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4: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扫黄打非”运动式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文化艺术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过程、模式和效应
文化视角下的儒家思想持久性与边缘化
战略协同型政府模式的缘起、途径和特征
层级视角下的低碳政治
国外政绩评价的兴起、价值及启示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机制:结构、效应及构建路径
居民自治与业主自治:两种社区自治机制的比较——基于公共事务自主治理理论的视角
非典型税收国家:当代中国的表现与陷阱
2011年中国公共政策学研究新进展
清末自由权样态分析
美国展会知识产权纠纷及应对
现职公务员为何不得作为听证代表
行业协会自治权基本法律问题浅议
制造业结构变动与大学生就业关联性分析
大学精神的“本土化”资源——以省思书院精神为视角
促进广东现代产业发展的金融模式探析
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简述
改进社会管理重构四个机制
公民身份视阈下的社会排斥与公共治理
执政环境与地方政府涉政公共事件分析
我国政府微观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突发事件中的危机修复——以9·10江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为例
建立农村基层民主绩效的测量指标探讨
政治信任的研究缘起、逻辑基础及分析范式
论网络政治动员及其功能与趋向
美国的利益集团规制:理论、经验及启示
对我国执行公开的思考
行政规范性文件评估中合理性标准的运用
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悖论与完善
广东特色农业区域内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转型发展策略探析
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因素: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广州商务服务业区位布局分析
以文化共识为基础建设幸福广州
职能分工:我国市区政府间关系再造的新思路
地方环境治理中政府合作的实践探索
官僚制批判研究:起点、进程与归宿
公共政策的代际负外部性:发生机理、影响及其内在化
政策监控视域中公共政策滞后之防范
县级政府执行力纠偏问题探讨
论公共性的特质——兼论市民社会与公民社会
西方政党政治中的弱势群体正义与协商民主
现代国家的建构逻辑及面临的责难
自卫权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的可能趋向——围绕美国“先发制人”口号的分析
行政法上不确定法律概念之解释
公民参与预算的法治建构:从规范到制度
工伤保险与民事侵权赔偿适用关系立法模式选择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平衡——基于马克思经济理论框架下的研究
生产业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提升的重要效应分析——兼析珠三角的相应对策
美国在华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与对策
我国企业慈善事业发展路径探析
论高等法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篇2
关键词: 环境标准; 经济可持续发展; 辩证关系
1 环境标准理论
从环境的本质意义上或者其最广泛的意义上讲, 环境一词涵盖了各种事物存在、生活或发展的条件或影响[1] 。环境标准的产生有其深远的政治、经济背景[2] 。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防止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依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而制定的技术性规范。环境标准通过控制人类行动的手段或方式来控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以达到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环境标准的实施过程是复杂的, 其不仅关系到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 还对产品的最终形态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环境标准是依据科学的方法和严格的程序, 结合本国的自然生态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本国经济的发展状况而制定的, 既体现出科学性和现实性, 在提升环境保护质量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它通常由一系列具体的技术数据组成。但更为重要的是, 环境标准通过一系列具体数值的设立, 在法律层面上规定了生产者应当遵守的环境保护义务。我国共颁布环境标准364 项条, 其中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84项,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10项, 方法标准299项, 同时各地方根据管理的需要, 颁布了地方性环境标准[ 3 ] 。经过10多年的努力, 我国已经初步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环保标准体系。
环境标准是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污染源排放水平评价、环境执法等环保工作的重要依据[4] , 它的出现为环境有效保护指明了方向, 为环境公正执法确立了具体的标准, 为社会和谐发展确立了具体目标。环境标准能够衡量一个地区环境保护的效果, 监测本地区内企业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这使得环境标准更具备现实性与应用性。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技术参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系统应用, 事关重大利益的环境问题, 这些重大利益主要包括: 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协助相关环境法规的制定; 改进获得许可与授权的程序; 提高生产量;提升企业形象; 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 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经济可持续发展旨在以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控制技术与经济制度的发展和变迁来确保实现和满足当代人与子孙后代对资源的依赖和需求。根据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法则, 一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与规模必须控制在生态环境容量所容许的范围内, 只能从生态环境中取走“利息”, 而不能再消耗它的“资本”[ 5 ]。这种可持续发展理念(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等部门) 能够节约土地、水、植物和动物资源, 不但在立法层面提升环境标准的制定水平, 还使得环境监测技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真正做到经济上可行, 社会可接受。虽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被社会大众所普遍接受, 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越是先进的思维意识距离现实生活越是有差距。因此, 就可能出现这样的尴尬: 大部分人可能会非常认同滥砍滥伐、滥捕滥捞等行为的非法性及非道德性, 但在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 人们的利益天平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倾向个体利益或私人利益, 其自身的社会行为往往导致生物物种灭绝、全球气候变暖、人口数量激增等等, 这就是人们的普遍意识与现实生活的非同步性。因此, 现行的政府政策目标不仅要关注当下环境污染的治理, 更应将相当的精力用在对于环境污染与破坏的预防上。
经济可持续发展往往关注于社会科学的巨大力量、经济系统的调节功能、市场与市场经济的分配能力、追求盈利的动机、市场效益最大化、法律的支持与帮助、国内生产总值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与重要性。经济可持续发展重点关注环境破坏与环境保护的成本消耗、环境与资源保护的长久功效, 并通过人类的努力达到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平衡, 以多种形式来保障和实现人类对资源需求和利用的代际公平。
3 环境标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辩证关系
环境系统是经济的源泉, 经济系统是环境系统的延伸。保持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环境系统承受极限的唯一和最佳途径[6] 。而环境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能够带来经济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
3.1 环境标准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更高水平的经济活动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 经济的增长能够为经济实体带来更多的利润, 为大众带来更多的收入, 大幅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经济的增长能够为国家带来更多的税收, 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提升; 经济的增长能够提高商品生产和服务的效率, 降低失业率, 缓解政府的压力。基于以上原因, 以往环境问题较之宏观经济目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等总是处于次要的地位,甚至被完全忽略。在市场经济中, 虽然需求与供给由市场来调节, 但是企业应该考虑环境标准成本, 将其纳入所谓的企业私人成本。因为不这样做, 外部的环境将导致市场的失灵。政府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在短期内权衡经济增长与环境的保护, 不能只注重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忽视环境标准, 应当将环境标准成本纳入企业的生产成本与企业的利润之中。因为环境标准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两者在冲突中相互补充。环境标准的实施能够保证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避免土地和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的严重破坏。
3.2 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环境标准的健全与完善
在国家和地方层面, 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将诸多相互竞争的利益主体考虑进去, 例如: 公民个体与生产商和开发商、中央政府与特殊利益集团、环保部门与促进经济增长部门。这些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观点形成了经济发展的模式。环境管理冲突的可能性随着环境保护与管理策略的日趋复杂而增加。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恰当的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规范为基础,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以人为本”, 提倡保护生态环境, 构建严格且符合本国实际国情的环境标准体系。
4 结束语
实践证明, 只有具备恰当的环境标准, 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然而, 经济发展的过程必然与环境标准的具体实施产生一系列冲突与矛盾, 应当通过提升企业技术水平来化解两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协调环境标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环境标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矛盾与冲突中最终走向相通相容。人类经历了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之后, 认识到环境保护的极度重要性。。
参考文献
[ 1]A lan G ilp in. Env ironm en talE conom ics: A critical overv iew [M ] .England: JohnW iley& Sons, LTD, 2000: 15.