环境素养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一直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具备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21世纪人们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而中学环境教育是素质养成的重要阶段,也是素质教育与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因此,中学生环境素养的培养是初中阶段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作用。

二、新课改下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环境素养的培养措施

初中生物教学中,利用老师传授的生物知识与环境科学知识,结合实践内容展开丰富的课余活动,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环境保护观念,强化环境保护的行为举止,全面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要注意一下几点,即:

第一、注重教材内容宣传环境保护意识

中学生物课程作为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早已成为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手段。新课改教材中,隐藏着很多环境教育内容,教职人员要清楚地知道教材中环境教育的隐藏点与具体内容,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统筹规划,适当的结合生物教学,使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措施渗透环境保护内容,达到学生既学会生物知识的同时,有加强了环保概念的目的。当前,已有大部分教职人员可以做到结合教学内容渗透环境保护意识,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自身环境素养的提高

初中阶段是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重要时期,老师作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之人,自身环境素养的高低至关重要,对中学实施环境教育的成败影响很大。因此,对于每位中学生物教职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环境素养与环境教育意识,进而增强学生环境素养能力,更好的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

第三、积极引入到考试内容中,引起学生重视

初中教材不断改革,但目前新课改还未达到成熟的时期,学生和家长对考试的重视程度仍是最为关心的事情。生物考试中,适当引入环境保护问题,可以引起学生与家长的高度重视,或是重新认识环境问题,促使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关注环境的相关问题。生物高考中,出题人员要重视这一问题,可以在考试内容中加入相关元素[2],让学生通过所学到的生物知识解答一些环境问题,如:环境改变与基因突变的关系,就是在考察学生对生物知识与环境问题的结合能力,这样的问题设置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扎实掌握生物知识,另一对面还可以对环境教育的渗透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四、老师开展课余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生物教学中,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很多,大部分同学对其学习兴趣不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职人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展开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让其独立思考与制作,形成自己的观点。活动中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环境问题的相关资料,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经过研究辩证后[3],得出自己结论,从而掌握生物知识的同时,也加深了环境教育的意义。

三、总结

本文针对当前社会环境问题,对其新课改下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环境素养的培养意义与措施进行浅显的探讨,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将来为社会主义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彬.浅析新课改下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环境素养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09,(13):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